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 中药是安慰剂还是特效药?
- 世卫组织:尚无证据表明新冠抗体可使人免受“二次感染”
- 李兰娟新发论文:找到新冠病毒19个致病性新突变!
- 新冠疫苗九月或有望紧急使用
- 德国顶尖病毒学家:“新冠病毒源自实验室”极不可信
- 中美科学家绘出迄今最精确银河系结构图
中药是安慰剂还是特效药?
4月24日,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在“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作用与传承创新发展”研讨会上第一次详细介绍了在金银潭医院、东西湖方舱医院、将军路街卫生院开展的中药临床试验情况。会后,他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回应了外界对中医药在此次抗疫治疗中的种种质疑。
《中国科学报》:我们都知道中医是因人施治的,给大规模人群用一样的方子可行吗?
黄璐琦:
《素问》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对普遍的症状和证候相似性,是可以研制出核心方的。
我们拿出化湿败毒方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只有核心方才能做严格的随机对照实验,在临床试验中,对人群的干预因素比较单一,对照才有可比性,结论更能令人信服。
《中国科学报》:要验证中医药对治疗新冠肺炎是否有效,在临床循证评价中,到底需要何种等级的证据?有观点指出,药物都必须通过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才能被认为真正有效。
黄璐琦:
你可以看到,在我们分享的这些临床研究案例中,有随机对照开放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以及回顾性的队列研究,其中样本量有多有少。这些不同类型的临床试验得出的证据等级是不一样的,但这些临床证据是可靠真实的。
很多人认为,药物都必须通过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才能被认为有效,这是不准确的。以随机、对照、双盲为特征的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确是检验创新治疗方法安全有效性的金标准。如果不用盲法,但对照设计良好,是能够获得高级别临床证据的。
事实上,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这次疫情中,是很难进行盲法试验的。而且,临床试验还是要遵循真实世界。
《中国科学报》:入选国家推荐的“三药三方”中,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可以被称为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吗?
黄璐琦:
我也在纠结“特效药”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概念?特效,究竟是从效果上来说,还是看它是否只针对某个疾病的治疗。
我认为,如果中药具备了高级别的临床证据,又是因这次新冠肺炎研制的,可以称之为“特效药”。
《中国科学报》:在药物治疗方面,“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韦的一举一动都受到极大的关注。相反,在国内“有疗效、有证据”的中药却没有很高的热度。
黄璐琦:
这是一个话语权的问题。
比如,前期瑞德西韦在同情用药条件下使用,试验并非对照进行,样本也非常小,可大家还是相信它可能有效。2月底,世卫组织到中国考察时就指出,瑞德西韦是唯一可能有效的药物。遗憾的是,他们“看不见”其他拥有不错证据的临床药物试验。
我们的临床效果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没有在国外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但我可以回答你的是,我们一直在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杂志投稿,最后却以“各种理由”被拒绝。
客观上可能是因为西方国家的科研人员不使用中医药。但从另一角度看,也涉及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这就变成一个文化自信问题。像青蒿素,最早报道的就是《科学通报》,这是我们自己的杂志。
而之所以我们还想要到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原因是希望中医药能够走出去。病毒无国界,尽快让全世界来分享我们的经验,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中国科学报》:您曾经说过,在武汉,重症患者80%以上主动选择中西医治疗,轻症患者90%以上希望中医干预。对此,有人理解为是病人需要心理安慰。
黄璐琦:
关于中医药有没有心理安慰作用,我们在方舱医院做了一个随机对照心理咨询量表,分别对接受中药治疗和不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确实存在差异。
事实上,患者在那种极度恐慌、不安的心理状态下,医生给他开一副药,是能起到作用的。
有一个细节我记得特别清楚,我们刚到病房查房时,请患者把舌苔伸出来让我们看看,病人那个眼神一下子就不一样了,因为他感觉到了温情。像舌诊这种诊疗手段,只有中医重视。当他把口罩摘下,把舌头伸出来,对一个病人来说,他首先觉得,医生没有害怕他。如果没有身处其中,也许很难理解。我一直相信,中医是温情和技术同行的。既能带来安慰,又可以有疗效,这两者并不互相妨碍。
《中国科学报》:您怎么看待疫情中一如既往地对中医持怀疑态度的观点?
黄璐琦:
事实上,怀疑中医的常常是懂医的人。这里存在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我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完全不同。按照他的知识结构、知识背景,他觉得中医药是不可理喻的。而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只要实实在在管用就好。中医能治好我,我就是活生生的证据。
还是要回到话语权问题,坚持中西医并重还有很多机制和政策方面要突破。但我一直希望践行这样的理念,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要一学、二用、三质疑。就算知识体系不同,我也要先学习你,而不是上来就排斥;然后,我要试着运用你;第三,理解了,实践了,才有质疑、才能创新。(科学网微信公众号作者:胡珉琦)
世卫组织:尚无证据表明新冠抗体可使人免受“二次感染”
新华社日内瓦4月25日电(记者沈忠浩)世界卫生组织25日发布的每日疫情报告说,迄今尚无证据表明拥有新冠抗体的康复者可免于“二次感染”。
世卫组织指出,通过自然感染对病原体产生免疫是一个多步骤过程,通常需要1至2周。感染病毒时,人体首先出现非特异性的固有免疫应答,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可减慢病毒感染进程,甚至阻止症状出现。在此之后,人体出现适应性免疫应答,产生与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即免疫球蛋白;还会产生T细胞,识别和清除受感染细胞,即细胞免疫。
世卫组织说,如果适应性免疫应答足够强,则可以阻止病情发展为重症,或防止同一病毒的“二次感染”。迄今大多数研究表明,新冠康复者体内拥有新冠病毒抗体,但其中一些人血液中的抗体水平非常低。由此推断,细胞免疫可能对病人的康复也至关重要。
世卫组织强调,截至4月24日,尚无研究对新冠病毒抗体是否赋予人类对该病毒的免疫力进行评估。此外,对人体内新冠病毒抗体的实验室检测需要进一步验证,以确定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针对一些国家政府建议将抗体检测作为发放“免疫护照”或“无风险证书”的基础,从而允许持证人能够出行或恢复工作,世卫组织认为,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抗体介导免疫的有效性,进而无法保证此类证书的准确性。
世卫组织警告,那些检测显示拥有抗体的人们也许自认为可免于“二次感染”,进而忽略公共卫生建议。因此,使用此类证书可能增加病毒继续传播的风险。(新华社 记者:沈忠浩)
李兰娟新发论文:找到新冠病毒19个致病性新突变!
4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团队在预印本平台medRxiv上发布了未经同行审议的新论文。论文指出,新冠病毒已经出现了能够切实影响致病性的突变,药物和疫苗研发工作有必要把这些突变纳入考虑。论文重点结论包括:
- 新冠病毒株的变异和多样性或被大大低估。
- 不同变异毒株在细胞病变效应和病毒载量方面差异可达270倍。
- 一种三核苷酸突变能大大增强病毒的复制速率和致病能力,发现这种突变的病人保持了45天的核酸阳性。
- 研究人员从粪便中分离出了可以复制的活病毒,这与此前报道不同。
新冠疫苗九月或有望紧急使用
据中国国际电视台官方微博,4月23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在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或许到9月,我们能有一种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的(新冠)疫苗,如果疫情再次大规模爆发,仍处于第二或第三阶段临床试验的疫苗可以用于特殊群体,例如医疗人员。在我看来,也许明年初,我们能研发出可用于健康人群的疫苗。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研发进程。目前在中国,我们有两款候选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一款是腺体病毒载体疫苗,另一款是灭活疫苗。他们正在进行二期或二期临床试验。”(澎湃新闻 记者:庄岸)
德国顶尖病毒学家:“新冠病毒源自实验室”极不可信
中新社柏林4月25日电 针对“新冠病毒源于武汉实验室事故”的阴谋论,德国顶尖病毒学家、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所长克里斯蒂安·德罗斯滕当地时间24日表示,这种说法“极其的不可信”。他同时注意到中国在灭活疫苗研发上取得的进展,并认为灭活疫苗有利于全球快速大批量生产。
德罗斯滕是2003年SARS病毒的共同发现者之一,且研发出了SARS病毒诊断方法。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他受邀为德国联邦政府抗击疫情提供咨询,并坚持在媒体上为大众解读疫情发展,被德国舆论视作疫情期间该国最权威的声音之一。
在24日出版的《南德意志报》专访中,德罗斯滕被问到如何看待“新冠病毒起源于武汉一次实验室事故”这一流言。他回应称,与此次暴发疫情的新冠病毒相似的蝙蝠冠状病毒只存在于菊头蝠体内,而人们不可能简单地在一间实验室里饲养菊头蝠,人们同样也不会轻易就在实验室因为失误而感染这样一种病毒。
德罗斯滕强调,由于存在“屏障”,蝙蝠冠状病毒不会轻易地传染给人类。“我所能说的是,这(一流言)听上去极其的不可信”。
事实上,早在今年2月,德罗斯腾就与其他26位国际知名科学家在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声明,谴责认为新冠病毒非自然起源的阴谋论。
同一天,德罗斯滕还在北德广播的播客访谈专栏中谈到了中国研发新冠疫苗的最新进展。他表示,中国科研团队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对恒河猴进行试验后,恒河猴的肺部得到了完全的保护。他形容发表在生物科学预印本论文平台的这项研究结果“已经有些令人惊奇”。
对于灭活疫苗这一疫苗类型的选取,德罗斯滕认为,在全球已经存在大量可用于生产灭活疫苗的设备,即使在欠发达国家也有这样的设备,因此灭活疫苗可在多个国家同时大批量生产。他表示,即使德国最终未必采用灭活疫苗,但灭活疫苗的研发仍是“有价值的”。(中国新闻网 记者:彭大伟)
中美科学家绘出迄今最精确银河系结构图
科技日报南京4月21日电 (金凤)银河系直径约为10万至18万光年,太阳系离银河系中心很远,且位置接近银道面,因此我们所看到的旋臂都重叠投影在天球上而无法分辨。21日,南京大学发布消息,著名杂志《科学美国人》近日刊登了由美国科学院院士M·里德和该校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郑兴武教授联合撰写的封面文章,总结了由他们及德国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K·门滕教授所领导的国际团队历经15年对银河系结构的研究成果。该团队用甚长基线干涉技术精确测量位于银盘上近200个大质量恒星的距离和自行,得到银河系旋臂的结构、太阳系的位置以及它绕银河系中心旋转的速度,绘制出尺度为10万×10万光年的全新银河系结构图。该图是迄今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
“这张迄今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清晰地展示出银河系是一个具有四条旋臂的棒旋星系,基本解决了银河系究竟有几条旋臂这个天文学中长期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问题。”论文作者之一郑兴武说。
21世纪初,中、美、德、意、荷、韩、日、波8国22位天文学家筹划建立了“银河系棒和旋臂结构遗珍巡天”重大科学计划。该计划用等效口径大小为地球直径的甚长基线干涉阵,采用几何三角视差方法直接测量大质量恒星中脉泽源的距离和自行。
郑兴武介绍,从2003年开始,研究团队测量了银盘上163个大质量恒星中脉泽源的距离和自行,结合国际上其他团组测量的37个脉泽源,共获得了银河系中近200个大质量恒星的距离和自行。这些大质量恒星在银盘上的分布清晰地勾画出4条主旋臂,它们分别是英仙臂、人马—船底臂、矩尺臂和盾牌—半人马臂。研究团队结合红外、一氧化碳和大量年轻天体的观测资料,最终绘制出了银河系结构图,它是一个具有4条旋臂的棒旋星系。(科技日报 记者:金凤)
(选编:洪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