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贾纳又查出一起更大规模的华人移民公司欺诈案

本台曾在两周前报道萨斯克彻温省有几家公司举报华人移民中介的欺诈行为。加拿大广播公司网站星期三又揭出另一起规模更大的欺诈案。调查记者杰夫·里奥(Geoff Leo)在深入调查后,详细报道了这一案件。 此案堪称是一起庞大的移民欺诈,由居住在里贾纳以东怀特城的一对华人夫妇主导,不仅涉及数百名中国公民,还牵涉进20多个萨省的商业企业。包括汽车旅馆、广告代理商以及由该市前市长家经营的保险公司。 这对夫妇一个姓王,一个姓崔,他们寻找当地企业,给他们好处,让他们假装雇佣华人, 然后为这些出了钱的华人申请移民。 加拿大边境服务局为了拿到这对夫妇欺诈的证据,最初是去翻他们家的垃圾箱。在拿到怀疑合理的证据后,在2014年3月申请了法院的授权,取得了嫌疑人的银行记录,并搜查了这对夫妇的住处,发现他们的案件中涉及到1,200多名中国公民,其中有641人的名字出现在联邦或省级申请移民的系统中,有78人已经成功拿到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 加拿大边境局在2015年12月提出了指控证据,包括意外录下的对话,一张练习假签名的纸,以及一家不大的计算机公司老板雇佣了21名中国公民的电子邮件。检控方还提到,这对夫妇“非法从中国公民那里收取了约60万加元,用于给他们购买工作机会,其中约9.5万元支付给了17名萨斯喀彻温省的企业主”。加拿大边境服务局说,这是在萨斯喀彻温省查出的最大移民欺诈案件。 练习假签名的纸(CBSC/CBC) 实际上,加拿大边境局从2012年4月开始,就怀疑这对夫妇了。那是王某向省移民局办公室递交了一叠移民申请材料之后。他递交的申请中,有的雇主并没有真正提供工作职位。移民局的深入调查发现,在19个可疑的移民申请中至少有6个与王有直接关系。于是移民局将这些情况报告给了边境服务局。 边境服务局的调查人员介入之后,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例如所有企业和雇主都存在,但申请中提供的电子邮件地址却不是他们本人。按理说,这些企业都有自己的网站和公司电子邮件帐户,但提交的文件都是用Hotmail的帐户。 调查人员认为这里有问题,在2012年5月决定到嫌疑人在里贾纳以东怀特城住处收集垃圾箱中的纸片等,结果就真的揭开了这宗大规模移民欺诈案的序幕。 加拿大边境服务局称,十多年来,王和崔一直在四处寻找和招募愿意为中国公民提供就业机会的萨斯喀彻温省企业。甚至找到了里贾纳前市长和夫人拥有的Knight Archer保险公司。该公司的雇佣名单中出现了16名中国公民的名字。而实际上,他们真正聘用过的华人员工只有两三名。而王的支票薄显示,他至少给这家保险公司转过两次钱, 非别是3000加元和7000加元。这足以证明王和崔“向萨斯喀彻温省企业主付款以换取向外国公民提供欺诈性工作机会”。 王两次给保险公司转钱的记录((CBSA / CBC) 里贾纳的一家印刷厂的东主戴夫·莫斯卡吕克(Dave Moscaliuk)也向加拿大边境局作证说,王曾问他是否愿意为希望移民加拿大的中国公民提供就业机会,并说是否有实际的工作并不重要,他只想得到雇佣的信件,如果印刷厂不能真正雇佣他们,他会为申请者安排一份工作,以便让他们能有资格申请加拿大移民。戴夫的印刷厂前后总共为四名中国公民提供了雇佣证明。 但加拿大边境局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录下了戴维与王之间的电话交谈,其中显示出戴维明确知道他并不需要真正雇佣王推荐的人。在戴维表示担心这种做假是否会被发现,受到指控之后,王还告诉戴维不必担心,一切由他来应对。 王找到的另一个企业是一家名为Fact Computer的电脑公司。2012年时,萨省经济繁荣,就业市场紧俏,很难雇到人。于是王就找到了这家电脑公司的东主菲利茨勒尔,问他是否需要帮助寻找雇员,并承诺可以办妥所有手续。菲利茨勒尔当然高兴,他说,自己是一名商人,有这种好事就像商人的梦想。于是就答应了让王去找两三个人和处理文件工作,并觉得这很完美。 王和崔夫妇俩七年间注册了8家公司(CBSA/CBC) 结果,后来王代替这位计算机商人起草的文件中,不仅把计算机的英文拼错了,甚至把菲利茨勒尔的名字也拼错了。这引起了移民局的怀疑。再一细查,这么一个小计算机公司,竟然先后出具了雇佣21个人的信件。而王告诉东主是出了9个人的雇用信。 这导致移民局找菲利茨勒尔询问时,使他觉得非常尴尬。他说:“我从未能雇用王的人,现在一切都搞砸了”。此后他就此事质问王,王回答说:“我知道你很忙。就替你签了名”。 王和崔夫妇俩联系和冒用的商家还包括广告公司、汽车旅馆等总共约20家公司,其中有的东主根本不知道,是被王盗用了名字。 此外,王和崔这对夫妇在在2004年至2011年间,自己成立了至少八家公司,包括两家餐厅、两家贸易公司、一家移民公司、一家综合商店和一家建筑公司。他们在自己创建的公司也提供了20多份欺诈性工作机会。 由于庭审要到9月才开始,所以这些指控还都未在法庭上得到证实。这对夫妇聘请的律师罗伯茨·克里克(Roberts Creek)说,他的当事人没有犯罪,他将在出庭时为他们作无罪辩护。   来自:RCI  

加拿大华人志愿服务中心工作卓有成效

加拿大华人志愿服务中心自4月16日启用新办公室以来,极大地方便了前来咨询的来访者。 新办公地点位于蒙特利尔市中心,紧邻地铁站,交通便利,自5月1日起志愿中心启动志愿者值班制度,值班时间从最初的10:00-18:00,14:00交接班改到10:00-16:00,13:00交接班。前来报名值班的志愿者满腔热情,非常高兴为需要帮助的民众出一份力量,大家不计辛苦,克服困难,自行解决交通和误餐问题,最大程度地保证值班工作顺利进行。 到目前为止,值班义工已达96人次,接待来访者121人次,解决了来访者很多问题,例如帮助翻译、咨询律师、举办大型教育讲座、国庆击鼓冲击吉尼斯活动、家政服务等,帮助解决来访者与房东纠纷,帮助来访留学生讨回近十万加元款项等等。 同时志愿者还在周末开办了免费英语角、法语角、中英法互助互动活动,为有志提高外语水平的民众提供方便,志愿者还举办了“生活在蒙特利尔”系列讲座,让新移民尽快融入当地生活。 来访者对志愿中心的志愿服务表示满意和肯定,志愿中心也将进一步将中心宗旨“哪里有志愿者,哪里就有服务”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 加拿大华人志愿服务中心作为精神强者、骑行达人徐玉坤骑行加拿大全境的总协调人,为迎接徐先生的到来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加拿大华人志愿服务中心预约、求助、咨询联系电话:438 866 5766   加拿大华人志愿服务中心供稿  

凝聚峥嵘 风雨同舟

——记上海龙舟队赛前训练及BBQ烧烤大会 2019年6月30日是上海峥嵘龙舟队和上海同乡会女子龙舟队最后一次在比赛场地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集训。活动结束后,新老队员、家属、赞助商、赞助个人以及啦啦后勤队员们在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餐厅一起举行BBQ烧烤加油派对,期待上海龙舟队在即将到来的比赛中用坚毅、团结,勇往直前的精神再创佳绩。预祝上海峥嵘龙舟队和上海同乡会女子龙舟队在比赛中再创辉煌!   撰文:何梅达 摄影:小戴  

男子汉

吕孟申 如果把爱拿走 我们的地球就将变成一座坟墓 这世界还有什么值得留恋 天地悠悠 人生一瞬间 而要走完这一瞬的人生 道路又是那么漫长 多少喜怒哀乐离合悲欢 组成了这纷杂繁芜的世界 只有时间之河在不紧不慢地流淌 星月永远以同一的表情注视着人寰 岁月无声 悄悄改变人们的形态容颜 但岁月赋予人们象征生命力的绿 却可在内心永驻生如夏花绚烂 人生的旅途有坎坷有风雨 人生有欢愉有鲜花美酒的盛宴 人生有悲哀有委屈有爱的背叛 生命的意义在于 只要活着就应该做一些有益的事 从中领悟到生命的价值 生活里不能只有金钱没有情感 撑上爱的帆 划着满溢爱的船 沐浴着爱的阳光 在情海中我们已缓缓起航顶着苍茫云烟 为了那个蓝色的梦 为了更多更美更甜的梦 我们将互相搀扶着风雨同舟 无悔无怨走向未知的明天 我们深知—- 坏家庭无法养育我们纯洁的灵魂 倒有可能成为我们自掘墓场的荒滩 人生无法摆脱痛苦 忧伤犹如明月之夜 仰天观看的那一轮月亮纤尘不染 无论你走到哪里 它都尾随着你到哪里半点不拉下 在过去中寻找曾经失落的心绪万千 曾经张扬的热情 曾经不屈的呐喊 怀恋可悔恨些的事惋惜些的人 经过了便注定拥有 走过的路遇到的人那都是生命的缘 人啊人营营一生 各自走着不相同的人生旅程长路漫漫 世间难免聚散去留 抚摸受伤的心灵不要忧愁无须哀叹 背负人生的荣辱各走一方 向着明天的辉煌苦苦追求攀援 各走一方苦苦追求走到路的一头还会聚首 昨日的怨昨日的恨都已随风飘落 留下昨日的情温暖到永远 春去春回花落花开 … Read more

苹果原罪

苏凤 院子依旧绿 我如鸟 穿梭回熟透的树 亚当不在 蛇早已忏悔 果子已红 别错怪蛇 犯罪看岁月 夏娃的时限已逝 我,人性的化身 所以一直犯罪  

纪念L君

陆蔚青 一阵风从大洋彼岸吹来 传来你离去的消息 一个人的离去。你带走 一片阳光。在夏日里 这阵风寒冷入骨 我们前面的城墙正在坍塌 在我们这群里,你是第一个 穿过生死线的人 我将这行诗纪念你 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玻璃窗外的雨滴,怎么抹 也抹不去  

风中玫瑰 (外一首)

索菲 今年,是玫瑰的大年 每株从几十朵到两三百朵不等 我的小玫瑰园,第一次也将最后一次 上千朵玫瑰同时绽放。作为园丁 对花形色泽了如指掌 对它们的香味也亲如老友 带刺的部分最让我怜惜和敬畏 安静的午后,与玫瑰独坐 六月的风吹着我,也吹着 每一朵玫瑰。它们旁若无人地 起舞,绚烂得肆无忌惮 我却始终是,最羞怯的那朵 不知如何开口,只默默噙满泪水 任由风吹散,或替我说出 爱上玫瑰 爱上玫瑰,就意味着同时爱上 稍纵即逝的美,爱上刺 爱上痛,爱上不可触摸 爱上凋谢 爱上月季、蔷薇 还爱上蜜蜂  

悼念我的父亲

九如 父亲走了,在这个暖暖的夏日。 想着再也听不到他早起出门锻炼的足音,想着再也看不到他在后院晾晒衣服的身影,看着桌上空空摊开的书静候主人的场景,回到家再也听不到“开饭了”的声音,想着他眼里恋恋的柔光,想着父亲永远的躺下再也起不来的事实,想着从此阴阳两界再也不能相见的残酷,心腹一阵阵的寒气涌起,好冷好痛。可又那么的不甘,心口似乎有一股宣泄不出的气流要把紧闭的喉咙冲破,想大声地问天与地 “为什么这么早让他离去?!”“为什么啊!”如果没有这个食道癌魔,父亲的身体状况是应该颐养天年长命百岁的;他是能够看到四室同堂的。他曾对孩子们说过:“好好长啊,我等着看你们结婚生子呢。”父亲,多么希望你能够再次回来啊! 父亲于2019年6月23日下午1:30驾鹤西去,享年83岁。他出生于 “卢沟桥事件”爆发的37年4月20日在东北佳木斯市西林西大街。奶奶朱张氏在他6岁的时候因病离世,后来出生的小妹妹也夭折了。6岁的孩子还是应在慈母的呵护关心下的,而他却不得不承受没有母亲的孤独凄冷,爷俩相依为命。后来把关里已经60多岁的奶奶接到东北。 一次爷爷朱以雍在施工里受伤而后染上肺炎,不能干活还要治病,当时十岁左右的父亲不得不从第二小学辍学,提前告别童年,这一定是一个心酸充满痛苦的过程,因为你没有选择只能接受。(里面充满了对不公命运的抗争。)他提着烟盒辗转在各个大车店里叫买;与奶奶王氏摆小摊卖些东西挣点钱,为他身体虚弱的父亲买药;他替父亲挨家挨户去要工程欠款。1950年在他13岁的时候,爷爷爷走了,留下他与奶奶艰难度日。后转到黑龙江庆安县的好心屯的大爷那里,帮人家放牲口挣口吃的。他曾笑着说起放高丽牛的经历:骑在高大的高丽牛上爬坡,被从牛背上摔下来;有时被牛踩到脚背。命运安排这样的一个童年,不幸却亦锻炼了他,让他很快长大。所以他对童年的记忆很深刻。 1951秋季从好心屯转回到内地老家天津武清东蒲洼索张庄。又重新上学。1953年入武清城关初级中学。中学毕业后因考虑家里的经济状况,决定还是早早挣钱,1959毕业后年他开始了教书匠的生涯。在宁河的十几年里,他辗转在不同的地方教书, 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 服从组织的安排。 曾在七里海的大海北村教完小;在宁河镇教社职干部;在“宝塔学校”的宁小教书;当过文化教员;在县广播站 “采编播”一起抓;在宁河文教组呆过;在大艇中学教过课。期间也经历了各种运动。他与母亲崔志贤的相识是校长介绍的。那时父亲是宁小团支部书记,母亲乡音号召返乡任前米厂村的团支书。两位都有抱负追求的年轻人很容易有“惺惺相惜”的共鸣,后来在一起开会慢慢了解,最终走到了一起。 1968年左右父亲回武清老家,相继在崔黄口 大良中学教书, 后来调到离家很近的“五七中学”教书,他们那届的高考升学率与杨村一中(全县的重点中学)不相上下,他们学校只是刚成立不久的乡中,师资是及其贫乏的。拿父亲来讲,他教语文,也教史地,还任班主任。 父亲不论做什么,都努力尽心做到极好。后来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作过乡中校长 中心校校长,期间创办校办工厂为老师谋福利,组织老师们去北京北戴河蓟县等地旅游, 置办校服。 他打过他的学生,也是恨铁不成钢(他说起来也有些后悔,怪自己那是脾气太盛)。他也为他的学生争权益, 记得他的一位好学生因为家庭关系,乡里不给开证明,就上不了大学。是父亲跑前跑后把事情办妥,他对办事的人说:孩子有什么错,他是好学生。 从1959年9月参加工作,到1997年9月退休,在教育战线工作了37年,得过无数的荣誉与奖励。培育了无数的学生,在我们那里人们都叫他“校长”。正是“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父亲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写得一手好字,不论是钢笔字 小楷还是毛笔字都棒棒的。记得那时每到春节的时候,村里人拿着红纸到家里向父亲讨春联,父亲都欣然应许。年轻时是天津日报的通信员。他会弹琴拉二胡,他爱唱歌,还参加了华商会的老年合唱团。你可能想象不出个头不高的他能打得一手好篮球。 父亲,是教书匠也学会了种地,真正体会了“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的不易。 分田到户的第一年的麦收, 8亩地的麦子需要收割, 当时就是靠人一镰刀一镰刀地割, 麦收就是”抢收“,如果抢收不及时, 到手的收成也会毁在地里。 不曾流泪的父母, 他们急哭了。 三十多年过去了, 依然清晰地记得父亲在茫茫麦海里佝偻着身躯,一步步往前割麦的身影,他那被太阳晒脱皮的后背 ;母亲坐在地上割麦一点点往前挪动的艰难,还有那被风吹起的白发。 父亲是个好厨子。小时候家里请客,都是他掌勺。到了这里,也是每天变着花样的给我们做饭,不论是中餐还是西餐。每天晚上回到家里,都是那么的温暖 那么的觉得有人关心爱护着你,可自此之后没了你的餐桌是多么的清冷。 父亲啊! 父亲是个热爱生命的人。 童年的不幸 各种运动的冲击 以及生活中的种种不易,他都坚守着:活着就好。 运动中为了不被揪头发, 他提前剃了头; 为了能应付挨斗,他练习鞠躬等。 也曾借酒浇愁,也曾一度彷徨,也曾黯然神伤 ,但他坚信:一切的不幸都会过去。 从父亲知道他得了这个病后, 他一直积极配合治疗,检查化验放疗 吃药等。期间他人消瘦了很多,穿的衣服都空荡荡的。 最后住院,他似乎已经感觉到了他的时间不多了,躺在病床上看着外面雨后新长出的树叶,闭着眼一行清泪慢慢地流下。他是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的。住院的这一个多月里, 他曾在黑暗里与死神交谈过,在得知一切都无法改变后, 他曾想一了了之, 停止维系生命的输液。那一段时间对我来讲也是及其压抑极度黑暗的日子 。 … Read more

高档化:蒙特利尔式的“低端人口”驱逐

七天记者 颜宏 7月1日是加拿大的国庆日,庆祝加拿大联邦在1867年成立。这一天也是魁省传统的搬家日,搬家服务、搬家货车租赁甚至打包用的纸箱买卖都变得炙手可热,不仅价格上涨,还供不应求,需要提前好久预定。今年,仅在蒙特利尔就有70万个家庭更换住址,一条500米的街上可能有8、9家在搬家,搬家后被废弃不要的物品可产生高达5万吨的垃圾,需要市政环卫工人在十几天的时间里加班加点才能清理干净。 今年的搬家日除了这些常规问题外,租房危机凸显。7月1日之前民众找房难的消息常见于报端,统计数据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问题。加拿大抵押贷款和住房协会(Société canadienne d’hypothèques et de logement)的经济学家Francis Cortellino指出去年蒙特利尔的房屋空置率已经降到1.9%,是近40年来的最低水平。 致力于推动反贫困和社会住房的公益组织——城市建设公众行动阵线FRAPRU(Front d’action populaire en réaménagement urbain)新闻发言人Véronique Laflamme也指出魁省的房屋空置率持续降低,其中以蒙特利尔、渥太华附近的Gatineau、Laval 和Longueuil最为严重,是近14年来最严重的租房危机。 帮助居民找到合适房子的机构——蒙特利尔市政住房办公室OMHM(Office municipal d’habitation de Montréal)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今年收到了近300个求助,比去年的74个大增4倍,到了7月2日早晨,还有100多户家庭没有找到房子而不得不被临时安置。 今年表现明显的租房危机,一方面是因为空前低的房屋空置率,另一方面则源于蒙特利尔各社区的高档化(Embourgeoisement)进程。 超低的房屋空置率 房屋空置率是指在某一时刻无人居住的空置房屋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的比率,一般来说健康房地产市场的房屋空置率应该控制在10%以内。空置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和住房富裕的表现,说明住房不紧缺,人们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调到其他城市可以很容易地租到房子或者买房,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反之,空置率越低,说明可供出租的空房数量越少,就越难找到合适的房子出租,一般来说低于3%的空置率对一个城市或地区来说是比较危险的,可能导致租房荒。 蒙特利尔曾因较低的房租价格和在相同租金下可获得较大的租住空间被誉为加拿大的“租房天堂”,可目前因为空置率下降,蒙特利尔地区已经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特别是适合于家庭居住的4个半和5个半,比如5个半的房屋空置率已经低到了0.2%。 相应的,租房短缺的现实催生了房租的上涨和房主对房客的挑选。一般的房屋租金涨幅在4%左右,而需求强劲的具有两个卧室以上大房子的涨幅根据区域不同则在6%到14%之间,远远超过通货膨胀率。比如一套5个半的住房租金中位数已经达到1,07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因一套房子有多位竞争者,房主也会对租房人提出各种有利于自己条件,有些甚至是歧视的条款,反正自己的房子不愁租。 根据2016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在蒙特利尔有87,000个家庭不得不将一半以上的收入用来支付房租,11%的人住在不合标准的房屋中。而目前席卷全省的租房短缺将会让局势更加恶化,最终让很多人不得不迁离蒙特利尔或者接受条件恶劣的住房,让本来就处于贫困线上的他们变得更加贫困和孤立。 Parc-Extension的变迁 Embourgeoisement,常看本地新闻的读者对这个词应该不陌生,最近几年来这个词经常屡见报端,可以翻译成高档化、绅士化或者贵族化,但在本地新闻中伴随着这个词的经常是某新开商店门窗被人破坏,被泼上油漆或涂鸦;再或是某新建素食餐馆被人恶意纵火等等之类治安新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针对蒙特利尔一些古老社区在重新焕发活力、高档化进程中面临的两难局面。 以Parc-Extension为例,这个区以印度餐厅众多以及不卫生的住房而闻名,是整个加拿大排名第二的贫困社区,占地只有1.6平方公里,北面是Crémazie Boulevard和Métropolitaine高速公路,南面和东边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西边是Acadie大道和皇家山,东边到卡Casgrain大街。这里的移民占居民比例高达51%,在家里不会说英语或法语的人口比例为43%。由来自世界各地超过100个不同族裔的人混居,其中大多是出生在希腊、印度和孟加拉国。辖区内各项生活配套设施齐全,靠近市中心、Jean-Talon公共市场和March Central,还有蓝线地铁站,4个半的房子租金在700元左右,以往一直是新移民以及低收入人群的理想聚居地,但这一切随着蒙特利尔大学在老Outremont三角车站旧址上建设新的MIL校区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Nassima Bessaha自2008年就开始在这个区居住了,那时她和两个孩子租住了一套4个半的公寓,月租只有600元,但不幸的是,自己所住的建筑发生了火灾而不得不搬出去,就再也没有可能找到类似的房子了,差不多能住的四个半都在1,400元以上,还有要价1,875的,而且一些房主一听是家庭要住就会找各种原因拒绝,因为要留着房子租给未来的学生。 该地区所在的Villeray-Saint-Michel-Parc-Extension市长Giuliana Fumagalli也承认新校区的建设将大幅提升房租和房地产的价格,对一套四个半的公寓来说,房租一下子提高500元是很普通的,现在平均4个半的公寓房租在1,200元左右,还不包电、暖。以往一套具有四套住宅的多层楼房(quadruplex)只卖40万,现在则要70-80万,几乎翻了一倍。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火热的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用其极的房地产开发商和房地产经纪,他们会给当地的居民寄信、寄名片,在房门上留言,甚至是赶在吃饭时间来敲门来询问所住的房子是否出卖,到了烦人的地步,这也是从来没有遇到的情形。 一些古老社区的高档化现象并不鲜见,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蒙特利尔东部的Hochelaga-Maisonneuve和Saint-Henri地区都已经以及正在经历这个过程。但Parc-Extension的情况比较特殊,它来的更突然,带来的影响也更残酷,因为今年9月份,2,000名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学生就会涌入,给该社区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很大的冲击。 针对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百人以上的抗议活动层出不穷,他们呼喊着“住房也是人权”的口号,举着写有“Fight ! Fight ! Fight !”的标语牌表达对高档化进程的不满。蒙特利尔警方的数据也显示,仅在2016年,约有20家企业成为Hochelaga-Maisonneuve社区反高档化破坏者的目标。受害的商家不再是像麦当劳或星巴克这样的大型连锁店,而是小型本地企业,包括家具零售商、酒吧、特色咖啡厅、儿童服装制造商以及高级餐馆。这些破坏活动包括砸碎商店橱窗,涂鸦,甚至用油漆洒上家具,造成严重损坏。 在一些低收入人群无法承受本社区高档化后的生活成本而不得不迁居他处的同时,另一些人则对社区的新变化感到欢欣鼓舞。试想一下,一个巨大的、被荒废的铁路码头占据的地区,一个城市中被遗忘的贫困角落将建设越来越多的现代公寓、高档住宅、高级餐馆,自家住的房子也变得越来越值钱,这不是很美好的前景吗? Montoni集团是蒙特利尔最大的开发商之一,其总裁Dario Montoni表示这个地区正在成为蒙特利尔非常有趣的一部分,因为它把几个活跃社区相互连接起来,而其教学和研究使命以及便利的公共交通网络正在推升该地区的投资回报。除了已经快售罄的Beaumont-MIL公寓项目外,他们正在考虑在该地区推出其他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高档化进程 实际上,高档化是任何一个城市更新导致的不可避免的对于原住民的置换。城市更新的目的是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换功能性衰败的物质空间,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在更新过程中,原本衰败的城市空间由于设施的完善、空间的重塑,使得空间增值,房租升高,吸引高收入群体进入,原本生活于此的低收入群体被迫迁出,地域文化流失,更有甚者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 不管是否公平,只要城市在发展,在自我更新,这种置换就必然会发生,因为供、需方面都有动力。 在供给方面,老社区的住房价格不高,规划不那么紧密,有发展和扩建的空间,更重要的原动力则是被低估的房地产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在需求方面,大型机构的扩充,高速增长的高收入人群以及对生活品质的渴望,比如近市中心、交通便利等。 既然高档化的进程不可避免,如何才能尽可能缩小这个进程对原有社会结构和人口的冲击呢? 社区组织(Comité d’action … Read more

【致敬70系列】光荣与自豪: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

——加中友协名誉会长李光华教授剪影 七天记者 颜宏 李光华教授接受七天传媒采访 / 七天传媒图片 1967年,蒙特利尔举办了世界瞩目的世界博览会,那时的加拿大大约只有两千万人口,却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五千多万游客,开展的第三日创下单日参观人数五十六万九千的最高记录,可说是世博会一百多年历史中空前成功的一届。这届主题为“人与世界”的博览会吸引了90个国家、地区和组织设立了展馆。世博会的主题展览虽在1968年结束,但许多处在L’île Sainte-Hélène岛上的场馆却保留多年,并在每年的6月到9月间开放接待游客,这其中就包括中国馆。 67年世博会开幕时,中国还没有和加拿大建立外交关系,所以中国馆是由当时的台湾政府负责的。1970年中加建交,加拿大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馆也顺理成章地转由新中国政府负责。1972年,新中国首次派团主办了中国馆的展览,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是西方社会的普通人第一次有机会与红色中国近距离接触,展览吸引了很多渴望了解、认识中国的观众。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第二年的展览中国无法派出人员,而本地加拿大人,甚至许多美国民众都期盼有关中国的展览能继续办下去,加拿大的联邦、省、市三级政府也希望华人社区能够承担中国馆的展览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本地的众多热心人士于1973年5月成立了蒙特利尔加中友好协会(以下简称加中友协)来负责中国馆的运作,加中友协第三任会长李光华教授由此开始了自己十多年的中国馆“馆长”生涯。 人生轨迹 李光华祖籍广东,1934年出生在梅县,四岁时随父母下南洋,先后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生活,受教育,1969年移民到加拿大。先是来到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在中心主任、促进中加建交的林达光教授指导下准备硕士论文,同时担任林教授的研究助理。毕业后进入John Abbott College学院教授人文、哲学和宗教课程直到退休,他教学的重点是涉及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自他退休后,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教员,该学院的这一课程只好无奈地暂停。 李先生继承了林达光教授的衣钵,在努力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投入到本地华人社区的活动,为推动加中两国的友好关系,帮助本地人士认识新中国和中国文化,为加强、发展中加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中影响范围最大的就是67世博会中国馆的展览。 代理“馆长” 初衷为了保证中国馆的展览持续举办而成立的加中友协后来一度发展成为加拿大规模最大的对华友好组织,在魁省内发展了9个分会,最多时拥有1,000多名会员,其中大部分是非华裔。而李先生先后担任该协会的副会长、会长和名誉会长,为促进和加深加拿大民间对新中国成就和变革的了解,为发展加中两国民间在文化、教育、科研和体育等领域的交流活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1973年到1985年的十多年时间里,加中友协都是中国馆的主办者或中国参展团的协助者。偌大的展览从主题选择到展品筛选到打包运输都需要和中国有关部门进行协调,而展品运到蒙特利尔后,又要拆包、陈列、布展、培训讲解员,每年光是讲解员就需要40多人,还要在每年的6月到9月之间开门迎客,接待观众几十万人,展前展后,事物繁多,全部由以李先生为首的加中友协会员完成。这些会员大部分不是华人,有白求恩大夫的生前好友、熟人以及在麦吉尔医院的同事,还有魁北克社会各个阶层的成员,他们肤色不同,文化不同,但都对中国人民非常友好,都愿意义务地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介绍中国和中国文化,为中国人民争取朋友。 为了增强效果,除了常规的陈列文物、工艺品、书刊、绘画、图片等展品外,中国馆还举办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吸引当地人来了解和认识中国。比如中国馆有一个文艺表演队,备有中国50多个民族的服装,包括李先生孩子在内的中外演员每天演出至少两场,通过音乐、舞蹈、歌曲等各种文艺形式向观众介绍中国文化。除了在中国馆里的演出,为了扩大影响,文艺表演队还在Place des Nations广场进行演出。中国馆还设有电影院,放映有关中国的故事片和纪录片,比如旅美钢琴家殷承宗演奏的《红灯记》和《黄河》纪录片就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李先生很骄傲地表示,加中友协曾出资七千多元购买了纪录片大师伊文思表现红色中国的作品《愚公移山》来放映,七千多元在当时是很大一笔数目,都是加中友协的会员们捐赠的。 中国馆还经常主办各种讲座,许多中外演讲嘉宾以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向观众介绍绘画、书法、针灸、剪纸、面人、微雕等独特的中国文化艺术,让本地人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 李先生自豪地回忆说:“每年中国馆都是后博览会上最受欢迎的,除了本地加拿大人前来参观外,还有从美国特意赶来的,最多时接待过三、四十万观众。” 而这份荣耀的背后则是辛苦的工作。4个多月的展览期间,李先生每周要工作五十个小时以上,比他的正常教学工作繁重得多。不仅他一个人忙,还把全家人都拉来帮忙,太太古玉英当时在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工作,下了班和休息日都要来展馆帮忙。当时他们的三个孩子还小,最小的还不到4岁,两个大人需要呆在展馆,只好把孩子们也都带来,在那里吃饭、玩耍、洗澡、睡觉……常常是每天清晨把尚在熟睡的孩子抱上汽车赶往展馆,深夜回来时孩子们已经又在车上睡着了,以至于有的邻居们认为他们家这所房子里根本就没人居住。 李先生一家为中国馆殚精竭虑的献身精神感动了很多人,朋友、同事、邻居还有中加友协的会员纷纷来帮忙,或是在展馆里帮忙,或是帮忙照顾孩子,做家务。就是这些普通人,这些热心的中加友好义工使得这个庞大的展览在十多年时间里成为展示中国悠久历史和博大文化的舞台,成为北美民众认识、了解新中国的窗口,极大地扩大了中国的对外影响力。 李先生还清楚地记得,有一天,当时的加拿大总理皮埃尔· 特鲁多带着两个儿子,包括今天的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来到中国馆,他们父子三人兴致盎然地在馆内参观,还观看了馆里的文艺表演。多年后,当李先生再次见到已经成为加拿大新一届总理的小特鲁多时,他依然记得当年的参观经历 义工“家长”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渐渐打开国门,中国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始陆续派出留学人员来西方国家进行交流、学习,而拥有雄厚教育资源的蒙特利尔也成为一些留学生的目的地。那时来蒙特利尔的留学生多数要从欧洲转机,降落到蒙特利尔的Mirabel机场。这个机场距离市区55公里,极为不便,加拿大政府曾于1975至1997年,强迫所有国际航班必须由此机场起降,但后来不得不面对现实把国际航班迁回现在的特鲁多机场。那时候出来的留学生基本上都是第一次走出国门,对国外一无所知。李先生和太太就主动承担起接送、向导和安顿的任务,以至于许多留学生未踏出国门前就已经知道蒙特利尔有位热心的李先生会提供帮助,心理踏实了不少。 那时候,只要有留学生过来,李先生就会开着车去机场接上他们,送到已经联系好的住所,放下行李,安顿下来,再带他们出去购买必要的生活用品,熟悉周围的环境和交通路线,讲解相关的生活常识,给这些人生地不熟的留学生们带来很大的帮助。 李先生不仅帮助初来的留学生,还在周末和假日邀请留学生们来家里做客,消除他们身在异乡的孤独感。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李先生一家更是会和留学生们一起包饺子、做中国菜来共同庆祝,时间晚了,几十个人干脆在李先生家打地铺,其乐融融,仿佛家人一样。 时任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兰立俊和李光华夫妇 2004年接替梅平的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卢树民、后来的大使兰立俊、将军谷景书、海军少将杨毅等许多人在加拿大留学时都曾经受到李先生和家人的照顾。在加拿大时,他们把李先生的家当做自己的家,学成归国后,他们依然和李先生保持着联系,在李先生有机会回国访问时,他们也总是积极联络,想方设法聚一聚。 李先生除了在生活上照顾这些留学生,还吸引他们参加到加中友协的工作中,创造机会让他们和当地的年轻人一起交流、工作和生活。比如,吸引他们到中国馆和本地义工一起参加展览工作,担当讲解员;再比如安排他们到加中友协的其他会员家中小住,和本地人朝夕相处。 义务“接待员” 除了接待和帮助留学生,李先生和加中友协还邀请和接待过众多来加拿大访问的各类中国代表团,少则一二人,多则上百人。1977年,加中友协曾接待庞大的、由150人组成的上海芭蕾舞团来蒙特利尔访问演出。访问期间的一次联谊会上,加中友协安排了英语、法语、普通话和广东话翻译作陪,很好地消除了宾客之间的语言障碍,让每个人都感到宾至如归,联谊会获得空前成功,在社区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1984年,李先生组织蒙特利尔加中友协和各界侨团为到访的中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这是中加建交以来,中国政府首脑第一次访问加拿大。赵紫阳回国后在给李先生的信中满怀深情地写道“对加拿大的访问记忆犹新,和大家亲切会面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通过这次访问,更加深信中加友好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 1985年,加中友协邀请中国微雕艺术大师曲儒在加拿大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巡回展览表演。其实,曲儒以及他的作品早在1981年就曾到中国馆展出过,盛况空前,用来展示作品的两张玻璃柜台都被观众挤坏了。当时的加拿大总督Edward Schreyer专程从渥太华赶到蒙特利尔来欣赏,在看到曲儒的发刻作品时不敢相信,当即拔下自己的一根头发请他试试,曲儒现场表演,在总督的头发上刻下:“Welcome your excellency Mr.Governor general to be present(欢迎总督阁下光临)”,让总督赞叹不已。这一次的巡回展蒙特利尔站的活动过程中,曲儒就住在李先生家中,两人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文化传播”的践行者 李先生一直认为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巨大凝聚力的文化,无论处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无论自身的处境如何艰难,无论自己的母国处于什么样的情势:是强盛、衰弱还是有难,海外华人都会自觉、自愿甚至无意识地承担起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承的责任。辗转南洋多地的李先生就表示自己所受的全部教育都来自华文学校,足以达到进南洋大学深造的程度。而南洋大学作为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以中文为教学媒介用语的海外华人大学就是通过民众的力量筹办起来的。 筹办的过程中遭遇过不少的阻挠、毁谤和挫折,但海外华人不屈不挠,上至富商巨贾,下至贩夫走卒都行动起来,出钱出力,历尽坎坷的南大最终矗立起来,成为声名远播的高等学府,树立起“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力争上游、热爱文化、逆境求存”的南大精神,这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写照,并最终培养了12,000多名毕业生。筹建过程中1,770名三轮车夫为南洋大学“义踏”,百乐门舞厅舞女为南洋大学“义舞”等佳话比比皆是,可见文化传承在每一个海外华人心目中的分量。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自然让它的精神和内涵成为全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对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李先生特别指出,20世纪是科学文明高度发展的世纪,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技术成果举目皆是,让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由于人文科学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科技文明,导致人类的精神文明没有达到相应的物质文明水平,人类相互之间的尊重、欣赏、宽容、互助等传统理念受到冲击,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纠纷、猜忌和敌意,损害了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和睦相处的良好关系,而中国悠久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可以发挥重要的冲抵作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为中心,一向以解决人际关系为其精神文明的重点,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体验和发展,形成的许多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值得人们去学习、吸收、借鉴和弘扬”。而中国最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和影响力提升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李先生从学生时代就积极宣传中华文化,到了加拿大更是开拓出更宽广的中华文化传播平台,几十年如一日地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除了在学校宣讲中国历史和哲学外,还大力发动自己的学生加入加中友协,和中华文化近距离接触。他担任主席的康考迪亚-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的亚太地区传媒研究中心,和中国建立了广泛的文化学术交流关系,并于1992到1997年与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举办汉语水平考试,鼓励本地学生学习中文;他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华人专业人士学习和了解本地文化,发挥中西方桥梁作用;提倡华人家庭鼓励后代说汉语,学习中华历史和文化知识,培养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和语言的感情,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他强调华人父母不应只注重孩子的成绩,而是要从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的、优良的人格道德中汲取灵感,把自己的后代培养成为“正直善良、诚实有信、明辨是非”的人;他领导的加中友协举办的所有活动都是在向本地人介绍中华文化;除了加中友协,李先生还担任过加拿大华人促进中国统一联盟的主席,倡导海峡两岸早日和平统一。 如今已经85岁的李先生尽管行动不便,但依然把传播中华文化放在心上,他艰难地把记者带到楼上的书房,指着四壁满满的中文图书告诉记者,这些书都是自己这么多年来购买和收集起来的,大部分是人文科学领域内的精品图书,他很希望把这些书捐出去,让它们在传播中华文化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光华教授与七天记者颜宏 / 七天传媒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