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秀出你的蛇年FUN舞!
【加入#蛇年FUN舞挑战#,秀出你的蛇年FUN舞!】舞动起来,加入总台CGTN发起的#蛇年FUN舞挑战#, 用“生生不息”的节奏迎接新年的美好,为全球华人献上“巳巳如意”的祝福,共同欢度一个温暖欢乐的乙巳蛇年。快将你的舞蹈视频分享到社交媒体,记得@CGTN ,并添加#蛇年FUN舞挑战#标签,参与这场全球互动!秀出你的新年精气神儿,一起感受节奏的魅力吧!
【加入#蛇年FUN舞挑战#,秀出你的蛇年FUN舞!】舞动起来,加入总台CGTN发起的#蛇年FUN舞挑战#, 用“生生不息”的节奏迎接新年的美好,为全球华人献上“巳巳如意”的祝福,共同欢度一个温暖欢乐的乙巳蛇年。快将你的舞蹈视频分享到社交媒体,记得@CGTN ,并添加#蛇年FUN舞挑战#标签,参与这场全球互动!秀出你的新年精气神儿,一起感受节奏的魅力吧!
山河锦绣,国泰民安。《中国电视》邀您关注《启航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跨年之夜,共赏华夏之美! 晚会将以五岳为媒,徐徐铺开六大篇章,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现中华五岳长城的壮丽山河与深厚底蕴。金曲重唱、国风歌舞、非遗大秀、创意武术、民俗舞蹈……精彩纷呈,不容错过!不论您身在何处,都能通过屏幕跨越千山万水,齐聚中国山东泰安,感受来自中国的温暖与热情。 北京时间12月31日20:00档,《启航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邀您跨越山海,共享视听盛宴!让我们相约跨年之夜,共赏华夏之美! 《中国电视》邀您关注《启航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更多精彩内容: https://www.yspapp.cn/2YsN
七天记者 颜宏 又是一年岁末年尾,七天编辑部按惯例评选出十大新闻,和读者一起回顾动荡的2024年。 这一年,从头到尾,国际上国家间冲突不断,不少国家内部动荡加剧,全球气候灾害频发……混乱而动荡。从历史的角度,我们不知道这一年是好是坏,但我们确切地知道,这一年终于要过去了。 本文剔除了那些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全球性大事件,只选取了和魁北克关系较为密切的十大事件,大体上按发生的先后排序。 魁省修改40年未变民法 2024年3月,魁省司法厅长 Simon Jolin-Barrette 向省国民议会提交了旨在为非婚同居有子女家庭设立权利和义务规范的第56号法案(Projet de loi 56),作为1980年以来不曾修订过的魁省《民法典》(Code civil du Québec )修订的一部分,在今年6月被全票通过,正式生效。 在加拿大其他地区,夫妻关系中非婚同居的比例只有20%左右,但在魁北克这一比例却超过40%,超过60%的孩子都是在非婚姻关系中出生的。作为加拿大境内唯一一个源自欧陆法系制定的魁北克《民法典》上却规定非婚同居的伴侣双方对另一方无法律义务,也就是不承认事实婚姻。如果有一天分手,那么双方都不能向另一方索要抚养费或生活费,也无权分割在共同生活期间累积的共有财产,不论同居关系是维持了6个月还是60年,有几个孩子还是没孩子。这种明显不公平的状况引发了无数同居关系中弱势一方的不满,特别是在加拿大其他地区,法律规定的非婚同居关系的权益保障与有婚姻关系相差无几的整体社会共识下。 新的56号法案第一次提出设立“父母联盟”(union parentale)这一新型伴侣关系。一旦非婚同居的两人有了孩子或领养孩子后自动进入“父母联盟”关系,非婚伴侣居住的主要房屋、使用的汽车以及家具等都成为共有的家庭财产,如果有一天分手的话,家庭财产由伴侣双方共同分享,而不论谁拥有正式的所有权。但不能对另一方的养老金、养老注册退休储蓄计划(RRSP)提出要求,也不能要求生活费。 这项法案虽然对非婚同居伴侣有共同抚养子女情况下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避免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发生,算是一个进步。但与加拿大其他使用普通法体系的地区来说远远不够。因此这一进步有限的法案一方面得到争取非婚同居权利的团体和个人的欢迎,另一方面也被批评远远不够。 3月26日,司法厅长 Simon Jolin-Barrette(中)在家庭事务厅长Suzanne Roy(右)陪同下宣布56号法案 罕见日全食 2024年4月8日,北美大陆经历了一场罕见的日全食,更难得的是此次日全食带横跨墨西哥、美国、加拿大境内的大片陆地区域,形成一条宽200公里左右的日全食带,而且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仅在魁省就有610万人观看了最长达到3分28秒的日全食过程。 蒙特利尔Jean-Drapeau公园的日食观测点是全省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当天接待了大约10万人。出现在现场的还有联邦创新、科学和工业部长商鹏飞 (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 、曾经登上太空的宇航员David Saint-Jacques、宇航员Laurie Rousseau-Nepton 、蒙特利尔市长Valérie Plante等知名人士。活动主办方准备了15万副观测眼镜,免费分发,还在现场设立了大屏幕,邀请了天文科普主持人,提供了天文知识展板,甚至请了知名的DJ Champion、Diane Dufresne以及大蒙特利尔交响乐团(Orchestre Métropolitain)来活跃气氛,艺术家们以逐渐变暗的天空和逐渐变得冷清的天气为背景,献上了赞美世界的《美的赞歌》(Hymne à la beauté),仿佛过节一样。日全食发生的一瞬间,全场欢呼声、惊叫声、尖叫声、掌声炸起。广播里传出现场天文主持人提醒民众摘去观测眼镜,裸眼观看这一壮观而又令人震惊的景色。在太阳被遮住的几秒钟时间里,地表温度下降了十几度,由于温差的变化,风也起来了,让人们感到阵阵凉意;光能感应的路灯亮了起来,天际线上出现了太阳落山的晚霞,一切仿佛夜晚来临;大约1分15秒之后,一弧像钻石似的光芒突然从被遮住的太阳下方出现,一瞬间光芒万丈,在日全食时可以看到的晚霞、日珥、日冕等现象迅即隐没在阳光之中,星星也消失了,阳光重新普照大地。亲身经历了太阳光明逐渐减弱、黑暗降临、寒意升起的人们被这壮观的景象所震撼,有人甚至激动地流出眼泪。现场人们的欢呼声和掌声随后被沉思所取代,不少人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 这次壮观的“天文大片”不仅给亲身观测者带来震撼,成为终身难忘的瞬间,也为科学家提供了一场难得的科学盛宴,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对日冕、地球电离层、日全食对动物和人类行为的影响等进行研究的难得机会。 太阳即将被完全遮蔽的蒙特利尔 席卷北美的挺巴学潮 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由于对以色列和哈马斯两派所持的观点和立场不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支持以色列和支持巴勒斯坦的两大阵营。随着加沙地带人道悲剧不断上演,大量无辜的妇女和儿童被杀害,连联合国工作人员和新闻记者都不能幸免的场景通过社交媒体传遍全世界后,不仅阿拉伯国家不断发生此起彼伏的谴责以色列在加沙的“战争罪行”,呼吁停火,支持巴勒斯坦的“挺巴”示威集会和游行,西方的主要国际大城市也不断爆发类似的游行示威活动,包括美国纽约、法国巴黎、英国伦敦、西班牙巴塞罗那、加拿大的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在“挺巴”游行发生的同时,支持以色列继续战斗的“挺以”示威也在举行,甚至两大阵营的示威者针锋相对,暴力冲突时有发生。这种社会的紧张气氛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早已不是象牙塔的学校,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抗议示威活动不仅导致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等顶尖学校的校长辞职,还引发了在4月17日始于哥伦比亚大学,继而遍布北美、欧洲乃至澳大利亚多所大学通过扎帐篷、占领校园的“挺巴”抗议学潮。4月27日下午,数十顶帐篷开始在加拿大最古老的大学——麦吉尔大学校园里搭建,由麦吉尔大学和康考迪亚大学学生发起的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营地也正式登场,还有来自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UQAM)和拉瓦尔大学的学生参与,随后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UQAM)、Sherbrook大学等地也短暂地出现了抗议的帐篷。相比于美国校园内警方逮捕上千人的暴力清场,发生在加拿大校园内的抗议活动以及由此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尽管受到普遍的批评,但最终以和平收场,其中部分校园抗议营地以和校方达成协议而主动拆除,位于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最终在7月10日雇佣私人保安公司Sirco拆除了在校园里盘踞了好几个月的帐篷,大约50名抗议者被赶出校园。除了一名 21 岁的抗议者与现场保安发生争执被捕外,现场秩序基本平稳。 这次短暂的席卷大学的抗议活动进一步凸显了当代年轻人的反建制色彩,试图挑战西方政治中的禁区,以及代际之间针对以色列看法的鸿沟,引发了高等院校如何平衡言论自由与维护学生人身安全及校园秩序这两个层面的思考和讨论。 占据麦吉尔大学校园长达近3个月的抗议营地一角。 移民问题大转向 加拿大在疫情后经济重启过程中发现各个领域都缺人,最高时全国岗位空缺人数近百万,而未来10年全国还有约500万人退休。为了填补劳动力短缺,助推经济长久发展,联邦政府在疫情后张开双臂欢迎新移民,先后在2021年、2022年创下1957年以来人口增长最快记录,使得加拿大人口在2023年6月超过4000万门槛,政府甚至提出按照全国人口1.14%的比例接收移民的计划。但很快,日益严重的住房危机让联邦政府的野心遇阻,经济不景气也让加拿大的失业率连续几个月上升,安、魁两省深陷难民危机,民怨沸腾,最终联邦政府在移民问题上不得不做出180度大转弯。从4月便开始频繁公布新的移民相关政策,限制移民、临时劳工、以及国际留学生人数。 4月,联邦移民部宣布限制创业移民(Start-up Visa)项目人数,并暂停针对文艺、体育等领域专业人士的自雇移民计划;8月,联邦移民部宣布收紧临时外籍劳工政策,任何失业率高于6%的行业,雇主将不能雇用低工资的临时外劳;9月宣布将国际学生签证数量再削减10%,从2024年的48.5万下调至2025和2026年的43.7万;10月宣布的2025-2027年移民计划更进一步:短期内暂停人口增长,实现长期良好管理和可持续增长,并首次在移民计划中纳入对临时居民数量控制的目标,特别是国际留学生和临时性外籍劳工。根据这个新计划,明年的的永久居民目标从今年的48.5万减少到39.5万;2026年的永久居民目标进一步降低到38万;到 2027 年会低至 … Read more
致敬新中国每一个奋斗者。《中国电视》邀您关注大型系列纪录片《新中国——平凡而闪光的足迹》。 系列纪录片《新中国——平凡而闪光的足迹》聚焦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以“人民”作为主题词,以“人”为叙事主体,讲述新中国成立75年来,各行各业勤奋耕耘的中国人和国际友人推动社会进步、参与时代创造、见证国家繁荣、分享发展成果的故事。 (首创“大包干”联产承包责任制 严宏昌) 纪录片用23集的体量将75年的漫长岁月娓娓道来:纵向上,表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艰苦奋斗、改革开放的奋勇前进、新时代新征程的砥砺同行,带领观众在时空穿越中回望来时路;横向上,以多个篇章主题为脉,从科技、医疗、农业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选取代表人物,通过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记录下75年来社会发展的峥嵘历程。纵横交错,织就了一幅万象更新的发展图景。 《中国电视》邀您收看《新中国——平凡而闪光的足迹》更多精彩内容: 第一集:https://yspapp.cn/2EQr 第二集:https://yspapp.cn/2Ez8 第三集:https://yspapp.cn/2JVJ 第四集:https://yspapp.cn/2F0R 第五集:https://yspapp.cn/2Ghb
12月2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发布四地分会场。重庆、湖北武汉、西藏拉萨、江苏无锡四个风格鲜明、各具特色的分会场将携手北京主会场,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庆佳节,在除夕夜为全球受众奉上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文化年夜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王晓真,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辉,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汪海洲,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张乐夫,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杨玉华出席并共同发布总台2025年春晚分会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周振红出席活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负责人张国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负责人张国飞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总台春晚,乙巳蛇年春晚将以满屏新意、诚意和创意,擦亮春晚 “金名片”,让全球受众在喜庆红火的年味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隽永魅力。2025年总台春晚设立了四个分会场,继续坚持“开门办春晚”,倾情打造“人民的春晚”。春晚剧组将深入挖掘各分会场独有的历史人文亮点,以各具特色又气韵贯通的文艺表演,展现神州大地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描绘山河锦绣的幸福年景和新时代中国的万千气象。 △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管洪 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管洪在致辞中表示,作为长江上游最大的临江城市,重庆有着江峡相拥的壮美、巴渝文化的底蕴、开放枢纽的活力、近悦远来的温情。重庆承东启西、牵引南北、通江达海。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联通欧亚,百余条国际航线通达五洲四海,31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渝投资兴业,数字重庆牵引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春潮澎湃。蛇年春晚,“渝”见有你,重庆将以火锅滚烫的浓浓情谊和彰显国际范的时尚颜值,邀请全球朋友,一起走进重庆、发现重庆、畅游重庆。 △湖北省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朝安 湖北省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朝安在致辞中说,武汉有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一代代英雄儿女激昂澎湃,楚风汉韵亘古及今。这里山水林城相得益彰,是全球唯一人口超千万的国际湿地城市。这里有着九省通衢的风物交融、三镇鼎立的烟火升腾和国之重镇的创新涌动。新时代赛博武汉亮眼出圈,中国光谷蜚声海内外。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武汉非常荣幸成为总台蛇年春晚分会场,将与春晚导演组通力合作,展示新时代英雄城市的独特魅力。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慧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慧在致辞中表示,“雪域古城 圣地拉萨”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不仅是举世闻名的文化之城、钟灵毓秀的生态之城,更是文旅资源得天独厚、社会和谐、民族和睦的休闲之城、日光之城、好客之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雪域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的中心节点城市,拉萨分会场将在除夕夜,与春晚剧组一道,全力以赴打造特色浓郁、场面壮丽、气势恢宏的文化盛景。 △江苏省无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秋峰 江苏省无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秋峰在致辞中说,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无锡山水绝佳,文物胜迹尽显江南风韵;人文厚重,名家大师灿若群星,传统非遗焕发新彩;经济发达,经济总量保持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培育出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宜居宜业,连续获评中国最佳促进就业城市、最佳引才城市。“太湖明珠、江南盛地”,无锡将借助总台蛇年春晚舞台,生动呈现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绚烂画卷,为全球受众献上一道独具江南气质的文化盛宴。 活动中,总台春晚四地分会场分别带来川剧戏歌《神州同贺酒千杯》、器乐舞蹈《高山流水遇知音》、器乐歌舞《赞鼓迎春》和歌舞《无锡景》等节目,展现四个城市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人文风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相关部门负责人,重庆市委宣传部、湖北省委宣传部、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江苏省委宣传部,以及武汉、拉萨、无锡市宣传部门相关负责同志,春晚剧组代表等参加活动。 (摄影:孙楠 肖宇坤)
致敬新中国每一个奋斗者。《中国电视》邀您关注大型系列纪录片《新中国——平凡而闪光的足迹》。 系列纪录片《新中国——平凡而闪光的足迹》聚焦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以“人民”作为主题词,以“人”为叙事主体,讲述新中国成立75年来,各行各业勤奋耕耘的中国人和国际友人推动社会进步、参与时代创造、见证国家繁荣、分享发展成果的故事。 (首创“大包干”联产承包责任制 严宏昌) 纪录片用23集的体量将75年的漫长岁月娓娓道来:纵向上,表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艰苦奋斗、改革开放的奋勇前进、新时代新征程的砥砺同行,带领观众在时空穿越中回望来时路;横向上,以多个篇章主题为脉,从科技、医疗、农业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选取代表人物,通过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记录下75年来社会发展的峥嵘历程。纵横交错,织就了一幅万象更新的发展图景。 《中国电视》邀您收看《新中国——平凡而闪光的足迹》更多精彩内容: 第一集:https://yspapp.cn/2EQr 第二集:https://yspapp.cn/2Ez8 第三集:https://yspapp.cn/2JVJ 第四集:https://yspapp.cn/2F0R 第五集:https://yspapp.cn/2Ghb
2018年,特朗普与特鲁多签署新的美加自由贸易协定。时任加拿大联邦财政部长方慧兰(后排右1)主导了这次谈判 / 网络资料图 七天记者 颜宏 12月16日,原本是联邦政府预定的发布已经延迟到冬天的秋季经济更新预算案的日子,本应该宣布经济更新的副总理、财政部长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却突然扔下一颗重磅炸弹,给了民调低迷、成员纷纷跳船的自由党重重一击,引发朝野震动,国际国内舆论哗然。 地震过程 16日上午9点多,还有不到一个小时就到媒体记者可以提前6小时阅读这份下半年最重磅财政报告的时刻,本应该在几个小时后处于聚光灯下的方慧兰却在社交媒体X上发布了一份英法文辞职信,把自己和总理特鲁多之间的矛盾以一种前所未有、引发地震的方式表达出来。 根据方慧兰在辞职信中透露的信息以及后来来自不同媒体的报道证实:上周五,特鲁多和方慧兰通过Zoom会谈,特鲁多希望方慧兰下周一(12月16日)在发布完经济报告更新后,离开财政部长的职务,让位给前央行行长卡尼(Mark Carney),并希望她能全权负责一个协调美加关系的部门,以应对特朗普上台后的美加形势。在没有什么大的过错或丑闻的情况下,仅仅为了给另外一个人让位,就让方慧兰从一个握有财政大权的实权部长降格到没有财权、只负责沟通协调处于从属地位的内阁成员,无疑让方慧兰难以接受。 两人之间的会谈持续了两个半小时,尽管不知道二人之间的谈话具体是如何进行,但可以想象这样的一场谈话对一直是特鲁多的坚定支持者、并多次出色完成“救火任务”,解救特鲁多和自由党于水火之中的方慧兰来说无疑是一种背刺,让她感觉受到侮辱和背叛。最终经过一个周末的考虑后,方慧兰选择了一种史无前例、令人震惊的反击方式:在经济更新报告发布会之前的几个小时通过公开声明宣布不接受特鲁多的建议,而是辞去部长职务,摔门而去。 方慧兰在声明中写道:“能为政府服务,为加拿大和加拿大人工作,是我一生的荣幸。我们一起取得了很多成就。周五,您告诉我,您不再希望我担任财政部长,并向我提供了内阁中的另一个职位。经过深思熟虑,我得出结论,唯一诚实可行的途径就是辞去内阁职务。” 她在公开辞职信中还写道: “为了有效性,部长必须代表总理发言,并得到他的充分信任。”“在做出决定时,您明确表示,我不再享有这种信任,也不再拥有随之而来的权威。”“在过去的几周里,您和我在加拿大最好的前进道路上意见不一。”“我们的国家今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美国即将上任的政府正在推行一种激进的民族主义经济政策,包括25%的关税威胁。”“我们需要极其认真地对待这一威胁。这意味着今天保持财政火力,以便我们在未来的关税战争中可能需要的财政储备。这意味着避免代价高昂的政治花招,这些花招是我们负担不起的,也会让加拿大人怀疑我们是否认识到了当前的严重性。”“这意味着我们要坚决抵制‘美国优先’的经济民族主义,争取资本和投资以及它们带来的就业机会。这意味着我们要真诚谦逊地与我们伟大而多元化的国家各省和地区的省长合作,打造一支真正的加拿大团队。” 从方慧兰的信中可以看到,她在近一段时间和特鲁多在如何应对特朗普关税威胁、经济政策等关键议题上意见不一致。有媒体报道称特朗普的卷土重来以及关税威胁,似乎是导致他们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在方慧兰看来,加拿大应该严肃对待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因为它是一定会实施的。应对的唯一方法就是做出强硬的反击,才能让特朗普也感到疼,才有可能让特朗普取消损人不利己的关税政策。加拿大若想做出反击,就必须准备好反击的武器和工具箱,比如不能在财政赤字高昂的背景下过度花费,以便政府有足够的灵活性来应对可能到来的严峻挑战。所以方慧兰并不同意之前特鲁多力主推行的具有竞选意味的GST免税计划和给劳动者发放250元补贴的主张。联邦政府估计,在两个月免税期间花费2000元的消费者可节省100至300元,而此次免税政策预计将耗费或者让政府少收入约63亿元,如果再给1800万符合资格的劳动者没人250元退税,还要再耗费至少40亿元,这些巨额支出只能给深受生活成本大升的民众一点补助,拉抬一下特鲁多以及自由党的民意支持率,既不会刺激经济增长,也不会产生投资收益。这也是为什么方慧兰会在信中将其称为一种“昂贵的政治噱头”,认定这会将大大削弱加拿大抵御特朗普加征关税的财政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当她还拥有特鲁多对她的信任,并在任职财政部长时,可能心里也有不满,但她还是不仅同意推出这个政策,还大力地帮特鲁多站台,称这些措施将帮到受通货膨胀所累的加拿大人。如今在特鲁多想换财政部长时,她则立刻全盘否定之前的做法,与特鲁多进行切割,不得不让人佩服政客们为了自身利益的精细算计。 亲密战友 方慧兰的外祖父母均在乌克兰出生,之后移民加拿大,方慧兰是这个乌克兰移民家庭的第三代。她的母亲是名律师兼女权斗士,曾于1988年参加过国会议员选举,在苏联解体后协助起草过首部乌克兰宪法。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方慧兰可以说流利的英语、法语、俄罗斯语和乌克兰语。从哈佛大学以及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毕业后,作为交换生到过乌克兰的方慧兰在苏联解体后的乌克兰展开了自己的记者生涯。她的第一份工作是为《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驻乌克兰的记者做采访翻译,1994 年到 1998 年她在莫斯科担任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俄罗斯分社社长,曾面对面访问过普京。之后她又担任过《金融时报》美国分社主管、加拿大《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副主编、路透社(Thomson Reuters)消费者新闻的常务经理和消费新闻编辑。曾撰写《世纪大拍卖:俄罗斯转轨的内幕故事》(Sale of the Century),讲述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转投资本主义的经过,2013年出版的畅销书《巨富:全球超级新贵的崛起及其他人的没落》(Plutocrats: The Rise of the New Global Super-Rich and the Fall of Everyone Else)还获得过Lionel Gelber Prize奖。 2013年,特鲁多当选自由党党领后,不时在公开演讲和媒体访问时引用方慧兰著作的内容。台下,两人也会讨论一些政策议题,于是在特鲁多的鼓动下,方慧兰决定投身政界,在当年11月进行的多伦多University-Rosedale选区的补选中成功当选,顺利进入国会,之后连选连任至今。 2015年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获得大选组阁时,方慧兰先是在2015-2017年间担任国际贸易部长,代表加拿大完成了包括《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谈判与签署,展现出卓越的谈判能力。接着在2017-2019年担任外交部长,应对特朗普第一个任期给加拿大带来的冲击。她在美加贸易谈判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尤其是在重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期间,展现了强硬而灵活的外交手腕,最终促成了新协议《加美墨协定》(CUSMA)。在2020年前财政部长Bill Morneau因为WE Charity丑闻和财政政策上与特鲁多出现分歧而辞职后,方慧兰临危受命,改任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成为加拿大历史上首位女性财政部长。方慧兰以高效、务实、冷静的谈判风格著称,尤其在复杂的国际贸易谈判中展现出卓越的能力。她被公认为是特鲁多的忠实助手和得力干将,被称为“救火队长”,比如在2019年内忧外患情况下特鲁多以少数政府当选的时刻,方慧兰承担起副总理以及政府间事务部长的职务,以协调国内的东、西部矛盾和国际的加中、加美等紧张关系,这是加拿大政府自2003年以来第一次设立副总理的职位,她也成为加拿大200多年历史上的第10位副总理。 世事轮回 惺惺相惜而又关系如此密切的二人为什么会闹这么一出?有多位政治评论人士认为这次的危机是特鲁多和方慧兰两个人都想玩同一个游戏的结果:那就是相互甩锅。 特鲁多在2019年进行的选举中获得少数政府执政后,一直心有不甘,在2021年试图依靠疫情期间积攒起来的人气不顾民众和反对党的反对而执意提前两年发动大选,在耗时36天、耗资6亿多加元后,特鲁多和他的自由党赢得了几乎和2019年大选一样的结果,继续维持随时可能被推翻的少数政府执政窘境,之后不得不靠着与新民主党结盟,满足新民主党的各项福利要求苟延残喘至今。特别是自保守党选出更有人气的党领Pierre Poilievre以来,自由党的民意支持更是持续低迷。尽管特鲁多多次试图通过内阁改组,展示出自由党政府的崭新面貌,重新凝聚起人气,但效果不佳,极希望有一个外来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来扭转乾坤,曾任加拿大央行行长、英格兰央行行长,毕业于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的马克卡尼就是这样一根被特鲁多及其团队寄予厚望的“救命稻草”。 … Read more
12月19日,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濠江欢歌向未来——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文艺晚会》在濠江之畔举行。整场晚会精彩纷呈,抒发澳门同胞对祖国母亲的真挚热爱,集中展现了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取得的瞩目成就。晚会播出后,不仅迅速在港澳和内地引发热议,还在与澳门同胞有相似情感体会的台湾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中,引起深切共鸣。 晚会现场 谭主采访了多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他们表示,“晚会太精彩了,被其中的浓烈情感深深感染”“尤其对节目中唱的‘传承同一梦,源起同一家’感到共情”。 在谭主看来,这场晚会既饱含深情“同心同庆”,也憧憬期待“共创未来”,触动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同一心弦。 “源起同一家”: 晚会充溢拳拳中国心 晚会喜庆祥和、流光溢彩,殷殷赤子情和拳拳中国心贯穿始终,最令人感动。 海外华侨华人都对晚会传递的“游子归家”情感很有共鸣。菲律宾华人洪五一从节目《镜海新韵》中,听到了《七子之歌》的全新演绎,认为结合《彩云追月》《我爱你中国》进行重新编曲,更能传达浓烈的爱国情怀。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主席曹燕灵表示,“这种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作为海外侨胞我也深有体会”。 器乐表演《镜海新韵》 港澳台同胞更是被这种炙热的情感所感染。香港青年邓诗诗表示,“《七子之歌》对港澳台同胞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台湾时事评论员谢志传感慨,“当《七子之歌》响起,让人更加渴望祖国统一”。台青林景茂说,澳门同胞对家乡的眷恋让人共情,就像《莲·月明升海边》里唱的“我走过漂泊的路,才有最幸福的暖”,期盼台湾也能感受到这样的幸福之暖。 粤歌《莲·月明升海边》 晚会无处不在的中华文化元素同样也是对祖国的真情告白,唤起同源一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澳门青年联合会副会长蔡文政告诉谭主,“像广东古曲、折扇古典舞、舞狮杂技、二胡古筝,当你听到看到这些唯有中国人才懂的元素,就会立刻眼前一亮、会心一笑”。台湾教师区桂芝留意到晚会上“千里江山图”等非常中国的舞台设计,体现了美好的传统文化。台湾中华海峡经贸交流协会理事长苏恒表示“在看春晚时也有类似感受,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央视晚会的强项,大方自信,也让我们感到骄傲自豪”。 在谭主看来,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对晚会感到心潮澎湃,再自然不过了。因为我们源起同一家,有着切割不断的文化血缘,和无论何时都不会改变的中国心。 “传承同一梦”: 晚会表白与祖国共成长 “美轮美奂的晚会实际上是一个侧写,不仅是本地演员的真挚情感,饱满写实的节目内容、集合各种高新科技的视听呈现,都充分展现了澳门回归祖国后,在‘一国两制’方针下,各项事业跃上新台阶。” 这是一位岛内学者向谭主分享的感受,很有代表性,不少港澳台同胞都通过晚会看到了澳门日新月异的发展。 台湾教授施沛琳告诉谭主,从晚会可以看到澳门的发展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也很好地融合了多元文化。澳门青年联合会副会长蔡文政表示,晚会上中医药从业者、运动员、科研人员等澳门各行各业代表分享的成长故事,也是整个澳门与祖国共成长的历程。 情景讲述《和祖国一起成长》 台湾同胞尤其关注“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苏恒说,“一国两制”在澳门如此成功,两岸统一后台湾也一定会像澳门一样有更好的发展。谢志传表示,“台湾人都应该看看这台晚会,真切感受‘一国两制’的优势”。 还有台湾同胞提到,澳门之所以有如此发展,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必然结果。岛内学者告诉谭主,相较于之前澳门的庆祝晚会,这场晚会的舞台效果和技术呈现都有明显提升,舞台中央巨大的莲花灯帘、虚实结合的画面、富有科技感的AI主播,背后都反映出,祖国大力支持下澳门的长足发展。台青陈文成从音乐短剧《“AI”上横琴》真切感受到澳门融入大湾区发展的成果。台湾教授王文隆期待台湾也能够借鉴粤港澳大湾区,更好融入发展。还有岛内网友在晚会相关报道下留言,盼望共圆民族梦想。 音乐短剧《“AI”上横琴》 澳门是祖国的掌上明珠,祖国始终是澳门的坚强后盾。谭主最后想说,从相隔一水到连成一家,不仅是内地与澳门的现实写照,也一定是祖国大陆与宝岛台湾的光明前景。相信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一定会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今日澳门–这个“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是什么样的?《中国电视》邀您观看大型文旅真人秀《澳门双行线》第二季,沉浸式打卡澳门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感受澳门旅游的购物体验! 节目以澳门“旅游+”发展策略为视角,通过“经典焕新”和“创新溯源”两条差异化文旅探寻线路,以“双行有礼,澳门等你”为主旨,甄选出具有澳门特色的24个礼物,加上本季节目成为第25个礼物,为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献礼,呈现今日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新景象。 双线交织 撰写一部澳门风物百科 《澳门双行线》第二季在“双线结构”的模式上内容全新升级。从第一季以美食为打开澳门的方式,呈现“世界美食之都”的文化历史,到第二季以澳门零售业为切入点,展示“购物天堂”的琳琅满目;从第一季14位演艺嘉宾增加到第二季的25位,形成了更加丰富、更加多元的视角和体验感受。第二季每期节目两位主持人与四位观众喜爱的嘉宾三三组合,分成两路,围绕设定主题,以行业为经,聚焦澳门零售行业,如澳门特色的文创产品、服装饰品、珠宝饰品、面点手信、调味香料等尽数展现;又以人物为纬,通过交流沟通、考察体验,寻访澳门“守业人”:这些人既有行业见证者,也有在传承中坚守创新的年轻人。他们的故事承载着澳门的昨天、今天和未来。 多元融合 打造一份澳门购物指南 本季《澳门双行线》从“面面俱到”“共饮濠江”“云窗画栋”等12个主题出发,设定24条兼具观光、购物、娱乐、文化、体育、美食等元素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休闲线路,在不同地标的深入打卡中尽览澳门的文化历史、社会发展、人文力量。手工诚制的手信、百年古法酱油——曾经的老手艺、老行业在这里焕发新貌;在世界文化遗产澳门老城认识葡萄牙砖画艺人,欣赏葡式风情的墙上青花;探访青石小道的巷陌,体验古法的金石雕刻,在飞针走线中欣赏传统裙褂的浓情蜜意;中西文化在这里共生共融;徜徉澳门,“活化”遗产、传统文化、现代艺术……异彩纷呈的会展活动,描绘着丰富多彩的澳门文旅图鉴,呈现出一个充满活力、充满魅力的澳门。当24个代表性礼物集齐后,与本季《澳门双行线》节目一起,组成“25件可以带回家的礼物”。 《澳门双行线》第二季把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澳门零售业故事呈现给观众,引领观众探究背后的历史人文精神,立体展现了澳门文化的交融荟萃,以及独有的历史积淀和城市内涵,从独特的文旅视角展示了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的辉煌成就。 《中国电视》邀您关注《澳门双行线》第二季更多精彩内容: https://yspapp.cn/xUj
12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在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夫人郑素贞陪同下,来到澳门博物馆参观。彭丽媛仔细察看馆藏文物,深入了解澳门的历史变迁和中西交融的建筑、行业、文化生活等情况,同当地瓷砖画制作、木雕等非遗传承人亲切交流。 在博物馆三层大堂,彭丽媛和刚刚参观完展览的小朋友们交流参观感受,并来到文创集市观看文创产品展示,现场参与杏仁饼制作。彭丽媛勉励大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爱澳情怀,努力学习知识和技能,积极投身澳门建设和国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