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逼宫”世卫组织,要闹哪样?
近日,各国以视频方式参与世界卫生大会,共商战疫大计。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给世卫组织(WHO)发了一封“逼宫信”——要求WHO在30天内作出重大实质性改革,否则将永久断供,并重新考虑美国的成员身份。 华盛顿近期跟WHO杠上了。近日,美国在安理会一份呼吁冲突地区停火抗疫的决议中投了反对票,理由仅是因为该决议草案间接提到了支持WHO的措辞。这种“任性”引发了包括盟友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普遍不满。“逼宫”WHO后,华盛顿盟友们再次选择了不跟进。欧盟对外事务发言人亨里克森19日发表声明说:“全球合作与团结是赢得这场战斗的唯一有效且可行选择。欧盟支持WHO遏制疫情的努力,已为其提供额外资金。” CNN也发文称,华盛顿的做法让他在国际舞台上被孤立。 华盛顿在多个场合以“行动不力”“以中国为中心”等理由要求WHO改革,既可以转移自身抗疫不力的责任,也可以借敲打WHO攻击中国,可谓一石二鸟。 “2030世界卫生”智库也曾以WHO机能有些失调、程序有些繁多等原因敦促改革。这些呼吁者大多是世界公共卫生领域的权威专家,比如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世界基金会前执行长卡扎奇金,世界卫生组织前副总干事基尼等。不过,与华盛顿态度不同,这些专家声明必须支持WHO继续完成现有任期任务,必须承认WHO在协调全球卫生危机中的作用。言外之意,业内人士认为“临阵换将是大忌”,改革问题需留待“后疫情时代”去解决。 WHO在领导这场全球战疫中的作为或许并不完美,但不能抹杀它的统筹和协调作用。疫情在全球蔓延期间,正是WHO在疫情预警、信息通报、联合防控、共享诊治方法、阻击信息疫情、抗病毒科学研究、培训医务人员等方面持续发挥作用,各国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掌握病毒基因序列,厘清病毒传播规律,参考更多治疗方案,并依据国情制定防控措施。在WHO统筹下,欠发达地区的检测、防控能力得到稳步提升。比如疫情暴发初期,非洲只有两个国家具有核酸检测能力,在WHO调配和援助下,4月底非洲已有47个国家具备检测能力。 正如“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艾利森所说:“病毒没有护照,没有意识形态,不受国界限制”。人类要想战胜病毒,一需去意识形态和政治化,二是建立跨国界的全球合作。所以国际主流声音在疫情暴发后一直选择支持WHO。中国在世界卫生大会上提出“发挥世卫组织领导作用”“加强国际合作”等六大建议,并宣布“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中国疫苗研发完成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等五大举措,同样也是在以自身作用推进国际抗疫合作。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世界卫生大会上呼吁,全球各国战疫越团结,胜利就将来临得越早、质量也越高。现在是各国在WHO引领下合力抗疫的时候,并非对这一国际卫生机构“逼宫”的时刻。冷战期间,华盛顿与莫斯科尚能在WHO领导下用时十几年在全球消灭了天花。面临这场“二战”以来人类经历的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世界期待华盛顿能以人类福祉为重,用团结取代分歧,用科学应对疫情,在WHO领导下对病毒发起“总攻”。若持续“搅局”下去,只会给病毒更多可乘之机,华盛顿也不会成为赢家。(完) 本报特约评论员 贾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