原驻加拿大大使卢沙野高升

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是否会成为第二个赵立坚? | Radio-Canada.ca

2月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主持例行记者会证实,中国政府已经任命卢沙野大使接替吴红波大使,担任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卢沙野特别代表将协助协调处理涉欧事务,并根据需要同欧洲国家及欧盟机构开展磋商交流等工作。 曾经在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期间担任中国驻加拿大大使的卢沙野任职期间因为屡屡在接受媒体采访中针砭时事,言辞犀利,并在加拿大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就孟晚舟事件声讨加拿大,将孟晚舟的被捕归结于”白人优越感”作祟,指责西方某些势力对华采取双重标准等,引发了极大的关注。在调任驻法国大使后,更是以其娴熟的法语火力全开。比如在新冠病毒期间发表文章指责西方国家一些媒体、专家和个别政客看不得中国取得抗疫胜利,通过制造”中国延误疫情论”和”中国掩盖真相论”污蔑、抹黑、攻击中国,并称法国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一夜之间抛弃了自己的工作…..让病友们在饥饿和疾病中死去”等等。在佩洛西访台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指出“台湾统一后,要进行一次再教育。我相信到那时,台湾人会再次支持统一。”他最著名的言论莫过于”如果依照国际法,前苏联国家并没有有效地位,因为没有一项真正的国际协议,将这些前苏联国家的主权国家地位具体化”。他还直白地说”克里米亚一开始就是俄罗斯的。” 之前不断有媒体表示,出言直指痛处的卢大使将被调回国内,甚至被解职。但中国外交部的发言人却给予他很高的评价,称卢沙野是资深外交官,熟悉欧洲情况,相信他会积极履职。根据中国政府的指示和需要,协助同欧方开展沟通协调,促进对话合作,为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特朗普新官多把火 频频受阻

Une femme tient une pancarte sur laquelle est écrit : «1 % du budget, des milliers de vies sauvées».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自今年1月20日开启第二任期以来,似乎从来没有休息过,频频放出重大政策主张,但半个月看下来,这位“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开始频频受阻。 2月6日,马萨诸塞州一名联邦法官裁定特朗普为寻求精简政府规模、缩减联邦政府雇员规模的“买断计划”暂停,在2月10日下午的听证会之前,该计划不能有下一步的行动。此前,白宫曾向200万全职联邦文职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买断计划”,将对所有主动离职的联邦政府雇员提供约8个月的薪资补偿,但离职员工需要在2月6日前作出离职决定。这一计划立即遭到美国政府雇员联合会和其他工会的反对,2月4日,代表美国政府雇员的工会提起诉讼,以阻止特朗普政府向联邦工作人员提出的“买断计划”。 同一天,美国华盛顿州一名联邦法官裁定特朗普签署的废除“出生公民权”行政令超过总统权限,禁止这一行政令生效。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也在6日却表示,截至2025年1月1日,美国作为人权理事会成员的任期已结束,美国无法从其已不再属于的政府间机构中“退出”。之前2月4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特朗普最相信的关税大棒也在加、墨和中国的反击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不得不暂缓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30天,但特朗普近乎威胁的举动已使拉丁美洲群情激愤,更令西方世界感到不安。同时,招来中国的强硬反击,以“五连击”迎战特朗普关税大棒。中国4日宣布对共计对80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0%至15%的关税。不仅如此,中国同日还宣布将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决定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表示因谷歌公司涉嫌违反中国反垄断法,依法对其进行立案调查;以及正式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国。

中国电视-《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开启美食新视野

舌尖4主海报横版

以食物为媒介,走进一幅幅生动可感的生活画卷;以滋味为纽带,感受那份以食物见山水、以浓淡见生活的中式美学。《中国电视》邀您收看《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为全世界观众献上一桌“新春大餐”,与各位共同开启一场探寻美食七味七境的文化旅程! 《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共7集《绝活》《烟火》《焕发》《天作》《风物》《洞天》《华流》,通过聚焦7个与食物关联最为密切的时空场景,构建起一张串联神州四方的味觉地图,带领观众踏上一段寻找美食与平凡生活真谛的奇妙旅程。 《绝活》:手作之美,礼赞自然 无论何时,亲手制作都是中国人最高的餐桌礼遇。人们舞动十指,驾驭工具,于刀叉烈火、锅碗瓢盆的美食“江湖”中练就独门“绝活”,或繁或简,或粗或精,既能将蕴藏能量的食材化作极富张力的美食,又能打造巧妙工具,造就一方食俗。 《烟火》:市井长歌,人间暖意 市井之中有大道,烟火之间有真情。中国人的生活图景,以菜市场为圆心。这里是一方风土的入口:永远熙熙攘攘,热气腾腾。弄堂小巷,露天棚市,每个人都是寻常生活的诗人;采撷食材,烹煮人间烟火,日子在砧板与灶台间氤氲成暖。 《焕发》:时光为刃,雕琢新生 窖藏、发酵、风干、烟熏……都是食物与时间的奇妙对话。在这一过程中,食材与微生物结缘,在温度的指引下完成蜕变。跨越近80摄氏度的温差,微观世界里万物生长,共同演绎着生命的奇迹,最终脱胎换骨焕发新生。中国人以耐心驯服食物,让“腐朽”化作神奇,更让等待成为美味的序章。 《天作》:山河为灶,化拙为巧 中国人从未停歇将有限的空间转化为无限的生机,“向天借地”的故事,刻进代代血脉,赓续着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智慧与生存密码。无论在高山、在碱滩、在海上、在林中,人们超越局限,世代营建,创造与众不同的出产与独一无二的食风,达成人与美食的“天作之合”。 《风物》:县城滋味,血脉乡愁 风物之美,味之源也。平凡食物的不凡出处,隐藏在舌尖上的乡土中国。回到风物的起点,品尝的既是本地化烹饪的精髓,更是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四季更迭,烟火人间,南北风味交相辉映,构筑了“中国味”的深厚根基。 《洞天》:厨间万象,岁月留痕 华夏大地上,一方厨房造就四方食事,方寸之间别有“洞天”,煎炒烹炸间,肴变万千,五味调和。古老智慧、现代科学、地方风俗、人情冷暖,都于此处交融。平凡厨事里,暗藏人间至味;寻常烟火中,流淌岁月故事。 《华流》: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中餐厅” 是中国美食走向世界的窗口。中餐西进迄今170多年,经历数次迭代,以“调”为技,以“和”为美,用“美食”这一世界性的语言,传递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以及和而不同的融合之道,成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世界性叙事,在全球掀起属于中餐的“华流”风潮。 当灶火照亮饭桌的团圆,当蒸汽升腾起市井巷陌的人间烟火,让我们跟随镜头,一同享受这桌献给全世界的“新春大餐”,品味中国人独有的生活滋味。 《中国电视》邀您关注《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更多精彩内容: https://www.yspapp.cn/38gB  

特朗普关税新政 北美震荡 全球贸易秩序裂变

七天记者 颜宏 2025年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开启仅11天,签署了一项震动全球的行政命令:对加拿大和墨西哥所有输美商品征收25%关税,并对中国电动汽车、半导体等战略产品加征10%关税。这一决定不仅标志着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的强势回归,更将在他上个任期达成的加、美、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CUSMA)框架下的三国合作推向悬崖边缘,甚至可能触发1930年大萧条时代“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以来最严重的全球贸易战。 尽管之前加拿大联邦政府竭尽全力试图避免贸易战,但面对特朗普的流氓行径,加拿大全国群情激愤,同仇敌忾,誓言全力反击。看守总理特鲁多随后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着全国屏幕前的观众发表了他总理生涯期间以来最优秀的演讲之一,并宣布将对价值1550亿加元的美国产品征收25%的关税,其中300亿加元的商品将在美国关税生效的2月4日生效,1250亿加元的商品将在21天内生效;同一天,墨西哥总统辛鲍姆表示墨西哥将采取反制措施,向美国输墨产品加征关税;中国先是在2月2日表示对美方此举“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将向世贸组织(WTO)提起诉讼,并将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并在2月4日美国关税政策生效几分钟后,一口气打出五记组合拳予以反制:对部分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煤炭、液化天然气等8项商品加征15%关税,对原油、大排量汽车等72项商品加征10%关税)、将两家美企(PVH集团、因美纳公司(Illumina, Inc.)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对钨、碲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在世贸组织起诉以及对谷歌发起反垄断调查。一场史诗级别的贸易战箭在弦上,不可避免。但善变的特朗普看到来自加拿大、墨西哥以及中国的强硬反击,以及其命根子所在的美国股市开盘大跌后,立刻来了个180度的戏剧性大转弯,借口墨西哥和加拿大在移民和毒品等边境控制方面让步,以己方以获得胜利为名,宣布对这两国的加征的关税推迟一个月。这场“关税戏剧”不仅暴露了特朗普政府“以税为刃”的谈判策略,更揭示了全球化供应链的脆弱与全球经济秩序的重构压力。 筹码、妥协与反击 特朗普此次关税政策的核心逻辑并非单纯贸易保护,而是延续其“内病外治”的思路,即美国国内的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外部力量来解决。那为什么是这三国呢?因为这三国是美国最大的三个进口来源国,去年美国从这三国的进口总额高达1.2万亿美元,占美国进口总额的43%和美国GDP的约5%,随便“薅”一点都是巨大的数额。其中,加拿大是美国原油的主要供应国,墨西哥向美国出口大量新鲜水果和蔬菜,也是美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国,中国则是钢铝、稀土材料、电子芯片的重要出口国。更重要的是,这三国都是对美顺差国,就算对美国的关税政策不满,对等加关税报复的话,美国依旧占便宜。那为什么这三国加的关税不一样呢?这是因为美加墨三个国家之间有自由贸易协定,互相之间的关税几乎为零,有加税的空间,所以特朗普对这两个邻国的关税一次性就加到25%。而对中国之前已经加过关税,工业机械和电子产品有25%的关税,手机玩具7.5%,其余产品3%,平均关税差不多在15%左右,这次再加10%,也基本上达到了25%。也就是说在特朗普看来,三个最大进口国的平均税率都达到了25%,非常公平,但他却似乎没有想到加拿大人的感受。正如特鲁多在特朗普签署征税行政令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所说,加拿大和美国之间有着长久的同盟关系和友谊,“从诺曼底海滩到朝鲜半岛的山脉,从佛兰德斯战场到坎大哈街头,在你们的至暗时刻,我们曾与你们并肩战斗、共赴生死。我们建立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经济、军事和安全伙伴关系……我们一直都在,与你们站在一起。”善良的加拿大人遭到曾自认为是美国最亲密朋友、盟友、邻居、全世界最好贸易伙伴的背叛后出离地愤怒,各级政府决心以牙还牙,即使自损1000,也要杀敌500,使得关税的增加如同双刃剑,对美国自身也造成巨大的打击。而普通的加拿大国民更表示要把他们能省下的任何个人现金都留在加拿大,涉及食品杂货账单和订阅影视服务进行小幅调整,到取消旅行计划和重新考虑在哪里申请学校的方方面面。即使外强中干的特朗普退缩后,依然没有消除加拿大人的愤怒;即使各级政府随后也暂时撤回了原先宣布的反制措施,但抵制美国的产品和服务,购买本地的浪潮并没有停下来,反而是摆脱对美国经济的依赖,走独立自主的道路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可以说特朗普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当然,现在就说特朗普的短期让步就是胜利,加拿大危险解除还为时过早,毕竟前地产商人特朗普特别迷信关税的力量,关税始终是悬在加拿大人头上的利剑,特朗普可以根据需要任意摆布。曾有人认为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只是手段,旨在增加谈判筹码。其实对特朗普而言,关税既是手段,亦是目的,是他打破旧有的贸易模式,重新塑造对美国更有利的全球贸易秩序的超级好用工具。特朗普的偶像之一就是在1897年3月4日至1901年9月14日之间担任总统的威廉·麦金莱(William McKinley),他的标志性行为就是对外国产品大加关税,支持美国制造业发展。虽然他本人任上就被刺身亡,他的政策在短期内也引发了物价上涨和争议,但从长远来看,它确实促进了美国工业的快速增长,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至暗时刻 特朗普对仅有的两个邻国加税,一方面是考虑对它们采取强硬措施,能向全球其他国家传递信号——美国正在改变游戏规则,即便是最亲密的贸易伙伴也不能例外;另一方面他在第一个任期的得意之作——强迫三国重新签署的《美墨加贸易协定》并未取得预期成果,在特朗普看来被滥用,他认为加拿大和墨西哥利用零关税政策,让其他国家的商品绕道进入美国,并没有达到减少美国贸易逆差的目的。另外,特朗普本人不欣赏,甚至瞧不起联邦总理特鲁多,不介意“教训”一下经济高度依赖美国的加拿大。 这场风波再一次显示出加拿大经济的脆弱性,让人看到仅仅是一个任性而多变的美国总统的一句话,就能让加拿大的经济面临多重危机: 汽车产业的“窒息时刻” 北美汽车产业链首当其冲。加墨两国90%的汽车出口依赖美国市场,而美加墨三国汽车零部件日均跨境运输高达60万次。若25%关税长期化,每辆在北美组装的汽车成本将增加2000-3000美元。奥迪墨西哥工厂已预警可能减产,本田则考虑将产能转移至亚洲。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电动汽车转型:大众加拿大电池工厂、通用墨西哥电动车产线等战略投资面临重新评估,其中通用汽车已宣布暂停在安大略工厂的电动皮卡生产线,1.2万名工人面临失业风险。 能源贸易的脆弱平衡 西部阿尔伯塔省70%的原油通过管道输往美国,每日输送量超380万桶。尽管美国难以短期内替代加拿大的重质原油,但关税威胁已迫使加拿大加速能源出口多元化谈判,包括重启通往亚洲的跨山管道项目等,这种“去美国化”尝试可能改写北美能源地缘格局。 中小企业的生存危机 安大略省的葡萄酒庄、魁北克的乳制品企业、萨斯喀彻温省的小麦出口等都会因报复性关税清单陷入困境。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进口商品免税政策后,依赖跨境小额贸易的10万家加墨中小企业面临20%-30%的物流成本飙升,可能引发区域性失业潮。加拿大统计局预测,如果25%的关税实施,首季度失业率将从5.8%飙升至9.3%,制造业密集的省份可能出现区域性衰退。 社会动荡 对于加拿大家庭来说,美国的关税政策意味着多种消费品的价格上涨,包括日常用品、食品、电器,尤其是汽车。而由于加拿大60%的食品进口依赖美国,超市货架上的牛肉、新鲜蔬菜水果等的价格都会上涨,低收入家庭被迫缩减饮食开支。 破局之路 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呆在美国大市场羽翼下舒服多年的加拿大终于被“混不吝”的特朗普大棒打醒,跌跌撞撞地开始构建经济韧性与制度创新。首先企业界正在探讨“去关税化”的生存策略,比如加拿大能源公司Suncor加速氢能技术研发,以绿色溢价抵消贸易壁垒,再比如包括汽车、化工、石油和天然气以及食品和消费品领域的企业正在寻找美国境内的合作伙伴,以规避关税。 其次是强化区域合作机制,目前加拿大政府正在推动CPTPP成员国协调反制措施,墨西哥重启与欧盟自贸协定升级的谈判。这种“抱团取暖”策略既能分摊风险,也可倒逼美国重回多边框架。另外,加拿大和墨西哥正联合游说美国国会,利用中期选举压力约束特朗普的关税冲动。 第三是积极建立内循环并开拓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包括多个省长和团体组织都在呼吁加拿大国内先建立一个真正自由贸易、自由市场的加拿大经济,通过自力更生来应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加拿大各省之间的贸易虽然没有关税,但贸易壁垒是确实存在的,包括不一致的法规、交通规则和省级保护主义,比如酒精类产品的各省间监管差异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9年一项研究表明,非地理壁垒的成本相当于 21% 的关税,而加拿大独立企业联合会(Canadian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Business)也认为,消除国内贸易壁垒将为经济带来 2000 亿元的提振,或许经过这次事件后,作为产油大国的加拿大能实现能源自给,而不再受制于南方不靠谱的邻居,原来被搁置的西部开采的石油输往东部安魁两个制造大省的石油管道可以重新开工,让加拿大境内的输油管道要先通过美国土地成为历史。 总之,特朗普的关税新政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全球化退潮中的权力重构。当“美国优先”遭遇“多极抵抗”,各国面临的不仅是短期经济损失,更是制度话语权的争夺。历史学家指出,贸易战没有赢家,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关税导致全球贸易额缩水65%,而今天的供应链复杂程度远超当年,其破坏力可能呈几何级数放大。当加拿大农民焚烧滞销的小麦、底特律工人因缺货被迫停工、上海港口集装箱堆积成山时,这场贸易战已没有赢家——有的只是谁输得更慢一些而已。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唯有技术创新、制度弹性与多元合作,才能为全球经济开辟新航路。正如达沃斯论坛上某位观察家的预言:“2025年的关税震荡,或许正是新贸易文明的阵痛。”  

凤凰春晚20年: 四海同春 华星闪耀

由华二代改编主创的《红楼梦》 。凤凰艺术团图片 摄影 / 严一谔 七天记者 颜宏 2月1日,大年初四晚,加拿大华人社区最盛大的春节晚会“2025加拿大春节联欢晚会”在蒙特利尔市中心演艺区(Quartier des spectacles)艺术广场 ( Place-des-Arts ) 可容纳3000人的剧场Salle Wilfrid-Pelletier举行。200多位来自华人社区和本地其他族裔的艺术家、艺术工作者以及艺术爱好者联袂上演了一台充满中国文化和历史细节的精彩节目,剧场内座无虚席,被浓浓的中国元素和年味所笼罩,让现场的观众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这场由魁北克孔子学院和蒙特利尔凤凰艺术团联合主办的春晚在2005年,也就是凤凰艺术团成立之后的第二年开始举办,除了在新冠病毒疫情中停办三年的线下演出外,至今已经举办了20届。这场被誉为蒙特利尔最高艺术水准的春晚年年有,节目质量步步高,特别是在去年推出了原创大型舞剧《唐人街》,更是获得了一致好评。 春晚招待会上。 七天传媒图片 摄影 / 颜宏 演出之前的酒会上,孔子学院院长荣萌感慨地表示,回顾凤凰春晚20年的历史,我们为所有做过的工作感到自豪,也为每一位观众的掌声和笑容感到欣慰。作为晚会总导演的邓琦霞则在讲话中回顾了凤凰春晚于2005年在蒙特利尔这片多元文化的沃土上诞生,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如今成为蒙特利尔华人社区乃至整个加拿大文化版图中重要文化品牌所走过的过程。特别感谢了用才华与激情点亮了舞台的艺术工作者和老师;以信任与支持让春晚一路前行的赞助商与合作伙伴;用辛勤付出确保每一场演出顺利进行的志愿者和幕后团队;以及用热情与掌声,鼓励凤凰春晚不断进步的观众。她说20年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凤凰春晚将在未来与更加广阔的群体携手同行,让文化成为纽带,让艺术架起桥梁,共同书写更加璀璨的篇章。 庆祝凤凰春晚20年切蛋糕仪式。 摄影 / 罗浩生 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事戴玉明在招待会致辞中说“春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了中华民族千年的历史与传统。今年的春节是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里程碑。在蒙特利尔,春节早已超越华人社区的界限,成为当地多元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共庆春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彼此了解、相互欣赏,共同书写了文化交融与和谐共处的动人篇章。魁北克孔子学院和凤凰华星艺术团多年来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年一度的加拿大春节联欢晚会通过绚丽夺目的文艺演出,为各族裔居民提供了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机会。”戴总领事以“金蛇曼舞和谐韵,玉燕轻裁锦绣春”的诗句祝愿大家蛇年诸事顺遂、事业有成、阖家幸福。 驻蒙特利尔总领事戴玉明在春晚招待会上致辞。 七天传媒图片 摄影 / 尹灵 爱无疆 今年的春晚再接再厉,继续在节目质量上有所提高,节目创新上也不输去年,特别是上下两个半场的压轴原创舞剧《唐人街-申爱无疆》和《红楼梦》。 晚会总导演邓琦霞介绍说,去年创作的舞剧《唐人街》是自己移民20多年来的梦想,即如何把华人移民物质和精神家园的唐人街以艺术形式表达出来,让每一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共鸣。演出后获得很多好评,也激励自己把这个主题延续下去,并且每年都与时俱进。如何把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经历、不同文化习俗的华人捏合在一起,需要找到一个人人都拥有或接受的共同点。邓琦霞觉得这个共同点就是爱,无论是父母子女之间的爱,还是恋人情侣之间的爱,抑或是街坊邻里、同事同乡之间,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人类可以是自私并具有破坏性的,但是,我们之所以能成为地球的霸主,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是因为我们具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相互关爱的能力。而爱会带来温暖的吸引、强烈的热情以及无私的付出。找到了爱无疆这条基本线,怎么穿起蒙特利尔唐人街与华裔社区联系的粒粒珍珠呢?邓琦霞和团队探讨了很久,最终选定了按照不同地域的原则,而第一个落脚点选在了上海这个城市,不仅是因为上海独特的经济、文化特色,更是因为蒙特利尔与上海40多年的姐妹城市情缘。 1979年,蒙特利尔筹办1980年世界花卉博览会,中国政府指定上海市代表中国参加世界花博会。中国参展给世界花博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波,中国的盆景艺术改变了西方人对盆景盆栽的一些观念,以前西方人一直认为盆栽来自日本,却不知道盆栽艺术其实源于中国。参展的中国盆景艺术在花博会上引起极大轰动,各国媒体做了大量的报道。花博会结束后,上海把所有的盆景都留在了蒙特利尔植物园,留下来的盆景日后成为植物园最受加拿大人喜爱的景致。由此,蒙特利尔萌发了与上海市共建中国园的想法。 由于相互不了解,双方最初沟通非常困难。尽管如此,双方坚持你来我往,经过几年的沟通交流,两市最终于1985年结为姐妹城市。随后两个姐妹城市商讨建设中国园一事,双方签署协议规定中国园的地下设施由蒙特利尔负责,地上的亭台楼阁的设计、建筑材料和建造工人由上海负责。1990年下半年,120多个集装箱的建筑材料运到蒙特利尔,经过50多名中国工人一年多的努力,中国园终于在1991年建成,取名为“梦湖园”,因为它是蒙特利尔与上海的合作结晶,故起名时用蒙、沪两市的中文谐音。如今这座按照中国明朝风格建造的、占地2.5 公顷的传统园林已经成为蒙特利尔旅游的地标景点,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 今年的舞剧《唐人街-申爱无疆》共分6幕,讲述一名女孩子在上海机场与情侣分离来到蒙特利尔适应新生活的过程,并和男朋友团圆的故事。从机场离别到蒙特利尔街景,到唐人街寻味,到蒙特利尔华裔小姐比赛,再到职场初体验,以及最后的共度佳节。在大屏幕上徐徐展开的蒙特利尔街头风景和蒙特利尔传奇音乐人 Leonard Cohen 的 Dance Me to the End of Love音乐中,展现了世间百态中的互帮互助和相亲相爱。这部舞剧的演员除了来自凤凰舞蹈学校、三月三艺术团外,还有来自L’École de danse Suzie Paquette 、Miss Chinese … Read more

Guzzo 电影院谢幕 将全部关闭

2月5日,魁北克高等法院下令将魁省Guzzo集团( Groupe Guzzo)旗下的所有电影院转让给负责清算该公司资产的接管人,批准关闭Guzzo旗下的还在运营的7家电影院,理由是过去13周来,该集团并没有改善其“不可持续的现金流”状况,更没有满足财务预测的情况。这一判决是根据受托人多米尼克·德斯兰德斯 (Dominic Deslandes) 的要求做出的,德斯兰德斯是会计师事务所 Raymond Chabot Grant Thornton 的合伙人,他被授权清算Guzzo公司的资产以偿还其总额高达1.08 亿美的债务。 之前法官曾经批准债务缠身的Guzzo继续经营电影院,并给了他六周的时间来证明该集团能够产生足够的收入来偿还债权人。但法官Michel Pinsonnault对该集团的态度很不满意,称其在没有资金兑现支票(包括工资支票)的情况下,进行了不可持续的现金管理,这完全违背了控制和监督公司收支的接管人的命令。而且经营公司的Guzzo家族的人非常不合作,不提供财务数据,也不遵循接管人针对财务上的指示。 Guzzo 集团的债权人名单有长长的一串,包括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Laval市政府、电影院建筑的业主、魁北克水电公司、贝尔通讯、CNESST以及能源公司Énergir等。值得注意的是,对收购Guzzo资产有兴趣的人必须在 2025 年 2 月 21 日之前提交报价。

2025年房地产原本一片光明 但特朗普带来不确定性

加拿大抵押贷款和住房公司(CMHC)刚刚发布的2025年房地产预测显示,如果没有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今年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前景一片光明:房屋销售量上升、新房供应量上升、租金下降……但由于来自美国的不断威胁,加拿大的房地产目前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特朗普兑现他的威胁,加拿大可能会出现更高的通胀率和更高的失业率。而今年全国将有约 120 万户家庭需要续签抵押贷款,其中至少 80% 的利率会更高。这个时候如果失业率突然大幅上升,那么我们的处境就真的很糟糕,后果将非常严重。另外美国关税造成的供应问题也可能导致住宅建设的放缓。 但由于利率下降,联邦政府又放宽了抵押贷款的要求,将会进一步刺激房地产活动。其中魁北克省和阿尔伯塔省被认为房价较低,还有上升的空间,受到此次复苏的影响最大,房价涨幅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而由于住房供应增加,预计未来三年租金成本上涨的幅度将放缓。报告中解释道,如果买房变得更容易,那么租房居住的人就会减少,从而增加可出租房屋的供应。另一方面,近年来大量租赁项目的建成也将增加房屋供应量。另外,加拿大降低移民和临时移民的数量,也会释放出一部分租赁房屋供应。

响应魁省号召 蒙特利尔呼吁更换老旧地铁

在魁省省长呼吁民众团结起来,启动减少经济对美国依赖的大计划之后,蒙特利尔市政府第一个站出来响应。2月5日,女市长Valérie Plante 在蒙特利尔公交公司(STM)领导人的陪同下召开新闻发布会,恳求魁北克尽快将目前还在使用的MR-73 型列车的更换纳入魁北克基础设施计划PQI(Plan québécois des infrastructures)。之前,魁省交通厅长Geneviève Guilbault已经表示,正在对全省交通部门的所有基础设施需求进行分析,选定纳入PQI的项目。 STM目前还在使用的MR-73 型列车于1976 年投入使用,以其独特的三音启动声和坚固耐用的设计而闻名。这款已经有近50年历史的列车主要在蓝线和绿线运行,曾是本市地铁系统的主力。然而,随着老化问题日益严重,MR-73面临维护成本上升、零件供应短缺以及与现代技术兼容性不足等挑战。尽管新一代AZUR列车已逐步替代部分 MR-73,但由于地铁扩建和列车采购进度限制,这些老旧列车仍需继续服役,直至 2030 年代。 STM 董事会主席 Eric Alan Caldwell表示在2014年地铁列车的最后一次更新中,政府决定将设计寿命40年的MR-73的使用寿命延长至 60 年,如果想在2036年更换它们,现在就需要行动起来。而位于La Pocatière市的Alstom工厂本来为蒙特利尔的地铁系统建造更换的列车,但由于魁省政府迟迟没有批准STM的列车更换项目,这个工厂现在在为温哥华生产新型列车,以更换 20 世纪 80 年代建造的温哥华火车,实际上,STM的地铁列车更换更紧急,它们都是上个世纪70年代建造的。

魁省省长呼吁挽起袖子 共同努力减少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

François Legault debout en Chambre.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同意推迟其疯狂的关税政策一个月,但魁省不打算消极地等待,而是要全面动员,准备战斗。省长François Legault罕见地在省议会的红色大厅宣读了一份部长声明,呼吁企业家、工人、研究人员以及所有魁北克人都挽起袖子,共同努力,以最大的决心和毅力启动一项重大而长期的项目,以减少魁省经济对美国的依赖。他说:”在这个重大工程中,我们需要每个人的力量。世界正在改变,我虽没有所有答案,但我们必须卷起袖子共同奋斗。” 省长直言特朗普制造的”不确定性如同经济毒药”,已导致加拿大和魁北克经济陷入”暂停状态”。他警告说若美方坚持现行政策,未来数月将有超10万工人面临失业风险。为此政府将启动制造业工人再培训计划,使这些人员可转战魁省水电局(Hydro-Québec)的水电站建设。根据魁北克水电局的规划,为了到2035年前达成发电量翻番的目标,平均每年需3.5万建筑工人完成整个电网的基础设施建设。 另外,短期内政府将聚焦”购买魁北克”行动,强调”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都应优先选择本地产品”。长期的着重点是解决生产率低下、过度监管、官僚主义、税负过重等结构性问题,特别是减少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 分析人士指出,在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下,François Legault领导的政府正试图走出一条独特的区域经济自强之路,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阿南德乐观 省际贸易壁垒有望一个月内解决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除了给加拿大的经济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但同时也让加拿大人看到了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比如商业人士长久以来呼吁解除的国内贸易壁垒问题。这个问题在上周联邦总理特鲁多与各省省长之间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已经达成共识,相关的各项工作正在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快速进展,以至于联邦运输和国内贸易部长阿妮塔·阿南德(Anita Anand)乐观地表示加拿大各省间的贸易壁垒有希望在关税缓冲期的30天内全部废除。她承认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给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而消除现有壁垒可使商品价格最多可降低15%,使生产率最高提高7%,并使国内经济增加2000亿加元。 虽然加拿大是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但各省和地区之间仍然存在显著的贸易壁垒,影响了国内经济流通和企业发展。这些壁垒主要体现在法规、税收、补贴以及行业标准的不同,导致商品、服务、劳动力和资本在各省间流动受限。 首先,各省对某些行业实施不同的监管标准。例如,建筑业、运输业和酒类产品销售在各省的法规存在差异,企业在跨省经营时需要额外申请许可或遵守不同的质量和安全标准。以酒类贸易为例,在魁北克购买的酒精饮品无法轻易带到其他省份销售,这限制了跨省市场的统一性。 其次,各省的采购政策也存在偏向本地企业的情况。例如,某些省份在政府采购时优先选择本地供应商,而非全国竞争,这无形中形成了贸易壁垒,影响了公平竞争。此外,各省对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也不同,使得持有某省执照的专业人士(如工程师、医生和技工)在其他省份工作时需额外申请认证,增加了劳动力流动的难度。 1995年,各省、地区和联邦政府正式同意消除各个地区间的贸易障碍。这些障碍包括对酒类销售的禁止性限制、车辆重量标准等技术壁垒以及许可证和文书工作要求等监管壁垒。2017年生效的《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CFTA)旨在降低省际贸易障碍,促进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然而,由于各省拥有高度自治权,实际落实过程中仍面临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