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Q的承诺与挑战

七天记者 颜宏 经过联邦大选以及即将到来的魁省市政选举,魁省省选也将在明年的10月3日举行。距离那时虽然还有一年,但魁北克的政客们已经行动起来了。作为最后一年执政的开始,省长François Legault在新一届省议会开幕仪式上的演讲就很有为竞选造势的意味。他先是大肆夸耀了自己所在政党执政3年来的成就,接着又提出了一系列未来工作的目标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比如健康领域去中心化、缩小与安省的财富差距、人人拥有家庭医生等,一些目标是老生常谈,另一些则是疫情下新增设的,同时一些目标显而易见地不是短期内能达成的,可能需要2到3个任期,也就是说需要四年或八年的连续执政,鸡贼的Legault省长在给魁省民众描画美好未来的大饼,吊起民众对他的期待,以赢得他们在选票上的支持。其实这是把双刃剑,如果政府推行的政策没有如期落实,民众拿不到期待中的好处,那么这份期待就有可能变成怨气而反噬。 愿景 和竞选前的特鲁多一样,Legault省长也强调魁省已经渡过了疫情的最困难阶段,是时候考虑后疫情时代的发展计划。他表示魁省的卫生紧急状态已经持续了20个月,一切为疫情防控让道的态势是时候该结束了。为恢复正常的社会运行状态,魁省将在5到11岁儿童完成疫苗接种后取消卫生紧急状态,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有望在2022年年初就取消。 不管政客们说的如何乐观,疫情并没有结束是一个基本事实,而在疫情的冲击下,魁省的医疗系统弊端和低效暴露无疑。用Legault省长的原话就是现在的医疗系统正经历繁重的官僚主义、人员严重短缺以及无限期的等待获得医疗服务所冲击,而关键的人力资源系统却是无法正常运行的(dysfonctionnel):不给全职的岗位,令40%的员工兼职,无法完成工作任务就强制人员加班,而强制加班让很多人不堪重负,不得不决定离开医疗系统;人手减少,但相同的工作量加到留下人员的身上,迫使更多的人加班、离开,如此陷入恶性循环。另外魁省医疗系统维持运行还需要仰赖私立的医疗职业机构,以差不多普通员工2倍以上的价格使用这些机构派出的医护人员,且依赖性越来越强,使得魁省的医疗成本进一步升高。为此,Legault省长把医疗系统的重整作为首要工作,他不敢使用“医疗系统改革”这样影响深远的词汇,而是用“去中心化”这一语义不明的词汇,大意是说由各个地区负责统筹、管理各自的医疗服务,但没有说明具体的措施。不过他表示,未来几周内,魁省会推出一系列医疗系统的整顿措施。 为了缓解魁省劳动市场人手紧缺的问题,Legault省长并没有提高增加移民数量的想法,而是认为魁省接受移民的数量应该与魁省现有设施能帮助多少移民融入为基础,不能超过这个融入最高限度,否则即使移民落地魁省也无法融入魁省的劳动市场。他提出的解决办法是让更多在家照顾孩子的女性以及55岁以上已经退休的人士进入职场,为此将采取激烈的措施短期内在托儿位置紧张的地区增加3.7万个托儿位置,让所有想送孩子去幼儿园的父母都有地方可送孩子。同时大规模投资教育领域,从幼儿的四岁学前班、早期学习困难诊断和治疗,到增加辅导老师帮助学生做作业、增加在校体育和文化活动,再到增加各种职场需要的职业技能培训等等都将获得魁省政府的资金支持,还将进行教育系统的改革,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吸引更多的人进入教育领域工作。另外,Legault省长还提出了野心勃勃的目标:一是要把魁省学生完成学业的比例提高到90%;二是给建筑行业、信息技术领域和工程领域的就业市场增加不少于 100,000 名经过培训的合格工人,不过他没有提出实现这些目标的时限。众所周知,魁省的辍学率非常高,根据2019年的数据,私立中学的应届毕业生拿到文凭的比例是87%,而公立中学的比例仅有64%,平均起来只有69%,要达到90%的比例谈何容易。 Legault省长的另一个优先工作就是发展经济,力争尽快缩短魁省与安省之间的财富差距。CAQ自2018年执政至今3年左右的时间里,魁省与安省的财富差距从原来的16%缩小到现在的13%,但Legault省长觉得这个速度还是太慢,应进一步加快步伐。为此,魁省将在未来提出一系列措施提高魁省的生产效率,刺激魁省的经济发展,包括投资帮助本地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把更多政府公共服务岗位从大城市转到地区,以促进地区经济的活力;给予转回本地生产的制造企业补贴和税务优惠政策;给提出转型和创新计划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等等。 对Legault省长而言,应对气候危机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魁省应该立刻行动起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快向绿色经济转型的步伐,并坚持原来设定的减排目标:到2030年达到预定减排目标,即比2009年减少37.5%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总量高达2,900万吨的二氧化碳,并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幸运的是,魁省的水电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天然的清洁能源优势,可吸引注重环保的海外投资。而国有企业魁省水电局(Hydro-Québec)不仅供应了90%的魁省用电需求,还与美国纽约州和马萨诸塞州分别达成为期25年和20年清洁电力供应协议,并有望获得其他州的电力供应合同,仅这一项就可为魁省每年带来几百亿的收入。有了这个基础,Legault省长宣布将致力于把魁北克建设成为清洁能源生产、电动汽车和所用电池生产以及清洁氢能开发的世界龙头,让加拿大的21世纪成为“魁北克的世纪” 困境 不管理想如何丰满,骨感的现实也是不可忽略的。Legault省长野心勃勃的计划都需要用钱,特别是他念兹在兹的缩小与安省的财富差距,都需要魁省的疫情后经济增长超过安省才能达到。经济若能快速增长需要生产效率更高,劳动人口更多,但这恰恰是魁省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短板。 魁省不仅缺乏劳动力市场的工作人员,就连总体的人口增长也比其他省份少。自2011年以来,阿尔伯塔省的人口增长了 21.9%,卑诗省的人口增长了 18.5%,安大略省的人口增长了 15.4%,而在魁北克,人口增长率仅为 8.9%,也就是说这三个省的人口增长率是魁省的两到三倍。更糟糕的是,在过去 10 年中,作为劳动力核心的 25 至 54 岁人口在魁北克下降了 2.2%,而在安省增长了 4.9% ,在阿省和卑诗省都增加了 9.9%。与此同时,55岁以上到退休年龄的人在职场的活跃率也属魁省最低。以2021 年 9 月的统计数据为例,55岁以上依然在工作的魁北克人只有 34.3%,而卑诗省为 38%,安省为 38.1%,阿省为 42.1%。 虽然魁省和加拿大其他地区一样面临劳动力紧缺的问题,但魁省需要爬的坡更为陡峭。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魁省有194,145个职位找不到人,占总职位的5.3%。解决办法无非这么几种: 促进失业者、领取救济者、原住民和残疾人回到劳动力市场; 大力投资职场培训,让更多的人获得职业技能; 重新调整职业认证要求,让更多有海外经历的人获得同等工作; 大力投资机械化、自动化,提高劳动效率; 鼓励到退休年龄的人留在岗位,已经退休的人重返工作岗位; 接受更多的新移民; 但CAQ对移民的保守立场人尽皆知,执政前就曾宣扬要减少魁省的移民数量,执政后也是迫于现实的压力才不情不愿地维持了原有的水平。Legault省长在演讲中就特意提到魁省在移民融合方面已达到极限,言下之意不能再增加移民了。而现实情况是,魁省还有巨大的移民融入空间。根据2016年的人口普查结果,魁省的人口数量占全国的22.5%,但仅接收了全国 17.8% 的新移民。解决劳动力短缺危机的长远做法是多生孩子,多投资教育,而增加新移民数量是短期内立竿见影的解决办法之一。 在维持现有的社会运行方式下,提高生产效率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信息化、自动化,而魁省在这方面也落后于邻居安省。在疫情爆发之初,魁省的疫情统计数字经常出现错乱、漏报的问题,原来已经2020年了,魁省的医疗系统还在使用上个世纪的传真机来通报数据,就连魁省公共卫生长官Horacio Arruda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都是在翻手上那个破烂不堪的笔记本,有时需要花费几分钟甚至直到新闻发布会快结束了才找到相关的数据。Legault省长也吐槽说他当时的一大焦虑就是等待各地把疫情数据报上来,因为经常就有某个地区因传真机故障或人员不熟悉而无法在指定时间传来数据,因此他才严令魁省的医疗系统加快数字化,增加远程问诊、远程服务的比例,但至今还在追赶中。魁省医疗系统的数字化落后只是魁省各个行业在数字经济中落后的缩影,疫情下全民宅家才发现魁省的数字基础设施是多么不堪,很多地方因没有高速网而无法开展远程工作或远程上课;民众对互联网应用的认知是多么匮乏,不少企业、机构远程开会的一半时间都是在帮助参会者成功进入虚拟会议室。痛定思痛,Legault省长发狠要提高魁省网络设施建设,让魁省经济向数字化经济转型,但最基本的让魁省民众都可用上高速互联网至今都是问题。 早在2003年,当时的魁省省长Jean Charest就曾承诺要在第一个任期结束之前,也就是在2007年让所有的魁省民众都能享受高速互联网服务,但由于高昂的建设成本以及各个运营商之间的互相算计、相互掣肘并没有实现,魁省民众的高速互联网接入速度一直都非常缓慢,特别是在边远地区。 于是在15年后的2018年,作为竞选承诺之一,当时在全省各地进行竞选造势的Legault省长在Saguenay承诺改变魁省边远地区没有高速网的情况,让34万魁北克家庭像大城市一样获得顺畅的手机通讯和高速网络服务,并在2022年让每个魁北克人都可获得网速100 Mb的互联网服务。但到疫情爆发后,距离蒙特利尔仅一个小时的大部分地区的网络速度依然只有4Mb,只能允许最多一个人进行远程视频会议,还经常卡,这让疫情下不得不远程工作、上课的民众苦不堪言,也无法让各地区的经济、社会活动正常开展。这次在今年3月份联邦政府提供部分资金的加持下,Legault省长再次承诺要在自己任期结束前让100%的魁省民众用上高速互联网,完成这个距今已经近20年的古老承诺。 尽管魁省86% 12岁以上的民众都已经接种了疫苗,整个社会活动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但疫情的影响依然无处不在,摆在魁省政府和民众面前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劳动力紧缺的问题,通货膨胀的问题,供应链混乱的问题,生活成本大幅上升的问题,等等。Legault省长的雄心壮志能否实现以及多大程度的实现将关系到每个人的福祉,让我们拭目以待。  

《鱿鱼游戏》大火 多国发警告

韩剧《鱿鱼游戏》大火,或成万圣节cosplay大热门-6park.com

9月17日在网飞(Netflix)上线的韩剧《鱿鱼游戏》迅速成为现象级作品,不到4个星期的全球观看人数(家户数)为1.11亿(统计看该剧超过2分钟的账号),超过会员半数,成为首部开播观看量破亿的网飞剧集,也是网飞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之一,在90多个国家/地区播放量第一。在TIK TOK上,其话题播放量已破320亿,相当于全球每个人都看了4次以上。这部充满暴力场面的剧集在大火的同时也引来大量的模仿,甚至模仿里面的暴力场面,使得多个国家的教育专家发布紧急警告,要求学校以及家长注意引导,并时刻留意孩子的状况,比如父母先看,然后帮孩子跳过他们认为不合适或者太可怕的场景;或者和孩子一起观看,同时与孩子讨论现实和虚构、暴力和不平等等现实世界的问题等,再比如在学校开设有关暴力和网络伤害的课程,及时给孩子提供建议等。

全球疫情衰退 一个月下降30%

Bilan COVID-19 au Québec | 463 nouveaux cas, aucun décès | La Presse

近一个月来,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整体呈现趋缓态势,新增感染病例比之前下降了近30%,重症和死亡的数量也在减少,各国专家也不清楚具体的原因是什么。防疫专家们普遍认为疫情曲线下降的一个原因是大范围的疫苗接种,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两剂疫苗接种率已经超过80%;另一个是原因是最近的新冠病毒比较“老实”,没有出现新的变异。另外自从疫情爆发以来,防疫专家们注意到似乎存在一个神秘的“两个月循环周期”,即疫情曲线急剧上升两个月时间,接着开始下降,也大约持续两个月时间,然后再开始上升。另外,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者重症和死亡数量的下降,“大号流感”的说法又开始甚嚣尘上,但专家们提醒说虽然新冠病毒疫情看起来越来越像流感但它不是流感,流感是有季节性的,但新冠病毒没有,所以还要保持警惕,完全接种疫苗,时刻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和保持与他人距离。

全球通胀严重: 美联储打光子弹 房价仍无下跌迹象

七天记者梓丰 就在经济学家日益担心以英国缺油为前兆的经济“滞涨(stagflation)”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刚刚发布的最新一期半年度国际金融稳定报告(GFSR)对全球的经济风险更提出了迄今为止最严厉的警告,这份报告指出新冠病毒疫情的重新抬头和供应链混乱可能抑制全球经济复苏,进一步提升各国通货膨胀压力, 政策权衡也变得更加复杂。 美联储无路可退 在最新的报告中,IMF将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7月份预测的6%,下调至5.9%。因为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多点爆发,特别是一些处于全球供应链关键环节的国家和地区因疫情而停工停产,导致全球供应链进一步混乱,供应链瓶颈压力增长高于此前预期,或将进一步抬高部分国家的通胀。其实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以及欧盟的企业正在经受供应链中断和工人短缺的双重打击。给供应链和通胀带来压力的因素包括港口延误;集装箱短缺;疫情的影响和防控;各种零部件、原材料和原料的短缺;劳动力成本压力以及卡车和司机短缺等。而劳动力短缺如果不能快速解决将严重影响这些国家的经济复苏速度,并最终摆脱通胀压力等能力。 对于发达经济体,IMF表示受持续的供应链中断和定价压力等影响,短期内发达经济体复苏增速受阻。IMF预计,2021年美国经济增速为6%,较前预测值大幅下调1个百分点;预计2022年美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2%,较前预测值上调0.3个百分点;2021年加拿大的经济增速为5.7%,低于此前预测的6.3%;2022年加拿大的经济增速有望达到4.9%,高于此前预测的4.5%。 尽管IMF的报告看起来对经济增长预期下调相对温和,只下修了1.1个百分点,但掩盖了部分国家经济增速的大幅下修,特别是对一些贫穷落后国家。就业率下降、贫穷、饥饿、民不聊生可能在一些落后国家卷土重来,让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前景非常暗淡。而对发达经济体来说则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风险,并直接点名美国、英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IMF特别点名美联储,呼吁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发达经济体央行,要准备好随时收紧货币政策。随着美国通胀率接近 30 年高位,美联储也不得不考虑何时开始撤回自 2020 年初疫情爆发开始以来的宽松货币政策。但美联储真的能做到吗? 2008年由美国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产引发的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美联储把联邦基金利率直接降至零,历史上第一次打光了所有的子弹。为了给下一次危机预留降息空间,从2015年美国经济开始有所好转后,美联储就开始了加息进程,但直到特朗普发动中美贸易战之后的2018年9月,耗时三年的九次加息只把联邦基金利率加到2.25%-2.5%,就再也加不动了。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负担都非常重,根本没办法承受必要的加息。就是这2.25%的利率水平,也让当时的美国政府无法忍受,“直男”特朗普打破总统不公开评论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惯例,整天在推特上大骂当时的美联储和其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称美联储是“美国经济的唯一问题”“对市场没感觉”。他还把美联储比喻成“力量强大、但无法得分的高尔夫球手”,关键是“没打到点上”。特朗普这么恼火是因为利率水平的上升,会给已经处在高位的美股市场带来巨大压力,而美股的繁荣是特朗普当选总统的重要筹码之一,绝对不能出问题。尽管美联储信誓旦旦表示2019年还会加息3次,但美国股市直接表演“死给你看”的戏码,让美联储不得不宣布暂停在2019年加息,并在2019年8月第一次把联邦基金利率下调了0.25%。随后新冠病毒疫情爆发,美股经历连续多次的熔断,为拯救濒临崩盘的股市,美联储只能被迫把利率直接降到0,又一次打光了所有的子弹。 而这一次,无论是资本市场泡沫还是美国的债务水平都无法支持美联储加息。目前的美国股市正处在历史最高位,是泡沫最大的时候,在这个情况下,如果美联储收紧银根,很可能造成美国股市崩盘,叠加金融危机,要知道大多数美国民众的家庭资产和养老金,都在资本市场上,如果股市泡沫破了,美国人非造反不可;另一方面目前美国国债已经达到28.4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130%,即使在目前的利率水平下,美国国债一年的利息支出也已经高达6000亿美元,如果提高利率,会导致目前美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很难负担这个利息支出,而且不仅国家债务高企,美国企业债和居民部分的负债水平同样非常的高,而由于基础利率为零,商业贷款利率也处在历史最低,所以虽然大家的债务水平都很高,但偿债压力并不大,如果贸然打破这种平衡,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不管是IMF如何警告,各国政府如何表示关切,目前的美联储都已经无路可退,只能继续放水把美元的祸水引向全球,推高全球通胀。因着美元的金融霸主地位,全球其他国家不得不被迫小心应对,有的国家继续放水,有的国家加息,有的国家出手调控,拼命替美联储压住通胀,希望在各国的努力之下,通货膨胀能够被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真的是暂时的。 股市楼市面临调整 IMF还在这份报告中警告说各国央行采取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会引发“诸多市场繁荣和金融杠杆上升”,随着信贷收紧,这些繁荣可能以失序的方式告终,并对经济复苏形成威胁。这意味着在经济前景突然出现变化或政策发生意外变动的情况下,股市将会出现实质性的重新定价,比如一些估值过高的风险资产出现大规模抛售时引发股市崩盘等;同样受益于疫情下财政大放水而普遍上涨的全球楼市也面临同样的风险,在最坏的情况下,未来三年里发达国家的房价将出现14%的下跌,而发展中国家的跌幅可能达到22%。加拿大正在持续降温的房地产市场是否也会出现这样的调整呢?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作为美国小弟的加拿大也随着开启了量化宽松(QE)的救市行动,后又随着美联储从2017年开始加息,结果美国在2018年就中途停止了,抛下加拿大独自力撑,坚持到2019年年初的加拿大也支撑不下去了,随后就是新冠病毒疫情爆发,美、加两国毫不抵抗地回到量化宽松的老路上,并且规模更大,这次不仅是量化宽松,还不约而同使用了现代货币理论MMT(Modern Monetary Theory),这本是一种非主流的货币理论,它认为现代货币体系实际上是一种政府信用货币体系,一国央行可以直接购买该国政府发行的国债,具有无限法偿性质,没有名义预算的约束,只存在通货膨胀的实际约束,这为国家可以无限举债来维持经济扩张模式提供了理论框架。所以这次加拿大政府的金融大放水实际上是开动了两台印钞机,一台是量化宽松,大规模增发钞票;另一台是MMT,央行大手笔购买增发的钞票作为国债,而这部分债务要么是由增加的收入还上,要么就留给子孙后代去偿还,疫情爆发已经19个月了,加拿大央行至今还维持着每周购买20个亿国债的力度,而如此大量的货币资产只有两条路出路,或者去股市、楼市等投资领域,或者去生产、消费等生活领域,前者将推高股价、楼价,后者将推高物价,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政府的选择是一目了然的。 同时,加拿大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失衡也将让房价继续保持高位。过去几年房地产市场火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房源紧张。加拿大新屋开工建设的数量一直少于新移民落地所需要的数量,导致房屋市场的存量长期不能满足需求的增长,特别是在人口居住集中的大城市地区,比如大蒙特利尔地区的新上市房源从2013年起就一直以年减少10%到15%的幅度在下降。 另一个原因是超低的利率和疫情下更大居住空间的需求。为了提振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的经济,加拿大央行在去年3月迅速把基准利率从1.75%降至0.25%这个创纪录的最低水平,近乎零,且短期内或者说至少2023年之前不太可能提升。超低的基准利率直接导致加拿大的房屋贷款利率一直呈下降趋势。以民众最常选用的5年固定利率看,本来已经很低的贷款利率去年一年下降了1.4%,能给出2%以内利率的银行比比皆是,这意味着同样的月还款数额,低利率情况下可提高20%的贷款额度,提高了民众的房屋购买能力。而疫情下远程办公、网课的流行也使得民众对居住空间的需求大幅增加,迫切需要让各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空间。同时远程工作、远程教学让居住地点变得不那么重要,各大城市的郊区受到前所未有的青睐。现在的房地产销售热点已经不再局限在大城市,而大、中、小城市全国各地普遍兴旺,特别是主要大城市的周边地区。 尽管IMF对全球的股市、楼市提出了警告,加拿大房地产市场也从今年5月份开始止住了疯狂上涨的势头,销售量开始下降,但房价却依然在上升,指望房地产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似乎并不存在坚实的理论支撑。  

参政议政永远都不晚 ——访蒙特利尔市议员候选人李丹姗

七天记者 颜宏 李丹珊在选区街头 摄影:颜宏 去年疫情爆发之初,由于初期对新冠病毒的不了解以及西方媒体对中国抗疫的负面报道,各种似是而非的信息在网络媒体上流传,再加上美国政客,比如“不靠谱”总统特朗普的信口雌黄,不断把“中国病毒”、“功夫流感”挂在嘴边,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波针对华裔、乃至亚裔的仇恨潮、歧视潮,排斥潮……并延续至今,这种大范围对亚裔的仇恨、不友好的社会氛围给华裔参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而由于孟晚舟事件引发的中加关系倒退甚至冲突也让华人在加拿大民众中的原有好印象有所下降,这些因素都降低了华裔参政、议政的热情。在刚刚结束的联邦选举中,华裔候选人人数不到20人,创最近10年来参选人数最低,但最终的选举结果却非常亮眼,不仅保住了上次大选的8个席位,还增加了一人。接下来正在进行的四年一度的蒙特利尔市政选举中,大蒙特利尔也有华裔候选人,其中一位是来自大陆的移民李丹珊。 披现市长Valérie Plante所在政党Projet Montréal战袍争夺Griffintown选区市政议员席位的 李丹珊既没有从小就对政治感兴趣,更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参加竞选。她在四岁时随父母从广州移民到蒙特利尔,先是住在LaSalle区,之后父母在蒙特利尔岛东北部的Rivière‑des‑Prairies买了房子,她也跟着搬了过去。这期间她按部就班地上学、工作,一直生活得很平淡。2012年,一直在市中心工作的李丹珊决定购买一套距自己工作地点可步行直达、位于Griffintown地区的在建公寓。2015年公寓楼建完交房后,李丹珊就搬入了自己的新家,当时的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搬家不仅让她有了一个新家,还为她打开了另一个从未想过的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变迁 Griffintown位于蒙特利尔市中心西南,靠近Lachine运河。原来是蒙特利尔圣母公会(Société Notre-Dame de Montréal)下属的农场。在1792年,这块地被卖给了爱尔兰裔商人Thomas McCord,1799年又转卖给Robert和Mary Griffin夫妇。1804年,Griffin家聘请测绘师Louis Charland将这片土地重新划分成可建造房屋的地块,并且规划了一些街道。1825年,Lachine运河正式开工建造吸引了大约1000名开凿运河的工人,大部分是来自爱尔兰的移民。到1832年,包括Griffintown在内的Sainte-Anne正式建区。1848年,Lachine运河开通运营,之后因为运输的便利,很多企业家也来到这里建厂,竖立起高耸的烟囱,盖起厚重的厂房,这里随之成为加拿大最繁忙的工业社区之一,人口一度达到2万人,工厂60家,像当时最大的巧克力工厂Lowney、陶氏(Dow)啤酒等都在这里设有工厂。原来占主流人口的爱尔兰人逐渐被犹太人、意大利人、乌克兰人、法国人等替代。进入20世纪,蒙特利尔工业化转型让曾经热闹的Griffintown日渐萧条,缺乏基本维护的工人住房逐渐沦为贫民窟,但由于租金便宜还是吸引了很多刚登陆的移民,人口一度增加到3万人,居住环境非常拥挤,再加上经常发生的洪水水灾以及流行病等让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该地区带来最后辉煌的战争物资生产也结束了,经济的萧条使这里的人口大量减少,而60年代圣劳伦斯航道(La voie maritime du Saint-Laurent)的开通,Lachine运河漕运被关闭以及蒙特利尔设立工业区的决定更给这里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居民搬离,学校关闭,工厂被废弃,34座工厂和仓库被拆,让道给Bonaventure Expressway(现在的10号高速公路)和停车场,再加上社区基础设施残缺不全,让没有经济能力搬走的Griffintown居民长期处于贫困之中,到1971年,偌大的Grinffintown社区只剩下800多人。 1996年,魁北克大学的高等技术学院ÉTS(École de technologie supérieure)在陶氏啤酒工厂旧址上建造起来,成为Griffintown社区命运的转折点。而在2000年蒙特利尔经济大发展时代,因为靠近市中心的优良位置,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在这里圈地建房,一些艺术家和企业也纷纷看重这里的工业遗产重新回到这里建立工作室、办公室。更重要的是从1998年开始,各级政府投资数亿元支持当地提出的发展多媒体产业的重振计划,让数十家多媒体企业进驻,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活力。2012年,蒙特利尔再次提出振兴Griffintown计划,要把这里打造成宜人、宜居、宜商的家庭型生态社区,更让古老而贫穷的Griffintown进入了现代化、高档化的快车道。 机遇 李丹珊搬入Griffintown时正好赶上了这样一个大变迁的时代,除了一些遗产性的建筑和地点外,街道、楼房、公园、绿地等几乎所有的基础设施和居民社区都在推倒重来或者计划推倒重来,于是就经常需要就某个项目的开发、改建、扩建等与涉及的相关居民沟通,举办各种各样的公共咨询。比如要在某地新建一个房地产项目,从项目立项开始就需要就项目本身以及所涉及的配套基础设施、城市规划等方面征询当地居民的意见,融合了居民意见的项目计划还要再拿去征求居民的意见,可能需要反复几次项目计划才会进入政府审核阶段。对一些民众反应强烈的项目,即使政府规划部门审核并通过了项目计划,也还需要进行公示并启动公投程序。即在规定时限内签名反对的人数达到公投设定数量后,可进行项目公投,所有项目涉及的居民都可以投赞成票或者反对票,只有赞成票超过半数,项目才可以继续推进;如果反对票超过半数,该项目就会被取消,所有的前期工作都打了水漂。 从小就对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生态社区感兴趣的李丹珊在参加了几次这样的咨询后,开始对自己居住的社区乃至整个Griffintown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积极参与各种项目的开发。她利用业余时间与居民交流,和开发商讨论,和市政议员沟通,查阅市政建设、城区规划的各种规定和法律法规,还看了很多有关未来城市、生态城市的纪录片,让自己的社区发展意见更趋向专业性和科学性。在这个过程中,李丹珊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帮助了很多人,还结识了各色人等,极大地扩大了自己的朋友圈 由于她的热心好学,又具有丰富的知识,很快就成为当地社区居民Facebook群组的知名答主,积极回应、解答居民提出的各种问题,而她也乐在其中。在2017年的市政选举时,Sud-Ouest的区议员Sophie Thiébaut就邀请她参加Projet Montréal的竞选活动,于是李丹珊作为志愿者跟着该选区的竞选团队挨家挨户敲门拜票,参加各种竞选集会活动。如果区政府或者市政议员出台了某项措施或者有什么活动或,她都会第一时间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和朋友圈大量转发,尽量广而告之。这次助选经历让她对市政一级选举的流程有了初步了解,也让她对参政议政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2019年的联邦大选中,已经担任10年市政议员的Sophie Thiébaut决定代表新民主党参加联邦竞选,可惜以15.8%的支持率名列第二败北。今年的联邦大选中,Sophie Thiébaut再次决定进军联邦政坛,于是找到李丹珊,问她是否愿意接棒竞选该选区的区议员。鉴于Projet Montréal的城市治理理念,比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向绿色经济转型,大力推广公共交通出行,打造生态社区等都和李丹珊一致,她几乎没怎么考虑就答应下来。她工作单位的领导得知后也为她大开绿灯,只要她完成份内的工作,允许她自己安排时间,让她有极大的灵活度安排自己的竞选活动。 在9月17日魁省市政选举正式开始后,李丹珊和她的团队以及义工开始了最后冲刺,制作宣传单、广告牌;上传竞选新闻、更新社交媒体,还要敲门拜票,扫街拜票,与选民见面,有机会就参加各种活动来获得关注度,当然更少不了台上陈述和辩论,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让选民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团队和治理理念。 李丹珊(右二)和其他亚裔候选人在唐人街留影 图源:李丹珊Facebook 李丹珊参加市政选举的决定看起来具有偶然因素,其实是华人社区在魁北克社会越来越活跃的整个大趋势的缩影。相比第一代华裔移民,在魁省长大、受教育的二代移民往往是毕业于名校的精英,具有良好的工作背景,熟练掌握英法双语,在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随着华裔社会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华裔、亚裔年轻人对政治感兴趣,渴望为社区、为社会做贡献。在父母的影响下,他们一方面继承了华裔谦虚、孝顺、吃苦耐劳等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又被深刻地打上了本地文化和价值观的烙印。他们普遍缺乏父辈们那种对祖籍国文化上的归属感,更渴望被社会接纳和认同,希望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政治观点,并看到这些观点对本地社会产生影响。 其实不仅是蒙特利尔,加拿大,放眼北美大陆,华人正经历着政治和自身权益的觉醒,积极参与各级竞选、投票活动、公众咨询等,在各种活动上献计献策。但不可否认的是华裔参政的数量还很少,即使参选也还处于初始阶段,远远没有形成与华人人口相应的政治力量,更没有本地选民应对大选的经验,很容易犯投机、幼稚、轻信等错误,所以华裔参政既是大势所趋,又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正是不存在语言障碍,又熟知本地规则的二代移民大显身手的好时机。希望11月7日的投票日,李丹珊能给我们带来惊喜,祝她好运。  

副作用明显 瑞典暂停摩德纳疫苗

七天记者 梓丰 作为首批被开发成功的候选疫苗,美国药企摩德纳公司(Moderna)和辉瑞公司研发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一直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大范围使用的主要接种疫苗。加拿大卫生部在2020年12月23日批准了摩德纳疫苗对18岁以上民众使用的临时授权;今年8月27日,又正式批准莫德纳疫苗可用于12-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但随着摩德纳疫苗被广泛用于青少年后,不断爆出少部分接种者出现一种罕见的副作用——心肌炎。加拿大公共卫生署(PHAC)也在10月1日表示,根据现有的数据,与接种辉瑞疫苗相比较,接种莫德纳后出现心肌炎的机会较高,并以男性及30岁以下青少年和成年人居多。而在10月6日,瑞典卫生当局宣布为预防摩德纳疫苗副作用所导致的健康风险,如出现心肌或心包炎症,暂停对30岁及以下人群使用莫德纳公司的新冠疫苗。 副作用 最早爆出摩德纳和辉瑞的mRNA疫苗有可能出现心肌炎副作用的是大量使用的美国。早在5月份,就有报告指出少数年轻人和青少年在接种新冠疫苗后报告出现心脏问题,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则开始进行调查。截止到今年6月11日,美国有500万12岁到29岁的人群完成了两剂mRNA疫苗的接种,在这些接种者中出现了323 例心肌炎或心包炎病例,以男性居多,其中309人需要住院治疗,为此,CDC还特意修改了疫苗接种建议,要求对在接种第一剂疫苗后出现心肌炎的人,暂缓接种第二剂。到了6月23日,美国疫苗接种咨询委员会(ACIP)的专家Grace Lee明确表示根据迄今为止可用的数据,青少年和年轻人的心肌炎和心包炎病例与信使RNA 疫苗之间可能存在联系。不过依然强调接种疫苗的好处胜过带来的风险,例如,每100万名完全接种疫苗的18至24岁男性中,因疫苗形成的保护作用可避免530 人因 COVID-19 住院和 3 人死亡,而只会导致约 50 例心肌炎病例。根据现有的数据统计,接种mRNA疫苗的每百万男性中约发生40.6例心肌炎,每百万女性中约发生4.2例心肌炎。 根据CDC的文件,与mRNA疫苗相关的心脏炎症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心肌本身出现炎症,即心肌炎;另一种是包裹心脏且充满液体的囊出现炎症,即心包炎,症状表现为胸疼,感觉呼吸困难以及强烈或飘忽的心跳等。一般出现在接种疫苗后的2至3天,特别是在接种第二剂疫苗4天左右更容易出现。 接着以色利卫生部门宣布其委托进行的一项研究使其相信,接受第二剂辉瑞疫苗与患心肌炎之间存在“可能的联系”。欧洲药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也表示mRNA疫苗其中一个“非常罕见”的副作用是心肌炎。今年7月份,欧洲药管局对病例数据的分析发现:针对辉瑞-生物科技(Pfizer-BioNTech)疫苗,1.77亿剂疫苗接种当中出现145例心肌炎以及138例心包炎;针对莫德纳疫苗,2000万剂疫苗接种当中出现19例心肌炎和19例心包炎。其中五人死亡,不过死亡病例均是老人或有其他健康问题的人士。 其实,心肌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听上去很可怕,但并不罕见。2020年发表在医学杂志StatPearls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年大约有150万人患心肌炎,相当于每10万人中有10至20例。引起心脏炎症的原因很多,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以及一些寄生虫感染等,新冠病毒也可能引发心肌炎。此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甚至某些药物也有可能引发心包炎或心肌炎。 为什么mRNA疫苗会引发心肌炎,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科学结论,但医学界普遍认为mRNA疫苗的设计原理是教会身体制造类病毒蛋白质来让身体的免疫系统做好识别和抵抗病毒的准备,与身体的自然免疫系统一起产生免疫反应,建立起保护机制,以降低患病的风险。而心肌炎的出现,通常是在各种类型的病毒感染之后,作为身体免疫反应的一部分。年轻人的免疫系统强,产生的免疫反应也较强烈,当他们接种第二剂疫苗时,其免疫系统已经从第一剂就开始准备了。因此,有少数接种者可能会发生“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从而引发心脏周围的炎症。一般来说接种疫苗引起的心肌炎患者,只要接受常规治疗和休息,症状通常会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 还得打 尽管流行的辉瑞和摩德纳疫苗有可能引发少量的心肌炎等副作用,并对新型的delta变异病毒的保护率有所下降,但疫苗依然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有效降低住院、重症和死亡率。 在delta病毒的肆虐下,现在疫苗接种率较高国家的感染者基本上都以未完全接种疫苗的人为主。不同于前三波,第四波疫情打击的主要是没有接种疫苗的人,包括12岁以下的儿童。比如魁省9月中旬开始出现没有接种疫苗的10岁以下儿童第一次成为新冠病毒感染主体的现象,接种率较低的10岁到19岁年龄段的感染者也在增加,魁省疫情爆发的重灾区也从职场转到了学校,而90%的感染病例发生在小学。现在各地政府除了继续强调防控措施外,把控制疫情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尽快开展12岁以下儿童的疫苗接种行动。加拿大卫生部长Patty Hajdu表示政府的卫生官员一直在与辉瑞公司就疫苗数据保持联系,希望辉瑞公司能在未来几周内提交一份关于在5至11岁儿童中使用疫苗的授权申请。魁省公共卫生部门以及医疗部门则希望卫生部不要拖延时间,尽快批准这个年龄段儿童使用的疫苗,最好能让魁省在今年圣诞节之前就能为5到12岁的儿童接种新冠疫苗,在明年1、2月份开始为0-5岁的幼儿接种新冠疫苗。 更可怕的是在这新一轮感染中,很多人是接种了一剂甚至完成两剂疫苗接种的“突破病例”。所谓“突破病例”,指的是完成疫苗接种至少14天后又被感染的病例。根据加拿大卫生部的数据,从去年12月14日开始疫苗接种行动到今年8月底,全国共出现14 255例“突破病例”,占感染总人数的2%;653名“突破病例”患者需要住院,占总住院人数的1.7%;200名“突破病例”患者最终死亡,占因患COVID-19死亡人数的2.5%,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期间,未接种疫苗的感染者数量是“突破病例”的43倍,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疫苗的保护作用。 面对居高不下的delta疫情,追打第三针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的共识。这是因为某些疫苗的保护效果可能会随时间推移而减弱,为了提供额外保护作用而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以刺激机体产生和提高抗体水平。对于许多预防病毒感染的疫苗,打加强针很常见,例如每年打一次加强针的流感疫苗。另外,新冠病毒的变异毒株已进化到可以避开人体部分免疫反应,这意味着它们能更容易地感染那些感染新冠病毒后痊愈或接种过疫苗的人。然而病毒无法避开人体的所有免疫反应,这就需要通过增加一剂疫苗接种来增强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阻断病毒的感染。 美国政府在8月18日就宣布将向所有美国人提供新冠疫苗加强针,并建议所有接种了辉瑞或莫德纳疫苗的美国人在接种第二针后约8个月时接种第三针加强剂量。9月23日正式授权为 65岁及以上的美国人、健康情况脆弱的人和特别暴露于新冠病毒中的人提供第三针,79岁的拜登总统也在9月27日接种了第三针疫苗。魁省政府则在9月28日宣布从10月底起为住在CHSLD、私立老人院以及老人转移场所的老人住客提供第三剂疫苗。 加拿大卫生部也在10月6日确认已经收到了摩德纳公司要求授权使用加强针的文件,将对提交的申请进行“彻底、独立和基于证据的审查”。据悉,该加强针的剂量是迄今为止用于接种第一针和第二针疫苗剂量的一半。欧洲药管局在10月4日宣布支持18岁及以上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时间间隔要在6个月以上,同时建议免疫系统受损人群在完成两剂疫苗接种后至少28天后再接种一剂辉瑞或莫德纳疫苗加强针,相信加拿大很快也会宣布追加第三针的政策。  

张珩代总领事出席蒙特利尔华人社区捐赠河南受灾学校线上对接仪式

七天记者 葱岭 9月23日晚,中国驻蒙特利尔代总领事张珩线上出席了蒙特利尔华人社区捐赠河南受灾学校对接仪式并致辞。 他说:“很高兴参加此次蒙特利尔侨界同河南省玉溪初级中学的捐赠对接仪式,我谨代表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向河南省受灾同胞表示深切慰问并送上诚挚祝福,向热心捐助的蒙特利尔侨胞表示衷心感谢。 “七月中旬的河南省特大洪涝灾害给当地人民群众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也深深牵动着全国人民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心。灾情传到蒙特利尔,多位侨领第一时间向总领馆表达捐款意愿并询问捐款途径,当地华社立刻动员起来自发组织捐款,华文媒体三天之内便组织起一场赈灾义演,在国内的河南同乡会孙瑞娟会长等朋友们居间联络,通过各种方式向领区侨胞通报河南的灾情最新情况。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本次募捐活动公开、透明、有序且成功,我代表总领馆向所有组织和参加募捐的侨胞表示由衷的祝贺并致以崇高敬意。 “这次灾害,充分展现了河南人民面坚韧不屈、积极乐观的精神,也充分体现了包括海外华侨华人在内的全体中国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所集善款用于学校、用孩子非常有意义。相信玉溪初级中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将培养出一代代优秀学子,长大后会成为建设河南、建设祖国的中坚。 “河南是华夏文明发源地。再大的天灾都压不垮河南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和海内外中国人的倾力支援下,河南人民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抗洪救灾、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等工作,相信勤劳坚韧的河南人民一定能很快重建美好家园。” 本次活动由蒙特利尔华人联合总会和魁北克河南同乡会、河南商会组织,河南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王润玲处长、河南省侨联邱建锋部长、河南省慈善总会和占鹤副秘书长、郑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侯翊佳处长、郑东新区教文体局田国安局长、玉溪初级中学李花安校长以及蒙特利尔52个社团代表和侨胞出席会议,七天传媒通过微信视频号对会议进行了直播,6016人线上与会。 七月中下旬,河南遭遇了千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情牵动了加拿大蒙特利尔华人华侨的心。蒙特利尔华人联合总会、加拿大魁北克河南同乡会、加拿大魁北克河南商会立即联合发起全侨募捐。《倡议书》一经发出,全侨热烈响应,共有52个社团、208位侨胞奉献了爱心,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篇章。疫情已经肆虐了一年多,蒙特利尔侨胞的经济也都遭受重创,但大灾面前他们仍然慷慨解囊。有住在老人院的老人拿出自己的养老金,有从来没有到过中国的老侨,有每周都需要透析的病人,有不会说汉语的侨胞,更有在当地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孩子……这次捐赠共募集善款50700加元、人民币49171元(共折合人民币30万7千173元1毛6元)。筹款委员会多次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河南省侨联、河南省慈善总会和郑州市侨办沟通,最后确定把善款捐给受灾严重的郑州市郑东新区玉溪初级中学。在完善相关手续后,承载着蒙特利尔所有侨胞爱心的善款,将由河南省慈善总会转给玉溪中学,帮助该校人工智能实验室重建。  

张珩代总领事出席蒙特利尔华人社区云庆祝72周年国庆活动

七天记者 葱岭 9月25日,中国驻蒙特利尔代总领事张珩线上出席了由洪门民治党蒙特利尔分部牵头组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72周年华诞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云庆祝活动。 张总在致辞中说: 大家好!很高兴同大家线上相聚,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首先,我谨代表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向洪门民治党驻满地可分部的精心组织和蒙特利尔侨界朋友的热心参与表示诚挚谢意,并预祝本次线上活动圆满成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建党百年,一个关键词是初心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7月1日在庆祝大会上指出的,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终于找到符合自身国情和发展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和民族脱胎换骨、凤凰涅盘。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率接近10%,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5G技术世界领先,飞船到达月球背面和火星,将建成世界唯一的载人空间站。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冲击下,中国成为唯一保持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一季度经济增长超过18%。中国人民终于实现了全面小康这一千百年来的梦想,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建国七十余年,一个关键词是人民。中国的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中国已经历史性的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和义务教育体系。改革开放以来7.7亿农村人口脱贫,960多万人搬入新家园,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增至77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快速恢复了生产生活秩序。加拿大约克大学的调查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国人民对政府信任度达到了98%。 今年是驻蒙特利尔总领馆建馆10周年。建馆10年,一个关键词是外交为民。自建馆以来,总领馆得到了领区华侨华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总领馆也尽全力为大家做了一些好事和实事。我们做得还很不够,但我们很高兴能同领区华侨华人风雨同舟,相互信任和帮助,一路攒下许多美好回忆。总领馆将继续本着外交为民、为侨服务的宗旨,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30日我馆将举行国庆暨建馆10周年线上庆祝活动,期待大家关注、参与。 加拿大洪门具有光荣的传统,无论在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建设新中国和推动中国和平统一进程中,都做出了积极贡献。洪门民治党蒙特利尔分部始终秉承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团结华侨华人,促进侨社和谐发展,维护华人正当权益,为弘扬中华文化,加强中加人民友好合作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深受各界赞扬。踵事增华,相信洪门民治党蒙特利尔分部将在新时期为中国和平统一大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加友好合作做出新的贡献。 当前有困难,未来也难免坎坷,但每次严冬都是春天的前奏,中加各领域合作空间广阔的事实没有变,两国人民的感情依然深厚。希望大家同我们一起,继续为增进双方相互了解、理解与合作共同努力;继续同各种歧视、偏见、谣言等“乌云”不懈斗争。总领馆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侨社和谐健康发展,不断推进中加、中魁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祖(籍)国繁荣昌盛!祝愿中加、中魁关系克服困难,不断前行!祝愿各位侨胞生活幸福,事业兴旺! 洪门民治党蒙特利尔分部主委许伟安及蒙特利尔华人社区侨团代表发言,祝福祖籍国生日快乐! 七天传媒视频号“加拿大七天文旅”对活动进行了直播,5409人在线观看了活动。  

魁中友谊架金桥 十年耕耘结硕果 ——祝贺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成立10周年

七天记者 尹灵 即将出版的《魁中友谊的100个精彩瞬间》封面   2011年6月22日,蒙特利尔会展中心710A大厅,隆重而热烈的气氛中,远道而来的中国政府代表团、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加拿大联邦、魁北克省和蒙特利尔市以及各界人士的代表近500人济济一堂,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出席在这里举行的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开馆仪式。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宋涛、中国驻加拿大大使章均赛、魁省省长Jean Charest 、蒙特利尔市长Gérald Tremblay、中国驻蒙特利尔首任总领事赵江平等为领馆揭牌,标志着中国在加拿大继温哥华、多伦多、卡尔加里后的第4个总领馆的正式开馆,开馆纪念首日封同时发行。到2021年,领区包括魁北克省和新不伦瑞克省的驻蒙特利尔总领馆已经运行了10年,在赵江平、彭惊涛、陈学明三任总领事带领的年轻外交官团队的一致努力下,10年间,魁中、新中交往不断扩大,双边关系、政府代表团互访、地方合作、经贸往来、教育、文化、艺术等各领域的合作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蒙特利尔开通了至北京和上海的两条直飞航线,从时空上极大地缩短了魁北克民众以及加拿大首都地区、乃至大西洋省份民众与中国的距离,方便了彼此间的交往。为庆祝总领馆成立10周年,七天编辑部特意梳理了10年来七天记者撰写、摄影师拍摄的大量珍贵资料,跟读者一起回顾10年来总领馆在促进双边交往、文化艺术交流、帮助留学生、服务侨民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从中感受中国外交风格的变化发展以及魁中交往的点点滴滴,让我们从历史里记住美好,从历史中展望未来,期盼魁中友谊不断深化,两地人民交往不断密切,加中两国关系尽快步入正常,两国人民的福祉不断得到提高。 双边交往互访 魁北克与中国的交往源远流长。早在1960年,在蒙特利尔出生的老特鲁多就和友人一起访问过中国,回来出版的《两个天真汉在红色中国》(Deux innocents en Chine rouge,又译《红色中国的两个天真汉》)一书在西方社会引起轰动,对加拿大社会了解中国起到了广泛的宣传作用。老特鲁多1968年当选加拿大第15任联邦总理后,带领加拿大冲破美国的重重阻力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73年10月,老特鲁多总理正式访问中国,魁北克的媒体极度重视,不仅连篇累牍地报道特鲁多的中国之行以及与中国相关的话题,还在围绕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组织的各种讨论中采用中、英、法三种语言进行,甚至编辑部的选题目录都采用中、英、法三语。 1984年,时任魁省省长René-Lévesque 率团访华,成为首位访华的魁省省长。 此后魁省与中国政府间交往不断,无论是魁人党还是自由党政府都很重视对华关系。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设立后,2012年底,魁省副省长François Gendron率团访华。2014年10月,魁省省长Philippe Couillard率领大型代表团参与加拿大省长联合访华团访华;2015年9月,魁省经济厅长Jacques Daoust率经贸团访华,两个月后,蒙特利尔市长Denis Coderre率团访华,先后访问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香港等地。2016年1月,魁省议会议长Jacques Chagnon率团访问了中国的山东省,同年3月,魁省国际关系与法语事务厅长Christine St-Pierre访华。2017年,时任蒙特利尔市长Denis Coderre和蒙特利尔旅游局长、大蒙特利尔商会主席等乘坐加拿大航空开通的蒙特利尔直飞上海的首航,再次访问中国。2018年1月,Philippe Couillard省长第二次率团访问了北京、杭州、上海等地,2019年12月,魁省经济厅长Pierre Fitzgibbon率经贸团访问了上海、浙江等地。魁省在北京和上海原有两个办事处,2016年9月和2019年1月,又分别在青岛和深圳设立了商务办公室。 与此同时,中国方面也派出不同的代表团访问魁省,引起轰动的是2016年9月李克强总理对蒙特利尔的访问,除了出席由加中贸易理事会主办的第六届加中经贸合作论坛和小特鲁多总理在蒙特利尔会展中心举行的大型欢迎活动,李克强总理和小特鲁多总理访问了加拿大人冰球队的主场Bell Centre,并为华裔孩子训练赛开球。李克强总理还在下榻宾馆接见了魁省省长和蒙特利尔市长。这是自1983年以来中国国家领导人再次到访蒙特利尔,为推动中国和魁北克、蒙特利尔友好合作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地方层面上,蒙特利尔与上海早在1985年就建立了姐妹城市关系。领区内友好省市还包括魁北克与山东、新布伦瑞克与河北,魁北克城与西安市等。2015年,Denis Coderre市长访华的一场重要活动,就是出席上海举办的蒙特利尔与上海姐妹城市关系30周年庆典,Coderre市长还在访问深圳时签署了两市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协议,次年,深圳作为主宾城市参与了蒙特利尔灯光节。2017年6月,世界大都市协会(World Association of Major Metropolises)第12次会议在蒙特利尔召开。小特鲁多总理、Philippe Couillard省长和全球150多个城市市长出席活动,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及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武汉、福州、杭州等城市派团与会。期间,广州市与世界大都市协会亚洲秘书处共同举办了“城市在行动:城市创新与地方履行全球议程”论坛。 经贸科技往来 中国非常重视魁中经贸与科技往来。中国连续多年成为魁省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二大出口目的地。2019年中魁贸易额163亿加元。其中魁省自中国进口130亿加元,向中国出口33亿加元。2018年,中国开始举办进口博览会,魁新两省经济部门和企业积极参与,魁省经济厅还成为进博会招展合作伙伴并在展会期间举办魁北克日活动。 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非常重视中魁在科技领域的合作,三任总领事也很关心由加拿大医生尤其是魁北克医生参与的“当代白求恩在行动”慈善活动。白求恩虽然出生在安大略省,但在蒙特利尔度过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8年。在这里,他找到了生活的目标,完成了职业上的突出成就和重要医疗器械发明,接触到共产主义并最终加入共产党。2011年 ,麦吉尔大学健康中心胸外科医生岑颖干开始在中国尝试进行医学慈善交流活动。同年11月,七天记者在蒙特利尔采访了他,发表文章《当代白求恩》,引发读者关注,从那时起七天传媒开始积极参与推动这一活动。2014年,七天传媒出版社出版了《当代白求恩在行动》一书,时任总领事赵江平为书写了序言,时任中国驻加拿大大使罗照辉专程从渥太华来蒙特利尔,在蒙特利尔总领馆亲切会见了当代白求恩行动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如岑颖干、孙功铎、马楠等多次获邀出席总领馆举办的各种活动。三任总领事也应邀多次出席麦吉尔大学健康中心基金会“白求恩基金“慈善晚宴、参观医院等活动。陈学明总领事总策划了描述当代白求恩在行动活动的纪录片《加拿大的中国英雄》,由加拿大纪录片导演Craig Thompson执导。 三任总领事到任后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拜访在本地取得重大学术、艺术成就的科学家、艺术家,敬重、关怀之情溢于言表。同时领馆也邀请他们出席多场本地一些重视对华关系与合作机构的活动,比如春节、国庆、午餐会、晚宴等,进一步加深祖籍国与海外学者的联系,把中国的发展成就及时传递给侨社。 教育合作发展 1980年,魁北克省政府与中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高等教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为魁中间教育交流与合作打下了基础。2005年,魁北克省在加拿大率先与中国签署关于相互承认高中后学历、学位和证书的合作协议,进一步夯实双方教育交流与合作,对联邦其他各省与中国的教育合作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奠定了魁中关系的真正基石。在此政府合作的基础上,魁北克和中国之间开展了一系列机构间的合作。 2011年,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设立以来,在总领馆的支持与协助下,魁省与中国教育科研机构交流越来越频繁,本地高校均与中国签有教育交流合作协议,开展多项教育与科研合作,成果丰硕,惠及民众与社会。教育资源丰厚的魁北克省也成为中国学子海外留学的重要选择之一。目前中国在魁北克高校各类留学人员超过2万人,在本地国际学生数量中名列前茅。麦吉尔大学、蒙特利尔大学、拉瓦尔大学、康考迪亚大学等还与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签署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接受中国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进修深造。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还通过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向本地高校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魁省与新省公民赴华留学。 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成立以来,致力于为领区内中国留学人员提供及时高效的领事保护,为中国留学人员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提供保障。疫情期间,引导中国留学人员遵守当地疫情规定,为留学人员提供紧急防疫物资。为鼓励优秀留学人员继续深造,总领馆每年指导和接受留学人员申请自费和公派留学奖学金,促进中魁教育交流高层次发展。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总领馆积极促进中魁人文交流与语言合作,寻求多方途径为喜欢中国文化、渴望了解中国的本地青少年提供平台和服务,通过连年举办世界“汉语桥”大学生和中学生中文比赛领区预赛,推荐优秀选手赴华与来自全球的汉语学习者交流比赛。2016年,麦吉尔大学学生安德烈一路过关斩将,问鼎汉语桥世界冠军。三任总领事也获邀在当地大学演讲,解读中国,帮助师生们了解真实的中国。领区内成立了魁北克和新不伦瑞克省两所孔子学院,提供符合本地需求的汉语教学和丰富的汉语教学资源,举办本地民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文化活动,每年还组织中学生、大学生代表团访问中国,为学生学习汉语、本地民众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重要平台和窗口,极大地促进了魁中、新中间民众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文化交流互鉴 2012年9月,由七天传媒承办的《海南文化走进加拿大》活动在蒙特利尔拉开帷幕,赵江平总领事在尚未完成装修的总领事官邸会见了海南代表团 ,这是总领馆建立以后中国第一个到访魁省的文化交流活动。当年10月,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访问蒙特利尔,在艺术广场和残疾人学校的演出受到本地观众的热烈欢迎。2013至2014,加中两国举办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魁省扮演了重要角色。2013年2月,中央芭蕾舞团《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组赴蒙特利尔巡演;6月,龙神道乐队参加蒙特利尔爵士乐节;7月,四川凉山歌舞团参加在蒙特利尔植物园举办的国际立体花坛大赛“中国文化周”活动;2014年春节前后,蒙特利尔举办了“中国文化月”, 华人春晚、五洲同春、蒙特利尔交响乐团的“聚光中国”、中国儿艺、四川乐山现代舞团、上海京剧院等多个团组访问蒙特利尔,加上“中国当代视觉艺术展”等展演活动,使得中国文化在魁省掀起一股热潮。2014年7月和10月,北京学明艺术团和南京书画院代表团分别来蒙特利尔演出、办展,11月,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到访蒙特利尔,为系列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魁北克方面,2014年10月,加拿大作为第16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主宾国,组织了蒙特利尔交响乐团、七手指剧团、En Masse涂鸦等赴上海展演。Philippe Couillard省长访华期间,会见了中国文化部有关领导,双方就进一步加强魁中文化合作交换了意见。 2015-2016年,加中首次共同举办“文化交流年”活动。作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7月,辽宁渤海大学学生艺术团参加了在蒙特利尔举办的加拿大国庆日巡游活动;9月,南京文化代表团在蒙特利尔举办“中国南京文化周”,还在总领馆举办的“中国文化妇女茶会”、国庆招待会上进行了演出;11月,正在深圳访问的Coderre市长和赵江平总领事分别在两地同时宣布深圳为第17届蒙特利尔灯光节主宾国代表城市。2016年春节期间,深圳、上海代表团为蒙特利尔观众带来了精彩的室内外演出,加上蒙特利尔新春灯会、“东方香韵”新年音乐会等,将“加中文化年”活动推向高潮。2016年7月至12月,首届蒙特利尔龙舟文化节、首届加中国际电影节、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单元、加拿大演出交易会举办的“加中演出行业交流会”等在蒙特利尔分别举行。中国儿艺、中国歌剧舞剧院管弦乐团、江苏歌剧舞剧院带来的剧目先后在魁北克各地巡演,魁北克夏龙湾秋之梦艺术节举办的“中国情绪”主题画展、Brossard文化宫举办的“长城黑白摄影展”、魁北克工艺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六合农民画展”等多项展览活动锦上添花,在魁北克当地民众中大受欢迎。 2017年,蒙特利尔推出了“欢乐春节”活动。庙会、春晚、新年音乐会、亲情中华等活动轮番上演,吸引20多万人参与,受到本地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喜爱。当年也是加拿大成立联邦制国家150周年,蒙特利尔建城375周年,中国元素在魁北克格外耀眼。中国在海外最大的园林–梦湖园经过整修重新开园;“九狮献瑞”亮相Gatineau市立体花坛展;华人身影出现在魁北克省庆、加拿大国庆、蒙特利尔圣诞等大型巡游游活动;龙舟节、电影节、画展、各种民间来访的艺术活动、参与魁北克各地艺术节的中国学生才艺表演等轮番上演,从多领域、多渠道推动了魁中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 Read more

华裔选民的力量:两选区翻盘

七天记者 颜宏 在去年疫情爆发之初,由于初期对新冠病毒的不了解以及西方媒体对中国抗疫的负面报道,各种似是而非的信息在网络媒体上流传,再加上美国政客,比如“不靠谱”总统特朗普的信口雌黄,不断把“中国病毒”、“功夫流感”挂在嘴边,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波针对华裔、乃至亚裔的仇恨潮、歧视潮,排斥潮……并延续至今,这种大范围对亚裔的仇恨、不友好的社会氛围给华裔参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而由于孟晚舟事件引发的中加关系倒退甚至冲突也让华人在加拿大民众中的原有好印象有所下降,这些因素都给今年参加联邦竞选的华裔候选人的竞选之路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让最终决定参加竞选的华裔候选人数量创10年来最低,但华裔候选人的成绩却非常亮眼,不仅保住上次大选的8个席位,还有望增加一人。 截止到记者发稿时为止,安省5名争取连任的华裔候选人都获得了胜利,分别是Markham-Thornhill选区自由党的伍凤仪(Mary Ng)、Don Valley North选区的董晗鹏(Han Dong)、Scarborough North选区的陈圣源(Shaun Chen)、Scarborough-Agincourt选区的叶嘉丽(Jean Yip)、Wellington-Halton Hills选区保守党的庄文浩(Michael Chong),而Markham Unionville选区自由党候选人蒋振宇(Paul Chiang)第一次参选就赢得了选举,可喜可贺,至此仅安省的华裔议员就有六人。卑诗省的Vancouver East选区的新民主党华裔议员关慧贞(Jenny Kwan)轻松连任,Richmond Centre选区的华裔议员黄陈小萍(Alice Wong)以37.1%的支持率落后于自由党的政治新秀缪宗晏(Wilson Miao),不论结果如何,这个选区的获胜者都是华裔。另外安省Spadina-Fort York选区的原自由党候选人、后因性侵丑闻而在投票前两天被踢出自由党的黄启荣(Kevin Vuong)在选区获胜,因来不及更改选票,20日选举当天他仍然代表自由党,而投票时不知就里的选民目前要求他辞职。 两华裔连任受挫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除了自2004年以来连续当选的资深保守党议员庄文浩连任成功外,其余的保守党华裔候选人全部折戟,包括已经连任四届国会议员的资深政客黄陈小萍(Alice Wong)。 陈小萍1948年生于英属香港新界屯门的一个贫苦潮州人家庭,家里经营农场生意。她自小勤学刻苦,家人都愿意支付昂贵的学费助其升学,后入读元朗公立中学,中五毕业后出来做事一年,再凭其会考成绩考入葛量洪教育学院(今香港教育大学),毕业后回到元朗乡议局中学任教。1973年,陈小萍到英国里兹大学深造一年,然后回港继续教书。陈小萍在中学时代和丈夫黄以诺相识相恋,但黄以诺在70年代中期随家人移民温哥华,陈小萍也在80年代移民温哥华,与黄以诺结婚后冠以夫姓,夫妻二人以经营餐馆为生。经营餐馆的黄陈小萍业余时间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修读教育学士课程,同时在温哥华社区学院(VCC)教英语。1988年,和当时的国泰电视(新时代电视前身)合办英语教学节目,又曾在加拿大中文电台AM1470担任过客席时事评论员4年。由于她会讲流利的潮州话,后成为温哥华潮州会馆的会董和潮州同乡会的顾问。2000年,黄陈小萍加入了当时的加拿大联盟(保守党前身),但在当年的大选中落败;2004年再次参选,再次落选;2006年的联邦大选她没有参加;2008年联邦大选,她再次代表保守党与寻求连任的陈卓愉于列治文选区交锋,以超过对手半数的高票获胜;2011年的大选中,黄陈小萍以超过对手8000多票的成就成功连任,同年5月,哈珀委任黄陈小萍为联邦耆老事务国务部长,成为加拿大首位华裔女部长;2015年的大选,她以400多票领先对手而险胜,同年11月入选反对党的影子内阁,成为小型企业事务评议员;2019年她以49%的支持率再次获选。今年的选举结果虽然还没有最后宣布,但在该选区184个已清点完毕的选票箱(总数为185个)中,以691票落后同样出生于香港的华裔缪宗晏,基本上败局已定。 另一个争取连任的保守党候选人赵锦荣(Kenny Chiu)也在Steveston-Richmond-Est选区败北。赵锦荣出生在香港,1982年,在他17岁时来到加拿大留学,大学毕业回到香港后,便开始替自己与父母申请移民。自萨斯喀彻温省大学毕业后,他一直从事电脑软件程序设计工作。1992年开始,他就在加拿大高科技的龙头企业——MacDonald Dettwiler and Associates (MDA)从事软件工程工作,担任高级经理。长期以来,赵锦荣在温哥华华人电台担任时事评论员,针砭时弊。2011年至2014年期间,担任列治文学务委员。2015年联邦大选,代表保守党出战,但最终落败。2019年的大选,他终于以41.8%的支持率,2796票的优势如愿。但在今年只获得了33.4%的支持率,以3360票的差距败给了自由党候选人Parm Bains。 保守党对华政策引反弹 这次卑诗省的两个华裔保守党选区全部由蓝转红,和保守党对华的强硬立场有着紧密关系。在疫情中当选的党领欧图(Erin O’Toole)是一个坚定的主张对华强硬分子,也是保守党内著名的极右翼分子、反华急先锋。他因持有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基本一样的观点而被称为“加拿大的蓬佩奥”。在他主导下的国际外交政策中把中国当成了假想敌,认为要恢复加拿大在国际上的地位,就必须采取以下政策: * 推动自由与人权,与香港、台湾、叙利亚和伊朗人民等站在一起,为自由而战,捍卫包括藏人、维吾尔人和库尔德人在内的被压迫人民的事业。 * 反对俄罗斯的侵略并支持乌克兰。支持乌克兰成为与广泛的西方世界融合在一起的经济、政治和安全伙伴。 * 扭转杜鲁多对共产主义中国的绥靖和贬低民主印度的态度,认真对待加拿大作为印太国家的地位。 * 认识到中共政权构成的威胁并制定计划,包括:与澳大利亚、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合作,提升与印度的关系;与印度太平洋地区志趣相投的国家合作,加强安全、贸易和其他联系;抵制中共渗透加拿大机构和恐吓华裔加拿大人的努力;禁止华为参与5G;限制中国国有企业在加拿大经济中的角色,暂停加中议会协会等。 除了政策上的反华,保守党也做出了很多实际反华行动,让更多民众对中国以及中国人的负面印象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变相鼓励了针对华裔,乃至亚裔的歧视言行,比如在疫情爆发后不遗余力地抹黑中国是病毒发源地,应被追责,批评中国的抗疫政策等等;在BBC炮制出有关新疆“强迫劳动”、“系统性强奸”等虚假报道后迅速跟进,由华裔议员庄文浩提出动议要求国会众议院确认中国政府在新疆实施“种族灭绝”政策并最终获得通过,使加拿大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国家议会层级明确给中国定下“种族灭绝罪”的国家;欧图还一个劲儿地抛出“因人权问题,中国不适合主办2022年冬奥会”的提议,不断呼吁各国抵制北京冬奥会。 在今年的联邦大选中,选民更关注疫情、经济、民生、环保等内部问题的情况下,主要政党都对外交事物进行了弱化处理,但欧图依然没忘在竞选中打中国牌,在一项经济就业计划中就明确指出保守党提出的“加拿大复苏计划”将是与加拿大价值观一致的国家合作,限制和非自由国家的合作。这里说的非自由国家就是有针对性地暗指中国,包括禁止中国的国有公司收购加拿大本土企业,以此来保护本地就业;加拿大退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因为这是中国政府用来扩大其在亚洲影响力的政治工具;调整产业链布局以远离中国等。而与自由国家合作的关键是寻求签署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的四国联盟(CANZUK)协议,以建立更强大的贸易和外交关系,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重拾被特鲁多中断的加拿大、印度自由贸易谈判,寻求与印度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以作为印度-太平洋战略的一部分。 而赵锦荣提出的一份没有通过的法案更是引发了华人社区的广泛关注。这份名为《建立外国影响登记》的法案(Bill C-282 An Act to establish the Foreign Influence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