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回春——访中医师吴晗春

  吴晗春(宣传页图片) 文 / 七天记者 颜宏 摄影 / 尹灵 在距离蒙特利尔近1000公里,位于魁省北部(Côte-Nord)的因纽特族PakuaShipi原住民社区医疗诊所里,每3个月都会有一周像过节一样热闹,有着各种病痛的居民们按着预约前来看一位来自蒙特利尔的“神奇医生”,她不需要动用各种仪器或者复杂的手段,只通过一根根细细的银针就可以让很多人持续很长时间的病疼得到缓解,甚至治愈。她就是在蒙特利尔Montréal-Ouest街区上开了近30年中医针灸诊所的吴晗春,一位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师从名师的中医师。 吴晗春(左)在诊所接受七天传媒记者颜宏采访 穿白大褂的梦想 吴晗春的籍贯是江苏沭阳,但在小学毕业前一直生活在内蒙古的察哈尔右翼前旗。当时她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父亲响应号召,支援边疆前往那里的土贵乌拉镇中学教书,结识了她的母亲,两人结婚后,接连生下三个孩子,吴晗春是老大。但他们的平静生活很快被“文革”打破,父亲被打成了反革命,受尽了各种侮辱和打骂,还被剃成了阴阳头,在耳朵上挂水桶导致耳朵严重变形,被拉出去游街,被强迫劳动……虽然他并不是共产党员,但坚信共产党不会永远是这样的,一定有拨乱反正的那一天,面对遭受的各种磨难,乃至上级领导的自杀,他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给了处于黑暗中的一家人巨大的精神支撑,也培养出吴晗春隐忍、坚持的性格。她名字中的“晗”原本是寒冷的“寒”,但在文革结束后被父亲特意改成了充满阳光的“晗”,显示了他历经磨难,仍不放弃希望的精神。 文革结束后,吴晗春的奶奶年事已高,父亲遂申请调回老家沭阳,在当地的进修学校继续当老师。而他们住所的对面就是沭阳县中医院,无论是自家还是邻居,有什么头疼脑热、大病小灾的都去中医院看病,那里的医生通常是问问话、看看舌苔、搭搭脉,然后开一些草根树皮类的东西,回家熬熬水就能治好。还有一次,吴晗春的弟弟扭到了腰,不能动,一声声地叫疼,送到中医院后,医生扎了两针,立刻就不疼了,这让吴晗春觉得很神奇。再加上自己小时候就很崇拜当医生的舅舅,因此把穿上白大褂当作自己的梦想。 学习成绩优异的吴晗春高考填报志愿时遇到了学中医还是学西医的难题,最后是父亲一锤子定音:中医,因为学中医也要了解西医的知识,将来可以两条腿走路。而吴晗春也如愿考上了中国高等中医教育摇篮的南京中医学院,如今改名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成都的中医药大学一起排名中国前五。 中医的学制虽然有五年,但从大三开始就需要在医院实习,最后一年更是全年全职在医院实习,真正学习知识的时间不到4年,却要掌握中、西医内容庞杂的知识。在中医方面除了要学习集千年中医精华的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还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骨伤科学》(手法,推拿)《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外科学》(做手术)等等;在西医方面则要学习全部的生理、病理、解剖以及各科临床课程,每天都有大量的知识点要理解、要记,好在那时的吴晗春不像其他年轻女孩那样喜欢言情小说或流行文学,也没什么特别花时间的兴趣爱好,就喜欢钻研古代典籍,所以她这几年的“背书时间”过得既充实又快乐。 毕业后被分到淮阴市中医院的吴晗春很快就因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勤勉的工作态度被当时内科主任、现在的知名中医严冰看中,收她为徒,手把手地教。严冰医生的名声在外,每天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还有不少疑难杂症。吴晗春就跟在老师身边,不仅要写下他口述的病症、病理以及开出的处方,还要随时回答老师随口问到的各种问题,答出来还好,回答不出的话就要晚上回去翻典籍、找资料,把卡点弄懂、弄通。 那段时间里,吴晗春每天都处在高压之下,如履薄冰,但长进也是显而易见的。之前自己也在医院实习,也给病人开药方,但经常处于不明所以的状态,只停留在理论的表面,跟了严冰老师学徒后,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中医,理解了中医、中药对各种病症作用的基本原理,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医的博大精深,成为她永不停止学习的动力。 在内科轮值结束后,吴晗春又到急诊科呆了整整一年。在这个科里,单纯的中医已经不够用了,还要学习很多西医急救知识,压力陡增。每一个急重症病人来的时候都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要争分夺秒,在那一年里,吴晗春几乎天天都要抱着书本补课。印象最深的是跟着急诊科主任抢救一个农药中毒的患者。抢救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患者处于“阿托品化”的状态,要不停观察病人的病情,瞳孔、心率等,再根据观察到的情况不停地调整解毒药品阿托品的用量,一会儿增,一会儿减,最终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定居蒙特利尔 随着时间的推移,吴晗春的工作更忙了,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不仅评上了主治医师,还组建新的科室——血液病科,探索用中、西结合的办法治疗白血病、贫血、紫癜等血液科的疾病。在孩子开始上小学后,吴晗春猛然发现上一年级的女儿每天都需要做很多作业,这让她开始担心孩子陷入应试教育的书山题海中,正巧自己的一个中学同学移民到加拿大后做起了移民生意,鼓动她来加拿大继续从事中医。于是在和爱人商量后,吴晗春做出了移民加拿大的决定,在2000年落地蒙特利尔。 刚来到加拿大时,看什么都很新鲜,感觉也很不错,但很快就发现因为语言障碍,自己就像个聋子和哑巴,好在不久之后,政府提供的cofi法语学习班在吴晗春35周岁的那天开课。早就确定继续走中医之路的吴晗春在法语学习上非常刻苦,为早日考取中医牌照做努力。10个月的法语学习结束后,吴晗春又去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UQAM)继续学习法语。由于魁省与中医相关的立法只有针灸,吴晗春在法语学习之后就去参加魁省法语办公室的法语考试,第一次参加法语“听说读写”四门考试时,她的写、读、听三科都是一次就过,但最困难的“说”却考了两次才过。在准备补考“说”的同时,吴晗春就在Saint-Jacques大街上借钱开了一间中草药店,重新进入自己熟悉的领域。 法语考试全部通过后,接下来的难关是专业考试,难的倒不是专业知识,而是如何用不那么熟悉的法语把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知识回答并讲解出来。吴晗春至今记得考试的情形:两名考试老师拿着一大摞的试题,其中一名老师提问,自己作答,另外一个老师把自己解答的话记下来,但由于法语水平实在有限,吴晗春如同茶壶里煮饺子,满肚子的货却倒不出来……第一次考试就这样挂了,于是她又在开设针灸课程的Rosemont Collège实习了一个学期,再考才过。 拿到魁省针灸执照的2005年4月,正好她的草药店房租到期,吴晗春就在一个患者的帮助下找到目前这个位于Milner安静小街又有停车场的房子,一租就是近20年。诊室也从原来的一个扩大到现在的3个,病人预约也从原来的一周2、3个到现在的平均每周70个,80%都是非华裔。 开业的第一年,吴晗春通过当时的电话黄页上打广告找客户,之后的病人几乎都是通过其他人的介绍而来,而他们最主要的病症就是各种各样、各种程度的疼痛,无论是肌肉、韧带、关节还是头疼,吴晗春都能用一根银针少则一次、多则5、6次让其症状得到缓解,乃至完全消失。原理也很简单,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不通则痛,通则不痛,那么就用不同的手法、针法把患者的气血打通,症状自然就会减若乃至消失。另一大类的患者是各种慢性疾病,治疗的办法则比较复杂,有时候还需要请教自己的老师。 对完美型人格的吴晗春来说,无法接受有自己搞不定的病症,因此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艺。她不仅参加魁省针灸协会组织的各种培训班,跟请来的国内专家学习铍针治疗,还自费去台湾跟杨维杰学习董氏奇穴针法,多次参加温哥华举办的国际中医大会上提供的针灸培训,在纽约跟诊著名头针发明人焦顺发老师注意时刻提高自己。在吴晗春看来,中医博大精深,探索永无止境,前人已经总结出实践经验,后人要不断创新完善。特别是有些人在感染新冠病毒或者接种疫苗之后,出现了很多用现代医学无法解释、也找不到治疗办法的病症,比如有的人整天严重疲劳,再也找不回原来的精力;有的人出现睡眠障碍,连续几个星期无法入睡;还有的月经出现问题……这些在西医看来束手无策的病症反而能通过以针灸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医学疗法得到缓解,比如那个无法入睡的患者过去几年来尝试各种治疗办法,依然无法缓解,但让吴晗春针灸一次可以帮助他在三天的时间里入睡,这让吴晗春更有动力在中医的浩瀚海洋里追寻更多的解决办法,缓解更多人的痛苦。 谈到未来,年近60的吴晗春计划放缓一下脚步,少接诊一些病人,多享受一下生活,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多做一些公益事,包括继续为边远地区的原住民提供医疗服务。尽管每次过去要先从蒙特利尔飞到Sept-iles,然后再搭乘小飞机颠簸好几个小时才能抵达,还要带足自己一个星期的饮食,但看到被治疗的原住民发自内心的淳朴感激和快乐,也让她感到满足和快乐。 吴晗春(左)和前来看望她的原住民患者在诊所合影(受访者供图)  

首部妈祖文化主题大型文旅演艺持续在福建湄洲岛上演 游客已超5万人次

中新网莆田9月18日电 (叶秋云)中秋假日期间,全国首部妈祖文化主题大型文旅演艺——《缘起湄洲》在福建湄洲岛妈祖影视城接连上演,海内外游客同时参与“月满中秋·趣游湄洲”特别活动,而配套设置的“古诗词挑战”活动更是引起了中小学生游客的广泛参与。 中秋假日期间,全国首部妈祖文化主题大型文旅演艺——《缘起湄洲》在福建湄洲岛妈祖影视城接连上演。湄洲岛妈祖影视城 供图 夜幕降临,位于莆田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妈祖影视城景区内流光溢彩、人山人海。气势恢宏的仿古建筑群里,一个个实景复古演艺轮番上演,让游客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 《缘起湄洲》依托妈祖文化的发源地——湄洲岛,以深厚的妈祖文化为核心,呈现了湄洲岛独特的非遗与民俗文化,并融入台湾文化元素,展现了两岸融合的丰硕成果。 据项目负责人透露,《缘起湄洲》以妈祖影视城实景建筑为舞台,分为《灵著湄洲》《海岛往事》《湄屿幻境》《渔家闹喜》《荡寇风云》5个场景演出,以及《海峡情缘》《日月情歌》《梦萦天池》《台湾欢年》《南国百戏》《日月情歌》等8个点位表演,上百名专业演员参与演出,采用一票观演形式,是“日+夜”演艺矩阵的湄洲岛夜游新地标。 《缘起湄洲》有着强大的主创阵容,由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执行导演刘晓峰任总导演,执导过《大唐茶市》《满韵骑风》等实景秀的朱燕与原大唐芙蓉园艺术国团长邱涛任执行导演。 图为《缘起湄洲》之渔家闹喜演出现场。湄洲岛妈祖影视城 供图 “演出太震撼了,仿佛穿越了时空。”带着全家人一起观看表演的市民陈先生说,倭寇之患给莆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也留下巨大的伤痛。节目再现了莆田人民在危难时刻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精神,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播撒爱国、爱家乡的种子。 “这里夜景很美,可以打卡的地方很多,随便拍都好看。”和朋友一起观看演艺的林女士如是说道。 图为《缘起湄洲》之荡寇风云演出现场,让游客亲历抗击倭寇的真实战场,探索莆田正月初四过大年和贴白头联的习俗,体验一段震撼心灵的历史传奇。湄洲岛妈祖影视城 供图 自8月8日开幕以来,湄洲岛妈祖影视城游人如织,进入湄洲岛妈祖影视城景区的游客已逾16万人次,进入《缘起湄洲》演艺剧场的游客已超5万人次。(完)

非人性化服务比比皆是 公民投诉创纪录

9月19日,魁省公民保护专员(Protecteur du citoyen)Marc-André Dowd向魁省议会提交了2023-2024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在这期间共收到了13400起公民投诉,创造投诉案例数量的记录,涉及的领域方方面面,但总体上的行政僵化和服务意识丧失的正在导致魁省公共部门提供的护理和服务“非人性化”。 报告中列举了几个“非人性化”的场景: 一名因病而非常虚弱,正在等待临终医疗救助的男子想保留他唯一的“生活伴侣”:一只猫,但他无法清理猫砂,CLSC却拒绝将清理猫砂纳入其“护理计划”。公民保护专员介入后,CLSC 改变决定,使得这名男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得以和他的“生活伴侣”在一起; 住在CHSLD的住客缺乏沟通、关注和适当的护理。工作人员在刺耳的噪音中、在高音量的电视声量中冷漠、机械地给住客喂饭,一点不考虑人性的基本需求; 而因为缺少人手,雇佣的新员工并不总是接受过必要的培训,导致新员工滥用限制措施,比如把陷入幻听的住客绑在椅子上,让他长时间面对墙壁;再比如在青少年中心,把不听话的人长期隔离等; 魁省汽车保险局SAAQ的数字化SAAQclic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全部解决,除了去年冬天时的各种“混乱”外,还存在“无故吊销驾驶支执照,或从公民的账户里无端扣钱”,而当民众想解决问题,却没有人接听电话……

因莱姆病自杀女孩 医疗系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Accablée par la maladie de Lyme, la fille du président du Groupe Jean Coutu s'enlève la vie | TVA Nouvelles

9月18日,魁省法医 Julie-Kim Godin提交了针对在2022年9月11日发生的 Amélie Champagne 自杀事件的调查报告,明确指出这起悲剧事件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魁省的医疗系统有许多进行反思并作出改变的地方,以给每一个处于危机中的人感受到被倾听、被尊重、被支持,并被引导走向康复。 这名自杀的22岁女孩是著名连锁店Jean Coutu集团总裁Alain Champagne的女儿,之前的7年一直受后来被确诊的莱姆病(Lyme Disease)的困扰,在魁省的各个医疗机构中各处奔走,咨询了众多健康专业人士,却迟迟不能确诊她到底得的是什么病,拖了6年后才最终在美国确诊患上了莱姆病。而在经历病魔缠身的痛苦,逐渐流露出自杀倾向时,魁省的精神问题服务没有把她的情况当回事,不把她当作病人提供治疗,让她自生自灭。她最后一次去Sherbrook的 Hôtel-Dieu医院时,并不是为了治疗莱姆病,而是因为自杀未遂而去治疗她的精神问题,但却被医院忽视,还因为她的住所在蒙特利尔,不在本地辖区急于让她转院。在住院两个晚上无法入睡后,她的睡眠和心理健康状况变得更糟的情况,一名医生还裁定她不符合预防性干预护理的标准,因此授权她离开医院回家。Amélie Champagne 的父母于 2022 年 9 月 9 日来医院接她时,坚持要与女儿的精神科医生或上级沟通,但没有医生或工作人员与他们交谈或为他们提供后续服务、支持或建议,更没有自杀预防或危机组织参与。她回家两天后,悲剧发生。 莱姆病主要由黑腿蜱虫(Lyme)的叮咬所引发,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疲劳以及通常称为“牛眼”疹的圆形皮疹,一般来说,莱姆病因有着广泛的症状而很难诊断。如果人们在感染病毒后没有马上接受治疗,将导致关节炎、神经系统疾病、麻痹及瘫痪等。加拿大的摇滚歌手艾薇儿(Avril Lavigne)曾在2013年12月被诊断患上莱姆病,与之斗争了三年之久,其中有长达5个月的时间里卧床不起。

魁省制造的这款床危险 卫生部门应强制合规

Une chambre d'hôtel avec un lit escamotable.

2024年1月12日,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年轻家庭在魁北克城的Village Vacances Valcartier度假,5岁的男孩在旅馆房间玩耍时不小心打开了立起来的Queen尺寸的折叠床,被重重地砸到头上,最终抢救无效去世。9月19日,法医Denys Nicole的调查表明这起意外完全可以避免,制造并在 Valcartier Village Vacances 出售的折叠床存在危险风险,因此要求折叠床的制造商“BOFF Furniture”审查其制造和安装方式,并要求加拿大卫生部加强对此类床的监管。 法医的报告指出,这种折叠床有的弹簧张力不足,会突然打开并快速掉向地板,这对受害者来说是致命的。而且Village Vacances Valcartier酒店安装的折叠床位当时没有配备锁定系统,如果配备锁定系统,本来可以避免这场悲剧的发生。 另外,这款折叠床并不符合国际安全标准ISO 10131的规定,但由于这一标准在加拿大不是强制性的,所以依然能够生产并销售。过去二十年里,不符合这一制造标准的床与国内的至少两起死亡事件有关,每次类似的意外发生,法医都要求制造商采用这一标准,但制造商并不理会。法医强烈建议加拿大卫生部强制家具制造商遵守 ISO 10131 标准,并从市场上移除不符合该标准且未配备安全装置的折叠床,还要求魁省的主要酒店协会告知其客户与这些折叠床相关的风险。 Village Vacances Valcartier酒店在2016年采购了123张魁省生产企业BOFF Furniture家具公司制造的这种折叠大床,意外发生后,酒店迅速提高了这123 张折叠床的安全性,为用户添加了安全须知,并添加了防止床突然打开并重重掉落到地板上的约束装置。

加拿大海域内爆的泰坦潜水器一直就不安全

Qui sont les cinq personnes disparues à bord du Titan ?

从9月16日开始,时隔1年零3个月后,美国海岸警卫队才为发生“灾难性内爆”,导致五名乘员葬身在加拿大海域海底的泰坦号(Titan)潜水器事故举行公开听证会。整个听证会将持续两周,期间将从合规性、机械和结构系统以及应急响应等多个方面,对内爆发生的原因展开全面调查。力图回答至今未解的疑点,包括潜水器的哪些部件发生了故障,乘客们对故障是否知情,海洋噪音是否分散了搜寻工作的注意力,经营潜水器的公司“海洋之门” (OceanGate)是否存在忽视安全的问题,管理部门因何允许泰坦号下潜等。 而海洋之门的前运营总监David Lochridge是最受期待的证人之一,他在作证时表示公司只致力于赚钱,几乎没有科学依据,因此他经常与公司的联合创始人Stockton Rush发生冲突,后者也是5名遇难者之一。 Lochridge表示自己于2010年代中期以资深工程师和潜水器驾驶员的身份加入该公司,但很快就觉得自己被利用来为公司提供科学信誉。他还引用了一份撰写于2018年的报告,提出了有关海洋之门运营的安全问题。而鉴于他所看到的所有安全问题,不会批准这项计划,最终,他因提出安全问题而被解雇。之前作证的前工程总监Tony Nissen也表示对要让尚在设计中的船只下水感到压力,因此拒绝在泰坦号最后一次航行的前几年驾驶它。 2023年6月18日,泰坦号潜水器在考察“泰坦尼克”号邮轮残骸途中与考察船失去联系,经过多日的搜救后,最终证实潜水器发生了灾难性的内爆,船上5名人员全部遇难。 曾潜入世界最深海沟,并拍摄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曾在事故后表示,泰坦号潜水器的悲剧与“泰坦尼克”号沉船惊人相似,都是对警告置若罔闻而酿成的悲剧。他还指出,业内专业人士质疑涉事潜水器的安全性,认为其碳纤维结构具有“根本性的缺陷”。

联邦再砍留学生和工签人数

9月18日,联邦难民和移民部长马克·米勒(Marc Miller)宣布明年进入加拿大的留学生人数及其他相关限制规定,这是联邦政府为解决全国持续的住房和可负担能力问题而采取的限制移民数量的最新措施。 新公布的措施主要包括: 1、2025年接收国际学生学习许可的上限将比2024年的目标减少10%,即从48.5万个减少到43.7万个,2026年与2025年的发放数量将保持一致; 2、今年秋季更新毕业后工作许可项目时,将更好地与移民目标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对接; 3、限制硕士学位学生配偶的工作许可资格,仅限于那些学制至少为16个月的课程; 4、限制临时外籍工人配偶的工作许可资格,仅限于管理或专业职位或劳动力短缺行业的配偶。 今年1月份时,米勒部长就称加拿大的国际学生系统“失控”,已经对未来两年的国际学生名额实施了上限,只计划批准约36万份本科生学习许可,比2023年发放的近56万份减少35%。接着又宣布未来3年将加拿大临时居民人数从目前的占全国人口的6.2%减少到5%。 加拿大统计局表示,由于临时居民急剧增加,2023年的人口增长速度将超过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任何时候。而2024年第一季度,加拿大人口超过 4,100万,2024年4月1日达到41,012,563人。

国家恐怖主义受到各方谴责

Débris d'une radio portable après son explosion.

9月17日、18日两天,叙利亚多地发生通信设备爆炸事件,发生爆炸的除了配发给真主党成员的疑似由台湾地区制造商“金阿波罗”(Gold Apollo)生产的上千台寻呼机外,还有包括救援及医务人员大量使用的日本ICOM对讲机、汽车里的收音机、摩托车里的电子设备、太阳能发电系统,甚至理发店的电动推子。可以说是凡是有锂电池的日常消费品都有可能成为杀人夺命的武器。 黎巴嫩真主党指责以色列对事件负有“全部责任”,并誓言报复;国际社会纷纷谴责爆炸事件,普遍认为是以色列策划了一系列袭击。以色列则照例采取“不承认不否认”的态度,至今没有回应。这一系列袭击看似针对黎巴嫩真主党成员,但发生在菜市场、餐馆、闹市的爆炸导致不少无辜平民被殃及,伤亡惨重,至今已经造成超过30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遇难者中包括多名儿童和医护人员。在数千名伤者中,近三分之二的人需要对面部、眼睛或手部进行手术,许多人不得不截肢。 贝鲁特黎巴嫩山医院的一名眼科医生表示,过去的24小时就如同一场“噩梦”,超过60%至70%的伤者被摘除了一只眼睛。“有些病人不得不摘除双眼,这简直是杀了我,在我过去25年的执业生涯中,从来没有像昨天那样摘除那么多只眼睛。”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Volker Türk谴责道:“同时将数千人作为攻击目标,无论是平民还是武装团体成员,且在攻击时不知道谁拥有目标装置、其位置和周围环境,这违反了国际人权法,并在适用范围内违反了国际人道主义法。”并呼吁呼吁彻底调查,追究下令并实施袭击的人员的责任。 根据媒体最新披露的细节,以色列的情报部门利用了真主党转向使用寻呼机的倡议,在很早之前就成立了至少3家空壳公司,伪装成国际寻呼机生产商进行生产销售,将大量掺杂了炸药的寻呼机送进黎巴嫩。这些寻呼机堪称“以色列制造的现代特洛伊木马”。制造对讲机的日本ICOM公司表示该款设备已于2014年停止生产和销售,发生爆炸的对讲机疑似为山寨仿造品,企业正在调查。 而无论是哪个环节出的问题,本周黎巴嫩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都为全球供应链安全敲响了警钟,预示着未来战争的战线可能无限延伸。

沈水之阳 满城烟火 海上明月 家国同庆——中国中央电视总台2024中秋晚会观后

七天评论员 小七 距离中秋节还有三天,蒙特利尔过节的味道就已经很浓了:华人社区举办了音乐会、文化节、团圆宴,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也和本地相关机构联合举办了针对加拿大当地人的雅音伴月室外音乐会。在一片喜庆热闹的氛围,各种玉兔、月饼、灯笼等动图的祝福声中,海外观众期待已久的《中国中央电视总台2024中秋晚会》也上线了! 晚会以《月出》《月华》《月明》三段式的结构抒发月出皎兮的浪漫、月华如水的思念和月明千里的胸怀,凸显传统佳节的文化韵味,寓意着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晚会将传统中秋文化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沈阳故宫、辽宁省博物馆、盛京大剧院、中国工业博物馆、时代文仓城市书房、中街益田假日世界楼体外3D大屏等13个外景地展现了这座秋晚的举办城市过往今昔的人文魅力,也诉说着古今相通的文化追求——家国情怀、团圆幸福。随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舞台布景和悠远音乐,“何以折相赠,白花青桂枝。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李白的古诗意境被再次唤醒,又让我们置身于皓月当空的秋夜,感受着月光如雪般洒满大地,寄托着思念与乡愁。 嫦娥6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的伟大壮举也是本次晚会的话题亮点之一。这一刻,月亮不仅是古老传说中的情感寄托,更成为科技飞跃与梦想延展的对象。舞台上,随着诗意般的画面徐徐展开,”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的古老传说与现代科技的美丽融合,让遥远的月亮,多了一抹温暖的中国红,仿佛在向世人告知月亮之上闪耀的中国科技力量,也让团圆的氛围烘托得更加丰富、更加深刻。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文化瑰宝,莫高窟的壁画不仅展示了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汇的辉煌历史,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艺术与信仰。晚会巧妙地将敦煌“三兔共耳”这一多元文化的艺术符号融入节目中,传递了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开放精神,也为中秋节赋予了更多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象征意义。 《中国中央电视总台2024中秋晚会》唯美、真挚、抒情、浪漫,既是一台具有朴素文化价值和视觉冲击力的团圆盛宴,更是对中秋节文化内涵的深刻演绎。这一刻,我们共享同一轮明月,它穿越历史,照耀古今,见证岁月变迁和永恒的人类情感,也产生了超越时空的共鸣。

中国电视-《回家吃饭》中秋特别节目

中秋佳节至,一家人欢聚一堂吃月饼,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习惯。《中国电视》邀您在《回家吃饭》中秋特别节目中,品尝不同月饼的滋味。 经典月饼、潮流月饼,都是美味;猜灯谜、过中秋,皆为团圆。无论是记忆中传统的老味道,亦或者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月饼,在中秋的餐桌上都代表着相聚、美满、团圆。今年《回家吃饭》栏目的中秋特别节目,从潮流新奇的创意月饼和回忆满满的经典月饼两个角度,来展示中秋佳节的美食文化: 民间高手黄婕带来不用模具、不进烤箱就能轻松完成的玉兔月饼;国家一级面点师张虎制作传统的老五仁月饼,揭秘五仁馅儿料传统配比,展示传统中式面点皮面的制作工艺,让观众在家做出回忆里的老味道。 此外,节目还介绍了山西平遥的老月饼和云南蒙自的石榴月饼,现场以全国各地不同的月饼和猜灯谜的灯笼等中秋元素的道具进行装饰,“过中秋”的氛围感满满。 《中国电视》邀您收看《回家吃饭》中秋特别节目更多精彩内容: https://yspapp.cn/2A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