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西方世界 传播东方文化 ——访法国东方文化传播中心创始人柯文博士

七天记者 颜宏   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带领众多学生在巴黎艾菲尔铁塔前展示太极而引起轰动的法国东方文化传播中心(Les Temps du Corps)创始人柯文博士这几天在魁北克交流访问。在疫情的阴影下,没有能像往常那样举办大型活动。尽管接待方只是很低调地发了个通知,但慕名而来的本地中华文化爱好者还是挤满了魁省气功学院(Institut de Qigong du Québec)和魁北克生命中心(Centre de Vie)那些还算宽敞的练习厅。看着这些来自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老外以近乎宗教般的虔诚跟着柯文练功,认真地重复着一招一式,席地而坐听她用法语阐释中国的儒释道文化、明阳心学、五行等内容,下课了还迟迟不愿离开,热烈地围着她讨教,晚饭后又围坐在一起切磋等画面,让人不禁对这个瘦削、恬静却充满了气场的人产生了好奇。 七天记者分别参与了柯文的几场活动,深深体会到她不是在用一招一式传播中国文化,而是以身体为载体,把中医、哲学等融会贯通进去,通过动静相宜的练习,在理论中实践, 在实践中领会,真正地让本地人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课间休息时,大家不由自主地围拢在她身边,讲述自己或家人的故事,畅谈让生命顿悟的各种偶然或必然事件, 交流学习中华文化的体会,让七天记者深深感叹,这才是中国文化应有的传播方式。 在柯文魁北克教学的间隙,七天记者对她进行了采访,还原一个在法国中国文化爱好者中神话般存在的中国女性海外求生存、求发展的故事,通过了解她在法国传播中国文化的历程,启发更多的海外华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在西方生存发展的道路。 天命 柯文于1966年出生在贵州遵义市,从小聪颖上进,16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云南大学外语系法国语言文学专业。大学四年时间里,她一直沉浸在法国文化和法国文学里,对法国充满了幻想,努力学习和练习法语,梦想着毕业后到法国留学,然后成为一名诗人和作家。但她积极努力的结果却把自己带向了另一条从未想过的道路。 1986年,著名中西医结合医学家、云南中医学院副院长苏涟到云南大学,想找一位能够把中医文化传播到法语国家的人才。成绩名列前矛,充满活力且在法语演讲中表现出色的柯文就这样了入了苏院长的法眼,希望柯文能到中医学院从事对外交流工作。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柯文十分抗拒,在她当时的心目中,中医是件很古老的事物,完全不符合改革开放的潮流,去那里工作无异于自毁前程。但在苏院长的劝说下,柯文最终接受了这份工作,并开始带薪学习中医针灸、太极、养生气功等。 1989年,已经学习了3年中医和太极的柯文陪同中医学院的教授们前往法国举办中医和太极推广活动,这是她第一次到向往已久的法国。原本没对这场活动有多大期待的柯文却意外地、第一次深刻意识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他们一行当时走了14座法国城市,每到一个地方,不管活动的内容是中医针灸、中医推拿还是太极拳等都是场场爆满,法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狂热和了解都让柯文感到惊讶。每场几十人、上百人的互动都需要柯文来翻译,还要讲解并解答与会者的问题,而有些与会者提出的问题异常深邃,涉及到很多柯文自己都还没搞清楚的中国哲学逻辑、天人合一等内容,这让柯文既对中国古老文化的海纳百川、博大精深感到骄傲,又为自己的知识还未能达到炉火纯青感到焦虑。 法国之行结束后,回到国内的柯文决定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滋养出中医、养生、气功等文化瑰宝的中国传统文化,把原来零散的、一知半解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而越学习,就越是感到中国文化的精妙,越有将它广而告之、造福他人的冲动。同时,曾经亲身看到、听到法国民众和医学界对中国文化与中医的浓厚兴趣,也让柯文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使命感。 1991年,柯文再次陪同中医学院的教授们到法国推广中医推拿和北京体育大学张广德教授创编的导引养生功。在这次巡回推广中,柯文认识了从事西医推拿、但对中国文化和中医非常感兴趣的法国青年多米尼克。柯文回忆说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就被多米尼克的中国文化造诣之深所惊讶,他说起唐诗、《孙子兵法》来头头是道。共同的兴趣爱好让两颗年轻的心越来越近。经过一年多的异国恋后,两人于1993年步入婚姻殿堂,柯文也辞去国内的工作前往法国定居。 传承 经过两次法国之旅,自以为对法国很了解的柯文在法国定居后决定用中国传统的身体文化,包括太极、气功、武术等的一些功法的传授把当地人带进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智慧的程序。但投入进去才发现原来跟着教授们做起来很简单的办班授课是因为有人已经提前做了很多组织工作,现在却要自己事事躬亲,从头做起,学生数量不多,还到处需要钱,这让她一下子从丰满的理想跌落到骨感的现实中,这是柯文最艰难的一段日子。尽管如此,前瞻性看好中华文化发展前景的柯文很快就把开办小规模、单一的学习班转换成开办中华文化中心,把中国传统的武术、太极、中医、气功、茶艺、书法等等融合在一起。作为那个时代传播中国文化的实践者,柯文勇敢地在巴黎的繁华地带花巨资租了宽敞的场地,后来又在家人的支持下把它买了下来。在巴黎的第一年,她不仅要坐上1个小时的火车去郊区授课,哪怕学生人数再少也保证场场都到,半夜才回到家里;她跑遍巴黎的大街小巷发广告,逢人就介绍自己的文化中心。天道酬勤,柯文的辛苦劳作换来了学生人数的增加,而学生们在也柯文的悉心传授和讲解下,开始了解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神形合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祸福相倚,对立统一,沉静无为等思想和智慧,再通过修炼动功和静功,渐次从体悟、感悟一直到觉悟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变化:曾经困惑的人走出了阴霾;曾经身心出现障碍的人得到治愈;创作中遇到瓶颈的艺术工作者找到新的灵感……他们在身体力行中国文化的同时,不但颂扬中国文化,还主动、积极地传播,这使得柯文的文化中心的名气和影响力日渐提高。 刚刚站定脚跟,不喜欢小打小闹,渴望通过大的场合来传播令人在方方面面收益的中国文化的柯文就联合朋友和学生,克服重重困难在1994年主办了首届法国国际气功研讨会,这个活动很幸运地被甄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系列活动之一 。论坛在可容纳上千人的法国巴黎大会堂(Auditorium des Halles)举行,现场座无虚席,活动在法国社会取得了强烈的反响,获得了奇迹般的成功。1995年,再接再厉的柯文在巴黎万塞纳公园(Parc Vincennes)内的大佛寺(Grande Pagode)内举办了首届“法国国家气功日”(Journées nationales du qi gong)活动。两天的活动吸引了数以千计的民众和众多媒体报道,这一活动也奠定了柯文及法国东方文化传播中心在法国社会中的地位。如今“法国国家气功日”已经成为每年一度的在法国宣传中国文化的重要活动之一,每年都以不同的主题开展,现已成功地举办了22届,柯文的足迹遍布法国170多个中小城市及地区。2003年是中法文化年,柯文再次行动,在巴黎举办了为期两周的“五行文化节”,吸引了两千五百名民众参与其中,再一次在法国社会中掀起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热潮。 29年来如一日,柯文不仅在法国及欧洲践行并传播中国文化,还致力于推动中法之间的民间交流,打通中西方之间的隔阂。如今,她的法国东方文化传播中心每日组织各种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包括气功、太极拳、武术、中医、推拿、针灸、书法、茶艺及哲学等,每周吸引约1500名学生接受培训。每个周末,柯文还坚持到欧洲各地授课,二十多年来从不休息,并先后在法国成立了六所三年制的教育培训学院:气功禅修与身心修炼学院、武当太极与内丹学院、道家回春学院、峨眉养生学院、中医文化学院及气舞学院等。这六所培训学院已经培养出了将近两千名气功及太极教练,成为欧洲著名的养生文化培训机构。疫情前,她还年年带领学生前往中国文化积淀深厚的武当山、九华山、青城山等地实地感受中国文化,至今已经有2万多名法国的中国文化爱好者借此去过中国,同时她又邀请中国各方面的专家去法国讲授中国文化的精髓。例如中国北戴河气功康复医院副院长刘亚非、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张广德等几乎每年都去她那里授课。 创新 目前在世界各地生活的海外华人有6000万,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有华裔开办的中医诊所、武术馆、气功学校等教授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场所,但如柯文般获得如此广泛国际影响的人却并不多见。除了柯文29年来孜孜不倦、身体力行的传播外,还在于她构建了一套超越国别、种族和政治,让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化的理论,并出版了三部法语图书来讲解这一新的人文文化。 在柯文看来,无论是何种功法的气功、太极、武术,还是儒家、道家、佛家、中医及其所倡导的各种说法,本质上都是在寻求人灵魂深处的力量,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在她2009年出版的《进入气功世界与它的哲学理论》(Entrez dans le pratique de Qi gong)一书中,用易学易懂的语言和影像来讲解如何在心灵和身体的和谐与平衡之上,通过对“气”的调节与控制使人达到身心合一,健康快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内涵深刻的概念,如“气”、“道”、“灵性”、“相生相克”等,柯文采用了一半借鉴古代先哲的经典、一半采用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感悟和实证来进行翻译,既保持了主旨精神不变,又融入了西方人文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现实,获得了阅读者的共鸣。 柯文与张明亮合作在2012年出版的《静之道——用身心感悟中国文化与智慧》(La voie du calme)一书,通过探索中国文化中的道教、佛教、儒教、中医的哲学思想以及修炼的方法,帮助读者寻找内心的平衡,来达到一个真实的“存在状态”。这本书被法国的多家国立图书馆收藏,作为一本独特的以身体文化介入进而阐述中国儒释道思想的著作供读者阅读。 柯文的学生中有50%的人硕士毕业,近25%的人有博士学位,是法国社会各个领域的精英,他们在跟随柯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中国的思维方式,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其妙处。所谓中国思维方式,用柯文的总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整体的、变通的、灵性的和直觉的。用中国思维方式去看问题就会发现海纳百川、万法归一。柯文更是坚信中国文化、中国思维势必影响21世纪的世界,如果每一个人都躬身践行,改变自己,改善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更好地接受世间万物,达到天人合一,那么世界大同终有实现的那一天。 在结束魁北克气功学院两天的授课之后,柯文奔赴多伦多,在那里与同好进行了研讨,7月20日到22日,她又在魁北克本地人主办的生命中心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健康、精神修养、身心滋养带功课程,与学员们同吃同住。7月23日,她还将做客七天演播室,跟观众互动,聊聊她30年在西方传播中国文化的心路历程。 感兴趣的读者请锁定加拿大七天文旅直播间,于加拿大东部时间7月23日周六上午9点, 北京时间7月23日周六晚上9点与柯文老师面对面。

绝望:魁省医疗系统崩溃 夏季彩排秋冬季疫情

七天记者 颜宏 根据过去两年应对新冠病毒疫情的经验,夏天时温度较高,可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再加上天气热,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停留在室外,呆在室外也通常会开着门或窗通风透气,也进一步降低了病毒的传播。夏天的到来不仅让民众摆脱了各种防控措施的束缚,恢复下以往习惯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能让超负荷运转的与健康相关的卫生、医疗、保健等链条的各个环节放缓节奏,有个重新规划、调整的机会;让已经疲累不堪的医护人员喘口气,稍微休整一下以应对秋季时的疫情再起。但今年夏天由于传染性更高、免疫逃逸性更高的奥密克戎亚毒株的广泛传播,一切都改变了:住院人数一直保持高位,感染新冠病毒而缺勤的医护人数激增,导致多个医院的急诊室因人手不足而被迫关闭。一线的医护人员更是绝望:生病的人越来越多,治疗他们的人却越来越少,一天24小时不休息都完不成手头的工作,更糟糕的是还要经受来自经历长时间忍受痛苦却得不到救治的、愤怒患者的语言攻击甚至身体攻击。 最糟糕的夏天 随着新冠病毒疫情的推移,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既找不到有效的防疫之策,又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以及“长期抗疫却收效甚微”的疲惫心态,于是包括加拿大在内的大部分国家都选择“躺平”,借口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致病性弱纷纷取消防控措施:关闭病毒检测点,不再对普通民众进行病毒检测,全靠民众个人自测和上报;取消“口罩”令,社交限制令,就当新冠病毒不存在。但实际上新冠病毒一直都在,且在不断变异,变得越来越狡猾,越来越难以防控。 取消疫情防控措施、不再检测后,每日新增感染者数量这个重要的疫情指数缺失,但可从住院人数的变化窥斑见豹。春末夏初时,魁省在第五波疫情中住院人数从一度接近3500人的高峰下降到低于1000人,但随着防控措施的放松以及更高传染性的B.A2 变异毒株成为传播的主流,魁省住院的Covid-19患者人数再度上升,到7月20日再次超过了2000人,而去年同期住院人数还不到100人。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医疗系统的人手紧张,各个医疗机构都提高了入院治疗的门槛,只有严重到威胁生命的Covid-19患者才被允许入院。即使如此,各个医疗机构还是人满为患,患者要等待很久才能等到病床,甚至被要求不要去医院。上个周末,麦吉尔大学医学中心(CUSM)下属的蒙特利尔儿童医院(Hôpital de Montréal pour enfants)就因为患者人数太多,担架的使用率达到208%,有多名孩子在急救车或急诊室的担架上等待超过24小时都无法获得病床,逼得该医院不得不发布消息称无法接受病情不紧急的儿童患者,要求没有呼吸困难或其他有生命危险紧急情况的患者不要去儿童医院,可以去看家庭医生、无预约诊所或致电811 以及Info-Santé。该医院医务服务副主任Robert Barnes还特别说明这种人满为患的情况不全是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的,而是今年夏天反常的意外创伤、阑尾炎、扁桃体周围脓肿以及夏季通常不太常见感染病的病例增多,而且情况严重需要住院和重症监护的患者也多。不过他也承认几名需要隔离的小COVID-19患者的存在也需要医院腾出更大的空间和更多人力给他们。其实不止儿童医院,几乎所有的医院都在承受重压,不少医护人员都表示,我们习以为常的医疗系统不是“正在崩溃”,而是“已经崩溃”,每一波疫情来袭,医疗系统实际上就在我们身边崩溃:当工作程序、环节、指标都看不见了时,就说明这个系统已经崩溃了。 魁省医疗系统工作人员因感染新冠病毒的缺勤情况 大家做鸵鸟 在华人的想象中,医疗系统崩溃、医疗资源遭到挤兑时会出现类似世界末日的情形:无数人争先恐后前往医院,挤在医院的大厅里、走廊里绝望地等待救助,甚至为了一个位置、为了和医生说话而大打出手,但本地医疗系统的层级设置本质上避免了出现这种情况。除了突发疾病或急诊,大多数普通人并不能直接到医院看病,去医院前需要经过一层层筛选。 一般来说,民众生病时首先要约家庭医生,没有家庭医生的可去当地社区的CLSC或者无需预约诊所排队几个小时或者几天约到医生;见了医生之后,医生能自行诊断、处理的当时就可获得诊治,不能当时诊断的或者开单子要求患者去做各种检查或者把患者推荐给其他的专科医生。无论是做检查还是看专科医生,都需要患者自行联络,预约时间,而这期间的排队过程可长可短,有的可能需要几天,几个月,有的甚至要等1、2年。如果跳过这个过程,如果民众的疾病不被认作是严重急症,即使自己直接到了医院急诊,等待几个小时后基本上也会被护士打发,连医生的面都见不到,更别说得到诊治。 所以说这里的医疗系统崩溃是安静无声的,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但是当你打电话等待几个小时,甚至好几天都约不到医生时;好不容易和医生说上话,却被要求在家自我隔离,等待自愈,却不提供一点点治疗措施时;当政府宣布推迟或取消非紧急手术或治疗以给COVID-19 患者腾床位时……都明确说明医疗系统崩溃了,无法正常运行了,民众只能在家默默地自求多福。 面对医疗系统的崩溃,不光是政府假装它不存在,也得不到政客、公共部门以及媒体的重视。实际上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并不比其他毒株温和。就拿现在成为传染主流的BA.4和BA.5来说,它们似乎主要感染上呼吸道,而不是原始毒株的感染肺部,导致致病程度似乎比以往要轻,但对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老年人等高危人群仍有更大的重症风险。同时,即使是轻症也可能非常具有破坏性。更可怕的是,BA.5将奥密克戎变异病毒的免疫逃逸能力扩增到全新的高度,远远超过其他变异毒株,包括BA.1.1、BA.1、BA.2.12.1 和 BA.4,无论是感染新冠病毒还是接种疫苗还是二者皆有产生的抗体都无法阻止反复感染,是目前为止最糟糕的变异毒株。这也是为什么2022年才过去6个月,魁省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死亡人数。 重回防疫模式 众所周知,目前的医疗系统早在2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问题:医疗系统的经费持续不足,老龄社会的加剧,缺乏适当的人力配置规划以及短视和反复的系统改革等,但与新冠病毒共存以及一波又一波的疫情成了压垮医疗系统的最后一根稻草。疫情导致住院人数激增,而持续蔓延的新冠病毒和新冠后遗症加剧了其他疾病的治疗难度;医护人员或因感染新冠病毒缺勤或因不堪重负辞职进一步恶化医疗人员的短缺问题,人手短缺进一步加剧了医疗资源的不足,无法发挥出医疗系统的作用。 在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有13.7万个医疗工作岗位空缺,创历史新纪录。而在急诊室的等待时间也创14年来的新纪录,更不用说越来越长的手术排队等候时间。6月初,魁省宣布由于人手不足,六个地区的医疗紧急服务部分关闭。实际上,地区的紧急医疗服务关闭是非常可怕的,因为那里的民众能够接触到的医疗服务选择本来就非常有限,这些部门的关闭无疑堵死了当地民众,特别是低收入或贫困家庭接受便利医疗服务的道路。虽然在医疗系统中,Covid-19患者只占住院人数的一部分,但新冠病毒成为很多其他疾病的助燃剂,不仅让患者的症状加剧,还导致治疗效果下降,恢复时间变长。而为控制新冠病毒传播而采取的各种隔离措施也成为医疗系统的额外负担,既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也严重影响了已经严重缺员和过劳的医疗系统人力。 不少防疫专家呼吁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需要诚实地面对新冠病毒疫情,需要认识到疫情远未结束,而在过去两年中采取的切实有效防疫举措需要重新实施,比如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戴口罩,保证良好的通风,恢复检测,诚实地向公众公布疫情有关信息等。在他们看来,现在的这波疫情是秋季或冬季即将发生的另一波疫情的彩排。无论现在面临什么压力,有多么困难都必须处理,否则秋天和冬天的情况会更糟糕。 目前最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留住医护人员。代表医疗工作者的几个组织和协会提出了不少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颁发执业许可证,以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简化对外国资历医护人员的重新认证;鼓励教育机构在医护人手短缺的地区培养更多的人;减轻医生的行政负担等。但这些改革措施都需要政治领导人和政治领导人表现出诚实应对疫情,改革积重难返的医疗系统的决心和意志,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任何一级政府中看到拿出什么具体行动的迹象,仿佛一切静好。

顺应潮流?魁省取消堕胎的所有限制;加拿大批准莫德纳6个月至5岁幼儿疫苗;抵加恢复入境随机新冠病毒检测

央行加息后 5大银行宣布新的利率 在加拿大央行出人意料地暴力加息100个基点后,加拿大五大商业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RBC)、道明银行(TD)、蒙特利尔银行(BMO)、丰业银行(Scotiabank)和CIBC,都宣布提高其优惠利率100个基点,从3.70%提高到4.70%,并从7月14日起生效。最优惠利率是银行和金融机构用来确定贷款和信贷额度利率的年利率。加拿大央行宣布的政策利率增加将对浮动贷款利率带来直接影响,但不影响固定利率的抵押贷款。央行的这次加息意味着对于全国平均价格为711,000元的房屋贷款者来说(首付10%,还款期25年),典型的2.7%浮动利率抵押贷款将使每月还款额从2845元增加到3168元,每月相差近325元。而因为过去几年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之间相差巨大,加拿大有很多人选择使用浮动利率,即使从去年就不断传出加息的消息后,还是有四分之一的业主选择继续使用浮动利率,而随着利率提高,每月还款额的增加,很多家庭不得不想尽办法应对,包括较少外出旅游、外出就餐、买特价商品等。 加拿大下周恢复入境随机新冠病毒检测 面对欧洲、美国等地的疫情再起,一度为了减轻加拿大机场延误而取消的针对入境者随机新冠病毒检测将于7月19日起恢复,抵达多伦多、卡尔加里、温哥华和蒙特利尔国际机场的完全接种疫苗的入境旅客有可能随机被要求接受检测,以便更好的追踪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传播情况和发现新的变种。被选中进行强制性随机测试的旅客将在提交海关申报单后的15分钟内收到一封电子邮件通知,里面有进行检测的各种信息,既可以选择通过网上预定自己在家进行,也可以到指定的药店或检测点进行,不需要在机场停留。根据规定,如果测试结果为阳性,旅客将从收到结果之日起自我隔离10天。如果被认为不是完全接种者,入境后必须强制隔离14天,并在隔离的1天和第 8 天接受新冠病毒检测。 得益于疫情补助 加拿大家庭税后收入增至7.3万元 加拿大统计局在7月13日又发布了2021年人口普查的一批数据,显示加拿大家庭税后收入显著增加,特别是单亲家庭,同时收入不平等和低收入者的数量显著下降。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加拿大家庭税后收入中位数增长了9.8%,是之前的五年,即2010年至2015年家庭税后收入增幅4.5%的两倍,使得2020年全国的家庭税后收入中位数达到7.3万元。低收入人口的比例也从2015年的14.4%降至2020年的11.1%,这是自1976年以来五年期间最大的降幅。统计局指出家庭收入中位数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疫情期间联邦政府推出的各种补助措施,尤其是对低收入家庭而言。在由女性担任户主的单亲家庭中,80%的单亲家庭的税后收入中位数5年间增长了22.8%,主要得益于疫情期间推出的加拿大儿童福利及其他救助措施。2020年加拿大家庭获得的联邦疫情福利的平均值为1万元,获得的加拿大儿童福利金平均值为5880元,高于2015年的4160元。 加拿大批准莫德纳6个月至5岁幼儿疫苗 在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莫德纳和辉瑞公司开发的针对6个月至5岁幼儿新冠疫苗一个月后,加拿大卫生部也批准了这款疫苗在加拿大的使用,这意味着有权接种疫苗的人又多了近200万,但具体的幼儿疫苗接种行动将由各个省和地区自行决定。卫生部建议两剂幼儿新冠疫苗的接种间隔为四个星期,每次接种的剂量是12 岁及以上的成人剂量的四分之一,或6-11岁少儿剂量的一半。辉瑞公司针对6个月至5岁儿童的COVID-19疫苗上个月已提交给加拿大卫生部,目前仍在审查中。此外,莫德纳公司正在筹备开展针对3至6个月婴儿的新冠疫苗试验,预计将于9月开始招募700名志愿者。 顺应潮流 魁省取消堕胎的所有限制 在美国最高法院推翻象征女性堕胎权的“罗伊案”引发的巨大舆情下,魁省对堕胎的种种限制就显得格外亮眼,因为魁省是加拿大在2019年取消堕胎某些限制程序后依然保留的唯一省份,比如要求医生必须经过特殊的培训才能给怀孕9周以内的妇女开具堕胎药,再比如女性堕胎前必须进行超声波检测以确定妊娠周数等等。7月初,300多名医生联名写信给魁省医生行业主管机构——Collège des médecins要求取消这些限制。顺应潮流, Collège des médecins在7月14日宣布正式暂停这些限制。目前,在加拿大有两种堕胎办法,一是在诊所进行的手术方法,二是使用诸如Mifegymiso的药物进行堕胎,但使用堕胎药只适用于9周以下的胎儿。 蒙特利尔市中心一“疯子”拿枪乱晃 警察受伤 7月13日晚上11点45分左右,有人致电911称一名在蒙特利尔市中心Square Cabot广场附近行走的男子手里有枪,赶到现场的警察很快就找到这名男子,但他拒绝听从警察的指令,并试图逃走,两名警察随后追赶。追赶过程中,这名男子开枪击中一名警察的腿部,随后自己也被警察开枪击伤,两人都被送往医院,目前没有生命危险。据悉这名男子似乎精神有问题,当天白天的时候,他就曾狂性发作,威胁两名路过的少年。枪击发生后,警方在市中心围了一个很大的安全区域,还建立了一个临时的岗亭,向民众征求线索,因为涉及到警察开枪并击伤嫌疑人,魁省独立调查办公室(Bureau des enquêtes indépendantes)已经介入调查。 Illumi灯光秀到8月7日结束 作为蒙特利尔去年冬季一景的Illumi灯光秀也成为蒙城夏季的消闲场所,直到8月7日。这个灯光秀由蒙特利尔著名的现场表演先驱Cavalia公司主办,在长达3公里的观赏路线上设置了科幻电影沙丘、冰雪世界、魔幻森林、恐龙乐园、糖果城堡等19个不同主题的展区,展示不同的节日氛围和异域风情。在今年1月30日关闭后,这个灯光秀的创始人Normand Latourelle表示收到了很多游客的建议,表示冬季时候太冷了,不能更仔细地观赏,应该在夏季也开放,这使他决定经过适当修改后在夏季开放,让民众再次欣赏这场总共使用了 2500 万颗 LED 灯泡的灯光秀。夏季的灯光秀不仅新增了14座灯光结构,供游人攀爬,还增加了观景台的设置,让游客可以鸟瞰秀场;每隔15分钟,秀场的灯光会有1分钟时间熄灭,让游客体验整个世界的“关闭”和“重启”。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夏季游览的门票价格还从原来的31.75 元降至 20 元。需要注意的是,各种票价通过网上购买的话价格比现场买票要便宜5元。  

深度报道 | 加拿大网络霸主Rogers断网事故的背后

七天记者 梓丰 7月8日一大早,加拿大三大通讯运营商之一的Rogers出现大面积故障,影响了从固定电话到手机,从互联网到电视等一系列服务,让近四分之一的加拿大人受到影响,也让加拿大的网络可靠性问题进入人们的视线。 大断网 Rogers成立于1920年,目前是加拿大最大的移动通讯运营商,主要业务包括三个部分:无线、有线和媒体。在无线通讯领域更一度是加拿大唯一的GSM手机服务商,也是唯一能实现加拿大Coast to Coast(从东海岸至西海岸)全域覆盖的手机运营商,同时拥有加拿大第一大手机无线通讯服务品牌Rogers、第二大手机无线通讯服务品牌Fido和廉价手机无线通讯服务品牌Chatr和Cityfone,虽然和加拿大贝尔(BEC)、研科(TELUS Corporation)并称加拿大无线通讯“三巨头”(Big Three),但Rogers的“体量”明显超过后二者。Rogers有线电视网还是加拿大最大的有线电视服务商,在安省、新不伦瑞克省、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等省最高时有2300万客户,也是提供中文电视频道最多的加拿大电视服务商。 根据该公司的年报,2021年Rogers公司拥有近1130万手机用户和260万以上互联网用户,还负责保障加拿大借记卡网络和电子汇款系统Interac,这是中小企业和个人金融交易的基础设施,也是重要政府机构和众多需要网络服务的关键系统。因此Rogers出现大面积故障绝不仅仅是无法通话或断网那么简单。加拿大服务部(Service Canada)、加拿大税务局等政府机构的电话和网络全断,入境加拿大所必须登录的ArriveCan应用程序中断访问(这意味着所有人都无法入境),甚至“绝不可以中断”的“911”报警电话也一度打不通。加拿大5大商业银行中的3家(道明加拿大信托TD Canada Trust、蒙特利尔银行BMO和皇家银行Royal Bank)所有提款、支付和转账业务一度被迫关闭。除了政府和金融部门外,医院、公共服务网络以及零售系统也受到严重影响,包括全国最大的公交系统——安省Metrolinx在内,多地公交卡无法刷卡付款,许多商店、餐厅、魁省各地的大麻店SQDC、蒙特利尔的游乐场La Ronde等等都无法刷卡消费;就连原定8日在蒙特利尔法院开庭审理的时尚大亨Peter Nygard性侵案也因没有网络而不得不推迟,成了全球的笑话。 这次故障最早的报告来自安省,7月8日早上4点40分,在线服务跟踪网站istheservicedown.ca发现Rogers的网络中断了,接着Rogers的电信、有线电视、无线通讯服务都出现异常,到早上7点,全国各地的故障报告已经超过了2万个,包括多伦多、蒙特利尔等用户集中的大城市。其中以多伦多、Kitchener、Moncton、渥太华和密西沙加的故障报告量最大,有45%的人报告Rogers服务全部中断,29%的人报告移动互联网出现问题,还有26%的人报告固定互联网出现问题。到了上午9点,Rogers公司终于在推特上证实“网络服务出现异常”;到上午11时30分,Rogers承认“服务中断蔓延至有线和无线网络”;到了晚上,Rogers声称正在逐步恢复服务,但很多客户表示并非如此。到7月9日上午,Rogers公司的CEO Tony Staffieri宣称网络已经接近百分比恢复,只有不到1%的客户仍会遇到“间歇性的问题”。但事实上,周六和周日两天,许多用户都遭遇了时断时续的断网情况。实际上,不管Rogers公司如何遮掩,这次的“大断网”持续到7月12日,还有客户报告说电视服务存在故障,前前后后持续了5天时间,其中以8、9日两天最严重。 骚操作 这次断网事故波及面广、杀伤力大,给无数企业和个人带来诸多不便和严重影响,但事故发生后Rogers公司的操作更是令人迷惑。首先在众多客户报告服务出现异常后,Rogers公司却直到4个多小时后才不得不承认“网络服务出现异常”,直到7个小时才扭扭捏捏地承认“有线和无线网络服务中断”,却迟迟不给出合理的解释,导致谣言四起,什么Rogers“遭受到大规模黑客攻击”、什么“因拆除华为基站引发事故”等谣言大肆传播,一时间人心惶惶,逼得一向不怎么干预企业行为的联邦政府都不得不出面辟谣。7月8日晚上,联邦公共安全部长Marco Mendicino的发言人明确表示,这次故障并不是网络攻击造成的。Rogers公司总裁Tony Staffieri却是到了9日才向民众道歉,承认造成断网的罪魁祸首是公司核心网络维护更新后,出现了“网络系统故障”,导致流量过载,整个系统关闭,但没有披露更多的技术原因。网络安全分析师Ritesh Kotak表示,手机连接网络需要通过信号塔和带有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骨干”通信设施,所有这些设施都需要维护,而“Rogers对一个关键骨干通信设施进行系统更新时,出现了严重错误,导致了全国的服务中断。”实际上在2021年4月,Rogers就遭遇过同样的断网情况,而那一次也是由于系统更新导致的,只不过那次的规模较小,没有引发这么大的影响。Rogers公司当时把责任归咎于一家电信设备供应商的软件更新出现问题,自己却傲慢地没有吸取任何教训,这次更新则导致了更大规模的故障。 面对群情激愤,Rogers公司敷衍地表示“歉意”并提出补偿措施:通过用户的账户自动给用户补偿两天的费用,这和去年那次断网故障后的补偿方式一样。根据Rogers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报告,每位无线用户的平均月费为$57.25,如果每名用户获得两天的补偿,那么获赔金额仅为$3.82。这一态度引发强烈不满,不仅那些因此损失成百上千元的商家和企业,受影响的个人不满,连吃瓜群众都对Rogers的轻描淡写表示不满。联邦工业、创新和科技部长商鹏飞(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都看不下去了,罕见发声,称这一断网事件“不可接受”,并期望Rogers公司能补偿所有受到影响的人。在压力下,Rogers公司又在7月12日宣布将向客户提供至少5天的补偿,且强调这只是“第一步”。 需警惕 其实自去年9月以来,Rogers公司就因为家庭内讧频频登上媒体头条,两拨人都说自己才是公司的真正负责人,让人无所适从。其中一方是Rogers公司创始人Ted Rogers的儿子Edward Rogers,他之前提出希望罢免现任首席执行官Joe Natale,让公司的前首席财务官Tony Staffieri (他已在去年9月底因内斗而离开了公司)出任CEO,并重新洗牌公司领导层,但他的计划遭到其他董事会成员的反对,包括他的姐妹和母亲,最终董事会投票拿掉了他董事长的职位,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Paulina Molnar被任命为临时董事长,公司陷入动荡。然而Edward Rogers并没有因此放弃。作为该公司控股股东Rogers Control Trust的主席,他拥有97.5%的投票权,他宣布启用自己任命的由14名董事组成的新董事会,其中包括5名新董事。尽管Rogers公司表示Edward没有权力随意解雇董事或任命新董事,但Edward依然在10月24日在温哥华与其中的五名董事会成员举行了一次会议,随后宣称他已当选为新的公司董事会主席。而他的姐妹和母亲则称这次会议是非法的,继续拥戴临时董事长。这样Rogers公司陷入了拥有两个董事会的尴尬境地,每个董事会都称另一个是非法的。最终是卑诗省最高法院支持了Edward成立的新董事会,Edward也被恢复职务,并在今年1月正式任命Tony Staffieri为CEO,才让这场狗血的闹剧收场,但这次震荡也让投资者对该公司的管理和运行失去信心,Rogers公司的股票一度下降了6%。 这次大断网事故发生后,不仅Rogers的股票一度下跌,也让Rogers公司260亿加元收购另一家通信公司Shaw Communications,以进军加拿大西部省份市场的计划变得不确定。作为交易的一部分,Rogers曾承诺在未来5年,在加拿大西部省份的5G网络建设上投资25亿加元,同时设立一个总额达10亿的基金,用于发展加拿大西部省份的农村、偏远地区和原住民地区的高速网络服务,并承诺在未来3年,Shaw公司拥有的Freedom Mobile客户的通讯服务价格不会上调。由于Rogers和Shaw都是加拿大排名前4位的电信公司,这笔收购受到了加拿大联邦政府的严格审查。加拿大创新、科学和经济发展部、加拿大广播电视电信委员会(CRTC)、加拿大公平竞争局(Canadian Competition Bureau)都对这笔交易要进行审查。虽然加拿大竞争局在今年5月明确提出反对意见,但鉴于CRTC已经同意,联邦政府倾向于同意,坊间普遍估计这笔收购将能如期完成,但这次的断网事故让更多的业内人士意识到竞争局的意见是对的,即“不能任由电信行业的垄断变本加厉,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7月11日,尚鹏飞部长召集Tony Staffieri以及其他电信服务运营商的CEO举行闭门会议,讨论防止未来类似事故的方法。尚鹏飞责成加拿大主要电信网络建立一项正式协议,以减轻未来断网造成的损害,并给这些商家60天的时间来考虑具体的实施措施,包括紧急漫游,可让客户在发生故障时选择切换到另一家运营商网络;各个运营商之间建立一个沟通协议,以便在网络中断期间相互帮助;建立机制以更好地向公众和当局通报任何紧急情况,增加加拿大网络的弹性和可靠性等。他还表示,这只是政府针对此类问题迈出的“第一步”,还会有后续的措施,因为加拿大人有权利获得更好的具有创新和可负担的电信、网络服务。谈到Rogers的并购计划,商鹏飞表示他不会允许Rogers的并购行为,因为这完全与他对加拿大的通讯服务行业的期许相悖,他曾多次强调国家的通讯服务行业需要的是提高可负担性、富有创新的良性竞争。 事故发生后,加拿大独立企业联合会(Canadian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Business)主席Dan Kelly称,断网让很多小企业无法使用网上购物和外卖应用等程序,再加上无法使用借记卡、信用卡和Interac,损失惨重,Rogers公司不仅应该赔偿商家在断网期间的损失,还应提供一个月的免费服务;Interac发言人Bryan Bossin也表示,鉴于这次的教训,其借记卡和电子汇款系统将引入第二家通讯服务商以规避风险;总部位于蒙特利尔的LPC Avocat律师事务所在魁省高等法院提起针对Rogers的集体诉讼,涉及所有 Rogers、Fido 和 … Read more

暴力加息,急眼的加拿大央行能成功遏制通胀吗?

七天记者 颜宏 就在市场和经济学家普遍预测7月13日的加拿大央行议息会议上会做出加息75个基点,让加拿大的政策利率(Policy Interest Rate)调高至2.25%时,央行行长Tiff Macklem却令人震惊地宣布加息100个基点,创自1998年8月以来最大幅度加息,一下子将央行的政策利率提高到2.5%,并警告说今年还将有更多次的加息。有预测称,央行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将政策利率继续上调至3.75%。 半年四次 为了对冲持续创新高的通货膨胀率,今年央行已经加过4次息了,分别是3月2日首次加息25个基点,4月13日及6月1日分别加息50个基点,以及这次大大超出市场预期的暴力加息100个基点。市场分析称,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表明,加拿大央行的官员们在很大程度上被通货膨胀的飙升吓坏了,即使冒着造成严重经济衰退的风险,也要采取果断行动。 红色为央行利率,点线为通货膨胀率 和以往一样,央行继续将俄乌正在进行的军事冲突以及疫情以来持续的供应链混乱乃至中断作为通胀的主要驱动因素,但也承认国内的商品价格压力正在增强,还承认了去年预测通胀的增长幅度时犯下错误,过于乐观,没有能提早加息,但辩解说当时之所以预测不准,是因为受到全球宏观经济因素和国内住房成本的影响。 加拿大5月份的通胀率高达7.7%,为39年新高,远高于央行通常设定的2%目标通胀率,作为应对措施,央行于6月1日把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达到1.5%。虽然6月份的通胀数据还没有出来,但与加拿大经济息息相关的美国数据显示,6月美国通货膨胀率环比上涨1.3%,同比上涨9.1%,同比涨幅创下自1981年11月以来的新高,也超过了上个月的8.6%,更高出了普遍预期的8.8%,这意味着加拿大的数据也不会好看。 深层原因 持续的高通胀给众多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巨大压力,削弱了企业活力和经济增长潜力,加剧了社会矛盾,增加了全球经济陷入“滞胀”的担忧。而各国政府能采取的应对措施似乎只有加息。加息为什么能抑制通胀?背后的原理是政策基准利率提高,存款利率也就相应提高。利率增加后,显而易见将有更多的人愿意把钱存到银行里,而不是放到市场上投资或消费,当更多的钱存到银行里之后,市场上流动的货币就变少了。购买力减少了,商品的价格就稳定甚至回落,最终解决通胀,而且作用快,效果明显。 但是实际上这波全球范围内的通胀原因有多个方面,最主要的因素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四点:第一,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衰退,为了救市和刺激经济,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国央行都大幅放水,但随后相应的货币紧缩步骤却被新冠病毒疫情所打断。为了应对新冠病毒疫情的冲击,美联储、加拿大央行、欧洲各国央行都开启了“无上限”的量化宽松政策,被媒体形容为“开直升机撒钱”,导致各国的流动性过剩。 第二是近几年日渐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从不同层面提高供应成本,最终推升物价水平。一是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譬如,中美贸易战,加征关税直接导致进口价格上涨。二是保护主义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不能发挥比较优势。西方国家鼓吹的本地化生产,吸引跨国公司回流,导致成本洼地吸引力减弱,不再能配置最优生产要素。三是美国动辄“长臂管辖”,对特定企业和产业链进行制裁,人为中断、扭曲产业链,使供求关系发生快速变化,价格失去控制。四是贸易保护主义还通过政治施压、舆论攻击、道德绑架,让成本和价格不再是决策的优先事项。一些跨国公司受政治和舆论压力,改变供应渠道,被迫选择更贵的从而放弃特定市场的低价产品,导致产品价格上涨。总之,保护主义抑制了全球贸易发展,削弱了专业化分工,降低了生产效率,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的大敌、通胀的“病根”。 第三就是俄乌军事冲突迟迟不能结束,拖沓至今超过了140天,让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一直维持在高位,而俄乌又都是能源、农产品和金属等大宗商品的重要出口国家,价格影响最后又传导回实施制裁的各国。 第四就是新冠疫情的影响和“疫苗鸿沟”。疫情不仅没有成为全球合作的契机,反而暴露了世界治理体系的不足、加深了保护主义的沟壑、助推了通胀的蔓延。疫苗的研制成功不仅没有控制疫情,反而造成更大的隔阂。西方国家有了疫苗,不再注重防控,导致疫情反复,还大量囤积疫苗,甚至销毁过期疫苗,而贫穷国家却一剂难求,经济复苏和防疫政策的步调不一致使得全球供应链运转失序,不断推升商品成本。 面对如此复杂的因素,只通过加息这一措施根本无法扭转通胀上行的趋势,但无论是美联储还是紧跟的加拿大央行都坚称这是唯一对抗通胀的措施。不少经济人士认为,美联储升息是借抑制通胀之名,本质上促使资金回流,维护美国经济和美元霸权。当前,美国国内股市、债市、房地产市场都处于高位。即使通胀较为温和,美国也需要升息、美元升值来促使资金回流,帮助美联储缩表,减轻金融市场下行压力。再加上因为俄乌军事冲突导致的动荡、分裂的欧元区市场,更会凸显美国市场和美元的优势地位。也就是说,美联储重祭“美元升值”大杀器,收割全世界羊毛,升息不仅让全球为美国通胀买单,还要为美国金融市场积累的风险买单。 通胀长期化 明白了这轮通胀的深层原因,就可以轻易看出未来一段时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将继续蔓延,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制约因素增多,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产业链供应链在紊乱中继续重构,俄乌战事带来的粮食和能源价格高企可能更为持久,所以通胀率将持续高企。加拿大央行也不讳言,在加息声明中再次上调了对通胀的近期预测,认为今年中期的通货膨胀率在8%左右。到今年年底,通胀率将降至7.5%,并且要到2024年底,通胀才能回到2%的目标。并在加拿大经济能“软着陆”的假设下,预计今年加拿大GDP增速为3.5%,明年为1.8%;分别低于此前预期的4.2%和3.2%。不过,2024年,他们预计加拿大经济增速将恢复到2.4%,高于此前预期的2.2%。 不管未来经济的走向如何,央行如此暴力加息对普通人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首当其中就是房地产市场,由于浮动利率抵押贷款与央行的政策利率密切相关,高利率对房贷的冲击最为直接。比如对于一个30万的房贷来说,利率每增加0.5%,就意味着每月增加90元还款额,一年增加1000多元,更何况一下子增加了1%,一年就需增加2000多元还款额,还要承受通货膨胀带来的物价飞涨,特别是刚需的汽油和食品价格。2021年,政策利率在近乎零(0.25%)的情况下,住房贷款的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让很多加拿大人选择低得多的浮动利率,甚至有人在今年年初普遍预期央行将加息时还是选择了浮动利率,使得目前全国有四分之一的房主采用的是浮动利率,这些人正面临巨大的压力。而就在宣布加息的前一天,加拿大按揭贷款和住房公司(CMHC)下调了今年和明年的全国房价预测,理由就是央行的加息速度快于预期,从而导致居民更加难以负担房贷。央行也明确表示,加息能为过去两年火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通过加息,各地的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急剧性收缩”,而收缩将从2022年下半年持续到2023年。 除了房屋贷款,信用卡、信用额度、个人贷款、汽车贷款等还款额都将随着利率提高而增加,会让很多人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同时,央行的急剧加息还将使就业陷入风险之中,6月份低至谷底4.9%的失业率可能会在2023年初上升到6.2%到7%之间。 加拿大另类政策中心(Canadian Centre for Policy Alternatives)所做的一项研究曾指出,加拿大央行迅速提高基准利率以应对通货膨胀飙升的战略成功性为零,还可能引发严重经济衰退,包括让85万人失业。CCPA指出,如果央行希望通过迅速加息将通货膨胀率从7.7%降至目标的2%,那么在过去60年的历史中,加拿大央行曾三次试图用强硬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高企的通货膨胀,包括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初,但每次尝试都以经济衰退而告终,相信这次也不例外。  

病毒继续变异,何时再接种?

七天记者 颜宏 根据过去2年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经验,到了夏季温度升高,不喜欢高温的新冠病毒传播放缓,各地的疫情会进入较低增长的平台阶段,让厌倦疫情防控措施的人们可以缓口气,稍微放松一下,到了秋天再开始新一轮的疫情防控。但去年11月首次发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以及陆续出现的亚毒株改变了这个态势。自6月初至今,欧洲、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地区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都开始出现快速增长。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在奥密克戎亚变种病毒BA.4及BA.5的推动下,全球有110个国家的新冠确诊人数正在上升。由于魁省已经不再对普通人进行新冠病毒检测,而是由人们自己使用快速检测盒在家检测后,再把阳性结果上传至政府网站,但实际上很多人出现了症状后并不会主动做检测,检测结果呈阳性而把结果上传的人则更少。 虽然政府和民众无法通过新增感染人数这个以往衡量疫情严重程度的数据来判断疫情情况, 但可以通过其他的指标来窥斑见豹。污水检测的数据发现,污水中的新冠病毒数量在持续增加;新冠病毒检测阳性感染率也在增加;就连疫情三年多来非常注意防护的华裔都开始不断有人晒出阳性的检测结果。魁省因感染新冠病毒而住院人数一度下降后,又开始呈现剧烈上升态势,多次出现一天内有上百人入院的情况,医疗系统的员工因患covid-19而缺勤的人数也在上升,比如在7月5日全省有6659名医疗人员缺勤,比前一天多出312人。再比如夏季才刚刚开始,已经至少有三个度假夏令营因为出现新冠病毒感染案例而不得不关闭。Lanaudière地区的Ouareau度假营就是一个,这个营地原本应该接待150个女孩呆上一周,但因为有11名夏令营领队以及2名营地管理人员的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不得不宣布关闭营地,到7月13日再重开,而这些孩子的父母不得不再去把孩子们接回来,不少被打乱计划的家长呼吁魁省重新施行防控措施,并明确营地的防疫规则。 可怕的变种 联邦公共卫生署(PHCA)负责人谭咏诗(Theresa Tam)多次警告仅仅几个星期前,传播性更强、逃逸性更强的奥密克戎亚毒株BA.4及BA.5还占全国感染病例的不到1%,但现在已经达到了20%,增加非常迅速,很快将成为加拿大的感染主流,引发新一轮的疫情大爆发。果然,说这话还不到一个星期,到7月1日的加拿大国庆日,BA.5占全国大部分地区感染病例的近70%。魁省公共卫生主任Dr. Luc Boileau在上一次的疫情通报中也指出,虽然魁省的主流感染人群还是BA.2.12.2,但BA.5比其他毒株的传播更快。 根据目前的研究,BA.4和BA.5似乎主要感染上呼吸道,而不是原始毒株的感染肺部,导致致病程度似乎比以往要轻,但对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老年人等高危人群仍有更大的重症风险。同时,即使是轻症也可能非常具有破坏性。更可怕的是,BA.5将奥密克戎变异病毒的免疫逃逸能力扩增到全新的高度,远远超过其他变异毒株,包括BA.1.1、BA.1、BA.2.12.1 和 BA.4,无论是感染新冠病毒还是接种疫苗还是二者皆有产生的抗体都无法阻止反复感染,是目前为止最糟糕的变异毒株。这也是为什么2022年才过去6个月,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死亡人数。 这还没完,一种由奥密克戎变异亚毒株BA.2变种进化而来的、编号为“BA.2.75”的奥密克戎毒株新型变种正在引发以色列等国科学家的高度关注。它被称作“第二代变种”,与上一代BA.2相比,这一变种具有G446S和R493Q两个关键突变,其中G446S将导致抗原特性变化,帮助病毒突破现有疫苗等构建的免疫屏障,R493Q则提高了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能力,因此BA.2.75非常值得进一步追踪,并且它传播速度快、地理分布广,需要密切关注。截至7月2日,各国研究人员在“GISAID”等国际新冠病毒基因组数据库中发现了85个BA.2.75变种的基因序列,最早出现在6月初来自印度的基因序列中,之后迅速出现在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等其他7个国家。由于各国共享的新冠病毒基因组数量仅为全球新冠病例数的“冰山一角”,因此感染BA.2.75变种的实际人数远远不止85人。不少免疫专家担忧这一变种可替代正在流行的BA.2、BA.4等现有变种,在全球掀起新的疫情高峰。 第四针疫苗 随着疫情曲线在全国范围内抬头,越来越多的防疫专家开始呼吁重拾之前的防控措施:接种疫苗、佩戴口罩、勤开窗通风、户外社交等等。联邦卫生部长Jean-Yves Duclos就对媒体表示,两剂新冠疫苗已经不够,在可预见的未来,加拿大民众将需要每9个月就接种一剂新冠疫苗加强针。加拿大国家免疫顾问委员会(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NACI)早在今年4月就强烈建议80岁及以上、免疫力低下的高风险人群接种第4针新冠疫苗即第2剂加强针;后来又把年龄限制降低到60岁。目前加拿大大多数省份还没有对普通民众开放第四针新冠疫苗的接种,但魁省早在5月4日就对18岁以上的民众开放了第四针疫苗接种,以保持民众的新冠病毒保护能力。由于现在可供接种的疫苗都是针对原始新冠病毒研制的,针对奥密克戎变种毒株研制的疫苗还没有上市,很多民众就在犹豫到底应该现在就去接种第四针还是等到秋天接种奥密克戎版的加强针。对于这个问题,多个防疫专家都表示,如果年龄在60岁以上或者健康状况脆弱的人应该立刻就去接种第四剂疫苗;如果年龄不到60岁,个人健康状况良好,且已经接种了第三针疫苗,可以等一等再去接种;但如果计划今夏出门旅行或者探望健康状况不太好的人也应该尽快接种第四剂疫苗。 根据魁省的规定,18岁以上的民众可在接种前一剂疫苗的3个月以上或更长时间后接种下一剂或者加强针,而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研发的疫苗最早秋天才能上市。其实自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被发现后,世界各地的疫苗研发机构就开始了新一轮的研发竞赛。mRNA新冠疫苗研发的龙头企业莫德纳也在6月9日公布了其研发的二价新冠候选疫苗mRNA-1273.214加强针的最新临床数据。所谓二价疫苗是指它既针对新冠病毒的初始毒株,也针对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各种变异亚毒株。数据显示,与原始的新冠疫苗相比,50微克(µg)加强剂量的mRNA-1273.214达到了所有预先指定的终点,其中对奥密克戎变体一个月后的中和抗体反应也优于原始疫苗,接种二价新冠疫苗加强针的人群对奥密克戎的中和抗体水平是接种原始疫苗加强针人的1.75倍。另外,该疫苗的加强剂量耐受性普遍良好,副作用与50微克剂量水平的原始疫苗加强剂量相当。莫德纳公司还表示已经将中期分析和数据提交给监管机构审查,并希望这款二价疫苗加强针在夏末上市。 加拿大卫生部6月30日证实莫德纳公司正式申请核准紧急使用该公司新版二价新冠疫苗,以对抗新冠病毒的原始毒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毒株。而谭咏诗则在稍早时候表示仍在等待疫苗制造商提供有关新版疫苗配方的详细数据以供审批,核准时间取决于数据资料的提交速度和补充材料的及时提供,最快也要到8月底或9月初。另一家疫苗生产商辉瑞公司的新版疫苗进展程度与之类似,但是这两家疫苗公司的新版疫苗都是针对奥密克戎的初期变异毒株BA.1的免疫反应而研制的,但现在无论是美国还是加拿大,主流感染病毒已经不再是B.A1,而是BA.4和BA.5亚型变异毒株了,到了8、9月份,可能主流感染毒株已经再次变更。 莫德纳公司在美国FDA一个疫苗专家小组表现出更倾向于支持使用针对BA.4和BA.5变异株开发的疫苗后表示,该公司有能力在9月前推出数亿剂的针对BA.1的二价疫苗,但如果监管部门要求疫苗制造商设计一种对抗目前占主导地位的BA.4和BA.5的疫苗,那将需要等到10月下旬或11月初才能完成开发。辉瑞公司也表示,该公司已经生产了大量的针对BA.1的疫苗,同时已经准备好能在10月初推出针对BA.4和BA.5亚型变异株的疫苗。 其实,业界公认的观点是经过两年多来的实践表明,若想通过接种疫苗实现零感染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但现有疫苗对于防重症和死亡的作用显著。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哪个版本的新冠疫苗在减少重症和死亡方面仍可以提供最基础的保护,大可不必为疫苗赶不上病毒变异的迭代而焦虑,至于什么时候去接种加强针,民众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判断。  

从独立日枪声看美国社会

图片

七天记者 颜宏 刚刚过去的7月4日是民众庆祝美国第246个“独立日”的大日子,却上演了一幕幕“魔幻”画面:远处是空中绚丽绽放的,象征美满幸福的璀璨烟火,近处则是满脸惊恐的民众四处奔逃,混杂着尖叫声、哭喊声和警笛声。根据事后的统计,这一天全美各地共发生184起枪击,造成220人死亡,570人受伤。今年以来美国平均每天死于枪击的人有100多,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死亡人数却一下子翻倍,真是让人唏嘘。其中最严重的枪击案发生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北部的富裕社区高地公园(Highland Park)。当天上午10点开始独立日游行,喜气洋洋的游行队伍在行进,路边坐满了前来观赏的民众,但游行刚刚开始15分钟,就有人从一座服装店的屋顶上向游行队伍和民众开枪射击,连续的枪声很快让现场的人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于是不顾一切奔逃,但还是有6人被当场打死,30多人受伤,开了70多枪的枪手克里莫(Robert E Crimo III)则混在人群中逃离了现场,潜逃9个小时后被警方抓获。 富裕家庭的另类 根据目前已经获得的信息,克里莫于2000年9月20日出生在该市的一个富裕的意大利裔美国家庭。父亲Bob Crimo在当地经营着2家餐厅,还曾在2019年竞选过高地公园市市长,但没有成功。母亲Denise Pesina则是摩门教徒,也是一名另类疗法治疗师,经营着一家名为Trilogy Energy Systems的治疗中心,使用她创立的“全方位治疗法”来治疗慢性病、精神问题、情绪和精神创伤、心灵觉醒和复苏等各种问题。根据公司简介,Denise 曾在上海大学中医系和位于新墨西哥的阿育吠陀学院学习过。不过她在2015年曾有过一次被捕经历,当时是警方接到家庭纠纷的报警电话后以涉嫌家暴而将她逮捕的。 克里莫在家中三个孩子中排行老二,平时寡言少语,小时候参加过童子军,后来表现出暴力、感觉受忽视而愤怒等迹象。高中毕业后没有上大学,去了一家名为Panera Bread的连锁店工作,但疫情爆发失业后就再也没出去工作。他自11岁开始就深深迷上说唱,在网络上化名为“Awake the Rapper”发布说唱视频,自己描述为“来自芝加哥的说唱歌手、词曲作者、演员和导演”。他在其个人频道发布过多首单曲,作品在串流平台Spotify累计破万人收听,最有名的歌曲如《在我心中》(On My Mind)、受“匿名者Q”(QAnon)启发的《我是风暴》(I Am The Storm)等,他还向粉丝透露,在Spotify上每月拥有超过16000 名听众,个人净资产有10万美元。 不过在他发布的多个说唱视频中,都曾出现了暴力和大规模屠杀的血腥画面。在某个MV里,克里莫头戴战斗头盔,戏谑地在教室里抛撒子弹。而在去年10月发布的一首歌曲里,提到自己在计划一场“生死攸关的行动”,配合的却是一副手绘图片:一个人手持步枪,指着一个趴在地上的人和一个高举双手的人。整首歌曲里充斥着血腥,甚至出现了受害者浑身是血,以及一张刺杀前总统肯尼迪的凶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Lee Harvey Oswald)的剪报。 在2019年,他曾两次吸引警方的注意。第一次是4月份,他自己拨打911电话,说要自杀,警方曾上门调查;第二次是9月份,他对家人威胁说要“杀死所有人”,于是惊恐的家人报警,警方上门后没收了他的16把匕首、剑和刀,由于缺少合理的拘捕理由,没有对他进行逮捕。 他在2019年12月申请持枪许可证,并顺利获批。警方后来解释说,当时没有充足证据证明他构成“清楚、即时的威胁”,因此批准其持枪许可。之后,他合法地购买了5只枪,包括一把螺栓式步枪、一把散弹枪、一把手枪以及案发时使用的、威力巨大的AR-15步枪。而他所生活的伊利诺伊州是全美枪支管控最严格的州之一。 尽管目前警方还在调查他开枪的动机,但表示他为此准备了至少几个星期,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当天他穿着女装先是携带枪支通过一个消防梯爬到一座服装店的楼顶,居高临下无差别的向着人群射击,而他选择的射击点很难被从外面看到。之后他把步枪留在原地,伪装成女人混入惊慌失措的人群,还细心地使用假发掩盖脸上有特色的纹身。成功回到家里后,他没事人一样跟母亲借车外出。警方找到了留在屋顶的Smith & Wesson 生产版AR-15自动步枪,还发现了83个弹壳和3个充电器,通过枪支信息很快锁定了凶犯,并在下午2点搜查了他的家,发现了多把枪支,对他个人以及所驾车辆的信息描述也很快分发到各地,张开了一张搜捕的天罗地网。 克里莫开着母亲的车先是前往威斯康辛州,计划到首府Madison市一个聚会上再次大开杀戒,为此他在车里放了另一只AR-15步枪。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他又改变了主意,驾车返回伊利诺伊州。晚上6点半左右,他的汽车被发现,警察试图在一个交通检查站将他拦下。克里莫惊觉后曾试图逃跑,但警方呼叫了增援,经过短暂的追逐后他放弃了抵抗,很配合地被逮捕。 目前这起枪击案的死亡人数已经上升到7人,一名伤者被送到医院后最终抢救无效。有两名受害者是一对夫妇,事发时正带着2岁的儿子Aiden观看游行,他们中枪后,一名外国女游客冒险救起这名男孩逃离现场,后来又求助于当地的一对夫妇帮忙照顾。这名奇迹般没有受伤的男孩一下子成了孤儿,当天晚些时候被警方交给了他的祖父母。为了帮助这名可怜的男孩,人们在众筹网站的捐款一天内就超过了10万美元。 克里莫被捕后在庭审中承认自己向游行人群射击,目前面临7项一级谋杀指控,可能会被判终身监禁。 左右互搏 枪击案发生后,克里莫的个人情况立刻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而他又在社交媒体上传了大量的个人照片和视频,虽然他的社交媒体账号都已经被封禁,但推特网友们还是通过留档内容挖出了不少信息。在这些照片和视频中表现出的他却过于“缝合”,从MAGA(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白人至上、安提法(Antifa,极左翼反法西斯团体)、阴谋论的4chan、再到LGBTQ+等都有体现,于是引发美国各个群体的大“甩锅”,纷纷指责他是对方的粉丝,是对方阵营孕育了这个冷血杀手。 在外表上看,他在发布照片中的粉色双马尾、脸上的纹身、说唱艺人等元素都显示他是一名左翼的自由主义者,他也曾在个人账号说明中称自己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还在脖子上纹了个玫瑰图案,而这个图案与美国民主社会党的logo非常类似;他曾发布过一张安提法标志的图片和一系列带着黑色头盔、蒙着黑色面巾的具有安提法风格的照片,似乎都显示他是左翼。但同时,在2021年1月2日上传至YouTube的一段视频中,克里莫和一群特朗普的支持者在机场外等待特朗普车队。当车辆驶过时,克里莫拍了段自拍,脸上有他独特的纹身。他还在2021年6月27日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张他身披特朗普旗帜的照片,笑的很高兴,配文是“Spam”。除此之外,他被拍到于2020年9月29日在芝加哥郊区诺斯布鲁克参加特朗普的集会,当时他打扮成《Where’s Waldo》中的造型。这场集会的气氛非常紧张,不戴口罩的特朗普支持者要求推倒当地一个标识着全美新冠死亡人数的牌子,而反对者则要“绝对”保留这块牌子,双方一度剑拔弩张,不知道身在其中的克里莫当时是站在哪一边的。而从他支持拥枪,并购买多只枪支来看,他的立场又应该是右翼。另外,他的社交媒体头像使用的符号与芬兰的极右翼组织芬兰西苏(Suomen Sisu)的logo及其相似。 如果从他社交媒体的点赞和转发来看,他的标签就更多了,他给总统拜登点过赞,给疫情防控措施点过赞,给很多二次元的内容点赞,包括后来转变为右翼大本营的4chan网站内容以及宣传LGBTQ等的内容。一位与他共同创作过歌曲的推特网友表示他既不是安提法也不是MAGA,他就是一个完全脱离现实的孤独的瘾君子,被左翼和右翼的审美所吸引,但没有信奉任何一种。 网友们的相互甩锅并不能解决美国的枪击问题。今年以来,地铁枪击、超市枪击、小学枪击、独立日枪击……美国发生的大规模枪击案一次次刷新着人们认知的底线。而在社交媒体上大火的一张枪击循环图道出了美国的无奈,“枪击泛滥”这一社会顽疾在美国看不到被彻底消除的希望。 这张手绘图片以箭头连接了数个词组,形成了一个诠释当下美国社会现状的“完整闭环”,依次是:枪击事件(Mass Shooting)→媒体狂欢(Media Extravaganza)→反思与祈祷(Thoughts & Prayers)→社交媒体枪支议题辩论(Social Media Gun Debates)→没人真正做了什么(No One Actually does Anything)→恢复如常(Back … Read more

最高法快速右转 美国重回政教合一?

美国围绕妇女堕胎权再起争执新一轮政治和社会动荡不可避免- 加拿大七天资讯网SEPT DAYS

七天记者 颜宏 短短不到一周时间,美国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连续推翻多个影响美国社会、乃至全球政治的多个重磅法案,让全世界惊呼“美国到底怎么了?” 先是6月23日,9名大法官组成的美国最高法院以6:3的票数,判决纽约州在1913年生效的一项规定民众不能随意携带枪支外出,除非有正当理由的法令违宪。这项法令规定如果个人想要在家庭外面的环境携带枪支,则必须证明有“正当理由”,方可获得“拥有并携带”隐藏的“手枪”的无限制许可证,只有在取得许可后才能合法在公共场合隐蔽携带手枪。在美国,有25个州允许人们在公共场合携带枪支时,不需要事先获得许可,而其他几个州则要求人们需要先获得许可证,但不要求申请人证明他们有携带武器自卫的必要。而纽约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夏威夷州、马里兰州、马萨诸塞州、新泽西州和罗德岛州等另外六个州属于最严格的范畴,不仅要求人们要有执照,而且要求那些在家庭以外的地方携带手枪进行自卫的人必须证明自己有这么做的特殊需要。于是纽约州步枪和手枪协会和未能如愿在纽约州获得许可证的罗伯特‧纳什(Robert Nash)和布兰登‧科赫(Brandon Koch)一起对这项规定发起司法挑战,起诉纽约州政府违宪。随着特朗普任命的三名支持持枪权利的保守派大法官陆续到位,最高法院不愿意审理有关宪法第二修正案(保障民众拥有及佩带武器之权利)相关案件的态度发生重大转变。在最后一名法官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进入最高法院六个月后,最高法院同意审理这起诉讼案件,在2021年4月调取了卷宗,11月开庭审理,判决结果在今年6月23日宣布,这一判决结果会对美国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口产生影响。 6月24日,美国最高法院正式宣布了早就泄露的“罗伊案”判决书(《七天》报第797期对此有详细报道)。理由是当初的判决是把堕胎权解释为隐私权的衍生品,而隐私权并不是美国宪法明文规定的基本权利,因此妇女是否有堕胎权应该由民选的各州政府决定。这个判决一出,全美各地爆发此起彼伏的堕胎和反堕胎抗议。共和党执政、早就准备多时的阿肯色州、肯塔基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苏里州、俄克拉何马州、南达科他州、犹他州和亚拉巴马州等9个州的堕胎禁令立即生效,规定实施堕胎是一项重罪,可判处多年徒刑,即便针对强奸或乱伦的堕胎也不能例外,还有12个州计划在近期内推出堕胎禁令。不光美国总统拜登、民主党痛批这一判定是开历史倒车,就连美国的坚定盟友,如英国首相约翰逊、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法国总统马克龙等西方国家领导人都在批评这是美国人权的倒退。 这还没完,美国最高法院又在6月27日以6比3判定华盛顿州一所高中的橄榄球教练因在赛场上祈祷而被解雇案违宪,理由是这名教练的祷告相当于私人言论,受到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不能受到学校的限制。本案中的教练约瑟夫·肯尼迪(Joseph Kennedy)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他于2008年开始执教时最初是在比赛结束时独自在50码线处祈祷。然后开始陆续有学生加入他的祷告,祷告地点除了在赛场上,还转移到更衣室,他也开始渐渐在祷告中发表涉及宗教的简短励志讲话。一直到2015年,当地学区接到投诉得知此事后,要求他停止这种做法。于是肯尼迪不再在更衣室和球场上带领学生祈祷,但是希望他本人能继续在球场上祷告,同时由学生们自愿决定是否加入。由于担心侵犯到其他学生宗教自由的权利,学校要求肯尼迪不要在比赛结束后仍是教练身份的时候下跪祈祷,但遭到肯尼迪的拒绝,于是学校让他带薪休“行政假”。赛季结束后,他也没有和学校续约,而是提起诉讼,认为学区侵犯了他在宪法第一修正案下的权利。但美国第九巡回上诉法院驳回了他的请求,认为他的祷告不属于私人言论,不受第一修正案保护。不服判决的肯尼迪一直上诉至最高法院,这回他得到了支持。这个判决结果一出来,就被普遍认为“或迈出公立学校重启祷告的第一步”,以及扩大一些宗教实践在美国其他公立学校环境下的可接受度。其实不止这一判例,仅仅最近两个月,美国最高法院已经做出至少3次有利于宗教表达的裁决。包括判定缅因州将宗教学校排除在学费援助计划之外的行为违宪;判决允许一个基督教团体在波士顿市政厅悬挂带有十字的旗帜,理由是这可“促进该市不同社区之间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重回政教合一? 众所周知,美国虽然是由清教徒建立起来的国家,但美国建国先驱们是在以宗教的热情追求世俗的权利,达到目的后就在宪法中规定了政教分离等条款保护民众的宗教自由。比如在总统宣誓就职时手要放在《圣经》之上向上帝宣誓,似乎基督教是其国教,但在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也规定“国会不得制订关于设立国教或禁止宗教自由之法律。”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1962年,美国最高法院曾裁定公立学校支持祈祷是一种违宪行为。随后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禁令:1963年禁止在学校阅读圣经,1980年禁止在美国课堂上教授宗教十诫,1985年又禁止了学校内的宗教性默哀,1992年禁止毕业仪式上祈祷,2000年又禁止了某大学橄榄球比赛前的由学生主导的祈祷仪式。随着美国社会的日趋世俗化,人们很难想象21世纪的美国社会还会再经历一次宗教复兴运动。但事实却是美国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正在经历着又一次宗教大觉醒运动。 从本质上讲,宗教是一支保守的力量,但美国宗教界也有自由派与保守派之分。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自由派曾长期影响美国的政界、学术界和新闻界,保守派则主要在基层、民间、商界及南方地区活动。宗教保守派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主要关注个人信仰与道德问题。所以,保守派主流的福音派就不主张参与政治,甚至厌恶政治。他们认为世俗世界是肮脏的,信徒应该避免介入。 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许多福音派领导人逐渐认识到政府与大众文化日益世俗化的危害,他们意识到必须从教会走向社会,从着眼于个人“重生”转向参与公共政治。于是出现了一系列基督教右翼组织。例如,“基督教之声”、“道德多数派”、“宗教圆桌会议”。到了90年代,美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三大基督教右翼组织:“基督教联盟”、“美国关注妇女协会”、“关注家庭协会”。在这些宗教右翼组织的带动下,美国南部“圣经带”地区几乎成为福音派的天下。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后,宗教势力开始有意识通过与政党的结盟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于是宗教需要借助政治来表达自己的世俗关怀,政客需要借助宗教来赢得选民,以实现自己对权力的诉求,最终形成了宗教右翼与日趋保守的共和党的深度绑定,其结果就是宗教保守主义日益共和党化,共和党正逐渐宗教保守化,最终在2016年总统大选中选出了总是让自己被一小群福音派牧师包围着的特朗普。 不管特朗普的言行有多么乖张,多么特立独行,多么在正常人眼里不靠谱,但特朗普本人以及他的支持者坚信他是“天选之子(The chosen one)”,是上帝派来拯救美利坚的。他也确实有着难以想象的运气,居然在任上四年里任命了3位最高法院的大法官,让最高法院保守派和自由派法官的比例由原来的5比4,其中一个虽然是保守派却似乎非常注重维护最高法院不涉政治印象、经常左右摇摆的首席大法官,变成了6比3。要知道,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是终身制的,法官如果不是死在任上或者自己决定退休,可以一直干下去,有的总统根本没有机会任命法官。特朗普不仅一口气任命了三个法官,个个还都很年轻,可以长期保证美国社会向宗教保守方面转向。无怪乎有政治评论人士说特朗普任期4年给美国留下的最大政治遗产,就是任命的这三位坚定的保守派大法官改变了最高法院的自由与保守平衡,他们将长期而彻底地影响美国社会。同时,最高法院的保守派大法官多是原教旨主义的拥趸,包括特朗普任命的这三名大法官,放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上就是将宪法文本的权威建立在制宪者的意图之上,也就是说法官们在解释宪法的有关内容时必须遵守立宪者的原意,不仅是字面上要符合原意,含义上也必须一致。其实美国宪法解释的原教旨主义有着天然的缺陷,比如如何知道制宪者的意图,毕竟他们已经死了几百年;再比如哪些制宪者的意图应该遵循?是整个制宪会议还是制宪领导人?抑或是批准这些协议的各个州政府?现在这个拿着1788年成文的宪法以及当初的社会生态来套21世纪生活的影响正在显现。 6月28日,多次鼓吹美国要建立神权国家,美国政府必须服从基督教会命令的科罗拉多州共和党籍众议员劳伦·博伯特(Lauren Boebert)在科罗拉多州第三国会选区击败对手,赢得了初选。她在竞选造势时对信徒们发表演讲时指出已经“受够了政教分离”,号召基督徒为上帝“发声”,以驱逐“不义的政客——腐败、骗人的政客”,并用“上帝的正义男女”来取代,她公开主张的“教会应当指导政府,而不是政府指导教会。”只是美国社会大地震的前兆,未来还会听到更多类似的说法。  

155周岁!加拿大,生日快乐!

七天记者 梓丰 今年的7月1日不仅是加拿大建国155周年的大庆,还是新冠疫情爆发两年来首次没有疫情防控限制的节日,各地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加拿大国庆俗称“加拿大日”(Canada Day),原本是为庆祝英国在加拿大的三块殖民地合并为一个联邦的,而这个联邦就是加拿大的前身。 加拿大联邦的诞生 1861年,主张工业化和西扩的美国北方各州和以蓄奴为主种植园经济的美国南方各州之间爆发了残酷而血腥的内战,也让美国同英国北美殖民地的关系紧绷到了极点。尽管英国和加拿大并没有明确支持蓄奴的南方各州,还是跟美国北方各州之间产生了许多矛盾。英国虽然声称保持中立,但显然更同情南方各州,并在暗中提供资金,甚至主张让当时的殖民地加拿大与南方联合,以达到削弱美国实力的目的。这既引发了加拿大国内的强烈不满,也引发了美国北方上上下下对加拿大的强烈愤慨,发动了数场针对加拿大的战争。随着战争胜利的天平逐步向美国北方倾斜,对期望南方战胜而防止自身被美国吞并的加拿大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仅是安全受到威胁,经济上也面临美国的制裁,再加上英国为应对来自德国的威胁而打算从加拿大撤回大量军队,这些都迫使当时的加拿大殖民地之间不得不团结起来,考虑如何从英国手中夺回自治权,建立自治领,从而能够从美国南北内战的浑水中撤出。于是在1864年至1867年之间,来自不同殖民地领域的代表们分别在爱德华王子岛的夏洛特镇(Charlottetown)、魁省的魁北克城和英国的伦敦市举行了三次讨论大会,确定了联邦的构架、联邦和省之间权利分配等各种细节问题,并向英国议会提交了《英属北美法案》(British North America Act)。1867年3月29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签署了这个法案,并从当年的7月1日开始实施。即使《英属北美法案》并没有给予加拿大完全独立的地位,加拿大仍然是大英帝国的一部分,英国女王依然是加拿大的元首,英国依然管理着加拿大的外交和国防事务,但一个被称为加拿大主权(Dominion of Canada)的新国家从此诞生,并且拥有四个省份,分别是今天的新斯科舍省、新不伦瑞克省、魁北克省和安大略省,人口350万。被誉为“加拿大国父”的麦克唐纳(John A. Macdonald)受命组成临时政府,很快他就召集、举行了第一次联邦选举。 加拿大因此成为英帝国的第一个自治领,因而也成为大不列颠帝国治下的一个既分离又从属,或者说自治但不完全自主的半独立国家。这样的国家身份及其半独立地位影响了加拿大的发展道路、政治制度及经济模式,也长久地影响着加拿大人的国家想象和国家诉求。 这之后,每年的7月1日被称为“自治领日”,并在1879年被正式确定为节日。1982年10月27日根据《加拿大法案》改名为“加拿大日”。每到国庆日这一天,在首都渥太华的国会山庄前都会举行盛大的庆典集会、文艺演出和焰火晚会,有时候还会有飞行表扬,全国各个城市也会用诸如大蛋糕分享、焰火晚会、文艺演出、花车游行等多种方式来庆祝。各家各户的门上、窗口上甚至车辆上都插上国旗来表达庆祝。走在街上的民众或是手上拿着小国旗,或是在脸上画上加拿大国旗,穿戴着具有加拿大字样或枫叶旗图案的衣服或帽子等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蒙特利尔活动 通常蒙特利尔的国庆活动集中在老港和市中心两个地方,老港是官方活动,市中心则曾是民众参与度最广的国庆大游行,但在疫情的影响下,这个喜闻乐见的游行活动今年还是被取消了,这是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连续第三年被取消。 老港的官方庆祝活动从7月1号下午1点开始,现场有军队的野战车、卡车,还有皇家骑警以及加拿大军队士兵与民众见面,合影留念,以及传统的21响礼炮。 下午2点开始,老港St. Pierre广场有各式各样的为孩子们准备的游玩项目,如充气城堡、画枫叶或蝴蝶脸、各种游戏等,还会分发纹身贴和加拿大国旗。2点半,广场上开始分发传统的国庆大蛋糕。 晚上7点半,国庆音乐晚会正式开始,今年邀请的歌手有Samian、Naomi、Matéo、Annie Villeneuve、Marc Dupré等魁省知名音乐人。晚上10点,以漫天绚烂的焰火结束一天的庆祝活动。 联邦诞生地夏洛特镇活动 每年在联邦诞生地夏洛特镇都会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庆祝活动,今年的活动从上午9点以儿童铁人三项开始,这个活动旨在较短的距离内让儿童体验铁人三项活动; 11点,鸣礼炮21响; 12点-晚上7点,各种家庭活动; 下午1点,庆祝活动正式开始; 下午1点30至晚上10点,音乐会,邀请著名的音乐人和乐团分时段表演。 晚上10点,烟火表演。 渥太华活动 渥太华警方已经提前预警说正值155周年国庆,再加上因疫情在过去两年被取消的直播庆典和演出今年都将恢复举行,涌入渥太华参加国庆活动的各地民众会更多,庆祝规模也比疫情前要大。2019年国庆日有5万6千人参加了国会山的国庆庆祝活动,预计今年的参加人数将超过这一数值。 本来国庆日的重头活动历来在首都渥太华的国会山,但今年由于国会山维修,可容纳的人数大幅减少,因此庆祝主场地设在了战争博物馆(Musée canadien de la guerre)门前广场和毗邻的Le Breton Flats公园,国会山只有一些零星的小活动。庆祝活动从上午9点开始,持续到晚上10点半。传统的升旗、卫兵换岗仪式、21响礼炮、音乐会、雪鸟飞行表演等庆祝活动将悉数登场,CBC 及ICI Radio-Canada也会像往常一样全程直播。在Place des Festivals Zibi还有各种适合带孩子的家庭活动。比如在Giant Tiger区品尝美食,乘坐微型VIA Rail火车,观看Kumpa’Nia剧团表演等。 另外,战争博物馆将在7月1日免费开放,渥太华-卡尔顿公交系统和Outaouais公交系统国庆日也将免费。计划开车前往的人需要提前准备,做好交通拥堵和改道的预期,并随时查询市政府网站的交通、路况信息。 华裔作画庆国庆 多伦多的一名华裔画家陆凌雷在国庆前夕推出油画新作“This is Canada – 155th”,试图描述一个自由、民主、宽容和多元文化的加拿大历史进程。为了创作这幅画,他整理了学过的加拿大历史资料,经过反复思考分析,最终决定以移民局出版的《Discover Canada-Canada’s … Read more

盘点魁省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

Les 25 ans du déluge du Saguenay | « Je vais mourir avec ça » | La Presse

七天记者 梓丰 6月16日下午,魁省南部和中部地区以及安省部分地区遭遇强雷暴天气,并伴有大冰雹和强阵风,导致魁省至少3.6万户家庭断电。受影响最严重的是南岸的Montérégie地区,有1.5万户断电,其次是蒙特利尔,有1.2万户断电。蒙特利尔的蓝线地铁Snowdon 和Saint-Michel段以及绿线地铁的Angrignon地铁站一度因进水而停止服务;特鲁多国际机场也有数十架航班被延误或取消。部分地区的阵风达到每小时90至110公里,而有的地区降落的冰雹直径超过5厘米,让很多果园、葡萄园损失惨重。短时间的强降雨也让蒙特利尔的部分立交桥或隧道积水,导致多辆汽车抛锚,还迫使蒙特利尔非常罕见地在没有对水进行处理后就直接排放到圣劳伦斯河,以缓解排水系统的压力,但还是有数十个地下室被淹。这是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强雷暴天气第二次影响魁省南部和安省的许多地区,造成停电、洪水和各种其他破坏。这次的强雷暴天气和5月21日那次一样由名为“derecho”的气候现象所导致,这是一种罕见的、快速移动的温带深层对流天气现象,会产生非常强烈的暴风雨。上次强雷暴天气的风速高达每小时130公里,把很多电线杆和大树连根拔起,造成安省和魁省11人死亡,90万家庭停电,其中仅魁省水电局一家就已经造成7000万元的损失,而受灾家庭、企业以及受影响市政府的损失还没有统计出来。 与此同时,魁省北部Saguenay地区的La Baie小镇连日来遭遇暴雨袭击,发生多处山体滑坡,100多座房屋被疏散,因为疏散地区的地层极其不稳定,被迫疏散的家庭可能会长达数周甚至数月无法回家。魁省政府为此在6月19日宣布该地区进入紧急状态,随后又延长了紧急状态的时间。6月22日,魁省省长François Legault来到该地慰问受灾民众,承诺将受损房屋的重建资金从26万元提高到37.5万元,每天的生活补助从20元提高到40元。这次的山体滑坡虽然造成的损害有限,也没有人伤亡,但还是让人自然而然想起该地区发生在50年前的山体滑坡灾难,最终导致31人死亡,数百家庭流离失所,是魁省历史上最严重的土层不稳定灾害。借着这个契机,让我们来盘点下魁省历史上最严重的5场自然灾害。 Saint-Jean-Vianney山体滑坡 1971年5月4日,Saguenay地区的有着近1300居民的Saint-Jean-Vianney小镇在连日暴雨的影响下发生山体滑坡。山体突然掉落了大约30米,形成了一个峡谷,泥石流通过这个峡谷流向下方的河谷,沿途吞没所有的东西:道路、汽车、房子以及房子里面的人,最终摧毁了41座房屋,导致31人死亡,其中12人至今没有找到骸骨。 事后进行的研究表明,这个地方大约在500年前就发生过一次严重的滑坡,但当时无人居住也没有任何记录。该地的粘土地质情况极不稳定,很容易发生滑坡。灾难发生后,当时的魁省Robert Bourassa政府认为这个地区不适合居住,下令全体居民搬迁,易地安置,目前这里除了几个纪念性标识外,已经被草木所覆盖。 1998年冰灾 1998年1月5日至10日,在80多个小时内,一系列的冻雨波及安大略省东部、魁北克省南部、纽约州北部,佛蒙特州、新罕布什尔州和缅因州部分地区。室外的一切都被厚重的冰层所包裹,在冰层的重力下,树木、电线杆、电缆通通被压变形乃至倒塌。而重灾区的魁省有超过1000座输电铁塔被压倒,导致四百万人没有电力供应,至少25人被冻死,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同时因道路湿滑,被倒塌的树木、电缆等障碍物阻断,导致救援缓慢。1月7日,新不伦瑞克省,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向加拿大军队求援。1月8 日,代号为“修复行动”的救援展开。超过15,000名士兵被派遣至灾区。这是加拿大历史上应对自然灾害的最大兵力部署,也是自朝鲜战争以来的最大的军队集结。这场冰灾导致美国和加拿大35人死亡,945人受伤。 Saguenay大洪水 1996年7月上旬开始,受大西洋飓风Bertha的影响,魁省的Saguenay地区几乎每天都在下雨。河流和湖泊的水位线升高至极限,各个水电站大坝的水库也被填满到最大容量。然而更大的暴雨在7月9日凌晨开始后,下了足足50多个小时才停下来,降雨量一度达到了279毫米,总降雨量甚至达到了尼亚加拉大瀑布四个星期水量的总和。但最致命是7月20日凌晨5点左右,一座水电站大坝突然坍塌,形成了一个23米×5米的大洞,超过3000万立方米的洪水由此奔涌而出,在森林中冲出一条20米深的沟渠,吞噬着周围的一切。最终这场洪水摧毁了488座房屋,损坏了1230座房屋,16000人被疏散,10人不幸遇难。洪水中一座屹立不动、且外结构毫发未损的小白房子后来被改造成一座纪念馆,2005年对公众开放。 事后的调查发现,Saguenay位于一个地质断层沟,这样的地理环境加剧了极端降雨造成的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的严重程度。 魁北克城山体滑坡 1889年9月19日,同样经过连日大雨的冲击,魁北克城cap Diamant地区发生山体滑波,泥石流在留下下面的圣劳伦斯河时带走了Petit-Champlain大街的一部分,摧毁13座房屋,里面有36个家庭居住,最终导致43人死亡,75人受伤,最小的仅10个月。 Charlevoix 地震 1663年2月5日,魁省Charlevoix地区发生7.9级地震,远在纽约都有震感,并导致严重的山体滑坡,让很多房屋倒塌,但没有人员伤亡的记录。Charlevoix地区是加拿大最活跃的地震区之一。这次大地震之后,该地区还发生了4次破坏性地震,其中1791年的7.0级地震,1860年的6.0级地震,1870年的6.5级地震以及 1925年的6.2级地震。 其实蒙特利尔、渥太华和魁北克城都位于安大略省东部与魁北克省南部的地震活跃带上。好在这些年来,这一地震带上时不时发生3、4级别,不会造成太大破坏的小地震,释放了地壳压力,避免了灾难性的大地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