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又TACO了 是否对伊开战2周后再决定
自6月13日以来,因以色列军队采取“先发制人”策略对伊朗发动代号为“狮子的力量”的大规模空袭导致伊以战争爆发。以色列称袭击目标包括德黑兰境内多个导弹制造设施及涉核研究机构,理由是伊朗正接近“核武临界点”。伊朗坚决否认核计划用于军事,并以导弹和无人机展开报复。双方的袭击从核、军事和能源基础设施扩展到到医院、证券交易所等民用设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其中包括伊朗的军方高层、多名核科学家以及以色列的科研人员。 国际社会,包括中国、俄罗斯、G7领导人等都呼吁双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避免局势升级,并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伊朗在6月20日开始与欧洲国家在日内瓦会谈,寻求为局势降温。但美国却在中东增兵,军事调动频繁,至少3艘航母正向中东集结,大批加油机战机转赴中东等,似乎美国下场帮助以色列箭在弦上。甚至有媒体披露,特朗普事实上已批准美军攻击伊朗,但具体什么时间,他还在观望。 在过去一周内,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伊朗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自相矛盾的声明。他曾呼吁结束战争,并暗示和平“即将”到来,但随后又暗示,除了加入以色列的轰炸行动之外,暗杀伊朗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伊也可能是美国的一个选项。特朗普还警告说下周“将会非常关键。可能不到一周。”但在6月19日,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在记者会上又宣读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最新声明,称将可能在“近期内”与伊朗举行新的谈判,并将在“未来两周内”决定是否加入以色列对伊朗的袭击,被网民们笑称他又TACO了。 TACO一词是“特朗普总是临阵退缩”(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的缩写,最初由《华尔街日报》的专栏作家Robert Armstrong提出,形容特朗普总是由于害怕而停止做已经计划好了的事情,也就是临阵退缩,和咱们通常说的“怂了”这个词类似。自特朗普上台以来,他已经在关税、俄乌冲突以及这次的以伊冲突中TACO了多次。而根据以往的经验,凡事特朗普说2周内解决的事情基本就不了了之了。今年4月,特朗普就吹牛说:要在两周内,解决俄乌战事。结果没有。今年5月,他又说:两周之内,肯定解决!最后还是没结果。 ...

请求化学阉割被否 迷奸多名女性的中国留学生被判终身监禁
6月19日,涉嫌在在英国和中国对至少10名女性实施下药强奸的留学生邹镇豪(Zhenhao Zou,音译)被判处终身监禁,最低刑期为24年。 28岁的邹镇豪是中国公民,出生于广东东莞,于2017年移居英国,并于2019年开始在伦敦大学学院攻读机械工程学博士学位。邹镇豪通过网络平台和约会软件结识女性,以喝酒或学习为由邀请她们到自己的豪宅中,随后对其下药。他在受害者失去意识时拍摄自己强奸和性侵犯的过程,并留存部分受害者的首饰和衣物。 邹振豪曾提出化学阉割以换取较轻判刑,但被法官拒绝,法官认为他并未表现出真正的悔意。宣判时,法官Rosina Cottage KC表示,邹振豪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年轻人”,他使用操纵性的“迷人面具”来掩盖他“性掠食者”的真实面目。受害者对他来说是“一场精心策划游戏中的棋子”,而他“不理解‘同意’的含义”。法官还补充说,即使期间有受害者醒来,祈求被告停下,邹振豪也会冷酷地告诉受害者反抗是徒劳的,把她们当作性玩具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法庭观看了强奸视频,这些视频“令人极度痛苦”,甚至让“一些观看者流下了眼泪。” 邹镇豪的犯罪行为最早引起伦敦警方注意是在2023年5月。当时,一名女性报案称她在邹的公寓内遭到强奸。然而,由于初期的一些问题(例如翻译障碍和报案人当时未坚持追究),这起报案最初并未立即得到充分处理,警方在后续也因此受到了一些批评。在报案不了了之后,这名受害女性选择在中国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帖文,警告其他女性警惕邹镇豪。她的帖文引起了另一名曾与邹镇豪有过接触并遭受性侵女性的关注,两人开始联系,并互相印证了经历。 到了 2023年11月,又有一名女性向警方报案称遭到强奸,这一次警方开始了正式调查,并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受害女性对事件的描述后,主动与她们取得了联系,正式启动了大规模的刑事调查。2024年1月,邹振豪从中国返回伦敦后被警方逮捕,而对邹镇豪位于伦敦南部公寓的搜查中发现了管制药物,包括 丁二醇(butanediol,一种约会强奸药) 和 氯胺酮(ketamine,一种镇静剂),以及隐藏的摄像头和录音设备。最关键的突破来自于警方对邹镇豪的手机、笔记本电脑和SD卡的扣押和取证,从中发现了数百段令人震惊的视频,这些视频清晰地记录了他在受害者无意识状态下对她们实施强奸和性侵的全过程。 调查还发现,邹镇豪会拿走受害者的随身物品(如口红、发圈、耳环等),并将它们作为“战利品”收藏在一个盒子里。 在邹振豪的电子设备中发现了近1300个视频,总计1664小时,其中58个视频明确显示他在性侵女性。此外,还有900多万条微信消息,涉及与受害者的互动。由于视频中大量受害者的身份无法立即辨认,伦敦警察厅将此案形容为他们处理过的“最复杂和规模最大的强奸调查之一”。警方认为,被他侵害的女性可能远不止已确认的10名,甚至可能多达50至60名。 而根据记者的采访,认识邹镇豪的人士,包括从小就认识他的人,无一例外认为邹镇豪的人格存在问题,其被形容为“严重的性瘾患者”,“电话里全都是女生照片”,并经常炫耀自己的性能力。他在英国期间生活奢华,先后居住于伦敦市中心的学生宿舍及象堡的高级公寓。他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包括出入夜总会和举办派对,并花费巨资购买名牌服饰及进行整容手术,包括植发、眼睑整形、下巴整形及牙齿矫正。 ...

到底打不到 特朗普让全世界猜
6月18日,因以色列军队采取“先发制人”策略对伊朗发动代号为“狮子的力量”的大规模空袭导致的伊以冲突进入第六天。以色列继续轰炸伊朗的石油、天然气设施、核设施以及导弹发射设施,伊朗则对以色列海法进行了报复性袭击,炸毁了一座发电站和一座炼油厂。 伊以冲突进入关键时刻。美国总统特朗普持续发表好战言论,要求伊朗“无条件投降”。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则回击称,伊朗与以色列冲突进入新阶段:“大战已经开始!”并谴责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言论“不可接受”,了解伊朗、伊朗民族及其历史的“永远不会用威胁性的语言对这个国家讲话”,因为伊朗民族不会投降,还警告称任何美国军事干预都将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而特朗普继续拱火,宣称下周“将会非常关键。可能不到一周。”至于外界猜测,美国即将对伊朗发动攻击,特朗普的回应是:“我也许会这么做,也许不会。我的意思是,没有人知道我会做什么。”但在特拉维夫街头,已经贴出了大幅海报,上面是特朗普的大头像,旁边一句话是:总统先生,请完成这项工作。 从目前特朗普的言辞,美国军事调动,如多艘航母正向中东集结,大批加油机战机转赴中东等来看,美国一定会下场,只要一切部署就绪,美国就会出手。甚至有媒体披露,特朗普在6月17日晚已告诉他的高级助手,称他已批准了对伊朗的攻击计划,但暂不下达最终命令,以观察伊朗是否会放弃其核计划。其中,伊朗重兵防守的福尔多核设施可能成为美国的打击目标——这处核设施深藏山体内部,军事专家普遍认为只有最具威力的巨型钻地炸弹才能将其摧毁。 ...

卡尼务实外交 与印度和解
6月17日,联邦总理卡尼(Mark Carney)利用G7峰会的契机,正式欢迎并会见了印度总理莫迪。这是卡尼就任加拿大总理以来,首次与莫迪进行面对面会谈,也是两国关系在经历了一段紧张期之后,寻求“重新和好”和“解冻”的关键一步。 过去两年里,由于印度的特工公然在加拿大的土地暗杀不同意见者,包括著名的锡克教分离主义者尼贾尔(Hardeep Singh Nijjar)被杀案,导致两国外交关系紧张。而面对来自加拿大以及美国的各种证据,印度不仅不认错,坚决否认相关指控,反而指责加拿大庇护罪犯,双方爆发多轮“外交战”,甚至互相驱逐外交官,并暂停了贸易谈判。卡尼政府上台后,表现出与愿意与印度和缓关系的迹象,并在最后时刻作为G7峰会东道主向印度总理发出了邀请。 两人在会谈中讨论了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的潜力,并提及了希望恢复之前暂停的贸易谈判。卡尼表示加印合作很重要,两国将共同努力解决许多问题,包括人工智能的未来以及打击跨国镇压和恐怖主义。莫迪则表示,印度和加拿大因“对民主、自由和法治的坚定信念”而联系在一起,他本人期待和卡尼密切合作,为“印度和加拿大的友谊增添动力”,而两国在“贸易、能源、太空、清洁能源、关键矿产和化肥等领域具有巨大合作潜力”。 另外,两国领导人同意指定新的高级专员(High Commissioners),并恢复两国公民和企业的正常外交服务。此前,由于关系紧张,两国曾互相驱逐外交官,并限制了签证服务。重新任命高级专员是恢复全面外交往来的关键一步。 可以说,这次G7峰会上的会晤是加拿大和印度关系迈向正常化的重要一步,但只是“解冻”而非立即“完全和好”。毕竟尼贾尔刺杀案的调查仍在进行中,其结果可能继续对两国关系产生影响。另外,贸易谈判的恢复也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尽管存在分歧,但两国在印太地区的地缘战略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印度是快速增长的经济体,加拿大是重要的资源供应国,双方都有合作的潜在利益。 ...

特朗普第三次延长Tiktok禁令
6月17日,美国白宫闻秘书莱维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特朗普本周将签署一项额外的行政命令,将TikTok禁令的最后期限再延长90天,在延长期内,美国政府将努力“确保达成协议,以便美国人民能够继续使用 TikTok,并确保他们的数据安全无虞”,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三次延长TikTok禁令的最后期限。 特朗普首次在2020年任期内试图禁止TikTok,声称其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ByteDance)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可能将用户数据传输给中国政府。他签署行政令,试图阻止TikTok在美国运营,并强制其出售美国业务,但遭到字节跳动的法律反击。拜登总统上任后,撤销了特朗普的TikTok禁令,但继续对TikTok施压。去年4月,美国国会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通过了一项法律,要求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在新总统任职的前一天,也就是今年1月19日之前出售该应用,否则将禁用这款应用,遭到TikTok的拒绝,并在禁令实施前主动关闭了服务,导致大量美国网友跑到纯中文的社交媒体应用——小红书上抗议,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中美民间大串联。结果关闭没几个小时后,新上任的总统特朗普便颁布行政命令,将这项“不卖就禁”法案的执行时间延后75天,也就是到4月5日截止。到了4月5日,特朗普期待的结果并没有出现,于是不得不签署行政法令再延期75天。 TikTok的强硬不卖不仅得到了网民的支持,也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中国外交部此前曾多次就TikTok相关问题发表回应,呼吁美方提供公平营商环境。 ...

基因检测公司隐私数据泄露 涉及全球700万人
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旧金山的23andMe是一间提供基因检测和祖源分析服务的公司,用户通过唾液样本提交DNA信息,就能让客户了解自己的祖源、健康风险,甚至还能找到失散多年的亲戚,所以一经推出就凭借着便捷的基因检测服务迅速蹿红,成为基因检测行业的领头羊。但在2023年,该公司遭到黑客成功入侵,窃取了近700万用户的个人信息,给23andMe带来了巨大的信任危机。用户们纷纷质疑其数据安全保护能力,要求删除个人数据,甚至提起了集体诉讼,最终该公司在2025年3月宣布寻求破产保护。 6月17日,加拿大和英国的隐私监管部门针对该公司的数据泄露联合调查的报告发布,称黑客的攻击不是通过直接入侵23andMe的系统,而是利用了常见的“撞库攻击”(credential stuffing attack),既黑客从其他网站先前发生的数据泄露事件中窃取了大量的用户登录信息,包括用户名或电子邮件地址以及密码,再利用这些被窃的凭证,自动化地尝试登录23andMe的网站,直到找到匹配的账户。而黑客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23andMe在安全防护方面存在多项不足,包括:用户无需输入除密码以外的额外信息即可登录;对用户密码的强度要求不够;缺乏有效的机制来检查用户是否使用了在其他网站上已被泄露的信息;攻击发生后,23andMe的检测系统未能及时识别出黑客正在大量未经授权地访问用户账户等等。 黑客最初获得了18,000多个客户账户的直接访问权限,但雪上加霜的是23andMe有一项“DNA亲属”(DNA Relatives)功能,可以允许用户选择与基因相关的亲属共享信息。如果账户启用了此功能,黑客不仅能访问入侵账户本身的数据,还能访问与该账户遗传关联的数千名其他用户的高度敏感个人信息,这导致最终有近700万用户的个人信息受到影响。 泄露的数据包括高度敏感的信息,如健康信息、种族和民族信息,以及关于亲属、出生日期、出生性别和自报性别等详细信息,其中大部分信息来源于用户的DNA。其中,加拿大约有近32万名客户受到影响,英国有155,600名客户受到影响。 加拿大隐私专员Philippe Dufresne表示,这次数据泄露事件是一个警示,再一次强调了在网络威胁日益增长的时代,数据保护的重要性。另外,23andMe未能采取基本措施保护用户信息,并且在事件发生后,没有按照加拿大和英国的法律要求充分通知监管机构和受影响的客户。 ...

真要大打了?中美都在呼吁本国公民离开以伊
自6月13日以来,以色列军队采取“先发制人”策略对伊朗发动代号为“狮子的力量”的大规模空袭,对伊朗关键设施、军事决策层等造成重创,伊朗方面随后使用弹道导弹、无人机等装备进行回击。此后,双方持续相互空袭,至今已经持续5天互相发动致命袭击。 面对没有任何缓和迹象,且局势持续升级的危险时刻,中国外交部和中国驻以色列、伊朗大使馆都已启动领事应急响应机制,并正迅速组织撤离在伊朗和以色列的中国公民。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已发出通知,敦促在以色列的中国公民尽快通过陆路边境口岸(如推荐的约旦方向)返回中国或离开以色列,并警告安全局势已恶化。接着在6月17日,中国驻伊朗大使馆也在其官方微信上发布了类似的撤离通知,提醒在伊朗的中国公民尽快通过陆路边境口岸(如土耳其、亚美尼亚、土库曼斯坦方向)离开,并警告伊朗领空仍关闭,陆路边境也可能在近期关闭。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则表示,中方正在尽一切努力保护在两国的中国公民,并且一些中国公民已安全撤离到邻国。 而美国国务院也发布了针对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的四级旅行警告:“请勿前往”(Level 4 - DO NOT TRAVEL),理由是武装冲突、恐怖主义和内乱。美国驻耶路撒冷大使馆发布安全警报,提醒美国公民保持高度警惕,注意个人安全意识。但明确说使馆目前无法组织撤离,或直接协助美国公民离开以色列,要求所有当地的美国政府雇员及其家属“就地避难” 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警告,敦促德黑兰居民“立即撤离!” 他表示“伊朗不可能拥有核武器”,并希望人们安全。 看来,这场由以色列挑起的直接军事行动很难在短期内结束,并显出进一步扩大的迹象。 ...

G7开成尴尬6+1 特朗普再提51州
6月15日到6月17日,G7领导人和欧盟代表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卡纳纳斯基斯(Kananaskis)召开第50届G7领导人峰会。由于昨天抵达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峰会上公开表达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支持,并对与会的许多盟友加征关税,使得G7在乌克兰冲突及以色列与伊朗争端等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让特朗普借口处理以伊冲突提前返回白宫。 不同于过去几十年G7各国之间的“一团和气”,如今的G7,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某种程度上的“非常6+1”格局,美国和其他六国之间,已经形成了实质上的对立。因此对于主办国的加拿大来说可谓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冲突准备了“预案”。加拿大前总理克雷蒂安提前建议,如果特朗普在会上突然发飙,其它领导人应该“当没事一样,继续正常交流”。而卡尼不仅取消了每年在会议结束时发表联合声明或公报的做法,防止特朗普不签还骂人,还放下身段频频向特朗普示好:不仅补上了迟到了2天的生日祝福,还直呼“没有美国的领导,G7什么都不是”。为了博特朗普欢心,主办方还安排了酷爱高尔夫的特朗普前往卡纳纳斯基斯高尔夫球场的行程。前总理特鲁多前外交顾问甚至称“只要特朗普这次没有情绪失控导致峰会混乱,这场会议就算成功。”换句话说,只要领导人们能列队微笑,拍一张传统“全家福”,就可以被定义为成功。 不过在G7正式会议开始前,美加举行了70分钟的双边会议,其中包括两国领导人30分钟的单独会谈。随后,联邦总理卡尼宣布已与特朗普达成共识,双方将在30天内完成一项新的经济与安全协议,这被视为美加两国首次在贸易谈判中设定明确的时间表。然而在特朗普离开加拿大的飞机上,有记者再次问到“第51个州”的问题时,特朗普居然说加拿大是他非常喜欢的国家,但再次强调如果加拿大愿意,它可以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 ...

G7峰会召开 卡尼再与特朗普见面
2018年因不满时任总理特鲁多批评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时隔七年之后,再次借着G7峰会的契机踏上加拿大的土地,来到阿尔伯塔省卡纳纳斯基斯(Kananaskis)参加第50届G7领导人峰会。 在新闻发布会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新任加拿大联邦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进行了约20分钟的闭门会谈,且只有两个人在场。除了谈经贸、关税等问题外,卡尼此次与特朗普的面对面会晤,还将在更大范围内牵涉到安全议题与人工智能的国际合作。根据安排,卡尼还将分别与日本、法国和意大利领导人举行会谈。 周日的时候,特朗普曾表示期待在G7峰会期间达成“一些新的贸易协议”。但加拿大政府却从原来的期望加美之间尽快达成贸易协议开始降低预期,称加拿大并不期望在周一与美国签署任何贸易协议。当记者询问两国是否有可能达成协议,以及目前的主要分歧点是什么时,特朗普回答说不是什么分歧,而是“不同的理念”。称自己是一个‘关税派’,一直以来都是。因为关税简单、明确、迅速。但觉得卡尼的想法更复杂,但也很好。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则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欧盟希望在7月9日截止日期前解决问题。但也警告说,如果谈判失败且未能达成“令人满意的结果”,欧盟将采取反制措施。 总而言之,借着这次G7峰会上的契机,加美领导人将重点集中在解决两国间的贸易摩擦,并试图推动一项双边协议以期取消关税。同时,峰会也致力于应对更广泛的全球挑战,包括以色列与伊朗的紧张局势。 ...

美国怎么了,一边阅兵 一边抗议
6月14日是美国陆军成立250周年的日子,也是美国国旗日,同时恰逢美国总统特朗普的79岁生日。在全国抗议动荡的阴影下,美国在华盛顿特区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美国陆军250周年大阅兵和庆典”(U.S. Army 250th Anniversary Grand Military Parade and Celebration)。整个阅兵式动用了超过6000名士兵,他们身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军服(从独立战争到现代),展示了陆军250年的历史。阅兵队伍中还包括128辆陆军坦克、装甲运兵车和火炮等,如M1A2 Abrams主战坦克、悍马车、Stryker战车、HIMARS高机动火箭炮系统等。空中还有62架飞机进行空中表演,包括二战时期的B-25轰炸机、P-51野马战斗机,以及现代的UH-60黑鹰直升机、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和CH-47支奴干直升机。 这次阅兵式引发了民主和共和两党的巨大争议,主要是因为其高昂的成本,估计在2500万至4500万美元之间,尤其是在政府寻求削减开支的背景下。批评者认为,它将军队政治化,并偏离了美国的民主规范。 就在阅兵式进行的同时,美国全国各地则爆发了大规模的“没有国王”(No Kings)抗议活动。这些抗议活动由“50501运动”(50 states, 50 protests, one movement)等200多个组织联盟发起。抗议总统特朗普的政策,尤其是不满其移民政策、联邦移民执法突袭(此前一周在洛杉矶引发了大规模抗议,甚至导致特朗普下令部署国民警卫队)、对公民权利的攻击、削减社会服务以及他们认为的“亿万富翁优先”的政治。 “没有国王”这一主题明确表达了对特朗普日渐表现出的威权主义、军事化民主的反对,以及对权力过度集中的担忧。抗议活动遍布美国近2000个地点,从大城市中心到小城镇,从法院台阶到社区公园。其中费城举行了一场超过8万人的大型游行,其他主要城市如纽约市、洛杉矶、丹佛等也都有数千人参与的示威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