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连花清瘟在抗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3.意大利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在全球蔓延,世界卫生组织实时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逾18万例,其中中国以外确诊病例超10万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月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提问:“据报道,中国专家团队在援助意大利等国家时携带了连花清瘟等中成药,请问目前中医药在国外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情况怎么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回应:“在这次中国的疫情防治中,中医药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包括刚才提到的,有很多中成药已经纳入到国家发布的第6版、第7版诊疗方案中,这些中成药也在中国的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很高兴、也很愿意把中国的经验跟国际社会共享,也愿意看到中医药为国际社会、为其他国家的人民在这次抗疫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是中医络病理论指导创新研发的治疗感冒、流感的专利新药,是SARS期间中国第一个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快速审批通道获批的新药品种,是中国唯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治疗流行性感冒中成药,也是中国第一个进入美国FDA临床研究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成药。 疫情防控中,连花清瘟在包括火神山、雷神山及方舱医院等在内的医疗机构广泛应用,累计7000余万人使用。疫区临床研究证实可有效缓解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缩短发热时间,先后列入中国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五/六版/七版)及湖北、北京、上海等20个省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推荐用药,成为推荐次数最多的中成药,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列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清单中的医疗应急保障物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体现了中药科技创新的价值。 实验研究为连花“清瘟”提供科学证据 中药的疗效只有获得现代科学研究的证据,才能得到医学界的认可,连花清瘟的抗病毒作用已经得到了大量科学研究的证实。 在广东省政府召开的疫情防控发布会上,钟南山院士团队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子峰教授表示:“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显示有显著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细胞病变效应。我们知道这一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不仅是一个病毒,而且还会引起一系列的过度炎症表达,所以我们也观察到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对人的普通冠状病毒(HCoV-229E),还有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细胞和诱导的TNF-α、IL-6、CCL2/MCP-1和CXCL-10/IP-10等炎症因子过度表达抑制作用。这个跟临床的炎症因子是相吻合的。”这恰恰证明了连花清瘟具有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抗炎的多靶点作用特点。 大样本临床研究证明连花清瘟的有效性 由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张伯礼院士担任顾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全国9个省份,20余家医院共同参与的“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获重大进展。该研究纳入符合要求的284名新冠肺炎患者。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主要临床症状消失率提高9.1%;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减少3天,发热、乏力、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分别减少1天、3天、3天;CT好转率提高19.7%;临床治愈率提高12.7%,且在降低转重型比例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50%,显示出良好趋势。证实了应用中药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可改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发热、乏力、咳嗽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肺部CT特征,缩短症状持续和治疗时间,提高临床治愈率,应用于新冠肺炎患者安全有效。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华润武钢总医院就诊的新冠肺炎疑似患者101例,联合应用连花清瘟治疗组63例,对照组38例,研究结果表明连花清瘟明显改善发热、咳嗽、乏力症状,缩短发热时间1天,同时缓解气促症状,减轻肺部湿啰音,降低转重症比例。 “抗疫”效果赢得专家高度评价 2月28日,央视记者采访来自武汉方舱医院、贵州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穆茂,询问与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的交流情况,他介绍:“专家特别感兴趣的是我们舱内是否使用了中医药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就回答,我们是用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这个药物也是诊疗方案中推荐的。” 面对全球的“大流行”,我国正在积极展开国际合作,让中医药走出国门,帮助国际社会抗击新冠疫情。中国医疗专家已携带大量医疗物资驰援意大利伊拉克等国家。3月13日,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武汉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中国带去的药品中有中药连花清瘟等。目前开展的研究发现,连花清瘟对治疗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疗效是确切的。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应邀向欧洲呼吸学会介绍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经验时表示,“一些中药已经在我们的P3实验室在细胞层面进行了测试,研究证明,中药显示出抗病毒与抗炎作用。这里是相关数据,使用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显示出较比较少的病毒负载。这些可以为使用中药的医生提供指导。” 3月10日,中国红十字会支援伊朗志愿专家团与国内连线,伊方希望将中国的中医药与伊朗传统医药有机结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院士表示,“对发热人群和疑似的病人,主要使用连花清瘟和金花清感这两种药物。”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进一步表示,“连花清瘟胶囊有薄荷味,让人感觉不错,比较好接受。” 连花清瘟在疫区防控中广泛应用,助力全球疫情防控 目前,全国甚至全球都在倡导抗疫阶段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介入诊疗过程,及时推广和服用有效方药和中成药。作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连花清瘟,更应发挥其中药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作用。 目前,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已在包括武汉方舱医院在内的湖北省1600余家医院社区应用,在全国覆盖约7000万人次应用连花清瘟,湖北省有上百万人次使用,列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方舱医院工作手册》(第三版)中药治疗推荐用药。 自上市以来,连花清瘟先后20余次列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甲流、乙流、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等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诊疗方案或指南共识,已成为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代表性中成药。 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让中医药国家大奖项目造福人类健康是以岭药业的责任,更是连花清瘟的使命。疫情期间,为响应国家号召,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发挥民族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岭药业分批次向中国红十字会捐赠价值1027万元、177.6万元(12万盒)、148万元(10万盒)的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用于支援中国、伊拉克、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美国“双标”套路破坏全球抗疫合力

七天特约评论员 贾罗 同样为了防控疫情而“封城”,意大利这么做被视为“冒着牺牲经济风险”的壮举,中国这么做则被认为“极大损害人们的生活与自由”。几乎一样的防控方式,截然不同的评判,这样的“双重标准”出自美国百年大报《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是美国主流媒体之一,以客观公正、严肃稳重享誉世界,并摘得了100多次普利策奖。此番它对中意两国“封城”的“双标”评判,让其多了一个“国际驰名双标”的名号,也令其公信力和权威性受损。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西方唱 “双标”戏码的并不止《纽约时报》一家。尽管世卫组织(WHO)多次表示,新冠病毒源头尚不确定,应避免地域污名化语言,近日美国一位电台主持人却要求中国向全世界道歉。但2009年爆发于美国的H1N1流感蔓延全球200多个国家,导致将近30万人死亡(2012年美国疾控中心统计),却没见该主持人站出来要美国道歉。艾滋病20世纪80年代首次在美国被发现,随后扩散到全球各地,每年夺走数万人生命,但西媒没有将其称为美国病毒,可这次新冠病毒侵袭中国后,一些媒体却给中国扣上了“亚洲病夫”的帽子。 美国一些政界人士也惯打“双重标准”牌。2009年当H1N1被WHO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美国政客指责一些国家反应过激,对美国猪肉实施进口禁令;当中国发生新冠疫情后,美国将赴华旅行风险提升到了最高级别,禁止此前14天内赴华旅行的外国人入境。中国硬核防控为全球抗疫“赢得宝贵时间”,也赢得了国际社会赞誉,美国国安顾问奥布莱恩等政客却声称中国在疫情爆发初期没有采取最佳做法,可他们对本国行政体系处理疫情的拖沓又避而不谈。 这一个个“双标”案例,首先折射的是西方社会“西方中心论”下的傲慢与偏见。欧美国家先后主导了过去两个世纪的发展,西方社会对其制度文化普遍比较自信,认为他们代表的才是现代化,他们才能引领人类未来。尽管美国学者福山近年对其“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等论断给予了纠正,尽管2008年经济危机也暴露了西方民主制度自身的弊病,但西方社会依旧没完全摘下意识形态偏见、文化优劣的有色眼镜。如今在西方一些人看来,非民主制度的国家仍旧是落后的符号。 其次,这些“双标”行径是为了服务“美国优先”大局。“双标”贯穿于美国的人权、贸易、反恐、债务等对外事务中,以服务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导向。随着中国崛起,美国开始调整对华战略。尽管小布什、奥巴马任内,也对中国心存忌惮,但都注意在竞争跟合作之间拿捏好分寸。特朗普政府任内提出“美国优先”,并将北京定义为“战略对手”,且首次写入《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美关系画风突变。2018年来美国接连挑起对华贸易战、科技战,似乎让外界看到了“新冷战”的影子。中国爆发疫情后,美国带了“以邻为壑”的头,不停给中国战“疫”找茬、借疫情“污名化”中国,同样有遏制中国、确保“美国优先”的考量。 对美国推销的“中国病毒”“防控不当”等“指控”,国际社会应者寥寥。目前,中国“战场”进入收尾阶段,全球100多个国家却遭遇新冠病毒强攻,累计确诊人数已超中国本土。美国等西方大国疫情持续升级,死亡人数连日飙升。WHO多次对中国战“疫”模式和战“疫”效果给予赞誉,越来越多国家加大了与中国合作交流,借鉴中国战“疫”经验。中国近日还向多个国家派出医疗专家,并捐赠多批防疫物资。 近日,10多名国际卫生法学家在《柳叶刀》上联合发文称,基于恐惧、谣传、种族主义和仇外心理的应对措施,无法将人类从新冠疫情这类突发事件中拯救出来。全球化是病毒迅速传播的渠道,人类还须以全球化的合作方式将其清除。一些西方媒体或政客怀揣偏见、兜售政治私货、大玩双重标准,制造的政治病毒一点也不比新冠病毒弱,不但会阻塞国际交流渠道,也将破坏全球抗疫合力,必须警惕。

影响美国股市的两大因素

丁一凡 总体来讲,我的预测比较悲观。我认为,纽约股市的连跌其实是从上个星期开始,只不过这个星期一跌的比较厉害,一下子就触发了熔断机制。其实这个事儿前两个星期已经有迹象,慢慢地在酝酿。这是一系列股市暴跌的开始,还会不断地出现。 这取决于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现在非常不确定,而且都有可能恶化。一个就是疫情,疫情有不断扩大的迹象。其实美国人已经没有能力来控制了,因为一开始他们没有注意这个事,觉得疫情没什么太大影响。现在大量的人感染也不去测试了,因为主要是对青壮年病毒只要熬一熬,就和流感一样过去了。但这个蔓延程度完全超乎大家的想象力。下一步如果疫情紧张,美国的医疗体系无法对付,情况会变得越来越严重,会变成一种社会危机,反过来影响到经济,影响到股市。 另外一个因素是现在的石油问题,石油价格问题让人担心。实际2008-2009年次贷危机到现在为止,支撑美国股市的主要就是以页岩气、页岩油为代表的垃圾股、垃圾债,随着石油价格的低迷,将来引爆整个金融市场。因为金融市场里很多衍生品都有页岩气、页岩油烂账在里头。它的衍生品就和当年次贷危机一样,次贷本身的规模不大,但是次贷被打成包以后塞到各种各样投资产品中间去了以后规模就大了。所以,只要次贷一爆炸,所有这些和次贷有关的产品都变成病毒了,这样就使得当年的纽约金融市场瘫痪了。实际这次有可能油价低迷,也使得页岩气的债务和股票都会变成这样的病毒,造成市场突然停摆。这是我认为不乐观的最主要的两大原因。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俄罗斯之间为期三年的协议已经终结,此前莫斯科拒绝支持加大减产幅度来提振受疫情冲击的油价。(来源:路透社) 再谈谈长期的事情。 第一,世界经济从2008年以来,主要就是靠借债靠泡沫来维持的。我主要是指发达经济体没有新的技术突破,从90年代到21世纪的十年主要就是靠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而且互联网的使用情况在欧美都远远低于中国。比如大城市宽带入户的比例在美国只有10%,而在中国是80%以上。中国有4G、宽带,我们的互联网应用比他们厉害。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新的增长,那就靠不断的金融放水,各种各样的货币政策,靠消费,这是最近十几年经济增长的基础。这种方式现在有问题了。 第二,从未有过的世界经济的现有债务基础上不能够无限维持。美国的私人债务和其他债务加在一起大概七十几万亿,而GDP每年只有二十万亿,是它的3-4倍。其他经济体也是如此。所以,从整个全球债务和全球GDP之比看,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这么大的债务,这不可能长期维持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上台之后才想搞贸易战,他想找到一种方法,能够刺激美国内部的经济,重新生产。当然,他大大低估了全球化对世界带来的变化,低估了产业链对美国现有产业的重要性。最后发现贸易战这根本不是个办法,走不出危机。 全球国家债务分布,美国位列第一。(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第三,如果前两个事情不可避免,第三个问题就会变成一种地缘政治冲突。石油价格暴跌中有中国石油需求的因素。中国已经是石油第一大进口国,1月发生疫情后,我们的石油需求大降。出现疫情以后,石油运输、航运都成问题了,整体石油需求下降以后,再加上现在的地缘政治,俄罗斯和沙特在这上面有各自的小算盘,让石油价格暴跌。石油价格暴跌造成一个最可怕的前景,就是美国十年以来吹起来的页岩气泡沫就要破了。而页岩气泡沫一旦破了,金融危机就不可避免了。俄罗斯和沙特如果都出于地缘政治原因来搞这个事情,未来的事情就很严重,变幻莫测。 每次出现大的暴跌以后,美国都会想某种办法,想用战争转移视线,来做这个事情。其实我们要回顾一下当年伊拉克战争怎么起来的?就是和2001-2002年美国股市的暴跌有直接的关系,2001年美国90年代的技术泡沫破了,当时美国的上市企业为了保持自己的股票价格都造假,突然造假丑闻被揭露出来。其实当时华尔街大概有70%以上企业都和这些丑闻有关系。当时世界通讯公司、安然等大企业都出事儿了。美国股市就面临着一场雪崩式的崩塌。就在这种情况下,布什说要打伊拉克,后来这个事儿就愈演愈烈。打仗了以后,股市才稳定下来。如果没有那次伊拉克战争,有可能不是等到2007-2008年股市才崩,2002年股市就崩了。很大程度上股市是和地缘政治冲突是直接相关的。如果下一步美国的股市控制不住,仍然是不断地下跌,出现大股灾的时候,很难排除美国再发动一次地区战争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得注意伊朗、朝鲜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都可能成为美国发动下一次战争的借口。当然,美国现在没有能力也不敢打一场世界大战,但搞些局部冲突对于它缓解市场有用。所以,我们仍然要真正做好准备,一旦出什么事儿一定要果断,把这些事情制止住。中国现在有能力干这些事情,千万不能轻视。 最后,我们千万不能够因为其他国家出现金融危机,就搞得我们也因噎废食。中国经济仍然还处在增长的上坡阶段,还有很大的投资余地。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快,回头想一想,就是因为2008年那次金融危机以后,我们搞了一个刺激经济计划,大量投资于基础设施,投资我们的高铁、地铁、航线。我们的4G网络一下变成全世界最发达的,我们的通信网络、高铁超过发达国家,都是2008年以后的刺激经济计划,然后就是爆发式的增长。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经济的经验仍然是我们对付下一步全球经济危机的好办法。我们只有抢占技术制高点,继续投资新的基础设施如5G、AI、人工智能等,需要我们在这方面大力投资。当然,这次要防止房地产市场反弹,只要能摁住房地产市场,大量基础设施投资,一定会让中国经济再上一个台阶。也可能在这次危机之后,全世界都会对中国刮目相看。其实代表经济发达与否关键在什么地方?不是简单的人均GDP是否超过了1万美元,而是有无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对所有的老百姓都有好处,对穷人、富人都是一样的。如果这些事情靠得住,人家就会看好中国。 在海外市场上,其实发达国家市场不太靠得住了。未来我们还要大量走出去,稳定我们的“一带一路”,稳定新兴经济体市场的份额并不断扩大,增强中国企业在这些市场上的地位,才能有中国开辟的未来。  

记者手记:疫情下的加拿大(2)

  我们正在经历一段非同寻常的历史。“免疫”两个字终于在我眼中“活”起来。过去别人向我推销保健品,说是“提高免疫力”,我都当是噱头,现在有点儿信。 同时终于理解了“免疫”是咋回事儿。太后知后觉了。 17号把吐槽银行的文章发出后,RBC反应积极,态度友好,积极地查找问题。TD表示不屑,不少读者或在文末或给编辑部留言,吐槽银行,BMO、CIBC上榜。 每年的3月17日是St-Patrick 节,是一年一度的爱尔兰人的节日,是一年当中迎接春天的日子,满城的绿色唤起人们对春天的向往,然而这个始于1824年的蒙特利尔比较古老的传统,由于疫情的影响,即将到来的周末游行在魁省宣布紧急状态的当天被取消。17号的那一点点儿绿色只留在了人们心中。 离开办公室,我终于有机会走进了COSTCO。 门口的工作人员拿着消毒纸巾擦拭每一辆手推车把手,我顺口问了一句,消毒纸巾在哪里卖? “早就没有了!” 门口那两个工作人员一定当我是傻瓜,这个东西早就空了,难道你不知道?我当然只是出于记者的职业好奇,问一问。接着另一个门口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今晚上你要买衣服啥的,赶紧买,明天起,COSTCO就只卖食物了。 COSTCO是北美大众喜欢的仓储式商场,以食品、居家用品为主,网上提供更丰富的商品。因为其优秀的采购队伍,COSTCO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虽然它的平均利润率只有6%,但架不住量走得快还多,商业上叫做turn over rate,周转率高,效率高。据说这还不是COSTCO最赚钱的,平均100块加币(美元)的会员年费对这家店来说就是一笔相当不菲的收入。不管怎么说吧,在COSTCO你只要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拿就是了,因为不拿,绝对后悔,马上就没有。 这一次人倒是不多,除了一家三口很像是中国人的家庭戴着口罩外,大多数人都没戴。 货架还真是空了不少。洋葱、土豆的小包装(10磅的)已经差不多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50磅装的,这真是逼人囤货啊。 往日结账时,早早就有一个工作人员拿了你的会员卡,放在收银员那儿排队,今天不但没人提前收,连收银员也不收,递给他时,他直接扫了码,避免接触。平时COSTCO的餐厅也因为物美价廉而坐满了人,现在由于特殊时期,不准人们扎堆,餐饮区的桌椅直接撤掉了。 看到COSTCO的汽油只有8毛9一升,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悲哀。往日里看到汽油涨价,总盼着它跌,我每次加完油,第二天就看到降价。等我跑完了一箱油,要加了,又涨起来了,老是赶不上趟。今晚看到已经好几天的低于1块钱的汽油,想到油价高涨时,那火热的跳动的经济和充满活力的社会生活,内心不禁为之一动。 俄罗斯和沙特为石油掐架,他们成本低,美国的页岩油成本高,美国要是受不了,估计不会善罢甘休,他就会出来找事儿。 买完东西回家的路上,听收音机里说加拿大最古老的零售商场Bay要关门两周,两周以后再评估下一步,希尔顿酒店也要在全球关掉一些酒店。一位渥太华的居民被困在了秘鲁首都利马的一家酒店里,那边飞不走,这边估计在政府规定的4天回家时间里也回不来了,一切生活都被打乱了。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感染人数已经超过了20万。累计死亡远远超过了2002-2003的SARS,当年那个疫情全球死亡774,其中多伦多44人。欧洲的不作为抗疫或者说任凭群体感染的流氓作风将会给世界带来更大的风险。 周三早上一睁眼,就看到了美加终于要互相关闭边境了,除了食物、药品等必须必须外,其他人就不要添乱来回跑了。当然,美国人、加拿大人还是可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的。美加边境一个小镇,平时人员是互相流动的,我走到你美国那边店喝个咖啡, 你来我加拿大这边买个面包,关闭边境后,这些小镇的居民生活不知道会不会受到影响? 我这是有点儿杞人忧天。 自己的事情还有许多要操心的。大伙儿远程在家办公后,17日起同事们就不闲扯了, 那个《开扯啦》的聊天节目停更,其他工作能不见面的,各自都在家里办。外拍的记者口罩告急…… 远在太原的朋友发来了英文版的防治手册,非常感谢! 特朗普放大招,1万亿美元,不排除直接寄支票到民众家里。加拿大又拿了270亿出来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人,同时再提供550亿加元帮助家庭和企业,总额820亿加元。 网上流传的魁北克直接给群众发支票不确切,是给自雇上不了班的人,每周573加币,暂时为期2周,到时候如果不行,再说。 魁省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危殆,命不久矣。主要是误诊、耽误,这期间传染了不少人。  

每日新闻速递20200318 魁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危殆,美加关闭边境

Un officier est derrière une barrière à un poste frontalier.

1 魁省首现危重病例 在卑诗省和安省相继出现死亡案例后,魁省也出现一名危重患者。这名50多岁的患者就是导致Notre-Dame医院12名医护人员隔离的那位。这名从国外回来的男子3月1日回来后出现症状,由于他旅行的地区不被认为是高危地区,811的工作人员排除新冠感染的可能,只让他多喝水,控制发烧的温度,但6天后,男子开始出现呼吸困难,被救护车送到Notre-Dame医院后进行隔离处理,然而流感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后,这名男子又被解除隔离,结果当晚该患者病情恶化,医生才为他进行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结果出来后连医生都很震惊,随即把他送到定点医院Hôpital général juif de Montréal治疗,目前该男子的肺部供血严重不足,需要使用呼吸机,并要保持睡眠状态才能稳定下来,一旦醒来,生命体征就会恶化,而这名男子的儿子也已经确诊感染。该男子的妻子表示,犹太医院的医生已经在尽力救治,他们开始看有关中国医生治疗经验和方法的报告,与中国和意大利医生交流,尽力找到提高其免疫力的方法。目前魁省共有ICU急救床位1000张,3000台呼吸机,魁省卫生厅表示正在努力让急救床增加到1万张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大量危重患者, 2 农场主盼豁免外国农工 魁省农场主联合会UPA (Union des producteurs agricoles)今早召开新闻发布会请求政府关闭边境的政策中能够考虑农业对外国农工的需要,豁免来自多米尼加、墨西哥、危地马拉等中美洲的农工,每年魁省的各个农场需要雇佣1.6万海外季节性农工。同时警告说由于疫情的影响,超市的蔬菜、水果供应量将减少,价格也会上升,有可能的话多储存些耐储存的蔬菜,如胡萝卜、土豆、洋葱等。 3 美加对旅行者关闭边境 在加拿大宣布对除美国之外的国家关闭边境后,美国和加拿大的相关部门就在抓紧时间谈判,在不损坏商品供应链的情况下关闭边境,以达到减少美、加之间的人员往来,控制新冠病毒的传播。今早美国和加拿大政府都宣布将禁止非必要的旅行和访问。据参加谈判的官员透露,加拿大把美国排除在关闭边境的名单之外,获得了特朗普的好感,白宫把这种特殊待遇视为加拿大方面对美国的友谊象征。根据双方的协议,除了卡车司机之类的运输人员,普通的旅行者将不能穿越边境。 4 骗子借疫情钓鱼 在整个加拿大都在为日益严重的新冠病毒疫情而焦虑的时候,骗子们也没闲着,正在充分利用民众的焦虑情绪行骗。联邦网络安全中心的首席执行官Scott Jones表示该中心已经取消了三、四个模仿成加拿大公共卫生署网站的钓鱼网站,这些网站要求怀疑自己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提交包括个人姓名、出生日期、社会保险号、联系信息等的个人信息。该中心提醒公众提高警惕,不要轻易在网上提交个人信息。 5 魁省增加必要人员名单 魁省首创的疫情期间为医护等社会服务必要人员提供托儿服务不仅解决了一些不得不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也让抗疫第一线的医疗系统保持正常运作。目前可以使用这个紧急托儿服务的人员除了医疗系统工作人员、警察外,又扩展到环卫部门、老年中心、水处理中心、机场防控人员、安全部门、自杀预防中心、魁省劳动厅、就业厅和社会团结厅的客户服务中心、食品检验部门以及药品的供应与分销机构等的工作人员。 6 解雇风潮到来 随着各级政府出台宅家、隔离等防疫措施,社会经济活动近乎停止,不仅让中小企业(PME)难以承受,预计会有25%破产,资金雄厚的大企业也开始遇到困难,有的关门,有的不得不大规模裁员。继大型百货商店La Baie宣布关门后,IKEA也将关闭门店;太阳马戏团(Cirque du Soleil)宣布裁员2600人,航空公司Sunwing宣布裁员1000名空乘和470名飞行员,Air Canada 、Transat、Simons、 Reitmans, La Cage等也都计划大幅裁员。 7 春季洪水又要到了 就在全国各地处于应对疫情的紧急状态下,一年一度的春季大洪水也如期而至,西岛的Pierrefonds-Roxboro政府表示正在密切监测Rivièredes Prairies的水位。这条河就在去年爆发洪灾的Lac des Deux-Montagnes下游,在去年和2017年的春季洪水中都曾溢出河床,给当地居民带来洪水灾害。  

纽约市党委怎么控制《纽约时报》?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原美国驻华联络处一等秘书、建交后担任美国驻华使馆新闻与文化参赞的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中文名唐占晞)负责两国的文化交流工作。 我国新时期第一批赴美留学人员 1979年初在送走和迎来中美双方第一批留学人员后,汤姆森还要落实美国的“国际访问计划”,即每年选几十个中国人到美国访问,包括媒体、教育等方面的人士。第一批,他邀请了北京5家颇有影响的媒体的国际新闻编辑。 他当时想,“媒体很重要,访问美国后,可以写文章报道,传播信息。”出发前,汤姆森和美国使馆的几个官员请这几位编辑吃饭,跟他们确定访问路线,并安排在各个地点的访问内容。 在汤姆森看来,媒体人士一定要访问纽约,因为那里是美国的媒体中心。他介绍完纽约的情况后,问眼前的编辑: “你们到纽约想看什么?” 编辑们相互拐了拐胳膊肘,确定由一位稍微年长者发言。他非常郑重地说: “我们到纽约去,最主要是想了解纽约市党委怎么控制《纽约时报》。” 33年后的2011年11月15日,汤姆森这位前外交官以美国加州大学北京中心主任身份接受了中青报记者王波的采访,他回忆说: “我当时告诉他们,美国有两大党,但《纽约时报》不属于任何一个党,跟政府没有关系。但他们不相信,一脸疑虑。” 这段现在看似荒诞可笑的旧闻,却真实地反映出经历长期闭塞之后的国人对西方国家的无知达到难以置信的程度。 其实,相似的旧闻还有不少,如改革开放初期由中国政府派遣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留学的部分中国学生,由于出国前长期受到的政治教育是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出国后的见闻立即使他们的观念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结果相当多数的中国留学生学成(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滞留不归。 然而,这段旧闻让我想到的主要是,就在北京5家有影响的媒体编辑访美之前的十多年间,《纽约时报》恰好经历过两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宪法诉讼。两次诉讼都涉及到美国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对新闻出版自由的保护问题。 第一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杰斐逊也是宪法修正案的重要促成者,他在1804年的一封信件中指出:“人可以靠理性和真理来治理。所以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向他开放一切通往真理的道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有效的道路便是新闻自由。” 《纽约时报》公司诉沙利文案 第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宪法诉讼是1964年“《纽约时报》公司诉沙利文案”。 1960年3月29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则声援马丁·路德·金和南方争取自由委员会的名为“关注他们的呐喊”的广告,广告描述了南部地区肆虐的种族歧视现象,不点名地批评了当地警方打压民权人士与示威学生的行为。 由于审查者把关不严,广告部分细节失实。事后,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警察局长沙利文以诽谤为由,在当地法院起诉了《纽约时报》,初审最终判处《纽约时报》和四名牧师赔偿沙利文50万美元。 1962年8月30日,阿拉巴马州最高法院驳回《纽约时报》的上诉,指出“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不保护诽谤言论”,维持原判。两审失利后,被各地政府官员相继提起的索赔几乎逼至绝境的《纽约时报》,请求联邦最高法院复审此案。1963年1月,联邦最高法院同意复审该案。 1964年3月9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们以9票对0票,撤销了下级法院的裁判。这是在联邦法庭上首次将宪法第一修正案原则应用于州诽谤法。 由布伦南大法官主笔的判决指出:在美国,参与公共讨论是一项政治义务,“对公共事务的辩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它很可能包含了对政府或官员的热烈、刻薄、甚至尖锐的攻击……本案中的那则广告,抗议的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主要公共议题,它显然有权得到宪法保护。” 这段话成为日后被频繁引用的经典判词。判决宣布了在美国,针对政府官员的诽谤言论,同样受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美国不存在诽谤政府罪;强调批评政府和批评官员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这个判决也改造了普通法中诽谤诉讼程序。此后,原告必须证明被告明知所言不实,存在重大过错,或者罔顾真相,明显不负责任。 关于该案始末,曾担任过《纽约时报》编辑和记者的安东尼• 刘易斯所写的《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值得一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中译本)。 该判决显然受到美国哲学家米克尔·约翰的影响,他在1948年出版的《言论自由与人民自治之关系》里提出,人民讨论公共事务的言论应当享有绝对的自由,不受限制,公共言论是人民自治的基础,政府不应干预。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设人权事务委员会,在2011年7月的第34号一般性意见中也指出:“在涉及政治领域和公共机构公众人物的公开辩论情况下,《公约》尤其高度重视不受限制的言论。”对政府或其官员的批评,即政治批评的自由正是民主社会的基石。 《纽约时报》公司诉合众国案 第二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宪法诉讼是1971年“《纽约时报》公司诉合众国案”(俗称“五角大楼文件案”)。 1967年,尼克松政府时期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为了检讨陷入泥潭的越南战争的教训,命人组织了一个“越战历史专题组”,收集了几十年来的各种资料,1969年汇集成7000多页的研究报告并被列为绝密文件,这就是后来被称的“五角大楼文件”。 1971年3月中旬,《纽约时报》获得了这些文件的复印件。为了揭露美国政府在越南战争问题上对美国人民的欺骗行为,《纽约时报》决定自1969年6月13日起以连载形式公布“五角大楼文件”的主要内容。 6月16日尼克松政府以触犯联邦反间谍法为由,将《纽约时报》告到联邦地区法院。法官根据政府要求下达了禁止进一步发表文件的临时禁令。同日《纽约时报》在原来计划连载文件的地方换上了这条新闻:“应美国政府申请,法官下令《纽约时报》停止刊登越战文件,等待听证。” 在《纽约时报》停止刊登越战文件期间,也获得“五角大楼文件”的《华盛顿邮报》6月18日又接着连载文件。尼克松政府又把《华盛顿邮报》也告到华盛顿的联邦地区法院。之后其他一些报纸如《波士顿环球报》、《芝加哥太阳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也相继刊登“五角大楼文件”。 6月25日,《纽约时报》在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上诉败诉后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在这个案件中担任《纽约时报》辩护律师的弗洛伊德·艾布拉姆斯所著《第一修正案辩护记》也有了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1971年6月30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6票对3票支持《纽约时报》。“五角大楼文件案”最常被引用的经典内容是由布莱克大法官执笔、道格拉斯大法官加入的法律意见。其中指出:“报刊是服务于被管理者的,而不是服务于管理者或统治者们的。政府审查报刊的权力已被废除,所以报刊将永远保持对政府进行谴责的自由。‘安全’这个词是广泛而含糊的概念,不应被用来废除体现在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基本法。以牺牲信息自由的代议制政府为代价保守军事和外交秘密,并不能为我们的共和国提供真正的安全。” “五角大楼文件案”后,十分恼火的尼克松总统建立了一个调查泄密的专门机构,“管子工小组”,这个小组采取了一些不正当手段调查为上述报刊提供“五角大楼文件”的艾尔斯伯格。艾尔斯伯格是原兰德公司雇员、曾参与过文件制作。这些不正当行为在后来的“水门事件”中曝光。 在1972年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以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这就是著名的“水门事件”。 “水门事件”暴露后,尼克松总统有无直接责任问题成了焦点。尼克松的亲信用一切手段对付调查。《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穷追不舍,通过与代号为“深喉”的联邦调查局副局长马克·费尔特(事件33年后公开身份)的秘密接头,找到一些重要线索,并通过调查式报道曝光出来,最终对促使尼克松总统辞职起到关键作用。 《华盛顿邮报》这两位记者的成就开创了美国新闻报道的新时代,因为他们摧毁了新闻业的一项潜规则:对“敏感”信息保持沉默,比如肯尼迪总统的不检点行为和约翰逊总统的不道德交易。 在“水门事件”两年后的1974年7月24日“合众国诉尼克松案”中,联邦最高法院以8比0的全体一致投票结果(伦奎斯特大法官因曾在尼克松政府任职回避),裁决命令尼克松总统交出有关窃听的录音磁带,从而促使面临弹劾的尼克松被迫辞职。 当时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4名是尼克松总统在任期间任命的,但在宪法原则问题上没有一位大法官对总统报恩。美国联邦法院法官为终身制——没有任期和法定退休年龄,因此最高法院的9位大法官中高龄者居多。这个案件经典地体现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独立和权威:没有一兵一卒、手无缚鸡之力的9位老人竟有权对美国总统——世界上最强大军队的总司令下达命令! 记得1995年我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研究时,著名国际法和宪法学者路易斯•亨金教授就多次以这个例子来说明美国有尊重宪法和服从法院决定的“宪法文化”。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美国也不例外,总统及其政府滥用权力的例子屡见不鲜。不过,在遏制总统及其政府滥用权力上,美国新闻出版自由和司法独立还是起到了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1年12月7日第12版《国门开》(冰点特稿第820期)

一年一度夏令时

A close up of a map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3月7号蒙特利尔的最低气温零下8度,8号最低零下3度,就是在这样还必须穿着棉袄的氛围中,一年一度的夏令时又来了。 其实说夏令时是不准确的,标准的说法是“日光节约时制”(Daylight Saving Time DST),是为了节约能源而采用的一种计时制度。 1895年,一位出生在英国的新西兰昆虫学家首次提出日光节约时制,因为他下班之后的时间是用来捉虫子的,他觉得如果把时钟调一下,夏天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于是他把这个想法提交给了惠灵顿哲学公会,为此他还得了一枚勋章。 1908年,加拿大安大略省雷湾小镇最早采用了这一计时方法;8年之后,德国、比利时在全国范围内采用。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时,更多国家采用夏时制,这样可以节约能源,因为more daylight = less lights. 1974年美国石油危机,尼克松总统更是签署紧急法案,把日光节约时间从1974年1月一直拉长到1975年4月(1974年8月9日,尼克松总统因水门事件辞职,估计去职时忘了签署法案结束夏令时)。 加拿大总是跟在美国后面亦步亦趋,美国把每年夏令时的结束时间从10月调到11月,加拿大也说好。当然最高兴的是万圣节卖糖果和烧烤的商家,据统计单就因为结束日期改在11月的第一个周日万圣节之后,就给商家多带来1亿美元的销售收入。 加拿大由于幅员辽阔,各地采用不同的时区、时间,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采用夏时制,而有些地方不是整小时的时差,比如加拿大东北部的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的某些地方就是30分钟时差。有些国家,比如阿根廷、智利、冰岛、新加坡等,全年采用夏时制,或者说他们已经完全不按照国际间约定俗成的时区概念来设定时间,而是我行我素,按照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设定时间。 由于科技的进步,手机、电脑等一些智能设备已经内置了时间调整,每年到了不管是需要拨快还是调慢时钟,都不用自己操心,坐飞机、乘火车也都不用慌,人们已习以为常,淡定得很。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刚开始采用夏时制引起了不少混乱,不是火车晚点,就是旅客赶不上飞机、火车、汽车,或者营业时间忘了调整,上班上学考试迟到等。由于中国东西差异大,统一采用北京时间,加上当时管理手段落后,每年调变时间的当天都是一场乱仗,到了1992年,政府宣布不再采用夏时制。 加拿大国内有不少人呼吁取消夏令时,理由是采用夏时制得不偿失。作为吃瓜群众,只要政府一天不取消,每年3月的第二个周日就得少睡一个钟头,然后一直要等到11月的第一个周日才能补回来。  

日本吹哨人:日本防疫态度输给中国

日前,日本传染病专家岩田教授的一段视频在YouTube上迅速走红,岩田教授对日本政府在防疫工作中的态度透露出遗憾,被网友称为日本的吹哨人。 岩田教授对日本防疫的态度提出了质疑。岩田教授表示,钻石公主号上功能区分化模糊,安全区和污染区分离不彻底。按照防疫标准,传染病的防治场所必须严格的区分污染区,半污染区,还有安全区。中国大陆新建的火神山医院的设计图也是根据这个标准。同时,功能区中间必须要有严格的消毒流程和防护服的更替等流程。而根据岩田教授的介绍,这艘船并没有这样的区分,而医护人员也没有严格执行严格的区域划分,造成了防护服形同虚设,同一防护服在不同功能区之间任意穿梭。而防疫过程中,现场没有一名传染病防治专家,岩田教授是唯一有着相关专业知识的人,他提出了多条建议,比如其中一条:签署知情同意书的纸张接触患者后在无再次防疫处理的情况下被传送多次,岩田教授提出必须进行程序上变更的要求。但最终的结果是岩田教授因对防控组指手画脚被赶出了现场。没有专业的防疫指导就是区域划分混乱的根本原因,其直接导致了日本检疫人员被感染这样重大的失误。而在其后向藤田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运送病人时也没有严格隔离患者:岩田教授到这家医院的时候,一名检疫官说“我刚刚看到一个患者走过去了”,说明藤田医院对于轻症患者没有采取强制住院隔离的方式,患者自由走动也从侧面认证了日本对隔离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岩田教授称,这个措施和中国还有非洲的防疫措施比起来,是远远不足的。 而岩田教授在言语之中始终透露出对日本社会等级观念的些许失望。岩田教授作为一名传染病防治专家,希望能够上船开展工作,然而从起初计划以环境感染学会成员身份上船到后面因为种种原因需要变换为DMAT(灾害救援医疗队)成员身份,再到后来该计划因岩田教授专家身份险些泡汤,只能再次以一名普通DMAT成员上船。从上船需要不停的变换资格,到提出的建议被搁置,岩田教授语气之中都隐含了遗憾和失望。同时,岩田教授还对日本关于钻石公主号情况不予公开表达了遗憾。  

盗取美国近1.5亿人信息的“小偷”找到了?

  图片来源:BBC 据英国BBC新闻报道:美国司法部周一(10日)宣布对中国军方的4名成员提起诉讼,理由是他们涉嫌参与了2017年对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巨头Equifax数据库的大规模黑客攻击。这4名黑客被指控窃取了约1.45亿美国人的敏感个人信息。美国司法部长巴尔(William Barr)在发布会中说,“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数据盗窃案。”根据法院文件指出,这4人据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研究所的成员。司法部的起诉书指控这些被告花费数周时间,侵入Equifax公司的安全网络并窃取客户个人资料。起诉书还指控被告窃取商业机密,其中包括数据汇编和数据库设计。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此消息一经传出,便收到海内外媒体热切关注,来自各方的声音也不尽相同。美中两方更是各执一词。 来自于美国政府和媒体几乎是一片声讨。比如华尔街日报刊登的新闻题目为:四名中国军方人员因违反Equifax 规定被起诉。 而在中国官方的中华军事网上,针对美国司法部的最新行动,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11日(中国时间)对《环球时报》表示,“巴尔等一些美国政府高级官员持续爆料,试图通过高调的对外宣传,使得美国政府不同机构和部门中更多的人根本性改变对华态度,形成中国对美国构成威胁的政治共识。” 李海东还表示,“巴尔最新公布的事件涉及美国1.5亿人的信息,1.5亿约占美国人数的一半。美国普通民众因此会对中国产生恐慌心理。这表明美国政府有一些政府高官不仅仅是想在政府内部打造中国是美国威胁的共识,还想在美国社会中形成相同的共识。”   1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外交部网上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说,美国司法部周一(10日)宣布对中国军方的4名成员提起诉讼,称他们涉嫌参与了2017年对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巨头Equifax数据库的大规模攻击。 美官员称“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数据盗窃案。” 耿爽表示,中国政府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历来坚决反对并依法打击一切形式的网络黑客攻击行为。中国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中国政府和军队及其相关人员从不从事或参与通过网络窃取商业秘密活动。 耿爽说,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和有关部门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对外国政府、企业和个人实施大规模、有组织、无差别的网络窃密与监听、监控,这早已是世人皆知的事实。从“维基解密”到“斯诺登事件”,美方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的虚伪性和双重标准早已昭然若揭。根据公开披露的大量信息,美方有关机构一直对包括其盟国在内的多国政府部门、机构、企业、大学、个人进行网络侵入和监听、监控。中国也是美方网络窃密和监听、监控的严重受害者。中方多次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美方作出解释,立即停止此类活动。 国外的反华势力当然也一如既往的捡到枪就会开向中国政府。不会放过任何抨击政府,煽动民众的机会。 小编想说,目前只是指控阶段, 对于以后的取证、听证及后续走势我们会继续跟进。到底是捕风捉影还是证据确凿,现在也不是做出孰是孰非的判断的时候。在如今的信息时代,保护信息安全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重中之重。而大国之间针对信息安全的博弈估计也会像谍战片一样在未来愈演愈烈。美国作为一个扮演着世界巡警的大国几乎每天都在全世界抓小偷。像这样的戏码也不是只有今天有,以前有,现在有,未来也会不断。 2019年6月,中国“网络安全国家队”安天实验室发布了对NSA(美国国家安全局)下属的“方程式”组织攻击中东地区最大的SWIFT金融服务提供商EastNets事件的复盘分析,表明“方程式”组织利用国家级网络武器,层层渗透控制SWIFT这样的商业组织网络,以获取长久控制权,实现其长期潜伏、持续获取相关信息的战略目的。 德国《明镜》周刊也曾披露,2007年NSA启动了一个代号为“射击巨人”的情报搜集项目,目标就是华为公司。NSA成功进入华为公司内网,获取了海量的内部隐私信息、电子邮件和源代码。斯诺登披露的文件也进一步证实了NSA对华为的网络攻击行动。 对于信息安全和网络黑客,小编印象深刻的还是曾经风靡全球的斯诺登事件。 下面我们来看看来自世品葱网友的评价以及脸书网友大神的评价。 Equifax 音译艾可飞,是美国一家消费者信用报告机构,与Experian和TransUnion被认为是美国三大信贷机构。公司创立于1899年,是美国三大信贷机构中最年长的机构,它收集并保存了全球超过8亿消费者和超过8800万家企业的信息。艾可飞是一家全球性服务提供机构,总部位于亚特兰大,年营业额27亿美元,在14个国家拥有9,000多名员工。艾可飞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的上市代码为EFX。  

世卫组织宣布新冠肺炎为世界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Image result for 2014年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疫情"

1月30日,经过与会专家激烈的辩论,世界卫生组织(WHO)紧急会议最终决定把在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定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世卫组织还表示不是因为对中国没有信心,而是担心疫情发展到其他无力应对的国家,并强调不建议实施旅行和贸易限制。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突然爆发,并随之传播到其他国家,让以中美贸易战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冲突似乎变得不重要,但实际上两个国家之间的较量也延展到疫情方面。早在1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小组就表示,正在评估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并将于第二天决定是否宣布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世卫组织的“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是该组织传染疾病应急机制中的最高等级,过去十年只宣布过五次,最近一次是2019年7月份针对刚果的埃博拉疫情。 紧接着的1月23日,武汉宣布将暂时关闭主要交通通道。来自中国、巴西、泰国、美国、俄罗斯等14个国家的疾病控制、病毒学、流行病学和疫苗开发等方面的16名世卫组织专家再次齐聚在日内瓦总部继续召开“紧急情况委员会会议”,以罕见地延长会议一天的方式,讨论在中国及其周边国家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否构成PHEIC,日内瓦当地时间23日晚,会议结束宣布中国的疫情尚不构成PHEIC;到了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改口说在此前发布的报告中,错误地将这次疫情对全球的风险总结为中等,现改为“高风险”,而现实情况是随着中国政府采取的严格防控措施,这种新型病毒向外输出的风险正在降低。而这次,刚刚到中国实地考察并高度赞扬中国政府防控措施的总干事也顶不住了。而宣布过程也是一波三折,三个小时前,法广的新闻指出世卫组织再次拒绝宣布中国疫情构成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啥是PHEIC 2003年的SARS是21世纪第一次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各国在这次事件中意识到,公共卫生安全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自己的事情,而是成为需要全球协作解决的问题。 为了再次面对相似事件时,各国能有效预防和应对,世界卫生大会在2005年将旧条例修订为《国际卫生条例(2005)》。并在其中提出PHEIC的定义:“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以及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的不同寻常事件”。 确定PHEIC后,世界卫生组织会发布一个临时建议,包括各国对人员、物品及交通工具应采取的卫生措施。并协调全球人力物力,必要时给予发生PHEIC地区指导与帮助。如果一个地区或者国家被认定为PHEIC,那么这里将成为一个疫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以下内容节选自《国际卫生条例》(2005)。 人员: ― 对来自受染地区的人员进行出境检查和(或)限制出境。 ― 拒绝未感染的人员进入受染地区;以及不准嫌疑者或受染者入境; ― 追踪与嫌疑者或受染者接触的人员; ― 对受染者实行隔离并进行必要的治疗; ― 对嫌疑者实行检疫或其他卫生措施; ― 对嫌疑者进行公共卫生观察; ― 需要接种疫苗或采取其他预防措施; ― 审查疫苗接种或其他预防措施的证明; ― 需要做医学检查; ― 审查医学检查证明和任何实验室分析结果; ― 审查在受染地区的旅行史; 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和邮包: ― 不准离境或入境。 ― 如果现有的一切处理或操作方法均不成功,则在监控的情况下查封和销毁 ― 实行隔离或检疫; ― 处理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邮包以消除感染 ― 审查离境或过境时采取消除感染或污染措施的证明; ― 实行检查; ― 审查载货清单和航行路线; 简单来说就是人或者货出不去,也进不来,一切活动停止,这对于世界制造业大国的中国来说相当于是一种经济制裁。 历史上的PHEIC 中国之前,自《国际卫生条例(2005)》生效以来,世界卫生组织一共宣布了五次PHEIC。 2009年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