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山西 晋善晋美(3)可以用手撕的钢,信吗?

文 / 尹灵  图 / 中新社山西分社 午饭后我们来到位于山西省综改示范区的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参观。据说这里的“明星”是一款叫做“手撕钢”的产品,所谓“手撕钢”,就是用手就能撕碎或者撕破的钢。在海外居家过日子,用得最多或者见得最多的是家用铝箔,食物上烤箱之前,用铝箔包好或者在烤盘上先铺一层铝箔。而钢在我的印象里,就是钢精锅(貌似现在也不常用了)或者不锈钢勺子,今年4月份去德国旅行时,在双立人品牌波恩店找到一款长柄的小钢勺,用来搅拌咖啡或者在深的食物容器里取东西,让我颇为高兴,现在要去“手撕”钢,让人很好奇。 太钢带钢讲解员给大家讲解 只有亲手“撕”过,才信。工作人员在旁边提示:小心手!这钢厉害着呢,可以划破手,你以为只有你可以去“撕”它? 进入车间,大家顾不得讲解员解说,直奔那个可以被“手撕”的钢片,当一片片泛着灰色暗光的“钢”被大家撕成一条条一片片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惊呼“太不可思议了”。 据介绍,“手撕钢” 的厚度仅有A4纸的四分之一,是太钢集团继2017年的“笔尖钢”之后,又一项自主研发的、可替代进口的产品,是目前中国最薄的不锈钢之一,此前该产品因工艺控制难度大,长期被日本、德国等国家垄断。不锈钢精密带钢的尺寸范围一般在0.05至0.5毫米之间,0.05毫米以下则称为不锈钢箔。这种超薄的不锈钢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车、电子、家电、计算机等领域。 目前该公司与众多海内外企业展开合作,超前开发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柔性太阳能光伏发电、海洋探测、新型锂电池包覆等领域的新型材料。 摸一摸,是否带着体温 只有亲身体验,才知道创新成功后的喜悦 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8月28日,是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占地6.5万平米,总投资8.6亿元。 精密带钢公司拥有:四立柱廿辊轧机,光亮退火线、二十三辊拉矫机、纵切线、TA机组等主要装备。依托太钢全流程不锈钢先进生产工艺,年产300、400 系列,厚度0.02~0.5mm、宽度3~650mm高强度不锈钢精密带钢2万吨。产品在航空航天、军工、核电、石油化工、汽车、高端电子、家电、精密机加工等高端制造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6年精密带钢公司组建“手撕钢”开发团队,针对“手撕钢”的工艺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团队历时两年,攻克175个设备难题,452个工艺难题,经历了700多次失败,2018年初“手撕钢”实现了600mm以上宽幅“手撕钢”的量产,太钢精带也成为了全球唯一可以生产宽幅软态“手撕钢”的企业。中国金属学会组织了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定 “手撕钢”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太钢带钢参观 2018年“手撕钢”参加主题为“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第五展区“大国气象”第三单元“中国制造”18号展位与大飞机毗邻展出,并被永久收藏。“手撕钢”作为钢铁行业创新突破代表,荣获了2019年冶金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大奖、2018年央企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 国企的创新、技术攻关、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等都对山西省经济转型、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这一类的企业越来越多。 参访团的代表们个个竖起大拇指,是对太钢的点赞,也是对中国实现技术突破的真心夸奖。  

贵州: 打造旅游新名片

加拿大七天传媒明居文图(除署名外) 传统的贵州旅游名片被概括为一棵树,一栋楼,一杯酒,一台戏。一棵树是指位于安顺境内的黄果树大瀑布;一栋楼是指贵阳市的甲秀楼,寓意科甲天下,秀才辈出(还有一个解释是遵义会议会址);一杯酒是指闻名于世的贵州茅台酒。取赤水河之水,仁怀的高梁,堆料三年以上才开始发酵,高温取酒,富含酚类物质,有贵州茅台特有的香气;一台戏是指贵州省着力打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侗族大歌、布依族八音坐唱、苗族上刀山等民族大戏。 野玉海景区的千户彝寨民居 10月9日至10日,参加“行走中国—2019世界华文媒体贵州行”的来自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家的28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贵州省六盘水市,体验山地公园省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用手中的镜头和笔发现贵州、记录贵州、推介贵州,向海外讲述贵州发展的“好声音”,发现贵州旅游新景点、新名片。 华文媒体代表观看美丽的彝族姑娘打陀螺 代表们实地采访了六盘水野玉海景区内的中国最大的千户彝寨,彝族历史文化博物馆九重宫殿、彝族太阳历广场、火把祭祀广场、土司庄园……在千户彝寨里,随处可见彝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与景点,恍如走进千年前的彝族部落,他们打糍粑、打陀螺、跳竹竿舞、跳火把舞……深度体验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千户彝寨彝族同胞唱歌迎宾 千户彝寨一隅 / 中新社贵州分社图 谈起贵州行的感受,代表们纷纷表示有许多想不到,“想不到这里的发展如此快!想不到这里的交通如此完善!想不到这里的风景如此美丽!”。对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欠发达的老旧印象彻底改变。今天的贵州已经成为中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是中国西南重要交通枢纽,是中国发展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 野玉海景区的玉舍雪山滑雪场入口 野玉海景区的玉舍雪山滑雪场—冬天滑雪夏天滑草 贵州近年来不断推介旅游走出去,美国、英国、意大利、瑞士、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刮起“多彩贵州风”。贵州旅游发展持续“井喷”,海外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2018年贵州省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9.6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400多亿元人民币。当前的贵州正在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撕掉了贫困的标签,贵州的新形象应当在世界舞台上重新展示。 从六盘水市梅花山景区索道俯瞰高速公路及隧道  

世界第一,看贵州六盘水

文图 / 明居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六盘水不仅有煤和钢铁,还有诗和远方。”贵州省六盘水市市委书记王忠在2019妥乐论坛开幕式上说,六盘水作为中国“三线”建设重点布局和发展起来的一座新能源、新材料城市,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素有“江南煤都”“中国凉都”之美誉,是贵州省工业重镇和中国西南地区川滇黔桂“四省立交桥”,先后获得“中国发展型魅力城市”“中国十佳最具开发潜力城市”“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全球避暑名城”等殊荣,六盘水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战略能源城市和面向东南亚的战略高地。 2019年10月8日至11日,来自世界各地的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8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开始了“行走中国”考察贵州六盘水的行动。六盘水的世界第一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长9.91公里的世界第一索道位于钟山区梅花山旅游景区,是六盘水围绕全域旅游着力打造的山地大健康旅游产品体系的十余个重点景区之一。 位于水城县海坪千户彝寨景区的世界鞭陀博物馆有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世界第一大鞭陀。 水城县玉舍镇海坪村从千户彝寨到林海雪原玉舍滑雪场的观光火车号称世界第一高铁。 水城古镇天下第一锅(烙锅)极具特色。 世界第一高的北盘江大桥,全长1341米,垂直高度达565米,相当于200层楼高。(网络图片) 盘州市妥乐村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千年古银杏树群,被誉为“世界古银杏之乡”。一妥乐论坛是贵州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自2016年创办以来,先后有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的政府官员、知名行业商协会、知名企业家到盘考察交流,并出席妥乐论坛,与国内2100多家企业开展了合作交流。妥乐论坛是第一个落户村级的国际论坛。  

2019冬季运动与投资论坛在蒙特利尔举行

  参与论坛的部分嘉宾@ Septdays 加拿大七天传媒图片 【七天讯】(记者 德昊 梦溪 颜宏 独玉)由世界休闲体育协会、加拿大冰雪之星体育公司、顽石会与加拿大七天传媒联合举办的“2019冬季运动与投资论坛”10月9日在蒙特利尔举行。 中国驻蒙特利尔副总领事张珩,世界休闲组织名誉主席、前英国体育理事会执行主席、前欧洲理事会体育发展局主席德雷克.卡塞,世界休闲体育协会主席、首都体育学院教授李相如,世界休闲体育协会副主席、首都体育大学教授杨铁黎,世界休闲体育协会常务理事、湖北大学教授刘勇,世界休闲体育协会理事、湖北大学教授石岩,西安体育学院教授蔡军,澳门体育协会名誉顾问、熊猫文体集团策划总监Jack Fong,世界休闲体育协会常务理事、厦门竞豹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动天下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森树,上海盟海投资基金总裁张健博士,上海冰狐冰上运动俱乐部主席沈冰宇,加拿大冬季运动培训协会主席Tim Oldfield,加拿大长野冬奥会有舵雪橇冠军、加拿大体育名人堂入选人物、著名运动员Dave “Eli” Maceachern,Laurentien地区商会中加关系负责人Jean Schiettekatte ,加拿大冰雪之星体育有限公司总裁严翔,顽石会总裁杨军,加拿大七天传媒主席尹灵以及来自加拿大冰雪俱乐部等相关行业的人士70余人出席论坛。   七天传媒主席尹灵致欢迎词,她代表论坛主办方欢迎大家在这个红叶渲染的美丽季节来到蒙特利尔。她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通往冰雪覆盖的冬天的必由之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我们汇聚蒙特利尔来讨论冬季运动相关话题,非常有意义。” 她说“自从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以来,冬季运动点燃了全体国民的热情,参与冰雪运动成为时尚。北京成为继2008年夏季奥运会之后,又要举办冬奥会的城市,这是北京的荣耀,中国的荣耀,也是海外华人的荣耀。 “加拿大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在冬季运动上拥有得天独厚优势的国家。我们愿意同大家一道,分享加拿大在冰雪运动上的成功经验,促进加中两国间在冬季运动中的交往,增进友谊与合作,迎接2022北京冬奥会的召开。“   张珩副总领事在致辞中说:“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临近,中国民众对冬季运动的热情不断高涨,中国冰雪产业与市场快速升级和扩大,为中国和世界的投资者带来巨大商机。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室内冰场588块,雪场869个。冰雪产业总规模3679亿元,比上年增长16%,为147.16万人解决了就业问题。2018年全年,全国直接上冰上雪超过5000万人次。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正在稳步实现。 “与此同时,得益于同北京、上海直航的开通,也得益于在座各位从业者的推动,魁北克的冰雪魅力开始进入中国民众视野。2018年,中国访问魁北克民众达到了19万人次, 比2016年增长38%。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在魁北克的雪道上驰骋,也有越来越多的魁北克教练受邀踏上了中国的冰场。可以说,中魁在冬季运动领域合作的天时、地利、人和在快速积聚,我们面前是一片广阔‘蓝海’。” 张副总领事说:“正因为此,今年8月在翠湖山庄召开的首届中魁旅游论坛取得超乎预期的成功,中魁各界发出呼声,共同推进双方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冬季运动和冰雪产业的融合、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融合。我期待本次论坛的举办能进一步促进中国市场需求和魁北克资源优势的结合,实现助力中国冬季运动、带动魁北克冰雪经济的双重目标,并为增进双方民众相互了解和友好交流做出积极贡献。”   卡塞先生分享了国际休闲体育方面的基本情况和趋势。 世界休闲体育协会主席李相如在致辞中说:“加拿大的冰雪人才很多,中国市场对高水平的国际冰雪人才需求很大;加拿大的冰雪产品,包括运动器材、装备、仿真冰技术等都在世界上享有良好声誉,有很强的竞争力。” 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协会副主席张东航也分享了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方面的情况。 随后进行了分论坛讨论,大家围绕“北京冬奥会与冰雪产业的契机”、 “冬季运动培训”、 “冬季运动项目与投资机会“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杨铁黎、刘勇、石岩、蔡军等几位教授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对北京冬奥会、冬奥会给中国带来的契机等发表了精彩独到的见解;蔡军教授还介绍了延安一家滑雪场的情况。几位在投资领域颇有心得的企业家、投资人张建、沈冰宇、谢森树等介绍了投资冰雪领域的一些经验。奥运冠军David不仅分享了他个人的成功经验,他带来的1998长野冬奥会金牌在论坛上引起轰动,大家争相和他及金牌合影,他和加拿大冬季运动培训协会主席Tim表示将尽全力帮助北京冬奥会。   论坛主办方为参与研讨的嘉宾颁发了证书。 在晚宴上大家对论坛的成功纷纷表示祝贺,期待2020年论坛再见。 本次论坛由加拿大BLG律师行和博大集团协办。    

变性黑客盗窃上亿个人信息 加拿大600万人中招!

  七天记者 颜宏 上个月发生的北美最大信用合作社加鼎银行集团(Mouvement Desjardins)被内部员工泄露近290万个人和企业信息的余波未平,很多魁北克人还在焦虑着如何防止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潜在风险,美国第五大信用卡发行商COF(Capital One Financial Corp.)本周一宣布再次发生大规模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约1.06亿信用卡客户的信息被泄露,其中包括600万加拿大客户,因为很多加拿大人申请COF信用卡是因为该公司与Costco, Hudson’s Bay等知名商家长期合作,特别这还是Costco 指定的信用卡,所以涉及加拿大的客户多是Costco的会员。这也是这家公司在5年时间里发生的第三次大规模客户信息泄露事件,上两次分别发生在2014年和2107年。 根据COF发布的信息,这次个人信息泄露的主体是从2005年到2019年初申请信用卡产品的个人和小企业,被泄露的信息包括该公司在收到信用卡申请时收集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住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出生日期,自我报告的收入,部分人的社会保险号码(Social Insurance Numbers)和银行账户号码,这其中有1百万加拿大人的SIN号码和8万个银行账户号码。除了这些数据之外,黑客还获得了信用卡数据,包括信用评分、限额、余额和付款历史以及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共23天的交易数据。就是说不仅持卡人的个人信息被泄露,持卡人的消费习惯和经济能力也被外人所知,比如持卡人喜欢购买什么牌子的商品,经常去哪个餐馆吃饭,车子多久加一次油,每次加什么型号的汽油;出去旅游的行程安排以及住宿酒店选择等等各种有可能导致商家进行有针对性推销的消费信息。 泄露始末 据悉,本次泄密自3月12日就发生了,一直持续到7月17日,这期间COF浑然不觉,安全防范措施形同虚设,还是犯罪嫌疑人自己在网上炫耀,并贴出了部分COF客户的个人信息后被一位有良知的网友看到,才通知了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该机构一位信息安全专家在7月19日通过电子邮件通知了COF,被示警两天后,COF才报警,警方则在7月29日抓捕了犯罪嫌疑人,原负责COF数据托管的亚马逊云计算公司AWS(Amazon Web Services-Cloud Computing Services)系统工程师汤普森(Paige A. Thompson)。 尽管COF表示本次被泄露的信息不太可能被传播或用于欺诈,但司法部的刑事起诉书称,汤普森打算将这些数据在网上散布。COF则强调自己的调查仍在继续,预计此次事件将造成约1亿至1.5亿美元的损失,主要是客户通知、信贷监控和法律支持方面的费用。 COF还在最快时间内提供了以下的指南来帮助客户确定自己的信息是否已被访问以及如何加强帐户安全性。但和加鼎银行总裁在事件发生后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说明情况,宣布防范措施不同,截止到记者发稿为止,COF的高层一直保持沉默。 COF发布的指南包括: COF将通过“各种渠道”通知受影响的个人,并为所有受影响人提供免费的信用监控和身份保护服务; 建议客户注册帐户短信或电子邮件提醒,以帮助跟踪自己的金融活动; 建议客户随时监控信用卡帐户是否存在异常或可疑交易; 如果发现异常活动,请拨打信用卡背面的电话号码; 提醒客户对发送钓鱼邮件和电话的可能性保持警惕,网络钓鱼经常冒充合法公司或官员试图获得个人信息或银行账户信息‘ 强调COF绝对不会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要求客户提供信用卡或帐户信息,或者社会保险号码; 发现涉及网络钓鱼活动的电子邮件后将其转发至Capital One官方安全帐户[email protected]。在转发后,请勿回复可疑电子邮件并将其删除。 黑客其人 加鼎银行泄密事件发生后,公众至今不知道那个非法盗走近300万人个人信息并在暗网上打包售卖的“家贼”到底是谁,用什么手法获得的访问权限以及到底有多少信息已经被售卖,警方和相关调查机构都以案件正在调查中为由而三缄其口,到目前为止该“数据专家“只是被开除,并没有被起诉。而发生在COF的信息泄露案则很快锁定犯罪嫌疑人,F.B.I在7月29日逮捕了来自西雅图、33岁的汤普森,她被指控犯有计算机欺诈和滥用行为,并将于8月1日出庭。 根据提交到法庭的资料,汤普森在2015年至2016年间担任亚马逊云计算网络服务公司的系统工程师,目前供职于Netcrave Communications,一家为多个媒体提供服务器服务的公司。 她是一名变性人,现在为女性,以“Erratic”(意为漂泊不定的人、古怪的人)的名字活跃于社交网络。她经常在Twitter,Meetup,GitHub,Slack等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描述成一个爱猫的软件工程师,作为一名变性人,她也公开表达过在交朋友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她还曾分享过自己精神方面的问题,谈过想要自杀的念头等。也正是这种止不住“晒“的欲望让警方不费吹灰之力就锁定了她。 据悉,汤普森在盗窃COF客户资料时非常谨慎,根据她自己在社交网络“晒”出信息,她是通过对COF网络应用程序上的防火墙进行“错误配置”获得了对敏感数据的访问权限,并最终获取客户文件。为了避免被追踪到,她使用可匿名的特殊浏览器Tor来操作,使用IPredator 的 VPN服务来规避追查,同时又在公开的社交网络上炫耀自己的“成就“。 她在聊天软件Slack的一个频道中,解释了自己用来侵入COF的方法,即使用特殊命令来提取存储在亚马逊云服务器上的COF目录中的文件;她在twitte上吹嘘自己拿到了COF的客户信息,并宣布想要和网友分享这些客户的姓名、出生日期和社会保险号码等信息的愿望;4月份就在软件源代码托管服务平台GitHub上使用自己的真实名字发布自己盗取COF信息的秘密,为了表明真实性,还贴出了她在3月12日至7月17日间窃取的部分COF客户资料,而正是一名使用GitHub的网友看到她的帖子才通知了有关机构。 汤普森也从不羞于启齿她的“黑客“身份,她在Meetup上组织了一个名为Seattle Warez Kiddies的小组,这个小组被描述为“对分布式系统、编程、黑客攻击和破解感兴趣的人的聚集地”。 正是她的高调网络社交活动给警方留下了追查线索。据悉,F.B.I.先是通过汤普森在Meetup上留下的痕迹追踪到她的其他社交网络动态,并看到她在twitter和Slack上描述这次数据泄露的帖子。通过她过往帖子中的一张宠物发票照片,调查人员最终核实了她的身份。 和社交网络上的高调不同,汤普森被抓捕时看起来很落魄,和其他四个人合租一套公寓,也没钱请律师,最后由法院指定了援助律师。 云数据安全 提交到法庭的文件显示,被汤普森盗取的COF客户数据存储在AWS,她突破了一个防范不严的防火墙,从而入侵了这些数据,这在金融界引发了使用云端服务是否安全的思考。COF是金融机构中最早使用云计算服务的公司之一,因为觉得云计算安全可靠,COF在其他银行还在为是否将客户数据移出自己内部的数据中心方面犹豫不决时,率先使用或试用了几乎所有AWS的产品来开发、测试、构建和运行其最关键的工作,包括全新的旗舰产品:手机银行应用程序。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转向亚马逊或微软等服务商来完成本应在自身数据中心内配置计算机的工作,云计算行业得以蓬勃发展。这些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处理能力随后被出租给云客户,客户根据计算机的工作量来支付费用。 而云计算之所以流行起来,部分原因是使用这个服务可以让软件工程师避开繁琐的安全限制以及绕过企业自行开发技术方面的缓慢过程,转而获得启动AWS服务器所带来的简便和速度,但很容易产生许多云配置错误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会使敏感数据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访问。比如仅在2017年,就发生了美国加州数据分析公司Alteryx——执行美国人口普查的公司之一,因亚马逊AWS S3存储桶简单的配置错误问题,导致1.23亿美国家庭的敏感数据泄露;再比如美国陆军情报与安全司令部(INSCOM)至少100GB的“军事机密”文件,被暴露在Amazon S3服务器上供网民公开访问;还有AWS上存储的180万伊利诺伊州选民的信息被泄露等。 这些信息泄露事件不仅给美国公民隐私安全和选举安全蒙上了一层阴影,也给广大的云计算服务商以及云计算服务使用者提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云端数据安全到底该由谁来保护?怎么保护?保护不当谁该为此买单? 随着涉及云端数据的泄露事件越来越多,亚马逊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力图将这种风险降至最低。2017年,亚马逊推出了一系列技术来检测此类配置问题,并使其更易于修复。对于本次事件,亚马逊发言人将其归因于防火墙问题,而非云计算问题。 … Read more

蒙特利尔市中心1500号楼盘启航,还没有购票的伙伴们抓紧啦

【七天讯】(记者德昊 独玉)由蒙特利尔著名房地产开发商必雷亚集团与中国甘肃天庆集团联合开发的蒙特利尔市中心又一地标性项目1500 ( QUINZECENT),3月21日破土动工,来自蒙特利尔各行各业的代表100余人出席破土仪式。 左起:中国银行蒙特利尔分行王芳菲、Magill建筑公司John Marcovecchio、MSDL设计师Anik Shooner、金发食品集团总裁叶黄智、必雷亚集团总裁李国强、天庆集团总经理韩泽华、中国驻蒙特利尔副总领事邢文健、蒙特利尔银行Mike Beg、Charles Trudel在破土动工仪式上/七天传媒图片@Sept Days 来宾们鼓掌,对项目开工表示祝贺 /七天传媒图片@Sept Days 1500(QUINZECENT) 项目是必雷亚集团和天庆集团在蒙特利尔合作的第4个房地产项目,拥有不同的户型,开发商本着为住户打造方便、舒适、温馨之家的理念,用低调奢华的姿态为业主提供投资、居住两相宜的高品位、高投资价值的物业。目前拥有428套公寓的楼盘销售已经过半。 样板间/七天传媒图片@Sept Days 该楼盘坐落在蒙特利尔市中心René-Lévesque大街与Guy街转角处,建成后共36层,全玻璃幕墙,包含开间、一居室、两居室、三居室和顶层豪华公寓,将于2022年迎接首批住户。业主可享受室内泳池、蒸汽房、桑拿房、带户外壁炉的共享花园、可投影的影院空间、可举行私人宴会的带厨房的休闲区域以及高端健身中心。底层还将设有商用空间并设有车库独立入口通道。 样板间/七天传媒图片@Sept Days 样板间/七天传媒图片@Sept Days 必雷亚集团总裁李国强/七天传媒图片@Sept Days 必雷亚集团总裁李国强在致辞中感谢各方对项目的关怀。在接受七天记者采访时他说:我们致力于在蒙特利尔市中心为大家提供温暖舒适的家,为蒙特利尔美丽的市容增添新的元素,在圣劳伦斯河与皇家山之间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天庆房地产集团总经理韩泽华/七天传媒图片@Sept Days 专程从中国甘肃赶来的天庆房地产集团总经理韩泽华对项目开工表示了热烈祝贺。他在接受七天记者采访时说感谢我们优秀的合作伙伴必雷亚集团,希望通过我们的精诚合作,打造出更加优质的项目,为蒙特利尔的城市发展作出贡献。 QUINZECENT的建筑设计理念由国际认可的MSDL设计事务所构画实施。该事务所也是YUL公寓项目的设计方。   天庆投资集团是中国甘肃省最大的地产公司天庆地产公司的加拿大子公司。成立于2000年,该公司在过去的18年发展迅速。天庆集团在中国获得了许多奖项和认可,并跻身中国房地产500强。   必雷亚集团于2000年成立于蒙特利尔,是在魁省拥有多项地产项目的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公司。其子公司必雷亚管理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开发管理的综合性服务公司。   MENKÈSSHOONER DAGENAIS LETOURNEUX(MSDL)是加拿大最大的建设设计事务所之一,擅长机构、企业、文化和住宅领域项目的设计,是业界设计概念、实施与管理的参照。该设计事务所拥有超过110名专业人员,以其出色的方法和创新的设计理念享誉业界。   左起:中国银行蒙特利尔分行王芳菲、Magill建筑公司John Marcovecchio、MSDL设计师Anik Shooner、金发食品集团总裁叶黄智、必雷亚集团总裁李国强、天庆集团总经理韩泽华、中国驻蒙特利尔副总领事邢文健、蒙特利尔银行Mike Beg、Charles Trudel在破土动工仪式上/七天传媒图片@Sept Days 文图/独玉 视频后期/德昊

高山仰止 艺海无边 ——访雕塑艺术家程树

  七天记者胡宪 2009年加拿大国庆节前夕,编辑部接到电话,对方说,为了表达加国华人对加拿大的感激与热爱,愿将自己的雕塑作品,名为“高山仰止”的特鲁多前总理头像赠送给有关方面,希望七天报社帮忙玉成此事。 他,就是原中国美术协会会员,著名雕塑家程树人先生。 高山仰止 国庆节后,记者在蒙特利尔拉瓦市程树人先生家中的“潜心庐”对他作了专访。 潜心庐不大,陈列着程树人的多件精品。《屈原铜像》获1985年上海艺术优秀奖,参加了中国第六届全国美展;《滥竽充数》获1989年上海城市雕塑40年优秀奖,铜原稿参加保加利亚第9届国际讽刺与幽默双年展并被收藏,还有表现中国石油工人的作品《开拓》,歌颂奥运体育精神的作品《超越》,每一件都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力震撼人心。 其中最显眼的是一尊石膏雕像,巍峨高山之上,特鲁多总理带着自信的微笑,深邃地望向远方。这就是程先生准备献出的作品——“高山仰止”。 在程树人先生的心目中,加拿大有两位英雄,一个是白求恩,一个是特鲁多,白求恩为中国人民献出了生命,特鲁多则开辟了中加关系的里程碑。他说:“那时,我已经大学毕业了,我就是从他的身上,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政治家。40年前,特鲁多总理置个人毁誉于不顾,高瞻远瞩地发展同中国的外交关系,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中可谓是惊人之举。他对世界的贡献有目共睹,从那以后,世上也再没人小看加拿大,今天我们能愉快地生活在这里也全是拜他所赐。” 2000年,特鲁多总理病逝,当时身在温哥华的程树人感慨万千。作为一个雕塑家,他渴望用艺术的手法歌颂这位伟人。 “我在美国考察过‘总统山’,之后就一直有个梦想,”程树人说:“如果给我一座山,我将怎么做?我觉得特鲁多总理很值得做一座山,名字就叫‘高山仰止’。” 他的想法受到温哥华华人社区的欢迎,为了赶上追悼大会时用,他必须在两天之内完成作品。程先生说:“两天之内做个‘急就章’,对文字、书法、绘画来说还行,对雕塑艺术则非常困难。因为人物雕塑不能不像,不能创造,它要求从N个角度使被塑者在观者眼中‘复活’。我当时收集了特鲁多总理从小到大在各种场合的大量资料,选定他的特定时期,力图把他生命中最精彩,也最有概括性和代表性的一点定格。”这幅作品在温哥华一家画廊展览了一段时期后,程先生作为个人收藏品带到了蒙特利尔,后来又不断听取好友意见,进行加工修改,直到采访的当天上午才最后完成。 程树人认为特鲁多属于全体加拿大人民,包括华人,如果没有特鲁多,就没有我们加国华人的今天,因此他的“特鲁多”作品也应当属于全社会。 艺术殿堂 程树人1942年生于南京,中学开始习画,59年高中毕业考入中央美院雕塑系。“我一生最开心的日子就是六年的大学生活,我像一步跨进了艺术殿堂,每天和米开朗基罗、罗丹大师的作品为伍,一有时间就去故宫、美术馆倘佯,老师们都是国内的顶尖人物,我们下了课可随时去他们的家中求教拜访,除了美术类课程,我们还学人体解剖和建筑,这些都非常有意思。可以说,我幸运地接受了一套完整的美学教育,为我的艺术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5年程树人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上海广告公司、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和上海园林设计院工作,期间主要作品有《聂耳纪念像》、《屈原铜像》、《女娲补天》、《宝玉下凡》、《开拓》、《滥竽充数》等。他的一些作品今天依然在中国的公园里被人们欣赏和赞叹,成为人们的摄影背景。例如云南昆明翠湖公园的聂耳雕像,就是程树人先生1985年制作的。当时,上海要举办纪念碑雕塑展览,程树人构思了聂耳主题。记者问为什么,他说:“中国人一直有一种英雄情结,我也一样。小时候我们唱‘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长大后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聂耳,是中国人民的英雄。学了雕塑后,我明白,雕塑艺术在艺术领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雕塑家肩负着伟大的使命,就像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的象征,雕塑作品一定要有永恒的魅力。” 程树人的雕塑设计稿展出后深受好评,1980年获上海城市雕塑设计优秀奖,1984年昆明市委和团市委从18件全国征稿中选用了他的设计并邀请他在聂耳的故乡完成了那件高2.7米,连基石高4.4米的花岗石雕像,胡耀邦总书记为雕像亲笔题词:“人民音乐家聂耳”。 1987年3月英国伦敦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将他列入《世界名人录》。 十年磨剑 “在上海,我感到很难再有重大突破。艺术需要不断的刺激、需要来自生命的‘火花’体验。” 1990年10月,程树人怀着对“外面的世界更精彩”的艺术憧憬来到加拿大。 刚来时,他包过面条刷过漆,用他的话说是“三条腿走路”:坚持艺术、生存拼搏、学习英语。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程树人先生成立了自己的专业公司——“树人环境艺术”,那年他51岁。 2000年,为了纪念和表彰华人对加拿大的杰出贡献,加国三级政府决定在温哥华市树立主题雕像,在全国范围内征稿。 程树人苦思一个月,在20多个方案中反复推敲琢磨,最后,他的设计在全国98个参赛艺术家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我的构思过程很复杂,”程先生说:“首先我确立了作品标题为‘加华丰功纪念碑’,那么加国华人有哪些丰功呢?第一代华工修了铁路,这个人人皆知,但是第二代华人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却有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正是这批华裔士兵回国后,政府才给了华人以公民权。这下更大的问题来了,出现了两个主题,哪个为主,哪个为次?如何才能把两个主题有机结为一体?最后,我从华表找到了灵感:以‘中’字为主体建筑,一边是华工,一边是华兵,正反一幅对联‘加华丰功,光昭日月;先贤伟业,志壮山河’,这样就把一个建设加拿大,一个保卫加拿大这两个主题全部表现出来。” 华表,是中国古代皇帝上告天庭的柱子,程树人用一个高高的“中”字,以华表的英姿将加国华人的丰功伟业昭告于天下,名垂千古。 这个“中”字,除了代表中国人和中国哲学的中庸之道,程先生在这里还赋予了另一层含义,那就是融合、加入进去,以此表达移民与当地社会的相容关系。在旁边的中山公园和中华文化中心的环绕下,雕像和周围的环境形成了统一的整体。 如此博大精深的东方理念和极富现实意义的西式创意,难怪无人可与争锋。2003年11月2日,这座饱含着程树人先生的智慧和心血的纪念碑在温哥华华埠纪念广场宣告落成。 程树人先生对这件作品非常满意,他说:“我用了整整十年来等待这个机会。终于,我可以对自己、对故国、对加拿大‘交账’了。” 艺海无边 说是可以“交账”了,名义上也确实退休了,但是与程先生深入交谈,记者分明听出“老骥伏枥”的声声嘶鸣。 当记者问起“潜心庐”的寓意时,程树人先生笑着说这是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浮躁。 “我其实很苦闷,艺术究竟能走到哪个境界?”程树人告诉记者。有朋友劝他说,搞你的雕塑就行了,想那么多干嘛? “我能不想吗?”程树人略显激动地说:“世界已经进入21世纪了,电脑时代的科技对人体艺术的冲击我能不想吗?”在这些想法的撞击下,他一有时间就往工作室跑,经常废寝忘食。他的桌上堆满废弃的手稿,画板上是怎么也画不完的半成品。 程先生说:“拿着养老金,和老伴女儿还有外孙过着开心的日子,不用为衣食发愁,可是没有了‘饥寒交迫’,那种为生存而奋争的冲击力也没有了。” 其实,程先生谈了好几个构思,对记者来说,每一个都匪夷所思,每一件作品一旦真的面世,都必定惊世骇俗,可是程先生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件作品拿得出手。 他认为这是由于自己不够“狂”造成的。 “‘少学规矩老要狂’,这是我退休两年来思索的结晶。”程树人说:“少年时学习规矩是必要的,但是人到老年而不‘狂’,则无法突破原有的束缚,则难以跟上现代的艺术感觉。例如,这尊特鲁多的雕像,完美而合理。然而,特鲁多那让人佩服的、敢为人先的‘狂态’也许需要另做艺术构思来反映。”程树人对此颇感意犹未尽。 他说:“我知道自己应该变,但是怎么变?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我还没有找到答案,也许一辈子也找不到。” 他说:“给我个题目,我能做出很好的作品,但要创造一个新的领域,带领一个新的风潮,我还做不到。也许是高度不够?也许是狂的不多?也许,就是缺少那么一口气。” “……” 像程树人这样已经成名的艺术家,到了老年还在为自己的“艺术风格”而困惑,为将来的“艺术方向”而烦恼,这应该说是艺术家的志气,人类艺术发展的福气。 “七天创造世界” 尹灵 我是从这几个字中认识程树人先生的。 胡宪采访、发表程树人先生文章的前后, 我一直都在出差,所以既没有参与采访,发表前也没有读过原稿。有一天,胡宪交给我一幅字,打开来,“七天创造世界”六个苍劲有力的草书出现在面前,我一下子泪奔。 我把这幅字拿去进行了装裱,挂在七天办公室里。如今,每一个走进七天办公室的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七天创造世界”。他激励着七天人,在创造世界的进程中不断向前….. 见到程树人先生是2010年8月。我和胡宪参加一个横跨美国的旅行活动,先从蒙特利尔飞抵温哥华,在温哥华稍事休息一两天,然后乘车进入西雅图,从西雅图开始一路向东,丈量美国。 那时程树人先生已经搬到温哥华,他开车到宾馆来接我们,带我们到了温哥华唐人街,先看了几幅壁画,是程先生创作的华人题材的作品,他向我们一一介绍每个建筑物,每面墙,每个人物,创作的构思、背景、细节等。然后程先生把我们带到了温哥华唐人街的地标:“中”字纪念碑前。我们一下子被眼前的雕塑所吸引,在异国他乡见到中国的华表,那种亲近、亲切、激动的感觉,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看到修铁路的华工、扛枪保家卫国的战士……一段不算久远的历史出现在眼前。随着时间的推移,华人对加拿大的贡献,也许只能从历史书中找到,而一件雕塑,一件矗立在街头的艺术作品,则无声地述说着华人在加拿大的存在,对加拿大的贡献,过去、现在、未来……永远。作品虽然是无声的,但无声胜有声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如此震撼,它传递着华人的情感、激情、信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华人,不忘历史,贡献社会。 我们在雕塑前拍完照片,程先生又带我们在温哥华华埠继续转悠,向我们一一指出哪个建筑、哪面墙可以创作哪些作品,在程先生的心中、眼中,不断地创造、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攀登,就是他的日常生活。 而我们,每天都在程先生的鼓励中,行走在书写华人历史的进程中,虽苦犹甜。 七天创造世界。 2016年7月15日于飞机上  

低调的才子教授

尹灵 2005-2006年, 我和朱农教授都在一个叫做蒙特利尔中国文化节的组织做义工,帮助这个组织做一些活动,在蒙特利尔推广中国文化。朱教授因为在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任教的缘故,常常可以提供教室等场地供大家开会、做活动,一来二去,大家不但熟络了起来,还成了好朋友。 2006年9月,刚刚创刊两个多月的《七天》报策划做个人物访谈栏目,我第一个想到的采访对象就是朱农教授。他欣然同意接受采访。 于是在当年10月份的某一天,我和摄影师、记者等在朱教授的办公室里对他进行了采访。不记得当时聊的细节了。 文章的草稿我也没有看。 当时告诉朱教授,文章会在10月份的最后一期也就是《七天》总第17期刊登。但编辑部临时决定做个万圣节的策划在封面上,朱教授的这篇访谈推迟一周发。 后来才知道,17期报纸发行后,朱教授告诉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儿子说本周爸爸上了报纸,父子俩赶去取报点儿,把第17期报纸从头到尾翻了个遍,也没找出那篇文章。我们也是事后才知道朱教授在儿子面前翻阅17期报纸找有自己故事文章而不得的尴尬的。 这篇访谈刊登在了第18期《七天》报的封面。也是报纸出来后,我才读到,当时的心情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可以用“惊讶佩服感概”这几个字来形容。惊讶,是因为当时我也坐在采访现场,看到摄影师拍照,听到记者提问,真的是没有觉得他们聊了啥,但是洋洋洒洒的文章却把一个游子学者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这让我顿生佩服,图片也非常生动震撼,那时的《七天》,用大图是一大特色,文图配合得浑然天成,这样的封面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眼球,在平平淡淡的蒙特利尔中文媒体界掀起了一股小小的波澜,谁也没有想到这股小小的波澜荡漾开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潮流、漩涡,把蒙特利尔乃至魁北克、加拿大优秀的华人、西人都卷进了我们的采访视野,成就了《七天》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栏目:《七天人物》。这是后来的感慨,当时的感慨是没想到平平淡淡中蕴藏着这么巨大的力量,人物自身的,记者、摄影师功力的,以及来自于文章发表后读者如潮好评的。 从此,七天人物访谈栏目一发不可收。 话收回来,我们和朱教授的交往一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平时大家都忙,没有过多往来,有时甚至逢年过节也不问候一声,但大家是可以抄起电话不用客气和寒暄就能直奔主题的朋友。我甚至可以忽略他的姓,抄起电话,直呼:教授…… 教授遇到问题,也会跑来问我,不管是买房子如何按揭,还是带妈妈来蒙特利尔探亲,去哪家餐馆吃饭,到来家里借书给妈妈解闷,都是我们和朱教授不多交往中可圈可点的故事。 朱教授除了是研究移民问题的专家,那是他的专业,他的才能在其他方面也是一般人不可企及的。比如摄影,朱教授自己家里墙上的图片全部是他自己在欧洲,主要是法国拍摄的。他非常喜欢法国,几乎每年都去,回来就跟我们分享那里的美景。因此当我们决定去巴黎游玩的时候,还向朱教授请教。朱教授不但给了攻略,甚至还在他留作资料用的地图上做了详细的标识。 朱教授的手工能力出乎常人意料。这样一位大才子,平时在家休闲时,喜欢做手工,他用纸折的玫瑰,迄今还插在我家的花瓶里;纸折的飞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如果不是亲眼在他家里看到那些材料,你真的不能相信这些作品是出自一个中年男人,一个在大学研究移民问题的专家之手,你可能会想到这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姑娘的作品。 朱教授掌握的文学知识也是我这个后来当了《七天》总编的人所望尘莫及的。有一次中国文化节做活动,朱教授居然把所有与会人员的名字全部编了一个谜面,几十条下来,尽管谜底就是这些人的名字,还是让大家破费了一番周折才一一对号入座,让我服气得五体投地。 这个大才子生活中非常地细心。去法国出差,会给朋友们带薰衣草香袋,我家的衣橱里现在放的还是朱教授从法国带来的薰衣草。有一次我女儿过生日,朱教授送的礼物居然是一款法国高级口红,这让我这做妈妈的都自愧弗如。 但是朱教授也有缺点,这只是相对于我们这些喜欢热闹的人来说的。他是个不喜形于色的人,总是很平静,高兴也好,不高兴也罢,你很难从他的脸上看出来,而且说话的声音很低,每次接他电话,我都要很吃力地去听。他对那些平时遇到高兴事儿眉飞色舞,遇到不高兴事儿愤愤不平的人来说是一面镜子,让大家可以时不时地照照自己。 2018年2月16日农历狗年大年初一于蒙特利尔  

三百六十五里路呀,从故乡到异乡–移民问题访谈录

七天记者 胡宪 接到编辑部通知,要采访魁北克大学城市、文化和社会研究所的移民专家,脑中立即勾勒出一个白人老头儿的形象,走进研究所的办公大楼才知道:朱农教授(不是译音,本人就姓朱名农),为一介华人。见了面又是一个意外,这位硕果累累,在中国、法国和加拿大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工作已近20年的学者,竟是如此年轻。 朱教授着装随意,举止儒雅,轻声慢语,不苟言笑,采访尚未开始,记者已能感觉到一股浓厚的书卷之气与严谨的治学之风扑面而来。 从中国走向世界 朱农教授毕业于武汉大学,在取得理学士(数学)和经济学硕士学位,并工作了九年之后,于1997年赴法国奥弗涅大学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习,先后获得了发展经济学DEA学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三峡工程移民与库区发展研究》、《长江地区的人口问题与持续发展》、《21世纪长江三峡库区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以及他在法国完成的博士论文,最近被翻译成中文并出版发行的《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等,在中国、法国和加拿大的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80余篇。 访谈是从朱教授的研究课题开始的。朱教授介绍说,自己原来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人口迁移,特别是中国的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应聘来到魁北克大学后才致力于移民问题的研究。这一转向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第一,移民问题是人口学中与自己的经济学背景最接近的方向。第二,加拿大移民政策的改变,导致了来自发展中国家移民数量的迅速上升,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异质性,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第三,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带来了加拿大产业结构的重大变更,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服装业)的萎缩,给移民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第四,一些制度性的障碍和歧视,导致许多移民的国外文凭得不到承认,使一些高素质的移民无法在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效力。 移民整体处于劣势的根源 朱教授研究的内容就是要解释一些现象,例如,为什么移民在整体上处于劣势地位?是什么因素决定移民的就业和收入?等等。就蒙特利尔的劳动力市场来说,根据2001年的普查数据,非移民的就业率为72%,移民只有61%,而中国移民只有51%。由此造成了收入水平上的巨大差距:中国移民的收入只占非移民收入的55%;同所有移民相比,也只有70%。据照普查的定义,蒙特利尔的中国移民有47%属于低收入家庭,而该比重在蒙特利尔的移民总体中为33%,在非移民中仅为17%。 对于这个比重,记者表示吃惊,朱教授于是拿出了更加具体的数据。他说:根据2001年人口普查,蒙特利尔地区非移民平均年收入是28,800加元;移民是22,651;而中国移民仅为16,041,来自香港的移民的收入略高,但也只有17,151。 朱教授说,对于这种现象的产生根源,目前有四种理论解释:第一是同化过程,该理论认为移民先天处于劣势地位。来到一个陌生的新环境,移民必然面临语言障碍、信息不通、社会资源缺乏等困难,所以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目的地的劳动力市场。至于这个时间有多长则说法不一,从现有数据来看,20世纪60年代来的中国移民的平均收入要到现在才能达到非移民的水平,香港来的移民比大陆来的移民要略强一点。第二是人力资本理论,按照该理论,工资由劳动力自身的素质决定,移民的低收入可能来源于移民较低文化素质或技能。即使一些移民持有较高的国外文凭,但由于国外与本地在教育、文化、语言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移民的个人能力面临一个“转移”过程,也就是说其个人能力不一定能在本地劳动力市场上得到充分的承认和发挥。而近年来本地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也对移民劳动力的就业造成了更强的竞争。第三是歧视理论,该理论假设移民的低就业率和低工资是源于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和一些制度因素。例如出于保护本地劳动力的目的,许多行业规定了严格的“门槛”,将新移民排斥于大门之外,最典型的就是医生、会计师等高智能、高收入的工作领域。第四是外部经济环境和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移民常常只能占据一些工资低、工作条件差的岗位,职业保障较差,特别容易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如失业率、经济增长率等)的影响。 “飞地”经济的利弊 上述原因造成的主要后果是:首先,移民就业率低、收入低。其次,移民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不得不廉价出卖劳动力,从事一些本地人不愿意干的体力劳动。最后,由于在工资性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困难,大量移民转为自雇,如开杂货店、餐馆等。 朱教授讲到这里,引用了一个经济学术语:“飞地经济(enclave economy)”。其涵义可以被解释为一个群体在非本土居住,却以本土文化生存的现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人街:华人群体在加拿大社会中形成一个相对独立乃至相对封闭的生活圈,许多华人可以完全不需要当地语言而生活在异国他乡,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孤岛”现象。这种现象的好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移民避开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利用本族裔内部的资源,较为轻松地生存下去;其弊端是使自己长期孤立于外部世界,不利于移民对当地社会和经济融合,许多宝贵的人力资源也被浪费掉。 朱教授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用各种调查和普查数据来验证这些理论,分析这些现象的成因,为改善移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做出贡献。 中国移民减少的主要原因 面对移民问题专家,记者问起了一个近来人们十分关心的话题——中国移民来加拿大的数量大幅度减少。朱教授认为,研究中国移民问题不能离开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了中国国内的就业机会多于国外,甚至收入高于国外,这种现象大大降低了加拿大社会的吸引力。迁移是一种自愿行为,移民首先要权衡迁移的收益与成本,当成本过高,弊大于利时,理性的选择当然是留在中国国内。朱教授认为这才是造成中国移民连年减少的主要原因。 最后,朱教授谈到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地位的提高在总体上改善了海外中国移民的生活状况。加拿大与中国贸易的增长,必然会给在加拿大的中国移民带来更多的创业机会,移民应当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在加拿大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中一显身手。 采访结束时,记者荣幸地获得一本朱教授亲笔签名的著作,喜不自胜。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朱教授将在下月26日“蒙特利尔中国文化节”的信息交流会上作题为“生存与生活:魁北克的中国移民”的讲座。朱教授认为,移民就是应当通过诸如文化节这类的平台,加强华人社区与魁北克社会的相互了解与文化交流,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原文刊登于2006年11月3日第18期《七天》报)  

凤之灵 灵之美 ——记为中国赈灾义卖作品的女画家苏凤

  七天记者胡宪 你见过凤吗?你可目睹过凤的风采? 凤,凝结着东方人对美好与高贵的理解,对色彩与浪漫的追求,对大义与无畏的赞颂。 2008年2月24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华人为中国雪灾赈灾义演的舞台上,世界知名女画家苏凤当场拍卖心血之作——“大地回春”。这幅以亮丽的海蓝色为基调的作品,寄托了苏女士对中国深深的祝福,她站在台上,用清晰的国语说:“2008年对中国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是中国的大事之年,奥运之年,好事总多磨,开年以来的这场大雪,净化了我们祖国的大地,提醒了大家的关爱,体现了全国同心大团结,我期盼温暖的春天早一刻到来!”她至诚的话语和优雅的风度令在场的人们无不为高尚的凤之灵而喝彩,为超俗的灵之美而倾情! 不算她当晚捐出的现金,仅这幅灵气盎然的“大地回春”,苏凤女士就为祖国灾区人民募得2000加元的善款。 为艺术浪迹天涯 一周前大会组委会接到《七天》评论员刘伯松先生来信,告知移民本市不久的世界知名女画家苏凤愿为中国赈灾义演捐献作品。我特随组委会主席前去采访。 苏凤老师的画室兼居所坐落在蒙市东部一幢静谧的公寓里。听到门铃,苏老师含笑迎出,黑衣牛仔裤,洒脱热情。进得屋来,但见满室阳光,那是因天井和玻璃窗又高又大;幽香暗渡,那是因茶几上几株白色的蝴蝶兰;艺术气息扑面而至,那当然是因墙上、架上有苏凤老师的画作,房间的装饰和装修又样样体现出主人匠心的别具一格。 1951年,苏凤出生在西贡(胡志明市)一个祖籍福建的慈善商人家庭,自幼受到良好教育。1967年,为避战乱,父母将她送到台湾大学历史系上学,可是由于酷爱画画,天分又好,17岁的苏凤被当代著名画家叶世强大师收为入室弟子,从而为她今后的艺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年大学毕业后,叶老师推荐她到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深造。苏凤出类拔萃的艺术造诣,使她成为唯一不用上一、二年级必修课就可直接进入画室的外国考生。 自1978年开始,为生计所迫,苏老师从巴黎到纽约,后转日内瓦,为联合国语文司工作长达29年。在此期间,苏凤虽然没有放弃对艺术的热爱,但是为了照顾家庭和孩子,她不得不中断了自己的艺术追求。直到1992年孩子大了,她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才重拾旧梦,再度进入日内瓦艺术学院学习油画。 这些年中,苏凤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边从事艺术创作,其间的辛苦可以从她举的一个例子中看出,她说:“去年,当我决定辞职的时候,语文司不得不雇佣三个人来接替我一个人的工作,到了这时我才知道,自己这么多年来实在做得太累了。” 苏凤老师集东西方画艺之长,探索并开拓出一条独特的“色彩”之路,她的瑞士教授们在评语中道:“你是天生的色彩家,任何颜色到你的调色盘上都能调出和谐美丽的氛围。” 苏凤,像彩凤涅磐,在经过了艰苦的学艺、辍艺、探索、升华的历程之后,今天终于可以纵情地向着自己的理想高度腾飞。   道不尽的灵之美 在刘伯松先生的来信中,他用“天人合一”这个词来形容苏凤老师的作品,我当时不解其意。在观看了苏老师的画册,聆听了苏老师的谈话之后,我觉得刘老师的形容恰如其分。我惭愧于自己粗浅的笔墨难以描绘出苏凤老师作品之万一,我对艺术的平庸见解更无法揭示苏凤老师作品的天地之灵性。我只能摘录一些艺术大师们的评价,请读者以你们自己对美、对生命历程的理解和感悟去想象。 2002年6月,法国著名画家、艺评家奥利维耶·瓦尔(OLIVIER WAHL)在他的评论中是这样形容苏凤作品的:“浓重强烈的色彩有无数色块协调拼合构成。那些精心刻画的浮云的造型,抑或表现宇宙在烟云的面纱后面,玩着具象与抽象的游戏。我以为也可以称这些画为想象的风景。但这说法似乎不能确切传达他们不断变换推移着的切切呼唤,因为这些画面让人感觉在观照内心的景象,似乎画家并没有描绘具体的对象树木、云水和天空、而是观赏这些景物然后将自己的情感诉诸画面。”(摘自上海美术馆“灵之美”画册,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今年,上海戏剧学院画家金家驹教授在参观了苏凤老师的画展后,评论道:“在满足视觉愉悦之时,看到了一个心灵的美丽,生命旅程的精彩。    大气的章法轻盈,鲜明的光色效果,充满灵气的笔触挥洒。画面腾跃着激情但又透析出幽深的心思,引人入胜。可感到画家清静曼妙的心源之光华。在斑斓缤纷的色彩配置中显现出温柔绵长,在奔放激荡的运笔渲泄中超越传统的描摹,却更为传神。三十余幅作品对于一个长期生活在喧嚣都市的我无疑是美感的视觉大餐和一种精神的关怀。在浏览中,我回忆我的体验,用心品味生活中的美、亲吻生命中的爱,跟随作品用最抒情最感人的旋律去吟唱,去赞美这个大千世界,去感悟造化的博大爱意。    作品并没有颠覆什么。只是以艺术表现的独到方式拓延了美感视野与心灵体验的疆域。让人在对作品的关注中,在自我投入的体会中,再一次在思想的层面上唤醒对生命的美与历程的记忆。在物我交融的美感熏陶下提升视觉审视的品味,给人一种纯静优雅的享受。” 在苏老师的画室,当我问及一幅作品的主题时,她表示还没有想好,她说:“画的主题往往是一项托辞,它也许并非是我想说的,它只代表我当时的心境,有时却又是和大自然与永恒之间的关系的探讨。”苏老师戏称自己的这种做法是“先生孩子再起名。” 观赏苏凤老师的画,我有一种难言的不知所措,我被那色彩震撼了,但却道不出那色彩表达的是什么。我感觉着清风拂面,但不见有枝叶飘摇;我感觉着天高地阔,但不见有片云寸草;我感觉着春色满园,但找不到桃李芬芳,我只知道自己看着、看着,就把“我”浑然忘了…… 海外游子 心系祖国 苏老师三周前才从中国回来。去年11月,她应瑞中友好协会的推荐,在上海美术馆和上海新天地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引起轰动效应。当地的许多报纸、电台、电视台都对她进行了全程报道。苏老师说,除了她在欧洲、美洲的众多亲朋好友能亲自出席开幕式让她非常高兴之外,最令她感动的是,自己的启蒙恩师,在台湾被称为“国宝”的82岁画家叶世强先生和夫人,在离开大陆半个多世纪之后,也专程从台湾赶来,为苏凤的画展挥笔题词——“灵之美”。    上海画展一结束,苏凤老师即刻被邀请到北京金融街翰林画廊举办同名画展,受到了首都同行、媒体和大众的欢迎。 苏老师并不是第一次踏上中国,早在1977年,她就作为欧美爱国青年访问团的团长到中国访问过了。今日中国的飞速发展,祖国人民的热情友好给予了苏凤极大的创作激情与灵感,她在北京办画展的同时,还不停挥笔作画,她形容自己陶醉在“盛世”之都。 然而,中国历史上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发生了。苏老师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在北京机场,她眼看着一架架飞回上海的飞机被取消;搭乘火车,她也面临了一票难求的窘迫。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同全国人民一道感受民族的灾难,一道来见证民族的不屈,她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愿意向世界宣布:我也是一名中国人。 所以苏老师对我说,捐画赈灾的念头早在中国时就形成了,可是她带去的35幅作品都被收藏或者装箱了。这次捐出的“大地回春”本早已许给自己的女儿和女婿。听说了这次赈灾义演后,苏凤老师非常高兴,她觉得冥冥中似有天意,使她得以实现自己的心愿。她说服了女儿、女婿,奉献出自己的心血之宝,为祖国的灾区人民送上一份凤之大爱。 蒙特利尔是苏凤女士新的家园,她的母亲、姐姐、哥哥和孩子们都住在这里,每次家庭团聚都有好几十口人呢。在赈灾现场,我采访了苏凤女士的母亲,一位可亲可敬的银发老人。她非常赞成女儿的义举,她为女儿而感到骄傲。她还回忆起当年与丈夫在越南兴办“福善医院”的事,告诉我“福”是福建的意思,“善”是善举的意思,她的几个儿女都是从小在积德行善的教育下长大的。 问到苏凤女士近期计划,她说,在三、四月份她将返回上海,在新天地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廊展出自己去年岁末和今年年初在上海、北京两地的新作。今年九月份她将参加在上海举行的艺博会,广州美术馆已经邀请她明年开办个人画展。 几天前,苏凤老师给她的上海朋友写了一首诗,我读后很感动。我愿以她诗中心语为本文结尾,也许,你同样会产生共鸣: “……让我永远领会画布与海洋的联合/自然始终是一样原始的完美/我们将拥有一个永远有趣的话题……” (原文刊登于2008年2月28日第82期《七天》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