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政府大战互联网巨头 赢第一局
七天记者 颜宏 在引发巨大争议的《在线新闻法》(Online News Act/Loi sur les nouvelles en ligne,又称C-18法案)正式生效的前三周,联邦政府与互联网巨头谷歌(Google)达成了一项框架协议,后者同意为提供信息和内容的加拿大媒体支付1亿元费用,虽然与政府计算的1.72亿元有差距,但也是一国政府长期受到全球互联网巨头不公平、不公正对待抗争尝试的一个巨大胜利,不仅保障了这项具有开创意义法案的落地,也使得一直态度强硬、誓言与加拿大对抗到底的Meta(互联网社交媒体巨头脸书(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等应用的母公司)陷入尴尬的境地,各方的压力可能会迫使Meta回到谈判桌。 C-18法案的来龙去脉 自从谷歌、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广泛且深度介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后,给传统的电视、广播、杂志、报纸等媒体带来了严重的冲击。短短几年时间内,这些巨头就成为许多用户获取新闻和信息的平台。它对一些新闻编辑室的编辑方针和招聘决定发挥着巨大影响,被描述为 “不在场的编辑”。据不完全统计,全球互联网十大巨头企业(前8家都是美国企业)市值超过10万亿美元,相当于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其影响力已经到了各国政府感到恐怖的地步。 长期以来,谷歌、Facebook、苹果、腾讯、亚马逊、Netflix等数字平台主导着在线广告、搜索、电子商务和应用程序市场,也一直面临着人们对它们是否不适当地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收购竞争对手,抢先推广自己的产品,阻止竞争对手等垄断的质疑。除此之外,这些公司也面临着有关仇恨言论和其他有害网上内容如何影响线下世界的审查,引发了对内容加强管控以及对使用传统媒体内容需要付费的呼声。而这些科技企业们也在奋力抵抗:亚马逊和Facebook都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对有关社交媒体言论引发的争议和冲突进行仲裁,并监督自己的网站;巨头们还花费大量的金钱在政府、议会、学者、智库等相关机构进行游说,竭力阻止不利于自己的政策或规定出台。 反对互联网巨头垄断一切的势头经过多年的酝酿和发酵后,于2019年达到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一年的3月,欧洲议会通过了受新闻出版界和音乐界所支持的、极具争议性的《数字化单一市场版权指令》(Directive on Copyright in the Digital Single Market)。其实这个草案早在2016年下半年就已发布,但在2018年7月遭到否决,9月初步投票通过。这个草案是为适应互联网时代数字版权的保护而制定的,其中引发争议最大的内容是“链接税”和“上传内容过滤器”的规定。“链接税”是指互联网不得在没有得到出版商允许的情况下呈现其作品,并允许出版商在被显示新闻报道、文字内容、视频片段等时向平台收取费用。“上传内容过滤器”是指互联网平台有义务监管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积极发现并删除用户上传的侵权内容,如若未尽最大努力查删这些内容,平台方将对侵权行为负责。而欧盟与互联网巨头在有关反垄断、数字税、隐私法规等方面的博弈延续至今,其中的《数字服务法案》在2023年8月25日正式生效。根据这项新规,月活跃用户超过4500万的互联网公司,都被要求进行风险管理以及外部独立审计,并被要求每年向欧盟委员会支付其全球年营业额的0.05%,以支持欧盟新法的执行。如果没有满足《数字服务法案》的合规要求,将面临高达全球年营业额6%的罚款,而满足这一监管条件的互联网平台可达到19家。 2021年2月,澳大利亚议会最先行动,提出一项立法草案——《新闻媒体协议规范》(News Media Bargaining Code),要求互联网巨头必须先向媒体机构付钱,才能展示其新闻内容,被视为一份标志性的立法草案。这一法案草案的推出立即引发互联网巨头的强烈反对,谷歌威胁在澳大利亚停止提供搜索引擎服务,Facebook也威胁说会禁止澳大利亚用户在平台分享或查看新闻内容。但在澳大利亚政府的强硬反击下,谷歌率先偃旗息鼓,但“头铁“的Facebook却在草案发布的第二天宣布禁止澳大利亚用户在该社交平台阅读或分享新闻。更是在一天之内迅速清空了澳大利亚新闻媒体账号的所有内容,划清自己跟澳大利亚新闻出版业的界限。不仅如此,澳大利亚之外的其他国家用户,也无法浏览或分享澳大利亚的新闻,直接导致澳大利亚这个国家在社交媒体上“消失”,但这种超越国界的可怕力量却让各国更加警惕,深刻意识到需要加强对这些有恃无恐、为所欲为的互联网巨头的监管;社会各层也纷纷抗议互联网巨头的霸凌行为,就连加拿大都有100多家新闻网站显示空白页,以抗议谷歌和Facebook不愿和澳大利亚媒体分享流量收入,甚至以退出市场相威胁的做法。最终在让澳大利亚“社死”5天后,Meta退缩了,与澳大利亚低调达成协议,Facebook将重新推送澳大利亚新闻,并将与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达成协议,为报道付费。 效仿澳大利亚的做法,加拿大联邦议会众议院也在2022年年底通过了一项旨在要求类似FAGA(Facebook、Amazon、Google和Apple)等互联网平台就其分享的新闻和信息与媒体进行公平商业交易,即向媒体机构支付新闻内容使用费的C-18法案,同样遭到了互联网巨头的抵制。在今年法案提交到参议院后,谷歌就开始测试对4%的加拿大用户搜索功能中的新闻内容进行屏蔽,Meta也开始阻止一小部分Instagram和Facebook的加拿大用户阅读某些新闻,并威胁说如果加拿大国会真的通过C-18法案,它将永久性切断加拿大用户访问本地新闻内容。 到了今年6月22日,C-18法案走完了所有的立法程序,获得了英王的批准,并将在英王御准180天后,也就是今年12月19日正式生效,巨头们加大了屏蔽的力度,Meta还直接拒绝与政府谈判。加拿大政府也不示弱,在7月5日发起反击,宣布加拿大政府将停止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上发布广告,这是加拿大首次直接回应大型科技平台的威胁。而被Meta屏蔽了旗下《魁北克日报》(Le Journal de Quebec)、《蒙特利尔日报》(Le Journal de Montreal)、TVA Nouvelles等频道的魁省媒体巨头Quebecor也在同一天宣布将从Facebook以及Instagram上撤下该公司的所有广告以示抗议,紧接着魁省政府、蒙特利尔市政府、魁北克城以及Longueuil、Laval等市政府,省属企业Hydro-Québec、Loto-Québec、SAQ等也都宣布暂停发布广告。就连很少表明政治立场的蒙特利尔商会(CCMM)也罕见地公开发声,呼吁各个领域抵制Meta。 在加拿大政府和各界与互联网巨头们僵持不下时,又是Meta率先把威胁转化为实际行动,宣布从8月1日起也让加拿大在互联网上“消失”。并狡辩称这项立法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错误的论断上,即平台公司不公正地从分享新闻中获利。Meta认为,平台和新闻机构之间已经存在自愿的协议,平台为新闻机构提供巨量的免费市场推广,带来可观的曝光机会,还带来大量的流量和用户,所以不应该再被强制付费来获取新闻内容,而应该将这种内容分享视为一种和新闻机构之间的双赢合作关系。Meta的决定再次如之前在澳大利亚的经历一样,遭到加拿大媒体和政界的强烈反对。但Meta仰仗旗下媒体已经深入移动互联网,处于人们日常生活不开或缺的垄断地位,并不在意反对声音。即使在今年山火肆虐,情况危急的情况下也不例外,继续屏蔽当地新闻。 胜利来之不易,影响深远 《在线新闻法》是加拿大新闻业界多年来呼吁政府采取行动的结果,也被自由党政府列为重点工作之一。自2008年以来,全国已有450多家新闻媒体因失去广告收入而倒闭,新闻工作岗位也因此减少了至少三分之一。这部法律的实施成为广告大量转移到数字平台后传统新闻媒体生存的一种方式,受到新闻界的热烈欢迎。 加拿大的在线广告收入中,谷歌和Meta公司的份额占到了80%,每年收入高达近100亿加元。而《在线新闻法》在制定规则时已经体现出了非常大的善意,只适用于一年内的全球总收入达到或超过10亿加元,且每个月在加拿大的活跃用户达到2000万人的平台,实际上只有谷歌和Meta两家公司符合这一条件。初步测算的金额显示,Meta和谷歌公司每年只需支付6200万加元和1.72亿加元来补偿加拿大媒体即可与政府达成协议,与他们在加拿大可获得的收入相比九牛一毛。 在6月份《在线新闻法》获得批准后,谷歌虽然也曾威胁将从其搜索引擎、新闻和探索产品中删除加拿大新闻内容,但并没有付诸实施,而且一直与政府保持沟通,最终达成了协议。从目前披露的协议内容来看,加拿大政府做了部分让步,比如协议金额从一开始的1.72亿元下降到1亿元;再比如加拿大政府本来希望这些巨头平台与一系列新闻企业达成自愿商业协议,最终允许谷歌公司与一个代表所有加拿大媒体的组织谈判一个总的金额,然后再与各家媒体达成资金分配和内容使用协议。尽管加拿大政府做了一些妥协,但与谷歌这样的巨头达成协议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具有深远的影响,并为后面的有关互联网巨头垄断、数字税、隐私数据收集等各国政府与数字平台的博弈打下了基础。 其实,各国政府在与谷歌等科技巨头的博弈过程中,欧盟国家的成就最为显著。相比之下,加拿大的经济体量、新闻内容覆盖的读者人数、所具备的协商力量等,都与欧盟不在一个量级,这次能够迫使谷歌接受加拿大法律的监管,本身就是一个划时代的胜利。 ...
南京软博会76个项目签约 总投资达462亿元
12月30日,2021云上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简称“软博会”)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举行。本届软博会最终达成洽谈签约项目76项,总投资额达462亿元。其中12个具有代表性的重大项目举行了云上签约仪式,累计总投资额达187亿元。 2021云上南京软博会以“软件定义 点燃数字引擎”为主题,自12月26日开幕以来,共举办1场技术大会、1场项目签约仪式以及12场高层次专题会议论坛和交易对接活动。南京市工业软件产业链企业交流对接会、全球开源技术大会、2021“星光江苏”数字经济新品发布会、江苏·宁夏数字经济合作线上推进会等一批云端展示、论坛、交易、人才招聘系列活动,集中展示了国家、江苏省、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成果和一批优秀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为软件产业搭建了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平台。 云上展会吸引了超过1500家企业参展,国产智能防疫一体化平台、艺术品交易区块链、双碳智慧园区解决方案、FMS(柔性制造)系统等一系列创新前沿软件信息产品在展会上亮相,让观众足不出户就享受软件科技“盛宴”,同时,也通过举办云对接、云会议以及新品展览、论坛研讨、洽谈交易、人才招聘等系列活动,架起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与用户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桥梁。 作为首个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中国软件名城”,南京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已经指明。 在2021云上南京软博会开幕前夕,南京正式出台了《南京市推进软件名城提质升级 打造万亿级产业行动计划》,为首个万亿元级产业画好“建设图”。 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七届的软博会成为南京市软件产业创新和对外开放的一张靓丽名片,为打造南京数字经济新高地,碰撞新思维、新火花,展现新技术、新产品提供了良好平台。未来,南京将进一步聚创新之能,乘开放之势,让南京软博会的品牌不断闪耀。(完) ...
脸书公司改名,LOGO撞脸
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10月28日召开的“Facebook Connect”大会上,宣布了公司改名为“Meta”,并且同时公布了建设“元宇宙(metaverse)”的计划。Metaverse一词由Meta和Verse组成,直译为“超越宇宙”,通常表示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由AR、VR、3D等技术支持的虚拟现实的网络世界。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们可以在虚拟环境中玩游戏、工作和交流的线上世界,通常使用虚拟现实头盔(VR headsets)连接。不过这个新公司的logo看着却很眼熟,这个算不算“抄袭”微信视频号呢?早在2019年,Facebook宣布要转型时,就表示要向中国的微信学习,而且很遗憾没能早点学习。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更名仅仅是Facebook公司企业名称的变动,其旗下的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平台则保留现有名称,并将在更名后的Meta公司旗下运营。该公司股票代码也将从12月1日起变更为“MVRS”。 ...
流年不利, Facebook应用全球宕机近7小时
10月4日,Facebook、Messenger、Instagram和WhatsApp等Facebook旗下应用均出现故障,导致上述产品的网页端和手机端均无法正常使用,时间长达近7个小时。在故障“抢救”持续过程中,社交媒体上充满对Facebook的批评和对故障的猜测,Facebook公司股价大幅下跌,市值一夜蒸发约473亿美元,公司创始人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个人财富也因此缩水超60亿美元。Facebook在晚上发布的声明指出故障原因是协调数据中心之间网络流量的骨干路由器出现错误的配置更改,并对数据中心的通讯产生了连锁影响,导致公司旗下服务中断。而就在这之前不到24个小时,该公司的前工程师Frances Haugen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节目《60分钟》(60 Minutes)访问称,Facebook公司知道自己的平台是如何被用来传播仇恨、暴力和错误信息的,但他们一直在试图隐藏这些证据;两个星期前,这名前雇员还向向监管机构和《华尔街日报》提供了数千页的内部文件,指出Facebook内部明确知道一些信息造成的负面影响,但为了收入而不肯修改,目前Facebook正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
七天科技博览(11月1日)
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记者董峻)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1日公布,三峡工程日前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根据验收结论,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工程质量满足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总体优良,运行持续保持良好状态,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 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和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电工程。监测表明,拦河大坝及泄洪消能、引水发电、通航及茅坪溪防护工程等主要建筑物工作性态正常,机电系统及设备、金属结构设备运行安全稳定。 防洪方面,从蓄水至2020年8月底,三峡水库累计拦洪总量超过1800亿立方米。2010年、2012年、2020年入库最大洪峰均超过70000立方米每秒,经过水库拦蓄,削减洪峰约40%,极大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压力。 发电方面,三峡电站是世界上总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输变电工程承担着三峡电站全部机组电力送出任务。截至2020年8月底,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达13541亿千瓦时,有力支持了华东、华中、广东等地区电力供应,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型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航运方面,三峡工程显著改善了川江航道通航条件,三峡船闸自2003年6月试通航以来,过闸货运量快速增长,2011年首次突破1亿吨,2019年达到1.46亿吨。截至2020年8月底,累计过闸货运量14.83亿吨,有力推动了长江经济带发展。 水资源利用方面,三峡水库每年枯水季节下泄流量提高到5500立方米每秒以上,为长江中下游补水200多亿立方米,截至2020年8月底累计补水2267天,补水总量2894亿立方米,改善了中下游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条件。 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至2020年8月底,三峡电站发出的优质清洁电力能源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30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69亿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三峡工程建设中的移民工程共搬迁安置城乡移民131.03万人。验收结论显示,移民生产生活状况显著改善,库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移民迁建区地质环境总体安全,库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新华网) 世卫组织总干事:新冠病毒会导致严重的长期影响 当地时间10月30日,世卫组织举行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真正令人担心的是,新冠肺炎导致的多种症状随时间推移而波动,经常重叠,可以影响人体的任何系统,从疲劳、咳嗽和呼吸急促到炎症或包括心肺在内的主要器官损伤,甚至会影响神经系统和心理。新冠病毒不仅能夺取生命,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还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长期影响。尽管人们可以从中康复,但恢复速度可能很慢,有时需要数周或数月,而且并非总是直线恢复。 谭德塞指出,虽然出现长期影响的人群数量尚不明确,但非住院患者和住院患者均上报了后续症状和并发症,男女老少都有,甚至儿童也出现了此类症状。世卫组织将继续开展更多研究,以建立最佳护理标准,加快康复速度并预防此类并发症。各国政府必须认识到新冠肺炎的长期影响,并确保所有此类患者都能获得医疗服务,包括基础卫生保健和必要的专业护理和康复。(央视新闻客户端) 日本在野鸟粪便中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新华社东京10月31日电(记者华义)日本环境省10月30日宣布,北海道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在北海道的野鸟粪便中发现H5N8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日本环境省当天发布的相关通报说,研究人员24日在北海道纹别市采集了野鸟粪便样本,30日检测结果确认内有H5N8型禽流感病毒。这是日本时隔约两年半再次在野鸟粪便中检测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环境省已将样本采集地周围10公里设为野鸟监视重点区域。 今年以来,斯洛伐克、沙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报告境内暴发H5N8型禽流感疫情。韩国有关部门10月21日在忠清南道天安市采集了野鸟粪便,并于25日报告从中检测出H5N8型禽流感病毒。 H5N8型禽流感病毒是一种禽类之间的高度传染性病毒。自2014年全球首次发现H5N8型禽流感病毒以来,尚未发现人感染这种病毒的病例。(新华网) 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真谛在融合 “大家都说20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而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这不是说物理不重要了,化学不重要了,其他学科不重要了。”10月30日,汇集140余位世界顶尖科学奖项得主的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召开。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在开幕式上对广为流传的说话进行了一番新解。 他认为,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者意味着所有的科学都要更好地了解人类的生物机制,共同去发现生理疾病、心理疾病、老龄化等挑战的解决方法。而这些重大问题的答案往往来自于偶然的发现。“为了追求知识而追求知识,才会有这种偶然的发现,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才会有答案。” 科恩伯格举例道,他认为迄今为止人类智力所作出的最伟大发现就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这完全是爱因斯坦个人头脑的成果。而其他领域的科学家们在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卫星导航应用。 在论坛的这个环节,各位嘉宾只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就是人类的共同命运是什么?科恩伯格总结道,人类共同命运的希望在于追求进步,而科学发现是全球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高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也认为,人类的共同命运之一,就是在不同领域科学和技术的交织发展下,全球人类都会有更好的人生。另外,就是人类将会更多了解宇宙的本质。 这两点交集的逻辑和科恩伯格相似。“我研究宇宙的起源,普通人可能对这个问题没有兴趣的。但过去几十年来,我们更好地了解物质结构和宇宙运行,在过程中发展出了对其他学科、对普通人生活都非常有用的技术。”他说道。 例如,现在生物医学研究广泛使用的同步辐射装置和自由电子激光其实最早来自高能物理学领域。“上海光源”就是一个同步辐射装置,它所用的技术来自于包括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在内的粒子物理装置的积累。 “所以,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都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不应该忽视任何一个领域。”王贻芳说道。 今年疫情期间,上海光源帮助“照亮”了新冠病毒的关键蛋白结构,或许是对王贻芳这番观点的最好注脚。 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展望的未来理想人类社会,同样包含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元素。“科学发展已经到了重要的转折点,在未来三四十年里,很多创新发明都可能来自多科学交叉融合,1+1大于2。” 从历史的角度看,姚期智认为几百年前哲学是人类知识的总和,后来分化出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独立的学科关注比较窄的领域是一种富有成效的做法。但近年来,由于物理和工程的一些结合,我们已经有很多的工具可以通过多学科的方式解决问题。” 他看到,一个新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科学成就难以界定具体属于何种细分领域。“我们需要把所有学科汇集起来。” 为此,姚期智每年面对新生发表开学演讲时,都鼓励他们能在大学四年中找到自己最想做事情和最擅长事情的交叉点。“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实现这样的理想,这样人类社会也会达到理想状态。”他说道。(澎湃新闻) “狮子座流星雨”“半影月食”等天象将亮相11月天宇 新华社天津10月31日电(记者周润健)天文预报显示,“水星西大距”“狮子座流星雨”“双星拱月”“半影月食”等天象将亮相11月天宇。 首先登场的是11月11日的“水星西大距”。“这是今年六次水星大距中较好的观测时机,届时,如果天气晴好,我国感兴趣的公众有望在大距前后几天早晨,一睹平日里难得一见的水星‘芳容’。”天津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李梅丛说。 有着“流星雨之王”美誉的狮子座流星雨将于11月17日光临地球。“预测显示,今年该流星雨极大出现在17日19时前后,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可在17日和18日这两日的凌晨2时至黎明前进行观测。”李梅丛说。 本年度月亮几乎每个月都接近木星和土星,11月19日会再次上演,这一次三者在视野上距离更接近了,将会引人注目。“届时,‘双星拱月’将会形成一个‘歪着嘴的笑脸’,非常有趣。”李梅丛说。 近期,每天傍晚日落以后,红彤彤的火星就会如约出现在东南方天空,红似火,亮如灯,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11月25晚至26日凌晨,观测条件依然良好的火星将与一轮盈凸月相伴,上演浪漫的‘星月童话’。”李梅丛说。 11月30日,一场“半影月食”将在天宇发生。李梅丛介绍,“半影月食”发生时,月球看上去要比平时略微“昏暗”一些。本次“半影月食”在亚洲东部、印度洋东部、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西部和北部、北冰洋等地区均可见。(新华网) (选编:洪田) ...
七天科技博览(10月25日)
【本期导读】 世卫组织:新冠疫情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 十万亩海水稻 产量测评平均亩产超千斤 孕期使用抗癫痫药 智力残疾、神经发育疾病风险可高达五倍 计算机领域专家前瞻5G时代 日本政府宣称“安全”的福岛核废水,真的安全吗? 世卫组织:新冠疫情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 新华社日内瓦10月23日电(记者聂晓阳 陈俊侠)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3日表示,对于全球尤其是北半球国家来说,目前新冠疫情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未来几个月将非常“艰难”。 谭德塞在当天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现在是10月份,真正的冬天还没有到来,但已有太多国家的病例数呈指数级增长,很多地区的医院和重症监护室接近负荷极限。他敦促有关国家立即采取综合性措施,以减少本可避免的死亡,防止基本医疗体系崩溃并避免学校等再次关闭。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范凯尔克霍弗在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关于新冠病毒溯源问题的国际计划正在稳步实施中,世卫组织已和有关国际专家进行接触,相信很快就会有进一步消息。 随着北半球进入冬季,全球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数在加速上升,特别是在欧洲和北美地区。世卫组织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44万多例,累计确诊病例超过4157万例,其中美洲地区累计确诊超过1917万例,欧洲地区累计确诊超过880万例。 十万亩海水稻 产量测评平均亩产超千斤 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这一天,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青岛海水稻团队迎来了青岛、潍坊、温州三地测产收割。至此,今年布局在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山东、黑龙江、浙江等省份种植的10万亩海水稻全部完成产量测评。 由行业专家组成的测评小组在三地分别进行海水稻产量测评,最终专家的测产结果为:青岛基地编号yc-2003的耐盐碱水稻亩产542.5公斤,超优千号亩产为739.7公斤;潍坊基地编号yc-2003的耐盐水稻亩产为625.3公斤;温州瑞安基地编号yc-2002的耐盐碱水稻亩产为320.78公斤。 今年,青岛海水稻在全国十地启动了万亩盐碱地稻作改良和海水稻种植示范,海水稻示范种植面积由原来两万亩,扩大推广到现在的十万亩。9月25日以来,10地10万亩海水稻陆续实现测产,其中,新疆喀什、宁夏石嘴山、黑龙江铁力、山东东营、山东潍坊、山东青岛等地测评亩产均超千斤。 海水稻试种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不断改良,亩产逐年递增,平均亩产已达到50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超800公斤,在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收获了一个又一个丰年。 袁隆平海水稻团队从耐盐碱水稻品种的选育到百亩片、千亩片的实验种植,再到如今万亩片示范种植,团队以创新方式大大提高了盐碱地利用率和盐碱地粮食产量。根据袁隆平院士的产业化部署,青岛海水稻团队积极践行“十、百、千”工程(即实现10万亩海水稻种植示范、力争100万亩海水稻盐碱地改造开工、1000万亩盐碱地改造计划全国布局)。目前10万亩海水稻种植示范已经喜获丰收,100万亩海水稻的签约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1000万亩已明确目标和方向。 据介绍,袁隆平院士团队将在8—10年内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带动中国农业数字化转型,结合各地特色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和乡村振兴,实现海水稻的推广和全产业链发展。(科技日报) 孕期使用抗癫痫药 智力残疾、神经发育疾病风险可高达五倍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22日发表的一项数据调查报告为孕期用药敲响警钟。该研究显示:服用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的孕妇生下的孩子,在童年早期患上神经发育疾病的风险可能是原来四到五倍。在991名曾暴露在丙戊酸钠的法国儿童中,50名儿童(5%)在0岁到5岁期间被诊断患有神经发育疾病;而在从未有过任何抗癫痫药物暴露的1710441名儿童中,只有15270名儿童(0.89%)在此阶段被诊断出神经发育疾病。 法国国家药品和健康产品安全局的研究团队,利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法国出生的1721990名儿童的匿名病例档案,调查了神经发育疾病在幼童中的发病率。11549名母亲曾在孕期服用过多种常见抗癫痫药物的其中一种,15458名(0.9%)儿童在2016年底前被诊断患有神经发育疾病。 整体上看,相比从未暴露在抗癫痫药物中的儿童,出生前暴露在丙戊酸钠中的儿童在童年期间患上神经发育疾病的风险更高,包括智力残疾风险是前者的5.1倍,语言、学习、运动疾病风险是前者的4.7倍,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风险是前者的4.6倍。只在孕早期(前三个月)暴露在丙戊酸钠中的儿童未发现这些风险的增加;相比暴露剂量更高的儿童,暴露剂量越低,儿童面对的风险也越低。 服用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卡马西平、普瑞巴林的孕妇生下的孩子患神经发育疾病的风险分别为原来的1.6倍、1.9倍、1.5倍。而服用抗癫痫药物氯硝西泮、加巴喷丁、左乙拉西坦或奥卡西平的孕妇生下的孩子中,没有观察到神经发育疾病风险增加的情况。 这项研究报告表明,暴露在丙戊酸钠中,尤其是在孕早期之后的暴露,与童年早期的神经发育疾病风险增加有关。研究人员同时发现,和丙戊酸钠相比,与其他抗癫痫药物暴露相关的神经发育疾病风险要低得多。(科技日报) 计算机领域专家前瞻5G时代 工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已开通5G基站69万个,连接用户数超过1.6亿。5G商用迈出坚实步伐,加速到来的5G时代,将是怎样的光景?又会面临哪些挑战?22日至24日在京举办的2020中国计算机大会上,国内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家们围绕5G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除了网速更快,5G还能如何应用? 超市通过智能摄像头,可以了解顾客在哪个货架前停留最久、对哪个商品最关注,帮助进货决策;用户走到一家店门口,通过手机拍摄进行AI交互,就知道这家店的口味、评价和平均价位。随着5G的普及和应用,这样的场景正在成为现实。 “餐饮、娱乐、酒店、旅游等生活服务行业的一个特点是数字化程度非常低。一旦数字化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5G网络,把很多数据连接起来。用人工智能的手段去做数据分析处理,做很多智能决策。再进一步,我们可以基于智能决策,利用机器人技术去做更多自动化的决策。”美团首席科学家夏华夏说。 中国计算机学会CTO Club主席、搜狗公司CEO王小川认为,5G的波长短、穿透力弱,家家户户都能享用5G并不现实,所以5G与场景的结合变得尤为重要。“5G高带宽对互动视频的传递非常有帮助,在教育、医疗,甚至远程协作方面有巨大的用处,在娱乐和工业化等场景也都会有应用。” “现在5G发展很快,但是很多人在说,5G不过比4G快一点而已,不是这么简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黄铠判断,5G之于4G是一个大的飞跃,将带来非常多跟应用融合性的发展。 “5G+边缘计算”将有更多应用场景 随着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万物互联的时代加速到来。思科公司发布的云产业调研报告预测,到2021年全球云数据中心流量将达到每年19.5ZB。飞速增长的数据中心流量给集中式云计算带来挑战,靠近数据源头的边缘计算显露头角。 “数据在边缘上大量产生,如果把这些数据都送到云里,一是不值,二是耗费很大的费用。”联想集团副总裁黄莹说。 有机构认为,在2025年之前,50%以上的数据处理会在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之外。“如果把AI算力放在边缘,时延基本在10毫秒以下,能够让AI演进很多算力,更好地实现用户体验或工业场景应用。”黄莹说。 黄莹预测,未来将是5G和云边协同的计算模式,将有大量的边缘设备,既包括工业设备也包括个人设备,在哪里发生就在哪里计算。而真正需要大规模进行大数据和AI深度学习的数据才会传到云端。 不少与会专家表示,边缘计算在智能制造、港口、安防、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都将有广泛应用。云游戏时延受消费者诟病,边缘计算也将极大提升游戏体验。 高能耗问题亟待破解 “今天很多人都在用5G手机,但现在的5G高宽带功能只是入门级,是4G的延伸。”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牛志升说,5G最终要面临的挑战是高可靠低延时,必须要进入大量的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将来的网络,一定是从核心网到终端都会布满智能,布满AI。” 牛志升提出,将来大数据处理需要消耗很多能量,最终“5G+边缘计算”一定会遇到能耗的问题,“全球数据中心能耗非常可怕,有人预测未来十年部署在边缘计算,云服务器需要格外十万兆瓦电力供应。” “现阶段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5G基站的功耗是4G基站的3到4倍。而且5G频率更高、覆盖更小,要想做全网的覆盖需要更多的基站。”牛志升说。 能不能“用更少的力量传更多的信息”?牛志升提出,可以在不用的时候关掉服务器等设备,或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浪费。同理,AI使用也应适度。 日本政府宣称“安全”的福岛核废水,真的安全吗? 上周,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本政府计划将福岛核电站的废水排入太平洋,这一方案将于月底的内阁会议上最终敲定。随后,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加藤胜信表示,政府尚未做出最后的决定,但福岛的废水处理问题已经不能再继续拖延。消息一出,自然是引起轩然大波。这些废水是哪里来的?如果现在排入太平洋,会产生什么样的威胁?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冲击了福岛第一核电站,造成1~3号反应堆堆芯熔毁,随后1、3、4号反应堆发生氢气爆炸。 此后几年,随着人为补救和自然扩散,除了核反应堆周围,其他海域的放射性终于降到了安全范围。但现在,福岛核电站废水危机又重新浮现。 这些放射性的废水有两个来源:一是事故发生后,核反应堆持续发热,核电站需要使用水来冷却,这一过程产生了一部分废水。另一个来源是地下水,地下水流经核电站周围时,自然会受到污染,因此这些源源不断的地下水也成为需要收集、处理的放射性废水。但问题是,这些储水罐的容量是有限的,2022年夏天就会装满。之后,现在存储的超过120万吨废水该如何处理?日本政府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向太平洋中排放。 日本政府认为,经过处理、稀释的废水中,含量最高的放射性同位素——氚的含量已经符合安全标准。此外,氚不容易被海洋动物和海底沉积物吸收,在放射性物质中,对生物机体的危害相对较小。 但是,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今年8月《科学》杂志的一篇观点文章就指出,除了氚,废水中的其他放射性同位素更值得我们警惕。 2018年,东京电力公司发布了除了氚之外,废水中其他9种放射性同位素的数据。根据他们的估计,考虑这些元素的话,现在储水罐里的废水中,有70%还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要再经过第二次处理以减少其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含量。 这其中,就包括了碳14、钴60和锶90等。虽然它们的绝对含量比氚要低得多,但它们对海洋生物或海底沉积物的亲和力更强,更容易在生物或环境中富集。例如,碳14在鱼体内的浓度可以达到氚的5万倍。 因此,排放这些放射性同位素超标的废水,可能对海洋生物、食用这些生物的人类,以及环境本身造成威胁。更不用说,除了已经公布的这些元素,对于其他放射性同位素的数据,我们还一概不知。在没有将所有放射性物质清理到位的情况下就排放,或许显得过于草率。 ...
七天科技博览(10月18日)
【本期导读】 1. 新冠病毒感染后免疫力能持续多久?(重要且实用的发现,值得一读) 2. 世卫组织:瑞德西韦、羟氯喹等对治疗新冠似乎疗效甚微 3. 新冠疫情中,全球碳排量大幅下降 4. 世卫组织建议新冠疫情期间5个群体接种流感疫苗 5. 北斗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北斗芯片都是“中国芯” 6. 中国空间站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7. 除了手机导航,北斗还有哪些创新应用 新冠病毒感染后免疫力能持续多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20年9月29日,全球已有33,249,563 例确诊新冠肺炎病人,死于新冠感染者已达1,000,040人。研究显示,感染新冠病毒后人体能产生应对新冠病毒的抗体和T细胞,但这些免疫力能维持多久尚不清楚,且不同团队的研究结果也不一致。有研究团队在新冠病毒感染一个月后检测新冠病毒抗体的动态变化,发现一个月后轻度感染和重度感染患者的抗体都会减少,提示针对冠状病毒的抗体免疫寿命可能很短。另一项研究观察了新冠病毒感染后4个月病人体内的抗体水平,发现新冠病毒特异抗体会在病毒感染后快速升高并在4个月内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然而,第一次病毒感染治愈后发生第二次病毒感染病例的出现,加剧了人们对感染后免疫力及疫苗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时效的疑虑。 为明确新冠病毒感染后抗体能否在人体内长期存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国家转化医学中心、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合作,对新冠感染者进行了长期监测。研究人员分析了感染2周至1个月、1-2个月及6-7个月后病人血浆样本中IgG抗体的表达水平,发现在感染6-7个月的血浆样本中,抗新冠病毒IgG抗体相较于病毒感染后2周至1个月及1-2个月有所降低,但仍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感染后2周至2个月与6-7个月的血浆样本中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的水平,发现所有样本中均存在高活性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且在2周至2个月与6-7个月的血浆样本内的中和抗体水平没有差异。这一结果说明,具有保护性的中和抗体在新冠病毒感染半年后仍在人体内稳定存在。研究人员还分析了感染了6-7个月后康复者血液中针对新冠病毒的记忆性T细胞的存在情况,发现所有检测样本中均存在能针对新冠抗原产生应答的CD4和CD8 T细胞。 引起今年新冠疫情的病毒是614D型新冠病毒,但最近出现了614G突变株,使新冠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染性。人体感染614G变异型病毒能否产生足够的保护能力因而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问题。目前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都是基于614D型病毒设计的,这些疫苗能否保护人体免受614G病毒感染,也令人担忧。为回答这些问题,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从血浆样本中采集的抗体对614G模拟病毒(或称假病毒)的中和能力。他们发现,尽管大部分病人6个月前感染的是614D型新冠病毒,他们的血浆样本对614D和614G两型新冠假病毒具有同样的中和能力,提示感染了614D病毒的感染者同时获得了应对614G病毒的免疫力,因此推测基于614D的新冠疫苗应该是值得信赖的。(科学网) 世卫组织:瑞德西韦、羟氯喹等对治疗新冠似乎疗效甚微 新华社日内瓦10月16日电(记者刘曲)世界卫生组织日前表示,由其主导的新冠“团结试验”中期结果显示,瑞德西韦、羟氯喹、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干扰素等疗法似乎对住院患者的28天死亡率或新冠病人的住院病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据世卫组织15日发布的“团结试验”中期结果,该项目涉及30个国家的405家医院,共有11266名成人新冠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各个药物组别,包括瑞德西韦组、羟氯喹组、洛匹那韦组、干扰素加洛匹那韦组、干扰素组,以及不使用研究药物组。 结果显示,没有任何研究药物能明确降低新冠患者死亡率、开始使用呼吸机时间或住院时间,上述治疗方案对新冠患者住院治疗的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世卫组织同时表示,“团结试验”取得的进展表明,即使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开展大型国际试验也是可能的,这类试验有助于快速、可靠地回答与新冠疗法有关的关键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试验结果正在接受同行评议,之后将在医学杂志上发表。 世卫组织“团结试验”项目于3月启动,旨在通过比较不同药物或药物组合治疗新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尽快找到有效治疗方法。今年7月初,世卫组织曾宣布停止该项目中羟氯喹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两个分支的试验,理由是这些分支试验中的住院新冠患者病亡率几乎或完全没有下降。(新华网) 新冠疫情中,全球碳排量大幅下降 近日,在《自然·通讯》的最新研究中,科学家研究了新冠疫情对全球能源消耗的影响,并提出了稳定全球气候的相关措施。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碳监测研究项目收集的每日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去年同期减少8.8%,总排量减少1.551亿吨。其中,全球陆运交通的排量降幅最大,减少了40%。但他们发现,在解除封锁后,除了交通行业以外,大多数经济体系的碳排量存在强烈的反弹效应,意味着疫情对大气中长期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微乎其微。(环球科学) 世卫组织建议新冠疫情期间5个群体接种流感疫苗 新华社日内瓦10月16日电(记者刘曲)世界卫生组织16日表示,随着北半球冬季临近,全球新冠病例不断增加,季节性流感和新冠疫情共同传播可能对卫生系统和卫生设施构成挑战,建议5个目标群体接种流感疫苗。 这5个群体是孕妇、基础疾病患者、老年人、卫生工作者和儿童。世卫组织专家建议,在5个易感群体中,卫生工作者和老年人是新冠大流行期间流感疫苗接种的最优先群体。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当天在记者会上说,近期全球新冠病例数快速增加,特别是在欧洲。上周,欧洲地区报告的新冠病例数几乎是3月份第一个疫情高峰时期的3倍。尽管欧洲地区上周报告的死亡病例数远低于3月份,但住院人数正在增加,许多城市报告其重症监护床位的使用率将在未来几周达到饱和。 与此同时,南半球由于在冬季采取了新冠防控措施,其季节性流感病例和死亡人数少于往年,但并不能由此假设北半球流感季节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谭德塞说,“流感和新冠的共同传播可能对卫生系统和卫生设施构成挑战,因为这两种疾病存在许多相似症状。” 谭德塞重申,有效预防新冠和流感的许多措施是相同的,包括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咳嗽时遮掩口鼻、保持通风和戴口罩等。此外,虽然目前还没有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但有安全有效的流感疫苗,而某些国家对流感疫苗的需求可能超过供应是现在面临的一个挑战。(新华网) 北斗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北斗芯片都是“中国芯” 近日,全国政协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团在京举行宣讲报告会,全国政协委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发展与融合应用》为题进行宣讲。部分在京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机关干部,“模拟政协”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代表参加宣讲活动。 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年均增长约20% 杨长风通俗地解释了卫星导航的原理:基于三球交汇原理,通过测量3颗以上导航卫星与用户接收机的距离,解算用户的三维位置坐标,“听起来好像很神秘,但我们搞导航的一听就明白了。”他笑说。 建设高性能、高可靠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科技领域中长期发展规划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历时近30年建设,北斗系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 “北斗系统是由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的工作卫星、四十多个地面站、成千上万的用户终端等一起织就的一张‘天罗地网’。”杨长风说。 “这张网”的地位不言而喻,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它是继移动通信、互联网之后的第三大经济增长点,10年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预计2020年产值有望超过4000亿元。 全球定位精度与GPS相当,局部区域优于GPS 和GPS系统比,北斗表现如何? “北斗是最强大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杨长风说,北斗系统独创了三种轨道混合星座,增加了精密单点定位、星基增强、区域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全球短报文通信等新功能,可以播发更优的导航信号,“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与GPS相当,局部区域优于GPS”。比如在北美、非洲、欧洲等地,北斗的定位精度在5米左右,在亚太地区可以精确到2.5到3米。 除了实时导航和快速定位之外,北斗系统还有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等特色功能。如杨长风所言,北斗服务就在你我身边,“作为全球最先进的导航系统,它的应用‘只受人类想象力的限制’。” 特别是用北斗系统可以“发短信”的短报文服务,是国外其他任何一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都不具备的。杨长风透露,年底预计有增加短报文功能的华为手机发布,车道级别导航也可能搭载其中。 星星互联 星地互联 杨长风表示,北斗系统具备星间链路,实现卫星之间、星地之间互通互联。 他进一步解释,北斗三号系统采用Ka频段相控阵链路,将30颗卫星和国内几十个地面站有机联系起来,极大提升了运营能力、安全性和定位精度,直接为航天器提供测控输数传服务,“没有地面支持的情况下,卫星可以实现60天自主运行,上下链路不受大气电离层的干扰,定位精度显著提升。”这是它的“独门绝技”。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中,地面方队时间误差仅仅在0.3秒之内,距离误差在正负10厘米之内,空中梯队米秒不差,都是北斗的功劳。 “北斗芯”都是“中国芯” 经过多年发展,北斗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基础产品实现自主可控,国产北斗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多款北斗芯片实现规模化应用,工艺水平达到22纳米。 谈到最受关注的“北斗芯”,杨长风直言,“称得上都是中国芯”,“北斗芯片跟国外基本水平是同一量级”。“都是自己干出来的。”他说,地面也完全是中国芯,今后功耗会更低,精度会更高。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正式开通服务,这标志着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建成,中国北斗开启了高质量服务全球的新篇章。 但这不是北斗系统建设的终点,据杨长风介绍,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的设计寿命是10年至12年,从北斗二号的经验来看,卫星可以服务到12至14年,然后进入“坟墓轨道”,到时就要替换。2035年前,我国还将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为未来智能化、无人化发展提供核心支撑,持续推进系统升级换代,构建覆盖天空地海、基准统一、高精度、高智能、高安全、高效益的时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科技日报) 中国空间站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央视网消息:“十三五”期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围绕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和空间站研制建设等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和重要成果。目前工程全线正在全力备战空间站建造任务,力争2022年前后完成在轨建造计划,为后续实现空间站长期稳定在轨运营进行准备。 2020年5月5日18时,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为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先后发射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验证了货物运输和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的关键技术,为“第三步”空间站研制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早在10年前,工程全线就启动了空间站的研制任务,在今年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进入文昌发射场后,空间站核心舱初样产品与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航天员系统等各大系统进行了合练,全面考核了空间站系统的正确性。按照计划,我国空间站将先后发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进行空间站基本构型的在轨组装建造,其间,规划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和4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和货物补给。 从2017年3月开始,航天员训练就全面转入了空间站的任务准备。由于空间站的任务周期为3—6个月,对航天员的身心素质、知识储备和应急处置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执行空间站建造阶段四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10月1日,第三批18名预备航天员加入航天员队伍,包括7名航天驾驶员、7名航天飞行工程师和4名载荷专家,他们将参加空间站运营阶段各次飞行任务。 目前,我国空间站核心舱等各舱段研制进展顺利,空间应用系统正在开展空间站科学实验设施研制,以及运营阶段应用任务论证工作。(央视网) 除了手机导航,北斗还有哪些创新应用 从打开地图导航,到外卖点餐,再到车库里停车,现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目前,全球应用北斗系统导航的手机已经超过3.72亿部。少有人知的是,助力疫情防控是今年北斗应用的新亮点。北斗系统在疫情防控的“武汉保卫战”中发挥了极其特殊的作用: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应用到方舱医院的改造,从医疗物资的调配到生活用品的保障供给,从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到武汉健康码的应用都有北斗的身影。国庆前夕,中国北斗应用大会在湖北武汉举行,李德仁、刘经南、谭述森三位院士分享了北斗的诸多创新应用。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李德仁院士:北斗系统精准助力疫情防控 PTN的概念,包括定位、导航、授时服务。一般指基于统一时空基准网络和不同通信网络,能独立或与移动终端结合,为各类用户提供实时动态及空间位置和授时的综合信息服务,又称导航位置服务。北斗三代系统就是提供全球PTN应用服务,特点是信息已经从120个汉字扩展到1000个汉字,实现厘米级以上的高精度定位。 今年,北斗系统精准助力湖北的疫情防控,比如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选址,医院的物资、生活物品的调配,包括无人机送东西,还有医院送药的机器人,都用到了北斗系统。老百姓停车也都用到北斗导航定位,通过设备的卫星定位、室内的传感器和信号的定位在手机上实现融合的综合定位。 疫情期间,武汉还应用北斗系统和交通大数据,建立了武汉的智慧城市交通系统,实现对350万到450万辆汽车,6万多条道路的有效管理。今年还利用北斗技术做了一个疫情跟踪软件,在手机上自动生成健康码。可以说,北斗支持湖北人民成功抗击了新冠病毒疫情。 PNT的服务现在还有不足,比如服务的内容是一个点定位,一条线是导航,授时也是一个时间点,没有覆盖地表的各种要素,没有办法提供图像视频代表的目标信息和面信息,未来要做实时的导航增强,做精密授时、快速遥感、天地一体移动宽带通信服务。未来我们要解决八个方面的核心技术问题,比如智能对地观测技术,对地导航定位新方法,地球时空基准建立与维持,空天环境,卫星资源组织与调度,网络通信与安全,智能卫星平台与载荷等。 现在正在研发一个北斗应用的软件,把12种定位的信息集合在一起,在手机App上提供服务。可以把这个系统应用到医院去,实现对病人的设备跟踪、处理、自动化,这样的系统应用在手机上,手机就成了智能助理,有老人在外面摔倒了,手机能告诉医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摔倒,也可以应用到物联网上去定位充电桩位置,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安全。 还可以做高精度导航定位地图实现智能驾驶。北斗可以解决测路系统的智能化问题。汽车开在路上,路上的标牌是给人看的,所以利用北斗建立测路系统是实现智能驾驶的关键。 从当前需求来看,从PNT发展到PNTRC,建设我国自主的通导遥一体化天基信息实时智能服务系统,中国不能等,要抓紧时间搞好基础研究和应用。 未来,PNT的需求从事后走向实时和瞬间,从静态走向动态和高速,从粗略走向精准和完备,从室外走向室内,从陆地走向海洋和天空,从区域走向广域和全球。北斗应用还会把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融合于一体,将深入到经济的各个领域,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 中国工程院刘经南院士:北斗可实现全球双向通信 定位和授时分别是空间和时间与起始原点相关的绝对位置概念,导航是空间和时间两个位置上的相对时空度量概念。北斗系统是世界上唯一实现了通导遥一体化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系统的性能优势是功能多,全球短报文通信可以用于搜救。导航定位+全球双向通信可以向呼救者快速通告救援安排。还有遥感应用,有主动式遥感,配备星载太空环境遥感和电离层异常遥感载荷;被动式遥感,电磁波通过大气、海洋、陆地反射或漫反射遥感大气水汽、海洋河湖水位。 北斗是全球唯一宣布标准位置服务精度优于5米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3三类异轨卫星之间都实现了星间自组织测距和数传,采用Ka频段链路,测距精度高,通信频带宽,远优于UHF链路,下一代将用激光链路,测距更准。 目前,北斗3星间链路已全面启动,效果显著,在GNSS中精度最高,确保了标准PNT服务精度高。北斗系统中轨卫星三个轨道面各有2颗确保全球域内能收到求救者上传UHF频段求救信号,然后下传给国际搜救中心,24颗中轨卫星都能接收国际搜救中心的搜救信号并通知求救者,同时可向求救者发送相关施救短报文。 在创新设计方面,因为北斗的频段是丰富的,现在北斗2和北斗3有五个频段。再就是设计了兼容互操作信号,创新调制技术,信号质量国际领先,它接收的时候能够和GPS的功能一样。总的来说,这些研发都有利于提高北斗3的PNT精度。 根据北斗的优势特点,怎么利用它开展应用呢?要通导遥一体化,充分利用北斗的多频段导航信号优势开展多用或专用高性能低成本PNT研发,提升PNT服务能力,充分利用星间链路测距,研究或分离不同轨道和不同型号的卫星系统,充分利用全球和中国周边短报文双向服务能力拓展服务内涵,研发传图像、传语音、传视频等方法形成专利,发挥双向通信与PNT集成服务功能,利用通导遥一体化,开发多任务多目标的协同智慧调度应急应用,充分利用北斗GNSS卫星的L波段和S波段载波作为遥感辐射源开发新型遥感,特别是目标遥感。 北斗RDSS双向链路定位授时,可大幅提升北斗定位授时抗干扰、抗欺骗性能,RDSS二维定位精度已到10米左右,时间比对精度相对于单向被动接收方式,授时精度可提高一倍,到10纳秒左右,对于一些时间比对频度不求太高而绝对时间精度要求较高的用户,如金融、通信、区块链平台,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运控平台等最有需求,可拓展这类防干扰要求甚高的绝对授时服务。 利用RDSS双向通信功能,可开发共享的多部门协同调度系统,比如综合智慧运营控制平台。 北斗3的创新设计、服务能力、精度优势、运行稳健构成了强劲的后发优势和发展潜力,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接受,无愧“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美誉,体现了“北斗导航,世界共享”的理念。 北斗系统作为时空技术,既是对地球资源环境及其动态变化信息感知认知,也是实现对所感知对象精准时空、调配管理的核心基础。北斗开拓应用的第一个重点是给其他技术,如信息、网络、能源、资源、环境、交通等技术,赋予精准时空位置的感知认知,使他们提升到智能化管理控制阶段,同时实现管理控制过程的时空智能化。 北斗应用的另一个重点,是综合开发其通导遥一体化的优势,发挥其跨技术跨领域甚至跨时间跨空间的空间智能作用,未来的目标,是研究PNT自然智能,开发出智能PNT技术,以开发新的应用。 中国工程院谭述森院士:中国的5G会成功,6G也一定能够成功 什么叫空间基准?空间基准它用来确定轨道参数,连通坐标原点、地球自转参数共同构建起GNSS系统空间基准,中国北斗空间基准与中国大地坐标系为同一个坐标框架。全球实用的基准我认为只有两个,一个是GPS时空基准,另一个就是北斗时空基准。时空基准是互联网升级为物联网的基础条件,如果没有统一的时空基准,很难想象物与物如何联结。 北斗系统的发展是一个持续创新、开拓进取的历程。北斗一号主要成就是两颗卫星实现大范围高精度定位授时服务,它覆盖了中国及周边地区,按GPS定位原理需12颗卫星,双向授时精度10ns,国际领先。一秒内完成定位及报文通信,成为国际航行跟踪、生命救援的亮点定位与报告在同一信道同时完成,用户知道我在哪里,指挥部门知道我们在哪里,定位报告是北斗区别于GPS的最大特色。 北斗是全球第一个拥有三频完整服务能力的导航系统,在2012年实现B1、B2、B3三个频率的导航定位全星座播发,GPS什么时候完成三频导航,现在还不好预测。原来是说2020年完成,现在还看不到它哪一年可以完成。北斗是世界上第一个连续导航与定位报告双模融合的系统,双模用户机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北斗三号主要成就是独立构建全球时空基准,这里为什么说只有北斗三号可以称得上中国向全球提供了卫星导航的时空基准?因为只有全球系统才具有对全球系统的代表性描述,那些区域系统不具备构建时空基准的能力,所以说北斗三号系统实际上是完成了从第一阶段到第四阶段的导航,所以说北斗的成就是跨代的。 北斗三号有六大功能,包括基本导航为根基,将SBAS、PPP、MSS等融为一体,精度增强、完好性增强、信息增强将更好地服务于各类用户。北斗MMS就是短报文通信,采用了RDSS的方式。北斗的星间链路实际上就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在中国的共享,它既是全球移动通信的双向数据链,也是中国时空星间钟差的系统,还可以进一步扩展为时空基准的维持系统。 中国的北斗建成了,基本上处于L频率米级导航精度水平。在2030年或2035年间,一个导航、通信、遥感深度融合的航天系统将出自中国,中国高速空间网络加5G地面网,实现全球天空地物与物的互联互通,即第6代移动通信,6G中国走的路跟西方国家走的路不一样,中国是先建地面系统,然后再建空间系统,中国的空间系统是建在北斗时空基准之上的,所以中国的5G会成功,中国的6G也一定能成功。 在未来北斗新的导航系统上,在LEO轨道上,实行导航通信深度融合,并服务遥感的方针,达到全球物联网和数字地球的目标。 将来还会有北斗全球物联网。互联网是人与人之间的联接,人是非常囊括的,要实现全球动态物与物的互联互通,必须在时空基准的维持下才能实现全球的物联网。静态厘米级、动态分米级世界一流卫星导航系统在北斗三号系统里面已经实现了,提供统一时空基准的天基物联网,获得对地球认知的天基无线电全球系统,未来北斗天基物联网模块将实现太空物与太空物的互联、太空物与地球物的联网,任务超越对地球导航手段的研究。它的意义就是要充分发挥北斗时空基准的基础性价值,打破世界导航、通信、遥感独立建设行业固化的这种状态,要为大部分行业包括遥感提供公共数据链。 总之,北斗多业务卫星无线电系统,是国家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北斗三号在基本导航、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等业务的融合创新是未来发展的良好开端。北斗时空基准链路与高速数链路构建完善,将成为我国航天体系的“智能高速公路”。(光明日报) (选编:洪田) ...
七天科技博览(9月20日)
【本期导读】 陈薇:目前研究表明 新冠病毒变异对疫苗效率影响较小 英国新冠便捷检测装置:90分钟出结果 实测准确度高 生物多样性保护遭遇“失败” 联合国报告:生物多样性持续丧失增加疾病传播风险 中英科学家确定新生物大灭绝事件 陈薇:目前研究表明 新冠病毒变异对疫苗效率影响较小 18日,中关村论坛进入第二天。在今天举行的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平行论坛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目前我国已有11款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4款进入3期临床试验阶段。在随后的发言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薇介绍了国内外重组疫苗的研究进展,并就大家关心的新冠病毒变异对疫苗的影响进行了交流。 陈薇表示:我们有团队一直进行全球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进化分析。截至2020年9月,在公共数据库中已上传新冠病毒序列超过10万条,其中高质量全基因组序列约6万条,采样自6个大洲超过105个国家和地区。我们重组疫苗的靶基因是新冠病毒S基因,全长近1300个氨基酸,这段基因仅在S614氨基酸位置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单点突变,这个点突变与受体结合域(RBD)的距离相对较远,对抗原性影响有限。 另据9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陈赛娟院士团队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感染未突变病毒的康复者血浆对突变病毒有相似的中和活性,也就是说,这个突变点对疫苗的影响很小。(央视新闻客户端) 英国新冠便捷检测装置:90分钟出结果 实测准确度高 新华社伦敦9月18日电(记者张家伟)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日前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开发的一种小型新冠病毒检测装置,可在无实验室设施的情况下90分钟内完成检测,且已在实际检测中显示出较高的准确性。 公报介绍,这种检测装置体积不大,比普通手机还小一些,可在病床边直接使用。检测时,人们只需将采集到的鼻拭子样本放入装置中,装置便会分析样本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遗传物质,90分钟内即可得出结果。相比之下,传统实验室检测是24小时内出结果。 据介绍,英国已有386名医护人员和病患试用了这一装置。结果显示,该装置检测准确性很高,敏感性达到94%,特异性达100%。这意味着仅出现很少的假阴性结果,没有出现假阳性结果。有关成果已发表在英国学术期刊《柳叶刀·微生物》上。研究报告作者之一、帝国理工学院教授格雷厄姆·库克说,试用结果显示,这种小型装置的检测结果与实验室中完成的检测结果准确性相当。 公报说,该装置目前已在伦敦8家医院试用,并将在英国全国范围内推广。英国政府近期订购了580万套这种装置。(新华网) 生物多样性保护遭遇“失败” 近日,一份生物多样性报告给了世界各国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联合国发布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认为,世界尚未达到10年前设定的保护自然的目标。“警灯在闪烁。我们必须认识到,地球正处于紧急状态。”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生物多样性研究员Andy Purvis在一份声明中说。 “我们正在失去生物多样性,这对人们的健康、繁荣和福祉有非常现实的后果。”俄勒冈州立大学海洋生态学家Jane Lubchenco说。 但报告总结说,现在人们还有时间阻止甚至逆转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而这将需要农业、工业和其他人类活动的迅速和实质性变化。“最重要的是,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需要更多艰难的转型。”保护国际组织的Lina Barrera说。 201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的196个成员国达成了20项保护动植物的目标,即“爱知县生物多样性目标”。每隔几年,CBD就会根据国家报告和其他来源评估进展情况。这一最新展望报告也反映了数百名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重大科学审查项目揭示的趋势。 当然,新评估发现了一些亮点。例如,在有良好管理计划的国家,渔业正变得更具可持续性。在越来越多的岛屿上,入侵物种正在被消灭。也许最令人鼓舞的是,保护区的范围已经大幅上升,占陆地的15%和海洋的7%,但这些数字仍低于17%和10%的目标。而且Lubchenco指出,迄今为止只有2.5%的海洋得到了高度保护。 实际上,各国表示,它们有望实现平均34%的自身目标,在提高保护意识、建设研究能力和创建保护物种的策略方面取得进展,尽管许多国家的目标并未达到爱知全球目标那么高。但报告认为,这是不够的。甚至一些指标走错了方向。例如,虽然全球杀虫剂的使用相对平稳,但许多国家却增加了对传粉昆虫有害的化学物质的使用。而且,不断增长的能源和材料消耗,以及新农场、公路和大坝对生物栖息地的破坏,淹没了这些进步。其结果是,生物多样性继续丧失。 正如阿根廷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生态学家Sandra Díaz所说的:“在我们解决根本问题之前,情况不会有太大改变。” 观察者希望,这些发人深省的结论能激励各国在2021年5月的会议上拿出更多进展和更高目标,以制定2030年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新目标。例如,一项提议呼吁保护30%的陆地和海洋栖息地。Lubchenco说:“这很有野心,而且绝对必要。”(中国科学报) 联合国报告:生物多样性持续丧失增加疾病传播风险 新华社联合国9月15日电(记者王建刚)联合国15日发布的一份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报告指出,全球最近10年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未能达成目标,环境持续恶化正在增加疾病从动物传播给人类的风险。 由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布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报告指出,全球在2010年拟定的20个原定于2020年实现的保护物种和生态环境的目标中,除6个“部分达成”外,其他均未达成。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丧失和生态系统的持续退化对人类的福祉和生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说:“随着自然的退化,新的风险随之出现。破坏森林、侵占野生物种栖息地等问题最终会影响到人类自身。” 报告强调,几乎所有国家现在都在采取措施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些努力带来的进展包括森林砍伐率下降、人们对生物多样性及其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等,但这并不能掩盖一个事实,那就是自然界正遭受严重苦难,局势正在恶化。 报告建议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以扭转对环境的破坏,包括恢复生态系统,重新规划农业和城市布局,减少对肉类和水产品的消费等。 穆雷玛同时指出,虽然保护生态多样性的机会窗口已经很短,但(新冠)大流行也证明,在必要时变革是可能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表示,随着世界逐步走出新冠疫情的直接影响,随之而来的各种转型将成为 “更好地重建”的空前机遇。 在联合国大会的主持下,各国领导人将在9月30日举行的在线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审议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报告的结论并讨论相应对策。(新华网) 中英科学家确定新生物大灭绝事件 科技日报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刘霞)中国和英国科学家在今天出版的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他们对所有相关地质和古生物学证据进行核查后,确定2.33亿年前发生的“卡尼期洪积事件”是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该事件除了导致一些物种灭绝外,也将恐龙送上地球之王的宝座。 最新研究由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雅各布·达尔·科索、宋海军教授及布里斯托大学的迈克·本顿教授等17名科学家携手进行。 研究人员指出,造成这次大灭绝事件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加拿大西部兰格利亚发生的大规模火山喷发。宋海军对科技日报记者解释说:“火山喷发在卡尼期达到顶峰,喷发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快速升高”。 此外,气候变暖促使降雨增加。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地质学家迈克·西姆斯和阿拉斯泰尔·鲁弗尔就发现,地球的潮湿时期持续了大约一百万年。气候变化给海洋和陆地生物的多样性带来沉重打击,但灭绝事件发生后不久,新物种在地球上蜂拥而至,形成了更现代的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促使植物大发展,现代针叶林也开始扩张。本顿对物理学家组织网表示:“新植物群落可能为大灭绝后幸存下来的草食性爬行动物提供了口粮。我们现在知道,恐龙起源于卡尼期洪积事件发生前约2000万年,但此前,它们数量稀少,在地球上的地位也并不显赫,该事件发生后突然出现的干旱条件为恐龙在地球上称霸提供了机会”。 宋海军表示,气候变化不仅让恐龙开始称霸地球,也促使许多现代动植物走上地球历史的舞台,包括第一批海龟、鳄鱼、蜥蜴和哺乳动物等的出现。而且,卡尼期洪积事件也影响了海洋生物,此次事件后,现代类型的珊瑚礁和浮游生物群开始出现。 科索强调:“在过去5亿年漫长的地球生命史上,古生物学家已确定了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每一次事件都对地球和生命的演变产生深远影响。现在,我们确定了一场新的大灭绝事件,很显然,此次事件在陆地和海洋生物重新洗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标志着现代生态系统的开始。”(科技日报) (选编:洪田) ...
七天科技博览(9月13日)
【本期导读】 新冠肺炎疫情和流感叠加流行风险怎么防 英国“牛津新冠疫苗”第三期测试重新恢复 中国时速600公里常导磁浮系统已基本具备工程化试验示范条件 南极“末日冰川”融化速度惊人,元凶是谁? 世界自然基金会:过去50年间,全球动物种群数量下降三分之二 新冠肺炎疫情和流感叠加流行风险怎么防 央视网消息:中国疾控中心印发的指南中称,今年秋冬存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流感叠加流行风险。那么,这种风险会带来什么危害?接种疫苗需要注意什么?来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的权威解读。 如果流感和新冠肺炎叠加会有什么危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冯子健:如果在我们国内出现新冠(肺炎)同时也出现流行(性感冒)的话,那么就会使临床病人的鉴别诊断、感染的防护、病人的管理,也包括医疗收治能力都会构成很大的挑战和压力。所以我们要做好相应的防范准备,我们特别提倡和推荐一些重点人员,应该在入冬之前完成流感疫苗的接种。 流感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如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冯子健:流感疫苗是一个已经经过长期使用的疫苗,那么我们国家在流感疫苗的生产已经是非常成熟了,它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流感疫苗它的保护效果不像其它我们非常传统的疫苗,特别是儿童常用的疫苗,它的有效率不是那么高,不是那么理想,但是就流感的预防而言,它还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一种手段。 防范流感还需要注意什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冯子健:在秋冬季到来的时候,除了做好疫苗的接种之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这是实际上针对所有接触性传播、呼吸道的传染病都是有效果的,包括我们现在大家广泛采用的戴口罩,特别是到人员密集的(场所)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等等,在这些场合要戴上口罩。另外一个就是勤洗手,还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动、通风;另外一个就是,特别是老年人、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在这个(感冒)流行季节,要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场所去,这也可以降低感染和传播的风险。(央视网) 英国“牛津新冠疫苗”第三期测试重新恢复 中新社伦敦9月12日电 (记者 张平)英国阿斯利康公司发言人12日公布,由英国牛津大学和英国阿斯利康公司联合开发的“牛津新冠疫苗”,获得英国安全监管机构的批准,重新恢复临床试验。 英国阿斯利康公司发言人表示,疫苗审查委员会的安全审查员已向英国药品与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建议,恢复该疫苗试验是安全的。在获得批准后,该公司已恢复该疫苗的英国临床试验。发言人称,该疫苗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疫苗之一。 与此同时,牛津大学在一份声明中表明,该疫苗的独立审查程序已经结束。按照疫苗审查委员会和英国药品与健康产品管理局建议,该疫苗第三期试验将在全国所有临床地点重新开始。 9月8日,该款名为AZD1222的疫苗在第三期人体测试中,因一位英国志愿者出现可能由疫苗引发的“严重不良反应”,暂时停止接种测试。据媒体披露,该志愿者出现了与罕见的脊髓炎有关的神经系统症状。 英国政府紧急情况科学咨询小组成员、惠康基金会主席杰里米·法勒爵士(Sir Jeremy Farrar)表示,“对我来说,疫苗试验的正确程序、具有独立监督权的监管者参与,以及暂时停顿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英国卫生大臣马修·汉考克(Matt Hancock)称,该疫苗恢复第三期试验是令人欣慰和期待的,“最好的情况是,疫苗能在今年底推出。我认为明年可能性更大,明年前几个月是最可能的。”(中国新闻网) 中国时速600公里常导磁浮系统已基本具备工程化试验示范条件 中新网青岛9月11日电 (记者 杨兵 胡耀杰)记者11日从“2020高速磁浮交通论坛”上获悉,中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样车年底即将下线,我国常导高速磁浮已基本具备工程化试验示范条件。 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国中车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等17名院士以及200余位来自中国国内高铁、磁浮领域知名专家与会,围绕高速磁浮交通技术进行深入研讨,就中国高速磁浮发展路径和方向进行了战略研究,为我国高速磁浮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指导。 与会专家表示,作为国际尖端技术,高速磁浮是引领轨道交通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是助力中国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中国应加快推进时速600公里常导高速磁浮试验线建设,早日实现工程化落地,抢占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制高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说:“经过近20年的研发,我国已掌握常导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形成全套工程化解决方案,成功研制自主化样机,高速磁浮已进入工程化应用‘冲刺期’。” 据悉,2002年,中国采用常导技术在上海建成了世界首条高速磁浮商业运营线,实现了时速430公里的运营速度。上海示范线迄今已安全运营18年,技术成熟度和安全可靠性得到了充分验证。基于上海示范线,自“十五”以来中国连续四个五年期间持续投入,开展常导技术自主化和创新研究,前三个五年期间基本解决了系统技术理论问题。 在继承前期成果和经验基础上,2016年我国瞄准工程化产业化目标,启动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研制,重点解决工程应用技术难题。目前已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今年6月试验样车完成了低速状态下的功能调试,状态良好,达到设计预期。 “5辆编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样车目前已在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进入总组装,2020年底即将下线,将形成常导高速磁浮全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中国中车科学家、高速磁浮项目技术总师丁叁叁介绍说。 与会专家认为,常导技术经过长期运用考核,技术成熟可靠,我国已形成成套自主化工程解决方案,具备了进一步工程化的条件。当务之急是加快建设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线和示范工程,开展全速度级试验验证和系统优化,加速工程化产业化进程,争取早日实现商业运用,实现我国轨道交通技术持续领跑,占据未来竞争战略制高点。同时,进一步深化超导磁浮和低真空管(隧)道磁浮等不同技术制式高速磁浮交通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更高速的出行需求日益凸显。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升级带来的商务客流、消费升级带来的旅游客流、城市群一体化带来的通勤客流,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快速、更舒适的高品质发展需求。高速磁浮可成为旅客高速出行的有效途径之一,丰富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络。2019年,高速磁浮作为前沿关键技术被列入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高速磁浮填补了轮轨高铁与航空运输之间速度空白,对于形成多维交通架构,保持我国在高速轨道交通领域先进优势,提供行业高质量发展引擎动力,助力产业创新发展,支撑交通强国建设意义重大。”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何华武表示。(中国新闻网) 南极“末日冰川”融化速度惊人,元凶是谁? 中新网9月13日电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报道,有“末日冰川”之称的南极思韦茨冰川(Thwaites Glacier)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融化,提高海平面,令人担忧更令人困惑。英美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科学家们表示,冰川融化过快的元凶,是潜入冰川底部和基岩之间的暖流,水温摄氏2度。而且,借助最新勘测仪器,科学家绘制出暖流在冰下逡巡的路径。最新研究结果发表在《冰冻圈》(The Cryosphere)杂志上。 各种探测数据显示,思韦茨冰川前端底部悬空,海洋暖流由一个巨大的通道插入大陆架和冰川底部之间;暴露在水中的冰面越大,融化就越多,而涌入的暖流水量更大,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报道称,冰川底部的这个空隙比以前认为的更深,大约600米,相当于六个足球场首尾相连。这股海底暖流,被形容为有数百万年历史的思韦茨冰川的阿基利斯之踵—致命的弱点。 如果思韦茨冰川以现在的速度持续融化,则冰架最终崩塌不可避免,地球的海洋和大气循环系统将被严重扭曲,后果堪忧。 “末日冰川”的秘密 思韦茨冰川是南极最大、移动速度最快的两个冰川之一(另一个是松岛冰川),位于南极州的西部,冰川厚度达4千米,面积超过18万平方公里,略小于英国,和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大小相当。思韦茨冰川被认为是预测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关键。数据显示,它拥有足够的冰来将海平面提高65厘米,它融化后注入阿蒙森海的冰水,约占全球海平面上升总量的4%。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去年初宣布,利用最新卫星雷达探测技术发现思韦茨冰川底部一个巨大洞穴,高300米,面积约40平方公里,可容纳140亿吨冰。数据显示这个洞穴有很大一部分是三年内形成的。 英国南极勘察局(BAS)用无人潜水艇对冰川底部的水流进行勘测,結果不但探测到由咸、淡水混合而成的湍流,更测得比冰点高出摄氏2度多的“暖水”水温。根据各种数据绘制的剖面图展示了暖流从底部侵蚀、融化冰川的路径和后果。NASA和BAS的研究结果证实了科学界多年来的怀疑,即思韦茨冰川前端并不是紧贴着大陆架的基岩,所以暖流可以像梭子一样嵌入冰层和海床之间;切面越大,冰川融化越快。 为什么叫“末日冰川”? 卫星数据显示,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思韦茨冰川明显退缩,1992-2017年,冰川接地线以每年0.6至0.8公里的速度退缩。上个世纪90年代,思韦茨冰川每年融化100亿吨冰,现在差不多是800亿吨。它的坍塌将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约65厘米,同时会释放出南极洲西部的其他主要冰体,这些冰体加起来可能会使海平面上升2-3米。这对许多国家,包括世界上大多数沿海城市来说,将是灾难性的,还会让一些地势低的海岛消失。 但是,更重大的危险在于海洋风暴的烈度将因此加剧。英国南极勘察科学部负责人沃恩教授(David Vaughan)说,如果海平面升高50厘米,本来千年一遇的风暴可能更频繁,变成百年一遇;如果升高一米,那就可能每10年发生一次。 思韦茨冰川不会在一夜之间全部融化;那需要数十年,甚至超过一个世纪。但不可否认的是,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多,使得更多热量进入大气和海洋,意味着地球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增多,必然导致全球大循环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已经在北极发生,南极的迹象也日益清晰。 哪儿来的暖流? 南极洲西部是南极大陆上风暴最频繁的地方,而这里的冰川稳定性不如东部,受气候和洋流的影响更大。关键是水温较高的大西洋暖流,从墨西哥湾来到南极,神不知鬼不觉地冲刷冰川底部和悬浮的前缘,使冰层从底部开始融化。这股来自墨西哥湾的温暖水流因为含盐而较重,所以沉在下方,随大西洋深海洋流进入南极,汇入环绕南极大陆的洋流。 南极的地表水温略高于盐水冰点(-2℃),但墨西哥湾来的洋流温度高于结冰点,大约是1℃到2℃,位于水下大约530米处。上冷下暖的洋流一路逡巡一路侵蚀冰川边缘,并顺着冰川和海床岩石之间的孔道不断冲刷冰川底部。由于气候变化,地球变暖,海洋水温在升高。太平洋水温的升高导致南极大陆西海岸的风向改变,推动海洋深处的暖流更汹涌。 世界自然基金会:过去50年间,全球动物种群数量下降三分之二 9月10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表了《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从1970年,该机构监控了21000个动植物种群,近4400个物种。报道显示,截至2016年,其中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平均数量下降了三分之二。在所有生物群系中,淡水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幅最大,达到84%。过去50年中,由于人类影响地球上75%的无冰陆地表面发生显著的变化,大部分海洋受到了污染,85%以上的湿地消失。而人类活动以及粮食生产方式是对大自然最大的威胁之一。(环球科学) (选编:洪田) ...
七天科技博览(9月6日)
【本期导读】 全球所有人或能使用同一种疫苗 意识是连续的还是离散的? 6G或成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SpaceX:星链计划下载速度超100兆字节 科学家实现反转浮力 全球所有人或能使用同一种疫苗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对27000多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的遗传序列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该病毒变异位点有限,这表明全球各国人民或可使用同一种新冠疫苗。这一最新研究发表在最近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为表征新冠病毒自疫情暴发以来发生了哪些变化,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WRAIR)摩根·罗兰领导的研究团队将来自84个国家/地区的样本的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对比,并对变异进行了梳理。分析表明,跨新冠病毒基因组多样性有限:只有11个位点显示具有大于5%的多态性。迄今为止,新冠病毒基因组的进化主要是随机过程,而非适应性选择。 罗兰说:“正如其他研究指出的那样,我们注意到,自疫情暴发以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内D614G变异的频率迅速增加,但我们无法将此突变与特定的适应能力联系起来。当病毒在人群中复制和传播时,我们会看到一些突变,而某些突变可以很快随机固定下来。” 罗兰强调说,将基因型与表型联系起来非常复杂,需要开展更多研究才能充分理解新冠病毒内D614G突变的功能后果。另外,鉴于新冠病毒遗传变异位点有限,有希望的候选疫苗可能对所有当前正在传播的新冠病毒毒株具有相同功效。“开发艾滋病、流行性感冒和登革热等疫苗的努力面临这些病毒多样性的挑战,但针对来自全球各地的样本开展的分析显示,新冠病毒的多样性低于这些病毒。因此,我们可以谨慎乐观地认为,病毒多样性不会成为开发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的广泛保护性疫苗的障碍。” 据悉,WRAIR目前也正在研制疫苗,其候选疫苗基于刺突铁蛋白纳米颗粒平台,有望于2021年前开展人体试验。该疫苗与WRAIR研发的专利佐剂“陆军脂质体配方”搭配,可进一步增强免疫应答。(科技日报) 意识是连续的还是离散的? 意识是连续的(即我们在每一个时间点都有意识),还是离散的(即我们只在特定的时刻有意识)?这个长达1500年之久的争论最近有了新的结论。研究人员用一个新模型回答了这个古老的问题,该模型结合了连续的时刻和离散的时间点,最终得出结论是:可能两者都有。相关研究发表在9月3日出版的《认知科学趋势》上。 “意识基本上就像一部电影。我们通常认为自己所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没有差距、没有中间地带,但这不可能是真的。”论文第一作者、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教授Michael Herzog说,“改变不能立即被感知,只有在事情发生之后才能被察觉。” 由于意识抽象的本质,科学家一直在努力定义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知觉。比如,当一个人在早上醒来或从麻醉中醒来时,他会从无意识状态转变为有意识状态。Herzog说,大多数哲学家都赞同连续有意识感知的观点,因为它遵循了人类的基本直觉。 不过,科学家也提出了,人类只有在特定时刻才有意识的概念,其不足之处在于,这些时间点所持续的时间并不是普遍存在的。 Herzog与其他共同作者,结合这两种理论的优点,创建了一个新的两阶段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一个离散的意识知觉之前,有一个长期的、无意识的加工阶段。 研究人员称,想象一下骑自行车。如果你摔倒了,等着隔半秒的反应,那你就没办法在落地之前扶住自己。然而,当信息整合时,如果你将短暂的意识时刻与较长时间的无意识处理相结合,你的大脑就会告诉你所感知到的,然后你就能稳住自己。 “是我们体内的‘僵尸’驱动着你的自行车,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僵尸’具有极好的空间/时间解析度。”Herzog说。在任何时候,你都不会对自己说,“把自行车再移动1.5米。” 研究人员表示,思想和环境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更新,你有意识的自我利用这些更新,看看它们是否有意义。如果没有,你就可以改变你的路线。 “这个意识过程被高估了。” Herzog说。“你应该更重视黑暗的、无意识的处理阶段。你只要相信你每时每刻都是有意识的。”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两阶段模型不仅解决了这个1500年前的哲学问题,而且为不同学科的科学家提供了新的自由。“我认为,这有助于人们对不同的预期进行完全的信息处理,因为他们不需要把它从一个物体被直接呈现到意识时转化出来。”Herzog说,“因为我们有额外的时间解决问题,如果人们认真对待它,如果它是真的,这可能会改变神经科学、心理学的模式,可能还会改变计算机视觉的模式。” 虽然这个两阶段模型可能会增加关于意识的争论,但它确实留下了一些未回答的问题,例如:意识时刻是如何整合在一起的,是什么开始了无意识的处理,这些周期是如何依赖于性格、压力或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的? “什么意识是需要的,没有意识我们能做什么等问题,我们依旧没有答案。”Herzog说。(中国科学报) 6G或成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第六代移动通信(6G)技术将在经济和军事等领域产生革命性影响,各国在6G领域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中国、芬兰、日本、韩国等国都已加入6G研发行列,美国官员也在近日表示,美国有意加大在更高端6G无线通信领域的投资,以“跨越式发展”超过中国华为在5G领域的优势。 6G将给军事领域带来重大变革 业界预计,6G移动通信的性能将是5G的10到100倍;数据的传输速率将达到100GB/秒,甚至高达1TB/秒,传输的频段也将进入“太赫兹”领域。 阿比舒尔·普拉卡什是总部设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创新未来中心”联合创办人。他对美国之音表示,6G将让很多领域大大受益。比如,6G可以让车辆自动驾驶、医疗系统自动化、无人机运输、警务预测等应用成为可能。 无独有偶,韩国三星公司今年7月发表了一份6G白皮书,预测6G应用最早可能在2028年亮相。白皮书说,超实感扩展现实、高保真移动全息显示将是6G商用的一种方式。此外,6G的可能应用还包括厘米级精度定位、成像技术定位,实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并解决自动驾驶技术在5G条件下仍存在的通信、安全、定位导航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此外,普拉卡什也表示,6G将是未来的兵家必争之地,有望给军事领域带来重大变革。 《中国国防报》今年4月发表题为《如果6G运用于未来作战》的文章,称将6G技术引入军事领域将对“战争形态、装备发展、战场通信等军事实践产生重大影响”。 文章预言6G的军事运用潜力巨大,如果大规模应用于军事领域,可以大幅提高无人情报侦察、智能指挥控制、可视作战行动、精准综合保障的水平,这可能是未来军队适应新军事变革的重要关注点之一。 美国拟“跨越式”进军6G 鉴于6G拥有如此巨大的改变社会的魔力,各国都对其青睐有加。 据美国之音网站报道,美国政府一直对在5G领域丢掉的领导地位耿耿于怀。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2019年2月发推文表示,希望尽快在美国看到5G、甚至6G技术。他说:“美国公司必须加紧努力,否则就会落后。” 美国官员近日表示,美国有意通过“跨越式发展”,以绕过5G加大投资6G的方式,超越中国华为在5G领域的优势。 8月9日,美国政府去年设立的对外金融投资合作机构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首席执行官亚当·博勒接受新闻网站“这就是新闻”采访时表示:“我们更感兴趣的是下一个潮流是什么,我们感兴趣的是6G,这是我们投资的领域。” 美国已经在6G相关技术领域布局。太赫兹被认为是6G数据传播的关键技术之一。美国国防部下属的高级研究计划局自2016年起就与十多家私营科技企业组建了合作投资集团,2018年1月正式宣布资助由30多所美国大学组成的“大学联合微电子学项目”,计划5年内投资约2亿美元,用于微电子领域的革新发展,其中就包括“太赫兹与感知融合技术研究中心(ComSenTer)”这一子项目。 该项目纽约大学团队负责人、电子和计算机工程教授桑迪普·阮根对美国之音电台表示,美国国防部投资微电子尖端项目,可能着眼于太赫兹技术的军事应用。不过,他也强调,6G未来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其商用是否成功。 此外,美国陆军也在与Carbonics公司和南加州大学合作,研发碳纳米管技术,旨在提高军事侦察装备性能,目的是使射频应用的传播速度超过100G赫兹。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报道,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工程师韩芳在一篇分析中写道,美国国防部与工业界协作,目的是“大幅提高商业和军用电子系统的性能、效率和能力,为国防部在雷达、通信和武器系统等方面提供具有绝对优势的技术支持。” 多国加入6G研发阵列 除美国外,中国、日本、韩国、芬兰、瑞典、德国、英国等传统通信技术强国都已加入6G技术研发的行列。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报道,2019年11月,中国科技部与中国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宣布启动“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 自2018年4月,芬兰奥卢大学就开始与诺基亚公司和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合作6G研发项目,该项目共获得2.5亿欧元资助;2019年11月,日本宣布了一个20亿美元的科技研发刺激项目,其中也包括6G开发;韩国三星与LG电子公司也都在2019年设立了6G研究中心。 6G技术如何突破5G,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尚无定论。分析认为,6G可能基于5G基站并增强通讯功效,还可以运用卫星、无人机、甚至可见光等新一代通讯方式。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提倡用卫星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推出“星链”项目。有分析认为,类似的卫星互联网可能让美国的6G部署如虎添翼。 普拉卡什说:“无论是SpaceX、‘星链’、还是亚马逊,太空互联网很快就会成为现实。因此,卫星可能很快会具有6G能力,这也将改变各国建设电信基础设施的方式。”(科技日报) SpaceX:星链计划下载速度超100兆字节 9月3日夜间,SpaceX的第12批共60颗星链卫星搭乘猎鹰9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至此,星链计划已经部署的卫星数量达到715颗。此次发射期间,SpaceX还透露了“太空互联网”早期的运行情况。据介绍,星链卫星可以提供的超低延迟足以玩大型在线游戏;其目前的下载速度超过100兆字节,允许同时播放多部高清电影。星链计划的最终目标是发射1.2万颗卫星,构建覆盖全球的太空互联网。(环球科学) 科学家实现反转浮力 一艘在悬浮液体层下面反向漂浮的迷你船,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浮力。这项9月2日刊登于《自然》的研究,挑战了人们对于液体—空气界面的直觉理解,或有助于未来进一步研究液体边界行为。 在重力的作用下,容器(如烧瓶)中的液体通常会落至容器底部。但是在特定情况下,垂直振动液体可以使之浮于某低密层(如空气层)之上。法国巴黎高等物理化工学院的Emmanuel Fort及同事表明,这种垂直振动还可以使浮力在悬浮液体的下层发生反转——仿佛重力倒转。 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向容器内注入液体(如硅油或甘油),接着垂直振动容器,将空气注入容器底部,直到液体开始悬浮。像模型船这样的物体便可在悬浮液体的下表面反向漂浮。研究人员解释说,垂直振动引发了这种明显的反重力效应。不仅如此,他们还发现液体下部的空气气泡会下沉而不是上升,这是一种在之前实验中观察到过的相关的反重力效应。 该观察结果违反了阿基米德原理,即浸在流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流体的重力。他们表明这种浮力会映射在悬浮液体层的下界面,并使用同时浮在悬浮液体层上层和下层的两只船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Vladislav Sorokin等人在评论文章中写道,这不仅仅只是一种奇景:这种现象或许在运输气体或流体中被困材料方面,具有实际应用意义。(中国科学报) (选编:洪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