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作家协会园地:文汇园(4月9日)

芳香

—叶莎与苏凤对话记录

苏凤

风信子最早到来
像爱丽丝的晨安
仪态万千
半坡的雪化成你的香气
远眺的山景
枝芽初发,有鸟栖息
世间再纷扰
有花香可以避难
还有一种叫
五月的铃铛花
看到美好
咱就拥抱一句诗

 

日落(15)

陆蔚青

狄先生给刘翔留了足够的时间,让他去办买房子事宜,但这并不是意味着见不到他。自从开始卖房子,房子就不让他省心。酋长家搬走之后,二楼的新租客是巴基斯坦住加拿大领事,这一家人口众多,刘翔郁欢分辨了很久,才分辨出是三儿三女,另有女婿儿媳数人。领事夫人从未露过面,牛奶面包都是最小的女儿购买,她还没出阁,身量还没有长高,一个椭圆形的脸,两只大眼睛。与同龄的女孩完全不同,她永远是民族着装,露脚趾的鞋拖,宽大的白裤子在脚踝处收紧,上衣长到膝盖,肩上松松地搭着纱丽。郁欢看到小纱丽跑来跑去,就会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家里也分担这样的家务。小纱丽的眼睛大而直率,嘴唇像画出来一样清晰。后来她去上学,也是一身民族服装,从来没有穿过牛仔T恤,与一群当地女孩在一起,格格不入。除了小纱丽,二哥来的比较多,二哥什么都不买,他来,是为了和郁欢说中文。二哥长的很帅,有一张圆中带方的脸,五官清秀。有人说世界上最美的人种是印度人,开始郁欢不相信,后来尽数历届世界小姐,竟都是印度人,才慢慢改变了态度。不过郁欢是中国人,喜欢古典传统的中国人形象,比如绣像本《红楼梦》中的蜂腰削肩。对她来说,过于浓眉大眼的长相有些激烈,有点消受不起。二哥说他在巴基斯坦时候,曾与在那里工作的中国人有交往,学会了一些中文,能简单交流。他说当时找房子,听说房东和楼下小店主都是中国人,大生好感,这也是他们最终决定住在这里的原因。

二哥的目的渐渐清晰。有一天他对郁欢说,他最大的梦想,是想娶一个中国姑娘为妻。让郁欢有好姑娘给他介绍一下。郁欢说好,但转念想不知他们的生活习惯,中国姑娘是否能接受。

自从他们来,狄先生的工作就翻了倍。早晨刘翔来开门,发现天花板漏了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还好落在地上,湮湮的形成一个小水洼儿,刘翔就给狄先生打电话,狄先生来了,去关水阀。过一会儿水滴小了。狄先生就搬来梯子,开始修缮。

郁欢如今学会了打发时间,听听音乐,看看肥皂剧。那天她正在听收音机里面的歌曲,罗尼说好听,蝴蝶夫人。郁欢说我倒不知道,你好厉害。罗尼说我是意大利人。好像意大利人与歌剧是生而一体的。郁欢对这种将民族骄傲挂在嘴上的人,颇有好感,那种骄傲不是装的,是发自内心的。

郁欢说我喜欢帕瓦罗蒂。罗尼就说那是最好的。我见过多明戈,绝对英俊,绝对有型。郁欢说现在也见老了。两人正谈论偶像的时候,听到后面哗啦一声,原来狄先生手执一根大铁棒,将天花板捅了一个大窟窿,天花板里面的碎石子碎水泥和小木屑,一股脑坠在地上,狄先生此时也如水泥人一样,周身都是灰尘,连眼镜上都是灰尘,一时双手乱抓。优雅的罗尼就皱皱眉,说一句ciao ciao,快快地走了。(未完待续)

 

清明时节吹清风

雷华阳

“魂断最是春来日,一齐弹泪过清明。”作为承续了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明文化在时间的积淀中不断更新、升华。我们在铭记、传承传统的同时,也有了更多低碳环保、文明节俭的祭奠方式,赋予清明节以更多时代内涵与活力。

文化祭奠——让清明更有内涵。寄托哀思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能到墓地去扫墓固然好,但如果远在他乡,就可以写一些纪念性的文章,来寄托哀思。我们可以写一首诗、一篇散文或是一封信,寄回老家,请前去扫墓的亲人朗读。我们还可以将写好的文章朗读、录音之后,在清明节当天,对着亲人的遗像播放。如果家里有孩子,可以让孩子来朗读,让孩子体会怀念亲人的情感,这也是一种亲情的教育。

公益祭奠——让清明更有意义。每一个离开这个世界的人,都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因此,我们可以以逝者的名义去参加一次公益活动:做一次捐赠,资助一个贫困山区的孩子,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点滴温暖。参加公益活动,不但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还可以对下一代进行一次面对面的教育。这既是对逝者的一种尊重,又是一种极有意义的祭奠。

绿色祭奠——让清明更环保。在亲人坟前种一棵松树、栽一片绿,春去秋来,树渐渐长大,每一次去祭奠,都可以在树下多坐一会儿,怀念与亲人的点点滴滴,也是一个寄托哀思的过程。我们还可以播撒一些花草种子,哪怕只开一季,也可以让亲人的坟头多几分生机。最简单的是买一束鲜花,放在亲人的坟前,让逝去的亲人感受鲜花最美的样子,在鲜花上放上卡片,亲手写上自己的思念,既环保又能表达对逝者的怀念。

教育祭奠——让清明富有深度。除了祭奠先人、迎春踏青,清明节也是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机。带孩子去烈士陵园扫墓,给孩子讲一段英雄故事,讲一讲党史,潜移默化中把爱国情怀根植在孩子的生命中。“人为什么会死亡”“死亡之后会怎样?”“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面对死亡?”……这些都是应该让孩子接触的问题,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引导他们思考“人应该如何有意义地度过一生?”通过这种方法方式,使孩子懂得生命的宝贵,学会感恩,积极生活。

清明节,是我们宝贵的文明财富,承载着我们的传统文化,浸润着我们的生命,安顿着我们的心灵,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理念、思想。让我们创新更多的仪式,用更多文明、新颖的方式延续这一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让生活更美好。

 

父亲的鞋

童如珍

 

父亲是位地道的农民,一生在田地里劳作,以求家人的温饱。诚然,除了他那勤劳的双手外,更有两只不曾停歇的脚,终日与泥土相伴,经风雨、历寒暑,受尽了磨难。

平日里,父亲很少穿鞋。这既是方便劳动,也是为了省钱。或许正是穿鞋少、行路多的缘故,父亲的脚掌经常长有鸡眼,走路时疼痛难忍。小时候,我时常看到父亲坐在走廊上挖鸡眼。他用一截钢锯条磨成尖尖的刀片,将脚板搁在矮凳上,然后一刀一刀地削剔又厚又黄的脚皮,再把鸡眼挖出。鸡眼呈锥形,又硬又韧,嵌入脚掌很深,往往挖一个鸡眼,都要流不少血。看父亲咧着的嘴角,肯定很痛。不过,挖过鸡眼后,他行走时显得轻松许多。

父亲的鞋不多,并且大部分是自制的便鞋。冬天穿的布鞋,是用自家织的土布,做了衣裤所剩下的布头,经祖母一针一线纳做千层底,再缝制而成。春秋季穿的鞋,则是父亲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木屐,是锯两块与脚一般大小的杉木板,各钻两个洞,再系上麻绳,便大功告成。这种鞋简便,走起路来会“啪嗒、啪嗒”作响,缺点是打脚板,并容易滑脚。打草鞋,是父亲的绝活。材料为稻草或黄麻,先搓成绳,再编经纬,三下两下,一双草鞋编好。草鞋易编,但不耐穿。不过,父亲做的几双“轮胎鞋”,穿了很久。他把家里独轮车上的废旧外轮胎取下来,裁剪成鞋底。鞋底中间宽,两头尖且翘起,就像条微缩的船。再用内胎剪成条状,当做鞋帮和鞋带。“轮胎鞋”耐磨,防滑,轻快。父亲常穿着它推石头去村外的码头,赚些油盐钱,而每年一次到几十公里外的山区推柴火,也是穿着它,可谓功不可没。

别看这些鞋很土,父亲却格外爱惜。每次从田地里干活回来,他都要把鞋上的泥土刮拭干净,然后放置好。除了草鞋,其它的鞋坏了,他不会轻易扔掉,补一补,又继续穿。

我记得,1977年,大哥在内蒙古当兵,从部队寄了两双军鞋给父亲。一双解放鞋,一双大头皮暖鞋。冬天农闲时,父亲喜欢穿着那双皮暖鞋,还有羊毛军大衣,去村里四处串门。虽然他嘴里不言语,可从他脚底发出的“咔咚、咔咚”声和他那飞扬的眉目间,明显看得出他十分满足,甚至几分显摆。当然,春秋季节的大多时间,父亲还是穿他那些自制的便鞋,只是出门做客才穿上那双解放鞋。

父亲去世多年了,如今,每当想起他的那些鞋,心中依旧会蓦然一阵酸楚,并为他的简朴、勤劳感怀良久。

 

想起我的奶奶

刘燕飞

 

三四岁时,每当母亲晚上在生产队忙夜的时候,就是奶奶带我睡觉了。

奶奶的床铺在堂屋北边的小披厦里,入秋了,母亲用当年晒干的稻草,铺在床铺下,厚厚一层,上面罩一床新床单,那样便会很暖和。新鲜的稻草,带着一股田野的香味,稍微翻身,便会发出沙沙的声响,就像一曲动听的音乐。

太阳落山了,家里没有电灯,也舍不得点煤油灯,屋子里,伸手不见五指,我和奶奶早早地就上床了。

记得,奶奶会给我讲故事。奶奶的肚子里装了很多精彩的故事,她说,孟姜女送寒衣,哭倒长城!说古代孝子,小王祥捂寒冰,搭救他母亲!奶奶唱《数花名》,从一月说到十二月,朗朗上口;奶奶说包黑子断案,为民伸张正义!我真的很佩服奶奶的记忆,那就是我早年独特的早教吧!

我长大了一点儿,就要上学了。晚上睡觉时,奶奶就会和我说她年轻时候的往事。她说老城芜湖的场景,送客人走,要说,您慢走啊,走得好啊!客人会说,您留步,我走的好哎!奶奶十九岁从芜湖嫁到合肥乡下,吃过很多苦头。奶奶说,爷爷的早亡,说父亲孩提时代的轶事。说以前的苦日子等等,奶奶叹口气,伢来!我的眼泪早已哭干了,再也哭不出泪水来了!我听了奶奶的诉说,一时无语,心中凄切!

夏季里,蚊虫多,奶奶便一夜到亮为我扇蒲扇。只要我一动,奶奶便用大蒲扇拍打我的身体。有时候,受凉了,半夜,肚子疼,奶奶便用手掌心接了自己的唾液,耐心地给我按揉肚脐眼,奶奶的按摩有力而富有节奏,渐渐地,肚子疼就好了。奶奶及时为我盖好被子,说,伢来!不能贪凉啊!

冬季,天很冷,奶奶早就焐在床上了,母亲还给她一只滚热的水焐子。奶奶先把自己脚焐热,再把我睡的被窝焐暖了,等我完成功课,上床,整个被窝都是暖融融的。奶奶不许我蜷着腿睡觉,她经常说,伢儿!快伸直了腿睡,哦对了,像这样,长大成大个汉子!我是听奶奶话的,奶奶脚不热,我就抱在怀里,给她捂着。奶奶就说,我伢知道孝敬了!

从小到大,我和奶奶的感情最好!奶奶有什么好吃的,也总是想着我,及时分享给我。连我姐姐都开始嫉妒,说奶奶尽偏心!奶奶咧开没牙的嘴笑,她说,俗话说,一老一小嘛!这人老了,就像小孩子一样的嘛!

奶奶是九十年代初,在合肥老家去世的,享年86岁,也算是高寿啦!奶奶的音容笑貌,深刻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时光越久,影像越清晰!睡梦里,都是她微笑而安详的面庞,似乎又在和我说什么古老的故事,声情并茂,娓娓道来……

 

我从陇上走过

徐累先

 

因为一篇关于乡村振兴的讲话稿,村支书力邀我到村里去看看,这样就能言之有物、“下笔如有神”了。我哂笑,还挺文雅的,用得着去看吗?呆了几十年的乡村,哪个旮旯我不熟悉?黄鼠狼变猫,再变也不过那个样儿,闭上眼都能想象出来。但支书有这个心愿,碍于情面,只好驱车前往。

一到村口,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这里原是一口凸出于地表的水井,名曰龙王井,四方形井壁,井壁上水草丛生。井壁后岸植有一棵桠枫树,树干粗壮,树冠罩住了整个井面。在吃水井的下方还有两口宽大的水池,洗菜和洗衣服用。近些年,由于自来水的开通,户外水井功能日渐褪化,几成龙须沟,杂草丛生,每到夏天,臭气熏天,过往行人掩鼻而行。

现在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座徽派凉亭式建筑,圆木支架撑起了长方形屋面,红色屋瓦,古色古香的雀替承托起桁条,笼罩住了洗菜和洗衣的水池,圆木与圆木之间由木板连接,形成木凳,几个村民坐在凳子上,姿态不一,悠闲的唠嗑。而吃水井也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加固了井壁,清爽明亮,清澈的水流汩汩而出。

村支书告诉我,这是美好乡村建设的示范工程,政府投入几十万块钱,经过改造,保持了龙王井的旧貌,增添了农民休闲的设施,沿着溪流,设置了文化墙,上面有龙王井的传说、村规民约等内容。我不住啧啧赞叹,这个工程的建设,提升了乡村的文化品位,成为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们继续往村里走,沿着水泥路边走边聊。我清楚地记得,以前这是条土路,坑坑洼洼,在这次乡村环境整治中变成了水泥路,路两边栽种了观赏植物,有蓬蓬勃勃的红叶石楠,有枝叶纷披的垂丝海棠,有随风摆动的垂柳,散发出春天的气息,让人赏心悦目。

到了乡村大舞台,我又一次露出惊诧的神色。这里原是老村部旧址,多年弃之不用,房子年久失修,墙壁东倒西歪,岌岌可危,正好赶上乡村振兴工程拉开帷幕,于是推倒旧房子,建起了乡村大舞台,在舞台的旁边,是一座两开间的平房,一间是活动室,一间是放置设备的库房。大舞台的前方,是一片硕大的广场,水泥磨砂地面,霓虹灯分列两侧,广场四周设置了长方形花坛,安装了健身设施,单双杠、秋千架、乒乓球台一应俱全。

村支书向我介绍:乡村大舞台建好后,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特地从城里请来了舞蹈老师,教广场舞。现在,晚饭后,村民们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没事就凑到一块打麻将,他们也像城里人一样,在这里扭起了身子,随着音乐的节拍翩翩起舞。随着乡村振兴工程的不断推进,住在乡村里的泥腿子也将逐步过上城里人的日子。

放眼四望,高低错落的民房逶迤而去,房舍间的树木绽出了新芽,田野上油菜花的清香扑面而至,远山披上了淡淡的绿装,展现出一片蓬勃的气息。我心潮澎湃,似乎看到了曾经贫困的山村跨上了乡村振兴的快马,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出发!

“我从陇上走过,陇上一片春色”。支书的这篇讲话稿还用我润色吗?眼前所见就是一篇无需修饰的美篇!

 

舌尖上的春天

齐帅

 

那天,天朗气清,和母亲一起去拾菜。回到家,母亲把荠荠菜淘洗干净,给孩子包了一顿荠菜馅饺子。

饺子刚一端上来,女儿就嚷着:“奶奶,今天的饺子是用花花菜(荠荠菜的别称)包的,那里面肯定有很多的花花。我要吃十个,不,二十个……”女儿开心地嚷着。恍惚间,循着女儿稚嫩的声音,我的记忆竟不知不觉飘散到了许多年前……

那时候的春季,奶奶定会带着我去田野里拾菜。我自然是帮不了什么忙的,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地里胡闹:一会儿逮西瓜虫,一会儿折地畔上的小蓝花,一会儿又扯一根草叶去戳弄小蚂蚁……

奶奶也从不恼我。回来后,奶奶忙着择菜包饺子,我却乐地围着她拍手唱道:“花花菜包饺子,我和奶奶对碗吃,奶奶一嘴吃一个,我一嘴吃十个……”“好好好,我娃爱吃多少就吃多少,这花花菜饺子都是我娃的,谁都不让吃。”奶奶一脸宠溺地眯缝着眼睛,满脸笑意地跟我说。

有时候,奶奶还会把嫩生生的白蒿芽摘洗干净,拌上面粉在蒸笼里蒸一下,然后翻倒在盆子里。一瞬间,整个屋子的空气里都弥漫着白蒿芽特有的清苦淡香,再放上葱花、蒜苗、辣子面、花椒粉,用热油浇上去,只听得“滋啦”一声响,那香味就调皮地直往舌头上钻。我的口水在那一刻简直快要决堤了,奶奶轻巧地把盆里的白蒿麦饭搅拌均匀,就可以开吃了。“最大的碗,给我的小馋猫。”奶奶笑着摸摸我的小脑袋。

通常,奶奶还会留出一部分白蒿芽,把它们放在大茶壶里,用开水当头泼下,不一会儿就成了一壶黄褐色的白蒿茶。奶奶说:“春日里,多喝点白蒿茶,养肝明目,对肝脏好。”可我们总嫌白蒿茶有一股子淡淡的药味,不肯多喝。于是,奶奶就会往里面加上一些白糖,那清苦的药味一下子就变淡了。

因此,荠荠菜、白蒿就是小时候我用味觉记住的春天模样。

奶奶总说:“这荠荠菜、白蒿,就像天资平庸的孩子,没有造化成为雍容华贵的牡丹,去惊世骇俗。那就平心静气的做自己,不必艳羡他人,只管努力勤奋,定会收获自己的一片美好。”

奶奶的话总是听的人心里顺畅,浑身舒坦。

如今,又到了春来枕星河,绿意生四野的时节。我不由得又想起了与奶奶、与野菜有关的往事。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眼前,母亲与女儿正在重复着我与奶奶曾经的小美好。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春天慷慨的馈赠里,在长辈温暖的宠爱里,人们总喜欢用味觉记住春天的模样,因为春天有时就长在人们的舌尖上。

 

尝 春

林钊勤

 

对于美食家而言,一个季节的开始,是一个美食节的开幕。南方的春天,除了香椿、韭菜、豌豆尖,还有春笋等春芽。这种时候,正觉满腹油腻的人们,很难抵御它们清鲜水灵的诱惑。

春雨贵如油,晚上一场春雨过后,受了春雨的鼓舞,竹林里那些拱出土层的春笋,笋壳淡黄,笋尖嫩白,宛若女子修长的手指。刚破土而出的嫩芽芽-春笋,做春油焖春笋、鲜笋海鲜汤、鲜笋饺…鲜味在每一个餐桌上流连。春笋个头均匀,皮薄,油焖做法很鲜美、笋尖生吃也不错,满口清香。时令中的春笋好比魔法,总能轻而易举打败其他季节的笋。春笋细嫩鲜脆,笋尖尤嫩,吹弹即破,入菜荤素百搭,怎么吃都是美味的。

难怪古代的文人多为食笋专家,且有美食佳话流传至今,譬如杜甫、苏轼、林洪、张岱、李渔、袁枚。食笋的流行与古文人的气质有关,至清至洁是古文人的特质,也是嫩春笋的美味。

香椿炒鸡蛋,香椿拌豆腐、舂香椿、炸香椿鱼……绿芽红边,香味浓郁。头茬口感远胜二茬、三茬。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小贵。“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吃香椿,定要赶早,一要吃头,二要在谷雨前。香椿的珍贵在于香椿并没有被作为蔬菜广泛种植,产量非常有限。其嫩芽从立春开始可以采摘,到清明前结束。换句话说,香椿的采摘期比龙井还短,所以一旦错过了,那真的是要再等一年呢!

韭菜芽和豌豆尖,前者是埋在沙土里极短的嫩芽,颜色浅黄,嫩而味美,又名韭黄;潮汕有句俗话:正月仔婿,二月韭菜。其中寄寓了农历二月正是韭菜收割的时令,上市的韭菜大多是鲜嫩可口、质优价廉的含义。潮汕人对韭菜的情感是深厚的,在粿品、春卷、糕点等多种传统小吃的馅料或者是配料中可见到韭菜。潮汕话中“韭”与“久”同音,在各大喜庆宴席上,韭菜更是不可缺少的寓意“长长久久”的菜品。入菜的豌豆尖是豆苗顶端最为鲜嫩的三四寸,碧绿养眼,水润娇嫩,清香迷人。此二者皆可洗净清炒,吃起来清香腴嫩,甚是鲜美。清炒的诀窍在于热油旺火快速煸炒,让热的食油给嫩的芽尖罩上一层油膜,保其娇羞之色、清鲜之味。

一年四季的馋,周而复始的吃。无论香椿、韭菜,亦或者春天刚破土的春笋,食在当季,鲜在舌尖,时令菜,是天然美味,也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最好的食物。

 

远逝的钟声

韩萍

 

在漫长的记忆里,总有些人、有些事、甚至一种声音,令人念念不忘。

童年时,校园里的钟声悠扬而亲切,敲打出动听的节奏和韵律,每当想起钟声敲响的岁月,温暖和美好便如约而至。

小时候,我在本村上学,校园是个圆形的院子,中间是菜园,用低矮的土墙围起来,菜园四周是教室,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依次排列。

校园容纳了整个村庄的学生,也容纳了我们共同的回忆。那个年代没有电铃,上下课的号令都由一口大铁钟发出。预备钟是急促的单声,上课钟是两连声,下课则是缓慢的单声!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钟声响起时,我们都会听从它的号令。

大钟吊在教师办公室前的一棵大树干上,居高临下,响遍整个校园,响遍整个村庄。打钟人是经验丰富的师傅,每天按着时间点,拽紧垂下的粗麻绳,熟练地击响,一年四节,风雨无阻。除了周末和假期,校园的钟声连绵不绝。

这或激昂或低缓的钟声响起时,在村庄上空萦绕,像是一种召唤。有时忘了时间点,听到预备铃响起,赶紧往学校跑去,还能赶得上第一节课!

每天上课铃响起时,学校很快就安静下来,只剩朗朗读书声;下课铃响起时,我们冲出教室,校园里顿时热闹起来。我们在不算太宽的院子里玩跳绳,踢毽子,拍绣花球,丢沙包。菜园子北侧有两个水泥乒乓球台,同学们围成一圈,用自己做成的木板,或较硬的纸板做球拍,排队打球,打到尽兴处,鼓掌呼叫,不知不觉十分钟过去,那不紧不慢的钟声响起时,同学们才不情愿地散开,跑回自己的教室,等下课排队再战。

体育课安排在校门口对面的操场上,操场不大,四周栽满柳树,每次体育课是最丰富的。无论是跑步,做广播体操,比赛,还是自由活动,都有无穷的乐趣。下课钟不紧不慢地响起时,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到校园。

在钟声的陪伴下,每一天都有条不紊,秩序井然,时光似乎很慢,伴随着古朴的钟声缓缓流转。

每天最后一遍钟是放学的钟声,也是最动听的钟声。放学钟是最缓慢的,像是送行,放学后我们是舍不得离开校园的,在校园里痛快得玩,没有了钟声也就了没有时间概念,只有对夜色的感知,当夜幕降临时,玩得满头大汗才结束一天的生活,慢慢悠悠回到家里。

农村的学校没有暑假,有农忙假,夏季的麦假,秋季的秋假,还有冬季的年假,每逢假期来临。校园大门紧锁,古老的大钟高高地悬挂在空中,落寞而又孤独!等到开学那一天,那熟悉的钟声又一次响起,庄严而又沧桑,一如既往地履行着迎来送往的使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在钟声陪伴下,我读完小学,初中,后来到镇上、县城读书,上下课不再需要人工打钟。等有机会回来时,当年的同学们都已各奔前程,走向不同的人生。学校的旧教室已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新楼,菜园不见了,教室前水泥乒乓球台也不见了,上下课换成了铃声,曾经熟悉而亲切的钟声成了回忆,遥远而苍凉!

时光不居,岁月匆匆,记忆里的钟声虽渐行渐远,却时常在脑海里响起,在心头百转千回,余音袅袅!

(责任编辑:葱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