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媒甘肃行——俄合拉村

俄合拉,是藏语俄合尔的音译,意为白顶子山,也被称为 “神的留白地 ”,隶属于合作市佐盖曼玛镇美武行政村,东连美仁大草原,西距市区约13 公里,全村共有34户196名藏族群众,平均海拔3100米,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是“高美佐盖”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一个缩影。昔日的俄合拉,是一个以畜牧业、种植业为主的传统藏族村落,农牧民群众沿袭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人畜混居的积弊根深蒂固,“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 ”的现象随处可见,脏乱差引发的“破窗效应”愈演愈烈。自2019 年甘南州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以来,俄合拉村以共建生态宜居家园、推进乡村旅游为目 标,强化乡村治理,因地制宜采取各项措施,实现了村庄环境和旅游发展的蝶变升华。俄合拉村坚持以破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瓶颈制约为突破口,建设藏式精品民宿22间、村级服务中心1处、游客服务中心1座、广场3个、停车场2个、加油站1座、马队驿站1处等。在保留藏式建筑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将原生态的高山峡谷、草原溪流等自然景色与浓郁的藏族民俗文化、游牧文化相结合,为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建成集住宿餐饮、文化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新业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海外华媒甘肃行——当周草原景区

当周草原景区距离合作市 2. 5 公里,过渡性是当周草原景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自然特征,地势由草原向高山上升,气候为高寒湿润区,植被覆盖为高寒草原,景区南山景观带主要以天然林为主,占地面积7200亩,海拔3000多米, 林中乔木、灌木、野生菌类品种繁多,主要的乔木有冷杉、云杉、高山杨等,灌木有沙棘、 野杜鹃、蔷薇等。核心景区面积2200亩,是举办历届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的主会场,也是甘南州民族性群众文体活动、节日庆典聚会的主要场所。景区除少部分道路、水域或度假村外,大部分地表均有良好的植被覆盖,植物群落以灌丛和牧草为主,是市境内主要的优质 天然牧场。景区的天然草地牧草茂密,植被覆盖度在90%以上,组成草地植被性优良牧草 258 种。 这里蓝天白云、 鸟语花香、 水草丰美、 牛羊追逐……构画出 一副纯净的大自然油画。 当周草原将敞开怀抱喜迎八方宾客! 当周草原帐篷城 当周草原帐篷城位于海拔2980米的国家4A级当周生态文化旅游区内, 主要由1个礼宴中心和19个小帐篷组成,帐篷城总用地面积36.3亩,总建筑面积4329平方米,主帐篷总建筑面积为2153平方米,能同时接待500多人就餐,小帐篷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按照2室1厅1厨1卫的格局建造,可接纳100人住宿,夏季每晚汇聚本土民族文化演艺。配置高端,设施完善,充分体验幽静的自然生态,感受民族文化魅力,享受大自然恬静生活。 当周林卡高端民宿 当周生态文化旅游区当周林卡高端民宿于2023年8月1日正式开业, 甘南州当周林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致力于合作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参与者,致力于打造具有甘南本土化的建筑风格以及集聚现代化优质的经营模式。当周林卡高端民宿建设作为合作市 2022 年招商引资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3696平方米;总占地面积:3095平 方米;总建筑面积:5012平方米。 可供休闲茶艺,娱乐,藏餐中餐等一系列优质服务。茶艺楼上设有 5-6 间露天餐厅可供(烧烤、啤酒、火锅)等,给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和感觉, 是夏日享受自然。  

甘南藏族唐卡小镇“新故相推”:“Z世代”学徒对话艺术大师

中新社兰州2月25日电 题:甘南藏族唐卡小镇“新故相推”:“Z世代”学徒对话艺术大师 作者 闫姣 九美旦增 与外界庆祝节日的热闹“余温”不同,25日,“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比邻的唐卡小镇,一间画室内悄然无声,唐卡师旦正嘉盘腿席地而坐,蘸取染料、勾线、上色,埋头完成近整面墙高的巨幅唐卡。大大小小已完成的唐卡和各色颜料,填充了这所略大于教室的空旷房间。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唐卡小镇,画师旦正嘉席地而坐绘制唐卡。(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 唐卡小镇位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集聚以拉卜楞唐卡为代表的甘南藏族唐卡,入驻数十家企业及画室。甘南唐卡被誉藏族“百科全书”,具有鲜明民族特点、浓郁宗教色彩和独特艺术风格,其传承史与拉卜楞寺密不可分,吸引众多学徒慕名而来,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0后”贡保才旦在学校时与唐卡“一眼万年”,之后便来到唐卡小镇拜师学画,每日坚持绘画10多个小时,目前已创作8幅成品,包括创意制作的旅游产品“唐卡微世界”,用他的话说,“沉迷其中,不觉得累,睡觉做梦都在画画。”年轻的他的新年愿望,便是一生择一事,让更多人看到唐卡的魅力。 日渐增多的年轻面孔令唐卡小镇焕发青春活力,而多位唐卡界艺术大师,正是不断“引流”青年力量的密码所在。年轻画师与资深画师相互交流,彼此推动传统与创新的日新月异。 精品唐卡展厅展示甘南藏族唐卡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交巴加布,及其父亲的唐卡作品,常吸引游人“打卡”。(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 “80后”兰索巴嘉措是其中一位。他先后在西藏、甘肃、青海等地,拜师于多位唐卡大师,作品被寺庙、活佛、高僧和海内外喜爱唐卡人士收藏,已收有30余名学徒。而在他看来,唐卡艺术精妙绝伦,创作作品虽已多得数不清,但仍觉内容深奥,“一辈子也学不完”。 一幅唐卡制作需起稿、涂底色、勾线、晕染等多道工序,要耗费画师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时间,且绘画过程要极具细致。“细节处甚至需要拿着放大镜看,所以每位唐卡画师都必备一双‘鹰的眼睛’。”兰索巴嘉措说。 距离唐卡小镇数十米远的精品唐卡展厅,摆满了甘南藏族唐卡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交巴加布与父亲二人的作品。交巴加布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讲述,国际游人对唐卡尤其感兴趣,他们参观完拉卜楞寺,通常会询问打听,一路寻至展厅继续欣赏唐卡。有时,他还会现场演绎画唐卡,满足游客的好奇心。 甘南藏族唐卡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交巴加布,在个人工作室为唐卡上色。(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 交巴加布绘画唐卡已40余载,作品被美国、日本、加拿大、中国台湾等地的多位爱好者收藏。他讲述唐卡变迁时说,起初唐卡只在藏族地区流通,后来受到越来越多中国乃至国际人士的喜爱,使用场景也不再限于佛教,成为人们传递感情的物件。 刚刚过去的春节是交巴加布最忙的时候,很多私人订制唐卡需要在这期间交付。然而不管多忙,他绘画唐卡时都保持内心平静与纯净,只有这样才能“人画合一”,绘制出有“灵气”的唐卡。 “唐卡小镇是唐卡艺术的展示与体验基地、传承与培训基地、创作与销售基地。”在交巴加布看来,它搭建起各位唐卡画师交流沟通、互学互鉴的平台,扮演起年轻画师的“引路人”角色,促进他们绘画艺术的提升。而“唐卡聚会”也扩大了唐卡艺术的传播,增加了画师们的收益,“有了经济保障,更多年轻人主动加入唐卡艺术的传承保护工作。”

甘南藏族唐卡“守”艺人:40余载传承指尖技艺

交巴加布的唐卡艺术之路始于童年。在父亲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对唐卡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继承其父亲九麦的画风特点,还不断向其他画师求教学习,揣摩画技,使自己的技艺更上一层楼。2024年2月,交巴加布在个人工作室内调绘制唐卡所需的颜料。九美旦增 摄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藏族“百科全书”。唐卡小镇位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集聚以拉卜楞唐卡为代表的甘南藏族唐卡,入驻数十家企业及画室。 “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比邻的唐卡小镇,甘南藏族唐卡代表性传承人交巴加布在画室内忙着蘸取染料、勾线、上色,埋头完成生动逼真的唐卡作品。交巴加布从事唐卡艺术四十余载,致力于传承和发扬着这一古老的民族艺术。他的唐卡作品细腻入微,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深受藏族民众和艺术爱好者的喜爱。谈及唐卡技艺的传承,交巴加布希望有生之年将这门技艺传授给更多徒弟,让传统技艺继续传承。 图为交巴加布在个人工作室内给唐卡上色。一幅精美的唐卡作品,需要耗费画师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从勾线到着色,每一步、每一笔都要屏息凝神。九美旦增 摄 交巴加布的唐卡作品涵盖了布面彩绘唐卡、珍珠唐卡、刺绘唐卡、织锦唐卡等10余种类型。他在唐卡着色、晕染、勾线、上色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使得他的作品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构图巧妙,充满了艺术魅力。图为交巴加布在个人工作室展示绘制的小唐卡。九美旦增 摄 图为交巴加布在个人工作室为唐卡上色。他的作品色彩鲜艳而不失和谐,线条流畅而富有张力,展现了深厚的艺术造诣。九美旦增 摄 图为交巴加布在其工作室内给唐卡上色。他擅长运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生动逼真。每一幅唐卡都仿佛是一个故事,充满了生命力和情感。九美旦增 摄 图为交巴加布展示以拉卜楞寺为主题的唐卡作品。交巴加布不仅继承了传统唐卡技艺,更在创新中展现了个人特色。他结合现代审美和绘画技巧,使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又具有鲜明的现代气息。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他的作品在众多唐卡中脱颖而出,成为藏族民众和艺术爱好者争相收藏的艺术珍品。九美旦增 摄 距离唐卡小镇数十米远的精品唐卡展厅,摆满了甘南藏族唐卡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交巴加布与父亲二人的作品。图为交巴加布与父亲的唐卡作品吸引游人“打卡”。九美旦增 摄 图为精品唐卡展厅内展出的交巴加布与父亲的唐卡作品,常吸引游人“打卡”。九美旦增 摄 图为唐卡小镇一画室内摆出大大小小已完成的唐卡和各色颜料。唐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九美旦增 摄 图为青年画师旦正嘉在唐卡小镇一画室内席地而坐绘制巨幅唐卡。作为唐卡文化的传承人,交巴加布致力于培养新一代唐卡画师,将自己的艺术经验和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自1997年以来,交巴加布收徒数十名,传授唐卡画法。九美旦增 摄 图为游客在唐卡小镇一展厅内参观展出的唐卡作品。九美旦增 摄

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碌曲尕秀村里的藏装秀

6月26日,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秀村帐篷城景区内,藏族民众通过载歌载舞,表演藏装秀来迎接远方来的客人。尕秀村的帐篷城由108顶大小各异的藏式风格帐篷组成。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唯一的村级4A级旅游景区尕秀村依托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旅资源,对全村进行景区化提升改造。在突出藏族特色、注重保持原生态乡村风貌的基础上,引入星级酒店标准,提升居住舒适度,同时推出中央厨房配餐、沉浸式体验和民俗特色活动,为游客带来深度旅游体验。据了解,2019年,尕秀村共接待游客80万人次,全村52户牧家乐户均净收入3万元以上,全域旅游与脱贫攻坚、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相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帮助当地农牧民群众实现持续增收。

海外华媒甘肃行——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一个坐落于碌曲草原腹地的国家AAAA级藏寨文化生态旅游景区,既是海拔3300米高原生态与草原风光完美结合的一块瑰宝,更是旅游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的一座丰碑。尕秀村位于碌曲县城以南23 公里处,国道213线穿村而过,区位独特、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的高原纯牧业村,行政区划面积61. 8万亩。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共有398户1977人,其中建档立卡户80户381人,已于2018年底全部脱贫,2023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000元。当地常年无夏、冬季漫长,属大陆性气候,具有高寒、湿度大、蒸发量小、无绝对无霜期、降水量多等特点。年平均气温2.9℃;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592. 5mm;全村可利用草原面积54.38万亩,天然草原主要以亚高山草甸为主体,主要植被为高山嵩草,矮嵩草,垂穗披碱草、早熟禾和杂类草等;尕秀村天然草原优良,牧草生产能力较高。

中国电视-《甜蜜星球》:甜的味道 创造与希望的承载之道

2-2

中国电视-《甜蜜星球》:甜的味道 创造与希望的承载之道 传承与创新,心愿与希望。《中国电视》邀您关注《甜蜜星球》,一同感受甜味背后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甜的味道,承载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浓缩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样貌。中国和荷兰合拍的6集系列纪录片《甜蜜星球》通过镜头来记录世界多个角落的甜味之源,及其所承载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风物故事,展现甜蜜世界里的和合之美。 有人生产甜,是为了传承,比如传承了三代至今只有一家店面的丹麦甜品店,店铺从成立至今,只是扩建了后厨,前厅还保留和百年前一样的装潢;有人生产甜,则是为了推陈出新:中国云南的一位餐饮创业者将当地的玫瑰糖融入现代精酿啤酒中,创造出独特口味的自创啤酒,向世界展示了云南丰富的物产和饮食文化;北京的一位面点师则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灵感,将传统的宫廷点心融合了现代元素,创作出形态独特、寓意丰富的新甜品。有人生产甜,则是为了生存:全球70%的可可产自西非,而其中大部分又来自科特迪瓦,农庄里的可可豆农们每天都为巧克力生产加工付出艰辛,然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毕生未曾品尝过巧克力的甘甜。对他们来说,这种味道只能是深藏的心愿与希望。 《中国电视》邀您收看《甜蜜星球》更多精彩内容: https://yspapp.cn/2ebu  

海外华媒甘肃行:蓄水成河的玛曲,已是山花盛开

“终于见到黄河了!”25日,“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来到位于青藏高原东端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见到黄河时,华文媒体代表们纷纷发出感叹。 6月25日,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采访团在玛曲县欧拉镇欧强村黄河沿岸阻沙林带治理点采访。九美旦增 摄 黄河发源于青海,成河于玛曲。黄河环绕玛曲全境433公里,有久负盛名的“天下黄河第一弯”,被誉为“黄河之肾”,是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在藏语中,玛曲就是“黄河”的意思。 在20世纪90年代,玛曲草原沙化问题一度突出,沼泽面积减少近2/3,补水量下降近三成,水源涵养补给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严重受损。为此,官方开展了系列生态治理与修复举措。今天走进玛曲,放眼望去满是绿色,夏季是玛曲最美的季节,山花盛开,远处蜿蜒的黄河静静流淌着。 在玛曲黄河特大桥东侧,玛曲县自然资源局高级工程师马建云拿着玛曲黄河生态治理对比图向大家介绍说:“1997年我刚来这里工作的时候寸草不生是一片沙滩,2022年4月份我们通过整治沙丘、覆土,种植山生柳灌木以及一年生和多年生的混合牧草,到8月时这里就已经郁郁葱葱了。” 6月25日,图为航拍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阿万仓湿地。九美旦增 摄 马建云在玛曲县从事治沙工作已有27年,27年来他奔走在尼玛镇、欧拉镇、河曲马场等黄河沿线重点区域。据他介绍,自2012年治沙以来,玛曲县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的沙丘治理技术模式,即“整地+植灌+草方格+施肥+土质改良+人工种草+围栏”。 截至目前,该县累计治理沙化土地37.19万亩,治理“黑土滩”型退化草地122.52万亩,草原植被盖度达98.4%。当地土地持续沙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沙化面积不再增加,趋于稳定状态。 2021年,为期3年总投资50亿元的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启动,对矿山、森林、草原、湿地等进行系统修复。玛曲是受益地之一。 通过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当地治理区植被得到明显恢复,优良牧草比例和草原初级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玛曲草原向黄河补给水源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出境水量十年增六成。 “看到原本光秃秃的沙地,一点一点长满了绿草,心里不要说有多开心了。”马建云说,如今他每天仍然在各项目点检查病虫害,做草原植被的巩固提升工作。马建云的微信名叫“守护者”,他的愿望就是在有限的工作时间里尽自己所能守护好这片草地。 “世界各地华侨华人对于母亲河的感情都是很深厚的,今天是我第一次来到黄河发源地,看到这里的生态这么好,能够想象当时治理工作的艰辛,十分感动。”巴西巴中通讯社副社长严佳说。 6月25日,图为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采访团拍摄玛曲非遗弹唱。九美旦增 摄 随后,海外华媒采访团一行走访了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阿万仓湿地,在广袤的草原上聆听藏族民歌弹唱和格萨尔说唱,感受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 此行是马达加斯加《中非日报》主编许海媚第一次来甘肃,一路走访甘南州多个县市到此,她表示,没有想到甘肃的地貌如此之丰富,更没有想到在大西北也有湿地。回去后会用笔触将这里生态治理的故事讲给马达加斯加的读者,让更多人了解玛曲如何确保这一河清水向东流。

海外华媒甘肃行:陶醉在卓尼大峪沟

6月23日,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采访团在大峪沟景区合影留念。九美旦增 摄   仲夏六月,大峪沟景区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刻。这里山脉连绵、森林茂密、溪流清澈、云朵洁白,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自然画卷。6月23日,来自世界各地参与“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采访团走进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在大峪沟景区深入体验藏族民俗,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大峪沟位于卓尼县木耳乡,总面积超过10万公顷,不仅自然景观独特,还蕴藏着丰富的藏族文化。九美旦增 摄 采访团成员在大峪沟景区内采风拍摄。九美旦增 摄 采访团成员在大峪沟景区内采风拍摄。九美旦增 摄 采访团成员在大峪沟景区内采风拍摄。九美旦增 摄 游客在大峪沟景区内游玩。九美旦增 摄 在大峪沟内身穿民族服饰的舞者。九美旦增 摄

海外华媒甘肃行:卓尼洮砚 千年传承

    6月23日,“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采访团走进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一洮砚制作基地采访。九美旦增 摄   6月23日,“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甘肃行采访团走进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一洮砚制作基地,深入了解洮砚的制作工艺和历史文化背景。洮砚产于甘肃南部,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澄泥砚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砚,其以石色碧绿、石质温润、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称誉文坛。其中,石料的选用颇为讲究。制作洮砚最好的石料是产于卓尼县喇嘛崖一代的“老坑石”,而老坑石中的极品,当属“鸭头绿”,碧绿如蓝,轻抚如婴儿肌肤,储量极少,自宋末就已断采,现今每得一块鸭头绿可视之为千年古董。九美旦增 摄 图为雕有56条龙的龙砚。九美旦增 摄 图为工作室内摆出的洮砚。九美旦增 摄 图为洮砚。九美旦增 摄 图为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卢保云在其工作室内雕刻洮砚。九美旦增 摄 图为华媒代表采访拍摄洮砚制作技艺。九美旦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