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和第5届世界小学生中文秀 加拿大魁北克赛区预赛通知

一、比赛组织 本次比赛由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事馆主办,魁北克孔子学院承办,魁北克中文学校协会及本地区部分教委和学校协办。 二、比赛主题 中学生比赛:追梦中文,不负韶华 (Fly high with Chinese) 小学生比赛:快乐中文(Chinese, Joy & Fun!) 三、报名和比赛日期 报名:即日起至4月27日 比赛:2025年5月31日(初定) 四、参赛对象 1.当前在中小学就读的学生; 2.小学生年龄在6-12岁;中学生12-18岁 3.具有加拿大国籍或永久居住身份、在中国以外地区成长、父母母语为非中文的学生。 五、比赛地点 (另行通知) 六、比赛内容和形式 1、比赛内容 1)包括中文语言能力和中华文化技能两个方面。 2)比赛分为一级和二级。小学一级是指6-8岁的儿童;小学二级是指8-12岁、学习中文一年以上的儿童。中学一级为学习中文一年左右的少年,中学二级为学习中文2年以上的少年。 3、比赛形式 1) 所有参加选手须进行中文讲演,讲演内容需包括中国国情知识。小学生比赛中,讲演成绩即中文语言能力占90%;中学生讲演成绩即中文语言能力占70%。 2) 小学生比赛中华文化技能展示占10%,一级:2分钟左右;二级: 3-4分钟左右。中学生比赛中华文化技能展示占30%, 一级:3分钟左右,二级:4-5分钟左右。 4、活动比赛顺序将根据参赛学生法文姓氏的字母确定。 5、评委会成员由组委会负责确定,由语言学专家、教育工作者及文化学者组成,参赛学生的指导老师或助教不能做评委。 6、才艺表演可包含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各种形式。参赛者需自己准备道具、服装、伴奏乐曲等。伴奏乐曲用USB存储,并标明学校和学生的名字,于参赛前交给主办单位,以便主办单位做好播放准备。 六、比赛奖励和奖项 1、比赛将设地区选拔赛一、二、三等及鼓励奖。奖品由魁北克孔子学院提供。 2、地区选拔赛后将推荐一名获奖中学生参加在中国的总决赛,未满18岁的学生可由监护人陪同前往。家长和老师均可申请。最终获奖者还将获得去中国学习汉语的奖学金及一次性往返中国的机票。 3、地区选拔赛后获得一等奖的小学生将被推荐参加次年在中国举办的汉语桥主题夏令营(12岁以下可由监护人陪同前往,其国际机票和国内住宿交通将由中国“汉语桥”项目组委会负责)。 七、注册表及联系方式: 有意愿、有兴趣参加比赛的同学和家长请发信至此信箱 info@confuciusinstitute.qc.ca,联系领取报名表。 电话:514-377-7976;514-568-8550

自由党领先趋势继续扩大

在特朗普关税大战的动荡和阴影下,联邦大选活动进入第13 天,卡尼(Mark Carney)领导的自由党继续取得领先优势,领先保守党的优势已经扩大到10 个百分点,而在加拿大人认为谁是联邦总理的最佳人选上,卡尼也领先保守党党领博励志(Pierre Poilievre)20个百分点。 截至 4 月 3 日, Nanos Research为期三天的滚动样本显示,自由党支持率为 46%,保守党支持率为 36%;新民主党仍为 9%,魁北克政团为5%、加拿大绿党的支持率为2%,加拿大人民党的支持率为1%。Nanos Research 首席数据科学家Nik Nanos表示:“自由党在第一份追踪报告中的优势为 5 个百分点,而现在已达到 10 个百分点。而这是在自由党领袖马克·卡尼回应特朗普‘解放日’关税声明之后发生的。”这意味着加拿大民众认可卡尼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回应。Nanos 跟踪调查的性别分布显示,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投票给自由党。51% 的受访女性表示她们会支持自由党,而只有 28% 的女性表示会投票给保守党。男性似乎更支持保守党,只有39% 的男性表示他们会支持自由党,44% 的男性表示支持保守党。 而综合多个民调数据的338网站数据也显示,自由党继续大幅领先。

魁省医疗系统资金缺口达36亿元

由于魁省的财政赤字问题,刚刚发布的新一年财政预算案只给了卫生和社会服务预算3%的增幅,根本无法覆盖医疗支出增长的“系统成本”,例如各种器材的通货膨胀和员工加薪。而在新一年的财政预算下,要想维持魁省医疗系统的正常运作所需要的资金存在36 亿元的缺口,而且必须在年底前解决,这是去年秋天魁省卫生厅长要求全系统削减15亿元支出的2倍多。上次的削减还没有完成,到现在又累计多出了5亿元。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这36 亿元的缺口可分为三类。一是向民众提供的医疗、健保服务方面,缺口达到14亿。Santé Québec估算的花费为 455 亿,而预算拨款为 441 亿,其中约 400 亿来自政府,40 亿来自服务收入。 二是在基础设施投入方面,包括医院和医疗网络中其他建筑物的维护等,Santé Québec估计需要54亿元,但政府拨款只有36亿元。缺口高达18亿,这意味着一些建筑工地的建设将进一步推迟,例如蒙特利尔东部的 Maisonneuve-Rosemont 医院的改造和扩建项目。 第三是在医疗系统信息化转型术方面,Santé Québec方面的需求已达6.362亿,但财政预算只给了2.076 亿。

关税战开打不到24小时 汽车大厂停工2周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的关税能把制造业带回美国,产生更多的岗位和更繁荣的经济的场景没有看到,但他的关税政策却在不到24小时内让一家汽车制造巨头做出关厂的决定。4月2日晚上,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法国标致雪铁龙公司(PSA)和菲亚特克莱斯勒公司(FCA)联合组建的公司,全球第四大车企,旗下拥有标致、雪铁龙、菲亚特、克莱斯勒、道奇等众多汽车品牌)发出通知,关闭安省温莎市 (Windsor) 的汽车组装工厂两个星期,导致多达4,500人停工,并表示预计未来数周将有更多“工作时程的变更”。同时,美国的工厂也有900人被裁。而该公司做出停工决定,主要驱动因素就是特朗普宣布的对汽车行业征收的关税。工会方面则在4月3日表示,包括装配厂与供应商在内,已有6,000名成员收到裁员通知。 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主席Flavio Volpe表示,Stellantis的暂时停工的动作预计将导致另外7,000至10,000人停工,而这只是开始。因为北美汽车产业链高度一体化,部分零部件在边境间往返6至7次,任何一环受阻都可能造成整体停摆。 加拿大总理卡尼在特朗普宣布征税后也宣布对所有美国产的汽车征收25%反制关税。含有低于75%北美零件含量的车辆将被全额征税;符合CUSMA协定、含有至少75%北美产零件的车辆,仅对“非加拿大或墨西哥来源的部分”征税。所有征收的关税收入将用于支持继续在加拿大本土生产的汽车企业。业界人士认为这一措施在“有效反制的同时,也尽量保护了本国汽车产业”,是目前较为平衡的应对方式。

加拿大大选,你了解吗?

Federal General Election Called

七天记者 梓丰 在加拿大建国以来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经济和主权危机的动荡时刻,时隔四年的这次联邦大选可以说一场全体加拿大人站在十字路口的生死抉择,每个人都应该投出至关重要的一票。随着华人参政议政的意识渐渐觉醒,原本几乎不投票的华人开始对各级政府的选举投票越来越重视,投票率也越来越高。但由于政体不同,许多来自大陆的移民对加拿大的选举制度存在许多疑惑,这里将尽量用浅显的语言介绍一下加拿大的政府如何产生,国会是如何运作,选民又是如何参与投票的。 政治体制演变 加拿大的历史可追溯至原住民(包括因纽特人、梅蒂斯人和第一民族)的长期居住,而现代加拿大的诞生则来源于欧洲殖民者的逐渐加入。先是在1534年,法国探险家雅克·卡蒂埃(Jacques Cartier)在圣劳伦斯河入海口的加斯佩(Gaspé)登陆,将一面代表法国王室的鸢尾花旗插在了那里。在之后的两百年里,法国殖民者的脚步沿着圣劳伦斯河不断深入加拿大内陆,从魁北克城,到蒙特利尔、金斯顿、多伦多,并将这块土地命名为“新法兰西”。稍晚一些时间,英国人也于1621年在今天的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定居,之后在大西洋沿岸建立了一连串的定居点。那时的最高管理者都是由法国国王或者英国国王指派的,根本不存在民选一说。 随着英法两国的殖民者在北美大陆上抢地盘,抢资源,导致了一系列冲突,最终法国在与英国的“七年战争”中战败,将“新法兰西”割让给英国。为了安抚英裔和法裔民众,英国将“新法兰西”分割成讲英语的上加拿大和讲法语的下加拿大两个部分,也就是如今的安大略和魁北克,并于1774年颁布了《魁北克法案》,扩大了魁北克的疆界至五大湖区和俄亥俄河,并允许法裔居民继续说法语,使用法国民法和天主教信仰,还赋予两者各自的选举立法权。从那时候开始,民主选举制度才算正式进入加拿大。然而早期的民主选举制度非常不完善,很容易被钻空子,被地方寡头或者权势家族所掌握,导致贪污受贿横行、司法不公现象普遍,底层民众被压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从1837年开始,上、下加拿大的居民在各地举行起义,要求建立责任政府。虽然在军队的镇压下,起义最终失败,但也给英国政府敲响了警钟。为了平息叛乱和同化法裔,英国于1840年颁布联合法案,重新将上、下加拿大合并成立加拿大省,允许殖民地组建责任政府,即民选议员组成议会,政府对议会负责。 1846年,英、美签定俄勒冈条约,规定美国和英属北美在西部的边境以北纬49度为界。这一条约解决了长久以来英属北美和美国的边境争端,也为英国建立温哥华岛殖民地和不列颠哥伦比亚殖民地铺平了道路。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在北美殖民地面临着政治和经济上的挑战。为寻求更紧密的合作与自治,18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1867年宪法法令》(原称《英属北美法令》),将加拿大省再次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两省,与新布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该法令确立了联邦制政府的框架,规定了联邦与省级政府的权力分配,并设立了加拿大的议会制度,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一直沿用到今天。不过英国仍保留对加拿大的部分控制权,加拿大仅获得有限的自治权。直到1982年,在时任总理老特鲁多(Pierre Elliott Trudeau)的努力下,英国议会才于当年的4月17日通过加拿大法案,将加拿大宪法的修宪权由英国议会移交回加拿大,至此加拿大才完全脱离英国独立。尽管如此,加拿大仍保留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作为国家元首,由加拿大总督代表行使职权。 选举制度概述 加拿大作为君主和民主共存的国家,目前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只是加拿大名誉上的国王,不负责具体的事务,具体的执政权由公民投票选出的代表行使。 加拿大公民可以在三个政府级别的民主选举中投票: 市政级(乡,镇或城市) 省级或地区级(省或地区) 联邦(全国) 现在进行就是联邦级别的选举,全国按人口等因素划分为300多个选区(差不多是每10万多人一个选区)。由于人口是会不断增加的,因此大约每过10年,就会增加一些选区。例如今年加拿大有343个选区,意味着众议院会有相应的343个席位,而在上一次大选中(在2013-2024年),全国有338个选区,而在前保守党哈珀(Stephen Harper)执政时期,加拿大只有308个选区。人口越稠密的地方,选区分布就越密集,选区的面积也较小,而在偏远的乡村地带,选区的面积则会很大。每个选区都要在大选中选出代表自己的国会议员,赢得议会席位最多的政党成为执政党,党领则自动成为加拿大总理,这也是为什么马克·卡尼赢得的自由党党领选举后,可以不经过任何民选程序就可以接替特鲁多自动成为加拿大总理的原因。 多数政府和少数政府 当一个政党获得的议会席位超过全部席位的半数时,这个政党就在议会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这一届政府被称为多数政府,今年的临界席位是172。多数政府由于掌握着国会中的大部分议席,所以只要提出法案,就一定能够在投票环节中被通过。这种政府的好处是办事比较有效率,不会将纳税人的钱浪费在大量的辩论环节上,坏处则是容易形成独裁,比如前总理特鲁多最被诟病的政策,如大麻合法化、大量接收难民、征收碳税等等富有争议性的政策即使遭到其他政党的大力反对最后也都获得通过。 如果获得议会的议席没有超过半数就是少数政府,其优点和缺点正好和多数政府相反。由于没有掌握多数议席,所以执政党在推出法案的时候,需要拉拢甚至讨好反对党,获得一个或者二个反对党的支持才能获通过,政策方针不容易走极端。缺点则是办事缺乏效率、无休止的辩论,大量耗费纳税人的钱却没有成果。 在加拿大,多数政府一般都会干满一个任期,也就是4年,再举行大选。少数政府的平均寿命只有两年多一点,在野党只要联合起来,通过一个不信任案,政府就垮台了,就要开始下一次的选举。今年的大选原本应该在10月举行,但由于自由党少数政府执政地位以及来自美国的威胁,促使卡尼挟着新面孔所带来的新鲜感、自由党支持率上升的势头以及避免被反对党投不信任票而倒台命运提前发动了大选。在加拿大历史上的历次选举中,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那就是第一人口大省——安省选票将决定执政党的颜色,也就是哪个政党;而第二人口大省——魁省的选票将决定是多数政府还是少数政府。可以说任何一个想执政的政党,都必须要拿下这两个省份。 选区和投票站 今年全加拿大共有343个选区,至于你属于哪个选区,可以进入加拿大选举局的网站(election.ca),输入你的地址和邮政编码,就能查到。每个选民都被分配了一个特定的投票站去投票。你可以在寄给你的选民信息卡上找到相关信息,通常是选民住址附近的学校、教会或者社区中心等地,选举委员会也会在所有投票站地址确认后提供一份清单供查找。 注册 投票过程的第一步是注册。加拿大选举局的在线服务可帮你检查或更新你的投票信息。如果你尚未列入名单,需要在线注册,可通过驾驶执照或省或地区身份证,也可以使用其他ID来注册。如果你在选举日前满18岁,你现在就可以注册准备投票。需要注意的是,今年的选民注册截止日期为4月22日。 选民和证件 投票要求是在投票日那天年龄在18岁或以上的加拿大公民,并提前在加拿大选举局注册,如果你还没有注册,也可以进行投票,但要确保带上正确的文件。包括证明身份的证件以及当前住址的文件。最简单的身份证件是驾照,其他任何有你的照片、姓名和地址并且由联邦政府,省政府或你所在市政府签发的身份证都可以。 如果你没有这些身份证明,也不用担心,诸如银行文件、信用卡、水电费账单,省级医疗卡、图书馆卡或学生证等任何两种也可以。甚至可以使用你的选民信息卡以及另一张身份证明。即使上述的文件已经过期,如果姓名和地址与选民名单相同,它们仍然有效。对于你通过电子方式接收的信息(例如电子文件或电子发票),可以接受打印输出,也接受电子通信设备,如手机上显示的影像。 投票方法 投票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到选区投票站投票,或到任何加拿大选举局办公室投票,或通过邮寄投票等。如果你提前申请,你可以在宣布大选后通过电子邮件投票。 投票日 今年的投票日是4月28日,星期一,尽管全国各地的投票时间略有不同,但所有投票站都会开放12个小时,一般是早上9点到晚上9点。《加拿大选举法》还规定,当天需要上班的选民有权连续休息3个小时来投票,而不损失任何工资。 预先投票日 如果你不能在投票日去投票,也可以在预先投票日到指定的投票站投票。今年的提前投票日时间为4月18日至21日,开放时间为周一和周五上午9点至晚上9点;周六上午9点至下午6点;周日中午12点至下午4点。 投票程序 1. 进入投票站时,一名选务人员会迎接并引导你到适当的桌子。 2. 在桌子上出示你的身份和住址证明以便验证身份。 3. 选务人员会在选票上小签,折叠后交给你。 4. 走到投票屏风后,在选票上选择候选人然后折好(出于保密目的)。 5. 将选票还给选务人员,他们需要撕去存根。 6. 将你的选票投进票箱。 候选人 每个选区都有多个候选人参选,争取一个席位。这些候选人可能属于某个政党,也可能作为独立候选人参选,今年候选人提交参选申请的截止时间为4月7日下午2点。如果你想知道你所属选区的候选人有哪些人,他们分属哪个政党,建议你在投票日前三周左右去加拿大选举局的网站查找,只要找到你的选区,就会有完整的候选人名单,甚至还可以找到你的选区过去大选的结果。由于这次选举宣布的比较突然,时间间隔只有37天,是选举法规定的最短时间,因此截止到目前,还没有一个政党确认已经完成343名候选人的选拔工作。  

关税影响开始显现 失业率提高

联邦统计局在4月4日公布的最新就业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3月份,加拿大净减少了 33,000 个工作岗位,这是自 2022年1月以来的最大损失,同时失业率也有所上升,从2月份的6.6%上升至6.7%。 这次就业下滑发生在美国关税给加拿大,乃至全球经济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之际,可以说是经济情况向负面发展的晴雨表,而这波裁员部分抵消了去年年底和今年1月就业市场的积极增长。魁省的失业率上升的幅度更大一点,上升了0.4%达到5.7%。 全职职位数量在 2024 年底稳步增长且在1月和2月表现稳定后,在3月份开始了下降,减少了 62,000 个工作岗位,兼职就业虽有所增加,但并未能完全弥补总量上的损失。从行业来看,批发与零售行业减少了29,000个岗位,此前在2月曾增加51,000个;信息、文化与娱乐行业减少20,000个岗位;农业行业减少9,300个岗位。同时,“其他服务业”,包括个人服务和维修服务新增12,000个岗位,而公用事业行业增加了4,200个岗位。 在3月的所有失业人数中,55 岁及以上的男性失业人数减少了 21,000 人,这是连续第三个月减少,总计减少 47,000 人,降幅为 1.9%;55 岁及以上女性的就业率和就业水平几乎没有变化。

特朗普对全球开战 加、墨意外不在其中

七天记者 颜宏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展示关税列表。 4月2日这天,从华尔街、伦敦,到新西兰的惠灵顿,全球市场都在“屏息等待”特朗普宣布预热了许久的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s),所有与美国存在贸易的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业内人士也都处在紧张中。加拿大现任总理、自由党党领卡尼(Mark Carney)原本在阿省的温尼伯(Winnipeg)进行造势,也在4月1日深夜赶回渥太华,甚至取消了原定4月2日在蒙特利尔举行的竞选活动,而是待在办公室以总理的身份来应对这场危机:与顾问商讨,与内阁部长开会,主持加美关系委员会会议等等。过去一个月来,围绕特朗普宣称的美国即将加征关税的不确定性一直拖累着全球市场,这个被特朗普将之为伟大胜利的“解放日”,对市场和相关国家来说来说,用“屠戮日”来形容可能更好。 下午16点,美国总统特朗普如期在白宫玫瑰园召开新闻发布会,依然是老生常谈,用各种选举性的语言大肆宣扬美国是如此慷慨,以至于在过去50年被所有国家“占了便宜”,现在自己要体现“美国优先”,对这些“占便宜”的国家征收“对等关税”,旨在解决不公平的贸易,保护美国的产业,并为联邦政府增加收入。他还自我吹嘘称“2025年4月2日将永远被铭记为美国工业重生的日子,而其他国家的情况则非常黯淡。几十年来,我们的国家一直遭受远近国家的掠夺、抢劫、强暴和破坏,现在情况要改变了。” 特朗普宣布从4月3日零点开始执行最低10%(不在名单上的),最高48%(老挝)的关税,既有针对某一产业领域的关税,如对所有在非美国制造的汽车征收25%;也有针对某一国家商品的关税,如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34%,对来自越南的产品征收46%的关税等。特朗普还特意强调,这些关税将是长期的,而不是可以作为协商的工具。美国对不同国家征收的“对等关税”见下表: 但在这个列表中,没有加拿大和墨西哥这两个邻国,根据特朗普讲话中透露的意思,目前所有被列入美、加、墨自由贸易协议的商品将被豁免,包括原来要对汽车征收的25%,而没有被覆盖在这个协议中的商品将被征收10%的关税。这对加拿大来说是个好消息,可能是加拿大的强硬反击态度发挥了作用。联邦总理卡尼计划在4月2日晚上召开内阁部长会议,商讨应对政策,但截止到发稿时为止还没有宣布,让我们持续关注。 瓷器店的公牛 Reciprocal一词的英文既可译为“互惠”,也可译为“对等”。在以往贸易机制安排中,中文译法多为“互惠”,体现贸易“伙伴”间互利共赢的精神。但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关税大棒”语境下,中文译法以“对等”更能客观体现和突出贸易“对手”之间的平等待遇。而特朗普所力推的“对等关税”,实际上既违背经济学基本原理、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无视各国经济发展差异,也是特朗普打着关税的幌子,试图通过收割全球去解决国内问题的尝试,势必会严重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冲击全球供应链,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和全球经济分裂。而这一“损人不利己”政策据说是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 (Howard Lutnick)所力推的。 卢特尼克于1961年出生于纽约长岛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已故的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历史学教授Solomon Lutnick,母亲是已故的画家和雕塑家Jane Lutnick。1978年、79年,他的母亲和父亲相继去世,留下他们三个兄弟姐妹成了孤儿。当时只有18岁的卢特尼克不得不聘请律师来解决父亲留下的债务问题,和姐姐、弟弟相依为命,后来他凭借私立学校哈弗福德学院(Haverford)的全额奖学金才完成了经济学学业。在1983年毕业后直接进入金融公司Cantor Fitzgerald工作,很快与公司创始人Bernard Cantor建立起深厚的关系,在年仅30岁时就被任命为该公司CEO,在1996年成为董事长,执掌这家占美国国债市场近四分之一交易量的金融机构。2001年“911”袭击发生时,一架被劫持的飞机撞向世贸中心北塔,卢特尼克公司就在北塔的101至105楼,当天早上办公室所有上班的658人无一幸免,包括卢特尼克的弟弟(Gary Lutnick)。原本卢特尼克本人也应该在办公室,但那天早上是他5岁的儿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因为送儿子晚到办公室而逃过一劫。 袭击发生后不久,卢特尼克多次公开露面,并迅速成为“911”事件以来最具标志性的人物之一。由于他的公司在袭击中失去了近三分之二的员工,很多人都预计这间公司将倒闭。但在袭击发生四天后,卢特尼克在备受争议的情况下宣布,将停止向近700名失踪或死亡员工发放工资,称失去了公司的大部分员工,业务受损,没有钱再支付他们的工资,但承诺袭击中丧生员工的家人将获得该公司未来五年利润的25%以及未来十年的健康保险。而卢特尼克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是因为他一直很看重科技的发展,早在袭击前就把其电子交易子公司eSpeed上市。这种电子交易系统不需要经纪人,在损失了三分之二员工的情况下,依托伦敦办事处的帮助,重新搭建其电子化交易的基础设施,靠着仅剩的人力在一周内就恢复了交易市场,也让卢特尼克和Cantor Fitzgerald也成为华尔街最励志的故事之一。 卢特尼克之前向美国民主和共和两党都捐款,包括在2016年总统大选中向希拉里·克林顿 捐款。他在特朗普第一次当选后,逐渐成为共和党的主要捐助者,在2016年和2024年总统竞选中为其筹款数千万美元,并担任过特朗普过渡团队联合主席。2025年2月获参议院确认为商务部长,负责贸易政策。卢特尼克的性格强势,且与特朗普风格相似,被美国媒体描述为“瓷器店里的公牛”,常因言论越界引发巨大的争议。卢特尼克认为关税是“美国优先”的核心工具,可保护本土产业、增加财政收入,并迫使其他国家降低贸易壁垒。他还主张以“逐个国家”方式征收全面关税,认为这能重塑全球贸易规则,打破WTO框架下的“不公平”待遇,并公开反驳“关税导致通胀”的观点,称其为“谬论”。在他看来,仅对中国加关税每年可创收4000亿美元,并计划通过每人500万的“金牌计划”(高价出售永久居留权)等政策来补充财政;他主张限制中国获取尖端技术(如半导体),并批评电动车产业为“精英的胡言乱语”,强调美国应该振兴传统制造业。 特朗普不管不顾的钢铝关税政策已经引发了来自中国、加拿大、欧洲等国的反击,使得经济衰退的阴影越来越厚重,让华尔街交易员、国会的立法者、行业领袖、外国官员,甚至令其团队的一些成员都感到恐惧,不少人质疑称,关税政策最终可能会奏效,但“问题是,从长远来看,我们都会死”。不过得到特朗普信任的卢特尼克在椭圆形办公室花费了大量时间,向总统推销他的激进关税策略,甚至被批评“无视内部谨慎建议”,但他最后取得了胜利。 人为制造衰退? 特朗普声称征收“对等关税”是为了“减少贸易逆差”,解决与贸易伙伴之间“其他不公平和不平衡的贸易问题”。实际上是违反经济规律、破坏国际贸易准则,无视多边贸易体制过去近八十年来谈判达成的利益平衡结果,以及美国长期以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大量利益的事实,给美国和世界都带来巨大危害。这样的“对等关税”其实在操作层面都非常困难,对于每一种商品来说,单一的关税税率被根据不同国家的数百种可能关税税率所取代,将是海量的工作,而对于供应链跨越多国的产品来说,事情将变得更加复杂。 针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是中国、加拿大早就表示将坚决反击,就连美国的传统盟友欧盟都在特朗普宣布之前强硬地表示对美国即将生效的25%汽车关税和20%“对等关税”实施“强有力的报复”,包括打击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等服务业出口,同时欧盟将从“实力地位”出发与美国谈判。预计随着“对等关税”的宣布,受其冲击的国家会相继提出反制措施,加剧全球经济的动荡。 不少经济人士表示,特朗普的政策无疑会让美国经济朝着衰退的方向继续前行。而对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已经经历的13次经济衰退,这可能是唯一一次由白宫政策直接导致的。因为特朗普政府同时在推行三项紧缩性政策:缩小联邦政府规模;实施广泛的关税;以及驱逐工人。除非特朗普政府迷途知返,放弃这些收缩经济的政策,否则衰退几乎是不可避免。 这次范围广泛的关税——无论是美国政府强加给贸易伙伴的,还是美国的贸易伙伴作为报复而对美国征收的——正在使商业活动陷入瘫痪,令消费者感到不安。美国高盛集团发布报告说,随着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冲击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概率升至35%,高于此前预期的20%;2025年美国经济增速也从之前预测的2.0%降至1.5%,并表示美联储降息次数将多于此前预期。穆迪分析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Mark Zandi在3月31日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美国在今年某个时候开始衰退的可能性为40%,高于他在今年年初时预测的15%。因为上周公布的经济数据“令人不安”,可能引发“消费者信心下滑、消费者支出下降以及高通胀持续”。 在对特朗普关税战和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氛围下,纽约股市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双双创下两年多来最差季度表现。纳指今年一季度累计下跌10.4%,为2022年二季度以来最大单季跌幅;标普500指数一季度累计跌幅为4.6%,为2022年三季度以来表现最差的一个季度。 总之,特朗普宣布的“对等关税”政策既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拖累美国自身经济增长,也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后续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特朗普:政策永远不会改变 现在致富的好时机

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球扔出的“关税核弹”给全球经济带来的焦虑、震荡以及美国股市疫情以来最严重的下跌,始作俑者特朗普却表示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一切都很好。并在社交媒体发文将美国比作“病人”,而“对等关税”是“手术”,并称“手术已结束,病人活了下来”。特朗普还说,尽管关税冲击市场,但股市仍将“繁荣”。然而从美股在4月3日被血洗、三大股指创近5年最大单日跌幅;4月4日继续跌,科技产业的纳斯达克进入熊市的惨状看,“病夫美国”能不能活不知道,美股已经开始“术后大出血”了…… 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4月2日发布的预测显示,当天美国政府宣布的关税政策实施后,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短期将上涨约1.3%,2025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下降大约0.5个百分点。而如果将今年截至目前美国政府宣布的一系列关税政策的影响考虑在内,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短期将上涨约2.3%,2025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下降大约0.9个百分点。美联社与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研究中心于3月31日公布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约六成受访美国人不赞成本届美国政府处理关税和贸易谈判的方式。 而在中国祭出重拳反制后,特朗普还在“真相社交”平台上用大写字母写道:“中国玩错了,他们慌了——这是他们做不起的一件事!”在另一条全部大写字母的推文中写到:“对于许多来到美国并投入大量资金的投资者,我的政策永远不会改变。现在是致富的大好时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富有!!!” 特朗普还打气称,“就业数据很棒,远超预期。它已经发挥作用了。坚持下去,我们不能输!!!”

中国连环重拳反击 美股持续暴跌 纳斯达克进入熊市

4月10日起,对原产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针对全球国家的“灞陵式”关税,作为美国前三大贸易伙伴的加拿大第一个举起反制的大旗,对来自美国的汽车报复性征收25%后,中国也随后出手了,而且一出手就是11记重拳的连环组合。中方出手连环反制后,美国股市期货应声暴跌,预示着华尔街将迎来又一天的大幅下挫。到了午盘继续下滑,道指进入回调区,纳指陷入熊市。 中国的反制措施包括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同时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 接着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并于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对其出口两用物项;将斯凯迪奥公司(Skydio Inc.)等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暂停1家美国企业高粱输华资质,3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骨粉输华资质,并暂停2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产品输华;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立案调查等等。 附录1:被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的16家实体 1. 高点航空技术公司(‌High Point Aerotechnologies) 2. 环球世界物流公司(Universal Logistics Holdings, Inc.) 3. Source Intelligence公司(Source Intelligence, Inc.) 4. 美国繁荣联盟(Coalition For A Prosperous America) 5. 内华达山脉公司(Sierra Nevada Corporation) 6. 边缘自治运营公司(Edge Autonomy Operations LLC) 7. 赛博勒克斯公司(Cyberlux Corporation) 8. 哈德森技术公司(Hudson Technologies Co.) 9. 萨罗尼克科技公司(Saronic Technologies, Inc.) 10. 国际海洋工程公司(Oceaneering International, Inc.) 11. 摇杆舵公司(Stick Rudder Enterprises LLC) 12. 立方公司(Cubic … Read more

尹锡悦成韩国历史上第二位被弹劾罢免的总统

韩国总统尹锡悦被释放,弹劾结果或下周见分晓

4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就韩总统尹锡悦弹劾案进行宣判,8名法官全票支持罢免,使得尹锡悦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继朴槿惠之后第二位被弹劾下台的总统,结束了长达111天的闹剧。尹锡悦被罢免后,将失去司法豁免权,他与妻子金建希可能面临“权利滥用”“经济犯罪”和“选举干预”一系列的司法调查与指控,尹锡悦的刑期有可能创下韩国前总统获刑的新高。而韩国也将在特朗普对全球展开关税贸易战的动荡情况下,在60天内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 尹锡悦1960年12月出生于韩国首尔市,毕业于首尔大学法学院,其父母都在韩国顶尖大学任教。1994年,尹锡悦在韩国大邱开启了自己的检察官职业生涯,担任检察官期间,他在卢武铉政府任内因侦办大案要案崭露头角。2016年,尹锡悦任朴槿惠“亲信干政”事件特别调查组组长,因此被称为“亲手将朴槿惠送入监狱的人”。在调查韩国前总统李明博贪腐案的过程中,尹锡悦也坐镇指挥,将李明博送入监狱。 2019年7月尹锡悦任检察总长。2021年3月,尹锡悦辞去韩国检察总长职务。同年6月,尹锡悦宣布竞选总统,竞选期间,他将自己形容为“不会算计的政治新人”,将此作为自身优点大力宣传,后以微弱优势击败当时的执政党也就是共同民主党的候选人李在明,并于2023年5月10日宣誓就任。 上任后,尹锡悦与在野党展开激烈博弈。在2024年的国会议员选举中,在野党阵营获压倒性胜利,韩国国会形成了“朝小野大”的格局。为了摆脱在野党的束缚,尹锡悦在2024年12月3日,发布紧急戒严令,以铲除“从北势力”,维护“自由宪政秩序”为借口试图清洗在野党,引发国会和民众的激烈反弹。首尔民众走上街头示威,国会紧急投票推翻总统戒严令。最终,尹锡悦迫于压力在颁布戒严令数小时后宣布解除戒严令,第二天多个在野党联合发起对尹锡悦的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