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犯罪活动增加 治安形势堪忧

七天记者 颜宏 自新冠病毒疫情以来,蒙特利尔的治安情况每况愈下,抢劫、街头打架斗殴、枪击导致的死亡、受伤等案件经常登上媒体头条,刚刚发布的蒙特利尔警察局SPVM(Service de police de la Ville de Montréal)2023年年度报告也再次证实了这一点。在2023年,SPVM接到了近160 万个打往其911报警中心的电话,比上一年增加了约 10%,其中超过 403,000 个电话(约四分之一)需要警方干预,这一增幅反映出本市犯罪率普遍上升的情况。接到报警电话后,警员的平均出警时间为6分23秒,比去年增加了13秒,也比过去5年的平均值增加了27秒。 去年全市的刑事犯罪案件超过 112,630 起,与 2022 年相比增加了 11% 以上,比过去5年平均值增长了17%,可以说除了凶杀案数量下降外,其他犯罪问题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严重。 与过去五年平均水平相比,2023 年增幅最大的犯罪活动是针对人身的犯罪类别,达到 29.4%。记录在案的涉及人身伤害的各种犯罪活动有31,009起,比前一年增了13.2%。针对人身的犯罪中,除了全年只有31起凶杀案与2022同期相比减少了26%外,其他导致死亡的犯罪、谋杀未遂、袭击、性侵犯、抢劫和其他犯罪都在增加。其中增加最显著的是抢劫,2023 年共发生了3,111 起,与2022 年相比增加了 26.1%,与五年平均水平相比增加了 39%;其次是袭击事件,2023 年共发生了17,934 起,与 2022 年相比增加 13.4%,与五年平均水平相比增加 33.4%。与2022年相比,性侵案件下降 1.2%,但与五年平均水平相比还是增长了 6.9%,达到2,182 起。 针对财产的犯罪活动有62,384起,比去年增了11%,比过去5年的平均值高出24.5%,而且各个类别的财产犯罪活动均有所增加:纵火、入室盗窃、机动车盗窃、低于5000元的小偷窃、持有赃物、欺诈和恶作剧等等。其中增加最显着的是纵火案件,2023 年共有538 起,与2022年相比增加 34.2%,包括2023年3月发生在蒙特利尔老城的Airbnb纵火事件,造成 7 人死亡、9 人受伤的50年来最严重火灾,遇难者中包括来蒙特利尔参加国际会议的华裔博士吴岸。另外,去年的车辆盗窃案也在继续急剧增加,超过 11,750 起,而前一年仅为 9,580 起。2023年,SPVM 在省内及省外逮捕了 538 名涉及财产犯罪的嫌疑人,追回了 6,384 辆被盗车辆。而小偷窃和欺诈案件的增幅较小,但去年也分别有25,617 起和 … Read more

立德树人 桃李满园 ——蒙特利尔佳华学校举办30周年校庆

  中国驻蒙特利尔副总领事王红(左)和佳华学校校长荣萌(右)为获得“杏坛不老松——特殊成就奖”的四位老师颁奖。 文图 / 七天记者 颜宏 5月31日晚上,蒙特利尔佳华学校在Brossard市举行30周年校庆典礼。中国驻蒙特利尔副总领事王红,Dawson学院院长Dianna Gauvin,蒙特利尔华人联合总会名誉主席邵礼平、主席曹寿康,加拿大中国文化艺术协会主席余绍然,魁北克中文学校协会资深顾问陈喜澄、副会长潘宏,蒙特利尔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席黄显淑,蒙特利尔上海同乡会会长沈俊华以及佳华学校的师生、家长、校友近400人欢聚一堂,庆祝这个难忘的时刻。联邦总理特鲁多也特地为佳华学校30周年校庆发来贺信,由佳华学校的英语老师Kevin现场朗读。庆祝现场,佳华学校还浓墨重彩地为辛勤耕耘的老师们颁奖,让这些已经在佳华学校工作10年、20年、30年以上,平时习惯于讲台的他们也走上万众瞩目的舞台,迎接全场的掌声和祝贺。 王红副总领事在致辞中指出,三十年来,佳华学校从无到有,克服校舍、财务、人力等方面的困难,开设简体中文、数学、法语、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课程,致力于在海外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校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为海外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承,为中加两国沟通交流,为增进两国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日常教学工作之外,佳华学校还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组织和参与“寻根之旅”夏令营,教师培训班,中华文化知识大赛,朗诵、书画、作文比赛,当地文化节、文化日等社会活动;参与为加拿大青少年糖尿病基金会组织和祖国灾情捐款等公益活动。 荣萌校长在讲话中首先回顾了25周年校庆时的盛况,不无感慨地表示一晃5年又过去了,这五年可以说是不平凡的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学校的节奏,海外华文教育大业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消极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并没有消磨佳华人的意志,为了海外华文教育事业,为了华人子女能够守得住中华文化这个“根”,老师们花费了很多的心血,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30年来,数以万计的佳华学子遍布加拿大、美国等地,有的学生回中国深造并参加工作。30年来,佳华学校没有辜负这个名字,她不仅是一个学习中文的理想场所,还成长为一个海外华文教育的重要基地,是本地华人社区中家喻户晓的“品牌”。 源起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加拿大还没有对中国大陆直接开放移民申请,来到蒙特利尔的华裔除了主要源自广东的老移民后代、亲朋外,还有来自港澳台以及其他海外地区的移民,以说广东话、用繁体字为主。当时蒙特利尔少得可怜的几所中文学校主要由来自台湾和香港的移民创办,其教学理念和教材均来自港台地区。一些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子女即使在家里跟父母说普通话,使用简体字,但若想去学校学中文,就必须去这些港台移民开设的学校里学习繁体字。 毕业于中国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来到加拿大后在麦吉尔大学(McGill)攻读教育管理学硕士学位的荣萌由于在国内积累了教学经验,在读书期间就开始兼职在麦吉尔大学教授中文,随后又拓展到蒙特利尔本地的中文学校。在中文学校里,教授繁体汉字、用注音符号教授拼音对已经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的荣萌来说并不是难事,但中文学校里的所谓民国文化氛围让出生和生长在新中国的荣萌很不适应。比如教材中经常有美化国民党、丑化中国大陆的内容,有的信息甚至完全扭曲历史和事实。再比如,在一些台湾文化中的重要节日或场合,学校都会升旗,学生们要唱青天白日满地红。 其实不止荣萌有这种不舒服的感受,不得不把孩子送去中文学校的不少留学生们家长们也纷纷吐槽。由于荣萌是教师出身,又在学教育管理,几个留学生就撺掇着荣萌创办一所大陆背景的中文学校。当时在整个加拿大,由来自大陆人士创办的简体中文学校还没有先例,这个建议一开始让还在忙于学业和生计的荣萌觉得遥不可及。但讨论的次数多了,独立办学以适应华人社区需求的图景便逐渐清晰、立体起来。1992年,非营利组织——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CPAC)创办,该协会的宗旨中就有一条建立一所使用中国教材中文学校的设想,作为该协会创始人之一的荣萌的爱人陈志强先生和另外两位协会创始人一起决定大家平均出资、承担教学任务,共同创立一所中文学校,并指定荣萌负责具体事宜。 由于没有经验,也不知道市场反馈如何,他们决定先做一个市场调查。于是在当时的《华侨新报》上刊出了一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是否支持开办一所汉语普通话和简体字教育的学校,希望开设哪些课程,用什么教材,上课的频次如何等。调查问卷刊出后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热烈反响,每天回复问卷的传真响个不停,还有很多回信寄来。出乎大家想象的是,不仅是来自大陆的华人家庭希望孩子学习普通话、汉语拼音和简体中文,一些已经学习繁体中文的孩子家长也希望把孩子转过来学习简体中文,觉得那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除了中文课,还有很多人希望能开办维持华裔优势的数学课,以及补充当地法语教育为主的英文课,当然还有人希望开设美术课、围棋课等课程。 荣萌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开学注册时的盛况。当时他们在Dawson学院连接地铁的入口处设立了一张桌子,结果陆续赶来的人们排起长长的队伍,引得路人侧目。最终注册报名的学生达到了100余人,一下子开了中文、数学和英文共12个班。在当时的中文学校只教授繁体中文的大背景下,佳华学校一开班就显得如此与众不同,而且把这种不同一直延续至今。作为加拿大第一所由中国大陆人士建立的学校,佳华学校一成立就受到蒙特利尔、多伦多以及温哥华等地华人媒体的报道,让那时人数还不太多的大陆背景移民和留学生欢欣鼓舞。以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为宗旨的佳华人更是靠着严谨的教学态度、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以及高水准的教学质量而赢得了口碑,很快发展成为加拿大最大的中文学校之一,高峰时有近2,000名学生同时上课。佳华学校还是中国首批“海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上海市“海外推广中心”,HSK、YCT大型汉语水平考试承办单位,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组团学校等。 初心 30年来,佳华学校以在海外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润物无声的传道授业梦想凝聚了100多名毕业于国内名牌学校,在社会各界获得不同成就的教师队伍,这支在梦想和情怀感召下的教师队伍不仅稳定而且极其负责,把孩子们教好对他们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情,为此付出多少辛苦、多少努力都值得。 提起佳华学校过去30年经历的风雨和辉煌,荣萌记忆犹新并感触至深的是最初的特殊汉语教学失败的经历,至今说起来都情不自禁地落泪。 在学校开办的第一年,荣萌自己的一批洋学生希望也能让自己的孩子来学习中文,特别是针对一些从中国收养来的华裔儿童,希望他们能接触中华文化。热心的荣萌当时觉得不成问题,大手一挥说“那就都来吧”。但是这些完全没有中文环境、在本地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与在家说中文的华裔孩子根本无法共融。老师们想尽了各种办法也无法让没有一点中文基础的老外孩子跟上课堂的节奏,而这些老外的孩子们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听不懂,学不会,于是不再对中文感兴趣。当初欢欢喜喜把孩子送来的家长不得不把痛苦到哭泣的孩子们领走,这让荣萌心里充满了煎熬和内疚。但她没有气馁,更没有放弃这些孩子的求知欲,而是通过与老师们反思和讨论,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包括成立特殊班,把这些有特殊汉语学习需求的孩子单独放在一个班,不和有华裔背景的孩子混在一起;不能使用通用的汉语教材,而是使用专门针对外国儿童学中文的教材;教特殊班的老师不仅要进行专门的训练,还需要能说英语或法语以便和孩子沟通等。 在荣萌校长的带领下,佳华学校管理团队不仅花费精力、人力在教学办法、教材上做出改进;为了让学生真的学到知识,她们还在财务上舍得投入。2000年前后,一套由北京语言大学编撰的学习中文教材经过千挑万选、反复讨论试用后被认为非常适合特殊班的孩子们,但由于那套书的目标受众是外国人,印刷非常精美,一本薄薄的课本就要70元人民币,再加上练习册、活动手册等,还有运费、通关等费用,成本之高一下子让原本不收课本费的佳华学校承担不起。 佳华学校从创立之初就一直本着非赢利的原则,能省则省,尽可能让学生家长支付不高的学费。为了省钱,每周六来教课的老师没有如当地社会一样按工作时间来计算薪水,而是象征性地领取几十元的交通补贴,“几乎就是做义工”;为了能节省费用,当Dawson学院发出教室租赁涨价的通知时,荣萌都会到负责人那里去讨价还价,尽可能把租金涨幅降下来,同时为了节省保安费用,佳华学校还在课间派出自己的老师维持秩序。但为了那些喜欢中国文化的孩子们,荣萌及其管理团经过权衡后拍板决定由学校消化教材的额外开支,目的是把特殊汉语教育系统建立、完善起来,让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学习中文的乐趣,并坚持下来。如今佳华学校的特殊汉语班已经非常成熟,如数学班一样名声在外,成为老外孩子学汉语的首选,也是其他海外中文学校学习和取经的榜样。 正是由于从荣萌校长到每一位老师的初心和努力,让佳华学校走过了三十年“沐风雨、育桃李、迎朝阳、奋图强”的光辉历程。展望未来,荣萌借用民族英雄岳飞《满江红》的诗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并强调佳华学校将戒骄戒躁,不图功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为推广中华文化,为华人的子女能继往开来,学好中文,守住中国文化这个“根”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电视-《农耕探文明》

感受自然法则与人类智慧在农耕领域的完美结合,《中国电视》邀您关注《农耕探文明》。 系列纪录片《农耕探文明》以22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着眼点,用丰富的视听语言,系统展现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和创新成果,深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的功能价值,生动呈现农耕文明所承载的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向世界展现发掘、保护和利用农业文化遗产的中国方案与中国经验。 为更好地呈现诞生于不同地理地貌、不同风土人情中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节目组穿梭山林牧场,攀爬山地梯田,踏进田间地头,运用大量航拍摄影技术,呈现农遗地的自然风貌、生态系统;利用延时摄影技术,展现山林牧场、田间地头的季节更替、万物生长;利用微观视觉表达方式,捕捉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局部和细节。节目中前沿视听技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广泛运用,形象阐释了农业文化遗产的运作原理,为观众徐徐铺开一幅中华农耕文明的画卷。 《中国电视》邀您收看《农耕探文明》更多精彩内容: 《农耕探文明》:https://yspapp.cn/2al9

中国电视-《敦煌的故事》

《敦煌的故事》海报-横版(无logo)

敦煌,多元文化交流汇聚之地。《中国电视》邀您收看《敦煌的故事》,一同领略千年敦煌的盛世风华和独特魅力。 系列动画片《敦煌的故事》共13集,内容取材于敦煌壁画、考古文物及历史传说等,通过西域传奇、壁画艺术、乐舞文化、石窟艺术和文化传承等不同主题,围绕仓慈、玄奘、敦煌画师、边塞诗人、舞伎等人物,讲述了生动体现敦煌多元文化融汇与碰撞的故事,再现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盛况,让小朋友们真切感受到敦煌文化独特魅力。 节目在美术风格和配乐上精心设计和编排。其中美术风格借鉴了敦煌壁画的色彩,运用数字化手段将水墨动画、皮影戏等多种表现形式融入其中,更美地展现敦煌文化的灿烂多彩,而在音乐设计上,节目则针对不同的历史背景以及故事情节,每集都进行了单独的音乐设计,特别是片头和片尾曲兼顾多年龄段观众需求,节奏变化丰富,婉转悠长。 《中国电视》邀您关注《敦煌的故事》更多精彩内容: 第一集:https://yspapp.cn/1Soz  

魁省医生拉响警报 越来越多青少年因吸食大麻而住院

七天记者 梓丰 为了实现竞选时的承诺,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在2015年以优势地位赢得当年的联邦大选后,就一直积极推动大麻合法化,最终在2018年10月17日,加拿大大麻法(Loi sur le cannabis)正式生效,这使得加拿大成为继乌拉圭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正式将大麻以及大麻种植、持有、收购和消费合法化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将大麻合法化的G7和G20国家。如今5年多过去了,全国的大麻店从之前的200家左右增加到2023年的3332家,增加了16倍。吸食大麻的人数也比合法前要高出很多。在1985 年至2017年30多年时间里,全国成年人口吸食大麻的比例增加了近三倍,从原来的5.6%,增加到 14.8%。合法化后在2021年达到22%,到2022年达到27%。其中卑诗省、阿尔伯塔省、安省、新斯科舍省和爱德华王子岛省的吸食人数超过全国平均值,全国吸食大麻最少的地方是魁北克,不过魁省本地的媒体曾报道说魁省青少年吸食大麻数量实际上是在持续增加的,很多没有达到法定21岁年龄的青少年也会吸食大麻,他们一般通过电子烟的形式来消费大麻,但在被问到时则否认里面含有大麻的成份。 随着年轻人吸食大麻的人数增加,与之相关的健康问题也大幅凸显,让魁省的医生非常担心。儿科医生Dominic Chalut表示在自己职业生涯初期的上个世纪90年代,三、四月时间里也不会遇到一名因吸食大麻而入院的患者,如今每次轮诊都能碰到,甚至一天好几个人。这些患者有的处于昏迷状态,意识不清,难以站立。有的则处于相当严重的焦虑和激动状态;必须给予他们镇静剂才能使他们平静下来,而这对他们自己和他人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 实际上这名医生的个人感觉是对的,根据魁北克公共卫生部门(Santé publique)的最新数据,过去十年中,因吸食大麻而住院的 25 岁以下人群数量在逐年增加,并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达到顶峰。2012年,全省有1700人次因吸大麻产生的不适而入院,到2022 年,这一数字接近 2,600 人次。与此同时,青少年中与大麻相关的疾病也在增加,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含有大麻油的电子烟,俗称为“蜡笔”(wax pen)的产品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违禁成份。 健康上的危害 其实医学界的人士早就指出吸食大麻带来的害处可能远远超过其潜在的益处,特别是给25岁或以下年轻人带来的健康危害更大。比如皇后大学治疗中风的副院长兼医学教授Chris Simpson早在大麻合法化的一年后就表示,由于每支大麻香烟都含有70多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可能对心脏和血管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 大麻这种一年生的植物中含有400多种天然化学物质,其中有60多种具有类似的化学特性,因此被统称为大麻素,而其中最著名的活性成分是四氢大麻酚(THC)和大麻二酚(CBD)。THC会附着在大脑和血管壁的受体上,从而促进动脉斑块的生长。此外,它还会使血液粘稠,导致血小板粘在一起并形成血块。而动脉粥样硬化(动脉阻塞)与中风,心脏病和心脏衰竭等血管疾病都有关系。 很多人觉得大麻可能是已知毒品中最早出现的,至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曾长期用于药物、宗教、娱乐等方面,历史已经证明它是安全的,但对医生来说大麻给人体带来的健康影响不可忽视。比如习惯性使用大麻者中经常会发生循环呕吐综合症,就是持续并反复地呕吐,可能持续24至48小时。目前的医学手段并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办法,只能等待身体清除掉这些有害的大麻物质,或者唯一可以舒缓呕吐的办法就是洗个热水澡。实际上这种呕吐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不断的呕吐会导致人体脱水,打破电解质平衡。而脱水会造成危害人体的各种后果,如造成人体神经系统的损伤、损害肾脏功能、导致循环衰竭甚至死亡等。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大麻还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增加。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经常吸食强力大麻的人患精神病的数字是不吸大麻者的3倍,而每天都吸强力大麻的人则比不吸大麻者高出5倍。精神疾病是指行为和心理活动紊乱的精神系统的疾病,主要是妄想或幻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精神分裂,症状较轻的主要表现在感情障碍方面。 由于人的脑部发育在25岁才停止,所以大麻对青少年脑部发育的影响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角度之一。有医学研究显示经常吸食大麻的年轻人中,一种调节大脑中重要化学物质——调节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酶的分泌会减少。使用核磁共振扫描的研究也发现,经常吸食大麻的年轻人,其大脑会出现与损伤有关的物理性及功能性变化。除此之外,大麻也会对脑部的额叶皮质(cortex frontal)造成破坏,影响人的判断力和决定能力。 “蜡笔”更可怕 尽管大麻已经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但魁省医生们更担心的是“蜡笔”电子烟的泛滥。“蜡笔”是指含有高浓度 THC 液体的电子烟。近年来,它的受欢迎程度在青少年群体中大幅增加。这些含大麻的电子烟可能有的具有合法来源,然而在学校中广泛流通的,包装有趣且丰富多彩,并可能添加水果或糖果调味剂来掩盖大麻的气味和味道的“蜡笔”更多来自有组织犯罪集团。 年轻人们通常通过销售网站或Instagram 等社交平台在网络上订货,然后通过快递或邮寄方式在家中收到产品。通常情况下,他们会使用家长提供的预付信用卡、PayPal 或偷来的信用卡来支付,还有人会一次性订购较大数量的产品来转售或赠送。 成瘾专家Laurence D’Arcy指出使用“蜡笔”比吸食大麻带来的危害要大得多。首先,“蜡笔”中HTC的浓度比任何一种大麻形式都要高得多。具体来说,干大麻含有15%至30% THC,而“蜡笔”中的HTC浓度可达到70% 至 95%。 其次,“蜡笔”中的雾化液中含有多种稀释剂,例如丙二醇、维生素E醋酸酯、甘油、香料和其他添加剂。加热时,这些物质就会产生有毒蒸气,存在大量致癌污染物,如重金属、亚硝胺和羰基化合物以及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等。 第三,偶尔吸食大麻的人刚开始不适应,会因为吸入时的剧烈咳嗽而减少大麻的吸入量。但“蜡笔”完全不具备这种调节作用,因为它可以轻松快速地吸入大量蒸汽。一些年轻人甚至接受挑战,在设备允许的最长时间内吸入蒸汽,根据“蜡笔”型号的不同从7 到 15 秒不等。 可以说“蜡笔”是综合了传统大麻和电子烟的所有健康风险,而无良商家以及有组织犯罪集团还在往电子烟中加入更多的精神性活性物质。比如含有 DMT(一种色胺类致幻剂)的电子烟越来越容易在普通网络上找到,这是一种会引起剧烈但短暂幻觉的精神类活性物质;再比如在“蜡笔”中加入致幻蘑菇中的活性成分裸盖菇素等,有青少年的家长们需要特别注意。 去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从 2019 年到 2023 年,魁省年轻人中电子烟的使用量增加了两倍。魁省把合法使用大麻的年龄限制从最初的18周岁提高到现在的21周岁,但并没有挡住未成年人使用大麻或含有HTC电子烟的脚步,也正是由于这部分未到法定年龄消费者的存在,成了黑市、大麻贩子、有组织犯罪团伙等维持生存的基础。 其实,对于经常使用大麻或是“蜡笔”的年轻人来说,最大且长期的风险是他们的耐受性在不断增加,这意味着他们必须消耗越来越多的HTC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也意味着停止使用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且难以忍受的症状。使用的剂量越高,毒副作用越大,会导致认知困难增加、判断力更明显下降、心肺疾病风险更高以及精神疾病的风险更高,彻底陷入恶性循环。 不过,魁省的医生们虽然提出了警报,但却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魁省的未来世代陷入到大麻合法化带来的泥潭中。

传承与创新、梦想与友谊交织的文化桥梁

《2024中国诗词大会》海报(横净版)

小七 观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的《2024中国诗词大会》,在感受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也感慨诗词为媒搭建起的传承与创新、梦想与情谊的文化桥梁。 这是一次诗词的盛宴。在《2024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我们通过“诗词追梦人”见证了平凡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热爱与梦想的追寻,也看到了由海外诗词爱好者组成的“国际观察团”参与节目,它以诗词为镜,映照了梦想,它以文化为桥,增进了友谊。 这是一个传承创新的舞台。它特别安排了“画中有诗”等环节和多样化的形式表达,展示了诗意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应用, 趣味盎然;“多彩”、“先生”、“山河”、“相逢”等主题的设置,既释放了中华古典诗词之美,又思考了文化的绵延传承,更反映了新时代中国人对生活的赞美、感受、憧憬和向往。 这是一个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好节目!它通过中华古典诗词这一纽带,在全球范围内搭建了一座文化交流、文明对话的桥梁,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人文情怀。    

读懂中国 学会与中国做生意 ——记中国市场经验分享会

七天记者 颜宏 独玉 左起:非洲企业家和专业人士协会负责人Félix Zogning ,分享会主持人Semirath Mondoukpè Lagnik博士,Afromusée博物馆创始人Guy Mushagalusa,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事戴玉明,分享嘉宾Martin Leclerc、Lory Wang、马云莲、Yvon Bourassa在分享会上合影 / 摄影:尹灵 分享会现场 / 摄影:颜宏 5月28日晚上,由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和非盈利组织加拿大非洲博物馆(Afromusée)共同组织的“读懂中国——中国市场经验分享会”在蒙特利尔市中心的Afromusée博物馆举行。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事戴玉明、四位分享嘉宾、Afromusée博物馆创始人Guy Mushagalusa、非洲企业家和专业人士协会REPAF(Réseau des Entrepreneurs et Professionnels Africains)负责人Félix Zogning以及来自非洲社区各个国家的企业家和创业者40多人出席。 分享会由总领馆张同喜领事和就职于加拿大就业与发展的Semirath Mondoukpè Lagnik博士主持。 当晚的四位分享嘉宾分别是具有30年酒店管理经验的MLL Strategic Hospitaliy Management公司总裁兼CEO马天恩(Martin Leclerc);具有10多年进出口经验的北极食品集团 (Arctica Food Group Canada)总经理王祉 (Lory Wang);以及具有20年进出口经验,主营加拿大和美国市场的卫浴、厨具和防护用品等业务的信倍国际贸易公司负责人Yvon Bourassa-马云莲夫妇,这对夫妇的故事曾因在新冠疫情刚刚爆发时主动向国内运输和捐赠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而登上了《七天》报的封面。 戴总领事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经济在2023年增长5.2%,在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在此良好基础上,中国经济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5.3%,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在全球经济疲软背景下展现出强大韧性。中国经济向好发展首先为世界经济提供重要的驱动力,第二为世界经济注入稳定性,成为塑造全球经济复苏轨迹的关键角色;第三为世界带来红利。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流的营商环境和14亿多人口的消费能力结合,将创造出超乎想象的市场机遇。 戴总领事特别强调中国和加拿大都是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拥有很多共同利益,尤其在经贸领域具有互补优势。中加贸易额在过去几年的世界经济疲软期逆势增长,充分体现了双方经贸合作的活力和动能,也证明双方可以成为互利合作伙伴。魁北克是加拿大第二经济大省,经济上同中国也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在魁北克有总领馆,魁省政府在中国也设有4个代表处,双方还有友好省市合作机制。欢迎魁省的企业家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积极开展对华合作,同时也为双边关系发展发挥正向促进作用,实现互利共赢。 四位分享嘉宾则从自身的个人经历出发,介绍了与中国人做生意的实战经验和技巧。大到星级国际大型连锁酒店如何在中国开设分店,小到如何找到供应商、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如何付款、如何通关等具体事项。台上的嘉宾滔滔不绝,恨不得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识和实战经验全部倒给台下充满求知欲的企业家们,台下的企业家也纷纷举手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人抱怨主持人花去太多时间和嘉宾对谈,留给与会人员提问、互动的时间太少。 如何与中国做生意 四位有着多年和中国企业打交道经验的分享嘉宾都提到,中国的制造业优势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只要你能想出来,就没有做不出来的产品,而且速度快、质量好。但由于存在着文化、语言上的障碍,也需要提前做很多功课,必须熟悉中国的生意经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或者说全球商品的最大供应商处取得成功。归纳总结起来,与中国生意人或者企业打交道的成功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在计划和中国人做生意或者去中国之前,思想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抛开对亚洲人的歧视和偏见,更准确地说是对中国人以及中国文化的偏见。如果你喜欢中国文化,不喜欢按部就班,喜欢交朋友,喜欢尝试新鲜事物,那么与中国相关的商业机会可以说遍地都是。 要学会建立起和中国合作伙伴的个人关系。中国是个人情社会,首先要成为朋友,才有可能成为更好的合作伙伴。因此建立长期关系并保证与对方的直接沟通,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机遇。因此在中国,可以不必急着做生意,先学习建立友谊,构成自己的朋友圈,朋友可以保护你免受欺骗,或者在遇到困难时帮助你。 要了解中国的多样性。中国地大物博,疆域辽阔,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之处,甚至语言都不一样。因此要事先做好功课,有的产品可能在一个地方大受欢迎,而在另一个地方却无人问津。最好是在开始创业项目前就能找到值得信任的当地向导、合作伙伴或者语言翻译者。 事无巨细,坚持不懈。目前和中国做生意的方式主要集中进出口两个方面。如果是向中国出口,一定要事先了解中国涉及相关产品的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有些在美国或者加拿大没有任何管制的成份,可能在中国是不被允许入境的,比如一些食品的着色剂、调味剂等;如果是从中国供应商那里进口产品,就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要什么,给出详细的说明,并确保你的中国同行完全理解并按照要求生产出你想要的产品。即使第一批货品你很满意,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及时查验,保证后面的出货都符合你的标准。 充分利用各种展会,包括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博览会、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等等。其中四位嘉宾都提到了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广交会(Canton Fair)。认为在每年4月和9月举办两次的广交会可为包括加拿大在内的各国企业采购中国产品、开拓中国市场、分享中国发展红利提供“金钥匙”。而在以广东为首的珠三角地区,有一整套包括厂商、分包供货商、工程师、工人、测试实验室和包装公司等的完整生态系统,提供一站式服务。每次广交会的场地有四个蒙特利尔奥林匹克运动馆那么大,里面的产品包罗万象,只要你花时间找,就一定可以找到心仪的产品,即便是万一找不到你想要的产品,也可以请中国企业根据你的要求进行改造,且很快就会拿到样品。 四位嘉宾还对涉及知识产权保护、行业准入、通关费用、运输办法和费用等问题进行了解释,但场下的观众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地想要提出自己的问题。 这些企业家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的向台上的某一位嘉宾提问,还有的向戴总领事提问。比如一名来自象牙海岸的提问者表示,自己不仅想把和中国的生意做到加拿大,还想做到自己的家乡象牙海岸,问有什么限制。嘉宾的解答是在中国一边没有没有任何问题,需要了解的是象牙海岸国内的相关规定。 还有人问到包括魁省在内到加拿大各地正面临严重的住房危机,如果从中国进口可快速组装且价廉的集装箱活动房是不是个好主意。嘉宾给出的意见是中国产的这种住房物美价廉,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投入使用,但在魁北克水土不服,主要卡在保温层的问题。通常来说,因为这里的冬天漫长而寒冷,住房的保暖层至少要达到R22,但这种活动组装房普遍达不到,而且在技术上也很难加入额外的保温层,因此市场上能找到的集装箱活动房基本上都是三季的,几乎找不到能在魁北克使用的四季型号的。 还有几名创业者向戴总领事提问如何克服语言障碍以及申请去中国签证的问题,戴总领事表示,在中国大约有20万人说法语,可以提前在当地找到能说法语的人,另外,英语在中国非常流行,如果能说英语的话更有助于沟通。而对于申请赴中国的签证,戴总领事代表中国驻蒙特利尔领事馆承诺将继续践行外交为民的理念,为民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签证服务。 … Read more

浙江县域观察:千年古县城如何再青春?

中新网绍兴5月26日电(林波)在新能源产业园区,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在厂房之间,一批批新能源产品将扬帆出海;在青瓷工坊里,年轻的手艺人们正在专注地创作,将古老技艺融入新的元素;在古村落,咖啡馆、民宿、手工艺品店等新型业态纷纷入驻,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当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一幅共富共美现代化图景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应运而生。 2023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上虞区位列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29位,首次挺进全国“30强”。 上虞夜景。 王刚 摄 小块头,也有大能量,这是浙江县域经济的生动诠释。 在共同富裕赶考路上,拥有2200多年建县历史的“古县城”上虞何以保持常青,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5月24日至26日,“今在上虞 遇见未来”青春之城全媒体采风行活动在上虞举行。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这座充满青春活力的城市,寻找“千年古县城”再青春的发展秘籍,感受中国城市发展的蓬勃活力和无限潜力。 作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上虞提出了全面建设“青春之城”行动,以产业、人才、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环境提升等全方位打造“青春气质”,强化上虞城市发展对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承载力,让上虞成为“最懂年轻人”的城市。 绍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上虞区委书记鲁霞光受访时表示,上虞区委提出建设“青春之城”的核心导向是推动全生命周期、全年龄段的人、产业、城市的年轻化青春化。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以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为主导的“青春产业”,无疑是上虞“青春之城”建设的动力之源。当地提出,目标成为浙江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绍兴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引领区。 铁、钴、镍、铜、锌……步入天津大学绍兴化工科技馆,元素周期表上的金属物质有序排列,高端精细化工材料引人注目。 “截至目前,我们研究院已签署46个横向项目,帮助企业实现新增经济效益超7亿元。”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副院长梁冬梅表示,该院正加快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助力上虞传统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例如当地的传统产业——绍兴黄酒,它的酿造是一门综合性的发酵工程科学,涉及多种化工知识。 海外华文媒体了解新能源产业发展。 王刚 摄 走进卧龙新能源智慧产业园,新投产的卧龙新能源储能装备正在抓紧生产。 浙江卧龙储能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锋受访时表示,新能源产业是冉冉升起的产业,企业研发团队中“95后”占到了60%以上,这也和上虞“青春之城”建设不谋而合。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项目,我们也期待能加强合作,用上中国产的新能源储能产品。”爱尔兰《华人报》副社长周瑞琮受访时表示,新能源储能系统已被大力引入爱尔兰的可再生能源领域,“尤其是当地华人对中国新能源储能产品比较感兴趣”。 海外华文媒体体验青瓷制作。 王刚 摄 在架起四梁八柱的同时,“青春之城”何以常青? 当前上虞正聚力物化活化,聚焦打造孝德、瓷源、东山、春晖等文化标识,推动项目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推动地域特色文化创新发展,全面提升“青春之城”文化力。 以瓷源文化标识为例,上虞是越窑青瓷的发源地,境内古窑址密布,其中小仙坛窑址于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禁山窑址被评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活动中,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了位于上虞区上浦镇大善小坞村的瓷源文化小镇,了解“瓷源”这一文化标识的活化故事。 “让青瓷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让更多年轻人加深对青瓷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周统鉴是一名从事青瓷制作的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他创办的越青堂就落户在瓷源文化小镇。 借鉴现代设计理念,他结合青瓷的传统工艺,创造出符合年轻人审美和生活方式的新产品,“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产业更接地气,融入青春活力”。 加拿大天时传媒副主编周天浩受访时表示,海外华文媒体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在传播中国声音、推广中国文化、分享中国发展经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能助力当地文化更好地走出去,现在海外华文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日益增加,其中青瓷作为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瑰宝,比较受海外受众的喜爱”。 覆卮山东澄古村一景。王刚 摄 在加拿大《搜罗》杂志社社长陈林看来,上虞无疑是美丽的。在覆卮山东澄古村,他看见了美丽的古村落在新业态的加持下,不断焕发新的活力,“正如老树发新芽,古村里随处可见青春之景”。 “将用笔触和镜头向海外受众介绍这座美丽的城市。”《斐济日报》记者裴华松是第一次来到绍兴上虞。在他看来,不仅要关注中国的动态,还致力于将中国的成功经验带回住在国,助力彼此更好发展。

探访浙江上虞越窑青瓷 千年技艺历久弥新

图为5月25日,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内,西晋龙窑窑址展示中。中新网记者 王刚 摄   浙江绍兴上虞的越窑青瓷发源于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被誉为“母亲瓷”。跨越千年,上虞以其独特的文化标签吸引民众,瓷技艺文化在此传承发扬。 图为:5月25日,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内,西晋龙窑窑址展示中。中新网记者 王刚 摄 图为:5月25日,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内,三国龙窑吸引参观者。中新网记者 王刚 摄 图为:5月25日,上浦瓷源文化小镇内,当代青瓷、宋代青瓷、唐代青瓷对比展示中(从左到右)。中新网记者 王刚 摄 图为:5月25日,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内,游人参观上虞窑。中新网记者 王刚 摄 图为:5月25日,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内展示的上虞窑内部场景。中新网记者 王刚 摄 图为:5月25日,上浦瓷源文化小镇内,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统鉴雕刻瓷器。中新网记者 王刚 摄 图为:5月25日,上浦瓷源文化小镇内,越窑青瓷非遗手工艺人屠宗毅在分切瓷泥。中新网记者 王刚 摄 图为:5月25日,上浦瓷源文化小镇内,越窑青瓷非遗手工艺人屠宗毅在雕刻瓷器。中新网记者 王刚 摄 图为:5月25日,上浦瓷源文化小镇内,琳琅满目的青瓷产品吸引参观者。中新网记者 王刚 摄 图为:5月25日,游人在上浦瓷源文化小镇体验陶瓷制作。中新网记者 王刚 摄 图为:5月25日,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内展示的东汉时期的瓷器,吸引参观者。中新网记者 王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