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疫情下的加拿大(4月2日)-口罩大战

文 | 七天传媒记者 独玉 今天我加了个标题:口罩大战。是因为我突然很担心我们订的那批口罩,是不是已经被美国人也抢走了。 早上一睁开眼看到的新闻就是美国人花了高价在中国的机场直接截走了运往法国的口罩。等到小特总理例行新闻发布会时,记者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美国人“劫”走了加拿大的口罩,政府准备咋找他们理论? 接着同事就给我发来了一个链接:已经抵达魁北克的口罩又被运往了美国! 一家魁北克的中国人的公司在国内给蒙特利尔接受新冠肺炎患者的犹太医院和其他医院订了1万枚KN95口罩,据公司的负责人周帆介绍,这种口罩很难订到,国内的生产商都是优先政府订单,需要有关系才能加上单,他花了好大的劲才订了这批货。3月27日货物从香港起飞,3月28号到了美国俄亥俄州,3月29号到了加拿大的魁北克,3月30号货运公司通知客户付关税送货,然而,然而,接下来诡异的事情发生了,这批货又被运回了美国!周帆说加拿大和美国在中国国内的订单其实都比欧洲晚,美国原本还想自己在本土生产,但是周期太长。 估计这就是“抢”的原因? 4月1日,老特宣布俄州进入紧急状态,不知道这批货被重新运回美国的货运中转站辛辛那提是不是和老特的命令有关。据报道,FDA(美国药品食品监督局)3天前本来已经宣布禁止进口中国的KN95口罩,现在又抢,这究竟是啥画风啊? 小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已经和美国人交涉了,保证加拿大的货一定要运到加拿大来,问题是口头保证不管用啊,人家说不给就不给了。 怀着忐忑的心情上UPS的网站上查了一下我们那批口罩,8个包中的6个好像还保持和前面一样的状态,说到了魁北克,因为疫情原因推迟送货,2个包的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是延迟,而前几天看的是8个包都到了,我现在又开始担心我们这批口罩的命运了。   今天还有一个记者们关心的问题,加拿大什么时候把医疗专家们用的推断疫情发展变化的模型公布出来。据说新西兰的推断模型显示,最坏的情形是全国65% 的人感染,平均死亡率1%,老年人群体死亡率可能高达10%。所以记者们穷追总理:把加拿大的最坏情形拿出来让国人看看,这样大家也好心里有个数啊。总理躲躲闪闪说:大致的数据不是每天都在报嘛。反正事情转好前都会先变坏,那究竟有多坏?无可奉告啊! 每天都有许多好的和不好的消息,今天不好的消息是加拿大确诊人数已经过了1万大关。好消息是,加拿大从中国订购的1千万只口罩没被美国人抢走。昨天夜里进了仓库,货仓工作人员正在加班加点检验,尽快放行,发到急需的地方,魁北克的省长说我们的防护品很快就弹尽粮绝了!还有6千万枚N95口罩、1百万个试剂盒小特说也会很快到,总理还特别强调加拿大驻华大使和使馆工作人员都在盯防疫物资的订货、运输,加拿大防疫物资不会有问题。。 魁省和安省在首都渥太华交界地区的路口设立了岗哨,警察开始盘查进出车辆,限制非必要通行。 因为疫情的原因,最近“中国”、“中国人”频繁登上本地的英法文媒体。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中国提供的数据是否可信?小特小心翼翼地绕开了“中国”这个词,而是说各国有各自的数据解读和统计,时间也会检验数据的真伪。 除了上面那位口罩被劫的同胞“荣登”《蒙特利尔日报》,今天我的另外一个开小杂货超市的朋友也上了本地法文报纸《Le Devoir》,文章讲述了他们如何在防护好自己的同时坚持为社区提供便利服务的事儿。 更多的是为本地医院捐赠口罩的事儿,在蒙特利尔疫情严重的区之一有两位华人今天代表居住在那里的华裔居民向当地的养老院、市政府、医院捐赠了3050个口罩;蒙特利尔龙舟节组委会、上海同乡会、海南同乡会、中加语言学院、世纪超市、留学生群体等都分别向有关医院捐赠了防护物品,受到当地医院和相关机构的欢迎和感谢! 特殊时期,提醒广大读者和朋友,除了居家防护,更要注意华人整体形象,做一个对加拿大社会有积极贡献的人,捐钱捐物是贡献,居家防疫更是贡献,希望大家保护好自己,不给家人、社会、国家添乱。

记者手记:疫情下的加拿大(4月1日)

文 | 七天记者 独玉 1930年代大萧条期间,电视还不普及,经济危机造成的恐慌笼罩着美国,为了鼓励民众,同时阐释美国方方面面的政策,美国总统罗斯福每天在电台里,向全美国的听众直播一档叫做《炉边闲话》的节目,聊天的内容从国家政策、经济复苏到国防、立法、打仗、失业、自由,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解释欧洲战场,珍珠港事件,全民动员等等,在民众情绪低落的年代起到了稳定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 困难时期,是领导人的大考,考验智慧和勇气。 小特现在的表现可以说很好地模仿了那位长辈,小特的智囊团功不可没。 在上一届任期中,意气风发的小特高调地出现在任何该和不该出现的地方,从国会到国际旅行,特别是那次糟糕的被嘲笑的印度之行;从自家家庭生活到出席华人家宴,聚光灯下的小特帅气、和气,就像邻家的小哥,到哪儿都能和群众打成一片。 这一切都在去年秋天的选举结束后来了个180度的转弯。失去了多数党席位的小特改变了形象,刻意放低身段,有选择性地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甚至连胡子都留了起来,想给选民留下务实的姿态。然而一场传染病大流行,又把他推到了聚光灯面前。3月11日,他在国家新闻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13日在官邸门前召开记者会后,从3月16日开始,每日定时于上午11点15分向全国直播演讲,并回答记者提问,所有直播都配备了手语翻译,保证各阶层民众包括聋哑人在内都可以充分理解政府的政策,他不断地强调:政府和民众在一起,以此来消除民众的恐惧和不安。许多时候,他甚至抢先说出政策,然后再等国会批准。   灾难时期,一个执政党必须给人民以信心,小特正在努力塑造这样的形象。虽然有时被记者的追问逼得无处躲藏,答非所问,但整体上来说,他的表现还是为自由党政府挣得了不少分。 如今特鲁多在镜头面前表现得体,说话技巧炉火纯青,基本做到了疫情、政策透明,但具体措施就含糊其辞了。比如今天被问到的防护品如何分配、何时会有等问题,小特就老老实实回答:我不知道。在被问到究竟要不要戴口罩时,他说那得听首席卫生官的。 顺便说一句,加拿大的谭首席卫生官是儿科传染病专家,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和UBC大学继续深造,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2017年获任命担任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这位专家一直强调不让民众戴口罩。当被问及欧洲已经开始让民众戴口罩时,小特说:咱们得听谭医生的。 4月1日,是西方社会传统的愚人节,在这一天里,人人可以想出点子互相欺骗和捉弄,以至于这一天谣言、传说满天飞,希望小特的回答不是愚人节的笑话。    

记者手记:疫情下的加拿大(3月31日)

文 | 七天传媒记者 独玉 现在除了联邦政府祭出的抗疫经费和补贴是实实在在的数字以外,其他满天飞的数字已经完全没有意义。这对加拿大南面的邻居美国就更是如此。加拿大增加了监测力度,好几个省每天都在开足马力检测,才检测了22万多人,邻居老特说因为他检测了100多万,所以确诊人数才坐了火箭。现在他开始呼吁民众重视,并行动起来,“要不然就得有220万美国人丧命”,这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吓唬人。老特同时把美国放松警惕的时间定在了4月30号,欧洲人进入美国开放时间为4月13,加拿大人则为4月20号,前几天说的在美加边境陈兵的事儿,也因为加拿大的强烈反对而取消。由于加拿大和美国非常紧密的经济、人员、贸易往来,美国不好了,加拿大肯定也好不到哪儿去。美国的失业率已经飙升到32%,加拿大则是一下子收到130万份失业保险申请,政府申领失业金的网站几近瘫痪,政府把人员都撤退回家,还是线上办公。 由于加拿大四分之三的出口都是去美国,如果美国经济停滞,加拿大经济就得遭受重创。目前情况下美加两国人已经感到了往来不变的痛苦,地球村时代,真的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善其身。 所以我也不再看哪儿哪儿又确认了多少例,因为标准不一样,橘子和苹果没法比。 美国打算使用军舰建方舱医院,一艘已经开到纽约港的军舰据说可以容纳1000张病床,记得国内疫情胶着时也有人建议在长江的邮轮上隔离病人,建方舱医院。 魁北克卫生厅长说在过去的4周,魁省已经用完了一年的医疗防护物资储备,再过几天就没啥可用的了。省长说好在安大略省省长答应这就给魁省送一点儿来,坚持撑到小特给物资。 小特今天说联邦政府将拨款20亿加元用于支持PPE项目,政府锁定了几家魁省的生产商,赶制口罩、防护服、呼吸机、面罩等个人防护物资。两周前政府宣布增加国内生产和国际采购时,一下子收到3000多加拿大厂家、6000多供货商的申请,政府增加工作人员都处理不过来。 整体上说来,如果不是已经和联邦政府做过生意的大的进出口商,很难在这个混乱时期做成啥生意。据国内成产口罩的厂家说,他们一天可以接到好多华人的询价,这些都是毫无进出口经验的华人,除了造成价格混乱,还会对生产环节造成伤害,扰乱厂家的生产计划。再加上各国都减少甚至取消航班,运输成本大增,生意根本做不成。 好在加拿大国内已经开足马力生产,供应应该很快会充足起来。 昨天魁省的警察开出了两张各1000加元的罚单给两个青年人。一开始时是三个年轻人在街上闲逛,因为魁省规定超过两人一起聚就算违法,警察说了他们一下,三个人答应各自回家。随后警察在检查其他地方是否遵守规定时,又碰到了其中的两人,这就不能怪谁了,警察蜀黍只能递上罚单。 病毒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圈子里流传着感染的案例,一名感染了病毒的妈妈因为没有旅行史又相对较轻,不但不被计算在确诊患者之列,还要求回家隔离,家里有孩子也一同隔离。好在健康部门及时给送去药物,症状缓解。希望大家谨慎出门,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在带还是不戴口罩这个问题上公共卫生专家仍然在争论,加拿大的首席卫生官就坚持健康的人不应该戴,《科学》杂志追问了中国CDC的一把手高福(英文名 George Gao)西方能从中国抗疫中学到什么或者西方为啥没有控制住爆发曲线,高福强调区别就是“没戴口罩”。世卫组织(WHO)网站上还坚持说如果不是照顾感染病人,一个健康人就没必要戴。所以现在吃瓜群众真是莫衷一是,不知道听谁的好了。好在华人几乎人人都有口罩,驻蒙特利尔总领馆也给领区内的留学生们发了健康包,里面就有口罩,同学们出门根据情况谨慎使用。 大家都很关心我的口罩的问题,那批从国内订购的口罩已经10几天了,至今还是没有着落。昨天一个朋友给了我一些,目前七天的记者们都有口罩用,感谢大家的挂念。同时也有很多朋友和读者留言让我们不要出门,我们会谨记朋友们的嘱咐,小心应对。  

记者手记:疫情下的加拿大(3月30日)

文 | 七天传媒记者 独玉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和央媒在加拿大的几位首席记者都很熟。看他们发的有关加拿大的稿子,除了新闻事实本身,他们总是在寻找加拿大社会美好的一面,写一些能够让国内参考、学习的稿子,比如加拿大的养老金制度啊,加拿大的退休福利啊,、加拿大医院的运作啊、当代白求恩、加中友好啊等等。有一位记者说他在加拿大6年没有发过一篇说加拿大不好的稿子。相反,在中国的外国记者喜欢挑毛病的倒不少,他们觉得中国有缺点是正常的,一旦有进步、有优势那就一定有问题。比如这次疫情,中国在有效控制住了上半场之后,复工、赶工、加班加点生产口罩等医疗物资支援世界范围内的下半场抗疫,就有好事的外国记者问了:中国借此施加影响力?真想骂一句你TM脑袋有问题啊,等着疫情让你的国家全面瘫痪, 你就高兴了是不是?没有中国这么大的生产力,拿着钱,谁卖给你啊?一个N95口罩,2.5美元,花5美金洗洗消消毒,你接着用好了!宁肯2倍的钱让你们国家洗口罩的商人赚走,也怕中国影响你,这都是哪门子数学啊!简直是猪脑壳!当然了,他们才不是数学蠢材,他们就是见不得中国好,见不得世界上有人说中国好!中国天天不好,他们就高兴。 外交部的华姐针对这个问题,反问道:这些阴阳怪气说风凉话的人,他们到底为抗击疫情做了什么?难道他们真的希望中国此时无动于衷、见死不救吗?或者说他认为他们自己可以比中国做得更多、更好?面对疫情,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善其身。面对疫情,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除了国家对国家的支持,中国驻外的使领馆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所在地的企业、华人华侨给予帮助,如果你有困难,找他们,一定会得到积极的响应和帮助,而他们都是在默默地做,要什么影响了? 新的一周开始了,媒体都等着小特总理说清楚,他前几天许诺的那么多钱,究竟怎样给。在今天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小特说:在此次疫情面前,政府的帮助将分三个层面,任何企业包括非盈利组织、慈善机构,只要营业额下降30%,都可以申请政府的75%工资补贴,当然了每周的上限是847加元(每个人);那些没着没落的人,就是啥也不符合的人,可以去申请每月的2000块钱;第三个层面就是无息贷款,外加可以推迟上交给政府的替政府收的税。这些措施,基本上稳住了人心。总理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有足够的反弹力,等疫情已过,整个国家就可以开足马力往前走。加拿大是G7国家账本最好看的,国家有能力带着大家一起过河。 本周是公共卫生专家们说的最关键的一周,过去14天采取的“全面宅家”政策是否有效,本周将会显现出来,所以政府呼吁大家继续宅着,专家则研究那个曲线是否平了点儿。 全国的大小学生都开始了网课,我家的大学生要求我腾出来瑜伽垫子给他,因为他要在家里远程上体育课…… 有提供基础服务,比如开小超市、杂货店的读者给编辑部发来信息,说有同行劝他们关门,因为关门了还有政府的8千块钱可以拿,你营业反而没钱可领,可是这位读者觉得她周围的居民需要她提供的服务,如意她的杂货店不营业,周围很多居民就会很不方便,他们说政府不能鼓励那些宅家啥也不干的人,对一线的工作人员、提供基础服务的人,医护人员等要多多奖励。其实小特今天也说了,任何人如果乘机滥用政府的政策,揩政府的油,后果将会非常严重!至于严重到什么程度,具体的惩罚措施是啥,总理没说。说到底,加拿大是个诚信社会,信誉大于一切,失了信誉,一个人、一个企业基本上也就没戏了。政府要帮的是那些揭不开锅的人、难以为继的企业,如果您有饭吃、有生意做,应该庆幸老天爷的眷顾,就不要去多吃多占了。  

中国通过抗疫援助施加影响力?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3月30日的记者会上就某国官员表示中国在利用抗疫援助对外施加影响力作出回应。 外交部发言人 华春莹:我就很想问一问他,他们到底在说什么?他们是不是希望中国这个时候袖手旁观、无动于衷呢?或者说他认为他们自己可以比中国做得更多、更好。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非常欢迎国际社会一起来加强团结。多为一些在遭受疫情折磨或者深受这种灾难痛苦的其他国家的人民,能够提供越来越多的、更多的、宝贵的、及时的帮助。其实大家已经看的非常清楚,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以一种近乎惨烈的方式再次证明人类是命运共同体。面对疫情,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唯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克时艰。面对疫情,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在中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困难的时刻,国际社会给了我们宝贵的支持和帮助。中华民族是懂得感恩、投桃报李的民族。 我很想问问这些阴阳怪气说风凉话的人,他们到底为抗击疫情做了什么?难道他们真的希望中国此时无动于衷吗?见死不救吗?疫情发生之后,中方有关企业通过复工、复产、扩能、增产,夜以继日、争分夺秒的生产医疗防护物资,为中国抗击疫情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在当前中国国内防控形势趋好、趋稳的情况下,中国的有关的企业依然在加班加点,时不我待,夜以继日地持续的生产,为的就是能够向其他的国家去提供更多的急需的医疗防护物资,为其他国家的抗击疫情努力,能够尽一份力、出一份力。我想这正是我们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展现的担当和中国人民的善良和无私的奉献。我想他们是值得尊敬而不是诋毁。我们希望有关方面能够客观看待中方对于国际合作,对其他国家抗疫提供援助的事实。能够多说一些也多做一些有利于国际抗疫合作的事情。

记者手记:疫情下的加拿大(3月29日)

Le premier ministre Justin Trudeau durant un point de presse.

文 | 七天传媒记者 独玉   下了一天的雨。 春雨贵如油,可是加拿大还没有走出冬天。人们还在寒冷与恐惧中挣扎,同时与病毒搏斗。 在家里的电脑上“翻箱倒柜”整理文件、图片,忘了小特总理的新闻发布会。等想起来的时候已经结束了,上网浏览了一下,今天主要的政策是针对老人和孩子的。他媳妇已经彻底摆脱了新冠病毒,带着仨宝去了另外一个住处,估计在过去的两周,三个待在家里的孩子闷坏了。所以推己及人,小特总理宣布了7百50万的资金给一个儿童电话热线,让他们多雇人,跟孩子们聊天,开导孩子们。老人家、无家可归者、家暴受害者等弱势群体也得到了政府的具体关怀,统统给钱,帮助度过难关。 加拿大的首席卫生官说下周是最关键的一周,要看过去两周的待在家里保持距离的政策是否起到了作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已经看到了确诊案例的减缓,说明政策是有效的。目前为止,加拿大确诊案例超过了6千,死亡率1%。菲律宾的一架直升机坠毁案中不幸身亡8人中有一名加拿大人。正在通过巴拿马运河的邮轮上虽然有248名加拿大人,但无人确诊,算是万幸。 最糟糕的是加拿大的邻居美国,老特说美国人要回到工作岗位上,全国划分成三个等级,没啥风险的州别光看着了,干活吧。美国现在确诊的案例已经领先全球,老特宣布的14天抗疫阶段明天到期,如果他不宣布延长,就意味着放松,那么专家估计美国最终会有1百万人确诊,10-20万人死亡。即便如此,为了今年的大选,老特也不想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联合国已经向疫情最严重的纽约捐了25万只口罩。 说到捐口罩和其他医疗物资的事儿,蒙特利尔华人社区、驻蒙特利尔总领馆等都在做,除了实实在在的支援,主要是表达华人不是这个社会的看客,华人也是这个社会的一部分,华人愿意帮助有需求的机构和个人。但由于文化不同,偏见等因素,捐赠过程也出现了不同的问题,有些机构退回了捐赠物品,有些机构根本不收。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又有记者对加拿大捐赠中国16吨物资和中国捐赠加拿大物资说事儿,小特都给怼回去了。 河南省侨联联合建业给海外河南社团送口罩,这件事儿上海市已经做在了前面。不过仍然让人感受到了祖国的温暖。

周游读书 | 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文 | 小玲 《周游》电子杂志读书沙龙特稿 这是一本标准的标题党的书,文不对题;这是一本哲学书,有点儿枯燥,有点儿累赘。但我还是坚持看完了。 我看的是2015年的版本,时间又过去了5年,华为还没有倒下,正在经历又一次挑战。孟公主如今就在加拿大。 也许,使用这个标题,就是反映了华为人的危机意识,随时会倒下,随时要努力,不懈怠,不安逸。   印象深刻的几点:   -任正非是孤独的,正因为孤独,他才能思考,才能在夹缝中孤独求败地带领华为走到现在。成功以后在聚光灯下被各种光环加冕的企业家如今好多都灰飞烟灭了,76岁的任正非还在,他非常清楚自己是谁。 -华为是条变色龙,依时、依势、依事而变,顽强生存; -华为又是不变的:一切以客户为中心。华为的员工“眼睛盯着客户,屁股对着老板”,不断扩大自己的阵地,拉长客户名单,从对手手里抢夺市场;就像一匹狼,一匹来自东方的狼。许多做市场的人,都说要有点儿“狼性”,软绵绵的羊,总是会被吃掉。这里不是《喜洋洋与灰太狼》。 -华为的危机意识,当你总是在想你要活不下去了,你就会顽强求生。“狼性”除了在攻城掠地抢占市场与客户方面,另一面还体现在员工和领导层进取心方面,员工疲乏、领导疲乏,企业慢慢就没有了活力,书中提到的销售部集体辞职,7000人集体辞职,大概就是要用这样的“地震”重新唤起大家的“狼性”。同时还要“与狼共舞”,跟同行大公司暨竞争又合作。 -华为的拿来主义。弯道超车,后来居上,食五谷杂粮,壮自身肌肉,古今中外,皆为我用,适者留之,不适者弃之。 – 灰度与妥协。一般意义上,是非曲直,非白即黑,但是华为却讲“灰度”,讲妥协,这是一个很好的很大的哲学命题,需要好好咀嚼,对人、对己、对企业。 -华为的开放,向美国学习,向对手学习,引进IBM管理哲学。

漫步蒙特老港

A view of a city street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图片来源:Loïc Romer 蒙特利尔老城,在繁华的历史背景下孕育出了精致的现代生活。熙熙攘攘的中心街道和安安静静的古朴老街相得益彰,前卫的现代精品商店镶嵌在几百年历史的老建筑中也毫不违和,蒙特利尔老城就是这样处处彰显着“新”与“旧”的融合。来这里,穿梭几个世纪前新法兰西时期的教堂、城堡和石子路,或者登高俯瞰圣劳伦斯河的壮丽景观,又或者徜徉时髦的商店街疯狂购物,蒙特利尔老城,无论你来多少次,总能发现意想不到的惊喜。        图片来源:Dribble 经典建筑震撼洗礼蒙特利尔圣母大教堂        图片来源:Eva Blue 从17世纪的小小石制教堂,成长为北美最大的天主教堂,这座魁北克最重要的宗教艺术瑰宝堪称哥特复兴式建筑的杰作。教堂建成于1829年,作为蒙城最具标志性的历史建筑之一,宏伟的外观建筑可以瞬间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教堂内部的金碧辉煌、美轮美奂也更是叫人惊叹。深蓝色的穹顶、镶嵌着纯金星星的天花板,还有蓝色,紫色,红色,银色和金黄色的色调搭配,让这里的每一处都好似“完美的艺术品”。教堂里超震撼的灯光音乐秀“灵韵AURA”,将声光艺术与圣母大教堂的建筑艺术融合,用21世纪的科技重现19世纪的珍宝,让这座历史的“美人”重新焕发了新的活力。 精彩广场重焕活力雅克 · 卡迪亚广场        图片来源:Eva Blue 沿着Nelson纪念碑的斜坡缓缓向下,你就来到了雅克 · 卡迪亚广场,这里提供了老港绝佳的视野。广场建于1804年,过去许多年里这里曾是公共市场,而穿梭如今的雅克 · 卡迪亚广场就仿佛回到了19世纪,这里是蒙特利尔老港的入口,也是蒙特利尔老城颇受欢迎的室外公共空间,每到夏日里,这里就被各种欢乐的节日和活动包围。在广场上找一处景致绝佳的露台,在夜幕降临时,体验着广场欢乐的氛围,眼望着雅克 · 卡迪大桥、蒙特利尔市政厅、De La Dauversière广场等蒙城标志性建筑,这就是你解锁雅克 · 卡迪亚广场的最佳方式。 城市全景尽收眼底圣劳伦斯河        图片来源:Étienne Lechasseur 乘坐游船从圣劳伦斯河上遥望蒙特利尔老城美轮美奂的城市天际线,是来蒙城旅游必须打卡的观景活动,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刺激的蒙特利尔高空滑索(MTL Zipline),像超级英雄一样从老港上空飞驰而过,近距离感受老城的魅力。如果你更喜欢温和的观景方式,可以乘坐蒙特利尔摩天轮360º 欣赏蒙城全景,将蒙特利尔最好的风光尽收眼底。 百年街道寻味徜徉圣保罗大街        图片来源:Tourisme Montréal – Madore, Daphné Caron 要说蒙城最值得逛的街道排行,老城的圣保罗大街必须位居榜首。这里林立着的各色19世纪建筑,遍布着城里最时髦精品商店、设计师商店、艺廊和艺术工作室,还有超受欢迎的Bonsecours市场,是让你钱包哭泣的疯狂扫货胜地。除了买买买,吃也是圣保罗大街的主题,鹅卵石街道的两旁,人气餐厅、魅力酒吧和爵士club数不胜数,快来这里沦陷在美食美酒的怀抱里吧。 蒙城历史深入探秘蒙特利尔考古历史博物馆   … Read more

半小时时差 绝世美景 加拿大世外桃源探秘

一个雾蒙蒙的夏季的清晨,我们的船抵达了这里。   这是个不通公路,不通铁路,夏季靠船和直升机,冬季靠雪地摩托才能到达的所在。位于加拿大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南部,一个狭湾的尽头。这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时间,而是和别的地方差距半小时。比如我们上午9点抵达,当地时间是9点半,想想就不可思议,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所在?   我们的船在距离村子码头不远处停下,几十号人依次乘坐橡皮艇登岸。   村子名叫Francois,读作弗朗索维,而不是传统的弗朗索瓦,据我的估计,这里的人们顽固地坚守18世纪开创这个村子的祖先对这个地方的称呼,可谓初心不改。政府在上世纪中和2013年曾经两次想把整个村子搬出去,都遭到居民的反对,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2016年人口普查时村子里一共有89人,时隔一年,我们去的时候只剩下了70人,一年前还有13个学生,从幼儿园到12年级,一个班一个人,第二年就剩俩小孩了,就是本文开头片子里提到的那两个在地上玩的。这里的居民深深地喜爱这个世外桃源,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村子里有邮局、商店,还有一个小型博物馆和教堂,生活闲适安逸。我们的到来给村子里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   雾渐渐散去,我们三三两两地往村子后的山上爬去,200多米高的山,有两条小路上去,站在山头上可以看到我们的船和村子全貌。值得一提的是,山上都是低矮的植被,许多茂密的植被下面是空的,有多深不知道,我一个人在拍照时,就掉进了这样一个茂密的植物丛中,感觉下面深不见底,好在植物茂密,我的体重较轻,才自己挣扎着爬出来,出来以后下了一身冷汗。   下山以后在村子里转悠了一圈,参观了所有能参观的地方,有居民热情地邀请我们到他们家里去坐坐,推开窗户,看海望山,美极了,我想这大概就是他们不愿搬迁的根本原因吧。这种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是用来修身养性的。这种恬静,是那些喜欢热闹的人所不能理解的。 我们带了很多食物,就在村子的社区中心阳台上加工,邀请所有的村民和我们一起晚餐。晚餐后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我也很兴奋地加入到热闹的人群中。直到夜深了,大伙儿才依依不舍地互相告别。 夜风吹起,尽管有点儿凉,我还是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微弱的村子里的光,想象着这里的人们简单快乐质朴的生活。 不管是半小时还是一小时时差,时间对这里的村民来说只是一种表达,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面朝大海背靠山,亲近大自然,才是一切生活的真谛。 船顺着峡湾渐行渐远,弗朗索维就永远留在了记忆里。  

记者手记:疫情下的加拿大(3月28日)

文图 | 七天传媒记者 独玉 虽然是周六,小特总理也没休息,照常出来见记者,向全国电视直播,我的同事说他“突然成长了起来”。也是,这之前一直奶油小生形象示人的小特如今真的是大叔范儿十足,但是微笑依然没变,尤其是记者问到他夫人已经隔离了14天,情况怎样是否解除隔离时,他真诚地笑着回答说:好多了,不过现在仍然要遵从公共卫生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宅家,自己也很享受待在家里办公。今天天气还不错,也有阳光,但室外温度依然不高,总理戴黑色手套,没打领带,也没有按照往常那样念稿子。今天内容不多,主要是宣布从下周一(3月30号中午)起,所有的新冠肺炎患者在加拿大境内不准上飞机和火车,当记者问到大巴车管不管?总理说大巴车不归联邦政府管,相信相关方面会采取措施把。 从美国南方回来的候鸟们,没有严格遵守宅家14天的规定,出来晃悠,政府和吃瓜群众都不满意,政府决定在他们入境时进行住址登记,随后派警察抽检,同时欢迎群众举报。 我第一次在加拿大看到“群众举报”这个词,政府也说了,举报邻居不遵守宅家规定时,不要把过去的恩怨带出来,也挺逗的。这里人与人之间距离其实挺远的,就是半独立屋,俩家共用一面墙,也不怎么往来,根本上谈不上有多少恩怨。当然了,如果你过了晚上11点还在自家屋子里或娱乐室里K歌,歌声不够优美,让邻居觉得不爽的话,他也可以喊警察来敲你的门,恩怨就可能这样产生了。 加拿大人很喜欢坐邮轮,不幸的是,在巴拿马的一艘邮轮上又发现了新冠病毒,还死了4个人,外长商鹏飞在自己的Twitter上说听见加拿大人喊了, 我这就想办法。那上面有200多名加拿大人。 昨天中行捐助加拿大的物资运抵了多伦多,使馆、外长都发推,说了这件事儿。 魁省省长今天休息了,他已经连续16天出来见记者,实在是太累了,但是卫生官和其他领导照例出来了,大家都疲了。 朋友们都很关心蒙特利尔的情形,因为各种新闻满天飞,但实际上待在家里,什么也感觉不到。 我今天老老实实在家里待了一天,坐在落地窗户下读书,全天没有看见一个人走过,没有看见一辆车驶过,实在是太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