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记者 颜宏
今年开始以来,魁省家庭暴力造成死亡的事件频发,远远超过了往年的水平。截止到记者发稿时为止,已经有13人被杀,除了一起女性被害案没有告破外,无一例外都是男性同居伴侣对女性的暴力杀害,也就是常说的家暴。数据统计,魁省平均每年有12名家暴死亡案例,但今年半年还没过完,被害者就已经超过了这个数,使得Féminicides这个词时常出现在新闻报道里。这个词由fémini(女性的)和cides(杀害)两个词组合而成,专指被男性杀害的女性,而这个加害的男性还通常曾经是女性的爱人或亲人,原本温馨的家对一部分妇女来说成了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
世界卫生组织曾在今年3月指出全球大约三分之一(30%)的妇女在一生中遭受过亲密伴侣的身体和/或性暴力或者非伴侣的性暴力。根据联合国的定义,亲密伴侣暴力是指亲密伴侣或前伴侣的行为导致身体、性或心理伤害,包括身体侵犯、强迫性行为、心理虐待和控制行为;性暴力是指在任何地点发生的由任何人强行施加的性行为、性行为企图或其它直接针对他人性特征的强迫行为,而不论该行为人与受害人的关系如何。
魁省公共安全厅长Geneviève Guilbault也曾指出,今年魁省的家庭暴力事件同比增长了45%,而魁省各地警察部门接报的家庭暴力事件也比以往增加了一倍,达到暴力事件总数的12%,这些都是令人担心的信号。为此,魁省政府承诺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打击家庭暴力事件,包括对犯罪分子采取更多、更强硬的管制措施,如强制他们佩戴电子定位装置,一旦他们靠近受害人就会报警。魁省政府还将提供更多的资源给家庭暴力受害者,如增加收容家暴受害者的救助中心的床位、工作人员等。全省范围内针对家庭暴力的广告宣传攻势也在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媒介持续发布。
其实,近年来魁省已经发生多起家庭悲剧,著名的如2009年震惊整个魁省的心脏专科医生Guy Turcotte因婚姻破裂,为向前妻报复而用刀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年幼孩子的家庭悲剧,以及今年频发的Féminicides案件,都已经显示即使政府一再宣传,即使有警察、法院、社区、医院、妇女救助机构等相关部门介入,依然无法阻止悲剧的一再发生,目前的妇女保护体系和儿童保护系统一样存在空转和效率低下的严重问题。
世界性难题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雷诺尔·沃尔克(Lenore Walker)在对400名家庭暴力的受害女性进行跟踪研究后提出了“受暴妇女综合征”的概念, 用来定义长期受丈夫或男友暴力虐待的妇女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模式。它的核心概念是“暴力循环” (Cycle of Violence) 和“习得性无助” (Learned Helplessness) 。暴力循环指的是暴力会周期性发生,遵循紧张关系形成阶段、恶性暴力阶段和温馨甜蜜阶段的循环且逐步升级的周期。一般经过81次以上的暴力周期后,受暴女性就会逐渐接受暴力事实,产生无助的信念,不再寻求帮助,即“习得性无助”。另一位瑞典社会学家提出的“暴力正常化”理论与“受暴妇女综合征”理论非常类似:男性通过持续的暴力逐渐让女性接受被虐待是正常的,女性也会在长期的暴力中逐渐丧失自信,丧失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她甚至会反思男性伴侣施暴确实是因为自己有错,逐步将家庭暴力看作正常的、合理的行为。因此,贯穿于周期性暴力中的自我反思、接受现实、抱有希望、原谅对方都成为遭遇家暴女性选择待在暴力关系中的原因。同时,社会学家高道夫 (Edward W.Gondolf)在1988年提出的“幸存者理论”则为上述理论作出了很好的补充,他的理论认为遭受家暴的女性实际上是积极向外界求助的暴力幸存者,并不是前面所描述的心理上或行动上的失能者,有很多家暴受害者都在努力抗争,最终从暴力中生存成长。根据这个理论,家暴受害女性在遭遇暴力过程中一直积极寻求帮助,暴力的周期性促使她们采取应对措施,不断寻求有效资源的支持,“想方设法”减少受暴,如跑到别的房间或公共场所等地方躲避伤害,但她们通常没有足够的经济资源,缺失离开暴力的资本,也难以支付摆脱暴力的“成本”, 这些严重阻碍了她们离开暴力的步伐。最后,在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系统求助过程中,她们常常面对低效的官僚机构、支持资源缺失和公众的冷漠,所获得的帮助非常有限且支离破碎,难以得到外界的帮助最终摆脱暴力。这一“内外受阻”的现状最终导致她们不得不停留在暴力关系中。即使整个社会都对家庭暴力持“零容忍”的态度,但由于家庭暴力的特殊性,一直以来都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家庭暴力不仅具有普遍性,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种族和文化中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家庭暴力问题,有些还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复杂性指引发家庭暴力的原因非常复杂,有个人层面的因素,也有家庭和社会层面的因素;有物质层面的因素,也有情感和精神方面的因素,常常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隐蔽性则指家庭暴力一般发生在相对封闭的私人领域,也就是家庭内部,暴力发生时通常没有目击证人,不易被外界知晓,也很难取证,“家丑不外扬”的观念也使部分受害者羞于向外界诉说或寻求帮助。同时,注重于尊重私人权利和个人隐私权利保护的社会氛围也让公权力很难介入家庭暴力事件,即使介入也很难有效管控诸如不得接触、不得继续骚扰等违法约定的行为。
无人求助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家庭暴力是由心理问题、情感问题、工作压力或滥用药物等引起的。但事实上,家庭暴力的本质是施暴者通过行使暴力向受害者宣示自己的权力,使受害者屈服,由此实现和维持对受害者的支配和控制。表现形式上可分为5种,非常普遍的就是对受害者身体上的摧残,如殴打、捆绑、关禁闭等;第二种是精神迫害,也比较普遍,比如恐吓、辱骂、猜疑、恶意贬低、故意刁难等,尤其是不许与异性来往,甚至与异性说一句话都会遭到毒打;还有怠慢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或者捏造事实等。第三种是性虐待,比如违背女性意愿的强迫性行为,或者是难以接受的性行为方式、损害性器官等;第四个方面是虐待体罚型,强迫受害者过度劳动,包括罚跪、强迫自我反省、限制行动自由等;第五种是经济虐待式,比如剥夺女性的生活必需品、限制花钱或者禁止外出工作、求医等等。
应该说家暴虽然没有被列入精神疾病的行列,但施暴者意欲维持对受害者的支配和控制权或多或少与一些极端人格或精神疾病有高度相关性,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人格障碍症(特别是反社会人格障碍和边缘性人格障碍)、毒品上瘾、间歇性暴怒障碍等。但在魁省今年发生的13起Féminicides案件中,12名施暴男性居然没有一个人寻求过帮助,他们的家人或朋友也曾试图向他们提出咨询心理医生或者寻求帮助的建议,但几乎毫无例外的被强硬否认,这些施暴者都认为自己没有问题,而他们中一些人的暴力行为已经被至少一种预防暴力发生的组织或机构所知,这些机构包括警方、社区服务、CLSC、青少年保护机构等。Laval大学社会工作与犯罪学学院教授、家庭暴力干预专家Valérie Roy就坦言很难接近有暴力倾向的男性,因为他们大部分都不认为自己有问题,无法认识到自己有问题,当然就不会去寻找解决方法或者向外界求助。
魁省妇女庇护所联合会(Fédération des maisons d’hébergement pour femmes)主任Manon Monastesse也表示社会各界应倡导男性积极求助,并设立与女性庇护所类似的机构来帮助他们。2019年至2020年,这些庇护所接待了大约3000名需要帮助的女性以及1500名儿童,但很少有她们的伴侣前来咨询或求助。
在加拿大,平均每六个人里就有一人有心理问题,每年因抑郁或焦虑等心理问题给加拿大经济造成的损失将近500亿加元,每年仅魁省就有800人自杀。数据显示,很多人即使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也不愿意去寻求帮助,有的人担心会危及他们的工作,更多的人则认为寻求心理救助是自己软弱的表现而不愿让人知道。而华人更是“好面子”不愿意求助他人,所谓“家丑不可外扬”,更对情绪或家庭问题产生羞耻感,很多心理疾病患者因此错过接受治疗的最佳时机。
其实对于大部分产生心理问题的人来说,如果能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危机反应无论在程度上或者是时间方面都不会给生活带来永久或极端的影响,他们需要的只是时间去恢复对现状和生活的信心,再加上科学的疏导,亲友间的体谅和支持,就能逐步恢复心理健康,走出阴霾。
当家庭出现问题时,可拨打帮助热线811,这是一条全天候热线,每天24小时,一年365天有人值守,不仅可咨询两性关系、亲子关系、孩子异常行为等问题,还可咨询不需要去急诊的健康问题,只需要在电话接通后选择是社会问题还是健康问题即可。
当伴侣出现暴力倾向时,可向SOS violence conjugale咨询 ,电话 1-800-363-9010,这也是一个一周7天,一天24小时的咨询热线,既可以为自己求助,也可以为他人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