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文化视野(4月11日)

【文化杂谈】

复杂性研究的中国路径(上)

步虚

 

着眼于当代,只要人们愿意,便能很容易地发现:世界范围内的复杂性研究实际上存在着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并各自有着不同的理论特征。

2004年初,中国第一份有关复杂性科学研究的中文学术期刊——《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面世。中国科学院士戴汝为教授在“发刊词”中这样写道: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自然史的探索得到空前发展,80年代一场跨科学、交叉学科融汇的科学革命冉冉升起。人们不再依赖牛顿式的宇宙观——隐喻世界如钟表的规律一样可预测。生命科学家以其研究主题的“复杂性”而首先冲破还原论的束缚。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中非线性现象、小概率自然异常事件、众多的不确定性不断出现。这些全在孕育着21世纪一门新科学的诞生。……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几十年来睿智地埋头于跨学科的研究。他全面展开了对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的深入研究,自1983年开始指导人体科学研讨会、系统学讨论班、思维科学讨论班,使得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广泛交流,持续研究。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科学家创造性地参与了这场人类共同的科学革命。

毛泽东是当代中国复杂性研究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是“复杂性研究中由钱学森领军的中国学派”及其他许多从事复杂性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们的一个共同认识。

在2014年8月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举办的“复杂性研究中国路径”研讨会的开幕词中,中心主任赵光武教授指出:毛泽东是中国复杂性研究的开拓者。他的复杂性理论首先是复杂性研究的哲学理论,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他的理论探索始终紧密结合中国社会的变革实践,当然包括有关社会历史复杂性的具体理论成果。如极富特色的系统思想、军事理论、文艺理论、历史观点、地理政治思想等,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探索,既富含对中国社会本质特征的真知灼见,又贴进现代科学思想。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苗东升教授多年来专注于复杂性科学及其应用的研究,对毛泽东复杂性思想与当代中国复杂性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亦有较为系统深入的思考和认识。他认为,毛泽东的复杂性研究发生在世界系统一个重要分系统——中国社会大变革的实践过程中,是此一过程的观念形态反映。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毛泽东对复杂性与矛盾的关系就已经有了相当自觉的体认。基于艰巨复杂的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和同教条主义简单化思维展开尖锐复杂斗争的理论思考,在写作于那一时期的“两论”——《实践论》《矛盾论》中,毛泽东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区分了简单运动形式和复杂运动形式、简单事物和复杂事物、简单过程和复杂过程等。这一点反映的是,在20世纪的中国讲矛盾辩证法不能不联系复杂性,讲现实生活中的复杂性不能不联系矛盾辩证法。它表明毛泽东已经意识到复杂性与矛盾性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一切复杂性都需要通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把握。1945年,毛泽东曾明确指出,“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中国的问题是复杂的,我们的脑子也要复杂一点”。

“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中国的问题是复杂的”,正是这些在今天看来再通俗不过的话,成为了当代复杂性科学家们的基本认识,或者说成为了复杂性科学研究的核心前提。

后来(1957),毛泽东更是把“复杂”概括为“对立统一”。应该说毛泽东主席的这一概括是有道理的。当然,毛泽东所说的对立统一,绝不意味着矛盾在一个更高的统一体中被化解、被取消的“黑格尔式的统一”,而是辩证的,发展着、转换着的对立统一。笔者同意许多复杂性科学研究者的意见,可以把“对立统一”,或者说超出一般认识水平的“对立统一”作为关于复杂性的哲学定义。这个定义的提出明显走在世界复杂性研究的前面(比法国人莫兰的定义更早、更简洁精准),其深刻意义至今尚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

首先在社会变革的实践中确立复杂性研究需要的认识论,通过社会革命的实践检验,待人民掌握国家命运后,再用这种理论指导科技工作中的复杂性研究,乃是现当代中国复杂性科学研究展开的独特路径。(未完待续)(2020-04-05)

 

【星光如许】

云朵上的村庄(4)

许星  

 

11月12日,本打算这天到罗家院子集中安置点去给承担统规联建的周老板上上课,希望他多上些民工,以确保2010年1月31日前樱桃沟村安置在这里的17户农民按期搬进新家过年,然而,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雪打乱了我们的计划。

早晨醒来时,大片大片的雪片满天飞舞,寒冷从窗口漫进来。我们所住的学校里白茫茫一片,连停在学校坝子上的汽车都在一夜间变了颜色。“走,我们到山上去看看,不知那里的老百姓怎么样了?”

8时10分,我们冒着纷纷扬扬的雪花,边啃着开始变冷的馒头与樱桃沟村村主任一起上路。“好多年都没有下这么大的雪了,不知是不是老天爷故意跟樱桃沟过不去?真是作孽啊!”村主任老苟一边拍打着身上的雪片,一边无奈的说。

9时10分,我们来到老场村张家沟,虽然上樱桃沟村的路已经抢通,刚刚翻修过的道路还充满着感恩的气息,然而走在被厚厚的雪花覆盖的路上,看到山上洁白的景象,我们的心里既着急也不免伤感。是啊,2008年“5.12”大地震和“9.24”洪灾,山上农民的家园,震倒了房屋、冲毁了土地和道路、中断了通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曾经美好的家园。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因灾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才刚刚起步,老百姓重建家园的信心却被这一场大雪给冷冻了,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啊!

“老人家,天这么冷,一定要注意身体啊!”在二社母大爷临时居住的窝棚里,我们一个为老人拍打被盖上的雪花,一个为老人烧开水,同行的村主任还找来了一把锄头,给老人的窝棚四周开沟,以防化雪后的雨水进入棚里。老人激动地告诉我们,为了修新房,他们一家四口人最先从陈家坝红岩村的板房里回到山上,在准备修建新房的旁边搭起了这座临时窝棚,一是为了施工方便,二是为了守材料。当我们问修房有什么困难时,老人马上说:“党和政府这么关心我们,我们已经知足了,我只希望每天有个好天气,这样就不会影响我们修房了。”

在三社小李家,我们一起与小伙子清除已砌到一楼砖上覆盖的雪花,把零乱的砖和建筑材料堆放整齐。小伙子向记者说:“要不是这场大雪,我今天就可以打线浇了,但不妨事,按计划一点也不影响我们的进度的。”看到小伙子这么有信心,我们的心里也非常高兴。

“天这么冷,你们还来这里看望我们,慰问我们,我们真的很感动啊!”在四社棚子梁,主体即将完工的吴大林流着热泪对我们不住地说着感谢的话。时年47岁的吴大林是四社的社长,为了响应政府号召,不仅自己带头回原址修建新房,还逐户逐户做社上其他三户人的工作,有时看到其他农户人手忙不过来,他便抽出自己家的劳动力去帮忙。他说:“我是社长,不能只顾我自己一家,其他老百姓都能按期把新房修好,新年搬进新家过新年,这才是我最大的愿望!”

当已年满50的四社杜大爷从我们手中接过方便食品和棉被时,老人顿时老泪纵横,他紧紧地拉着我们的手泣不成声:“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了!”在因灾失地农民安置中,杜大爷属于回原址散建户,目前砖已快砌完一楼,虽然这天因下雪停工了,但老人一点也不担心。他还跟我们摆他家的情况,摆儿子、媳妇如何孝顺,摆孙儿如何懂事,摆新房修起后一家人的宏伟打算。

我们从上午看到下午,一家家、一户户,所到之处看到的是老百姓不畏灾难的勇气和坚强信心,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老百姓向我们掏心窝的热情与话语。到晚上8时回到驻地时,虽然我们的腿脚早已被冻得不听使唤,身体也非常寒冷,但我们的心里却是热乎乎的,象五月的艳阳天。

 

【素口素心】

一座城的旧梦

李愫生

  想起邯郸,那是我的故乡。从小在那里长大,却从未靠近过他。他是飘渺云烟里的宫阙朱阁,是征战沙场的猎猎风沙,是王侯将相的寂寞枯骨,是“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的赵国美人,是白衣胜雪、苦读寒窗的书生,是历史传说、仙踪已去的一个梦。

这梦,也就是城的一生了;这梦,也是你我的一生了。

走在回车巷,那条蔺相如回避廉颇的小巷,仿佛多年的光阴没有散去,蔺相如的马车还停驻在那里。廉颇背负荆条,殷切地等待蔺相如的原谅。那曲将相和,才唱得圆满。也铭记那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岁月磨蚀掉一个老人的雄心,剩下的叹息,也淹没在历史的洪流。

曾经,这里的很多老房子,深宅大院,转换了多少历史光阴。那也有民国时期邯郸市府的院落,王谢终归百姓家。

“滏流东渐,紫气西来”的丛台,还有着赵武灵王检阅军队霸气的身影。他是怎样的男子,摈弃历史的成见,第一个学习胡人的优长。胡服骑射,也成就了赵国,我宛若看见他白马英姿、清朗一笑。他是一道酒,冷冽过后,还带着花香的余温。我能与你,对饮一杯无?所以,邯郸人才喜欢把他们自己酿造的酒也叫“丛台”吧,仿佛喝了那酒,就看到了千军万马的豪情。

握一杯酒,对一座城。如果说男人是城的骨骼血肉,那么女人是城的灵魂。有了骨骼血肉,这城才立于旷世;有了灵魂,这城才变得生动。比如罗敷,比如赵姬,比如蔡文姬。我想象着罗敷明珠一样的美,在李白登临过并写下“清虚一鉴湛天光,曾照邯郸宫女妆”诗句的照眉池照眉,在汉乐府《陌上桑》中“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她的歌舞,风闻整座城。虽然她智拒了使君,后来却被赵王逼得跳了潭,现曰“罗敷潭”。

美女的情史是那么凉薄,如城的历史更迭。就连那后来成为秦始皇母亲的赵姬,也是被吕不韦送给秦异人,尽管她有很多诟病,她只是一个渴求爱情的可怜女人。即使聪慧如写出《胡笳十八拍》的蔡文姬,也被曹操锁在邯郸的铜雀台,抚琴吟诗,叹恨长生。尽管,燕国寿陵有个少年,专门来邯郸学习她们的舞步,落下“邯郸学步”的笑柄,也挡不住红颜西山。

现在,城还在,人已故。城也不是原先的那座城。

熙熙攘攘的大街和人群,灯红酒绿的现代建筑,一切好像都没有发生过。恰如当年,那个赶考路过邯郸的卢生,遇见吕仙,梦了一场人生。我们,也只是邯郸的一个梦境。

如果,这梦,够美,够真实,就让我们好好地做完。新梦不断地续入,旧梦都会远去,这就是我们的人生,也是这座城的人生。

 

【诗文春天】

“最”爱吐鲁番

谭文春

旅游发现惊喜,吐鲁番之行,感受极具地方特色的“最”爱。

“最热”。从清凉的空调车里下来,每一个人都猝不及防被一股大力的热气把身体紧紧箍住!不由自主发出一声尖厉又短促的惊叫——啊!吐鲁番是国内最热的地方,又称“火洲”。特别是横亘盆地中心的火焰山,就是一团凝固的赭红色火焰。火焰山山体富含三氧化二铁,强烈吸收太阳热量,地处低洼不能散热,所有热量郁积于此。吐鲁番有三座火焰山,没有水没有树,连根草都没有一棵,无处遮阴,很考验游客的忍耐力。我们游览的是《西游记》里挡阻唐僧师徒无法通行的那一座火焰山,景区标志性建筑物是芭蕉扇和金箍棒。两者做得很有创意,不仅是景区标志,还是地表温度计。今天四十三度,导游说山体内部温度最高可达一百度,到了八十度以上可以烤熟鸡蛋。我们买几个尝鲜,有一点茶叶蛋的味道。

“最干燥”。吐鲁番年降雨量平均16毫米,蒸发量高达3000毫米,最干旱的一年降雨量仅仅只有0.5毫米。好不容易下几颗雨,地皮没有淋湿,就被热气蒸发干了。极度干燥的气候,有助于文物的保存。在吐鲁番博物馆里面很多干尸陈列,是2000多年前的古人遗体。令人惊讶的是,遗体上头发胡须眉毛等都清清楚楚,衣饰色彩分明,丰富的花纹可辨,这可比外国的木乃伊有价值多了。还有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交河故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均是得益于这种干燥的气候。

“最低”。吐鲁番是我国海拔最低的盆地,盆地最低点是艾丁湖,在海平面154米下。导游带我们去到那里,只看见一片干地,有一溜儿房子,旁边竖一木牌,上书“芒硝厂”三个字儿。当地维吾尔族工人告诉我们,艾丁湖没有了,从这个地方向南,有另一片水。我们按照指示行驶三十公里,还真看见一片被圈起来的湖水。难道是艾丁湖漂移到这里了?大家聊以自慰地想,自娱自乐拍照留念,发朋友圈,证明自己到过海平面负150多米的地方。

“最甜”。吐鲁番盛产葡萄,在当地旅游,我们去农家做客,坐在葡萄架下,身上落满一片一片阳光,一面品尝瓜果一面欣赏维吾尔族姑娘热情的歌舞:“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吐鲁番的葡萄种类多达五百多种,色彩缤纷,如同一串一串珍珠玛瑙,吊坠在我们头上,仰脸就能含食,紫的、红的、绿的,赏心悦目。最甜的葡萄叫无核白葡萄,果实翠绿晶莹,甜而不腻,色、形、味俱美,素有“水晶葡萄”之美称。美国加利福利亚州也产葡萄,曾经拿着自己最甜的葡萄来对比,经过糖分测量,结果“水晶葡萄”比他们最甜的葡萄的糖分要高出二十倍。这得利于当地独特气候,白天日照时间长,阳光充足,有利养分的积累;夜晚温度低,葡萄呼吸作用减弱,减少了养分的消耗,因此葡萄特别甜。但它的新鲜度只能保持三到五天,成熟之后必须快速的制成葡萄干避免糖分流失,大家临走时别忘了买点回家。

“最香”。吐鲁番有最香哈密瓜。很多人认为哈密瓜产自哈密地区,其实这是个误会,要追溯到西域三十六国的时候。那时的哈密是个小国,国王为了讨好中原皇上,拿着吐鲁番的瓜去进献。皇上吃了连连夸奖,将该瓜赐名为“哈密瓜”,一直沿用到今天。另外还有一香——最香的烤全羊。冬天吐鲁番的葡萄架子都剪掉了枝丫,用这些葡萄的枝丫来烤吐鲁番特有的小山羊,要比哈萨克族的大尾羊香嫩得多。我想象着一边吃烤全羊,一边啃哈密瓜,晕素搭配,相得益彰,实在美妙!

旅游就是在太阳底下找新鲜、寻迥异、增见闻、长知识,吐鲁番之“最”,我爱!

 

【鱼翔浅底】

《话说柳宗元》系列(其四)

恩公李汶

洋中鱼

 

贞元十九年(803)闰十月,30岁的柳宗元由蓝田尉(实际上他并没呆在蓝田,而是长期留在京兆府)入朝任监察御史里行。监察御史是御史台的属官,“里行”是见习的意思,按照当时规定,常由资历不高或新进者充任,相当于现在的实习官。 不过,御史台这个部门不可小觑,它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纪委和监察部,《唐六典》称:“监察御史掌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凡将帅战伐,大克杀获,数其俘馘,审其功赏,辨其真伪……”可见,是很有实权的部门,而且是影响他人官运的权力。作为里行,柳宗元还没有资格每天上朝去朝见天子,但是这毕竟让他接近了政治核心,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官员,了解到了方方面面的情况,为他后来在政治舞台上放发昙花一现般的光环打下了坚实基础。

推荐柳宗元做监察御史里行把他推向政治核心边缘的人叫李汶,时任御史中丞。不过,他第二年就死了。关于这个李汶,我查阅了《旧唐书》、《新唐书》、《唐纪要》等史料和《刘禹锡全集》,均无记载。不过,《柳宗元文集》卷四十里倒有一篇《祭李中丞文》,就是写他的。写作时间是贞元二十年(804)五月二十二日,柳宗元和同僚王播、穆贽、冯邈、韩泰、范传正、刘禹锡、李程等人以薄酒祭奠李汶。柳宗元在祭文中称“惟公坚贞守道,廉洁成德。当官秉彝,卓尔孤直”等等,充满了溢美之辞。

有的柳学研究者根据柳宗元的这篇文章尤其是还有“永贞革新”核心人物韩泰、刘禹锡在内的文字,认定李汶是“永贞革新”的运动先驱,或者至少是倾向革新在当朝颇有影响的人物。我以为不然。但他慧眼识珠奖掖后人,提拔过王播、穆贽、冯邈、韩泰、范传正、刘禹锡、李程等人却是事实。

查阅柳宗元早年在长安时期的作品,可以看出当时他的立场并不十分明确和坚定,为了仕途的应景之作浮夸之作比比皆是。关于这篇《祭李中丞文》,我想,大约是出于对恩公推荐自己的感激之情吧,柳宗元因而用了不少夸饰之辞。至于好友刘禹锡、韩泰等人,可能是应柳宗元的邀请,来表达自己对已故领导的缅怀之情的。不过,因为李汶并不怎么杰出,所以他们尤其是才华横溢的刘禹锡也懒得写祭文了。

 

【龙腾凤翔】

野有蔓草兮

钱国宏

许是恋村之故,我经常回到农村老家,抽空到野地里转一转,亲近一下记忆中的百草。在我看来,百草皆是有生命的活体,它们与人类唇齿相依,相濡以沫。

野外是名副其实的百草园,目之所及,到处是青青的草,艳艳的花,翠翠的菜,“万草千花一晌开”,“平冈细草鸣黄犊”,古人之谓,丝毫不差哩!单说开花的草吧,常见的就有开白花的车轱轳菜、苦麻菜,开黄花的蒲公英、野葵;开紫花的地丁、刺儿菜;开杂花的牵牛花、野菊……再说结果实的,有藕色的甜沙果,有紫色的天葵,有鹅黄的蒲黄,有红玛瑙似的野菇娘……它们从春到夏,生生不息,百般红紫斗芳菲,草路幽香不动尘。

百草不仅让人赏心悦目,还可以果腹和治病。在野外劳动饿了,随手就可以捞到一些野菜进肚,“酸巴溜”让人品咂出生活的多滋多味,“毛毛菌”让人玩味出人生有很多东西是值得咀嚼的。小根蒜和野葱虽然有些辛辣,薅上一把,洗净,也足可解饥的;“甜根”和“水荠菜”的人参一样白白净净的根须嚼起来甜得很呢!据老辈人讲,在“低标准”那年月,这些百草曾救了很多乡下人的命呢!至于疗疾,百草的功用就更大了,“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在乡下,很多小病小灾在野地里就可以自行疗治!手上拉个口子,薅把刺儿菜,洗净,把叶子揉烂了敷在伤口上,既可止血止痛,又可消炎消肿;不小心让马蜂蜇了,把苦麻菜的白浆涂抹在患处,不消一刻钟,痛感迅即消失;现在,很多人对糖尿病束手无策,吃点马渍菜啊!那可是天底下最廉价的“糖尿康”啦!……在乡下,许多草的根、茎、花、果、叶都是药材,“草药”一词概源于此。在那贫瘠的年月里,缺衣少药的“草芥阶层”——农民,就是靠着这些天然的廉价草药来疗伤活命的。

草还可以用来作炊柴。烧柴不足的年月,百草也派上了用场。黄蒿、刺棵的秆又粗又高,晒干后特别禁烧。用作炊柴时,百草还往往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惊喜,譬如:艾蒿编成绳子,夏夜点燃,可以用来熏跑蚊蚋;野辣椒叶燃后的灰烬洒在墙角,附近的蛇类闻风而逃……

草还可以用来为人类遮雨御寒。“蓑衣”是农村过去最常见的“雨衣”,那就是用有名的蓑衣草编织的。蒲草和扒拉草晾干后编成床垫、坐垫,既暄乎又舒适还隔凉,出口到国外,喜得老外竖起大拇指一个劲地夸“霍罗绍”(好)!……

“野有蔓草,零露溥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每当百草蓬勃之季,我的心便也长出了草芽,恨不能肋生双翅立马飞回乡下,闻一闻草香,嚼一嚼草叶,在百草的簇拥中体味生命的美好和美好的生命……

 

(本栏目由加拿大“博大集团”冠名赞助)

(责任编辑:洪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