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中国式现代化,中共为何特别强调“斗争”?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斗争”一词,对于中共这一百年大党意义深远,“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如今,中国式现代化开启,“斗争”一词多次出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引起海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 面向全党,习近平提出“三个务必”,“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正是其中之一;面向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道路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也被写入中共二十大报告。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在党建专家看来,在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中共二十大报告再提“斗争”,展现出百年大党应对未来风险挑战的姿态,对外传递出以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应对不确定性的决心。 当前,中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对于领导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执政党尤为关键。 “作为百年大党,中共将以何种方式和态度面对未来潜在的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考验,是二十大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戴焰军指出,“斗争精神”折射出中共敢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精神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中国政治语境下,“斗争”一词具有复杂而深刻的内涵。在中共二十大报告的最新表述中,既有“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也有“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既有“反腐败斗争”,也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等。 对此,党建专家分析指出,理解中国当前政治语境下的“斗争”,应该结合两个大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才能准确看待“斗争”的客体。 就外部环境而言,当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国面临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多变。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能走传统的西方现代化之路,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希贤表示,“争取和平的发展环境,需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 就内部环境来说,“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中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尤其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亟须得到解决。 “无论是应对改革发展中的矛盾,还是推进自我革命,斗争精神强调的正是知难而进、知难而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分析称,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需要以斗争精神直面矛盾和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不可否认的是,“斗争”作为具有特色的政治语汇,在国际舆论场上会不时遭遇误读和误解。不少声音将其理解为片面的“阶级斗争”或“军事斗争”,进而错误判断未来中国发展模式和道路。 对此,习近平曾指明中共斗争的目的——“我们讲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 资料图:9月26日,北京市长安街沿线国庆主题花坛亮相,吸引市民拍照“打卡”。中新社记者 赵文宇 摄 竹立家分析表示,“斗争精神”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品质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需要结合时代的背景特征准确理解“斗争”的意涵。 “斗争精神的时代特征、丰富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战略目标和任务的不同而改变。”戴焰军进一步说,斗争不是目的,而是方式,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方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式。

“一刻不能停”,中共二十大续吹反腐冲锋号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电 (谢雁冰)腐败是世界性难题,关乎政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在中共发展历程中,反腐败是一贯坚持的鲜明立场,也是持续推进的重要战役。 中共二十大报告再释反腐强音: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受访专家认为,报告反映出“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零容忍”“决不姑息”的态度坚决,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部署连贯,将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 “我们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对于十年来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就,二十大报告作出上述判断。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伟表示,“史无前例”一词充分体现出反腐败规模之大,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重要经验。 从腐败与反腐败的“胶着状态”,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已经形成,再到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十八大以来中共反腐败工作不断进入新阶段。 “‘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在二十大报告中出现,再一次证明,中共反腐败成效突出并向纵深发展,已经进入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常态化阶段。”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戴焰军说。 资料图:山西太原,人们前往参观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程展。 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有数据佐证反腐利剑持续出鞘。中共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64.8万余件,其中,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553人,处分厅局级干部2.5万多人、县处级干部18.2万多人。 从周永康、薄熙来、孙政才、令计划等一批“大老虎”被查,到铲除“蝇贪”“蚁腐”“鼠害”“蛀虫”;从实施“制度反腐”健全法律法规,到织密“天罗地网”深入开展国际追逃追赃……中共多举措重拳出击,用一系列事实宣示:坚决惩治腐败,不是权宜之计;查处腐败问题,也不搞“适可而止”。 “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决不姑息”等,在新的历史节点,中共通过二十大报告再次对腐败这个危害自身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宣战,对反腐败未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宋伟认为,这充分释放出中共坚定不移反腐败的政治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既与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的态度一脉相承,又表明“这样的态度和力度将毫不迟疑地坚持下去”。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报告中的明确要求,再次向外界表明中共坚决铲除腐败的决心,破除“反腐败可以松一松、缓一缓”的猜想。正如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副主任肖培17日在记者招待会上所说,“反腐败只能进、不能退”。 “唯有保持坚如磐石的决心,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希贤认为,始终保持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和信念是基础和根基。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依然任重而道远,依旧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 反腐败斗争是一场持久战,下一步如何确保打好打赢?二十大报告中再点明: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 2019年1月,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被明确提出,此后这一新论断成为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 戴焰军表示,不敢腐,侧重惩治和威慑;不能腐,侧重制约和监督;不想腐,侧重教育和引导。三者同时发力,通过全时空、全流程、全要素的管理方式,使得党员干部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觉悟而“不想”。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健全防止腐败滋生蔓延的体制机制,使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协调联动,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肖培在二十大期间对媒体表示。 外界还注意到,报告中针对反腐败部署的诸多表述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专家看来,这也表明中共过去十年的探索已经呈现出科学性、稳定性、系统性,框架体系和顶层设计已经相对完善。 “中共对反腐败方略的认识越来越清醒,把握越来越准确,对有效的既定方针将一以贯之地推进执行。”宋伟说。

“中国式现代化”将为世界永续发展再辟通途

中新社记者 聂芝芯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政治词汇,被写入中共二十大报告,引起海内外关注。 作为一项创举,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现实层面正对世界产生影响,展示了一条通向永续发展的可行之路。 现代化是世界性潮流,实现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向往,也是几代中国人的夙愿。100多年前,孙中山提出的《建国方略》,被称为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持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工业化”、“四个现代化”、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中国式现代化的图景越来越清晰,现代化建设的进度条越来越快。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实现全面脱贫、小康梦想成真,创造了一个个经济社会发展奇迹,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转变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完成时部分”。 “全面小康之后还要现代化”,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进行时部分”。最终要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幸福的国家、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在此节点,中共二十大发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动员令,并基于一系列实践经验,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阐释。 “现代化”曾被视为“西方的发明”,话语基本为西方所垄断。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义桅认为,“中国正在给人类现代化留下自己的定义”。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则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使世界现代化道路和现代化模式由单数变为复数,重构了世界现代化理论新谱系”。 回顾历史,西方国家率先走上现代化之路,将现代化与西方化划等号一度盛行。一些“非西方国家”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反而迷失了自己,陷入发展陷阱。 正如习近平17日在参加中共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 中国基于国情走出一条“非西方化的现代化”之路,向世界表明“走得对、走得通”,也能“走得稳、走得好”。 王义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自己主场的现代化”,启迪发展中国家走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增强他们“你能够成为你自己,实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信心。 置于世界现代化版图上看,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周文指出,现代化不是西方经典模式的单选题,而是世界各国共同探索的开放题。 不仅如此,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当前西方现代化困境也具有观照意义。 中共二十大报告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与之相对照,西方现代化被认为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 在周文看来,中国式现代化凸显人与人、人与自然、人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和谐,而西方现代化制造了一种冲突感,贫富分化、社会失序等乱象预示着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失灵,“西方需要调整观察世界的视角”。 从面向未来的维度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进步的价值底色,尤其是注重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国与国关系和谐,对人类如何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具有破题意义。 当前,世界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从地缘冲突到环境问题,人类社会面临一系列风险。破坏性、扩张性的现代化老路,已遭到越来越多质疑。人类未来需要新的价值参照。 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可分享、可持续、具有包容性的现代化,契合人类未来。 从文明的高度来看这份现代化的中国方案,王义桅认为“它不仅推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也推动人类文明永续发展”。

最难最伟大的现代化,习近平“点题”怎么干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 梁晓辉)“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1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中共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在交流中,充分阐释中国式现代化。 此前一日,在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作二十大报告时,习近平明确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广西团的讨论中,习近平进一步说:“前一段时间我们聚焦小康,解决了绝对贫困。现在聚焦在‘两步走’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被视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一环。中共二十大向人们铺开了一幅现代化中国的图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在参加讨论时说,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要理解把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二十大报告中的6个“坚持”,可以视作习近平所说“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种凝练: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正是有这样的坚持,过去10年,尽管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依然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也正是这样的坚持,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 “对这6条,要在学习贯彻中认真领会,从而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习近平说。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实践好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百年大党就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 习近平曾多次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也位于中国式现代化9个本质要求的首位。 讨论中,着眼于如何打造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再次强调推进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百年大党眼中的自我革命,事关自身能否实现长期执政,事关能否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今天看来,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也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 10年里,中国共产党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推进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然而中国共产党依然清醒认识到,自身建设上还存在独有的“大党难题”。 习近平在讨论中强调:“我们要持之以恒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恒心依然坚定。 “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百年中共将团结奋斗总结为“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今天,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是新的“历史伟业”,更需要团结奋斗。 过去10年,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一个个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靠的正是团结奋斗。 中国共产党是擅于从过往汲取前行力量的政党。着眼于新的目标任务,习近平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号召大家团结奋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已经交出一份优异答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面前又一张新的考卷,最难,也最伟大。

中共二十大为何以战略思维布局“国家安全”?

中新社记者 邢翀 张蔚然 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国家安全”被置于显要位置,作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章节独立撰写,引发外界关注。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国家安全”被提升至事关“民族复兴的根基”这一高度予以阐述,体现出中共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局势的战略判断以及解决复杂安全问题的统筹考量,具有时代性、进步性和世界性意义。 当前,中国已进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阶段,发展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中国如何在应对来自内外部的风险挑战中未雨绸缪、增强御险能力,国家安全的战略地位尤为凸显。 中共向来将维护国家安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设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制定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纲要》……中共十八大以来,重磅举措次第出炉,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有效应对了种种风险挑战。 专家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新时代十年中国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的基本经验,而能否有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也将是下个阶段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 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小强表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突出关切,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更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二十大报告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对国家安全做出新的部署,体现出国家安全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极端重要性。 傅小强还注意到,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新发展格局,越来越需要新安全格局的保障作用,换言之,更高质量的发展需要更高水平的安全来托底。”他说。 与此同时,在新时代和新发展阶段,解决国家安全体系建设中的突出难题具有现实紧迫性,也更加需要从战略高度、以全局视角综合建构。 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希贤认为,解决安全问题绝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二十大报告“国家安全篇”的内容充分体现总体国家安全观蕴含的系统思维和统筹方法。 外界还普遍关注到,二十大报告提及“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化解这些安全领域风险,同样需要打出内外“组合拳”。 资料图:9月16日,航拍贵州省黔西市锦星镇洪湖村稻田。范晖 摄 比如,就粮食安全,不仅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也要积极参与粮食安全国际发展合作及全球治理。在国内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同时,也应从外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能源资源的持续、可靠、有效供给;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韧性,同样既要从内部稳定工业生产、优化产业布局,也要在外部深化开放合作、强化风险防范。 这种系统性解决安全问题的战略思维,对于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下的世界也有着深刻启迪——观察家注意到,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正是强调安全对全球发展的战略意义,以和合理念超越西方传统的零和、霸权逻辑,以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旨在推动构建普遍安全、共同发展的世界。 傅小强进一步指出,中国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并不会挤压外国安全空间、导致在华利益收缩,反而能够为世界发展和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当前西方面临的一系列“安全困境”和“公地悲剧”难题,体现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念的时代性、进步性和世界性。 “突出国家安全,归根结底是为了自身发展、民族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强调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围绕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布局,将为中国式现代化走得更稳塑造更多战略空间。在统筹处理内外部安全的基础上,相信外国在华投资会有更大施展空间。”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陈凤英说。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中共二十大如何与世界对话?

中新社记者 邓敏 中共二十大正在北京举行。世界各个国家和政党如此瞩目是次大会,不仅想看懂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施工图,也在观察中国如何定位自身与世界的关系,能否继续以负责任大国角色为动荡中的世界注入稳定和确定的正能量。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在二十大报告中,外界关切的重要议题得到了清晰明确的回应:中共如何看待世界大势与中国发展,中国希望推动建设什么样的世界,构建什么样的新型国际关系,新时代中国将实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这个路口指的就是和平与发展。”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称。 中共老一辈政治家曾作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历史性判断,中国也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当此之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世界各国人民皆面临何去何从的抉择。 正是在这个关键的历史十字路口,中共二十大旗帜鲜明地亮出了中国的抉择: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总目标,也是为人类前途命运的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历史之问提供的中国智慧与答题方案。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共二十大报告指,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显然,这是在进一步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是在向全世界重申,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更是践行者。 过去十年,得益于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倡议,东非有了高速公路,马尔代夫有了跨海大桥,老挝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中欧班列也成为保障全球物流稳定畅通的重要生命线。“从‘一带一路’倡议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和实践,近十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一直在展现着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印度尼西亚学者维罗妮卡如是说。 正因如此,人们也有理由相信,以中共二十大为新的起点,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中国,将会打造更多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资料图:陕西西安,中欧班列(西安—汉堡)整装待发。(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发 黄鑫 摄 值得注意的是,在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时,二十大报告亦指中国式现代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表明,中共既强调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也“胸怀天下”,并致力于为实现现代化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其具体表现就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在“新征程”上以此作为中国外交布局的核心要素: ——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 ——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 ——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然而,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也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某些国家正“筑墙设垒”,试图“脱钩断链”,单边制裁、极限施压,无所不用其极。对此,中共二十大强调,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这正是在努力增信释疑,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化解“金德尔伯格陷阱”,以制度改革和创新破解“集体行动难题”,共担全球治理责任,共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外界注意到,在论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时,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这一系列反对恰恰体现出中国敢于斗争的精神。”高飞说,“中国反对的这些行为都和人类进步发展方向相悖,是导致世界出现诸多问题、不能有效合作的重要原因。作为一个负责任、讲原则、守底线的国家,中国不愿意也不能够看着世界滑向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走到新冷战的地步。”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特邀副研究员刘典称,当前,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和平稳定。“在此时点,中共二十大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既为中国更好应对当下世界局势,亦令中国成为全球政治经济体系的重要‘稳定器’。” 中共二十大明确传递出对世界光明前途的信心,同时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亦有清醒认知。路虽远,行则将至。中共将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兑现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的承诺,值得期待。

二十大报告传递中国开放政策新信号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中国开放政策将走向何方?中共二十大报告中的三个新提法值得关注。 其一,报告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这是“制度型开放”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 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经过十年发展,中国现在已基本具备制度型开放的条件和环境,这是中共二十大要求稳步扩大这一更高层次的开放的最重要基础。 在魏建国看来,今后中国扩大制度型开放料将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不断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落实竞争中性原则等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与世界先进规则、规制等接轨;另一方面,在开展国际经贸合作过程中,推动那些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中国管理、中国标准等“走出去”。 资料图:集装箱码头。张茵 摄 其二,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贸易强国,与十九大报告相比多了“加快”二字。 时下,中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连续5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2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连续跨过5万亿、6万亿美元两大关口,达到历史高点。从前8个月同比增速达到10.1%来看,今年全年中国外贸总额再创历史新高几无悬念。 但与此同时,受疫情、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产业链供应链时有梗阻等因素影响,全球贸易前景堪忧。 分析人士认为,对中国而言,解决贸易“大而不强”问题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正是中共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背景之一。 据最新数据,中国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由贸易协定,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以及《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的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 魏建国称,预计今后中国将与更多有意愿的贸易伙伴商签更高水平的自贸协定,进一步提高货物贸易零关税比例,让自贸协定更好惠及中国外贸。 其三,报告提及“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这在党代会报告中尚属首次。 目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在经历巨大变革。一方面,多极化势头日益明显。据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报告,未来除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外,新兴经济体实力将加速崛起,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地位中更加重要。 另一方面,乌克兰危机之下,国际经济格局有走向分裂的风险。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曾警告说,世界经济有可能分化为多个不同的贸易集团,这对各国增长前景将产生重大影响。 魏建国称,在此情况下,中共二十大此番提出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意味着今后中国将更加注重将自身牢牢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与之深度交融,防止“脱钩断链”;在与发达经济体保持经贸合作的同时,更加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密切贸易投资往来。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认为,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有能力运用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塑造有利于发展的外部环境。今后中国料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互利合作,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

侨界青年:“侨”见中国发展 拥抱未来机遇

中新社记者 吴侃 门睿 “中国的发展为青年人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正如中美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叶紫莹所表达,侨界青年高度关注正在召开的中共二十大,他们对中国的发展成就深有感触,对未来机遇充满期待。   中国发展让青年更自信 叶紫莹在中国的创业项目涉及人工智能等领域,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得益于中国对新兴技术领域的大力扶持。她说:“我在工作中接触到不少优秀的科研人才,感受到中国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越来越浓。” 泰中侨商联合会副主席齐斌今年在中国投资了医疗项目,从项目签约到厂房建成只用了五个月,让他对中国营商环境的优化深有体会。“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面实施外商投资法及配套法规等举措,使企业办事更便利了,运营成本下降,市场活力不断被激发。” “这些年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新西兰中华青年联合会创会会长高晓月说,华人青年更自信地拥抱中华文化,组织书法社、戏曲社等社团,举办各类中华文化活动,这些活动逐渐走出华人社区,使更多外国友人喜欢上中华文化。 期待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共二十大报告为中国未来的发展绘制了蓝图,也鼓舞侨界青年继续搭桥梁、献侨力。”叶紫莹表示,青年是侨界最有生气的力量,大家有想法、有抱负、有活力,在金融、法律、商贸、文化等领域崭露头角,可以为推动中外各领域交流合作提供重要动能。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叶紫莹从中捕捉到“确定性”的信号:“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这也将为青年侨商寻求深入合作与事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中共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侨务工作提出新要求,期待侨务部门推出更多新平台、新举措,助力青年侨商投资创业。”齐斌说,中国侨务引资引智体系正逐步完善,以其家乡山东济南为例,济南“侨梦苑”为侨胞创业提供综合性服务,侨务部门为侨企提供各类帮扶,“让我们对在中国发展更有信心了”。 齐斌表示,这些年来大量外国企业赴华投资兴业,共享中国发展机遇,中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便利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随着中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日趋完善,相信中国将继续成为投资的热土。 要做“粘合剂”和“助推器” “中共二十大报告对青年寄予殷切期望,作为新时代的侨界青年,我们应发挥所长,在创业创新中寻求发展,在中外经贸合作中牵线搭桥。”齐斌说。 他表示:“侨界青年可以发挥熟悉两国语言、文化和法律的优势,担当‘一带一路’的联结者、建设者、贡献者,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发挥‘粘合剂’和‘助推器’的作用。” “祖国强大是侨胞的底气,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也更有自信。”高晓月曾在一场宴会上用河南烩面代替了西餐主食,在场的时任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尝过后赞不绝口,“我想文化自信就是即使是简单的一碗烩面,拿出去都应该不虚不怯”。 在高晓月看来,侨界青年可以用更年轻化和多样化的方式推动中外文化交流。“青年侨团应积极融入住在国社会,加强与不同族裔青年社团的联系,在交往中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在信任中培养对彼此文化的兴趣,让海外青年真正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

抗通胀,GST退税翻倍,下月开领!又一超市冻结商品价格;魁省新增3个地区号码

9月通货膨胀微增 GST退税翻倍下月开领 加拿大统计局10月19日公布的9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为6.9%,比8月份的年通货膨胀率7.0%稍微下降了一点点,仍然与央行的目标降到2%相去甚远。因此即将在10月26日召开的议息会议上,利率再次上升已经板上钉钉,区别只在于是增加75个基点还是100个基点。而9月份通货膨胀下降的这一点点主要原因是汽油价格的下跌,9月份全国的汽油价格比前一个月下降了7.4%。但与此同时,杂货和食品的价格继续飙升,上涨11.4%至41年来新高。好消息是,联邦政府的GST双倍退税计划,即《生活费用减免法案》(有针对性的税收减免The Cost of Living Relief ActTargeted Tax Relief)已经获得批准,可为1100万享受GST退税的家庭提供额外的收入。根据财政部的计算,有孩子的加拿大人今年将额外获得234加元,有两个孩子的夫妇将额外获得467加元,老年人平均将额外获得225加元。GST退税一般在每年的7月、10月、1月和4月发出,最多需要10个工作日就可到账,这意味着11月初就会有第一笔款到账。 如果不想封锁 就去接种疫苗 随着多种奥密克戎变异毒株陆续袭来,加拿大的疫情又开始抬头。联邦公共卫生署(PHAC)首席长官谭咏诗(Theresa Tam)在接受众议院卫生委员会的质询时指出,加拿大民众的免疫力正在下降,使我们受到的保护减少。某些地区的住院人数开始有所增加,显示出秋季疫情又复抬头的早期迹象,她的部门正在准备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若疫情持续恶化,可能不得已要恢复一些封锁限制令。如果加拿大人不想恢复疫情防控措施,就需要继续接种疫苗,特别是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研发的二阶疫苗(bivalent),目前莫德纳和辉瑞公司研发的二阶疫苗都已经获得了加拿大卫生部的批准,并已经在全国范围展开了接种行动,不过到目前为止,全国只有5%符合条件的民众接种二阶疫苗。她呼吁符合条件的加拿大人应听取国家免疫咨询委员会 (NACI) 的建议,也就是最后一次注射或感染新冠病毒后 6 个月应去接种二价疫苗。 CAQ议员宣誓就职 省长警告不要闹别扭 10月19日,是魁省CAQ政党和魁省自由党的当选议员宣誓就职的日子,魁省议会的蓝厅第一次涌进如此多数量的当选CAQ党议员,而喜气洋洋的魁省省长François Legault面对90名当选议员既有充裕的新政府班子选择余地,也因为选择太多而陷入难以取舍的境地。当然这是胜利者的小烦恼,省长更担心的是那些原本希望能被点名成为厅长的议员不要因为没有进入政府班子而感到失望,特别是不要在公共场合公开表达不满。他表示90名议员将组成一个大家庭,而他不喜欢家里人因为一点小事闹别扭,有意见的话可以在家里跟他说,或在党团小组(caucus)里说,但在公众面前有不高兴的地方也要憋着。 又一超市冻结商品价格 继加拿大最大的食品连锁超市集团Loblaw公司宣布冻结其自有品牌No Name产品的价格直到明年1月31日,又一家大型连锁超市也在行动。总部位于蒙特利尔的Metro公司宣布从11月1日开始直到明年的2月5日,为了在节假日期间保持食品价格稳定,不会接受供应商的涨价需求。这一价格冻结策略适用于Metro超市的自有品牌产品和加拿大品牌产品。实际上,根据消费杂志《Protégez-vous》在蒙特利尔、魁北克城以及Sherbrooke三地所做的实际调查显示,Metro超市的商品价格并不便宜,比如购买同样品牌、同样包装的产品,在Super C需要201元,沃尔玛需要242元,而在Metro则需要268元。如果民众在购买杂货和食品时去价格较低的Super C、maxi等超市,购物时多考虑质量相差无几,价格却比较便宜的超市自有品牌并购买特价产品的话,一年可轻松节省2000元。 魁省新增3个地区号码 从10月22日起,魁省将增加三个新的区号,分别是蒙特利尔地区在现有的514 和 438 区号基础上再增加一个263;南岸在450 和 579基础上再增加354;而在魁北克城附近的819 和 873地区号码基础上再增加一个468。这些新区的引入将大大增加可用的电话号码库,以满足民众和工商企业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另外,原来那些特殊的三位电话号码,如211(社会服务)、311(市政服务)、411(查号台)、511(道路交通查询)811(健康热线)、911(紧急服务)等将维持不变,不需要加拨地区号。 巴黎车展 中国厂商出风头 阔别四年之久的巴黎车展10月17日在巴黎开幕,法国总统马克龙特意到场向媒体表明了发展欧洲电动汽车工业的决心。他表示欧洲必须直面中美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并宣布法国将把低收入家庭购买电动车的补贴从6000欧元提高到7000欧元,推出电动车租赁补贴计划,同时打造一条完全基于本土的电动车产业链。但在车展现场却难以见到法国本土制造的电动车,而中国汽车品牌却占据强势,这成了一个“特别敏感”的话题,引得媒体忍不住吐槽说车展上“要么是中国的电动车,要么就不是电动车。”在全球最大的十家电动汽车制造商中,超过一半是中国品牌;其中比亚迪位居榜首,排在第二位的是马斯克的特斯拉,中国目前大约有300家企业正在生产或计划生产电动汽车,而至今已经有15家中国车企的40多种型号电动车进入欧洲市场。 华裔女骑警出勤时被刺身亡 10月18日,年仅31岁的华裔皇家骑警Shaelyn Yang(中文名杨慈心)在卑诗省本拿比(Burnaby)市的一处流浪汉私搭乱建营地协助一名执法人员办公时被住在帐篷里的流浪汉持刀刺死,这名流浪汉则因中枪受伤被送往医院治疗,没有生命危险。据悉,她的父母都来自台湾,她在2019年毕业后成为一名警察,同年加入本拿比的皇家骑警团队,还是当地支队心理健康及无家可归关注组成员。悲剧发生后,全国各地的警察局及皇家骑警部门纷纷帖文悼念杨警官,联邦总理特鲁多及多名不同党派的国会议员、卑诗省议员、各地市长亦对其离世纷纷表示哀悼。  

华裔当选温哥华市长 大城市顽疾难有改变

七天记者 颜宏 在刚刚结束的卑诗省市政选举中,该省第一大城市温哥华市长由没有从政经历的华裔候选人沈观健(Ken Sim)高票当选。他击败其他14位候选人,获得了85,732张选票,近51%的得票率,比对手高出3.6万张选票。他所领导的温哥华优化城市党(ABC)也大获全胜,ABC团队的每一位候选人在市议员、学务委员和公园局委员的竞选中都获胜,且支持率都名列前茅,没有任何其他政党候选人的得票率在同圈竞赛中超过这19名ABC候选人,可谓获得了压倒性胜利。沈观健并非第一次竞争温哥华市长,他在2018年的市选中曾以独立候选人参选,以不到1000票之差败给了前任市长Kennedy Stewart。而这位倡导尊重人权、削减警察权利和经费的“左派市长”却让原本就治安情况恶化的温哥华变得更加不安全:瘾君子、流浪汉到处游荡,公共设施遭到破坏,随机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并从温哥华的市中心扩展到几乎所有地区,让这个美丽、安全的全球最宜居城市之一变得面目全非,民众急切希望这一切得到改变。在今年选战中,沈观健在竞选政纲中突出安全、负担能力、可持续性三大优先事项,主张增聘100名警察和100名心理健康护士、通过简化审批等手段解决住房困境、改善市内交通基础设施、提升市府效率等措施迎合了民众的期望,因而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不再宜居 西海岸的卑诗省最大城市温哥华不仅距离中国最近,还多年来被各种机构、智库、媒体连续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之一。这里有着舒适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天凉爽,冬天温暖,还有与大都市完美结合的大海、森林、湖泊、雪山等自然景观,处处如画。再加上旅游性城市的安全感和民众包容的心态一直是加拿大的骄傲之一,但进入新千年以来,温哥华的房价却开始急速飙升,20年来房价上涨了近4倍,民众的住房可负担能力则急剧下降,地产泡沫越吹越大,市场崩盘的风险也在日渐加大。 与房价飙升同步的是温哥华日益恶化的治安,瘾君子横行,随机暴力攻击事件频繁发生。温哥华警察局曾表示,全市每天有四人成为街头随意、无端暴力袭击的受害者;而在过去的一年中,全市共发生了1555起无端袭击他人事件报警,受害者人数高达1705人。除此之外,警方的统计还显示,2021年各种各样的偷窃案件近1.7万起,袭击伤人案4600起,入室偷盗3500起,还有其他数以百计的各种各样抢劫、性侵、行为不检等等。尽管今年还没过完,但另一个研究也表明,与2017-2019年度的平均犯罪率相比,温哥华2022年发生的抢劫案数量上升了22%,针对警察的暴力事件上升来21%,暴力袭击案数量整体上升36%。 特别是被当地人称之为“鬼街”,距离唐人街不远靠近East Hasting street的那片区域,街边到处是流浪者和吸毒者,有的眼神涣散,行为诡异;有的自言自语,怼天怼地;还有人翻垃圾,打群架,这些人中有的是一直就住在街上,也有的人只是常去那里的一处政府救济中心领取食物甚至是安全毒品来续命。而随地的大小便、吸毒用过的针头和瘫在地上、衣不蔽体的瘾君子经常恶心到过往的行人,也吓得附近的商家早早关门,居民天一黑就不敢独自出门。 其实加拿大对毒品的态度一度和美国一样严厉,不仅把与毒品相关的行为定为刑事犯罪,还开展过多次大规模的禁毒行动,但由于多种方面的原因,禁毒运动屡战屡败,最后从地方政府到联邦政府彻底缴械投降。而一人一票的民选社会只会将各种自己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合法化:赌博问题解决不了,合法化;卖淫问题解决不了,合法化;毒品问题解决不了,合法化,而温哥华更是一直走在推动毒品合法化道路上的最前列。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温哥华就爆发了露天毒品注射,以及随之而来的艾滋病和其他血源性感染疾病的大爆发,为了解决这次危机,一个由政府决策者、以瘾君子以及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其他公民社会小组等组成的政治联盟在连续推动了10年后,终于让温哥华的毒品政策由原来的防范、打压变成了预防、治疗、压制和减低伤害的综合治理,既著名的《行动纲领:温哥华毒品问题的四大支柱》,也就是俗称的治疗帮助瘾君子的“四柱方案”。换句直白的话讲就是毒品问题管不了,那就承认它,并采取措施尽可能降低它带来的损失。于是这个方针指引下,于2003年在该市中心的下东城附近开设了北美第一个法律监督下的毒品安全屋(Insite)。这项由加拿大卫生部授权并赞助,温哥华卫生机构运作的项目其目的是扩展对瘾君子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公众秩序、降低针头共用而传播疾病的发病率、降低毒品对使用者的健康、社交和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随后这种毒品安全屋在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大城市相继建成。这还不算,2015年上台的特鲁多自由党政府走的更远:在2018年10月宣布休闲类大麻合法化,只要是持联邦政府颁发许可证的厂家生产的,就可以合法出售和购买。一年后又宣布含大麻的食品以及其他一些大麻产品也可以合法销售和购买。 “大麻合法化”让瘾君子欢呼雀跃的同时,也让他们有了更高的奋斗目标,那就是让包括阿片类药物,如海洛因、芬太尼等的合成毒品也合法化。相辅相成的,加拿大国内正经历滥用阿片类药物的大潮,且呈愈演愈烈、年年增长的态势。2016到2019年四年间,全国有1.5万多人死于阿片类毒品,还有1.7万多人因阿片类毒品过量入院治疗,而2021年的死亡人数更是达到7560人。 2016年死于阿片类毒品的人数逐年增加 面对无法控制且日益严重的阿片危机,政府毫无办法,只好提出“以毒攻毒”的理论。于是,2018年7月,多伦多市公共卫生局提交报告,建议该市议会通过决议敦促加拿大联邦政府把所有毒品的个人使用合法化。理由是私人拥有及使用毒品是健康而非刑事问题,个人用毒品合法化将有效拯救生命。而从2016年起就因为毒品问题而进入卫生紧急状态的卑诗省不仅没能解决滥用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该省首席卫生官Bonnie Henry在2019年4月,发表了一份长达49页、有关本省滥用药物引发公共卫生危机的报告,同样认为现在是时候结束对使用管制药物污名化,帮助更多瘾君子进入医疗系统以拯救他们的生命。而温哥华市政议会在2021年年初通过一项动议,推动慈善组织向18岁以上的瘾君子销售更安全的毒品,包括海洛因、可卡因等硬毒品。而温哥华市长Kennedy Stewart干脆在20201年6月向向联邦政府提出毒品合法化的请求;卑诗省也在同年11月正式向联邦提出豁免持有少量硬毒品的人有罪,以便让这些瘾君子在遇到危险时不用担心有罪而不愿意去求助,并在今年5月31日获得了联邦政府豁免三年的批准。也就是说从2023年1月31日开始,至2026年1月31日,卑诗省所有18岁以上的成年人拥有的阿片类药物、可卡因、芬太尼、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和MDMA等毒品的累积量不超过2.5克的话,将不会被逮捕或受到指控,或被要求戒毒,这些毒品也不会被没收。卑诗省也由此成为第一个获得联邦政府豁免,允许民众拥有少量硬性毒品而不会被定罪的省份,向持有硬性毒品无罪化更近了一步,也带了一个非常坏的头。 城市顽疾 面对越来越多的瘾君子、流浪汉以及越来越不安全的家园,温哥华市民忍无可忍,选择了与前任市长在安全问题上看法不同的沈观健以及他领导ABC政党。在当今世界政治严峻的大氛围下,沈观健的华裔身份背景虽然给他带来不少困扰,但投他票的选民认为至少他认识到温哥华的安全问题,把它列为优先解决事项之一,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比如增聘100名警察和100名心理健康护士。这与动不动就限制警察权力,让警察在执法时束手束脚并积极投身“给警察撤资”(defund police)运动的前市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但他真的能做出民众期望的改变吗?在笔者看来,这几乎不可能。在所谓自由、人权等政治正确正在成为全民,特别是自由派占主流的大城市的意识形态主流,弱势群体、边缘人群、非主流文化倡导者、甚至阴谋论者的权力都被无限放大,而维护秩序、防止混乱的警察却被认为是人权的破化者,应该受到限制和打压。比如明知道流浪汉们私搭乱建的帐篷区存在严重的消防和安全隐患,经常出现床垫或垃圾桶引发的火灾,以及流浪汉随意袭击路人的现象,但为了迎合民众的“圣母心”,无论是市政府还是警方都不敢、也不愿去暴力拆除这些违规搭建的流浪汉们的“临时家园。”实际上所有的城市都设有专门的流浪汉收容所,给他们提供饮食和住宿,但一些流浪汉不愿意遵守收容机构的诸如不得吸毒、按时吃饭睡觉、洗澡等规定,而主动选择流浪在街头。 可以说温哥华一些街区的城市治安状况就是其他城市未来的缩影,蒙特利尔也不例外,正在走向温哥华的危险方向。其实早在2021年1月,继温哥华、多伦多之后,蒙特利尔市议会也曾以47票赞成、13票反对通过了Snowdon区独立议员Marvin Rotrand提出的议案:个人用途毒品的非罪化,也就是要求联邦政府把所有毒品的个人使用合法化。支持这个提案的多是现任市长Valérie Plante领导的Projet Montréal议员,他们认为这是解决近几年来越演愈烈的阿片或其他毒品吸食过量危机的方法;反对的主要来自Ensemble Montréal的部分议员,他们认为毒品合法化会让毒品的获得变得更容易,会导致更多的人吸毒,产生更多的毒品受害者。而在这动议通过前,蒙特利尔警察局(SPVM)、魁省原公共卫生长官Horacio Arruda、蒙特利尔公共卫生负责人Mylène Drouin都已经表示赞同个人用途毒品合法化。 现在瘾君子和流浪汉泛滥已经成了北美各大城市难以根治的顽疾,从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西雅图到加拿大的温哥华、多伦多、蒙特利尔到处都出现类似第三世界的混乱街景:毒品、垃圾、流浪汉、街头打架……而这是政府管理系统性的失败,是住房、医疗、就业和司法系统等多部门失败政策的综合产物,不是哪一个新上任的市长或省长能解决的。就在本文刚刚写完,一位年仅31岁的华裔皇家骑警Shaelyn Yang(中文名杨慈心)在卑诗省Burnaby市的一处流浪汉私搭乱建营地,在协助一名执法人员办公时被住在帐篷里的流浪汉持刀刺死,这名流浪汉则因中枪受伤被送往医院治疗,没有生命危险。悲剧发生后,Burnaby的市政官员、皇家骑警,就连总理特鲁多都发声哀悼,但有什么用,这绝不会是最后一场类似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