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誓:拜登就任美国新总统 警惕:特朗普主义余毒流传

七天记者 颜宏

经过今年1月6日试图推翻选举结果的“国会大厦骚乱”后,一直不认输的“倔老头”特朗普低调了很多,只在1月19日离开的前夕发布了一个预先录好的告别视频,只字不提接任总统拜登,却细数自己四年来的政绩,并夸赞自己是从未发动过战争的总统。1月20日早上8点,特朗普在夫人梅拉尼娅(Melania Trump)陪同下离开白宫,正式结束了他四年的白宫生活。

按照美国的传统,卸任总统会在新总统就职仪式的一早邀请后者一家到白宫做客,即将离任的第一夫人会领着继任者参观白宫,并做一些必要的交接,随后两家人同乘一辆车前往国会大厦出席就职典礼。但面对至今没有正式承认败选、没有祝贺拜登胜选并拒绝出席就职典礼的特朗普,这些传统都历史性地不会在今年出现。

打破历史传统的还有拜登的就职典礼,受疫情的影响,今年既没有传统的就职大游行(改为线上),以往要发放20万张入场“入场券”,今年只发出1000张,代之以20万面美国旗帜代表无法到场的民众。到场观礼的1000多人中,大部分是国会议员、政府官员以及他们的家人。同时处于紧急状态的首都华盛顿也是如临大敌,戒备森严。不仅部署了超过21,500名国民警卫队成员,还在国会大厦四周树立起7英尺高的铁栅栏,原本应该人头攒动的美国国家广场(National Mall)关闭,并在就职典礼的前几天前就开始阻止民众靠近。

拜登宣誓就任

在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安保措施下,第46届美国总统拜登的就职典礼顺利举行,除了重病不能出席的前总统卡特(Jimmy Carter)和赌气不愿意献身的特朗普外,所有美国活着的前总统包括民主党的克林顿夫妇、奥巴马夫妇以及共和党的小布什夫妇悉数到场,共和党方面有前副总统彭斯以及部分共和党政要,再加上现场演唱美国国歌的Lady Gaga、詹妮弗·洛佩兹(Jennifer Lopez)以及乡村歌手Garth Brooks等演艺明星的加持也算是一种圆满。

就职典礼结束后,拜登一口气签署了17道行政令,几乎把特朗普四年的政治遗产全部翻了个儿,包括重回《巴黎气候协定》、重回世界卫生组织、联邦场所和雇员口罩令、停止“禁穆令”、停止修建美墨边境墙等等。

拜登在29岁时第一次当选众议院议员,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众议员,又在78岁时当选为美国历史上最年长的总统,度过了近50年曲折坎坷的政治历程,最终登上大位的拜登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无论是防控疫情、重启经济、弥合撕裂还是恢复美国在国际上的威望都几乎是不可能在他四年任期内能够完成的任务。

特朗普余毒未消

搭乘直升机离开白宫的特朗普在安德鲁斯空军基地转机,最后一次乘坐总统专属的空中一号飞机前往佛罗里达州的海湖庄园(Mar-a-Lago)之前,对着疏落的人群发表了简短的讲话,除了再次简短回顾自己的政绩外,他还喊话支持者们:“再见!我们爱你们,我们将以另一种形式回归,好好享受生活吧。再见。”另一种形式的回归指的是什么,特朗普没有做详细说明,但美国媒体和学者表示他正在考虑建立一个新的政党或发起一种新的媒体。

由于特朗普始终不承认败选,并毫无根据地指责选举作弊,特别是1月6日发生的国会大厦暴力事件,让成为众矢之的的特朗普最后两个星期白宫生活变得非常困难,就连他自己的政党——共和党里都有不少人公开与他分割,甚至指责他煽动暴乱,包括他四年来的忠诚助手副总统彭斯和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

Quelques dizaines de personnes sont massées devant une estrade sur laquelle se trouve le président Trump.

特朗普在最后一次乘坐空中一号总统专机前演讲

不管特朗普的言行如何出格,现实是败选的特朗普获得了7400多万美国选民的支持,获得了历史第二高的选票,仅次于当选的拜登,而且投他票的人坚定地认为自己在特朗普的领导下获益,愿意继续生活在他的统治框架下。即使发生了1月6日的骚乱,最新的民调依然显示在共和党基层选民中,对特朗普的支持率高达80%,远远高于其他共和党前任总统如杜鲁门、尼克松、布什等。通常情况下,获得超过60%支持率的共和党人,一般会赢得下次总统候选人的提名,不过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建制派精英已经达成共识,不会让像“大象进入瓷器店”的特朗普有再统治美国四年的机会。

无法获得党内提名的特朗普似乎只有另成立一个政党才能参加下届总统的竞争,但看起困难重重。在美国,传统上不会有第三个政党有足够的实力来挑战民主党和共和党。特朗普面临的形势也更严峻,首先,现在的共和党领导人绝不会允许特朗普建立另一个政党来分走其他共和党候选人的选票;其次,民主党也会使出浑身解数力求把特朗普及其追随者赶尽杀绝,绝对不会让他有反扑的机会;第三,被建制派、资本家和互联网巨头联合封杀的特朗普可能发不出“声”或者找不到如推特那样廉价而又直达底层的传播工具;第四,1946年出生的特朗普今年74岁,四年后是78岁的老人,竞选总统对他的精神和体力都将是一个严重的考验。

不管特朗普本人是否会在4年后回归,他代表的贫穷、被遗忘、没希望的白人底层民众不会消失,他的“反联邦党人”的政治底色和右翼民粹主义的极化政治定位,带有“美国优先”的独霸主义和民族主义经济政策及新霸权构想所构成的特朗普主义(Trumpism)不仅不会衰落,反而会随着美国国内种种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而强化。

加拿大需格外警惕

在美国特朗普结束四年任期离开白宫之际,不少加拿大本地媒体都表现出一种五味杂陈的如释重负,纷纷用“持续四年的美国白宫情景剧结束了”,“特朗普的大型马戏表演到头了”,“堪比詹姆斯·布坎南(James Buchanan)的总统走了”(编者注:布坎南在1857年-1861年担任美国总统,被大部分人认为其能力低下,处理国内事物不当导致了南北战争,其实用现在辩证的眼光看,南北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是南方作为欧洲殖民主义经济附庸的种植园经济与北方独立实现工业化的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的尖锐对立。)大家都把这几年来发生在美国内外、特朗普身上的各种闹剧甩锅到他身上,似乎只要他一走,一切都可恢复从前,却很少有人反思标榜着可作为“历史终结”的优秀民主制度何以能滋生出特朗普这样的人物?特立独行四、五年,引发各种轩然大波,给美国的内政、外交甚至民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特朗普为什么还会获得近一半选民的支持和拥护?那些在1月6日暴力冲击国会大厦的特朗普支持者是真的愤怒和焦虑,因坚信原本属于特朗普的选举胜利被“偷走”而愤怒;为失去特朗普的美国前途而焦虑。

这次美国大选过程的跌宕起伏,对选举结果的不同解读以及让人惊掉下巴并导致多人死亡的“国会大厦骚乱”第一次让我们看到在所谓的发达国家同样可能出现民主制度的危机:失败的一方有可能不承认自己的失败,而且他们可能不是可以简单地用无视规则就加以排斥的那种“少数”,而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相当的社会力量。这次美国的大选也提醒人们民主选举或者说竞争性的民主选举制度必须要有一个前提条件:竞争性各方要有基本的认同基础,否则什么都无从谈起。

加拿大和美国的亲近不仅是地理上的,还是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乃至精神上的,两国民众同宗、同源、同一信仰。两国对彼此的定位为“恼人的兄弟”,即不管如何纷争、吵闹甚至打架,但本质上是同属于一个家庭的两兄弟。同样采用美国那样的竞争性民主选举制度、受美国影响极大的加拿大此时此刻更要警惕类似的危机和挑战。

在特朗普执政的四年里,加拿大同样有很多特朗普的支持者,所有在美国出现的民粹主义、种族歧视、贫富不均、挑战权威乃至反智的阴谋论现象也都在加拿大有所体现,只不过不是主流,而且一出现就受到民众的谴责,没有发展壮大而已。

从短期来看,加拿大不会出现特朗普式的政客,但如果加拿大不能很好地解决自身的社会问题,比如各个主要政党都在走向极端,无法就国家发展方向找到共识;东、西部经济发展理念和方向的分歧;经济发展乏力、民众生活水平徘徊不前、家庭债务沉重、贫富差距日益加深等问题恶化都会成为催生特朗普式政客的土壤。

有美国的前车之鉴,加拿大各界也应该提高警惕,对任何极端主义现象说“不”。“国会大厦骚乱”发生后,对标美国共和党的联邦保守党党领欧图(Erin O’Toole)表态说“发生这样的事情是恐怖的”,相当于主动与特朗普主义划清界限,同时强调自己领导的政党“是一个温和、务实、主流的政党”。接着利用接受白人至上主义者捐款的由头,驱逐了具有极端思想的议员Derek Sloan。

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Derek Sloan的言行一直非常引人瞩目:去年4月份加拿大疫情正严重时,他毫无根据地指责华裔公共卫生首席长官谭咏诗(Theresa Tam)与中国政府有关,质疑她对加拿大的忠诚度,并要求她辞职,他这番种族歧视性言论引发强烈的批评,最终国会通过动议要求他为自己的言论道歉;他自己不戴口罩,也反对别人戴口罩,还参加过在魁省、安省举行的多场反口罩游行;他也反对接种疫苗,还在12月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有2.4万人签名的反疫苗请愿书,并指责特鲁多的疫苗接种行动是把加拿大人当成实验的“小白鼠”。

围绕这名富有争议的议员,有一个小细节意味深长,那就是在国会就Derek Sloan无端指责谭咏诗应道歉的动议投票时,只有两个人投了反对票,一个是Sloan本人,另一个是还未当选党领的欧图。现在,当选了党领的欧图不仅把Sloan驱逐出党,还掷地有声地表示“极右在保守党内没有容身之地”,这些现象预示着欧图的右翼立场在向中间靠拢或者表面上向中间靠拢,姑且不论是不是特朗普的破坏性让加拿大的政客开始反思,对加拿大来说至少不算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