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记者 颜宏
加拿大统计局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6月份的通货膨胀率降到3%以下之后,7月份的通货膨胀率再次上扬,超过3%,达到3.3%,和5月份的3.4%相差无几,这意味着加拿大央行采取的激进加息手段并未能如预期那样奏效。统计局把7月份的通货膨胀率与6月相比有所上涨归结为汽油价格下降的幅度有所放缓。数据中体现的积极一面是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杂货价格虽然仍在上升,但增幅开始出现回落,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5%,低于6月的数据,主要是由于水果和烘焙食品价格涨幅放缓。
下图为过去一年来魁省通货膨胀的情况,可以清晰看到食品杂货(红线)和住房(绿线)的通货膨胀都高于平均值(蓝线),且波动不大,而影响通货膨胀平均值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也就是汽油价格的起伏。当能源的价格开始上涨,或者“下降不那么多”时,就会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施加新的压力。
魁省过去12个月的通胀情况
通胀可能长期存在
尽管在2021年通胀开始抬头时,从美联储的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到加拿大央行行长Tiff Macklem都一直强调通胀是暂时的,民众不必恐慌,但事实却很快打脸。为了对抗越来越高的通货膨胀率,加、美等发达国家不得不采取加息的抑制措施。从去年3月开始,加拿大央行经过11次加息后,基础利率从0.25%增长到 5%,达到 22 年来的最高水平,但也没有达到将通胀降至1%至3%的目标区间。康考迪亚大学(Concordia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Moshe Lander甚至表示,上个月较低的通胀数据可能是一个“幻觉”,加拿大将长期与通胀做斗争,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判断。
首先,早在去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学派二代经济学领军人物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就曾对通胀做出论断:“一切通胀问题的根源都是货币问题”,这一轮世界范围内的通胀同样是货币超发的结果。特别是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抗疫无能的情况下,美联储、各国央行开启“直升机撒钱”模式,大肆发钱给民众以帮助他们对抗新冠病毒疫情带来的影响,造成流动性泛滥,人们在享受股市、楼市等资产价格上涨的同时,也在推高物价水平。
其次是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开启的制造业供应链全球化布局,使得各国对全球供应链的依赖日渐加深。然而近年来,由于中国制造的崛起,竞争不过的美国又开始高举保护主义大旗,带领盟友掀起逆全球化浪潮,严重扰乱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又进一步给已经开始紧张的供应链带来延误、混乱乃至断裂,直接导致各类商品成本上升。
再者,包括加拿大在内的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人口都出现了自二战以来的首度萎缩,同时人口出生率也开始下滑,各国面对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劳动力短缺同样会推高通货膨胀,因为劳动力紧缺,员工就会提出更高的薪资要求,而当工资增长并不符合劳动生产率或是利润率的增长,被增加出来的工资费用,势必会迫使雇主为转移成本而抬高商品价格,进而推动通胀。其次,同样因为劳动力紧张,企业会更倾向于进行更多生产和投资,以此弥补劳动力短缺、抑制全球化之下的民族主义和地缘政治压力,但这会增加生产成本并且提高员工在薪资上的议价能力,为高通胀埋下伏笔。
第四,已经僵持了一年多的俄乌冲突也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明显的推高作用,原油、天然气等价格都出现暴涨。再加上发达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的一系列制裁和经济限制措施,覆盖经济、金融、能源、科技等诸多领域。制裁不仅使俄罗斯经济受到打击,更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贸易,让通货膨胀更加雪上加霜。比如俄罗斯是重要的化肥出口国,对俄出口的制裁提高了食品生产中最重要投入之一的成本。
食品杂货首当其冲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食品杂货的通货膨胀一直高居各个领域榜首,特别是肉类、烘培食品、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其中肉类产品生产是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受到潜在劳动力短缺、物流中断、食品工厂和配送中心运作以及消费者需求等多方面的影响。同时,为了防控疫情,农产品生产者不得不在防疫、消毒等设备和人员上花费更多,多增加的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而烘培食品价格不断上涨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交战中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地区都盛产小麦、大麦、玉米、大豆等谷物,因此被称为 “欧洲粮仓”。对于烘培食品的基本原料小麦来说,俄罗斯和乌克兰分别是第一和第七大出口国。这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严重推高了粮食产品的价格。其次是各种制作烘培食物的其他原材料也在大幅上涨。美国面包师协会曾跟踪包括甜味剂和可可在内的核心原料价格,发现前50种原料中有49种的价格都在不到一年内上涨了5%到10%。例如,甜味剂成本全面上升,无论是飓风让路易斯安那州的甘蔗提炼厂关闭,还是干旱使中西部地区的甜菜产量萎缩,都从各个方面增加了烘培产品的成本。
对新鲜水果蔬菜来说,除了广泛意义上的人手短缺导致人力成本增加、能源价格上扬代来的交通成本飙升等因素外,极端气候的影响也不可小窥。加拿大和美国创纪录的高温,创纪录的洪水和干旱等严重扰乱了农产品的生产。比如加拿大人食用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大多数进口于墨西哥和美国,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加利福尼亚州中央山谷,而中央山谷目前正在经历严重的干旱天气,农户们严重依赖的地下水也正在枯竭。
2023年7月将成为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极端天气事件对粮食供应的影响已经再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2022年的一份报告指出,世界三分之二的卡路里来自四种主食:小麦、大米、玉米和大豆。这些作物中至少72%是在中国、美国、印度、巴西和阿根廷这5个国家种植的,这些国家中任何一个或多个国家发生气候灾难都可能使整个世界陷入粮食危机。这也是为什么前一段时间印度政府决定停止所有非香米大米的出口,直接导致加拿大发生哄抢大米的原因。
魁省通胀最高
魁省因其低廉的房价和能源价格,一直是加拿大主要人口大省中生活成本较低的地区,在这一轮通货膨胀中,一直追随加拿大全国的平均走势,但这一情况从去年12月份开始出现偏离。2023年至今,魁省的通货膨胀指数为4.7%,安省和阿省则只有4%和3.4%。在7月份的统计报告中,魁省的通胀率为3.9%,全国第一。具体细分,魁省的食品杂货通胀全国第一,住房通胀全国第三。
过去两年魁省与加拿大通胀对比
包括魁省在内的全国各个地区,商店中食品杂货的通货膨胀要高于餐馆的通货膨胀,但恰恰是餐馆就餐成本的大幅增加拉开了魁省与其他省份之间的通货膨胀率,换句话说,在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在魁省餐馆吃饭的费用增长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最主要的原因是魁省餐馆行业的从业人员极其短缺,导致有的餐馆不得不一周只营业3、4天。而餐馆为了留住人,不得不大幅提高员工的薪资待遇,增加的成本自然转移到消费者的账单中。除了食品外,魁省的住房成本上涨也是显而易见的。今年以来,魁省消费者指数中的住房部分上涨5.8%,特别是蒙特利尔上涨7.1%,魁北克城上涨6.7%。与此同时,安大略省的涨幅为 5.3%,卑诗省的增幅为 5.4%。看来,魁省政府在降低住房成本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下图所示。
过去两年来魁省住房通胀指数对比
好消息是,7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食品杂货的通胀率出现放缓的迹象。RBC银行经济学家Claire Fan表示,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供应链压力缓解影响传至零售产品,预计未来几个月食品价格通胀将继续放缓。预计到今年年底,总体食品价格通胀将下降至接近5%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