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华人社区支援河南抗洪救灾义演直播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文:七天记者  葱岭  摄影:七天记者  颜宏 蒙特利尔华人社区支援河南抗洪救灾义演直播活动7月26日晚在蒙特利尔市中心Mansfield中心举行, 25位演员及工作人员,10位侨领出席直播现场。在9个节目进行过程中,主持人连线了正在河南郑州的魁北克河南同乡会会长孙瑞娟,连线了中国驻蒙特利尔侨务领事谢超。七天传媒主席尹灵担任本次活动的主播,她在节目中穿插采访了新当选的蒙特利尔华人联合总会主席曹寿康、副主席陈婧;魁北克华人同乡会联合总会会长黄星、山西同乡会会长殷自力;魁北克河南同乡会名誉会长郑先红、魁北克河南商会会长王三涛等。 7月20日,河南遭遇特大洪水袭击,消息传到蒙特利尔,华人社区紧急行动起来,开展捐助活动,支援河南抗洪救灾。7月23日,七天传媒决定做一场义演,除了从精神上支持河南抗洪救灾,点赞救灾中出现的好人好事、表达对河南的关切外,也想对蒙特利尔华人社区表示鼓励和感谢,表彰侨胞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急公好义”的高尚品德,同时鼓励更多人加入到捐赠行列。 蒙特利尔华人企业的先锋必雷亚集团提供了直播的场地,并在开播前送来了总裁李国强夫妇捐赠河南的2000加元支票;梦之声合唱团帮助七天组织了节目,齐星团长牺牲周六、周日的时间,对每一个节目进行了把关;企业家杨振华先生除了捐赠2000加元支援河南抗洪救灾,还对义演直播活动予以了大力的支持。 谢超领事在发言中说:今天,蒙特利尔华人社区以义演的形式支援河南受灾同胞,我能参与其中,深感荣幸。首先,我谨代表驻蒙特利尔总领馆,向蒙特利尔所有华人社团、华侨华人表示良好的祝愿和衷心的感谢! 7月17日以来,中国河南等地遭遇强降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河南人民没有悲观消沉,而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英勇抗灾。习近平主席第一时间做出“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这一重要指示,以举国之力迅速展开救援抗灾工作。 蒙特利尔华侨华人尽管远在万里,仍然心系桑梓。灾害发生后,本地华人社团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组织动员起来,以实际行动支援祖籍国抗灾。为组织好相关援助工作,各社团负责人和义工们不辞劳苦,工作到凌晨;在国内的朋友们居间联络,四方奔走,通过朋友圈通报河南水灾的最新情况;广大华侨华人纷纷慷慨解囊,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为河南人民加油鼓劲。面对大家高涨的爱乡热情和扶危济困的善举,我不禁想到十三年前汶川地震后一位海外华人写的一首诗:“去国十余载,家乡在我心,天灾震不垮,泱泱中华魂”。 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河南的历史也是一部同各种天灾不懈斗争的历史,相信勤劳坚韧的河南人民在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侨华人的支持下一定能战胜天灾,重建家园。 孙瑞娟会长在连线中介绍了河南灾情发生后各界参与救灾的情况,表达了对侨胞们捐赠的感谢。参与直播现场采访的侨领们也表达了海外华人团结、互助、心系桑梓的感情。 直播活动进行了1小时45分钟,一共有3093位观众在线观看了直播,点赞1万2千余次。整个直播过程流畅顺利,演员们利用开播前的一段时间反复演练每一个动作;技术人员从零到一现场嫁接了所有直播设备,保障了直播的顺利进行。 直播现场好几个人身兼数职。张岩、李利既是演员又是摄影师;齐星,既是演员又是舞台总监;关琳,一人参加了三个节目的演出;马培龙不但一人参与两个节目的演出,还全家出动,夫人、女儿全部上场;山东同乡会张宁会长在脚部受伤的情况下,接受邀请,参加演出,演出前一天晚上跑到李利家中和闫金祥等人一起排练,马培龙先生在练习结束后开车把张会长送回家;还有好多演员白天都在上班,下完班立即赶赴演出场地……现场的每一位演职人员都表现了高度的敬业、爱业态度,大家互相感染、互相鼓励,高质量完成了义演的直播工作。 七天传媒感谢每一位支持河南抗洪救灾的朋友!   直播现场工作人员名单 导播:黄德昊 舞台总监:齐星 舞台协调:马可 杜新芽 音乐总监:李捷 摄像:张岩 摄影:颜宏 主持:尹灵  

两级政府注资近7亿 魁省航空航天业再发力

François Legault et Justin Trudeau sont assis à la table de presse devant un gros hélicoptère rouge.

七天记者 梓丰 众所周知,蒙特利尔地区是和美国西雅图、法国图卢兹齐名的世界三大航空城,集中了魁省航空航天产业活动的97%,加拿大航空航天产业研制活动的70%,汇集了200多家航空航天企业,有不少都是世界顶尖水平,提供了4万个以上的工作岗位,占加拿大航空航天制造总量的55%以及全国航空航天劳动力总量的50%,使之成为世界上少有的能在30公里半径内找到供一架飞机所用的几乎所有必要零部件的地方之一。 魁省的航空航天业拥有曾为全球第三大民机制造商、如今风光不再只专注于私人商业飞机生产的庞巴迪、加拿大贝尔直升机公司(Bell Helicopter Textron)、加拿大普惠公司(Pratt & Whitney Canada,也被称为“小普惠”)和飞行模拟企业CAE等骨干公司,还包括10多家一流的飞行器制造、集成、维护检修企业以及170多家分包供货企业,可以说是加拿大唯一拥有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能力的省份,OEM意味着企业有能力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负责产品设计和开发,并控制销售渠道。 及时雨来啦 随着加拿大制造业明星庞巴迪的陨落以及16个月来新冠病毒疫情对航空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不少企业经营活动减少甚至裁员,魁省的航空航天业正处于艰难的时刻,就在这个时候,联邦和魁省政府送来了及时雨。7月15日,正在准备新一次联邦大选的总理特鲁多和魁省省长François Legault在蒙特利尔宣布了高达 6.93 亿加元的资金支持来帮助航空航天企业创新项目,特别是航空运输的电气化项目。这笔资金包括联邦政府提供的4.4亿元,魁省提供的2.45亿元,再加上魁省先前给“小普惠”提供的830万元。特鲁多表示这笔资金将支持“小普惠”、CAE公司和贝尔直升机公司的创新和研发项目,帮助创造12,000多个就业机会,并给6200名学生提供带薪实习的机会。而这三家公司的总裁也表示在政府的资金支持基础上,还会追加20亿元的私人和公共投资用于项目研发,其中的16亿元将主要用于蒙特利尔地区。 联邦总理特鲁多(右)和魁省省长François Legault在新闻发布会上 “小普惠”虽然只生产小型发动机,但它在小型涡桨、涡扇、涡轴发动机及辅助动力装置(APU)领域是世界级的巨人,每年的研发经费高达5亿加元。其主要发动机业务集中在通用航空小型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商务喷气式飞机和直升机发动机以及APU上。2017年4月,标志性的普惠第10万台发动机交付用户,这意味着在燃气涡轮发动机领域,“小普惠”的总产量世界第一。2018年过完了90岁生日的“小普惠”,成绩单非常亮眼:除了生产发动机10万台外,装有其发动机的飞机总飞行时间达7.3亿小时,现有6万台发动机在为200个国家和地区的12300个客户服务。这次,这家专注于飞机核心零件——发动机的企业获得了联邦政府4900万元以及魁省2050万元的贷款用于开发混合动力发动机,整个项目的预算高达1.63亿元,预计创造115个新的工作岗位。 “小普惠”总裁 Maria Della Posta 表示“普惠加拿大很自豪能够成为更加可持续的飞机推进技术的领导者,并成为加拿大绿色复苏计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的混合动力涡轮螺旋桨发动机除了可使用绿色能源外,还可优化飞机不同飞行阶段的性能,与现代发动机相比,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30%。有了两级政府的资金支持,该公司计划在2022 年开始对其新的发动机进行地面测试, 2024 年在改进的 Dash 8-100 飞机上进行飞行测试。 小普惠简史 “小普惠”是美国普惠公司(俗称“大普惠”)的子公司,总部设在Longueuil,成立于1928年,原本的职能是“大普惠”公司的飞机发动机服务中心,为加拿大的客户组装“黄蜂”、“大黄蜂”等型号风冷活塞式发动机,并为之提供保养、修理服务。由于加拿大地广人稀,公司的员工经常要自己架机飞行几个小时,去为客户解决一个小问题,因着良好的服务获得了客户的赞誉和信赖。二战期间,它开始负责组装在美国生产的普惠“黄蜂”系列发动机,逐渐成为“大普惠”所有活塞式发动机零部件供应商,到了1952年,“黄蜂”系列发动机的生产线都被转移到了“小普惠”,以便于“大普惠”能够集中精力研发喷气式发动机。1956年,“小普惠”组建燃气涡轮发动机设计团队,工程师们经常乘坐夜班火车往返于美国和加拿大之间,向“大普惠”的工程师学习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技术。1960年,开发出著名的PT6涡桨发动机,1963年正式投产。这款发动机因其可靠性而闻名于世,从1963年起至今,空中停车率为每33万小时一次,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涡桨发动机之一。1981年,又开发出PW100系列涡桨发动机,成为在燃油消耗及维护方面最具成本效益的发动机,维修间隔高达7500小时。 贝尔直升机 位于Mirabel的贝尔直升机公司这次获得了联邦政府的2亿元和魁省政府7500万元的贷款,用来开发和销售更节能环保、污染更少的直升飞机型号。整个项目的投资总额计划高达8.25 亿元,可以创造多达 320 个工作岗位,并允许350 名学生实习。 贝尔直升机公司的前身是贝尔飞行器公司(Bell Aircraft Corporation),由美国航空工程师劳伦斯·贝尔(Lawrence Dale Bell)创立于1935年,专注于飞机设计与制造。这家公司在二战期间制造了几种战斗机,其中P-39战斗机(空中飞蛇)和P—63 型歼击机(空中眼睛王蛇)在战争期间被美军和盟军广泛使用,并支援过苏联,还设计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在平飞状态下突破音障的飞行器贝尔X-1。1941年,这家公司开始开发直升飞机,并在1943年首飞成功。但在贝尔1956年去世后,公司陷入财政困境,最终在1960年被德事隆(Textron)公司收购,目前是世界上主要的直升机和倾转翼飞机制造商之一,总部位于德克萨斯Fort Worth。 1963年,位于安省的Skyrotors Ltée公司购买了贝尔公司的第一架直升飞机,成为贝尔公司的第一个加拿大客户。为了更好地服务加拿大客户,贝尔公司于1969年在加拿大设立了一间全新的供应中心。后来又与魁北克省政府和联邦政府达成资金支持协议,于1986年在Mirabel设立了加拿大子公司工厂,当时工厂的占地面积为40 500平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间工厂也在逐步扩大,目前的占地面积已经超过60 300多平米,有员工1300多名。成立35年来,Mirabel的工厂已经生产了5200多架直升飞机,其中的1000多架交付给了加拿大的客户。 了解一下CAE 这次受到联邦和魁省政府资助CAE(Canadian Aviation Electronics)公司得到了联邦政府 1.9 亿元和魁省政府1.5 … Read more

河南特大暴雨触目惊心 全球气候灾害警钟长鸣

七天记者 颜宏 加拿大所处的北美大陆刚刚在6月底经历了创纪录的连续高温,造成上百人死亡,引发了成百上千处山火,至今还没有扑灭,山火散发的浓烟让大半个北美大陆笼罩在雾霾之下,多地发布空气质量预警;接着欧洲西部又遭遇暴雨袭击,多地发生洪水,仅德国和比利时的遇难人数就已经达到187人,许多人失踪,成千上万的人失去了房屋和家园,各种基础设施遭到极大破坏,财产损失不计其数。就在人们还在对这些极端天气造成的重大灾害感到惊讶时,发生在中国北方,特别是中部省份河南的特大暴雨再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再一次让民众认识自然灾害没有最大,只有更大,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 进入7月份以来,除了传统的南方出现暴雨、洪水灾情外,中国的北方多地也出现大暴雨,导致黑龙江、嫩江、松花江、淮河、海河等数十条河流发生编号洪水,引发多场洪灾,其中最严重也最让揪心的是河南遭遇的“千年一遇”特大暴雨,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水灾中心。 从7月17日以来,河南多地出现持续强降水天气,从暴雨、大暴雨再到特大暴雨。降雨量逐日攀升,各级政府启动的应急响应机制级别也在连续攀升,短短几天就不得不提高到最高级别,几乎是在2-3天之内下了当地一年的降水量。其中郑州在7月20日的16点到17点一个小时内的降雨量就达到201.9毫米,打破气象站建站以来的历史记录,成为中国陆地小时降雨量的极值。郑州的最高两个小时降雨量达到262.5毫米的纪录还没有保持24小时,就被河南新乡市区牧野气象站录得的2小时降水量267.4毫米打破。 1小时降雨200多毫米雨是什么概念呢?中国气象上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以上的雨称为“暴雨”,100~250毫米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细分到一小时,16毫米降水量就是暴雨,20毫米以上称短时强降水。简单换算下来,一小时200毫米的降水量,相当于在一小时之内,将150个西湖的水倒进郑州。前几天引发普遍关注的、造成上百人死亡的德国洪水的降雨量峰值是24小时内降雨162毫米,还不到郑州一个小时的降雨量。 从气候学的角度来看,河南这次暴雨无论是从小时降水量还是日降水的概率看,都是超千年一遇的。 灾情严峻 根据河南省政府发布的灾情状况,从7月16日开始的降雨截止到7月21日不完全统计,全省89个县(市、区)560个乡镇1240737人受灾,因极值暴雨致25人死亡7人失联。全省已紧急避险转移16325人,紧急转移安置16471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5千公顷,成灾面积25.2千公顷,绝收面积4.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4228.72万元。 7月20日这一天更是险情不断。早上4时,位于登封市告成镇曲河村的登电集团铝合金有限公司临近的颍河水位暴涨并超警戒水位,造成该公司围墙倒塌,厂区进水。6时许,因洪水漫延到厂区内合金槽内,高温溶液遇水发生大爆炸。 下午16时,K599次列车运行至京广线郑州市南阳寨至海棠寺区间时,司机发现前方线路水漫钢轨后果断停车,铁路工作人员随后组织旅客疏散,避免了人员伤亡。过后查看发现,因持续暴雨淹没铁路,水流冲击导致路基下沉,停在区间的列车第3和第4位车辆发生倾斜。郑州火车站当天有至少60趟列车晚点,客运及航班也因降雨出现大面积延误。郑州市内涝严重,成了水乡泽国,市内的公共交通瘫痪,到了晚高峰时间,很多人回不了家。 不仅低洼处街道上水流成河,郑州的多条地铁线路也出现雨水倒灌、漏水等情况,媒体发布的图片可以看到大量雨水倒灌进地铁站,多个站台的水流湍急,积水深度近乎大腿根处,工作人员在积水里艰难行进。其中地铁5号线的多位乘客被困在地铁隧道内,积水一度达到胸腔以上。救援人员赶到后共疏散群众500余人,其中1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5人受伤。 特大暴雨和洪水也给河南的基础设施和水利设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灾害,多地发生电力供应设备、通讯设备、通讯基站设备受损,电力和通讯中断。河南境内的贾鲁河、伊河、郑州市常庄水库、郭家咀水库及贾鲁河等多处工程也都出现险情,好在在当地人员、消防人员、驰援的解放军战士等严防死守下,并没有发生大的灾难。 截止到记者发稿时为止,河南的降雨还在继续,但雨量有所减少,中国的气象部门也表示未来两天还有大到暴雨,但降水“中心”有离开郑州向北迁移的趋势,洪水的压力转移到河南北部、河北一带。 这次内陆省份的河南之所以会发生如此罕见的暴雨,气象部门认为是四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是大气环流形势稳定。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分别稳定维持在日本海和中国西北地区,导致两者之间的低值天气系统在黄河、淮河地区停滞少动,造成河南中西部长时间出现降水。 二是水汽条件充沛。7月中旬河南处于副高边缘,对流不稳定能量充足,18日西太平洋有台风“烟花”生成并向中国靠近。受台风外围和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引导,大量水汽向中国内陆地区输送,为河南强降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降水效率高。 三是地形降水效应显著。受深厚的偏东风急流及低涡切变天气系统影响,加之河南省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起到抬升辐合效应,强降水区在河南省西部、西北部沿山地区稳定少动,地形迎风坡前降水增幅明显。 四是对流“列车效应”明显。在稳定天气形势下,中小尺度对流反复在伏牛山前地区发展并向郑州方向移动,形成“列车效应”,导致降水强度大、维持时间长,引起局地极端强降水。 高温山火 2021年刚刚过半,从西半球到东半球,从北美、到欧洲再到亚洲出现的各种极端气候以及由此带来的灾难都在警示人们不管是否认同全球变暖,但气候变化以及极端天气增多真的来了,高温、洪水、龙卷风、寒流等各种各样的灾难性气候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一般被认为不会出现的地方。比如加拿大西部的高温,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严寒等。 上个月遭受罕见高温的卑诗省,地处北纬48°-60°,纬度较高,而且沿海,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天也不会太热,往年夏季的温度在20岁左右,但从6月26日开始,一股热浪就席卷美加西部,并持续多天,各地开启“烧烤模式”。气象学家给出的解释是加拿大和美国上空来自阿拉斯加和哈得逊湾的两个气压系统导致该地区出现了“热穹顶现象”,即热高气压停滞在一个区域上空,像盖子一样罩住试图逃逸的热量,使得天气更热。形象地说,就仿佛给沸腾的热水壶盖上盖子,整个空间都弥漫着无法释放的热气。世界气象组织的发言人努利斯解释说“通常人们会看到一条巨大的高速运动的风带形成的‘急流’推动天气变化,但这次不是这样… 大气阻塞模式导致两侧的低压形成“热穹”,几乎就像一种高压锅效应,使得气温达到非常非常高的程度。”不仅人和各种生物受不了,暴露在室外高温下的基础设施都被破坏,有的地方出现电缆融化的现象,导致有轨电车不得不停运;有的地方也因为部分道路路面隆起变形而被迫关闭。 创纪录的高温带来的不仅有死亡,还使落基山脉的冰川加速融化,让部分河谷地区拉响了洪水警报。比洪水更可怕的则是火灾风险陡升,高温下的草地、林地、树木干燥而高温,引发多地发生山火。美加西部的创纪录高温虽然过去,但气候变化引发的一波波热浪不见颓势,不断加深的干旱也助长了山火的蔓延。目前美国有80场大规模山火正在美国的13个州肆虐,被烧毁的土地面积已经超过4700多平方公里;加拿大的山火也从卑诗省扩散到曼尼托巴省和安省,其中卑诗省宣布自7月21日零时起全省进入紧急状态,以确保在救火过程中,联邦、省和地方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协调和响应。这次的紧急状态期限设定为14天,若届时情况仍未受控,将有可能延长。美加西部的山火产生的浓烟不断向东蔓延,横跨北美,东部的纽约、费城、多伦多、蒙特利尔甚至远到魁北克城都被笼罩在雾霾的“穹顶”内,多个城市的PM2.5(细颗粒物)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不健康”级别,甚至有城市的污染水平达到“危险”水平。 警钟长鸣 去年持续多月的澳大利亚山火、南极20度的高温、北极冻土中的甲烷大爆发、非洲的蝗灾以及各地的创纪录高温等极端气候现象曾让我们印象深刻,没想到今年的极端天气更多,才到7月份,全球就已经历了至少189场极端气候灾难,过去“几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极端天气,正变得越来越常见。 针对入夏以来的各种极端气候现象,世界气象组织表示整个北半球的天气模式显示了今年夏天不寻常的“行星波状模式”(planetary wavy patterns——行星波是大气环流的大规模扰动,围绕一个完整的经度圈连贯延伸),这给各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炎热、干旱、寒冷和潮湿,而这种不寻常的大气环流波动是由于全球气温变暖所直接引发的。 世界气象组织的一个由顶尖气候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认为如果没有气候变化的影响,美加西部创纪录的热浪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主要由温室气体排放引发的气候变化使得热浪发生的可能性至少增加了150倍。而全球变暖会导致全球范围内强降水事件的频率、强度和数量增加,因为全球平均温度上升摄氏1度,大气层中水含量就会增加7%。 而地球的变暖还在持续发生之中,所以其他相应的“连锁效应”必然会增加。如果人类不对气候变化做出反应,气候只会越来越极端化,出现的极端气候现象只会越来越多,造成的灾难也会越来越大。解决办法并非没有,在绝大多数科学家看来,降低进一步温度波动风险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减少化石燃料排放,并停止森林砍伐。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多次痛心疾首地表示,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气候正在变化,其影响已给人类和地球带来了太大的代价,该行动起来了。  

房价还在涨 但房市终于要放缓了?

七天记者 颜宏 从去年疫情开始就逆势繁荣的房地产市场犹如脱缰野马般让很多业内人士大呼“前所未见”。现在,经过了一年多的疯狂,终于有放缓的迹象了。房地产公司Royal LePage刚刚发布的报告预测,今年第二季度的房价增长会达到顶峰,之后的房地产市场虽然还会继续增长,但增长势头将会放缓。 刚刚过去的6月份,大蒙特利尔地区的独立屋、公寓、PLEX各种房型的销售都大幅增长,房屋价格更是比去年同期大涨,其中最抢手的独立屋价格一年上涨29%,也就是房价大涨了近三分之一,中位价已经达到50.8万元;公寓的价格一年上涨20%,中位价达到36.5万;多套住房Plex的价格一年上涨16%,中位价高达70.3万,而与此同时,房屋登记上市的数量却减少了16%,供不应求的情况看起来将继续持续下去。 不仅蒙特利尔,整个魁省的房地产市场都处在高热状态,在房屋价格增长的幅度上、房屋销售数量的增长上,蒙特利尔都不是最夸张的,蒙特利尔周边的郊区小镇,如Terrebonne、Saint-Jerome等宜居小城的增长更是惊人,有的地方房价甚至比去年同期增长38%,近40%。 6月份魁省房地产市场 Royal LePage的这份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蒙特利尔地区的房屋价格同比增长21.7%,但强劲的增长势头已经过去,未来的第三以及第四季度,房价增长速度将放缓,到年底时房屋价格将同比上涨17.5%,比第二季度的21.7%减少了4个百分点。即使第四季度房价增幅放缓,蒙特利尔依然是全加拿大房屋价格增长幅度最大的地方。 Royal LePage副总裁兼总经理 Dominic St-Pierre表示过去一年来,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供应持续减少、超低的贷款利率、远程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不断增加的家庭储蓄以及经济复苏的强劲刺激等各种利好房地产的因素,直接推动了蒙特利尔、魁省乃至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地产市场需求。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疫苗接种行动进展顺利,社会逐渐恢复正常,房地产市场正在发生变化。首先,原来一些担心疫情导致的各种限制而不敢放出房子上市的房主可能会改变主意,房屋上市数量可能会在未来反弹,可有效抑制目前卖方市场的疯狂;其次该公司的调查显示35%的婴儿潮一代(其中62%是蒙特利尔的业主)计划在未来5年出售自己的房子,搬到老年公寓或较小的住房内,进一步释放房地产市场的库存;第三,随着疫情放缓,民众回办公室上班,学生回校上课,民众对房屋的需求也会降低。 当然,即使房地产的市场供求关系会有所变化,但房屋价格将会继续增长,只是增长的幅度会降低,从现在的动不动超过20%,回复到10%甚至个位数左右的水平。  

乌龙式袭警,纳税人买单?当事人求偿120万

七天记者 颜宏 今年1月份引发广泛关注的“Camara乌龙案”当事人、被无辜关了6天的Mamadi Fara Camara正式起诉蒙特利尔警察局SPVM、魁省刑事和刑事检控署DPCP(Directeur des poursuites criminelles et pénales )以及蒙特利尔市政府,要求赔偿近120万元,其中79万元作为他被非法拘禁六天以及由此带来的身体上、名誉上和精神方面的损害赔偿,15万元是对蒙特利尔市政府提出的惩罚性赔偿。Camara指控DPCP以及蒙特利尔市政府在此事件中存在多种违法、违规行为,包括非法拦截、根据种族样貌选择性执法、非法逮捕、警察过度使用暴力、案件调查拙劣、警察和司法人员发出侮辱性言论、讯问时暴力相逼、对其两次脱衣搜查、对其住所无理搜查等等。 今年1月28日下午17点左右,SPVM警官Sanjay Vig在Crémazie大街上拦截了正驾驶UBER汽车的Camara,并给他开了罚单。Camara提交给法庭的文件指控这名警官歧视性执法,仅仅因为他是黑人就拦截下他的车,对他也非常粗暴。 但就在这名有20多年警龄、并誉为“经验丰富”的警察转身走向自己的警车时遭人从后面用铁棍袭击,被打倒在地,配枪被抢走,犯罪嫌疑人还追着受伤逃避的Sanjay连续开枪。狼狈逃避的Sanjay躲到一家住宅呼叫增援,大批赶到现场的警察开始调查、搜寻。而在警官遇袭发生后,一直奉警察命令呆在车里的Camara见状马上拨打报警电话,一开始还错拨了991,之后才拨打正确的911电话报警,并一直呆在自己车里配合调查,直到晚上18点半左右,作为目击证人的Camara在接受完警察询问后被告知可以离开现场,于是他驾车回家。 被送到医院的Sanjay警官告诉同事,自己背对着施暴的人,没有看到犯罪嫌疑人的长相,但袭击自己的很可能是最后开出罚单的人。于是目击证人Camara在没有经过任何调查,仅凭这名警官的推测立刻变成了犯罪嫌疑人。在他回到家时,已经有警察在等着他了。逮捕过程非常暴力,警察不是打开车门让他下车,而是直接将他从车窗里拉出来,惯到地上,再踏上一只脚,让他不能动弹。除了身体上的暴力,好几个警察还对他骂骂咧咧,使用侮辱性语言对待他。而在被捕后,尽管Camara不断申辩自己并没有袭警,是有另外一个人袭警,但无论是警察还是检控人员都对他的话嗤之以鼻,还有一名公诉人以“很快会有压倒性证据提交”为由推迟了他的假释听证会。 Camara被逮捕并被指控后,陆续有证人指出现场还有另外一个人,到了2月3日,警方提取了事发大街上交通部的一个监控摄像头记录,但由于距离较远,图像非常模糊,不过依然可以断定有另外一个人袭击了警察,Camara最终被无罪释放。2月4日,Camara的家人要求警察道歉,警察找到了第二名犯罪嫌疑人使用的车辆。2月5日,SPVM表示确认了第二名嫌疑人的身份,并在发现汽车的LaSalle区设立调查亭,寻找案犯线索并征求公众的信息。2月6日警察向Camara道歉,并被接受。2月10日,魁省宣布将由退休法官、前自由党司法副厅长Louis Dionne牵头对此案进行调查。 灰头土脸的SPVM给Camara道歉后,积极侦破案件,终于在皇家骑警、安省警察厅、多伦多警察局的帮助下在3月25日逮捕了真正的嫌疑人Ali Ngarukiye,他的DNA在袭警现场被发现,而受伤警察的DNA也在他的物品中被发现,目前他被指控包括蓄意谋杀、偷车等7项罪名。

魁省高科技新业态:数据中心促农业

Esquisse du projet de centre de traitement de données de l’entreprise QScale.

七天记者 颜宏 得益于魁省凉爽的气候,稳定的很少发生自然灾害的地质条件以及丰富且价格较低的能源,魁省日益成为建立数据中心的理想选择,在谷歌、IBM、Ericsson等国际科技巨头相继选择在魁省建立数据中心之后,魁省政府、本地企业以及本地投资者也开始布局数据处理中心。 得天独厚 在数字经济的大潮中,计算能力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力,而数据正在成为最大的生产资料。正如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资源是石油一样,21世纪世界的核心资源非数据莫属。数据成了决定一个地区、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因素,而承载数据财富的数据中心就成为“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中心就是一个组织或单位用以集中放置计算机系统、通信和存储等相关设备的基础设施;也有可能是以外包方式让许多其他公司存放其设备或数据的地方。一个数据中心一般包含供电系统以及冗余和备用电源,冷却系统,消防系统,监控系统,各种安全设备等物理基础设施。数据中心能源消耗非常巨大,有时候一个大型数据中心的用电量相当于一个城镇的用电总量。 数据中心一般分为两种,只提供场地和机柜的数据中心,一般称为DC(Data Center),而同时提供带宽服务的,一般称IDC(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但在现实中两者有时并不作严格区分。目前数据中心的主要建设者包括电信运营商,独立的第三方企业和大型互联网企业。一个数据中心的选址除了要考虑建造企业的业务发展及企业战略因素外,还需要考虑到政治因素、成本因素、人力资源、地理条件、能源因素等方面,而在这几个方面,魁省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政治因素上,魁省的民众生活富裕,政治环境稳定,特别是上个世纪中风起云涌、并让魁省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的魁北克独立运动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渐式微,遭遇过两次独立公投失败的魁北克人转而改变策略,开始放弃独立建国的不切实际追求,而是谋求在统一的加拿大中获得独立地位,直白来说就是既要与加拿大“分居”以获得独立自由,又要依然享受婚姻内的一切好处,因此在和联邦的拉锯中既获得了很多优惠条件,又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相对独立的经济政策。目前执政的CAQ政府(很大可能连任)专注于经济发展,并把发展数字经济、向低碳环保经济转型设定为中长期的发展目标。 成本因素上,魁省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生活和生产成本一直低于大部分加拿大省份。魁省的地价、房屋价格、工资水平、教育收费、托儿费用等远低于加拿大其他大部分地区,为了吸引高科技企业落户,魁省政府还为高科技企业提供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比如提供满足特定条件可不需要偿还的贷款,给企业的培训或人力资源服务提供补贴等。 在人力资源方面,魁省政府每年把省国民生产总值(GDP)的6.3 %投入到教育中,高于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平均5.1%的比例,构建了完善的针对劳动就业市场的教育网络。蒙特利尔更是著名的大学城,拥有著名的麦吉尔大学、蒙特利尔大学、蒙特利尔工学院、蒙特利尔商学院(HEC)、康考迪亚大学、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UQAM)等著名高校,还与东京、伦敦、旧金山、奥斯汀一起位列世界5大电子游戏中心,拥有大量的自己培养的以及从世界各地被吸引来的网络科技以及信息技术人才。 在地理条件上,数据中心对地理位置要求非常高,不能在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多发区域设立。魁省90%的区域位于加拿大地盾上,是北美洲板块最坚硬、最稳定的核心,很少发生自然灾害,还时不长地发生3、4级的轻型地震以释放地壳压力。魁省位于北纬45°~63°之间,四季分明,从南到北,夏季平均气温在25~5℃之间,冬季平均气温在-10~-25℃,总体来说比较凉爽。魁省的水资源丰富,拥有18万平方公里的淡水水域,有4500条河流最终汇入大西洋,还有上百万处湖泊,其中30处的面积超过250平方公里,对需要大量用水进行冷却的数据中心来说可谓理想之地。同时,魁省的交通设施非常便利,拥有3座国际机场和82座地区机场,贯穿加东、加西连接美国的铁路,长达18万公里的公路网络以及加拿大最大的集装箱港——蒙特利尔港。 在能源因素上,数据中心因为巨大的能耗,必须要慎重考虑当地的供电可靠性、电价及未来几年内用电市场的趋势和环保要求。在这方面,魁省的清洁能源可谓久负盛名,不仅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开发历史也很悠久,最早的Drummondville水电站于1910年就投入使用,现在已经建设成为全球第四大水电产地,不仅提供省内99.8%的电力供给,还输送到加拿大其他省份和美国多个州。目前魁省的水电装机容量3690亿瓦,电力存储能力达到176万亿度,另有待开发水电资源45000兆瓦。魁省的水电网是北美最大的电网,也是世界上最可靠和自主的电网之一,且电力价格低廉。 和合共生 鉴于魁省优越的适合建立数据中心的各种条件,除了一些国际巨头和大型公司外,魁省的企业也开始进场,并有创造性地试图发展出一种高科技和农业相结合的“双赢”新模式。成立于2018年的魁北克公司Fonds QScale S.E.C正在魁北克城附近的Lévis市的Saint-Nicolas小镇建设一个巨型的数据处理中心,预计总建设成本将高达8.67亿元,整个项目计划在7年内分8个阶段完成,将创造200个高技术、高薪长期职位,第一阶段的建设预计在2022年底前完成,耗资1.95亿元。 QScale数据中心和附属温室效果图 这个数据中心将利用托管的超级计算机执行各个领域内非常复杂的计算和数据处理,从疫苗的开发、应用到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比谷歌计划在蒙特利尔郊区30分钟车程的Beauharnois小镇建设的数据处理中心的规模要大很多,投资也更高。 由于数据中心将产生海量的热能,这家公司还将在附近建设配套的农业温室来循环利用多余的热能,这些温室每年可产出2,800 吨草莓、蓝莓之类的浆果和80,000 多吨西红柿。魁省农业厅长André Lamontagne高兴地表示,仅这一个项目就可以帮助魁省增加一倍的温室种植面积,从原来的120公顷增加到240公顷。夏季不需要给温室供暖的情况下,多余的热量将输送给附近的农场用来烘干刚收割的牧草以备冬季喂养牲畜。 这个数据中心的建设已经开工,并得到了魁省政府和魁省民间投资人士的大力支持。其中魁省政府通过魁北克投资局(Investissement Québec)以贷款和公司股份的形式注资9000万加元;加鼎银行的投资机构Desjardins Capital 投资 6000 万元;来自魁省的各种私人投资者则投资 4500 万元。数据中心还和魁省水电局(Hydro-Québec)签订电力供给协议,以相当优惠的价格支付需要使用的超过140 兆瓦的电力,相当于30个贝尔中心的耗电量。 这家公司的两名创始人分别是Vincent Thibault 和Martin Bouchard,他们都是魁省土生土长的企业家,也是互联网信息技术领域的知名人士。其中Martin Bouchard在1996年与人合作创建了搜索引擎Copernic Agent,后在2005年售出;接着与人创立了4 Degrés云数据存储中心,后被Vidéotron注资和收购,这个数据中心一度是魁省规模仅次于爱立信的数据中心。后来又与Vincent Thibault合作创建了致力于工业领域人工智能的公司Bases.ai以及数据中心建设公司QScale。在QScale创建的2018年,该公司旗下的一家地产公司就开始在Saint-Nicolas地区不断的买地,大量购进农业和工业用途地块,总面积达7.5万平方米,还签署了在2024年前再购进3.6万平方米土地的优先购买权。之所以选址在这里也并非偶然,交通上有20号公路通过,旁边就是Hydro-Québec的 Chaudière 变电站,这个变电站与两座水坝相连,可保证稳定和持续的电力供应。 Martin Bouchard表示Lévis的这个数据中心只是一个样板,他的梦想是在魁省各地复制类似的数据中心。他解释说正在兴建的数据中心不是传统的储存数据的地方,而是要先进的多。就仿佛别的数据中心是飞机,自己正在建造的则是火箭,不仅能够低耗、环保、高效地处理数据,还能促进魁省农业产品的自给自足,构建出一种新型的高科技与农业发展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新业态。  

抗疫撕裂何时了

七天记者 颜宏   自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一年多来,相比南方的邻居,加拿大的政府、医疗专家和民众确实很想控制住疫情,并为此做出了极大努力。联邦政府、各省级、市级政府以及各个党派之间也都互相配合或妥协,没有出现类似美国那种联邦政府与民主党州政府之间、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相信阴谋论的民众与防疫专家之间尖锐的对立。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围绕新冠病毒的各类科学研究,听取专家的意见制定防控措施,积极参与国际卫生合作,这与美国特朗普政府违背科学防疫的做法形成较大反差。因此,从数据上看,加拿大的抗疫成效好于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但实际上,如果考虑到加拿大的人口密度、政府付出的财力、社会付出的代价等因素,加拿大的抗疫成效并不突出。无论是初期的反应迟钝,错过了有效遏制病毒的关键窗口期,之后又因医疗系统人手严重不足,无法做到快速检测和快速流调,还是现在长时间疫情给民众带来的松懈与倦怠,再加上压力和抑郁情绪增加带来的挑战,都预示着加拿大的抗疫之路将会非常漫长,抗疫过程中的各种撕裂也将长期持续下去。 “疫苗护照”之争 面对无法控制的病毒,加拿大整个社会都把希望寄托在疫苗上,联邦政府花巨资订购了远远超过民众需要数量的疫苗,各地政府也积极推动民众接种。截止到目前,加拿大全国已经有78.48%的人至少接种了一剂新冠疫苗,完成两剂疫苗接种的比例也已经达到50.06%。虽然在世界上名列前矛,但依然没有达到群体免疫的比例,有不少人没有接种第一剂疫苗,包括年轻人、一些边缘化人群以及某些因文化、宗教原因而不愿意接种的社区,特别是年龄在12到39岁之间的年轻人接种意愿较低,至今只有三分之二的人接种了第一剂疫苗,这意味着仅这个年龄组就有至少450万人暴露在病毒感染风险当中,没有受到任何保护。 联邦公共卫生署(Public Health Officer of Canada)最新的疫情模型预测显示,虽然在疫苗的加持下,全国范围内的感染者、住院者以及死亡人数都在持续下降,但传染性更高的变异病毒仍然构成很大的风险,疫情随时可能会卷土重来,就如同现在的英国和美国。 英国在今年春天时大力接种阿斯利康(Astrazeneca)疫苗,使得疫情急速下降,于是英国人乐观地宣布解封,民众不必再遵守防控措施,但由于其国内接种人数没有达到75%的群体免疫目标,再加上传播性更高的Delta变异病毒日渐成为传播的主流,同时英国人主要接种的阿斯利康疫苗被证明两剂有效率只有60%(辉瑞和莫德纳的两剂疫苗有效率可达到85%),种种因素的叠加使得英国的疫情正在急剧反弹,连日来日新增都超过了2万,恢复到去年秋初的情形,英国卫生部门估计照此下去夏天时日增新感染者可达到现在的4倍,即超过10万人。而美国疫情在连续数月好转后正在步英国的后尘,由于Delta变异毒株蔓延、各州疫苗接种率不同,以及独立日前后大型集会等原因,疫情开始恶化,单日平均确诊病例数从6月末的约11000例,升至7月12日后每日超过23000例,同时由于Delta变异毒株所具备的耐药性和更强传播能力,其蔓延趋势在感染病例中的占比越来越大,住院以及ICU监护的患者也以年轻人居多,很多是30、40岁原本身体健康的人,甚至一些青少年和幼儿,这些患者中99%都没有接种过任何疫苗。 为了督促还没有接种疫苗的人尽快接种,魁省宣布在今年9月1日开始施行完成两剂疫苗的“疫苗护照”政策以避免万一疫情恶化而不得不再次封闭的境况。持有这种二维码式样的两剂疫苗接种完成证明才能被允许进入一些非生活必须场所,如健身房、酒吧、餐馆、剧院、有身体接触的体育活动等。通俗的说就是接不接种疫苗是你的权利,但不接种疫苗的人会被隔离或检测,并且不能使用某些非必要服务,在生活上将会遇到很多限制和不便。 法国7月12日宣布了一个包括两剂疫苗接种证明或COVID-19检测阴性的“卫生通行证”计划,即从8月初开始,法国公民需要持有这一通行证才能进入餐馆、酒吧、咖啡馆、电影院或乘坐火车、飞机,此言一出,法国民众纷纷预约接种疫苗,不到4小时就有近百万人预约,还有人连夜去疫苗接种中心排队接种,可见“疫苗护照”或“通行证”这一变相的强制疫苗接种措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加拿大多数省份对是否实施“疫苗护照”仍持观望态度,包括魁省的邻省——安省,另一个人口大省和疫情严重的省份。阿尔伯塔省以及萨斯喀彻温省直接表示没有实施“疫苗护照”的计划,阿省省长康尼(Jason Kenney)甚至明确表示,如果联邦政府试图引入的话,该省将断然拒绝,他认为“‘疫苗护照’原则上会违反《健康信息法》,也有可能违反《信息自由和隐私保护法》”。联邦总理特鲁多也很有自知之明,回应称各地是否实施“疫苗护照”政策将由各地政府自己决定,联邦的工作重点将集中于“国际疫苗护照”,为国际旅行提供疫苗认证。 对“疫苗护照”政策持观望或反对态度的省份主要纠结于隐私、安全和歧视问题。一些人认为“疫苗护照”会显示接种者的姓名、出生日期、接种的疫苗品牌、接种时间、甚至是哪只手臂注射疫苗等信息,涉及到个人隐私,因而反对;还有人担忧这些个人隐私信息在使用“疫苗护照”的过程中缺乏保护,很容易被不法份子收集,进而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身份欺诈等犯罪活动;还有人认为施行“疫苗护照”是对没有接种疫苗人士的歧视而坚决反对,因为他们被排除在某些场合或某些活动之外。 帮助加拿大人在秋冬季能够安全地回到学校、办公室以及恢复相对正常生活的“黄金”接种时间——7、8月份就在各种争执中流逝,积极性不高或者根本不想接种的人继续拖全民接种的后腿,给秋季的疫情防控带来重大挑战和不确定性。 “混打”之争 加拿大由于本土缺乏疫苗研发和生产能力,只能受制于疫苗供应商,在今年年初曾遭遇到疫苗供应的短缺问题。为了适应和帮助各级政府推进疫苗接种行动,负责给全国疫苗接种提供专业意见的加拿大国家免疫咨询委员会 (NACI)变得非常不专业,疫苗接种指导意见一改再改,让人无所适从。 5月初,NACI明确表示不建议第一剂已经接种阿斯利康(AstraZeneca)疫苗的人在接种第二剂时使用辉瑞(Pfizer-BioNTech)或者莫德纳(Moderna)mRNA技术的疫苗,6月初,NACI又宣布允许常规技术生产的疫苗可以与使用mRNA技术的疫苗混打,也就是说第一针打了阿斯利康疫苗的人士,在打第二针时可以使用辉瑞或者莫德纳疫苗;同时还允许辉瑞和莫德纳之间混打,即第一针打了辉瑞的,第二针可以打莫德纳,反之亦然。这个意见一出,当时正处于辉瑞疫苗短缺期的安大略省率先开始进行混打,倡导第一剂接种辉瑞疫苗的省民在第二剂时接种莫德纳疫苗。之后,加拿大其他省份纷纷跟进,在同种疫苗供应不足的情况下采取了类似做法。于是,疫苗混打就成为加拿大疫苗接种的常态,特别是辉瑞和莫德纳疫苗之间的混打更是常见,连总理特鲁多都混打了阿斯利康和莫德纳疫苗。 但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首席科学家Soumya Swaminathan 却在7月12日警告称,人们不应接种来自不同生产厂商的新冠疫苗,混打疫苗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健康影响。她认为混打疫苗是“一个没有数据、没有证据的领域,是一个危险的趋势。其安全性和免疫有效率仍需评估。”WHO反对疫苗混打的新闻一经爆出,立刻引发无数加拿大人的恐慌和愤怒,一方面担心混打疫苗给自己的健康造成风险,另一方面愤怒政府在疫苗供应出现问题时忽悠民众做“小白鼠”。而一些原本在排队接种疫苗的民众在得知当天提供的疫苗与已经接种的第一剂不一致时,断然离开。同时,WHO和加拿大NACI之间不一致的信息也给很多人造成了困惑,不知道该听谁的。 加拿大各地的卫生官员、防疫专家,乃至总理特鲁多都迅速站出来为加拿大的做法辩护。公共卫生署(PHAC)特意发表声明支持NACI的立场,指出“疫苗混打不是一个新概念。当疫苗供应或公共卫生项目发生变化时,会使用来自不同制造商的类似疫苗。不同的疫苗产品在流感、甲型肝炎和其他疾病的疫苗接种中时有类似情况。” 特鲁多则作为混打疫苗的实践者坚定表示疫苗混打是安全的,是基于目前已有数据做出的正确决定,还指出加拿大的疫苗接种战略正在“发挥作用”,接种疫苗的人数在增加,新感染病例数量稳步下降。负责疫苗采购的联邦部长Anita Anand也混打了疫苗,她说:“新冠疫苗的接种,最终是由各个省和地区作出的决定。依据宪法,各省和地区政府负责其居民的健康管理。作为联邦政府,我们会继续遵循科学,继续提供疫苗。不管科学家们的建议是什么,我们都会确保有充足的疫苗,协助各省和地区的疫苗接种工作。” 不管这些官员、专家现在说什么,加拿大在做出混打疫苗决定的时候确实有赌博的成分,因为当时欧洲所做的混打测试结果还没有完全出来,好在最后结果与预期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异。西班牙Carlos III Health Institute研究所的一项测试结果表明混打是安全和有效的;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将辉瑞疫苗和阿斯利康疫苗混合使用,虽然可能会增加轻度至中度副作用的发生频率,但症状都是短暂的,却可以显著提高人体的免疫反应。 值得一提的是,Swaminathan后来在推特上澄清了自己的言论,称公共卫生机构可以根据现有的数据做出建议,民众应该遵循公共卫生建议,不要自己决定混打疫苗,也不要自己决定去接种额外的剂量。 新冠病毒疫情爆发的2020年,是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开端,距离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结束正好100年。1918年暴发的大流感持续两年有余,感染人数超过5亿,死亡人数接近5000万。 100年前的世界正处于一战末期,整个世界百废待兴,科学水平、医疗水平都非常落后。100年后的今天,整个世界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人类的卫生条件、医疗水平、科学研究水平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持续一年多的新冠病毒疫情还看不到“拐点”,无论是人为控制还是借助疫苗,短期内都看不到新冠病毒疫情结束或被消灭,这意味着未来全球将会长期“带病”运行。  

关注:家庭暴力受害案中的施暴者与受害者

七天记者 颜宏 今年开始以来,魁省家庭暴力造成死亡的事件频发,远远超过了往年的水平。截止到记者发稿时为止,已经有13人被杀,除了一起女性被害案没有告破外,无一例外都是男性同居伴侣对女性的暴力杀害,也就是常说的家暴。数据统计,魁省平均每年有12名家暴死亡案例,但今年半年还没过完,被害者就已经超过了这个数,使得Féminicides这个词时常出现在新闻报道里。这个词由fémini(女性的)和cides(杀害)两个词组合而成,专指被男性杀害的女性,而这个加害的男性还通常曾经是女性的爱人或亲人,原本温馨的家对一部分妇女来说成了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 世界卫生组织曾在今年3月指出全球大约三分之一(30%)的妇女在一生中遭受过亲密伴侣的身体和/或性暴力或者非伴侣的性暴力。根据联合国的定义,亲密伴侣暴力是指亲密伴侣或前伴侣的行为导致身体、性或心理伤害,包括身体侵犯、强迫性行为、心理虐待和控制行为;性暴力是指在任何地点发生的由任何人强行施加的性行为、性行为企图或其它直接针对他人性特征的强迫行为,而不论该行为人与受害人的关系如何。 魁省公共安全厅长Geneviève Guilbault也曾指出,今年魁省的家庭暴力事件同比增长了45%,而魁省各地警察部门接报的家庭暴力事件也比以往增加了一倍,达到暴力事件总数的12%,这些都是令人担心的信号。为此,魁省政府承诺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打击家庭暴力事件,包括对犯罪分子采取更多、更强硬的管制措施,如强制他们佩戴电子定位装置,一旦他们靠近受害人就会报警。魁省政府还将提供更多的资源给家庭暴力受害者,如增加收容家暴受害者的救助中心的床位、工作人员等。全省范围内针对家庭暴力的广告宣传攻势也在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媒介持续发布。 其实,近年来魁省已经发生多起家庭悲剧,著名的如2009年震惊整个魁省的心脏专科医生Guy Turcotte因婚姻破裂,为向前妻报复而用刀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年幼孩子的家庭悲剧,以及今年频发的Féminicides案件,都已经显示即使政府一再宣传,即使有警察、法院、社区、医院、妇女救助机构等相关部门介入,依然无法阻止悲剧的一再发生,目前的妇女保护体系和儿童保护系统一样存在空转和效率低下的严重问题。 世界性难题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雷诺尔·沃尔克(Lenore Walker)在对400名家庭暴力的受害女性进行跟踪研究后提出了“受暴妇女综合征”的概念, 用来定义长期受丈夫或男友暴力虐待的妇女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模式。它的核心概念是“暴力循环” (Cycle of Violence) 和“习得性无助” (Learned Helplessness) 。暴力循环指的是暴力会周期性发生,遵循紧张关系形成阶段、恶性暴力阶段和温馨甜蜜阶段的循环且逐步升级的周期。一般经过81次以上的暴力周期后,受暴女性就会逐渐接受暴力事实,产生无助的信念,不再寻求帮助,即“习得性无助”。另一位瑞典社会学家提出的“暴力正常化”理论与“受暴妇女综合征”理论非常类似:男性通过持续的暴力逐渐让女性接受被虐待是正常的,女性也会在长期的暴力中逐渐丧失自信,丧失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她甚至会反思男性伴侣施暴确实是因为自己有错,逐步将家庭暴力看作正常的、合理的行为。因此,贯穿于周期性暴力中的自我反思、接受现实、抱有希望、原谅对方都成为遭遇家暴女性选择待在暴力关系中的原因。同时,社会学家高道夫 (Edward W.Gondolf)在1988年提出的“幸存者理论”则为上述理论作出了很好的补充,他的理论认为遭受家暴的女性实际上是积极向外界求助的暴力幸存者,并不是前面所描述的心理上或行动上的失能者,有很多家暴受害者都在努力抗争,最终从暴力中生存成长。根据这个理论,家暴受害女性在遭遇暴力过程中一直积极寻求帮助,暴力的周期性促使她们采取应对措施,不断寻求有效资源的支持,“想方设法”减少受暴,如跑到别的房间或公共场所等地方躲避伤害,但她们通常没有足够的经济资源,缺失离开暴力的资本,也难以支付摆脱暴力的“成本”, 这些严重阻碍了她们离开暴力的步伐。最后,在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系统求助过程中,她们常常面对低效的官僚机构、支持资源缺失和公众的冷漠,所获得的帮助非常有限且支离破碎,难以得到外界的帮助最终摆脱暴力。这一“内外受阻”的现状最终导致她们不得不停留在暴力关系中。即使整个社会都对家庭暴力持“零容忍”的态度,但由于家庭暴力的特殊性,一直以来都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家庭暴力不仅具有普遍性,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种族和文化中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家庭暴力问题,有些还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复杂性指引发家庭暴力的原因非常复杂,有个人层面的因素,也有家庭和社会层面的因素;有物质层面的因素,也有情感和精神方面的因素,常常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隐蔽性则指家庭暴力一般发生在相对封闭的私人领域,也就是家庭内部,暴力发生时通常没有目击证人,不易被外界知晓,也很难取证,“家丑不外扬”的观念也使部分受害者羞于向外界诉说或寻求帮助。同时,注重于尊重私人权利和个人隐私权利保护的社会氛围也让公权力很难介入家庭暴力事件,即使介入也很难有效管控诸如不得接触、不得继续骚扰等违法约定的行为。 无人求助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家庭暴力是由心理问题、情感问题、工作压力或滥用药物等引起的。但事实上,家庭暴力的本质是施暴者通过行使暴力向受害者宣示自己的权力,使受害者屈服,由此实现和维持对受害者的支配和控制。表现形式上可分为5种,非常普遍的就是对受害者身体上的摧残,如殴打、捆绑、关禁闭等;第二种是精神迫害,也比较普遍,比如恐吓、辱骂、猜疑、恶意贬低、故意刁难等,尤其是不许与异性来往,甚至与异性说一句话都会遭到毒打;还有怠慢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或者捏造事实等。第三种是性虐待,比如违背女性意愿的强迫性行为,或者是难以接受的性行为方式、损害性器官等;第四个方面是虐待体罚型,强迫受害者过度劳动,包括罚跪、强迫自我反省、限制行动自由等;第五种是经济虐待式,比如剥夺女性的生活必需品、限制花钱或者禁止外出工作、求医等等。 应该说家暴虽然没有被列入精神疾病的行列,但施暴者意欲维持对受害者的支配和控制权或多或少与一些极端人格或精神疾病有高度相关性,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人格障碍症(特别是反社会人格障碍和边缘性人格障碍)、毒品上瘾、间歇性暴怒障碍等。但在魁省今年发生的13起Féminicides案件中,12名施暴男性居然没有一个人寻求过帮助,他们的家人或朋友也曾试图向他们提出咨询心理医生或者寻求帮助的建议,但几乎毫无例外的被强硬否认,这些施暴者都认为自己没有问题,而他们中一些人的暴力行为已经被至少一种预防暴力发生的组织或机构所知,这些机构包括警方、社区服务、CLSC、青少年保护机构等。Laval大学社会工作与犯罪学学院教授、家庭暴力干预专家Valérie Roy就坦言很难接近有暴力倾向的男性,因为他们大部分都不认为自己有问题,无法认识到自己有问题,当然就不会去寻找解决方法或者向外界求助。 魁省妇女庇护所联合会(Fédération des maisons d’hébergement pour femmes)主任Manon Monastesse也表示社会各界应倡导男性积极求助,并设立与女性庇护所类似的机构来帮助他们。2019年至2020年,这些庇护所接待了大约3000名需要帮助的女性以及1500名儿童,但很少有她们的伴侣前来咨询或求助。 在加拿大,平均每六个人里就有一人有心理问题,每年因抑郁或焦虑等心理问题给加拿大经济造成的损失将近500亿加元,每年仅魁省就有800人自杀。数据显示,很多人即使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也不愿意去寻求帮助,有的人担心会危及他们的工作,更多的人则认为寻求心理救助是自己软弱的表现而不愿让人知道。而华人更是“好面子”不愿意求助他人,所谓“家丑不可外扬”,更对情绪或家庭问题产生羞耻感,很多心理疾病患者因此错过接受治疗的最佳时机。 其实对于大部分产生心理问题的人来说,如果能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危机反应无论在程度上或者是时间方面都不会给生活带来永久或极端的影响,他们需要的只是时间去恢复对现状和生活的信心,再加上科学的疏导,亲友间的体谅和支持,就能逐步恢复心理健康,走出阴霾。 当家庭出现问题时,可拨打帮助热线811,这是一条全天候热线,每天24小时,一年365天有人值守,不仅可咨询两性关系、亲子关系、孩子异常行为等问题,还可咨询不需要去急诊的健康问题,只需要在电话接通后选择是社会问题还是健康问题即可。 当伴侣出现暴力倾向时,可向SOS violence conjugale咨询 ,电话 1-800-363-9010,这也是一个一周7天,一天24小时的咨询热线,既可以为自己求助,也可以为他人求助。  

特鲁多开启造势模式 加拿大或于今秋大选

(De gauche à droite) Le premier ministre du Canada, Justin Trudeau, le chef de la Première Nation Cowessess, Cadmus Delorme, et le premier ministre de la Saskatchewan, Scott Moe, lors d'une rencontre sur la Première Nation le 6 juillet 2021.

七天记者 颜宏 2019年10月的联邦大选投票结果出来后,前一次大选时红极一时的小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风光不再,只获得了33.1%选民的支持,议会席位从2015年选举结果的184减少27个,变为157;时任党领谢尔(Andrew Scheer)领导下的保守党在全国获得了33.4%的支持率,121个席位,比之前多出22个。体现在选票上,保守党候选人获得的选票比自由党多出25万多张,但基于152年前的选区设定和选举原则,保守党仍然在多个选区落败,最终以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以比保守党多出36个议席而获得组阁权利,组建少数党政府。保守党获得选票多但依然败选的主要原因是“虽然执政党和总理乏善可陈,但反对党也半斤八两”。党领谢尔在竞选过程中错误地把重点放在对特鲁多以及自由党的谩骂、攻击上,而没有为国家发展和调和东西部矛盾提出让选民信得过的愿景,可以说是缺乏有建设性政治辩论而注重于幼稚的“相互谩骂”的竞选过程让在全国选民中并不具备支持率优势的特鲁多和自由党获得了一次通过“策略投票”(即有意阻止某政党上台而投票)获胜的机会,负有领导责任的谢尔也在选举后黯然辞职。 但这种以不过半的席位执政是对执政党政治智慧的一种考验,是选民用选票告诉自由党,再给你一次机会,但不能信马由缰。这样执政党的日子天天如履薄冰,要见招拆招,在不同的议题上找不同的政党结成暂时性联盟以期度过议会的信任投票关。加拿大历史上的少数党政府平均寿命为两年,原本预计寿命不会超过一年的自由党政府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新冠病毒疫情,危机情况下的民众需要政府这个主心骨,同时偏重平等、博爱等自由理念的特鲁多“亲民”地每天在自家门口召开新冠病毒疫情通报会,宣布政府推出的各种援助民众和商业企业的计划和项目,回答各种民众关注的问题,还不断敦促民众配合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让大部分民众对自由党政府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的表现感到满意,特鲁多的民众支持率也一度超过50%。 尽管在疫情肆虐、需要遵守各种防控措施的2020年,很多人不希望进行选举,加拿大还是有三个省份相继举行了省选,而且都是执政党利用抗击疫情中积累的民意提前发动大选豪赌,结果均获成功,发动大选的执政党获胜。在联邦政坛上,主导抗击疫情的自由党也曾蠢蠢欲动,但碍于民众希望政府集中力量抗疫,反对发动大选而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再加上新民主党几次支持自由党度过难关,以避免政府倒台。 随着疫苗接种行动的进展顺利,全国各地的疫情都得到缓解,大部分地区取消了原来的各种限制措施,原来被搁置的选举再一次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评论人士认为种种迹象表明,今年秋天联邦选举将会再一次触发,最早会在8月份宣布,加拿大人由此进入选举模式。还有接触到特鲁多的自由党匿名人士说,特鲁多倾向于在8月启动为期5周的竞选活动,但还没有作出最后的决定,计划随时可能更改。 大选势在必行 给世界带来重大变化的新冠病毒疫情虽然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种种困难,也让各级政府有了各种各样的表现机会,几乎全国各级政府的执政党支持率都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从疫情一开始,特鲁多政府能想到的抗疫救灾措施就只有发钱,发钱,再发钱,相继推出了紧急救助金、工资补助、房租补贴、低息贷款、延迟收税、经济重启补助等一系列救市、救人措施,并一再延长,设定的资金预算也一超再超,于是加拿大央行开动印钞机,给全国各行各业和民众发钱,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南面的邻居,使得加拿大央行顺理成章地成为全球印钞冠军。 自加拿大建国以来一直到2020年2月底,200年时间里,加拿大央行总共发行了约1200亿加元的货币,但仅仅在2020年1月到2020年6月间,加拿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就飙升到4700亿元,扩张了291.7%,通俗地说就是加拿大基础货币存量在6个月内增加了近3倍,直接造成加拿大历史上最大的财政赤字。但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巨大的财政窟窿怎么填?如何能做到赤字平衡以及需要多少时间?应该加多少税以及如何加税等问题是摆在任何一个执政党面前的首要问题,无论哪个党执政,这都是无法避免的严峻问题。在大撒币的自由党人认知中,只要GDP的增长超过利率,且偿债费用保持在较低水平的话,这种激进的债务扩张就是可持续性的。这个理念没错,不管是债务规模扩大也好,赤字不断增加也罢都不是问题,只要经济增长的速度足够快,债务在经济中的比重就会不断下降,最终降低到对经济发展而言无关紧要的比重,这也是二战后加拿大摆脱巨额战争债务的成功方式,但问题是那时有个全球性的战后经济大爆发的背景,保证了加拿大的经济增长,现在的问题是疫情后如何刺激经济增长?这才是加拿大经济的最大难题,也是新冠病毒疫情之后,全球所有国家都面临的问题。加拿大正面临的重大风险就在于经济增长可能会持续滞后,这场豪赌最终可能会拖累几代人付出代价 除了巨额财政赤字外,如何刺激并引导加拿大的经济重启和恢复也是摆在执政党面前的首要任务,两年来积累的不满也在各个政党以及各阶层民众之间持续发酵。 随着疫情放缓,各政党的政治操作也从原来的“维稳”转向到“积极进取”,曾经帮助自由党几次度过倒台风险的新民主党如果再继续支持特鲁多,将有可能危及自己基本盘的支持度。因此无论是出于政党利益还是党领地位考虑,新民主党都有可能改变策略,选择某个有利时机,与其他反对党联手倒阁。对特鲁多的自由党而言,既要充分利用抗疫积累的上升支持率,又要尽力赢得比原来更多的议席,也不可能再像去年那样对新民主党百般迁就、予取予求,双方出现裂痕在所难免。而对另外两个反对党——保守党和魁北克政团来说,一个对特鲁多各种羡慕嫉妒恨,一心要把他拉下台,也做好准备随时在选举中击败自由党;另一个只考虑最大化魁北克省的利益,根本不接受从全国一盘棋或均衡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谁承诺照顾魁北克就支持谁,没有既定立场,所以说今秋再一次发动大选已经成为各党的共识,除了少数政府平均两年垮台的宿命论之外,经济因素、外部局势、原住民问题、内部党争等因素也都产生了影响。 今秋大选在夏季国会即将休会时就有所体现,特鲁多批评国会当中存在着“毒性”和“阻碍”,让很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法案无法顺利通过,还暗示议会并没有恰如其分地运转;保守党党领欧图(Erin O’Toole)则对会议流程表示不满,指责自由党政府阻止议会成员获取关键的资料,有碍民主的原则。多名宣布不再追求下一个任期的国会议员还在议会主席的主持下举行了道别仪式,而这个仪式一般用来明确知道下一届议会成员会有所变动时才会使用。 特鲁多在行动 根据加拿大选举法的规定,在2019年大选过后,下一次大选最晚将于2023年10月16日进行,当然,大选也可以在这之前的任何一天举行。少数党执政时提前进行选举的情况只有两种,要么执政党主动,随时会见加拿大总督,解散议会并开始新一轮选举;要么反对党主动,投出不信任票或反对某项重大议案而让现任政府倒台,开始新的大选。鉴于现在国会已经进入休会期,理论上只有执政党才能触发大选,需要考虑的只是触发大选是否对己有利。 而近几天特鲁多以及自由党的行动也表明,他们已经提前进入了大选模式。 特鲁多从上周开始就展开了竞选式宣传访问。先是前往渥太华郊区的Kanata镇,面对媒体高调接种了第二剂新冠疫苗,和民众碰肘交谈,嘘寒问暖,还谈论了民众关注的住房问题。本周一开始,特鲁多前往哈密尔顿的苏圣玛丽(Sault Ste. Marie),宣布为当地的一家钢铁厂提供最多4.2亿元的资金,以逐步淘汰燃煤炼钢。他还特意修剪了头发和胡须,显得年轻了不少,恢复了2015年英俊小生的造型。 他的交通部长Omar Alghabra也加入造势队伍,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张自己登上一列从多伦多至魁北克市的VIA列车的照片,卖关子称第二天会有一个有关铁路运输的大消息宣布。果然,联邦社会发展部长Jean-Yves Duclos 和创新部长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在7月6日宣布联邦政府愿意投资建设一条高频铁路(High Frequency Rail),用于连接安省与魁省主要城市之间的铁路通勤,目前正在为采购流程做准备,目标是在2021年秋季之前提出建设建议。根据目前的设想,新列车的时速将达到177至200公里,使得多伦多到魁北克城之间的乘车时间缩短90分钟,计划在2030前完成,耗资在60亿到120亿元之间。这一段旅程是VIA火车网络中最繁忙的路段,占所有旅客的72%,占该公司收入的三分之二。虽然联邦部长强调这一计划与大选无关,只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其中一个项目,但这一计划受到魁省以及沿途各大城市的热烈欢迎具有明显的选举意义,魁北克城市长直言“这是魁省的胜利。” 同一天上午,特鲁多宣布任命因纽特人领袖、前加拿大外交官玛丽·西蒙(Mary Simon)为加拿大的新一任总督。此前,加拿大总督职位已经空缺了近半年,特鲁多选择在这个时候任命一名原住民总督不仅可以缓解目前倍受关注的原住民问题,也是在为大选铺路。根据加拿大的议会程序,触动大选需要由总督批准解散联邦议会,确定选举投票日期。 为了缓解在加拿大连续发现数量巨大的原住民儿童骸骨所受到的批评,特鲁多上午宣布任命首位原住民总督后,下午就马不停蹄地前往萨斯喀彻温省发现751座无名坟墓的原住民寄宿学校所在地Cowessess,与萨省省长Scott Moe出席历史性的签字仪式,将照顾儿童的控制权移交给第一民族社区,这也是原住民自1951年以来首次将照顾儿童的决策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联邦政府则承诺提供3.87亿元资金帮助Cowessess地区的第一民族建立一套托儿和家庭服务体系。 同一天,联邦政府还与曼尼托巴省的梅蒂人联合会(Manitoba Métis Federation)签署了《马尼托巴梅蒂人自治政府认可与建立协议》(Manitoba Métis Self-Government Recogni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greement)。这个协议同意该省的梅蒂人实行自治,并认这个联合会作为曼省梅蒂民族的政府,将拥有认定公民权、领导人的选择和选举权、以及自治政府代表梅蒂人民实行治理的权力,这被认为是曼省梅蒂人政府获得加拿大正式承认的努力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不过政府只与梅蒂人达成协议被其他原住民社区批评“有意在原住民内部制造分化”。 7月7日,特鲁多前往保守党的大本营——阿尔伯塔省,与省长Jason Kenney和卡尔加里市长Naheed Nenshi见面,这是特鲁多自2019年以来首次踏上阿省的土地。在2019年的大选中,自由党在阿省全军覆没,没有一个自由党候选人赢得选举。 评论人士认为特鲁多的连续动作显示出明显的竞选意图,一是改善因寄宿学校发现大量原住民儿童遗骸而恶化的政府与原住民社区的关系,同时为今后加拿大政府与原住民的谈判做准备。因为总督是英国女王的代表,是原住民在土地等问题上谈判的对象;二是为即将到来的大选作准备,争取获得魁省和原住民社区的更多支持;三是到保守党的堡垒试水,试图重建阿省民众对自由党的信心。  

西部高温敲响气候变化警钟

七天记者 颜宏 最近几天美加西部都在承受着热浪的袭击,卑诗省的小城利顿(Lytton)连续打破加拿大历史最高温度纪录,部分地区的温度甚至逼近摄氏50度。至今不到4天时间里,仅仅卑诗省就有233人疑因高温而死亡。 从6月26日开始,一股热浪席卷美加西部,各地开启“烧烤模式”。气象学家给出的解释是加拿大和美国上空来自阿拉斯加和哈得逊湾的两个气压系统导致该地区出现了“热穹顶现象”,即热高气压停滞在一个区域上空,像盖子一样罩住试图逃逸的热量,使得天气更热。形象地说,就仿佛给沸腾的热水壶盖上盖子,热气弥漫弥漫,无法释放。世界气象组织的发言人努利斯解释说“通常人们会看到一条巨大的高速运动的风带形成的‘急流’推动天气变化,但这次不是这样…… 大气阻塞模式导致两侧的低压形成“热穹”,几乎就像一种高压锅效应,使得气温达到非常非常高的程度。”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除了美加地区外,俄罗斯和里海周边地区也出现了异常的高温,原因是持续存在大面积的高压。莫斯科6月26日录得35度的高温,创120年来的记录;6月20日,北极圈内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小镇Verkhoyansk测得38度的高温,打破北极圈内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纪录。 在这之前,加拿大的历史最高温纪录,是1937年7月5日中部的萨斯喀彻温省创下的45摄氏度高温记录。但在6月26日,卑诗省弗雷泽峡谷(Fraser)地区的小城利顿的最高温度达到46.6度;不到24小时,利顿录得的最高温度又达到惊人的47.9度,打破了自己刚刚保持了不到一天的记录;但这还没完,到了29日,利顿的最高温度一度达到49.5度,再次打破记录。加拿大环境部表示卑诗省沿海地区的气温会先达到峰值,然后东移至内陆地区,随后,烘烤式的热浪会继续向东移动,阿尔伯塔省、萨斯喀彻温省部分地区、育空地区和西北地区都已经发布了高温预警,提醒市民做好准备。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气候学教授Simon Donner表示加拿大遭遇如此漫长而强烈的热浪,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他认为这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警告,因为人类还在不断地排放温室效应。如果我们继续忽视气候变化,无动于衷,人们习惯了的凉爽夏天将会逐渐远离我们。加拿大环境部气象学家Armel Castellan也指出这种极端的气候现象正在告诫我们,这种高温事件将会变得更频繁、更高温、更持久。 美国宇航局(NASA)以及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今年1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之后的10年中,有8年位列有记录以来地球温度最高的前十名,全球温度最高的10年全部在2005年之后。联合国气象组织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布的《2019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也指出2015-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而2010-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个连续的十年都比1850年以来的前一个十年更热。 科学家表示持续不断创纪录的高温不仅仅是一组数据,而是对人类生存、生活方式以及脆弱的生态系统的严重警告和挑战。比如,气候变化令城市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改变人口分布、人口不得不迁徙等;农业生产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政府必须采取办法应对,导致生产成本提高,消费者在食物方面花费增加;极端气候灾难也在增加,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等。 严重后果 卑诗省地处北纬48°-60°,纬度较高,而且沿海,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天也不会太热,在20岁左右,但猝不及防地遇到30度、40度乃至近50度的高温,使得该省因高温而猝死的人数陡然上升。该省首席验尸官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自6月25日至28日,已经有233人死亡,怀疑极端高温是造成死亡的原因之一,其中已经有75人被认为是高温猝死。 高温猝死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的生理功能,尤其是体温调节、水盐代谢、血液循环等功能都会出现异常改变,如大量出汗、心血管负担加重等。轻则可能降低工作效率,重则引起中暑,更严重者会出现猝死。一般情况下,高温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到了晚上温度降低后,人体就可以慢慢恢复。如果人体长期无法散热的话,会导致器官衰竭,即使身体最强壮的人在大约6小时左右也会死亡。卑诗省这次热浪袭击的时间长,昼夜温差也不明显,导致家里没有空调的人们无法让身体冷却下来,一直暴露在高温的环境下,最终让一些健康情况比较脆弱的老人、肥胖者或者有基础病的人死亡。 由于卑诗省平时并不热,全省只有40%的家庭装有空调。这一次的极端高温天气直接导致当地的空调被抢购一空,空调价格更是疯涨。据温哥华当地媒体“Daily Hive”的报道,以前的窗式空调通常在200到300美元之间,现在直接涨到了2000美元。而没有抢到空调的民众,只能去有空调的酒店开房躲避炎热,也直接导致了卑诗省各市配有空调的酒店全部爆满……政府机构以及皇家骑警都在呼吁民众关注独居老人的情况,打电话了解情况,多喝水,避免在中午12点到16点之间外出,尽可能到有空调的环境下呆着,比如商场、图书馆、社区中心等地。 高温带来的不仅有死亡,还使落基山脉的冰川加速融化,利顿小城的下游河谷地区已经拉响了洪水警报,有可能出现在没有降雨的晴朗天空下,房屋被洪水淹没的诡异场景。比洪水更可怕的则是火灾风险陡升,高温下的草地、林地、树木干燥而高温,极易产生燃烧风险。 极端高温下,人们可以躲进室内或有空调的房间,但暴露在室外高温下的基础设施却无处可躲,有的地方出现电缆融化的现象,导致有轨电车不得不停运;有的地方也因为部分道路路面隆起变形而被迫关闭。 行动起来 今年6月,发表在美国《科学进步》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高温和高湿结合的危险天气已经在全球显现,虽然有时它只持续几小时,但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已经越来越高。或许再过50年后,地球将出现“近乎不适宜人类居住”的高温天气。 2018年10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迁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一份名为《全球暖化摄氏1.5度特别报告》中指出,全球暖化将在11年后面临失控,极有可能在2030年前升温1.5 ℃,到时候我们要面对的是极端的干旱、森林大火、洪水以及足以影响上亿人的饥荒。根据这份报告,人类仅有12年时间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现在又两年过去了,只剩下10年,时间可谓非常紧急。 IPCC联合主席Debra Roberts说,个人也许无法决定土地怎么用,种什么,却完全可以决定自己餐桌上要什么不要什么。餐桌上可以少一点肉类和乳制品,多一点蔬菜水果;尽量买本地的农产品和应季果蔬。 个人可以决定步行、骑自行车还是开车,如果开车也可以选择电动车、混合动力车、汽油还是柴油车,或者搭乘公交车。 节约用电、用煤气也是个人力所能及的:可以用晾衣绳,不用烘干机、空调温度设高一点,暖气温度降低一点、有可能的话选择太阳能热水器等等。 节约用水、用纸,循环利用等。 针对政府的部分,IPCC为各国决策者列出了5个步骤: 到2030年,全球碳排放在2010年基础上减少45%; 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全球发电量85%; 煤炭使用减少到接近零; 能源作物种植面积达到700万平方公里; 到2050年全球实现碳净排放为零; 但现在两年过去了,全球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好像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行动。已经有多个学者指出全球气候变化风险的持续时间与破坏力可能将远远超过去年以来的疫情。而对疫情的应对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在全球市场正逐渐从供需双重冲击中恢复的特殊时期,各国应在经济重启的同时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和向低碳型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