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省庭院种菜攻略

七天记者 梓丰 作为农耕文化的传承者,中国人对土地的热爱刻在骨子里挥之不去,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菜种到哪里。来到地广人稀、四季分明的北美大陆的华裔移民也不例外,有院子的,在院里开辟小菜园;没有院子的,也在楼梯上、阳台摆上花盆种,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两个养花种菜群,种菜的季节来临时,大家在里面讨论得热火朝天。 这种现象背后其实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生活智慧。院子里种菜,不仅可以让家人吃到新鲜、健康、完全有机的蔬菜,减少对外界的依赖,还能在种植过程中体验到劳动带来的健康益处、乐趣和成就感,特别是对成天对着电脑工作的现代人来说,休息时到自己菜园里晒晒太阳,剪枝疏果,采摘成熟的蔬果无疑是千金难买的惬意时光。 如今又是一年春好处,正是筹备春耕的好时候。为了节约生活成本,减少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更为了吃到更健康、更新鲜的蔬菜,就让我们发挥华人的种菜本能,在后院、在阳台上或在一切有充足光照的地方种上点什么吧。 种菜的时序 蒙特利尔的地理位置属于气候比较温和的5区,非常适合种菜,一年可以种三季蔬菜。春天雪一化,就可以种些耐寒的叶子菜,如菠菜、生菜、雪里蕻、莴笋、上海青、小白菜、鸡毛菜等;同时开始给夏季菜育苗,如生长期较长的茄子、辣椒、西红柿,也可以等到5月份直接到园艺店或苗圃购买现成的菜苗。5月初可以播种不需要育苗的蔬菜,如豆角、黄瓜、西葫芦、南瓜等,等夜晚气温升到10度以上,一般在5月中下旬,也就是母亲节过后就可以把育苗的蔬菜移栽到地里了。在立秋前后,也就是7月底、8月初,还可以在拔掉春菜或其他早熟蔬菜的地上播种秋季抗寒的蔬菜,如萝卜、白菜、莴笋、各种叶子菜等,可以一直吃到落雪。 种菜的准备 种菜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满足有土、有光、有水即可。如果家里有后院,可以选一块一天之中有阳光照射至少4-6个小时的地方,挖掉草坪建一块菜地,或者自制一个简易菜床,也可以购买现成的,有各种尺寸大小、材质的菜床可供选择。如果没有后院,也可以使用容器在向阳的阳台或露台上种菜,容器可到一元店购买2加仑以上的花盆或者用过的大可乐瓶、空油桶之类的塑料容器。 种菜的土可直接使用去掉草坪后的土,不过由于这些土的肥力不够或过度板结,需要购买一些堆肥土或动物粪土来改良土壤,也可以去家居店或者苗圃购买现成的土。市场上销售的土主要有以下几种: 表面土(Top Soil)或黑土(Black Earth):是最便宜的土,30升一袋的也就1、2刀,几乎没什么肥力,使用的目的就是用来装饰和补充表层因冬天流失的土壤,可和其他有肥力的堆肥土混合使用,降低种菜的成本。 泥苔土(Peat Moss):泥苔土是在泥沼内的古代树木,经过长年堆积沉淀取出来的物质,本身非常碎细。这种土没有养分,但具有中和土壤的作用,还能保证土壤疏松,可用于改良土壤或者自己配制种植土。 堆肥土(Compost):是用各类有机质如植物秸秆、草坪碎草、厨余、枯树枝、树叶、虾壳等有机肥料长期发酵、腐熟后形成的混合土。一般也比较便宜,一包1、2元,打折时更便宜。堆肥是一种极好的土壤改良剂,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结构和持水性,给蔬菜提供营养。这种土可到商店里购买,也可以等到5月中下旬市政府分发花卉、烹饪香料植物的时候领取。每个社区分发的日期不同,可及时查看自己所在社区分发的时间和领取地点。 动物堆肥土(manure):是由素食动物的粪便、草料、泥土等混合发酵、腐熟而成的堆肥,最常见的是牛粪土cattle manure、或是cow manure、羊粪土sheep manure、鸡粪土chicken manure,还有马粪土、兔粪土、甚至蝙蝠粪土等。价格也不贵,3、4元一大包,春季栽种的季节经常打折。动物粪土的包装袋上都标有3个数字注明氮、磷、钾3种元素的比例。其实在各种粪肥土中,还可能有其它元素及养分,但因为含量都不大,太分散,因此只列出氮、磷、钾3种元素的比例。动物粪土的使用方法最好是与原有的土壤混好后再使用。另外也可以将各种土壤:泥苔土、堆肥土、表面土等混好后再使用。 种植土(Potting Soil或者Potting mix):则是已经配制好、可直接使用的种植土,里面已经包括一些土壤、植物纤维的粉碎物和有机肥,但价格很贵,动辄8、9元甚至10几元一袋。其实了解了它的成分完全可以自己配置,配制方法也很简单,3份最便宜的表面土加1份泥苔土、1份堆肥土、再加1份动物粪土搅拌均匀就可使用。 品种选择 下面列出几种华裔家庭后院必种也很受欢迎的蔬菜品种,供各位读者参考。 沙拉菜:包括生菜、小白菜、苦苣、樱桃萝卜等。这些时令蔬菜新鲜味美,生长期短,生长迅速,也很容易种植,只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只是很容易遭菜青虫、鼻涕虫之类的虫类侵害,可在早春播种或秋天播种以减少虫害。只要后院的雪全部融化,就可以将它们播种到地里,可以间隔两三周种另一茬,保证常年都有得吃。 菠菜(Spinach):菠菜色泽墨绿,富含卫生素A,B2和铁,钙及蛋白质等,是优良的营养蔬菜。菠菜比较耐寒,可全年播种,但夏天气温高时会很快抽薹开花。一般播种后六周就可收获,也可以间隔两三周播种,以交错其收获季节。蒙特利尔卖菜籽的店里还有一种新西兰菠菜(New Zealand Spinach),很耐热,可以种一次一直吃叶子到霜冻。 香菜(Chinese Parsley):香菜或“芫荽”是华人餐桌上重要的调味品。它也可全年播种,喜爱阳光,生长迅速,在早春播种后,可间隔两三周播另一茬以便全年有得吃。 韭菜(Chinese chive):韭菜为多年生植物,且几乎没有病虫害,动物也不光顾,不用围隔墙,随处可种,比种草还省事,一次栽种成功,多年受益。但是韭菜从种子开始种植比较麻烦,需要两年才能吃上,可跟其他菜友要来韭菜根移栽,当年就可以采收。一般来说,一平方米左右的韭菜足够一个小家庭享用。 西红柿(Tomato):西红柿易于栽种,抗病虫害能力强,品种多且产量大。大的如拳头,小的如樱桃,做菜、当水果皆可,一般家庭栽种十株左右就够用了。五月中下旬栽种,七月份进入收获季节,持续到九月下旬仍在结果。另外,西红柿出蔓时需要插架,有4英尺左右高的架就可以,还要注意,西红柿的成长过程中要经常打叉,以免无用的枝条疯长。 豆角(Beans):豆角有很多品种,如扁豆、油豆角、紫豆角等,属高产攀藤较少的豆类,但需要搭架子。还可以播种不需要攀爬的矮棵品种,比如本地早熟的黄豆角、绿豆角。豆角收获期短且比较集中,因此不宜种的太多,一个小家庭六至八株左右即可。 黄瓜(Cucumbers): 黄瓜也是人见人爱、亦菜亦瓜的攀藤类植物,有各种各样的品种。黄瓜非常好种,在5月初或月中撒下种子,一周就会出苗,等出蔓时插上约6英尺高的架,一般一个月后就会开花,开花后一周就可以吃上鲜嫩的黄瓜。一般三四口之家,五到十株即可在整个夏季有黄瓜吃。 西葫芦(Zucchini): 西葫芦也是最容易种植的蔬菜之一,庭院的边边角角留给它就行了。只要不缺水,不需要太多的管理。西葫芦产量颇丰,三口之家种两到三棵足矣。 椒类(Peppers):主要指辣椒和青椒,它们都是华人喜爱的蔬菜,其适中的高度和鲜艳的色彩,比如“朝天椒”甚至可以种在大花盆里当花一样培育。5月下旬栽种,不需要太多的管理,从早春到秋天,只要温度在摄氏15到35度之间,都适合其生长。 小葱:栽种非常简单,一种方法是把从超市买来的小葱,带着胡须剪下5、6厘米高,直接栽入地下,注意不要埋得太深,过几天就会有葱叶从土里长出来,可以随时摘葱叶来用;另一种方法是直接撒种子,但小青葱是2年生的,第一年撒下的种子当年不能收获,需要等到第二年。 注意事项 对于种菜新手来说,有四个注意事项,分别是兴趣入手,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赏用兼顾。 首先,兴趣最重要。毫无兴趣的人即使学着别人的样子种上一些菜苗也管理不好,不仅没有收获或得不偿失,还会把院子搞的千疮百孔。“兴趣入手”的另一层含义是喜欢吃什么就种什么,不喜欢的蔬菜即使种了也不爱吃。 其次要“因地制宜”。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以自己庭院的环境和居住条件为基础考虑种植的品种和规模。比如较小的庭院就不适于种南瓜等攀爬较多的瓜蔬;阳光不够充分的庭院就不宜栽种豆角等喜欢阳光的蔬菜。栽种面积较小的住家也可以考虑盆栽的方式,走道两旁、阳台边上都可以见缝插针,交错摆放,以拓宽空间。 “循序渐进”指的是凡事要有个过程。刚开始不妨从一些容易种植的品种入手,比如生菜、西红柿,黄瓜等,逐渐培养技术和兴趣。不要一次种很多品种,购买许多工具和辅料,搞的疲惫不堪。 最后要赏用兼顾。自家的后院毕竟不是农场,周围还有左邻右舍,我们的一切种植最好符合法律及当地社区相关规定,且照顾到周围的环境和美观,食用要和观赏结合起来。最好不要将整个院子完全变成一个大菜地,要注意与花卉和绿地的协调。使用沤制的绿肥时要考虑味道不能扰邻,攀藤类蔬菜不要穿越篱笆给邻家造成困扰等。 总之,在这个动荡且什么都涨价的世界里,或许是时候开始种菜,播下小小种子,收获满满富足。  

魁省修改非婚同居法 意义何在?

Pour la protection des enfants naissant hors mariage

七天记者 颜宏 3月27日,魁省司法厅长 Simon Jolin-Barrette 向国民议会提交了旨在为非婚同居有子女家庭设立权利和职责规范的第56号法案(Projet de loi 56),第一次提出设立“父母联盟”(union parentale)这一新型伴侣关系。一旦非婚同居的两人有了孩子或领养孩子后自动进入“父母联盟”关系,非婚伴侣居住的主要住房、使用的汽车以及家具等都成为共有的家庭遗产,如果有一天分手的话,家庭遗产由伴侣双方共同分享,而不论谁拥有正式的所有权。如果两人分开、结婚或其中一方去世,“父母联盟”自动结束,这是自1980年以来不曾修订过的魁省《民法典》(Code civil du Québec )修订的一部分。 魁省不仅在语言、文化、习俗上与加拿大其它省份不同,在婚姻相关的社会价值观上也迥然不同。在加拿大其他地区,夫妻关系中非婚同居的比例只有20%左右,但在魁北克这一比例却超过40%,超过60%的孩子都是在非婚姻关系中出生的,因为魁北克人更崇尚自由,不想被神圣婚姻所带来的各种连带责任所束缚,既要享受亲密无间的爱情,又要保持随时撤退的自由。在很多魁北克人看来,两个人的关系好时就在一起,不好时就分开,为什么要用一纸婚约把自己限制住呢?因此,基于加拿大唯一一个源自欧陆法系制定的魁北克《民法典》上规定非婚同居的伴侣双方对另一方无法律义务,也就是不承认事实婚姻。如果有一天分手,双方都不能向另一方索要抚养费或生活费,也无权分割在共同生活期间累积的共有财产,不论同居关系是维持了6个月还是60年,有几个孩子还是没有孩子。 这次提交的56号法案相比魁省民法之前对非婚同居伴侣有共同抚养子女情况下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避免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发生,算是一个进步。但与加拿大其他使用普通法体系的地区来说远远不够,其他省份非婚同居伴侣关系的权益保障与有婚姻关系的差不多,特别是在自由思潮风潮盛行的卑诗省,早在2013年就规定只要同居生活两年以上就可以与已婚配偶享受同样的权利。 即使这被很多人批评为力度不够的改革对魁省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也是自艾瑞克和罗拉(Éric et Lola)案以来多个社会团体、个人抗争的结果。 打到最高法院的官司 2013年,加拿大最高法院(Cour suprême du Canada)对一起长达11年的司法诉讼做出终审判决,判定男方无需向女方支付赡养费,双方也无需分割财产,魁省的民法不需要更改,给这场对魁省数以百万计非婚同居伴侣带来深刻影响的诉讼画上了句号,这就是著名的艾瑞克和罗拉案,因为这是一场民事诉讼,为保护当事人的隐私,艾瑞克和罗拉都是化名。 根据提交到法庭的文件,1992年,时年32岁的魁北克生意人艾瑞克在巴西一个旅游度假胜地结识了年仅17岁的模特罗拉,两情相悦并开始以男女朋友相处。3年后,罗拉来到蒙特利尔定居,两人一起生活了7年,并生育了3个孩子。7年时间里,艾瑞克全力打拼自己的生意,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进入亿万富翁的行列,罗拉则一天都没有工作过,也没有对艾瑞克的生意进行过帮助,甚至在其无数次出差旅行时都没有随行过,她的主要工作就是照顾家庭和孩子。这期间,罗拉多次提出结婚,但都被艾瑞克拒绝,理由是他“不相信婚姻”。最终,遭遇两性关系“7年之痒”的两人在认识10年后的2002年决定分手。 分手时,艾瑞克同意每月支付3.5万元的子女抚养费,支付1名厨师、2名保姆及1名司机的费用直到子女成年,但却拒绝支付一直没有工作的罗拉提出的每月6.6万元的伴侣生活费,也拒绝分割财产。当时只有24岁的罗拉没有像大多数的魁北克女性那样就此收手,趁着年轻重新开始下一段感情,而是勇敢地选择通过司法程序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毕竟艾瑞克绝大部分的资产都是在两人共同生活期间累积的。 但在魁省民法的框架下,罗拉是无权要求另一方付生活费和分割财产的,所以她一审败诉,不服,上诉后再败诉,然后又上诉,最后一直上诉到了加拿大最高法院,整整打了11年耗资巨大的官司。在这场耗时耗力耗金钱的司法大战中,艾瑞克的态度越来越强硬,从一开始不同意分割财产但是同意给罗拉每年75万元的生活费,到不同意分割财产也不同意给生活费,甚至到最后,要求重新统计七年同居时间给罗拉买的不动产、礼物等,然后按比例归还;而罗拉就像挑战风车的堂吉诃德,一次一次败诉后,还是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披挂上阵,逐渐从一个为自己争取“权益”的普通人成为一个为全省所有在非婚同居关系里弱势一方争取权益的斗士,甚至以违宪为名要求更改存在了上百年的魁北克民法。 虽然罗拉的诉讼请求被最高法院驳回(5比4),但她的抗争历程不仅激励了魁北克很多处于同样情况的女性和一些人权权益机构,还取得了部分胜利。比如在2010年11月,魁省上诉法庭裁定:拒绝给非婚同居伴侣援助的做法违反了加拿大权利及自由宪章中的平等保障条款,魁省现有的、只保障婚姻关系伴侣的法律无效,并给了魁省政府1年的时间更新其家庭法。随后魁省政府也上诉到加拿大最高法院。负责主审的最高法院法官Beverley McLaughlin认为“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的,选择正式婚姻的夫妻,选择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而享有被法律保护的权利,而选择同居婚姻的人们,也选择了规避应有的法律责任,因此也不应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时任魁省司法厅长的Bertrand St-Arnaud对最高法院的判决结果表示“满意”和“欣慰”,称符合魁北克社会一贯坚持的“自由选择”原则,人们有权利在受法律保护的婚姻和不受法律保护的非婚同居之间进行选择。但也同时表示,是时候重新审视魁省的家庭法了,因为多年来魁北克的家庭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家庭法是否还适合现代社会的现状,是一个值得讨论和正视的问题。 前进一小步 这场引发全国法律界、政界、民间普遍关注的诉讼以及由此引发的舆论交锋最终在CAQ政党中年轻有为、锐意进取的司法厅长Simon Jolin-Barrette(曾主导制定引发巨大争议的移民法改革第9号法案、魁省世俗化第21号法案以及《法语宪章》改革的第96号法案)的主持下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非婚同居 婚姻 旧法 新法 分手的情况 主要住宅 × √ √ 汽车和家具 × √ √ 养老金和RRSO × × √ 伴侣生活费 × × √ 一方去世的情况 … Read more

中国电视-《国之大雅-二十四节气》清明篇

今年4月4日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这个时候天气开始变得清澈明朗,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清明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在中国民间会有很多活动,比如扫墓祭祖、踏青春游等。《中国电视》邀您关注《国之大雅-二十四节气》清明篇。一起来到中国江苏省扬州市,感受这里与“柳”有关的清明文化吧! 柳树寄相思,很多人会在清明时节折柳、插柳,你知道其中代表的含义吗?一表惜别,因杨柳飘悠,似有依恋之情;二表挽留,“柳”与“留”谐音,送客以柳枝表示挽留之意;三表祝愿,柳遇水土就能生存,借此祝愿亲朋能随遇而安。此外,中国民间俗语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的说法,有很多人会将柳枝折下,圈成一个柳叶环戴在头上,祝愿春色长留人间,也表现了人们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愿。 了解了关于“柳”的习俗后,你知道“柳”也是可以吃的吗?“柳芽拌豆腐”就是用新鲜采摘的嫩柳芽焯水后与豆腐凉拌。刚入口清新爽口,细细品尝略有苦味。在扬州,常见的清明美食还有青团、馓(sǎn)子,金刚蹄等。 清明时节,在缅怀完先人后,去户外走走,欣赏嫩芽冒出枝头的柳树,品味时节下的限定美食……愿你能不负春光,享受生活! 《中国电视》邀您收看《国之大雅-二十四节气》更多精彩内容: https://yspapp.cn/213T  

中国电视-《传奇中国节·清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于2024年4月4日推出《传奇中国节·清明》特别节目,《中国电视》邀您与全球华人共同关注。 慎终追远、敬宗睦族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甲辰(2024)年陕西清明公祭轩辕黄帝陵典礼于4月4日(清明节)上午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黄帝陵隆重举行,《传奇中国节·清明》特别节目直播典礼的部分重要仪程,聚焦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文化及精神传承,海峡两岸中华儿女共同缅怀始祖、共叙同胞情谊。 清明是万物生长的时节,节目策划“春到人间草木新”系列报道,围绕“春”字展开,通过开春江、上春山、看春花、品春茶等分主题,探访各地游春活动、特色清明风俗、节令食饮等等,领略山河春色,感受生机勃勃的中国。 《中国电视》邀您收看《传奇中国节·清明》更多精彩内容: https://yspapp.cn/215Y  

第九届中加国际电影节新闻发布会暨加拿大国家电影日观影活动

  2024年4月17日,加拿大将迎来一年一度的电影盛事——第九届中加国际电影节(CCIFF)新闻发布会及加拿大国家电影日(NCFD)观影活动。今年的活动将在蒙特利尔和多伦多两大城市的影院举行,为电影爱好者带来一场文化与艺术的盛宴。 为庆祝加拿大国家电影日, 作为合作伙伴,中加国际电影节将为大家公益展映三部由加拿大导演执导的影片,《Ru》、《Testament》以及《Blackberry》。诚邀您和您的家人拨冗莅临。4月17日下午让我们相约在蒙特利尔CINEPLEX  Atwater 电影院第19号放映厅和多伦多CINEPLEX电影院。 蒙特利尔活动地点:CINEPLEX 电影院 19号放映厅 2313 St. Catherine St. West Suite 101, Montréal, QC, H3H 1N2 Cinéma Cineplex Forum et VIP Atwater Film | 展映电影 一 《RU》 15:30 嘉宾签到 16:00 展映《RU》   《RU》 Charles-Olivier Michaud 加拿大 | 120分钟 《Ru》是一部深刻探讨个人身份和文化融合的电影。通过主角的眼睛,观众将跟随其从越南到加拿大的移民旅程,见证她如何在新国家寻找归属感并面对过去的挑战。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跨文化经历的复杂性和美丽。 扫描以下二维码订票 或直接点击票务链接: https://my.weezevent.com/ncfdnational-canadian-film-day-screening-in-montreal-ru   Film | 展映电影 二 《Testament》 18:15 嘉宾签到 18:45 展映《Testament》 《Testament》 … Read more

中国电视-《典故里的科学(第二季)》:综述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伏地听声”“老马识途”……这些中国历史典故蕴含着哪些科学道理?《中国电视》邀您关注纪录片《典故里的科学(第二季)》,看看历史典故里的科学能有多好玩! 东汉末年神童、曹操之子曹冲用船称大象的重量,是否准确?汉朝时期成帝皇后赵飞燕真的能在掌上起舞吗?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他的士兵们通过老马引路走出山林,真的可靠吗?小小蚁穴,如何能让千里长堤毁于一旦?伏地为何能听声?刀枪不入的藤甲真的存在吗?在节目中,您能一一看到这些耳熟能详的典故背后隐藏着的科学道理。 《典故里的科学(第二季)》共六集,节目秉持“用新鲜的角度看待文化典故,趣味传递实证精神”的风格,以脑洞大开、幽默诙谐的方式呈现传世典故,用有趣的科学实验复现典故传说背后的真相,用贴合当下审美趣味的视听语言,展示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透过清奇的观察视角、丰富的研究佐证与多元的艺术表达,趣解典故、阐释意义、启发新思,带领观众共赴历史、科学之旅,共享知识、文化大餐。 《中国电视》邀您收看《典故里的科学(第二季)》更多精彩内容: 第一集:https://yspapp.cn/1X1u 第二集:https://yspapp.cn/1XDh  

一个时代的落幕——加拿大前总理马尔罗尼国葬典礼在蒙特利尔举行

Le cercueil est porté par des agents de la GRC à la fin des funérailles de l'ancien premier ministre Brian Mulroney.

七天记者 颜宏 3月23日,加拿大最后一位冷战时期领导人,被各界高度赞誉的第18任加拿大总理马尔罗尼(Brian Mulroney)的国葬仪式在蒙特利尔圣母大教堂(Basilique Notre-Dame de Montréal)举行,加拿大现总理特鲁多,前总理Jean Chrétien、Stephen Harper,英国前总理John Major,现任总督玛丽·西蒙(Mary Simon),联邦、魁省以及蒙特利尔三级政府政要、商界领袖和马尔罗尼生前友好、亲属等1300多人到场致意。 终年84岁的马尔罗尼去年就传出身体健康有恙,先是在夏天接受了心脏手术,今年早些时候,又接受了前列腺癌的治疗。2月29日,马尔罗尼在家中摔倒引发并发症,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的一家医院去世,随后他的女儿Caroline在X平台上证实了父亲的死讯。作为国葬的一部分,他的灵柩于3月19日被送到渥太华国会山的John Macdonald大厦安息,加拿大总督、联邦总理等政要前往悼念后,向公众开放吊唁。3月21日,灵柩被送至蒙特利尔,安放在蒙特利尔Saint-Patrick大教堂,供政要和公众悼念。四天的公开吊唁期间,共有近4000人专程来和这位出生在魁省小镇Baie-Comeau的前国家领导人告别。 圣母大教堂内举行的葬礼仪式 小镇青年 马尔罗尼于1939年3月20日出生于魁北克一个偏远小镇Baie-Comeau的中产之家,是家中四个孩子的老大,父亲是当地纸浆厂的一名电工,母亲是家庭主妇,父母都是来自爱尔兰的移民。他的早期教育在自己的家乡完成,而为了学好英语,高中时马尔罗尼前往新不伦瑞克省(Nouveau-Brunswick)St. Thomas 大学所属的寄宿高中就读。1955年秋天,16岁的马尔罗尼前往Saint-Francis-Xavier 大学就读。入学的第一年就被当时的进步保守党(Progressive Conservative Party of Canada)大佬Lowell Murray招募,成为该党校园俱乐部的一员。年轻的马尔罗尼显示了出色的演讲天赋和辩论技巧,成为校园辩论队中保持不败战绩的一颗明星。在这期间,他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结识了一批年轻的朋友,同时也得到保守党一些资深党员的赏识,为日后进军政坛初步建立了人脉。 1964年,在拉瓦尔大学(Laval University)获得法律学位的马尔罗尼进入蒙特利尔的律师事务所Howard, Cate, Ogilvy et al工作。虽然两次在律师资格考试中败北,但他为人随和,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律师事务所并没有因此把他除名,而是保留职位直到他最终通过律师资格考试。正式成为职业律师后,马尔罗尼选择了劳工法作为自己的从业方向。他在处理法文媒体Le Press劳资纠纷时,凭借着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娴熟技巧和专业知识居然平息了一场被很多人认为难以避免的罢工,从而受到普遍关注,并赢得了Le Press老板的信任,最终在1971年成为这家媒体的合伙人。在加拿大乃至整个西方社会,和媒体建立友谊是一名政客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因为那些具有重要影响力媒体的报道,可以直接影响选民手中选票的去向。1973年,已过而立之年的马尔罗尼与来自南斯拉夫的移民Mila Pivnicki结婚,婚后育有3子1女,分别是Nicolas、Mark、Ben (顶级娱乐节目主持人)和Caroline(现任安省福特政府内阁部长)。他和Mila的婚姻被认为是他政治生涯中的支柱,Mila也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竞选党领 马尔罗尼在家乡就曾以反腐败斗士的人设而闻名,在詹姆斯湾水电大坝施工现场爆发暴力事件后,马尔罗尼被任命为审查该项工程的Robert Cliché委员会的主要成员之一,揭露了黑手党在这一工程中的渗透。这期间新闻媒体对这一调查过程进行了全程报道,让表现不俗的马尔罗尼成为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也成为进步保守党重要的金主和党内的重要人物。1976年,雄心勃勃的马尔罗尼第一次参加党魁的角逐,惜败给另一位党内重要人物Joe Clark。失败后马尔罗尼欠下巨额债务,一度精神低迷,还染上酗酒的恶习。Joe Clark当选党领后,曾力邀马尔罗尼担任影子内阁成员,但负债累累的马尔罗尼选择进入商界,成为美国三大钢厂子公司Iron Ore du Canada的执行主席,次年当选为主席。马尔罗尼因此可以有很好的收入来帮助他偿还债务,最终在夫人的帮助下戒掉了酗酒恶习,并成为滴酒不沾的人。 1979年,来自阿尔伯塔省、40岁的Joe Clark带领进步保守党击败了已经连续16年执政的老特鲁多组建的少数政府,但上任不到一年就因为财政预算案在议会上通不过而不得不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被卷土重来的老特鲁多赶下了台,也让他的党领地位受到质疑,不过Joe Clark到现在都是加拿大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 觊觎党魁位置很久的马尔罗尼看到机会,开始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无间道”操作:公开场合依旧支持年轻时的老朋友Clark继续担任党领,幕后则积极活动试图推倒Clark,让自己取而代之,并最终经过四轮的投票,成功挤掉了Clark,成为新一任党魁。上任伊始,他一面着手修复党内的裂痕,一面为迫在眉睫的大选做准备。为了与老特鲁多的自由党分庭抗礼,他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政治主张:弱化政府的职能,突出私人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让地方政府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减少联邦政府的权力;强调保护法裔作为少数族裔的权利;加强与美国的关系等。而当时自由党和老特鲁多本人长期执政,已经使加拿大人产生了“审美疲劳”。老特鲁多的个人行事风格和政策,也引发了不少人的异议。 最终选举结果,马尔罗尼领导的进步保守党以压倒性多数赢得了大选,赢得221个席位,是加拿大历史上多数党赢得席位最多的一次选举,他最大的突破来自于自由党的传统票仓魁省,一举拿下75个席位中的59席,一时间让魁省成了保守党的魁北克。但长期没有执政的进步保守党缺乏经验以及内阁成员营私舞弊的现象严重,在他执政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几乎无所作为,特别是在处理1985年6月发生的印度航空公司航班爆炸事件中,事先对于安全警告的漠视以及事后处理的失当都曾被广泛诟病。唯一的亮点似乎是在外交领域,加拿大政府敢于不盲从美国和英国的政策,反对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敢于反对美国里根政府出兵侵略尼加拉瓜。 亲美总理 1984年当选总理后,马尔罗尼定下了两大目标:首先是重振加拿大停滞的经济,其次是“把魁北克也带进1982年宪法”。马尔罗尼设想的重振加拿大经济的途径就是跟美国的经济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他一上任就取消了前任总理老特鲁多搞的“国家能源项目”(National Energy Program),并把原本为了限制外国资本收购加拿大产业的“外国投资审核局”,改为“外国投资局”。一字之差下理念大不相同,外国投资局的宗旨不再是评估风险、限制外资而是大力引进外资,特别是美国的资本,并积极推动遭到很多人反对的美加自由贸易协定。 其实马尔罗尼自小就对美国颇有好感,是著名的亲美政客。他小的时候,芝加哥的传媒大亨Robert McCormick每次来到他爸所在的工厂视察,都会要求嗓音很好的马尔罗尼唱歌给他听,之后给他50元奖励,这在上个世纪40年代时可是一笔不菲的数额,成为小马尔罗尼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之一。出任总理的马尔罗尼对同是爱尔兰后裔的美国总统里根非常敬仰,也非常赞同他提出的自由经济理念。上任第二年就邀请里根在爱尔兰传统节日Saint-Patrick期间在魁北克城会面,史称“三叶草峰会”(Shamrock Summit)。三叶草是爱尔兰的国草,两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夫妇还合唱一曲《爱尔兰的眼睛在笑》(When Irish … Read more

终结衰老 度过没有疾病或失能的人生——哈佛大学教授David Sinclair博士在凯丽生活峰会上的演讲

  七天记者颜宏(左1)、辛克莱博士(右2)在生命科学发展趋势研讨会上 / 凯丽生活图片 七天记者 颜宏 3月18日至22日,全球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的领军企业,美国4E公司线上品牌“凯丽生活”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年度峰会。我有幸获邀参加峰会并与世界抗衰老之父、长期霸榜纽约畅销书榜首的《长寿·当人类不再衰老》(Life Span:Why We Age and Why We Don’t Have To)的作者、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大卫·辛克莱(David Sinclair)博士在峰会上见面,就生命科学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辛克莱博士指出人的衰老并不是不可抗的自然规律,而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在他看来,衰老就像CD上可以擦掉的划痕,或者系统里损坏的软件,只需重新安装即可实现逆转,正如他在2019年出版的著作《Lifespan》中所说的那样。 辛克莱其人 辛克莱于1969年6月26日出生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圣艾夫斯(St Ives)。给他一生带来重要影响的祖母在1956年匈牙利爆发革命被镇压后辗转逃亡到澳大利亚,他的父亲将原来的姓氏Szigeti改成了Sinclair。辛克莱的父母都是生物化学家,工作很忙。辛克莱大部分的童年时光都是和祖母在悉尼郊区森林边的一栋房屋里一起度过的,而他的祖母是一个喜欢玩乐、自由奔放的人,希望人永远长不大。辛克莱从小就对未知的事情充满好奇,喜欢拆东西去了解来龙去脉。学习成绩优异的辛克莱在进入新南威尔士大学学习生物化学时,就认为总有一天科学会实现他祖母的想法,人们将永远保持年轻。在读博士时期的1993年,辛克莱遇到了到澳大利亚进行学术交流的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与衰老调节有关的基因学教授瓜伦特(Leonard P. Guarente),这次会面激发了辛克莱申请其研究生并获得Guarente实验室博士后职位的愿意。就在同一年,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 Cynthia Kenyon 实验室发现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体内Daf-2单个基因突变就可以使这种线虫的寿命延长一倍,由此拉开了衰老分子调控机理研究的序幕。秀丽隐杆线虫是一种长度仅有1.5厘米、寿命平均2-3周的线虫,因其寿命较短,常被用来研究如何延长寿命。Cynthia Kenyon的研究发现,Daf-2基因被破坏之后不仅让线虫的寿命增加了一倍,还真正做到了延缓衰老,即到了正常线虫老年期的突变线虫还很年轻、活跃,而且有繁殖能力。这项研究使得Daf-2及其所在的代谢通路成为最早发现与长寿相关的基因之一。 年仅24岁就成为Guarente实验室博士后的辛克莱开始研究酵母的老化,他常常第一个进实验室,为了赶最后一班夜车才离开,每天都斗志满满,不知疲倦。当时的老龄化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算是一门边缘科学,但辛克莱决心推动其正统化并取得了突破性的发现,首次解释了酵母衰老的机制。其实早在1991年,瓜伦特尝试在单细胞有机体酵母中寻找有可能存在的长寿基因时,一种名为Sir-2的基因就出人意料地崭露了头角,在小鼠和人类中的对应基因被称为 Sirtuin-1,这为后续研究人类衰老过程奠定了基础。 1999年,完成博士学业后的辛克莱受聘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遗传学助理教授。继续进行在Guarente实验室的研究——关于Sirtuins蛋白的发现和发展。Sirtuins蛋白通常处于休眠状态,但会被压力(如限制卡路里)激活,延长酵母的寿命。辛克莱决心找到一种物质,可以模仿酵母被限制热量后的效果。他筛选了大约20,000种化合物来进行酵母实验,直到有一天,一名团队伙伴打来电话称一种从红酒中发现的分子——白藜芦醇具有积极作用。于是他开始着手用不同的物质喂食酵母,结果发现喂食白藜芦醇的酵母多活了50%,这一发现是辛克莱学术生涯的一座里程碑。 2003年9月,辛克莱与团队伙伴Howitz等人在顶尖杂志《自然》(Nature)发表了一篇引发高度关注的论文,报告称白藜芦醇等多酚能激活人类的Sirtuins 1,从而延长细胞的寿命。辛克莱关于白藜芦醇的言论更是闻名,如“白藜芦醇是能找到的一种神奇分子,一百年后,人们可能每天都服用这些分子来预防心脏病、中风、脑部疾病和癌症。”2004年,辛克莱尔收到慈善家Paul F. Glenn的500万美元捐款,成立了Paul F. Glenn衰老生物机制实验室,他作为创始董事并执掌这个实验室至今。 同一年,在生物技术连环创业家Christoph Westphal的资助下,辛克莱创办了一家名为Sirtris Pharmaceuticals的公司,以白藜芦醇为灵感开发临床药物。当时,几乎没有抗衰老医学领域的科学家创办公司,辛克莱开创了学术和商业相结合的先河,后来这家公司在2007年上市,在2008年以7.2亿美元的价格被GlaxoSmithKline收购,成为其子公司。不过这个时期有关白藜芦醇的研究成果还主要停留在科学领域,并没有在公众层面产生特别大的影响,但这一切在2006年发生了彻底改变。辛克莱和Joseph Baur联合发表在《自然》上的论文的《白藜芦醇的潜在治疗:体内证据》(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resveratrol: the in vivo evidence)引发轰动,引发数十家媒体的关注,并登上《纽约时报》头版。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加上辛克莱在镜头面前展现出的迷人风采让他一夜成名,从一名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的科学家,变成了一个在街上随时能被认出的名人,成了长寿领域的宗师,被誉为“抗衰来之父。” 白藜芦醇让辛克莱名利双收,也给他的研究带来质疑。他Guarente实验室的两位前同事发表了一篇论文,称无法重复白藜芦醇实验结果,辛克莱的结论可能是错误的。世界最大的制药公司辉瑞的科学家不仅声称辛克莱在白藜芦醇上的研究结论可能是错误的,还称他关于Sirtuins基因的整个理论可能都是错误的。来自各个方面的质疑一度让他的实验室只剩下4人,但坚持人生永不言败信条的辛克莱只躺在床上消沉了一个星期后,就回到实验室去证明反对者是错误的。最终他在201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为这场争端画上了句号:论文证实通过基因工程改变Sirtuins上的一个氨基酸时,白藜芦醇对细胞没有作用;而在表达完整Sirtuins的对照细胞中,白藜芦醇确有作用,也就是说白藜芦醇激活Sirtuins的说法是正确的 在探索抗衰老领域奋勇前行的辛克莱又在2013年12月在顶级刊物《细胞》(Cell)杂志上发文称,一种广泛存在于日常食物中的名为 NMN (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 ,烟酰胺单核苷酸,一种维生素B3的衍生物)的物质可以转化为体内的 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从而调节所有细胞的线粒体或能量代谢,让人体维持年轻态。2017 年 … Read more

中国电视-特别关注:《2024中国诗词大会》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电视》邀您特别关注《2024中国诗词大会》,一起打开诗意画卷。 《2024中国诗词大会》萃取提炼“春天、多彩、勇毅、山河、相逢、寒暑、风味、先生、灯火、在路上”十大主题,尽显中华民族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新一季节目围绕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运用AI、虚实交互等技术手段,融合动画和真人演绎、虚拟呈现等多种手法,创新打造耳目一新的视听盛宴,让观众沉浸于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长廊”。 节目还创新设立了诗词“国际观察团”,邀请各国朋友在线参与节目,讲述“中老铁路”背后两国的温暖情谊、柬埔寨小公主诺罗敦·珍娜对中华诗词的热爱等故事,以诗词促进文明互鉴,传递美好情谊。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生活美学”,也将在每一期节目中得到精心呈现。 《中国电视》邀您关注《2024中国诗词大会》更多精彩内容: 第一期:https://yspapp.cn/1WJl 第二期:https://yspapp.cn/1Y3v  

中国电视-《千秋诗颂》

《千秋诗颂》是中国首部以自主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支撑制作的系列动画片,它综合运用可控图像生成、人物动态生成、文生视频等最新技术成果,实现了“有声言诗和无声画意”的有机融合。据了解,节目创作团队使用大量国画、古诗词为训练素材,与AI大模型进行沟通。经历了无数次艺术创作语言和代码语言的碰撞后,AI大模型具备了独特的风格和强项——中国审美。它能够准确理解“国风、唐代、写意、工笔画”等传统文化词汇,生成工笔、水墨等国画风格的美术素材,从而最大限度地再现诗词的意境美感。《千秋诗颂》聚焦了中国国家统编语文教材上的200多首诗词,首播6集围绕骆宾王、高适等5位中国唐代诗人的人生经历与诗词创作的故事展开,将《咏鹅》《过故人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6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转化为唯美的国风动画。 这个节目的多语种版本也是利用AI技术辅助完成译配的,目前已在日本、韩国、德国、意大利、巴西等国60余家主流媒体播出。《中国电视》邀您关注。 《中国电视》邀您收看《千秋诗颂》更多精彩内容: 中文版:https://yspapp.cn/1Ugp 英语版:https://fb.watch/qN6IG99o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