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记者 颜宏
4月12日,魁省保守党党领Éric Duhaime发起请愿,要求魁省政府停止资助各种形式让“变装皇后”(drag queens)与青少年儿童接触的活动,并要求参加此类活动的孩子必须提供家长同意参加的证明。而这之前的4月4日,魁省议会各个政党议员全票通过了一项动议,谴责在公共场合针对LGBT+社群的仇恨和歧视言论或行为,强调“变装皇后”给儿童讲故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这有助于促进魁北克的社会平等和公平。而在4月9日,引发这些争论的中心人物“变装皇后”Barbada做客著名的脱口秀节目《Tout le monde en parle》称自己并不是给孩子洗脑,只是让他们看到差异,教给他们建立开放的心态,因为他们这一代人要面对这些,还表示尽管受到抵制,但会继续和孩子们一起开展活动。
Barbada参加脱口秀节目« Tout le monde en parle》
历史由来
“变装皇后”又被称为异装者,主要指通过穿女性服装来扮演女性的男性,也包括从男性转变过来的女性,或以特色表演为目的,或为变性人争取权利等。“drag”的意思就是拖地的圈环裙,“Queen”则是女人的意思,是对有浓重女性气质的男同性恋的一种贬损称呼。它的历史要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那时候人们开始厌倦了严肃的莎翁剧,或者是高大上的意大利歌剧,民众需要方式轻松的戏剧来调节工业世界的冰冷,于是开始兴起男扮女装的戏剧来对抗传统的严肃正剧。而在美国则是始于黑脸游吟诗人表演(black minstrel show),就是白人把自己的脸涂黑,扮成黑人来嘲笑他们。后来有一天发现嘲笑黑人女人更带劲,于是这些白人男性表演者就穿着女人的衣服,跳着舞,唱着“丫头”(“wench” song)歌在舞台上表演。一些上进心更强的“wench players”开始转变成“primma donnas”,向着精致和优雅靠拢,同时也不失喜剧效果。那时候对“变装”表演者的要求很高,必须是纯正的白人男性,特别优秀的甚至可以在百老汇进行表演。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变装的男性表演开始和LGBT社区结合起来,而随着男同性恋以及性工作者参与“变装”表演后,变装表演开始从主流的艺术表演形式慢慢的没落,成为只能在夜店、酒吧中的表演项目。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如火如荼,但同性恋依然被歧视,被排挤,一旦在职场、学校或家庭中被发现是同性恋,就会被赶出去,或者被送进精神病院进行“治疗”。因此夜店、酒吧等就成为了同性恋们寻求同侪支持并且公开聚会的地方。纽约市有一家名叫石墙(Stonewall riots )的酒吧虽然没有营业执照、卫生消防设备也不全,但却是纽约唯一一家允许同性恋者跳舞的酒吧,因此深受欢迎。但在1969年6月28日凌晨的一次警察临检却演变成一场民众对警察的暴力示威活动,双方发生激烈的肢体冲突,3个小时内,酒吧外的抗议人数多达五百多人,并让这场冲突整整持续了5个夜晚才停息,也让变装文化开始发酵,从地下浮出水面。以至于后来“变装皇后”成为现代男同性恋文化的一部分,很多的男同性恋酒吧都会定期举办“变装皇后”表演。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男同性恋都是“变装皇后”,也并不是所有的“变装皇后”都是男同性恋。
“石墙事件”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同性恋群体首次对政府迫害的集体抗议,也成为了美国、甚至是全球性小众权利运动的标志事件——在这场暴动发生不久后,“同性恋解放阵线”成立,而类似的同性恋人权倡议组织,开始在在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比利时、荷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成立。“石墙事件”1周年后,有上万人在纽约、洛杉矶和芝加哥举行大规模争取同性恋平权的游行,这也是美国史上第一次的同性恋骄傲( Gay Pride )大游行,此后每年的 6 月 27 日和 28 日被定为了同性恋骄傲日。
到了80年代左右,各种反传统文化兴起,经历了第一次同性恋骄傲大游行,社会风气慢慢开放,人们对于同性恋文化和变装文化包容度有所缓和。到了90年代中期,变装文化蓬勃发展起来,彻底成为一种流行文化,一系列关于变装的电影问世,如公路电影《沙漠妖姬》(The Adventures of 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的票房就大卖。到了90年代末到20世纪初,变装文化迎来了黄金时代,或大或小的偶像层出不穷,相关的流行文化作品也渐渐风靡起来。也是在这个时代,娱乐圈迎来了现在最为知名的《鲁保罗变装皇后秀》(RuPaul’s Drag Race),这是一档变装真人秀节目,参赛选手全部都是男扮女装,节目中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根据不同的主题完成自己的服装、化妆和造型,然后走秀比赛。自09年第一季开播以来,这个节目获得了两次艾美奖(Emmy Awards)提名,并斩获一座最佳主持人奖项。而在去年发布的《加拿大变装皇后秀:加拿大对阵世界》(Canada’s Drag Race: Canada vs The World)节目预告片中,联邦总理特鲁多意外地来到舞台上,让所有参加变装皇后比赛的人都感到非常震惊。实际上,所有人都应该感到惊讶,因为这是全球第一个国家领导人出现在此类综艺节目中。
而近年来随着“性小众平权运动”的矫枉过正,特别是在“白左横行”、政治正确的大氛围下,这种表演已经不再仅局限于酒吧、剧场或电视节目,还开始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特别是走进幼儿园、学校和图书馆与孩子互动。
对峙
2015年,美国作家米歇尔·提(Michelle Tea)和非营利文学组织RADAR Productions在美国旧金山发起“变装皇后故事时间” (Drag Queen Story Hour)。通过邀请“变装皇后”进入学校、社区图书馆、书店,接触儿童并且用“特定的绘本”说故事给孩子听。根据其官网的解释,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向孩子们介绍“性别流动的想像力”,为儿童提供有趣、迷人、积极的角色模特。简单来说,就是让孩子还没接触到“性别差异”的世俗观念前,阅读有关性别认同的故事,帮助学龄前儿童了解到世界上有不同的性别和性意识的族群,告诉孩子们性别可以是流动、或者也可以没有性别,建立起根据自己意愿决定性取向的自信心,而相关的书籍就是由RADAR Productions所出版的。
这项活动在旧金山一炮而红,引发巨大的关注,进而扩大到洛杉矶、纽约等大城巿。到了2017年,这项活动更是扩展到全球许多国家,包括加拿大。几乎所有举办地所在的市政府、州或省政府也都会提供资金来支持这项活动,甚至有美国图书馆儿童服务协会为这项活动背书,要求公立图书馆加入此活动。
2017年开始,曾在小学担任音乐教师的Sébastien Potvin饰演的变装角色巴巴达 (Barbada) 也在蒙特利尔的图书馆、学校或幼儿园开始了“变装皇后故事时间”,美其名曰让最年幼的孩子体验到阅读的滋味,获得阅读的乐趣。但她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仅装扮怪异,动作夸张,选择的故事也多是倡导同性恋文化的,比如跟小朋友讲两个男的或者两个女的也可以结婚,也可以成为爸爸妈妈等,这引发了一些家长的反感。
2017年开始,Barbade在蒙特利尔的各个图书馆给孩子们讲故事
其实这项活动从一开始就一直遭到很多家长和宗教团体的反对,反对者认为孩子生下来的DNA、染色体已经确定了其性别,但这些所谓的“讲故事”活动却倡导孩子根据自己的情感、心理来判断性别,扰乱他们的思维,侵犯了家长的权利;还有人认为让儿童在如此小的年纪就接受到变性人和有关变性的争议内容,会让儿童感到困惑,徒增他们的心理负担;还有人更严厉地指出这是变态的成年人沉迷于将儿童性感化。
支持者则认为让儿童从小就接触到社会中多元族群和不同理念者,有助于建立孩子尊重、理解的观念,有助于儿童成长中避免遭到或产生性别歧视,帮助他们对成长期萌发的自体性倾向更有信心。
Barbade在魁省的讲故事时间持续了快7年,虽然也会遇到一些家长的抵制,但都没有掀起太大的水花。去年7月,Saint-Laurent区的议员因为担心她讲的内容遭到家长的反对,而决定取消她的一次讲故事时间,但在一个月后,又把她的故事时间安排进入了秋季活动项目。到今年3月,一些抵制“变装皇后”给孩子讲故事的帖子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号召人们在4月2日这天到南岸的Sainte-Catherine市的图书馆门前示威抗议,因为那天Barbade将在那里讲故事,最终该市政府妥协,取消了她的活动。
从各方面的表态来看,这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还将继续持续下去,“变装皇后”与儿童接触的活动也不会停止,如果做家长的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过早地接触这些,能做的要么是不带孩子参加类似的活动;要么是不签署孩子参加活动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