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木尔峰的凝视

天山,巍峨壮丽,宽广纵横,绵延2500多公里,将中国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43米,刺破云霄,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境内。 阿克苏,因托木尔峰无数条冰川融化而汇成的阿克苏河而得名。阿克苏,有白水之意,在阳光的照射下,那翻滚的波浪银光闪闪,耀眼夺目。水量丰沛的阿克苏河,是中国第一大内陆河塔里木河的主要水源之一。蜿蜒宽阔的塔里木河,从西向东不停地奔流。这也使得阿克苏地区成为新疆南疆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天山南麓干旱少雨,光照好、昼夜温差大,加上土地平坦辽阔,也使这里成为最适宜优质农作物大面积高产的地区之一。 阿克苏是中国著名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连续几年的总产量逾100万吨,约占中国棉花产量的1/6,占世界棉花大区新疆产量的1/5。这里不仅瓜果飘香,而且阿克苏的苹果、红枣,库车的小白杏、温宿的纸皮核桃,已是赫赫有名,特别阿克苏的冰糖心苹果质佳量大,被誉为苹果之王,不仅闻名于中国,而且亦走向了世界。这里还是新疆为数不多的稻米基地,温宿大米早已名扬天山南北。 在天山山峦叠嶂间,大自然鬼斧神工,天造了温宿大峡谷和库车大峡谷,成为天山最美最大的的丹霞地质奇景,也就是岩盐喀斯特地质胜景。两大峡谷,各有千秋,相互争冠。温宿托木尔峡谷,被称为峡谷之王,到处是红崖赤壁和千姿百态的石峰石柱,造型各异、似人似仙、栩栩如生,如置身精美雄浑的自然画廊。库车大峡谷,因谷内沟壑纵横,幽深曲折,峰回路转,又称天山神秘大峡谷。这2处大峡谷,也被称为新疆地质演化博物馆。如今,天山主峰托木尔山峰、天山托木尔大峡谷成为了世界自然遗产。 这里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部分。阿克苏地区作为丝路上的一个重要路段,是距今2000年左右时期中国的古龟兹所在地,克孜尔石窟,也称克孜尔千佛洞,至今还向人们述说着佛教文化从印度传入中亚,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辉煌壮观的历史。其保存下来的早期洞窟壁画数量,远超过阿富汗巴米扬石窟群。新颖动听的龟兹乐,一度成为公元7-8世纪中国历史上鼎盛世时期大唐都城长安的流行音乐,而后龟兹乐又一路向东,抵达朝鲜、日本、缅甸等地。龟兹文化一度影响了世界。 阿克苏地区有2市7县,人口289万。阿克苏市是一座生机勃勃、美丽宜人的城市。在她的郊外,有长25公里,宽4公里的柯柯牙人工防护林,已成为城市的绿色屏障,也是世界荒漠化生态治理的一个典范。这里已是鸟语花香,瓜果满园,闲游如织。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 钟南山:科学家成偶像 是为了消除青年人对偶像的盲从

在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主题会议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做了视频致辞。他表示,新冠病毒的防治局面会越来越好,世界会越来越光明。 钟南山说,一场论坛能够聚集这么多顶尖科学家是很难得的。面对新冠疫情肆虐的大环境,聚集科学界客观理性的声音,寻找科学应对之道非常重要。今年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科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为拯救生命付出了巨大努力,很多人甚至为此奉献出了生命。 钟南山动情地说,自己看到各国同行们持续奋力推进病毒检测、疫苗研发等工作,这是告慰牺牲者的最好方式。“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包括今天在会场和网上出席论坛的诸位科学家,都为疫情做了大量研究,提供了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在钟南山看来,除非我们生活在一个国家边界完全封闭的时代,否则就必须面对这么一个严肃的格局。怎么样以科学的手段把新冠疫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降到最低,尽可能挽救更多的生命?怎么样用科学手段在国家政策、生活习惯、社会认知等查一下,尽可能找到共同点,争取更好开展跨国防疫合作?又该怎么样促进科学界和其他各界有效沟通合作?钟南山对此深有体会,今年3月以来,他就与外国科研同行开展了长期友好的合作。“我们发现科学家又有很多共同点。我们在早期诊断、传播途径、抗体治疗和疫苗研发上有很多共同语言。” 钟南山严肃地表示,面对潜在和其他可能发生爆发的疫情,人们必须摒弃分歧、共同面对。“这不是一般的漂亮话,而是需要认真对待,坚持维护的。”他说,“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要建立一个牢固的信仰。” 任何国家的科学事业,最终目的都不会是培养诺贝尔奖得主,而是一支温度计——国家科学发展成就和社会主义科创环境长期客观的反应。钟南山相信,全世界数不清的年轻人会以与会专家为偶像。“但是我们成为偶像的目的,是更好消除青年人对偶像的盲从,让他们更多问为什么。 钟南山至今仍然在为抗击新冠疫情奔忙。然而,当他收到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邀请时,他欣然应允。钟南山坚信,新冠病毒的防治局面会越来越好,世界会越来越光明。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全球“最强大脑”聚申城!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午在沪开幕

图说: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今天在上海开幕 新民晚报记者徐程 摄 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 郜阳 马亚宁 易蓉)秋日上海,黄浦江畔,群星再次闪耀。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10月30日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视频致辞。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出席。包括61位诺贝尔奖得主和76位图灵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等全球顶尖科学奖项得主在内的137位“最强大脑”,以及20多位中国两院院士通过“线下+云端”的方式汇聚在本届论坛上。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克服疫情期间的种种困难,抵达上海现场参加论坛。他表示,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致力全球科学家的合作,让新生代的科学家参与到全球合作,建立未来合作的范例。 开幕式上,世界顶尖科学家发展基金会揭牌。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云启幕。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执行委员会科学家代表发出科学声音、表达理性态度。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系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发起、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年度国际科学家论坛。论坛始建于2018年,于每年10月底在中国上海举行,围绕“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这个主题,各国科学家将借助论坛平台进一步推动基础科学、倡导国际合作、扶持青年成长,为共同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未来作出贡献。 在开幕式后的“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主题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击新冠、非典的领军人物,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作主题致辞。2017年图灵奖得主约翰·轩尼诗、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分子生物学系与化学系教授雷蒙德·斯蒂文斯、诺华集团首席执行官万思瀚、2015 年阿尔巴尼医学奖得主谢晓亮分别就人工智能、科学转化、生物医药和疫情防控等话题发表演讲。 记者获悉,第三届论坛紧扣科学界和大众关注的科学热点,亮点颇多。面对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第三届论坛特设病毒之战——世界顶尖科学家病毒峰会,邀请多位病毒学专家共话人类对抗病毒的持久“战疫”。面对全人类和生物面临的共同威胁,第三届论坛设立共同家园系列峰会,从多视角探讨人类不同族群、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此外,延续前两届论坛传统,全体参会科学家共同参与,开放讨论科学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莫比乌斯论坛今起在云上开展,打造持续42小时的“科学马拉松”。 本届论坛将提供71场活动、共计150小时的视频直播和回放,打造永不落幕的云上科学盛会。科学家“天团”的跨界交流,将在上海碰撞出灿烂的创新火花。

“靠脸走遍中国”的时代,别让“刷脸”变“丢脸”

本报特约评论员 贾罗 近日,中国一家机构发布的《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显示,六成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三成受访者表示已因人脸信息泄露、滥用而遭受到隐私或财产损失。这一报告引发海内外华人群体的关注。 人脸识别技术已被不少国家应用在城市治理、公共安全等领域。加拿大很多机场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提高了通关效率;美国执法机构常用该技术追捕各种犯罪嫌疑人。近年,中国在人脸识别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刷脸手机解锁、刷脸ATM机取钱、刷脸进入小区、刷脸乘坐公共交通……越来越多生活场景里出现“刷脸”技术。有数据预计,2022年中国刷脸支付用户规模将突破7亿。“靠一张脸走遍中国”的时代即将全面到来。 人脸识别技术能在中国快速、广泛应用,一则是中国在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上走在世界前列,二则是人脸识别技术的确解决了民众生活中一些“痛点”。人脸识别已具备了身份证、银行卡、出入证、钥匙等功能,在提高人们日常出行、工作、生活效率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国疫情防控上,人脸识别技术同样有用武之地。比如,它能精准地追踪病例行踪和密切接触人群。 近年,很多华侨华人回中国祭祖探亲、文化交流、商务洽谈时,也都感受到了人脸识别技术带来的便利和高效。它可以帮华侨华人省去在车站、机场、商超等地排队的时间,也解决了他们必须记住复杂支付密码的烦恼。可另一方面,接连曝光的人脸识别乱象也让不少华人忧心。 其一,人脸信息技术被滥用问题。人脸识别的应用是潮流和趋势,但并不意味着在生活各个场景都普遍适用,更不能在个别领域强制使用。一些机构或企业收集信息后,能否安全储存?这同样是外界的疑问。近年,一些中国城市去厕纸也要刷脸,引发吐槽,关于公共场合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争议和投诉也日益增多。 其二,人脸识别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中国出现了诸多人脸识别研发企业,但由于企业间技术能力存在差异,也让一些“刷脸”存在隐忧。据大陆媒体报道,某快递企业的人脸识别快递柜使用取件人的打印照片便能轻松打开。这恐怕并非个案,可对普通用户而言,他们根本不可能及时精准判断哪些“刷脸”设备技术过硬、哪些又有bug。 其三,“刷脸”的确存在“丢脸”可能性。与手机号、家庭住址等信息不同,它们泄露后可以随时更改,但人脸信息是生物识别信息,具有“唯一性”,所以“丢脸”意味着更严重的后果。海内外多起实验证明,获取高清晰人脸信息制作的3D人脸面具,能够骗过很多人脸识别设备。中国警方目前也破获了多起盗取人脸信息实施犯罪的活动。 近日,一则“两元就能买到上千张人脸照片”的新闻刷屏,再次指向人脸识别技术衍生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让更多中国民众和海外华人担忧“刷脸”会否“丢脸”。 任何新技术都是把“双刃剑”,只有消除安全死角、兴利除弊,才能充分释放科技红利,造福人类社会,进而行之久远。面对方兴未艾的人脸识别技术,中国必须在提升技术能力、完善法律制度等方面多加发力,确保所有人在畅享“便捷”同时不再为安全问题烦忧。  

明年蒙特利尔市选,你还投女市长票吗?

Des statistiques sur l'évolution de la perception de la ville de Montréal par rapport à il y a trois ans, qui s'est détériorée pour 42 % des Montréalais et 43 % des banlieusards.

七天记者 梓丰 三年前的11月,蒙特利尔建城375年以来第一次选出了一名女性来担任市长。创造历史的就是出任官方反对党Projet Montréal党领不到一年的政坛新人普朗特(Valérie Plante)。这位在选举前名不见经传、总喜欢哈哈大笑的女候选人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击败了曾连续6次当选、出任过联邦移民部长的政坛元老级前市长Denis Coderre,让很多政治观察家大呼出人意料。 当年,普朗特率领的Projet Montréal具有明显的左派倾向,注重女权、人权和环保。她在选举中强调把“蒙特利尔人放在首位”,提出改善公共交通、解决道路拥堵、增加绿地和福利房屋、使城市更适宜家庭居住和生活等亲民主张。她的一系列竞选承诺适应了蒙特利尔市民要求变革的心态,再加上她接地气的行事风格,很快就把原本认为轻松胜选而高高在上、好大喜功的Denis Coderre比了下去,最终以2.7万张选票的优势后来居上,成功当选为蒙特利尔历史上首位女市长。 光阴荏苒,3年执政时间已经过去,距离下次市选还有一年的时间点上,蒙特利尔人对普朗特的印象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负面印象大升 Radio-Canada委托民调公司Ad Hoc Recherche所做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不会在2021年11月举行的市级选举中再次投票给普朗特,而这部分人主要集中在55岁以上的人群中。最支持普朗特的人是年龄在18岁到34岁之间的选民,有51%这个年龄段的受访者表示会继续投票给普朗特,这和她在2017年赢得选举的51.4%的支持率很相近。而在55岁以上的人群中,只有34%的人表示会继续投票给她。 自上次选举以来,蒙特利尔的情况是有所改善还是继续恶化这个问题上,只有23%的蒙特利尔人和18%的蒙特利尔郊区人表示所有改善,却有42%的蒙特利尔人和43%的郊区人认为继续恶化,还有35%的蒙特利尔人和39%的郊区人认为情况没有变化。 蒙特利尔居民对普朗特政府批评最多的方面集中在:居高不下的房价和房租、道路状况差劲、交通不畅和拥堵、道路工程维修迟迟不完工、经济发展不良以及市中心经济活力下降等。蒙特利尔居民对普朗特政府评价积极的方面包括自行车道延长、绿地面积增加以及市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作出的努力,如降低碳排放、改善公共交通等。 针对这场疫情的应对,民众的观点几乎针锋相对,45%的受访者认为她应对得很好,43%的人认为应对得很不好,还有12%的回答说不知道。 面对这样的调查结果其实并不意外,每次以改变为主要竞选策略而上台的政客往往是给民众画了很大一个饼而获得支持当选的,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和特朗普,民众投票选出的往往是他们心目中的愿景,但这个愿景能否实现或者多大程度的实现则不取决于政客本人的意愿和能力,而是取决于错综复杂的现实和各种利益之间的妥协。 竞选承诺与现实 根据媒体的调查,普朗特在上次大选中提出的64项承诺经过3年时间有50%的内容得到了实现,33%的承诺部分或正在实现的过程中,还有17%的承诺在下次大选前还看不到实现的影子。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些承诺实现的情况。 公共交通 已经实现或部分实现的承诺: – 购买300辆混合动力公交车:订单在2018年1月落实,一部分车辆已经进入运营; 创建粉线地铁(La ligne rose)办公室:2018年10月正式设立; 降低公交费用:给贫困线家庭减少40%的公交费用,让12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人免费乘坐公交的承诺正在进行中,因为这不是蒙特利尔市政府能决定的事,但已经呈交给主管部门大蒙特利尔交通局(Autorité régionale de transport métropolitain)研究; 残疾人出行:让蒙特利尔所有的地铁站都配备残疾人通道的承诺正在进行中,目前已经有16个地铁站安装了电梯,STM计划到2025年完成41个地铁站的电梯安装,全部66个地铁站都装好预计到2038年才能完成,而不是原来计划的2030年; 蓝线地铁延长线:已经与魁省完成协商,工程预计在2021年开工,在2026年投入使用; 提高公交车速度:规划了多条公交车预留车道,并开通了多条快速公交车线路; 提高共享车使用:修改了共享车的使用和停车规则,共享汽车在多个城区被允许使用; 没有实现的承诺: 粉线地铁开工建设 基础设施 已经实现或部分实现的承诺: – 缓解交通小组:2018年夏天成立了改善交通机动小组,目前雇有16个工作人员,指挥和疏解交通堵塞; 建立工地监察小组:2019年,市政府聘请了几个工程师组建了一个施工现场监察队; 不确定是否实现: 改善道路坑洼问题:市政府依然每年填补20万个坑洼(Nids-de-poule),但由坑洼导致的索赔案例在持续上升; 市民服务 已经实现或部分实现的承诺: – 延长公园开放时间,重修公园建筑:2019年8月,市政府宣布投资1150万元来重修50多座公园内的建筑; 增加McGill College大街上的公共场地:新的规划设计招标工作已经结束,并在2020年10月15日揭晓; 卫生检查小组:2018年夏季在蒙特利尔市中心推出多个卫生检查小组的试点项目后,延长并扩展到其他市区; 翻修皇家山的Henry William Morgan游泳池:市政府正在和省政府协商,让这座在2013年关闭的游泳池重新投入使用; … Read more

美国开“右转向灯” 加拿大怎么办?

七天记者 颜宏 距离美国大选投票日11月3日还有几天时间,美国国会参议院在10月26日晚间经过投票,以52票对48票正式确认了特朗普提名的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这意味着共和党提名的保守派大法官占据了最高法院9个席位中的6个, 进一步巩固了优势多数,这也是自1937年以来保守派第一次在最高法院法官中占据三分之二的稳定多数,意味着多年来与保守派平分秋色,有时甚至强势的“自由派”力量的减弱,为未来数十年的美国社会亮起“右转向灯”,这一变局对美国社会的影响将极为深远,也必将给世界带来影响,特别是美国的近邻——加拿大。 巴雷特宣誓就职 最高法院及左右之争 最高法院是是美国最高级别的联邦法院,为美国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框架下继总统、国会后最为重要的一环。1789年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通过的美国宪法是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却是一部不完备的宪法。偌大的国家治理只有7项条文,7500多字,之后陆续制定了27条修正案。但在27条修正案之外,美国宪法仍有广阔的解释空间。根据《美国宪法第三条》的规定,这个解释权就在最高法院。最高法院的每一位大法官都以自己的理念对宪法进行解释,因此多数大法官的理念倾向将决定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律走向。近年来很多争议巨大、受人瞩目的裁定往往就是一票之差(五比四),某位法官背后的立场、倾向乃至一念之差都可能改变成百上千人的命运,甚至国家的发展方向。 根据联邦法规,最高法院通常由一位首席大法官和八位大法官共9位组成。法官的人选需由美国总统提名,并在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后方可任命。一旦获参议院确认任命,法官享有终身任期,无需服从其原先的政党、总统、参议院的意志来审判。在当代语境中,最高法院的法官按照各自的意识形态通常被分为保守派(右派)、温和派(在左右派之间摇摆)和自由派(左派)。 意识形态上的左派和右派目前公认起源于1789年9月法国制宪议会会议。在会议上,等级较高的一二级议员坐在议长的右边,他们反对彻底的革命,主张建立类似于英国的君主立宪体制;而等级较低的议员主张完全限制君权,建立一院制议会,为了和保皇议员有所区分,他们选择坐在议会的左边。这样的座位划分当时是个偶然事件, 但到1791年法国立法议会代替了国民议会,议会人员全部重组后,以坐席位置代表政治理念的划分方式却被保留了下来,并随着1794年的热月革命传遍欧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在数百年的发展中不断扩大内涵,成为今天政治光谱的代名词。一般来说,右派强调权威、秩序、传统、效率和发展,国家不应该干涉经济以提高效率;左派强调自由、人权、平等、正义、福利,国家需要适当介入市场以维持公平。美国的右派和左派则主要由共和党代表的保守派和民主党代表的自由派组成,双方从执政理念的框架到具体的社会问题如堕胎、死刑、种族优待(affirmative action)、枪支管制、健保、同性婚姻、移民政策、宗教自由等等都存在重大分歧,甚至持有截然相反的立场,也进一步扩大了美国社会的撕裂状态。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Supreme Court Database统计了1946年至2018年期间,美国最高法院做出保守判决或自由判决的统计分析显示,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早期偏自由,中期偏保守,近年来进入了两派不相上下的状态。而特朗普任期4年内成功任命了3名保守派大法官,无疑会打破这种平衡。 特朗普的“幸运” 特朗普之所以可以提名如此多的法官,是受惠于前所未有的情势。最初是国会放宽了规则让法官的任命变得更加容易,随后是共和党人系统性地否决前任总统奥巴马的法官提名。因此,特朗普总统刚一上任时就有机会提名一名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还有下级法院数百个岗位空缺在等待他安排自己人。 从上任开始至今,特朗普已经提名了50名上诉法院法官,占总数的四分之一,接近奥巴马总统任期八年内的提名总数(55名);提名了130多名地区法院和初审法院法官;还把三名法官送入了联邦最高法院,上一个做到这一点的总统还是40年前的里根。 现年48岁的巴雷特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和前联邦检察官丈夫杰西Jesse住在印第安纳州的South Bend市。其父母有七名子女,其中两名领养自海地,她自己则是七名兄弟姐妹中的老大。巴雷特以才思敏捷著称,曾就读于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法学院,以年级第一的成绩毕业,担任过已故最高法院大法官Antonin Scalia的助理,2017年被特朗普任命为联邦第七巡回上诉法院巡回法官。巴雷特是一名原旨主义者(originalist),意思是在解释宪法中的词句时需要以原作者们创立宪法时的原意出发,这样最高法院的9名法官就有4人的司法哲学是原旨主义,尽管从判决看,卡瓦诺(Brett Kavanaugh)的原旨主义并不纯粹。 巴雷特的提名之路可谓“闪电速度”:从自由派前大法官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去世到她接任,仅过去不到40天;从特朗普9月27日正式提名巴雷特至宣誓就任,也只有一个月,打破美国历史上大法官提名的最短纪录。金斯伯格大法官一生对美国的平权与女权贡献良多,她最后却把最高法院保守派与自由派大法官比例由5:4变成6:3的机会交给了总统特朗普,尽管这不是她的遗愿。 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判决并不是简单的各投一票,而是有着相当复杂的互动过程,包括各种说服、妥协、交易,等等。手段高强的大法官,往往能影响同僚的判决。比如在2000年美国大选中出现布什和戈尔投票结果之争中,就是保守派的法官预定了支持共和党候选人布什的立场,并说服其他人,最终导致戈尔含恨放弃上诉。 巴雷特多年来无论是在教学、科研、司法实践上都是坚定的保守派,坚决维护美国的立国传统,比如她的一个孩子在怀孕时被查出是唐氏儿,笃信天主教的她和丈夫坚持孕育并生下有先天疾病的婴儿,身体力行天主教禁止堕胎的教义。她还在一次毕业典礼中发表“法律职业只是实现一种目的的手段,而这一目的是建立上帝的王国”的言论而引发争议。 加拿大怎么办 不仅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意识形态在转向保守,美国民众也在对自由派民主党8年统治的极度失望后转向保守,在2016年选出了反对自由贸易、反移民、撑枪、建墙的特朗普。与美国地理和经济上唇齿相依的加拿大也在2018年开始全面转向保守,原先皆由左派政党自由党、新民主党执政的魁省、安省、阿省、爱德华王子岛、新省(New Brunswick)等纷纷变天,选出右派的政党执政。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爱德华王子岛在2019年4月进行的省级选举。Dennis King率领的进步保守党(Progressistes-Conservateurs)战胜执政12年的自由党,赢得了12个席位,原先执政的自由党,选举中只获得了6个席位,沦落到第三的位置,党魁Wade MacLauchlan 甚至输掉了自己的选区。注重环境的绿党(Parti vert)拿下了8个席位,第一次成为官方反对党。 爱德华王子岛是加拿大面积最小的省份,人口只有15万,与三河市(Trois-Rivieres)人口相当,但小小的爱德华王子岛却是全国各类选举投票最踊跃的地方,比如2015年和2019年的省选投票率高达86%和82%。 该省进步保守党的胜出既在意料之中,也颇令人惊讶。说它在意料之中,是因为选前的民调都显示保守党领先,所以该党赢得大选一点也不意外;而说它令人惊讶,则是自由党落败的速度太快了。2007年到2019年的12年中,该省一直是自由党执政,而且是连续四届的多数政府。而该省的保守党则处于混乱状态,过去十年中换了六七届领袖,现任党魁Dennis King还是在大选前两个月才选上的。这样一个“坡脚鸭”似的进步保守党,竟一举击败了执政10多年、根深蒂固的自由党,是不是很令人惊讶?其实在很多民众眼里,从2015年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政府执政开始,其推动的移民、难民政策,大麻合法化,注重少数族裔权益,宽松的福利政策等左派做法就已经开始引发民众,特别是保守派人士的不满。 于是安省在2018年进行的省选中,以道格·福特 (Doug Ford) 为首的保守党大获全胜,一举赢得76个席位,组成多数政府,原来执政的自由党兵败如山倒,只获得7个席位,从曾连续15年执政的多数政府执政党沦落为议会配角,不仅议席数量比上届大选时缩水了33个,其党领Kathleen Wynne虽勉强保住了自己的议席,但也在选举结果出来后很快宣布辞职。接着魁省在2018年10月进行的省选中,右翼的魁北克未来联盟(CAQ)在大选中胜出,以37.4%的支持率赢得省议会125个议席中的74个,出人意料地组成多数政府,取代了原先多数席位执政的自由党。 魁省自建省以来,一直是由中左翼的联邦派政党魁省自由党(PLQ)和主张魁北克独立的魁北克人党(PQ)轮流坐庄,尽管近年来魁人党声势日衰,但选前大多数观察家仍然认为魁省政坛的“红蓝之争”(PLQ标志色为大红,魁人党为天蓝)大格局不会动摇,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比其他省份的保守党还保守的CAQ获得如此大的支持,而老牌执政党魁省自由党会败得如此迅速,原来的68个席位被拦腰切一半,只获得34个席位,几乎丢掉了除蒙特利尔以外的所有选区,再次成为官方反对党;传统的独立派PQ更是遭遇“政治雪崩”,议席从30个锐减至9个,得票率更跌至17.1%的低谷,创下1973年省选(仅获得6个议席,1970年是7个)以来的最差纪录。 在2019年的联邦选举中,若不是以谢尔(Andrew Scheer)为首的保守党表现实在太差,让在全国选民中并不具备支持率优势的小特鲁多和自由党获得了一次通过“策略投票”(即有意阻止某政党上台而投票)获胜的机会,今天的联邦政府也许会由保守党领导。就在刚刚结束的安省多伦多中区选区和约克选区的补选中,这两个一直被认为是自由党堡垒选区的自由党候选人都是惊险过关,其中一个仅比对手多出700张选票,选民对自由党的支持率比上次大选分别下降了15%和4%,这进一步说明民心思“右”,只是在目前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希望政府运行保持稳定才投票给自由党。 在全球保守派都在抬头的情况下,加拿大也不可能独善其身,而这场还看不到尽头的新冠病毒疫情更加快了保守主义的抬头,无论是民间还是执政党都在向右倾和保守发展。就连很多华裔都开始对保障少数族裔和同性恋者权益、包容性较强的移民政策、宽松的福利制度等自由派的政策表示不满,在微信群、微博、新闻评论等社交媒体上经常是右翼的声音压过左派的主张。随着疫情的持续、经济的恶化以及中美对抗加剧,普遍的右翼思维、排外、反中浪潮将是民众不得不面对的新挑战,每一个人都应做好思想准备。

中国银发族为何成为“假名人”的“韭菜”?

七天特约评论员 贾罗 近日,“60岁阿姨痴恋靳东”(靳东是中国演员)的新闻在中国网络上刷屏了。该老人声称“靳东在某短视频上对着全国人民向她表白”,并不惜与家人大吵大闹,甚至离家出走辗转大半个中国寻找“靳东”。靳东工作室随后出来澄清,真相终于大白。原来这位老人恋上的只是个“假靳东”。 随着事件发酵,人们发现“假靳东”并非个案,在中国短视频平台上还存在着“假钟南山”“假马云”“假韩红”等“假名人”。这些人利用AI、模拟声线等技术“变身”名人,精心设计一个个“骗局”。中国银发族是他们的“猎物”。一些海外留学生、华人也不免担心父母会成为“假名人”的受害者。 这些“假名人”的“骗局”套路可谓五花八门。有一些人是为“骗点赞”“骗流量”,通过“献歌”“聊天”等套近乎方式,赚取老人们的点赞、评论,同时达到“吸粉”目的。一旦平台账号粉丝“过万”,便转手“出售”变现。一些人则选择“借鸡生蛋”,即积累一定粉丝后开始“直播带货”,向老人们销售来路不明的商品。还有一些人则直接“骗钱”“骗感情”。比如某短视频平台上的“假马云”以“要带领某地区人致富”为幌子,从每位老人那里收取了1000多元人民币的“入场费”。假名人的嘘寒问暖,也并非他们对老人们真的关爱有加,只是为了打造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人设”,让银发族们一步步丧失警惕,进而顺利从他们口袋掏钱。 这些场景似曾相识。多年前,中国出现过一些针对老年人的非法集资、保健品等骗局。他们对老年人关怀备至,不是送免费体检,就是送小礼品或药品,甚至还给老人过生日。但感情外衣下,最终都瞒不过一个“骗”字。过去中国银发族在现实世界上过的当,今天似乎又从线下转移到线上。 近年,现实中针对老年人的骗局案件不断曝光,银发族们的防范意识在不断提高。随着智能机普及,很多老人开始触网。如果说以前中国的“数字鸿沟”主要表现在城乡互联网普及上的差距,那么今天则也体现在信息辨别能力的差异上。由于文化水平、社会认知有限,一些中国老年人(尤其农村地区)面对虚拟空间上的“花花世界”,很容易迷失方向,被心怀不轨者盯上。“假名人”事件再次聚焦中国的“数字鸿沟”问题,也折射了中国短视频平台在治理上的漏洞。 中国银发族们“好骗”,更与他们不少人精神空虚和情感寄托缺失有关。一方面,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甚至远在海外,其情感世界感到虚无;另一方面,即便子女在身旁,但因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差异,导致他们即便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却依旧是两个世界的人。在中国一些城市,有一些老人的晚年精神生活的确比较丰富,比如通过组团旅游,参加社区读书会、歌唱会、时装秀等活动,排遣寂寞充实精神世界。不过,对很多老人来说,他们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和环境。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剧,如何让银发族“老有所乐”,是中国一道绕不开的时代课题。这离不开儿女和家人投入更多的悉心关爱,同时也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让老人感受到更多的温暖。  

疫情加剧使人愁 争权夺利政客忧

七天记者 颜宏 秋天的树叶还没落尽,冬天还远未到,加拿大的第二波疫情已经出现不可控制的迹象,不仅前几个月全民“宅家”的抗疫成果被消耗殆尽,疫情的严重程度已经超过第一波,每日新增感染者超过2千,魁省、安省、阿省、卑诗省等几个人口大省的疫情都在急剧恶化。截止到10月19日,加拿大的感染人数超过20万,死亡人数近万人,住院以及重症人数都在上升。在这个危机的时刻,民主制度框架下,少数政府执政本就不稳的特鲁多政府正面临着一轮又一轮的反对党攻击,政府倒台、重新大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在执政党的头上,分散了联邦政府抗击疫情和重启经济的注意力。最新的一次是保守党提出议案设立一个特别委员会来调查自由党的腐败问题,自由党则威胁说,为了避免保守党继续调查政府的道德争议,他们已经做好准备,让加拿大再来一次大选,让加拿大人再一次进入投票站做出他们的选择。就在全国人民都屏住呼吸关注着自由党政府是否会在这个最不应该发动大选的时机倒台时,第三官方反对党——新民主党(NPD)用它的24张选票来反对保守党的议案,避免了加拿大人在严重的疫情中进行从来没在圣诞节前出现过的联邦大选,但谁知道下一次让政府倒台的威胁又将何时发出?或许,加拿大人会想,要是知道会有新冠病毒疫情,无论如何要选出个多数政府,至少在国家治理上有个连贯性,不像现在这样时时面临瘫痪或被打断的局面。 跛脚的执政党 2019年的联邦大选投票结果出来后,上次大选时红极一时的小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风光不再,只获得了33.1%选民的支持,议会席位从2015年选举结果的184减少27个,变为157;保守党在全国获得了33.4%的支持率,121个席位,比之前多出22个。体现在选票上,保守党候选人获得的选票比自由党多出25万多张,但基于152年前的选区设定和选举原则,保守党仍然在多个选区落败,最终以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比保守党多出36个议席而获得组阁权利,组建少数党政府,但这种以不过半的席位执政是对执政党政治智慧的一种考验,是选民用选票告诉自由党,再给你一次机会,但不能信马由缰。这样执政党的日子天天如履薄冰,要见招拆招、在不同的问题上找不同的政党结成暂时性联盟以期度过议会的信任投票关。历史上的少数党政府平均寿命为两年,少数党政府的寿命除了要看执政党的政治判断力和政治手腕,还取决于反对党的挑刺儿或配合。 上次大选,保守党没能夺取执政权的主要原因是“虽然执政党和总理乏善可陈,但反对党也半斤八两”。原来的党领谢尔(Andrew Scheer)在竞选过程中总是把重点放在对执政党领袖人品的攻击上,而没有为这个国家发展提出让选民信得过的愿景,可以说是缺乏有建设性政治辩论而注重于幼稚的“相互谩骂”的竞选过程让在全国选民中并不具备支持率优势的小特鲁多和自由党获得了一次通过“策略投票”(即有意阻止某政党上台而投票)获胜的机会。 执政根基不稳的自由党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新冠病毒疫情,偏重平等、博爱等自由理念的特鲁多每天在自家门口召开新冠病毒疫情通报会,宣布政府推出的各种援助民众和商业企业的计划和项目,回答各种民众关注的问题,还不断敦促民众配合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让大部分民众对自由党政府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的表现感到满意,特鲁多的民众支持率也一度超过50%,是两年多来的最高峰。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疫情的放缓,经济的重启,特别是WE Charity丑闻的爆出,让官方反对党——保守党抓住了特鲁多的把柄,不断地质问、攻击、威胁让政府倒台,使得原本可以集中精力抗击疫情的政府陷入撕裂、瘫痪的状态。 夺权的反对党 上次大选失败就很不服气的保守党看到特鲁多每天通过电视镜头直面全国的民众,嘘寒问暖,拿着纳税人的钱大手笔援助收买民心,一时间风光无两,更是不忿,甚至有可能夹杂着各种羡慕嫉妒恨,于是使用各种手段阻挠政府正常的运行和执政党政策的实施。从4月国会复会该采用何种方式恢复国会运作,国会就法案辩论的频率,乃至实体还是视频方式进行等等都成为保守党的牌;另一个攻击的目标是质疑自由党出台的各种援助项目,拿着放大镜挨个查看所有针对疫情的援助项目,很快就抓到了一条大鱼,那就是特鲁多把总值为9.12亿元的加拿大学生服务补助金CSSG(Canada Student Service Grant)项目交由私营慈善机构WE Charity管理,负责筛选,培训申请人并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分发补助等。特别是这个机构与特鲁多一家以及自由党渊源颇深,特鲁多的夫人Sophie Trudeau是WE Charity的“大使和盟友”,并为该组织主持一个心理健康播客,但这并不是义务工作,而是要领取工资的。今年3月初,震惊加拿大的总理夫人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就是和女儿Ella-Grace及婆婆Margaret Trudeau一起参加这一组织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一个活动时感染的。 时任财政部长比尔·莫诺(Bill Morneau)也和这个组织有过交往,参加过他们组织的活动和旅行。接着在7月22日,莫诺在众议院财政委员会接受质询时主动坦白自己在查阅文件后惊讶地发现在2017年的两次旅行中有部分旅行费用由WE代为支付,他随后联系WE了解相关费用事宜,并开了一张41,366元的支票补足相差的费用,同时为这个错误向公众道歉。但他的坦诚换来的却是反对党的群起攻之,保守党和魁北克政团(Bloc Québécois)都要求他辞职,就连自由党内部都对这一信息感到震惊。如果说他没有因自己与WE机构的密切关系而在讨论加拿大学生服务补助金CSSG项目管理合同时回避,从而构成“利益冲突”,那么他没有及时支付这样一笔差旅费用就是“收受利益”。雪上加霜的是,8月7日,又爆出联邦政府把加拿大紧急商业租金减缓项目CECRA给予加拿大贷款和住房公司(CMHC),后者因没有商业地产经验,将项目又转给特鲁多首席幕僚长Katie Telford的丈夫Rob Silver所在的公司MCAP操作,MCAP因此可获得8400万加元佣金。魁北克政团党领Yves-François Blanchet在8月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出最后通牒:如果特鲁多、莫诺和Katie Telford不辞职,他就在10月发起不信任动议,要求重新进行大选。 围绕这一丑闻角力的结果是WE Charity退出CSSG项目管理,向国民道歉,并最终结束所有在加拿大的运作;特鲁多和莫诺多次道歉;莫诺辞职,副总理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接替他的职务。特鲁多利用这个内阁成员变动的机会终结了本届联邦议会会期,直到9月23日重开议会。终结议会会期,意味着停止议会立法程序和议会委员会的工作,所有议案、正在进行的工作包括涉及WE丑闻的调查一切归零。 悲哀的民主制 善良的民众原本以为终止议会后,今年再次大选的可能性降低到零,可自9月23日国会复会以来,已经选出新党领欧图(Erin O’Toole)的保守党并没有打算放过自由党,对自由党的攻击已经从WE Charity丑闻扩大到对整个自由党腐败问题的指控。 保守党还提出议案建立一个“反腐委员会”来调查包括学生服务补助金项目、紧急商业租金计划项目以及工资补贴项目等等。面对持续的干扰和攻击,特鲁多决定不忍了,威胁说自由党将把这一议案视为对执政党的信任投票,如果反对党继续追求成立这样的委员会,那就再一次进行大选,让选民来决定,并指责保守党是在玩政治游戏。10月20日对此议案进行辩论的过程中,担心把加拿大拖入大选罪名的保守党表示会更改该委员会的名称,从最初拟定的“反腐”委员会改名为“关于加拿大疫情期间政府滥用公共资金指控的特别委员会。”欧图也再次澄清说设立这个委员会只与问责制有关,而与选举无关。但自由党对此嗤之以鼻说,“你把一本书都写完了,最后改个书名,就能让大家觉得这不是同一本书了吗?”新民主党则攻击说自由党是利用这个议案趁机发动谁都不情愿的大选,然后让反对党替他背锅。 尽管保守党的这个议案获得了魁北克政团的支持,但关键时刻,面临巨大压力的新民主党最终决定反对这一议案,让自由党继续执政,而反对的理由仅仅是因为不让特鲁多的阴谋得逞,因为最新的多份民调显示,自由党的公众支持率为36.5%,保守党为30.8%,这意味着如果现在进行联邦选举,特鲁多的自由党不仅不会倒台,还有可能组成一个多数政府。 在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没有人关注被病毒感染的患者、死亡者以及他们的家人,没有人关注受疫情影响而亏损,甚至关门歇业的商业企业以及失业的人们,更没有人关注那些奋斗在抗疫第一线、加班加点工作的医护人员……民众选出的代表自己利益的政客们却在忙着争权夺利。其实也不能完全责怪哪个政党,一人一票的所谓民主体制决定了他们只能取悦支持自己的选民,不可能为了长远或者集体的利益而推出不讨喜的政策,只能顾眼前的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这恐怕是民主制度的悲哀吧。

守望相助 传递温暖——访疫情下坚持在老人中心服务的谢詠西先生

七天记者 颜宏 在以60年为一轮回的中国传统干支纪年中,庚子年历来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具有不平凡的历史记忆。1840年庚子年,鸦片战争爆发,列强敲开了古老封闭的满清王朝大门,中国开始了受尽欺压和屈辱的近代百年史;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打进京城,清王朝的实际掌门人慈禧西逃,皇城惨遭列强屠杀、蹂躏和劫掠;1960年,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迎来持续三年的大饥荒,上千万人被饿死;2020年庚子年,一场足以改变世界格局和人们生活方式的百年不遇超级瘟疫——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正在全球大流行,且远远看不到黑暗隧道尽头的曙光。 在这场突如其来并将把世界分割成疫情前和疫情后两个时代的大流行病之中,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被裹挟其中,恐惧、彷徨、无可奈何、愤怒、伤心、失望……各种不同的负面情绪充斥着每一天的生活,但也让很多普通人因着这场疫情的缘故而迸发出的人性光辉温暖了周围人的心,在浓厚阴郁的疫情背景下给人留下一抹暖色的记忆,在蒙特利尔北部一个老人公寓里开设便利店的谢詠西就是这样一个人。 快乐老板 谢詠西今年55岁,96年开始申请移民,2000年就来到蒙特利尔。和大多数移民一样,来了之后边学习法语,边寻找着未来的发展出路。因为喜欢打桥牌,结识了一帮在蒙特利尔的牌友,其中一个经常打对手的上海移民当时经营着一家便利店。在他的知识、经验和金钱的帮助下,谢詠西和爱人利用上学时积攒的一万元的学生贷款和助学金(Loan & Bursary)在2002年买了第一家杂货店。这是在Verdun区的一家街边便利店,营业时间从早上7点到夜里11点,工作时间长不说,还非常危险,经常有人偷东西,甚至抢劫。 被偷、被抢的次数多了,谢詠西也搞了一把日本长刀,放在收银机的下面。一天下着大雪,一个人拿了一把厨用刀来抢劫,谢詠西就打开收银机,并把日本长刀放在旁边说“你来拿吧。你看我的刀比你的长”,结果那个人吓得落荒而逃。还有一次,谢詠西正和另一个便利店主用电话聊天,就听对方在电话里惊呼,并告诉他赶紧报警。谢詠西打911电话报警时,并不知道对方的具体地址,只能向警方再三保证情况属实,希望警察根据电话号码找到那个面临威胁的杂货店主,不过几分钟后警察赶到现场时,持枪威胁谢詠西朋友的犯罪份子早已逃之夭夭,并抢走了收银机里面所有的现金,而警方除了做下案发记录,其他的竟然什么都做不了。 做了几年杂货店,赚了点本钱之后,谢詠西就开始思量着换个没那么累,也没那么危险的生意,经过多方考察后,在2005年买了一套上住下铺的房子,楼下的店铺是专门做早午餐的饭店,但由于不熟悉魁北克人的早餐文化和口味,饭店的生意每况愈下,最终不得不关门歇业,把房子租给一家保安公司做办公室,谢詠西自己也加入到这家保安公司工作,担任一名保安员。 性格随和、多才多艺的谢詠西和同事们的关系处得不错。2011年,在一个偶然的聊天过程中,得知有个保安同事爷爷在一家老人公寓开的便利店要出卖,有过便利店经营经验的谢詠西决定去看一看,结果一看就喜欢上了。首先这个店的营业时间短,同正常上班一样朝九晚五,利润却并不比长时间营业的便利店低;客人的素质高,客人基本是住在楼里的退休老人,既有钱又有闲;最主要的是安全,由于大部分客人都是中心的住客,彼此熟识,再也不用担心像以前那样遇到打劫的情形,于是谢詠西辞去了保安员的工作,再一次做起了小老板。 这一次谢詠西不仅在经营上顺风顺水,他的小店还成了老人公寓的社交中心。一般来说,女性的寿命比男性的寿命长,越是年长的人群中,女性所占的比例也越高,像谢詠西这样50来岁的男子更是凤毛麟角,于是很多前来购物的女住客们买了东西后不会立即离开,而是找话和他闲聊,而谢詠西热情随和的性格和风趣幽默的言谈也博得了她们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住客把他当作朋友,甚至有住客的子女专门从温哥华给他寄礼物,感谢他对自己母亲的照顾。谢詠西还利用公寓里设立的台球桌,通过网上学来的桌球技巧,不到一年就打遍公寓里的男住客无敌手,经常有人来找他切磋。他的小店除了给楼里的住客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物品外,还为他们提供着友情慰藉和信息渠道,比如哪一层新住进来一个干练的男住客,给参加周末舞会的老人介绍舞伴等等。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谢詠西的小店已经不再单纯地是个经营场所,更成为老人们聚集的公共场所,谢詠西也在做生意的忙碌中,感受到被人需要、被人挂念的快乐,多次跟朋友说买这个便利店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冒险开店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谢詠西以及所有公寓老人们的静好岁月。几乎一夜之间,整个社会暂停,大家都陷入恐慌、迷惘之中。谢詠西和爱人也陷入抉择之中,因为一直关注着国内的疫情情况,他很清楚这个病毒的高传播性和可怕之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关店,但一想到那些或孤苦无依,或腿脚不便,或不懂电脑不会上网采购的老人们,他就放心不下。因为特殊的位置,他的店除了卖杂货外,还卖新鲜的蔬菜、水果,相当于一个小超市,可满足老人们的日常饮食需求。思量来,思量去,这对善良的夫妇决定在采取尽可能的自我保护措施下,继续让小店开放,并很幸运地买到了当时还很紧缺的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液。 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不容易。每天上班的时候都感到恐惧,甚至想自己还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之后因为政府颁布的“宅家”抗疫措施,老人们不能再出门,需要谢詠西去送货,于是原本一个人可以做的工作就需要至少两个人,一个人看店,接订购电话,另一个跑来跑去地去送货,工作量大增,还要时刻担心病毒,不断地洗手、消毒。好不容易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衣物都换下来扔到洗衣机里清洗、烘干,然后再去仔仔细细地洗澡,生怕沾染上病毒,然后才能换上干净的衣服,整个程序下来至少要近1小时。身体的操劳再加上精神上的提心吊胆,让那个时候的谢詠西感觉特别累,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整天累得像只狗”。 到了4月中旬,一位负责老人们健康、在医院兼职的护士把病毒带进了这个老人中心。谢詠西的客户中有人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有人被救护车接走,还有的人再也没有回来,楼里的气氛也变得更加压抑,更加沉重。同时,联邦政府也推出一系列针对疫情冲击的紧急救助计划,比如个人可申领的紧急救助计划(CERB),让因疫情原因失业或失去收入的人每月可领2000元的补助金;再比如针对中小企业的紧急贷款援助计划等,让谢詠西暂时关闭小店后,完全可以维持生活。但是一想到这些相处了近10年的老顾客们,本性善良的谢詠西无论如何不忍心在这种情况下转身而去。 就是在这种朴素的感情支配下,自疫情爆发以来,谢詠西的小店一直开着,除了把开店时间缩短,并给自己留出一天的休息外,一如既往地为公寓里的老人们提供着无微不至的服务。但其实这个阶段的每个人都面临巨大的压力:对未知病毒的恐惧,独自生活的孤寂,无法和家人见面的煎熬,不能外出的无奈……一名81岁的住客就因为身心崩溃从14楼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度成为媒体报道的老人院悲剧之一,而这名住客也曾是谢詠西的客人。 这个私立的老人中心有443个单元,大约550人生活在这里,平均年龄80岁。谢詠西几乎给每一家都送过货,他的服务不仅给老人们送去需要的物品,也给他们送去了与外界沟通的机会。虽然这样的交流不仅要隔着至少2米的距离,甚至有的老人因为害怕而用绳子把一个篮子从楼上吊下来传递钱和货品,但都不妨碍这种老熟人见面、聊天带来的欣慰感,而谢詠西出现的本身也让他们感到并不是独自一人,外部世界的门还敞开着。 守望相助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疫情中,一名91岁的老人给谢詠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年事已高,但因为快60岁的儿子智力低下,无法独自生活,所以老人一直和儿子一起生活,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当她也被病毒感染,而被救护车送去医院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她不会回来了。但近3个星期后,她居然奇迹般地战胜了病毒,回到了老人公寓。谢詠西跟她闲聊时感叹这个奇迹,老人却平静地说为了自己的傻儿子,无论如何也要坚持活下去。 今年春天的疫情中,谢詠西所在的这个老年公寓有16名老人因感染病毒而过世,而这只是这场正在改变整个时代的疫情里的沧海一粟。目前,全球已经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已经超过4千万,死亡超过111万,每天的新增确诊病例还在以30万和死亡4千人的惊人速度上涨着,这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走向何方还是未知数,但只要每一个人都像谢詠西一样表现出责任和担当,即使是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一点事情,都会让生活变得不一样。在当下的艰难时期,尽量做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给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坚信疫情总会过去,保持乐观善良的精神,人类终能等到云开雾散的那一天。

今天起,全球艺术品将在上海西岸,来一场“穿越时空的爱恋”

  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交易月期间将有超100场各类艺术品交易相关活动集中发生,分布于“四大主题周”:国际拍卖周、高峰论坛周、生活品艺周和国际博览周,包含3场大型艺术博览会、50余场拍卖活动、近50场画廊展销活动等。 此外,还有大量线上拍卖及各类展销活动也在不断开展,极大地丰富了艺术品市场的维度及活跃度。   上海地标 位于上海西岸文化核心区的“西岸艺岛”,建筑面积约9.3万平方米,以7栋围而不合、高度不一的建筑单体组成,由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日本建筑专家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主持的SANAA建筑事务所操刀设计。   西岸艺岛效果图▲ 上海文化“新地标”西岸艺岛正式启用,迎来了“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的整体迁入,以及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实践基地——西岸科技与艺术创新实验室率先入驻揭牌,西岸艺岛的三大重量级启幕展览,也将于交易月期间同步向公众开放预约参观。 ▲启幕展览©徐佳和   三场展览分别为“艺岛——来自西岸保税库的艺术精品”“雪域之美——百幅唐卡艺术精品展”“Art Tower遇见香格纳”,将展出囊括古今中外近百位世界顶尖艺术家的作品,涵盖传统艺术和现当代艺术佳作。   这座以聚合型的艺术空间、一站式的交易服务、全要素的产业生态打造的艺术品全产业综合体,已然引起全球顶尖艺术品行业机构的“抢滩登陆”。 “西岸艺岛”与相距不足百米的“西岸智塔”交相辉映,未来将进一步依托国内顶尖艺术院校等专业学术力量,联动周边的美术馆大道、西岸智慧谷、西岸传媒港,让科技与艺术在这里碰撞出更大的火花。   “西岸艺岛”与“西岸智塔”交相辉映▲ 上海平台 此外,发布会同时宣布了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线上展示交易系统上线,将为全球高品质艺术品交易提供一站式服务。 该系统通过承接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的整体配套服务,以加速“互联网+交易服务”的服务型经济发展,助力上海建成千亿级规模的艺术品交易市场。   线上展示交易系统上线▲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线上展示交易系统为全球高品质艺术品交易提供一站式服务的非盈利性线上专业平台,针对买卖双方需求实现四大探索,激活艺术品产业线上交易:7×24小时全球艺术作品一览无遗;筛选机构入驻,打造高品质线上平台;藏家、企业、IP授权,不断接入新兴市场;“钉到钉”全程配套,交易资金完善保障。   2020无疑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年份,全球艺术品产业面临格局的变化和行业的重塑,第二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抓住机遇,着力打造全球艺术品交易的焦点市场和进博会的重要板块,呈现上海艺术生态的蓬勃生机,带来一场聚焦全球目光的艺术盛事。   上海西岸将再次聚焦全球目光▲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徐佳和 编辑:小开 图片:徐佳和摄影,其余源自网络 ©新民晚报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