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记者 颜宏
2023年10月17日,加拿大非医疗目的消费、生产和销售大麻合法化满五年。这项立法的通过使得加拿大成为第一个把娱乐性大麻合法化的G7国家。这项充满争议的法律实施5年后,给加拿大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根据一篇发表在《加拿大医学会杂志》上的论文,评估大麻合法化给国家带来影响的研究人员对过去的5年进行了一系列的评估,结果喜忧参半。
这5年来,加拿大全国的大麻店从之前的200家左右增加到2023年的3332家,增长了16倍。与大麻相关的产业在合法化之初曾飞速发展,一度成为风口,在健康饮料中添加不刺激中枢神经的大麻二酚(cannabidiol)成份成为趋势,就连世界级品牌和跨国大公司如可口可乐、嘉士伯啤酒都盯上了这块市场肥肉,但很快就发现一窝蜂进入的人太多,整个行业难以盈利,在2022年达到顶峰后开始掉头向下,许多大型的大麻公司都缩减了业务,规模较小的公司则关闭、出售或宣布破产。经过一连串的充分竞争后,目前似乎进入了稳定期。麦克马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和行为神经科学助理教授Michael DeVillaer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由于产量超过需求,加拿大最大的大麻公司从未实现获利,同时也让投资人损失了数十亿元。
相应的,在大麻合法化的初期,吸食大麻的人数也曾出现过增长,随后出现回落,但还是比合法前要高出很多。在1985年至2017年30多年时间里,全国成年人口吸食大麻的比例增加了近三倍,从原来的5.6%增加到14.8%。合法化后在2021年达到22%,2022年达到27%。其中卑诗省、阿尔伯塔省、安省、新斯科舍省和爱德华王子岛省的吸食人数超过全国平均值,全国吸食大麻最少的地方是魁北克,不过魁省本地的媒体曾报道说魁省青少年吸食大麻数量实际上是在增加的,很多没有达到法定21岁年龄的青少年也会吸食大麻,他们一般通过电子烟的形式来消费大麻,但在被问到时则否认里面装的是大麻。
全国各省15岁以上者吸食大麻的人口比例
当时自由党政府推动大麻合法化的主要目标有三个:一个是提高大麻产品的质量,避免因大麻质量问题导致的健康问题;二是通过设立最低年龄限制以减少青少年吸食大麻的人数;三是使犯罪分子和有组织犯罪活动不会因此而获利。如今5年过去,现有证据表明即使大麻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改善,但与之相关的健康问题并没有跟着获得很大改善。大麻合法化大幅减少了与大麻有关的逮捕人数,但也导致因吸食大麻而被送往医院急救的人数大幅增加,特别是在消费大麻人数排名前二的安大略省和阿尔伯塔省,因大麻相关疾病和中毒入院的年轻人增加了20%;因吸食大麻导致精神疾病发作而被送入急诊的人数也增加了两倍;而0至9岁儿童因误食含有大麻成分的食品而中毒住院的人数增加了三倍。安大略省的其他研究指出,全省因“大麻素剧吐综合征”而到急诊就医的数量增加了13倍,孕期护理次数增加近一倍。
数据还显示,大麻合法后,因“麻驾”(在大麻或任何其他药物的影响下驾车)而被捕的人数明显增加,但由此导致的道路安全事故并没有相应增加。这有可能是一部分执法资源和注意力转移到了“麻驾”相关问题上,执法力度加强,而非民众驾驶模式的变化。同时,民众对于“麻驾”的安全意识提高了,认识到使用大麻后驾车会导致危险的人从2018年的61%增加到2022年的78%;而愿意乘坐大麻使用者驾驶车辆的人,从2018年的13%下降到了7%。
至于第二个目标和第三个目标,减少青少年吸食大麻的人数和减少大麻相关犯罪,目前看起来并没有成功。虽然加拿大全国使用大麻的总人数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对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影响表现是不同的。年龄在16-19岁之间的年轻人中,有37%的人自述吸食大麻,与合法前后并无太大变化,在魁省这一年龄段的青年人的吸食率增加后曾一度回落到18.5%,但之后又增加到了22.3%。实际上魁省的法定年龄限定在21周岁,也就是说合法化并没有挡住未成年人使用大麻的脚步。更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年轻人吸食大麻的烈度比过去高了很多,特别是类似电子烟的WAX Pens的流行,是导致大麻中毒问题的主要原因。而正是由于这部分未到法定年龄消费者的存在,也成了黑市、大麻贩子、犯罪组织等维持生存的基础。大麻合法化给18到24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带来的“积极作用”最为明显,吸食大麻的比例由之前的31%增加到2021年时峰值的44%。
然而,由于很多研究的数据都是通过在一些省份进行的孤立研究整理而出,缺乏全国趋势的数据,不同省份的不同限制性政策也会影响到健康和社会的相关指标。只能说现有数据表明加拿大的大麻合法化似乎并没有像一些反对者预期的那样给公共健康带来灾难,但也不能说它在公共健康方面取得了全面或明确的成功。
回顾:大麻合法化历程
2015年,含着“金钥匙”出生,本人长得英俊有型,具有“网红”“万人迷”体质的特鲁多打破了大多数时事观察家的预期,意外地以较大优势战胜前执政党——保守党,赢得联邦选举,组成可“完全执政”的多数政府。在竞选期间,特鲁多就承诺一旦当选后,将推动大麻合法化。特鲁多为什么要执意推动如此富有争议的议题呢?一方面是加拿大自有国情在,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选票的考量,毕竟加拿大是世界上大麻吸食率最高的国家,吸食大麻又多以年轻人为主,这些人的投票率通常是很低的,如果能把他们鼓动出来投票,一定会提高自由党的选举胜算几率;另一方面也和特鲁多家族的自身经历有关,据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他因雪崩去世的弟弟Michel Trudeau曾在15岁那年因持有大麻被警察拦截,留下刑事案底,让他自己和家里人都受到影响,最终通过他父亲的影响力得以摆平。他那时就想,还有很多遇到同样问题的加拿大人没有他父亲那般的影响力,所以希望有一天能取消这条不符合人性的法律。
其实,加拿大在建国之初并未对大麻的使用究竟合法或还是非法加以严格规定。直到1923年,联邦政府才立法规定禁止大麻种植、销售和使用,并将“和大麻有关的犯罪行为”入刑。加拿大对毒品的态度一度和美国一样严厉,不仅把与毒品相关的行为定为刑事犯罪,还开展过多次大规模的禁毒行动,使得毒品消费只停留在少数特定人群中。但在二次大战后十几年,美国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准则之间矛盾的不断扩大和总爆发,在6、70年代催生了政治上的新左派和文化上的嬉皮士运动。年轻人通过公社式和流浪的生活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他们批评政府对公民权益的限制,中产阶级价值观的虚伪,大公司的贪婪,传统道德的狭隘和战争的无人道等等,而为了和其他人区别开来,他们故意穿得破破烂烂(与现有社会价值区别开来);听摇滚乐(表达内心世界的集体宗教);吸食毒品(厌恶现实、幻想在毒品给予片刻的幻觉中得到安慰);过集体生活(用类似“原始部落”的生活来找到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他们经常参加民权运动、非暴力政治示威活动及大型户外音乐节等,形成一场影响至今的“文化革命”。而因为吸食大麻和其他毒品是犯法的,充满叛逆心理的嬉皮士们偏偏要吸给人看,导致美加两地大麻的消费量剧增,各级政府都开展过多次大规模的禁毒行动,但由于多种方面的原因,禁毒运动屡战屡败,民众的反对情绪却愈来愈烈。1971年8月7日,2000多名吸毒者在温哥华的Gastown举行smoke-in抗议活动,反对“钓鱼”毒品执法,支持大麻合法化,成为加拿大第一次支持大麻合法化的大型集会。而发生在1987年的Terry Parke案则大大改变了加拿大大麻合法化的进程。这名患有癫痫疾病的多伦多居民首次因持有大麻而被捕,后因为“医疗需要”而无罪释放,但在9年后的1996年再次因持有、种植和贩卖大麻而被捕,并受到指控,4年后安省上诉法院判决禁大麻法侵犯了这名男子根据《加拿大权利和自由宪章》享有的“生命、自由和安全”权利,警方的做法违宪。这个历史性的判决出来一年后,加拿大通过了制定了《大麻医疗准入条例》(MMAR),允许获得许可的人在家中种植大麻或通过加拿大卫生部来获得大麻,后被医疗用途大麻条例(MMPR)取代,但只能使用干制大麻。除吸食干制大麻(花、叶)以外的其它任何形式的使用则可能导致贩卖及私藏毒品的刑事起诉。早在2003年,当时的自由党政府第一次提出了大麻合法化的C-38提案,但没有闯关成功。2009年,警方在卑诗省一名大麻活动家和生产商Owen Smith家中找到了200多个含有大麻提取物的饼干、茶、橄榄油、润唇膏和药品等物品,指控他贩卖及非法私藏大麻的罪名,但这一罪名被卑诗省一名法官驳回,嫌犯被当庭释放。官司一直打到加拿大最高法院,最终在2015裁定限制允许使用大麻者的使用方法限制了他们的选择自由,并要求联邦政府在一年内需对围绕大麻提取物的法规进行修改,这同样是个意义重大的判决,为大麻食用打开了大门。同年6月25日,在温哥华市长Gregor Robertson的推动下,温哥华市议会以8票赞成、3票反对通过规管非法药用大麻店的城市法规,让温哥华市成为全加拿大首例通过涉及大麻规定的城市。而当年进行联邦选举的自由党承诺“一旦当选将立刻推动大麻合法化立法”,并于当选后宣布“正式开始相关立法研究”;2016年12月13日,“大麻立法研究小组”发布首份报告,列出了大麻合法化的种种好处,重申将推动大麻合法化;2017年4月13日,当时的联邦司法部长王周迪(Jody Wilson-Raybould)亲自向众议院提交了大麻合法化的C-45立法草案;同年11月27日,由于自由党的多数席位,这项被多个反对党批评的法案以200票赞成、82票反对的投票结果毫无悬念地得到通过;2018年6月19日在参议院获得通过,经总督签字后正式于10月17日生效;一年后又宣布含大麻的食品以及其他一些大麻产品也可以合法销售和购买。
“大麻合法化”让瘾君子欢呼雀跃的同时,也让他们有了更高的奋斗目标,那就是让包括阿片类药物,如海洛因、芬太尼等的合成毒品也合法化。而耐人寻味的是,加拿大国内正经历滥用阿片类药物的死亡大潮,且呈愈演愈烈、年年增长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