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铭史映枫城 多元文化颂友谊 – 第二届五月的鲜花多元文化嘉年华圆满落幕

mmexport1749412458202

文/管金刚 摄影/何Roy 2025年6月7日,春和景明,繁花似锦,绿荫如海的Angrignon公园迎来了一场充满中华风情,多元文化及和平友谊共舞的文化盛宴。 由加中友谊促进会主办的第二届“五月的鲜花”多元文化嘉年华隆重开启。魁北克和平运动组织主席Jad先生、绿党魁省主席Alex、蒙特利尔华总会曹寿康主席、北美华人信息技术协会余磊会长、山东商会贾明会长,魁北克格瑞斯多元文化协会吴立志会长、魁北克台山宁阳会馆锺启诚主席、上海苏浙同乡会副会长何Roy、唐人街圆桌会议联络员赵秀媚、北京同乡会曾红副会长、江苏同乡会余萍副会长,博尔沙学校刘贤锡校长、华人作家谢景玮、组委会成员朱九如、管金刚、余声、范斌副、王洪田、龚印江、麦建业、媒体代表及诸多华人华侨近三百名宾客莅临现场,共同传承中华文化之精粹,弘扬华夏艺术之神韵,共同为春日的蒙城增添了一抹异彩纷呈的文化亮色,也成为了蒙特利尔”亚裔文化月”最绚丽多姿的一景。 第二届“五月的鲜花”多元文化嘉年华以“铭记历史,呼唤和平”为主题,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华民族抗战胜利80周年。铭记历史,是为了铭记烽火硝烟中先辈浴血奋战的身影,传承用血与泪铸就的民族记忆,告知世人和平来之不易,自由弥足珍贵;呼唤和平,是对世界人类共同和平的深情守望,是对美好生活最深切的期许。“铭记历史,呼唤和平”是通过这场集艺术、文化、友谊与希望于一体的嘉年华,让和平的信念如鲜花般绚丽绽放。 本次盛典由蒙特利尔著名主持人范斌、王安琪、Jenny主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联邦国会议员胡元豹及魁省议员Guillaume,Cliche-Rivard发来贺电,祝贺五月的鲜花多元文化嘉年华取得圆满成功。 魁北克和平运动组织主席Jad先生、绿党魁省主席Alex、唐人街圆桌会议联络员赵秀媚、华人作家谢景玮分别发表了感人至深的肺腑之言,他们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一历史壮举,中华民族在风雨飘摇之际挺起不屈脊梁,无数仁人志士、抗战英烈,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十四载,与世界人民一道,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不仅是正义战胜邪恶的里程碑,更是人类捍卫尊严与和平的光辉见证。 为了缅怀那些在烽火岁月中英勇牺牲的英烈,协会法律顾问John先生主持并带领所有宾客共同垂首默哀一分钟,以表达我们对他们最崇高的敬意与深深的怀念。 加中友谊促进会主席朱九如女士与魁北克和平运动组织主席Jad先生共同主持了象征人道主义精神的捐赠仪式。15箱总价值1.2万加元的崭新医疗服,将跨越重洋,为战火中的巴勒斯坦与黎巴嫩民众送去生命的守护,传递了跨越国界的友谊、大爱、和平与希望。 中华文化展为本届五月的鲜花多元文化盛会注入了隽永的东方神韵。 书法大师张挺华挥毫泼墨,笔锋遒劲,气韵生动,他展出的书法作品令人赞不绝口。郑琦棋的双绝才艺令人称奇,她亲手制作和书写的精美书签和书法题字,笔意潇洒、意蕴悠长,吸引众多宾客驻足细赏,轻抚纸笺、静品墨香,爱不释手;而她的没骨花卉技艺堪称绝唱,梅枝横斜处暗香浮动,芙蓉绰约含露欲滴,丛丛小白花晕染出雅致意境,引得观众纷纷驻足赞叹,摄影爱好者镜头频闪,试图定格墨色晕染的永恒之美。传奇学院的方Charle手中的银剪如蝶穿花,红纸翻飞,剪出浓浓的节日喜庆与深厚的文化韵味;那一幅幅图案,灵动可爱,古朴典雅,透出中华传统艺术的巧思。叠纸工艺则以一张素纸化作万象,巧手折出花开锦簇、纸鹤翩翩,精巧细致,妙趣横生。观众纷纷驻足欣赏,感悟中华非遗技艺的精妙。博尔沙学校的刘贤锡、潭君铭、張蓉華和Ben Mo Chen倾情为观众开启了一扇通往童真宇宙的窗口,展出孩童们的画作色彩斑斓、童趣盎然,既展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与艺术感悟,也映射出他们眼中世界的纯真与美好。观众赞扬他们为文化传承与中加友谊所做的卓越贡献。 在文化展区,协会设置了介绍南京大屠杀、中国反法西斯胜利及加拿大医生白求恩的展台,凭借生动的历史资料与图片,深刻呈现了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奋起抗争的英雄气概与不屈精神。展台尤为突出地讴歌了白求恩的伟大事迹,他以无私的医疗援助支援中国抗战,并最终献出宝贵生命,他用大爱无疆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中加两国人民心中筑起了一座永恒的友谊丰碑。 漫步美食展区,馥郁的香气织就一幅活色生香的东方风味盛宴。云厨的肉馅包子白胖饱满,十八道褶间锁住滚烫汤汁,轻轻咬破面皮,鲜美的肉香瞬间在唇齿间绽放。杨氏厨房的金黄酥脆的火烧层层起酥,芝麻香气随风飘散;油炸的春卷外皮金灿酥脆,内馅鲜嫩多汁,绝妙的口感,令人回味无穷。 Maison Gu的酱香牛肉,色泽红润,香气扑鼻、入口酥嫩,浓郁的酱香与肉质的鲜美交织,散发出一股令人垂涎的东方风味。南开大学校友会的闾荣华、高胜泉、张宏伟、王若琦、牛卉现场为宾客展示包粽子,让宾客亲手将青翠的箬叶、雪白的糯米、赤豆及彩线包裹制作成棱角分明的粽子。现场煮出的粽子,粽香四溢、柔软香甜,宾客纷纷驻足品尝。这些承载着乡情的美味佳肴,不仅抚慰了华侨的胃,更让国际友人通过舌尖读懂中华美食的独特韵味。 嘉年华互动区洋溢着欢声笑语的温馨氛围。妙趣横生的套圈夺彩与沙包投掷游戏吸引了众多嘉宾与欢快的小朋友们。大家兴致盎然、跃跃欲试。每当沙袋投掷出一道优美弧线稳稳落入彩筐时,伴随着观众热烈的掌声,孩子们的脸上绽放出自豪而甜美笑容。而当套圈的彩色塑料环在空中划出彩虹般的弧线落下套中奖品时,现场立刻爆发出一片喝彩欢呼声,获奖的小朋友眉弯新月,兴奋地高举战利品与家长击掌相庆,留下了了一幅跨越年龄、语言及文化的温馨珍贵的瞬间,永恒地镌刻在五月的美好记忆中。 文艺演出以余声老师指挥及友谊之声合唱团演唱的《黄河大合唱》拉开帷幕,合唱声势恢宏、气势磅礴,情感饱满,讴歌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保卫黄河》和《黄水谣》诉说了中华儿女在民族危亡时刻誓死保卫家园的英雄壮举,抒发对故土家园的深切眷恋及对和平生活的殷切期盼。友谊之声合唱团表演的女生小合唱《五月的鲜花》吟咏着春日的绚烂与生命的蓬勃,流淌着对和平的讴歌,对希望的守望。红林和余声的二重唱《飘落》演绎出对过往的温柔回望与对人生的细腻体悟。Jenny和Alex用中英双语演唱的《踏山河》将东西方语言美学熔铸成艺术整体,诉说了英雄儿女纵横山河、披荆斩棘的壮志豪情。Normand用法语演唱和吉他演奏的《Manifeste》及《Le droit de vivre en paix》以清亮而富有磁性的法语歌声搭配温润醇厚的吉他弹奏,表达了对自由、公正与社会良知的坚定呼唤,唤起人们对美好世界与和平生活的共同追求与坚守。友谊之声合唱团的刘晓晋、刘延庆、李志、范斌、余声、红林呈现的男生小合唱《啊朋友再见》唱出了生死与共的情谊,抒发了对未来的美好祝福。《美丽的梭罗河》诉说了印度尼西亚梭罗河畔美丽的自然风光及人们对家乡山水的深情眷恋与对和平岁月的美好向往,充满浓郁的民族情韵。红林独唱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诉说着边疆战士弹奏土琵琶歌颂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抒发对故土的深切眷恋。Sam和Alex用中英双语演唱的《平凡之路》演绎出在平凡中寻找意义与坚持梦想的感人哲理,传递对生活真谛的深刻体悟。闫金祥独唱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诉说着草原上的繁荣景象与民族的团结,演绎出草原儿女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友谊之声合唱团呈现的女声小合唱《相逢是首歌》,唱出了人与人之间相知相遇的美好情缘,表达了友情如歌、岁月如诗的深情意境。 Sally 和Jen合唱的歌曲《给你》纯净清亮,温润动人,演绎出爱意绵绵与生命中美好情感的真挚传递。 汤笑梅及王月红演唱的上海越剧《梁祝· 十八相送》以珠圆玉润的嗓音演绎了中国古代才子佳人爱情与离愁交织的凄美情怀,蕴含着对忠贞不渝的永恒赞颂。朱九如呈上的评剧《花为媒·报花名》以俏丽与诙谐的演唱,借十二个月花卉次第绽放,暗喻人间姻缘的巧妙天成。吕炎和赵莺桦演唱的广东粤剧《分飞燕》唱腔圆润,情感细腻,吟咏着劳燕分飞的离愁别绪,演绎出岭南特有的婉约情致。吕琰演唱的河南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抒发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壮志,完美诠释了”文戏武唱”的豫剧美学真谛。孙丽演唱的京剧《苏三起解·苏三离了洪洞县》以珠圆玉润的嗓音诉说着蒙冤女子苏三的悲愤、坚贞及对正义的深切渴望。姜健演唱的京剧《红灯记·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演绎出革命志士保家卫国与民族大义的炽热信念与心中那盏永不熄灭的“红灯”。 任风格献上的京剧《生死恨·说什么花好月圆人亦寿》以程派的唱腔和气韵,泣诉着乱世佳人面对命运抗争的悲凉无奈,演绎出对爱情忠贞。高霞演唱的京剧《龙江颂·手捧宝书满心暖》字正腔圆、韵味醇厚,情感饱满,讴歌社会主义建设者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Jenny DuHaine呈献的京剧《锁麟囊·这才是人生难预料》清亮婉转、韵味浓郁,吐字清晰,诉说命运的跌宕起伏与仁爱情怀。贾路平和崔康俊演唱的海派京歌《梅花颂》唱腔圆润、声情并茂,演绎了中华儿女不畏严寒、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颂扬了在逆境中绽放光彩的民族气节。 加中友谊音乐组的崔康俊(萨克斯)、曾宪宏(黑管)和余声(大提琴)演奏的《斯卡布罗集市》层次丰富,音色温润,清丽动人,诉说着中世纪英格兰海岸的一段悠远凄美的爱情故事。蒙城吹管队演奏的《外国电影插曲联奏》音色纯净、层次分明,情感丰富,以音乐串起银幕经典的光影记忆。《我爱你中国》诉说祖国山河的壮丽与人民对故土的无限依恋,歌颂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与团结力量。 蒙城戏曲民乐京胡演奏的《迎春》以细腻的指法及脆、亮、透的音色演奏,完美演绎出曲中的春意盎然与万物复苏的喜庆韵味。民乐合奏的《金蛇狂舞》充满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寓意者吉祥如意、欣欣向荣的美好祝愿。 克莉丝汀组朗诵的《致敬诺曼底·白求恩》字字珠玑,韵味悠长,完美再现了白求恩的仁心仁术与国际主义情怀。朱乐昕和朱乐琪表演的诗朗诵及舞蹈以优美的诗句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歌颂人性纯美与生命坚韧,在灵动舞姿中抒发对故土的深情眷恋与民族精神的礼赞。 由高雅丽编导,友谊舞蹈团的吴美群、晨玲、张丽红、邱丽荣、段安荣、张瑞敏、徐泽丽表演的舞蹈《绒花》舞姿美妙、衣袂翩跹,演绎出农家少女对亲情及故土的深切眷恋。博尔沙学校小朋友表演的舞蹈《童年叮叮当》展现了孩童们在欢声笑语中追逐梦想、天真烂漫的快乐时光。枝枝舞蹈队的庞淑敏、王燕、孝英、油豆角、冬凌、杨华、susam、晨玲、朱丽萍、何玲娣、秋丽容、陈娟表演的舞蹈《相逢是首歌》以娴熟的技艺和真挚的情感讴歌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纯美的相遇与缘分,传递出友情如歌、心灵共鸣的动人情怀。加中友谊舞蹈团表演的藏族舞蹈组合《我的九寨》完美演绎出九寨雪域圣湖的灵秀风光与藏族文化的韵味。《娥嫂》演绎了雪域高原儿女热情淳朴、勤劳善良的生活图景,《画你》以诗意的舞姿诠释心中挚爱的身影。孔子学校华贵林表演的舞龙抖空竹《花又落》编排匠心独运、形式新颖,将杂技的”快、稳、准、巧”与舞龙的”游、穿、腾、跃”完美融合,演绎出对昔日美好时光的缅怀与对新生的渴望。由王万新编导及加中友谊舞蹈团的庞淑敏、余孝英、晨玲、王艳、吴美群、张丽红、清华、李清华、刘珣芳表演的《女驸马》将传统文化中的忠贞与正义演绎得荡气回肠、意蕴深远。满城华人服务中心妇女会的林萍、衡翠华、王健、王小平、阮景娴、袁淑娴,邹金娣,钟义英、龚雪英表演的舞蹈《南水湖之恋》以柔美曼妙的舞姿,演绎湖光山色间相知相守的深情恋曲,抒发对自然之美的心醉倾慕与眷恋。加中友谊舞蹈团表演的舞蹈《人生好似一幅画》用唯美舒展的舞姿,演绎出从青涩年华到暮年沉静的人生律动与情感回响。Jenny和Alex表演的《若是月亮还没来》演绎出对爱情与希望的深切思念与内心深处的温柔祈盼。李清华领舞的水兵舞《此生无悔》英姿勃发,诠释了在命运逆境中不屈抗争、冲破枷锁、追寻自由的精神。 魁华之家表演的《太极16式》动静相生、虚实互转,展现出柔中带刚、以静制动的东方智慧。 第二届“五月的鲜花”多元文化嘉年华在欢声笑语和掌声中圆满落幕。在这里,我们缅怀历史、礼赞和平;在这里,我们共享艺术、品味美食;在这里,多元文化交汇互鉴,友谊之花绚丽绽放。让我们带着这份温暖与感动,继续传递和平的信念、弘扬多元的精神,期待明年春风再起、鲜花满城,我们再度相聚,共赴一场更为精彩的文化之约。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桐庐 探访美丽乡村共同富裕新图景

6月12日,来自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29位华文媒体代表齐聚杭州桐庐,在富春江畔深度探访“中国最美县”的城乡新貌、产业活力与文化底蕴,见证其打造“全域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全域高品质美丽标杆示范地”的创新实践。市侨办、市侨联相关领导,县委统战部主要领导、县侨联分管领导陪同。 在桐庐城市规划展示中心,媒体团沉浸于“潇洒桐庐郡,中国最美县”的立体画卷。范仲淹的传世诗句与动态《富春山居新图》在时光隧道交相辉映,城脉展厅揭晓桐庐从“万年人居史”到现代产业新城的演进密码。以“规划先行·美丽城乡”为主题,围绕城市金名片、城乡规划、重点发展平台、温暖之城、乡村振兴、魅力乡镇、“141X”产业体系等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展示。当了解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5.23%、183条溪流92%达Ⅱ类以上水质,xxx感叹:“这里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进了现实。” 行至梅蓉村,九里洲千年梅香融合当代艺术气息扑面而来。村内吉木丘林手作农场、冰雪容黄精产业园等侨企业鳞次栉比。“20世纪五六十年代,梅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靠集体的力量,开渠引水、治沙改田,形成了“敢叫荒滩变绿洲”的梅蓉精神,如今又聚焦美丽风景和产业导入,通过提靓山水田园底板、深化艺术实践等一系列举措,用艺术激活共富新路,这是中国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xxx告诉记者。 来到杭州马术中心,媒体团感叹于可满足全天候训练与赛事需求的纤维砂赛场与4公里越野赛道,展现“桐庐马术”硬实力。同时聚焦“后亚运时代”的国际化运营。这座奥运级场馆依托“无疫区”优势,正加速谋划做实“马术+”产业蓝图,汗血宝马文旅项目落地、中远海运共建“1+5”赛事体系、凯易路马术培训填补产业空白等,持续打响“桐庐马术”品牌。“赛后一年引入184匹境外马匹交易,让亚运场馆持续造血,这是国际级的运营智慧。”xxx在骑士酒店前赞叹。当前桐庐马术中心正加速创建国家3A景区,马文化博物馆建设同步启动。 走进中通快运总部,其庞大的智能物流版图令人震撼——日发货量高达5.4万吨、运营干线路由超2600条、业务网络覆盖全国并延伸至东南亚,这正是‘中国快递之乡’桐庐深厚产业底蕴与核心驱动力的生动体现。在数字化的发展浪潮之下,中通快运率先构建了“数字快运”体系建设标准,坚持信息主导、科技赋能。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中通快运将自身发展放到共同富裕的宏大背景下,进行战略升级、产品和服务创新。Xxx感慨:“小县城孕育大产业,这里藏着中国民营经济的基因密码。” 此次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桐庐,探访桐庐富美建设新成果,将向全球华人社会乃至国际社会,立体呈现桐庐“强城”“兴村”“融合”三篇生动文章,讲述桐庐故事,传播桐庐声音,进一步提升桐庐在国际上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为桐庐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关注、理解与合作机遇。  

2025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临安采风活动暨“侨亮乡村”IP发布会在临安举行

6月11日,2025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临安解码乡村共富采风活动启动。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29家海外华文媒体齐聚临安,开启一场深度探访之旅。杭州市侨联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白建军,临安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娜出席活动并致辞。 发布会上,陈娜向所有来临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她介绍了临安生态、文化、科创三张金名片,指出临安以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为牵引,聚焦缩小“三大差距”,深入实施“侨亮乡村”计划,切实发挥侨青在乡村振兴和助力共富中的独特优势,形成了侨青和乡村双向奔赴的良好局面。希望华文媒体能积极走进临安、宣传临安,让全球华人华侨了解临安、亲近临安;能发挥独特优势,引荐更多优秀人才、优质项目来临安,架起“创新丝路”;能在深度探访中讲好有温度、有深度的临安故事,让世界感受临安之美、东方之韵,诠释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 活动中,临安区侨联党组书记、主席赵超军作了“侨亮乡村”IP视觉系统发布。该IP主体图形以“侨”字加“乡”字以及房屋形状设施而成,寓意肯定侨界价值,为乡村实现共同富裕注入新侨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构建幸福未来。据悉,临安“侨亮乡村”计划自2021年启动以来,打造了一批侨韵、侨味浓郁的示范点,涌现了一批“海归”创业典型,在解决乡村振兴人才短缺、人气不够、产业滞后、品牌效应不明显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全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了“侨”力量。 会上还举行了“侨青入乡新观察”圆桌会。三位海归青年代表分享了留学回乡创新创业的历程,澳大利亚奥视传媒CEO索江、美国华人网总编于天竹从不同视角谈了看法、作了点评并给出建议。 在临安广袤的山乡,活跃着像汤海峰、许萌、任银这样的一批海归创业身影,他们怀揣梦想发展产业,他们把山核桃、小香薯卖向全球,稻田、茶园、鸡场在他们的经营下成了都市人的认领、私人订制,他们还把咖啡吧开在了村里,把音乐节办在山岗上,把珠宝制作走进社区课堂……他们创新了产业发展模式、引领了农村生活方式、带动了百姓增收致富。 潘青青是临安区留学生联谊会的会长,也是山屿溪谷和相见茶舍的主理人。作为镇域文旅运营师,她积极对接资源、搭建平台、创设载体,开展国际茶文化对话、潮创浙西、百丈探雪等等系列活动,相见村等多个“空心村”蝶变成“网红村”。 侨助共富,不仅在产业,也在乡村公益。在潘青青的倡议发动下,去年以来区留联会和山屿溪谷驿站开展了“无痕山野”垃圾换咖啡净山行动,激发了广大游客的环保自觉,形成了公益活动的持续影响力。活动现场,潘青青作了“无痕山野”自然伙伴计划主旨发言。她表示,世界生物圈保护大会即将在临安召开,区留联会一直在思考如何主动融入,“无痕山野”公益项目探索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接下来,将通过招募新一批志愿者加入“无痕山野”自然伙伴联盟,实施“LNT无痕山野教员”培训计划,开展“垃圾换咖啡”新兑换点认领,引领侨界持续开展“无痕山野”净山行动,推进“侨亮乡村”公益行系列活动取得新成效。 活动最后举行了“无痕山野”自然伙伴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微光成矩,星火燎原。相信在广大侨青的再发动、再实践下,“无痕山野”净山行动,一定会激发越来越多的公益力量加入,一定会形成生态公益活动的持续影响力。 发布会后,海外华文媒体考察团参观了吴越文化博物馆。临安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开创者钱镠的出生地和归息地。从钱镠筑海塘、兴水利的治世智慧,到“善事中国、纳土归宋”的政治远见,这段历史不仅展现了吴越国在乱世中守护一方安宁的担当,更印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深刻内涵。吴越文化博物馆共展出文物350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50件(套)。站在一件件秘色瓷珍品前,仿佛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走进中国坚果炒货食品城,参观“印象山核桃”姚生记观光工厂,了解产业发展,体验山核桃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中国坚果炒货食品城占地2000余亩,入驻150余家坚果炒货企业,是全国坚果加工重要集散中心,年营收规模超百亿。园区内涌现了一大批创业青年,他们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带动村民增收就业,推动坚果走向世界。 海外华文媒体常年深植海外,服务当地受众,对于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具有重要作用。此次来临的海外华文媒体包括华人头条、今日头条、法中网、欧洲侨声报、红枫林传媒、韩国新华网、加拿大七天资讯网等等。 此次海外华文媒体的采风活动,让世界看到了临安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和共同富裕的坚实步伐。这些故事不仅是中国乡村发展的缩影,也为全球乡村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启示。未来,随着更多的探索与实践,中国乡村必将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李东宇:让“吉木丘林”在富春江畔根深叶茂

立春之后,云收雨歇,走进桐庐县桐君街道梅蓉村,村口路两侧的水杉似在远方交汇,如同走进霍贝玛的油画里。 拐至富春江畔的一片银杏林,便是吉木丘林手作主题农场,也见到了“新农人”李东宇。 在围炉煮茶的氤氲中,草莓甜品的香甜里,李东宇述说其满世界学“农”路径,在我们眼前涂抹出一个与梅蓉村共同打造“手作主题农场”三产联动新样板美好画卷。 李东宇(左三)在意大利FICO总部 时间的竖轴清晰记录着他是乡村发展路上的探索实践者。2012年他开始接触农业,在北京承包租赁280亩经营家庭农场,主要是自然农法种植,以“宅配”模式与农夫市集进行推广。但遇气温骤降产量不足,及上线电商平台后面临诸多挑战时,不禁让他质疑:如何经营好农场? 偶然了解到国外的家庭农场、主题农场经营内容丰富有趣,从种植、养殖到加工、亲子娱乐等业态都很成熟,他便下定决心开启了经营农场的学习之路。路途包括意大利的博洛尼亚,了解到意大利农业迪士尼FICO(多业态农场)的产业联动模式,在FICO创始人的介绍下,更深入地了解到意大利休闲农业的发展与经营模式,并成为FICO中国区的负责人,建立起中国与欧洲农业发展的沟通桥梁。 李东宇在日本合掌村工作 获益匪浅的还是在日本MOKUMOKU亲子主题农场(多业态农场),先后多次与创始人学习经营与加工技术,行程遍及北海道tomamu农场与南端的冲绳的aiai farm,在马路村柚子、葡萄树农场等实践学习过程中,让李东宇更深刻了解到三产联动发展给农户带来的动力,激发他探索出更适合中国国情与土壤的共富模式,打造农文旅乡村共富样板。 2022年,梅蓉村闯入李东宇的视野,加上富春江北岸的自然风光,及“敢叫荒滩变绿洲”的梅蓉精神,恰好给予其和其团队一处重塑乡村理想的实验地。3月底,通过桐君街道招商引资,李东宇租赁梅蓉村40余亩闲置林地,带领团队头戴斗笠、手拿镰刀,发扬当代“梅蓉精神”进村开荒,6个月的“日夜兼程”落地原创IP吉木丘林——一个集种植、加工、销售、休闲观光、农事科普,艺术文创、主题住宿、线上产品开发于一体的共研共创共享型手作主题农场。   02 与梅蓉村“有机共生” 在吉木丘林里,无论是手作课程还是柴烧窑面包,无论是木工坊自制的游戏道具还是自然创享所里每一个原创的小物件,无不表达着吉木丘林农场团队中每个人的心血,及与项目共建者对生活、对农村共富新模式的追寻。 春争日,夏争时。这些日,李东宇的“童话夜场”不到11点就不歇。 自去年十月一日开门营业以来,他们的忙碌始终如一日,让农场基础建设日趋完善,运营内容创造上创意不断,并以开园周、桂花季、银杏季和“冬日童话”等主题季的丰富活动去追赶自然四时的更迭。 如今,三产融合的雏形已在梅蓉村、在吉木丘林初显。2000亩连片农田、16亩数字化农业工厂中生产各类粗粮、蔬果,并将其深加工成各类好吃好玩的衍生品,还能带动休闲观光、艺术文创等三产服务业发展。 李东宇认为,农场是嫁接在梅蓉村上“生长”起来的,要让村民也成为利益共享者,如此,吉木丘林自能枝叶繁茂。在梅蓉村的杨梅成熟季,李东宇带领“新农人”党支部成员和团队整合党建联建资源,凝聚合力开展公益助农,帮助农户包装、运输和销售,抢抓杨梅保鲜期,将梅蓉杨梅销售配送至北京、上海;并研制推出杨梅酱、杨梅干、杨梅咖啡和杨梅果茶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杨梅产品,颇受年轻人追捧;同时创造梅蓉专属“杨梅及系列产品农文旅产业IP”,让“梅蓉出品”走得更远;还与梅蓉村达成协议,负责运行智慧蔬菜大棚,通过先进的设施装备和数字技术,力争将梅蓉村整村提升打造为“数字农场”产业共富新典范。 截至目前,李东宇已投资1400万元,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也为梅蓉村注入“新活力”,跑出了该村发展加速度。而在他的憧憬里,农文旅项目顶层设计、核心产品设计、亲子游乐及教育产品打造、加工品研发及销售等全产业链清晰成熟的国内原创手作主题农场,正为乡村共富路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三产融合样板。他也将继续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当好支部书记,带领更多的“新农人”用青春和汗水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耕耘事业,播种理想。

全球首支用户共创AI短片亮相五大世界地标,可灵AI助力2200万创作者“灵感成真”,让全世界看见!KLING AI:Bring Your Vision to Screen

可灵AI全球首支用户共创短片点亮五大世界地标! Kling AI Launches World’s First User Co-Creation Challenge, Bringing Creators’ Visions to Global Landmarks   6月2日至8日,一场跨越时空的创意盛宴在全球五大城市地标同步上演。快手旗下可灵AI(Kling AI)打造的全球首支用户共创AI创意短片,正式亮相世界五大地标,包括中国上海南京东路、香港铜锣湾,日本东京涩谷十字路口、法国巴黎歌剧院大街以及加拿大多伦多登打士广场的巨型屏幕,展示着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可灵AI创作者的作品。 Taking place from June 2–8, a unique creative event unfolds at five major landmarks around the world. The world’s first user co-created AI video project — powered by KLING AI and featuring a mixtape of videos from … Read more

吴越千秋——五代十国时期的东南乐土 吴越文化博物馆展览解读

吴越文化博物馆,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功臣山下,是吴越国国史专题博物馆。建筑由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设计,采用南宋画家半边山水结构,与周边山水相融,表达了“吴越国于乱世中守住东南一方乐土”的意境。 展览定位:传播吴越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杭州临安,自古为吴越腹地。唐末五代,临安人钱镠(liú)受封吴越王,至其孙钱俶(chù)纳土归宋,吴越国七十余年繁华,尽付山河一统。吴越国是承唐启宋的文化过渡,善事中国的政治自觉,通和问远的文化交融。 吴越国虽不足百年,但其吴越文化却影响深远。临安是吴越国王钱镠的出生地和归息地,又是吴越国“一军十三州”中衣锦军所在地。临安馆藏秘色瓷、“官”款白瓷、金银玉器等晚唐五代时期文物,是当时最高科技与工艺水平的代表。 吴越文化博物馆,依托临安丰富的吴越文化遗存而建。展览经专家多次论证,兼顾学术准确与政治正确,以“吴越千秋——五代十国时期的东南乐土”为主题,系统展示吴越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以及发展成就,让人们得以跨越历史,聆听那个时代的回响。 一层序厅 展示结构:两大版块 六个单元 展陈面积6500平方米,三层空间划分两大内容版块,一层从吴越国历史文化看其价值影响,二层和三层从吴越国文物珍品看文明延续。两大版块、六个单元的结构安排,有总有分,有主有次,既有全景,又有特写。 第一版块:百年有待——吴越国历史揽胜。通过保境安民、纳土归宋、泽被后世三个单元,全景式呈现吴越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从衣锦城,到杭州城,到十四州,通过平叛,筑城,治水等保境安民举措,串起吴越国发展历程。再从善事中国,到纳贡受赏,到纳土归宋,乱世中的和平一统是吴越国最大功绩。最后从经济、文化两个维度,体现吴越国价值影响,吴越文化泽被后世,利在千秋。 第二版块:一脉风华——吴越国文物观止。划分金昭玉粹、风物竞秀、翠色千峰三个单元,以精品文物的组合展示、分类解读和重点呈现,挖掘内涵,阐述价值,凝练式诠释吴越国的独特贡献。 金昭玉粹,看唐宋之间风格过渡;风物竞秀,看吴越国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翠色千峰,秘色瓷专题,赏艺术之美,叹工艺之精。这些文物,综合反映了吴越国发达的经济、精湛的工艺和独到的审美,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多元繁荣,以及千年文脉的绵延不息。 二层镇馆之宝展厅 三层展厅 三层图书、文创展示区 展陈形式:张弛有度 手法多元 形式服务内容,色调统一舒适 一层以浅棕为主,体现宏大历史叙事,三块单元图版则以暗红穿插,作为空间切分,结构清晰明了,加深观展印象。 二层深蓝色调,凸显金银器、白瓷、玉器等文物特色。 三层暗红主色,营造窑火印象,衬托秘色之美。 空间张弛有度,展项疏密有致 一层以点串线,中岛突出衣锦城、杭州城、纳土归宋等重点展项,沿墙展开政治、经济、文化不同维度故事线,体现吴越国发展历程与价值影响。 二层分区组团,东段最高空间特设国宝厅,彰显镇馆之宝恢宏气质;中段狭长紧凑,几组中柜穿插,调节观展节奏;西段半围合区,为小巧玉器特辟静赏空间。 三层点线结合,独立柜重点文物,通柜成组文物,层高最佳位置打造厅中厅,以秘色瓷兽头足熏炉和盒式熏炉,营造悠远意境。熏炉氤氲,引入高山流水的知音冥想,带入旷达澄澈的诗意远方。 展示手法多元,加强传播力度 展览以文物为主,辅以文物复制品、3D打印、创作画、场景、雕塑、模型、景箱、流媒体、裸眼3D、魔屏、飞屏等多元方式,将厚重历史融入有趣互动,使吴越国历史文化得到全方位展示。 微缩景箱,小中见大。“广治不填湖”“舍别归总”“举力造船”等故事情景,生动再现吴越国以民为本、发展生产等政治、经济政策。 裸眼3D,在钱王剑静态展示的基础上,放大欣赏剑的动态特效与纹样解读。 3D打印,将不可移动文物搬进展厅。慈云岭资延院地藏龛,飞来峰青林洞水月观音龛,吴越国西湖石造像的代表,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临安海会寺经幢,缩小版打印模型可见其昔日完整面貌。 吴越文化包含甚广,魔屏结合飞屏构建大数据平台,扩大展览外延,定期更新吴越文化研究成果,加大吴越文化可持续传播力度。 展台照明设计,提升观展效果 照明设计,布点合理,明暗有度,智能可控。根据不同材质文物特性,选择适配灯光。特别针对秘色瓷,设计定制发光积木台,均衡光照中凸显秘色瓷莹润质感。透光率超97%的低反射玻璃,结合专业灯光调试,营造最佳观赏效果。 一层展厅 二层白瓷 三层秘色瓷 特色文物:珍品汇集 秘色盛宴 本次展览共展出文物350件(套),一级文物150件(套),珍贵文物占比80%,大量文物精品为首次亮相。其中143件秘色瓷集中呈现,打造秘色盛宴。 三大镇馆之宝 吴越文化博物馆的众多珍贵文物中,有三件于二楼特设厅中厅展示。这三件文物分别是秘色瓷褐彩云纹熏炉、秘色瓷褐彩云纹盖罂和秘色瓷褐彩云纹油灯,均出土于吴越国王钱镠生母水丘氏墓,是晚唐秘色彩绘瓷的典范之作。全浙江省目前共有18件,这里就占了3件,熏炉还是被列为禁止出国(境)展出的195件文物之一,极其珍贵。 秘色瓷兽头足熏炉 其他秘色珍品 除了三件国宝,吴越文化博物馆还展出许多器型少见的秘色瓷。型之韵、釉之美、技之巅,带您深度探寻秘色之境。 作为越窑青瓷中的精品,秘色瓷是晚唐五代至北宋,专为官方烧制的瓷器,以其釉色纯正,工艺精湛而著称,多用于王室使用和纳贡。其温润平和,类冰类玉,表达了当时的审美追求,对后世的耀州窑、汝窑、宋代官窑、龙泉窑乃至高丽青瓷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 秘色瓷套盒,可单件使用,也可套叠组合,造型与供养于佛门的果食器波罗子相似,阵列式组合,蔚为大观。 秘色瓷套盒 秘色瓷花瓣口海棠杯与海棠盘,如花绽放,组合罕见。 秘色瓷皮囊壶,仿游牧民族皮革水囊,体现南北文化交融。 秘色瓷夹耳带流盖罐、秘色瓷风字形砚、秘色瓷盒式熏炉等,均为鲜见器型,各具独特魅力。 釉凝千峰翠,器载春秋诗。陆龟蒙笔下“夺得千峰翠色来”,在此化作触手可及的风雅。一炉火红换秘色,美如湖山艳众生。秘色瓷代表了当时制瓷技术的最高水平,其类冰似玉的审美,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余特色文物 除秘色瓷外,金银器、玉器、白瓷、水晶玻璃器等,同样展现了吴越国精湛技艺、审美情趣和文化交流。 … Read more

五一徒步指南 | 解锁龙岗镇四大秘境, 邂逅浙西山水的极致浪漫

五月的风掠过浙西群山,吹拂着龙岗的每一寸土地。 当城市的喧嚣渐行渐远,浙西自然的山水缓缓靠近,这里的古道、山巅、峡谷正以最纯粹的姿态等待着徒步者的到来。 从吴越千年的沧桑足迹,到云端之上的星辰云海,这份攻略将带你领略龙岗镇四大徒步路线的独特魅力,开启一场身心与自然的深度对话…… 01 吴越古道:穿越时空的吴越千年 路线亮点 千年文脉:五代十国时期吴越与南唐的分界古道,全长约35公里,起于龙岗镇龙井桥,途经浙西天池,终至安徽省宁国市,是浙江与安徽的主要通道之一。青石板路刻满徽商足迹,顺吴越古道石板路台阶而上,沿线历史文化遗迹众多,塘岭关“一夫当关”的雄浑至今犹存,会师亭的红色文化旌旗漫卷。 天池秘境:远眺千顷山,千亩高山草甸与浙西天池相映成趣,春夏之交杜鹃花海漫山遍野,被誉为 “江南第一池”。身处其中,可谓是”天地人合一,似在画中游”。 生态长廊:沿途瀑布群(如天龙瀑、神龙瀑)飞珠溅玉,柘林源溪水清冽见底,一路溪流陪伴,瀑布奏鸣,跌宕起伏,偶见野生梅花鹿、黄麂在林间穿梭追逐。 徒步贴士 费用:免费; 入口导航:经高速自驾至龙岗高速口,导航至“大峡谷村”,直达徒步起点。若要降低难度,则导航至“桃花溪村”; 接驳:提前联系农家乐接驳; 难度系数:★★★(6公里左右,累计爬升500米左右,建议2小时); 最佳天气:晴天,光影层次最丰富; 住宿推荐:龙岗镇桃花溪村、龙井桥村、大峡谷村。 02 太子尖:云端之上的星辰剧场 路线亮点 浙西三尖之一:海拔1557米,为华东地区最佳网红打卡地,登顶可俯瞰皖浙天路、浙西天路,远眺黄山群峰(天气适宜时),云海、云瀑翻涌时如临仙境。 星空盛宴:山顶光污染极低,春夏银河横跨天际,是摄影爱好者的观星圣地。 红色记忆: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壕遗址隐匿群山间,徒步中可感受历史的厚重。 重装徒步(专业线路):太子尖-百丈岭-童公尖,建议重装两天一夜行程,请在专业人士陪同下尝试。 徒步贴士  费用:免费; 入口导航:经高速自驾至龙岗高速口,导航至“太子尖”,由太子尖驿站平台对面入口开始徒步; 难度系数:难度系数:★★(徒步40分钟左右登顶); 装备建议:登山杖、手电筒、冲锋衣(山顶与杭州市区温差达10℃左右)。 03 百丈岭:翻山越岭的绿野仙踪 路线亮点 原始野趣:全程20公里穿越无人区,箬竹林、高山杜鹃、野樱交替呈现,偶遇松鼠在枝头跳跃。 秘境湖泊:杜鹃湖镶嵌山间,湖水倒映蓝天白云,恍若仙境。 古道遗韵:清代徽商古道遗迹尚存,青石板路与现代徒步道交织,时空在此交错。 徒步贴士  费用:免费; 路线指引:自驾至龙岗镇上溪村,沿指示牌至百丈岭营地(海拔约1200米),翻山至百丈探雪村落景区,住宿一晚后,约接驳车送至上溪。或由百丈探雪村落景区徒步至百丈岭营地后返程; 难度系数:★★★★(20公里穿越线,含杜鹃湖往返,预估5小时以上); 季节限定:4月下旬至5月初,万亩杜鹃花海与高山云雾共舞; 补给建议:营地提供热水和简餐,建议携带高能量食品(如坚果、牛肉干); 住宿推荐:百丈探雪村落景区不远微度假酒店; 餐饮推荐:百丈一桌菜(百丈探雪村落景区)。 04 浙西大峡谷:剑门关亲水栈道 路线亮点  峡谷奇观:剑门关景点位于峡谷内掏金坪至五星桥的溪流滩谷间。此景段内,群峰连绵、水流湍急、空气清新、景色怡人。 亲子友好:游步道2000余米,是徒步穿越峡谷的体验区域,平缓易行,适合家庭休闲出游。陆路可谷底探景,尽享雄奇大气的峡谷风光。 游艇激浪:水路可皮筏漂流穿过全景段,体会激流勇进、浪潮澎湃的畅快。 徒步贴士  门票:60元(剑门关+柘林瀑)或30元(剑门关徒步五一优惠价); 入口导航:自驾至浙西大峡谷游客服务中心; 难度系数:★(游步道2000余米); 开放时间:9:00-17:00(五一期间正常开放)。 精品民宿推荐

侨青入乡:茶香飘出共富“新路径”

近日,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内茶香满溢,一场“采茶制茶大赛暨龙岗镇实习实践基地授牌仪式”火热举行。临安区留联会会长潘青青带领来自龙岗镇华川村、相见村的茶农代表与高校师生以茶会友,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侨青入乡架起 “茶叶进城”桥梁 01. 作为临安区留联会会长,潘青青充分发挥侨界资源优势,以“侨亮乡村”计划为抓手,引导海归人才与乡村产业“双向奔赴”。在潘青青的助力下,2022年,推动建成“相见共富茶厂”,实现茶青本地加工,带动村集体增收;2023年,联合多部门成立“相见茶事服务中心”,推动高山茶走向产业化、品牌化。“我们希望通过高校的科研力量和市场化的运营思维,让深山好茶走出大山,让茶农共享发展红利。”潘青青在活动中表示。 02. 产学研融合 激活茶产业创新 活动当天,茶农代表与茶学院学生开展采茶PK大赛,邀请学生品尝相见恨晚茶、浙西三道茶。随后,举行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与龙岗镇实习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未来将围绕茶叶种植、加工技艺提升、新茶饮研发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在潘青青牵头下,高校学子用创新思维与专业知识,与龙岗实际需求相结合,研制三款特色新茶饮,创新研发三款新茶饮(釉雪点茶·秘色风雅 、 春笋琼露·竹韵雅集 、竹涧山核·火烧云)。 组团发展 助推乡村振兴 03. 在活动主会场党群富立方展销区设置“侨青入乡实践”特色展区,“山屿溪谷”“三渡山地运动公园”“龙岗故事观堂”等“侨青入乡实践站点”集中亮相。现场炒制茶叶,潘青青在现场推介相见恨晚茶,其独特的茶香与韵味引得众多参观者驻足品鉴,纷纷对这款好茶赞不绝口。龙岗镇持续整合侨界资源,以“浙西天路户外圈”建设为契机,深化“茶旅融合”模式,依托“山屿溪谷”旅游驿站、“侨青入乡实践站点”等载体,串联高山茶园观光、茶文化体验、新茶饮消费等场景,打造浙西茶文旅目的地,引导更多海归青年回乡创业,推动更多海归项目落地,为乡村振兴注入“侨”动能。 从深山茶园到城市茶桌,从传统技艺到现代品牌,龙岗镇正以统战聚力、校地协同、产业创新书写“茶叶进城”的共富答卷。潘青青与海归团队的身影,恰是临安“侨助共富”实践的缩影,亦是乡村振兴路上“所有相见,都不算晚”的生动注脚。

《浙江日报》解码三张金名片背后的临安智慧

近日 《浙江日报》整版刊发报道临安 赓续千年吴越文脉 锚定以产兴城新路 在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即将进入倒计时100天的节点,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了临安——去年完成扩区的天目山-清凉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将作为杭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本,接受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的调研考察,其中的核心,便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协调保护与发展,是城市建设进程中面临的永恒课题。如今临安正在用自身实践给出新的解法,通过“产业强区、富民安区、实干兴区”三大战略,擦亮“科创”“生态”“文化”三张金名片,推动“吴越名城·幸福临安”建设渐入佳境。 ▲临安人民广场 先进制造的升级和绿水青山的和谐发展共振,钱氏家训的传承和乡村的万家灯火交相辉映,构成了临安独有的模样。在临安,一场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山区实践,正从钱王故里走向世界舞台。 科创强区 从“工业上楼”到 创新生态的临安解法 杭州创新活力之城的建设,离不开城西科创大走廊这一高能级的科技廊道。位于临安的青山湖科技城,是大走廊的西部节点,承载着“先进制造业中心”的重要使命与定位。整个“大城西”地区亦是杭州的生态安全屏障,空间资源瓶颈亟须突破,建设用地有限。 为此,临安定下“三年腾拓一万亩产业空间”的目标,在“螺丝壳里做道场”,如今青山湖科技城的标准厂房在大走廊占比已经超过了40%。“今年初杭州全球关注度最高时,不少项目慕名而来,想在城西科创大走廊落户,其中大部分目光都聚焦在了临安。”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招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因为临安的空间,相对大走廊内其他地区来说是供应最充足的。 ▲青山湖科技城“工业上楼”效果图 这场空间“魔法”,临安是怎么变的?早在杭州发布推进“工业上楼”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前,临安的 “工业上楼”就已经开始在24宗土地上铺开,工业空间的容积率已然向2.5突破。“未来,货车可以直接开到楼顶。”博尔玛项目的总经理刘阿巴罗指了指还在建设中的厂房,容积率可达5.0,比国内“顶格”3.0的容积率还要高,“我们希望的产业生态是层层皆首层,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工业上楼”解决了空间要素对杭州“大城西”的产业发展制约,而创新的协同机制,则带动了杭州的科研成果“从1到多”的产业化发展,让更多在杭州孵化的企业,能够扎根杭州,完成规模化生产与成长。 “西临合作”是创新协同的新方式。紫金港科技城位于大走廊东部核心区,重研发和科创,青山湖科技城是西部制造高地,重“智造”和转化。两区强强联合,形成“临安交净地、西湖做产业”的新模式。 “链式招商”是创新协同的新引擎。通过对区内重点产业在招商上的延链补链,临安已经在集成电路装备制造、精密仪器制造等多个产业赛道上形成了产业创新集聚效应,建立研发中心,从企业端推进创新。 ▲清华大学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结构及人工智能生物学分室 通过对区内31家科研院所进行整合,并引进清华大学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等国家级的科研重器,“创新”标签在临安愈发凸显。 2024年,临安创新指数首次进入全省前十,连续五年稳居全省第一梯队;临安科技成果转换交易量的增速大幅度提升至27.2%,增幅居杭州市前列;科技强基重大项目投资额、高新产业增加值占比、R&D投入强度等多个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在科创的牵引下,临安实现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数、引进大学生数、高层次人才数全部创新高,一个城西科创大走廊的“硬核引擎”新城正在崛起。 生态富民 从“多田套合”到 绿色共富的临安实践 今年初,临安的太子尖迎来了一次彻底的“出圈”,年轻人组队奔赴云海日出,在山顶肆意歌唱致敬说走就走的青春。看似偶然背后,实则是临安近些年在“生态+文旅”下的苦功夫:推动“一廊三圈十八景”全域景区建设,引进乡村运营团队,让临安不少“空心村”通过乡村运营重新焕发活力,成为“度假圣地”。 ▲临安天目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成立初衷,便是寻求生物圈保护与发展的平衡,而坐拥天目山和清凉峰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临安,在绿水青山中寻求解题思路,利用生态资源优势,推动杭州西部的广袤山村迈向共富之路。 “点绿成金”,用好“天目山”这一生态IP。天目山的生态价值首要体现在休闲旅游上,于是临安便在天目山打造出系列精品民宿以及康养产品,提供优质的消费落地场景。其次是天目山脉约1千米海拔的高山环境,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蔬菜的错峰生长,于是临安在高山推动蔬菜的标准地建设,推出“高山蔬菜”“天目小香薯”“天目水果笋”等一系列优质农产品,并进一步推广“天目山宝”区域公用品牌的覆盖和使用,从而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对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临安来说,土地要素制约是不可避免的现实难题,全区15万余亩的永久基本农田被划分为上万个片区,平均片区面积仅为14亩。2024年初,全区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套合率仅63.8%。在“巴掌地”上增加土地的复合功能,是临安探索出的实践路径。 ▲临安於潜镇光明农场 临安采用浙江省提出的“多田套合”创新性理念,通过跨部门合作,探索出永久基本农田与高标准农田 “三统三同”实施路径,短短一年时间,临安“多田套合”率便达到了84.7%。龙岗镇汤家湾村的娘娘畈连片农田,耕机在有条不紊地运作,巨大的绿色防鸟网拔地而起,这是新建的“稻蛙共生”养殖基地。“通过‘多田套合’整治,农民能拿到比周边镇平均高出300元每亩的土地流转费。”相关负责人说。 在生态赋能下,临安三次蝉联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区,乡村振兴实现“连优”,连续六年获评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一座绿水青山间的生态之城正铺展开诗意栖居新画卷。 文化铸魂 从千年吴越到 现代IP的临安表达 近两年来,吴越文化频频“破圈”,吴越文化博物馆开馆至今累计接待观众超26万人次,成为闻名长三角的网红打卡点。 ▲吴越文化博物馆 从一段存在不足百年的历史,到如今活跃在学界文艺界的文化符号,吴越文化为何能够突破漫长的时间禁锢,实现焕活?这其中有其自身的文化特性因素,也离不开临安持续对吴越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 系统性研究保护激活了文化基因。从文献集成、基础研究、通识读物、应用研究四个方面对吴越文化开展系统研究,已经出版了《吴越国通史》《吴越国政治研究》等6部研究著作。吴越文化博物馆作为全国唯一以吴越国历史文化为核心的专题博物馆,系统展示吴越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以及发展成就,是文化基因激活的核心窗口。而以博物馆为核心的吴越国衣锦城考古遗址公园“一街三区块”,搭建起了临安文化标识的“四梁八柱”,将文化基因融入城市建设血脉。 ▲改造后的临安第一街——衣锦街 “文化+”激发了新活力。“文化+新媒介”推动文化“破圈”,歌舞剧《陌上花开》首演即爆,纪录片《吴越国》开拍,电视剧《太平年》完成拍摄并定档央视。“文化+旅游”产品消费火热,太子尖看雾、青山湖品绿、百丈岭探雪、牵牛岗观星等四大户外打卡点引爆全网,小红书、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上临安话题量位居杭州各区、县(市)前列。“遇见吴越”等特色研学线路及主题产品订单激增,吴越物华集引领非遗集市新风尚。“吴越信物”系列文创今年“五一”单日最高营收达3.2万元,还作为浙江馆的代表亮相深圳文博会。“遇见吴越”研学路线订单激增,文化消费引领文旅风尚。 “文化滋养”涵育文明新实践。《钱氏家训》在临安家喻户晓,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临安人。“吴越明礼”文明实践品牌不断擦亮,以“垃圾换咖啡”引领的太子尖“无痕山野”文明实践获得全网点赞,锦南街道市坞村共享自习室托举起了放学后孩子们的功课,爱心冰箱为工人的夏天送去一抹清凉……临安连续三年获评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区。 ▲楼璹的《耕织图》临摹画 以吴越文化为牵引,临安正在打造系统化的文化谱系,文化矩阵释放叠加效应——在古老的天目山,生态文化、名人文化、茶盏文化、禅宗文化、红色文化交织融合,文化多样性魅力无穷;围绕闻名中外的《耕织图》,农耕文化和当代农业发展紧密衔接,现代版的《耕织图》亮相日本世博会,展示了江南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围绕西部的诸多历史古镇,浙西民俗文化蓬勃发展,昌化鸡血石雕刻、神兽花灯、红毛狮子、湍口烫画等非遗瑰宝百花齐放。 站在新的时间节点回望,临安的蝶变令人惊叹。但若细究其发展逻辑,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些“矛盾”的和谐共生里:它既有攀登“硬科技”高峰的锐气,又有守护万亩良田的定力;既敢把厂房建到八层高空,也愿花10年修复一座天目古窑遗址。这种“既要又要”的底气,源于对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当科创为城市锻造硬核实力,生态为民生铺就温暖底色,文化为精神构筑认同坐标,三者交织出的不仅是城市的高速发展,更是一个关于“人如何诗意栖居”的答案。在临安,你可以在实验室里改变世界,也可以在山野间找到自己。这座城市正带着所有岁月馈赠,走向更辽阔的星辰大海。

吴越文化博物馆:一扇通往千年吴越的时空之门

杭州市临安区吴越文化博物馆是国内首个吴越国史专题博物馆,位于临安区功臣山下,于2024年10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开馆以来引发热潮,好评不断。它由中国首个获得普利兹克奖的知名建筑师王澍设计,建筑灵感源自宋代画家李唐的“半边山水”构图,结合临安本地夯土墙、块石墙等乡土元素,依功臣山而建,形成山水田园交融的独特风格,表达了“吴越钱氏在乱世中守住东南一方乐土”的意境。 吴越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6500平方米。共展出文物350件(套),一级文物150件(套),珍贵文物占80%,大量文物精品为首次亮相。其中143件秘色瓷集中呈现,打造秘色盛宴。 吴越文化博物馆共三层空间,划分为两大版块、六个单元。第一板块(一层):百年有待——吴越国历史揽胜,分保境安民、纳土归宋、泽被后世三个单元,全景式呈现吴越国保境安民、造福东南的历史成就和文化特质,突出吴越国善事中国、纳土归宋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第二板块(二三层):一脉风华——吴越国文物观止,分金昭玉粹、风物竞秀、翠色千峰三个单元,以精品文物的组合展示、重点呈现,凝练式诠释吴越国在五代十国乱世中对延续中华文明做出的独特贡献。 吴越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是融于华夏儿女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是延续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博物馆以文物为媒,将千年前“东南乐土”的繁荣与智慧娓娓道来,成为杭州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历史文化新地标。正如钱镠家书“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温情邀约,这里值得每一位热爱历史的旅人驻足细品。 吴越文化博物馆,邀您共赏吴越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