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阿胶: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的新的赶考之路

老字号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历经岁月的磨砺,将万家故事沉淀在一块招牌之中,赋予深厚的文化情怀和绵长的乡愁牵挂。不过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许多老字号逐渐陨落,如何适应新经济和新模式,破解困局,守正创新,成为摆在众多老字号企业面前的一道考题。 2022年以来,东阿阿胶以“价值重塑、业务重塑、组织重塑、精神重塑”为先导,用数字化创新顾客运营模式,激活内生动力。初步构建“药品+健康消费品”双轮驱动增长模式,坚定做强核心业务,加快推进产品创新,巩固核心竞争力,实现业绩良性增长。 随着当下消费者对健康需求日趋迫切,养生逐渐年轻化。22-30岁的女性白领已经成为了养生的主力军。“补血养颜”成为阿胶最直接联想和主要标签。东阿阿胶与奈雪的茶实现跨界联名款奶茶“阿胶奶茶”,也被网友热议成为2023年“开工第一杯奶茶”而一炮走红。 “东阿阿胶块、桃花姬阿胶糕、蓝帽子阿胶枣、复方阿胶浆…”想必大家一定都听说过这些“阿胶产品”吧?那么大家知道阿胶是来自哪里,又是怎样制作的吗?近日,本报记者带你走进老字号企业——东阿阿胶,一起来探访老字号传承与创新的故事,寻找东阿阿胶新的赶考之路吧…… 厚植“使命为根”的质量文化 近年来,老字号跨界创新运作频频。这些承载着记忆的老字号品牌及产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大潮中突破重围,焕发生命活力,铸就金字招牌。 71年,老地方的空间在更新。所有改变,从未改变。从全国第一部《阿胶生产工艺规程》诞生到意大利米兰世博会荣获“百年世博品牌企业”的称号,不变的是老地方对质量的坚守。从嘉庆五年同兴堂时期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变的是老地方寿人济世的使命。 作为中医药老字号企业,东阿阿胶将“安全、有效”的产品品质放在首位,坚持以“金牌的工作质量创金牌的产品质量”管理原则,从推出全国第一部阿胶生产工艺规程到参与《中国药典》阿胶国家标准制定;从成功破译中国特色的德州驴基因组,为驴皮原料加上一把“质量安全锁”,到原料驴皮动态泡洗技术的开发;从炼胶集控技术全过程842个工艺点控制和自动化运行,到在线检测和微机集控系统共实现967个参数控制点精确控制,逐步实现产品生产过程精细化和可控化。 如今,消费者购买到的一块东阿阿胶就拥有187项专利,一支复方阿胶浆包含49项专利。东阿阿胶多次斩获全国质量金奖,12次入围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东阿阿胶竭力推动高质量胶类中药材生产,确保药材道地、品质正宗。早在2011年,东阿阿胶就已成为阿胶行业首个道地药材基地。中国中药协会原会长房书亭曾用“华夏无双地,神州第一胶”来形容地道的东阿阿胶。 构建“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 东阿阿胶适应宏观经济与旅游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响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三千年阿胶文化为背书,升级文化创意,首创圣旨赐阿胶、尉迟恭封井、贵妃巡游、洛神惊鸿、开城仪式、白宅演艺等文化演艺项目,打造了中国阿胶博物馆、东阿阿胶体验工厂、东阿阿胶城、东阿药王山、中国毛驴博物馆、国际良种驴繁育基地等景点集“研发+工业+旅游+康健”于一体的康养旅游综合体。 抢抓机遇促发展,文旅融合显成效。曾先后获得全国研学旅行基地、国家工业遗产、国资委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首批入库项目、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山东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山东省旅游服务名牌单位、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中医药文化体验馆、山东省中医药康养体验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等多项荣誉。 “近年来,东阿阿胶致力让阿胶讲好中医药故事,弘扬阿胶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起着手开发以毛驴文化、阿胶历史文化故事、东阿阿胶文化理念为载体,融合阿胶历史文化元素,融合东阿阿胶企业文化元素的文创衍生产品120余款。目前,东阿阿胶文创研发中心成为‘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实现文创产品累计销售突破2000万元。”东阿阿胶城负责人介绍道。 坚定文化自信,用滋补国宝讲好中医药故事,坚持“顾客变游客、游客变顾客”理念,实施“体验营销工程”,以工厂为舞台,产品为道具,消费者体验为核心,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创造值得回忆、令人难忘的体验活动,研发设计东阿阿胶主题文化创新产品,打造中医药沉浸式体验项目,探索“养生体验旅游”新模式,构建了“文旅融合”新发展格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东阿阿胶积极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当下发展机遇,丰富业务组合,优化产品结构,构建了两个主营业务的“双轮驱动”增长模式,在营销方式、业务模式、品牌打造、品牌唤醒上不断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发展智能制造,借助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先后改造自动上料、自动灯检和机器人码垛等23项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将生产效率和效益提高50%。 “随着当下消费者对健康需求日趋迫切,养生逐渐年轻化。22-30岁的女性白领已经成为了养生的主力军。‘补血养颜’成为阿胶最直接联想和主要标签。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我们的营销模式也要跟上潮流。”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公司的研发团队意识到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主动变革,在新产品的研发上也更加关注年轻群体需求。持续开展了阿胶和复方阿胶浆核心功效的创新研究,推出的一系列东阿阿胶新吃法,探索“阿胶+”“+阿胶”领域,推出了符合年轻人消费习惯的新品——阿胶奶茶、阿胶酸奶杯等,将更多“阿胶+其他食材,其他食材+阿胶”的跨界功能食品推向市场。开发了主打便携化、即食化、时尚化的东阿阿胶粉、阿胶速溶粉、阿胶低聚肽、花简龄复合阿胶粉等多款新品。这些新品迎合了现代人对方便、健康的需求,一经推出就受到不少年轻时尚的“养生粉”青睐,做到了“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 据记者了解,就在今年立春之际,东阿阿胶与奈雪的茶实现跨界联名,共同打造推出的“阿胶奶茶”,截止目前,共实现5亿以上人次的阅读和曝光,120万以上网友的热议话题互动,单个阿胶奶茶广告视频引来2400万以上人次的观看,凭借双方联合力量,真正走进年轻群体的消费日常。 秉承“寿人济世”的企业使命 电视剧《大宅门》中提到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幅对联,在中药界人尽皆知,称得上是整个中药界的“祖训”。在东阿阿胶看来,这是中药企业的基本道德;而中药企业的最高道德,是“寿人济世”。 “寿人济世”,也一直被奉行为东阿阿胶的使命,从嘉庆五年同兴堂时期,延续至今。所谓“寿人”,就是产品要做得“地道”,要追求最高质量,“不省人工,不减物力”。所谓“济世”,就是一家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要做得“厚道”,要践行社会责任,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2007年,东阿阿胶恢复古法炼制的第一批九朝贡胶,在冬至文化节正式开练。贡胶是胶中品类的巅峰之作,它代表着老一辈阿胶匠人对卓越品质的不懈追求,炼制贡胶,传承的不仅是贡胶的技艺,更是延续千年东阿阿胶寿人济世的使命。 东阿阿胶自1952年建厂,历经71年,现已成为阿胶品类的龙头企业。不被眼前的荣耀蒙蔽,才能看到通往未來的蹊径。作为中医药领域代表,东阿阿胶始终坚守质量关,守住发展生命线。东阿阿胶初心不改,扎根东阿、精准扶贫、反哺家乡,这是东阿阿胶“济世”情怀的延伸,更是其全面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 东阿阿胶传承阿胶文化3000载,坚守道地品质71年,始终秉承“寿人济世”的使命,奉行“以德为先、诚信为本”的中医药文化,用坚守品质、守正创新的理念“唤醒”了中华老字号新品牌价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东阿阿胶怀抱敬畏之心,践行、秉承“寿人济世”使命,弘扬中医药文化,这是红色央企的责任和担当,是一代又一代东阿阿胶人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际遇,在东阿阿胶的带动下,阿胶这一中国古老而神秘的良方,正在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清远古龙峡年接待料逾200万人华媒成员冀推广旅游模式

海外华媒参访团在清远古龙峡景区考察调研。(点新闻记者敖敏辉摄) 登上天空之梯,走过玻璃大桥,坐着悬崖飞车下山,感受自然景观与现代游乐设施相结合的完美体验。今日(14日)下午,2023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主题参访调研团来到清远古龙峡景区。作为广东峡谷漂流的标杆项目,该景区今年接待内地、港澳及海外游客料超过200万人。景区各类新颖、刺激的游玩项目众多,参访团成员们兴致盎然、踊跃参与。尽情体验后他们认为,景区的开发模式、技术应用先进,期待将相关经验和信息传递给住在国旅游业界,并组织他们到中国考察学习。 在天空之梯上,美国《新世界时报》董事长慕容涛拾阶而上,站在最高点张开双臂拍照留念,仿佛置身云端。「我平时就很喜欢极限运动,在美国玩过跳伞,这次来中国还去尝试了攀岩,这次在古龙峡又能体验到这么多有趣的项目,体验非常特别。」慕容涛说,自己会用鲜活的方式把这趟行程的内容展示给海外受众。 参访团在古龙峡景区受到热情欢迎。(点新闻记者敖敏辉摄) 古龙峡的开发模式、技术应用,以及注重原生态维护的相关做法,受到参访团成员的认可和肯定。比如,景区修建栈道时没有将必经之路上的大树砍掉,而是通过一定技术手段,让大树从栈道地板中「钻」出来。这样没有破坏生态,使得自然景观与现代景观完美融为一体。 今年以来,海内外发生多起因突降暴雨导致游客受困山谷甚至多人死伤的事件。古龙峡景区副总经理冯鉴辉介绍,景区制定了多方面措施加以防范。比如,特别重视天气预测,每天进行动态监控,一旦预测有大雨,就会以最快速度疏散游客。 加拿大七天传媒编辑部主任陈汝燕说,像古龙峡景区这样在依托自然风光的基础上,再打造出融入山水中的观光设施和游玩项目,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旅游发展模式。 马来西亚《亚洲时报》业务发展董事张嘉宙表示,马来西亚也有类似景区,但几乎都是由政府开发,最终呈现的效果并不理想。「我认为让社会资本来主导规划和建设,再由政府审批和监督,是很好的模式。当前,马来西亚也逐渐开始尝试这种模式,我希望以后能够组织业界到古龙峡等类似项目进行考察学习,借鉴中国的经验做法,甚至引入中国的合作方。」张嘉宙说。 古龙峡景区所在的清远清新区,生态优美、资源丰富、物产丰饶,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9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8%。目前,该区已开放景区(景点)23个,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AAA级景区3个、乡村旅游点7个;拥有清远鸡、桂花鱼、乌鬃鹅、骆坑笋、笔架茶、食用菌等一批著名农特产。 11月10日至17日,由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主办的「2023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年会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主题参访调研」活动在广东举行。活动邀请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五大洲的73家海外华文传媒共同会聚广东,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前沿阵地的建设成就和发展变化。 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是香港文汇报于2009年10月27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发起成立、邀请五大洲华文传媒机构加入的世界性媒体组织。目前,合作组织成员媒体已发展到逾百家,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及香港、澳门、台湾等33个国家和地区,基本覆盖了海外华人华侨的主要聚居地。

两棵「母树」带动50亿生意参访团倡打造品牌推广「深闺」黄皮

华媒参访团来到位于郁南县的世界黄皮公园。(点新闻记者李紫妍摄)   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15日上午,2023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主题参访调研团一行先后来到位于广东云浮的世界黄皮公园、郁南县无核黄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站在世界黄皮公园的观景平台往下看,只见连片的黄皮树郁郁苍苍,一栋栋洋气的小楼散落在青山之间,那是村民靠种植黄皮致富起家盖起的新房子。当参访团成员得知当年乡贤带回来的两棵黄皮「母树」,成就了一个年产值50亿(人民币,下同)的大产业,纷纷表示「不可思议」!他们建议应该借力打造黄皮品牌,把市场做大,进而带动云浮乃至广东全域的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华媒参访团来到位于郁南县的世界黄皮公园。(点新闻记者李紫妍摄)   略有遗憾的是,当下收获季已过,华媒代表们没能第一时间见到黄皮的庐山真面目。不少没见过这种水果的华媒高层好奇地围着当地工作人员,追问关于这颗神秘果实的「十万个问号」。郁南县是无核黄皮的唯一发源地,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无核黄皮之乡」。目前,全县无核黄皮种植面积19.2万亩,投产面积达16万亩,产量约10万吨、产值约50亿元。 冷冻鲜果、果脯、饼干、饮料……在郁南县无核黄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逾百种各式黄皮深加工产品一字排开,让人目不暇接。郁南县无核黄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总规划面积454.7平方公里,总投资2.65亿元,以构建无核黄皮生产、产业、经营三大体系为抓手,推动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很多第一次认识黄皮的参访团成员都忍不住化身「试吃员」,品尝无核黄皮加工产品。 华媒代表们品尝黄皮及各式加工食品,不少人都是第一次尝到黄皮的味道。(点新闻记者黄宝仪摄)   「我吃了好几种产品,感觉特别好。」《财视澳洲》社长詹金龙说,从两棵母树发展成为这么一个大产业并带动村民致富,非常不容易,但是黄皮在海外的知名度并不高,不少参访团成员通过此行调研才对黄皮有了初印象,因此要拓展海内外市场,首先要打开黄皮的知名度。 加拿大《环球华报》社长司晓红告诉记者,她在温哥华也看到过黄皮,但没有品尝过,这次来郁南是第一次尝到黄皮的味道,「酸甜,微涩,挺好吃的。」她表示,今天了解到黄皮还有不少药用功效,如止咳、化痰、生津等,尤其对疫情之后人们的健康保健很有价值,而且可以开发多种加工产品,很有发展潜力。 参访团成员争相品尝黄皮饮料。(点新闻记者黄宝仪摄) 「这个100%果汁酸酸甜甜的,有回甘。」菲律宾菲龙网中国新闻版主编王瑞禹则对黄皮果汁情有独钟,离开产业园时仍在回味黄皮汁的绵长回甘。他认为黄皮是一种宝藏水果,味道好前景广,但目前面临着市场知名度偏低、运输保鲜较难等问题,阻碍黄皮的产业化发展。「我觉得它非常有前途,口感很独特,只是在营销推广上还要做些工作。」王瑞禹认为,当地可以和食品大品牌合作,先把「黄皮」这一水果打出知名度,等市场培育出来后,云浮和广东就可以再凭借产地优势打造自己的优势品牌,继而带动全域的产业发展、乡村振兴。 11月10日至17日,由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主办的「2023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年会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主题参访调研活动」在广东举行。活动邀请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五大洲的73家海外华文传媒共同会聚广东,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前沿阵地的建设成就和发展变化。 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是香港文汇报于2009年10月27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发起成立、邀请五大洲华文传媒机构加入的世界性媒体组织。目前,合作组织成员媒体已发展到逾百家,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及香港、澳门、台湾等33个国家和地区,基本覆盖了海外华人华侨的主要聚居地。

3D组装VR视频全息剧场参访团走进「汤锅」看新兴厨具发展

站在全息剧场内,参访团成员了解炊具进化以及中国历史上与饮食文化有关的名画和故事。(黄宝仪摄)   戴上VR眼镜,「穿越」到原始社会,看刀耕火种时期原始人类从生食趋向熟食的过程;站在全息剧场内,了解炊具进化以及中国历史上与饮食文化有关的名画和故事;沿着展柜前进,从旧石器时代到近现代烹饪炊具类600多件藏品,将广东省不锈钢餐厨具的发展历史及蕴含其中的大国工匠精神展露无遗。 15日下午,2023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主题参访调研团抵达云浮市新兴县欧德罗厨具博物馆,了解新兴县不锈钢餐厨具产业情况。新兴县不锈钢餐厨具行业起步于1984年,由当时县内一家农机厂和港商合作,以「三来一补」的方式,合资在厂内设一生产车间,生产一些简单的不锈钢制品出口外销。 参访团走访的云浮市欧德罗厨具博物馆,是一座以「不锈钢烹饪锅」为原型设计的建筑,现代质感十足。馆内大量结合VR、触摸屏、互动投影等科技展示方式,打造出厨具3D组装、VR视频、沉浸式剧场、数字多宝阁等多个互动体验空间。参访团成员一路参观一路体验,颇感新奇和有趣。 戴上VR眼镜,参访团成员一秒「穿越」到原始社会,看刀耕火种时期原始人类从生食趋向熟食的过程(黄宝仪摄)   新兴厨具是中国制造业的一张实力名片,不少华媒高层参访后才惊喜发现,原来自己在海外使用的厨具,很多都产自新兴。格鲁吉亚团结报副社长冀益萍告诉记者,参访团一路走来,看到广东每个城市乃至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这样立足定位、错位发展,不会造成同质化竞争,可以看出广东在这方面的发展理念走在了全国前列。 「要是早知道这些厨具其实都产自新兴,我就回中国买了。」罗马尼亚《欧洲侨报》社长高进告诉记者,自己家里所用的厨具样式,有几款就摆在博物馆的展示架上。他认为,这种情况正说明了广东工业基础的雄厚,「只有工业规模和专业化程度达到一定水平,人家才会来找你代工。」 参访团走进「汤锅」——云浮市欧德罗厨具博物馆,看新兴厨具发展。(李紫妍摄) 瑞典《北欧时报》社长何儒告诉记者,他在北欧看到的许多知名品牌厨具,其实都在新兴县代工生产,这里的厨具产品物美价廉,他也特别希望能够牵线搭桥,将新兴厨具及更多的中国产品推介到所在国地区。他还表示,这段时间在广东参访,发现这里各地市的产业及配套发展都十分完善,各有特色产业,是名副其实的高质量发展。 11月10日至17日,由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主办的「2023 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年会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主题参访调研活动」在广东举行。活动邀请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五大洲的73家海外华文传媒共同会聚广东,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前沿阵地的建设成就和发展变化。 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是香港文汇报于2009年10月27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发起成立、邀请五大洲华文传媒机构加入的世界性媒体组织。目前,合作组织成员媒体已发展到逾百家,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33个国家和地区,基本覆盖了海外华人华侨的主要聚居地。

机器指挥机器华媒高层点赞智能制造工厂

生产线只有质检等少数人工岗。(记者敖敏辉摄)   15日上午,2023 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主题参访调研团来到全球最大定制家具企业欧派家居位于清远的工厂,偌大的生产车间只有零星分布的作业工人,从开料、封边到成品包装,均由机器指挥机器,实现流程全自动化。虽对广东着力发展智能制造虽早有耳闻,但一线生产基地所呈现的现代化场景,仍让一众华媒高层惊叹不已。 清远欧派集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是广州与清远产业转移和产业链互补的成功案例。位于广州的欧派家居总部主要功能是研发和设计,清远基地是欧派集团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也是亚洲最大、最先进的以工业4.0为基础、集智能化和信息化为一体的现代化定制家居工厂。大部分参访团华媒高层,都是第一次接触如此智能化的大规模家居产线。 图为华媒高层参观欧派家居清远基地智能化生产线。(记者敖敏辉摄)   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日益发展,家具生产也迎来「机器指挥机器」时代。在欧派家居生产线,机器只需要扫码板材原料上的二维码,就可自动完成材料开料、封边、排孔等全部工序,并通过AI系统,智能分拣产品,将同一订单分类摆放,集中统一包装。在此模式下,实现生产数据处理实时分析、订单信息的精准定位,最终达成「机器指挥机器」的全环信息化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大规模生产。 菲律宾《商报》执行总编辑蔡友铭在参观过程中倍感震撼,很受启发。他说,菲律宾也有家居产业,但主要聚焦复古家具的设计和生产。当前,菲律宾家具工厂主要依靠人工,生产效率远不如中国内地。这次看到欧派家居的先进生产设备与智能软件结合,一套家具从设计图纸到成品,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可自动化完成。他希望以所在媒体为媒,推动菲律宾家居行业与中国内地业界的交流与合作,乃至引入中国的生产模式和生产线,相信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菲律宾家居的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11月10日至17日,由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主办的「2023 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年会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主题参访调研」活动在广东举行。活动邀请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五大洲的73家海外华文传媒共同会聚广东,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前沿阵地的建设成就和发展变化。 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是香港文汇报于2009年10月27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发起成立、邀请五大洲华文传媒机构加入的世界性媒体组织。目前,合作组织成员媒体已发展到逾百家,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及香港、澳门、台湾等33个国家和地区,基本覆盖了海外华人华侨的主要聚居地。

清远古龙峡年接待料逾200万人华媒成员冀推广旅游模式

海外华媒参访团在清远古龙峡景区考察调研。(点新闻记者敖敏辉摄) 登上天空之梯,走过玻璃大桥,坐着悬崖飞车下山,感受自然景观与现代游乐设施相结合的完美体验。今日(14日)下午,2023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主题参访调研团来到清远古龙峡景区。作为广东峡谷漂流的标杆项目,该景区今年接待内地、港澳及海外游客料超过200万人。景区各类新颖、刺激的游玩项目众多,参访团成员们兴致盎然、踊跃参与。尽情体验后他们认为,景区的开发模式、技术应用先进,期待将相关经验和信息传递给住在国旅游业界,并组织他们到中国考察学习。 在天空之梯上,美国《新世界时报》董事长慕容涛拾阶而上,站在最高点张开双臂拍照留念,仿佛置身云端。「我平时就很喜欢极限运动,在美国玩过跳伞,这次来中国还去尝试了攀岩,这次在古龙峡又能体验到这么多有趣的项目,体验非常特别。」慕容涛说,自己会用鲜活的方式把这趟行程的内容展示给海外受众。 参访团在古龙峡景区受到热情欢迎。(点新闻记者敖敏辉摄) 古龙峡的开发模式、技术应用,以及注重原生态维护的相关做法,受到参访团成员的认可和肯定。比如,景区修建栈道时没有将必经之路上的大树砍掉,而是通过一定技术手段,让大树从栈道地板中「钻」出来。这样没有破坏生态,使得自然景观与现代景观完美融为一体。 今年以来,海内外发生多起因突降暴雨导致游客受困山谷甚至多人死伤的事件。古龙峡景区副总经理冯鉴辉介绍,景区制定了多方面措施加以防范。比如,特别重视天气预测,每天进行动态监控,一旦预测有大雨,就会以最快速度疏散游客。 加拿大七天传媒编辑部主任陈汝燕说,像古龙峡景区这样在依托自然风光的基础上,再打造出融入山水中的观光设施和游玩项目,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旅游发展模式。 马来西亚《亚洲时报》业务发展董事张嘉宙表示,马来西亚也有类似景区,但几乎都是由政府开发,最终呈现的效果并不理想。「我认为让社会资本来主导规划和建设,再由政府审批和监督,是很好的模式。当前,马来西亚也逐渐开始尝试这种模式,我希望以后能够组织业界到古龙峡等类似项目进行考察学习,借鉴中国的经验做法,甚至引入中国的合作方。」张嘉宙说。 古龙峡景区所在的清远清新区,生态优美、资源丰富、物产丰饶,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9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8%。目前,该区已开放景区(景点)23个,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AAA级景区3个、乡村旅游点7个;拥有清远鸡、桂花鱼、乌鬃鹅、骆坑笋、笔架茶、食用菌等一批著名农特产。 11月10日至17日,由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主办的「2023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年会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主题参访调研」活动在广东举行。活动邀请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五大洲的73家海外华文传媒共同会聚广东,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前沿阵地的建设成就和发展变化。 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是香港文汇报于2009年10月27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发起成立、邀请五大洲华文传媒机构加入的世界性媒体组织。目前,合作组织成员媒体已发展到逾百家,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及香港、澳门、台湾等33个国家和地区,基本覆盖了海外华人华侨的主要聚居地。

可以连皮吃的西瓜童年味道的番茄参访团点赞优质可口农产品

连樟村特产小西瓜。(点新闻记者帅诚摄) 「有儿时味道的小番茄,可以连皮吃的小西瓜,太棒了!」14日,2023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主题参访调研团来到清远英德市连樟村。在连樟农夫市集里,参访团成员们品尝到了来自连樟村果菜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优质可口的农产品,纷纷点赞叫好。 海外华媒代表们在品尝连樟村水果。(点新闻记者帅诚摄) 「照片上的是你!比现在清秀嘛。」参访团成员在连樟村展厅介绍中见到村党总支书记陆飞红6年前的照片时,纷纷喊了出来。「这几年我变成熟了,所以看起来变黑变胖了。」陆飞红笑称。 连樟村党总支书记陆飞红。(点新闻记者帅诚摄) 早在2017年的村级「两委」换届中,陆飞红被推选为连樟村党总支书记。这些年他见证了连樟村从「污水基本靠蒸发,垃圾基本靠风刮」的贫困村到今天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蜕变。 连樟村的诸多变化中,从过去零散的传统农耕转变成如今的现代化大棚种植,就是最亮眼的一笔。连樟村碧桂园现代农业产业园总经理何为透露,因为采用现代化大棚种植技术,不添加任何农业和催肥剂,产业园内种植的农产品今年还申请到了供港资质。「我们在采摘农作物完成包装后,会通过第三方物流运到深圳中转,从大棚到香港社区最快只要三天。」 连樟村村民陆国建在管理大棚番茄。(点新闻记者帅诚摄) 「最开始建设大棚我就参与进来了,现在负责照顾大棚里的蔬果。」连樟村村民陆国建自豪地提到,自己已经是产业园里「元老级」的员工。2019年产业园建立之初,他就去海南学习小西瓜、樱桃等农作物的种植技术,一百多亩的大棚里,有不少农产品都出自陆国建之手。「以前我们夫妻在家务农,一年收入才一万元,如今在产业园工作,一年有七八万收入,生活真的发生很大变化。」 11月10日至17日,由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主办的「2023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年会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主题参访调研活动」在广东举行。活动邀请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五大洲的73家海外华文传媒共同会聚广东,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前沿阵地的建设成就和发展变化。 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是香港文汇报于2009年10月27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发起成立、邀请五大洲华文传媒机构加入的世界性媒体组织。目前,合作组织成员媒体已发展到逾百家,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及香港、澳门、台湾等33个国家和地区,基本覆盖了海外华人华侨的主要聚居地。

温文星:携手海外华文媒体讲好清远故事

清远市委副书记、市长温文星出席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参访团欢迎晚宴并致辞。(点新闻记者帅诚摄) 14日晚,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参访团欢迎晚宴在广东清远举行,清远市委副书记、市长温文星出席并致辞。清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谭仕龙,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理事长、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执行总经理韩纪文出席,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常务理事、香港文汇报副总编辑、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海外版总编辑王国辰出席并致辞。 温文星对参访团关心支持清远经济社会发展表示感谢。他表示,清远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融通交汇的「桥头堡」,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清远具有「三最优势」:距离大湾区中心城市最近、发展空间最大、生态条件最好。近年来,清远正通过发挥区位、生态、空间、资源等比较优势,着力打造大湾区产业转移首选地、旅游度假目的地和优质农产品供应地,已经形成浓厚发展氛围和强劲发展势头。 温文星表示,海外华文媒体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团结海外华文媒体,致力提升海外华媒话语权,在对外报道中国成就、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明、促进中外交流等方面作出了许多积极贡献。他真诚期望通过此次参访,能让各位海外华媒朋友更好感受清远的历史人文、魅力山水和社会发展,也衷心希望能通过各位宣传推介清远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发展环境,讲好清远故事,传播好清远声音。 王国辰代表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对清远市委、市政府在参访活动中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说,这次来清远,亲身感受到清远是一个好山好水好风光、物阜民丰茶飘香的好地方。清远是距离大湾区中心城市最近的城市,交通非常方便。相信清远有这么好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人文资源、自然资源,一定能够实现更好的高质量发展。 王国辰介绍了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年会召开情况以及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在大湾区新揭牌的大公文汇国际传播中心情况,他期望以此次参访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清远市委、市政府的沟通对接,进一步密切在海外推广、文化交流、经贸合作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未来,将发挥海外华文合作组织的资源和优势,大力宣传推介清远的良好生态和发展环境,在海外展现清远魅力。 新聞鏈接: 《undefined》 undefined 新聞来源: 點新聞 本文著作權歸點新聞平台所有,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點新聞,商業轉載請聯繫點新聞[email protected]

华媒团走进温氏集团高科技畜禽养殖惠民生获赞

今日(15日)下午,2023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主题参访调研团抵达云浮市新兴县,先后参观了温氏研究院和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其在畜禽生物育种、疫病防治、饲料营养、环保与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最新发展。期间,温氏集团在高新技术研发与利用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多次引得高层们赞叹,纷纷表示看到中国企业在生物科技领域倾注巨大投入、获得长足发展,感到十分欣喜,也让他们对中国的食品安全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海外华媒参访团走进温氏集团,了解其企业发展故事。(点新闻记者李紫妍摄) 温氏研究院内,一面大型显示屏墙清晰显示着猪舍、鸡舍的实时情况,华媒代表们饶有兴致地驻足围观、讨论。据介绍,目前温氏在畜禽养殖中已经实现了较高程度的自动化,引入了无人运输车、赶猪机器人、鸡舍清洗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等,大大提高了养殖工作的效率。 温氏在畜禽生物育种、疫病防治、饲料营养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科研力量。(点新闻记者黄宝仪摄) 科技研发是温氏发展的重头戏。据了解,其2022年的研发投入达5.32亿元(人民币,下同),自上世纪90年代起便与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组织,目前已与全国30家高校、科研院所达成合作,形成以温氏股份研究院为核心的五级研发体系,自主突破了多项领域内「卡脖子」问题。如其自主设计的猪基因芯片,解决了基因育种芯片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其建立的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应用技术,不仅让单吨料配方成本节约近百元,还解决了进口蛋白原料「卡脖子」问题,且有利于产业碳减排。 华媒代表们观看猪舍、鸡舍的实时显示屏幕。(点新闻记者李紫妍摄) 美国商业新闻网CEO缪国济表示,通过这次参访才深入了解到,中国相关部门和企业在种猪、种鸡的研发上花了很大精力,「很高兴看到中国在生物科技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科技,有了科技的发展,一切就会水到渠成」。 中华微视董事长宋体金表示,中国人口众多,「菜篮子」安全问题一直广受关注。这次参观之后,了解到很多科研人员积极投身技术研发,相关部门也配套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加以规管,只为了让中国百姓能吃得安全、吃得安心,深受感动。他说,祖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不仅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在进步,百姓的生活质量、餐桌的食品安全也得到很大提升,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很值得赞赏。 11月10日至17日,由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与东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23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年会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主题参访调研活动」在广东举行。活动邀请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五大洲的73家海外华文传媒共同会聚广东,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前沿阵地的建设成就和发展变化。 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是香港文汇报于2009年10月27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发起成立、邀请五大洲华文传媒机构加入的世界性媒体组织。目前,合作组织成员媒体已发展到逾百家,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33个国家和地区,基本覆盖了海外华人华侨的主要聚居地。

废旧厂房蜕变城市客厅华媒高层体验「清远好风土」

瑶族服饰、沙河鸟笼、英石假山盆景……展厅里琳琅满目的清远特产,让海外华媒代表们直呼大开眼界,「原来清远不仅有优质农产品,各个品类都有优秀的产出。」15日上午,2023 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主题参访调研团来到位于清远人民一路的「城市客厅」。这里原是一个废旧厂房,经过重新规划改造,如今已蜕变为清远农特产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平台,成为清远新一张「城市名片」。这种别具特色的城市更新改造模式,让参访团成员赞叹不已。 城市客厅展示的国家级非遗技艺英石假山盆景引起参访团成员兴趣。(点新闻敖敏辉摄) 海外华媒代表在看瑶族特产。(点新闻记者帅诚摄) 清远客厅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建设农产品展示、展销、体验平台,城市客厅全力打造形成「清远好风土」城市品牌。通过统一平台和品牌,最终要实现清远地方农特产的定品、定标和定价,向全球推广,做大做强产业。 海外华媒代表在参观清远客厅。(点新闻敖敏辉摄) 位于清远客厅里的「言葉茶叙」是言葉茶饮品牌专门为清远客厅定制的茶叙空间,「言葉」是清远本土成长起来的年轻茶饮品牌,在清远有多家连锁店,深受年轻人喜欢。海外华媒代表们在现场品尝了一系列英德红茶的手冲茶系列,还吃到了陈皮花生、腌竹笋等当地特色小吃。 海外华媒代表在了解清远特产。(点新闻记者帅诚摄) 「我以前不理解广东人为什么爱喝茶,这次在清远的行程每天都有品茶,尤其是今天在清远客厅『言葉茶叙』喝到了现做的手打柠檬红茶,非常好喝。」北欧国际新闻中心总裁宗金波表示,自己也是一名中医,认可茶对养生的作用,像这样口感功能俱佳的茶饮应该大力推广。 海外华媒代表在言葉茶叙品茶。(点新闻记者帅诚摄) 11月10日至17日,由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主办的「2023 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年会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主题参访调研活动」在广东举行。活动邀请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五大洲的73家海外华文传媒共同会聚广东,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前沿阵地的建设成就和发展变化。 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是香港文汇报于2009年10月27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发起成立、邀请五大洲华文传媒机构加入的世界性媒体组织。目前,合作组织成员媒体已发展到逾百家,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及香港、澳门、台湾等33个国家和地区,基本覆盖了海外华人华侨的主要聚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