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后遗症不可小窥
七天记者 梓丰 从去年2月底新冠病毒疫情在魁省爆发以来,已经有超过26万多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痊愈,但有相对多一部分人即使在核酸检测阴性、被官方宣布痊愈后的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至今依然承受着COVID-19后遗症的困扰,最常见的症状包括长期性疲劳、呼吸急促、胸痛、神经系统症状、失眠、关节痛等等。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患者,同时开展对COVID-19后遗症的科学研究,蒙特利尔临床研究所(Institut de recherches cliniques de Montréal)负责微生物和粘膜防御研究小组并在CHUM担任医生的Emilia Liana Falcone在蒙特利尔开设了第一家后疫情诊所,接待、诊治并研究虽已经痊愈但承受后遗症的COVID-19患者。类似的诊所已经在温哥华、阿省省会埃德蒙顿和多伦多建立,魁省其他地区也设立了两个,但这两个诊所只承担治疗的功能,只有蒙特利尔的这家位于Pins和Saint-Urbain大街交口处的诊所既承担诊治的功能,也承担患者数据收集、分析、研究的职能。 长期损害 中国作为最早爆发新冠病毒疫情的国家,也是最早一批关注COVID-19康复者后遗症的国家之一。今年1月9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副院长曹彬等人在全球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Lancet)发表一份针对首批1733名新冠患者监测的研究报告,揭示绝大多数感染者在康复6个月后还没恢复到之前的健康水平,新冠病毒感染的后遗症远比人们印象中的要严重、要长远。 这项研究对武汉金银潭医院2020年1月7日至5月29日期间出院的2469例COVID-19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在2020年6月至9月之间完成了其中1733例COVID-19患者出院后健康和生活情况的观察和随访。对患者的持续症状、运动能力、生活质量、肺功能、肺部影像以及肺外脏器的功能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研究主要发现: (1)2469例出院患者中,33例患者出院后死亡,死亡率为1.3%,死亡原因主要与既往基础疾病相关。 (2)76%的患者在发病后6个月仍有至少一个症状,最常见的症状主要是疲劳或肌肉无力(63%),其次是睡眠障碍(26%)。不过98%的患者日常活动不受影响。 (3)23%的患者报告有焦虑或抑郁,在患病期间症状严重的患者和女性患者中更常见。 (4)23%的患者运动能力未达到正常预计值的下限,患病期间病情严重的患者异常比例更高,说明他们的运动能力更差。 (5)患病期间病情越严重的患者,肺部遗留病灶越多;随访时肺部影像学主要表现是磨玻璃影和不规则条索影,病重期的实变影近乎完全吸收。 (6)与病重期相比,患者的中和抗体水平在随访时下降超过一半(降低了52.5%)。 (7)患病时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有13%在随访时出现肾功能异常。 (8)病情越重的患者存在身体和心理问题的风险越高,更应该在出院后得到医疗照护。 参与这项研究的1733名患者平均年龄57岁,52%为男性,48%为女性。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1172人)曾需供氧。大部分人在出院6个月后依然没有完全康复,存在至少一项感染症状,说明新冠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远比普遍认知要长远,也进一步证实了患者出院后继续疗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其实这不是研究人员第一次探讨新冠病毒后遗症的问题,早在去年年中,美国疾控中心(CDC)就列举过COVID-19患者痊愈后经历的持续性症状,包括胸痛、疲劳和脱发等。去年12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也专门就“COVID-19长期症状”问题召开研讨会,称一些患者的症状会持续数周或数月。NIH会上援引初步数据称,美国10%至88%的新冠患者在数周或数月时间内至少持续出现一种症状,一些症状可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50%的非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认知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去年12月30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也表明,新冠病毒可能不需要直接侵入脑组织即可对人脑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在通过对19名新冠死亡患者的大脑进行尸解后,研究人员重点研究了被认为极易受新冠病毒感染的区域组织:控制嗅觉的神经以及控制呼吸和心律的脑干。在14例死亡患者的大脑组织中发现,上述区域的血管出现了损伤,一些发生了凝结,还有一些出现渗漏,渗漏的区域被人体免疫反应引起的炎症包围,但没有发现病毒本身的迹象。这表明这种损害可能不是由新冠病毒直接感染大脑引发的,但又对神经系统产生了影响。 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新冠病毒是一个呼吸道病毒,主要攻击肺部。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发现新冠病毒虽然主要攻击肺部,但绝不仅仅是肺部,会导致人体多个系统的损伤,特别是在危重症患者中。这种才出现一年的新病毒不仅给危重症患者带来影响长期的后遗症,一些轻症患者甚至无症状者也难以完全避免出现长期后遗症的可能性。 精神问题 感染新冠病毒的后遗症除了对身体产生长期的影响,对心理的负面影响也开始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新冠病毒也对人们的神经、认知和心理造成影响。即便是那些没有出现心肺症状的病例,也有可能出现精神层面的症状,这些症状会削弱一个人工作和生活能力,但目前看尚不确定这种症状会持续多久,也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法。 典型案例如美国长岛一家精神病院的医生古利(Hisam Gulli)负责的一名患者。这名患者是一名42岁的物理治疗师,从未有过精神症状或任何精神疾病的家族史。唯一值得注意的是她在去年春天时感染了新冠病毒。当时她的身体方面只出现了轻微症状,但几个月后她表示“有个声音先是要她自杀,然后又让她杀死自己的孩子”。“她就像在体验一部电影,就像《杀死比尔》那样。”古利表示,“一位母亲在说‘我爱我的孩子,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有一种想将孩子们全部斩首的冲动’,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古利最初并不确定新冠病毒是否与这名妇女的心理症状有关,但后来他又看到了第二个、第三个和第四个病例。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世界各地都报告了类似的病例,少数从未有过精神健康问题的COVID-19患者在感染的数周后出现严重的精神病症状。 除了个别病例报告外,英国利物浦大学神经学家Benedict Michael和他的团队对英国125名出现神经或精神症状的COVID-19患者研究发现,62%的人出现了大脑供血受损,如卒中和出血;31% 的人出现了精神状态变化,如错乱或长时间无意识,并偶尔伴随脑炎(脑组织肿胀)。出现精神状态变化的10人发展出了严重精神病。 去年11月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分析了6900万美国人的电子健康档案,包括6.2万多新冠肺炎病人。发现在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的14到90天内,有18.1%的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或失眠等精神问题,是同一时期其他人群的两倍,而此前就有精神疾病的人确诊COVID-19的可能性比没有精神疾病的人高出65%。 除了焦虑、抑郁外,还有部分患者出现认知障碍、意识模糊、躁动不安、精神萎靡、嗜睡等,有的甚至出现了幻觉。而这些后遗症患者除了需要心理疏导之外,生活中还需要有人陪伴,以免出现意外。 针对新冠病毒如何能引发长期后遗症的问题,科学界还没有明确的说法。比较流行的说法一是新冠病毒虽然从患者身体的大部分器官清除,但仍徘徊在一些身体小零件中。二是新冠病毒可以直接感染人体多种细胞,并引发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从而对整个人体造成损害。比如一些人在感染病毒后,会出现过激免疫反应——细胞因子风暴,可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肝脏、血液系统等。还有研究人员认为一些患者的体内有潜在的基因缺陷,在正常情况下不表达,不会造成问题,但在感染病毒后,过氧化的压力导致这种基因缺陷被刺激和表达了,进而造成一系列的精神症状。 尽管一年多来,全世界顶尖的科研人员和医疗工作者都在争分夺秒地开展对新冠病毒的研究,但人们对它的认知还非常有限,至今找不到特效药;同时新冠病毒在超过1亿以上人口中的传播加速了其变异速度,可能导致现有的疫苗失效;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警告说人们要做好与病毒长期共存的准备,疫情不会自动消退,可能一直保持较高的感染人数和一定的死亡人数。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尽量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戴口罩、不聚会、不扎堆、勤洗手,一切转到线上,尽量少和他人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