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市选——10月7日,请行使你的投票权!

七天记者 颜宏 众所周知,加拿大采用三级政府制,即联邦政府、省/地区级政府和市级政府,相应地也就有三级政府的选举。一般来说,三级政府的任期以4年为准,选举时间是错开进行的,通常不会在同一年内接连发生。但今年比较特殊,原本应在2023 年秋季举行的联邦大选因为自由党的政治贪婪而不顾疫情的肆虐提前到今年9月举行。虽然选民给自由党上了一课,让他们白忙一场,给出了几乎和2019年联邦大选一样的结果:依然以少数政府的形式执政,但36天的选战还是花了纳税人6亿元,并给各地的疫情防控带来很多负面甚至破坏性影响。不过这场本不该发生的选举却也让魁省的民众有幸在短短13个月里见识三级选举:刚刚过去的联邦大选、本周末将进行的市政选举以及明年10月3日举行的魁省省选。 在三级政府中,联邦政府通常负责全国性的事务,包括外交、国防、移民、省际和国际贸易、商业、刑法、银行业、货币制度、社会福利、渔业等。联邦政府还负责国家财政和金融管理,拥有央行(Bank of Canada),发行货币,运营邮政,征收一部分个人收入所得税,负责”加拿大公费医疗”制度的正常运转,协调各省的合作关系,并用税收进行省与省之间的财政转移(劫富省济贫省)等等。省一级政府主要负责管理各省内的事务,包括教育、家庭及儿童福利、交通、产权、公民权、司法行政、医疗健康、自然资源、社会保险、劳工法例、市政管理及地方或私人等问题,并在一些方面与联邦政府享有共同管辖权利。市级政府则主要负责地方性事务,如学校、上下水、建筑条例、物业税、公园及康乐设施、治安、交通、消防、图书馆、除雪作业、垃圾收集及街道清洁等。所以,相比于联邦和省级选举,四年一度的市政选举才是涉及个人日常生活最多的选举。对蒙特利尔来说,市政府负责近60%的基础公共设施,从公园、图书馆到警察局,从饮用水到垃圾处理都是由市政府管辖的。大到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审批,小到收垃圾的频率等事无巨细都由市政议会决定,但就因为市政选举涉及的内容非常琐碎,不同地区的侧重点都不一样,甚至同一个行政区划(arrondissement)内不同选区的优先施政政策都各有不同,使得除了一些普遍性、全局性的问题,如市长的人选、涉及全市居民的政策等外,不同选区的候选人、施政纲领、优先事项都不同,一个区不知道另一个区的情况非常普遍,而市政选举这种天然带来的地域限制也很容易令人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本文试图梳理今年蒙特利尔市以及华人占20%人口的宝乐沙市(Brossard)的市政选举情况,为您在11月6、7日的投票做出最后的选择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到底选谁 市政选举要选就是市长、各个行政区划的区长以及市议员和各个区议员。不同于联邦和省级选举,市政选举不以党派为界限,当选的市/区长以及市/区议员可分属不同的政党,不过为了宣传政党、政纲方便并发挥群体优势,大多数市政选举候选人还是属于某个党派,只有少部分是不属于任何党派的独立候选人。今年的蒙特利尔选举共有11个政党推出了候选人,再加上17名独立候选人共340人争夺103个席位,包括蒙特利尔市长1名,兼任市中心Ville-Marie区区长,19个行政区划的区长18名,46名市议员和38名区议员。当选者组成蒙特利尔市议会以及各个区的区议会行使立法、执行、行政监督等功能。主要职责是确保所提供的市政服务能满足社区的需求,包括经济发展、城市规划、道路交通、垃圾处理、饮用水供应、清洁绿化、社会治安、公共交通、文化体育等日常生活服务。 一般新市长选出后,新市长有权从当选议员中提名组成新一届城市执行委员会(Comité exécutif de Montréal),这个委员会是市政运行的主要权利机构,负责市政府的决策和执行,比如起草预算案或某项法案,再提交给市议会进行表决。 今年的市政选举中,参加市长竞选的有10人,包括曾经代表绿党、加拿大进步党参加过联邦选举的华裔候选人胡昉(Hu Fang),但大部分人都是陪跑,最终的结果将在现市长Valérie Plante 和前市长Denis Coderre之间产生。 三名主要市长候选人,从左至右Denis Coderre (Ensemble Montréal党领),Valérie Plante (Projet Montréal党领),Balarama Holness (Mouvement Montréal党领) 19个行政区划中因人口和面积不同会划分成小的选区,议员席位在2-5个间不等,有的选区要同时选出市议员和区议员,有的选区则只需要选出市议员。在蒙特利尔市政选举网站(https://elections.montreal.ca)上点开候选人一栏可以看到全部选区候选人的情况,可以分别通过选区、选举职位以及参选政党来查找。 主要政纲 今年蒙特利尔的市政选举主要在Ensemble Montréal、Projet Montréal和 Mouvement Montréal三个政党之间展开,三个政党的主要政纲如下: 政党§政纲 Ensemble Montréal Projet Montréa Mouvement Montréal 经济和金融 -通过投资 4000 万元将办公大楼改造成住宅楼来振兴市中心; -在Cité-du-Havre 创建一个包含 1-2万套住宅单元的新型混合社区,并将其打造成国际旅游目的地; -打造蒙特利尔的绿色“硅谷”,激励绿色产业发展; -在现有地铁站以及未来的东线轻轨站创建大型住宅项目; -实施七项重振市中心项目,包括扩建唐人街附近的国际会展中心; -投资10亿元开发公共场所; -制定一项政策以保证临街的商铺租金可负担得起; -设立新的市政规划,让蒙特利尔人能在15分钟步行和乘坐公共交通范围内获得所需物品和服务; … Read more

太空追梦:不分年龄与性别!王亚平蒙特利尔都分享了啥?

七天记者  明居 娟子 10月13日,蒙特利尔出生、曾在《星际旅行》中扮演詹姆斯柯克船长的今年已经90岁高龄的加拿大演员威廉·夏特纳(William Shatner)和另外三人搭乘亚马逊老板贝佐斯(Jeff Bezos )的“蓝色起源”(Blue Origin)公司经营的新谢泼德火箭进入太空,成为目前为止进入太空年龄最大的人。 10月14日,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的航天员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会上,王亚平与本次航天任务指令长翟志刚和将首次进入太空的年轻航天员叶光富一起亮相,他们将于10月16日零时23分启航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在轨驻留6个月。 此前一直因“太空教师”的美誉为大众熟知的王亚平将成为中国空间站首位女航天员,中国在轨驻留时间最长的女航天员,中国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这些新晋头衔让王亚平备受关注。 七年前,七天记者曾采访过来蒙特利尔参加首届国际女航天员论坛的王亚平。今天重发当时的报道,重温女航天员们的风采,预祝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原文刊登于2014年7月17日出版的第404期《七天》报) 2014年7月10日,在蒙特利尔参加首届国际女航天员论坛的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左2)与加拿大宇航员Julie Payette(中)、美国宇航员Shannon Walker(右2)等合影。摄影:明居 加拿大七天传媒资料图 “神舟十号”女航天员、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要来蒙特利尔的消息,经七天传媒报道之后,在本地华社引发极大关注。 7月10日晚,在国际太空大学(International Space University, ISU) 组织的首届国际女航天员论坛(International Astronaut Panel) 上,穿着端庄、仪态优雅的王亚平如约现身,她同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的四位女航天员一起,与在现场参加论坛的国际太空大学空间高级研究项目班(SSP14)的学员、往届校友及蒙城观众300余人,并通过网络与世界各地的“太空粉丝”们,分享身为女性遨游太空的独特经历。论坛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肯尼迪航天中心副主任(Janet E. Petro) 担任主持。 四位女航天员聚蒙城 当天晚上,蒙特利尔大学高等商学院(HEC)圆形剧场座无虚席,众多航空航天爱好者从四面八方赶来,期待着与女航天员们难得的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旅行是人们热爱的活动,如今国际航班让国界已经不再成为旅行的障碍。然而,冲出地球到遥远的太空来次旅行,仍然不是常人能实现的梦想。经过严格甄选、并经过艰苦训练才能脱颖而出的航天员,就成为人们羡慕并且好奇的一个特殊群体。 到目前为止,全球共有500余名航天员登上太空,而女航天员仅有57名。她们为人类的航天探索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乃至牺牲。她们同男航天员一样,在太空探索的道路上写下了自己辉煌的篇章。《七天》报此前报道,7月10日晚举办的“国际女航天员论坛”,是国际太空大学第27届太空研究项目(Space Studies Program, SSP14)的配套活动之一。论坛组织方邀请到曾乘坐美国航天飞机、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中国神舟飞船和在中国天宫一号空间站工作过的四位女航天员参加,与现场观众和全球粉丝畅谈太空之旅。 为什么选在蒙特利尔举办这么一项活动呢? 航空航天业界的人士都知道,世界上很少有像蒙特利尔这样,能够在方圆30公里的范围内找到制造一架飞机所必需的全部零配件。魁北克航空航天业提供的42000个就业机会,其中98%集中在大蒙特利尔地区。国际鼎鼎大名的航空航天公司争相选择落户蒙特利尔,如庞巴迪飞机制造公司、德事隆公司、加拿大贝尔直升机公司、普拉特·惠特尼加拿大公司、CAE公司、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古德里奇公司和霍尼韦尔公司等。这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与美国西雅图和法国图卢兹齐名的世界最大航空航天中心。同时蒙特利尔还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总部所在地。 正是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大蒙特利尔地区成了举办各种国际性航空航天交流活动的理想场所。蒙特利尔华社的朋友们,也因此获得与王亚平见面的机会。 “首先是航天员,其次才是女性” 四位女航天员的出现令现场一阵骚动,镁光灯闪个不停。她们分别是:加拿大女航天员、蒙特利尔人Julie Payette,来自中国的“神舟十号”女航天员、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韩国首位也是韩国唯一的航天员、近日因辞职风波饱受争议的李素妍(Soyeon Yi),美国女航天员、在太空站呆了161天之久的Shannon Walker。 主持这场论坛的Janet E. Petro在开场白中说道:“我们首先是航天员,其次才是女性”,希望人们关注的焦点更多聚集在航天员而不仅仅是女性的身份上。1963年6月16日至19日,来自苏联的瓦连金娜·捷列什科娃驾驶“东方6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70小时50分钟,开启了女航天员“登天”的新时代。Janet E. Petro在致辞中向50年来不断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们表示敬意,她认为是时代的改变,让女性有了在航天领域施展的机会。Janet E. Petro 本人虽没有登上太空,但她确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女中豪杰,她早年毕业于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工程师背景,曾在军中服役,后加入NASA,现任位于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副主任,最近又兼任了位于首都华盛顿NASA总部的副协理局长及评价部执行主任,任期一年。 开场白后,每位女航天员发表了精彩了演讲,分享自己的太空经历。 来自山东烟台的中国女航天员、太空女教师王亚平人气超高,她以东方女性温柔的语调,回忆了自己奇妙的太空首航。王亚平是第十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是继刘洋之后中国第二个女航天员。王亚平形容“这是一次充满惊喜而非惊险的旅程”,太空中美到令人震撼、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景色,比想象中更加美妙。王亚平在2010年5月正式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经过近三年的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八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13年4月入选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飞行乘组。2013年6月11日,王亚平和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组成的团队,驾乘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6月20日,在距离地面约300公里高度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内,王亚平以甜美的微笑、生动的讲解,给全国中小学生演示了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好奇与探索热情。此次太空授课活动共有33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地面课堂活动,中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同步组织收听收看太空授课活动实况,堪称“中国第一”,王亚平也有了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的美誉。 韩国姑娘李素妍在太空舱唱歌,一头长发因为失重而高高竖起的模样,充满女性的可爱。她说:“我坚持留长发,尽管我知道在太空这有点危险。”最近一段时间,正在美国读书、并且嫁了一个韩裔美国人拿了绿卡的李素妍,突然宣布辞去航天工作,韩国举国愕然,指责她浪费了巨额的培养费。但另外一部分人为她辩护,认为她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在这次论坛上,对于这些纷纷扰扰,个性强烈的李素妍不改本色,说自己“不是一个政客”,她的余生不能是仅仅谈论在太空待过的11天,她希望过自己喜爱的生活。她直率爽朗的发言获得与会者赞赏的掌声。 … Read more

抢!华裔作者联袂俄罗斯绘手,儿童绘本《费拉明的世界探险—四季》上线亚马逊!

七天记者 葱岭 “春天,天空下着雨,火烈鸟费拉明Flammy抵达中国,他轻快地跳着水洼,转着雨伞, 听雨滴落在地上敲打出的美妙音乐…… 他看到了绿色的小草, 红色的花, 嫩绿的枝丫,遇见了动物朋友小兔、 熊猫、小猴子和小燕子,好朋友们一起放飞龙风筝,欢呼美丽的彩虹,好惬意的春天啊!” 一个麦吉尔大学的医学硕士,在她写给小朋友的书中充满了这样的诗情画意,想象之丰富,语言之天真,让人非常吃惊。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带着这些疑问,七天传媒记者前往小宝贝幼儿园(Garderie Mini Trésors),在色彩明快的儿童世界里,见到了本书的作者高焕焕和她的合作伙伴张新。   “我偶然看到一个婴幼儿人工耳蜗植入的视频,当孩子第一次听到这个世界的声音,他们眼里的新奇与光芒,不禁让人热泪盈眶!但是医学工作者跟踪发现,人工耳蜗并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这些孩子长大后,有的语言功能与正常孩子无异,有的却不得不进入残疾人学校,是什么造成这种差别?最本质的原因在于父母的语言!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达娜·斯金德医生在她的著作《三千万字》中指出:孩子三岁前接触语言的数量和质量,不同家庭可以达到3000万字的差距!这3000万字的差别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一生的,它会造成孩子语言的迟缓,自我认知的缺失,情绪表达的障碍以及社交能力的低下。可见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多么重要!在我从医学领域转到幼教领域的十个年头里,也遇到了很多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 特别是蒙特利尔这个英法双语的城市, 孩子三岁前已经接触至少2~3门语言,这对孩子、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大挑战。如何让孩子们提高语言能力?其实最简单也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就是父母的语言!这是为人父母送给孩子最棒的礼物!” 焕焕眼睛发着光,透着热切,平缓的语气中夹着一丝丝的焦虑,是那种渴望唤醒懵懂中的家长的那种。   “父母的语言,亲子的时光, 一本好的绘本可以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当我有写《费拉明的世界探险—四季》《Flammy‘s World Adventures—Seasons》这套书的冲动时,我把想法告诉了一些家长和小朋友们,受到大家的一致喜爱!这套系列绘本的主角费拉明Flammy是一只火烈鸟,他活泼、机智、勇敢、好奇、爱交朋友、更热爱旅行。在不同的季节,他分别前往中国、南非、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 在遇见许多动物朋友的同时也发生了无数妙趣横生的故事。   那夏天他去了哪儿呢?记者好奇地问。 “夏天的南非,Flammy一家去沙滩边露营。追浪花,搭沙堡,捡贝壳,滑冲浪,他遇见了小象、斑马和长颈鹿。好朋友们一起踢沙滩足球,开篝火晚会,烤棉花糖,一起数星星……繁星点点,银河璀璨,歌声伴他入睡,好快乐的夏天啊!” 说得我都想去了呢?记者忍不住打断焕焕。 作为加拿大小宝贝幼儿园(Garderie Mini Trésors)的联合创始人,焕焕深深理解一本好的绘本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她结合医学和幼儿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采用生动、形象、有趣的语言,以短句和重复为主,让小朋友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每个故事都兼顾到幼儿发展能力的几个侧重点,还包含了图文并茂的词汇,可以激发孩子们在书中找找看的热情, 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学中玩耍,让亲子时光更快乐! 焕焕把对孩子们深切的爱都写进了故事中。 那Flammy怎么着也得来一下加拿大吧?记者忍不住为加拿大打抱不平,想争取一下。 “那当然!”,焕焕自豪地说。“晴朗的秋天, Flammy来到美丽的枫叶之国加拿大。在森林里寻宝、捡树叶、采蘑菇,观察美丽的帝王蝶的蜕变,还有长满青苔的石头。他遇见了麋鹿、松鼠和河狸,好朋友们在湖上划船、钓鱼…..湖光山色,微波轻漾, 大家一起醉卧于秋天。” 哈哈,好形象啊!这的确很加拿大。记者忍不住羡慕起Flammy。 “俄罗斯那么冷,跑哪儿干嘛?”记者有点嫉妒。 “这个问题就很有意思啦”。在焕焕旁边一直听我们聊天的张新快活地笑起来:“因为我们邀请了一位俄罗斯的绘画高手,她怎么着也得夹带点儿私货吧?” 记者看过这位叫玛雅·潘茲利克的俄罗斯画家的作品,那种栩栩如生的感觉有让人拍案叫绝之感。我们看到她画笔下的Flammy来到俄罗斯的小镇。抓雪花、踩脚印、做了个快活的雪地天使。Flammy还遇见了大熊和红狐狸, 和好朋友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橇…… 银白世界, 温馨花火,好温暖的冬天! 这么热闹温馨的画面!好吧,记者就原谅画家,欣然接受她对家乡的偏爱吧。 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呢? “别忘了,这本书还有一个亮点呢”!焕焕追着记者,“我们设计了英语、法语、中文三个版本,为孩子们早期三种语言的学习提供了一套很好的故事范本!” “这次上线的是英语版,对吧?” 记者确认。 “是的”。焕焕说,“目前法语版的校对工作已经进入尾声,8月应该可以在亚马逊上线。 www.flammyworld.com 网站也会在近期创建完成,更多与Flammy相关的故事和产品会及时发布。下一套书计划是Flammy到不同国家,和朋友们一起欢度不同节日的故事…… 带孩子们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启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一起探索世界。” “步伐很快嘛!”记者忍不住夸赞起来。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合作伙伴张新, 这本书的幕后英雄。” 焕焕把目光转向张新, … Read more

玛丽·西蒙:加拿大历史上第一位原住民总督

七天记者 快马加鞭 加拿大第30任总督玛丽·西蒙在就职仪式上发言(视频截图) 7月26日,因纽克族(Inuk)领袖、前外交官玛丽·西蒙(Mary Simon)宣誓就任加拿大第30任总督,她是加拿大历史上第五位女总督,也是加拿大历史上第一位原住民总督。 加拿大总督权力有多大? 加拿大是一个以君主立宪形式和议会制相结合的联邦制国家。从1764年英属殖民地时期开始,到1867年联邦成立至今,一直尊英王为国家元首。但英王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其职能主要是礼仪性的,其职权由英王的代表总督代为行使。 总督是加拿大最古老的政治职务,始于法属殖民地时期。从1608年塞缪尔·德·尚普兰(Samuel de Champlain)成为法国驻加拿大首任总督至今,已经历了400余年的历史。加拿大重要的政治活动都要由总督批准,尽管这种批准只是形式上的,如联邦总理的任命、批准议会通过的法案、议会的开会和闭会、解散议会举行选举等。总督的职务在开始时由法国人和英国人轮流担任,自1952年以来则都是由加拿大人担任。总督人选根据联邦总理提名,由英王批准任命,任期5年,可以连任。   加拿大总督虽为礼仪性职位,但在议会出现重大危机时,也会发挥关键作用,稳定局势,是加拿大民主政治体系中的重要角色。加拿大总督拥有象征性权力,担任加拿大国家军队最高统帅,任命获议会多数信任的政党领袖为总理,按照总理提议任命内阁成员及各省省督,主持授勋仪式,进行国事访问,出席接待外国政要、探访社区等公众活动。 为什么是玛丽·西蒙? 选定玛丽·西蒙为加拿大下一任总督符合执政的自由党政府及其总理小特鲁多的政治风格。自由党一向以崇尚多元化和包容性、提倡男女平等为其核心政治理念,在上一任总督、前宇航员朱莉·佩耶特(Julie Payette) 被属下员工投诉,被外部审查发现总督府“已成为有毒工作场所”于今年1月辞职后,总督职位空缺已有约半年时间,再提名一位女性总督符合小特鲁多一贯的政治正确做派,毕竟连其内阁成员组成也是男女各半。 除了是女性,玛丽·西蒙的原住民身份也备受关注。近期在加拿大各地原住民寄宿学校陆续发现了上千个没有标记的儿童遗骸的新闻震动了朝野,历史上加拿大政府对原住民的迫害再次浮出水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抗议和谴责。新总督的任命正是在人们对加拿大政府在历史上、和当前对待原住民的做法感到悲痛和愤怒的气氛中进行的,显示了现政府对改善与原住民关系的努力。有分析认为,玛丽·西蒙的任命能够“架起文化和社区的桥梁”。 女性、及少数族裔身份更能体现加拿大国家和平、中立、尊重多元文化的特点,但除了这些外在符号之外,总督的领导力、知名度和能力等内涵当然不可或缺。 同时,特鲁多宣布新总督提名的时机引发了许多人的猜测—–总理将在秋天发动大选,这意味着他会拜访新总督,建议西蒙解散当前少数党议会,自由党借助一年半以来的抗疫成绩和积累的人气,趁势在新的大选中想赢得多数党执政的意图不言而喻。 因纽特人权益的终身捍卫者 西蒙出生于1947年8月21日,是来自魁北克东北部昂加瓦湾(Ungava Bay)海岸的一个小村庄Kuujjuaq 的因纽特人。她的父亲是英国皮毛商人,母亲是因纽特人,成长于这样的家庭环境的西蒙,多年来一直倡导因纽特人的权利和文化。 西蒙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她在青春期过着“非常传统的生活方式”。“一年中有许多月份,我们在这片土地上露营和生活,打猎、捕鱼和采集食物,保持着我们因纽特人的传统和语言”她说。 从 1970 年代开始,西蒙曾在多个因纽特人权益倡导团体担任过行政职位,包括魁北克北部因纽特人协会(Northern Quebec Inuit Association)和因纽特人组织(Inuit Tapiriit Kanatami ,ITK),后者是全国因纽特人的组织。 1982年,她当选马基维克公司(Makivik Corp)的主席,该组织现在管理着数千万美元的投资,拥有包括在北极地区的主要航空公司加拿大北方航空(Canadian North)的所有权股份。 她后来加入了因纽特人极地会议(Inuit Circumpolar Conference)的执行委员会,现在称为因纽特人极地委员会(Inuit Circumpolar Council,ICC),这是一个代表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兰岛和俄罗斯的约 18万名因纽特人的非政府组织。 在因纽特人极地委员会,她为北方土著人民提出了两个优先事项:保护其生活方式免受环境破坏,并在他们的传统领土上推动负责任的经济发展。 从 2006 年开始,西蒙担任了两届 ITK 总裁。在该职位上,她代表因纽特人对 2008 年在下议院提出的关于寄宿学校的正式道歉作出回应。 2012 年,西蒙创立了北极儿童和青年基金会(Arctic Children and Youth Foundation),为努纳武特的儿童提供身心健康支持。 需加强法语 传统上,加拿大女王代表的角色是双语职位,总督应该会流利地使用加拿大的两种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 西蒙精通英语和因纽特语。她的法语水平受到人们对她能否胜任总督职位的质疑。她说她一直在上法语课,并计划在她开始履行丽都府(Rideau Hall)即总督府的岗位后继续学习法语。 “我坚定地致力于继续我的法语学习,并计划以加拿大的两种官方语言开展总督的工作,”她说。 她的法语不流利引起了一些批评。魁北克保守党参议员克劳德·卡里尼昂(Claude Carignan )表示,他对这一任命感到“震惊”。“总理怎么会认为任命一位不能与超过八百万加拿大法语公民交谈的总督是合适的?”他在新闻稿中说。 尽管在魁北克北部长大,西蒙说她从小就没有机会学习法语,因为她就读的联邦走读学校没有教授法语。尽管从1860 年代到 1990年代运营的走读学校与寄宿学校是分开运作的,但却是由许多经营寄宿学校的团体经营。言外之意,这些学校忽视了对原住民儿童的法语教育。 资深谈判代表 西蒙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参与了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谈判。 1975 年,西蒙帮助魁北克北部的克里族人和因纽特人、省政府和魁北克水电公司就詹姆斯湾和魁北克北部协议进行谈判。 该协议被广泛视为该国的“第一个现代条约”,首次承认了克里人和因纽特人在詹姆斯湾地区的权利——例如专属狩猎、捕鱼和诱捕权以及在某些地区的自治权——魁省政府为原住民提供经济补偿以此换取在这里建设大型新水电大坝,以满足该省对新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 Read more

七天人物 | 卢焕章:是金子,就让它发光

不管是在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界、中国科学界、学术界,还是在魁北克广袤土地上探矿的人群中、政府组织里、学术部门间,一提到卢焕章的名字,大家都会交口称赞;中加两国尤其是矿业界的学子们,提到卢教授也是肃然起敬。年近80的他仍然忙碌于中加两国学术交流、人员往来,受邀为在加拿大的公费、自费留学生审理奖学金申请,为九鼎奖学金当评审……   是金子,就让它发光    —魁北克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流体包裹体研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卢焕章博士   2018年,七天传媒出版社出版了《加拿大华人精英录》第一卷,卢焕章毫无悬念地入选,他这块金子是如何发光的?    艰难求“金”路   1940年,卢焕章出生在中国浙江省海盐县一户普通农民家庭里,父母靠种棉花和水稻,抚养五个子女,他是老大。由于全家人倾尽全力供长子念到大学,其他的四个孩子连初中都没有读完,这让卢焕章至今回想起来,依然对父母满怀感恩,同时对弟弟妹妹深感愧疚。 1959年,卢焕章考入了北京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化学系,是中科大第二届学生,这个专业在当时属于新兴学科,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教我们数学的是华罗庚,教物理的是严济慈,而教地质课的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卢焕章为自己的母校感到自豪。       1965年卢焕章大学毕业,毕业论文“地球化学探矿标淮样M-1” 获北京市应届大学毕业生优秀论文奖,并在北京展出, 当年毕业后被分配在中科院地质所工作。         1966年,在“支援三线”的号召下,卢焕章从北京去了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从事矿床化学方面的研究,在那儿一干就是近20年。1973年他在中科院地球化学所建立全国第一个流体包裹体实验室。4年后在广西桂林组织和主持了第一届全国包裹体和成岩成矿学术交流会,第二年,以包裹体研究的成就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次年又获贵州省科学大会奖。 1980年,卢焕章以中国科学院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进修,于1983年5月获博士学位,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个在美国获博士学位的中国大陆学者。 卢焕章@Sept Days七天传媒图片 说起这第一次公派出国的经历,故事很多,有的有趣,有的无奈,还有的一定令今天的留学生摇头不信。例如他们在过美国海关时,海关工作人员把中国学者的箱子全部打开检查,发现每个人都带了许多深棕色的方形化学物品,因从没见过,惊恐万状。其实这不过是中国老百姓天天使用的“剪刀”牌肥皂,他们随身带来美国,无非是想省点美元。可是无论怎么解释,美国人说什么也不肯相信中国的第一批外派学者竟会穷到连肥皂也买不起,最后还是用刀把肥皂一块块地切开…… 那时的美国对中国一无所知,中国学者到了费城成为轰动当地的一件新鲜事。卢焕章去系里报到的第二天,《费城时报》就派来了记者。两年后,这位记者又再次登门,因为他和许多人一样,根本不相信有人可以在两年内拿到博士学位。 卢焕章说在费城的这两年多,是两个人引导他走向成功。他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下雨天,一个中国老人拄着拐杖来到他的办公室。老人说是看了头天的《费城时报》来的。他报出姓名,卢焕章吃了一惊,原来他就是集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于一身,在半个世纪以前与冰心、梁实秋等人齐名的中国奇才顾毓秀。 顾毓秀当时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工程学院院长,他对卢焕章这个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位到访学者像待亲人一样热情。带他参观学校的第一台计算机,带他参观自己的办公室,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给予了卢焕章受益终生的启迪。 顾毓秀是20年代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的第一位中国学者,回国后曾在中国的多所大学任教授和校长,他还是前中央研究院的院士,担任过前中央政府的教育部次长。 他对卢焕章说:“从现在开始,你要忘记自己过去是什么,做过什么”,他告诉卢焕章,1949年他重来美国的时候,这位曾经的“教育部次长”和堂堂“院士”,是在地下室从实验员做起的,直到后来发明了“交流变直流”新技术才有人聘请他做了教授。 顾毓秀的一席话,让卢焕章觉悟到要“一切从零开始”!一个月后,他决定了攻读博士。 卢焕章@Sept Days七天传媒图片 第二个对卢焕章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是他的导师夫人Faul女士,一个坐在轮椅上的科学家。那是在一年以后,他的导师忽然暴病身亡。本来时间就紧,一下子又没了导师,读博士几乎成了痴人说梦。是Faul夫人,在这雪上加霜的时刻,给了卢焕章雪中送炭的帮助。 “那时我不会开车,也没钱买车,不能去接她来校,她每次来帮我,都要自己开车来。看到她怎样把自己艰难地从驾驶座移到副驾驶座,再挪进轮椅,以便沿着残疾人走廊进入学校,我都感动莫名。看到了这两个人之后,我就知道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到的了。”卢焕章说。 在后来的日子里,卢焕章用每月375美元的生活费,一边读书,一边当助教,一边搞研究,硬是将别人需要五年才能完成的博士学业在两年之内攻了下来。他曾因兜里没钱十几个小时忍饥挨饿;曾因没车代步被歹徒阻截追赶;大西洋赌城近在咫尺,每天都有专车在校门口接送,拿钱给你去玩,可是直到他离开美国,竟抽不出空去那儿看上一眼。 本文收录在《鸢尾花下–奋斗在魁北克的华人》一书中 七天传媒出版社 2019 真金不怕火炼        1982年底,学成后的卢焕章回到了贵阳。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里组织并主持了中国第二、三、 四届流体包裹体学术交流会,期间被调回北京,参与筹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 并任中科院地球科学部负责人。由于卢焕章的特殊贡献,1986年他获得了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首届侯德封金奖。       同一年,他的美国导师将他推荐到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的Chicoutimi分校任教授。卢焕章当时以为所有的加拿大人都讲双语,于是揣着跟签证官学到的“Bonjour(你好)”和“Merci(谢谢)两个法语单词,就无所畏惧地来魁北克当教授了!等他到了才知道,学校里的学生几乎都只会讲法语,同事中会英语的也不多,系里只好安排他先做研究,跟不说话的仪器打交道,研究的对象就是金矿。 卢焕章的头三年,白天搞研究,晚上学法语。“因为不会法语,拿不到驾驶执照,我上下班都是走来走去,单程就要45分钟,”他说:“魁北克北部很冷,冬季平均温度零下20度,有两个礼拜达到零下40度。我每天早上用铝饭盒带两顿饭,走到学校饭就结冰了,这时我打开盒盖解冻,到了中午正好可吃。那时还没有微波炉,只有热水。晚上上完法语夜校是10点半,走到家后,眉毛胡子都是白冰茬,跟杨白劳一样。” 卢焕章40岁攻读博士,46岁始学法语,而三年后,他就用这业余时间学来的第三语言给大学生们上专业课了。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时,他对同学们说:“法语,你们比我好,而地质我比你们好。我对大家只有一个课堂要求,那就是请你们在课后每人给我一个小纸条,告诉我哪个地方我的法语说错了。对于我讲的内容如果没听懂,请你举手,我给你解释,如果还听不懂,请课后来我办公室。”卢焕章真诚的态度感动了学生们。从此这18名学生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写条帮助老师。这样努力的结果是:学生给老师的年终打分从最初的2.7(满分4)一路上升,顺利度过了每年的考核大关。 “每节课我都是先把讲稿从英语翻成法语,再用法语试讲几遍。这样硬着头皮一节课、一节课地往前走。”此时说着轻松,但是不难想象,他当年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有多么的沉重。 让祖国的黄金放射光芒   … Read more

七天人物 | 纯粹人生的典范 –“世界人造细胞之父”、麦吉尔大学终身教授张明瑞院士

他 1933 年出生于中国广东汕头。1957 年作为麦吉尔大学的本科生,成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粒人造细胞,被誉为“人造细胞之父”。引发“人造细胞”在纳米医学、纳米生物技术、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癌症治疗、再生医学、血液代用品、肝脏支持等方面的应用,对诸多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1年,他被评为麦吉尔大学190年历史上最杰出人物。 纯粹人生的典范 –“世界人造细胞之父”、麦吉尔大学终身教授张明瑞院士 “世界人造细胞之父”是个让所有人肃然起敬的称谓,而当这个称谓姓张,相信全球的华人都会在敬佩的同时也感到光荣和骄傲。  “我属于全世界” 记者听说拥有这一称谓的华裔科学家就在蒙特利尔,欣然前往采访,张明瑞说:“我在加拿大没什么名气,因为我属于全世界。” 2007年10月,在中国北京第十一届国际人工血液大会上,张教授身为荣誉主席,做了题为“人造红细胞: 氧载体、氧治疗剂和一种新的血液代用品在极度血液稀释情况下的应用”的主旨演讲。是届主席、中国卫生部副部长刘谦教授将大会的第一枚奖章郑重授给这位德高望重的著名科学家——张明瑞(Thomas Ming Swi Chang)博士。 张明瑞已记不清这是多少次接过奖章了。作为世界公认的“人造细胞之父”和“生物科学元老”,作为为人类医学贡献了全部心血的医务人员,他曾两次获诺贝尔奖提名,荣获加拿大勋章;他历任国际人造细胞大会荣誉主席, 国际人工血液大会荣誉主席, 中国南开大学荣誉教授, 中国协和医学院荣誉教授, 中国汕头大学客座教授, 美国哈佛医学院人工血液研究顾问, 加拿大蒙特利尔中华医院荣誉医生……他曾发表过546篇科学论文,出版过29部学术著作;他在世界各地巡回讲学、考察、研究、报告数十个年头,演讲500多场。试想,他所得到的荣誉和奖项哪里数得过来?对他来说,这些都算不了什么,令他感到高兴的只是,这些荣誉和奖项说明了自己一个甲子的努力没有白费,证明了自己年轻时在宿舍里鼓捣出来的东西,如今已经使成千上万的病人受益。 还有什么能比这个结果更让鬓发斑白的教授心满意足的呢? 张明瑞2004年肖像 想给飞机装降落伞的少年 1933年,张明瑞出生在中国汕头一个重教重商、诚善富足之家。他的祖父很小就被自己当牧师的父亲送去西方半工半读,学成回国后做起抽纱生意,逐步建立起当时当地最大的家族工业,非常成功。他的父亲毕业于厦门大学,继续光大家业,对长子张明瑞也寄予了相同的厚望。 可是张明瑞自幼淡泊功名财富,他最大的兴趣是动脑筋“瞎”琢磨。当年,听到人们议论飞机渐多渐大,机场不够使用,小小的他思索片刻,张口说到:如果给飞机后部装上着陆自开的降落伞,就不用那么大的机场了。 张明瑞的外公是医生,给穷人看病常不收钱,对他的影响很大。渐渐地,当医生治病救人,成了少年张明瑞心中最大的愿望。 在汕头小学毕业后,张明瑞已认识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西方。为了学习英语,同时不忘中文,他13岁只身去香港读初中和高中,22岁又远渡重洋,来到著名学府麦吉尔大学医学系攻读。 回忆起往事,张明瑞说:“我的父亲很爱国,母亲很善良。四十年代末很多商人离开大陆,可是我父亲却坚持留下。他说,要是有钱人都走了,中国怎么办?由于父母一向善待工人,所以政局动荡时,总是工人们出来保护我父母和工厂。” 天生的聪慧勤奋,良好的家庭背景,为张明瑞的人生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张明瑞在家中接受七天传媒采访@Sept Days 七天传媒图片  第一滴人造血 在血源紧张,艾滋病泛滥的今天,人们对人造血、血液替代品和血液净化技术的需求与关注空前高涨,相关产业在全世界蓬勃兴起。可是除了行内,有多少人知道究竟是谁,开创了这造福于人类的千秋功业? 1956年,还是麦吉尔大学留学本科生的张明瑞突发奇想:既然人体器官(当时有了人造肾)可以制造,那么作为器官最小单位的细胞也应该可以造的出来;若是有了人造细胞,那在医学上的开拓前景该是多么巨大。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我的教授和朋友,可是他们愣愣地看着我,问我是不是精神出了毛病。我又去化学系找老师想搞试验,老师说我是异想天开,肯定搞不出来,根本不予理睬。”张明瑞微笑地回忆说:“我从小就愿意尝试新的东西,而且我总记得父母的教诲,一旦做什么事情,就要努力到底。我买了一些化学试剂,用香水瓶、塑料袋等日常用品做器具,在自己的睡房搞起了试验。” 从此,他的室友们就不得不容忍这个叫做Thomas Chang的同学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废寝忘食制造出来的呛人异味了。  世界上第一粒人造血红细胞就是这样在23岁的华裔青年张明瑞的手上,在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一间四人合住的学生宿舍里诞生了! 这是麦吉尔大学的光荣,也是人类医学科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人们在今天管它叫生物科学、纳米技术,可是在当时,这一切都太新奇了,新奇得让人匪夷所思。谁会相信一般看不见、摸不着的细胞能够人为制造?谁会相信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子在睡房里以非专业的手段弄出来的东西能是什么科学?所以张明瑞的研究报告只能当作他的本科论文,而校方为声誉保险起见,未敢对外声张。 “那时候,麦吉尔大学采用新教法,他们选出四个优秀生进行强化综合教育,我是其中的一个。我们要同时学习生物、医学、化学、物理、哲学等多门学科,有很多的老师给我们上课。我不会忘记一位教过我的年轻生理学教授,是他鼓励我,并帮我在实验室找到一个小角落继续做下去。那时,我要完成学业,只能利用全部的业余时间和假期搞试验。” 几个寒暑过去,张明瑞1957年本科毕业,1961年获医学博士头衔,到了1964年他做生理学博士的时候,他在8年前就孕育出的人造细胞理论才最终在国际最高科学刊物–《科学》(Science) 上亮相,震惊了世界。 本文收录于《鸢尾花下-奋斗在魁北克的华人》一书七天传媒出版社 2019 人造细胞,真情见证 “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有了人造细胞,我可以继续做的事情太多了。”张明瑞兴奋地说。 在这之后,他接连发明和创造了多项与人造细胞相关的技术,例如:加干细胞的人造细胞治疗法,利用加酶的人造细胞纠正遗传性代谢紊乱和医治癌症,以及后来的纳米技术疗法,以炭类填充人造细胞过滤治疗药物中毒等。 张明瑞拿出一个拳头大小的瓶状器具耐心给我讲解:“里边这些小颗粒,就是人造细胞,我在这些细胞当中放进charcoal (木炭),用来吸附人血中的毒素,只允许健康的血液流回进病人身体。” 1971年,一个病人吃下了能让她死去三回的安眠药,张明瑞用这种仪器,只花了两个小时就将她救活了。几家大公司知道后,找到张明瑞,意欲买断他的技术或跟他合伙赚钱,遭到他的拒绝。为了能更快地使更多的病人获救,他像以往一样,将这一技术第一时间在传播最广的《科学》杂志上和盘托出。于是,这见效快、实用性强的治疗手段在全世界遍地开花,许多人、许多机构因制造这种仪器而发财致富。1996年,在一次有数百人参加的国际会议上,一位科学家深有感触地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环顾四周,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对Thomas Chang博士有所亏欠。” 有人认为张明瑞太过书生气,也有人认为他有点“傻”,可他自己却并不觉得吃亏。“我是一名医生,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病人着想。如果为了赚钱,我当初就不会选择医生这条道路,去继承家产好了。”张明瑞乐呵呵地继续说道:“对我来讲,就像有人喜欢在地下室把所有的时间都消耗在某个业余爱好上一样,搞研究,是我的终身爱好。我只不过比别人更加幸运,还可以拿到薪水而已。” 这就是张明瑞的人生态度,一个真正科学家的价值取向。 做了他 60多年妻子的玉兰夫人(Lancy),对这个“傻”乎乎、乐呵呵的丈夫,理解至深、挚爱无限。她不仅从来没有埋怨过丈夫轻易放过大把赚钱的机会,还始终做他事业上最好的帮手,情感上最佳的知音,生活上最“蜜”的伴侣。张明瑞说:“太太的支持,是我终身最感动的幸运。”如今88的玉兰夫人还在蒙特利尔中华医院做着义工,帮助其他老人、病人。  加拿大七天文旅90岁还在做义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做? #视频号里看加拿大 讲述#我的移民生活 分享#我的移民故事 @微信时刻 @枫中视界 @尹灵YINLING视频号       病人的需要是最大的动力 张明瑞站在以人造生物技术治疗病人的前沿阵地达一个花甲之久。除了基础研究,他还先后担任麦吉尔大学人造细胞和器官研究中心主任,麦吉尔大学生理系、医学和生物工程系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天津南开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名誉教授以及若干国际组织的荣誉主席等繁重职务。 “只要对病人有好处,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动力。”他说。 上世纪80年代,艾滋病的传播和血液污染引起张明瑞的深切关注,在西方国家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他已将研究重点聚焦于人造血液。他说:“国与国不同。在美国和加拿大,当前有捐血供给病人,也相对比较安全,暂时又没有大规模的疾病和战争。但是有些国家,例如非洲就不同了。那里每天都有许多人死于艾滋病,又有无数人因输血而被传染。我们帮助他们药物,为什么不去发展人造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呢?美国和加拿大从自己国家的现状出发也许是对的,但我作为一名医生,不管是美国人,还是非洲人,人就是人,有人生病就要有医生去治。同时,不要忘了,即便在美国和加拿大,也有可能发生大规模的疾病传播和血液污染,或大规模的天灾人祸,像地震和战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造血实施紧急救助。” 本着这个信念,张明瑞像年轻时一样,不为经费等困难所吓倒,经过千方百计,争取到加拿大医学研究机构和魁北克医学研究部的大力支持。直到今天,张明瑞依然享有政府的特别基金,使他能够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科学研究之上。 张明瑞与玉兰夫人在中国加拿大传奇奖颁奖典礼上 寄语年轻人 当年那个爱跟着祖父下乡给人看病的翩翩少年已经进入86岁高龄。按理说,张明瑞二十几年前就可以功成名就,安享晚年了。可是如今,他还继续在人造细胞和人工血液领域培养研究人员,面对一个又一个亟待解决的科学命题。他没有时间被过多地打搅。记者请他对有志于科学的年轻人说上几句话。他说: “第一是要努力。即使智商高,不努力也什么都做不出;第二,做你有兴趣的事。比如学医,你不能因做医生挣钱多而来;第三,在你感兴趣的事上,你还要有这方面的特长。比如化学、医学、物理;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所做的事要对人类、对社会有好处,只有这样,你才会有不断的能量。” “我是红血细胞人” 记者在互联网上检索到,张明瑞在一次科学刊物的采访中曾宣称:“I’m a red cell man(我是个红血细胞人)”,那名记者在文章中并没有将这句话展开。作为与张明瑞文化背景相同人,来咀嚼这句话,记者感到浑身的热血顿时沸腾。 张明瑞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终有一天,人类可以不再为匹配血型而烦恼;不再为血源短缺而紧张;不再为输血的安全性而担忧;不再为血库血浆的有效期而惊慌。 为了这个梦想,他是把自己的生命当作一粒血红色的细胞,发挥出它全部的张力繁衍无尽的鲜血,让世间所有需要的人取之不竭。 翻开字典,“Artificial”这个词的中文含义是人工的、人造的…… 张明瑞是个一生都与“Artificial”打交道的人,可是有谁能怀疑这样的结论:他的一生是最真实的人生,最纯粹的人生! 张明瑞在人造细胞60周年纪念大会上@Sept Days 七天传媒图片 人造细胞60年 2017年11月13日-15日,庆祝人造细胞发明60周年暨血液替代品、氧疗法及纳米医学国际研讨会在蒙特利尔召开,这个会议由麦吉尔大学医学院和国际人造细胞、血液替代品及生物技术学会(ISABB)主办,来自加拿大、中国、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瑞典、日本、土耳其等国的专家学者200多人出席开幕式。 张明瑞博士主持了开幕式。麦吉尔大学副校长David Eidelman,麦吉尔大学医学院生理系主任John White博士,张明瑞教授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西安大略大学退休教授M Poznansky 博士,魁北克首席科学家、魁省三大研究机构负责人Remi  Quirion博士,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事馆负责教育事务的领事熊胜等在开幕式上致词。大家向张明瑞博士的伟大发明表示衷心的敬佩和祝贺。 张明瑞教授做主旨发言,他讲述了世界范围内的个体研究者和科学家从人造细胞的发明演变成当今纳米医学的故事,配上幻灯片,图文并茂,生动翔实。他幽默风趣的演讲使这场高精深的学术会议不时爆发出轻松的笑声。 当天晚上张教授举办晚宴,欢迎与会代表。张教授和夫人一桌一桌跟大家打招呼、合影,深深地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这就是纯粹人生的典范。 关心社区发展 张明瑞除了学术活动,也很关心社区发展,他同时也是魁北克潮州会馆的名誉会长。潮州会的老乡们因为和他是同乡,倍感亲切和荣幸。会长吴为强每次见到《七天》都会盛赞张明瑞对人类健康事业所做的贡献,感叹他的低调,这又从另一个侧面再一次印证了张明瑞的纯粹人生。 今年,已经86岁的张明瑞似乎越活越年轻,与88岁的玉兰夫人不断出现在社区活动的现场,大家也很喜欢邀请这对模范夫妻,一方面以他们为荣,另一个方面希望能给下一代一个切实的榜样。 张明瑞院士(中)与潮州会主席吴为强(右)、名誉主席李国强合影@Sept Days 七天传媒图片 2018年,张明瑞夫妇(右)、刘聚富夫妇(中)与七天传媒主席尹灵在由七天传媒主办的“星光耀蒙城”活动现场@Sept Days 七天传媒图片 2018年,张明瑞当之无愧地入选了由七天传媒出版社出版的《加拿大华人精英录》,在这本传之后世的书里,他将鼓舞每一个读到他的人。 张明瑞院士在《加拿大华人精英录》首发式上@Sept Days … Read more

郎朗20年音乐旅程新巅峰 录制巴赫不朽的《哥德堡变奏曲》

录制巴赫不朽的《哥德堡变奏曲》 录音室版、现场版同时发行 全球首次双版本新专辑 环球音乐集团2020年9月全球巨献   环球音乐集团(Universal Music Group)旗下古典厂牌德意志留声机(Deutsche Grammophon)2020年9月4日全球发行钢琴家郎朗最新专辑,演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不朽的键盘作品《哥德堡变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这部作品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钢琴文献中一部独树一帜的巨作,也被称为“音乐的珠穆朗玛峰”。在郎朗看来,录制该专辑可谓实现了一个人生的梦想。此次发行包括两个相得益彰的演奏版本:第一个版本是在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现场演奏一气呵成录制,那里是巴赫曾经工作演奏近30年的地方;第二个版本是在静谧的录音室的录制。超豪华版专辑含4CD,由两个版本共同组成,这是全球首次以录音室版、现场实况版双版本模式发行全新专辑。 三天前开始的专辑发行即刻空降全球各主要市场排行榜第一,分别登顶德国、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西班牙。业界反响强烈,好的作品有好的演绎才有流传!《纽约时报》评价:“音乐确实是巴赫的,但这一次,郎朗让它焕然一新。”乐评人还用了两个词:“成熟”和“想象力”。伦敦《泰晤士报》评价:“郎朗弹奏的巴赫是原汁原味的”。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音乐的珠穆朗玛峰 巴赫留下的音乐宝库中,《哥德堡变奏曲》被认为是钢琴文献中一部巨作。作为一首变奏曲,它的规模史无前例,全作品共有32段,由1首咏叹调主题、30个变奏和主题重现组成。它极尽巴洛克音乐之技巧,将复调音乐的绚烂发挥到了顶点,其变奏包括了巴洛克时期几乎所有的音乐风格样式:咏叹调、序曲、卡农、赋格、沉思曲、舞曲等等。在钢琴作品中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和光彩。 据记载,此曲是巴赫创作巅峰期受驻扎在德累斯顿的俄国使臣委约,为年轻的音乐演奏家约翰·哥德堡创作的,目的是要哥德堡演奏给他听,帮助苦于失眠的他入睡。哥德堡也是巴赫的学生。巴赫将自己16年前写的一首萨拉班德舞曲作为主题和引子,创作了30个变奏,成为史上最复杂、最恢弘、最华丽的变奏曲。作品于1741年末出版。这首起初在夜晚演奏的“平静而欢愉”的作品需要演奏者倾注全部精力来呈现。 “这不仅是键盘曲目中最杰出和最有创意的作品,也是最多元的。”郎朗说。“它使我们能够展现我们内在的一切,但也使我们意识到什么是缺失的,什么是我们仍然需要学习的。” 20年磨一剑,寻找内心的声音 钢琴家郎朗于20多年前就开始探索这部杰作,并将这张唱片视为一段漫长的个人和情感之旅的成果。郎朗的这一向最伟大的文化遗产致敬、寻求灵魂共鸣的旅程,缘起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的巴赫钢琴课。而后,郎朗在17岁背谱为艾申巴赫大师(Christoph Eschenbach)弹奏《哥德堡变奏曲》,这段经历给两位音乐家都留下了深深的回忆。 对于郎朗来说在任何音乐录制项目之前音乐家必须感觉自己已经成为乐曲的一部分,并且付诸作品内心的感受。作为准备工作的一部分,郎朗先后向诠释巴赫的领军人物学习,包括指挥大师尼古拉斯·哈农库特(Nikolaus Harnoncourt)、羽管键琴演奏家以及早期键盘专家安德雷斯·斯塔尔(Andreas Staier),和他们探讨变奏曲的特点,讨论踏板的使用、自由速度、装饰音、力度和巴洛克演奏风格等等。郎朗又去走访了阿恩施塔特(Arnstadt),聆听和演奏巴赫弹奏过的巴洛克风琴,耳闻该乐器的声音并理解其演奏方式,这样的接触为郎朗带来了难以置信的喜悦和感受。通过探索更广泛的作品背景,来完成他对巴赫的纯朴本真的演绎。 与这部作品多次结缘,又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沉淀,郎朗终于觉得是时候录制巴赫这部伟大的《哥德堡变奏曲》——首尾呼应的“咏叹调主题”以及30首变幻莫测的“变奏曲”。 全球首次发行双版本新专辑,最具个人色彩作品 在2020年3月初,开启录音室版演奏前不久,郎朗在莱比锡传奇圣托马斯教堂公演了这部作品。“在圣托马斯演出,巴赫安葬的地方,我内心涌出一股难以置信的情感。”郎朗回忆到,“从没有任何一场独奏会能像这场演出一样,让我感觉离作曲家如此近。现场版浑然天成,然而录音室版是不一样的,深思熟虑、充分考量。在现场音乐会时,能够100分钟把这部作品视为一个整体去经历;在录音室时,能够聚精会神去感受一处处细节和细微差别,当然这会对音乐体验产生很大的影响。”两个版本既遵循原作风格,又凸显郎朗个人色彩。它们是郎朗与音乐之神巴赫的对话,也是他20年心路历程的展现。 发行这张双版本新专辑得到了音乐界和西方主流媒体乐评人的关注。《纽约时报》(NY Times)、《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等等抢先进行聆听、采访并用大篇幅来报道这个音乐界的盛事。《纽约时报》提到:“二十年来,这位超级巨星钢琴家一直没有在公开场合演奏这一高大的作品。现在,他不只是发布一版唱片,而是两版。这是一部非常有深度以及通过他二十年的积累演绎的作品。”《经济学人》评论到:“郎朗的双录音版本将为巴赫的崇高密码之谜打开新的大门。” “我今年38岁,我认为现在正是我艺术发展的新阶段。”郎朗如是说,“哥德堡变奏曲让我开启新的篇章,在呈现这部作品时我全情投入。作为一名艺术家,我的目标是不断探索自我、汲取学识,同时也给予他人灵感。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个作品让我朝着这个目标又向前迈了一步。” 听众可以在下面网站了解更多信息或购买数字或实体专辑 https://dg.lnk.to/Goldberg 关于郎朗 钢琴大师郎朗,专辑销量数百万,问鼎各大古典音乐榜单,广受全球观众赞誉。2007年,成为第一位提名格莱美奖最佳器乐独奏的中国艺术家,入选《时代周刊》“最具影响力100位人物”。在过去10年里,他的听众遍布全球。他的音乐会在全球一票难求,是全球最顶尖乐团和指挥合作最多的钢琴家,也是全球各大乐团新年音乐会以及庆典音乐会的首选独奏家。郎朗的电视观众达数十亿,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014年里约热内卢世界杯闭幕式演出。曾4次登台格莱美颁奖仪式与Metallica、Pharrell Williams以及爵士传奇赫比·汉考克携手演出,并在2020年格莱美压轴献艺;曾6次登上中国中央电视台春晚,是亮相春晚次数最多的钢琴家,为数十亿观众带来美好的除夕夜。2020年,郎朗压轴亮相“同一个世界,团结在家”义演并领衔演奏,通过这场抗疫音乐会为世界带来温暖,传递爱心,全球数十亿观众在线观看。 郎朗的音乐成就还体现在对慈善事业的不懈努力,通过郎朗国际音乐基金会“灵感的琴键”项目,在世界各地捐赠了130多所音乐教室,让孩子们快乐学音乐、点燃艺术梦想。他于2013年被联合国秘书长指定为联合国和平使者,关注全球教育。他启迪4千万琴童学习钢琴,发展了获得巨大成功的教育项目。同时,他开启了自己的音乐学校:中国深圳的郎朗音乐世界、中国郎朗杭州艺术世界。 郎朗上一张专辑《钢琴书》Piano Book成为2019年全球最畅销古典专辑,夺得众多国家古典榜单第一,也创造迄今为止自己专辑最高流量1.7亿的纪录。郎朗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古典音乐家,其社交媒体拥有超过2000万粉丝。 郎朗所做的一切都是从他的信念出发“音乐让生活更美好——它能治愈、团结、启迪人们变得更好。”《哥德堡变奏曲》是他最新的音乐作品,旨在鼓励新一代乐迷探索巴赫的精彩作品。  

《天堂计划》导演张姗姗与她的电影世界

图片包含 人, 户外, 建筑, 手机 描述已自动生成

  张姗姗,近几年蜚声中外的华人独立电影人,于2014年获得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广播电视编导学士学位,2019年获得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Maryland Institute College of Art )电影制作硕士学位。科幻短片《天堂计划》(Paradise Program)导演、编剧、制片人、剪辑师及调色师。该片于2020年获智利南部电影艺术学院电影节(South Film and Arts Academy Festival)最佳科幻短片奖、最佳女导演荣誉奖、最佳男主角、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剪辑荣誉奖、最佳制片人六项大奖。同时获印度柏拉图电影竞赛(Platonic Film Competition)最佳短片奖及最佳同性电影短片奖。入围美国洛杉矶国际电影节、意大利罗马独立奖、加拿大雪文电影节等8个电影节。该片于2019年4月20号在百汇剧院完成美国东部首映。该剧院拥有百年历史,一直承办马里兰电影节,是美国东部最早的电影院之一。入围美国金州电影节后,于2020年2月25日在洛杉矶TCL中国剧院进行了美国西部首映,TCL中国剧院始建于1927年,是最受好莱坞电影首映式欢迎的剧院之一。日前,该片已入围世界上最大的年轻电影人聚会的CinemadaMare 国际电影节,于7月18日在意大利罗马完成欧洲首映。张姗姗现工作居住于纽约,兼任全美山西同乡会新闻部长。 《天堂计划》剧照 科幻短片《天堂计划》讲述了在近未来塞安与他的恋人英迪格在树林里度过了愉快的约会。其实这次约会是基于英迪格的记忆建立的一个虚拟世界。现实中英迪格处于昏迷状态,只剩最后十分钟医生就必须关闭他的大脑活动,如果塞安在这发生之前不离开“天堂计划”的话,他将永远被困在程序中并失去生命。英迪格在程序中意外知道即将发生的事情,他打破了“天堂计划”的规则,在回忆外创造了他们梦想中的婚礼,时间流逝,塞安必须做出一个选择。 《泡沫》剧照 死亡与分离,人和人之间的联结一直是导演张姗姗电影创作的母题,这一主题贯穿于她的作品中,在实验短片《泡沫》(<The Foam>)中,借由一起错综复杂的谋杀,探讨了亲密关系中错位带来的毁灭性。在实验短片《泡沫》中,借由一起错综复杂的谋杀,用象征性的死亡探讨了亲密关系中错位带来的毁灭性与窒息感,展现出不可抗拒的宿命般的分离。在剧情短片《合奏》(<Tutti>)中,主角以亡灵的身份归来,与恋人完成了一次跨越两界的最完美的合奏。在现实题材短片《鱼》中,母亲的离开是整个故事的开始。而《天堂计划》是导演张姗姗首次科幻电影的新尝试,在科幻类型电影的形态下提出了看待死亡的另一种见解和对待离别的方式,对于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作为一名华人导演,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中,张姗姗深刻审视了东西方对于死亡的不同理解和态度,基于西方哲学家佛罗伊德和恩格斯提出的“向死而生”的哲学理论,在影片中构建了“生”“死”两个世界。影片中基于人脑中的生物电进行大胆假设,如果电脑程序可以模拟和记录大脑神经元突触间的放电行为,那么人类的记忆就可以被电子化的完整记录并发展下去,从而使程序像每一个不同个体一样进行差别化“思考”。这一概念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终结人类的脑死亡,从而使个体突破病痛意外以及衰老的肉体限制,使思想和灵魂得到某种意义上的永生。同时,科技的发展是否大大超前于人类社会及伦理可接受的范围,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也在影片中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极具思辨性。 《天堂计划》首映式上回答观众提问 短片《天堂计划》的剧本构想是一个120分钟的长篇剧本,导演用非线性剪辑的形式美学结合精巧的叙事安排,使故事在三重空间中展开:近未来冷色调极简主义风格的医院 、色彩饱满近乎梦境的完美超现实程序空间和纯黑白的程序中的真相罅隙空间,用短片的长度来最大可能承载了长篇电影的体量和主题内涵,而适度的留白也呈现出本片充足的潜力和未来可发展性。 《天堂计划》剧照 本片结合当下科幻电影的趋势,在故事中加入了管理虚拟世界的AI人工智能“导航员”视角,展现了主角间至死不渝的爱情与羁绊,同时也充满了人类对于人性两面性的内心自我博弈和自省,丰富了叙事的角度和观众与故事的距离。在影片中,Ai“导航员”不仅、是一个拥有思考能力的高级集成程序,更在经年累月与人类的相处中习得了人类的情感。同时,影片运用多元化的视觉角度和多变的镜头表现力,为这一角色加入了情感变化这一辅助故事线。在影片的开始,AI 以话外音的形式出场,当AI的声音出现时,画面以一个突如其来的俯角全景来展现人物在空间中的位置变化,使人工智能极具冷漠感。而当AI与主人公在程序中相见时,伴随着AI 一步步走近主人公,镜头在全景和特写间以一种机械故障式的快速切换,展现了此时的人工智能“领航员”内心产生的人类情感与身份认同之间的矛盾。当影片最后领航员出现在现实的医院场景中时,镜头在主客观特写间缓慢推进,她以相同的姿势坐在塞安之前的位置上,虽然机械的脸上依旧无法做出表情,但镜头语言解释了此时她的内心世界,她在与两位主人公的相处中,被人类的爱与羁绊唤醒,萌生出了人类复杂的情感。 《天堂计划》海报 本片运用符号学辅助叙述,进一步拓宽了短片的叙事维度。智利南部电影艺术学院电影节主办方评价本片“关于符号语言使用的出色艺术杰作”。 片中在塞安第一次出现在基于他的恋人英迪格记忆建立的“天堂计划”虚拟现实程序中时,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空隙洒在他身上,耳边是微风和鸟鸣,而在一片平静中,塞安却从树上摘下一片干枯的落叶,预示了与完美场景相悖的——英迪格生命在现实中的凋零。当程序骤停,只剩下模拟的河流中一个泡沫延迟破裂,与医院的场景相呼应,也由此精巧的转场到现实中。而在影片后段一个个被布遮盖的现代主义雕塑也暗示了当英迪格知道真相后心态的一步步转变。结合隐喻、互文元素的符号语言的精巧融入留给观众多层次的思考空间,拓宽了故事本身的广度,将观众的身份转换为影片的第二作者。 镜头语言及灯光、色彩、影调配合上达到了高度统一,传递了故事情节之外而又在电影叙事之内的情绪表达。当塞安第一次来到程序空间时,树林以橙红色调为主,影调明亮清透,过载饱和的颜色进一步暗示这不是一个真实的场景,色彩在暖色系中进行有节奏的变化,展现了两人的约会浪漫而脆弱。画面一转来到现实的医院场景中时,画面颜色以大面积的白色和点缀性的青色为主,展现了截然相反的残酷现实,与程序中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当塞安第二次来到树林中,伴随着他心中巨大的落差,森林的色调变为蓝绿色调,营造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绪氛围,也暗示着噩耗即将来临。本片最接近真实的色彩出现在影片的最后——两人即将生离死别的海边婚礼场景,此时当两人都已接受残酷的现实,并决定以婚礼的形式进行盛大的告别时,此刻真实的彼此大于一切,色调呼应主题,加深了主角的悲情色彩。而本片的创新之处在于不同于一般科幻电影在展现“程序罅隙真相”时使用的绿色或失真等饱和度很高的色彩,本片别出心裁的使用黑白灰三色表现手法,令人耳目一新。而层次分明的灯光的运用,不仅使细节更加丰盈,更构建出每个空间的独特质感。在虚拟程序中,无论是约会的森林还是告别的海边,打光多以自然光为主,展现了虽然塞安知道这一切并不是真实的,但两人之间的爱情和羁绊却是真挚而牢固的。而在医院场景中,灯光以强烈的人工蓝光营造出一个冰冷的真实,强烈的蓝光不仅让医院的未来感极具说服力,更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绝望。而当人工智能“领航员”向塞安展现程序的真实样貌时,灯光则完全隐去踪迹,营造出一个让人不知道时间与空间距离的空白空间。 《天堂计划》拍摄现场 同时,受导演Stanley Kubrick的电影《A Clockwork Orange》启发,导演张姗姗与美国艺术家大卫·吉布尼(David Gibney)合作,在《天堂计划》中全方位的展现了他的当代艺术雕塑作品与了不起的建筑艺术,艺术家大卫·吉布尼以雕塑为主要的创作媒介,擅长使用历史气息浓厚的大型现成品材料进行融合创作,利用材料本身的语言构建出基于历史和记忆的语境,对当下和未来起到指示和警醒的作用。基于导演张姗姗和艺术家大卫·吉布尼对于记忆和未来的共识,《天堂计划》虚拟场景唯一室内戏在艺术家花费超过7年时间建造的The Jewel Vinsota房子中拍摄完成,先驱速递媒体(heraldmailmedia.com) 评价这栋建筑“新颖而卓越”。在完成拍摄之后,艺术家受邀参加了《天堂计划》美国东部的首映礼。在这次合作之后,2020年,张姗姗再次与北美新锐华人雕塑家熊伟合作,将电影与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相结合进行合作创作,开拓了电影更多的可能性,提出了关于亲密关系及消费主义多个创作设想并在积极的筹备中。 在获得多个电影节及业内专业人士的认可后,相信张姗姗–这位年轻的电影人会继续步履不停的探索,带给我们更多优秀的作品。  

“我是摄影师,我爱上了中国”

C:\Users\XianHu\Documents\f_nadeau.jpg

–访魁北克摄影师Francois Nadeau Nadeau先生在中国 (图片由龙奇提供) 七天记者 胡宪 (原文首发于2016年2月11日出版的第 482期《七天》报) 2015年12月15日,魁北克摄影师François Nadeau(中文名:龙奇)在蒙特利尔老城艺术沙龙举办了《中国》摄影集出版新闻发布会和摄影展,本地艺术界、摄影界不少著名人物前来捧场,大家翻看着印刷精美的画册,浏览着墙上一幅幅生动的图像……中国,成为当晚热议的话题。 《中国》是龙奇先生的第一部影集,是他从连续三年的中国采风作品中提炼出的精华总结。据悉,这是首位魁北克摄影师独立出版并以中国为单一题材的个人作品集,一亮相就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在中魁文化交流史上亦堪称典范,可圈可点。 《中国》的封面是晨曦中的漓江山水,极具中国画韵味,墨色深沉,托起一抹淡淡红霞,让人在视觉美的享受中去感悟作者的匠心、领会其寓意;书中50余幅人文和风景照片,记录了摄影师在中国走过的城镇,遇到的人群。从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到挑担下地的乐呵老农,表达着一个外国人对中国最直观的印象;从烟熏火燎的百姓家贴满木墙的亲情照片,到风侵雨蚀下村寨中一幅读不成文的政府公告,一些不会进入寻常镜头的画面,反映着一个见解独立的摄影师对中国的好奇和思考;从玉带桥上美不胜收的颐和园落日,到白塔栏杆一个手举国旗的男孩清澄的双眼,蕴含着作者对中国深深的热爱和眷恋。 《中国》摄影集由魁省摄影界著名出版商Cayenne公司出版,由该公司总经理 Robert Hébert担任编辑,这对龙奇先生的专业水平和业界地位是一种无言的肯定;魁省著名华人艺术家庾笑洋以行书为龙奇题写中文,但见“龙”飞“奇”秀,为画册增色。 12月17日,七天记者采访了龙奇先生。 走向中国 2013年5月,龙奇先生第一次获邀参加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外国摄影师拍北京”活动。 “在此之前,我只是从电视和《丁丁历险记》(Les Aventures de Tintin et Milou,比利时画家艾尔吉1929年陆续出版的著名系列漫画作品)中知道中国,从来没有去过。两年多前,我在一个摄影专业网站上看到中国发出的征聘广告,很感兴趣,就想填表试试,没想到一个月后真被选上了,我太幸运了!”他眉飞色舞地说道。 采访时在座的著名汉学家舒楠德先生(Jules Nadeau)补充说,François被选中并非仅靠运气,在全球筛选出的50名摄影师中,François是唯一的加拿大人。据他所知,主办方是经过向加拿大驻华使馆和魁北克驻京代表处求证背书,确认了François的实力和名气后才发出邀请的。 龙奇讲述:“我五岁那年,收到了一份最为宝贵的生日礼物:柯达相机,从此迷上摄影。可以说我的青少年时代是在‘黑暗’中度过的,因为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躲在自己的房间,或者在学校的摄影俱乐部的照片冲洗间里忙着。后来我在爷爷那里看到一摞《国家地理》杂志,萌生了用相机去发现和拍摄世界的愿望。” 龙奇毕业于康考迪亚Concordia大学音乐系,后投身多媒体领域。他是九十年代末期魁北克省互联网的领军人物,先后创建了数个门户网站。他还曾任职多家著名电信公司的程序员和互联网顾问。之后,又为电视节目和记录片谱曲,还兼做混音师。2010年,龙奇重新拾起摄影旧爱,并为之倾心投入。目前,他以专栏摄影师的身份与多家杂志合作,并开课教授摄影。 龙奇笑着谈起第一次到中国的经历,“2013年,我并不太清楚将要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中国。是跟随‘丁丁’的脚步,走进‘兰莲花’的国度?还是像鲍勃莫拉纳(警察科幻小说人物)那样,步入人间的香格里拉?那里的人会帮助我吗?走之前,我钻进图书馆查询资料,也在电脑里搜看影像报道,增加自己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明的了解。刚下飞机,我以为中国人还穿着‘毛式’服装,可迎面走来的却是一位时髦的中国女子,她非常友好,自我介绍是我的助手,这一下子让我的紧张情绪放松下来。后来,她帮我取了这个中文名字–龙奇。 “踏上中国的土地,我立刻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友善、淳朴,以及对我的好奇。我发现中国比我想象的更现代化,于是以前对中国的所有成见不攻自破。我开始行动起来,边走边看边拍,探寻中国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借用那个中国成语,我不满足于‘走马观花’。中国的今夕反差之大,令人着迷,我想深入下去。” 记录中国 邀请外国人拍摄中国的活动创始于1999年,在过去的十余年间,来自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位著名摄影师参与了活动,龙奇先生接连三年获邀。 “为什么要邀请外国人去拍摄北京呢?” 龙奇回答说:我的理解是,人在一个城市居住太久,往往会忽略城市悄悄做出的改变。对许多北京人来说,他们每天看到的变化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渐渐麻木。北京市政府邀请我们这些喜欢用图片记录一座城市的人来北京,就是希望我们用新鲜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和专业的技术,把这种变化拍摄下来,化为历史,因为这种变化反映着北京人的梦想和追求。 2013年龙奇第一次去,摄影师团队共50人,他只在北京待了两周;第二年再去,摄影师只有8名,他只待了一周;2015年,他第三次获邀,有15名摄影师,他在中国待了一个月,除了北京,还去了上海、桂林、西安等城市和乡村采风。 他说:“在北京拍照是我的job(工作),我们和北京市政府是签了合同的,我有助手,有司机。但在其他地方,我是完全自由的。我喜欢拍摄人物,我认为人永远是最重要的主题。我喜欢走在街上,观察人们的日常生活,我发现所有的生活片刻都是重要的、美丽的。”他还说:“中国人非常友好,每次我示意他们是否可以照他们,他们都笑着点头,然后我给他们看照片,他们就笑……有一次我向一个会讲英文的人问路,他不光告诉了我,还把我想去的地方、要看的东西写成字条,让我遇到困难时拿出来给人看。在餐馆吃饭的时候,也会有人走过来说‘你好’……我几乎每天晚上都12点睡觉,早上4点起床,每次去中国都会拍几千张照片……” 他指着影集中一幅图片说:“这位农民老伯,一咧嘴就露出残缺的牙齿,却给了我一个最灿烂的微笑。已经连续三个早晨,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我都在桂林南部的山岭上遇到他。他穿着条纹毛线衣,脸上还挂着几分稚气,看到我便停下脚步,跟我说话,也不管我是否听得懂,我猜他是在说我手里的相机。我给他看了几张刚刚拍的照片,有山景、有房屋,还有那张缺了轱辘、废弃已久的旧拖拉机。他一一认出了照片拍摄的地方。看到我这样一个老外从天而降,来到这里,拍摄他一辈子生活的地方,老伯顿时眼前一亮……图像是一种普世语言,可以促进人们的交流。而对我来说,与这位老人的对话是那么的难得,比任何其他际遇都更加美好。” 龙奇拿出一本珍藏的摄影大赛画册——《2014年外国友人眼中的百姓中国梦》给记者看,里面有他获得一等奖的作品《颐和园日落》,是从来自58个国家参赛选手的4000余幅作品中被评委们选中的。 两个牵手的女孩儿走在翻新的石板拱桥上,透视感极强的石狮雕栏伸向无尽的远方,落日余晖的天幕与朝气蓬勃的背影重叠成鲜明的对比,让人在梦境般的美景中产生出中国正在继往开来的宏大联想。 “如此完美的情景是不是主办方安排的?”我又问。 龙奇说,主办方只是负责把他们送到某一景区,至于怎么拍,拍什么,一切都由摄影师随机自便。那天的景点是颐和园,他拍一整天了,看到夕阳西下,便在桥上等待“黄金时刻”。忽然,有两个女孩从身边走过,瞬间点亮了他的灵感……“对于我来说,每一分钟都是一幅画面。我的眼睛能感受到时光的流逝,我最愿意做的事,就是通过摄影,用图片把时光定格。摄影是一种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能让我最清晰地表达自己。” 迷上中国 “在北京,我远离大街上的人群,钻进胡同,捕捉简单的生活瞬间;在上海,我站在摩天大楼脚下,感觉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在萍安,我与当地一家人共进晚餐,分享了他们近四个小时的私密时光;在西安,我漫步在回民居住区,品尝这里的地方特色美食,我还和朋友程青骑车郊游,她喜欢把我介绍给遇到的路人……所有这些回忆,我都想通过我的镜头与世人分享。如今,中国强烈地吸引着我。作为一名摄影师,我觉得自己可以在那里游走一千年还是能发现新的东西,我想再回去,我想再出新的影集。最好是能住在百姓家里,呆上一年到两年……”龙奇激动地说。 舒楠德先生在《中国》的前言中写道:“中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国土辽阔。中国是复杂多面的。读懂中国和读懂中国人,都是非常不易的……我欣赏François Nadeau 的,正是他把目光投向了这个神秘国家的方方面面。寻常百姓,未被保护的古迹,自然风光和摩登景象。弗朗索瓦的第一部摄影集,让我想起了1975年自己的第一次中国之旅。当时,我异常地兴奋,看到什么都想拍下来。在文革后期,只有极少数的外国人有机会进入中国。于是,我不停地拍,尽可能多地拍。也许有一天,我会安排时间,仔细回看那些年拍下的照片……”他还写到和佛朗索瓦第一次在蒙特利尔老城一个咖啡馆聊天时,“这个绰号为‘永不满足’的家伙,跟我聊起他的强项风格——街景报道。骑自行车走街串巷,用龙的眼捕捉瞬间。弗朗索瓦的中国名字叫龙奇,他也把自己视为龙的传人。” 舒楠德还说:“这部影集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我希望北京的朋友们能够欣赏一个蒙特利尔‘老外’的努力。下一步,他将把触角伸向中国的深度文化。就像一个运动员正在为参加奥运会而刻苦训练,龙奇,也正在为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做准备。让我们期待,生长在加拿大的龙奇,要比北极熊还更能胜任在寒冷中自由地做他想做的事情。” 眼下,龙奇先生已经向有关方面提出了2016年重返中国的计划,我们愿他心想事成!  

病毒猎手、疫苗先驱:莫里斯· 希勒曼的传奇人生

文 |  快马加鞭   史无前例的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唤起了人们对疫苗开发的热切期盼。加拿大和中国合作开发疫苗最近更是上了热搜,给两国一年半来因其他事件而趋冷的关系照进了一缕阳光。 在日前的一次新冠病毒疫情新闻发布会上,加拿大首席卫生官谭咏诗 (Dr. Therasa Tam) 和副首席卫生官哈伍德·牛博士(Dr. Howard Njoo)分别用英法和语特别介绍了一个人物,他就是美国微生物学家、疫苗学家莫里斯·希勒曼博士(Dr. Maurice Hilleman)。他一生参与开发过40多种疫苗,独立设计或改进了25种以上的疫苗,创造了一个至今无人企及的记录。 希勒曼博士开发的疫苗包括大家熟知的麻疹、腮腺炎、甲型肝炎、乙型肝炎、脑膜炎、肺炎、流感嗜血杆菌和风疹等疫苗,目前临床上常规推荐给儿童使用的14种疫苗中就有他开发的8种之多! 这些疫苗曾经挽救了数以百万计人的生命,帮助我们这个世界消灭了常见的儿童传染病。 仅麻疹疫苗一项就减少了约一百万例的死亡。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西(Anthony Fauci)评价说,如果单从疫苗学领域来看,希勒曼博士的影响力一骑绝尘、无人望其项背。 难怪加拿大的卫生官专门提起他的名字,他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2005年希勒曼博士逝世后,专业杂志BMJ发表了纪念他的专门文章,作者盛赞他是微生物的猎手、病毒学的开拓者、20世纪疫苗领域的领军人物。                                                                                                                          莫里斯·希勒曼博士(DR. MAURICE R. HILLEMAN)   世界上第一支腮腺炎疫苗的诞生   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们,不少在儿时都可能得过腮腺炎。学龄儿童患了腮腺炎需要呆在家里,有点像现在的保持社交距离,目的主要是减少和避免与同学们的接触。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烧、肌肉酸痛、头痛、食欲减退、腮帮肿胀、脸部变形等,还有可能诱发脑膜炎、胰腺炎、心肌炎、睾丸炎症等。 希勒曼博士清楚地知道,更为危险的是腮腺炎可能会导致儿童听力受损甚至永久耳聋。 由于科技的进步,历史上常见的许多儿童传染性疾病已经你销声匿迹,当今人们知之甚少,甚至闻所未闻。腮腺炎的控制和预防,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一个人的工作。这还要从距今57年前春天发生的一件事说起。 1963年3月21日凌晨1点,在制药业巨头默克 (Merck) 工作的希勒曼发现他的大女儿杰里尔·林恩(Jeryl Lynn)咽喉痛了好久就是不见好转,心疼地抚摸女儿的脸颊,看到女儿下颚下方肿胀,经验丰富的希勒曼博士马上意识到女儿患了腮腺炎。 他先是无奈地让女儿躺到床上休息,这是当时人们普遍采用的、而且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少顷,职业的敏感和责任感突然让他灵机一动,他决定应该做点什么,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 他迅速穿好衣服,开车20分钟,从实验室取回适当的采样设备和材料, 快速回到家,唤醒了沉睡的女儿,用棉签擦拭她的喉咙后部并将标本浸入盛有培养基的试管中。 然后他开车再次返回实验室将病料冷冻存放起来。后来他用这些病料分离出来了腮腺炎病毒,并在此基础上于1967年成功研制出了腮腺炎疫苗—-人类第一支腮腺炎疫苗从此诞生!疫苗的问世,使腮腺炎在美国的发病率从原来的每年186,000例减少到每年不到1,000例。 最终,在1971年,他又将麻疹(measles)、腮腺炎(mumps)和风疹(rubella)的疫苗放在一起制成了三联苗, 简称M.M.R.,只用两次注射以取代原来的六次注射,使用更加便捷。 今天,知道莫里斯·希勒曼这个名字的人已经不多了。 但是目前美国乃至世界各地95%的少年儿童正在使用的M.M.R.,正是近60年前的那个晚上,希勒曼博士从女儿咽喉拭子收集到的腮腺炎菌株开始的。   Jeryl Lynn Hilleman with her sister, Kirsten, in 1967 as a doctor gave her the mumps vaccine developed by their father. 1967年,杰里尔·林恩·希勒曼(左1)陪伴妹妹克尔斯滕接受医生注射由其父亲开发的腮腺炎疫苗。   农村成长  执着疫苗开发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