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长江之歌(文明篇)》

descript

长江,不仅是世界第三大河,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纪录片《长江之歌(文明篇)》以长江为主线,展现自古至今的时间脉络;通过地理与文明的相互关系,展现长江对中华文明的深远影响。《中国电视》邀您共赏。 第一集 源远流长 《长江之歌(文明篇)》以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为线索,展现了长江流域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景德镇) 在长江流域星罗棋布的窑址中,如长沙窑、越窑、龙泉窑、直到今天还窑火不熄,仍然在烧制享誉海内外的瓷器。其中,最辉煌的要数江西景德镇。景德镇拥有两千多年的制陶史,1000 年的官窑史和600 年的御窑史。景德镇逐渐发展成为长江中下游的制瓷业中心,借助昌江码头,景德镇出产的瓷器从鄱阳湖进入长江,被国内外商人运往世界各地。 (中国四川省三星堆铜像) 位于长江上游的三星堆遗址,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考古发现表明,古蜀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吸收并融合了中原、西北和长江流域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例证。可见,长江流域的古文明并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对其它文明保持开放的格局,取各文明之所长。 第二集 文化之江 在《长江之歌(文明篇)》第二集,从长江边一首古老的歌谣开始,以人文视角审视长江流域的千年文脉。 楚,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南方第一大国,越,是先秦时期(旧石器时期~公元前221年)中国南方一个族系。《越人歌》是中国最早的译诗(越语翻译成楚语),它对楚辞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以屈原为代表所创制的《楚辞》,代表着长江流域的楚地文学,吸取了大量民间歌谣内容。屈原生于长江上游的巫峡与西陵峡之间的湖北秭归。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被秦军攻破,屈原感到救国无望,那一年五月初五,屈原抱石自沉于长江支流汨罗江,纪念屈原的端午节由此而来。 (湖北秭归屈原祠) 2009年9月,中国“端午节”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午节民俗文化,也传播到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等亚洲多个国家。虽然各国的风俗不同,但是人类祈求平安健康的心愿,跨越了时间与空间,从未改变过。 此外,长江流域的戏曲百花齐放,书画艺术自成体系、成就突出。千百年来,长江流域得地利之便,开风气之先,书写了中华民族的恢宏史诗,构筑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第三集 大江东去 长江边的大事件一次次推动着中国的历史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长江边最强大的国家是楚国。公元前306年,楚怀王派大臣昭滑率军伐越,越国疆域被并入楚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从此归于一统。 长江号称天险,有宽阔的江面和险要的江岸,可以据江坚守。长江防线一旦被北方突破,南方政权缺乏必要的缓冲地带,将束手就擒。因此,中国历史上多次的统一决战,都在长江边摆开战场,长江目睹了一个个王朝的鼎盛与衰亡。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正如《三国演义》的开篇,明代状元杨慎写的那首《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近代的洋务运动、武昌起义、中国共产党诞生、渡江战役等历史事件,都发生在长江流域,中华民族这艘巨轮也在一次次挫折与磨难中奋起。 第四集 生态家园 在《长江之歌(文明篇)》中感受长江流域的勃勃生机。 180万平方公里的长江流域,滋养了三亿七千万亩耕地,生产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粮食,五分之三的水稻。这里分布的水生生物多达4300多种,拥有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的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等400多种鱼类,也是280种哺乳动物和14000余种高等植物共享的生命家园。 金丝猴、羚牛在秦岭山地栖息,它们与朱鹮、大熊猫同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秦岭四宝”。得益于长江大保护战略的实施,各类珍稀动物在秦岭的活动范围也逐渐变大。长江不仅养育了中华民族,它流域内丰沛的水系与湿润的气候,还庇护了无数的自然生灵。   (大熊猫) 《中国电视》邀您关注《长江之歌(文明篇)》更多内容: 宣传片:https://yspapp.cn/1byL 第一集: https://yspapp.cn/1bay 第二集:https://yspapp.cn/1bgH 第三集:https://yspapp.cn/1byJ 第四集:https://yspapp.cn/1byK  

一片狼籍!搬家日过后,蒙特利尔街道成大型垃圾场;加拿大多地降雨未能缓解山火火势;蒙特利尔有人煽动法式骚乱,警方及时干预

La Ville invite les résidants à faire appel à des entreprises privées de récupération, ou encore de se rendre gratuitement à l’écocentre pour y déposer ses meubles.

国庆日有1000多人宣誓入籍 源自印度最多 根据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部(IRCC)公布的数据,在刚刚过去的加拿大国庆日全国各地有 1130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宣誓入籍。由于加拿大劳动力市场的人手严重短缺,过去几年来联邦政府推出了大幅增加移民的政策,而大量移民的到来使加拿大的人口在今年的6月16日突破4千万。而今年仅一到三个月就已经有超过 145,000 名移民登陆加拿大,这是自 1972 年有登记数据以来单季度的最高水平。相应的,入籍的公民人数也在持续增加。IRCC 的数据显示,在2022 年,共有 375,413 人成为加拿大公民,比上一年增加了 63%;而截止到2023 年 4 月,已有 100,161 人成为加拿大公民。新入籍的公民人数中,印度出生的人口比例最高,其次是菲律宾和尼日利亚人。 加拿大多地降雨未能缓解山火火势 虽然最近一周都有降雨,但也只是减缓了山火火势的蔓延,并未能扑灭大火。截止到7月1日,全国各地最少有500处仍在燃烧,其中75处被列为处于“失控状态”,而已经燃烧了两个月的山火焚毁面积超过了1950万英亩(约8万平方公里),打破了历史纪录。仅在魁省,今年烧毁的林地就有360万英亩,是过去10年年平均水平的147倍,而这几天魁省的大雨刚好错过了山火最活跃、最需要雨水的地区。而西部的卑诗省的火灾也是该省有史以来最大的火灾,唐尼溪(Donnie Creek)的山火覆盖面积比罗德岛的面积还大,不幸的是那里的降雨也未能缓解凶猛的火势。 知法犯法:政府工作人员申请CERB被辞退 加拿大审计部门发现,联邦政府在疫情期间发放的各种援助金有46亿元发给了无资格领取的人,而负责分发加拿大紧急援助金(CERB)的加拿大税务局(CRA)员工中居然也有人申请。CRA正在对自己的600名员工进行调查,目前已经解雇了20名在疫情期间“不当”领取CERB的员工,而随着调查的深入,相信这一数字会继续增加。CRA发言人表示,这600人只占总员工数6万多名员工的百分之一,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有些人可能确有资格享受CERB,因为CRA雇用不同类型的员工,包括临时合同和学生合同。调查后如果发现有不当行为,将视其严重程度以及任何减轻和加重因素做出纪律处分的决定,最严重的可终止雇佣关系。在今年2月份,经内部调查,联邦就业和社会发展局(Employ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anada)已经解雇了49名在该机构工作期间领取CERB的员工。 法国骚乱进入第6日 蔓延到他国 6月27日,劣迹斑斑的17岁少年Nahel在法国巴黎近郊的Nanterre警察执法过程中被枪杀后,全国各地都爆发了示威游行,但很快原本和平的示威就演变成了骚乱和破坏。一些蒙面年轻人通过社交媒体串联打砸抢烧,焚烧汽车、图书馆、警察和政府建筑物等,以浪漫闻名的巴黎宛如战火中的乌克兰东部城市巴赫穆特。而在7月1日晚上,骚乱者更是冲进位于巴黎南郊的L’Haÿ-les-Roses市市长Vincent Jeanbrun的家里并纵火,他的妻子在带着5岁和7岁的孩子逃离现场时,遭到了袭击者的烟花攻击,他的一个孩子受伤,妻子腿部骨折并接受了手术,需要三个月的康复期。尽管法国政府已在全国部署了4.5万警察和宪兵维持治安,但骚乱并未得到完全控制,南部多个城市晚间仍有大量暴力袭击、抢劫及纵火事件发生。而在连续多天的骚乱中至今有近3000人被捕,其中三分之一是未成年人。法国大骚乱已经蔓延到其他国家,6月30日,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列日等城市也发生类似的骚乱,蒙面的年轻人走上街头搞破坏,而在7月1日,瑞士洛桑有超过100名年轻人袭击商店,并向执法人员投掷石块和燃烧弹,骚乱中有7人被拘捕,其中6人是未成年人。 蒙特利尔有人煽动法式骚乱 警方及时干预 因为一名劣迹斑斑的来自北非的17岁穆斯林少年因抗击警察执法被杀引发的骚乱给法国和欧洲带来巨大影响,并进一步向其他地区蔓延。刚刚过去的周末,号召人们像法国骚乱者那样到蒙特利尔市中心搞破坏的帖子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流传,而到7月2日晚上,真的有上百人来到蒙特利尔市中心的伊顿商业中心前,不过蒙特利尔警察局(SPVM)已经派人守在这里,及时制止事态的扩大,并最终逮捕了一名16岁的少年,发出了两张破坏公共秩序的罚单,由于干预得较早,并没有造成人员或财物的损失。 搬家日过后 蒙特利尔街道一片狼籍 7月1日既是加拿大的国庆日,也是魁省传统的搬家日,同每年一样,蒙特利尔的大街小巷再次堆满了各种垃圾。每年搬家日过后,蒙特利尔的市政人员都将处理5万吨搬家垃圾,今年也不例外,至少要一个星期才能把所有的垃圾清运完毕。蒙特利尔市政发言人Philippe Sabourin表示收垃圾的时间按照各行政区的优先顺序进行,首先清理的是人口密度比较高且街道狭窄的地区。还呼吁民众改变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因为蒙特利尔计划到2030年成为零垃圾的城市,所以现在就应该养成不过度消费,少扔垃圾的习惯。另外,市政府还提醒民众遵守收垃圾的时间,尽管是在搬家日前后,也不要在非收垃圾时间就把废物留下大街上,违规者可能会受到200到1000元的罚单。而对于家具、冰箱等大件最好能送到Eco Centre的回收中心,以免污染环境。 蒙特利尔龙舟节圆满结束 做为北美排名第三的龙舟体育文化盛事,由Mission Dragon Boat和蒙特利尔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MCCAF)联合举办的第六届蒙特利尔国际龙舟赛暨龙舟文化节于7月1日和2日在蒙特利尔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场举行。联邦总理特鲁多、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蒙特利尔市长Valérie Plante、Brossard市长Doreen Assad等都发来贺信。中国驻蒙特利尔领馆总领事戴玉明、副总领事王红、联邦自由党议员Alexandre Mendes、加拿大-东盟商业理事会(Canada-ASEAN Business Council)执行主任 Thi Be Nguyen、蒙特利尔唯一的华裔市政议员李丹珊、Brossard市政议员李西西、蒙特利尔植物园中国园文化官员高菲等出席了龙舟节开幕式。活动组委会主席黄显淑、执行主席沈俊华及团队也悉数到场,蒙特利尔华人社区部分侨领和群众观看了开闭幕式和比赛。本次龙舟赛有超过150支龙舟队参赛,其中蒙特利尔华人社区各社团组织了22支,参加多个项目的角逐并获得了好成绩。  

中国电视-《这里是香港》

descript

这里川流不息、精彩纷呈。这里,是香港。这座城的精彩,值得回味。《中国电视》邀您关注《这里是香港》。在文化之门、市井之门、活化之门、未来之门的开关闭合之间,读出一座城市的脉动,遇见香港承前启后的生命和灵魂。 文化之门——香港拥有汇聚诸多世界著名文艺项目的西九文化区。跟随镜头,我们将穿过维多利亚港,来到它旁边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惊叹历史文物穿越时间而来的震撼;再走入戏曲中心细腻精美的艺术之门,看一出好戏,切身感受对传统文化的怦然心动。 市井之门——我们乘坐有着百年历史的双层有轨电车,在街头穿梭,遇见艺术与生活。在快节奏的城市喧嚣中,等待一只焦黄浓香的菠萝包;裹挟着市井的馥郁韵味,游走在油麻地、深水埗、石板街、都爹利街等具有浓郁港式情怀的街巷,共赏夜色中的香港。这里有艺术家们向往的远方,也承载着平民百姓热爱的生活,这是香港的市井之门,也是通向真实香港的繁华之径。 活化之门——搭乘天星小轮,沿着维港寻遍香港的前世今生,纵览那些被活化的历史建筑;逛逛中环街市,流连忘返于南丰纱厂,历经半个世纪,现如今,已成为年轻人趋之若鹜的网红景点……时光荏苒,也许文物终会褪色,但历史传递的中国精神将在这片土地生生不息。这是属于香港,新潮与古韵并存的活力之门。 未来之门——多元绚烂、汇聚万流的文化,有厚重的中华历史作为根基。生生不息、充满希冀的未来,却有赖于一个个努力奋发的身影。为粤剧坚持付出的青年演员、将现实世界微缩呈现的手艺人、肩负使命与责任的画家……他们用生命孕育生命,用理想成就理想。 《中国电视》邀您关注《这里是香港》更多精彩内容: 宣传片:https://yspapp.cn/1ac0  

蒙特利尔、多伦多再入全球污染最严重城市之列;国庆日活动丰富多彩,不要错过;加拿大四月份经济稳定

国庆日活动丰富多彩 不要错过 今年的魁北克省庆和加拿大国庆正好落在周末,而因为疫情而取消或限制的各种庆祝活动也满血归来。与魁省省庆的重点落到魁北人的身份认同上不同,加拿大国庆的庆祝活动更强调团结、友爱和家庭。除了各个社区举办的各类国庆活动,蒙特利尔的传统庆祝活动主要在两个地点举行,一个是在老港,另一个是在市中心的国庆游行。今年的国庆日大游行从上午11点开始,起点按照惯例位于市中心Saint Catherine大街与Du Fort的交口处,一路顺着Saint Catherine大街来到市中心的Place du Canada,包括华人社区在内的来自蒙特利尔各个社区的民众和花车将给带来精彩纷呈的游行表演。而在终点的Place Du Canada,将在下午1点半至3点半期间,免费发放国庆日蛋糕,这是一个1.22米x2.44米的超大蛋糕,可供2500人享用。而在老港的活动包括下午一点的国庆日入籍宣誓;1点50分,加拿大军队和皇家骑警发射21发加农礼炮;下午2点开始的各种适合带孩子家庭的活动,包括杂耍艺人、充气城堡、面部彩绘、滑板等;传统的国庆蛋糕分发,分发时间分别在下午2点半和4点半;晚上7点开始的庆祝晚会;外加晚上10点的国庆焰火,让你度过一个愉快而难忘的国庆佳节。 7月1日起 你的钱包会有哪些变化 从7月1日开始,全国范围内的清洁燃料法规、大西洋地区的碳税、魁北克省的减税以及大蒙特利尔地区公共交通的新费率等开始生效,对普通人的生活产生影响。在魁省省长François Legault领导下的CAQ政党从7月1日开始减税,也就是将前两项税率降低1个百分点,第一级从15%下降至14%,第二级由20% 下降至19%,将影响 460万魁北克人。举例来说,对年收入为4万元的人来说,2023 年可少缴税将210 元;年收入 8万的人可少交税 628 元,而对于年薪 10万元的人,每年将少交税814 元。团结税抵免住房费用的更改也从7月1日开始,对于独居者来说,团结税抵免住房的费用可增加39元。除了福利,还有部分支出也从7月1日开始增加,比如轮胎回收费用,魁北克人在购买新轮胎时,机动车轮胎的环保回收费为 4.5 元,轻型卡车为 6 元;蒙特利尔的公共交通票价将上涨3%,岛上一张车票的价格从原来的3.5元上涨到3.75元,月票也从94元增加到97元。 加拿大四月份经济稳定 加拿大统计局今在6月30日发布的今年4月份经济报告指出加拿大经济在3月份小幅回升后,4月份基本保持不变,弱于统计局的预期。4月份的采矿、采石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增长1.2%,其所有子行业也均出现增长,为该行业连续第四个月的增长;但4月份的批发贸易行业连续第三个月萎缩,下降1.4%,九个子行业中有6个子行业的活动下降。由于高利率为消费者和企业带来压力,统计局预计加拿大经济将于今年下半年陷入停滞,甚至可能陷入低迷。不过统计局预测在制造业和批发贸易市场的带动下,5月份的国内生产总值会增长0.4%。 取消校园平权后 美国高等法院再下影响深远裁决 不管人们如何批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但他确实有某种运气,居然在四年的任期内任命了3名年富力强的保守党派大法官,彻底改变了拥有美国法律最高解释权的高等法院内自由派和保守派大法官的平衡,而这一平衡的被打破带来的深远影响正在开始显现。继昨天以6比3的比例推翻了“大学平权”措施后,又在6月30日同样以6比3的比例裁定一名制作婚礼网站的平面设计师可不必为同性婚礼创建网站,这项具里程碑意义的判决立刻引发全美关注,该判决也将同性恋群体(LGBTQ)的非歧视利益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赋予的自由权利对立起来。同一天,最高法院还是6比3驳回美国总统拜登一项旨在消除 4 亿美元学生债务的里程碑式措施,6名保守派大法官认为拜登政府在做出如此昂贵的决定之前应该寻求国会的批准。 蒙特利尔、多伦多再入全球污染最严重城市之列 从6月30日开始,蒙特利尔和多伦多再次被烟雾笼罩,成为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IQair网站对全球各个城市空气质量的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其次是美国纽约,第三是加拿大的多伦多,第四就是蒙特利尔。尽管前几天下了几场雨,但魁省北部仍有103处山火在肆虐。由于这些森林火灾产生的细微颗粒浓度太高,大蒙特利尔地区已发出烟雾警告。加拿大环境部也指出安省东北部和魁省东北部森林火灾产生的烟雾已返回该地区,导致空气质量再次恶化,预计将持续一整天,甚至可能持续到星期六。卫生部门则不断警告说,无论年龄大小,任何人都可能受到火灾烟雾的影响,建议在空气质量差的地区要呆在家里,多喝水,避免户外活动并关闭窗户,甚至关闭空气交换器,也尽量不要通过吸尘、油炸食物或燃烧蜡烛来增加室内空气污染。 明天哪里开门 哪里关门 7月1日是全国的公共假期,今年的国庆节正好赶在星期六,平时在周末开业的商家和店舖在当天可能关门,为此特意汇总了一下蒙特利尔哪些地方开门,哪些地方关门,以方便读者。 关门: 购物中心和大型超市; 大麻店SQDC; 联邦、魁北克和市政府的各级服务部门,如SAAQ; 许可证柜台(7 月 1 日至 3 日); 市法院(7月1日至3日); 加拿大邮政(7 月 1 日至 3 … Read more

参与,就是贡献

  2023年6月24日,排华法百年反思集会在国会山举行,参加活动的政要高唱加拿大国歌 摄影 / 独玉 七天记者 独玉 早在今年初计划2023年重大事件采访报道时,七天编辑部就想到了1923年颁布的排华法,今年到了百年的节点,应该做点儿什么。于是便定下做个专题、专刊,7月1号国庆节前刊发。 排华法是在192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应该说7月1号是加拿大的耻辱日,实施了这部臭名昭著的恶法,使得华裔成为唯一在长达24年时间里被拒绝入境的族裔,让这个国家蒙羞,让这个国家的历史有了污点。今年,在这部恶法颁布100周年之际,纪念也好,反思也罢,总要说点什么、做点什么,以表明态度,表明我们不是“哑裔”,表明我们对这块土地也有平等的权利,当然,也有相应的责任。 年初还想,7月1号国庆游行是个好时机,如果宣传到位,加拿大从东海岸到西海岸的民众可以在这一天发声。春节过后,关于排华法百年反思活动的各种形式渐渐开始浮出水面,各地民众在5月份纷纷举办座谈会、视频会议、展览等,以各种形式让民众了解100年前的历史真想。恶法在100年前的6月23号颁布,这一天,由参议员胡子修、胡元豹倡议,在参议院举行了一个牌匾揭幕仪式和反思活动。第二天,“二胡”倡议,大家在国会山集会,让华人的声音被更多的人听到。 渥太华和多伦多民众是最先开始进行活动准备的。渥太华华联会代表反思排华法活动组委会向有关机构申请了6月24日在国会山集会的许可,加拿大华人文化艺术团体联谊会总协调此次活动。 5月30日,蒙特利尔成立了624活动协调工作组,由华总会牵头组织人员,短短3周时间里,约500人报名。 6月 24日早上8点半,天上飘着零星小雨,满载着三台设备和两部照相机以及其他设备,七天记者一行从蒙特利尔出发,驶向渥太华国会山。 前天的计划还是乘坐蒙特利尔车队的一号车,由于还有两个人没有座位,于是我们决定自驾,把座位让出来。 周末的清晨,路上车辆不多,交通畅通。行驶了大约1小时,看到一辆大巴,想着可能会是蒙特利尔车队的某辆车,我们赶紧做好了拍摄准备,从左边的车道超过去,摄影师从副司机座位上打开车窗玻璃,回过头,大巴车司机冲我们招了招手,看遍了车身,也没看到车牌,就没拍。 过了一会儿,乘坐大巴车的同事问,刚才有一辆车超过我们,看着很像你们。这才知道刚才超过的的确是蒙特利尔车队的1号车,车牌被车长拿在手里,没有放到车前面。 大约10点45分,我们抵达目的地,车队总后勤车已经于10点抵达,9号车也赫然停在路边。随后其他车辆陆续抵达,大家相见甚欢,开始分发、领取午餐,合影留念。 拍摄完了抵达和领取午餐的画面,我们一行4人把车开到世贸中心楼下停好,在Sparks街吃了午餐。周末的街上很安静,除了七天记者一行4人,只有1-2个人路过。 快速吃完午餐,返回世贸中心停车场,拿了设备,前往国会山。 此时的国会山广场,大批集会人员尚未抵达。只有指挥部设立的两顶帐篷,主要任务是分发物料、设立救助站、安置音响设备,这些工作由渥太华的华人社团负责。先期抵达的多伦多华人社团义工们也在忙碌着。 记者们已经陆续在广场上支好了三脚架,七天设置了三个机位,一个在主席台正面的主机位,一个计划拍摄蒙特利尔华人的反打的机位,另一个机位设在会场外面,可以看到整个会场的情况。 参与拍摄采访的记者 摄影 / 独玉 12点半,各地群众陆续抵达,国会山草坪上开始热闹起来,唱歌的、跳舞的、拍照的、排练的、找朋友聊天的……蒙特利尔的手风琴、小提琴组合也在百年火焰池前拉起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人们纷纷围过来一起欢唱。 大约1点钟,大会的旗手、义工到位,这次活动的物料,包括证件、标语牌、义工文化衫、各种型号的大小国旗、旗杆、口号标语牌等,分别由渥太华和多伦多华社准备,按照各个城市参与人员的多少,事先备好,人员到了之后分头领取。 1点半,大会嘉宾入场。 渥太华、多伦多的社团分别演出了击鼓、武术、舞狮等精彩节目,小朋友们演唱了加拿大国歌。 参加演出的群众 摄影 / 独玉 胡子修参议员身穿一件白色的衬衣,打着领带,他在致辞中说:“团结就是力量!” 胡元豹参议员身穿一件粉红色衬衣,没有打领带,他的演讲充满了激情,他说:“昨天,我们纪念,今天,我们发声,明天和今后的每一天,我们行动!” 胡子修参议员致辞 摄影 / 独玉 员胡元豹参议员致辞 摄影 / 独玉 卸任参议员利德蕙发言 摄影 / 独玉 82岁的前联邦参议员利德蕙没有带助手,自己一人身背双肩包出席活动,她在致辞中说:请记住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投票权、平等权。71岁的联邦参议员Mary Jane McCallum是第一民族克里族的一名牙医,她代表第一民族上台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欢迎来到你的国会”。她说:“昨天在参议院,我为华人先辈的遭遇心碎。我想说自从华人的先民抵达这里,加拿大就是你们的家!就像原住民经常告诫自己的,我们有权在这儿,有权感到安全,有权发声!移民来到加拿大,不是馈赠,而是权利!作为原住民,7月1号,我们要给你们更紧紧的拥抱”。加拿大建国之初,曾经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对原住民实施了文化灭绝政策,而华人是加拿大历史上仅有的曾经在24年时间里被禁止入境的族裔,所以McCallum在发言时应该是“感同身受”。 联邦参议员Mary Jane McCallum致辞 摄影 … Read more

让历史告诫未来——写在加拿大“排华法”颁布百年之际

宏田的稿子配张图:6月24日,约3000华裔加拿大人在首都渥太华集会,反思排华法百年。参与活动的腰鼓队员们在国会山表演 摄影 / 独玉 七天评论员 宏田 今年是加拿大“排华法”颁布一百周年。对于这样痛苦且耻辱的日子,人们往往避之而唯恐不及,宁愿把它从记忆中抹掉,就像扔垃圾那样把它扔掉。但是,历史不会因为人们不愿提起而自动消失,如果忘掉那段不堪的历史,那场悲剧就有可能重新上演。 人在国内的时候,只知道白求恩的故事,对于早期华人在加拿大的历史则知之甚少。知道这些华人前辈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修建了横贯加拿大东西全境的漫长铁路,但并不清楚他们的遭遇。通过马克吐温的那句名言,知道了华人为修建美国铁路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但并不清楚加拿大华工的境遇。来到加拿大生活后,听说了一些华人被排挤的历史,知道了一些排华法的内容,深感震惊,很难想象这样的历史会发生在宽容温和的加拿大。但是这段历史的详细情况却一直无缘得以窥见全貌;有关这段历史的文艺作品,也没有听说。历史往往是胜利者书写的,因此,对于弱势群体的历史,总会有意无意地被人所忽略。 在排华法颁布百年之际,回首这段历史,于我依旧是一团迷雾,有着太多未解的问题,为此写了一首长诗《假如历史可以开口坦承—为早期加拿大华人的悲惨历史而作》,把自己的一些疑问写了出来。在写这首长诗的时候,心中逐渐涌现了一个强烈的念头,那就是希望在加拿大有这样一个博物馆,专门用来纪念在这里的华人的生活史、奋斗史。如果建设这样的博物馆条件还没有成熟,可以先建设一个“网上博物馆”,让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不至于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有机会了解加拿大华人的生活和历史。 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不应忘记华人前辈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同样也不应忘记他们在困难与厄运面前的勇敢、坚韧、智慧。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超常的智慧,强健的体魄,在那样艰苦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下,他们很难完成那样艰巨的修建铁路的任务。同样,在陌生的环境里,在种种非难面前,他们也很难坚持和生存下来。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形,不能不为之动容。如果说唐人街为后来华人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那么,早期华人的拼搏和智慧,则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当我们将来在建设博物馆的时候,这一主题应该被重视。 在加拿大生活的原居民以及其他少数族裔,都有被歧视、被排挤的经历,华人所遭受的种种不公正待遇是其中的一部分。把华人的遭遇作为加拿大种种不公的一部分,把华人的愤怒和反抗作为反对种族歧视,保护人权和自由这一历史潮流的一部分,而不是把它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看待,会引起更多人的同情和反思。以公开的法律形式来排挤、压迫某一个种族,大概只有华人有这种“特殊的待遇”。把这一历史告诉其他族裔的人们,有助于让所有的人都了解早期华人的这段遭遇,引起更广泛的同情和警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在加拿大发生。 历史上,无论是从中国贩运劳工来加拿大修建铁路,还是制定法律剥夺华工的人权和自由,或多或少都是当时的加拿大人模仿美国的结果。华工在加拿大遭受的困苦和受到的迫害,都是这种盲目跟风所结下的恶果。现在,因为盲目跟随美国的政策,对中国的仇视已经成为加拿大政坛的“政治正确”,并逐渐向民间漫溢。在加中关系降到历史低点,甚至比美中关系还要糟糕的时刻,出于政治原因对在加华人的无端猜疑和打压,为新的针对华人的“种族仇恨病毒”的肆虐铺设了温床。在百年反思之时,研究和重温美国对华政策对于加拿大对华政策的影响,可以帮助一些加拿大“反华人士”反省自己,学会独立思考和行事,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回顾历史,记取教训,汲取营养,让历史滋养现在,告诫未来,让我们的后代和所有的加拿大人一起消除“种族偏见”带来的猜疑,避免“种族歧视”带来的痛苦,免除“种族仇恨”带来的恐惧,是这次百年反思的意义所在,也是每个人肩负的责任。(2023年6月18日于涟漪池畔)  

历史不可遗忘 丑剧岂容重演

6月24日,约3000华裔加拿大人在首都渥太华集会,反思排华法百年。参与活动的部分蒙特利尔民众在国会山草坪上合影 摄影 / 独玉 步虚 今年是加拿大《排华法》出台100周年。 1923年7月1日,加拿大政府推出了一项新的、旨在阻止华人入境的《华人移民法》(Chinese Immigration Act),俗称“排华法”(Chinese Exclusion Act)。这是加拿大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一次系统性、特指性种族歧视立法,是自1885年《华人移民法》以来加拿大各种专门针对华人的歧视性、排斥性法令、政策和措施的延续和扩展,其内容除了严格阻止华人入境加拿大之外,还包括对在加华人征收人头税、剥夺华人的政治投票权、禁止华人担任公职以及在教育、就业、交往、婚姻、出行等方面的其他举措。“排华法”生效后,几乎所有华人都无法入境加拿大,包括已经在加华人的配偶和子女。另外,所有在加华人都必须到政府登记并随身携带附有照片的身份证件,否则将面临罚款、拘禁或驱逐出境的惩处。此类规定仅限于华人,而且是加拿大政府在和平时期唯一一次针对外来移民群体而特别颁布的规定。“排华法”于1947年5月14日被正式废除,但对于华人移民加拿大依然有着诸多限制,直至1971年加拿大联邦开始实行“多元文化政策”,所有制度性种族歧视才被完全终止。 在“排华法”严格实施长达24年的时间里,被允许入境加拿大的华人不到50人。而影响更为普遍和深远的是,该法的出台给当时加拿大普遍存在的仇忌、憎厌、羞辱、侵害华人及华人利益的言论和行为披上了合法化外衣,它让在加华人自此过上了骨肉分离、亲缘隔绝、孤苦无依,且四处遭受歧视、终日担惊受怕、倍感屈抑不伸的生活。“百般刑辱何可堪”,“此等苦楚向谁讲”。今天的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忘记华人先辈们切身经历的这一段耻辱遭遇。 华人是最早移居加拿大的亚裔族群之一。在1880至1885年其间,大批华人被招募来加拿大参与“太平洋铁路”的建设。这条铁路横贯北美大陆,把加拿大东西部连在了一起,为加拿大联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铺设了支撑。可以这么说,没有太平洋铁路就没有加拿大当年的西部大开发,就没有完整统一的加拿大联邦,更不会形成今天加拿大所具有的“从海洋到海洋”的国家领土规模和国家发展空间。在铁路铺建的整个过程中,特别是在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极高、施工任务极其繁重,而施工方式和手段十分简单危险的路段铺建中,是华人劳工作为建设主力,为项目的完工做出了特殊而巨大的贡献。 回顾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铺建过程,今天的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忘记:在这条已成为加拿大重大国家记忆和宝贵历史遗存一部分的铁路上,每一颗道钉都粘带有华人劳工的伤损,每一根枕木都渗透了华人劳工的血汗,每一英里道基下都掩存着一位华人劳工的尸魂。 1885年11月,“太平洋铁路”铺建完工。随之而来的是,包括华人在内的大量劳工涌入一些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和低端行业市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移民其中包括大量欧洲移民来到加拿大定居,原本劳动力短缺、行业发展不充分的局面一变而呈现出充满竞比、争较的情势。随着劳动力市场和低端行业市场竞争情势的日益加剧,任劳任怨、俭朴殷勤,习惯于安分守己,不随意惹事挑事,或凭体力埋头苦干、或靠本事创置经营的华人却无端招来了一些人的另眼关注。在这种特别“关注”引来的不寻常反应中,华人群体成为了劳动力竞争和行业竞争的替罪羊,甚至成为了整个社会“最不受欢迎的外来者”。于是,便有了“排华法”以及各项限华、禁华、排华政策和措施的颁布和实施。 表面上看,以系统性、特指性禁阻、排斥、歧视华裔群体为核心内容的“排华法”之所以能顺利出台并被严格实施,同华人劳工与白人劳工、华人业主与白人业主之间的竞争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实际上,在这些直接关系的背后有着更为深层的原因,其中起主导和推动作用的有:1)加拿大国内政治需要及相关舆论操弄;2)与美国社会的政治和文化联动。 真实的加拿大历史叙事告诉我们,1923年排华法案自提出到最终获得通过都与保守主义政治理念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日益盛行有着深层次的关系。为了满足某些资本势力的需求,同时更是基于自身的党派立场——以族群区隔为基准的抑外、排外政治主张,在加拿大联邦中的一些地区,其中特别是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一些政治人物利用各种场合和手段,刻意编制和四处散播旨在丑化、黑化、妖魔化亚裔群体的各类信息,煽惑和鼓动社会上的反亚裔情绪和意识,试图通过民粹化社会舆论,强势影响政府通过法令来限制和阻止亚裔(主要是华裔)移民,以彰显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念和社会价值取向。而当时执政的加拿大联邦自由党,为了维系自身的执政地位,为了新生脆弱的联邦体制的完整与稳定,同时更是为了迎合资本政治集团和民粹性社会舆论的现实需要,与保守势力沆瀣一气,顺利让排华法案在国会获得了通过。 至于同美国社会的政治和文化联动,情况则更加明显,其影响也更为深沉持久。在立国之初的一段时间里,加拿大与其南面邻居美国各自为了自身主权利益的维护或扩张,始终处于一种彼此抵触、相互防范的关系之中。然而,在应对他们心目中的“外来威胁”“异类挑战”时,属于同一文明种群的两国社会主体力量却表现出了一种本能性的一体联动态势。在1907由温哥华市长亲自带领、有现役军人直接参与的群体性暴力排华、排亚裔事件中,所有参与者的头上都绑着写有“为了一个白人的加拿大”(For a White Canada)的布带。事件策划和组织者为加拿大的“反亚裔联盟”(Asiatic Exclusion League),这是一个与美国起初的“反日韩联盟” (Japanese and Korean Exclusion League),即后来的“反亚裔联盟”紧密关联互动的白人至上主义团体。该团体的规模和能量在“暴力排华事件”之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并且为1923年排华法的顺利通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20世纪前几十年里,加拿大境内各类不同形式和规模的仇外、排外事件屡屡发生。在这一过程中,以“反亚裔联盟”为代表的加拿大排华势力亦步亦趋地追随美国,在组织形式和意识形态上深受美国的影响并与其结成了具有浓烈民粹色彩和明显种族主义特征的价值联盟。在他们的意识中,华人劳工“有诸多的恶习和偏见”,他们在生活上“不可能接受建立在基督教基础之上的伦理道德标准”。“在非洲的若干地区,智力的标准比较低,但是道德的标准比较高,就是说,他们是比较诚实的。”而“中国人并不比非洲种族优秀,他们比上帝所创造的任何种族都要低劣。再没有像中国人这样低劣的了。”“如果他们像非洲一样没有文明,那还要好些”。而他们(中国人)“却已经达到了四千年的罪恶的顶点,达到了一种文明……的罪恶的顶点。”中国人“与白种人相比是一种劣等种族,是一种不同类型、不同文明的种族,……两个种族不可能在平等的条件下一起生活而不混合起来,因为大自然已经在肤色和气味方面打下了它的标记。” 系统性地、特指性地歧视、仇视、伤诋和排斥亚裔、华裔,是北美历史天空中曾经笼罩过的一团有害阴霾,是加拿大国家发展过程中曾经上演过的一幕卑劣丑剧。然而,在“排华法”于 1947年被废止、1971年“多元文化政策”开始实行几十年后的今天,与美国多重纽结、一体联动的加拿大的上空却再一次或明或暗地浮动起了一重又一重似曾相识的阴云。重重阴云之下,历史上曾经卑劣登台的系统性、特指性排华丑剧是否有可能在今天的加拿大重新上演?这是一个必须引起人们高度警惕和认真对待的大问题。 在刚刚过去的5月15日,面对“反亚裔种族主义令人震惊的上升”这一事实,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就“排华法”100周年发布了声明。他指出:1923年的“排华法”“是加拿大历史上的黑暗时刻,至今仍有深远的影响。”我们确认“加拿大华裔社区对塑造我们国家构成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从1800年代后期开始,许多华人移民来到加拿大,冒着生命危险和牺牲自己的生命帮助建造了横贯加拿大的太平洋铁路,……华裔加拿大人为我们的国家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加拿大各地的华人塑造了我国的历史,并继续使这个国家变得更美好。”“多元是加拿大的力量所在。” “在我们遗憾地反思‘排华法’的耻辱遗产之际,我们再次承诺要从过去的错误中汲取教训,以便今天做得更好。携手共进,我们将共同抗击反亚裔的种族主义和所有形式的不包容、仇恨和歧视,为子孙后代营造一个更强劲、更包容、更公平的加拿大。” 国家公平正义是国家正当性和国家凝聚力的基本条件。多族裔多文化平等友好共存是移民国家社会运行良好的典型表现。从特鲁多总理的上述声明中,人们不难看出:首先,基于起码的国家公义,政府明确了加拿大华人为加拿大国家构成和建设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以及历史上所遭受的不公;其次,遵循加拿大特有的社会理念,政府强调了多元文化和多族裔存在的力量以及“包容”和“公平”的意义。与此同时,从特鲁多总理的声明中,人们还可以感受到一种对现实规定和现实力量的把握和重视。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一百年来,华人在加拿大国家经济结构和社会构成中的分量已经发生了粲然可观的变化;今天,华人自身的力量以及华人整体可以获得和依靠的力量不容低估,其相较于百年前的力量及其现实影响和规定作用,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时代正在前进,世界已然改变。在加拿大“排华法”出台100周年的今时今世,面对整个北美上空若隐若现、时明时暗的反华、排华阴云,我们可以,同时也应该立足于国家公义、社会理念和现实规定,理直气壮地对我们自己、对整个社会大声地说出:耻辱的仇外历史不可遗忘,卑劣的排华丑剧岂容重演。2023-06-25

站在历史的节点上

6月24日,3000华人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国会山集会,反思排华法百年,反对种族歧视。集会结束后,部分参与者合影。 摄影 / 余瑞冬 七天记者 颜宏 一百年前的7月1日,臭名昭著的《华人移民法》(Loi de l’immigration chinoise),也就是俗称的“排华法案”被加拿大国会正式通过生效,开启了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针对华人的种族歧视政策。2023年6月24日,在这部臭名昭著的恶法颁布100 周年之际,来自加拿大东海岸的哈利法克斯到西海岸的温哥华等主要城市的近3000华人齐聚首都渥太华,在国会山广场举行大型集会,共同回顾和反思加拿大这段暗黑的历史,和与会的加拿大三级政府代表一起发出华人的声音:历史不容忘记,历史更不能重演! 历史不容忘记 据史料记载,有规模的华人移民北美大陆始于19世纪中叶的淘金热。1858年,现在的卑诗省(当时加拿大联邦尚未成立)境内菲沙(Fraser River)河流域发现了金矿。吸引世界各地的淘金者涌入,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华人。有的是早就在美国加州淘金的华人,有的是为逃避清末战乱频繁、生活贫困直接从中国广东过来的。华人在那里扎根、繁衍,形成了一定的规模。1871年,加拿大联邦成立四年后,卑诗省在美国和加拿大之间最终选择了加拿大,成为加拿大的一个省,条件之一是修建一条横贯加拿大东西的铁路——太平洋铁路(Canadian Pacific Railway)。因华工在美国修建中央太平洋铁路时表现优异,加拿大也倾向于雇佣华人,前后有约17,000名华人参与了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修建。1885年铁路修到BC省境内最后一段时,还有约9,000名华工留在工地上,其他有去世的,有随着铁路散居到加拿大各地的。随着铁路修建临近完工和金矿的日益枯竭,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凸显,各地出现失业大潮。而华人与白人以及来自欧洲国家的移民在工作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华人与生俱来的吃苦耐劳、聪明勇敢、不计较报酬、忍辱负重等美德让处于竞争下风的欧洲白人劳工不满,而由白人主导话语权的报刊杂志则逐渐形成对华人的刻板叙述模式,描绘中国是一个软弱落后的国家,居民永远不可能像白人一样生活,是不文明和不开化的群体,具体表现如华人生活环境肮脏,不爱清洁,容易染病;华工好斗,动辄群殴,造成死伤;华人好赌,甚至设局赚钱,从而引发各种争端……尽管这些报道确有其事,但只是成千上万华工中的个别现象,但在英语媒体的不断渲染下,基于种族傲慢和现实焦虑,于是在民间形成了对华人的敌意,为之后的种族歧视打开了方便之门。面对不公正的待遇和歧视,百多年前的华人忍让、安静、以德报怨,有礼貌、有节制地对待所有的人,包括施暴的人,这进一步助长了民间的欺负华人的气氛。 其实在太平洋铁路修建的过程中,围绕用人和工资等一系列劳动力市场问题,白人劳工组织曾向获得联邦政府批准的华工雇佣商和华工群体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歧视性舆论攻势,并对当地的政客施加压力,要求省级和联邦政府制定限制华人活动甚至禁止入境的政策。白人劳工组织发起一波波排华攻势,加上政客的推波助澜,导致加拿大的华人不仅被排斥在城市边缘或相对孤立的环境中,形成一个个自保的唐人街,还被剥夺了基本政治权利,成为“政治贱民”。1875,英女王批准了剥夺印第安人和华人投票权的法案,开启了华人在加拿大遭到系统性歧视的时代,为未来对华人实施“人头税”和“排华法案”等迫害行径创造了法律和社会基础。而当时已难以自保的清政府混乱无能,既无力也无意保护海外华人的利益,更无法对美国、加拿大的对外政策施加任何影响,排华浪潮最终以立法形式被确立,给几代华人乃至整个社群的身、心、灵带来严重、复杂而深沉的折磨以及各个层面的负面影响。 100多年后的今天,华人的祖籍国已经不是那个衰败、软弱的清政府,而是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但在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新一轮的排华浪潮正在重新上演。依然是熟悉的三步曲:竞争不过有怨气、媒体带节奏、政治势力无情利用。在新形势下掀起一波又一波反华攻势不再是劳工组织,而是党争中的政客、暗通款曲的情报局匿名爆料者以及追逐腥臭的不良媒体。 其实自从中美关系紧张以来,一直为美国马首是瞻的加拿大也从2018年12月遵从美国的指令扣押孟晚舟开始与中国交恶。而加拿大最大的日报、保守派大本营的《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及其旗下的“环球新闻”(Global News)始终对中国充满敌意,报道的内容几乎全是负面的,从香港的暴乱到新冠病毒疫情;从芬太尼到中国对所谓民主人士的压制;再到华为、台湾、南海、西藏、新疆等等一系列西方媒体炮制的涉华议题上指责、批判和抹黑中国。而从去年以来,更是根据一些所谓的加拿大安全情报局的秘密文件或匿名消息人士的说法不断炒作中国干涉大选,直接导致了加拿大和中国互相驱逐一名外交官的严重后果,更是掀起新一轮的污名化华人舆论战,为新时代的“排华法案”出台做准备。 历史不会重演 可惜这些无法解决内部问题,只会找替罪羊甩锅的反华政客和媒体似乎忘了,今天在加拿大的华人已经不是100多年前那些逆来顺受、语言不通、没有政治权利的二等公民,而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行各业精英辈出的族裔。比如,倡议这次国会山大型集会的胡子修、胡元豹两位参议员,到场助威并发表讲话的政要,除了第一民族参议员Mary Jane McCallum,还有加拿大第一位华裔女参议员、推动设立亚裔文化月的利德蕙(Vivienne Poy),联邦众议员陈圣源,安省省议员柯文彬,安省万锦市副市长陈国治、安省列治文山市市议员崔冰辉等,以及数不清的私营企业老板、青年专业人士、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和普普通通的打工人等等。 在加拿大华裔社区短短100多年历史中,2023年6月24日的这次超大型集会注定将载入史册。来自多伦多、渥太华、蒙特利尔、温哥华和其他多个地区的华裔加拿大人共同行动,汇聚在加拿大首都国会山广场,反思加拿大历史的黑暗时刻,强调华人对加拿大的巨大贡献,同时用文化表演的方式展示灿烂的中华文化。这场集会不仅发出了广大华人的心声,体现出团结的巨大力量,还让以选票为王的加拿大政客不敢忽视这股力量。联邦总理特鲁多虽没有出席,但委托自由党议员Chandra Arya带来了书面致辞。他在信中指出,加拿大的华人社区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但现实并非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必须继续抗击反亚裔种族主义、暴力和仇恨。这次活动创造了一个机会,让所有人反思加拿大华裔对加拿大历史和繁荣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并更新对过去的错误认识,努力建设一个更强大、更包容、更公正的加拿大,造福未来和后代。 6月24日国会山大型集会上特鲁多总理的书面致辞 早在5月15日,在排华法被废除(1947年5月14日)纪念日的第二天,特鲁多也曾发表声明重申“这是加拿大历史上的黑暗时刻,至今仍有深远的影响。”并强调华人在加拿大的国家建设中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再次承诺要从过去的错误中汲取教训,警惕沉渣泛起的针对亚裔新种族主义,共同反击种族主义、排斥、仇恨和歧视言行,为后世留下一个更公平、包容的加拿大。联邦政府还在5月31日宣布将这一排斥华人移民的事件列为具有国家历史意义的事件,供后代缅怀和反思。 一贯以反华为己任以谋求自身利益的联邦保守党及其新党领Pierre Poilievre也在看到华人社区的力量后发表声明称“政府背板了修建太平洋铁路时数千名经常在恶劣条件下辛勤工作的华工,今天的加拿大人对历史上这段黑暗的篇章深感羞愧,在这个道歉并纪念排华法百周年的时刻,向那些受到冤屈、建设我们国家的人表示感谢和敬意”。6月23日,联邦参议院举行官方活动,反思排华法。加拿大总督玛丽·西蒙(Mary Simon)亲自参与政府为“排华法”百年制作的纪念牌匾揭幕仪式。加拿大政府将1923-1947这24年的禁止华人入境加拿大的历史,永久铭刻在纪念牌匾上,供后人铭记。而所有这些官方态度的背后是全国180万华人显示出的力量,让这些政客不管是真心还是表面都得做做样子。 华人要行动 纵观历史,当政客们为了选票、政治利益、政党利益等迎合极端民粹主义者和目前的意识形态之争,拿华人问题做文章,把反华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时,华人已经无路可退。无论是所谓的外国势力干涉加拿大大选、内政,还是中国在加拿大设立秘密警察局,以及正在走立法程序的模糊不清的所谓外国影响力登记法,都不能不让人担心历史重演。而华人再也不会像以前那般逆来顺受,而是要团结起来发出自己的声音,才能让霸凌者有所收敛,这是对加拿大人权宪章的捍卫,更是对加拿大社会的贡献。因为只有全体加拿大人都能人人平等、不担心由于族裔、肤色或祖籍国而受到歧视、不害怕被不良媒体随意污名化,加拿大才能保持其多元文化的基本价值观,才能和谐昌盛。 前一阶段保守党和部分在2021年选举中落选议员不从自己身上或所在政党找原因,反而大肆宣传自己的败选与中国施加的影响有关,坚称有人、有组织地对其抹黑,呼吁政府对大选中的外国影响以及安全部门的应对措施进行公开调查。于是在保守党、保守派媒体以及对华强硬势力的推动和炒作下,“外国干涉加拿大大选”的话题越炒越热,最终演变成为直接点名董晗鹏、柯文彬、陈国治等三级华裔民选官员,认为他们当选及其工作与中国有关,指责他们对加拿大“不忠诚”。面对这些不实之言,他们没有沉默,为维护自己的尊严,纷纷拿起法律武器起诉情报机构、媒体以及记者,要求这些无良媒体及媒体人道歉、赔偿。不断“爆料”的记者Sam Cooper迫于压力从《环球邮报》辞职,也没人敢再用他,只能成为自由职业者。 6月24日的集会只是开始,正如参议员胡元豹在演讲中指出的,昨天是纪念日,今天是发声日,明天以及之后的每一天,大家都必须采取行动,确保加拿大华人,加拿大亚裔,所有少数族裔加拿大人不受任何现代形式的排斥。 站在历史的节点上,华裔需要行动!  

【成都大运纪事】首趟“大运号——成都都市圈旅游主题列车”上线运营

中新网成都6月29日电 (记者 王鹏)29日上午,首趟“大运号——成都都市圈旅游主题列车”C3346次从成都东站开往雅安站,正式上线运营。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即将在成都举办,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动铁路部门开行“大运号——成都都市圈旅游主题列车”,将体育文化与巴蜀文化、熊猫文化等四川特色文化元素相结合,让乘客在旅行中同步感受浓厚的大运会氛围和四川文化魅力。 首发列车上的川剧变脸表演吸引了许多乘客。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记者在现场看到,C3346次列车车身换上了大运会主题装饰,车厢内设置了车门贴、行李架装饰贴、小桌贴、头巾片等氛围物料和创意合影打卡点,色彩鲜明、活力四射,彰显出成都青春靓丽的迎大运风采,营造出浓厚的大运会氛围。 成都车站东客运车间副主任游佳告诉记者,此次共有两组“大运号——成都都市圈旅游主题列车”,分别在成渝高铁和成都市域环线亮相运行,计划开行1个月。其中在成渝高铁往返的主题列车包含G8602、G8605、G8612、G8615、G8622、G8673、G8674、G8635共8趟列车;在成都市域环线铁路运行的主题列车在成都东站、雅安、彭州、青城山等地往返。2列“大运号”主题列车预计将覆盖客流量超20万人次。 首趟“大运号——成都都市圈旅游主题列车”停靠站台。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C3346次列车长刘波介绍,“大运号——成都都市圈旅游主题列车”开行线路涉及雅安、大邑、彭州、崇州、蒲江、青城山、都江堰、邛崃等地,将给乘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让更多市民能够感受到大运会的浓厚氛围和成都的文化魅力。 首发列车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变脸传承人现场演绎,吸引了许多乘客。列车上还准备了大熊猫文创产品、成都文旅宣传资料等。

【成都大运纪事】成都见缝插绿 建成“口袋公园”600余个

中新网成都6月29日电 (记者 贺劭清)记者29日从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目前,成都已建成“口袋公园”600余个,总面积达380余万平方米,今年还将新改扩建“口袋公园”60个。 新闻发布会现场。 安源 摄 据了解,为迎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简称“成都大运会”),成都因地制宜、见缝插绿,高标准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将城区原本闲置的零星地块,打造成为满足市民需求的开敞空间,城市总体风貌和市民居住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提升。 成都“口袋公园”满足市民全龄友好需求。成都充分考虑“口袋公园”周边社区群众的年龄结构,科学配置基础设施,设置文化墙、健身器材、儿童游乐、夜间照明等设施,融入适老适小、体育运动等理念,带动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如成都龙泉驿区青台山“口袋公园”秉持“低碳环保、儿童友好”理念,采用原木等天然材料,为儿童提供亲近自然的游戏空间,将趣味玩法与运动体验融为一体;位于成都青羊区苏坡乡的同瑞园,设置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健身器材,将老旧社区空间打造成周边小区老年群体喜爱的“健身+娱乐”生态空间。 成都鼓励社会企业、街道社区等多方力量参与“口袋公园”建设,吸引更多单位、个人参与共建共治。通过问卷调查、投票等方式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建议,统筹市民需求和实际情况,将群众意见纳入“口袋公园”设计方案,实现普惠共享。如成都金牛区茶店子街道的育德路社区“口袋公园”,在改造时邀请有设计经验的居民参与规划,联合周边小区物业和辖区企业建立共同维护机制,实现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 成都大运会即将召开,“小而美”的城市“口袋公园”将作为一道独特的靓丽风景线,给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感受,同时也给广大市民带来更多家门口的“诗和远方”,让“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成为生活中的幸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