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百变疫情肆虐 今年圣诞依然难过

  • 七天记者 颜宏

在新冠病毒疫情爆发近两年的时间点上,正在全球蔓延的、传播性更高的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病毒正在把世界打回原形,经过近两年的抗疫努力,除了坚持“清零”的中国外,大部分国家不得不再次面对居家、封城、封国的局面。魁省政府12月14日紧急叫停了正在筹备的公务员明年1月10日回到办公室的准备工作,还要求医疗系统内的工作人员能远程工作的立即全部回家工作。就在距离圣诞节还有10天的节日气氛中,魁省卫生厅长恳请民众伸出援手,帮忙加速疫苗的接种速度,呼吁那些在春季大规模疫苗行动中曾前来支援的人再回来帮忙,以便把现在每周疫苗接种30万人次的能力提高到60万人次,由此可见情势的紧急。

联邦总理特鲁多也和各省省长就减缓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社区传播和防控而紧急磋商,并于12月15日重新发布避免非必要国际旅行的建议,并恢复入境者必须提供72小时以内新冠病毒检测阴性证明的要求。这个建议在去年3月份新冠病毒疫情开始大爆发的时候宣布,刚刚在今年10月份悄悄被取消,现在又回来了。至于是否会如去年一样关闭国门,禁止国际旅行,联邦政府还没有作出最后的决定。

面对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带来的潜在冲击,副总理、财政部长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在12月14日发布的秋季财政更新报告中,特意提出要在未来六年里拨款300亿加元用于抗击疫情,其中包括50亿元的预留款,专门针对奥密克戎这种人们还知之不多的变异毒株导致的潜在影响。

恐慌再现

去年疫情爆发时,尽管各行各业遭遇种种困难,但人们心里充满了希望:等待着新冠疫苗的研发成功,等待着疫苗的接种,而今年春季开始的大规模疫苗接种也确实给民众带来针对新冠病毒的保护力,不仅让新增感染者的数量减少,重症者、需要住院以及需要重症监护的人数更是大幅减少,一度让民众感到生活恢复正常的错觉,但奥密克戎的出现再次打碎了这一错觉,再一次回到冷冰冰的现实。

尽管从南非向世界卫生组织第一次上报奥密克戎变异毒株至今不过三周,但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12月14日的疫情更新中明确表示,“奥密克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各地传播。虽然截止到目前只有77个国家报告了奥密克戎感染案例,但现实是奥密克戎可能已传播到了大多数国家,只是在有些地方尚未被发现而已。”更令人忧心的是面对奥密克戎这种最新变异毒株,世界主流疫苗的保护效力堪忧。

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以及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12月14日发布的针对疫苗保护力的初步研究显示,辉瑞、莫德纳和强生等新冠疫苗的常规剂量,对奥密克戎的抗体中和率“低到不存在”,阿斯利康疫苗也没有办法产生足够的抗体;而香港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也表明,中国科兴和复必泰(即中国版辉瑞)疫苗的抗体水平也不足以抵抗奥密克戎。唯一可让人稍微安心的是这些研究均发现,接种第三剂加强针,可有效增强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保护性,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南非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分析9月1日至12月7日期间,超过21万人次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发现,针对奥密克戎毒株,辉瑞疫苗防止感染的效力有所减弱,但对防止接种者感染病毒后发展为重症仍有一定保护作用。相比未接种新冠疫苗的群体,接种两剂辉瑞疫苗后对奥密克戎毒株可起到33%的免疫保护作用,对防止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保护效力为70%。而在另一个新冠变种——德尔塔毒株在南非传播期间,辉瑞疫苗防止重症的保护效力可达到93%。

根据现有的研究,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速度相比之前所有变种都更快,但似乎相对温和,住院率和重症率似都没有明显上升。在疫情最先爆发的南非,虽然奥密克戎感染者的数量在迅速增加,但与2020年第一波疫情发生时相比,目前住院治疗的成年新冠病毒感染者仍减少29%,不过这也可能与民众接种新冠疫苗有关。奥密克戎毒株的快速传播是否会导致现有医疗资源遭遇挤兑、崩溃的情况,研究人员还无法预测。不过已经有一些专家警告说,因为这种变异毒株出现的时间还不长,而感染后的住院情况或许要滞后数周才会显现,所以现阶段很难对其潜在影响下结论,还是要小心应对才是。

巨资抗疫

在加拿大人面临新的疫情恐慌之时,发布《2021年经济和财政更新报告》(Economic and Fiscal Update 2021)的财政部长方慧兰也因为其团队的两名工作人员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而不得不临时决定取消公开露面,改为线上进行,彷佛验证了恐怖的现实。她在报告中虽然描绘了一幅经济增长比预期要强劲,因疫情而失去的工作岗位都已经恢复,出口贸易正在增加,新企业不断涌现,财政赤字会比预期要少100多亿等美好景象,仍掩盖不了疫情给加拿大带来的方方面面的负面影响以及巨大的财政压力。

这份96页的报告中,主要内容都和抗击疫情有关,而在政府的财政支出中,大部分也都与疫情有关。

– 鉴于国家免疫咨询委员会 (NACI) 建议所有18岁以上民众都应该接种第三剂加强针,联邦政府将在今年以及未来几年投入73亿元采购疫苗加强针;

– 投入17亿元给各省和地区采购1.8亿个快速检测包,免费分发给学校、单位以及个人,帮助尽早发现病例,阻断传播链,减少疫情爆发;

– 承诺20亿元采购正在研发的抗新冠病毒新药,包括已经公布临床试验数据的默克(Merck)和辉瑞(Pfizer)公司研制的新药;

– 3亿元用于帮助各省实施疫苗接种证明方案;

– 应反对党的要求,预留7.424亿元用于给收入减少的老人和青年人提供补助金,包括因申领加拿大紧急补助金(CERB)或复苏补助(CRB)而导致其保证入息补助金(GIS)减少的老人;因疫情封闭而失去临时工作收入或没有资格申请CERB的学生,可转向加拿大紧急学生补助(Canada Emergency Student Benefit, CESB)等;

– 1亿加元用于安全复课基金(Safe Return to Class Fund),外加1000万加元用于第一民族保留地学校,以改善学校的通风状况,保护学生、教师、学校工作人员和家长免受疫情爆发的影响;

– 扩大“合资格教育工作者学校用品税务抵免”(Eligible Educator School Supply Tax Credit),以便教师可以申请最低15%,最高25%的可退还税务抵免,每人最高可达1,000元;

– 7000万加元用于改善医院、图书馆和社区中心等公共和社区建筑的通风系统;

– 设立新的“小企业空气质量改善税务抵免”(Small Businesses Air Quality Improvement Tax Credit),补贴企业为升级通风和空气过滤系统25%费用,每个地点的最高补贴为1万元,总额不超过5万元;

– 6000万加元用于设立临时性的“加拿大演艺工作人士复原基金”(Canada Performing Arts Workers Resilience Fund),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现场表演行业的工作人员;

– 延长两年居家办公税务抵扣计划,最高金额从去年的400元增加到500元;

– 5000万加元用于帮助缓解因疫情造成的加拿大供应链堵塞问题,帮助加拿大的港口提高货物仓储能力,加快物流速度等;

其次联邦政府明确承认疫情严重影响移民申请处理速度,也严重阻碍了新移民登陆的人数,特别是在第一、二波疫情期间,让加拿大严重的劳动力紧张状况无法得到及时补充。联邦政府计划从2022-23财政年度开始,投入8500万元用于处理移民申请的大量积压问题,加快入籍、家庭团聚程序,并欢迎那些能够帮助解决加拿大劳动力短缺的申请人。一个好消息是,加拿大目前接收新移民的数量稳步增加,已经快赶上疫情前的每月平均水平,有望完成今年接收40.1万人的目标。对即将到来的2022年,加拿大计划接收41.1万移民,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另外,联邦政府还将在未来6年投入13亿元安置来自阿富汗的4万名难民。

第三,西部的卑诗省今年不仅和其他省份一样受到疫情的冲击,还多次遭遇极端气候灾害带来的巨大破坏。从6月份的罕见持续高温、山火到11月份罕见的大洪水、泥石流袭击,给当地的民众财产和基础设施带来巨大损失,还阻碍了加拿大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带来的经济损失无法估计。加拿大保险局估计这次洪水造成至少4.5亿元的损失,而要恢复、重建需要花费的金额更大,联邦政府承诺提供50亿元协助卑诗省救灾以及灾后重建。

方慧兰还在报告中指出目前面对的两个短期财政压力一个是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影响,另一个就是卑诗省的救灾重建工作,并可能会最终影响政府的财政赤字金额。如果加拿大的经济受影响不大,复苏速度较快的话,财政赤字将减少60亿元,预计为1420亿元;如果经济复苏速度较慢的话,财政赤字将增加60亿元,预计为1479亿元。

另外,联邦政府还预留出400 亿加元用于补偿原住民儿童,并对原住民社区儿童福利制度进行长期改革。这之前,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曾发起集体诉讼,要求联邦政府为自2006年以来因政府服务资金不足而被不必要收养的每一名原住民儿童及其家人提供最高4万元的赔偿金,并得到加拿大人权法院的支持。联邦政府曾表示对人权法院的判决结果不服,会去上诉,但最终在今年10月宣布与第一民族达成庭外和解,具体的赔偿金额双方还在谈判中,最终结果可能在年底前出台,此次赔偿涉及的儿童约有5.5 万名。

自疫情爆发以来,加拿大的经济就如同反复“翻烧饼”的防控政策一样,彷佛在坐过山车。直到大规模疫苗接种行动基本完成第一剂注射后,经济才在最近几个月来开始稳定上升,这次政府所做的财政报告也是基于未来的加拿大经济增长如第三季度高达5.7%这般强劲的假设而制定的,至于未来是否可达预期,则不是这届政府所关心的事,毕竟谁知道能坐多长时间权位呢,没准疫情还没结束,这届政府已经下台了也未可知,而所谓一人一票的选举制度带来的政府更迭以及执政党短视带来的长远影响则要由全体国民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