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选举悬念仍未解 加拿大应引以为戒

七天记者 颜宏

影响美国未来和世界的2020年美国大选在11月3日投票日之后,很多人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出现了: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和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的选票胶着,一时无法分出胜负,最终的计票过程可能需要几天,甚至几周。选举之夜既没有像以往的惯例一样,胜利的一方庆贺胜利,失败的一方承认失败,美国由此翻开新的一页;也没有像常理那样双方候选人要求选民耐心等待,而是各自宣布胜利。

在4日零点40分,拜登首先在特拉华州对民众发表了简短的竞选之夜讲话说:“我们对自己的处境非常乐观,真的。今晚我在这里告诉你们,我们相信我们会赢得这次选举。”还表示“宣布谁赢得了这次选举,这不是我的职责,也不是唐纳德·特朗普的职责。这是美国人的决定。”但一个半小时后,特朗普就在最终计票结果尚未公布的情况下重复宣称“我们正准备赢下这场选举,说实话,我们确实赢了”。并历数自己在俄亥俄、德克萨斯、佐治亚、北卡罗来纳州已获胜,在佛罗里达大胜,在宾夕法尼亚州“至少多赢69万张选票”。他还质疑大选“是对美国公众的欺诈(fraud)”,计划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从4日凌晨4时起各地停止接收邮寄选票。

拜登的竞选团队随后驳斥说特朗普的讲话是“可耻”和“史无前例”的,表示“我们将捍卫所有美国人选票被计数的权利,无论他们投给谁。”到了4日下午,特朗普的律师团队已经向多个法院提交诉讼文件要求法官判定威斯康星州的选票重新计票;判定正在统计邮寄选票、但拜登票数上升明显的宾夕法尼亚州和开始泛蓝的密歇根州停止计票。不过在11月4日下午4点,拜登再次发表有些不那么理直气壮的胜选讲话说:“我在这里不是宣布我们赢了……但是我们相信在计票完成时,我们会是获胜者。”截止到4点,拜登与特朗普的选举人票是248对214,拜登还在密歇根州和内华达州领先,使他有望拿到当选总统所需要的270张选举人票。

那特朗普会认输吗?以他之前的强硬表态、他和他的家人所面临的形势,以及他这几年展现出来的斗性,大概率会拒绝接受败选的事实,这将成为未来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美国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因素。

再次打脸的民调

2016年的美国大选,几乎都有的民调都显示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将获胜,导致富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媒体包括路透社、赫芬顿邮报、CNN和《纽约时报》分别预测希拉里有90%、98%、91%和85%的胜选几率。因成功预测2012年美国大选而名声大噪的聚合民调预测机构FiveThirtyEight也认为希拉里有71%几率胜选。然而,最终选举结果却是特朗普赢得总统宝座。这次错得离谱的民调扫了几乎所有民调机构的颜面,经过四年的反思和调整后,2020年的民调却重蹈当年的覆辙,严重低估了特朗普的支持者数量,他没像民调描述的那么不受待见,拜登也没像民调显示的那样受人欢迎。

根据民调误差的解释机制来看,只所以会出现这样误差的几个流行说法有“晚决定选民”假说(late decider)、“无反应偏差”假说(non-response bias)和“害羞选民”假说(shy voter)等。

“晚决定选民”假说认为存在着大量在投票最后时刻才做出决定的选民,使得选前民调无法有效捕捉选民的完整偏好。

“无反应偏差”假说认为,受访者较高的“不回应率”是造成民调失准的关键原因。

“害羞选民”假说则认为选民在特定情景和因素的作用下,选择向民调机构隐藏自身的真实偏好,从而造成民调偏差。2016年大选后,包括盖洛普和皮尤中心在内的多家权威研究机构运用选后回访或实验调查等方法,检测出存在一定数量的“害羞选民”。

但今年的民调机构在进行民意调查时都对这些有可能产生误差的因素进行了调整,比如根据受访人的教育程度划分标准,力求面面俱到;再比如采用更多的网上问卷调查的新形式等,但这次拜登和特朗普的选票如此胶着,根本不是原来想象中的胜负优势明显,调查研究行业又会迎来新一轮的自我反省。但还会找到什么能令人信服的假说呢?

美国还是那个美国

2016年特朗普的当选曾被认为是“黑天鹅”事件,大大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但2020年大选却表明特朗普上台以来各种离经叛道、胡作非为地折腾四年之后并没有改变什么,红州依旧是红州,蓝州仍旧是蓝州,摇摆州还是在摇摆。

11月3日的投票除了选出总统外,还将选出35名美国参议院(U.S. Senate)议员以及全部435名美国众议院(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行使投票权的议员。(参议员任期6年,因此每个大选年在100个参议院席位中大约三分之一要改选。众议员任期2年,在偶数年改选。)在州一级,今年还要选出11位州长和5000多名州议员。

按照美国的选举法,本次大选原定改选参议院33席,但由于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John McCain)在任期内去世,共和党参议员Johnny Isakson在任期内退休,今年将选出35名新任参议员。截止到发稿时为止,共和党继续以48对47保持多数地位。

今年由于新冠疫情、经济衰退和黑人平权运动等一系列议题,不少共和党传统优势州的选民对特朗普和共和党非常不满,再加上民主党今年不少参议员候选人在当地民众中极有号召力,因此今年民主党“踌躇满志”,希望让多个州“翻蓝”,一举成为参议院多数党,但最终的投票结果却显示民主党的优势并不明显,而且很多州票数咬得很死,直到最后一刻才分出胜负。

参议院则同样保持着原来的样子,截止到发稿时为止,众议院435个席位中已有392席完成选举,民主党以204席对共和党188席,领先14个席位,这意味着佩洛西“守住”了众议院。两年前,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从共和党手中重夺众议院控制权。在本次改选前,民主党在众议院占有232席,共和党占有197席,1席属于自由党,另外有5席空缺。

加拿大屏息

随着美国选举结果迟迟无法确定,2016年选举之后相似的一幕再次出现,大量的美国人考虑移民加拿大。根据谷歌趋势(Google Trends)数据,仅到11月3日晚10点,美国用户对“如何移居加拿大”的搜索量比2日同一时间至少增长了700%。

同时,加拿大的整个社会也都在密切关注着美国大选的情况变化,媒体更是从各个层面全天滚动播报。联邦政坛层面,除了魁北克政团(Bloc Québécois)党领Yves-François Blanchet和新民主党党领Jagmeet Singh公开表态支持拜登当选,Yves-François Blanchet还批评特朗普在选票没有清点完的情况下先行宣布胜利的行为是对民主制度的亵渎外,其他人都保持着一种谨慎态度。总理特鲁多、保守党党领欧图(Erin O’Toole)、魁省省长François Legault等都表示将密切关注大选的结果,拒绝在希望谁能当选的问题上表态。不过他们都表示不论结果如何,都已经“摆正了位置并准备好”与美国人民和美国政府合作。

不过副总理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在表示加拿大不会介入美国的大选,谁当总统是美国人民选择的同时,也承诺如果美国发生混乱,加拿大的外交官已经准备随时帮助住在美国的加拿大人。

加拿大的一些商业人士和政治分析家普遍认为,美国大选的拉锯战不仅让美国的政治陷入新的不确定性,还将对加拿大产生负面影响。毕竟美国是加拿大的第一大经贸合作伙伴,在加拿大面临的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经济衰退、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等迫在眉睫的问题都需要美国的参与和合作。

加拿大应引以为戒

美国在2016年选出特朗普这样的人担任总统以来,尽管美国人的选择让世界上很多国家感到不解,但很多美国人都对特朗普很满意。如果不是新冠疫情的爆发,特朗普连任基本上板上钉钉,年初时拜登没有任何挑战特朗普的资本和能力。现在选举结果的悬念主要来自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疫情肆虐导致美国经济暴跌,民生陷入困境,近千万的感染病例和二十多万的死亡病例让很多人对特朗普产生了怀疑。

在疫情冲击和毫无治国理政能力的特朗普领导下,美国已成为全球政治和国家机能失调、种族主义、民族主义、阴谋论、谎言、不信任和社会动荡的象征。这次选举无论到底是谁当选,都没有赢家,美国的问题并不是换一个总统就能够解决的,而是基于党派斗争、政治两极化和贫富不平等的社会危机,而这个问题并不是美国独有的,加拿大同样面对民众两级分化的问题。

在过去四年里,加拿大的经济在G7国家中表现良好,失业率降至几十年来的最低水平,但这种经济增长并未转化为惠及民生的实惠反而让加拿大民众的抱怨增多,因为这种经济增长是建立在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上,同时加拿大社会针对不同发展路径的选择更是出现了明显的裂痕。在诸如疫情应对、政府援助、政府债务、能源经济、碳税、贸易、应对气候变化、移民以及国际关系上,总理特鲁多代表的自由党都和官方反对党、主要代表中西部利益的保守党的政治理念分歧巨大,有的甚至南辕北辙。

在当今的世界,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竞争以及西方国家体制设计的缺陷导致的主要经济发达国家面临的普遍性经济乏力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格局和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上的民粹主义、政治正确、本国优先在世界各地攻城掠地;没有规管的资本自由导致贫富差距日渐加大,阶层固化日趋严重,大量的平民看不到上升的空间,而被资本绑架的政府无法进行自我调节;经济上的市场原教旨主义盛行,抵触政府的任何干预措施,导致大量触目惊心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而事实上现在的世界就处于新一轮经济危机爆发的边缘……而这一切正在改变世界面目的危机又因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而加深、加重。

与美国相比,加拿大的政治似乎仍然十分平静,但美国化的端倪已经开始显现:去年的大选中,当时的保守党党领谢尔(Andrew Scheer)就在竞选过程总是把重点放在对执政党领袖人品的攻击上;卑诗大学(UBC)在11月1日公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上次联邦选举期间向候选人发送的100万条推文中,有40%是不恰当的,16%可被列入“辱骂”或“骚扰”的行列;甚至还有一名加拿大武装部队预备役军人持枪闯入加拿大总督官邸声称要和特鲁多谈一谈等等,都是值得加拿大警惕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