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媒河南行:中国翰园碑林寻墨情

20241023111206_IMG_1620

10月23日,由中国新闻社、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联合主办的“行走中国·报道中国 海外华文媒体河南行”活动持续在河南开封举行,来自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的21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中国翰园碑林,亲身体验了历史悠久的传拓技艺。 中国翰园碑林,将书法碑刻艺术与山水园林景致完美融合,于2009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书法名园”。园区北部,4000余方精心镌刻的艺术碑石,汇聚了历代书法名家的精品力作,犹如一部生动的中国书法发展史画卷。 传拓,这项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技艺,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记录与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桥梁。它利用宣纸与墨汁(或特定颜料),精妙地将碑刻、器皿上的书法文字或精美图案复制下来,为金石文字的永久保存、远程传播及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正是得益于传拓技艺,众多已损毁或遗失的碑刻风貌得以重现,让现代人能够真切感受到原碑刻的神韵与风采。诸如汉代的《西岳华山庙碑》、北魏的《张玄墓志》、东吴的《天发神谶碑》,以及唐代柳公权的《宋拓神策军碑》等孤本珍品,若无拓片流传,其真面目或将永远湮没于历史尘埃之中,成为无法解开的“迷局”。 当日,在传拓老师的指导下,一张张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拓片逐一诞生。从选纸、铺纸,到用力敲打、上墨拓印,每一个步骤都让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深切体会到这项传统技艺所蕴含的文化基因与翰墨情怀。 图为传拓技艺展示。 图为传拓技艺体验。 图为传拓技艺体验。 图为体验者展示刚制作好的拓片。 图为“张骞碑”。  

非遗技艺“打铁花”闪耀古都开封夜空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打铁花”始于北宋,是中国古代匠人们在铸造器皿时发现的一种民俗文化表演技艺,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10月22日晚,古都开封万岁山武侠城上演非遗技艺“打铁花”,吸引游客观看。表演现场,“打铁花”匠人将生铁烧成铁水,由一人舀起铁水抛向空中,另一人用力击打铁水,一时间火光四溅,十几米高的金色火花在夜空中绽放,如流星般漫天划过。图为艺人表演“打铁花”。李海珠 摄 图为“铁花”如流星绽放夜空。李海珠 摄 图为“打铁花”表演。李海珠 摄 图为游客拍摄“打铁花”表演。刘鹏 摄 图为“打铁花”表演。刘鹏 摄 图为“打铁花”表演。刘鹏 摄

海外华媒零距离体验木版年画 感受中原地区的年味记忆

20241022103133_IMG_0431

刻刀起落,一印一刷,朱仙镇木版年画蕴含着中国木版年画千年的发展历史,也承载着中原地区内涵丰富的年味记忆。10月22日,“行走中国·报道中国 海外华文媒体河南行”活动走进河南省开封博物馆,能看又能体验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吸引了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1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纷纷驻足体验。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体验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 朱仙镇木版年画,源于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所开创兴起的木版门神年画,其历史悠久,画样多取材于中国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戏曲人物和人们所喜爱与敬仰的英雄豪杰。画面饱满紧凑,对象明显,色彩鲜艳。宋人孟元老撰写的《东京梦华录》有“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的相关记载,反映了当时东京及周边木版年画印制和销售的情况。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体验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作为中原地区的年味代表符号,千年来,朱仙镇木版年画在一代代传承人手起刀落间传承不息。如今,朱仙镇木版年画更是在开封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2006年,朱仙镇木版年画入选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展示制作好的木版年画。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拍摄朱仙镇木版年画。

探访开封博物馆:揭秘这通北宋“市长名单”石碑为何不见包拯?

微信图片_20241022120240

10月22日,由中国新闻社、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联合主办的“行走中国·报道中国 海外华文媒体河南行”活动在河南举行,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1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河南省开封博物馆,作为该馆“镇馆之宝”之一的《开封府题名记》碑吸引了众人驻足观看。 图为《开封府题名记》碑吸引媒体代表驻足观看。 开封博物馆于1962年成立,馆藏文物8万余件,是一座集文物收藏、文物保护、科学研究、陈列展览、宣传教育为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2017年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开封府题名记》碑作为该馆的镇馆之宝,是目前中国发现时间较早、规格最高、记载人名最多的地方官员题名记碑,被称为北宋开封的“市长名单”。此碑记载了北宋146年间,183任开封府尹的姓名、职衔和上任年月等,保存了该时期最完整的有关开封府长官的资料。 图为《开封府题名记》碑细节。 细细观察,这通石碑上为何不见大名鼎鼎的“包青天”包拯呢?据开封市博物馆讲解员介绍,包拯是《开封府题名记》碑中的第九十三任知府,他在一年零三个月的“任期”内,因大力改革诉讼制度,以铁面无私、刚正不阿、清正廉明的形象深入人心。因此后人在观看此碑时,常常抚摸包拯的名字,久而久之,此处被磨出半指深的指痕,其名讳难以辨认,只留下了“嘉祐二年三月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字样。 图为《开封府题名记》碑。 图为《开封府题名记》碑。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在开封博物馆前合影留念。  

探访开封大宋御河:中国唯一的宋代桥梁“博物馆”

DSC07304(1)

10月21日晚,“行走中国·报道中国 海外华文媒体河南行”媒体团走进开封大宋御河,对这座宋代桥梁“博物馆”进行深入探访。 开封被誉为“北方水城”的城市,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占全城总面积的15%。而大宋御河,全长约2.5公里,宛如一条碧绿绸带,贯穿着龙亭湖与包公湖。 御河之上,桥梁横跨,共有11座桥梁点缀其间。其中,5座为市政桥梁,6座为精心打造的景观桥梁。这些桥梁均仿照宋代名桥原型而建,每一座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故事,堪称中国唯一的宋代桥梁“博物馆”。 在设计、建设之初,大宋御河充分吸纳借鉴了国内知名水系的优点,巧妙地将开封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紧密相连。河道两岸,多样化的植物点缀其间,自然的叠石、趣味的小品、市井的文化与掩映相透的建筑共同构成了“两岸叠翠、角楼映秀”的绝美景观。 此外,大宋御河还按照河道流动空间由北至南分为集锦园、春花园、夏荫园、秋韵园、冬凝园五大园林景观。这些景观均按照宋代营造法式精心建造而成,各具特色。其中,春花园、夏荫园、秋韵园、冬凝园更是以宋代民俗文化为主题,再现了宋代东京“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繁荣景象。 图为大宋御河夜景。 图为大宋御河夜景。 图为大宋御河夜景。 图为大宋御河夜景。 图为大宋御河夜景。

探访中原首座艺术品保税仓 感受“郑商瓷”之美

艺术品保税仓1

10月22日,由中国新闻社、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联合主办的“行走中国·报道中国 海外华文媒体河南行”活动在河南举行,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1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中国(河南) 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仓,切身感受“郑商瓷”之美。 “郑商瓷”以“郑州”、“商都”、“瓷之精粹”首字为名,继承了中国商代厚重的青瓷文化基因,吸收了宋代“五大名瓷”的精华,是对商代青瓷和宋代“五大名瓷”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在器型上,其“无缝烧制、高温立体釉、微观意境”等技术提升了瓷器烧制的艺术工艺;在釉色上,打破了传统钧瓷釉色“红为贵、紫为最”的常规,创造了以春天为主基调的绿色釉面,与其器型上的金色纹路形成完美搭配,其整体表现出的明丽祥和的气质与创新环保的和谐理念完美交融,彰显着时代蓬勃的生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极具艺术感染力。 中国(河南)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仓是中原地区首座艺术品保税仓,也是中国首座集艺术品仓储、保税展示、拍卖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艺术品保税仓。自开仓以来,该保税仓举办艺术展览、文化交流活动百余场,累计接待参观达10万余人次。此外,该保税仓常态化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业务范围已扩展至法国、瑞士、德国和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图为艺术品保税仓郑商瓷展览现场。 图为艺术品保税仓郑商瓷展览现场。 图为艺术品保税仓郑商瓷展览现场。 图为艺术品保税仓郑商瓷展览现场。 图为艺术品保税仓郑商瓷展览现场。 图为艺术品保税仓郑商瓷展览现场。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开封博物馆 感受千年宋韵

10月22日,由中国新闻社、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联合主办的“行走中国·报道中国 海外华文媒体河南行”活动在河南举行,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1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河南省开封博物馆进行探访,感受宋代千年古韵。开封博物馆于1962年成立,目前馆藏文物8万余件。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在观看馆藏大宋官窑瓷器。 李海珠 摄 图为浮雕琵琶仕女陶砖吸引海外华文媒体人士观看。 刘鹏 摄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在深入了解北宋铁塔与繁塔的相关历史知识。 李海珠 摄 图为“镇馆之宝”《开封府题名记》碑吸引海外华文媒体人士观看。 刘鹏 摄 图为“留云峰”艮岳石吸引海外华文媒体人士拍照。 李海珠 摄

世界佛教论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由中国佛教协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17日在浙江宁波闭幕。雪窦山下,中外高僧大德、专家学者沟通对话,热议佛教文化精髓、思想内涵,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世界佛教论坛,是由中国发起主办的国际性佛教多边交流对话机制,过去五届,活动足迹遍及两岸及香港。 10月17日,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闭幕式在浙江宁波举行。图为闭幕式上宣读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雪窦山宣言》。(赵文宇 摄) 过去三天,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人士、专家学者和嘉宾代表等约800人出席论坛。论坛以“同愿同行·和合共生”为主题,由开幕式、主论坛、7场分论坛、新媒体论坛、电视论坛、闭幕式等主要活动,以及佛教文化主题展览等组成。 融入中国文化 佛教实现健康传承 传入中国2000多年来,佛教不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在不断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国佛教形成农禅并重、学术研究、国际交流三大优良传统。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在推动社会和谐、增进文化认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时至今日,佛教实现在中国社会的健康传承。佛教文化倡导“同愿同行·和合共生”,秉持慈悲济世精神,业已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世界佛教论坛,展示中国佛教在健康传承上的最新成果,也为世界提供理解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 10月15日,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文化展陈揭幕仪式在浙江宁波弥勒博物馆举行。(王刚 摄) 主办方举办了三场与佛教艺术相关的展览,全方位展现佛教文化精髓及当代价值。论坛开幕后举行的文艺演出,用现代的灯光、舞美技术展现佛教进入中国后与中华文化融合的历程脉络,五个节目《初心愿行》《西行东来》《应化群生》《镌刻千年》《和平赞》依次上演。 “中外佛教界共同传承、延续千年法脉,积极有效地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李四龙17日在一场分论坛上发言。 实践人间佛教 以慈悲智慧造福人间 面对时代之变,佛法该如何与时俱进、造福世间?是佛教界人士长久以来的自问。 实践人间佛教理念,以慈悲济世的精神和无我利他的智慧助力解决时代性、全球性问题,是此次参加论坛中外嘉宾的共识。 10月17日,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焦虑与解压——佛教的欢喜精神”分论坛在浙江宁波举行。图为外国法师发言。(赵文宇 摄) “出世不离入世”,是佛教文化融入中华文明后展现出的特性之一。日本国际(日中)禅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大谷哲夫法师受访时表示,很久以来,佛教在日本就有做公益慈善的传统,布施是信众们比较熟悉的其中一种形式。佛家思想,也包含呼吁各界、凝聚力量服务社会的倡导。 “佛教传入中国后,‘普度众生’‘救苦救难’理念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注入中华文化沃土,催生了许多慈善公益事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生在分论坛上如是说。 台湾中台禅寺男众部副住持、中台男众佛教学院院长见涤认为,本届论坛的举办,就是世界佛教“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的说明。论坛期间举办的展陈呈现历史上文明交流的真实场景,以此鼓励当代各国各地区展开对话,增进了解与合作,以此造福人间。 “技术不能凌驾于人类。”多位中外佛教界人士谈及技术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美国洛杉矶佛教联盟主席照初法师提到,我们可以运用这些技术和工具连接佛教寺庙和社区,为社会服务。 感知全球局势 佛教哲思包容与和平 本届论坛发布会上,主办方发布了论坛主题宣传片,形象化阐释“同愿同行·和合共生”。 面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全球性挑战,17日的闭幕式上,论坛凝聚三天的共识,通过《雪窦山宣言》,倡议全球佛教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发挥推动作用。 论坛上,中外嘉宾踊跃回应论坛发出的时代呼吁。德国法兰克福佛教学院院长、联合国卫塞节国际理事会副主席法宝对中新社记者说,我们想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告诉世界,慈悲为怀的佛教智慧能为世界和人类带来爱与支持,减少误解。 加拿大渥太华弥陀寺住持法隆法师指出,纵观历史,佛教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带去文明与和平的思想理念。当前世界,种族区域隔阂日深,贸易战、热战频发。佛教的博爱精神和理性智慧,可以为全人类面临的战争冲突、疾病流行、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难题提供有价值的思考方向。 佛教典籍结集,是本届论坛的一项重要成果。在过往五届论坛基础上,中国佛教协会与各国佛教界商讨推动不同语言文字佛教典籍互译、研究,希望与各国各地区佛教界共同搭建国际佛教文化交流合作的新途径与新目标。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表示,希望以论坛为平台,传承佛教慈悲智慧精神,弘扬佛教和平教义,团结世界佛教徒和一切爱好和平的有识之士,为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携手努力。(完)  

“行走中国·报道中国 海外华文媒体河南行”活动在开封启动

111111

10月21日晚,“行走中国·报道中国 海外华文媒体河南行”活动在八朝古都开封启动,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1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加。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河南行”授旗仪式。  “河南是中国重要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文化大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世界华人宗祖之根、华夏历史文明之源。这里文化底蕴厚重,地理位置优越,综合实力突出,发展势头强劲。”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平萍在启动仪式上致辞时表示,希望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能够通过此次活动深入感受、体验并书写河南的人文之盛、山河之美、气象之新。平萍现场向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进行了授旗。 图为开封市政府副市长肖文兴致辞。 此次活动的首站开封,是拥有4100多年建城史的古都。开封市政府副市长肖文兴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开封市积极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机遇,以文旅文创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蓬勃兴盛,自贸区、海关、综保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开放平台先后落地,城市面貌大幅提升。此次活动选择开封,将为开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建立渠道、搭建桥梁。 中国新闻社编委黄耀柏在致辞时表示,长期以来,中国新闻社与海外华文媒体联系密切、互动良好,在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沟通中外关系、促进文明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期待海外华文媒体在此行中充分发挥国际传播优势,打造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新闻信息产品,向海内外充分展示河南厚重的文化积淀、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促进河南与世界各地的交流互鉴,扩大河南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未来一周时间里,海外华文媒体将参访开封、郑州两座古城,在探源中华文明、打卡文旅地标的同时,探访“大国重器”、感知新质生产力、领略城市高质量发展,体验河南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就,见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河南实践。 “海外华文媒体行”活动是中国新闻社重点打造的海外主流华文媒体在华系列采访活动之一。自2008年启动以来,该活动已持续举办16年,海外华文媒体人的足迹遍及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展示各地形象、扩大各地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次“海外华文媒体河南行”活动由中国新闻社、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联合主办,中国新闻社海外中心、中国新闻社河南分社、郑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开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承办。(完)  

海外华文媒体访江西:寻历史、品文化、观生态、看发展

  “江西红与绿相得益彰、古与今交相辉映,必将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昂首阔步,不断向前。”罗马尼亚《欧洲侨报》社长高进如此总结对江西的最新印象。 “行走中国·报道中国”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活动19日收官。为期一周的联合采访中,来自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日本、韩国、菲律宾、埃及等世界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22位海外华文媒体人在江西寻历史、品文化、观生态、看发展。 中国长江中下游省份江西,以绿水青山著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千古绝唱都是对江西自然美景的真实写照。 10月17日,雨后放晴的江西庐山出现云海景观,风景壮美如画。(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邂逅云雾庐山,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直呼:“置身庐山的云雾美景中,才更能体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她说,庐山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景色秀丽,“希望能将美丽的庐山推介给更多海外受众。” 在距离“世界名山”庐山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烟雨朦胧中的湖光山色令柬埔寨《柬华日报》副总编辑杜冰玉流连忘返,“我将持续报道庐山西海,让柬埔寨民众知道中国有个这么美的地方。” 如果绿色生态是江西的宝贵优势,那么璀璨文化则是当地的深厚底蕴。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陶渊明、欧阳修、文天祥、八大山人等江西人才若群星灿烂,光耀史册。 10月14日,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团参观八大山人纪念馆,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在八大山人纪念馆,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记者潘小娴用手机记录下一幅幅八大山人的画作真迹,“八大山人的作品很有自然美态,让我们看了身心愉悦,能感受到其作品的意趣。”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是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典型汉代列侯国都城聚落遗址。 上述遗址博物馆展出的文物,让巴西巴中通讯社副社长严佳叹为观止。她说,出土的文物涵盖海昏侯的衣食住行,完整展现了汉代文化,很多文物体现出古人精湛的工艺和审美情趣。 10月18日,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团参访吉安中国进士文化园。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同样给严佳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位于“江南望郡”江西吉安的中国进士文化园。“文化园里的中国进士博物馆,系统展示了科举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我希望能通过融媒体传播手段,向巴西民众传播沉淀千年的庐陵文化。”她说。 13日至19日,由中国新闻社、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江西国际传播中心联合主办的2024海外华文媒体江西行采访活动举行,活动旨在通过海外华文媒体的独特视角和生动笔触,全方位、多角度记录与发现江西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发展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