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作家协会园地:文化视野(2月5日)

藏在春联里的深情

李晨

 

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了。现在街上随处可见卖春联和买春联的人流,每年到这个时候,见到这样的场景,思绪总会把我拉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那时每每年关将近,乡亲们都要请爷爷帮忙写春联。一是爷爷春联写得好,二是爷爷在村里有威望,大家都来讨个吉利。我出生的时候爷爷已年过古稀,从我记事起,爷爷就在帮乡亲们写春联。家里人来人往,进进出出,门庭若市。

当年春联都是用大红纸,根据需要裁开来写,勤快一点的人家会把红纸裁好,选好要写的春联,爷爷只负责写就行了,但大部分都拿整张红纸过来,按照爷爷吩咐裁开。有的不拿红纸,空着手来,爷爷总是笑脸相迎,把早已裁好的红纸拿出来,展笔即写,一幅幅春联随心而生。

爷爷是个思想开明、心地善良的人,村里谁家需要帮忙,谁家有难处,他都会力所能及地伸出援手。平时村里有红白喜事,爷爷也会帮忙写应景对联。听到谁家孩子考上大学,爷爷会主动送上“金榜题名时高朋满座,飞黄腾达日师恩难忘”;有娃要入伍,爷爷也会送上“兴华时有凌云志,报国常怀赤子心”。耳濡目染,爷爷的举动,也影响着我们这些后辈,后来父亲也开始学习毛笔字,照着爷爷的样子学写春联。

但是我们自己家的春联爷爷从来不写,也不许父亲写。

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是一名老党员。每年腊月二十八,村里的干部会慰问老党员,敲锣打鼓把春联送到家,那时候村里很多人都来看,爷爷也带领全家老小在家门口等候,那是我们家的高光时刻。爷爷会亲切地和村干部握手:“感谢政府惦记着我,我们一家都很好。”送走村干部,爷爷对着春联沉默好久,也许他想起了当年的峥嵘岁月,奶奶这个时候总会深情地说:“老伴,跟着你这些年我脸上可光彩了,这么受村里人尊敬,你给孩子们讲讲你年轻的事呗。”这时的爷爷就打开了话匣子,很满足很自豪地说着……

后来爷爷去世了,村干部也换了好几任,但直到现在,每逢腊月二十八村干部还是会去我家送春联,这个时候父亲会召集全家人早早在门口等候。

如今满大街都是印刷的春联,各式各样,乡亲们也都由少年变成中年,中年变成老年,我们一家人也都由农村搬到了县城。但是父亲每年腊月都会回老家住几天,考虑到乡亲们不方便开口,父亲总是提前将春联写好发到村里的微信群,喜欢的人还是会和父亲要。对于年岁大的老人,父亲会送到家里,那些老人泛着泪花,对父亲说:“你这字真有你父亲当年的影子。”如今,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开始练习毛笔字,学写春联。

写春联、贴春联是中国年的一种传统仪式,火红的春联,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回望春联旧事,我对春联充满了感激之情:它承载了我的乡愁,也让我懂得了奉献与感恩,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温度!

 

 

春联

常玉好

 

春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我们襄阳大部分地方把春联也叫“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大年三十,按照我们当地的传统习俗城乡百姓家家户户把耀眼夺目的对子一贴,大街小巷立马红红火火,迎来甜甜美美的新春佳节,加上远近不时响起的鞭炮声,年的味道一下子就浓了。

现如今集市上随处可见机制印刷批量生产的春联,红纸金字,镶有花边,一派辉煌。我深感,虽然大方好看,但我却依旧怀念记忆深处腊月里父亲手写的春联,那是一种醇厚的年味回忆,更是父亲留给我一生的宝贵记忆。

我的父亲当了三十多年的中学校长,是十里八村有名的文化人,写写画画的事情自然而然的就落在父亲头上,特别是写春联,父亲的毛笔字写的很好刚劲有力,行如流水。记得一进腊月,乡亲们就拿着几毛钱买的红纸来我家排号了。这时候父亲就会拿出小本子一一做上记录。父亲每个周末从早上吃过早饭后就在堂屋里支起方桌开始裁纸,写字,井然有序,不急不火。

几百幅的春联,好多的福字,“出门见喜”“身体安康,”“六畜兴旺”“童言无忌”等。如此繁琐且数量之多,不是一个人能在短期完成的事,喜欢书法并且喜欢听父亲讲故事的我自然就成了父亲的小帮手。学着父亲的样子,拿把剪刀裁纸, 坐在父亲的对面, 父亲每写完春联上的一个字,我就朝自己的方向拉进一个字的距离。别认为拽纸很简单,这可是要有技巧的,既要配合好书写的速度,还要保证纸张的平整。 父亲写一个字,我会读一个字遇到不认识的字,父亲立马会给我读出来并且会给我讲解这个字的意思,让我牢记这个字的读音。没想到给父亲做小帮手,也给我了认字的机会,让我在我的小伙伴中出尽了风头,因为在年三十下午乡亲们贴好春联后,我们一群差不多同龄的小伙伴会去看各家贴在门上的春联,然后争相读出来,他们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都只有会哑然停顿。这时的我就可以大声读出来。当小伙伴们用羡慕的眼神仰望着我时,我的心里得到了莫大的满足感。

从小到大我非常喜欢看父亲书写时的神态,只见父亲饱蘸笔墨,意在笔先,侧头稍做迟凝,或皱眉仰天,偶尔持笔之手用手背在额头来回剐蹭,搜索记忆妙词佳句。抿嘴咬牙,提笔一挥而就,浑然天成,笔走蛇游,气定神凝,瞬间一幅春联就完成了。再看那字,楷书端庄大方,捺撇到位,入木三分;行书姿态优美、笔力遒劲、张驰有度,收放自如。父亲写好后我一张一张晾出去,地上铺摆得到处都是,避免风刮跑了,在春联上压小石块,晾干以后,一卷一卷卷好,用笔写上乡亲们的名字,从早到晚,取春联的父老乡亲络绎不绝。为父亲在桌前拽着纸写春联,晾春联,收春联,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我乐此不疲。

我不仅喜欢看父亲写春联,更喜欢听父亲讲关于春联的故事,父亲讲春联用意是,早先过年贴春联是镇邪驱鬼,祈福纳祥。春联是由“桃符”演化面来的,桃符产生于秦代前后,当时的桃符,是在深红色的桃木板上书写“神茶”、“郁垒”二神的名字”。贴春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代表在新的⼀年⾥辞旧迎新,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殷切希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又是一年新春佳节到了,又到贴春联的时候了,可如今父亲已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老公常常说父亲那么有才华一定在天堂给阎王爷当秘书的,父亲会不会在过年的时候也在那里为他人写春联呢?

红彤彤的色调,火辣辣的吉祥。大红春联贴起来,是春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春节一面迎风飘展的旗帜。春联又是寒冻腊月里怒放的一株腊梅,铺垫了春节的喜悦氛围,从而烙印了很多人对春节的记忆。(1450字)

 

 

写春联

李钊

 

在老家,写春联是春节前的一件大事。一幅好的春联蕴含着全家的期许和整年的希望,不求文字华美,只为情真意切抒发心声。

外公早年上过几年私塾,是那时村里为数不多识字且能写毛笔字的人。每年春节前夕,村里人总会早早向外公打听,什么时候有空给大家写春联。外公对着日历,掰着手指头算着日子,告诉大家一个准日子。

到了约定的日子,村里人三三两两结伴而行,手里拿着几张裁好的红纸、一包白糖或一两斤花生前往外公家,就像赶赴一个盛大的节日。

外公早已在堂屋里摆好了两张拼在一起的八仙桌,桌上铺好一张沾满墨迹的白布。见有人来,外公连忙从里屋拿出一方用青花布包好的青石砚台,砚台是清末时中过秀才的太外公留给他的,砚台中央有一个被陈墨填满的浅坑,在默默述说着经年的往事。太外公留下的墨条早已用完,外公只得用墨汁替代。曾有人提醒外公,你那么看重这块砚台,不如用陶碗来装墨汁。外公只说了一个字:礼。

守礼,这是农家人的规矩。村里人自会按照先后顺序走进堂屋,将红纸铺好,将礼物放在一旁。多数人会让外公自行写对联的内容,村子不大,村里人交往也多,外公知晓每个家庭的状况和他们心里的期盼,选择的对联内容会让他们心满意足。也有自己带着对联的内容来的,一张从作业本上撕下来的纸,字也七扭八歪的,但纸片的份量却不轻。

农活繁重,外公虽然平时很少练字,但多年写春联的经历让他很快从手生的状态中摆脱开来。一幅幅如“和顺—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的春联很快就能写好。写完春联的人,急忙将对联拿到门口的长绳上晾干,暂未排到的人,也三三两两坐在门口的长凳上,嗑瓜子聊天。当然,随家人一起来的,十来岁的小孩是坐不下的,或四处奔跑,或守在桌前,看着外公认真写字的模样,直到家人叫他回家,也不愿离开。

村里人离开时,除了带走对联,守在门口的外婆会给他们捎上一些黄豆或红枣,村人推辞不收,外婆总会笑呵呵地说,礼尚往来嘛。

外公为村里人写对联一写就是三十多年,对联内容从“—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花永开”到“顶层设计好蓝图,地方落实惠民生”,纸张已由一大长自裁纸变为印有花纹裁剪好的纸,墨汁也从单一的黑色增加了更显富贵鲜亮的金色,唯一不变的,是寄寓着诗书传家希望的青石砚台,而外公写春联时专注的眼神。

外公已逝,我也烦城里定居,每年春节前,我都会拿出青石砚台,滴上水,细细研磨朋友送的徽墨,为家里写上一幅春联。去今年所写的是“好主义好路线好政策,般般都好;新中国新时代新面貌,处处皆新”。字谈不上漂亮,却是我最真的想法,我想如果外公看到如今的盛世,也会是他最想写在春联上的。

 

 

儿时的年画,浓浓的乡愁

殷建成

 

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法,宋代叫“纸画”,明朝叫“画贴”,直到清朝道光年间,“年画”一词才粉墨登场。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苏南老家,年画代表喜庆,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临近年关,镇上书店里里外外挂满了春联、年画,集会上,卖年画春联的摊位鳞次栉比。微风吹过,那些五彩缤纷的年画就像一个神奇的世界,在那个物质和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要找一本书看都很难,平常的日子里,哪个小朋友拥有一本小人书,我们都会跟着团团转,期待一睹为快。而年画就更胜一筹了,有以鲤鱼,仙桃,胖娃娃、金元宝之类的造型为主题的,寓意“年年有余、人寿年丰、吉祥富贵、五谷登峰、招财进宝”等,给予人们时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另外,还有四季风景,花鸟鱼虫、历史人物、电影剧照,传统喜剧、民族故事等等。年画题材丰富,色彩绚丽,图文并茂,雅俗共赏。

记得小时候,常常跟母亲去赶年集,来到热闹的街镇上,人山人海,各种年画琳琅满目,看着一张张不同风格的年画,张扬着新年的喜庆和吉祥,我看得眼花缭乱,恨不得把年画都买回家。我发现母亲已经被年画迷住了,她看看这张,换换那张,我拉着她的手说:“妈,多买点年画吧。”母亲并不急着买,我们又转到一个个小摊前,那时候年画也不贵,一毛多一张,买10张才一块多钱。终于买到了心仪的年画,谈好了价钱,母亲付了钱,把年画卷起来,用细绳一扎,高兴的拿回家。

离过年还有三两天,一家人开始忙碌着帖年画,大门正中照壁上挂中堂,常挂的有《福禄寿三星》《毛主席像》等,尺寸比一般年画大,上下带轴,两边配有对联且有轴。客厅两边的墙上贴的年画,活泼生动,内容丰富。有当年流行的电影,一张画有8幅小图景,每幅下面有文字说明,两张就是一幅完整的电影。我家墙上贴的有《草原英雄小姐妹》《闪闪的红星》《沙家浜》等,也有戏曲电影《西厢记》《红楼梦》《天仙配》等。贴年画习俗,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寄托和传承,给我们增加过年的气氛。

大年初一,我们兄妹去给村里的长辈们拜年,到了长辈们家里就喊一声:“爷爷奶奶,过年好!”他们便高声的应和着,把瓜子糖果往我们手里塞。而我们关注的是墙上贴的年画,有些年画就是那个时代的小人书,有故事情节的长辈们还给我们讲。一张张年画见证了由盛到衰的历史,给我们儿时单调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和欢乐。

儿时的年画是镌刻在我心里的一道优美风景,同时也给我太多的欢乐和温馨回忆,包裹着浓浓的亲情,温暖着我前行的道路……

 

 

与父亲一起过年

雷华阳

 

我喜欢与父亲在一起的每一个日子,尤其是有父亲的每一个春节,都让我难忘。与父亲的种种美好,就像午夜的礼花,迸射着星星点点的光芒,把我记忆的天空装点得格外明亮。

父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但父亲写得一手好字。那时候,初中文凭的父亲在村里算是“有文化的人”。过年时,父亲总会操起毛笔,带我们一起写春联。我常常自告奋勇帮助父亲选联、裁纸、叠格子。父亲总会先在报纸上打草稿,写到自己满意之后,再郑重其事地写在红纸上。他写完几副长联以后,还要写“六畜兴旺”、“肥猪满圈“、“五谷丰登”、“抬头见喜”等横批。父亲写完后,会给我们也留几张纸,让我们也过一把“毛笔瘾”。附近的邻居也有上门找父亲写春联的,父亲总是有求必应,如果逢人夸上两句,父亲的脸上和笔下的字都不约而同地泛着光。

与父亲去赶年集,也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我和父亲翻过一座山,到几里外的集镇上“赶年集”。父亲买每一样东西非常有耐心,贵一点、质量不好的都不买,二刀肉割不到自己预想的那块不买,大小不合适也不买,太肥了也不买。我跟在父亲的背篓后面,用手拽着背篓后面的绳子,在人群中挤来挤去,格外兴奋。父亲总会将买好的糕点掰下一小块递给我,我接过那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糕点,小口小口地慢慢品,很久都舍不得全部吃下去。不管家里多穷,父亲都要带我去买一件新衣服,他总是要对比所有的摊位,问好几十件衣服的价格,最后找出最便宜、最适合我的那一件。穿上父亲买的新衣服,是我一年中最自信、最开心的时刻。

家里过年的食品,几乎都是父亲亲手准备的。磨豆花、做草米糖、炸酥肉、装香肠等,都是父亲的事。我最喜欢看父亲炸酥肉,总是喜欢给他打下手。我负责生火,在一边看着父亲用粗糙厚实的巴掌,将面粉和肉、鸡蛋搅合在一起。我喜欢帮忙打鸡蛋,那时的鸡蛋是很珍贵的,酥肉里面要放几个鸡蛋,都是父亲提前计划好的,父亲把鸡蛋数好后交给我,我便把鸡蛋在盆边上轻轻磕一下,两手把蛋壳分开,眼睁睁地看着蛋清和蛋黄流出来,那感觉真的很治愈。父亲把酥肉搅拌好,再一勺一勺地舀起,倒进翻滚的油锅里,滚烫的热油嗞啦嗞啦地叫,父亲不断用锅铲翻着,过一会儿,父亲把金黄的酥肉捞出来,我便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坨开始狼吐虎咽地吃起来,父亲一边喊着“小心烫”,一边继续翻着锅里的酥肉。那香味儿飘满了整个屋子,溢出了瓦房外,满满的幸福溢满了我的心房,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眼下又要过年了,我已经没有了孩提时过年的热望,但回想起和父亲一起过年的情景,每一个细节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记忆中,那些日子就像一坛陈年的酒,越放越清冽,越放越香醇……

 

 

窗花贴出故乡的年味

杨瑞芳

 

“过大年,贴窗花,窗花就是我的家,过家家,吹喇叭,腊月家家贴窗花”……在豫西山村,“小年”扫尘之后,窗花就开始悄然登场了。一直到除夕,几乎家家户户窗棂上都会绽放一朵又一朵红艳艳的窗花,格外醒目,给新年增添喜庆的气氛。

在那个物质匮乏,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憧憬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一朵朵盛开的窗花,给小山村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奶奶手巧,是剪窗花的高手。她手拿一把大剪刀,一张写对联用的红纸,先把红纸剪成大小不等的好多块。再把红纸对折几次,那把剪刀在她手里上下舞动,手法娴熟,应用自如,恰到好处,栩栩如生的窗花就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奶奶剪的窗花,大多以花卉动物为主,能表达出吉祥喜庆的主题。有凤凰戏牡丹、喜鹊登梅、金鸡报晓等等。

每一次剪窗花,我和姐姐都会坐在奶奶身旁,认真地观摩她剪出一幅幅漂亮的图案。在奶奶潜移默化地熏陶下,姐姐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心灵手巧,聪明伶俐,剪出来的窗花,形象逼真,受到了乡亲们的夸奖。

临近年关,在老屋,贴窗花更是热闹非凡,一家人都参与。先把窗户上的旧纸连带旧窗花扯干净,在窗棂上涂上糨糊,再把崭新的白麻纸糊在窗户上,然后就贴窗花了。奶奶把糨糊轻轻点在窗花的背面,再从中间向两边慢慢粘贴,既位置恰当又平整。

如果小村家中有办喜事的,那窗户上少不了贴“囍”字,再在“囍”字四周贴上幅“喜结连理”“五子登科”等带字带图的窗花,图的是吉祥和欢快。

前堂后堂罗袖人,南窗北窗花发春。如今,爷爷奶奶早已离开了我们。每到过年时,常常会想起儿时帖窗花的情景,那份记忆,那份情感,深深扎根在我的心里。

 

 

古诗里的年味

张东香

 

已进腊八,临近年关。让小城渐渐有了浓郁、悠远的年味,街头巷尾都氤氲着“年”的味道,而在这时,品读古诗里的年味,也是一种惬意的事情。

唐太宗李世民在《守岁》中写道:“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傍晚的夕阳斜照着华丽的宫殿,岁月使宫廷更加美丽。年终岁寒,冬雪消融,暖洋洋的宫闱里似乎吹进了和煦的春风。巨大的红烛点燃了,远远看上去,像一簇簇花团。君臣欢宴饮酒,喜度良宵,迎新年,辞旧岁,通宵歌舞。

看着这首画面感极强的古诗,自己也宛如置身于诗中的盛唐年代。当朝天子李世民有杰出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之称。继位后开创的“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诗中的春节的喜庆、盛世的繁华、十足的年味,人们对生活的憧憬,绝不逊色于哪个年代。

明代诗人文征明在《除夕》中这样写:“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莫笑书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词。”自嘲自己是迂腐书生的文征明,别人在忙碌过年,他却还在灯下挑拣旧诗句,因为他一年的主要工作和事业就是这些文章诗词。

潜心于诗文书画的文征明,有“文笔满天下”的美誉。前半生在不懈地追求功名,在五十四岁时以贡生的身份待诏翰林院,而后目睹官场的腐朽,四年后乞归故里,一生致力于文词的造诣。屋外五彩斑斓的烟花,除夕夜此起彼伏的声声爆竹,而诗人文征明却埋头于诗词挑拣,在他心里,春节的年味应该有着别样的、带着油墨书香的味道,历久弥新,寓意悠远。

年味在宋代诗人吴锡畴的《除夜》诗中有了最直白的阐释:“守岁儿童语笑频,老翁醉拥地炉春。欠伸起唤梅花说,明日平头五十人。”除夕的夜晚,收到压岁钱的孩子们,心情雀跃不已。老人们则欢聚一堂,讨论着开心的事情,一家人欢聚一起过年,是一件多么喜悦的事情。

冬夜 ,我在灯下慢慢翻阅着一首首柔情百转的古诗,分享着早已化为尘土的诗人的佳作,也分享着他们诗中的年味,不禁感叹不已。过年,无论是对古人还是现代的人,都有着一种情结,感伤的、欢喜的、团聚的、叹别离的。而对于我来说,过年平安喜乐,全家欢聚一堂,这样才是真正的年味!

 

 

幸福年味炒米糖

雷华阳

 

转眼间又临近过年了,父亲在电话那头告诉我:“炒米糖的材料都准备好了,等你们回来就可以打炒米糖了。”挂断电话,那些年父亲做炒米糖的情景涌上心头,那是我一生最甜蜜的记忆。

做炒米糖的过程很复杂。首先是炒米花,我和弟弟妹妹负责烧火,我们坐在火灶边,不时往灶里添柴,火光映着我们的脸,有说不出的温暖和舒服。我最喜欢听米在锅里炸开花,噼噼啪啪的声音。炒米花是技术活,火不能太大,否则就会炒焦。炒米花火候也很难把握,出锅早了米花还没有完全炸开熟透,出锅晚了就会炒糊。因此,父亲会一直守在锅边,不停地用铲子铲着,观察锅里的变化。米花的香味越来越浓,我们一边看白白的米粒在黑黑的大铁锅里跳舞,一边咽着口水。出锅时要迅速把米花舀出来,稍微慢点起锅的,米花就会变糊。一般那个时候母亲就会再拿一个锅铲帮着一起把米花铲出来,放在大簸箕里。那时候我们会抓起一把热乎乎的米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那米花又香又脆,味道好极了。

做炒米糖最重要是一步是熬糖。炒完米花,父亲把锅洗好,倒入一些水,待水烧开后放入红糖。糖熬到粘稠的时候父亲就将提前几天已经炒熟的花生、核桃、芝麻等倒进去炒一炒,最后再加入米花,不停地翻炒,黄黄的糖汁和白白的米花很快融合在一起变成了淡黄色,那糖的香味和米花的香味结合在一起,整个空气都弥漫着浓浓、香甜的味道。最后,父亲将炒好的炒米糖放在长方形的案板上,用铲子压平,几个方向的边沿也不能漏掉的,然后父亲便用酒瓶子在炒米糖表面拍打平整,酒瓶子打在炒米糖表面,发出“啪啪啪啪”的声音,我们便抢着要去打,一边打一边不停地问父亲:“爸爸,可以吃了吗?”等到冷却的时候,父亲取下木边框,炒米糖便成了一个大大的长方体,父亲用菜刀把它们切成小块。我喜欢先闻一闻,再取下一小块,慢慢地吃。咬着香香的、脆脆的、甜甜的炒米糖,那味道细腻、柔和,伴着“咔嚓……咔嚓……”的声音,那种幸福的感觉足够我用一生慢慢回味。

当我们沉浸在炒米糖的美味中的时候,父亲便开始收拾厨房,做炒米糖用过炊具需要反复擦洗,做好的炒米糖要用塑料袋全部密封起来。父亲在擦洗炊具时,总会将上面残留的米粒,一颗颗取下来放进嘴里,切碎的米花,他也要一颗不剩地捡起来全部吃掉。细想起来,我从未看见父亲吃过一整块的炒米糖,他总是吃我们弄碎的米花。许多年过去了,父亲将一颗颗碎米花放进嘴里的样子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怎么也无法抹去。

多年来,父亲一直保持着过年做炒米糖的习惯。过年围着父亲,看他做炒米糖,也成了我家过年的重要仪式。父亲不断改进做炒米糖的技术,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蘸着幸福的炒米糖也越来越好吃。

 

(责任编辑:洪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