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特约评论员 贾罗
109年前,号称“永不沉没”的英国“泰坦尼克号”豪华游轮因撞上冰山沉没于大西洋,2000名乘客中仅有700多名幸存,其中包括6名中国人。然而,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当那些幸存者的故事被媒体、书籍、影视作品津津乐道时,6名中国人却如同泰坦尼克号一样从人间消失了。直到近日一部名为《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的纪录片在华上映,他们的故事才走进公众视野。
将此海难改编为电影的《泰坦尼克号》曾打破了当年全球影史票房纪录,横扫了10多项奥斯卡大奖。Jack和Rose浪漫而凄美的爱情、放弃逃生持续演奏的乐队、发誓要与巨轮一起沉没的老船长……影片中这些散发着人性光辉的画面曾让无数人潸然泪下。然而,凄美的背后更藏着一段世纪谎言。当数百名幸存者随救援船抵达纽约港口时,所有人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6名华人却被拒绝踏上美国土地。西媒几乎“一边倒”地声称他们是偷渡者,甚至质疑他们假扮妇女抢占其他人逃生机会。纪录片显示,这些都是子虚乌有的抹黑和诬蔑,1名华人在获救后甚至还参与了对其他幸存者的搜救。
他们本是那场世纪海难的幸存者,他们的英雄主义气概更应被歌颂,却被离奇抹黑成“作恶者”,可6人没有自我辩驳的机会和权利。有人颠沛流离来到加拿大,有人梗迹蓬飘去了英国,有人东徙西迁留在了古巴……他们很少向外人或后辈谈起那段往事,西方也有意删减、隐藏那段不光彩的谎言。那场悲壮的灾难被后人收录进书籍、纪录片、博物馆中,但它的故事好像从来与华人无关。
所幸的是,乌云遮不住暖阳,冰雪锁不住春天。这段尘封的历史因这部西方人士拍摄的纪录片而重见天日。6名华人被驱逐、被污名化,归根结底是当时白人优越感和西方中心论在作祟。19世纪初西方人(尤其是白人)将“自我”以外统一视为“他者”。在“黄祸论”宣扬下, 黄种人被视为了白人的威胁,种族主义叙事一度成为西方的政治正确,侮辱歧视华人基本不需要任何理由。
尽管首条横贯美国东西部的太平洋铁路凝结着数万华工的智慧、汗水、生命,尽管“一战”中14万华工赴欧(其中2万人埋骨他乡,甚至连姓名都没留下)书写了小人物的一段大历史,但当时西方国家直接或隐晦的歧视并未消失。美国1882年反而通过了历史上首次也是唯一一次针对特定族群的《排华法案》。6名幸存华人的故事就发生在美国排华法案出台之后。那段历史不仅是属于他们几人的悲怆之歌,也是那个时代所有海外华人多舛命运的缩影。
这部纪录片不仅重现了淹没的真相,告慰了那些遭遇歧视的华人,更重要的是传达出了人人平等的人文关怀价值观,也表明西方还有不少正义良知的声音。如今,泰坦尼克号已沉没100多年,华人以及亚裔在西方的处境并未明显改善。疫情暴发后,伴随一些政客或媒体煽动和助长排外情绪,海外华人和亚裔处境雪上加霜。
希望这部影片能唤起西方社会更深刻的反思,也愿“人人生而平等”能真正从梦想走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