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文化视野(5月2日)

【芬芳文苑】 水流千遭归大海(9) 洪田 孔子可以容纳任何宗教,但并非任何宗教都能够容纳孔子的思想。孔子所提倡的中庸宽恕的思想,是某些唯我独尊,偏执狭隘的宗教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人们如果依旧祭祀祖先,崇拜天地,崇拜关公、土地爷等等不同的神灵,很难接受一神教的思想。因此,把孔子及其所宣扬的儒家思想摧毁,无形中成为了某些宗教徒的“义务”。“太平天国运动”直接以宗教的名义开展,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中国普通百姓自发形成的“义和团运动”,是保护本土文化的一种本能反应。从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所写的孙中山先生的传记中得知,孙中山先生年轻时不顾家庭强烈反对成为了基督教徒。宗教信仰对他有着怎样的影响?迄今还无人研究探讨。他早年和他的父母、哥哥在对待入教态度上的冲突,反应出那个时代不同文化的冲突。 对孔子极力打压的还有近代的知识分子。在他们看来,孔子是科学的敌人,是民主的敌人,是现代化的敌人,……总之,是一切新生事物的敌人,是必须要打倒的。 一个学习了孔子思想的人就不能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了吗?孔子偏注于社会学的研究和传播,和自然科学的治学方法不完全相同,但并不妨碍自然科学知识的探讨和应用。假如孔子生活在现代,以他的好学精神,一定会花些精力来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孔子的思想不但不会妨碍科学家的探索,而且会让科学家有一份社会责任感,能够明辨是非,有所为,有所不为。 孔子强调领导和下属要各担其责,强调上级要爱护、礼待下级,下级要尊重和忠诚于上级,这和民主有冲突吗? 现代化难道就不需要道德了吗? 现代社会难道就可以离开和谐共处了吗?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没有必要担当那么多骂名的。孔子从来没有声称自己是不可怀疑的“神”,从来没有声称自己的主张是上帝的“神授”而不可更改。孔子的思想来自于对以前社会经验的总结,是对历史的有选择地继承,后世的人们把他的思想曲解和固化,忘却了他的治学方法和思辨方法,并不是孔子本身的责任,更不是孔子个人的过错。 因为宗教原因去反对孔子,没有被宗教洗脑的人们还可以保持清醒的判断。利用政治的原因去反对孔子,在政治上保持中立的人们还可以保持清醒的判断。利用科学的借口去反对孔子,没有把科学当作教条的人们还可以进行甄别。但当三箭齐发的时候,能够保持清醒头脑的又会有几人? 孔子在近代遭受了太多的骂名,受到了太多的冤屈,但岁月总会洗刷这些无谓的骂名和冤屈的。当年有人诋毁孔子,孔子的学生子贡听说后回答道: “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子贡的这番评论,于今依然适用,将来也依旧适用。(未完待续)(2020年4月)   【鹏翔万里】 缠主任 贺鹏 那天,招待几个外地来的客人,金总主持了一圈之后,就把酒司令交给了蔡总监,让蔡总监一定要把客人喝好。 蔡总监扭头瞅了一眼缠主任,缠主任和坐在他旁边的客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对金总让蔡总监做酒司令没有一点反应,蔡总监便站起来举起酒杯敬大家,连敬三四杯后,大家就有点晕晕乎乎、说话也颠三倒四了,缠主任突然探过身子对蔡总监悄悄说,给他们找几位小姐吧。 这? 听我的,去找吧! 尽管蔡总监并不善于干这些事情,但在金总即将出任集团常务副总、他和缠主任谁来接替金总的关键时刻,蔡总监不能拒绝缠主任的任何提议,他只想平平稳稳度过这最关键的几天。 蔡总监和缠主任都是金总的左膀右臂,缠主任是办公室主任,群众基础比蔡总监好,而蔡总监一直搞业务,一年四季都在外面,没有想到,金总在接班人选的问题上,却向集团推荐了蔡总监,刚才移交酒司令的行为就已经向客人传递了这个信号。 找小姐这类事情,蔡总监是不擅长的,他根本不知道到哪里去找,好在酒店六层有一个KTV,服务员帮忙打了电话,几位金色波浪长发的小姐不大一会儿就飘了进来。 缠主任突然从餐桌上拿起手机放在耳朵旁,声音不是很大,但饭桌上的人几乎都能听得见,说好好好,我马上就回公司。 随后就和大家一一告别,说公司有点急事,先告辞。 客人不依不饶,让他再喝一杯才能走,缠主任也没有推让,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说大家一定吃好、喝好、玩好。 蔡总监见缠主任走了,他也借故退出了包间,信步走到宾馆外面,但此时此刻该到哪里去呢?去公司吧,早下班了,也没有什么可做的事情;回家吧,金总和客人还在里面,也不合适;正在犹豫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警报声由远而近,尖利刺耳的汽车刹车声过后,两辆闪烁着警灯的警车便停在了酒店的门口,几个警察从车上跳下,迅速进入酒店。 蔡总监盯着警车顶部随着“滴呜滴呜”的警报声一闪一闪的警灯,突然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他站在距离警车不远的一个空地方,偷偷观望。不大一会儿,警察就押着几个人从酒店出来了—— 蔡总监一看,坏了!被警察押的那几个人竟然是金总和公司的客人,还有刚进去的那几个金发小姐。 蔡总监二话没说就跑了过去,那个高个子警察一伸胳膊挡住了他,金总两眼盯着蔡总监什么话也没能说出来,就被警察一把推上了警车。 蔡总监被吓傻了,警车开走大概有四五分钟之后,才逐渐清醒过来,慌慌张张掏出手机按了缠主任的电话号码,缠主任却关机了。 蔡总监急忙跳上一辆出租车,直奔派出所。 到了派出所,别说见到金总和办案民警了,就连派出所的大门都进不去。蔡总监只好坐在派出所门口等,心想等到第二天上班,总该让进去吧?快到12点的时候,金总他们几个人就因为没有形成任何事实被放了出来,客人恼羞成怒,合作的项目也不谈了,一甩手连夜离开了丰州。 第二天一早,蔡总监去了公司,缠主任已经到了,公司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议论金总嫖娼被公安局抓的事情,看见蔡总监,员工们的眼神都是怪怪的…… 金总上班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把蔡总监叫到他的办公室,问谁给找的小姐? 蔡总监说,我找的! 金总一听,愤怒地用手指着蔡总监的鼻子,很长时间说不出一句话来,蔡总监看着金总的样子,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大脑瞬间一片空白,当时的场景一点都记不起来了,只记得最后金总对着他大声咆哮,让他滚—— 蔡总监给金总找小姐和金总嫖娼被抓的事,一天的功夫就在社会上传得沸沸扬扬,金总一直黑着个脸,不和蔡总监说话,和蔡总监说话的时候,还是第二天他签发了人事调动文件后,只对蔡总监淡淡地说了一句,你怎么这么着急呢? 蔡总监被金总调到公司的职工食堂当了采购员。很快,金总也因为嫖娼事件,不仅到集团担任常务副总的事情泡了汤,连公司总经理的职务也被免了。 缠主任接替金总,成为公司新的总经理。   【种玉蓝田】 开往春天的动车 蓝狐 几天前,乘坐动车从北国的沈城赶往京城。一路上,我用心观赏到了一朵花的开放过程,那份细腻,那种绵密,还有蕴涵其间的神妙,真的叫人好个惊喜,好生感慨。 由于北方的春天来得晚,我上路的时候,家乡的花儿还大多都待字闺中。虽然也有性子急的,但也只是悄悄地探出头来,羞于绽放。这样一来,我透过车窗看到的花木,自然还多是消瘦的枝干。随行的同伴见我意兴阑珊,开始安慰我说:“别打蔫了,春风一吹,花就开了!”我淡淡地笑笑,随即将脸颊贴在尚有凉意的窗镜上,希冀着暖风劲吹,百花争妍。 列车开出不久,窗外的景致忽而变得软了,原本还是孤寂的枝干上,渐渐地有了萌动的影子,争妍的迹象。那些隐含心事的花芽,俨然像是从上一个窗口抽丝刺绣一般,眨眼间便跳入了眼帘,以至豁然间便磨蚀掉了冬季残留下的花木的棱角,立时显得含蓄了许多,生动了许多。面对此状,原本冷漠的我,不禁悄然地解开了袖口上的衣扣,一任心绪的暖流从容流淌起来。 列车继续往南。窗外的原野宽广了起来,原野上到处可以看到忙于春播的人们,和他们身旁那挂满枝头的花蕾。那些花蕾,简直就是从刚刚经过的地域那里吐纳而出的一般,即刻便储满了整个视野,叫人再不忍转移视线。朋友劝我:“喂,越走,春天就会越灿烂,你可千万别看花了眼啊!”我眯起眼睛不出声地笑,一笑笑到了山海关。 来自中原的暖,显然比北国更亲近春天。自然,这里的花事注定要比它的上一站又繁盛了许多,饱满了许多。你看,那是桃花,那是梨花,那是李花,还有那儿……那么多叫不上名字的花儿,他们一路追赶着春天的脚步,开始争先恐后地捧出了花瓣,吐出了花蕊,唱出了热恋!我自然也难掩心头的喜悦,一边脱去了明显感到闷热的外衣,一边深深地把那花海的气息吸入到心海之上,继而由衷地发出了啧啧的赞叹—— 我赞叹祖国地域的辽阔,她让我一路奔行仍还在她的心窝。 我赞叹改革春风的迅捷,她让我在眨眼之间便领略了穿越。 我赞叹花开芬芳的精确,她让我在快速转换的窗口看清了次第绽放的细节。 我不禁闭上眼睛,开始逐一地回想刚刚走过的行程:这一站是花枝,这一站是花芽,这一站是花蕾,这一站是花瓣,这一站是花蕊,这一站是花海……从我的始发站到我的终点站,动车疾行了五小时,窗外的景致也连续变换了五小时,而假如我把这五小时浓缩成五秒,把一路上看到的花枝、花芽、花蕾、花瓣还有花蕊快速地加以衔接,我看到的自然就是一朵花开的过程,一个崭新春天倾情盛放的动人时刻! … Read more

七天科技博览(4月26日)

【本期导读】 中药是安慰剂还是特效药? 世卫组织:尚无证据表明新冠抗体可使人免受“二次感染” 李兰娟新发论文:找到新冠病毒19个致病性新突变! 新冠疫苗九月或有望紧急使用 德国顶尖病毒学家:“新冠病毒源自实验室”极不可信 中美科学家绘出迄今最精确银河系结构图   中药是安慰剂还是特效药? 4月24日,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在“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作用与传承创新发展”研讨会上第一次详细介绍了在金银潭医院、东西湖方舱医院、将军路街卫生院开展的中药临床试验情况。会后,他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回应了外界对中医药在此次抗疫治疗中的种种质疑。 《中国科学报》:我们都知道中医是因人施治的,给大规模人群用一样的方子可行吗? 黄璐琦: 《素问》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对普遍的症状和证候相似性,是可以研制出核心方的。 我们拿出化湿败毒方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只有核心方才能做严格的随机对照实验,在临床试验中,对人群的干预因素比较单一,对照才有可比性,结论更能令人信服。 《中国科学报》:要验证中医药对治疗新冠肺炎是否有效,在临床循证评价中,到底需要何种等级的证据?有观点指出,药物都必须通过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才能被认为真正有效。 黄璐琦: 你可以看到,在我们分享的这些临床研究案例中,有随机对照开放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以及回顾性的队列研究,其中样本量有多有少。这些不同类型的临床试验得出的证据等级是不一样的,但这些临床证据是可靠真实的。 很多人认为,药物都必须通过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才能被认为有效,这是不准确的。以随机、对照、双盲为特征的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确是检验创新治疗方法安全有效性的金标准。如果不用盲法,但对照设计良好,是能够获得高级别临床证据的。 事实上,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这次疫情中,是很难进行盲法试验的。而且,临床试验还是要遵循真实世界。 《中国科学报》:入选国家推荐的“三药三方”中,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可以被称为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吗? 黄璐琦: 我也在纠结“特效药”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概念?特效,究竟是从效果上来说,还是看它是否只针对某个疾病的治疗。 我认为,如果中药具备了高级别的临床证据,又是因这次新冠肺炎研制的,可以称之为“特效药”。 《中国科学报》:在药物治疗方面,“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韦的一举一动都受到极大的关注。相反,在国内“有疗效、有证据”的中药却没有很高的热度。 黄璐琦: 这是一个话语权的问题。 比如,前期瑞德西韦在同情用药条件下使用,试验并非对照进行,样本也非常小,可大家还是相信它可能有效。2月底,世卫组织到中国考察时就指出,瑞德西韦是唯一可能有效的药物。遗憾的是,他们“看不见”其他拥有不错证据的临床药物试验。 我们的临床效果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没有在国外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但我可以回答你的是,我们一直在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杂志投稿,最后却以“各种理由”被拒绝。 客观上可能是因为西方国家的科研人员不使用中医药。但从另一角度看,也涉及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这就变成一个文化自信问题。像青蒿素,最早报道的就是《科学通报》,这是我们自己的杂志。 而之所以我们还想要到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原因是希望中医药能够走出去。病毒无国界,尽快让全世界来分享我们的经验,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中国科学报》:您曾经说过,在武汉,重症患者80%以上主动选择中西医治疗,轻症患者90%以上希望中医干预。对此,有人理解为是病人需要心理安慰。 黄璐琦: 关于中医药有没有心理安慰作用,我们在方舱医院做了一个随机对照心理咨询量表,分别对接受中药治疗和不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确实存在差异。 事实上,患者在那种极度恐慌、不安的心理状态下,医生给他开一副药,是能起到作用的。 有一个细节我记得特别清楚,我们刚到病房查房时,请患者把舌苔伸出来让我们看看,病人那个眼神一下子就不一样了,因为他感觉到了温情。像舌诊这种诊疗手段,只有中医重视。当他把口罩摘下,把舌头伸出来,对一个病人来说,他首先觉得,医生没有害怕他。如果没有身处其中,也许很难理解。我一直相信,中医是温情和技术同行的。既能带来安慰,又可以有疗效,这两者并不互相妨碍。 《中国科学报》:您怎么看待疫情中一如既往地对中医持怀疑态度的观点? 黄璐琦: 事实上,怀疑中医的常常是懂医的人。这里存在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我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完全不同。按照他的知识结构、知识背景,他觉得中医药是不可理喻的。而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只要实实在在管用就好。中医能治好我,我就是活生生的证据。 还是要回到话语权问题,坚持中西医并重还有很多机制和政策方面要突破。但我一直希望践行这样的理念,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要一学、二用、三质疑。就算知识体系不同,我也要先学习你,而不是上来就排斥;然后,我要试着运用你;第三,理解了,实践了,才有质疑、才能创新。(科学网微信公众号作者:胡珉琦)   世卫组织:尚无证据表明新冠抗体可使人免受“二次感染” 新华社日内瓦4月25日电(记者沈忠浩)世界卫生组织25日发布的每日疫情报告说,迄今尚无证据表明拥有新冠抗体的康复者可免于“二次感染”。 世卫组织指出,通过自然感染对病原体产生免疫是一个多步骤过程,通常需要1至2周。感染病毒时,人体首先出现非特异性的固有免疫应答,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可减慢病毒感染进程,甚至阻止症状出现。在此之后,人体出现适应性免疫应答,产生与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即免疫球蛋白;还会产生T细胞,识别和清除受感染细胞,即细胞免疫。 世卫组织说,如果适应性免疫应答足够强,则可以阻止病情发展为重症,或防止同一病毒的“二次感染”。迄今大多数研究表明,新冠康复者体内拥有新冠病毒抗体,但其中一些人血液中的抗体水平非常低。由此推断,细胞免疫可能对病人的康复也至关重要。 世卫组织强调,截至4月24日,尚无研究对新冠病毒抗体是否赋予人类对该病毒的免疫力进行评估。此外,对人体内新冠病毒抗体的实验室检测需要进一步验证,以确定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针对一些国家政府建议将抗体检测作为发放“免疫护照”或“无风险证书”的基础,从而允许持证人能够出行或恢复工作,世卫组织认为,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抗体介导免疫的有效性,进而无法保证此类证书的准确性。 世卫组织警告,那些检测显示拥有抗体的人们也许自认为可免于“二次感染”,进而忽略公共卫生建议。因此,使用此类证书可能增加病毒继续传播的风险。(新华社 记者:沈忠浩) 李兰娟新发论文:找到新冠病毒19个致病性新突变! 4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团队在预印本平台medRxiv上发布了未经同行审议的新论文。论文指出,新冠病毒已经出现了能够切实影响致病性的突变,药物和疫苗研发工作有必要把这些突变纳入考虑。论文重点结论包括: 新冠病毒株的变异和多样性或被大大低估。 不同变异毒株在细胞病变效应和病毒载量方面差异可达270倍。 一种三核苷酸突变能大大增强病毒的复制速率和致病能力,发现这种突变的病人保持了45天的核酸阳性。 研究人员从粪便中分离出了可以复制的活病毒,这与此前报道不同。   … Read more

博大文化视野(4月25日)

【星光如许】 云朵上的村庄(5) 许星     也许是老天眷顾,至入冬以来,沉闷了几天的气温开始回升,早晨起来,一抹和煦的阳光给寒冷的冬天带来了难得惬意和温暖。 8时30分,当我们来到老场村罗家院子安置点时,隆隆的搅拌机的声音和民工们快乐的鼓劲声象一首清脆明快的抒情曲,弥漫了整个工地。“我这里需要灰浆、我这里需要红砖、我这里需要钢筋,来快点……”我们看到的是,砖刀在冬日的阳光下飞舞,运砖的小斗车快速地旋转,忙碌的民工们来往穿梭,脸上充满了幸福和甜蜜的表情。 而承担统规联建的周老板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一会儿砖工面前指导技术,一会儿又来到搅拌机旁查看水泥的比例,一会又到已经打好圈梁前检查凝固程度,嘴里不住地为大家鼓劲“兄弟们,今天天气好,加油干哈!” “其实,我们的心里更着急啊,一天不把老百姓的房子修好,我们的心里就一天也放不下。”虽然工地上热火朝天,但周老板还是有些不安地对我们说。在众多施工队伍中,周老板也是一个外地老板,按他的说法就是,赚不赚钱是小事,作为汉族人能够为灾区人民、为羌族受灾同胞尽一份心,献一份力,才是他最大的心愿。所以尽管签定施工合同后各种建筑材料一路飙升,但我们还是决定坚决按照合同办,一切为灾区老百姓着想。 二社村民董绍双说:“这个老板选得好,材料天天涨价都丝毫没有怨言,民工多、砖匠技术过硬,施工进度也很快,工地一天一个样。特别是市、县两级部门的领导和工作组的工作人员,克服了寒冷和生活困难,来到我们这里帮助和关心我们,为我们灾区人民服务,我们心里塌实放心!” “师傅,来喝口水,抽只烟歇歇,你们太辛苦了。”一社因灾失地农民母贤永热情地给师傅们送水递烟。母贤永属于自建,老板是他和另外几户村民自己找的,材料也是自己负责,老板只是挣工钱,按理他除了组织材料,其它的完全可以不管。但他却不这样想,他说,看到他们这么辛苦,这么认真,说实在的,我心里很过意不去,所以我觉得没有啥,“羌汉人民都是一家人嘛!” 中午12时,两家自建户还把备好的饭菜端到工地上,与几位师傅一起吃。户主小董告诉我们说:“我的房子已经快砌到一楼了,质量和进度都让我很满意,所以我请他们几个师傅吃顿我们的老腊肉和土特产,也算是庆贺吧!” “老人家,还满意不?有什么要求你可要尽管提出来,我们好改正啊!”“大姐,为什么今天不高兴啊,是不是我们有哪里没有做好惹你生气了?”“满意,满意!你们有啥需要的也请尽管说哈。”“没有啊,今天我是身体有些不舒服,你们修这么好,我高兴还来不及哩。”在这里,无论是统规联建户,还是自建户;也无论是汉人还是羌家人,是老板、民工和农户,见面都要互致问候,招呼热情,即便是提出问题也都很友善,整个工地上洋溢着友善和谐的气氛。 老板们也都纷纷向我们表示:按照这个进度,12月20日左右,17户集中安置户的新房完全可以完成主体施工,2010年1月31日前可保证全部搬进新居过年。 是啊,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大的困难都是能克服的。 2010年1月3日,时令刚刚入春,山区的气候乍暖还寒。但在罗家院子集中安置点却是一片沸腾。搬进新家的村民们个个兴高采烈,家家张灯结彩,贴春联,煮老蜡肉,唱酒歌,跳锅庄,在安置点宽阔的广场上摆起了热闹祥和的坝坝宴,喜庆入住新居。 激情的鞭炮响起来、大碗的包谷酒喝起来、大块的老腊肉嚼起来、疯狂的锅庄跳起来;饱受灾难之痛的村民陶醉了,长满新居的樱桃沟陶醉了,悠悠羌韵又回到了云朵上的村庄。 清悠悠的咂酒哎, 依呀得索勒, 党和政府送温暖哎, 心里比蜜甜勒, 羌汉同胞一家亲哎, 世代永相传勒!…… 夜幕降临,但整个樱桃沟却仍然是一片沸腾。我们的心里也一片沸腾。虽然帮扶工作业已结束。灾区老百姓如今都搬进了比过去更加美丽的新家,早已过上了甜蜜幸福的生活,但这几个月来,我们所经历的:老百姓的不解、抵触,老百姓与我们成为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的痛苦亦或惊喜的过往,将永远珍藏在我们的心中。我们甚至相约在若干年后我们再来陈家坝乡樱桃沟村、罗家院子相聚,一起喝咂酒、一起跳锅庄,一起怀念我们曾经友好相处的短暂岁月和难忘的瞬间,一起祝愿羌家人美好的幸福生活,一起把羌汉同胞在灾难中用血泪和坚强铸造的纯真友谊世世代代永传下去。 是的,这一天已经到来了。(全文完)   【诗文春天】 垂钓的收获 谭文春 一阵清朗的鸟鸣传入耳朵,把我从睡梦中叫醒。睁开眼睛,从窗帘的缝隙望见屋外,已经是白花花一片。打开手机看看时间,才早上四点多,心中由衷地叹一句:海边的天亮得真早啊!我一骨碌爬起来,盥洗完毕,去海边散步,呼吸新鲜的空气。 来到石岛已经有几天了,这地方三面环海,一面靠山,风景秀丽,空气纯净,气候宜人,是一个休闲养静的好地方。我的住处离大海不远,慢慢走,三十分钟就到达海边。太阳正从海平面升起来,将大把大把的阳光撒入海水中,波光粼粼,色彩绚烂,缤纷闪耀,跳入眼帘,看得我眼花缭乱,不敢逼视!沿着海边堤坝蜿蜒而行,阳光白亮亮的,晒在身上并不感觉炽热,因为有海风缓缓的吹拂,贴在皮肤上,凉凉的。海水清澈,轻轻的舔着坝脚,心里也凉凉的,舒适。 莫道我行早,更有早行人。堤坝上已经有三三两两的先到者,向海水里挥舞着鱼杆。我以为是在钓鱼,走近一看,才知是在钓蟹。我好奇,驻足观看。堤坝下的海水中,爬满了大大小小的螃蟹,赤红色的背脊,小的有一角硬币大,大的有一元硬币大,最大的有巴掌大。钓蟹的诱饵是火腿肠,切成米粒大小,挂在鱼钩上,直接垂放在蟹的旁边,蟹摇动大钳夹住诱饵,往嘴里放,钓者一提溜,就把蟹提上岸来,按住蟹的背脊,把它捉住放进旁边的桶里。钓蟹是需要一些技巧的,当蟹夹住食饵时,钓者要果断迅速的提拉,如果动作稍慢,蟹的大钳就会松开,拉上来就是空钩,蟹又会重新掉进水里。不过蟹这东西比较蠢,记吃不记打,掉进水里缓缓爬动几步,就会停下来,呆在那里。钓者可以再次抛饵引诱,它依然会挥舞大钳,前来夹食,最终被钓上岸来。 也有聪明的大蟹,整个身子藏在自己的洞穴,只露出头部和两只大钳在洞外,夹住食饵立刻身体一沉,钻进洞里,全身用力,把鱼线儿拉得笔直,颤悠悠的跟钓者拔河。这种拉锯战钓者是必输无疑的,不单会损失诱饵,搞不好还会失去一截鱼线儿。所以有经验的钓者不会钓这种藏身在洞穴里的蟹。海边堤坝上螃蟹很多,一个早上可以轻轻松松的钓几十只。此时已是日上三竿,旁边一位钓者已经大大小小钓上来大半桶,兴致已尽,正在收杆。 我问他:“老哥,这蟹拿回家怎么弄?太小了,没肉啊!”钓者淡淡一笑说:“我不拿回家,只是钓着玩儿。”说完这话,他提起桶来,哗啦一声把螃蟹倒回海水里面。蟹们劫后余生,腿脚齐划,跑得那个欢咯! 他的动作出乎意料,令我心生敬佩,明白他是一个懂得垂钓乐趣的人!在家乡我也认识一些爱好垂钓的朋友,他们功利心太强,不钓上大鱼不开心的居多。我觉得钓鱼的真正乐趣在于“钓”而非“鱼”,过程的乐趣大于收获,可惜懂得这一点的人很少,能从垂钓之乐中悟出人生智慧者更是凤毛麟角。 我有个热爱旅行的朋友,喜欢去世界各地开阔眼界,观察不同人的不同活法。在希腊米克诺斯岛上,看见一个老头在海边垂钓下午的时光。钓上一条,个头还很大,老头看看,把它扔回海里去。再钓上一条,看看,又扔回海里去。如此这般,最后钓上一条体重较小的鱼,才满意地提着回家。 朋友看不明白老头是什么意思,忍不住追上去问:“你怎么把大鱼扔了,只留下一条小鱼呢?”老头呵呵一笑,说:“先生,今天的晚餐只有我一人,一条小鱼足矣!” 随随便便一句话,体现了人生的哲理,抨击了人性的弱点。适度获取,拒绝贪婪!这钓叟堪称智者。   【鱼翔浅底】 《话说柳宗元》系列(其五) 见习御史 洋中鱼   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闰十月,由于李汶的推荐,30岁的柳宗元由蓝田尉(实际上他并没呆在蓝田,而是长期留在京兆府)入朝任监察御史里行,与韩愈、刘禹锡同官。御史台这个部门不可小觑,它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纪委和监察部,监察御史是御史台的属官,“里行”是见习的意思,按照当时规定,常由资历不高或新进者充任,相当于现在的实习官。 作为在御使台打杂跑腿的里行,柳宗元还没有资格每天上朝去朝见天子,但是这毕竟让他接近了政治核心,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官员。柳宗元任里行前后约一年半时间,即从贞元十九年闰十月到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德宗崩太子李诵(顺宗)即位。从《柳宗元集》来看,柳宗元没有记录与他工作有关的事情(比如查办了哪些案子,惩治了哪些污吏),韩愈和刘禹锡的文集里也没提到,所以我们也不知道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柳宗元干了一些什么。不过,与韩愈、刘禹锡同事,这就是柳宗元人生中的最大收获,这两个人后来成了他的好友,尤其是刘禹锡,可谓生死弟兄。 其实,这段时间的另一收获就是结识了“二王”(王伾、王叔文),这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柳宗元的政治命运。《旧唐书》载:王伾是杭州人,时任太子侍书;王叔文,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时任太子侍棋。由于德宗是一个昏庸、贪婪、刚愎自用的人,当时社会政治十分黑暗,也太子也表示不满,“二王”终日侍候太子,便纵恿他即位后改革,太子默许,“二王”开始物色人才,这样就将刘禹锡、柳宗元等“愤青”网罗了到自己麾下。 柳宗元为何能引起“二王”的注意?大概跟他在这段时间写的几篇文章有关。这期间,柳宗元结合朝廷具体行事写了《蜡说》、《天说》、《时令论》、《断刑论》、《守道论》、《六逆论》等,内容既有宣传无神论的,也有主张政治革新的。比如,他在《守道论》中说“故自天子至于庶民,咸守其经分,而无有失道者,和之至也。”“且夫官所以行道也,而曰守道不如守官,盖丧其本矣。”在《六逆论》中,他对《左传》记载的“六逆”之说提出了质疑,认为所谓的“贱妨贵,远间亲,新间旧”乃乱本之说是错误的,对于人才,只要“圣且贤”,那么即使贱、远、新,都应重用;反之,如果是“愚”,即便是贵、亲、旧,都不宜重用。他的这些观点与王叔文不谋而合,王叔文掌权后的一系列“拔新”举措就是证明。   【华峰凌云】 春来群芳赋 许华凌   其一 槐花赋 一线银河,飘千里玉带,恩波普惠,泽被万物;千年古塔,蕴百代芳华,灵光四射,福佑苍生;华夏龙脉,群山连绵,峰峦叠翠,钟毓神秀,招财聚宝;佛家圣地,殿阁肃穆,楼台富丽,纳祥送瑞,沐雨凌风。仙山灵秀,倾倒四海骚人,争吟“登山欲上古浮图,碧蹬朱岩迷烟树”之律;碧水潺湲,邀来八方宾客,沉醉“到此已穷千里目,何需再上一层楼”之情。 … Read more

七天科技博览(4月19日)

【本期导读】 袁隆平:拓展“红线”外耕种面积 保障粮食安全 “海水稻”科技攻关,袁隆平这么说 繁星静候 全球“北斗” 比尔·盖茨再谈新冠:恢复正常需要18个月   袁隆平:拓展“红线”外耕种面积 保障粮食安全 “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它们也是我国未来极为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如果我们抓紧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及核心技术研究,并将其中1亿亩改造成水稻田,按每亩300公斤估算,则有望每年增加能养活8000多万人口的粮食产量。这也是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创新工程。”4月16日,还在海南三亚南繁育种基地忙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接受科技日报记者连线采访时说。 连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国及地区为防止本土出现粮食供应短缺问题,启动了限制本国粮食出口的政策。这一举措,也引发了一轮各国评估是否有可能遭遇“粮荒”的粮食安全“反思潮”。 就我国而言,受耕地面积“红线”影响,粮食耕地面积大幅度“扩容”并不太现实。因此,要确保粮食安全,主要聚焦在以科技提升耕地亩产量,及挖掘“红线”外可能“无中生有”的粮食耕种面积上。袁隆平院士提出的发展耐盐碱水稻方案,就有望增加“红线”外耕种面积。 围绕袁隆平院士这一目标,近年来,全国科研人员不懈攻关,已在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和种植上获得“初体验”。14日,在海南三亚“国家耐盐碱水稻创新中心试验现场观摩及建设推进会”期间,袁隆平院士再度向外界发声:“通过杂种优势利用、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的结合,我对实现耐盐碱水稻新品种的重大突破充满信心!”他坚信“杂种优势利用+耐盐碱基因”,是实现耐盐碱水稻育种目标的关键。 如何将这一目标实现的“底盘”巩固得更牢?我国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技术发源地湖南,拟围绕耐盐碱水稻核心技术创新,打造全国性科技协同平台,助力突破“藏粮于地”空间、拓展“藏粮于技”储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据初步设想,该平台拟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联合海南大学、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有限公司等分布于多省份的相关研究单位共建。 “针对我国盐碱地分布广、类型多样,研究优势单位、平台和人才队伍分散、难以集中的特点,协同平台拟实行‘总部、研究中心、区域分中心和试验站/基地’模式建设,组织全国最大范围的优势力量协同攻关,储备国际领先的盐碱地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培育粮食生产新增长点,搭建国际一流耐盐碱水稻研发技术创新平台,培养全产业链国家高端创新人才队伍,打造耐盐碱水稻创新型产业集群。”湖南省科技厅厅长童旭东谈及协同平台构想时说。 而据湖南杂交水稻中心消息,技术路线上拟利用杂种优势技术培育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耐盐碱水稻重大新品种,构建不同盐碱地生态区耐盐碱水稻丰产高效应用模式并大面积示范。 “今年,我们在辽宁省盘锦市新兴镇开展耐盐碱新品种试种,示范面积大概30亩。”正在盘锦“蹲点”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彭玉林说。 仍在海南三亚南繁育种基地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烛则透露,今年,在袁隆平院士亲自安排下,他们已在内蒙古兴安盟、黑龙江肇源、吉林大安、辽宁盘锦等全国10省份地区部署耐盐碱新品种示范,部分示范基地现已完成播种。(科技日报 俞慧友)   “海水稻”科技攻关,袁隆平这么说 如何开展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品种培育及核心技术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提出最新指导意见:“不断发掘水稻耐盐碱基因,并将其转育到籼粳交高产杂交稻,特别是第三代杂交稻上。”4月14日,在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试验现场观摩及建设推进会上,科技日报记者获取以上信息。 “耐盐碱水稻研究许多国家都在做,包括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甚至有些国家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但进展都不大。为什么我们仅通过短短几年研究,就有所突破?”袁隆平说,“因为我们将水稻耐盐碱基因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结合了起来。” 袁隆平院士提出的发展耐盐碱水稻的目标是,在10年内,选育出耐盐度在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六、耐碱在pH9以上的耐盐碱水稻品种,且年推广面积达1亿亩,平均亩产300公斤,这样每年就可增产300亿公斤粮食。 “300亿公斤粮食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相当于湖南目前全年粮食总产量,可以多养活近8000万人口。”说到此,89岁的袁隆平院士很是兴奋。 我国有15亿亩荒芜的盐碱地,是国家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以袁隆平院士为先锋的我国水稻科研工作者,致力于突破“藏粮于地”空间、拓展“藏粮于技”储备,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 基于此,由袁隆平院士倡议,以抢占国际盐碱地利用技术领先地位、培育粮食生产新增长点为目标的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中心正在加紧筹备建设中。 据了解,该中心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联合海南大学、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有限公司、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共建。 针对我国盐碱地分布广、类型多样,研究优势单位、平台和人才队伍分散、难以集中的特点,该中心将实行“总部、研究中心、区域分中心和试验站/基地”的模式进行建设,以最大范围实现全国优势力量相对集中,对接各地方政府支持,充分调动人力、物力、平台协同攻关建设好这一重大工程。(科技日报 王祝华)   繁星静候 全球“北斗” 近日,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解除,对外交通有序恢复,中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是为取得战疫成果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国重器之一。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北斗”作为享誉世界的时空基础设施,火速投入战斗,从九天之上深情俯视中华大地,不仅为突击建设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提供战略支撑,而且为无人机投送应急关键防疫物资、人员隔离场所的巡查和管理、工矿企业在疫情下安全复工复产等提供基础性服务保障。 中国战疫好消息不断传来,“北斗”也正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辉煌时刻:全球星座组网全面收官。近日,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即“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如期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各项准备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根据计划,该星将于下个月发射升空,届时,“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将全面完成。 三轨合璧 吉星高照 压轴飞天的“北斗三号”组网卫星为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被昵称为吉星。该类卫星运行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轨道周期等于地球在惯性空间中的自转周期即23小时56分4秒,且方向与之一致,这样就使得该类卫星与地面的位置保持相对不变。其定点于赤道上空约3.6万公里的圆形轨道上,一颗可覆盖约40%的地球面积。北斗系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在星基增强、短报文通信、精密单点定位等特色服务上发挥关键作用。“北斗三号”共有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主要服务中国所在的区域。 值得注意的是,“北斗”采用3种轨道卫星合璧的混合式结构,除了与赤道平面重合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即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之外,还有3颗保持一定倾斜角度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与前者相对于地球上的某个点始终保持静止不同,由于其倾斜角度的存在,造成相对于地面上某个点,其每天在相同时刻保持在相同位置,但在连续的时间内,卫星位置是变化的,其星下点运行的轨迹呈“8”字型的封闭曲线,就像卫星跳着“8”字型舞,以这种运行方式,聚焦亚太地区。“北斗三号”倾斜角度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一共有3颗。 北斗卫星第三种轨道为地球中圆轨道,它们是“北斗三号”全球组网的主力卫星,共24颗,运行在距离地面2万多公里的高度,轨道周期约为12小时,时刻不停地环绕地球运转,每颗卫星的聚焦点都在地面“画”着波浪线,实现全球范围的广覆盖,它们组成的星座构成了“北斗三号”全球组网的核心星座。 大国重器 廿年铸造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先进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GPS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和欧洲伽利略系统后,全球第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后来者,“北斗”直到2000年才开始拥有由两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卫星组成的“双星定位系统”,这就是“北斗一号”,开始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003年,第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升空,“北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2004年,“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启动。到2012年年底,完成14颗卫星发射组网。“北斗二号”系统在兼容“北斗一号”系统技术体制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2009年,“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启动;到2018年底,完成19颗卫星发射组网任务,“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并向全球提供服务。2020年3月9日,第29颗“北斗三号”卫星发射成功。至此,“北斗三号”收官只剩下最后一颗星,距离大功告成只差临门一脚。“北斗三号”系统继承“北斗”有源定位服务和无源定位服务两种技术体制,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服务,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用户还可享有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服务。 从“北斗”双星定位系统建成算起,到“北斗”全球系统即将于5月按计划收官,中国航天人努力奋斗20载,大国重器“北斗”将以空前强大的服务能力造福各国民众。 服务全球 造福人类 “北斗三号”全球星座组网即将全面收官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航天新闻网刊文深入介绍了北斗导航卫星建设最新情况和历程,解析了其星座的轨道特点,表达对其全球系统建成的期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报道对“北斗”卫星发射入轨100%的成功率和服役后的表现赞不绝口,认为“北斗”广泛用于公共安全、交通、渔业、电力、林业、减灾、智能城市建设、社会管理以及大规模市场应用等领域,全球将受惠于此。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关注到“北斗”近期的建设成就是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取得的,展望“北斗三号”30颗卫星中的最后一颗发射入轨组网成功后,其提供的服务精度将进一步提升,更加受到用户信赖和青睐。该报道还特别聚焦“北斗”独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认为全球组网完成后,这一超越同类的优势更加明显,使用户之间可以更好通信,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追踪用户的位置,为应急救援提供了更稳定可靠的途径。 对于“北斗”的应用价值,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无疑最有发言权,他指出,北斗等卫星导航的应用仅受人类想象力的限制。仅就迎战新冠肺炎疫情来说,“北斗”可谓大放异彩,高精度测量火线驰援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基于北斗的无人机、无人配送车纷纷应用到疫区医疗物资配送;基于北斗的车联网推动疫情期间交通智能化、精准化,通过为车辆提供精准导航等信息服务,保障防疫救援物资一路畅通……随着5G商用时代的到来,“北斗”正在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融合,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人民日报海外版)   比尔·盖茨再谈新冠:恢复正常需要18个月 … Read more

博大文化视野(2020年4月18日)

【芬芳文苑】 水流千遭归大海(8) 洪田 孔子在元朝和清朝的影响 蒙古人建立元朝之初,把不同的职业进行了等级划分,儒生被列为“臭老九”,地位仅在妓女之上。但一旦国家趋于安定,依旧需要这些“臭老九”来担任管理者,孔子依旧受到蒙古统治阶层的尊崇。有的人认为这是为了统治的需要,是蒙古贵族的一种统治策略而已。这种想法过于简单和功利了。 满族人建立清朝以后,满族的统治阶层没有像蒙古族的统治阶层那样对儒学先贬后扬,而是直接继承,将儒家学说奉为正统思想,对孔子及其后人尊崇有加。 儒家学说之所以被这些所谓的“异族”尊崇,因为它的合理性难以被否定。孔子之所以被礼敬,是因为他的思想和人格难以被摒弃。这些曾经的“异族”之所以甘心被“同化”,是因为华夏文明那不可抗拒的魅力。这种魅力,既来自于士大夫阶层睿智文雅,公正坚贞的君子之风,也来自于普通民众勤劳勇敢,豁达友爱的淳朴美德。 孔子在近代所遭受的非议 自中英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军事上屡战屡败,不得不屡屡割地赔款;在经济上遭受列强的层层盘剥,由世界最富有的国家变得一贫如洗,最终需要从侵略者那里借贷度日。面对日益深重的国难,一些知识分子将矛头对准了孔子,认为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应该为当时中国的贫弱负责。这就像一个无能的人,被强盗抢劫之后没有埋怨强盗的凶残,却抱怨自己的祖先没有给自己庇佑。 纵观历史上的战争,古今中外,在冷兵器时代,往往是野蛮落后的国家战胜文明发达的国家。何以如此?在文明发达的社会里,人们和平日久,逐渐失去了战争的意志和实战的技术。而在野蛮落后的环境中,征战频繁,那里的人们反倒保持了这些意志和技术。当时的清朝远离战事日久,远远不是那些四处征讨的列强们的对手,而列强的武器装备又先进发达,远远超出大刀长矛的战斗力,中国军队怎能不败?这种军事上的巨大差距常常被忽视,而政治和文化上的因素常常被夸大、渲染。孔子就是在这样一种偏颇愚见中遭受了种种非议。 在对孔子鞭挞、摧毁的过程中,宗教的力量不容忽视,一些在欧美国家接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也充当了中坚力量。 欧洲传教士于明末清初开始在中国传教,明朝时期的利玛窦(1552-1660年)开传教之先河。他是意大利天主教耶稣教会的传教士,在欧洲商团的秘密资助下在中国传教。利玛窦以及后来的传教士通常采用相似的手段:打着仰慕、学习中华文化的旗号来华,通过介绍一些中国人还不知道的科学知识引起人们的好奇和崇拜,然后再逐渐发展教徒。到了清末、民国时期,又通过设立医院,建立学校等手段来发展教徒。 清朝初年的康熙皇帝和当时的一些传教士是朋友,从他们那里学习了很多科学知识。他从传教士那里了解他们的宗教信仰,同时把中国文化介绍给他们,二者和平相处。当时的一些传教士如汤若望、郎世宁等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踪迹。到了乾隆时期,乾隆皇帝不满宗教对政治的干涉,也不满宗教对于人们原有伦理思想的破坏,因此禁止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当欧洲列强的大炮重新打开中国大门的时候,允许传教是清政府必需接纳的条件,这些传教士便又堂而皇之地粉墨登场了。中国人在物质上被掠夺的同时,思想上也开始被有计划地“洗脑”。(注:笔者已经于“喜马拉雅”开通“宏田广播”,对《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等古典名著原文朗读和讲解,欢迎有兴趣的朋友收听。)(未完待续)(2020年4月)   【鹏翔万里】 丰州驿站 贺鹏 三星已经偏西了,皮三趴在炕上还在盘算,唐湾镇数来数去也就那么几个干工程的,大部分都是跟着自己起的家,谁在背后捅他的刀子呢? 皮三是唐湾镇实力最强、唯一一个拥有建筑资质的包工队头儿,就在镇里正要发包丰州驿站工程的关键时候,利用到处张贴小字报的下三滥手段,传播他当年一件不守信用的事情,无疑就是在他背后捅刀子,这把刀子绝对能把他挡在这个工程的门外。 多年前,皮三协助丰州一家农业公司在唐湾镇推广大豆种植业务,没想到那家公司中途破产,皮三就地坐蜡,秋后农民的大豆卖不出去,引发了农民到丰州上访的事件。 现在重提这件事,目的不是明摆的嘛! 尽管他在镇里也有靠山,镇党委书记就是他的老同学,但对于丰州全额拨款建设的一个大工程来说,直接交给一个信用有问题的人,无疑没有了可能。他再三思考,如果他皮三出局,工程自然而然就会落到镇长弟弟的手里,可他得到工程唯一的办法就是党委书记挺身而出、鼎力相助,但书记帮一个信用有问题的人,会不会被人怀疑有腐败问题呢?书记出了问题,工程不仅还是镇长弟弟的,镇长还多了一个成为乡镇一把手的可能。 皮三想到这里,心脏感觉一阵抽搐,这捅在他背后的可不是一把普普通通的刀子,分明就是一支射双雕的箭啊—— 他想了几种可能,无论结果怎样,受益者总是镇长。 可皮三不愿意轻易放弃这个工程,他听丰州的朋友说起过,丰州驿站是个大工程,总造价好几千万,只是没想到这个丰州驿站竟然在唐湾镇建设,发包方还是唐湾镇政府,他很清楚,镇里能够拿得起这个工程的人也只有他皮三一个人,再说,家门口的工程,怎么能轻易放弃呢? 可如何才能扭转局面呢? 去年,他在书记的帮助下和镇长弟弟共同承揽过新农村重建工程,工程完成后验收人员都说皮三承揽的那部分工程质量全丰州都数一数二;而镇长弟弟的那部分工程差一点过不了丰州的统一验收,但他不仅没看见镇长弟弟的返工,也没听说被扣款,这还不是因为他有镇长这座靠山吗? 皮三想到这里,不由自主地笑出了声—— 第二天,丰州纪检委就收到了唐湾镇在重建新农村工程中,镇长徇私舞弊、贪污腐败的举报;纪检委的干部很快就进驻了唐湾镇。 唐湾镇32个自然村,全部工程和其他乡镇一样,不是在窑洞面上涂点颜色,就是粉刷一下猪圈、厕所,最多也就把塌了的的院墙给重新垒起来。纪检干部在唐湾镇住了好几天,走访了十几个自然村,老百姓对重建新农村工程粉刷的均匀不均匀、墙垒得好看不好看并不在意,都说农村现在连个人都没有了,还粉刷个头?上面要查的话,就应该查一查是谁让他们这么糟践公家的钱的? 纪检干部查来查去,也没有查出个腐败的具体事情来,最后不得不离开。 尽管纪检干部走了,但皮三坚信镇长弟弟不敢独吃这个工程了。 只要他不独吃,皮三就有机会。 皮三真是料事如神,纪检组走后没几天,他就接到了镇里的通知,让他去签承建丰州驿站的工程协议。皮三心里很惬意,自己只使了一个小小的手段,就得到了这个工程,好不开心! 他风风火火赶到镇里,门卫让他直接到行政科签约,皮三不信,门卫说这么大一个事,我哪敢瞎说。皮三一下觉得心里亮堂了许多,如今真是政治清明,官员清廉了,这么大一个工程,书记、镇长都不介入,再也不用在暗地里使蛮劲了。 可当他从行政科张科长手上接过合同一看,差一点跳起脚来,愤怒地一把把合同摔在地上。 张科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不要激动,请你理解,狼多肉少,我们只能把工程分解了,镇里几个搞建筑的,每人都分点,大家或多或少都赚一点嘛,你这两万多的工程不算少了。 几千万的工程,给我两万多,这不是玩人吗? 张科长笑了,几千万是指丰州驿站整个工程,可这驿站要分布在全丰州几百个地方的。他边说边把丰州驿站的建筑图纸摊在桌子上,用嘴冲着图纸努了努说,你自己看吧。 皮三走抬起头瞟了一眼,这只是一个公共厕所啊?   【种玉蓝田】 一个小虫子爬过去了 蓝狐 女儿刚刚进入梦乡。 看着小家伙熟睡的样子,我的心里才稍稍平静下来。 还是在午后时候,突然接到远在外地的爱人打来的电话,说孩子的老师刚刚电话通知她,孩子在学校滚了楼梯。天!那么小的孩子从楼梯上滚下该摔成啥样?我忙打车赶到女儿所在的学校,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二楼的教室,推门一看——谢天谢地,女儿正在和老师还有先前赶到的小姨在一起交谈,见我进来,女儿随口喊了声爸爸,扑到我的怀中。我心疼地四下打量,一边忙不迭地问:“女儿,摔着哪了?快让爸看看!”女儿这才扬起脸来,抬手把捂在下颌上的一块白纱布移开,我定睛一看,一道半寸长的伤口正往外渗着鲜血,以至她白色羽绒服的衣领上也滴上了几星血迹。 “这,这是怎么搞得啊!” 印象中,女儿长到八岁,像是遭遇这样的伤痛,应该还是第一次。虽然在以往难免会感染个伤风感冒之类,但归根结底都比较常规,一般用几粒药或是打两个点滴也就好了。可是外伤却截然不同了,特别是看着有鲜血从女儿细嫩的皮肤中流出,我的眼睛随即泛起酸来。 女儿说是上楼梯时,一脚踩空,磕到了下巴。 老师也走上来说,学校卫生室已经给简单处置了一下,不过看那伤口,最好还是应该倒医院看看才好。 情急的小姨立时拉过孩子,一边说着:“这孩子伤了,比我自己的孩子伤了更叫人舍不得,快去医院吧!” 路上,懂事的女儿坚持着跟我搭讪,一会说市场旁边的电线架设得太难看,一会又说那片新建的大高楼够气派,我问她伤口是不是很疼,女儿反而轻描淡写地说了句:“不疼。”但转而她又问起妈妈来。我低头安慰她说妈妈一会儿就到,可就在这一瞬间,我清楚地看到女儿的身上还满是跌倒时粘上的灰尘。唉,一定的,女儿在那一阵一定很痛的,要不,她的脸颊又怎会留有泪痕? 到了医院,大夫只是简单清洗了下伤口,便冲着站在一旁的我说:“光上点药已经不行了,必须要缝合。” “缝合?缝多少?” … Read more

七天科技博览(2020年4月12日)

【本期导读】 中国新冠病毒疫苗开始招募Ⅱ期临床志愿者 钟南山关于疫情的12个最新判断,信息量很大! 牛津疫苗学教授:对疫苗研制成功有信心,或在秋季前准备就绪 花粉致敏的罪魁祸首不是“花”而是“树” 新疆塔里木油田发现亿吨级大油气田 糖分“妖魔化”:糖真的对健康有害吗?   中国新冠病毒疫苗开始招募Ⅱ期临床志愿者 近日,108位参与中国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Ad5-nCOV)Ⅰ期临床试验的志愿者,已全部结束隔离。Ⅰ期临床主要研究了低、中、高3个疫苗接种剂量的安全性。试验发现,此疫苗有可能引起发热、接种部位疼痛、关节疼痛等不良反应。与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高热(体温≥38.5℃)比例更高,因此研究选择了低中剂量疫苗进入Ⅱ期临床试验。目前,疫苗Ⅱ期临床试验已经启动志愿者招募。试验计划招募500人,并将引入安慰剂对照组。志愿者将有50%的可能性接种中剂量疫苗(1毫升)和25%的可能性接种低剂量(0.5毫升)疫苗或安慰剂。(环球科学)   钟南山关于疫情的12个最新判断,信息量很大! 现在可以摘口罩了吗?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吗?动物之间会传染病毒吗?全球疫情的拐点会在何时到来?带着这些问题,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奔赴广州,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 一、现在还不是摘口罩的时候 现在还不是摘口罩的时候。现在国内外情况悬殊,中国由于采取了非常果断的措施,现在已步入疫情第二阶段,而其他一些主要国家还处在大暴发的第一阶段,且仍在向上攀升。这意味着人传人的几率非常高,确诊病例增加非常快。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护手段,现在就提出不戴为时过早。不过,在疫情不严重的地区,人少的地方或空旷场所,倒不见得必须戴。 二、武汉过关了,但还有下一关 武汉解封了,我也很高兴。疫情暴发时,中央果断出手,对武汉城市交通进行管控,其他地方采取群防群治措施,是非常成功的,在疫情防控史上,这也称得上是一个壮举。 接下来仍然面临两个考验。一个是如何边防控、边复工,另外一个是“外防输入”关。现在国外还处在疫情暴发高峰,一些跟国外交流密切的中国沿海大城市很容易被卷进去又出现部分疫情。武汉的下一个关也是全国的这一关,还需要通过各种防控举措过关。 三、境外输入造成中国疫情二次暴发可能性小 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出现,会不会造成社区传播,引发我国疫情二次暴发? 这实际上是两个问题,一是外来输入病例有没有传播,二是会不会在传播过程中暴发。境外输入病例传播的危险性肯定存在,特别是核酸检测阳性或已出现感染症状的病例,传染性比较强,会造成病毒传播。 会不会造成疫情的暴发?估计可能性比较小。我国的群防群控一直下沉到社区,社区居民都有很强的自我防护意识,比如戴口罩、与人交往保持距离等,一旦有人出现发烧等症状,也能够快速报告或接受诊断,进而隔离。总体看,社区的传播危险性肯定存在,但中国出现疫情第二波大暴发的几率很小。 四、谈全球疫情拐点为时尚早 从全球看,原来疫情的“震中”在欧洲,特别是西班牙和意大利,现在还包括德国、法国、英国。当前问题最大的是美国,最近这一周每天是以一两万例的速度在增加。所以,现在看拐点还早。 到不到拐点,要看政府能不能出手进行强力的干预。其他国家有很多不可测的因素,所以现在让我预测全球拐点,就比预测中国的难得多。照目前这个形势发展下去,恐怕还需要两周。 五、中国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不会很大 无症状感染者不会凭空产生,通常会出现在两个群体:一是在疫情相对严重的地区,暂时还没有表现出症状、但可能已经被感染的人。另一个是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他们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少的。 无症状感染者也有两个概念,一类是开始没有症状,但后来会逐渐发展到有症状,这类是肯定有传染性的。另一类是最近我们发现的,在相当长的观察过程中始终没有症状,但核酸检测阳性。这类的传染性,我们正在研究。但根据新冠病毒的特性,一旦出现症状,传染性就比较强,所以将他们作为一组人进行隔离观察,这样的战略是对的。 六、复阳患者大多不传染 所谓的“复阳”,大多数应是核酸的片段而不是病毒本身。需要注意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患者本人是不是复发,假如患者产生很强的抗体,一般不会再感染。至于复阳患者会不会传染给别人,则需要具体分析。一般来说核酸片段没有传染性。一些学者曾经对复阳患者的咽拭子及分泌物进行培养,没有培养出病毒。 还有一种很少的情况,病人原本就有很多基础病,只不过症状改善了,并没有完全康复,这些病人不能排除有传染性。 总体而言,复阳患者带不带传染性,我个人不是太担心。 七、新冠肺炎流感化尚无充足证据 新冠肺炎会不会像流感一样长期存在? 这是一派的观点。到现在来看,还没有充足证据。除非病毒传播出现这样的规律:它的传染力仍然较强,但病死率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下,有长期存在的可能。我们现在需要进行一个长期的观察,掌握充分的数据、案例,才能够得出类似这样的看法。在现在的情况下,我不认为这种预测会是现实。 八、动物间传播现在下结论太早 狗、猫、老虎等一些动物核酸检测阳性,究竟是污染造成的,还是感染的,有待观察。有些动物身上原本就带有一些病毒,不一定有症状,也不一定会传染。现在就认为这些动物身上的新冠病毒既能传染人,又能传染动物,而且都能致病,结论下得太早了,一般来说我不会那么看。 九、还没有特效药,但发现一些有效药 我们现在试验的一些药物,比如氯喹,实验结果肯定是有效的,我们正在总结,可能很快要发表出来。还有一些中药,比如连花清瘟,我们不仅做了离体实验,还在P3实验室(即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编者注)发现,它抗病毒作用不强,但抗炎症方面表现突出,有关实验结果不久之后也会发表。此外还有中药血必净,它的主要成分包括红花、丹参、赤芍等,用于活血化瘀,但对重症病人的治疗初步看也是有效的,我们现在也在总结。 十、疫苗不会很快上市 真正终结疫情,疫苗挺重要的,现在各国都在以最快的速度研发。但我不认为疫苗三四个月时间就能做出来。此外,根据抗击“非典”的经验,去掉中间宿主,也能阻断疫情的传播。目前,我们还不知道新冠病毒的传播链是怎么样的,搞清楚之后切断也很重要。 把全部希望放在疫苗上,其他方法一概不管,是消极的。而且疫苗出来后,也不可能一下就非常完善,易感人群可打,但没必要全部人群人人都打。 十一、群体免疫是最消极的做法 对待疫情最为消极的做法就是所谓的群体免疫,这是一百多年前的思路了,那时人类没有什么办法,只能任由病毒感染,感染后活下来的人自然获得抗体。现在再用这种方法应对新冠病毒我不赞同。在过去一百多年里,人类取得很大进步,有很多办法预防,不需要再用自然免疫、群体免疫。 十二、中国抗疫最值得分享的经验是执行力 中国战“疫”主要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对暴发地区进行封堵,阻断传播;二是基层群防群治,也就是联防联控。现在防控的核心也是两个,第一是保持距离,第二是戴口罩。 所以,最可分享的经验是执行力。很多国家的医疗水平、技术实力比我国高得多,之所以在疫情面前措手不及,就是因为没有思想准备,也没有果断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少一线医务人员感染,而这道防线一旦垮掉,会很容易失控。(科技日报)   牛津疫苗学教授:对疫苗研制成功有信心,或在秋季前准备就绪 据《国会山报》11日报道,牛津大学疫苗学教授莎拉吉尔伯特(Sarah Gilbert)10日对《伦敦时报》表示,如果“一切顺利”,她的团队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可能在秋季前准备就绪。 英国卫生大臣马特·汉考克(Matt Hancock)对天空新闻(Sky News)表示,吉尔伯特的这番言论传递出“希望”的信号。汉考克说:“我对牛津项目了解了很多,真的很高兴看到一些希望,尤其是在报纸的头版。”。牛津大学的研究小组是全世界数十个研究小组中的一个,他们正在昼夜不停地研制新冠病毒疫苗。 吉尔伯特对《伦敦时报》称,在未来两周内将开始对这种疫苗进行人体试验。吉尔伯特说,“没有人能保证它会成功”,但她很乐观,说对疫苗的成功有80%的信心。吉尔伯特说:“根据我们用这种疫苗所做的其他试验,我认为它很有可能发挥作用。”。“这不仅仅是一种预感,每过一周,我们便有更多的数据可供参考。” … Read more

博大文化视野(4月11日)

【文化杂谈】 复杂性研究的中国路径(上) 步虚   着眼于当代,只要人们愿意,便能很容易地发现:世界范围内的复杂性研究实际上存在着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并各自有着不同的理论特征。 2004年初,中国第一份有关复杂性科学研究的中文学术期刊——《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面世。中国科学院士戴汝为教授在“发刊词”中这样写道: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自然史的探索得到空前发展,80年代一场跨科学、交叉学科融汇的科学革命冉冉升起。人们不再依赖牛顿式的宇宙观——隐喻世界如钟表的规律一样可预测。生命科学家以其研究主题的“复杂性”而首先冲破还原论的束缚。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中非线性现象、小概率自然异常事件、众多的不确定性不断出现。这些全在孕育着21世纪一门新科学的诞生。……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几十年来睿智地埋头于跨学科的研究。他全面展开了对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的深入研究,自1983年开始指导人体科学研讨会、系统学讨论班、思维科学讨论班,使得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广泛交流,持续研究。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科学家创造性地参与了这场人类共同的科学革命。 毛泽东是当代中国复杂性研究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是“复杂性研究中由钱学森领军的中国学派”及其他许多从事复杂性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们的一个共同认识。 在2014年8月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举办的“复杂性研究中国路径”研讨会的开幕词中,中心主任赵光武教授指出:毛泽东是中国复杂性研究的开拓者。他的复杂性理论首先是复杂性研究的哲学理论,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他的理论探索始终紧密结合中国社会的变革实践,当然包括有关社会历史复杂性的具体理论成果。如极富特色的系统思想、军事理论、文艺理论、历史观点、地理政治思想等,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探索,既富含对中国社会本质特征的真知灼见,又贴进现代科学思想。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苗东升教授多年来专注于复杂性科学及其应用的研究,对毛泽东复杂性思想与当代中国复杂性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亦有较为系统深入的思考和认识。他认为,毛泽东的复杂性研究发生在世界系统一个重要分系统——中国社会大变革的实践过程中,是此一过程的观念形态反映。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毛泽东对复杂性与矛盾的关系就已经有了相当自觉的体认。基于艰巨复杂的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和同教条主义简单化思维展开尖锐复杂斗争的理论思考,在写作于那一时期的“两论”——《实践论》《矛盾论》中,毛泽东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区分了简单运动形式和复杂运动形式、简单事物和复杂事物、简单过程和复杂过程等。这一点反映的是,在20世纪的中国讲矛盾辩证法不能不联系复杂性,讲现实生活中的复杂性不能不联系矛盾辩证法。它表明毛泽东已经意识到复杂性与矛盾性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一切复杂性都需要通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把握。1945年,毛泽东曾明确指出,“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中国的问题是复杂的,我们的脑子也要复杂一点”。 “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中国的问题是复杂的”,正是这些在今天看来再通俗不过的话,成为了当代复杂性科学家们的基本认识,或者说成为了复杂性科学研究的核心前提。 后来(1957),毛泽东更是把“复杂”概括为“对立统一”。应该说毛泽东主席的这一概括是有道理的。当然,毛泽东所说的对立统一,绝不意味着矛盾在一个更高的统一体中被化解、被取消的“黑格尔式的统一”,而是辩证的,发展着、转换着的对立统一。笔者同意许多复杂性科学研究者的意见,可以把“对立统一”,或者说超出一般认识水平的“对立统一”作为关于复杂性的哲学定义。这个定义的提出明显走在世界复杂性研究的前面(比法国人莫兰的定义更早、更简洁精准),其深刻意义至今尚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 首先在社会变革的实践中确立复杂性研究需要的认识论,通过社会革命的实践检验,待人民掌握国家命运后,再用这种理论指导科技工作中的复杂性研究,乃是现当代中国复杂性科学研究展开的独特路径。(未完待续)(2020-04-05)   【星光如许】 云朵上的村庄(4) 许星     11月12日,本打算这天到罗家院子集中安置点去给承担统规联建的周老板上上课,希望他多上些民工,以确保2010年1月31日前樱桃沟村安置在这里的17户农民按期搬进新家过年,然而,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雪打乱了我们的计划。 早晨醒来时,大片大片的雪片满天飞舞,寒冷从窗口漫进来。我们所住的学校里白茫茫一片,连停在学校坝子上的汽车都在一夜间变了颜色。“走,我们到山上去看看,不知那里的老百姓怎么样了?” 8时10分,我们冒着纷纷扬扬的雪花,边啃着开始变冷的馒头与樱桃沟村村主任一起上路。“好多年都没有下这么大的雪了,不知是不是老天爷故意跟樱桃沟过不去?真是作孽啊!”村主任老苟一边拍打着身上的雪片,一边无奈的说。 9时10分,我们来到老场村张家沟,虽然上樱桃沟村的路已经抢通,刚刚翻修过的道路还充满着感恩的气息,然而走在被厚厚的雪花覆盖的路上,看到山上洁白的景象,我们的心里既着急也不免伤感。是啊,2008年“5.12”大地震和“9.24”洪灾,山上农民的家园,震倒了房屋、冲毁了土地和道路、中断了通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曾经美好的家园。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因灾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才刚刚起步,老百姓重建家园的信心却被这一场大雪给冷冻了,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啊! “老人家,天这么冷,一定要注意身体啊!”在二社母大爷临时居住的窝棚里,我们一个为老人拍打被盖上的雪花,一个为老人烧开水,同行的村主任还找来了一把锄头,给老人的窝棚四周开沟,以防化雪后的雨水进入棚里。老人激动地告诉我们,为了修新房,他们一家四口人最先从陈家坝红岩村的板房里回到山上,在准备修建新房的旁边搭起了这座临时窝棚,一是为了施工方便,二是为了守材料。当我们问修房有什么困难时,老人马上说:“党和政府这么关心我们,我们已经知足了,我只希望每天有个好天气,这样就不会影响我们修房了。” 在三社小李家,我们一起与小伙子清除已砌到一楼砖上覆盖的雪花,把零乱的砖和建筑材料堆放整齐。小伙子向记者说:“要不是这场大雪,我今天就可以打线浇了,但不妨事,按计划一点也不影响我们的进度的。”看到小伙子这么有信心,我们的心里也非常高兴。 “天这么冷,你们还来这里看望我们,慰问我们,我们真的很感动啊!”在四社棚子梁,主体即将完工的吴大林流着热泪对我们不住地说着感谢的话。时年47岁的吴大林是四社的社长,为了响应政府号召,不仅自己带头回原址修建新房,还逐户逐户做社上其他三户人的工作,有时看到其他农户人手忙不过来,他便抽出自己家的劳动力去帮忙。他说:“我是社长,不能只顾我自己一家,其他老百姓都能按期把新房修好,新年搬进新家过新年,这才是我最大的愿望!” 当已年满50的四社杜大爷从我们手中接过方便食品和棉被时,老人顿时老泪纵横,他紧紧地拉着我们的手泣不成声:“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了!”在因灾失地农民安置中,杜大爷属于回原址散建户,目前砖已快砌完一楼,虽然这天因下雪停工了,但老人一点也不担心。他还跟我们摆他家的情况,摆儿子、媳妇如何孝顺,摆孙儿如何懂事,摆新房修起后一家人的宏伟打算。 我们从上午看到下午,一家家、一户户,所到之处看到的是老百姓不畏灾难的勇气和坚强信心,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老百姓向我们掏心窝的热情与话语。到晚上8时回到驻地时,虽然我们的腿脚早已被冻得不听使唤,身体也非常寒冷,但我们的心里却是热乎乎的,象五月的艳阳天。   【素口素心】 一座城的旧梦 李愫生   想起邯郸,那是我的故乡。从小在那里长大,却从未靠近过他。他是飘渺云烟里的宫阙朱阁,是征战沙场的猎猎风沙,是王侯将相的寂寞枯骨,是“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的赵国美人,是白衣胜雪、苦读寒窗的书生,是历史传说、仙踪已去的一个梦。 这梦,也就是城的一生了;这梦,也是你我的一生了。 走在回车巷,那条蔺相如回避廉颇的小巷,仿佛多年的光阴没有散去,蔺相如的马车还停驻在那里。廉颇背负荆条,殷切地等待蔺相如的原谅。那曲将相和,才唱得圆满。也铭记那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岁月磨蚀掉一个老人的雄心,剩下的叹息,也淹没在历史的洪流。 曾经,这里的很多老房子,深宅大院,转换了多少历史光阴。那也有民国时期邯郸市府的院落,王谢终归百姓家。 “滏流东渐,紫气西来”的丛台,还有着赵武灵王检阅军队霸气的身影。他是怎样的男子,摈弃历史的成见,第一个学习胡人的优长。胡服骑射,也成就了赵国,我宛若看见他白马英姿、清朗一笑。他是一道酒,冷冽过后,还带着花香的余温。我能与你,对饮一杯无?所以,邯郸人才喜欢把他们自己酿造的酒也叫“丛台”吧,仿佛喝了那酒,就看到了千军万马的豪情。 握一杯酒,对一座城。如果说男人是城的骨骼血肉,那么女人是城的灵魂。有了骨骼血肉,这城才立于旷世;有了灵魂,这城才变得生动。比如罗敷,比如赵姬,比如蔡文姬。我想象着罗敷明珠一样的美,在李白登临过并写下“清虚一鉴湛天光,曾照邯郸宫女妆”诗句的照眉池照眉,在汉乐府《陌上桑》中“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她的歌舞,风闻整座城。虽然她智拒了使君,后来却被赵王逼得跳了潭,现曰“罗敷潭”。 美女的情史是那么凉薄,如城的历史更迭。就连那后来成为秦始皇母亲的赵姬,也是被吕不韦送给秦异人,尽管她有很多诟病,她只是一个渴求爱情的可怜女人。即使聪慧如写出《胡笳十八拍》的蔡文姬,也被曹操锁在邯郸的铜雀台,抚琴吟诗,叹恨长生。尽管,燕国寿陵有个少年,专门来邯郸学习她们的舞步,落下“邯郸学步”的笑柄,也挡不住红颜西山。 现在,城还在,人已故。城也不是原先的那座城。 熙熙攘攘的大街和人群,灯红酒绿的现代建筑,一切好像都没有发生过。恰如当年,那个赶考路过邯郸的卢生,遇见吕仙,梦了一场人生。我们,也只是邯郸的一个梦境。 如果,这梦,够美,够真实,就让我们好好地做完。新梦不断地续入,旧梦都会远去,这就是我们的人生,也是这座城的人生。   【诗文春天】 “最”爱吐鲁番 谭文春 旅游发现惊喜,吐鲁番之行,感受极具地方特色的“最”爱。 “最热”。从清凉的空调车里下来,每一个人都猝不及防被一股大力的热气把身体紧紧箍住!不由自主发出一声尖厉又短促的惊叫——啊!吐鲁番是国内最热的地方,又称“火洲”。特别是横亘盆地中心的火焰山,就是一团凝固的赭红色火焰。火焰山山体富含三氧化二铁,强烈吸收太阳热量,地处低洼不能散热,所有热量郁积于此。吐鲁番有三座火焰山,没有水没有树,连根草都没有一棵,无处遮阴,很考验游客的忍耐力。我们游览的是《西游记》里挡阻唐僧师徒无法通行的那一座火焰山,景区标志性建筑物是芭蕉扇和金箍棒。两者做得很有创意,不仅是景区标志,还是地表温度计。今天四十三度,导游说山体内部温度最高可达一百度,到了八十度以上可以烤熟鸡蛋。我们买几个尝鲜,有一点茶叶蛋的味道。 “最干燥”。吐鲁番年降雨量平均16毫米,蒸发量高达3000毫米,最干旱的一年降雨量仅仅只有0.5毫米。好不容易下几颗雨,地皮没有淋湿,就被热气蒸发干了。极度干燥的气候,有助于文物的保存。在吐鲁番博物馆里面很多干尸陈列,是2000多年前的古人遗体。令人惊讶的是,遗体上头发胡须眉毛等都清清楚楚,衣饰色彩分明,丰富的花纹可辨,这可比外国的木乃伊有价值多了。还有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交河故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均是得益于这种干燥的气候。 “最低”。吐鲁番是我国海拔最低的盆地,盆地最低点是艾丁湖,在海平面154米下。导游带我们去到那里,只看见一片干地,有一溜儿房子,旁边竖一木牌,上书“芒硝厂”三个字儿。当地维吾尔族工人告诉我们,艾丁湖没有了,从这个地方向南,有另一片水。我们按照指示行驶三十公里,还真看见一片被圈起来的湖水。难道是艾丁湖漂移到这里了?大家聊以自慰地想,自娱自乐拍照留念,发朋友圈,证明自己到过海平面负150多米的地方。 “最甜”。吐鲁番盛产葡萄,在当地旅游,我们去农家做客,坐在葡萄架下,身上落满一片一片阳光,一面品尝瓜果一面欣赏维吾尔族姑娘热情的歌舞:“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吐鲁番的葡萄种类多达五百多种,色彩缤纷,如同一串一串珍珠玛瑙,吊坠在我们头上,仰脸就能含食,紫的、红的、绿的,赏心悦目。最甜的葡萄叫无核白葡萄,果实翠绿晶莹,甜而不腻,色、形、味俱美,素有“水晶葡萄”之美称。美国加利福利亚州也产葡萄,曾经拿着自己最甜的葡萄来对比,经过糖分测量,结果“水晶葡萄”比他们最甜的葡萄的糖分要高出二十倍。这得利于当地独特气候,白天日照时间长,阳光充足,有利养分的积累;夜晚温度低,葡萄呼吸作用减弱,减少了养分的消耗,因此葡萄特别甜。但它的新鲜度只能保持三到五天,成熟之后必须快速的制成葡萄干避免糖分流失,大家临走时别忘了买点回家。 “最香”。吐鲁番有最香哈密瓜。很多人认为哈密瓜产自哈密地区,其实这是个误会,要追溯到西域三十六国的时候。那时的哈密是个小国,国王为了讨好中原皇上,拿着吐鲁番的瓜去进献。皇上吃了连连夸奖,将该瓜赐名为“哈密瓜”,一直沿用到今天。另外还有一香——最香的烤全羊。冬天吐鲁番的葡萄架子都剪掉了枝丫,用这些葡萄的枝丫来烤吐鲁番特有的小山羊,要比哈萨克族的大尾羊香嫩得多。我想象着一边吃烤全羊,一边啃哈密瓜,晕素搭配,相得益彰,实在美妙! 旅游就是在太阳底下找新鲜、寻迥异、增见闻、长知识,吐鲁番之“最”,我爱!   【鱼翔浅底】 … Read more

七天科技博览(4月5日)

【本期导读】 武汉封城让中国新冠病例减少70多万 破百万!全球新冠疫情数据为何如此惊人 不用疫苗也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吗? “复阳”“无症状”……新冠病毒为何如此诡异 从蝙蝠“百毒不侵”中找答案:发现新冠病毒抑制剂   武汉封城让中国新冠病例减少70多万 3月31日,《科学》在线发表了一篇报告性论文,回溯了新冠疫情暴发的前50天,新冠病毒在中国的传播形势,以及管控措施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疫情传播。研究按照2019年12月31日~2020年2月19日期间,疫情最初50天的传播时间,分析了新冠疫情的流行病学传播趋势。数据来自每个城市报告的新冠病例、武汉市430万人流动信息,以及各城市实施防控措施的时间和类型。 该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田怀玉团队联合英国牛津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等15个中外团队完成。总体来说,研究得出了以下具有借鉴性的结论: 1.武汉封城让新冠病毒传播到中国其他城市的时间平均推迟了2.91天。 2.在疫情暴发的第一周中,越早开始进行严格管控的城市报告的病例就越少。 3.管控市内的公共交通,关闭娱乐场所,禁止公共聚集显著降低了感染病例数量。 4.封城以及全国性的应急响应和防控措施让确诊病例数减少了数十万。 (环球科学)   破百万!全球新冠疫情数据为何如此惊人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3日的例行记者发布会上宣布,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百万,累计死亡病例超5万。目前,疫情已蔓延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数据何以如此惊人? 认知不够 按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的说法,今天的疫情其实是至少两周前感染情况的集中体现。虽然目前各国都已出台空前严格的抗疫措施,但要看到显著效果仍需时日。 换句话说,两周甚至更早之前,不少国家的政府和民众对疫情威胁认知不够,未能采取足够有效的防控措施。 以最新的疫情“震中”美国为例。美国《科学》杂志1日一篇文章用“支离破碎、混乱不堪”来形容美国的疫情应对工作。文章指出,美国“缺乏强有力的全国性协调”,“政治领导人发出的保守信息”给抗疫带来困扰。事实上,直到3月11日晚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全国电视讲话中仍在向国民传达疫情并不严重、感染风险“非常、非常低”的信号。 美国领导层对疫情尚且“轻描淡写”,普通公众对疫情的认知自然大打折扣。《纽约时报》1日报道,两周前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约70名学生还在春假期间举行派对,如今44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更多学生正接受检测。 不只是美国,其他一些国家民众对疫情的严重性也同样缺乏足够认知。英国广播公司在3月12日的报道中提到,“当意大利北部地区开始设定隔离区时……很多30岁以下的年轻人继续像平常一样外出活动,包括周日去海滨晒太阳吃海鲜”。 检测不足 随着各国检测范围扩大和检测效率提高,全球病例数猛增,这也正说明此前检测的严重不足是造成疫情恶化的重要原因。 2月中旬,美国每百万人中只有约2.4人接受检测。相比之下,与美国几乎同时期确诊首例病例的韩国,当时每百万人中有154.7人接受检测。此后至3月初,随着美国扩大检测范围,确诊人数迅速增加。但截至3月28日,美国每百万人中仍只有2250次检测,是韩国近三周前检测人数的2/3。目前美国已为大约100万人做了新冠病毒检测,每天检测量达到10万份样本。 在疫情严重的欧洲,缺乏检测试剂盒和快速检测方法仍是各国面临的难题。据英国《金融时报》3月20日报道,新冠病毒RNA提取试剂盒的供应链已达到极限。 相比较而言,德国似乎是目前欧洲疫情防控最得力的国家。据英国《卫报》2日报道,疫情在德国造成的病亡率约为0.5%,世界范围内约为4.7%,这是因为德国很早就开始检测且检测范围大。 资源紧张&管理欠缺 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认为,病亡率主要取决于疾病管理以及医疗资源管理。当数万人同时患病,最大的问题是医疗机构床位被占满,导致重症患者难以入院从而造成高病亡率。 在疫情严重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医疗资源不足,加之两国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是病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据《纽约时报》报道,意大利是欧洲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比达23%,该国许多死亡病例都是八九十岁的老年人,他们感染病毒后更易诱发致命并发症。西班牙同样老年人口众多,且养老院缺乏足够的医疗资源。 而德国病亡率低正是得益于充沛的医疗资源和高效管理,以及及早采取措施等因素。 要严防松懈 瑞安30日表示,意大利和西班牙疫情近日出现趋稳迹象,说明此前采取的社交疏远、“封城”等严格防控措施有效,但要使新增病例数上升曲线调头往下,仍需持续加大应对力度。 瑞安说,通过社交疏远措施,确诊病例的接触者数量明显减少,这意味着与两周前相比,处于感染风险的人数已大量减少。再加上持续对社区病例的检测和隔离,人们其实已能够抢在病毒进一步扩散前采取措施。 对于疫情在全球或某一国范围内何时能到达拐点,瑞安此前已多次表示无法预测。他强调,光靠“封城”远远不够,还必须持续推进公共卫生措施来“压制”病毒,因为病毒不会自动退却。(新华网)   不用疫苗也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吗? 在最近出版的《细胞》杂志的一篇论文中,一支跨国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新思路。作者们在论文中指出,先前的多项研究均暗示ACE2在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里,扮演了重要而复杂的角色。一方面,ACE2是新冠病毒进入细胞所识别的受体。在小鼠模型里,ACE2表达水平越高,疾病就会越严重;另一方面,ACE2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果ACE2表达水平很低,小鼠的肺部损伤就会更严重。 这些观察让研究人员们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使用体外纯化的重组人类ACE2蛋白,能不能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新冠病毒会识别并结合人类ACE2蛋白。从外部加入的这些蛋白就像磁铁一样,会把新冠病毒给“吸走”,让它们无法入侵细胞。这样一来,我们不就能削弱病毒的人体感染力了吗? 为了检验这个想法,研究人员们先是分离出了新冠病毒,再用它们去感染培养的细胞。有意思的是,如果病毒在感染细胞之前,先和重组人类ACE2蛋白接触30分钟,这些病毒的感染能力就会明显削弱。研究人员估计,削弱的幅度大约为1000-5000倍。相反,如果加入的是新冠病毒无法特异结合的鼠类ACE2蛋白,就无法起到抑制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 总之,这些结果表明可溶性的ACE2有望抑制新冠病毒,防止它们进入细胞。在各种“老药新用”迟迟得不到临床验证,疫苗又需要12-18个月才能诞生的当下,这项研究无疑带来了一种预防病毒感染的新思路。当然,仅凭这些细胞实验和类器官实验的结果,是远远不够的。为了验证它的预防潜力,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 (环球科学)   “复阳”“无症状”……新冠病毒为何如此诡异 新冠病毒似乎像一个诡异的幽灵,疫情初期的凶猛、中期的“复阳”、后期的“无症状”,一直让人捉摸不定。不过,相关专家对《中国科学报》表示,这些看似诡异的现象,背后都可以寻找到释疑的依据。 愈后 “复阳” 为何一些新冠肺炎患者经过治疗后,出现了“复阳”的现象?对此,刚刚结束支援武汉汉阳区医院任务的山东潍坊卫恩医院院长魏春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其实,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假“复阳”真“假阴”,患者实则是核酸检测误差引起的“假阴性”,实际上是患者体内病毒并未清除,只是出院前核酸检测未检出。 为何没有在患者出院前检出呢?魏春华解释,首先是试剂盒的问题,由于这次疫情来势汹汹,导致试剂盒需求量大,审批不严格。新冠病毒试剂盒这种与致病性病原体抗原、抗体以及核酸等检测相关的试剂,按国家法规,属于体外诊断试剂的第三类,也就是医疗器械中的最高审查级别。鉴于当时的疫情,药监部门加快了新冠病毒试剂盒的审批流程,从过去至少要2~3年,缩短到几天。“这种情况下,试剂盒质量肯定存在良莠不齐”。 据中国疾控专家介绍,评价试剂盒的质量,主要有三个指标: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这三个指标中,最重要的是灵敏度,这也是各种不同试剂盒质量差异的核心所在。 其次是采样问题。核酸检测主要采集咽拭子,新冠病毒主要位于肺、气管、支气管等下呼吸道部位,而鼻咽和口咽在上呼吸道。发病早期上呼吸道有一些病毒,晚期比较少,咽部可能有病毒残留,但不一定能采到。 最后,核酸检测需要病毒达到基本量才能测出来,相比上呼吸道,下呼吸道中的病毒含量更高,因此不管检测几次,从上呼吸道取样都可能出现假阴性。 … Read more

博大文化视野(4月3日)

【芬芳文苑】 水流千遭归大海(7) 洪田 孔子和释迦穆尼佛祖 释迦穆尼佛祖是大约和孔子同一时期的人。他生前认为自己是一名人生的觉悟者,去世后被奉为神明而受到礼拜。他是通过苦行而顿悟人生的真谛,属于“出世”者;孔子则是通过吸取以往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积极参与的方式来传承文化,改造社会,是“入世”者,和释迦穆尼佛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和“悟道”方法。佛教中的一些思想和儒家思想是相通的,这也是日后佛教能够在中国被接受的原因,当然中国的佛教是被中国化了的佛教,形成不同的流派。 佛教推崇宽容,儒家人也推崇宽容,但不是看破红尘,不问世俗的宽容,而是有原则的宽容。孔子认为一名君子应该有所喜爱,也要有所厌恶,要爱憎分明。如果释迦穆尼佛那时在中国传教来劝导众人,在孔子看来是属于“素隐行怪”一类,是他难以认可的。 孔子和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晚于孔子出生。他本人没有著述,我们今天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的著作来了解他的。和孔子相比,苏格拉底更喜欢进行纯概念的思辨。这种思维方式,讲究逻辑上的完美,却未必切合实际。因此,对于纯粹的学术研究,苏格拉底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但对于具体的社会管理,他很可能是不称职的教条主义者。苏格拉底擅长辩论,因此得罪了人,被判处死刑。他巧舌如簧,却没能通过自我辩护说服众人免除对自己的处罚。他的辩护冗长繁琐,我很怀疑当时的雅典公民们是否有耐心聆听和理解他的辩词。总之,他的能言善辩惹火烧身,并最终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孔子向来反感“佞人”,提倡“辞达而已矣”,如果孔子看到苏格拉底那冗长繁琐的辩护,一定会皱眉叹息的。(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式文风冗长繁琐,追求逻辑严密,概念精准,却缺乏简练,难称优雅,直到现在还深深影响着欧美学者的写作风格。 儒家思想对基督教的影响 在孔子去世后五百年左右,即在西汉末年,基督教的最早教派天主教开始在古罗马帝国萌芽。又经过二百多年,大约在魏晋时期,天主教在被长期打压后,成为古罗马帝国的国教。天主教的“转正”和当时古罗马帝国的政治斗争有关。天主教后来随着罗马军队的扩张而扩张,很快在现在的法国、西班牙、英国、德国等区域一统天下。这一方面和罗马帝国的强大实力有关,同时也是因为这些区域尚属蛮荒之地,没有自己像样的文化,因此容易接受外来文化。 对于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后人知之甚少。有关耶稣基督的事迹,后人都是通过圣徒保罗来了解的。而保罗并没有见过耶稣本人,只是见过“死后复生”的耶稣,受到他的感化后成为最早的基督徒并开始传教。 从基督教的诞生过程和早期传教的方法来看,似乎从佛教那里受益很多。但如果考察《新约》中有关耶稣的诞生、耶稣所行的神迹以及基督教的思想,和儒家、墨家等思想有很多的相通处。虽然基督教把犹太教《旧约》奉作自己经典的一部分,但《新约》中所反映的以人为本,神应该爱护众人的思想,可以看作孔子“仁爱”理念的延续。基督教中人人平等的思想,可以看作墨家“兼爱”思想的衍生。 孟子、荀子都曾抨击过墨家的“兼爱”思想。他们认为,人都有亲疏之别,如果对每一个人都给予相同的爱,何以区别父母兄弟和陌生人?事实上,墨子的兼爱思想并没有抹杀亲疏之别,他所强调的是人要有爱人之心,这和某些基督教徒所提倡的父母子女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都要以兄弟姊妹相称有着天壤之别。 孔子推崇“中庸”,崇拜祖先,相信鬼神之圣德,认为“非其鬼而祭之,谄也!”“攻其异端,斯害也已!”对于任何宗教中的偏执和狭隘,是坚决反对的。(注:笔者已经于“喜马拉雅”开通“宏田广播”,对《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等古典名著原文朗读和讲解,欢迎有兴趣的朋友收听。)(2020年3月)(未完待续)   【鹏翔万里】 掌勺人 贺鹏 张三四十多岁了,一直都是干啥啥不行,谁也没有想到,他竟在丰州步行商业街上开了一家名叫“鱼宴府”的饭店,专卖鱼。不少人都笑他,这条街上哪种做法的鱼没有?你一家单独卖鱼,还能卖出一朵花来? 张三笑了,我不需要卖出花来,我要卖出钱来。 大伙儿都笑了,异想天开! 张三的饭店还是如期开了张。 开张那天,张三一没有邀请亲朋,二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只在门口左侧放了一个挂着宣传画的易拉宝就不声不响地营业了,易拉宝的宣传画也很简单,一张普通红纸上印了“开业大吉”几个金色大字, 第二行的几个字,尽管小,但很醒目:钓鱼台国宾馆名厨主勺薛师傅。 人们一看就惊呆了,这么个小饭店,花多少钱才能从钓鱼台国宾馆请来名厨掌勺啊? 熟悉张三的人都说他有点野路子。很快,在丰州城就传开了,新开张的“鱼宴府”是钓鱼台国宾馆名厨掌勺。 一传十、十传百,丰州城有头有脸的人们都纷纷前来品尝,一时间,“鱼宴府”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想在“鱼宴府”吃上一顿饭,不提前十天半月预定是万万吃不到的;“鱼宴府”和其他饭店不同,预约需要支付定金,刚定金就要1000元,每吃一顿鱼宴,没有几千元是下不来的。 虽然“鱼宴府”价格高得离谱,但还是阻挡不住那些好吃的食客们,每次从里面出来,嘴里刁着一根牙签,巴咂巴咂嘴巴,好吃,好吃,的确比其他饭店的鱼好吃,钓鱼台国宾馆的名厨就是不一样。 很快,在“鱼宴府”宴请客人成为丰州城的一种时尚、面子和身份,张三也成了丰州城的名人。 丰州百年老店“老归化”的高老板提前预约了一桌,带着他的大厨李师傅亲自品尝这钓鱼台国宾馆名厨掌勺的鱼宴,也想偷偷艺、改进改进自己饭店鱼的做法。 高老板和李师傅按照预约进入一个小包间,点了茶水和凉菜,主菜当然是不同做法的鱼了。第一道是红烧鲤鱼,这是丰州城人们最熟悉、也是最喜欢的大众做法,高老板让李师傅先尝,李师傅小心翼翼地用筷子从鱼背上夹了一块肉,小心翼翼地放在嘴里,细细品尝。 高老板两眼盯着李师傅,问怎么样? 李师傅又从鱼的尾巴处夹了一块,放在嘴里慢慢品。 高老板急了,你说话呀,到底怎么样? 李师傅说,您也吃一吃,亲自感觉感觉味道。 高老板从鱼背上夹了一块放在嘴里,轻轻嚼了几下说,和你李师傅做出来的味道的确有点不一样。 李师傅又夹了一块继续品,没有说话。 高老板说,到底人家是钓鱼台国宾馆的名厨,做出来的味道就是好。边说边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说我们也享受一下国家领导人的美味待遇。 点的几种鱼都上齐了,高老板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说不管多贵,都值,都值! 李师傅一直没说话,一脸凝重,吃到中途,对高老板说,我出去看看。 李师傅走出包间,顺着服务员上菜的方向,想到厨房瞅一瞅。厨房是开放式厨房,李师傅没走几步,正好遇到张三,张三说这不是“老归化”的李师傅吗? 李师傅马上抱拳,说张老板,生意这么好,恭喜恭喜! 张三也连忙抱拳鞠躬,谢谢!谢谢! 李师傅说,我刚才品了贵店的好几种鱼…… 没等李师傅说完,张三立即打断李师傅的话,您是丰州厨艺大赛的冠军,您的厨艺可是没人比得了啊! 岂敢岂敢,可您的主勺是钓鱼台国宾馆主勺啊。 张三没再说什么,轻轻地笑了笑就走开了…… 张三心想,我一个小饭店,能请得起钓鱼台国宾馆的名厨吗?现在的人也真是的,就凭钓鱼台国宾馆名厨薛师傅在开业时发来一个“开业大吉”的祝福语,所有人就认定是钓鱼台国宾馆的名厨掌勺。看来这鱼的味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掌勺人身份啊—— 于是,张三当天晚上就把厨房封了起来。   【种玉蓝田】 一地清辉 蓝狐 傍晚,偶然抬眼看向窗外的时候,不禁为接天连壤的月光所深深地吸引了,那份纯净,那份细腻,还有那份朗然,让人一经面对,立时从忙乱和烦躁中平静下来,仿佛那月华已然盈满了心坎,且正以它所独有的意蕴抚慰着难宁的心跳。 我没有想到,这样的一地清辉,竟然同样可以安抚心情。我直感到,多日以来积存在内心里的太多烦闷,似乎就在与那月华猛然相照的瞬间,便全然地给融化了。于是便想,如此清净的月色里,怕是早已经被掺揉进了某种心绪的“解药”,但凡与之面对,那所谓的“心病”自是会被一一消却了吧? … Read more

七天科技博览(3月29日)

【本期导读】 1. 穿山甲不是新冠病毒中间宿主,或是可能潜在自然宿主 2. 国内疫情是否会二次暴发?钟南山最新判断来了 3. 克力芝和阿比朵尔治新冠收效甚微,或反而拖慢转阴 4. 电子烟肺炎和新冠肺炎到底有没有关联? 5. 疫情告急,多国禁止粮食出口? 6. 中国科学家发现杂交稻稳产高产基因 7. 全球变暖引发海洋“灾难”   穿山甲不是新冠病毒中间宿主,或是可能潜在自然宿主         记者24日从云南大学获悉,该校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志刚团队一项关于马来穿山甲不是新冠病毒中间宿主,而可能是与新冠病毒类似的病毒潜在自然宿主的研究结果,近日在Cell子刊《当前生物学》上正式发表。 今年2月2日,张志刚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对来自2019年3月24日无法救护成功的一只穿山甲肺样本病毒组学数据进行重新组装和全面分析,发现其携带有与新冠病毒相近的冠状病毒,被命名为穿山甲冠状病毒(Pangolin-CoV),这种病毒与新冠病毒以及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报道的蝙蝠冠状病毒的基因组相似性分别为91.02%和90.55%。 研究发现,穿山甲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的亲缘关系仅次于蝙蝠冠状病毒,但是穿山甲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的S1功能基序高度一致,涉及与人类ACE2受体互作的五个关键氨基酸残基完全一致,而蝙蝠冠状病毒发生了四个突变,提示了穿山甲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具有相似的宿主细胞识别能力。研究还发现在S1/S2酶切位点,新冠病毒含有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类似的Furin蛋白识别序列,而穿山甲冠状病毒、蝙蝠冠状病毒以及SARS冠状病毒都缺失了该功能基序,表明新冠病毒与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具有相似的宿主细胞侵入机制。 相关研究进展于2月15日第一时间上报到科技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攻关项目”,预印本于2月20日在bioRXiv上公布。2月26日,《自然-新闻》作了引用报道。3月19日Cell子刊《当代生物系》以“马来穿山甲可能是类新冠病毒的潜在自然宿主”为题正式发表,研究数据可在相关平台上自由获取。 此前,武汉病毒所石正丽研究员报道的蝙蝠冠状病毒RaTG13与新冠病毒的基因组相似性约96%,证明了中菊头蝠是新冠病毒的潜在自然源头。张志刚研究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由于穿山甲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的基因组相似性没有达到中间宿主所要求的99%或以上相似性,证明了穿山甲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不是同一个病毒,只是类新冠病毒;同时也证明,穿山甲不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而是新冠病毒的可能潜在自然宿主。 综合各方的研究表明,中菊头蝠、马来穿山甲只是可能的潜在自然源头宿主,考虑与新冠病毒与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类似的一个涉及病毒感染的基因位点,甚至也可能是其他未发现的自然源头宿主,无论是蝙蝠冠状病毒、穿山甲冠状病毒或其他可能尚未发现的自然源头宿主携带的冠状病毒,通过哪类中间宿主进化,再传到人类尚且不知,目前无法确定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和自然源头宿主。          张志刚研究团队认为,从目前发现的中菊头蝠、马来穿山甲两个可能的潜在源头宿主分布区来看,中国华南也只是目前发现的可能潜在自然宿主之一的中菊头蝠的部分分布区,现有研究不能确定新冠病毒的发生地,更不能表明新冠病毒起源于中国。 “假如中菊头蝠、马来穿山甲这两个可能的潜在自然源头宿主,能被证明的确是新冠病毒的自然源头宿主,那么它们现在的自然分布区,都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发生地。而至关重要的,是中间宿主是什么?在哪儿发生?为何在武汉爆发?更是未来科学研究的核心。”张志刚说。(科技日报)   国内疫情是否会二次暴发?钟南山最新判断来了 3月27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美国方面的专家进行视频连线,就新冠肺炎疫情诊疗的相关情况进行交流研讨。视频连线后,总台央视记者对钟南山进行独家专访。国内疫情会不会出现第二波高峰?全球疫情控制何时见效?钟南山回应疫情热点问题。 国内疫情是否会二次暴发? 钟南山:不太可能 钟南山表示,国内疫情不会出现第二波高峰。前提是要积极防控,保持警惕。按照现有群防群控机制,目前重点放在防控外来输入者。首先,对其积极进行诊断;其次,在固定的医院或酒店进行隔离。目前,外来输入者中产生传染的可能性极大。 疫情控制何时能见效? 钟南山:如各国积极防控,预计4月份见效 钟南山表示,这个问题有赖于西方主要国家。他们的政策天天都在变,而且越来越接近。现在很多国家的城市采取“封城”举措解决问题,但是“封城”后依然要做好个人防护。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原则上,钟南山说:“我估计欧洲确诊病例未来一周会达到高峰,之后应是往下走,但美国很难说。现在各国政策不太一样,要是都能采取比较积极的政策,病例数应该在4月份就能下来。” 钟南山:疫情“震中”可能转移至美国 钟南山表示,目前,其他国家采取行动已经三周。除少数国家新增病例数有些下降外,其他国家还在上升,特别是美国。现在,美国确诊病例数已超过中国,“震中”可能会转移到美国。 钟南山分享中国快速控制疫情经验 近日,钟南山多次与美国有关专家进行视频连线,就新冠肺炎疫情的抗疫经验和诊疗情况进行合作研讨。对于美国专家特别关心的如何快速控制新冠肺炎疫情,钟南山表示,控制疫情有两个战略,一个是压制、一个是延缓。中国选择的是压制战略,在短期控制疫情。中国社区也具有强有力的群防群控措施,具体来说就是四个“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钟南山:必须重视无症状密切接触者 对于如何控制疫情,钟南山特别强调,不要只重视有症状的人,还要特别关注确诊患者的无症状密切接触者,这一点中国非常重视。(央视新闻微信公号)   克力芝和阿比朵尔治新冠收效甚微,或反而拖慢转阴 新型冠状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科学家们发起了多项研究探索现有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当地时间3月23日,医药学预印本平台medRxiv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未经同行审议),指出根据44例患者的随机对照实验的结果,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Lopinavir and Ritonavir )或阿比朵尔(Arbidol)单药治疗在轻度中度COVID-19的临床治疗中收效甚微。此外,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还可能导致更多病人的不良反应。 这项研究原本计划招募125名COVID-19患者,但由于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广州的新增确诊人数很少,药物实验的“招募池”迅速耗尽,最终该研究仅纳入了44名患者。其中21例随机分配接受LPV/r,16例使用阿比朵尔,7例不使用抗病毒药作为对照组。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