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运动 大有可为
七天记者 颜宏 谷爱凌在女子大跳台中夺冠 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北京国家体育馆——鸟巢内举行了盛大、唯美而又浪漫的开幕式,拉开了为期16天的全球冬季体育盛会。一直是冰雪运动弱国的中国在2015年成功获得冬奥会的主办权后,提出了全项目参赛的宏大目标。在短短7年之后,中国代表队就实现了全部7个大项、15个小项的参赛,再次创造了历史。要知道,由于冰雪运动受场地、环境、器材、安全保护等方面的限制,世界上只有一部分国家能开展冰雪运动,今年参加北京冬奥会的国家达到91个,是历史上参赛国最多的一次,能实现全部项目参赛的国家除了美国和俄罗斯外,就只有中国这个直到1980年才第一次参加冬奥会的后来者。 中国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了不起的成就,与近年来放开招募归化运动员分不开。归化运动员是指在出生国籍以外自愿、主动取得其他国家国籍的运动员,本质上是把体育特长作为资格的技术移民,也是体育运动全球化的产物。以前多是中国的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等优势项目的运动员或为避免剧烈的竞争或为获得更好的待遇而成为其他国家的归化运动员,远的如原名何智丽后改名为小山智丽为日本效力的乒乓球运动员、申请政治庇护闹出外交风波的为美国效力的网球运动员胡娜,近的如2021年7月24日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八分之一决赛中,代表加拿大队出战的王臻、张默,他们2人均出生于河北石家庄,后变更为加拿大国籍,并代表加拿大出征。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在各个方面,包括体育运动方面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运动员期望到中国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 世界各国采用的运动员归化模式,差不多可以分为四种:血缘、培养、联赛和高薪。血缘好理解,这类归化运动员的几代直系亲属中,至少有一个具有归化国血统,与归化国有着情感上的联系,这次参加冬奥会的谷爱凌、朱易等都是这一类。第二种是“培养型”,也就是在别的国家挑好苗子,直接引入本国培养,或者就在他国培养,最后择优引进入籍。比如卡塔尔足球队每年都会去非洲,挑一批身体素质优秀的孩子,观察培养、层层淘汰,剩下最好的,在他们16岁之前引进到卡塔尔,给予国籍。第三种,是在归化国内的体育联赛中,挖掘优秀的外籍球员,给予国籍。中国男子足球队中有多个归化球员靠的就是这种模式。第四种就是采用高薪挖其他国家的运动员前来效力。其中对入籍国在文化认同、团队融入等方面最稳妥可靠且经济的方式就是血缘型,这也是中国的归化运动员中大多数都具有华裔血统。就拿参加冬奥会的男、女冰球队来说,男子冰球队25人,归化球员达到15名;女子冰球队23人,归化球员13名。在这28名归化球员中,有22人都具有华人血统,而来自加拿大的就有16人,其中14名华裔,分别是叶劲光(Brandon Yip)、王泰勒(Tyler Wong)、福将(Spencer Foo)、福帅(Parker Foo)、骆嘉(Lukas Lockhart)、韦瑞克(Ethan Werek)、袁俊杰(Zach Yuen)、郑恩来(Enlai Zheng)、欧班永利(Paris O’Brien)、王玉婷(Jessica Wong)、林绮琪(Leah Lum)、林嘉欣(Taylor Lum)、刘杰(Jason Fram)、周嘉鹰(Kimberly Newell)。对他们来说,归化是一种双赢。一方面,在冰球高度普及、高度发展的加拿大,莫说参加奥运会这种规格的大赛,就是进入本地区的职业队都难上加难,而加入中国籍后不仅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更能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之类的国际大赛;另一方面,整体实力尚不雄厚的中国冰雪运动在得到华裔归化运动员的助力后,既开拓了人才培养模式,也有助于冰雪运动的推广和普及。 广阔天地 在冰雪运动大国的加拿大和美国,具有华裔血统的运动员凭借得天独厚的身体和家庭条件,再加上华裔传统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坚毅品质正越来越多地成为冰雪运动的中流砥柱。相对大部分夏季奥运会的运动项目而言,冰雪运动是很费钱的,需要购买设备、服装,雇请私教培训,长途跋涉各处旅行参加比赛,不仅花费巨大,还需要有人陪伴,而华人家庭在本地社会中基本上属于较为富裕的群体,且愿意在下一代教育中投入金钱和精力,相比其他族裔的运动员来说,具有华裔血统的运动员在冰雪项目中占有较大优势。同时,华裔家庭一般对子女非常严格,帮助他们在训练中养成刻苦训练的习惯,再加上华人的身体素质适合从事花样滑冰这类需要柔韧性、协调性好的运动。 早在1984 年萨拉热窝冬奥会,美国16岁的华裔选手 Tiffany Chin 在面对包括苏联名将 Kira Ivanova 在内的世界级滑冰选手时,表现亮眼,最终获得第四名,这是华裔选手在美国花样滑冰领域的崛起。接下来从1996年开始,9次获得美国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5次获得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两届获得冬奥会金、银牌的“冰上皇后”关颖珊(Michelle Kwan)更是让全世界看到华裔运动员的潜力。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美国共有8名单人花滑选手参赛,华裔占据了半壁江山,分别是陈巍(Nathan Chen)、周知方(Vincent Zhou)、陈楷雯(Karen Chen)以及刘美贤(Alysa Liu),加拿大最著名的华裔冰雪运动员陈伟群(Patrick Chen)同样是花样滑冰选手。陈伟群1990年出生在蒙特利尔,父母都是从中国移民过来的华裔,他能说流利的中文、英语和法语。5岁起开始学习滑冰,很快展露出色的天赋。凭借着独步天下的步伐、滑行速度以及精湛的表演,陈伟群很快跻身世界超一流花滑男单选手的行列,先后获得过2011年至2013年连续3届花样滑冰世锦赛冠军、2014年索契冬奥会银牌等,2018年平昌冬奥会帮助加拿大队获得花样滑冰团体金牌,同年4月,陈伟群宣布正式退役,结束了辉煌的运动生涯。 再比如,北京冬奥会归化运动员“顶流”的谷爱凌不仅是获得奖牌的热门人物,还是模特儿和社交媒体网红,在中美两国都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她2019年决定入籍中国,并开始代表中国滑雪队参赛后曾令她的美国教练感到失望。但她解释说相比美国,自己在中国能带来更多影响力:“在美国,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有很多令人敬仰的偶像,但在中国,我觉得这样的人要少得多。我在中国的影响要比在美国大得多,这也是我最终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现实也确实如此,自从宣布为中国参赛后,谷爱凌就在中国内地累积大量人气,让很多品牌关注到这位性格开朗、中文流利,拥有高颜值、斯坦福学霸、时尚模特等多种光环和标签的中美混血女孩。2021年前,她代言的品牌有Faction Skis、奥地利红牛、安踏体育、蒙牛等7个品牌,随着知名度的增加,谷爱凌彻底化身“代言收割机”,既有LV、维密、万国表、雅诗兰黛、凯迪拉克、筋膜枪Therabody、科勒等国际品牌,也有中国银行、中国移动、三棵树、瑞幸、元气森林、慕思、汤臣倍健、京东零售、美的电磁灶、夸克App等中国品牌,据不完全统计有27个之多。人气高了,代言费当然也要水涨船高。据媒体报道,2021年之前,谷爱凌的代言费约为100万美元,目前新的代言费涨到约为250万美元,妥妥地名利双收。 当然,谷爱凌只是个案,是个少见的传奇性人物,但她引领了一个趋势:华裔运动员回国发展,既是寻根,也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未来前程似锦。特别是中国已经确定通过冬奥会带动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飞跃式发展的基本国策。仅仅几年时间的推动,目前中国的东北、京津冀、新疆等地区冰雪运动发展动力十足;以西藏、青海等省份为代表的青藏高原冰雪旅游观光带和以四川、贵州、湖北等省份为代表的中西部冰雪休闲带初具规模,“东西南北一年四季”的中国冰雪经济新格局已经成形。截至2021年年初,中国各地已建成654块标准滑冰场、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较2015年的增幅分别达到317%和41%,可以说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不过中国冰雪运动这片潜力无穷的“蓝海”的开放窗口期可能并不会太长久,毕竟积极引入归化运动员说到底只是国家发展体育运动较弱项目的权宜之计,在国家队实力有待加强的情况下,为培训自家运动员争取的宝贵时间。而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会有更多的冰雪运动人才涌现出来,加拿大这种在冰雪运动具有统治地位产生的人才溢出效应将会大幅减少,具有冰雪专业训练的华裔年轻人应抓住这个特定历史窗口期,到中国去寻求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