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就媒体问题达成三项共识

美裁减中国驻美记者人数中国记协发声明斥歧视

在中美两国领导人通过视频会晤三个多小时后,一个好消息很快就来了。中美双方就媒体问题达成三项共识:一是双方相互保障现任常驻记者在遵守防疫规定前提下可以正常往返对方国家;二是美方承诺为中国记者颁发一年多次入境签证,并将立即启动国内程序解决中国记者签证停留期问题。中方则将本着对等原则,在美方政策措施到位后,给予美国驻华媒体记者同等的签证和停留期待遇;三是双方将依法依规对等审批新任常驻记者签证。长期以来中国的驻美记者被区别对待,拿到的都是一次有效入境签证,非常不方便,有的记者甚至回国开会、探亲之后就很难再回到驻美工作岗位。这次在有求于中方的情况下,美国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修改了这条针对中国记者的长期不友好、不合理的规定。新闻还透露,此次双方就彼此媒体在对方国家待遇问题进行了一年多艰苦的磋商,有斗争也有合作,可谓“不打不相识”,取得这三点共识非常不容易,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当前中美对等、平视的新常态。

环保战车一马当先 ——盘点加拿大在COP26上的精彩表演

七天记者 颜宏 从11月1日到12日在英国格拉斯哥(Glasgow)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届缔约方会议(简称COP26)在延长一天后最终达成了《格拉斯哥气候公约》(Glasgow Climate Pact)成果文件,为进一步落实《巴黎协定》奠定了基础。这是在近两周时间里来自全球近200个国家的39 509名代表,包括近120位国家元首、数千名谈判者、气候问题专家、商界精英、民间团体代表、非政府组织代表等各种争吵、妥协和让步的结果,也是在经历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以及新冠病毒疫情等各种黑天鹅事件后多边主义重新成为世界主导力量的体现。 这次峰会围绕降碳减排、适应气候变化、调动金融资源促进减排、强化减排合作等主题进行,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在包括各方争议最大、最多的《巴黎协定》第6条在内的《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相关议题达成共识,开启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征程。在这份公约中,197个缔约国认识到全球升温控制在1.5度目标的重要性,科学界也有2030年碳排放须减半,以及2050年达成净零碳排放的共识,并同意明年在埃及举行第27届缔约方大会时评估现有的国家自主贡献。 打着环保斗士名义、刚刚在联邦大选中获胜依然以少数党地位继续执政的自由党政府对这次大会格外重视,不仅派出了人数高达277人,比东道主英国还多出50人的最大代表团,这还不包括总理的官方摄影师、联邦政府的17名新闻秘书和通讯主任、绿党当选议员等人;总理特鲁多、副总理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新任环境部长Steven Guilbeault、环境副部长Thelma Hogan、交通部长Omar Alghabra、自然资源部长Jonathan Wilkinson、联邦气候变化大使Patricia Fuller乃止魁省省长François Legault等各级政客也都赶到了现场。在会议进行的近两个星期里,加拿大代表团也非常活跃,各级官员发表了一系列演讲、公告,并签署了多项共识、条约、宣言等。现在让我们来梳理下加拿大到底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又签署了什么?这些真的会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吗? 征收碳税 会议期间,特鲁多在一场由加拿大组织的小组讨论中敦促所有国家就碳排放的全球价格达成一致,并希望到2030年,全球60%的碳排放量都被征税,而不是现在的20%。特鲁多坚定地认为碳税可极大地抑制化石燃料的使用,还冒着反对党的反对从上次当选后就在加拿大推行,并表示全球实施碳税政策可为像加拿大这样已经对碳排放征税的国家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除了抑制碳排放,特鲁多还提出限制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排放量,并确保到 2050 年达到净零排放所需速度和规模。加拿大是世界上第四大石油生产国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石油和天然气产业也是加拿大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来源,约占总排放量的26%。特鲁多政府能做出如此表态属实不易,也让加拿大成为第一个限制石油和天然气排放的能源生产大国,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国际赞誉。 加拿大目前的每吨碳排放的价格是40元,到2030年将提高到每吨170元,以达到比2005年的排放水平减少40%至45%的目标。不管特鲁多的雄心壮志是否能如期实现,但这一减排政策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商品价格提高,冬季取暖负担加重等,而因减排措施而被推高的运输成本、生产成本、能源价格正在渗入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并将产生长远的影响。 保护森林 加拿大还和其他130多个国家一起签署了新的格拉斯哥领导人森林和土地使用宣言(Glasgow Leaders’ Declaration on Forest and Land Use),承诺在十年内停止和扭转森林砍伐和土地退化的现象,提供来自公立和私立领域的 190 亿美元的资金用于保护和恢复森林,这一宣言涵盖了全球超过36亿公顷的森林,但更多是象征性的,并没有任何的约束力。其实早在2014年,加拿大就和其他40个国家签署过类似的《纽约森林宣言》,承诺减少森林砍伐,但自那以后全球的森林砍伐数量增加了40%。 加拿大是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占有全球10%面积的森林,大部分是北极针叶森林。虽然加拿大的森林管理被誉为可持续发展的领导者之一,但不能掩饰原始森林遭到快速破坏的事实。在2000年至2014年期间,加拿大因伐木、住宅扩张、修建道路、采矿等活动损失了20%的原始森林。即使得到遵照执行,这个宣言也只能解决加拿大森林净砍伐的问题,并不能解决原始森林减少和土地退化的问题,因为人工种植的、单一树种的森林不能代替遭到砍伐的原始森林,被破坏的原始生态也无法恢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林业部门的碳排放量被严重低估,木材砍伐、处理、运输等各个环节都耗费大量能源,却没有设立追踪碳迹的方法。 抑制甲烷 加拿大还宣布正式加入美国和欧盟主导的、有90多个国家参加的“全球甲烷承诺”,目标是在2030年前将甲烷排放量减至比2020年少30%。甲烷被认为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且吸热能力高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分解的速度也较快,这意味着减少甲烷排放,能对抑制全球温度升高产生快速影响。甲烷主要来自油气生产和农业,包括反刍动物消化食物,被水淹的植物等,其中油气行业的甲烷排放占全球甲烷排放量的18%,占到了油气行业温室气体的15%,未来随着天然气使用量的继续增加,如果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甲烷的排放量也会进一步增加。 加拿大再次重申竞选时的环保承诺:到2030 年将加拿大石油和天然气中的甲烷排放量减少到比2012年的水平低75%,但没有说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研究人员则表示,联邦政府虽然在减少石油和天然气运营中的甲烷排放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但若想有效地减少甲烷的排放,首要任务是找到测量甲烷排放量的好方法,否则减排将无从谈起。 清洁电力 加拿大还是签署承诺终止用化石燃料发电项目的30个国家之一,这份承诺书“优先”资助国外的清洁电力项目而不是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项目,还承诺在2030年停止动力煤出口,在2040年之前停止对煤炭发电的投资并完全停止使用煤炭,外加提供10亿元帮助其他国家摆脱煤炭发电的依赖等。不过,加拿大政府究竟对化石能源的投资金额有多少却是个迷。非盈利组织环境防御(Environmental Defence)的一份报告指出,2020年,加拿大提供了180亿元为化石燃料行业提供财政支持,其中有136亿元来自加拿大出口发展局EDC(Export Development Canada),这是一个为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提供贷款和保险等服务的政府机构。但EDC却表示在2020年仅向化石燃料行业提供了81亿元,而在2021年上半年仅为27亿元。 煤炭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气候变化的最大因素之一,但也是支持发展中国家生产和生活的最廉价能源之一,因此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反对下,此次气候峰会最终达成各国同意“逐步减少”而不是“逐步淘汰”煤炭的协议。但科学界的普遍共识是减少煤炭使用以及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资金并不足以将气温升幅限制在1.5摄氏度,但无疑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一步。 电动汽车 加拿大还加入了一份有24个国家签署的,在2040年前停售燃油新车的宣言。这个宣言旨在为从燃油汽车向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转型设立时间表,这个时间表与自由党之前设立道路零排放环保目标基本一致。特鲁多曾在竞选中承诺到2050年,世界上陆地面积第二大国的加拿大将实现零排放的道路交通。而在今年7月份,当时的联邦交通部长Omar Alghabra就正式宣布自2035年开始禁止销售燃油新车,在加拿大销售的新车和轻型卡车都将是零排放的电动或氢能汽车,这一新目标比联邦政府之前设定的在2040年提前了5年,政府还承诺提供一系列的政策、资金支持帮助相关企业转型,建设零排放汽车的基础设施等。不过一些行业内人士表示,加拿大的汽车市场主要销售品牌为美系车和日系车,本土汽车品牌十分薄弱,如果要想在2035年实现燃油车销售禁令,就需要美、日等车企开发更多适合加拿大本地市场的电动汽车产品,而这是加拿大政府无法控制的因素。好消息是在本次气候峰会上,比亚迪、福特、通用、捷豹路虎、奔驰、沃尔沃六家大型车企承诺到2040年逐步停止化石燃料的汽车生产,但宝马、本田、现代、日产、Stellantis、丰田和大众集团等企业则没有加入这一承诺。 除了电动车外,加拿大还签署了国际航空减排承诺、建立无排放航运线路、实现重型卡车和公共汽车零排放协议等多个与交通相关的减排宣言。另外还提出保护海洋、土地、动植物、原住民等各种各样的环保政策。 不过正如此次气候峰会一样,所谓的共识、宣言、承诺、倡议更多的是空谈而不具有完全的现实操作性,加拿大的种种表态也被批为“作秀”。但不可否认的是,为应对气候变化而降碳减排,向绿色经济、清洁能源转型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加拿大也会在未来几年进入历史上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降碳减排时刻,既充满了风险和挑战,也充满了机遇和希望,就看有心人能否抓住这一历史赋予的风口,因为只要站对了风口,猪也能飞上天。  

努力日常 不求结果 ——访2021“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成人组冠军张靖晨

image1.jpeg

七天记者 颜宏 今年8月份,2021年“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决赛落下帷幕,来自蒙特利尔赛区的选手张靖晨凭借一首温暖轻快的《稻香》斩获海外赛区成人组冠军,创造了加拿大选手参加该项赛事的最佳成绩。 旨在以侨为桥、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的“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最早是在2011年由北京市政府侨务办公室联合其他相关单位主办的,当年美国华裔歌手黄一在中国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舞台上凭借原创歌曲《我是ABC》,获得首届“水立方杯”海外华裔青少年中文歌曲大赛金奖,至今这一活动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日益成为海内外侨界及港澳同胞广泛参与的音乐文化盛会。大赛从最初的10国15赛区,拓展至今天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50多个赛区的影响力和规模,吸引了大量世界各地华人华侨音乐爱好者参与。 从首届“水立方杯”大赛开始,作为华人聚集较多的加拿大就积极参与,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渥太华等大城市每年都组织各种形式的选拔赛、公开赛,力求发现最具有艺术才能和感染力的选手能够进入总决赛,而来自加拿大的参赛选手也不负众望,几乎在每次大赛中都有所收获,却一直没有拿到最具含金量的冠军头衔,这次张靖晨的获奖无疑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敢闯敢干 代表蒙特利尔参赛的张靖晨,实际上2016年才来到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学习作曲。张靖晨出生在新疆,母亲从小就很重视培养她的艺术素养,1、2岁时就给她听中文、英文儿歌,3、4岁时就有意培养她对画画的兴趣,6、7岁时决定让她学习一门乐器。出于对小提琴这种左右手角色不一样乐器的好奇,再加上教琴的老师就在隔壁小区,张靖晨从此便入了小提琴的“坑”。就如她自己调侃的一样,“选琴一时爽,练起来真是苦”,没少因为贪玩不愿意练琴而被长辈们严厉批评教育,最后还只能老实练琴。不过这段艰难的练琴经历也培养了她对音乐的兴趣,成为她走进音乐世界的敲门砖,并给她日后选择音乐道路带来了很大助力。 上小学后的张靖晨到了北京生活,6年级时开始参加全国性的小提琴比赛。第一次参加全国性比赛时,从小被夸奖、自认为拉琴水平很高的张靖晨却备受打击,什么名次都没有拿到。第一次深刻意识到天外有天还不服输的张靖晨回去后刻苦练习,坚持每天练习,很快就在同年举办的另一场大型比赛中拿到了3等奖。进入初中后,因为好奇去面试了学校的合唱团,结果一唱就是三年。初三时,她还曾作为学校合唱团的主要成员参加维也纳世界和平合唱节,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演出,合唱团也拿到了当年的金奖。 高中时,张靖晨进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大附中)入读,她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种活动,一直是学校里的文艺明星。除了参加校内的各种文艺演出,演奏乐器、唱歌样样在行,还逐渐形成了自己稳健而甜酷的台风。除了文娱活动,张靖晨曾经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比如给“北漂”工人的孩子们教过一学期的课,再比如去柬埔寨给当地非盈利机构做志愿者,和同伴们一起给一位年迈的老人建造一个新家等。高三时,一直在圆自己的音乐梦还是学一门实用专业之间纠结的张靖晨受一位曾在国外学习作曲专业的音乐老师的肯定和启发,决定按照自己的愿望选择未来的生活,并最终说服父母支持自己的梦想。 决定学习音乐的那一刻距离报名截止日期留给她写文书,改作品的时间已经非常紧迫,她必须加快筹备过程。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张靖晨抓紧一切时间准备,在最关键的修改作曲作品时,每天昼夜不分地删改,甚至在做梦的时候都哼着那几个作品反复推敲。在准备作曲作品集、乐器作品集的过程中,她的朋友和家人也尽力提供帮助,连赶到家里过年的小舅也帮着她录音录像,终于在申请日期前准备好了所有的申请材料和作品,并向美国和加拿大的十几所学校发出了申请,最终被蒙特利尔浓厚的艺术氛围和秋天金黄纷飞的落叶所吸引,她选择了名校麦吉尔大学的舒立克音乐学院(École de musique Schulich)作曲专业,来到了蒙特利尔。每到秋天,看到蒙特利尔色彩斑斓的秋色,张靖晨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母校北大附中校园里的银杏树,也是这般满眼金黄的令人陶醉。 不求结果 在麦吉尔求学的最初两年,没有经过音乐专业训练的张靖晨不得不全力追赶那些音乐学校科班出身的同学,按照老师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经过最初几年心无旁骛的学习生活,半道出家的张靖晨不仅没有被其他同学落下,还以独特的中国文化底蕴拿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她根据中国古诗词《江雪》和《声声慢》的意境而谱写的作品不仅让她的音乐与其他西方音乐相比非常独特,充满了东方美,也在汇报演出中受到大众的认可。特别是在《声声慢》作品中,张靖晨加入了钢琴和自己的朗诵声,把经历过国破、家亡、夫丧、遇人不淑、复归孑然一身的女诗人李清照的苦楚和哀伤通过现代音乐的手法表现出来,得到了千年之后现代听众的强烈共鸣。 还在大四时,张靖晨就开始在西岛的孔子学校兼职授课,多才多艺的她也教授多门课程,教唱儿童歌曲、小提琴、电子琴,后来还加上了作曲。由于学生中大多数是华裔,张靖晨非常注重教导他们中华传统和文化知识。比如在教授中文儿歌时,除了教授演唱技巧,张靖晨还主动延伸讲解歌曲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小白船》这首歌有‘桂花树’‘白兔’的意象,我就由此延伸,给他们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再比如在教唱儿歌《小毛驴》时,现代的孩子无法理解“赶集”这个概念,张靖晨就会换成“超市”这类能让他们理解的词汇。而就是在这所中文学校校长李小琴的推荐和鼓励下,张靖晨报名参加了今年的“水立方杯”歌唱比赛。最初的想法仅仅是因疫情隔离一年多的她希望能找回登台表演的感觉,积累些经验,为扩大自己的生源做些宣传。 第一场比赛时,张靖晨原以为会在一个简单的室内乐演奏室里举行,便没做太多的准备,连妆都没有化。等到地方才知道是真正的舞台,本地有很多人参加,出席的选手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优秀歌手,部分参赛者的实力甚至放在国际舞台上也都毫不逊色。她虽然有一些紧张,不过凭借着自己深厚的音乐素养和“从小就上台”的舞台经验,顺利进入下一轮比赛。通过初赛,张靖晨发现自己更适合快歌,能充分表现出自己的“甜酷范”,于是在复赛中,她以一曲摇滚歌曲《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意外地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冲进全球选拔赛,并最终凭借一曲《稻香》以9.915分的成绩获得了今年“水立方杯”歌唱比赛成人组的冠军。而她的成功秘籍就是放松心态,享受过程,不对结果抱有太大期望。最后的结果也表明,正是这种放松、率性的做派打动了评委。比如评委朱桦就直接指出:“她性格里有一点无所谓,唱出了‘四两拨千斤’的味道。” “水立方”歌曲大赛已经落幕,经历了掌声、鲜花的张靖晨也恢复到学习、训练、教学的日常生活。回想自己的成功,张靖晨总结说无论是比赛还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是日常努力,不求结果。而她也是这样做的,既不急于求成,也不轻言放弃,抓紧一切碎片时间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圆自己的音乐梦。  

游戏爱好者与工作者看过来:育碧扩大在魁省投资

自1997年在蒙特利尔、2005年在魁北克城、2018年在Saguenay分别设立游戏办公室后,游戏巨头育碧(Ubisoft)又宣布在Sherbrooke市开设魁省第四间游戏工作室。育碧表示这个办公室只是未来在魁省投资的一个部分,未来10年计划在魁省投资9.5亿,每年增聘100名员工。Sherbrooke的办公室将从明年3月开始运行,初期将招聘80人,到2030年员工人数扩大到250人。创造出《刺客信条》(Assassin’s Creed)《波斯王子》(Prince of Persia)《孤岛惊魂》(Far Cry)《彩虹六号》(Rainbow 6 Siege)《看门狗》(Watch Dogs)等热门游戏的育碧在全球共设有35处办公室,雇佣员工2万人,其中四分之一在魁省。育碧在魁省设立的游戏办公室将采用灵活和多元的工作方式,员工可选择在家、办公室或在协作空间里,这次之所以选择Sherbrooke,是看中这里的城市建设和大自然和谐共生,同时拥有丰富的教育和科研资源。

美国总统加班,与中国领导人隔空3.5小时会晤

华盛顿时间2021年11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华盛顿白宫罗斯福厅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了虚拟会谈。(美联社)

拜登上台已经超过10个月了,但期待中的中美关系从特朗普时期的低谷反弹并没有发生,拜登政府几乎全面继承了前总统的对华强硬政策,但在国内疫情依然严峻、经济乏力、通胀高企、社会各种矛盾难解的压力下,近80岁的拜登和他的团队还是在加拿大东部时间11月15日晚上加班到凌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进行首次会晤,双方就战略、经贸、台湾、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诸多问题交换了意见,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双方都同意防止中美关系失控、发生冲突,但是如何和平共处,却并没有提出路线图。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还强调,中美两国是两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巨轮,我们要把稳舵,使中美两艘巨轮迎着风浪共同前行,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并在台湾问题上罕见地指出“我们是有耐心的,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整个会晤分为上、下半场,长达3个半小时,中间有15分钟休息时间,比预期会晤时间超出很多。政治观察家们普遍认为两国元首通过视频会晤试图管控分歧,显出尽管中美接下来避免不了激烈竞争,但在诸多领域也会务实合作,对世界来说本身就是一个积极信号。

谁这么缺德?投入万亿高基建 加拿大不受益反受害

经历了抗疫无效、阿富汗撤军大混乱、风向州翻红等重大政治失败打击,美国总统拜登的支持率降至历史低点,也就在这个风雨飘摇之际,他从上任就鼓吹的大规模基建计划从原计划的3.5万亿一再缩水到1.2万亿元后终于在11月15日签署,成为他执政以来罕有的重大胜利,也使美国政府在未来几年升级美国道路、桥梁、水管、港口等公共设施成为可能。这个法案为重建美国基础设施、加强制造业、创造高薪就业机会、发展经济和解决气候变化危机等问题提出了六个优先事项,以提供初步的指导方针。正在美国等待与美国总统拜登、墨西哥总统洛佩斯(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举行三友峰会(Three Amigos )的特鲁多团队却改变了原来对此法案充满期待的态度,多名官员都遗憾地表示事实证明拜登在购买美国货上与前任特朗普并没有什么区别,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将加拿大公司排除在美国基建计划之外,还可能对加拿大的经济造成损害。比如在刚刚签署的基建法案中,对购买电动汽车的民众给予最高1.25万美元的退税补助,但却仅限于美国制造的汽车,这将大大降低加拿大汽车的竞争力,对加拿大汽车业来说具有毁灭性的打击,不过特鲁多表示会尽力说服美国的官员认识到两国合作所带来的种种好处。

加拿大保守党再次上演内斗戏

Michelle Rempel et Gérard Deltell en conférence de presse à Ottawa.

联邦保守党在今年的联邦大选失败后,就不断有人呼吁党领欧图(Erin O’Toole)辞职。在一些华人团体指责欧图对中国采取的更强硬态度,是导致加拿大华裔选民疏远该党的主要原因从而要求他辞职却被打压后,萨斯喀彻温省的保守党议员Denise Batters又在党内发起了一项罢免欧图的请愿,她有90天的时间来征集签名。根据保守党章程,如果有5%的保守党党员在请愿书上签名,就必须对请愿的主题举行公投。原本保守党党员对党领的信任投票可在选举后举行的第一次党员大会上进行,但这名强烈不满的议员不想等得太久,所以发起请愿行动。这名议员指责欧图的内容与华裔不同,主要集中在极右翼的保守党理念上,比如认为欧图在碳排放、枪支管控和人工流产等重大问题上摇摆不定,是导致一些原本由保守党占据的选区在这次大选中易手的直接原因。她还指责欧图是“两面人”,在竞选党领时称自己是真正的保守党人,但在联邦大选中的主张却和自由党越来越像。她的行动获得了一部分保守党当选议员的支持,同时也引发另一部分当选议员起来捍卫欧图的权威和地位。

联邦政府又发钱:低收入家庭可申请教育补贴

联邦税局(CRA)在社交媒体发文提醒符合资格的家长申请最高2000元的联邦教育补贴,而不需要自己供款。这笔补助名为加拿大学习债券(Canada Learning Bond,CLB),是联邦政府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加入注册教育储蓄计划(RESP)的福利金,用于支付孩子高中毕业后各种学习的费用,而他们需要做的只是为孩子开设一个储蓄计划账户。申领这项补助的孩子必须是加拿大居民,有社会保险号(SIN卡号),于2004年1月1日或之后出生,并且来自低收入家庭(对于有1至3名孩子的家庭,家庭年收入净值不能超过49020元)。符合资格的孩子可以从政府获得最多2000元的储蓄资金,第一年可一次性获得500元,之后根据资格每年可获得100元,直到孩子满15岁。

一秒钟赚1千美元:莫德纳正式申请儿童用疫苗授权

加拿大卫生部(Santé Canada)11月16日确认收到了莫德纳(Moderna)公司针对6至11岁儿童使用的新冠疫苗授权许可申请。这是卫生部收到的第二例儿童用疫苗许可的申请。今年10月18日,卫生部收到了辉瑞公司针对5-11岁儿童用疫苗使用许可的申请。卫生部表示将根据申请者提交的临床测试数据进行审查,衡量任何可能出现的风险来决定是否批准儿童用疫苗的授权使用。由于在全球疫苗研发竞赛中脱颖而出,同时竞争对手阿斯利康和强生研制的疫苗拉胯,美国的辉瑞、德国的BioNTech 和美国的莫德纳公司可谓赚到盆满钵满。根据非盈利组织人民疫苗联盟(People’s Vaccine Alliance)的计算,今年这三家公司主要通过向富裕国家出售疫苗已经获得340亿元的税前利润,即每秒超过1000元、每分钟获利65000元或每天获利9350万元。在低收入国家的疫苗接种率只有不到2%时,这些公司每天赚取着近亿元的利润,并拒绝世卫组织提出的向低收入国家转让疫苗技术的建议。

辉瑞授权让95个国家获低价药

Flacon d'ordonnance et capsules illustrant des essais de traitement antiviral oral contre le virus SRAS-CoV-2.

研发出抗新冠病毒口服药的药企巨头辉瑞与联合国支持的“药品专利储备”机构MPP(Medicine Patent Pool)签署了一项协议,使全球95个国家无需支付特许权使用费就可以销售该公司研发的备选新冠口服药物。这款药物在11月5日发布的试验报告指出可使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下降89%,不过截止到目前还没有获得任何国家的批准。根据协议,MPP有权向合格的仿制药厂家发放证书,让仿制药商获得生产和分销该药的许可,药物将以Paxlovid的名字销售。这95个国家包括所有中低收入国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中上收入国家以及过去曾加入这一地位的中上收入国家,涵盖全球人口的53%。通过这项协议,辉瑞正在追随其竞争对手默克公司的脚步。默克公司在今年10月初宣布研制出一种抗新冠病毒的口服新药,可使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下降一半,并在11月4日获得首个国家——英国的批准。这款名为Molnupiravir的抗新冠病毒口服药也与MMP签订了类似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