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省法院判海关查手机违宪 边境服务局反应积极

七天记者 颜宏 8月9日,安省上诉法院在审理两起持有和进口儿童色情物品案时裁定,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Canada Border Services Agency)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搜查旅客个人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属于违宪,要求安省议会6个月内修改相关法律。目前除非安省政府对这个裁决不服,再上诉至加拿大联邦最高法院,否则就必须在六个月内按照裁决修订法律。而CBSA则对这一判决回应称,正在仔细研究判决书,无法提供更多的评论,但强调其执法过程一直都尊重隐私。不过,CBSA也承认,随着近年来不断有与之相关的司法挑战,已经在实际工作中调整了程序,最大限度地保护民众的隐私权。 意外之喜 根据目前的相关法律规定,CBSA边境局有权检查所有过关人员携带的物品,包括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和各种上网本,移动硬盘,相机,智能手表以及其他可以存储数据的设备。但在实际操作中,海关官员并不会去检查每个入境人员的物品或电子设备,一般是抽查或者存在以下怀疑时,才会要求检查: – 随行物品是否准许进入 – 入境人员的身份 – 违反加拿大法律或条例 虽然被抽查几率并不大,但却非常有效。根据CBSA公布的数字,在2017年至2021年12月四年期间,共有2.5亿旅客入境加拿大,33,373名旅客的电子设备接受了CBSA的检查,其中12,457名旅客被查出问题。也就是说,抽查比例只有0.0133%。但在这些检查中,37.3%的搜查发现了与海关或移民有关的违规行为。包括洗钱证据、发现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的违禁物品(例如涉及儿童色情或淫秽物品)以及低估或未申报的物品。 这次安省上诉法院审理的两起案例中,一起是名叫Jeremy Pike的男子,在印度尼西亚当老师,他完成授课任务返回加拿大时,带回来14个电子设备,海关人员在其中一台设备里发现了1,600多张色情图片。实际上,Jeremy Pike在加拿大已经因性侵犯未成年人而被定罪,并由此失去教师执照。 他因持有色情照片被海关逮捕后的审理过程中,一审法官以海关关员搜查他的电子设备侵犯了他的隐私权利为由,排除了检方对他提出的定罪证据,判处他无罪释放,检方因此上诉至安省上诉法院。这次判决中,上诉法院驳回了初审法官的无罪判决,发回重申。上诉法院认为,初审法官不应该排出对嫌犯不利的证据,即使他认为海关官员侵犯了他的隐私权。也就是说,违宪搜查并不能自动撤销对嫌犯的指控。况且,检方指控嫌犯的证据确凿,当局有责任起诉任何涉嫌在海外对儿童进行性剥削的加拿大人,这是具有强烈社会利益的事件。 在第二起案件中,退休商人David Scott从美国返回加拿大时携带了13 台数字设备,海关官员在一台相机中发现了近3000张描绘性侵未成年人的图片和视频。同一主审法官这次接受了检方提出的证据,判处 David Scott在家服刑23 个月。但David Scott不服提出上诉,这次上诉法院维持对他有罪的判定,但认为初审法官量刑过轻,应判处他三年监禁。但鉴于他已经在服刑中,因此不会改判。上诉法院主审法官Michael Tulloch还认为在本案中,海关人员搜查David Scott的相机,有其合理性,没有违宪。 Michael Tulloch法官在这份长达114页的判决书中除了对上述两起和海关搜查相关的案件做出裁决外,还特地指出,边境不是宪法豁免区,因此不能对个人的电子设备等进行高度侵入性的搜查。这些设备存储的内容从法律上讲,具备最强烈的隐私利益,它们是了解个人生活方式、信念、兴趣、愿望、人际关系、财务状况、健康等的资料,属于个人隐私。现行法律侵犯了有关不受不合理搜查的权利,有必要设定更高的门槛来证明搜查旅客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合理性。而现在的门槛太低了,很容易成为某些海关关员猎奇、找茬、泄愤乃至种族歧视的手段。 判决书还引用统计数据指出,CBSA在2017年到2020年间执行的3.1万个个人设备搜查中,大约62%属于没有证据的非法行为,也就是说搜查没有找到任何“非法活动”的证据,这“明显侵犯了许多无辜旅行者的隐私,法律上是违宪的”。 还是要小心 其实安省上诉法院的这个判决并不新鲜。早在2019年11月13日,美国波士顿一家联邦法院就裁定,在没有合理怀疑的情况下,美国海关官员不能在机场和美国其他入境口岸搜查旅客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数字设备,当时被认为是民众隐私权的重大胜利。 该案由美国电子前线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和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代表11名旅客向波士顿联邦法院提出诉讼,希望法院规定政府必须持搜查令才能搜查旅客的电子设备。这11名原告中有10名美国公民,以及一名在海地出生的永久居民。他们声称,海关人员在美国机场和加美边境检查站任意地要求查看他们的手机,包括多伦多的皮尔逊机场(Pearson Airport)的美国海关清关区、安省-纽约检查站以及连接佛蒙特州(Vermont)和纽约州的魁北克检查站。其中一名原告人职业是律师,其手机内有其跟客户交流的机密内容。另一名原告是记者,他则忧虑海关官员能看到他跟消息来源的秘密讨论内容。地区法官Denise Casper在审理后认为海关官员毫无原因地搜查旅客的电脑与手机,违反了美国宪法的第四修正案。尽管海关人员保护边境安全是其工作责任和最高利益,但也必须在旅客的隐私权方面找到平衡,否则旅客的大量个人信息可能会被毫无理由地搜索和查看。 和加拿大一样,美国的海关执法人员有权对所有出入境人员进行检查,查验其国籍、入境目的和携带物品等,无须事先申请搜查令。也有权检查入境者所电子设备,包括手机、电脑、相机以及其他电子设备。如官员认定其中包含违法(比如含有儿童色情图片),或显示与入境目的不符(比如持旅游签证来美,但手机社交软件聊天记录中透露出来美打工、移民等倾向)的信息,将可能导致拒绝入境、遣返甚至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虽然这份判决是对保障隐私权的重大胜利,但”联邦地方法庭的裁决,对其他地区均不具约束力,”也就是这份判决在波士顿以外的地区无效,如案中提到的多伦多机场或魁北克的美加口岸,所以出入境的旅客还是要注意。 可能被查到的电子设备(网络图片) 通常来说,如果被海关官员抽查,要求提供电子设备的密码时,旅客有义务告知密码并配合检查,否则根据《海关法》(Customs Act)第101条和《移民法》(IRPA)第140(1)条,海关官员有权羁押旅客或是没收电子设备。2015年3月魁省居民Alain Philippon从多米尼加共和国度假归来飞往哈利法克斯,在机场入境检查时,被发现随身携带有5000元现金、两部手机,行李内还有可卡因的痕迹,引起海关官员的注意。海关官员要求检查他的手机,但他把黑莓手机交出后却拒绝给出开机密码。最后他被逮捕,受到阻碍海关官员执法的指控。颇不服气的Alain Philippon原本找了律师准备起诉海关,但最终经过权衡后还是放弃了,最终认罪并缴纳500元罚款,但他的手机还是被海关没收。 拿到旅客的电子设备后,海关官员会设置成飞行模式,关闭设备发送或接受信息的功能。他们应该只检查设备里存储的数据文件,不应该进入或查看旅客的社交媒体、银行账号、没有在设备中存储的电子邮件,以及标注为律师-客户特权信息的文件。但近年来,不断传出海关官员也会检查微信的例子。比如一名在温哥华入境的中国留学生,微信上有雇主发出的上班时间和地点通知,因此被边境关员认定他不是来上学的,而是来打黑工,所以被拒绝入境。 还有一起经媒体广泛报道,让人草木皆兵的冤案。留学生小A在入境时被海关人员检查手机,结果在一个微信群聊里发现了疑似未成年人的淫秽视频,不仅没收了他的手机,还报了警。尽管小A同学解释根本不知道群里有人发过这样的视频,相关的调查也证明小A从来没有在这个群里发过言,也没看过群友发的淫秽视频,警方认定案件不成立而离开后,海关官员却依然坚持撤销他的签证,直接将他遣返回国。 还有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入境时,被海关官员从手机社交软件里发现了他在世界各地游玩的证据,并因此怀疑他已经不在学校上课,要求他进一步提供上课记录和成绩单来证明。 一般来说,如果海关官员没有在旅客的电子设备中发现违禁或证明违反任何法律的信息,就会将设备退还;但如果发现了违法信息,海关官员就会扣押该设备,并向旅客解释后续的流程以及对扣押提出异议的权利。这个时候一定要第一时间联系律师或相关机构寻求帮助,以获得对自己最大利益的保护。不要拖到已经有了决定,或者无法挽回时再去补救。 更重要的是在入境前未雨绸缪,尽可能消除合理怀疑的因素。比如说去掉行李中或者电子设备中涉嫌违法的物品和信息,特别是一些容易引起文化上不同解读的信息、梗图、照片和视频等。。  

巴黎归来话奥运——访加拿大奥运代表团华裔乒乓球运动员李元璋

李元璋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运动员入场环节(受访者供图) 刚刚在法国巴黎结束的第三十三届夏季奥运会上,加拿大派出了由316名认证运动员和22名认证候补运动员组成的队伍,获得了9枚金牌、7枚银牌和11枚铜牌的好成绩,以27枚奖牌的总成绩位于金牌榜第12位,这是加拿大队在非抵制夏季奥运会中的最好成绩,超过了三年前东京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创下的纪录。在这300多位队员中有一名来自蒙特利尔的华裔乒乓球选手,今年只有21岁的李元璋(Edward LY),他不仅是这次奥运会上魁省唯一一名乒乓球选手,还是魁省历史上继Pierre-Luc Hinse和Marie-Christine Roussy之后第三位有幸参加奥运会的乒乓球运动员。经历了巴黎奥运会半个多月紧张的比赛后,刚刚回到蒙特利尔的李元璋在位于Lasalle的力达乒乓球体育俱乐部(Ly Table Tennis Academy)里接受了七天传媒记者的采访。 李元璋在8月5日进行的团体单打比赛中(受访者供图) 崛起之路 李元璋于2003年1月在蒙特利尔出生,父亲是来自越南的华裔,母亲则是来自广东汕头的移民,父母都是体育爱好者,从小就鼓励孩子们探索各种运动。李元璋的父亲也很喜欢打乒乓球,在地下室里放置了一张乒乓球台,有空就打。8岁那年,回到广东汕头过暑假的李元璋去到住家附近的一间乒乓球馆,练习一个小时后,意犹未尽的他问教练可不可以晚上再回来继续打。教练看着充满稚气的他表示晚上气温很高,又有很多蚊子,你还要来吗?小元璋认真地点了点头。到了晚上,李元璋果然如约前来,顶着30多度的高温,胳膊、腿上被蚊子咬的到处是包,却依然兴致勃勃地继续练习。 回到加拿大后,李元璋开始正规乒乓球训练,在蒙特利尔不同的社区球馆和俱乐部打球,在经验丰富的教练的指导下磨练自己的技能,也对这项运动产生了更深刻的喜爱。2012年,只有9岁的李元璋在三河公开赛(Trois-Rivières Open)上首次体验到竞技体育的魅力,展示出自己的天赋和才华。随后,他陆续参加了蒙特利尔运动会(Jeux de Montréal)、魁北克运动会(Jeux du Québec),加拿大运动会(Jeux du Canada),直至走到英联邦运动会(Jeux du Commonwealth)、泛美运动会(Jeux Panamericain)等世界级比赛场上。 年纪轻轻的李元璋在比赛时常常以进攻战术为特征,特别是他在快速反应中表现出色,配合强有力的正手扣球和反手轻弹。另外,他能很快领悟对手的千变万化,预判对手,从而击败对方。 2015年,年仅12岁的李元璋面对媒体的采访时坦率地表达了他的少年梦想:长大了代表加拿大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在巴黎奥运周期前一年就开始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技战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去年9月份在古巴举行的泛美锦标赛上,在教练员Maxime Surprenant的带领下,李元璋与队友一起奋力拼搏,战胜众多强队赢得团体银牌, 从而为加拿大抢到全部泛美国家仅有的两张奥运入场券中难能可贵的一张,也锁定了自己参加巴黎奥运会的资格。 之后,在今年一月进行的泛美洲杯比赛中,以替补资格参赛的李元璋一路过关斩将,超出所有人预料地以仅失一局的战绩为加拿大赢下冠军杯。李元璋站在最高领奖台上,听国歌奏起看国旗飘扬,还把自己的世界排名大幅提高到第36位,从而锁定自己参加奥运会男子单打的资格。 站在泛美洲杯冠军领奖台上的李元璋(受访者供图) 泛美洲杯上获得的金牌为他打开了参加乒乓球最高水平比赛的所有大门,比如澳门世界杯,以及一系列的世界乒协大满贯赛事(WTT Grand Smash),还提高了他的奖金层级,让他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后续的训练和比赛中。更为重要的是,在澳门进行的世界杯乒乓球赛期间,李元璋在第一轮战胜澳大利亚选手Aditya Sareen之后,和乒坛传奇人物、乒乓球史上首位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巡回赛总决赛、中国全运会及全锦赛单打冠军于一身的“超级大满贯”得主马龙对阵。 在中国的土地上,面对现场狂热的中国球迷,第一次面对如此高手,李元璋坦承非常紧张,毕竟他是看着马龙打球长大的,马龙在自己的心目中是如神一般的存在。刚开始,即将见到心中偶像的李元璋非常兴奋,状态也好,直到走到乒乓球台边与马龙握手。当马龙的眼神看向自己时,那种压迫感让他感到震惊,一下子就让他紧张起来,后面的2分钟热身感觉也不好。但当比赛开始后,李元璋很快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专心打球,甚至一度以3比0领先,当然实力雄厚的马龙很快转败为胜。 即使李元璋面对马龙失利,他的教练Maxime Surprenant 却认为他的表现可圈可点,和顶级高手打得有来有回。这次历练对李元璋控制紧张情绪以适应重大场合和压力无疑有很大的裨益。 李元璋在巴黎奥运会上和马龙合影(受访者供图) 巴黎之旅 说到这次难忘的巴黎奥运之旅,李元璋并没有显得很激动,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符的平静和成熟。在他看来,这只是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点一点积累技巧和经验的结果,一步步水到渠成地走过来而已。 根据奥运组委会的安排,乒乓球比赛从7月27日开打。将进行男子单打和团体比赛的李元璋和加拿大乒乓球队的其他成员在7月25日就抵达了巴黎。而在7月28日进行的64强比赛中,尽管已经参加了多次世界级的比赛,但奥运会赛场上完全不同的氛围还是让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李元璋感到紧张。初次登上奥运会殿堂的李元璋第一个对手就碰到了奥运排名第49,第六次参加奥运会的希腊名将Gionis Panagiotis,在成千上万名观众的欢呼声、鼓噪声面前打球的李元璋感到紧张,发挥得不太好,最终以0比4止步32强。 单打比赛结束后,没有休息,更没有游玩的李元璋几乎立刻投入到团体比赛的准备中去,每天一大早就起来进行训练,练体能,观看现场比赛,回看对手的比赛录像,和教练以及队友切磋战术、技巧……在8月5日进行的团体比赛中,李元璋和安省的王臻(Eugene Wang)和Jeremy Hazin组队比赛,可惜的是第一轮就遇到世界级强队德国队。李元璋在男子单打中遇到世界排名第六、德国最好的乒乓球手之一的“迪马”(Dimitrij Ovtcharov)。这位出生于1988年的乒坛老将独创的“潜水艇式发球”曾登上2008年《时代》杂志的50大最佳发明排行榜(Top 50 best inventions of the year)。据说他最厉害的地方不在于发球的力量或速度,而是他半蹲到和球桌差不多的高度,只露出半张脸,再加上他惯用的反手发球,常常让对手措手不及、目瞪口呆,曾击败过这次奥运单打金牌得主樊振东。经历了单打比赛的洗礼,恢复稳定状态的李元璋敢打、敢拚,在第一局以11比4落后的情况下,在第二局以11比9扳回一局,虽然最终落败,但虽败犹荣。 未来可期 打到目前水准的李元璋平均每天要训练5个小时左右,兼顾在Cégep André-Laurendeau学业的同时还要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打比赛,需要非常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律。如此年轻的李元璋是如何做到的呢?他的答案居然还是自然形成,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只要有明确的目标,然后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全情投入即可。父母也一直给他很多引导和很好的建议。 李元璋的父亲李乐飞(David … Read more

中国电视-《美丽中国 三江源》:独特地域的自然奥秘与人文风情

2024-08-01 173705

从长江源头的鱼类迁徙、高山兀鹫的绝壁巢穴,到草场生态的平衡机制、阿尼玛卿雪山的冰川变化,每一集都深入探索了这一独特地域的自然奥秘与人文风情。《中国电视》邀您关注八集纪录片《美丽中国 三江源》。 在青海玉树,研究团队深入长江源头之一的当曲,进行鱼类越冬、迁徙规律监测以及人工鸟巢设置。他们小心翼翼地关注着江源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在果洛地区,《地理·中国》考察组考察了黑颈鹤栖息地、高山兀鹫的绝壁巢穴以及水生物的繁殖地生境,探寻三江源地区的“林”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特征之间的关系。三江源地广人稀,“草场生态平衡机制”是如何在多年的科学实践和监测中,达到一种动态平衡?阿尼玛卿雪山作为三江源地区的水源补给之一,冰川变化影响着周边环境,藏野驴集体迁徙的壮观场景又是怎样的?位于三江源保护区的玛柯河流域地形复杂,不仅是生物聚集和迁徙的通道,也是人文和民俗风情汇集之地,其中的藏式碉楼和周边环境是纪录片团队的重点考察对象。面对三江源头极寒少氧与物资稀缺的自然条件制约,牧民们以药入馔,烧牛粪取暖,河岸居民用牛皮造船摆渡行人,当地人在宽广的江面上以细沙绘图虔诚之心感恩自然。不同的高原生境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同一片天空下的生灵,又是如何相互依存,共同生活在这片高原之上?纪录片《美丽中国 三江源》都会给您答案。 《中国电视》邀您收看《美丽中国 三江源》更多精彩内容: https://yspapp.cn/2hM8 https://yspapp.cn/2qWl

中国电视-《美丽中国 三江源》:综述

2024-08-01 173450

位于地球“第三极”的三江源,孕育了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世界著名的河流,也分布着众多地貌、气候、文化类型截然不同的地理单元。《中国电视》邀您关注八集纪录片《美丽中国 三江源》。 三江源每年向长江、黄河、澜沧江下游输送数百亿立方米的清洁水,养育了上亿人口,因此也被誉为“中华水塔”。在这里,每一地理单元里的生物状态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彼此之间相互制约,环环相扣,这也构成了《美丽中国 三江源》的主题。 纪录片聚焦了中国青海三江源地区生态与人文,以全景视角绘制了一幅生物多样性的四季华章,并通过纪实的手法,记录了江河源头的探索过程,重点拍摄了位于中国青海玉树杂多县境内的昂塞大峡谷,展示了这里雪豹等野生动物丰富的生存现状,同时也讲述了青海不为人知的生活方式、历史悠久的民族传承、丰富的自然馈赠、探讨现代人如何保护高原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故事。 《中国电视》邀您收看《美丽中国 三江源》更多精彩内容: https://yspapp.cn/2qWj https://yspapp.cn/2qWk

联邦政府出手 大力整治外劳滥用行为

Federal government announces crackdown on 'bad actors' abusing the temporary foreign worker program

七天记者 颜宏 8月6日,联邦就业、劳动力发展和官方语言部长Randy Boissonnault召集加拿大最大商业协会的代表,向他们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临时外籍劳工项目TFWP(Temporary Foreign Worker Program,以下简称外劳项目) 不能被滥用,不能用来避免在加拿大雇用有才华的工人,联邦政府将采取进一步措施和行动消除系统内的滥用和欺诈行为。 啥是TFWP 临时外籍劳工项目是由加拿大就业和社会发展部(ESDC)及联邦移民难民及公民部(IRCC)共同管理的移民项目,旨在响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允许加拿大在有用工需求的地方雇佣临时的外来劳工,也允许外籍劳工在加拿大的公司求职。该项目虽然允许加拿大的雇主从外国雇用工人,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同时必须保证加拿大本地劳工优先选择这些职位。新冠病毒疫情后,加拿大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严重的人手短缺情况,特别是在需要大量人手的健康保健、社会服务、餐饮、教育等领域,因此联邦政府和多个省政府都对临时外劳项目做出了一些变更以帮助雇主满足紧急就业的需求。但随着疫情的过去,劳动力市场恢复到更加平衡的状态,临时外劳计划也在进行调整,以确保只有那些具有明确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雇主才能使用该计划。这不仅是保护加拿大的经济和加拿大工人,更是保护临时外劳本身。 若想使用TFWP,雇主首先要获得加拿大劳工部作出的评估报告LMIA(Labour Market Impact Assessment,简称LMIA),以评判用人企业是否具有雇佣外籍劳工的需求和能力。加拿大雇主必须获得 LMIA,证明没有合适的加拿大候选人可以胜任该工作,才能去雇用外籍劳工。 LMIA的申请以雇主所在省份的每小时工资中位数来分为低工资和高工资两大类别。高工资类别指雇主提供的工资达到或者超过省或地区每小时工资中位数。这类申请条件下,雇主需提供一份过渡计划,用于雇主获得就业及发展部签发的批文后,承担招募责任,同时继续保留现有的加拿大公民及加拿大永久居民雇员或向其提供相关的培训,协助外劳申请成为永久居民。如果雇主获得此批文,需要马上实行过渡计划,并且必须在临时外劳就业期间持续实施。高工资类别每一次可获得2年的工作签证。 低工资类别就是雇主提供的工资低于省或地区每小时工资中位数的低薪工作人员。这些低薪职位允许获得最多一年的工作签证,并且每一年都必须由雇主重新申请 LMIA,才能获得新一年的工作签证。雇主还必须为外籍劳工提供工作通勤往返路费、安全且月租金不超过雇员30%税前工资且不需要修缮的住所、替雇员缴纳第三方医疗保险直至雇员满足所在省份免费公共医疗条件以及与外籍劳工签署合理合法的雇佣合同。 滥用严重 这次联邦政府采取措施要打击的就是低工资类别的外籍劳工项目,适用于全国各个地区的低于工资中位数的职位。全国各地的工资中位数各不相同,从爱德华王子岛和新斯科舍省的每小时24元到西北地区的每小时39.24元不等。 过去多年来,临时外劳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新冠病毒疫情以来,为解决全国范围内的人手短缺问题,联邦政府允许企业雇用外籍劳工的比例从原来的10%升至20%,对于食品服务等受疫情打击较大的行业,这一比例更升至30%,导致食品服务、社会服务、医疗保健乃至建筑行业等非农业部门的使用率大幅提高。随着使用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指控该计划被一些雇主滥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甚至惊动了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联合国现代形式奴隶制问题特别报告员小保方智也(Tomoya Obokata)曾在2023年8月23日至9月 6日之间考察了渥太华、蒙克顿、多伦多、蒙特利尔和温哥华后认为,加拿大的外籍临时劳工项目中的农场低工资工作是滋生“现代形式奴隶制的温床”,并对外国临时劳工讲述的被剥削和被虐待故事深感不安。他认为外国临时劳工项目造成了劳资双方的不平等关系,因为外国劳工申请的工作许可不能在有效期内更换雇主,一旦停止工作,就面临遣返,使得外劳们受到不良雇主的剥削和欺凌成为可能,出现超时工作却拿不到加班费,没有医疗保险,生活环境差等问题,而外国劳工敢怒不敢言。他建议加拿大政府应规范临时外劳的身份,并结束封闭的工作许可制度,防止虐待情况的发生。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估计,加拿大农业劳动力中有15%是外国临时劳工。他们春天时从墨西哥、危地马拉、厄瓜多尔等美洲南部国家来到加拿大,秋收后再返回家乡。许多人为同一家农场工作多年,养活妻儿的同时也和雇主建立起友谊。另一方面,外劳遇到黑心雇主,受到欺凌压榨的事也屡屡发生。 尽管联邦和省级政府都在采取措施防范这种情况的发生,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黑心雇主们总会想出各种办法绕过监管。这次联邦政府提出5大措施围绕紧缩外籍劳工的使用,加强与雇主的联系,并加重对违规雇主的惩罚等方面展开。 具体来说包括: 严格执行临时外籍劳工20%上限政策,也包括有意申请永久居留的临时外劳的“双重意图子类别”政策,并对雇主提出更严格的指导; 严格评估LMIA,特别是对高风险领域进行更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目前证明加拿大的雇主们在28天内找不到合格的加拿大人来填补职位的LMIA评估报告标准处理费用为1000元,由雇主支付,但在黑市上会卖到数万元一份,因此新措施将加强并扩大对雇主提交LMIA申请的真实性检查; 政府考虑大幅度提高LMIA的处理费用,以提高雇主的违法成本,弥补政府诚信甄别产生的费用; 增加有关雇主资格的监管条件变更,例如,考虑企业运营的最低年限或雇主的裁员历史等因素; 考虑实施“拒绝处理”政策,如果滥用或欺诈的风险过高,政府将阻止某些地区或行业的雇主使用临时外劳项目。 为了保证这些措施执行到位,联邦政府将对违规雇主作出严厉处罚。如果被发现有不符合临时外劳项目规定的地方,雇主将面临从警告信到每次违规500至1000加元的行政罚款,每年最高罚款额可达100万元;情节严重的,还可能面临1至10年或永久禁止雇用外籍劳工的禁令。另外,移民难民和公民事务部(IRCC)管理的一个公开网站上也会不断更新不合规的雇主名单,供民众查询。网站地址: https://www.canada.ca/en/immigration-refugees-citizenship/services/work-canada/employers-non-compliant.html 就业和社会发展部还提供了一个每天24小时、每周7天的保密举报热线,周一至周五东部时间早上6:30至晚上8:00期间提供超过200种语言的服务,帮助外劳及其他人匿名举报虐待或滥用情况。举报热线还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工人了解他们的权利,并提供在线报告工具,允许临时外劳或其他相关方报告涉嫌虐待或滥用的行为。民众还可以通过加拿大服务部(Service Canada)的举报热线以及IRCC和GAC网站上的专门页面举报可疑活动。 除了增加本国境内的监管,联邦政府还与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合作,参与全球政策网络。为了帮助外籍人士提高权利意识,移民部最近推出了多个反欺诈宣传,例如专为印度裔制作的“了解规则再申请前往加拿大”“不要成为欺诈的受害者”等宣传内容。 尽管就业和社会发展部多年来一直强调TFWP项目是“雇主在无法找到合格加拿大人时填补职位空缺的最后手段”,但外籍劳工的使用在过去五年来猛增。根据该部门的数据,2023年,加拿大雇主获准雇用了239,646 名临时外籍劳工,是 2018 年时的两倍多。随之而来的各种滥用也在迫使各级政府不得不一次次推出各种限制措施。除了上述新措施外,已经在执行的还包括对雇主可以雇用的外籍劳工数量设定上限,将低薪工人限制在公司员工总数的10%以下;禁止雇主在失业率超过 6% 的地区雇用外籍劳工;增加临时检查的次数和频率等。希望在不断收紧的监管政策下,加拿大能在解决劳动力人手短缺和滥用之间找到平衡,既促进经济发展,也不损害外籍劳工的利益。  

古树绘梦,情比金坚!2024总台七夕特别节目如约而至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又是一载七夕至,《如七而遇 漫歌今夕——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七夕特别节目》如约而至。今年七夕特别节目将主会场设置在湖北省十堰郧西,皎皎星空、广袤草场,在田园牧歌的意境中,将“遇见·中国式浪漫”的主题娓娓道来。 以古树之智 应生活之答 以古树为媒,以星辰为证,节目联合全国绿化委员会在七个城市甄选七棵古树,并结合AI技术“唤醒”古树、打开树洞,聆听爱情的故事,讲述生活的答案。 七夕烟火跨越千年 浪漫传递文化内涵 今年的七夕特别节目分别从“最爱的你”“最好的我”“我们的时代”三个角度出发,将主题具象化呈现。中国民间爱情传说《白蛇传》经由音乐短剧《人生一相逢》与粤剧选段《西湖相遇》重新演绎,带来一波白娘子与许仙的跨时空“爱情回忆杀”。歌曲《又是七月七》将花瓜谷板、并蒂化生、女儿乞巧等七夕传统习俗与舞台表演相结合,烘托热闹且富有烟火气的节日氛围。音乐故事短片《跨越千年的爱恋》以一场古典雅韵的婚服秀,诠释了中国式爱情的浪漫和文化内涵。戏曲融合秀《唯情不变》配合昆剧的绝美戏腔,以婉转旋律再现跨越千年的动人情感。 青春演绎 热烈表达 与此同时,节目还聚焦普通人的情绪表达,将青春诗意贯穿全场。《浪漫时差》以温馨幽默的风格串联起中国传统定情信物。歌曲《等风停》《若把你》《爱要坦荡荡》、组曲《恋·时光》等,表达出人们对爱情或含蓄或热烈的期盼。 望“月”祈福 以“海”为盟 取材于纪录电影《登月》的短片《织梦》首次披露嫦娥六号登月的一手素材和壮观画面,展示从神话传说到航天科技发展的漫漫之路。《爱与战舰共启航》为观众带来一场海军爱侣的盛大集体婚礼,呈现中国军人的钢铁柔情和对家国的守护、担当。歌曲《绽放》从女性的成长与力量入题,勾勒出七位在郧西投身革命、追求梦想的红军女战士的身影。 8月10日,《如七而遇 漫歌今夕——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七夕特别节目》将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16:00档,综艺频道(CCTV-3)、音乐频道(CCTV-15)19:30档,以及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网、音乐之声、经典音乐广播、文艺之声等平台同步推出。

电费又要涨 能源自主划算吗?

七天记者 颜宏 魁省水电公司(Hydro-Québec)上周再次向魁省能源局(Régie de l’énergie)提出电费涨价申请,水电公司希望从2025年4月1日开始将普通民居的电费增加3%,商业用户增加3.9%,大型工业客户提高3.4%。对普通家庭用户来说,这个电费涨幅相当于每月的公寓住户需要多付2.40 元,小型房屋住户多付4.50元,中型房屋住户多付6.00 元,大型房屋住户则多付7.40元。同时,水电公司还在申请中着重提出了减少客户账单的新举措,包括增加提高能源效率的预算,从2022 年的 1.5 亿元增加到 2025 年的 5 亿元,以鼓励安装高效热泵;非用电高峰期使用电力的鼓励和激励政策;以及鼓励客户使用太阳能电池板自产电力,从原来允许每户最多产生50千瓦电力提高到最高1000千瓦,一下子增加了20倍,并计划从2026年开始,为家庭购买太阳能电池板的客户报销部分费用,每千瓦可享受500元补贴。 光电原理 众所周知,太阳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目前用的所有化石能源,都是太阳能自古以来的累积。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注意到阳光能源并开始利用太阳能,他们通过用金属做成的凹面镜将太阳能汇聚起来,通过将阳光热源进行聚焦从而进行取火,这就是对太阳能最简单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太阳能的利用基本上可分为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光-生物转换和光-化学转换等几大类。像家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光-热转换利用的产品。在现代社会,电力可以称之为人类文明的基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发电正成为近年来能源转型的主要方式之一。 太阳发电的原理是什么呢?这就要提到光电效应。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在做实验的时候发现,如果接受电磁波的电极受到紫外线的照射,火花放电就变得容易产生。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成功解释了这种金属表面在光辐照作用下发射电子的效应。1941年,贝尔实验室成功制成了第一个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并不断演化,发展成为如今的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能电池板是一种对光有光电效应响应并能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器件,大多数是由硅材料制成的。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一部分光子被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传递给了硅原子,使围绕着硅原子核飞舞的电子发生跃迁,成为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聚集在不同位置,就像筑起大坝一样形成电位差。如果两者之间连通,电子就像水一样,从高位流向低位,形成电流的回路,成功把太阳光中的能量转化成了电能。如果把一块块太阳能电池板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形成面积很大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能形成可以满足我们需求的光伏发电装置。 光伏发电原理示意图 (来源:科普中国) 方兴未艾 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观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自家屋顶上安装光伏发电装置。由于魁省的主要电力来源自清洁的水电,政府一直对居民的太阳能发电持保留态度,既不推动,也不鼓励,直到相邻的安省开始大力推动居民能源自主。 早在2009年,安省就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绿色能源法案(Green Energy Act),计划到2014年全部淘汰煤电,并力争使安省成为绿色能源技术的国际中心和北美地区生产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先躯。为了填补停止煤电带来的电力缺口,制定了鼓励和扶持省内居民、农场主、经济实体等,利用自有物业积极投资和生产绿色能源计划,也就是著名的电网回购计划(Feed-in-Tariff)。这是北美地区第一项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稳定的价格补偿的综合性计划,适用于与政府签有长期合同的绿色发电项目,包括生物质发电、沼气发电、垃圾填埋场发电、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和水力发电等。对普通居民来说最合适的项目就是太阳能,即在自家的屋顶或空地上安置光伏发电系统,政府会以较高的价格购买所产生的电力并回送电网,引发了一波安装热潮。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对自己所拥有的水电资源供给非常自信的魁省水电公司很快发现陷入困境:一方面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转型,让魁省的电力消耗大大增加,电动汽车数量的飙升,政府多个雄心勃勃制造业项目的需求以及人口的增加等因素让原本富裕到可以出口电力的魁省水电公司面临未来几年里供不应求的窘境;另一方面,随着气候变暖,来水减少,干旱蒸发,让多个水电大坝的供水出现创纪录的不足,导致水力发电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魁省也需要像安省一样寻求能源的多元化布局,除了要大力发展风电、增建新的水电大坝外,太阳能也成为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特别是随着储能电池的技术进步,解决了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供给不稳定的瓶颈问题,必将会带来一场房屋能源自给自足的新革命,让每个家庭都通过可再生的太阳能、风能来获取能源。自2016年起,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为家庭供电的原魁北克水电公司的客户数量已从 50 家增加到 800 家,占其420 万住宅用户的0.02%。魁省水电公司预计到2035 年,将有 125,000 座建筑物配备光伏发电系统,一下子增加156倍。 尽管魁省的家用光伏发电还处于萌芽状态,但已经有成功的先例可循。在美国的佛蒙特州,大部分人家白天使用太阳能电池板来收集太阳能量,将其存储在电池中,以便在晚上使用,甚至将剩余的能量转售给当地发电公司或分销公司,在这方面,魁省虽然落后,但随着魁省和安省的动力电池产业的扩大和发展,其中的专业知识、人才和不计其数的中小企业不仅将为汽车行业提供动力,还将为家庭和企业电池提供动力,以加速向智能、双向电网的转变。 值不值得 在自家房顶上安装光伏发电系统的益处显而易见。首先就是自己生产电能,节省可观的电费支出,尤其是在加拿大漫长的冬天,取暖费用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其次是提高屋顶隔热效果,延长屋顶寿命。安装了太阳能板的屋顶能在夏天有效减少进入房屋的热量,减少阳光照射带来的热胀冷缩以及风吹雨淋等带来的破坏。第三,提升房屋市场价值。随着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房屋的能源消耗问题,将对所有在售房屋的能耗进行评级,能耗低、且能源自主的房屋的评级无疑会更高,也会成为购买者优先考虑的一大卖点,增加房屋的附加值。 但在房顶安装太阳能板的弊端也很直接。首先是高昂的前期安装成本,也是阻止很多人尝试的首要原因。尽管在过去20年里,太阳能发电的相关组件价格已经下降了90%多,但也是一笔巨大的投入。根据魁北克水电局给出的例子,对于普通大小的房屋来说,要满足非取暖季节的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电力,平均需要安装16块光伏太阳能电池板,每块的价格按照现在的市场均价300元算的话,再加上配套的电池、组件、安装费用等,成本约为 14,400 元,即使到了2026年能拿到补贴的话,也只有1440到2160元,大部分成本得自己掏腰包。配备了16 块太阳能电池板的中等大小房屋每年可节省 564 元的电费,也就是说节省了整年2880元电费的约20%。按照这个比例估算的话,需要20年才能回本。 其次是对屋顶的破坏。正如硬币的两面,屋顶上的太阳能板为屋顶遮风挡雨的同时,安装时对屋顶的破坏也不可避免。在屋顶上安装光伏发电系统装置时,首先要安装支架,这就必须在屋顶上打孔,打孔后还要做防水处理,否则下雨天会漏水。 第三,为了满足能源需求,太阳能电池板需要空间。在魁省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屋顶上只有16块电池板的话根本无法满足取暖的需求,如果要达到真正的能源自给,完全不需要外来能源的话,一个中等大小的房屋需要铺设70块太阳能板才行,面积达到三分之二的网球场大小,安装成本会急剧上升。 总之,虽然在自家安装光伏发电系统是未来的趋势,但目前对魁省民众来说还面临着实际的困难。魁省负责安装光伏发电系统的公司Ecosolaris表示,魁省使用太阳能板的用户大多数出于生态上的考虑,而非经济上考虑,该公司35-40%的用户来自魁省以外省份。  

中国电视-《国家宝藏》第四季:综述

海报1-1

聆听历史奔流不息的回响。《中国电视》邀您关注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四季,透过国宝的前世今生,一起洞见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国家宝藏》第四季由故宫博物院携手天津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安徽博物院、福建博物院、江西省万恒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共计八个省、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文博机构,拉开一幅泱泱中华、万古江河的历史画卷。 (《国家宝藏》001号讲解员张国立) 节目延续了前三季的风格,每集由一家博物院选择三件国家宝藏级别的藏品,演员张国立担任“001号讲解员”,协同若干国宝守护人,围绕秦良玉红绸盘金绣花蟒凤衣、白鹤梁题刻、明永乐款铜鎏金观音像、辽契丹文八角铜镜等国宝的前世今生,通过故事化的讲述、话剧表演形式的演绎以及沉浸式虚拟影像技术展示,点亮中华民族的文明版图,探讨中华文明的形成及其对世界的贡献。 《中国电视》邀您收看《国家宝藏》第四季更多精彩内容: https://yspapp.cn/2am6 https://yspapp.cn/2akj https://yspapp.cn/2bvs  

中国电视-《方言这么美》:立秋,且将山水画做秋

D:\2024年\方言24节气\3秋\(立秋用图)《秋江渔艇图》董其昌.jpg.crdownload

8月7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这一天标志着秋季的开始、禾谷的成熟,收获的季节到了。《中国电视》邀您关注《方言这么美》,在唐诗《立秋日曲江忆元九》和中国美术馆所藏《秋江渔艇图》中,品味秋江澄静之美,感受立秋的韵味。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这是一首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白、元两人是至交好友,他们不仅是同榜进士,入仕后更是交往密切,一生都有诗书往来。立秋这日,白乐天缓步于曲江之畔,被优美的景色所感染想到好友元九,借诗表达对友人的惦念之情。中国美术馆所藏《秋江渔艇图》为明代董其昌所画,此画描绘了远山秋江的平远风光,近处几棵老树树叶或红或绿,还有的叶子已经掉光,一叶小舟一人独坐。画作气韵生动、布置古雅,将秋江澄静,独钓思念之情跃然纸上。 《中国电视》邀您收看《方言这么美》更多精彩内容: https://yspapp.cn/2qhg https://yspapp.cn/2qhh https://yspapp.cn/2qhi

2024年海外华文媒体云南行:遇见多元和谐之美

20240801-LJX_5580-opq3139721821

由云南省侨办主办、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承办的“2024年海外华文媒体云南行”,近日走进昆明、楚雄、大理多地。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等17个国家的20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行走中追忆历史、触摸经济、感知文化,遇见多元和谐之美。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大理。 在行走中追忆历史 云南虽地处中国西南一隅,但历史文化悠久。迄今为止发现的亚洲最早人类元谋人、世界著名航海家郑和、南方丝绸之路、抗战大动脉滇缅公路、南侨机工、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作曲者聂耳……都与云南有关。 此行,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用脚步丈量历史。他们先到滇池东岸的郑和故里、滇文化发祥地晋宁,追寻郑和足迹、了解古滇文化;又前往昆明西山,向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聂耳墓敬献鲜花;随后,走进“东方人类故乡”元谋县、茶马古道上的著名侨村东莲花,触摸史前文明及马帮历史。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观郑和公园。   在晋宁,人们以郑和公园、郑和纪念馆、郑和研究会、郑和文化旅游节等多种方式,传承着“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郑和精神。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坚持“共享太平之福”“敦睦邦交”“强不凌弱”的原则,奉行“厚往薄来”的政策。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首领,赠送物品、技术,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也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受到拥戴。 这让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联想到:郑和到访过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至今仍保有“三宝山”“三宝庙”“三宝井”等众多纪念郑和的文化遗迹。他们将这段古老历史的现代延续,写进报道里。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古道侨村东莲花。   在东莲花村,马帮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吸引八方游客。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和游客一道,走进古道古村,追寻马帮记忆,打卡古民居建筑群…… 村内最具代表性的马如骥大院里的“诚一不二”四个大字和《上海街景》彩绘,引起秘鲁《秘华商报》总编辑谢允亭的注意,他说“这彰显了马帮商人的诚信理念和开阔眼界。” 在行走中触摸经济 云南有着“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等美誉,物产丰富。茶叶、鲜切花、野生食用菌、中药材、核桃、咖啡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前列。 连日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走进有着“亚洲花都”之称的斗南花卉市场、“中国野生菌之乡”南华县、“冬早蔬菜之乡”元谋县等前沿市场,感受云南经济脉动。 图为斗南花市。   置身花的海洋——斗南花市,爱尔兰《华人报》副社长周瑞琮难掩激动之情。这里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鲜切花交易市场,聚集超8万花商,每天有数千万枝鲜花连夜发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鲜花拍卖、零售交易外,还有鲜花直播、鲜花快递业务等多种经济形态。 “花海人潮涌动活力。”周瑞琮注意到,这活力的背后,有着众多支撑。先进的智慧农业,让鲜花花期精准可控;完善的冷链物流,让千里之外的消费者48小时内就能收到花束;不断提升的自主研发能力,让越来越多花卉新品种出现在斗南……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观元谋种业。   在楚雄州南华、元谋等县,农业物联网技术、大数据、5G等信息化技术,也被运用到野生菌、蔬果等产业中。集农业大数据采集、数据交换、预处理、数据分析与应用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大数据平台,给产业发展带来助力,让菲律宾《商报》编辑陈埏卫忍不住点赞。 陈埏卫表示,东南亚国家读者特别关注中国产业发展新动态。他将用自己的笔和镜头,将云南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故事,展现给读者。 在行走中感知文化 云南,是中国世居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生活着26个世居民族。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此行,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在楚雄彝族自治州体验火把狂欢,近距离感受彝族服饰、彝族歌舞、彝医彝药的魅力;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打卡大理古城、巍山古城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体验白族扎染,品尝“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白族三道茶和面片、牛干巴等众多民族美食;主打丰富多元。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体验彝族火把节。   在日本《留学生新闻》副总编龙丽华看来,踏足云南,就像踏入一个多元文化宝库。其虽已多次到访云南,但“每次都有新发现”。 2023年海外华文媒体云南行时,龙丽华走进中缅边境腾冲、瑞丽等地,感受景颇族、傣族、佤族风情。这一次,她又近距离了解彝族、白族、回族等民族文化。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体验大理白族扎染。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它们又在云南和谐共处。”龙丽华称,“云南的美,是多元的美,更是和谐的美。” 此行,海外华文媒体已刊发多角度报道云南的文、图、视频、新媒体稿件百余篇。众多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还许下“N刷云南”的愿望。正如加拿大搜罗传媒总经理陈林所说,“云南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一次怎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