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政治遗产?特鲁多宣布建设加拿大中心区域高铁

Justin Trudeau s'adresse aux journalistes.

七天记者 颜宏 2025年2月19日,即将离任的看守总理特鲁多在蒙特利尔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启动名为“Alto”的高速铁路项目,计划在未来6年里投资39亿加元,用于设计与开发位于多伦多至魁北克市走廊内的高速铁路系统。这一高速铁路全长近1000公里,将采用全电动列车,最高时速可达300公里,中间停靠金斯顿、渥太华、蒙特利尔、Laval、三河市等。这些站点里既包括加拿大第一大、第二大城市,也包括了加拿大首都、魁北克省的省会,算是加拿大的经济中心地带,周边有着1800万人口,占了全加拿大人口的一半,如果能建成的话,蒙特利尔到魁北克城、到渥太华分别只需要1个半小时,到多伦多只需要3个小时,被政府和专家视为一场经济革命。如果能够成功建成,这将是加拿大历史上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之一,进一步巩固加拿大作为北美经济重要支柱的地位。 漫长等待 习惯了中国高铁的快速,很多人不理解连接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的Via列车时速只有每小时120公里,甚至还不如高速路上的汽车跑得快。实际作为G7国家中唯一没有高速列车的加拿大也曾经有过高铁梦,甚至在1976年就使用了时速超过200公里的高速列车。但因刹车系统缺陷和维护成本过高,最终于1982年全面退役。此后,加拿大客运铁路速度长期停滞在每小时120-150公里之间。庞巴迪公司曾在2000年提出过燃气涡轮高铁概念,测试时速达到过250公里,但因资金短缺和缺乏政府支持,项目最终废弃。自1984年起,加拿大展开过20余次的高铁可行性研究,均未落地。主要涉及经济、技术、地理和市场等多重因素,也与政治和管理层面的不确定性息息相关。 首先是加拿大地域广阔、人口分布较为稀疏;地理环境复杂,铁路建设需要跨越多种地形和气候区,不仅增加工程难度,也对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加拿大的人口密度低,每平方公里只有4人;主要城市间距远,如多伦多到魁北克市约有1000公里,现有的铁路、航空和高速公路网络较为完善,部分民众和企业对高速铁路的迫切需求相对有限。高铁建设的巨额前期投入、漫长的建设周期以及日后运营维护成本,使得经济效益不易迅速显现,从而增加了项目的财政风险,过去的多项高铁规划和提案都曾因预算问题被搁置或取消。 其次是技术路径争议。联邦政府长期在时速200公里的“高频铁路”TFG(Trains à grande fréquence)与时速超过300公里的“真正高铁”TVG( Trains à grande vitesse )之间摇摆。前者着重于班次的“频繁”与“准点率”,在既有或改造后轨道上运行,施工周期和改造难度相对较低,花费的资金较少。后者以“速度”取胜,但需专用轨道和全新建设,成本高昂、建设周期更长。在有关高速铁路的路线之争中,有人认为与其追求更高速度,不如通过“频率”提升和对现有铁路交通走廊的改造,让更多旅客能获得稳定、准点且相对较快的服务;也有人坚持应一次性上马真正的高速铁路,以迎合更长远的经济与社会需求。而每次选举带来的政府更迭也给这一项目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比如自由党政府执政时,更倾向于“大手笔”的高铁工程,以示政绩或满足长远战略目标;而保守党政府执政时则更倾向于务实、成本可控的高频列车方案,以免在巨额投入上冒过高的政治与经济风险。除了联邦政府之外,不同省市对铁路建设的需求与态度也不尽相同。有人担心高铁“只惠及主要大城市”,中小城市反而被绕过;高频铁路则可以在更多沿线城市停靠,更符合分散人口需求。 第三则是利益集团博弈。加拿大的航空业(如加拿大航空)与铁路货运公司(如加拿大国家铁路)都对高铁持抵触态度。航空业担忧客流分流,货运公司则不愿让出轨道优先权。 最后一搏 去年10月份的时候,联邦交通部长阿南德(Anita Anand)曾在多伦多举行的一个经济会议上表示,联邦政府正着手审查三个财团提交的高速铁路建设标书,分别为: Cadence,由CDPQ Infra、前身为SNC-Lavalin的AtkinsRéalis、Systra Canada、Keolis Canada、加拿大航空、法国国家铁路公司等组成。 城际铁路开发商(Développeurs Ferroviaires Interurbains),由Intercity Development Partners、Kilmer Transportation、First Rail Holdings、Jacobs、Hatch、CIMA+、RATP Dev Canada、First Group、西班牙国家铁路公司Renfe Operadora、Meridiam、DF Canada Infrastructures Group Inc.等组成。 QCONNEXION 铁路合作伙伴(Partenaires Ferroviaires QCONNEXION),由Fengate、John Laing、Bechtel、WSP、德国铁路公司Deutsche Bahn等组成。 最终在特鲁多执政的最后时刻,Cadence财团被选中负责高铁项目的联合设计与建设,同时还将承担融资、运营和维护工作。虽然未来的列车路线和车站位置尚未确定,但特鲁多已经信心满满地表示:“加拿大即将迎来高速铁路。今天宣布的Alto高速铁路系统,将连接多伦多和魁北克市,彻底改变我们的经济,大幅缩短数百万加拿大人的通勤时间,加速经济增长,创造数千个高薪工作岗位,提高生产力,并减少碳排放。”而交通部长阿南德也说负责监督该项目的Alto 和 Cadence 将在“未来几周内”签署一份合同,概述第一阶段的设计工作,例如轨道铺设位置和车站建造位置。Alto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artin Imbleau表示,为了确保项目在施工开始时不会遇到问题,要进行长时间的准备,“适当地开发这个项目,研究不同的阶段,四五年后,我们就会知道我们正在建造什么。” 不过Alto项目仍处于设计和前期规划阶段,预计需要4到5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一漫长周期使得项目很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和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存在政治、资金与技术三重风险。首先在政治上,自由党能否继续执政还是未知数。自由党的新党领选举还在进行中,而选出的新党领是否能获得选民的支持还很难说。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保守党一直在民调中领先,其历来反对高额公共支出。保守党交通评论员曾批评“Alto”是“竞选工具”,暗示可能重新评估或取消项目。另外这一项目还需协调安大略、魁北克两省政府,而两省对分担成本和线路细节存在分歧。 其次是资金链与建设周期隐患。这次的39亿加元只是第一阶段,仅覆盖设计阶段的4-5年时间,后续建设资金需新政府批准。若保守党上台,可能以“财政审慎”为由冻结拨款。另外,加拿大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普遍存在无法按期完成,并严重超支的问题。如蒙特利尔轻轨(REM)超支40%多,从最初的计划投资60亿,4年时间,也就是2022年建完,延长到了2027年,造价也提高到90亿。这次的Alto项目的实际成本或突破1000亿加元。 第三是技术与运营难题。现有Via Rail列车使用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CN Rail)的轨道,货运优先经常导致客运延误。“Alto”高速列车需新建独立轨道,但征地成本高昂,且涉及多处原住民社区。另外,目前多伦多-蒙特利尔路线的年客运量只有约500万人次,而高铁需吸引1700万人次/年才能盈利。 … Read more

14岁华裔女孩吸毒过量死亡 父母却无法阻止

2月17日,因一名14岁的华裔女孩吸毒过量死亡,多名保守党党员和华人在华裔聚集的列治文市举行了一场抗议活动,呼吁特鲁多政府对毒品采取“零容忍”态度,取消毒品注射屋。 这名死亡的女孩儿出生在加拿大,小时候性格天真、单纯。去年3月,女孩儿在学校里接触到大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同月因出现焦虑症状,母亲带她看了心理咨询师,接受心理辅导。但女孩儿在7月开始吸食冰毒,并在8月出现感冒症状时才告诉母亲自己吸食了冰毒。母亲马上带女儿约见了家庭医生和牙医,第一次血液检查发现红细胞很高,医生建议她二周后再做一次。第二次血检指数正常,当时这位母亲认为女儿并没有上瘾。到了10月,女孩儿开始吸食芬太尼,到了11月才告诉学校的老师,校方才告知了当地的菲沙卫生局。卫生局于12月委派一名戒毒师每周与女孩儿进行沟通。但每次都要求家长回避,称孩子已年满13周岁,父母不能干预她的吸毒问题。家长始终未能知晓谈话内容,戒毒师每次离开时,都说“她很好”。 紧张的父母想将女儿送往戒毒中心,并说服了女儿前去戒毒。但当戒毒师再次来到家中时,原本与女孩及其父母在客厅中会谈,女孩也当场跟戒毒师表示愿意去戒毒中心。戒毒师却请女孩的父母离开,她要听听女孩个人意见。意思是说去戒毒中心的想法是出于家长压力,而不是女孩的自由意志。结果谈了1小时候出来后,戒毒师却说:你女儿不想去戒毒中心,她说不想在外面洗澡、不想在外面过夜。而且强调家长不能强迫她,任何人都不行,茫然的家长没有再坚持。 到了今年1月26日,女孩儿被人带到购物中心某处狂欢,吸毒,结果因吸毒过量昏迷,被警察发现,并抢救过来。当晚女孩儿母亲先后2次带女儿到素里纪念医院就医,医院没有开药治疗,家长要求留院观察,医生说孩子不符合住院的要求,她未能获得治疗就回家了。1月30日早上,家人发现她面色发青,送医院抢救十多个小时后最终不治。她的死亡原因被确认为服用过量芬太尼。 女孩家人痛苦之余质疑为什么政府不能允许强制戒毒?为什么家长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掉入泥潭却无法伸手救助?而且芬太尼很便宜,随便在哪个天车站都能轻易地找到毒品,呼吁政府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推行强制戒毒并加大预防工作的力度。

4天只清理出不到四分之一 民怨沸腾

距离创纪录的降雪已经过去4天,蒙特利尔市政府原来说清除积雪的作业时间需要8天,但实际上却进展缓慢,至今只清理完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23%。市政府除雪作业的发言人Philippe Sabourin在2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改口说无法确定具体的完成时间,并把拖延归结为街道边停靠的汽车延缓了除雪速度。称每隔1.4分钟就有一辆汽车需要被拖走,而每拖走一辆汽车,就会延迟除雪5到10分钟。 他还表示各行政区之间除雪进度有差异,主要是由于人口密度不同以及街道交通的繁忙程度不同,比如在 Côte-des-Neiges 地区,当地的街道多数狭窄且拥挤,所以除雪作业只能在夜间进行。 前一天,蒙特利尔市长Valérie Plante 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除雪速度时,也强调这次的降雪量巨大,清理起来不容易,要求民众耐心一点。但不少民众却表示不理解政府的做法,比如没什么人使用的自行车道会优先清理,而人行道上的积雪厚达70厘米却没人管;再比如为什么要把积雪推到公交车车站的站点位置,让民众不得不爬过超过人高的雪山才能登上公交车。而一些进行除雪作业的工作人员更是抱怨市政府官僚主义严重,他们根据各自地区情况不同而制定的除雪作业规划全部被市政府驳回,只能依照市政府制定的方式执行,但市政府制定的除雪方式并不适合辖区内的优先顺序。 而就在蒙特利尔民众还在雪没过膝盖的人行道上艰难跋涉出门上班、上学时,市长却在自己的Instagram 抛出了一段在哥伦比亚国家公园度假的视频,称她在阳光灿烂中度过了愉快的一天。这引发无数人的愤怒,讽刺称Valérie Plante在沐浴在热带的阳光下,蒙特利尔的街道却被埋在大雪中。

魁省欲立法限制罢工对基本民生的影响

Une manifestation de la FAE.

2月20日,魁省劳工厅长Jean Boulet向魁省国民议会提交了一份旨在减少罢工和停工(lockout)对公众生活影响的“89号法案”。魁省政府强调这项法案并非削弱工人权利,而是确保公众福祉,核心目标是在劳资纠纷期间平衡雇员权利与社会需求,设立最低限度的公共服务标准。 根据这项法案,一旦发生交通、电力、垃圾收集和消防等涉及基本民生保障的公共服务领域劳资纠纷时,可通过两种方法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公共服务的冲击。一是将劳资争议提交给行政劳动法庭TAT(Tribunal administratif du travail),双方将有 15 天的时间就维持服务达成协议,否则将由TAT来决定。二是如同联邦政府一样,魁省的劳工厅长也有权介入劳资纠纷,对给民众造成严重伤害的劳资纠纷提交仲裁员,仲裁员将作出可执行的裁决来结束纠纷,就像联邦政府在铁路、港口或加拿大邮政罢工事件中做的那样。 过去,魁省自由党政府曾通过特殊立法强制公务员复工。然而,在自2018年上台以来,现任政府尚未采取类似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2015年加拿大最高法院裁决的影响,该裁决确认罢工权受宪法保护。随着罢工活动的增加,特别是前年长达1个多月的教师罢工已经让魁省政府忍无可忍。

加拿大购买首批禽流感疫苗

2月19日,加拿大公共卫生署(PHAC)宣布已购买50万剂,由葛兰素史克(GSK))研发的禽流感疫苗 ArepanrixTM H5N1 A/American wigeon clade 2.3.4.4b ,用于人类防疫。“这种疫苗将作为加拿大应急计划的一部分,用于保护那些可能通过感染禽流感的动物接触病毒风险增加的人们。”其中60% 的疫苗剂量将根据公平和基于风险的方式分发给各省和地区。剩余的40%将被存放在联邦储备中。 去年11月9日,加拿大报告了第一例本土传播的人感染禽流感A(H5N1)病毒的病例。虽然迄今为止,尚无证据表明全球发现的任何病例中存在病毒持续的人际传播。然而,禽流感有可能导致人类患上严重疾病。”截至目前,加拿大约35个养禽场发现了禽流感疫情,其中大部分位于卑诗省。

达美给坠毁飞机乘客每人赔3万元

Un enquêteur tout proche de l'aéronef retourné et glacé.

2月19日,在多伦多皮尔逊机场发生坠机事故的达美航空公司宣布,将向坠机事件中的乘客提供3万美元的补偿,如果76名乘客每人都拿走这笔钱,总额将达到 230 万美元。达美公司还在声明中指出,这笔补偿无附加条件,且不会影响其他法律权益。这起坠机事故奇迹般地没有造成人员死亡,只有21人受伤,其中20人已经出院。 目前,加拿大运输安全委员会(TSB)称调查仍处于 “现场调查阶段”,但已经开始移除事故飞机,并将其转移至机库进行进一步检查,事故现场将在完成检查和清理后正式解除封锁。 已经有两名该飞机的乘客委托多伦多的一家律师事务所Rochon Genova提起诉讼,这家律所正与代理了另外三名乘客的美国律师事务所联系,可能以集体诉讼的方式推进此案。 根据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记录的1983年至2017年间发生的35起商业航空公司严重事故情况。在大多数情况下,飞机出现严重事故都会以以下两种方式之一结束:要么机上所有乘客幸存,要么机上所有乘客全部死亡。而这次达美公司的奇迹首先要感谢庞巴迪制造的CRJ900型飞机的坚固性,在翻滚的过程中机身没有解体,座椅也承受了巨大压力没有变形或损坏。其次是乘组人员训练有素,应对正确,以及急救人员的快速介入。最后就是运气了,才能让所有人员都毫发无损地逃过一劫。 就在写作此文时,又传来消息,两架小型飞机在亚利桑那州一机场相撞,2人死亡,美国的航空业这是怎么了。

宣传加入美国的广告牌引发巨大争议

在美国新上任的总统特朗普不断重复要把加拿大变成美国的“第51个州”这样不尊重加拿大主权的言论激起加拿大人的爱国情绪,采用各种方式表达作为加拿大人骄傲的同时,最亲美国的阿尔伯塔省却出现了一块宣传加入美国的巨型广告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这块广告牌位于阿尔伯塔省的Bowden市,上面写着:“告诉Danielle!让我们加入美国!”配图是省长Danielle Smith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Mar-A-Lago)会面的合影。还附带一个捐款网址网址。进入网站后会发现这是一个捐款以资助一场旨在推动全民公投让阿尔伯塔省加入美国的宣传活动。 页面上列出了一些可以轻易被驳斥的荒谬说法,例如:声称加拿大人可以“选举平民行使女王职务”,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已于2022年去世。再比如,声称加拿大总理“像国王一样统治”,并受制于一个名为“Family Compact”的政治团体,而该组织早在19世纪中叶(加拿大建国前)就已经解散。 此外,这个网站还链接到一个Facebook群组——阿尔伯塔加入美国州运动(Alberta,USA Statehood Movement),成员超过12,000人。而在其社交媒体的帖文中则鼓动肢解加拿大,包括合并阿尔伯塔省、萨斯喀彻温省、曼尼托巴省(以获得港口通道),以及安大略西北部(获取矿产、哈德逊湾和五大湖资源)以确保新人口结构完全符合美国选举人团制度。至于加拿大的其他地区则让他们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最新的一项民调显示,74%的加拿大人不喜欢特朗普。另外,27%的加拿大人现在将美国视为“敌人”,但仍有30% 的人视美国为盟友。

特朗普和泽连斯基隔空互怼 美国外交政策急转

Trump criticizes Zelensky after U.S. discusses deal with Russia

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回怼特朗普对他的批评后,睚眦必报的特朗普以一个超级大国的总统身份继续隔空痛骂。他不仅在自己创立的社交媒体平台“真相社交”发文,痛骂泽连斯基是“小有成就的喜剧演员”和“没有选举的独裁者”,威胁他说最好迅速采取行动确保和平,否则他的国家“将不复存在”,还将帖文转发到传播范围更广的X平台上。 特朗普写道:“想想看,一个勉强算成功的喜剧演员(a modestly successful comedian),竟然说服美国花费3500亿美元,投入一场无法取胜、根本不该开始的冲突。而这场冲突,如果没有美国和‘特朗普’,他永远无法解决。”他接着说,“泽连斯基这个不举行选举的独裁者,最好赶快行动,否则他很快连国家都不会剩下,我爱乌克兰,但泽连斯基的表现糟糕透顶,他的国家满目疮痍,数百万无辜的人毫无必要地死去,而且这一切仍在继续……”可以说,就是将乌克兰视为敌人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泽连斯基说的话还多少还留有一点情面,没狠到特朗普这个地步。 但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公开辱骂引发了不少西方国家领导的不满,纷纷表态支持泽连斯基。英国首相斯塔默:作为乌克兰民选领导人的泽连斯基理应获得支持,“战时暂停选举完全合理”。 德国总理朔尔茨:特朗普将泽连斯基定义为“独裁者”的言论实属“错误且危险”,“质疑泽连斯基总统的民主合法性不仅是根本性误判,更会带来严重后果”。 法国总统马克龙:法国及盟国将“坚定不移支持乌克兰”,承诺“履行维护欧洲和平安全的所有义务”,任何和平进程都必须确保乌克兰的充分参与。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泽连斯基经由民主程序当选,称其为‘独裁者’显然失实。唯有实现和平,乌克兰才能真正行使国家主权,这正是全体国民的深切期盼。” 特朗普的最新表态,不仅仅是对泽连斯基的“人身攻击”,更是美国外交政策急转的风向标。但是不要忘了,美国可以急转无所谓,毕竟不伤及根本;但乌克兰却是处在国破家亡的边缘。三年的战争打下来,20%的乌克兰土地被占,经济萎缩近30%,通货膨胀超过70%,超过500万难民,乌军死亡近50万,伤亡总数或达200万,大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被毁,工厂设备所剩无几……自诩为了西方民主而战的乌克兰到底图什么呢?另外,在特朗普的施压下,北约已悄悄修改了措辞,将原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表述,改为中性的“乌克兰冲突”,而最新的消息指出俄罗斯将重新接入SWIFT结算系统。

特鲁多最后时刻发布重大高铁项目 这回是真的吗?

Justin Trudeau s'adresse aux journalistes.

2025年2月19日,即将离任的看守总理特鲁多在蒙特利尔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启动名为“Alto”的高速铁路项目,计划在未来6年里投资39亿加元,用于设计与开发位于多伦多至魁北克市走廊内的高速铁路系统。这一高速铁路全长近1000公里,将采用全电动列车,最高时速可达300公里,中间停靠金斯顿、渥太华、蒙特利尔、Laval、三河市等。这些站点里既包括加拿大第一大、第二大城市,也包括了加拿大首都、魁北克省的省会,算是加拿大的经济中心地带,周边有着1800万人口,占了全加拿大人口的一半,如果能建成的话,蒙特利尔到魁北克城、到渥太华只需要1个半小时,到多伦多只需要3个小时,被政府和专家视为一场经济革命。如果能够成功建成,还将是加拿大历史上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之一,进一步巩固加拿大作为北美经济重要支柱的地位。 在上次提交标书的三个财团中,联邦政府选择了Cadence来负责高铁项目的联合设计与建设,同时还将承担融资、运营和维护工作。虽然未来的列车路线和车站位置尚未确定,但特鲁多已经信心满满地表示:“加拿大即将迎来高速铁路。今天宣布的Alto高速铁路系统,将连接多伦多和魁北克市,彻底改变我们的经济,大幅缩短数百万加拿大人的通勤时间,加速经济增长,创造数千个高薪工作岗位,提高生产力,并减少碳排放。”而交通部长阿南德也说负责监督该项目的Alto 和 Cadence 将在“未来几周内”签署一份合同,概述第一阶段的设计工作,例如轨道铺设位置和车站建造位置。Alto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artin Imbleau表示,为了确保项目在施工开始时不会遇到问题,要进行长时间的准备,“适当地开发这个项目,研究不同的阶段,四五年后,我们就会知道我们正在建造什么。” 不过Alto项目仍处于设计和前期规划阶段,预计需要4到5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一漫长周期使得项目很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和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存在政治、资金与技术三重风险。详细报道请留意本周的《七天》周报。

大暴雪的受害者出现了 还不止一个

过去的几天里,连续遭遇两场暴风雪的蒙特利尔地区累计了超过72厘米的积雪,但市政府的除雪作业行动缓慢,至今还有50%的人行道没有清理出来,民众不得不在厚厚的积雪中艰难前行。而这场大暴雪已经出现了至少4名连带受害者,一人因为热车时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两人因为用力铲雪引发心脏病死亡,还有一名13岁的少女因为玩雪导致被压在雪下而生命垂危。 2月18日上午8点左右,Villeray—Saint-Michel—Parc-Extension区Champagneur与Ball 大街交口处,一名57岁的男子被发现在一辆车里失去知觉,送到医院后宣告死亡。当时汽车发动机处于启动状态,但他的车大部分被埋在雪里,雪堵塞了车辆的排气管道。警方表示,死者身上没有任何暴力迹象,很可能死于一氧化碳中毒,但强调,不排除其它可能,调查仍在继续。 同一天,Châteauguay市Astrale大街的一栋住宅里,因为学校放假而在家玩耍的13岁少女决定在自家院子里挖个雪城堡玩,并在雪下挖掘了地道,但一处雪下地道坍塌,她被压在雪下接近10分钟才被救出,截止到发稿时还没有脱离危险。 而在这两场大雪中,蒙特利尔地区还有两名分别在70岁左右和40岁左右的男子因为铲雪时用力过猛导致心脏病发作而失去生命。实际上,每年冬天都会有因除雪引发心脏病而导致死亡的案例,为此心脏和中风基金会建议居民拿起雪铲之前先做伸展运动或散步一小会儿;按照自己的身体节奏铲雪;使用带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手柄的轻型铲子以减轻压力;并且尽可能用力推雪而不是铲起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