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2

  • 七天记者 颜宏

在新冠病毒疫情的暗淡背景下,2022年又走到了尽头,回望这一全球地缘政治激烈冲突同时经济不振、通货膨胀高昂的困难一年,听到的,看到的几乎都是坏消息,如果不是年初的北京冬奥会和年尾的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大会(COP15)还让人看到一点人类团结、共度时艰的希望,给这灰暗的一年增添了一点亮色外,这一年的盘点就几乎全是负面的,让人无法产生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

以下是七天记者整理的和加拿大有关的十大热点。

  1. 年头到年尾病毒不断

2019年12月,一种后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SARS-Cov-2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最先在中国武汉地区出现。在卫生部门确定这种肺炎可人传人后,中国政府采取雷霆措施在农历除夕之日宣布有1千万人口的武汉市“封城”,宅家隔离,全国取消春节活动。幸灾乐祸、隔岸观火的西方各国却没有采取任何防控措施。随后新冠病毒在全世界遍地开花,疫情中心从中国转移到欧洲、美洲,一个接一个地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一个接一个国家宣布关闭边境。整个世界陷入一场与看不见的病毒作战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模式,且一战就是三年。

相比加拿大其他省份来说,魁北克省采取的防控措施一直以来都是最严格的,在2020年3月,魁省第一个按下暂停键,实行全体“封闭”;2021年1月,也是魁省第一个采取了一般战时才采用的宵禁措施,甚至在2022年1月还执行过宵禁措施,魁省民众配合和支持政府防控措施的比例也很高,但魁省却一直是全加拿大疫情最严重的地方。而从2021年11月起,在潜伏期更短、传染性更高、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奥秘克戎及其各种变异子毒株、孙毒株的攻击下,绝大多数的人都在2022年破防,至少感染过一次,甚至感染过多次。

据COVID-19工作组的估计,在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0月1日期间,至少有 2500 万加拿大人感染过奥秘克戎,使通过感染新冠病毒获得抗体的民众比例从之前的不到 5% 增加到2022年10月的75% 以上。

面对防不胜防的奥秘克戎毒株,各级政府纷纷躺平,相继取消了强制佩戴口罩、限制公共场所人数、疫苗护照等疫情防控措施,理由是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与其他变种相比“症状相对较轻”,但实际上在2022年,仅魁省因COVID-19而死亡的人数就超过5600人,是2021年死亡人数的1.7倍,且主要发生在1、2、3月的奥秘克戎感染高峰期。而与之前大部分死者是住在老人院或长期护理中心CHSLD相比,2022年死亡的老人多是住在自己家中、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同时长新冠(Long Covid)现象也引起了社会关注,在10月份公布的一份长新冠调查报告指出,估计大约15%感染过新冠病毒的民众会出现长新冠后遗症,这意味着超过140万加拿大人受长新冠的困扰,而这其中几乎一半人的症状已超过一年。尽管大部分的民众已经接种过2针、3针、4针,甚至针对奥秘克戎毒株的二阶疫苗,依然无法阻挡奥秘克戎病毒攻城略地,医疗系统全年都处于静默的“崩溃”状态,再加上从夏天开始的退烧药、感冒药短缺以及从秋天开始的新冠、流感以及RSV病毒的三重攻击下,健康状况较差或者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经历了极其困难的一年。

  1. 自由卡车抗议

2022年1月15日是联邦政府对穿越美加边境的卡车司机强制疫苗接种正式实施的日子,但这一规定却引发了积蓄两年针对疫情防控措施不满民众的怒火,迅速发展成一场全国动员的抗议大串联。而由西海岸货运协会(West Coast Trucking Association)组织的抗议车队——“自由车队”(Freedom Convoy)从温哥华出发前往首都渥太华抗议示威,沿途得到大量民众和保守党政客的支持,最终占领并瘫痪渥太华市中心、国会山周边地区长达17天之久,并在安省、阿省和萨省多个地区封锁加美边境通道、桥梁,给加拿大的经济、社会、国际声誉和其他方面造成难以计数的损失。面对渥太华市政府、安省政府以及各级警察机构面对示威者毫无办法的情况,联邦政府不得不在2月14日启动《紧急状态法》(Emergencies Act)来结束这场旷日持久且扰民、扰乱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示威。这是《紧急状态法》在1988年通过以来首次使用,通常被认为是整个国家在危急关头所能采用的最后手段。《紧急状态法》启动后,赋予了警方更大的权力和资源,来处理阻断交通的人群以及车辆,对机场、桥梁等关键基础设施提供定点保护,允许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不需法庭授权的情况下冻结账户,切断示威者的资金来源等,在2月19日进行的“强力清场”之后,这场披着“反疫苗”的皮,实则各种反秩序、反政府、反传统、反科学诉求,被右翼媒体、极端分子和阴谋论者推动的闹剧才最终结束,但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却长期持续,包括各群体之间观念上的极化和撕裂;严重冲击跨国贸易和经济运行,对经济复苏造成更大的压力和损失。

What Is the Freedom Convoy? Trucker Protests in Canada Explained - WSJ

  1. 北京冬奥会

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国家体育馆——鸟巢内举行了盛大、唯美而浪漫的开幕式,拉开了为期16天的全球体育盛会。一直是冰雪弱国的中国在2015年成功获得冬奥会的主办权后,就提出全项目参赛的宏大目标。在短短7年之后,中国代表队就实现了全部7个大项、15个小项的参赛,再次创造了历史。要知道,由于冰雪运动受场地、环境、器材、安全保护等方面的限制,世界上只有一部分国家才会开展冰雪运动,今年参加北京冬奥会的国家达到91个,是历史上参赛国家最多的一次,能实现全部项目参赛的国家除了美国和俄罗斯外,就只有中国这个直到1980年才第一次参加冬奥会的后来者。最终以18枚金牌、20枚银牌和23枚铜牌的压倒性优势位列金牌、奖牌双榜首,震惊世界。

在这次冬奥会上,冰雪大国的加拿大队以4金8银14铜共26枚奖牌的优异战绩收官,名列奖牌榜第4,金牌榜第11。加拿大队所取得的成绩可谓喜忧参半,虽然26枚奖牌的成绩是加拿大历届冬奥会的第二好成绩,奖牌数与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持平,但金牌数量是1994年挪威冬奥会以来最少的一届,并在传统的优势项目如冰壶、冰球、花样滑冰等表现不佳,花样滑冰更是颗粒无收。

Les athlètes canadiens font leur entrée en scène au stade national de Pékin.

  1. 俄乌冲突

如果要问2022年发生的哪一件事对未来会产生最深远的影响,那无疑是2月24日爆发的俄乌军事冲突。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长期的龃龉不仅包括两国在苏联时代甚至更早时期以及苏联解体之后的各种历史遗留问题,也包含了俄罗斯和西方国家之间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从西方国家的角度来看,吸收前华约国家加入北约,拉拢乌克兰,并以此牵制俄罗斯,可以为欧洲提供安全保障。但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破坏北约不东扩的承诺,三次大规模扩张,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把俄罗斯逼到墙角,最终导致了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这次二战后在欧洲发生的最大规模战争让整个世界分成了同情和支持俄罗斯以及支持乌克兰、制裁俄罗斯两个泾渭分明的阵营,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的分裂。战争的影响可谓方方面面,这是因为:冲突的根源不在俄乌之间,而在俄美之间;冲突的本质不在俄乌对抗,而在俄美角力;冲突的影响不局限于俄乌两国,而是波及全球。给全球的国际秩序、安全形势、经济发展、金融运行和科技合作带来巨大的冲击波,也可以说进一步加快了美国霸权的衰落和多极化世界的形成。

如今俄乌冲突已经超过300天,但双方继续打的意愿还都很强:从乌克兰来看,现在还处在反攻阶段,反攻还没有到位。从美国来讲,还在不断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包括更先进的军事装备,如海马斯、爱国者导弹等。而对俄罗斯来说,到手的领土不能放弃,并希望通过战争调整和扩大兵员后能够重新获得战场上的优势。战争正在走向长期化、扩大化,这意味着随着苏联解体而结束的大国对抗、大国冲突又重新回来了,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的动荡。

俄乌战争地图导览:最新进展- FT中文网

  1. 通货膨胀 央行加息

因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的全球供求失衡、供应链混乱,再加上为应对疫情,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再一次开启印钞机天量放水以及超大规模财政补贴的情况下,蛰伏了三十多年的通货膨胀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再次回归。雪上加霜的是俄乌军事冲突让能源、食品和大宗商品价格也急剧上涨,进一步助长了通货膨胀的飙升。欧美发达国家的CPI同比增速不断刷新历史记录,其中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通胀创下40年来新高,部分发展中国家通胀水平已超过70%,濒临恶性通胀边缘,形势十分严峻。为了对抗飙升到7、8%的通货膨胀,加拿大央行率先在3月2日宣布加息25个基点,开始了新一轮的加息周期,且一发不可收,在9个月内连续7次暴力加息,把之前接近零的0.25%基础利率提高到4.25%,达到自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致力于将通胀降到2%的目标。而带头长期采取超低利率加量化宽松的刺激经济措施导致金融市场货币泛滥的美联储也不得不进入加息周期,一年内连续加息7次,总计达到425个基点。但这轮通货膨胀更深层的原因是全球产业链布局变迁、技术进步及全球绿色能源革命的兴起,简单的通过加息来抑制消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本轮通胀的问题,全球的高通胀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而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各国央行暴力加息引发的经济衰退、债股双杀风险正越来越成为现实。

  1. 护照危机和机场混乱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取消,“宅家”近乎三年的民众开始报复性出游,但很多人发现好久没用的护照要过期或已经过期了,于是蜂拥前往Service Canada办理新的护照或更新护照,让毫无准备的护照办理部门措手不及。从2月份开始,就开始有人抱怨办理或更新护照需要排队很久,拿到护照也需要更多时间。特别是对于已经购买了出行机票的人来说,更新护照所需要的时间大大超过以往的认知,影响了很多人的行程。尽管联邦政府随后宣布了增加人手、简化护照申请程序等多项措施,但或远水不救近火,或杯水车薪,使得加拿大的护照危机一直持续到下半年,大量申请被积压,在护照办公室门口排队几十个小时甚至几天就为及时拿到护照的案例比比皆是,一度成为国际上的笑话,而更让加拿大在国际上丢脸的是由于人手严重不足,加拿大的多个国际机场陷入崩溃状态:飞机滞留、航班延误、行李丢失、安检海关人群积压,等待时间过长……让旅行者怨声载道。加拿大的护照和机场危机,再加上联邦政府一再变化、荒腔走板的入境疫情防控措施让很多人的出行成为噩梦,一直持续到9月份才有所缓解。这其中既有民众出行需求的暴增、各行各业人手短缺、全球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原因,更有联邦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无能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La moitié des demandes de passeport sont «urgentes» | Le fil des régions |  Actualités | Le Soleil - Québec

  1. 保守党又换党领

今年9月10日,经过半年多的竞选,联邦保守党的明星候选人Pierre Poilievre只经过一轮投票就赢得了胜利,以68.15%支持率的绝对优势获胜。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党领竞选期间,保守党新增了近40万党员,是之前党员人数的两倍,大部分新党员是因为Pierre Poilievre的个人因素而选择加入保守党的。

在加拿大联邦层面的政治版图中虽有六党角逐,但实际上只有自由党和保守党有执政的可能性。目前特鲁多的自由党在2015年获得绝对优势的胜利到2019年和2021年两次以少数政府执政,显示出选民对自由党的好感和支持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下降。而他还能在去年的大选中获胜不是自由党有多么优秀,只是对手太烂,选民只能选一个不那么差的。一旦有个优秀的保守党党领出现,下次大选变天是大概率的事情,因此今年保守党党领竞选可以说关系着加拿大的未来。但新党魁却是个扰乱社会秩序的反疫苗自由卡车示威的支持者,还是个比特币的拥趸,不仅自己投资比特币,还在社交媒体上非常活跃地推广比特币,称赞它是“自由”和“权利”的象征,绝口不提它带来的风险和犯罪问题。让政治学者担心他的言行会削弱民众对金融和银行机构以及加元的信心,从某种意义来说是在动摇加拿大的立国之本,非常危险。

顶着特鲁多最强对手、右翼、极端、加拿大的“特朗普”等多个标签上位的Pierre Poilievre以比18年前的哈珀更为决定性的支持率成为新的领导后,被认为拥有足够的道德权威,可以去改变过去保守党内部四分五裂的状态,但他上任超过3个多月,除了在议会辩论环节怼自由党人外,却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只在11月9日召开过上任以来的第二次新闻发布会,阐述高通货膨胀给加拿大民众带来的巨大影响和食品安全,抨击自由党和新民主党的联盟政府在应对当前通货膨胀、治理犯罪、解决移民积压与国际事务等问题上毫无办法,只会不负责任地大把撒钱,但他除了指出问题,也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12月12日在安省密西沙加-湖景(Mississauga-Lakeshore)选区进行的补选中,保守党候选人Ron Chhinzer以37.3%的支持率落败,让这个摇摆选区再一次被自由党收入囊中,显示保守党新党领并没有进一步扩大基本盘,算是上任以来的第一个较大挫折。

Everything is broken' Conservatives' Poilievre says | CTV News

  1. 英女王去世

刚刚在9月6日给英国新任首相,也是今年第二任首相特拉斯(Liz Truss)举行正式任命仪式的96岁英国女王、加拿大名义上的元首伊丽莎白二世于9月8日去世,第一顺位继承人查尔斯王子自动成为新的英国国王。女王在70年中经历了15位英国首相、14位美国总统、12位加拿大联邦总理(要知道加拿大自成立以来一共才有23位联邦总理)早已让她超越了一个象征性的国家领导人。伊丽莎白女王去世后,全球哀悼如潮,几乎所有的西方媒体每天都在直播她的后事安排,关注着她灵柩的一举一动。葬礼长达12天时间,全球政要云集伦敦,让这场葬礼成为英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安保活动。这场盛大庄严、极尽哀荣的国葬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除了在英国街头排队哀悼送行的民众,还有全球范围内数十亿人通过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同步观看。

伊丽莎白二世的盛大葬礼终结了独属她的辉煌时代,在某种层面上更像是大英帝国的回光返照。她亲手“加冕”的首相特斯拉在一个多月后因推行激进财政政策引发金融市场剧烈动荡而不得不辞职,唐宁宫在7个星期内换了三位主人,其实英国首相“走马灯”式的更替是这个国家陷入内忧外患而无解的具体写照。这位对内凝聚、对外维系的女王走了,不仅是英国的“伦敦桥”(London Bridge)倒了,54个国家组成的松散的英联邦的“伦敦桥”也倒了,不管是英伦三岛还是英联邦都面临今后何去何从的问题,而前景对英国来说并不美妙。

宠物柯基犬也出席了葬礼英女王国葬场边新闻逐个看| Xuan

  1. 魁省大选

10月3日举行的魁省四年一度的大选中,省长François Legault领导的魁北克未来联盟CAQ(Coalition avenir Québec)政党以40.97%的支持率赢得全部125个议会议席中的90个,这是自1989年魁省自由党在Robert Bourassa领导下获得92个席位以来的最高记录。而这次选举选民的投票率只有66.14%,是自2008年历史低点(57.43%)以来最低的,也就是说三名选民中就有一人没有去投票,却给CAQ带来了压倒性胜利,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目前施行的选举制度存在着制度性缺陷。

这次选举中,CAQ政党之所以能以不到41%的选票赢得72%的席位,是因为非CAQ政党的选票被其他四个政党瓜分。更引人深思的是,魁省自由党以历史上最低的14.4%的支持率排在第四名,仅比第五名的魁省保守党高出一点点,但却获得了21个席位和官方反对党的位置;保守党以大致相同的支持率,但没有获得任何席位。魁人党和魁北克团结党的表现也都好于自由党,但却只分别获得3个和11个席位。换句话说,对CAQ政党来说,只要获得18706张选票就能赢得一个席位。同样一个议员席位,自由党候选人需要获得28000张选票;魁北克团结党候选人需要57600张选票;而魁人党候选人需要近20万张选票的支持才能当选;投票给保守党的53万多选民的选票则打了水漂,没有为他们赢得一席之地。这种看起来每个选民每人一票的公平制度在实际运作中却并不公平,往往让一半甚至低于三分之一的选民就代表了100%的民意。

其实不止加拿大,美国的选举制度也决定了其每人一票并不具有相同的价值,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杰利蝾螈”的选区划分。美国一般在每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后结合人口变化情况重新划分选区。美国宪法将划分选区的权力赋予各州立法机构,为州议会多数党借此操纵选举提供了空间。其手段有二:一是“集中”,尽可能将少数党选民划入少数特定选区,牺牲这些席位以换取多数党在其他大多数选区的绝对优势;二是“分散”,将少数党选民相对集中的地区拆分划入周边不同选区,从而稀释少数党选票。而这种制度性缺陷造成的不公平正在让民主制度失去吸引力,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去投票,特别是年轻人,宁愿去参加群体活动(比如环境保护、男女平权、动物保护等)、罢工、抵制外国产品、游行示威、签名请愿等与传统选举活动不一样的政治活动来表达诉求,增加了社会动荡的风险。

  1. COP27、COP15达成历史性协议

2022年的自然灾害更为频繁,更为剧烈,继续显示着气候变化给社会、民生和经济的影响。而为了找到办法应对迫在眉睫的气候危机,今年内举行了两场与气候相关COP大会。先是11月20日,在延期两天,并经过40多个小时“马拉松式”谈判后,在埃及Charm el-Cheikh召开的COP27大会在最后一刻就气候赔偿问题达成了突破性的决议——为遭受气候灾害重创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损失和损害”(loss and damage)基金,让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气候资金问题,终于迎来了一丝转机。虽然在气候赔偿制度上迈出了第一步,但这次气候大会在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方面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危机也让近期内使用化石燃料的做法得到了肯定。下一次COP28气候大会将对世界各国在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首次全球盘点,意义非凡。

接着在12月6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蒙特利尔会展中心(Palais des congrès de Montréal)开幕,来自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的1.7万名代表经过12天的艰苦谈判终于达成了历史性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并设定了23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为今后直至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新蓝图,旨在保护土地、海洋和物种免受污染、退化和气候危机的影响。而在这次大会中,作为主席国的中国和作为东道主国的加拿大通力合作,为推动新版公约的谈判和重点难点议题一揽子解决作出了重要贡献。

挣扎在俄乌冲突、经济萎缩、高通货膨胀、疫情反复中的2022年马上就要过去,即将到来的2023年前景依旧黯淡。首先疫情会不会过去,是否会出现更致命的病毒还是未知数,疫情延宕反复所造成的公共卫生危机会仍旧持续;其次长期持续的俄乌冲突的外溢风险正在加大,而由此产生的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等多种危机会继续延续;第三,应对高通胀以及暴力加息引发的经济衰退已经在路上,甚至有可能产生全球性金融危机;第四,与经济颓势伴生并导致的非经济层面的秩序紊乱,地缘政治高度紧张进一步加剧,其中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围剿”和“反围剿”不会停止,围绕台海、南海、香港、新疆等博弈更不会停止,反而有可能在某个点激化。总之,新的一年世界的前途并不光明,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应对下一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政治危机乃至人道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