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文汇

博大文化视野(10月30日)

博大文化视野(10月30日)

【芬芳文苑】 华夏文明的曙光(10) ——浅析华夏文明的形成 洪田 华夏文明源自何方?源自中国本土!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可以看出,距今七、八千年以前,在华夏文明的早期形成过程中,沿着黄河流域、辽河流域,文明之花四处开放,最终形成文明百花园。其它区域是否也有文明的种子在萌发、开花?还需要考古资料的证明,但我认为应该是有的。古代的一些故事传说,比如《山海经》里的一些看似稀奇古怪的故事,或许就是不同区域文明发展的原始记录。长江流域的文明,或许有比河姆渡文化更早的文化,只是迄今还没有被发现。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命的保障,在人们只能依靠地表水生存的时代,有河流的地方就提供了生命存在的最基础条件。有河流的区域就有植物树林,就有动物,从而可以保障人们的食物供应,这是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没有导航仪器的时代,顺着河流迁徙,不会有迷路的风险,也不会有缺少食物的危险,这是不同区域的人们相互交流的地理基础。有了交流,就会有文化的进步,不会陷入孤绝之境。因此,和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历程相似,华夏文明也是在沿河流域逐步形成的。 各自发展,相互交流,相互促进,逐步融合,可以看作那时华夏文明的发展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出现文化中心、政治中心。有关黄帝和炎帝,黄帝和蚩尤之间相互竞争的传说,可以看作不同文明体的交融。虽然有学者认为蚩尤是良渚文化的代表人物,但我认为他应该是以山东为核心的文明体的代表。黄帝集团战胜炎帝集团,战胜蚩尤集团,便使整个黄河流域的文明实现了交融和统一,为建立大一统的国家奠定了基础。自黄帝开始,至大禹时期,整个黄河流域已经是统一国家的雏形。夏朝的建立,则进一步形成了一个以黄河流域为主体的大一统的国家。有些人认为自秦朝开始中国才成为统一的国家,是对历史的误解。 华夏文明在早期形成过程中与周边区域的文明体有何关系?比如和古埃及文明,古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印度文明等有何关系?推而广之,在华夏文明逐渐成熟后,和后来出现的古玛雅文明、古日本文明等有何关系?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话题。有些近现代学者把华夏文明看作某些其它文明体的衍生品、附属品,难以令人信服。看过某些人写的这方面的书,只能当作现代版《天方夜谭》看个热闹,不耻之余,一笑了之。有些人则一味否认其它文明体的存在,将华夏文明看作是最早的且一直是独一无二的文明体,则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现代的人们很容易认为古代的人们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如飞机、轮船等,因此难以远距离进行交流,这或许是一个误解。如果我们认为那时的人们纵然远隔高山大洋,却依然有办法进行交流,那么许多文明谜团或许就会迎刃而解。比如,当我看到美洲大陆玛雅文明的文字符号时,仿佛在阅读八卦六爻的变体,总感觉玛雅文明和那时的华夏文明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一系列文章的写作,很多资料都来自网络,非笔者本人实地考察后的亲眼所见,所以,有心的读者在一些章节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一贯不喜欢搬用别人现成的文字为我所用,但在这一系列文章里则是无奈的选择。如果有一天,有围绕早期华夏文明形成过程的不同区域的旅游线路,当是很有吸引力的。 当我在复述早期黄河流域的文明时,头脑里不禁出现《论语》中孔子时代的描述,出现我儿时家乡的生活样图。文明的传承,可以在几千年里保持着基本的轮廓,其生命力之坚韧令人敬畏!(全文完)(2020年10月) 【作者简介】 本名王宏田,字广成,山东省龙口市人,博士,生命科学研究者,文史哲探索者,诗人,专栏作家。历任/兼任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附属医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主席;“七天文学社”社长;中、英文编辑和审稿人;等等。迄今已经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发表文学作品数百篇,科技、文艺专著数部。 【鹏翔万里】 老婆骗我 贺鹏 老婆,你在哪里? 我在跳舞啊! 我透过餐厅的窗户玻璃盯着老婆,看见她拿起手机犹豫了好半天才接听了电话。老婆明明是在餐厅,却说跳舞,无论如何我都没想到,她竟然会骗我。 为了生计,我和老婆从乡下来了丰州,按照我的规划,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打工挣钱,老婆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城里人的样子做一个幸福的小女人,在我的价值观里,男人与生俱来的功能就是爱女人、无怨无悔地做女人的劳工,而女人与生俱来的功能就是被男人爱、被男人宠的。 可万万没想到,老婆进城没几天就开始骗我。 那天,老婆对我讲,说是晚上没啥事,要去跳舞,我听了很开心,城里的女人晚上不是都在跳舞嘛! 老婆跳了几天,每天都要到10点半以后才回来,回来后汗水几乎湿透了她的衣服,看上去很疲惫。我说,你从小没跳过舞,不要太累,跳一跳就回来,慢慢学。 老婆说,我不怕累。 看着老婆跳舞跳得那么辛苦,我下工回家后,吃完她给我留好的饭,洗刷完毕,便直接去街心公园接她。 街心公园只有三处跳舞的,我找来找去,哪一处也没有看见老婆。 她在哪跳呢? 没有找到老婆,我只好回家。路过一家餐厅,却意外看到了我的老婆。 我一下就懵了。立即掏出手机,问她在哪里,她却告诉我在跳舞。 我非常生气,大声说,你在哪跳舞呢? 老婆怯生生地说,我在广场跳。 她还边说边从那家餐厅走了出来,刚推开餐厅的门,一眼就看见了我,惊得她把嘴巴张成一个大大的O字。 我扑过去,双手抓住她的两个肩膀,不是我们说好的吗?进城后,我负责挣钱养你,你负责做一个精致的女人,可你为什么要骗我呢?看见你在餐厅洗盘子,你知道我的心有多疼吗? 老公,我不是怕你累嘛!在附近找点零工做做,也可以减轻你的一点负担嘛! 我的双眼猛地一下就被泪水淹没了—— 【作者简介】 贺鹏,中国呼和浩特人,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特邀理事;中国小说排行榜上榜作家;出版过《怪病》《寻找自己》《你是好人》《天堂背后》《贺鹏微型小说选评》《老鼠娶亲》等微型小说作品集以及多部报告文学集;有多篇作品入选《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以及不同国家出版的许多版本图书;有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个语种进行传播;应多个国家邀请,多次出席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国际研讨会,2018年12月在印尼举办的第12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国际研讨会上,荣获世界华文微型小说40年贡献奖。 【种玉蓝田】 谁与谁相约在前尘 蓝狐 深冬干涩的午后我一直有一种无法省却的冲动,尽管许多正在演绎的事情与我并无太多关联。反正我总想呐喊,面对一条宽阔的街道或者根本不能称其为街道的某一个方向——以心叩问尘烟。 我想我已经颠簸了很久,一个人——只一个人,眼含泪水,满心饥渴,最后,定定地站立在一株树下,等待着春天从脚下到头顶重新将我萌动。而此刻,我或许是这深冬的唯一一抹颜色,在随便的一阵风中突现悲悯或者灿烂。 总会有一些冰凌或者雪片渲染我洁白的背叛的,我想。 那一条街道早已经有什么人匆匆走过,潇洒的,倔强的,饮泣乃至苍浪的,走得很真,很纯,很远,很空。只追过来我一人。我知道我终归要在这里驻足的——某一株树下,冬寒的时候,以短促而凄美的歌唱,等一个人,另一个我的化身? 这其实都是无法预见的事情:在我动身之前那街巷还是烟花八月,我背负着满行囊的困乏只想找一处驿站重新打磨精神,怎奈驿路遥迢远不见路人,于是,不住地颠簸不住地探询,偏只在一个枯黄满地的午后走进一个村落。 村口的井畔同样坐着一位旅人。我去汲水,她不动声色;向她问路,她依然沉默。她把头沁得很低,乌发如瀑;她的手嵌入苔藓,两行青筋。 “你去哪里?莫不是你我同路?”我问。 “这方缭乱土壤,你该不会在这里栖身?”我问。 “莫不如我们一起赶路,穿过更多的人群?”我问。问得憋闷。 她的头依然埋得很深,深及井水,那井水——啊!那井水之上倒映的该是一双怎样凄迷的眼睛啊,那双眼,绝尘的双眼哟!正是这双眼,竟让我所有的追逐所有的叩问所有的爱恨都失衡在它闪亮的一瞬。 直到风号鹊起,落叶归根,她开始撑起身来,指给我唯一的必须的注定的一条去路,让我登程。而在我回首的一刻,她竟然蹒跚如一杆弱柳的筋。 又是一程三千六百里的奔波,身后也便积攒了太多的传说。哪怕只有两行脚印,我知道踩下的都是精心。没有人能说情究竟为什么总在追寻,没有谁能说情谁与谁相约在前尘,没有人能说情所有的相约是不是都恰到痛处去伪存真! 现在。我兀自站立在深冬干涩的树下,情潮翻滚。我不知道为了什么才走到这个地方来,还也许在我汲水的瞬间就已经找到了答案。而假如我今生注定要发现那一眼真纯,那么,即便她带来的是苦涩,是毒液,是蒙昧,是罹难,恐怕既已注定,也便从开始就有了结果。我宁愿相信真实的相遇一生只有一次,也不愿承认所有的应和原来早有安排。尽管另一场雪注定要来,毕竟当春的潮汛已经储满了清亮透明义无反顾的忍耐…… 【作者简介】 蓝狐,本名任东升。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抚顺市作家协会理事,现为抚顺矿工报社副总编辑。作品散见于中國《星星》《读者》《作家报》、美國《侨报》《华府新闻日报》《新大陆诗刊》、加拿大《七天报》《华侨时报》《环球华报》、瑞典《北欧时报》、澳大利亚《当代国际汉诗》等国内外报刊,多次获得国际、国内诗文赛事奖项,出版有诗集《诗之鹤》、散文集《鎏金的典藏》、长篇小说《粉足》《炼狱1929》等多部专著。 【杨柳依依】 故乡的秋(四章) 杨邹雨薇 菜园 秋天的菜园,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太阳照过,秋风吹过,蔬菜就红了绿了,它们以不同的姿势,在季节的操场上舞蹈。小小的朝天椒,原本或青或黄的稚嫩脸庞,忽然变得红红的,仿佛一个个害羞的孩子;椭圆的西红柿,仿佛刚睡醒的小顽皮,揭开身上的树叶被子,在太阳下伸了伸懒腰,一低头,便发现自己的身子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变得通红,因而倍感惊讶。大白菜的绿叶开始向内蜷缩,把错过春夏的喜悦藏在绿色的梦里;菠菜则抖落身上的白霜,向世人展示出绿色的健康…… 秋天,乡亲们走进菜园,精心侍奉蔬菜,耕耘、追肥、除草、浇灌,每一滴汗水,每一道程序,都不能落下;每一块菜地,每一种蔬菜,都不会忽略;每一个早晨,每一个黄昏,都不会懈怠。而土地,是农民的知音,它最懂得付出和收获的关系,点点滴滴,用每一棵蔬菜每一枚瓜果表达出来,悄无声息。 秋天,菜园离丰收最近,这是蔬菜最茂盛的时节;秋天,菜园离喜悦最近,这是乡亲最忙碌的时节;秋天,菜园离诗情最近,这是大地最幸福的时节。 秋天,在菜园漫步,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洋,随时被丝瓜、冬瓜和玉米等淹没。丝瓜垂下的是一根根绿色的诱惑,冬瓜垂下的是一个个沉甸甸的希望,玉米剥开是一排排的语言。菜地里,秋虫清唱;陡坡上,野菊绽放;空气中,果蔬芳香……无论你什么时候光临,每一株蔬菜,都想踮起脚尖,和你交谈。 儿时,我喜欢跟在奶奶的身后走进秋天的菜园,把红薯的叶茎用手折成一段一段的,好像一根项链,挂在脖子上。 而今,每年秋风乍起,我都会到菜园走一走,看满园的庄稼,是怎样在故乡的秋里唱好主角的,并用手去触摸那无边的绿…… 溪流 故乡的溪流,发源于五里外的山麓,虽然流量不是很大,流程不是很长,但它汩汩流淌的时间却很长很长,至少已千年万年。 故乡的溪流,跟孩子和女子一样,有着一张爱变的脸。清澈、浑浊、胀满、清瘦,一年四季,变化分明。 溪水潺潺,穿过田野,绕过村庄,牵着来路,注入潇水,很靓,很静。 水是柔的,也是硬的。溪水硬在它下面的石头,也硬在它的本质,它的风骨。这条溪流,饱含文化的基因,因而显得特别的迷人。 一千二百多年前,那个名叫柳河东的人,谪居永州,他闲暇之余,信步来到这里,惊讶于水石之类,写下了《石涧记》,从此,这条溪水便有了自己的姓名,就开始戴上文化的帽子,就开始流淌文化的基因,就开始吟唱文化的歌谣,并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来这里寻芳。 溪水脉动,蜿蜒而至,又蜿蜒而去,在春夏秋冬的轮回中,像岁月之镰收割成熟的稻子一样,送走一代又一代村民。阳光下,他们曾在这里担水浇菜,洒落的汗水如同梧桐雨滴;黄昏时,他们曾在这里支竿垂钓,鱼儿的诱惑如同桌上佳肴;月光下,她们曾在这里挥棒捣衣,棒槌声此起彼伏如同天籁…… 秋天的溪流,表情最为丰富,她对着水底的石头说悄悄话,引得一群群鱼虾,还有螃蟹也跑来偷听。它们像一个个小精灵,穿过浮动的水藻,展现出无限活力。特别是那些胆大的螃蟹,甚至爬上岸来觅食,让孩子们信手可拾。 故乡秋天的溪流,像我的乡情一样温馨舒缓,像我的乡恋一样清澈见底,像我的乡愁一样弯曲绵长。 山菊花 站在秋天里的山坡上,极目眺望岁月的前方。 不似枫叶火红,不如牡丹高贵,不及玫瑰芳香。像村里那些素面朝天的村姑,撑着一把把些许陈旧的油纸伞,漫步在季节的大道上。 人们常说春桃夏荷秋菊冬梅,你们听了,微微一笑。 你们不在乎自己的出身,不在乎有没有华丽的外衣,也不在乎人们的赞美。但我知道,你们在乎季节的轮回和花间的序数。 旷野有旷野的风景,河畔有河畔的风情,山坡有山坡的风骨。 你们举着墨绿的叶子,挺着羸弱的身躯,放飞五彩缤纷的梦想。 你们朴实无华,你们与世无争,你们孑然而立。 喜悦在平和的目光中流露,诗情在微风的摇曳中点燃,心思被秋雨擦洗得锃亮。 把山谷的热闹与寂静收藏在手心,把秋风的温柔叮咛牢记在心间,把飞鸟的远去背影挂在眼帘。 远方很远,在天之涯,海之角;远方不远,就在数百米外,就在溪流旁边。 那是令你们充满向往的地方,也是令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那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它的名字叫涧子边,存活于世已经上千年。 遗憾的是,它正在城市发展的罅隙中苦苦挣扎。它留恋曾经的农村,畏惧现今的城市。 它迷惘,它困惑,它害怕。 可是,没有人因为怜悯它而下令停止城市建设的步伐。 要知道,那里曾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啊!如今,已变成我支离破碎的乡愁。 在秋天,我回望故里,再也看不见那一片片乌黑的鱼鳞瓦,再也看不见那一簇簇青翠的慈竹,再也看不见那一股股袅袅的炊烟。 唯有你们,跟我一样,在眺望渐渐消亡的村庄,在倾听清瘦溪水的呜咽,在缅怀往昔村巷里的乡亲们匆匆行走的细节。 古槐树 古槐树是涧子边村曾经的风景,是我挽断罗衣留不住的记忆,也是乡愁中被连根拔起的疼痛。 我们曾在古槐树下捡拾金色的槐花,我们曾在古槐树下玩各种游戏,我们曾在古槐树下纳凉听秋虫呢喃…… 古槐树像一个神秘的驿站,曾为各种鸟儿提供我们难以发现的憩息驿站。 古槐树像一把巨大的雨伞,曾为往返于村庄和菜园之间的村民遮阳挡雨。 古槐树更像一个夺目的村标,曾被附近高校美术系的学生当作写生的对象。 我对古槐树充满感激,它曾带给我许多欢乐;我对古槐树充满思念,它曾多次走进我的梦境;我对古槐树充满艳羡,它的年龄和风骨带给我诸多启迪。 可是,当外出几年的我再次回到村庄时,顿时傻了眼:昔日古槐树挺立的地方,变成了一个深坑。坑内,残剩着被斩断的树根。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我不停地走,不停地问。 后来得知,古槐树的主人因为有人出价一千元就把它卖掉了。据说是,大树进城。 我听了之后,心疼而迷惘:千年古树什么时候被分到私人家里的?它被挖断根须时会不会像人伤了筋骨一样疼痛?进城之后是否适应那水泥和沥青渗水的环境?它的梦里是否会有这即将消失的古村的影子……? 一棵古树,一座古村,一片菜园,还有我无限的人生记忆,竟突然被埋葬在秋风里! 【作者简介】 杨邹雨薇,女,1997年出生,湖南永州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长沙某国企。自小学五年级开始在公开刊物发表文章,有文章多次获全国、省、市、区征文(比赛)大奖,有文章被多种报刊转载。已在《中国文化报》《中国建材报》《湖南日报》《永州日报》《衡阳日报》《常德日报》《清远日报》《毕节日报》《北海日报》《黔西南日报》《张家界日报》《邳州日报》《甘孜日报》《湖南工人报》《江苏工人报》《民主协商报》《长沙晚报》《河源晚报》《边城晚报》《衡阳晚报》《加拿大七天报》《苏里南中华日报》《散文诗》《创作》《青少年日记》《少年文艺》《作文周刊》《民主》《散文时代》《湖南散文》《丹荔》《潇湘》《永州文艺》等报刊发表过文章约300篇。 【飞鸿传书】 温暖一生的记忆 李占忠 家里有台老式缝纫机,是七十年代初买的,至今己陪伴母亲半个世纪的春厦秋冬。每次回家看望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总会看到那台古老的缝纫机窝在卧室的一角。它就像一个沁润心底的故事,让我怀想起温暖一生的记忆。 在经济相当贫困,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我们全家五口人只靠父亲每月四十二元钱的工资,艰难的维持生活。能勉强填饱肚子就算不错了,对衣服更是不敢有过多的奢望。往往一件衣服,我穿过后,经母亲翻新或改制,再让妹妹穿。穿了又穿,补了又补,直到补丁再也没有了落脚的地儿。那时,从母亲愁眉不展的神色中,我感觉到她多么渴望能有一台缝纫机。可过着一粥一饭简单和平淡的生活,哪有闲钱买呀。只是一种奢望罢了。 后来,母亲去了一家蔬菜公司当临时工,打菜耳子,垛白菜,活儿累挣的也不多,但稍稍缓解了紧巴巴的日子。两年后,省吃俭用的父亲从箱底翻出卷了多层的手绢,虔诚而又心疼地拿出他的全部积蓄,又向单位同事借了23元,凑足173元钱,给母亲买了一台缝纫机。望眼欲穿得到缝纫机的母亲,心喜若狂,如获至宝,像呵护孩子般呵护着它,每天不厌其烦地小心翼翼地擦拭它,把它打理得满面春光、纤尘不染。每次用完后,都要把机头极其小心地放进机舱内,然后把布套罩在上面,摆弄得平展展的,直到没有一点褶皱,更不让我和两个妹妹接近她的缝纫机。 自从有了缝纫机,母亲整日不停地忙碌着,上班劳累了一天,晚上做忙也忙不完的针线活儿。多少个夜晚,就着微弱的灯光,我看着母亲伏在缝纫机上的背影,在哒哒哒的声中进入了梦乡。 我清楚的记得,1974年的冬天,天格外的冷。当时,我在农村插队当知青。“三九”寒冬,顶风冒雪,上山修梯田。睡的土炕晚上只是烧些柴禾,不温不暖的,条件十分艰苦。每次回城探家,母亲心疼的问寒问暖,唠叨个没完没了。有天傍晚,我刚进家门,母亲拽过我,拿把皮尺不停地在我身上比划,量了又量。夜深人静,缝纫机哒哒的声音,将我从睡梦中唤醒,我揉着惺忪的睡眼坐起时,看见母亲埋着头,把深蓝布平展展地铺开,而后把样纸放到上面,用笔画好,依着线条裁剪。拆了又缝,缝了又拆,拆拆缝缝,反复琢磨。然后伏在机上,左手拽着布头,右手握着转轮,踩着踏板的双脚时而忙碌、时而停息。第二天早起我才知道,母亲是为我赶制一条新棉裤,怕我在农村干活时冻着。晚上,母亲下班特意买回来凭票供应的新棉花。用她的话讲,新棉花“抗风”,旧棉花透气不经风。吃过饭后,她又开始忙乎开了。雪白的棉花在她手中自如地挥舞着,一层叠一层、纵横交锗的絮好,用双手牢牢地按实。 收尾时,是用不着缝纫机的,只能用手工缝制。母亲手指上戴着顶针,用力把带着线的针顶过厚实的棉裤,针穿过后,只露出了一截短短的针头,母亲用牙去咬那露出的针头,针咬拽出来后,再用手捏住针,把长长的线扯过来。如此反复,反复如此,然后把裤腰一圈凸出的边楞和裤角用黑线细心地锁了边。就这样,母亲一针一线、点灯熬油的把一条新棉裤做成了。 母亲满脸堆着笑,拉过我穿上试试,不经意间我看到她熬红的眼晴里蓄满着憧憬和希望,我不由鼻子一酸。 “正好,挺合身,这下我儿子冷不着了。百货卖的只图样子,一点都不暖和,哪有自个儿做的厚实、暖乎、耐穿。在农村干活不能冻着,甭叫两条腿受罪,不然会做病的。”满脸都是幸福的笑容。 我知道,这件新棉裤是母亲耗费了几个晚上时间和精力,缝制而成的,那一排排一行行缜密的针脚儿里缝进了母亲的缕缕爱意,缝进了母亲的浓浓关怀,缝进了母亲伟大的元素。穿在身上,一股暖意从脚底升起,弥漫了全身。我想,不管春夏秋冬,不管前行的路上有多少风雨严寒,不管遇到多大的不平与坎坷,我都会迈开双腿走正走稳走好脚下这条路,从容而坚定地面对明天 ...
七天文汇园(10月23日)

七天文汇园(10月23日)

【索菲诗集】 我们的童年 索菲 我们的童年,隔着一串糖葫芦 成熟,也意味着坠落 满地的红果 因为酸涩因为无用,而无人问津 遂成为风景,成为鸟的美食 想起童年,我们都很鸟 鸟吃什么,我们就淘什么 突发奇想,从鸟口中夺了几口食粮 和加拿大出生的儿子一起做糖葫芦 溶化的糖水加入魁北克特有的枫糖 浓厚的糖浆包裹新鲜的红果 我和他的童年,缩短了一串 糖葫芦的距离 2020.10.18 【凤歌】 徒劳的诗 苏凤 徒劳的事如掉落的 花瓣,为肥 秋去冬来,回馈虚空 正如你挽住了风 把歌送到老远老远 哪个春天不会来临 哪个寒冬不能逾越 【龙在天涯】 一盏风灯用旧了的时光 龙晓初 洁白的私语,万千的灯盏,让夜色 渐次呈白。风薄得很干净,正摇摇晃晃地洁白 行走在夜色里的人,那是北部湾空出的遗漏 为了抬头,要学会潜心 一盏风灯,立在自己的位置,总是那么恭敬 似乎在隐去我们用旧了的时光…… 一边是好像有心人设计,长尾螺横卧,魂魄 锥子一样深陷沙痕间;一边是迎迓而来的 万千洁白的灯盏,滤去连同海草生长的欲望 淘滤之后的过往,一粒一粒,凸现着一个 声音。忙碌的湾畔,我是哪一粒灯盏 以纤弱的咸涩和苦难,燃起整个湾畔的 浩大。不远处,是谁摇摇晃晃的背影在前行 【心海荡漾】 活着就是一场修行 吕孟申 活着就是一场修行 真正的修行不在一张能言的嘴上,而在一颗向善的心 心怀感恩能利己,心怀善念能利人, 人生之光是洞烛千年爱的火炬 只有自己发光时,才能融入光明 不怨,不燥,不恨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索生存 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 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蜷伏于墙角 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 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的人们 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度光阴 若不是苦尽,哪来的甘甜 若不是历尽沧桑,哪来云淡风轻的神韵 各人头上一片天,谁的人生都不易 富而不贪是一种布施,尘而不染是一种持戒 痛而不恨是一种忍辱,累而不懈是一种精进 思而不乱是一种禅定,显而不着是一种慧根 即使前路茫茫无尽,我们双手仍然怀抱光明 不管天气怎样,给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让它五彩缤纷 不管季节如何变换,给自己的内心一片鸟语花香 人与人全靠一颗心,情与情全凭一寸真 珍惜当下所拥有的,管好属于自己的每分每秒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 【月光下的凤尾竹】 秋风 红山玉 你来了 什么也不说 只是稍微的挥一挥手 骄傲了 一夏天的叶子 就片片臣服满地 顺路又惊起一群飞鸿 排着人字形的长队 在天空 背对着北方缓缓飞行 留下一声声别离的歌 唱给恋家的人听 【八方飞歌】 野秋菊 杨邹雨薇 秋天像一个醉酒的老人 醒来之后 打了一个呵欠 秋风便吹走了蝉声 也吹皱了池水 残荷 强打起精神 却承受不起一场秋雨的重量 片片枯黄的树叶 奉旨落到了行人的肩上 年逾古稀的爷爷 踩过郊野凝霜的草地 温暖 正被寒霜驱赶 村前的菜园 莴笋 芥菜等保持静默 只有大白菜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 在秋风中展现身宽体胖 却不知一丛野菊花 正开放在旁边的山坡上 它那朴素的着装 透露出村姑般的纯美 它那淡黄的笑容 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柔美的身姿 在霜降中挺起风骨 为落叶 唱起离歌 为雁阵 送去祝 秋夜长 ...
博大文化视野(10月23日)

博大文化视野(10月23日)

【文化杂谈】 作为“例外状态”存在的各类政治“营” ——新冠疫情引起的“生命政治”思考(9) 步虚 在赤裸生命概念的基础上,讨论各类“例外状态”空间——临时性的、被区隔的“营”(camp)对于西方现代政治的范式意义,是阿甘本生命政治思考的基本路径。在阿甘本看来,政治性营落的典型范例莫过于二战中法西斯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前面的杂谈中已有所介绍和讨论。 除集中营之外,阿甘本还讨论了收容所、拘留所、难民营、隔离区等作为例外状态空间的“营”形式。比如,美国在9·11之后以国家安全和国家紧急状态下悬置法律而对某些被认为参与恐怖活动的非公民进行“无限期羁押”,也是一种“政治营”的做法,或者说一种新型的集中营操作。另外,被严格隔离管制的无公民身份的难民、以色列境内的巴勒斯坦人、被主流社会以各类方式离弃的少数族裔集中居住点,等等。 在阿甘本的分析中,收容所、难民营、隔离区、集中居住点等政治性营落不是被视为历史过程中的反常,而是将其作为建构政治的隐蔽母体来考量。“这将使我们在审视收容所的时候,不将其当作一种历史事实,不将其当作不过是(尽管我们公认它仍在我们身边)属于过去的一种反常,而是在某种意义上将其当作我们一直在其中生活的政治空间的隐秘母基与法。”政治营落与例外状态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或者说,只有从例外状态的角度,才能理解集中营、收容所等政治营落的政治含义。阿甘本认为,收容所和例外状态可以说是相互规定的。政治营落“是例外状态成为规则之时才打开的一个空间。在该空间中,例外状态(此状态本质上是对法律状态的一种暂时悬搁)获得了一种永久性的时间安排,而这种安排本身则永远处于正常的法律状态之外。”政治营落是例外状态得以实现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法律被悬置了,一切不可能的事情得以发生。进入这个空间的人们的权利被剥夺了,这个空间中的人被还原为赤裸生命。只有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集中营、难民营、收容所、集中居住点中所发生的一切才是可以理解的。 在阿甘本看来,现代生命政治的悲剧性,在于赤裸生命个体被人为地与社会整体相区隔,其政治身份和社会地位被剥夺或陷入不确定状态,而这一点导致“营”在西方社会“成为了政治空间的范式”。在“营”的范式之下,每个公民都进入了类似于难民的窘迫状态。阿甘本认为,之所以在西方社会中整体性地出现“营”的状况,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例外状态和至高权力或主权权力的存在,或者说例外状态下拥有至高权力的国家管控主体的存在。 既然主权权力或国家权力能以安全之名剥夺或悬置少数群体的基本权利,那么如果这一情形长期延续的话,拥有至高权力的国家管控主体就可以对安全进行扩大化的解释(譬如经济危机、自然灾害、恐怖事件或公共卫生都涉及安全)。最终的结果就是,多数群体的基本权利也可以被悬置、被剥夺,而进入更具普遍性的赤裸生命状态。基于这样的认识,阿甘本指出,例外状态常态化已成为现代西方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特征。顺着这个逻辑,西方国家的公民就会整体性地进入“营”构成的被治理状态。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阿甘本的赤裸生命概念并不仅仅指称那些基本权利被剥夺的群体,同时也指向那些基本权利形式上完整而实质意义残缺的群体,即那些生活在所谓自由、平等、有人权“保障”的公民社会的群体。 当作为例外状态存在的各类政治营落逐渐变成现代国家治理的一个支撑性构件,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沦落至赤裸生命状态。这就是阿甘本试图提醒大家警惕和防止的生命政治的一种异化现实。(2020-10-18) 【作者简介】 步虚,文化学者和符号学学者,主修“地中海文明与西方文明“、“文化哲学视野下的当代法国研究”、“意义生成的认知符号学机制及操作”,长期从事文明关系、跨文化实践和国家文化战略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教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受聘为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诗文春天】 徜徉赛里木湖 谭文春 到新疆去,赛里木湖是必游之地。赛里木湖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因此又称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仅仅凭借这么诗意的比喻,我们就不能错过。驱车前往的路上,天空阴沉,像要下雨的样子,担心雾气重,看不清湖面。好在我们运气不错,到达赛里木湖边时,天公作美,天气泛晴,阳光撒了下来,气温也很合适。赛里木湖那种开阔的美丽,展现在眼前,阳光一样冲击过来,心情的抑郁,顿时乌云般烟消云散! 微风吹拂,湖水荡漾,碧波涟涟,明媚的阳光在粼粼波光上跳跃,彷佛凌波微步的仙子。湖水幽深若梦,飘渺若梦,天鹅游弋,水鸟浅翔,那是梦中的精灵。 徜徉湖畔,精神愉悦,心情轻松,是一种抛弃了尘世中一切烦忧的愉悦和轻松。目光远眺,环视湖周,湖的周边都是三千米以上的山峰,峰峦白雪皑皑,晶莹闪光。斜长的山坡上,层层叠叠长满墨绿色的松树,笔直挺拔,整齐划一。雪山、草原和蔚蓝的湖水,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临近湖畔是青翠碧绿的草甸,开满各色鲜花,白色球状的蒲公英、橙黄扎眼的金莲花、小巧别致的格桑花、还有高大丰满的郁金香和在风中舒展身姿的野百合,七彩绚烂,犹如闪耀在青色天幕上的繁星。 蹲下身躯,将手探进湖水,一股清爽的冰寒,浸透肌肤,渗入指骨,钻进脑中,好冷,好舒服。那一瞬间,我的思想一片纯净,我的精神一片纯净,我的意识一片纯净,整个赛里木湖周遭的一切,浓缩成一盆精致的图画,嵌入我的脑海。 赛里木湖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水质最清澈的高山冷水湖,最高水面海拔是两千零七十三百米。同时它又是一个地堑湖,因造山运动形成的一个洼地,积水成湖,水源主要来自雨水、地下水和雪山融水,一尘不染,清亮见底。赛里木湖还是一个闭塞湖,除了蒸发和少量渗漏外几乎没有流失。整个水域面积是四百五十七平方公里,长三十公里,宽二十公里,环湖一周长达一百公里。每年的环湖竞走比赛、自行车比赛,都会在这里举行。环湖过程中,不单欣赏自然风光,还能欣赏到一些人文遗迹,比如成吉思汗点将台等。伫立观望这些高原湖边的人文建筑,心中悠然升起一股悲凉沧桑之感。 导游颇为遗憾地告诉我们,赛里木湖已经没有从前美了。她说在十几年前,这一片宽阔的湖水,简直就像一枚蓝宝石,蓝得迷人。现在这里成了景区,附近修隧道、修公路,湖水周边还建了酒店,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破坏,污染也比较严重。我们再也看不到蓝宝石一样的蓝色了,虽然湖水依然纯净,只是已经没有早些年那种通透度。那个时候,在岸边摘一朵花抛进湖中,你根本分不清,那花是漂在水面,还是落在湖底。 距离湖泊不远处,就是游客休息区,里面有吃食销售,最受游客喜欢的烤鱼,就是赛里木湖里生长的鱼。赛里木湖原本没有鱼,一九九八年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凹目白鲑等冷水鱼养殖,二零零年首次捕捞成品鱼,结束了赛里木湖不产鱼的历史,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赛里木湖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 不过,能在这么干旱的地方,看到一个四百多平方公里的湖面,已经是奇迹了。如果说赛里木湖是来自大西洋的最后一滴泪水,那么,它也是一滴深情饱满的泪水、一滴眼波充盈的泪水、一滴永不干涸的泪水、一滴来自于上苍的慧眼、感动于人世间还有如此的纯净而流下的泪水! 【作者简介】 谭文春,男,现居中国四川省华蓥市。喜欢读书和写作,有诗歌、散文、小说及故事等文学作品发表,散见国内以及国外各类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部分作品获奖并入选各种诗文集。读书让人充实,写作令人愉悦,文字使人神清气爽,是灵魂跟世界对话的工具。 【鱼翔浅底】 话说柳宗元(十八) 老农教种仙灵毗 洋中鱼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他没有参与任何政务而惹得一身的病。永州偏僻,四季气候反差大,冬天十分寒冷,夏天酷热难耐,加上瘴气重,所以来这里不久,就百病缠身,成了一个药罐子。尤其是他双腿瘘弱无力,不能出门游玩,这令他沮丧不已。 元和四年秋季的一天,他在表弟卢遵的陪同下走出寄住的龙兴寺,来到永州大西门附近的街上闲逛。大西门到小西门一带历来就是永州的粮贸集散地,各种摆买遍地皆是。柳宗元长期寓居,心里十分孤寂,所以他有意识到市民中间感受一下热烈的气氛。 柳宗元当时只有三十多岁,可是走路像个六七十岁的老头,人们不禁讶然,有的人甚至认出了他就是怀才不遇的司马大人柳宗元。忽然,一个老农拦住他们的去路,说:“柳大人,你年纪轻轻的就这样走路,形象不好啊!”柳宗元叹息:“在下也是无可奈何啊,哪个愿意得病呢?”老农说:“我父亲以前在世时是草医,你这种病他治过很多,只须服用我们本地的仙灵毗就可以了。”卢遵插嘴:“大叔,什么仙灵毗啊?我们不认识,药店有卖吗?”老农摇头:“一般药店是没有的,这种药要长期服用,你还是自己种为好。”柳宗元听说可以种植,欣喜不已:“我们自己都可以种植?”老农说:“对呀,自己种,既省钱,又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啊。”柳宗元点头:“好主意!请问到哪里去买这种药苗呢?”老农说:“我后天还会进城,就给你带一些来吧。你后天上午来取,我就在这里等你。”柳宗元说:“谢谢大叔!” 过了两天,老农真的给柳宗元带来了很多仙灵毗,他还教柳宗元如何栽种、采摘和加工,令柳宗元感激不尽。回到龙兴寺,经得重巽上人的同意,柳宗元在寺内一座废弃的殿堂旁边的空地上开始种植仙灵毗,他边种边服用,过了两个月效果确实很明显。 就在柳宗元感到高兴之际,没想到一场火灾令他的希望化为泡影。寺内僧人为了救火,将他的仙灵毗全部踩死了,而且又被倒塌的火木所覆盖。事后,重巽上人劝他搬出去住可能会走好运,于是他搬到了永州西郊的愚溪旁边。因为在郊外,又有田地,他就大量种植仙灵毗,一年后,果真治好了双腿瘘弱无力之病。为此,他还写了《种仙灵毗》诗。 仙灵毗,又名淫羊霍,《本经》言其“治阳瘘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本草纲目》言其“性温不寒,能益精气”。老农推荐柳宗元服用,可谓对症下药。 【作者简介】 洋中鱼,本名杨中瑜,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永州作家协会副主席、永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中国文化报》《湖南日报》《羊城晚报》《南方周末》《散文》《散文百家》《美文》《中华散文》《散文诗世界》《创作与评论》等报刊,有作品入选多种文集,著有长篇小说《陶铸传奇》《见习记者》、散文集《梦的窗帘》《鱼眼观柳》《李商隐与永州》、新闻作品集《潇湘风流》《中瑜访谈》等。 【华峰凌云】 田横岛上说田横 许华凌 在世界著名的海滨城市青岛,有一个神秘的海中之岛,这就是田横岛。田横岛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极富历史文化内涵。秦末汉初,这里曾发生了惊天动地、壮美凄绝的千古传奇,岛上至今保留着田横五百义士墓,并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当地政府为弘扬民族文化、开发旅游资源,重新修复了田横五百义士墓,并在墓冢南侧修建了一尊田横雕像及义士群雕,还修建了一座田横祠和海神娘娘庙,供游人凭吊追思。游人驻足其前,千古悲壮义举如在眼前,令人顿发无限感慨。 田横,战国时期齐国人。据《史记》、《资治通鉴》记载,陈胜、吴广起义后,田横随其兄田儋、田荣起兵反秦。秦亡后,楚汉相争,汉王刘邦派谋士郦食其说服齐王田广和齐相田横,齐汉联合抗楚。正当齐国“置酒高会”招待客人之际,韩信却引兵东进,大破齐军,攻陷临淄。田广、田横以为被郦食其出卖,将其下油锅烹死,尔后求救于楚。韩信大破楚军,杀楚将龙且与齐王田广。田横由于杀了刘邦的重臣郦食其害怕刘邦的报复,在走投无路之时只好率其属众500余人入海,居岛藏匿。刘邦称帝后,担心这些人长期留在海岛中会生后患,对汉不利,于是便下诏赦去田横之罪,召他归顺回朝,可享受一生荣华富贵。田横不肯,他说:“我烹煮了陛下的使臣郦生,现在听说郦生的兄弟郦商为汉将,我很恐惧他会报复,所以不敢奉诏。”他表示愿为庶人,与众人在海岛上度过一生。刘邦没有答应,并以如若不从将予以举兵讨伐相威胁。为了让部下免遭屠戮,万般无奈的田横迫于刘邦之威,只好带两门客前赴洛阳。行至洛阳30里外的偃师驿站时,田横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金戈铁马,往事如烟。但他很快平复心情,心如止水,万念俱灰,毅然拔剑自刎。刘邦敬重田横的人格气节,按照侯王的礼仪为田横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掩埋之时,田横的两门客甘为陪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同时自刎而死。其忠烈义士,感天地而泣鬼神。刘邦大为惊异,认为田横的门客贤能忠义,都是人才,就派使者去召用留在海岛的其余500人。500义士闻田横死讯,皆挥刀殉节。五百义士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品质,为历朝历代仁人志士所敬仰,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所推崇的人格气节。司马迁感慨地写道:“田横之高节,宾客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清代王士祯在《田横客墓》诗中写道:“一剑纵横百战身,楚虽三户能亡秦。拔山力尽虞兮死,争及田横五百人。”对田横大加赞颂。历代文人墨客也都纷纷撰文赋诗,豪叹不已。后人感其忠烈,将遗骨收敛,合葬于岛顶,并将此荒岛取名为“田横岛”,以示缅怀纪念。 现在的田横岛已经成为集旅游观光、餐饮娱乐、感知历史、传统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知名的旅游圣地,是国内沿海岛屿中少见的兼具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岛屿,是一座英雄之岛、历史之岛、文化之岛。随着当地政府文化强市、旅游兴区的规模化开发建设,田横及五百义士的英烈故事将更加源远流传,田横岛这颗海上明珠将更加光采夺目,成为世人心中的世外桃源。 【作者简介】 许华凌,男,1964年生。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有二十余年基层学校工作经历,十余年政府机关工作经历。现为学校工会主席。诗文曾在《诗刊》《中华辞赋》《中华诗词》《中国诗词》《中国工人》《当代辽诗三百首》《辽宁日报》《辽宁职工报》等报刊和诗集上发表。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各类征文大赛并获奖。 【飞鸿传书】 父亲给我上课 西风 正午的太阳向大地倾洒着滚烫的激情,咸涩的汗水顺着我弯曲的脊背畅快地流淌……我感到头晕目眩,我感到腰酸背痛,我感到整个人快要窒息了。此时此刻,我算是体会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艰辛劳作的含义。 我真想扛起锄头回家去,一屁股坐在阴凉的屋檐下,舒舒服服地一边摇着蒲扇,一边有滋有味地吃着母亲切好的清凉甜蜜的西瓜……在这样烈日炎炎的夏天,我的父亲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在田野上忘我地耕耘、除草、劳作……而我,作为父亲的儿子,却很少涉足田园,并不懂得父亲劳动的不易与艰苦。 当大学录取通知书下来时,母亲欢喜得直掉眼泪,她为自己的儿子最终跳出了农门感到格外的欣慰。但是,我却从父亲激动的眼神里,读到了某种关切与担忧。就在我离家到长春读书的前两天,憨厚朴实的父亲在饭桌上宣布了一个庄严的决定:让我明儿和他一块到棉田里除草!母亲用疑惑的责怪的目光望着父亲,我也感到特别的委屈和不解。 天儿刚蒙蒙亮,我就被早起的父亲捅醒了。我们草草地吃过早饭,就肩上扛着锄头,手里提着水壶和干粮,向晨光初照的宁静田野走去。 终于锄到了地头,我一屁股坐在树阴下面,我感到浑身都是热汗,我感到疲惫不堪。望着头顶上火辣辣的大太阳,望着如火如荼阳光照耀下的翠绿棉田,我一脸 迷茫与困惑。父亲光赤着淌着汗水的脊背,坐在锄把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我几乎是用怨恨的仇视的目光,斜着眼睛打量着我的农民父亲的。准确地说,我不能理解父亲,他为什么在我走向大学殿堂的前夕,将我硬拉到了一望无际的苍茫田野?父亲宽厚地向他的儿子笑笑,然后拧开了水壶的盖子递给了我……我们父子俩就着凉水啃饽饽,开始了简单的地头午餐。我吃饽饽的时候,终于尝到了汗水苦涩的滋味!这时,我的父亲不失时机地告诉我,他每年夏天的中午,几乎都是这样在田边地头度过的……我的心有了某种缺失的感动。 那天异常炎热的下午,我默不作声地锄着棉田里的杂草。我很卖力气,我的脸上和后背上有酣畅的汗水流淌,我年轻的心仿佛被绿色的田野紧紧簇拥……望着太阳下挥汗如雨的父亲,望着父亲古铜色后背上涓涓流淌的热汗,我感受到了身为农民父亲那种平凡中的伟大…… 一晃儿几十年过去了,我早已远离了田野,成为繁华都市中的一员。然而,我却怎么也忘不掉父亲给予我的那庄严凝重的教诲。那个炎热的夏天,那苍茫如梦的田野,以及父亲挥汗如雨的画面,深深地走进了我的记忆,融进了我的血脉。每当我举起筷子用餐,父亲艰辛劳作的背影,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在我的脑海——我从芳香可口的饭菜中,品尝到了汗水的咸涩与重量。 父亲,在我走向都市的繁华和喧嚣的时刻,给我上了朴实无华却影响深远的人生一课。 【作者简介】 西风,男,满族,1960年出生,籍贯辽宁。1982年大学毕业后,曾在乌鲁木齐执教10年。现定居福建三明,从事专业创作。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会员,福建作家分会会员,先后发表各类文学作品300多万字。20年前不幸摔伤致瘫,至今依旧卧床笔耕不辍。 一叶知秋 惠军明 秋风起,秋雨落,暑气消,寒意生,一天比一天凉。初秋时节,各种秋虫争分夺秒鸣叫,倾尽全力完成着自己的使命。深秋渐至,几番风雨过后,秋虫突然间销声匿迹了,天地顿时安静下来。天变得深邃而高远,云变得轻烟般缭绕,举头遥望,不时有几行大雁列队而过。 我漫步在大街小径,见无数的树叶在刷刷啦啦地随风飘落。那些曾经鼓满浆液的青枝,那些曾经盛满生命绿意的叶片,如今在秋风中都失去了活力。青枝苍老,绿叶枯黄,本来紧紧拥抱的它们,不得已在秋风中依依告别。树叶们不愿离开家园和亲人,它们在尽力拖延着这场伤感的仪式。一些树叶尽管在秋风中瑟缩枯萎,却依然在默默执着坚守。但哪一片树叶能摆脱自然的规律,能超越生命的轮回呢?它们最终的结局也会在秋风中飞落,也会在大地上分散,直至变成一撮泥土、一缕尘埃。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许多古代诗词作品中,都有落叶的身影。那些诗人墨客们在秋叶飘零中寂寞徘徊,引发过多少物谢岁微的悲情啊!国恨家仇,英雄扼腕,怀才不遇,罢黜贬谪,天涯漂泊,游子思乡,青春不再,生命凋零等等个人情怀在秋叶飘零中涌上心头,天人合一相契相融,难怪会产生浓重的悲秋意识了! 秋叶纷纷扬扬四处洒落,我随手捡拾起一片叶子,仔细端详。叶片脉络复杂但十分清晰,好似江河的网状分布图;叶面上布满了沧桑的斑纹和岁月碾压的痕迹,边角上已有一些枯萎,中间残存着一丝淡绿,更多是黄绿。一片落叶就是一个小世界,那里面藏着江河湖海,藏着山脉沙漠,藏着自然奥秘,藏着岁月沧桑。秋叶是时光的镜子,透过一叶何止知秋,透过一叶映照着天地万物。 对叶凝神静思:也许因为秋叶承载了太多情感,也许因为先入为主的执念,因而遮蔽了我们的双眼,淹没了它们本来的美。你看那树树秋叶红黄交织的色彩,岂不是倾城倾国的容颜?秋叶红得热烈,黄得灿烂,它们将秋天妆点成童话世界。你看那秋风中纷飞的落叶,岂不是绝美的舞蹈?每一片秋叶都有自己的飘落方式,每一片秋叶都有自己的光影变化,每一片秋叶都在呈现自己的优雅舞姿。你听那飒飒作响的落叶,岂不是动人的旋律?无数树叶与秋风合奏,高低起伏的声响,演绎出一曲动人的自然天籁。“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那些散落于地的落叶,聚散离合,安详生姿,静美如花。凋零的秋叶,是一种回归本源的宁静,是一种生命无言的轮回。落叶,不是生命的尾声,而是生命的涅槃,是对生命厚重的完美阐释,也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解读。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每个事物都有它的生命规律,每个事物都是大世界中的小世界。生存于自然法则之中,一切随缘,方能自然自在。穿行在四季,行走在红尘,用心去感悟天地自然吧! (本栏目由加拿大“博大集团”冠名赞助) (责任编辑:洪田) ———汇聚八方英才,创建优秀写作园地,我们一直在携手努力——— ...
/ 七天文汇, 七天文汇园, 文汇园
七天文汇园(10月16日)

七天文汇园(10月16日)

【索菲诗集】 玫瑰,月季和蔷薇 索菲 出于无知,或无意知道 它们被统称为玫瑰 相比于叶子、形态、习性、花期 那些细微或显而易见的特质 被感知的是,玫瑰月季或蔷薇 留在手上的余香,都似曾相识 一样的清幽撩人且让人耽迷 扎在心里的刺,都一样难以拔出 可人间哪有无刺的玫瑰 除了圣玛丽亚,耶稣他妈 2020.10.11 【凤歌】 火中瓣 苏凤 绯红的脸颊开了 一朵莲 如是我安居之所 月的明镜 观照今生前世之 归荼 【龙在天涯】 回首 龙之初 回首坦然无存的脚印 才发现那一条最初的路 早已铭刻在父亲守望的驿站 从一座城到另一座城 从没想过异乡的月亮 回首飘忽不定的日子 才发现那一条最初的路 早已让我离家好远好远 轻轻地撩拨着六月的思念 是谁漾起这水域的涟漪 给这隔河相望的感动注入天空的梦境 我想到渐行渐远的诺言 在回首与搁浅的钟声里 让每一次生命的穿越浸透乡愁的苦涩 那是一种来自父亲的祝福 轻轻地缭绕在岁月的港湾 【心海荡漾】 秋叶 吕孟申 花开花落,叶绿叶黄 有多少繁花满枝,就有多少残红遍地的苍凉 曾来来往往的小径,此时枯草在寒风中瑟瑟 站在光阴的彼岸,默默凝望来时的路,抬头望天 路在延伸,模糊的影子却在背后拉长 世事一场春梦,人生几度秋凉 聚了散了,笑过哭过,彷徨过,失望过,从未绝望 一次次徘徊,一次次回眸 血泪合着雨雪伴着星辰生灵一起沉浮升降 纷飞的落叶可带去心中的念想 雁阵头顶飞过,那苍凉的啼鸣把人的心都揉碎了 念与不念,情还在那里,岁月漫漫,人海茫茫 离乡的游子,离愁别绪缠绕蹒跚的足迹 身随着季节的脚步前行。可心却在岁月的渡口彷徨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谁在痴痴张望回家的方向 生活如水,流年如烟,时光淬炼人心 经得起岁月的磨砺,心永远年青,渴望一份真情热泪盈眶 遇一场花事,从花开到荼靡,从绽放到落英 或许已被前尘往事阻隔,再美的风景总被风吹黄 云蒸霞蔚的绚烂总是那么短暂,睹物思人徒增落寞惆怅 生命里人来人往,可有多少人留在你的身旁 谁陪你走过雨走过风,走在天寒水凉秋天的小路上 擦肩而过的暖是否化作午夜里一声无奈的叹息 那交织在岁月里悲欢离合爱恨情仇 是否成了人生路上的痛和无言的忧伤 秋叶在离别之际,用一生炽热的情怀告别母爱挂肚牵肠 还要化为泥土,为来春添上新绿,不负光阴,不负生命一场 在这来来去去的旅程里,在去去来来轮回中 冷暖自知,苦乐相随,秋风起时,我站在红尘的渡口 以一颗素心,守一份纯粹,笑看浮华,独立苍茫,细品山高水长 【八方飞歌】 秋韵 肖铭 秋日的硕果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在饶沃的田地中埋下希望。 在田埂席地而坐, 抛弃身体上的疲乏与劳累, 静静的观赏犹如梦幻的画卷。 是的,那是谷物带来的秋日。 在春华秋实的摘取, 带来来年的灿烂辉煌。 也许,它在像我般喜悦; 也许,它在总结过去; 亦或者它在展望未来。 满地的稻穗在迎风飞舞。 而在不经意间, 田中多了农家人忙碌的身影。 在整个秋日, 被农民欢唱的歌谣, 穿透在这片田野之中。 伴着收获的旋律, 金穗,麦浪在田中舞蹈。 劳累始终无法遮蔽这硕果累累的金秋。 犹如世间最美的事物。 谁都渴望收拢丰收的喜悦。 与希望的田野相伴。 任由汗水流过面颊。 绽放秋日带来的风采。 秋天的晒场(外一首) 蔡同伟 平坦的晒场 大地的臣民相聚一起一一 胖墩墩的花生 黄橙橙的玉米 溜溜圆的大豆 金灿灿的谷粒…… 抖掉田间的风尘 他们安分守在各自领地 默默回忆着 走过的风雨往事 个别小顽皮 耐不住沉寂 悄无声息溜进 旁边的群里 阳光的金指 ...
博大文化视野(10月16日)

博大文化视野(10月16日)

【芬芳文苑】 华夏文明的曙光(9) ——二里头文化 从位于河南境内的二里头文化遗址的文物资料,我们可以一窥夏朝文化的特色。新砦文化、王城岗文化或许是夏朝文化的渊源和早期存在形式,但因为考古资料缺乏,所以不是本文的探讨重点。二里头文化遗址是夏朝文化的代表,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二里头文化存在于公元前1735年-前1530年,属于夏朝的中晚期和商朝的初期。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一处经过缜密规划、布局的大型都邑,和巩义双槐树村发现的河洛古国都城(或许是黄帝时期的都城),以及后代中国都城的城市布局一脉相承。二里头文化的陶器数量繁多,富有特色。除了大批的陶器,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址还发掘出石器、青铜器、玉器、象牙雕刻器和漆器等,既显示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也表明文化的传承以及和周边区域的交融。 陶礼器几乎遍及这个文化分布圈。有学者认为这个范围可能是夏王朝秩序架构的中心区,也就是直接疆域。从空间分布上看,盉、爵等具有明显二里头文化特色的陶礼器向北可见于长城之外燕山以北的内蒙古敖汉旗大甸子遗址;向南经由浙江到四川境内的长江流域都有发现;向西在甘肃、青海等区域可觅踪迹。 除了陶礼器,起源于山东海岱地区的玉璋等玉礼器,又以二里头都邑为扩散起点,向长江中上游甚至岭南一带传播,直至越南北部。由此可以判断,作为王权国家,夏朝王室除了直接控制周围区域,还间接控制、影响着大片土地。这种控制,不像三皇五帝时期那样松散,也不像周朝时期那样直接,应该介于二者之间。夏朝王室不是依靠武力,而是依靠先进的生产工艺以及代表先进文化的礼乐制度来让四方臣服的。 迄今为止,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掘出的文字和现代水族人特有的“水文”有很大的相似性,它们之间当时有着怎样的关系依旧是个谜团。二里头文化遗址中没有出现像商代都城遗址发掘出的甲骨文那样大量的文字记录,可能有下述原因:1)因为年代更加久远,大量刻有文字的夏朝文物已经被毁坏;2)现代殷墟中发掘的刻有文字的材料,是夏、商两代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并非商朝所独有;3)文字在夏朝时还依旧是“奢侈品”,在商朝时期才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3)商部落的文字较夏王朝中心区域更为丰富、发达,随着商朝取代夏朝,文字也得以在更大范围流行并流传下来。对于商部落的起源,现在还有争论。我认为这一部落可能来自山东,或者以山东为中心的文化圈。 夏朝时期的文字和“水文”的相似性,或许可以看作是夏文化的影响力向外延伸的结果。位于四川境内的“三星堆文化”遗址,或许是夏文化延伸的另一个例子。因为环境封闭,夏文化和当地文化相互结合而产生的独特性得以维持,并有幸流传至今。 在夏朝建立的时候,华夏文明基本完成了其早期的孕育过程,以数千年黄河流域培育起来的文明为中心,从其它区域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同时影响、促进着其它区域的文化的发展,最终成为一个厚重、广博的独立文明体,开始了其稳步发展的进程。此时的华夏文明宛如旭日初升,发出耀眼的曙光,展现着无穷的潜力。这一文明在其早期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所逐步孕育出的优秀的“文化基因”,使其日后历经数千年风风雨雨却总能焕发着勃勃生机,至今依旧充满无限活力!(2020年10月)(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本名王宏田,字广成,山东省龙口市人,博士,生命科学研究者,文史哲探索者,诗人,专栏作家。历任/兼任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附属医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主席;“七天文学社”社长;中、英文编辑和审稿人;等等。迄今已经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发表文学作品数百篇,科技、文艺专著数部。 【鹏翔万里】 我就想要一个男人 贺鹏 太阳刚刚坠入山底,丰州大街上的路灯便发出了一丝微弱的光亮,张洁算计着小敏应该下班回了家,便风风火火敲开了小敏的家门,她还想最后挽救一下女儿的婚姻。 小敏发现自己怀孕后,准确地说,应该是从婆婆和她谈完之后,她就下决心要结束自己的婚姻了。 其实,小敏的婚姻在周围人眼里应该说是完美的,女婿人长得帅、精干,大学毕业后就被父母直接安排到了政府部门做了公务员,公公、婆婆在丰州当了一辈子的领导,尽管都已退休,但在丰州还是呼风唤雨的,最关键的是,他们老俩口把小敏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像亲闺女一样地对待她。可就是这样的婚姻,小敏还不知足,非要闹着离婚不可。 小敏打开门,吃惊地看着母亲,说您怎么来了? 张洁连鞋都没换,直接进屋一屁股坐在沙发上,两眼直愣愣地盯住小敏,你到底为什么一定要离婚? 小敏淡淡地说,过不下去了呗! 过不下去?你这不是瞎说吗?住上这么大的房子,每天还有阿姨伺候着,要吃有吃,要喝有喝,公婆对你也好,女婿言听计从,你还想怎么样? 小敏一听母亲这样说,突然一下就爆发了,几乎是喊了起来,我是女人,我想要一个男人,有错吗? 张洁一惊,他不是男人? 小敏歪着头两眼盯住母亲,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他是男人吗? 母亲指了一下小敏的肚子说,那你肚子里的孩子是别人的? 妈,你怎么能这么想你自己的女儿呢? 那他外面有人了? 小敏撇了一下嘴,反问母亲,他有那本事? 那到底是为了啥? 我不是说了嘛,我是一个女人! 小敏,生活没有想象的那么浪漫,过日子实际就是锅碗瓢盆、柴米油盐,人要现实一些。 妈,您还不了解我吗?我的生活可以简单一点,日子可以难一些,但我就想要一个真正的男人。 我真的弄不懂你了,孩子都怀上了,他怎么就不是一个男人? 妈,繁衍后代,那是连猪狗都会干的事,可我想要的是能拿得起、放得下,里扛得住、外顶得住,有女人累了可以靠上去休息一下的肩膀,有主见、能担当,而不是连维护自己的婚姻都需要自己母亲一马当先的男人。 听到这里,张洁无奈地说,你怎么一点地气也不接呢? 她知道,在现实环境中,周围哪还有这样的男人? 【作者简介】 贺鹏,中国呼和浩特人,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特邀理事;中国小说排行榜上榜作家;出版过《怪病》《寻找自己》《你是好人》《天堂背后》《贺鹏微型小说选评》《老鼠娶亲》等微型小说作品集以及多部报告文学集;有多篇作品入选《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以及不同国家出版的许多版本图书;有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个语种进行传播;应多个国家邀请,多次出席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国际研讨会,2018年12月在印尼举办的第12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国际研讨会上,荣获世界华文微型小说40年贡献奖。 【种玉蓝田】 乡愁,在一只孤雁的翎羽间浮沉 蓝狐 一 如果,给你一条长街,街的两侧所有的窗口都很是静寂,树枝垂落,灯影修长,你是否肯坚持着独自走过呢? 如果,原本和你一同打理行装的人们,忽然决定把你驱逐出他们的队伍,尔后纷纷上路开始了远行,你还要不要追赶他们,重归队列呢? 如果,你的心情很糟,并且腿部还受了伤,那么面对一次大规模的迁徙,你是不是还要固执地等待有人前来搀扶,才肯离开呢? 如果…… 二 一直在问,乡愁究竟该是怎样的一种积存,一种发酵,一种况味。 我们时常就可以看到有一些孤独的身影,孤独地从一条又一条的长街上踯蹰而过,他们所踩下的每一步叹息,反而让这一径孤独的旅程更显艰涩。 也还有人被冷落下来,躲在某一株孤独的老树或是结网的屋檐下面,孤独地喟叹出追悔的泪水。 更有人宁愿抱残守缺,一任轰轰烈烈的一个群落愈走愈远,独留下自己孑然地慢慢干枯下去,成为风中永远的忘却…… 三 早晨,沿着河堤跑步的时候,我总能看到有单飞的大雁,沿着河流的走向孤独地拍打着翅膀,兀自飞向远方。 我看不清它的眼睛,不知道那里面是不是盈满泪水。我听不到它的呼唤,不晓得它因何会如此哽噎。 可是我总是想要追问,到底是因为什么,使得它脱离了雁阵?它飞行的方向可否就是它的族群所在的方向?它是在飞向亲情的团聚?还是在飞向绝别的远程? 甚而,我尤其在想,常有人说,倘借我一双翅膀,便一定会把失去的损失追回。可是,那时常飞过天际的孤独的大雁虽然已铺展开了令人称羡的翎羽,却为何还会隐含悲悯,茫然无着? 我说不准,怕是攀行得再高的心灵,也终归难掩乡愁的吧? 四 想起母亲讲过的一个故事。 那一年,风声正紧的当儿,男人们都扛着枪炮上前线去了。 丈夫走了,家里边只剩下母女二人相依为命。母亲心细,生怕年纪还小的女儿给人欺侮,索性把女儿给装扮成了“儿子”。 从此,无论在是醒时,还是在梦里,则一概地“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斗转星移,花枯草荣,母“子”二人相携相伴,跌跌撞撞,一连度过了八载虽清苦孤寂但却安生的日子。 转眼,又捱过了一个春脖子,山外的枪炮声终于歇了下来。天刚亮,女人就跑到村口,向着当年丈夫出走的方向张望了许久,终于未见有人过来。第二天又去,还是未见有人过来。第三天,第四天……女人再也忍不下去,大着嗓子哭出声来。 末了,她拉过“儿子”的手,说:“你爹怕是真的回不来了,他是男人,男人在哪儿都成个家啊!”娘儿俩抱在一块,哭了个肝肠寸断。 其实就在这天夜里,一身征尘的丈夫终于千里迢迢、归心似箭地返回家乡。他一脚踏上石阶,正要举手敲门,不想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得二目圆睁。只见在烛光荧荧的窗棂上,一男一女的身影正紧紧相拥在一起。男人疑惑自己眼花了,几番揉搓,又舔破窗纸,再看,千真万确。 男人的心碎了,连一句道别的话也没顾得去说,转身投奔他乡,从此再无音信…… 五 唐代僧人寒山曾言:“我见瞒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 诗人王桀也说:“君子信誓,不迁于时。” 虽然,我们无法说清那所谓的缘生缘灭,全赖于相互的情根深浅,但是,单就那“瞒汉”的千里归心、半点离索也该断言:错、错、错!而哪怕他稍事平静,守将一夜,待到天明雾里,或能求得一笑的吧? 六 我愈加祈盼,那只已然飞成了一星圆点的孤雁,终归能换回一个团圆的雁阵,一边欢畅着飞过长天…… 【作者简介】 蓝狐,本名任东升。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抚顺市作家协会理事,现为抚顺矿工报社副总编辑。作品散见于中國《星星》《读者》《作家报》、美國《侨报》《华府新闻日报》《新大陆诗刊》、加拿大《七天报》《华侨时报》《环球华报》、瑞典《北欧时报》、澳大利亚《当代国际汉诗》等国内外报刊,多次获得国际、国内诗文赛事奖项,出版有诗集《诗之鹤》、散文集《鎏金的典藏》、长篇小说《粉足》《炼狱1929》等多部专著。 【杨柳依依】 乡愁的河流 杨邹雨薇 寓居在省城,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湘江旁边。每次看见湘江,心里就情不自禁地涌起一种乡愁。或许,每个人的乡愁里都有一条河流在无声地奔流着,如同伴乐,合着血脉跳动的节奏。 我乡愁里的河流就在湘江的上游,在永州境内,它发源于蓝山,像一个山里的女孩,腼腆地从我们村北流过,距离村子不过几十米。这条河流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潇水。《水经注》云:“潇者,水清深也。”由此可见,潇水是一条很纯澈的河流,也是我等孩子们的成长乐园。 小时候,潇水是我最留恋的地方之一。由于父母在城里上班,早出晚归,爷爷奶奶忙于种菜,尚未上学的自己就跟小伙伴们到处玩耍。尽管大人们再三叮嘱:小孩子不许到河边去玩,那里不安全,但我们还是喜欢结伴而去,只是不像堂哥他们那些男孩子一样大胆,天气炎热时直接下河游泳。我们女孩子只是在河滩上玩游戏、搞野炊,到河坡上采摘各种花草,玩得开心时,就在河滩及河坡上遗下一地的欢歌笑语。 春天,河滩像一幅瑶绣,十分美丽。河坡斜高有十多米,上面交错种植的樟树、棕树、桂花树,还有苦楝树、柳树,竞相发绿。春草也是不甘落后,熙熙攘攘地挤了出来,好像人们在节假日逛步行街。那些草木之绿,都散发出各自的清新气息,犹如在尘封的室内突然打开一盒空气清新剂,让人心神一爽。村里有一个传统,奶奶或母亲到河里洗衣服,总习惯把小孩子带在身边,不让他们逃离自己的视线。我跟奶奶去洗衣服时,最喜欢在河坡上采摘迎春、紫藤、白掌等野花,把它们捧在手心,仔细端详,顿时有了一种知音般的感觉。 夏天,河滩像一团火,充满了热情。我们小孩子喜欢在河坡上拔茅草根吃,或蹑手蹑脚地捕捉蝴蝶,或叫大人们帮忙或集体想办法折几根柳条,编成草帽戴在头上,相互追逐戏耍,或去河边看那些垂钓者钓鱼,即便是再大的太阳,我们也会跟垂钓者一样葆有耐心,每每看见浮标移动被往水里下沉,我们都会急不可待地喊:“上钩了,快甩竿子!”最后,大多换得垂钓者的斥责:“多嘴!”被他们斥责之后,我们就会离开,或找在河里洗东西的大人,或回家。如果征得洗衣服的大人的同意,偶尔也会麻起胆子在不足一米深的浅水处来一个狗刨式,以解浑身暑气。 秋天,河滩像一首歌,回响着大地的旋律。这时候,我们最爱去河滩上搞野炊。大家提前一天就约好,各人按照分工从家里带来不锈钢盆子,还有油盐、大米或冷饭,加上几副碗筷等。来到河滩后,牵头者就给大家分工,一些人去菜园扯小菜,一些人就地取材,捡拾鹅卵石砸打浅水边躲在卵石下的小鱼,一些人去捡拾干柴,一些人挑选那些大的鹅卵石,架成简易灶台,然后在上面煮吃的东西。尽管有时候我们被烟火熏得眼泪汪汪,还难得做出一回像样的饭菜,但我们依然乐此不疲。时至今日,嘴角似乎还留有当年的野炊香味。 冬天来临,天气寒冷,去河边的次数就会少了很多。但是,只要是碰上下雪,我们还是乐意跑向河滩的。因为冰封大地的时候,潇水两岸到处银装素裹,一片洁白,煞是美丽。我们行走在雪地上,发出“沙沙沙”的声音。记得2008年大雪时,父亲特意带我去河边,拍了一些照片,感觉特别漂亮。父亲说我穿着他从昆明买回来的红红的少数民族服饰,站在洁白的河滩上,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给原本寒冷的冬天带了几许暖意…… 人是亲水动物,临水而居是一种幸福的享受。遗憾的是,我家祖祖辈辈在河边居住了数百年,到了我们这一代时,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千年古村被拆迁,我们家被迫从河边迁居到了一公里外的山坡下。离河流远了,路况比较复杂,爷爷奶奶也就不好再到河边洗衣服之类的东西了,我也长大在外工作,不再像儿时一样经常做他们的“尾巴”,很多美好的事物也就成了永恒的记忆。但在我的梦里,依然有一条河水在汩汩流淌,自己依然临水很近,每天依然能听到河水流淌的声音,依然能看见熟悉的乡亲们在劳动…… 只是,每当我从梦中醒来,才明白心中对家乡河流的那份痴恋,早就变成了弯弯的乡愁。 也许,总有那么一天,我会落叶归根滴水入海,再次回到故乡温暖的怀抱,即便是在山坡下,也会像在他乡那样继续守候着心中那份永不褪色的乡恋。 【作者简介】 杨邹雨薇,女,1997年出生,湖南永州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长沙某国企。自小学五年级开始在公开刊物发表文章,有文章多次获全国、省、市、区征文(比赛)大奖,有文章被多种报刊转载。已在《中国文化报》《中国建材报》《湖南日报》《永州日报》《衡阳日报》《常德日报》《清远日报》《毕节日报》《北海日报》《黔西南日报》《张家界日报》《邳州日报》《甘孜日报》《湖南工人报》《江苏工人报》《民主协商报》《长沙晚报》《河源晚报》《边城晚报》《衡阳晚报》《加拿大七天报》《苏里南中华日报》《散文诗》《创作》《青少年日记》《少年文艺》《作文周刊》《民主》《散文时代》《湖南散文》《丹荔》《潇湘》《永州文艺》等报刊发表过文章约300篇。 【飞鸿传书】 漫谈东坡 鲍伟亮 半生风雨,一地落花。公元1101年,那个高歌“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男子,结束了红尘跋涉,语身旁好友“西方不无,着力即差”两句偈语之后,溘然长逝。 当然,他早有预感,在两个月之前便留下了最后的诗篇。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如是写道。几分萧瑟,几分淡然,一向旷达的苏东坡在生命的最后,细数功绩,突然想到了贬谪岁月里的那些故事。不论命运待他如何以坎坷,他总是能以独有的豪迈装点生活的波折,浪漫与现实交织成东坡笔下独有的韵味。 星移斗转,物是人非。遥想十年之前,途径金山寺的他曾错过李公麟的笔墨,十年后,看着那幅手执藤杖坐磐石之上的画像,他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向如今的病体挥手,万般诗情如同那聚散无常的云彩,留下光影的同时也留下大面积的白。四句六言诗话尽此生。 他通佛理,却又沉浸于烟火之中,此时的他已然明悟,再也不是那个因写下“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而自鸣得意的居士,真真正正勘透虚妄,心证菩提。 仕途浮沉,如同潮水起起落落。年少出川,笔惊汴梁,得到欧阳修的赏识,风光无限;年少轻狂,作《凌虚台记》讽太守陈希亮,却在被贬黄州时与他的儿子陈季常结交为好友,一时打趣得“河东狮吼”四字流传千古;当然,苏轼并不孤独,每每稳定下来,总有政党推波助澜,使其数遭贬谪,“乌台诗案”是劫难,也是涅槃,将一位心系百姓的官还给了百姓,与民乐,与民忧,无数文苑奇葩在贬谪过程中次第开放。 苏东坡是真实的,手栽十万棵青松悼念妻子王弗的是他,研发上百种美食的是他,修筑苏堤、带民抵御洪灾的是他,与王安石结为忘年交的也是他。他是矛盾的、痛苦的,也是豪迈的、真实的。他走过大半个中国,每至一处便带动一方才气,每一言每一语都是千古流传的故事。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同自己和解的过程,想必子瞻深谙其道。下贬密州,他还高歌着“亲射虎,看孙郎”,心中透着几分期许,命运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灾难背后必然是更大的灾难,屋漏偏逢连夜雨,古人诚不欺我,兜兜转转,他到了黄州,此时的他或是研究佛学,或是与友人彻夜长谈,或是耕作于城外东边的山坡,或是发明美食,在逆境中他自己就是照亮一切的光。当然,他也有崇拜的偶像,他想起了白乐天曾种植花圃于东坡,再看到自己劳作的山坡,“东坡居士”几个字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从此,就像是“乌台”二字一般,“东坡”成了苏轼身上的标签,千古一文人——苏东坡。 沙湖看地遇雨,他欣喜唱道“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晚归敲门无应,他倚杖行至江边写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是矛盾的又是自然的,他在寻找这一种境界,又兀自平衡,兀自洒脱。 历史经过积淀,被捞出晾晒、风干,被赋予新的意义,唯有东坡的故事如同烟火勾勒的一朵云,可以触摸到,又仿佛不可接近,给人豁达,也予人以和解的引导。他是千千万万行人中的一个,不过他找到了播撒种子的方法,最后开出了花。 人生到处何所似,应是飞鸿踏雪泥。红尘阡陌,诚如斯言,如斯人,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本栏目由加拿大“博大集团”冠名赞助) (责任编辑:洪田) ———汇聚八方英才,创建优秀写作园地,我们一直在携手努力——— ...
/ 七天文汇, 七天文汇园, 文汇园
七天文汇园(10月9日)

七天文汇园(10月9日)

【索菲诗集】 开往秋天的路上 索菲 开向Oka 国家公园的路上 从不写诗的你,突然说出 一句极富诗意的话 此刻,却怎么也回想不起来 这里的山峦,与别处不同 像刚被水洗过一样湿润清澈 红叶饱满度,离最浓还有一两周距离 往山上密林走,全然是夏天的清凉 找不到秋意,却意外找到十几种 从未见过的蘑菇。另一种收获 我愿意再走一次,通往秋天的路 为了丢失的诗句 2020.10.4 【凤歌】 街边的乡土 苏凤 这把长长风里的秀发 散发花农秋后的芳香 鲜花的色泽比艺术高贵 在街边等你与我的青睐 这双日晒粗糙的手 称起焦甜欲滴的薯 他们 给予繁忙焦灼的都市 一份泥土的抚慰,一份 不能言说的心绪 一份必须时常回家的 感觉 【龙在天涯】 孔明灯 龙晓初 把希望托附于春天的微风 让祝福伴着孔明灯,在黑暗中相逢 当天际的寂静出现了星星点点 夜空闪烁着美好的愿望 孔明灯,以微笑的形式缓缓升起 像被积雪淹埋了冬季的麦种 忽然之间绽放,吐出了新芽 望着越走越弱的亮光 另一艘梦想之舟,正式宣告启航 【心海荡漾】 秋雨 吕孟申 又是细雨连绵的世界 阵阵寒风吹过雨滴敲打着夜的无眠 秋风又起了,吹落一树黄叶 吹瘦了山水,也吹生了我的思念 看着雨点在玻璃上画出道道泪痕 会不会是你又站在窗前将我思念 潇潇冷雨淋湿了我沧桑的心 听雨滴对树叶诉说着一个个故事,心中割舍不下昨日的暖 夜雨凉,多想为你撑起旧时伞 我渴望走进你的梦里陪你走过雨天 很想为你轻轻披上一件外衣 用我的胸膛为你围出一片没有孤寂的乐园 雨天终究会过去,思念依然 淋湿的梦凉晒后竟浮现你的笑脸 伫立花前一缕怀念无边无沿 守一盏灯等一个人一风一月一心一念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花开花落,生死和爱是人世间永恒的眷恋 生活总是起起伏伏,悲欢离合酸甜苦辣,风雨阴晴 眼里的泪,思念里的影,你是我红尘一世的疼,定格在我的心间 【月光下的凤尾竹】 天上的鸿雁 红山玉 不论什么时候 都不会乱了阵脚 哪怕风声雨声雷声 起伏嘈杂咆哮入耳 都排成一队 或者写个人字,或者描个一字 间或吼一嗓子 清清喉咙 来给观赏的人们提个醒 这个世界是有序的 无论鸿鹄还是燕雀 都该努力的遵守生命之规 【八方飞歌】 金秋如诗(外二首) 路琳 香风,吹过神州大地 十月的祖国,五谷杂粮唱响丰收的大戏 一粒粒滚圆的圆满,开始颗粒归仓 一望无际的辽阔,被喜悦与幸福填满 金秋,就是一枚词牌 不管是怎样的书写与吟哦 都是一截诗风词韵的时光 泥土里,能生长出黄金 梦想的神州大地上 梦想成真的大戏,轮番上演 国庆节抒怀 以粮食满仓果满枝头的形式 为你唱响生日歌曲 祖国啊,我的母亲 十四亿双儿女的大手 为你托举出一片繁华一片盛世的璀璨之光 五千年的时光流淌着古拉的文明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 成为一个国度崭新的引领 祖国母亲啊,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 祖国母亲啊,今天是您的生日 我们不仅仅要献出鲜花 还要一起为您挂满梦想的灯笼 十月的中国 用刚刚的丰收,为您的生日献礼 十月的中国,是一个欢乐的海洋 秋风,吹送来一个个颗粒归仓的幸福故事 奔腾不息的江河,都是对您最深情的表白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 梦想,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 沸腾着一张雄鸡般的地图 此刻,欢乐汇成大海 鸽子飞满天空,蓝天白云下 一个大国强国,正昂首阔步砥砺前行 ...
博大文化视野(10月9日)

博大文化视野(10月9日)

【文化杂谈】 隐性的、微观的生命管控机制 ——新冠疫情引起的“生命政治”思考(8) 步虚 我们在前面通过集中营突显的生命政治机制,谈论了犹太人作为赤裸生命在奥斯维辛遭受的“双重暴力”,即可见的暴力与其背后的不可见的暴力。其实,在有关赤裸生命状态的这种分析中,阿甘本所依循的,基本上还是福柯式的现代国家治理批判逻辑。 福柯和阿甘本的思考都指向一种生命政治异化的现象。生命政治原本是围绕生命展开的,其目的应该是尊重生命。然而,在福柯和阿甘本看来,现代生命政治却出现了异化,使得生命处于一种新的权力形式之下。在这里,暴力不是消失了,而是转化为面对赤裸生命的微观权力。 福柯对“全景式监狱”的研究暗示了一个重要主题,即国家本身是一个内在的、全方位的监视系统,一整套监视装置作为一种“生命管控”的实施机制,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实施权力的现代形态”, 已成为深层管控个体生命过程——“如繁殖、出生、死亡、健康水平和寿命及一切使这些要素发生变化的条件”的现代“治理术”(gouvernementalité)。这种治理术并不是显性的、宏观的阶级统治范式,而是一种隐性的、微观的生命政治范式。不同于传统政治针对肉体的惩戒治理术,新的治理术“所作用的对象不是作为肉体的人(man-as-body),而是活着的人(living man),或者说是,作为生命存在的人(man-as-living-being)”。在对现代治理术的分析中,福柯指出:“分层的、持续的、切实的监督,也许不是18世纪的重大技术‘发明’,但是它的暗中扩展使与之相关的权力机制变得重要。通过这种监督,规训权力变成一种‘内在’体系,与它在其中发挥作用的那种机制的经济目标有了内在联系。它也被安排成一种复杂的、自动的和匿名的权力。” 阿甘本同福柯一样重视现代国家治理中的隐性的、微观的生命管控机制。一方面,对福柯笔下作为现代治理术的“监视机制”, 阿甘本展开了进一步的分析,并侧重指出了这种监视社会通过技术手段对人的身体的操控:“今天国家通过信用卡和手机对公民施以控制的、被电子化所提高的可能性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在这种对身体的控制和操纵之中、在这种表现为一个新的全球政治条件的入侵之中,存在一个门槛。福柯所言的人的逐步的动物化(通过极端精致的技术),便很可能成为前述观点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指纹的电子注册、皮下的文身和其他的类似实践都定位于这样一个门槛。”美国近年来出现的棱镜事件便是这种监视权力的集中表现。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主权国家对公民私人信息的获得变得越来越容易和廉价。虽然监视本身并没有显性的暴力展示,但是监视暗含的是一种对生命自由的侵犯,因此,监视无疑是一种暴力形式。同时,这种暴力是非常隐蔽的,并且以社会网络的形式自我强化。 另一方面且更为重要的是,阿甘本通过赤裸生命展开的思考更侧重于隐性生命政治的另一种机制——例外状态、紧急状态下政治身份及基本权利的剥夺机制,即“排除机制”或“开除机制”(如上一次提到过的古罗马被从普通社会中开除出去的“神圣人”或“牲人”、“受谴者”)。这种思考不仅指向西方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同时还指向了“911事件”之后美国“紧急状态”(国土安全法)之下收容所内的生命存在状态、作为赤裸生命或亚赤裸生命存在的“穆斯林”现象,以及被国家控制,但是却得不到法律保护,甚至不被视为国家公民的以色列境内的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状况。 例外状态最重要的特征是将已有的法律条文和政治秩序悬置,进而强硬地实施所谓特殊时期的特殊规则。 “9·11事件”以来,西方国家以安全的名义无所不用其极地实施各种各样的规定和管控。2004年阿甘本在赴美国讲学时曾经有过在护照中留下指纹的经历,最后阿甘本用拒绝入境的方式来抗议这种对生命的隐性暴力。阿甘本对此批评道:“我想再提醒诸位,奥斯维辛的文身看起来无疑是对运进集中营的个人进行登记、注册和管理的最正常也最经济的方式。今天强加在我们(这些希望进入美国的人)身上的生命政治文身很可能在明天成为迫使他们接受的一种工具。假如我们希望被认定为好公民,这些工具将作为一种规范的路径被注册进国家的机制和传送系统中。” 我们知道,阿甘本最为担心的是这种例外状态形式的扩散和长期使用,即一国的主权者及其背后的各种势力可以频繁地和长时间地诉诸紧急状态,以扩大其行政权力的使用,并最终达至对公民生命存在的强力却又隐性的掌控。2020-10-04 【作者简介】 步虚,文化学者和符号学学者,主修“地中海文明与西方文明“、“文化哲学视野下的当代法国研究”、“意义生成的认知符号学机制及操作”,长期从事文明关系、跨文化实践和国家文化战略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教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受聘为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星光如许】 顺河而上的花名(组章) 许星 ◎顺河而上的花名 相约在五月的某个黄昏,我以一种感恩的姿势阅读你,阅读我苦苦守候了一生的那个女子和我的爱人,你顺河而上的花名,让我已经干涸的眼睛潮湿,让我枯萎了一个季节的爱情长成秋天或者春天。我无法找到合适的诗句来赞美你,妹妹,所以我只能凭借诗歌的翅膀,来感受你的内心和幸福的雨点与午夜的月光一起开放。忧伤绕过指尖,思念如幽幽雅兰,久违的期待被厚厚的誓言所覆盖。今夜我们阳光灿烂,今夜我们相约伤痛或者快乐一生,无论分享和给予,长相厮守,不离不弃永不言悔。今夜我们是雨中的歌者。妹妹,遇上你是我前世的福份啊! 想这样提醒你,然而我不敢…… ◎倾听水和花朵的声音 躺在阳光普照的梦里,我看见你盛开的微笑款款而来。那一衣的紫色如燃烧的七里香,割走了我眼睛的忧伤和黑夜。这一刻,我才知道黄昏原来是多么的生动。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所以尽管秋天还没有到来,但我分明已经感觉到纷纷飘下的落叶,在心底快乐地疼痛。月光流动,对诗作歌,伊人的娇羞好甜好甜,我们就这样静静的躺着,任凭流水和花朵的声音在午夜潮起潮落…… ◎在梦里…… 每天都做着同一个梦,每天都感受同一种心情。一句简短的问候,一个或喜或悲的图案,一声娇羞甚至略带忧伤的回应,都令人如此感动和生动。距离很远很远,我们的心却很近很近。在梦里,我们一起等候日月星辰,一起陶醉雨后夕阳,一起快乐午夜和黄昏;在梦里,我紧紧抓住你的名字,生怕一松手就放走了一片阳光和温馨;在梦里,我们以一种传统的方式演绎生命和爱情…… ◎今夜紫藤花开 走近你,走进一片浓荫,曾经疼痛的心,被你挂满树枝的月光染成幸福的底色。紫藤花开,今夜夜色好美好温暖。在你驿动的窗前,我把思念站成感恩的湖水,我痴痴的守望成为这个季节最动人的诗歌或者誓言。妹妹,今夜我把自己完整地托付给你,让你楚楚动人,让你春暖花开,这样做是我的快乐。 走近你,走进一片浓荫。紫藤花开,今夜夜色好美好温暖。妹妹,今夜我苦苦的思念将随你一起远行,妹妹,你知道吗…… ◎相约天国去看海 你说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都老了,那我们就牵手去天国,一起看草原上流动的羊群,或者手捧尘埃小声清唱邓丽君和伊的《哭砂》;一起去羌山找寻,我曾经遗落在云朵上的村庄里那一行行感恩的诗歌和沉甸甸的脚印,或者,我们再面朝大海,心仪地对望紫藤花开。你说,是我的诗歌、我的人或者别的什么,在你无助或迷路时,牵着你如牵着一只受伤的羊羔,一路走出了眼泪和茫茫黑夜, 让你单薄的身体成为绿洲。 让你女人比女人,更加纯洁更加透明。所以,你真的很感谢,感谢上天的赐予,感谢生活也感谢你自己。所以,我们的爱情就是来生也绝不会、绝不会被时间无情的杀死…… ◎今夜春暖花开 姐姐,今夜我就在与你咫尺的对岸,享受虚拟或者隐隐约约的抚慰和缠绵,你略带忧伤的言语点燃了整个黑夜,让我玉树临风,让我春暖花开。姐姐,这个季节我想我们都有着一个同样的愿望,让曾经饱受伤痛的心或者几近枯萎的小草重新绽放新绿和爱情,所以一句简短的问候和祝福,甚至一个或喜或悲的图案和开解,虽貌似平凡却总有掏心的实在。月亮从痛苦升起从甜蜜落下。 姐姐,今夜我把你想象成风想象成雨,把我的寂寞和孤独想象成春天,想象成被你花开萌动的小屋。姐姐,在键盘的倾述中其实我们都相见恨晚…… ◎小站黄昏 你款款向我走来,那一衣紫色里裹满了夕阳。我们反复对望,心里都试想着如何开启,这本曾经写满伤痛的诗页以及度日如年的期盼和想象。站台上人来人往,喧嚣的盛夏瞬间不再迷茫。回家吧,你说。回家一起去数星星,一起去燃烧午夜寂寞的月亮。于是我们省略了多余的语言和恋爱的折磨。 在小站的出口,你直白的眼神挽住我,就象挽住整个多情的黄昏,让所有受伤的花朵,都感到安慰以及紫藤花开那温暖的芳香…… ◎你是我美丽的诗歌和花朵 那句话说出来时,夜已经很深了。窗外异常安静祥和,天空似乎正下着萌动的小雨。我躺在你的芬芳之上,看你美丽的忧伤从眼眶里幸福地流出来,穿越酷暑和内心,思念和守望在手指哽咽缠绵,你如一朵冰冷洁净的莲被我温暖融化,为我层层盛开。所以,每一个细节都如此感恩和灵动,每一种情怀都心岸无边。 这个夜晚,你终于成为我一生最美丽的诗歌和花朵…… 【作者简介】 许星,男,1962年生,大学文化,现供职于四川绵阳日报社。美国芝加哥华人诗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解放军文艺》《北京文学》《十月》《四川文学》《星星》《上海文学》《天津文学》《山东文学》《山西文学》《西部》《延河》《文学界》《边疆文学》《中华文学》《星岛日报》《Prosopisia》等国内外150余家报刊发表,曾获2008-2011中华宝石文学奖,加拿大第三届国际大雅风文学奖,著有诗集《顺河而上的花名》《虚掩的村庄》《诗歌里的故乡》。 【编者按:许星先生因为在家中摔倒,严重受伤,需要专心治疗修养,本专栏将暂时休刊一段时间。我们感谢许星先生为广大《七天》读者奉献了一系列感人肺腑的文章,同时祝愿他早日完全康复。】 【诗文春天】 绿杉白杏神奇雨 谭文春 果子沟是伊犁第一景,山势陡峻,是大自然赋予的天然宝库,树林茂密,野果繁多,尤以野苹果、野杏子为盛,药材资源也很丰富。春天山花盈崖,秋季果实香林。 进出果子沟,最早的时候是从一条蜿蜒的峡谷中逶迤而过,全长三十公里。沟内气候寒冷,冬天可达零下三十多度,一场雪纷纷扬扬可以下到一米、两米多厚,使这一条峡谷充满危险。整个冬天的雪都堆积在高耸的峰峦,如有大批车队穿行其中,车辆行驶时产生巨大的震动,难免造成大量的雪崩,甚至导致所有的积雪整体滑下来,后果是很严重的。我们平时在新疆影视节目里观看到的惊天动地的雪崩场景,大部分是在果子沟里拍摄的。 现在果子沟大桥已经通车,天堑变通途,行路难的问题就解决了,而且把走六个小时的路缩短成为二十分钟。除了交通上的重大意义外,果子沟大桥本身也成为一道美丽风景。每年九月底,哈萨克族的牧民们会赶着牛羊通过果子沟大桥,转场去水草肥美的地方。交警站在桥上指挥交通,羊走二十分钟,然后车辆走二十分钟,交替通行,桥、人、车辆以及牛羊,组成一道场面奇异的风景,吸引了众多的摄影爱好者。 气势恢宏的转场场面最佳拍摄时间是在九月份和十月份之间,届时世界各地的著名摄影师蜂拥而至,汇聚果子沟,形成一个拍摄高峰。这个时候哈萨克族牧民转场数量众多,场面宏大,不但能够拍到牧羊人骑在马上挥舞鞭子驱赶羊群的雄姿,还能拍到成群的羊潮水一样,浩浩荡荡翻越果子沟最高点海拔2140米的果子沟垭口的壮观场面,还能够拍到坐着牛车领着孩子跟随在羊群后面的哈萨克斯老人,以及哈萨克妇女坐在骆驼上慢慢前行的画面。躁动的羊群和默默跟随的妇孺,形成动静结合、生动鲜明的画面! 果子沟山坡上成片成片枝叶浓绿的树木叫雪岭云杉。这是一种奇特的树种,生长在土壤非常薄的石崖上,一棵树的育林期要五到八年,最多长八十公分高,那些高大挺拔的树至少有六十年,最小的那种也有二十年左右的树龄。雪岭云杉是寒带的树,一棵树可以储水二点五吨。就是它们对果子沟的水土保持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放眼望去,云杉的浓绿色里面夹杂着一些淡绿色的不知名的树叶,云杉喜阴,这树喜阳,两者和谐相处,愉快生长,相得益彰。秋天的时候,云杉树依旧浓绿,而这种树的树叶却变成火红色一片,像极了一束高大炽热的火焰,如此的醒目,夺人眼球,更加凸显山林之美,令人赞叹连连。 在三月份的时候,整个果子沟的山崖上,都开满了娇嫩的杏花,再一次让这里成为最美的摄影胜地。 说起新疆又香又甜的大白杏,突然想起一件有趣的事来。早年间一个记者来新疆采风,路过果子沟,想买点白杏解渴,问老乡多少钱一斤。不曾想新疆人卖果子,方法独特,天下无双,不论斤不论两,只要“两毛钱一脚”。啥意思?就是买果子的人给老乡两毛钱,向挂满果子的树踹一脚,落下来多少算多少,如果力气小一个都没有踹下,自认倒霉。这种买卖的方式比果子本身吸引力还大,只是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我们经过果子沟时,正赶上封桥维修,我们没有从果子沟大桥上通过,而是走的桥下公路,穿谷而过。车子进入深沟,突然有雨滴敲打车窗,噼啪有声,力道有劲。导游解说,这又是果子沟一种神奇的自然现象,车行谷中,十有八九,有雨洒落,驶出峡谷,立即雨停,十次经过九次都会产生。至于产生的原因,还是个谜。果然,接近谷口时,雨点神奇地收了,一片暖阳抹在车窗的玻璃上。 【作者简介】 谭文春,男,现居中国四川省华蓥市。喜欢读书和写作,有诗歌、散文、小说及故事等文学作品发表,散见国内以及国外各类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部分作品获奖并入选各种诗文集。读书让人充实,写作令人愉悦,文字使人神清气爽,是灵魂跟世界对话的工具。 【鱼翔浅底】 话说柳宗元(十七) 改溪明志 洋中鱼 永州西南有一条小溪,原名染溪,又名冉溪。关于溪名,柳宗元在其《愚溪诗序》里说了,因为溪边有冉姓人家居住,所以称冉溪。又因为溪水可以染衣,故名染溪。我觉得,溪水能漂染衣服令其改变颜色,应该是夸词。 元和四年(809)九月二十八日,柳宗元在法华寺西亭发现了湘江(实际为潇水)对面的西山,由于重返长安遥遥无期,母亲和女儿和娘丧后,他就萌生了重新构建家庭的念头。几次往返湘江两岸,西岸奇特的山水使他产生了“爱是溪”的思想感情,一旦“入溪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在佳山下胜水滨安家的意念就更加强烈了。终于,在这年底或者元和五年(810)夏秋之间,他从城内迁居到了染溪之滨。 四十多年前,道州刺史元结将永州府祁阳县湘江之滨的一条小溪“独占”,命名为浯溪,又将附近的台和亭分别命名为峿台、痦(广字旁)庼,柳宗元照猫画虎,就将染溪改名为愚溪,还将附近的丘、泉、沟、池、岛等八处,都加上一个愚字,写成《八愚诗》请人刻在石上,可惜八首诗已经失传。 柳宗元为什么要称“愚”呢?表面上看来,因为这条小溪水流湍急和多裸露的石头,干沽季节不能行船,加之地势低不能引水上来灌溉农田,狭窄的河床对老百姓来讲没有什么利用价值,是一条傻溪。其实,他是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来表明自己的坚定立场的。他在《愚溪对》中,假借梦中和溪神辩论,就表达了自己的意图。他在《冉溪》诗中说“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缧囚终老无馀事,愿卜湘西冉溪地。却学寿张樊敬候,种漆南园待成器。”显得多么委屈和无奈啊!他在《溪居》中说“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其实,这是牢骚累累的反话。后来,命运与他大致相似并且十分崇拜他的苏轼克隆出“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句子。 其实,柳宗元改溪明志的意图在《愚溪诗序》里已经表露无遗:“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作者简介】 洋中鱼,本名杨中瑜,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永州作家协会副主席、永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中国文化报》《湖南日报》《羊城晚报》《南方周末》《散文》《散文百家》《美文》《中华散文》《散文诗世界》《创作与评论》等报刊,有作品入选多种文集,著有长篇小说《陶铸传奇》《见习记者》、散文集《梦的窗帘》《鱼眼观柳》《李商隐与永州》、新闻作品集《潇湘风流》《中瑜访谈》等。 【华峰凌云】 齐威王与魏惠王比宝 许华凌 齐威王,中国古代战国时期齐国国君,以善于广开言路,纳谏任能,重用人才,整顿吏治,奋发图强,勇于争霸而名著史册。齐威王在位时期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改革,整顿吏治、操练兵马、发展生产,国力日强,称雄于诸侯。他还在国都临淄修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齐威王,成为当时战国争霸中的一代枭雄。特别是他心胸宽广,目光远大,重视人才,其视“才”为“宝”的故事传为佳话,青史永载。 有一次,齐王与魏王在郊外一起打猎。魏王问齐威王道:"大王也有宝物吗?"齐威王说:“没有。”魏王说:“像魏国这样小的国家,也还有能照亮前后各十二辆车的直径一寸的十颗夜明珠,齐国这样的万乘之国怎么能没有宝物呢?”齐威王说:“我视作宝物的东西与大王不同。我有个大臣叫檀子的,派他镇守南城,楚国人就不敢向他镇守的辖区侵犯掠夺,泗水之滨的十二诸侯都来朝拜;我有个大臣叫盼子的,派他镇守高唐,赵国人就不敢到东边的黄河里捕鱼,进行试探冒犯;我有个官吏叫黔夫的,派他镇守徐州,燕、赵两国人就分别到北门和西门来祈祷,以求神灵保佑不受攻伐,搬家去追随他的有七千多户。我还有个大臣叫种首的,派他做治安工作,结果是国泰民安,路不拾遗。这四个人都是我的至宝,都是国之栋梁,光照千里,庇护万家,岂只是十二辆车呢!”魏惠王无言以对,心中惭愧,败兴离去。 一代枭雄齐威王,以他不屈不挠的雄心,败而不馁的大志,奋发图强的魄力,力挫群雄的胆略和爱才如宝的胸襟而千古传名。他英明练达,长于谋略,精于纵横,从谏如流,礼贤下士,体恤百姓,把齐国治理成战国争霸中最有实力的国家。 爱才如宝齐威王,与魏雄辩美名扬。可怜惠王无以对,直使郊田作笑场。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明得失。齐威王、魏惠王比宝,两位国君对待宝物的迥然不同的态度中,二人眼光之深浅、胸襟之宽窄、韬略之高下,已经不判自明矣。这个两人比宝的小故事,也一定能引发深邃的思考和大有裨益的启迪。 【作者简介】 许华凌,男,1964年生。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有二十余年基层学校工作经历,十余年政府机关工作经历。现为学校工会主席。诗文曾在《诗刊》《中华辞赋》《中华诗词》《中国诗词》《中国工人》《当代辽诗三百首》《辽宁日报》《辽宁职工报》等报刊和诗集上发表。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各类征文大赛并获奖。 (本栏目由加拿大“博大集团”冠名赞助) (责任编辑:洪田) ———汇聚八方英才,创建优秀写作园地,我们一直在携手努力——— ...
博大文化视野(10月2日)

博大文化视野(10月2日)

【芬芳文苑】 华夏文明的曙光(8) ——良渚文化 洪田 当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时间进入公元前3300年-前2000年的时候,在长江流域的下游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化群体——良渚文化。这一时期,正是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 良渚文化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其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良渚文化和河姆渡文化有着怎样的关系?迄今似乎还没有定论。如果从两个文化体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出现的时间顺序考察,我们很难排除河姆渡文化影响了良渚文化,良渚文化是河姆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这一可能。 良渚文化最为引人注目的文化成就是其精美的玉器,含有璧、琮、冠形器、玉镯、柱形玉器等诸多器型。琢制的玉器尤其引人注目,数量繁多,品种丰富,雕琢精美,均达到史前玉器的高峰。玉器上的纹饰主题主要是神人兽面纹,或许表现出良渚先民“天人合一”的思想信仰。在玉器和陶器上还出现了不少刻划符号,在形体上已接近商周时期的文字,或许是中国文字的重要来源之一。 良渚文化的陶器不如玉器那样惹人注目,但也有自己的特色。早期陶器以灰陶为主,也有少量的黑皮陶。器形包括有鱼鳍形足的鼎、袋足、镂孔豆、贯耳壶、球腹罐、附耳杯、附耳、大口圜底缸等。晚期陶器以泥质黑皮陶较为常见,并有薄胎黑陶,器形有断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节形把的豆、贯耳壶、贯耳罐、侈口圆腹罐、簋、大圈足盘、宽把带流杯等。良渚黑陶和龙山黑陶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这是很值得考察的问题。 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已相当发达,稻谷有籼、粳稻之分,并普遍使用石犁、石镰。犁耕是良渚文化农业耕作的主要方式,在许多遗址中都发现了当时使用的石犁。从河姆渡时期的耜耕农业发展到犁耕农业,是中国古代农业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变革,为夏代以后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良渚文化手工业也有很高的成就,除了玉石制作、制陶工艺以外,木作、竹器编织、丝麻纺织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良渚遗址区内有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迄今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有学者推断,这座古城应该是良渚时的首都。 良渚文化的分布以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为中心,其影响力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苏北部,接近山东。因此,有学者认为“良渚国”是和当时黄河流域黄帝所统辖的部落联盟并存的东部邦联国,即以蚩尤为首的国家。历史上黄帝和蚩尤之间的竞争,是这两大文化集团的竞争。这一假说是否属实,还需要更多证据的支持。 良渚文化之后,是和中原夏商时期同期的马桥文化,并最终演变为后人熟知的吴越文化。吴国的开国君主,是周朝王室的成员,是周文王的两位伯父,《史记》中有详细的记录。当周武王一统天下,大封诸侯的时候,曾经作为黄河文明旁观者的吴越文化,正式融入华夏文明的浩浩长河!(2020年9月) 【作者简介】 本名王宏田,字广成,山东省龙口市人,博士,生命科学研究者,文史哲探索者,诗人,专栏作家。历任/兼任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附属医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主席;“七天文学社”社长;中、英文编辑和审稿人;等等。迄今已经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发表文学作品数百篇,科技、文艺专著数部。 【鹏翔万里】 报修 贺鹏 进入楼道,一片漆黑,我使劲跺了跺脚,灯没有亮起来,我又用力咳嗽了两声,灯还是没有亮起来—— 坏了,楼道的声控灯坏了! 慢慢挪到电梯口,在墙上摸了好几把,才摸到电梯按钮,按了一下,电梯门开了,我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走进了电梯。 进了家门,我拿起手机想给物业打电话报修,但犹豫了一下又放下了手机。 这栋楼是二十层的独栋高层,每层住着十户人家,这么多人,一定会有人报修的,我干嘛要多管闲事呢? 第二天、第三天,直到不知道是第几天了,楼道仍然黑乎乎的,进出的人还是只能摸着黑慢慢挪动着脚步,楼道内天天弥漫着一堆又一堆的抱怨声。 那天蹓弯回来,我下意识地伸前手臂,深一脚浅一脚地往电梯口移动,没想到伸在前面的手碰到了前面一个女人的后背,那女人尖叫了一声,我不好意思地直给对方道歉。 对方并没有呵斥我,只是对物业又一顿抱怨。 我说物业可能不知道我们楼道的灯坏了。 那女人就说,全楼住着二百多户人家,难道没有一个报修的人? 瞬间,我只觉得自己的脸上火辣辣的,但转念一想,你不是也没有报修吗? 出于礼貌,我还是随意呵呵了几声没有再说话。 说话间,电梯到了,从电梯上下来不少人,大家七嘴八舌,都说这么多天了,怎么就没有人报修呢?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好久,物业终于派人来维修了。 人们站在楼道纷纷指责物业维修人员,这么久了,你们怎么才来维修? 维修人员边干活边说,不管坏了什么,大家都要及时报修,我们在接到报修后会第一时间进行维修的。这不,两小时前,一层2号的老李给物业报了修,我们不就马上来维修了嘛! 一层2号的老李? 不会吧? 怎么可能? 物业维修人员从上衣口袋里掏出维修单,顺手递给我,我仔细一看,报修人一栏,的确写的是一层2号老李的名字。 我把维修单递给大伙看,大伙看完,都不说话默默地走开了,我也觉得怪不好意思的,悄悄离开了。 一层2号的老李,全楼人都认识,他是这栋楼唯一一位盲人。 【作者简介】 贺鹏,中国呼和浩特人,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特邀理事;中国小说排行榜上榜作家;出版过《怪病》《寻找自己》《你是好人》《天堂背后》《贺鹏微型小说选评》《老鼠娶亲》等微型小说作品集以及多部报告文学集;有多篇作品入选《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以及不同国家出版的许多版本图书;有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个语种进行传播;应多个国家邀请,多次出席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国际研讨会,2018年12月在印尼举办的第12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国际研讨会上,荣获世界华文微型小说40年贡献奖。 【种玉蓝田】 心痕 蓝狐 那一刻,我的心尖,隐隐地痛了一下。 随即,又平静下来。 只有山风,悠然地,顺着山势,一波一波地,哼着歌声,掠过。 我原本是要试着听清它们的唱词的,可偏偏那一声悄然的响动,让我的心,我的心尖,开始了疼痛。 那不是常规的痛呢!常规的痛往往自下而上,或是连接成片,再或是从心壤的某一处骤然而起,直至覆盖了整个心胸。 但这次不然。 准确地说,它是自上而下,由一个点起始,尔后突然下划,并随即加速,以绝对线性的、分蘖的、裂帛般的轨迹,瞬间令一颗完整的肉心痛作了两瓣儿! 心神的反应,俨然也赶不上它的急速。 于是,很快,我重又归于了平静。 只是,我此番的平静,应是在完整的心被一种绝非轻易听到的尖啸,割裂了…… 这一处山野,我实则已经登临了数次。单单在深秋时候,也同样不止一次来此驻足,或依着山岩,或傍着树干,一面凝眸望远山含黛,一面屏神听林涛唱和。每每至此,靛青的山,裹挟着墨绿的歌,常常会让我的心胸陡然生发出壮怀激烈的情愫,及至心绪涵淡,意念阑珊,最终总是会酿出半杆红瘦的词,两叶绿肥的诗。 自然,这般的情状,总归会叫人好生怡然好生惬意的。但是,无论如何,这内心,则绝不会痛。 然而,就在刚才,就在那一声悄然的响动过后,我的心尖,意外地,痛了。 痛得四分五裂! 我清楚记得,那会儿,小雅和郎正不知疲累地攀援着九曲回廊,他们发出的得得声响,混淆着照相机的快门的响动,不住从回廊的上端,滚落下来。可是,我并不在意。秀秀站在离我不远的高处,先是四处打量,继而开始凝神端详起一片落在扶手上的叶子,她专注的神情甚或超过了叶子对于栏杆的依附。我朝她看了两眼,低头,慢慢转过身来……就是在这个时候,这个瞬间,那个悄然形成的响动,开始从高处发出了第一个切分音。 “咔哒……” 俨然像是一支恢弘交响的呈示部,第一组音符的设计,很从容,也很坚决,让人立时可以断定,展开部一定会是宏大的、激情的、震撼的。 “嘶……哒哒……嘶哒哒……” 我开始缓缓地闭上双眼,同时耳孔洞开,心灵的磁盘随即快速转动起来。我是要用心,收录了这绝美的深秋的异响的——哦不,不是异响,是奏鸣啊! “……嘶哒哒……哒哒哒……哒嘶哒嘶……嘶……哒哒哒……” 我的眼泪,从微合着的眼角,慢慢,流淌出来。我的嘴唇微微颤抖。我的鼻翼舒张,可是我不想再呼吸。我只要听,只要听,只要听。 听。 “……嘶……哒……哒……喥。” 就这样,那让我的心尖,陡然生痛的奏鸣,休止了最后一个音符。整个过程,很短,又像是很长。很短,是说它只在我转身的瞬间便已完结。很长,则在于它一经奏鸣,整个山川林莽便随之开始了和鸣。那足以响彻了整个晚秋时节,足以引领了万卷林涛的轰鸣,恰恰正是因了这一点精妙的引吭,铺排了千山万壑的齐喑! 那是一枚叶子,从高高的枝杈上滑落,一边眷恋地拍着身旁伙伴们的肩膀,一边用力地划破致密的空气,以极其壮美的吟唱,执着地扑倒在母亲的脚下。 然而,让我的心绪尤为难以平复的是,这世上有多少叶片,便会撕裂出多少秋风里的忠魂——它们,纷纷划落于母亲根柢时的划痕,确乎早已经编缀成了一张张至真至爱的情网,在山野之间,伴着林涛,高唱着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爱。 【作者简介】 蓝狐,本名任东升。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抚顺市作家协会理事,现为抚顺矿工报社副总编辑。作品散见于中國《星星》《读者》《作家报》、美國《侨报》《华府新闻日报》《新大陆诗刊》、加拿大《七天报》《华侨时报》《环球华报》、瑞典《北欧时报》、澳大利亚《当代国际汉诗》等国内外报刊,多次获得国际、国内诗文赛事奖项,出版有诗集《诗之鹤》、散文集《鎏金的典藏》、长篇小说《粉足》《炼狱1929》等多部专著。 【杨柳依依】 庄稼不收年年种 杨邹雨薇 一个人在省城漂泊,心里最牵挂的还是几百里之外的家乡,包括家乡的亲人,家乡的事物,还有家乡的山水。因此,打电话发微信问候就成了我的家常便饭。父母住在城里,可以视频。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舍不得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乡下,舍不得那绿油油的菜园,加上老人们不会用智能手机,除了双休日父母回家探望他们,我可以借机会跟老人家视频,平时,我只能打电话回去问候。 半个月前,打电话回去时,爷爷高兴地问我:“孙女啊,你猜我今天跟你奶奶干什么去了?”我说:“这还用说?还不是去菜园种菜了嘛!”爷爷说:“对!你猜我们种了什么菜?”我一听,就懵了,因为我对农活不甚了解,真的不知道什么时节种什么菜。就在我思考时,奶奶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薇薇,你爷爷喜欢卖关子,还是我告诉你吧。我们种了好多辣椒、茄子和豆角,就在河坡上的那块地,挑水方便。等一两个月你们回来,就有很多好吃的蔬菜了。你不是喜欢吃辣椒豆角干炒五花肉吗?等到你回来过端午节时,让你吃过够!”我一听,连忙说:“好!好!好!还是爷爷奶奶疼我,知道我爱吃什么。”挂了电话之后,我心里美滋滋的,好像马上就能吃到爷爷奶奶种出来的新鲜蔬菜了,好像看见爷爷奶奶在为我晒豆角干,马上可以吃到辣椒豆角干炒五花肉了,甚至差点为此垂涎。 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接下来就是十多天的降雨,尤其是有两天的暴雨,导致河里涨洪水,淹没了部分菜园。爷爷奶奶种豆角的那块地因为地势较矮而在劫难逃,那些原本长势很好的辣椒、茄子和豆角,被洪水浸泡了将近一个星期,全部报销了。开始我还没有想到,只是看见一些亲友们发微信朋友圈,说老家那里涨水好几天了。后来跟父母视频,才得知洪水给乡亲们造成的损失,于是,马上打电话回去给爷爷奶奶。哪知道,爷爷接到我的电话,十分开心,大笑不已。我十分惊讶,问:“爷爷,涨洪水了您还高兴?”爷爷说:“涨不涨水,是老天爷的事情,我们管不着,也奈何不了。只要我听到孙女的电话,就特别开心。”我问:“这次涨水是不是把菜园给淹了?”爷爷说:“是的,我们种的菜被淹死不少!”我吃惊地问:“那怎么办?”爷爷说:“没办法,人算不如天算。不过,没关系的,俗话说得好‘庄稼不收年年种,总有一年好收成’。这次被淹了,我们想办法补种。如果不行,明年再种,只要我们坚持,总会有丰收的时候。” “庄稼不收年年种”这句话,我听爷爷说过多次。后来,父亲子承父业,也时常对我说这句话,留给我的印象很深。 记得小时候,村里还有一些稻田,家里种水稻。爷爷奶奶从街上一个熟人那里买的糯谷种,种了三分多田,计划用来酿酒并包粽子。插田之后,爷爷奶奶经常去精心伺候,几次施肥并时常灌溉,保证水稻不被干死。结果,到了收割的季节,原以为糯谷产量会有三四百斤的,哪知道晒出来的糯谷,总共只有一百来斤,碾出来的糯米不到六十斤,气得帮忙收割的叔叔接连发牢骚:“老爸老妈,你们种的不是糯谷,而是瘪谷(空谷)!”爷爷说:“原以为熟人卖给我们的肯定是好种子,哪知道会弄成这样。我们生气也没有用,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任你抱怨多久,也不会有糯谷出来。算了吧,庄稼不收年年种,总有一年好收成。估计买种子的人也跟我们一样上当了,因为他只是倒卖,而不是亲自育种的。” 第二年,爷爷去另外一个经销商那里买了糯谷种,换了一丘田种,结果迎来了大丰收。 我读书时作文成绩不错,长大之后,爱上了文学创作,在本地颇受关注。其实,我在校时曾遭遇过不少挫折,投出去的文章石沉大海,以致高考时一度想报考音乐或节目主持专业。父亲说:“做主持人要多才多艺,知识面宽,就目前来讲,你还有一些欠缺。我看你的根基还是在于文学创作,目前发表作品少,主要是缺少思考,作品少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观点。庄稼不收年年种,只要你坚持写下去,就一定可以成功的。”为了应证他的观点,他还托师大的教授友为我做了测试,否定了我的“邪念”。此外,他还将我的作品转给几个报刊编辑。后来,我的作品就越发越多,自己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如今,回首自己所走过的路,我越来越感觉到“庄稼不收年年种”这句话的质朴,以及它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力量。特别是在人生的奋斗初期,我们可能为自己的选择感到迷惘,好像努力了很久还没有看到什么希望,以至于改弦易辙,结果一事无成。其实,只要我们再坚持一会儿,再奋力前行一下,就可能迈上金光大道,走向成功与辉煌。 【作者简介】 杨邹雨薇,女,1997年出生,湖南永州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长沙某国企。自小学五年级开始在公开刊物发表文章,有文章多次获全国、省、市、区征文(比赛)大奖,有文章被多种报刊转载。已在《中国文化报》《中国建材报》《湖南日报》《永州日报》《衡阳日报》《常德日报》《清远日报》《毕节日报》《北海日报》《黔西南日报》《张家界日报》《邳州日报》《甘孜日报》《湖南工人报》《江苏工人报》《民主协商报》《长沙晚报》《河源晚报》《边城晚报》《衡阳晚报》《加拿大七天报》《苏里南中华日报》《散文诗》《创作》《青少年日记》《少年文艺》《作文周刊》《民主》《散文时代》《湖南散文》《丹荔》《潇湘》《永州文艺》等报刊发表过文章约300篇。 【素口素心】 文旅部发声:重点加强对脱口秀等节目监管 ——论脱口秀的“红”与“黄” 李愫生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通知》。通知指出,强化重点演出类型监管。对沉浸式演出活动,要加强演出全流程审核,防止出现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及渲染血腥暴力等内容。对小剧场演出活动,要重点加强脱口秀、相声以及先锋话剧、实验话剧等语言类节目的内容审核和现场监管。 脱口秀因为轻松幽默、形式单纯、进入门槛低、方式新潮,能有效缓解精神压力,近年来愈加蓬勃发展。网络脱口秀节目竞争也日益激烈,明星、主持人、学者、商界精英等纷纷入局。虽然脱口秀节目在形式、创意等方面不断创新,但始终未脱离低俗化、娱乐化的路径,一度充满“黄、暴、污”。国内很多脱口秀节目就因为“黄、暴、污”被下架。有些脱口秀演员为了吸引听众,不乏黄段子、隐私、人身攻击等擦边球内容,有些段子甚至露骨。过度低俗化、娱乐化让脱口秀失去了作品的品质,一些大尺度、重口味的劲爆噱头和花哨话题,对社会的文化环境造成污染。 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何创作出真正的文化艺术精品,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要探索的课题。优秀的脱口秀作品已然屈指可数。脱口秀文艺表演团体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脱口秀作品。 在目前嘈杂的语言环境下,脱口秀不应该哗众取宠,只懂“黄、暴、污”,更应该有一些“红”的正能量的传播。脱口秀达人蔡志鑫说:“让脱口秀和社会风气教育、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接轨,抓创意、推IP、建平台、出精品、育人才、创品牌,强力推动脱口秀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跨界发展。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在社会中传递正能量。面向世界,‘脱’好中国故事!”他坚持在走“中国红”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文艺工作者应该坚持人民至上,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脱口秀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想要进入到主流的艺术行列,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脱口秀是自我表达和自我发现的艺术,它是好笑的。不过脱口秀作品想要出圈,还需要借助于作品内容的社会性与公共性,对社会公共文化产生有益服务和推进。毕竟在这个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廉价的笑料很多,“黄、暴、污”只能逞利一时,真正缺少的是有内涵有价值的“红”扬正能量的作品。在这方面,郑州脱口秀俱乐部已经走在了前列,用智慧、雅痞、知识相结合的幽默方式,逗乐卖萌,传递快乐与正念! 文艺作品对社会的影响很大。脱口秀文艺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始终和人民群众在一起,永远服务人民,深学笃用,担当作为,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 李愫生,原名李钢。80后,出生于河北邯郸,现居郑州。知名情感作家,文化策划人,媒体主编。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首届河南青年作家30强。曾在《读者》《青年文摘》《世界文艺》《小说月刊》《短篇小说》《雨花》《芙蓉》《散文选刊》《诗殿堂》(美国)《国际日报》(美国)等国内外多家报刊发表作品。有部分作品被改编、搬上影视屏幕。出版小说集《在喧嚣的世界,安静地爱》。 (本栏目由加拿大“博大集团”冠名赞助) (责任编辑:洪田) ———汇聚八方英才,创建优秀写作园地,我们一直在携手努力——— ...
/ 七天文汇, 七天文汇园, 文汇园
七天文汇园(10月2日)

七天文汇园(10月2日)

【索菲诗集】 秋 索菲 秋天是圆的,风景是没有镶嵌的画 远处的山峦,近处的树林 赤橙黄绿,源自不同的门纲目科属种 基因差异以色彩纷呈最大化显现 又如功能不一的乐器站在一起 合奏一场华丽宏大的交响曲 我们都曾是秋天的看客 静坐湖边,醉心于山水一色 穿行在蜿蜒曲折的山间小道 走进传说中柏拉图的树林 找寻一片完美的树叶 走着走着,终于进入树林最深处 并成为秋天的一部分,一枚 长着虫眼和斑点的叶子 2020.9.27 【凤歌】 铜仁路 苏凤 我从银杏树下走过 金黄的扇叶未落 鹅黄中透碧绿 有山间的清凉和悠游 街头有人吹起喇叭 一首老歌穿越 与世无争的大道 顧自思秋 【龙在天涯】 无梦的石阶 龙晓初 踏着落叶 踩着凋落的青春 看山,看河 看一场春归晚秋的哀怨 无梦的石阶 谁的梦醒 惊落了一片枫叶 像父亲猝然而去 双手抓不住他的时间 像我至爱的人 临行前挂在脸颊的泪珠 无梦的石阶 无法回头的叹息 无梦的石阶 被一条河流缓缓演绎 【月光下的凤尾竹】 毒蘑菇 红山玉 没有任何人工的添加剂 天生就是丽质 骨子里头原本就花红柳绿 诱惑没有任何理由 陷阱里自带着风景 看在眼里 你可以赏五彩斑斓 但是你若出手或者入口 滋味便是五味陈杂 那真的是一剂药 一半通往天堂 一半下沉到地狱 生死其实真的 只是在一念之间 【八方飞歌】 秋分 杨邹雨薇 一脚踹开夏 一脚奔向冬 广袤的田野上 写满 金色的成熟与丰收 我熟悉的乡亲们 把汗水甩成扁担 挑起一筐又一筐的喜悦 雁阵掠过天空 撩起乡村金黄的幸福 桂花抖了抖身子 任秋风把微笑 一点一点 送向远方 站在都市大厦的阳台上 眺望那些逝去的季节背影 我的乡恋张开翅膀 飞向故里 把一段温暖的记忆搂紧 月之吟二首 王田喜 中秋月 今夜的你,被 赋予太多的诗情画意 太多的阖家团圆;太多 抱残守缺的若有所思 惆怅,徘徊,哀怨 每个钟情之人,都有一个 属于自己的、私密的你 随着无羁的思绪 八千里路云和月,漫游…… 曲径通幽处,影影绰绰,克隆出 无数个微缩的、限量版 没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自己 就像现在的你,凝聚了 太多太多祷祝的目光,以至于 哪一夜的精气神,都不及 今夜的圆润,通透。更专注 含情脉脉的人间 月亮 我把月亮舀进桶里 它便忽忽悠悠地 随我而行。直到我 把它倒入院子里的水缸 进屋后,它又 顽皮地透过窗子 向我张望 中秋节的诗意吟哦 姜利威 中秋月 你用自己的圆,向着无数的游子 发出一道归家的指令,闻令而动 那么多的人在归心似箭中迫不及待地上路 ...
/ 七天文汇, 七天文汇园, 文汇园
七天文汇园(9月25日)

七天文汇园(9月25日)

【索菲诗集】 薰衣草 索菲 守香如玉,从不轻易散发风中 即使饱满,即使凋零 直到你俯下身子 贴近她铅华褪尽的脸 轻轻摩擦 积淀整个夏季的沁香 遂徐徐溢出。她的香魂 连同干枯的玉体 一起飘落你的掌心 她一生所等待的 不过就是,这一双略高于 三十六度半的手 而日子常常 要么太冷,要么太热 【凤歌】 养我育我 苏凤 转身皆为树 永远都是开始 过往是土,今日为树 瞭望虚空穿越枝桠 抱住琴,窗外纷呈 枫叶,沙沙和鸣 清晨群鸟早醒 朝阳于东方渐明 一生盼望此情 【龙在天涯】 古老的河流 龙之初 《诗经》中那条古老的河流 悠悠地朝我梦中流淌来,我用朦胧的 睡眼隔岸望见那梦寐中的伊人。我怕 惊扰了她,未多言。我将 脚踝涉入澄明清凉的水流里,行走于 古老诗歌的“真”, 离彼岸的伊人越近, 离《诗经》越近。 【心海荡漾】 月 吕孟申 月,无论是圆还是缺 柔柔的月,始终在照耀,一如既往从未蒙尘 沧海桑田,风云变迁,时代更替 无论多么风光或多么糟糕 月依旧洒一地清辉沉默无语 你的荣耀,你的拥有或失去,月总是温润如玉 风月无边,心海难渡 是缘还是劫,只有你自己最清晰 风花雪月,那是生命里不可或缺的奢侈 一个人的艳遇,一个人的救赎 一个人寂静的修行,一个人灵魂的皈依 放开怀抱,除了生与死,便没有什么是大不了的 黄昏落日,一切繁华喧嚣 连同水中月,镜中人,杯中酒都毫无例外地 径直滑向无穷的深渊里 凄怆却盛放着温柔 兵荒马乱的是自己,幽幽暗暗的是自己 天荒地老的山盟海誓,一切都成为烟云,悲欣交集的往昔 千秋月依旧,百年人已非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 令人神伤的是昨夜的酒,回不去的是昨日的城 笑看东逝水,梦里依稀慈母泪,逝水流年谁也回不去 在这璀璨的人间,细品万家灯火的暖 一腔真情寄明月,明月有知恋故人相偎相依不分离 【月光下的凤尾竹】 秋色 红山玉 来一阵雨 携一阵风 风雨同行就打破了七味瓶 赤橙黄绿 青蓝紫 远处的山峦叠峰 赤红的庄重 黛青的仍然年轻 近处的草地河流 卷着黄叶带走一路风景 该明的明,该暗的暗 我们的心情也像起伏的秋景 一会儿念春 一会儿苦夏 一会儿盼冬 其实四季轮回本就是人生一路的风景 【八方来歌】 芋头(外三首) 蔡同伟 初次接触 阅读你毛茸茸的面目 胆小的我 还有点打怵 当母亲脱去你的外衣 哇 好洁白的肌肤 那软乎乎的情怀 把我乖乖征服 从此 你成了我的乳娘 赐予我口福 把我清苦的童年 深情滋补 长大后 我行走江湖 尝过了许多山珍海味 始终对你爱恋如初 我知道 我已沦为你的俘虏…… 石榴 为了酿出 甜甜的欢欣 绞尽脑汁 操碎了心 终于孕育出 一团团籽粒的丰润 核桃 同病菌博奕 与风雨对阵 历经了多少艰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