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文化视野(12月10日)

【芬芳书院】 一个名字,一段历史 (四)麦臧讷夫(Maisonneuve) 洪田   在蒙特利尔,麦臧讷夫(Maisonneuve)是一个很多人耳闻能详的名字,麦臧讷夫学院(Maisonneuve College), 麦臧讷夫大街等都是人们熟悉的名字。这些名字都是为了纪念蒙特利尔的创建者以及第一位市长麦臧讷夫(1612年-1676年)。 麦臧讷夫出身于法国贵族家庭,据说13岁的时候就加入了军队,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表现出领导能力。1641年,在他将近30岁那年,他被当时的法国王室和耶稣会选中,到现在的蒙特利尔开辟新的殖民地。1642年,麦臧讷夫以宗教人士的身份来到了蒙特利尔,开始着手建设城堡,安置法国来的居民,抵御当地原居民的抵抗和驱逐。因为他的贵族出身,他被正式任命为这一新殖民地的管理人,主要负责对外事务和军事。 因为原居民的强烈反抗,在蒙特利尔的法国移民的生存环境越来越艰苦,到了1651年的时候,这一新的殖民地只剩下了大约50个法国人,面临“关门大吉”的危险。1653年,麦臧讷夫回到法国,利用优厚的物质条件吸引了大约120名新移民,其中包括100名军人和他一起来到蒙特利尔,让奄奄一息的殖民地起死回生,并逐步拓展疆域,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当然,这已经是多年以后的事情了,麦臧讷夫本人并没有看到。1665年,他离开了蒙特利尔,离开了加拿大,回到了法国的巴黎,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对比麦臧讷夫先生时代的蒙特利尔,现在的蒙城早已今非昔比。然而,历史的风风雨雨,却常常唤起人们心中的唏嘘感慨。     【鹏翔万里】 换碳 贺鹏   七里坡的人穷,冬天又冷。 狗拌上山搂了一背柴,背着刚进村就见公社的拖拉机正停在五娃子家的大门口。拖拉机停在门口“突突突”地响着,还吐着兰烟,五娃子站在拖拉机拖车上正往下扔碳呢。 狗拌从五娃子面前经过,五娃子就像没看见他似的,一句话也没说。 狗拌背着柴推开自家院的栅栏,用手一拽绳头,肩膀一缩,一背柴就落在了院子里。他脱下棉袄,轻轻拍了几下就进了屋里。 狗拌媳妇见男人不高兴,递给他一个旱烟笸箩,说:“你咋了?一进门,谁也没招没惹你的,就给人一个头脸?” 狗拌把烟丝装在烟锅里,媳妇从地上捡起一根柴棍棍,伸在灶里点了火,放在狗拌的烟锅上,狗拌吸了一口,吐出了一大口烟雾,狗拌媳妇就把手里的柴棍棍顺手扔在了灶里。 狗拌又吸了一口烟才不紧不慢地说:“看五娃子老婆长得那个样,也能把公社的拖拉机给勾在门前,五娃子还从车上往下扔碳哩!” 狗拌媳妇一听,楞了一下,说:“那他们又能过一个暖和的冬天了,公社那个拖拉机司机咋就看上五娃子老婆呢?” 狗拌瞟了媳妇一眼,说,“我是不想当泥头,我要不怕当泥头,你长得还不比个五娃子老婆。” 狗拌媳妇斜了狗拌一眼:“看你说的,你以为你老婆是谁呢,就你看见好看,别人谁还肯看一眼?别说还给你几块碳啦。” 狗拌在灶台上盍了盍烟袋,往炕上一扔说:“我他妈的过去看看,等那司机出来,和他拉呱拉呱。” …… 过了几天,公社的拖拉机就停在了狗伴家门前。 狗拌听着拖拉机“突突突”地叫,心里高兴得直想笑,他把司机让回了自己家里,忙着倒了一碗水放在炕上,又递过旱烟笸箩。司机从工作服兜里摸出了一盒纸烟,递给狗拌一根,狗拌媳妇往灶里添了一把柴,冲着司机说:“师傅,你想吃点啥?我给你做白面条子行不行?” 司机说:“不吃饭,已经在路上吃过了。”又冲着狗拌说:“你到车上扔上几块碳,不要扔多了,不然,回了公社份量就不够了。” 狗拌乐了,冬天终于有碳烧了。他临出门时盯了媳妇一眼,她估计媳妇能知道该怎么做吧。 狗拌爬上拖拉机的拖车,扔了好几块,差不多有百十多斤了,省着点烧,一冬天是足够了,他便跳下了车,看了看自家的门紧闭着,司机还没出来,他就蹲在圪楞外,不大一会儿浑身冻得直抖,但他不能进去。 正好五娃子从家里出来,看见狗拌蹲在圪楞外,说:“狗拌哥,你冷就回我们家暖和暖和。” 狗拌站起身来不好意思地说:“我刚从家里出来,不冷!不冷!”但他的心已随着冻得抖动的身子一个劲在发颤,眼睛里面早蓄满了泪水…… 他扭过头,摸了一把眼泪,看到地上百十多斤大碳,又咧开嘴欣慰地笑了。   【杨柳依依】 孤独时以书为伴 杨邹雨薇 近段时间,自己忽然喜欢独处,减少了跟闺蜜们的聚会和结伴逛街。是入冬之后天气变冷了不便出行?还是随着年龄的渐渐变大需要自省?抑或其他原因? 说不清楚,也不需要弄清楚,因为我喜欢心里涌起的这短暂孤独。 在这异乡的街头,我曾是那么强烈地渴望一个人能不经意地走来,牵着我的手,陪我走过未来的路;也曾渴望亲人们从千里之外悄然赶来,给我一个惊喜,陪我在这高楼之上吃顿饭,共享家庭的温馨;或者邂逅昔日的同学和师长,选一间茶室,把盏轻聊,回味往昔的缤纷时光…… 而今,忽然没了这些想法,只想于星期天一个人独处,静思,阅读。 所居住的房子很高,往东可以看见年嘉湖,往南可以看见国金大厦,往西可以看见岳麓山。房间跟阳台,阳光都很充裕。独坐藤椅里,手捧书卷,与书中人对话。累了,看看眼前的紫萝藤,细细感受它散发出来的绿意;或者从高处俯瞰附近的街巷,看车来人往,念芸芸众生,不禁感慨万千。 回想起昔日住在城南,而今搬到了城北。记得那天请闺蜜帮助搬家,她们惊讶我几箱子的书,搬起来颇为费力。我除了感恩,还笑着解释:于小女子而言,书与衣裳,不可或缺!前者养心,后者美型。 是的,有时候想想,身边的人和事,有些那么真实,令人嗟叹或珍惜;有些那么虚幻,令人难以置信;有的半真半假,令人捉摸不透。 此刻,就有一种莫明的失重感,或者说难以言状的孤独。 读放翁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眼前似乎看见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任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他依然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并写下此诗;读石评梅的《给庐隐》, 仿佛看见她那颗天真烂漫的童心,被尘世的霜风吹拂成冷寂孤傲的梅朵,无人能触摸到梅朵的忧郁、彷徨、苦闷与孤独;读张爱玲《花凋》或《半生缘》,只记得她留下一句令人心碎的呢喃:“笑,全世界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或许,自古以来,各人有各人的孤独,只是如同树上的叶子,有的大抵相似,却又无法完全重复。 孤独是一种心境。想想平时,自己在都市的罅隙里忙忙碌碌,奔波于生计,除了以奶茶和绿茶润喉,感觉甜润,根本没有体验到人生中还会有一种胜似黄金的东西,叫孤独。 孤独是一道风景。它如同凡・高的《向日葵》,列维坦的《白桦丛》,能让人触摸到作者孤独时的瞬间灵感,发现油画背后的无限蕴藏,对比自己的积累,就会明白价值的差异。 孤独是一种享受。如同此刻阳台上的我,暂时放下一切欲念,什么都不去想,什么都不去做,把孤独当成冬日里的温暖阳光,闭上眼睛尽情地去享受,在孤独中找回疲惫的灵魂。 … Read more

七天博大文化视野(12月3日)

【文化杂谈】 说说日常话语中的“做自己”(上) 步虚   几年前,在中国央视一套重磅推出的综艺栏目《出彩中国人》的舞台上,一曲《做自己》,让许许多多的观众记住了潞安集团王庄矿三个矿工和一个保安组成的“黑金组合”。四位歌手在他们自己创作的作品中这样唱道:最近有一种感觉,我渐渐在迷惘,像船在海上失去导航,不知该去何方。我好想回到校园,回到梦的路上。梦想很长,却没有彷徨,有憧憬有向往。有时我觉得我已在物欲中迷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竟然会那样现实。曾经的豪情在岁月轮回里消失,丢掉梦想的我 你认不认识。如果有一天,我执着勇敢做自己,捡起梦想,面对荆棘,全都不去逃避。别人的感受,请原谅,我无法顾及,我只想还给我真实的自己,……。 引人注意的是,近几十年来,“做自己”作为一个近乎格式化的词语,越来越频繁地在中国人的言谈和书面文字中出现。不少成功人士和公众人物在他们的演讲和报告中常常喜欢使用“做自己”这个词,或作为他们自身的自我标榜,或作为他们想要对大众表达的热心劝说;一些艺人、作家或网红在为自己的(音乐、影视、小说、文集等)作品定主题或取名字时也会使用这个词,来叙说他们各自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悟;许多心灵鸡汤的制作和兜售者更是免不了经常地大讲特讲“做自己”,借以宣达他们的常识教诲或智慧启导;甚至一般人在人际交往中都会时不时地言说着、慨叹着“做自己”,以此来倾诉和交流各自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 相较于思想家们的理论著述,人们日常格式化的言语表述,说者说日常话语更加具有普遍性、时风性和感知表象性,更能反映特定时期一个社会及其成员的整体存在状态及其精神风貌。今天,在各种场合里频繁地言说或宣称“做自己”,作为当代中国人的一种日常语用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在当下公共和私人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感受和思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一般性生存问题,或者说,一个在现实生存环境中人们究竟该如何“活着”、如何“为人”的人生大问题。这是一个古老而长久持续的人的问题。然而,当“问题”与特定现象,即“做自己”明显成为一个社会日常格式化的言语表述这个现象联系在一起时,“问题”便会有着不一样的内涵和意义,因而也需要引起一些新的、不一样的关注和思考。(2021-11-21)   【诗文春天】 我不当上帝 谭文春  我一直认为,买卖公平,态度和谐,应该建立在购销双方友好的基础上,导购有素质,顾客有素养。我遇见的日本人,对顾客均是彬彬有礼,态度谦恭和善。朋友的遭遇却是相反。 国内一位朋友想在日本买房做投资,中介公司派了一名资深的日本顾问领他去看房,看完下来,朋友特别不满意。他告诉我说,日本顾问看不起中国人,根本没有服务的诚意。我问他怎么一回事,他说日本人态度特别不好,自己想了解情况,日本人是问一句答一句,简单又敷衍,根本不尽心。看了几处房子,最后居然发脾气了,说房子不卖给中国人,然后就回去了。 我并没有急着批评日本人,而是让朋友详细地讲了一下当天的看房经过,之后,我知道了问题出在谁的身上。我们国内的经济这几十年发展迅速,各种店铺林立,同行竞争激烈,商品供大于求,为了做成一单生意,时时刻刻把顾客奉承为上帝,不敢稍有得罪和轻慢。久而久之,就让顾客养成了一种傲慢:老子手里有钱,你服务不顺我意,就去别家店。这种高高在上的气势,让他买任何东西都要砍价,甚至为了杀价,拼命挑商品的毛病。这种习惯在国内是行得通的,店家忍气吞声惯着你,生怕你拂袖而去。顾客成了被惯坏的孩子,想怎么挑剔就怎么挑剔,即使鸡蛋里面挑骨头,商家也只能笑脸相迎,把你奉为上帝。然而,在日本使出这一招就被狙击了,因为这种做法不太符合人家的规矩。朋友在看房的时候为了砍价,不断地指点人家房子这不好、那不好。日本人听了,心里就非常的不舒服。人家心中想的是,这房子我住了那么久的时间,倍加爱护,感情深厚,就跟自己孩子一样。而且他希望新的房主人,也像自己一样爱惜这座房子。没想到你这个中国人挑来挑去地数落我孩子的毛病,卖给你后一定不会爱护它、珍惜它,我就不卖给你了。特别是一些个性固执、心理怪癖的日本老年人,看你不顺眼,讨厌你,更是不会卖给你!说句良心话,我也不喜欢这种当面挑刺的不礼貌行为,显得自己没素养,日本人没有立刻把你撵走,都已经是很客气的了。 据我所知,这种事情中国人遇到很多。中国人在日本买房,口碑真的不太好。某些人根本不了解日本的国情,做一些让日本人诟病的事情。经常发生的事,除了各种挑刺之外,还有说话声音大,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看房的时候使用人家的厕所,完了不冲水等等。更有恶劣的做法,看中房子后直接跳单,将国内那套投机取巧的方法用出来。我就知道一个朋友干过这样的事,他看房之后,就撇开中介私下去联系房东,想省下中介费。这一招在国内管用,在日本就行不通。日本房东很生气,立刻投诉到中介公司,说你们不管好自己的客人,他直接联系我,我不卖了。中介公司也认为顾客不遵守规矩,素质不好,没有信誉,人品有问题,拒绝跟他合作。 做人守规矩,做事讲诚信,千万不要仗着钱囊鼓胀,就忽视基本的为人处世原则。我也是积年经商的小贩,最看不惯有钱傲气的人,对任何东西都要横挑鼻子竖挑眼,用这种手段跟店家杀价。中国人买东西少有不砍价的,这是国情使然,不砍价就觉得自己吃了亏,不让价就觉得店家不给他尊重。但是到了另一种社会环境,应该纠正自己的购物心态,不能端着上帝的架子,显出傲慢的姿态。购销双方都应该相互尊重,平等对待。即使别人低声下气给你服务,你也应该和颜悦色与之交流。服务要贴心,购物益文明。   【鱼翔浅底】 话说柳宗元系列二 (十五)永贞革新(二) 洋中鱼 尽管“永贞革新”的出发点是好的,事实上也受到了百姓的拥护,但还是很快就失败了,前后大约200天,简直是昙花一现。 现今分析,“永贞革新”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组织不力。由于最受顺宗器重的王叔文贫寒出身,所以张皇威福大力起用身世相似之人,任人唯亲,对于自己的生死之交如韦执谊、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柳宗元、凌准、程异等人越级提拔,予以重任。同时恃才傲物排除异己,任意贬谪朝廷命官,由此引起了朝廷多数官员的不满,有一种失道寡助的影子。 二、压抑太子李淳(后更名李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封建王朝帝位世袭制,传承继位原则是嫡长子,此乃基本纲常。李纯是李诵的嫡长子,作为承接帝位的接班人,顺理成章,不曾想遭到王叔文的强力抵制,差点在阴沟里翻船。在顺宗失语不能理政的情况下,王叔文极力阻挠立皇太子和皇太子监国,导致原本支持革新的顺宗皇帝也与“二王”离心。 朝廷内部不满于王叔文等人的保守派,本来在等待观望,抓住立太子机遇,开始新一轮政治较量,并最终取得胜利。李纯即位后的打击报复,对“二王八司马”从严惩处,也是基于差点丢了皇位的原因。 三、没有争取到中间力量的支持。陆贄、权德舆、杜黄裳、贾耽、郑珣瑜、杜佑等实权派人物,有的本来也是主张革新的,有的则是持观望态度的,而“二王”集团不仅没有争取到他们的支持,反而因为过于嚣张而引起了他们的反感。四月六日,顺宗御宣政殿,册立李纯为太子。“王叔文独有忧色,口不敢言,但吟杜甫题《诸葛亮祠堂》诗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自此,革新派在朝廷的骨干人物韦执谊见风使舵,讨好保守派。 四、急于求成削夺兵权。因为实力掌握在宦官和藩镇手中,而革新派则是一批文人,依靠的又是重病在身的皇帝,而皇帝基本上又是在宦官们的控制之中,所以,王叔文想用老将范希朝为京西神策诸军节度使,用韩泰为神策行营行军司马去夺兵权,结果恰得其反。 五、贪赃枉法。王伾长期待在皇帝身边,有贪小便宜的习惯。《旧唐书》《新唐书》《顺宗实录》等资料里载有王伾贪赃的事实,《资治通鉴》则说“二王八司马”都有贪脏,因此百官离心。 六、大力宣扬封建迷信。在革新期间,作为掌管舆论宣传的柳宗元出于政治需要,写了大量具有宣扬封建迷信色彩的文章。 七、因为李纯被册立为太子,对王叔文的打击很大,导致他失去信心。加上母亲去世,他归家守丧,王伾孤立无援,这就给了他人可乘之机。 这期间王伾请求宦官起用王叔文为相,统领北军,继而又请起用王叔文为威远军使、平章事,但都未得允许。一天,王伾又两次上疏,都没有得到任何答复,知道大事已去。当天夜间,王伾得中风病,第二天回到自己的府第。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支持革新的顺宗皇帝是个药罐子,享国日浅,不可能完成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这一点,在革新尚未开始时就已经决定了它最终会失败的结局,王叔文等人的政治理想只能昙花一现。   【风雅月梅居】 受伤 侯兴锋 8岁那年的一天,我从一个高台上跳下。 不料,地上正有一块尖尖的玻璃,一下把我的脚掌贯穿,顿时血流如注。我疼得几乎要昏厥过去,嚎啕大哭起来。 母亲闻声赶来,疯了一样地抱起我跑向村里的卫生室进行治疗包扎。 受伤的我得到了家里人的特别照顾,好吃的尽着我,好喝的随着我,好玩的由着我。即使这样,呆在家里也太乏味了,哪能和伙伴们畅快地玩乐嬉戏呢?每每这时,母亲便背着我走到村口,那是一个人群聚集处。 我胖胖的身体伏在母亲瘦弱的肩背上,一心欢喜,却从不去考虑瘦弱的母亲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力气。在村口,我得意洋洋,大声地和小伙伴们打着招呼,也从不曾留意母亲额角滚下的汗滴。 以后的日子一直到伤好,都是母亲把我背来背去。在母亲的背上,我享尽了温暖与舒适,享尽了体贴与呵护,享尽了安慰与满足。受伤的疼痛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如风烟般淡去,换来的反而是快乐与甜蜜。 由于当时年纪小,我的生存是别人的责任,我的哭闹,提醒了也加重了别人的责任感。一场受伤的经历,由于分担在了别人的身上,而变得轻松愉快,成了人生中的一段美好回忆。 前一阵子,我的左手面被热油溅到了,烫伤了一片。在打篮球时,不小心又被蹭到了,一下子揭起了一层皮,血淋淋的,露出了嫩肉。 有女同事看到,竟忍不住遮住了眼睛。 我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笑道,有这么吓人吗? 其实,受伤的地方传递的却是一阵阵钻心的疼痛。 但此刻,我清楚地知道,如今的我,已经是成年人,生存完全是自己的责任了。生活中的风雨与磨难,痛苦与悲伤,都要自己一个人扛着,无论是肉体上,还是心灵上。幼儿时期的方法不能再用,婴儿时期的鞋子不能再穿了,你不能哭给人家听,不能打滚儿给人家看。这里没有一个坚实的臂膀可让你依傍,没有一个人来殷勤地给你抚慰,也没有一个避风的港湾可供你躲藏。 于是,又一件往事涌上了心头。 那一年的春天,我参加了部门业务主任的招聘考试。 经过层层筛选,我的成绩一直都是第一。胜券在握,我春风满面,踌躇满志,俨然自己就是主任了。 最后一关是综合考核,我意外地落选了,第二名的被选拔上了。隐隐听人说,这里面有暗箱操作,我被淘汰是意料中的事。 我精神蔫了,意志垮了,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嘴里不断地抱怨着不公平,不公正。在床上,我躺了一天一夜,多么想找一个人倾诉一下,清一清内心的淤积啊!可是茫茫人海,知音何处呢?在这个世界上,谁又能真正救治自己一颗受伤的心灵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 Read more

七天文汇园(12月3日)

有无声     苏凤 有只静默的蜜蜂 在花前,翅膀 也不嗡嗡 回望多少风采在 万众喧哗之上 昙花一现的光芒 如今已于何处凋零 已于哪个恒常孤独里 犹如一盏灯 照进内里的世界 恒常是寂静的涅槃 欲滴的甜浆 白发千茎寸心丹       吕孟申 蝉将秋风煽得越来越凉 它的双翅也越来越薄 漫山遍野仿佛被点燃,越烧越旺 枫叶被这野火烤得彤红 雁陣从头顶飞过,雁叫声声把我的魂也带走了 多想随征雁穿越万水千山故乡行 秋雨淅沥,天朦胧地朦胧 去路归路无人影 情系长夜梦里不知身似客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出发时翩然少年不知愁滋味 及到归来霜染鬓发百感交集泪纵横 在无人的夜酿泪为酒 很多事不想去触摸,不敢去触碰 斟一杯酒静静地坐在窗口 任心事如酒一样滑入愁肠不作声 我的酒杯装不下我的眼泪,我的忧伤 沉醉在酒香里任泪水肆意地流任思绪飘零 如果说高山上的湖水 是躺在地球表面的一颗眼泪 那我的眼泪又是挂在谁心田的那面湖水 白发千茎寸心丹,嚼雪饮冰 有人心疼时,眼泪才是眼泪 孤灯一盏红于血,那是慈母盼儿归的心疼 还是回到故乡吧 亲一亲泥土的芬芳 捡一枚落叶夹在泛黄的书中 或偎依在老娘的怀抱 就这样静静地睡吧 泪珠悄悄滑落,倦鸟归林做一个香甜的梦   朝圣之路 柳江子 打开风的缺口,流云逸动 飞瀑般的笔锋,写意 蔚蓝色的苍穹 … Read more

七天文汇园(11月26日)

日落(6) 陆蔚青 第一想到的是去银行。到了银行说明情况,爱丽丝女士听说要房屋抵押贷款,说没问题,刘翔问能贷多少,爱丽丝说大概五万。两个人相互望望,交换眼神,松了一口气。爱丽丝便趴在电脑上算,算来算去,从5万减到1万,最后1万都拿不走,他们很惊讶。爱丽丝便直起身,给他们解释原因,原来房子是共管公寓,即这栋楼归所有房主共有,费用支出都是每户平摊。这种公寓的市值比独立公寓低很多,抵押不出多少钱。郁欢和刘翔十分沮丧。郁欢回到家,正巧若子来电话,若子说既如此,你就再试试别的银行,说不定哪个就行了。又叮咛说要找华人经纪,不能找西人,说办这种事,还是同胞尽心。 郁欢也认为还是找中国人办事稳妥。跟西人打交道,顺利的时候少,麻烦的事情多。问题不只是语言,还有文化,即使语言没问题,也存在语义上的误读。郁欢就开始找报纸,查网,打电话,这时候她才明白很多人看报纸并不看新闻,只是为看广告。他们在报纸上找各种应付生活的信息。这个发现,对曾经是报纸副刊编辑的郁欢,是一个强烈的打击。她本来以为每个人看报纸都会看副刊,那时候她清晨上班,在车站看到有人在看她第一天编辑的报纸,心中非常愉快。 郁欢找的第一个银行经纪,是朱丽叶,报纸上写的是朱丽叶-雪娥-朱。郁欢给她打了电话。电话中的女人是个爽朗的大嗓门,郁欢心里有点高兴,就把自己如今的窘境对她说了,着急抵押房子,面临破产,请帮助。 朱丽叶-雪娥-朱很侠气,说别着急,我明天就看房子。咱们尽快贷款,没问题。郁欢就说了在爱丽丝那里遇见的问题和自己的担心。朱丽叶-雪娥-朱说这个你别担心,咱们做的,就是西人做不到的。实在不符合规矩,咱们也可以适当调整各种数字。郁欢说那能行吗?收入不能改的,要与税表一致。雪娥说姐姐呀咱们是银行,又不是政府。雪娥这样说,有些苦口婆心的意思,口气中有一丝豪迈的亲昵。郁欢感到了女侠的豪爽仗义,胆子立刻壮起来。两个人约好第二天见面,郁欢不上班,在家立等。 第二天郁欢醒得早,将刘翔和小武打发走了,就开始收拾房间,洗地板,特地用了清洗液,洗得满室柠檬清香。茶几擦得锃亮,沙发也换了衣裳。从九点等到十点,朱丽叶没有动静。到了十点半,郁欢有点沉不住气,就给雪娥打电话,雪娥说正在路上,堵车,寸步难行,20号公路口封了,她只好拐回去,让郁欢耐心等。郁欢就耐心等,等到一朵朵乌云散了,阳光照进房间。郁欢将房子又检查一遍,坐一会儿站一会儿,想到如果贷款不行,也不知日后怎么生存,心中一团乱麻。     蜜月湖畔白求恩故乡纪行 孙瑞祥     2021年10月30日,是我异常兴奋的一天,少年时代的一个愿望终于实现了。白求恩,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名字,我走进了他的故乡——加拿大安大略省蜜月湖畔的格雷文赫斯特小镇。 白求恩,全名亨利·诺尔曼·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4日—1939年11月12日),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今年11月12日是白求恩逝世82周年,12月21日是伟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发表82周年。在我的少年时代,“老三篇”可谓尽人皆知,直到今天其中的一些段落我还能背诵出来。“老三篇”指的是毛泽东的三篇著名短文,即《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我对《纪念白求恩》一文的印象尤为深刻: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是什么精神……然而,加拿大在哪儿,白求恩故乡什么样,他为什么要来中国……儿时的我一无所知。如今,我退休后移居加拿大多伦多,终于有机会走近白求恩,走近那段历史。 早在两个月前,我们居住在多伦多的几位朋友在一起商定,要在白求恩逝世纪念日前到英雄故居拜谒采访。那天一大早,我们带上摄录器材,在金宏先生带领下,分乘两辆汽车从多伦多列治文山出发。同行者包括:加拿大海峡文化交流基金会会长邢纪元(Michael)先生、加拿大华文融媒体新闻网(CC.NEWS)总编金宏先生、华人头条多伦多通讯社特约记者孙瑞祥(Jack Sun)先生、加拿大生命教育成长协会秘书长Ivy女士,以及LEGAC的两位小记者Calvin 和Amira等。 恰在枫叶正红时节,格雷文赫斯特小镇格外秀美。小镇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中部的马斯科卡区,南距多伦多市区160多公里。小镇初建于1850年加拿大休闲度假兴起的年代,是通往马斯科卡湖的门户。马斯科卡湖别称蜜月湖,是一个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旅游度假胜地,是枫叶之国加拿大秋季最理想的赏枫打卡地之一,2010年的G8峰会就在这里举行。遗憾的是,那日天公不作美,时有阴雨,秀丽风光难以呈现。 我们沿着多伦多400高速公路一直北上,到巴里市再换11号高速公路,不到两个小时就抵达小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镇南大门矗立的一座淡蓝色跨街牌坊,Gravenhurst一行大字格外醒目,走过牌坊就是“白求恩大道”。沿大道前行,我们很快就来到了坐落在John Street 235号的白求恩故居。这是一座跨越了两个世纪的维多利亚式淡绿色两层小楼,周边是一圈木栅栏围墙。庭院里绿茵环绕,木制的座椅、挺拔的枫树、感恩节的南瓜、别致的独轮小推车……一幅自然古朴的田园画卷。 这就是英雄白求恩的出生地,他们一家人从1889-1893年在此度过了4年光阴。1970年中加两国建交,1972年白求恩获得“加拿大历史名人”称号,1973年加拿大政府购买下这栋别墅,修缮后成为国家级历史遗址,1976年起对公众开放。 进入故居,我们被眼前古色古香的陈设所吸引。一层左侧是客厅,摆放着精致的沙发、靠背椅、旧风琴,靠墙有个古老壁炉。正面墙上挂着白求恩祖父的画像,他生前是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创建人之一。从客厅右转是餐厅,橱柜里有多种玻璃餐具、屋顶悬挂着带有水晶吊坠的煤油灯,有趣的是,墙上还挂着一面招呼孩子们吃饭的小铜锣。进门右侧摆着书桌、书柜和两把座椅,这是白求恩父亲的书房,他是小镇上的牧师。 故居二层有4间卧室,在宽敞的主人房内有一张白色双人铁床,一旁还有一个带围栏的婴儿床,这张摆着玩具小熊的婴儿床格外引人注目,1890年3月4日白求恩就在这里出生。二层有间卧室用作音像室,在此循环播放介绍白求恩生平事迹的纪录片,每个座位上都有英、法、中三种语言翻译听筒。 十数步之外,在白求恩故居北侧的John Street 297号就是白求恩纪念馆。它是2010年在中加建交40周年之际,加拿大联邦政府斥资百万购买的物业,经过两年筹建,纪念馆于2012年对公众开放。 走进纪念馆,迎面是一幅书法长卷,这是来自中国军事医学院的赠品,是军旅书法家朱建立先生书写的毛泽东《纪念白求恩》全文。一面面展墙上呈现着白求恩不同时期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照片及文字介绍,玻璃展柜内陈列着白求恩当年用过的手术器械,他发明的开胸肋骨剪至今仍在使用。展厅中央展示的是一辆法国老式雷诺汽车模型,白求恩在西班牙工作时将其改造成了战地输血车,模型非常抢眼,人们纷纷在此合影留念。纪念馆里有各种纪念品出售,我花了9加元买了三件收藏。 儿时的白求恩聪颖好学,勇敢,爱冒险。6岁那年,白求恩独自到离小镇很远的多伦多去游玩,走着走着迷路了,别人把他领回了家,但他没有害怕没有哭。8岁时,白求恩捉麻雀、捉苍蝇,捉到后就解剖,学着祖父工作的模样,立志长大要当外科医生。 资料显示,1916年白求恩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22年经过严格考试,被录取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的研究生。1935年白求恩加入加拿大共产党,作为一名战士,他凭借自己的精湛医术,在从医生涯的25年中,先后在加拿大、西班牙和中国的反法西斯与抗日战场上救死扶伤,不愧是享誉欧、美、亚三大洲的国际主义英雄。 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因手术中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在中国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不幸与世长辞,年仅49岁。同年12月21日,毛泽东饱含深情为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编辑的《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撰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人们学习白求恩精神,这篇名作后来被编入初中语文教材。 在中国短短的655天里,他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救治了无数伤员的生命,他的救护站距离前线最近只有1公里。据不完全统计,白求恩在八路军晋察冀根据地的1年6个月零11天里,抢救伤病员数千人,他亲自动手术1千多例。仅在1939年4月的齐会战役中,他带领医疗队连续69个小时做了115例手术。他说:“你们要把我当做一挺机关枪使用,我不是明代的古董瓷器!” 他实施的战地输血法在中国军队野战外科史上第一次取得成功。他的那句名言“我是O型血,抽我的”掷地有声,令人肃然起敬。他建医院、办学校,培养了大批医护人才,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白求恩精神传承至今,成为加中友谊的纽带。我注意到在英雄故居的庭院里有一个指向牌,清晰标注着几个中文字:中国石家庄,10567KM。万里之外,英雄的遗体就安葬在那里,石家庄白求恩陵园,他是被中国政府树立雕像的第一位外国人,这里还有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在中国河北省唐县建有白求恩纪念馆 吉林大学有白求恩医学院。中加都拍摄过电影,合拍过电视剧,联合发行过纪念邮票。在加拿大,约克大学有白求恩医学院,白求恩家乡有白求恩中学,“加拿大医学名人纪念堂” 里有白求恩的英名。2004年加拿大广播公司将白求恩评为“最伟大的加拿大人”,2015年在白求恩诞辰125周年之际,加拿大政府为这位民族英雄举行了隆重的诞辰庆典。 那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白求恩雕像前向英雄致敬,集体大声诵读《纪念白求恩》:“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同行的两位华裔小记者,女孩儿Amira四年级,男孩儿Calvin十一年级,他们都出生在加拿大,也回到过中国,但对白求恩所知不多。此次带他们来拜谒参观,就是希望他们对白求恩、对白求恩精神、对加中友好交往的历史多一些了解。两位小记者非常认真,临行前他们在Ivy老师的指导下搜集了不少资料,《纪念白求恩》一文基本都能背下来了。 在淡绿色的英雄故居前,红彤彤金灿灿的枫树叶在微风中摇曳。Amira坐在枫树旁的木栅栏上,与Calvin哥哥一起聆听邢爷爷(Michael)讲述白求恩的故事。有问有答,神情专注,画面温馨。那天,两位小记者亲手采下一片英雄故居前的红枫树叶,捧起一把英雄故居前的芳香泥土,掬满一瓶英雄故居前的清澈湖水。他们动情地说,一定找机会再回中国,亲眼看看白求恩爷爷生活战斗过的地方。要把这英雄故居的枫叶、泥土和湖水珍藏起来,期待有一天送到英雄在中国的安息地和纪念馆,让英魂感受到他家乡的气息,让伟大的白求恩精神在加中两国人民心中世世代代永远相传。 故居对面有一幢别墅,户主是两位年轻人,正在门前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我们走过去攀谈。男主人叫Jacob,女主人叫Rose,他们在此居住三年多了。每天看到游客来来往往,知道对面曾经住过一位名人,与名人为伴他们感到很自豪。听说我们来自中国,Jacob兴奋地说他的姥姥到过中国,还给中国的盲童讲过课,对中国印象很好,他们说有机会一定到中国看看。说话间我掏出10加元,问能否买一幅他们的作品,女主人很高兴把她的一幅带镜框的绘画推荐给了我,并与我们合影留念。 告别两位年轻人,我们来到了蜜月湖畔。深秋时节,湖面静谧,波光粼粼,游艇列列,红枫环绕。这里是新婚夫妇最钟爱的蜜月圣地,故称蜜月湖。联想到白求恩那段浪漫的异国婚恋,为眼前的蜜月湖平添了几分美丽遐思。 兴奋劳累了大半天,我们一行在小镇上的一家牛排店里坐下来休息吃饭。我点了一份牛排配薯条,36加元,块头大,口感好,七分熟,焦香四溢,这可是白求恩的邻居们制作的牛排。此刻,我记起1939年8月,白求恩写给加拿大友人的一封信: “我真的非常想念咖啡、三分熟的烤牛排、苹果派和冰激凌。想想都是绝佳的美味啊!还有书籍——还有人写书吗?还有人听音乐吗?你们还常常跳舞、喝啤酒、看画展吗?躺在铺着白床单软乎乎的床上是什么感觉?姑娘们还渴望被人爱吗?” 白求恩是谁,英雄应该是什么样,其实,英雄白求恩就像是一位普通的邻家大哥,那么的可亲可敬可爱。 一天的参观采访结束了,漫步在小镇街头,仿佛走进了童话般的世界,充满了宁静安逸的休闲氛围。街边一间间色彩靓丽的别墅错落有致,宛如印象派笔下的精美画作。正值万圣节前夕,不少人家门前精心打扮,骷髅、僵尸、吸血鬼、小妖精、南瓜头一应俱全,看得出小镇上的人们很有生活情趣。 英雄故居的土、蜜月湖的水、小镇的牛排、邻居的绘画、万圣节的装饰、满城的红枫叶,还有那面挂在墙上的小铜锣……所有这一切都是那么温馨,那么值得回味。 小镇一日行,圆了少年梦。英雄已远去,精神永留存。 孙瑞祥(Jack Sun):教授、博士。原任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经济消息报天津记者站站长、天津日报特约记者。旅居加拿大多伦多,担任华人头条多伦多通讯社特约记者编辑、多伦多华裔媒体工作者协会(TCMPA)荣誉顾问。   第五届加拿大中国高校联合春晚征文启事 主题 … Read more

七天博大文化视野(11月26日)

【芬芳文苑】 一个名字,一段历史 (三)江泰龙(Jean Talon) 洪田 在蒙特利尔,江泰龙路也是一条重要的交通干线。这里的农贸市场很像中国的菜市场,颇为有名。不错,江泰龙(Jean Talon,1626-1694年)也是魁北克历史上有特殊影响的人物。和许多其他人物不同的是,他对魁北克的贡献不是军事方面的,不是开疆辟地,而是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尚普兰建立了魁北克城,为“新法兰西”的创立打下了根基。但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新法兰西成为风雪飘摇中的孤儿,自身发展极其缓慢。那时的魁北克依旧以皮毛交易为主要的经济活动,除了希望发财致富的皮毛商,对于其他人没有吸引力。严酷的气候,当地原居民的反抗攻击,使得“新法兰西”依旧是法兰西帝国的治外荒地,愿意来此定居的法国人很少。没有人,就没有发展的基础。 1665年到1668年,1670年到1672年,江泰龙两度担任魁北克财政、司法部长等职务,一方面设法使魁北克产业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动物皮毛的销售,同时向农业、矿业等方面拓展;另一方面设法增加魁北克的人口,吸引更多的法国人,尤其是法国女人来魁北克永久定居。那时的“新法兰西”无论从哪方面都没有什么吸引力,对于法国人来说,如果没有特殊的理由,没有难言的困苦,不大会主动从法国迁移到这一蛮荒之地的。为此,江泰龙从法国招募了800名左右的孤儿来到魁北克,嫁给当地的法裔人士。这些孤儿自小没有父母,在孤儿院长大,被冠以很庄严神圣的名称——“国王的女儿们”。当然,她们从来就没在国王的身边生活过,恐怕连法国国王都没见过。 江泰龙的努力最终没有白费,他让奄奄一息的“新法兰西”重新拥有了生机,有了作为法裔人士主导的社会继续发展的人口基础。   【鹏翔万里】 招聘父母 贺鹏 韩天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对工作就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加上他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做过付县长的老岳父的社会关系,没有几年功夫,就当了局长。自从当了局长,本来就很少回乡下老家看父母的他更是回去得少了,他的确忙。 父母在郁郁寡欢中相继去世。 他办完丧事后过了没多久,就让秘书帮他打听打听,联络一下附近有没有无依无靠的老人,他想赡养一对老人。秘书说赡养老人是很麻烦的事情,再说费用也很高的。韩局长说他这几年只顾忙工作,对自己的亲生父母没尽孝心,很后悔,每想起来就掉眼泪,现在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了,他想赡养一对老人,尽尽孝心,心灵上得到一些安慰。 第二天,秘书就和附近农村联系,正好有一对孤寡老人,七十多岁,属于五保户,其实五保只是个名,真正没落到实处。秘书见俩位老人身子骨还很硬朗,收拾得也干净利落,觉得比较合适。赶快返回单位向韩局长汇报了老人的情况,韩局长还没听完就给否定了。秘书问局长为什么?韩局长吸了一口烟,慢悠悠地说:“最好找身体状况比较差的,他们更需要人照顾。” 秘书很不理解,担心老人身体不好,寿命不长,尽孝不完美。 韩局长说没关系,人总是要死的,一旦去世了,再认一对嘛。 秘书只好又联系其它村委会,也没有得到一些合适的老人信息。秘书干脆在郊区的几个公告栏上贴了启示,说韩局长愿意赡养老人,认养成父母,要求条件必须是无依无靠、体弱多病。启示一贴出去,全城哗然,都说现在都在招聘秘书、包养二奶,韩局长却招聘父母。一时间,韩局长招聘父母的消息传到了省城。很快,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各大媒体的记者云集县城,这可是大新闻,韩局长这样的举动太有宣传价值了。没有几天的功夫,韩局长的事迹就上了报纸,上了电视。 韩局长的妻子知道了这件事情时,已经是生米做成了熟饭、不好更改了。她每天闷闷不乐,觉得韩局长招聘父母是在出风头,具体侍候老人还不都是她的事情;再说,养两个老人也就可以了,还要体弱多病的老人,她担心她吃不消。 韩局长早猜透了她的心,毕竟他们是二十多年的夫妻了。 晚上,他搂着妻子说:“你是不是担心了?” 妻子说:“可不,你认了以后,连个爹娘都不用喊一声,余下的事不全是我干了。” 韩局长笑了笑:“我的傻瓜,咱们认了以后,不会请个保姆去侍候吗,我们给一些钱就行了。” “那每月要多少钱呀?你这个玩笑也开得太大了。” “只要是体弱多病,他们肯定活不了多长时间,死了以后,这可是我的爹妈,你按照葬爹妈时的水平收礼……” 韩局长的妻子还没等听完就说明白了明白了。 她知道一个老人至少能给他们带来几十万的利润,这一不算受贿,二不是贪污,还能得到上级和群众的表扬,这是名利双收的事情嘛。 妻子在韩局长的脸上轻轻地吻了一下,幸福地闭上了双眼…… 半年后,韩局长招聘的两位老人先后去世。 韩局长大办丧事,让老人享受了一辈子都没见过的热闹。 韩局长招聘父母的事在老百姓中刻骨铭心,换届选举时,韩局长又全票获选县长。   【杨柳依依】 冬天的村庄 杨邹雨薇 立冬之后,因为父亲和妹妹生日,一个是农历十月初二,一个是农历十月初三,两人生日相连,接到妹妹的撒娇电话,我还是选择回家一趟。 从省城回家很快,仅两个半小时,就从省城长沙的家门抵达永州的家门。爷爷见了我,特别高兴,说:你是秋去冬回。我说:家乡不是有几年没有下雪了吗?我是带着雪花回来的。爷爷笑道:你是夏天出生的,怎么能带回雪花?快去菜园接你奶奶吧。 菜园原本在两百米外,现在变成了一千两百米外。因为修大桥匝道拆迁了我家十三年前修的三层楼房,曾祖父八十年前修的木瓦房原说也要拆,还断了水电,结果没有拆,但政府已经将它纳入拆除计划,不许我们再住,导致我们搬离了世代居住的老村,远离了清清的潇水。新的住地是在一座山下,虽然还在村境内,但用水颇为困难,父亲为此痛惜不已。 老家所在是个千年古村,人们都熟悉柳宗元笔下的“永州八记”,殊不知其中三记就在我们村境内,石涧就在村前。柳宗元逝世之后,有很多历史人物沿着他的诗人来永州打卡,来村里寻觅他的踪迹并留下诗文。特别是明清时期,文人吟咏较多,府志和县志均有记载。 父亲是个文人,专门研究地方历史文化,他为了保护古村,曾到处反应,区文物局收到他的报告之后,原想把古村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结果还是奈何不了领导的权利,阻挡不了挖机的铁爪。开始征收时,说为某个项目的储备用地,要将古村夷为平地。后来,又说先修大桥匝道,使之对称,结果拆了十余户人家的房子,包括我家的。那条新修的匝道长约百米,像一把斧头,劈断了古村的臂膀,劈开了古村的胸膛。 我每次回去,都不忍再到老村去看。无奈,奶奶割舍不了对土地的感情,就算距离拉长了几倍,她依然还是来菜园种菜。而这次去菜园寻找奶奶,在经过老村时,看见那一座座残剩的房子,看到那一棵棵大树,听到呼啸的北风,我的一些记忆瞬间复活。 村里最古老的建筑——楼子屋还在,而我们家族中曾经疼爱我的大爷爷大奶奶相继去了另一个世界。那紧闭的大门、青石门槛和斑驳的墙壁,仿佛一幅油画,散发出两位老人的气息。曾祖父建的木瓦房在楼子屋对面,旁边那两棵香椿树伫立在寒风之中,伸展着清瘦的枝条,错综交互,傲然托起灰蒙蒙、冷飕飕的天空,与附近的建筑组成最古朴的风景。 喜画老树的吴冠中是这样描述冬天之树的:“夏木郁浓,固具郁郁葱葱之美,而冬天的树,赤裸着身躯,更见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之美。”冬天的树是沉默的,记得小时候,我跟堂哥还爬过树,感觉树的温情,但那些树好像腼腆的孩子,不肯出声;冬天的竹林是美丽的,记得2008年那场大雪时,我们曾摇动竹枝,坠下遍地的冰块,如同无数的碎玻璃,反射出无数的碎碎念;冬天的村庄是沉寂的,由于村民们陆续搬出村庄,到城区道路边建了新房,剩下的几户人家零星般分散,再也没有了热闹的气氛。 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冬天的早晨,偶尔有雾气,仿佛地上裂开一道缝隙,那些雾就像长期被囚禁的农奴一样,争先恐后地从里面跑了出来。村里的建筑便在这雾里,树和竹林也醉在这雾霭里,看不清模样,倒是那些很高的树,仿佛海市蜃楼前的船桅,在起伏着一种浪漫。 按道理,尽管百分之九十五的村民们都搬离了老村,但我相信老村依然是有灵魂的。我坚信,老村的灵魂就藏在诸如楼子屋那样的古建筑里。只是你越是用心去找,有可能反而找不到。有时候偶尔一瞥,就有一种“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感。 常听父亲慨叹,人们习惯了临街楼房,却忘了祖祖辈辈穿行的村巷;人们习惯往城里的灯红酒绿里钻,却忘了村庄的孤独与伤感;人们可以触摸现代的脉搏,却无法触摸古村的疼痛…… 是啊,故乡是一个人的根系所在。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只要稍微有点感情的人,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故乡。特别是那些在外面漂泊太久的人,恨不得马上回到家乡。我所担心的是,随着城市大规模的不断扩张,很多村庄业已消失,而我们在城市的罅隙间寻寻觅觅,居然找不到回家的路。   【细语微光】 冬之暖 紫月天 一阵断崖式的降温,将秋天无情的送走,冬天卷裹着寒冷报到。正当人们翻箱倒柜,拿出厚厚的冬装,暖暖的太阳,调皮的眨眨眼,温暖的拥抱了大地万物。 … Read more

七天博大文化视野(11月19日)

【文化杂谈】 说说德日进的一些概念及其当代意义(8) 步虚 前面我们谈到德日进用“人的现象”( le phénomène humain)一词指称宇宙中出现的有意识的思维和反思的能力这件大事。我们知道,“人的现象”也是德日进于1938年完成的一本书的名称。这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一部被作者本人一再确认的“科学著作”。作者在“序言”结尾处指出,该书的主旨和核心内容在于向人们展示:“人并非世界的静止不变的中心”,而是“进化的枢轴和箭头”。 德日进生前曾长时期在中国工作。是中国这片充满着生命发展早期证据的土地,启迪和支撑了德日进对“人的现象”的思考和理论建构。 《人的现象》依循作者本人名之为“地质生物学”(géobiologie)的科学理念和科学资料立论举证。“人的现象”的德日进式论说分“生命之前”、“生命”、“思想”、“超生命”四个单元,完全突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贯通融会 “物质、物理的世界与心智、精神的世界”、“过去和未来”、“复杂众多的事物和统一单独的事物”,而宇宙的一切现象及其演变形态在贯通融会的过程中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而呈现于我们的眼前。 其间,人类作为一种宇宙进化“现象”表现出了不同于其他现象的显著特异性——人不仅能思考,而且还意识到自己在思考,人类的这种思维和反思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的人类智慧和人类活动成为能深刻影响物质形态和生命发展的重要因素,统一的有机整体的进化过程由此达至一个崭新的、具有自觉力量的阶段;然而,人类仍处于统一的有机整体之中,人的自觉力量并不是外在于进化过程的添加物,而是从这个过程中逐渐生成和显出的,人的现象依然是自然现象。因此,在德日进看来,考察和研究人的现象必然是一个科学的问题。唯有包含人的现象在内的科学研究,即对人的现象以及它与其他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能够给出一个自然的而不是超自然的解释,才是他心目中的“唯一科学”。 需要指出的是,德日进所谓的“唯一科学”要求经典科学范式中的物质本性的动力学化、有机化。也就是说,当代科学所真正关注的,不再是仅仅由机械力决定的静态物质系统,而是不但具有外在性和惰性,同时还具有内在性和能动性、不乏生机和智性的动态物质系统。 唯有对“人的现象”抱持这样的科学认识,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能量流作为自然物质系统的一部分,才不仅不破坏,反而会促进它的有序性和方向性,并不断提高自然条件适于生存的性能和状态。这大概就是德日进思想所具有的当代意义。(2021-11-07)   【诗文春天】 做个有素质的房客 谭文春 国内熟人的孩子想去日本留学或者工作,打听在日本怎么租房子,会不会恶意涨价、会不会被强行驱赶、怎么才能得到完善的保障等等?我将这件事请教了一个长期在日本居住的朋友,回答是日本租房相当稳定,大可放心。 在日本租房住相当普遍,一般是两年一签约,期满后可以续约。不仅仅是外国人租房,他们本国人也相当多租房住,甚至有的日本人一辈子租房居住。包括日本很多的娱乐明星,都是如此。他们不买房,不是因为没钱,而是由于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经常转移工作地方,买房固定下来,反而不方便,不如租房便捷。到了某地租个房子拎包入住,工作换了地方就拎包走人,不会被房子羁绊。 这些都是得益于日本有很好的租约约束,日本法律规定房东不能无理驱赶房客,不能恶意涨价变相驱赶房客,更不能暴力驱赶房客,否则将会吃官司。在这一方,法律偏重于维护房客的权利多一些,因为房客跟房东相比处于弱势。如果真的是有什么特殊情况需要中断租约,房东会房客商谈,谈不拢就继续谈,一直到谈到双方满意。如果房客执意不同意中断租约,房东也没有办法。 既然房东不敢驱赶房客,是不是房客就可以恣意妄为了呢?不是,如果是房客有错,房东还是能让你搬家的,一切都是以法律为准绳。比如,房客不遵守规定,经常制造噪声,或者是有扰民的行为,经常被邻居报警,导致警察频繁上门等等,以及时常发生某些给他人添麻烦的事,这些都是属于住客的错误,房东是有权利把他请走,没有任何的赔偿。另外,如果遇上了房屋拆迁,房东要提前半年或者半年以上跟房客说,让房客有时间去找房子,然后搬家走人。这种情况下的房东也不用负任何的赔偿金,因为这是国家政策造成的,属于不可抗力。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这栋房子被原来的房东卖掉了,新的房东买来以后想自己住,但原来签订的租约仍然是有效的,新房东必须遵守,没有权利单方面毁约,他只能跟租客协商搬家。在日本法律中,居住权大于产权,如果房客执意不搬家,房东也没有办法,只能等到租约到期。 在日本搬家挺贵,请搬家公司花的钱让人心痛。有人问房客搬家走人,房东会不会付搬家费?有没有赔偿等等。这个要在租房子的时候,仔细阅读租约条款,看看退出的条款是怎么写的。一般来说,租约自然到期,房东肯定没有搬家费和其他赔偿。如果是房东的原因导致房客搬家,可以跟房东协商,让房东做出补偿,这笔钱通常是一个月的租金。相同的,如果是房客提前解约,房东也会要房客付出一个月的房租作为违约金。 知道了租房的注意事项,接下来谈谈在日本租什么样的房子比较好。首先,找房子的第一条件,就是一定要离车站近!留学生或者刚来日本的人,肯定没有车。在日本养车很贵!先吐槽一个我的朋友,他买了一辆车,除了必要的维护之外,其他的能省则省。举个例子——车子从来不花钱洗,贵!太脏了咋办?就下雨天开车出去让老天爷洗!所以初来乍到,大家出行都是靠地铁,所以找一个距离地铁站近的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有人会说日本景色好,我愿意多走走,看看风景。但如果遇上台风或者暴雨季节,那个时候你就知道自己有多悲催了。所以离车站近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最好是到车站的步行距离在十分钟以内。注意:说的是地铁站,可不是公共汽车站。其次,一定要找一个带WiFi的房子。日本的手机费贵,消耗流量如同滴血。还有就是装一个WiFi好多麻烦,从申请到预约到安装,耗费不少时间。如果预算宽裕,建议租单身公寓,建筑材料比较新,保暖隔热效果好,空间比较大,至少有二十平方米左右,房间里面已经安装好了WiFi。 日本早期的租屋面积窄小,很多房子可能就几平方米,住起来太憋屈了,中国人住不惯,很多人接受不了。而且房子性能也差,冬冷、夏热,还不隔音,你在家里放个屁,邻居就能听见,据说日本小姑娘都得憋着。   【鱼翔浅底】 话说柳宗元系列二 (14)永贞革新(一) 洋中鱼 任何一个政府或者说政权腐败透顶时,势必导致黎民百姓的反抗,同时也会促使权力阶层极少数正义者站出来顺着民意鼎力改革,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古今中外,慨莫例外。 唐王朝在经历了唐太宗贞观时期、武则天时期后,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其政治军事上的强大、经济上的繁荣,也就达到了顶峰,欣欣向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安史之乱使唐王朝几乎灭亡,从此走上下坡路。唐王朝的政治一统,被藩镇割据所取代。到德宗时代,社会矛盾和政治弊端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一、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统治者与被剥削者关系紧张,税赋繁多,民不堪命;二、宦官害民干政,民不堪忍;三、藩镇跋扈,纲纪隳败。这种趋势,导致朝野上下都出现了改革的呼声,靠药罐子吊着性命的太子李诵登基后,在两位王姓(王伾、王叔文)老师的鼓惑下,匆匆发起了一场政治改革,因为改革的时间在唐顺宗永贞年,所以史称“永贞革新”。 “永贞革新”之所以被写入历史,肯定有它的时代意义的。那么,它究竟包括那些内容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罢宫市、五坊使。唐德宗以来,宦官经常借为皇宫采办物品为名,在街市上以买物为名,公开抢掠,称为宫市。充任五坊(即雕坊、鹘坊、鹞坊、鹰坊、狗坊)小使臣的宦官,也常以捕贡奉鸟雀为名,对百姓进行讹诈。白居易《卖炭翁》诗就是对宫市的控诉。 第二,取消进奉。节度使通过进奉钱物,讨好皇帝,有的每月进贡一次,称为月进,有的每日进奉一次,称为日进,后来州刺吏,甚至幕僚也都效仿,向皇帝进奉。德宗时,每年收到的进奉钱多则50万缗,少也不下30万缗,贪官们以进奉为名,向人民搜刮财富,革新派上台后,通过唐顺宗下令,除规定的常贡外,不许别有进奉。 第三,打击贪官。浙西观察使李锜,原先兼任诸道转运盐铁使,乘机贪污,史书称他“盐铁之利,积于私室”。王叔文当政后,罢去他的转运盐铁使之职。京兆尹李实,是唐朝皇族,封为道王,专横残暴。贞元年间,关中大旱,他却虚报为丰收,强迫农民照常纳税,逼得百姓拆毁房屋,变卖瓦木,买粮食纳税。百姓恨之入骨,王叔文等罢去其京兆尹官职,贬为通州长史。 第四,打击宦官势力。裁减宫中闲杂人员,停发内侍郭忠政等19人俸钱。革新派还计划从宦官手中夺回禁军兵权。这是革新措施的关键,也是关系革新派与宦官势力生死存亡的步骤。可惜这个重要步骤未能实现。 第五,抑制藩镇。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派刘辟到京都对王叔文进行威胁利诱,想完全领有剑南三川(剑南西川、东川及山南西道合称三川),以扩大割据地盘。王叔文拒绝了韦皋的要求,并要斩刘辟,刘辟狼狈逃走。 此外,王叔文等还放出宫女300人、教坊女乐600百人还家,与家人团聚。 从这些改革措施看,革新派对当时的弊政的认识是相当清楚的,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革除了一些弊政,受到了百姓的拥护。   【风雅月梅居】 寒衣节的思念 侯兴锋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后的几天里,我们家都要做两件事情:接待两个姑姑前来给去世的爷爷奶奶上坟和到舅舅家给过世的外公外婆上坟。当然,主持这两件事情的还是父母,我属于陪衬,他们怕我不懂,万一打乱了寒衣节这个习俗的程序,会影响思念亲人的虔诚。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寒衣节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北方将寒衣节与每年春季的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据《礼记·月令》记,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已经死去的人怎么受赏呢?为他们”送寒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上行下效,遂相沿成习。 当然,这只是官方的来源,另外还有民间的传说。 相传,秦时江南松江府孟、姜两家,种葫芦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杞良。后来,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向长城昼夜痛哭,终于感天动地,哭倒长城,露出丈夫尸骨。千百年来,这段忠贞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孟姜女哭倒长城八百里后,与秦始皇面对面地抗争,为夫报仇、替己出气,最后怀抱丈夫遗骨,纵身跳海殉夫。就在跳海的刹那,海上波涛澎湃,缓缓拱起两方礁石。据说海上姜女坟,海潮再大也不曾没顶。 由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长城内外便将农历十月初一这天,称作“寒衣节”。“十月初一烧寒衣”,早已成为北方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 在北方到了农历十月一之后,天也就一天比一天寒冷了,为此,人们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到了如今的新时代,虽然,通过“烧纸钱”祭祖的习俗是千百年来民众深层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中国人表达感恩的重要方式,应当得到尊重。但鉴于环境污染问题,在政府的引导宣传下,人们早已移风易俗,把旧有的形式淘汰掉了,换之而来的是集体祭祀、民间表演、上香行礼、进献花果等,可以说,祭拜、思念亲人的方式更加环保,多元化了。   【飞鸿传书】 … Read more

七天文汇园(11月19日)

  园丁纪事 索菲   “要想花园美,就得除掉丑” “花或叶一旦颓败,必须及时剪掉” 你牢记花园守则 每天浇水、补肥、修剪 “花园真美!” 路过的邻居由衷赞叹 此刻你正手执剪刀,眉头紧皱 “你太可怜了!” 他盯着你的眼睛说 这句话,比你手中的剪刀更锋利 直戳进你不设防的角落   节拍相近 苏凤   一片黄叶, 一只蝴蝶, 不同季节, 如此相似,上下旋舞 只因风的缘故。   日落(5) 陆蔚青 到狄先生来找刘翔,那时他的计划已经完全成熟了。 那是一个夏夜,刘翔打电话给郁欢,说房东狄先生来过了,要卖房子。当年买店签房租时,有条款规定,第一买主须是租客,如果他们不买,房东才能卖给别人。郁欢听了很高兴,说好事啊,谁都想当自己的房东。刘翔说价格也好啊,接着说了一个天价。郁欢吓了一跳,说就他那个破房子还卖这个价?刘翔说今年租约到期,你若买房子就接受他的天价,你若不买,他就不再续签,你就关门,一切归零。 郁欢这才意识到问题很严重,原来是个陷阱。十年前与狄先生去公证租赁合同的情景恍然如昨天,怎么就这样了呢。郁欢有些郁闷,问刘翔,你怎么答复,刘翔说,考虑一下。 晚上刘翔回到家,两个人也不睡觉,将家中的银行户头都翻出来,清算了一下。两个人平日都是不管钱的,有钱就存一点,没钱就只管吃喝,图的是一个省心。如今大事来了,这两个夏天只管唱歌的鸟儿,突然手忙脚乱起来。本来这个店是东挪西借干起来的,前两年的钱都还外债,后几年买了房子,如今手头也没什么。 两个人算到半夜,自认是提不起这个重担的。狄先生说给他们贷一些个人款,郁欢本以为是借钱给他们,刘翔解释说并不是,只是在银行借贷中他担一部分,利息更高。郁欢想原来是披一张羊皮,两个人再仔细算,如果他们买了这栋楼,再还高利贷,每个月吃饭也紧张。店里本来就是工作15小时,很难让一个人出去打工,外快也赚不到。刘翔一向散淡,最怕压力,先表明态度,说我不想给自己找一个锅背上。郁欢说不背怎么办,如果店关门,岂不是血本无归。刘翔说那怎么办,郁欢咬咬牙说抵押房子,抵押了这个房子,去买那个房子。 郁欢的房子很小,本来是旧房改建,解决低收入家庭的房子,当时政府有补贴,就是第一次买房的人,一次性补贴五年的物业费。郁欢看好这房子,离店近,价格不贵,笑言说丑妻近地家中宝。他们本能地给自己的生活留一点余地,尽量把自己放在安全的地方,这两个人都有某种不入世的清高,对钱的态度不够积极。 人生是苦。刘翔说,不必再给自己更多的苦。 但现在苦来了,只能承受。   和尚街的故事(18) 九如 玛丽刚有塞尔的时候,并不是一位好母亲。她的生活一直太以“自我” 为中心,即使塞尔出生后。她喜欢酒吧夜生活的氛围,喜欢举着酒杯向她献殷勤男士们的甜言蜜语。她时常把塞尔丢给同居的男友,自己与闺蜜跑到酒吧玩到大半夜。没有妈妈的孩子找妈妈, 找不到就哭,哭得男友心烦意乱,对孩子就没好气。 孩子在这样没有关爱的环境下慢慢地长大, 心里没有安全感。 男友受不了玛丽这样的生活方式, 再加上玛丽过了分的“女权主义”, 男友就跑了。后来, 玛丽就自己单独照顾孩子。可孩子与她亲近不起来,胆小内向,没有小孩子应有的活泼与天真气。玛丽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见效,她感到特别的沮丧,也开始后悔自己只顾享乐,没有尽责。也就是从那时起, 玛丽开始改变。 玛丽在“安姑娘MALL”里 的SERAS作销售员,本来工作时间都是轮流的,有时候会是晚上或是周末。 因为玛丽单亲带着一个小孩子,主管就给她安排了白天的时间段,这样玛丽送接孩子都不耽误。 下班接孩子回家后, 玛丽就一直陪孩子。很多时候她一边准备晚餐一边逗放在高椅子上的塞尔。生活的各种味道玛丽这才真正体会到,也让她变得更加成熟了。 她回忆往事,后悔自己没有准备好就要了小孩, 没有听男友的话收敛一下自己,结果男友跑了,生活搞得自己心力交瘁,孩子也没有一个好的环境。不过玛丽是一个向前的人,她不会沉浸在自责中的, … Read more

七天博大文化视野(11月12日)

【芬芳文苑】 一个名字,一段历史 (二)拉瓦拉(Laval) 洪田 在魁北克,有拉瓦拉大学、拉瓦拉市等,都是为了纪念魁北克历史上的第一位天主教主教拉瓦拉( François de Laval,1623年-1708年)。 拉瓦拉出身于法国的名门望族,从小受到宗教的熏陶,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参与了教会生活。在新法兰西成立初期,这里一直没有主教,宗教事宜由有关政府官员负责,耶稣会的成员发挥着主要功能。后来,在罗马教廷的压力下,在经过不同宗派势力和政治势力的一系列争斗和妥协后,拉瓦拉被任命为新法兰西的第一任主教。从拉瓦拉的任命过程,可以看到当时法国内部不同教派之间,王室和宗教派别之间,以及罗马教廷和地方宗教组织之间的复杂关系。 拉瓦拉上任后,与当时的执政者就酒精销售问题发生了严重的争执。拉瓦拉反对把酒精制品卖给原居民,认为对于原居民及其周围生活的人都会产生伤害。对于贩卖酒精制品给原居民的人,拉瓦拉认为应该被逐出教会。这在当时是一项十分严厉的惩罚。出于巨大的经济利益的诱惑,“新法兰西”的执政官却宁愿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此,双方发生了严重的对立,最终拉瓦拉获胜。这一决定对于原居民而言是有益的。今天,酗酒依旧在困扰着原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多悲剧。如果拉瓦拉当时的决定能够被延续下来,并最终帮助原居民改掉这一陋习,对于原居民的生活会有极大的益处。 作为具有巨大权利和影响力的主教,拉瓦拉在教育方面倾注了很多心血。他不但建立培养宗教人才的教会学校,也建立技术、艺术类学校,培养当地的人才。这对于当时魁北克的综合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生的“静悄悄的革命”之前,魁北克的很多社会事务深深地受到天主教的影响甚至控制。如果你仔细观察现在蒙特利尔学校的布局,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设立在一座天主教堂的旁边。教会对于教育的控制由此可见。教会在魁北克生活中的巨大影响,或许从拉瓦拉的强势时代就可以一窥其日后情形之端倪。   【鹏翔万里】 哭 吧 贺 鹏 周大壮“呸”地一声吐出了一口黄痰,用脚踩了几下,妈的,我为什么就不能哭呢? 他用手伸进裤兜轻轻摸了一把刚结了帐的票子,直奔坐落在利民街的那个装修得很精美得哭吧。 关于哭吧,他以前听说过,只是费用很高,不是像他周大壮这样的打工仔可以随便出入的地方。他进城十多年来,今天的手上终于攥了这么厚厚的一沓票子。他有钱了,有了钱的他还怕费用高?高又怎么样? 周大壮捏着钱,还没有进入哭吧,心里就觉得舒坦了许多,他想进哭吧把进城十多年来的辛酸和苦难统统哭出来,压抑在他心头的郁闷,多少年来就象一个魔影,折磨得他难受极了。 他十年前高考落榜后,就随邻村的人到了北京的建筑工地上打工。 当他到了北京以后,不仅北京那五彩缤纷、眼花缭乱的霓虹灯使他吃惊,更让他吃惊的是,他的高考成绩假如放在北京录取的话,不仅可以上大学,还能上重点的大学,而他在老家却落了榜。 农村的孩子,落了榜就等于落了难。在建筑工地上干,每天五点就得从工棚里爬起来,一直干到阳婆当头,吃口饭,稍微休息一下,又要干到星星满天才能收工。热天,工棚简直就是一个大蒸笼,热得睡不着觉,蚊子还像二战期间的德国战机,嗡嗡嗡飞个不停,他们每天都被这些战斗机轰炸得满身都是红疱;冷天,工棚又像个冰窖,没有一点点热乎气,手脚都被冻得流了黄水。受苦受难对于他这个已经落了难的年轻人来说,都已经无所谓了,最关键的是,累死累活干上一年的活,到头来不是甲方不付老板钱,就是老板不给工人的钱,他都因为没有回家的路费,好几个大年都过在了北京的街头。 就这样混了四五年,和他考一样成绩的那些北京学生,也该大学毕业了,他却在北京还没有混出个回家的路费来。一想起这些来,他就想哭,可这么大个北京城,哪是他哭的地方?他该到哪里去哭呢?好几次,他在睡梦中哭醒,工友都骂他“没出息”。 最近几年,政府帮农民工说了话,撑了腰,每年或多或少总是可以得到一些工资了,先后回了好几次家,可回去才知道,母亲早得了半身不遂;父亲家里一把,地里一把,又当男、又当女,才五十几岁的人,比北京城七十多岁的人还面老。他看着卧床不起的母亲,摸了摸内衣口袋里装得几百元钱,别说到县城的医院给母亲看病了,就是在镇里的医院,这点钱又能管什么用?够几天的医药费呢?当时,他的眼睛热辣辣地难受,想哭,真的想哭,可他老大不小了,父母还拿他当未来的希望呢,他能当着病床上的母亲哭吗? 后来的几年中,政府对农民工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虽然每天还要干十二三个小时,虽然每天的伙食比以前好不了多少,可该挣的工资都能挣到了。他拿到第一个月一千多元的工资,当天晚上就梦见带着母亲上了大医院,母亲乐得合不上嘴,他也笑醒了…… 可还没等他把看病的钱寄回去让母亲乐一乐呢,母亲就去世了。父亲见母亲去了,他也熬不住那苦日子,解下裤带,搭在房梁上就给吊死了。大壮回去后,看着放在院子里的两口白花花的棺材,眼睛红得吓人,却怎么也掉不出一滴眼泪来。 直到大壮料理完父母的后事,返回工地又结算了一个月的工钱,看着那一沓钞票,他的鼻子一酸,眼泪才“哗哗”地流了出来,工长却狠狠地甩了工棚的门,骂了一句,“没出息,男儿有泪不轻弹!” 大壮见工长恼了,只好忍了忍,把泪水又咽了回去。其实,多少年来,他不想得到什么,只想把自己憋在肚子里的话对人说一说,可他对谁说呢?谁肯听他的话呢? 对工友说吧,工友们每天和他一样,累死累活地干活,只要一收工,饭还没有咽下肚就躺在工棚的大铺上打起了呼噜;对城里人说说吧,城里人见了农民工就像看见非典病人一样,躲得远远的。没地方说,就只能哭,只要大哭一场,也可以释放一下他压抑了多少年的情感,可放声大哭,又该到哪儿去哭呢? 前些日子,听说北京有了哭吧,他左等右盼,好不容易又等得领了一个月的工资,终于来到了这个哭吧,他想把多少年的苦楚,在这一刻统统哭出来。 大壮兴奋地到了哭吧的门口,可门口站着的保安却挡在了他的面前。 大壮很不理解,保安的脸上没有一点表情,说这是高档消费场所,是供贵族人群来这里释放情感的。 大壮说我能消费得起,我有钱!说着还把钱掏出来在保安面前晃了晃。 保安说,走,走,走,你不要来这里捣乱,这里是哭吧,一个大男人,来这里有什么好哭的? 我知道是哭吧,我就是来哭的。大壮连忙解释。 你哭?笑话!一个打工的农民工,有什么好哭的? 大壮还要解释,却被保安强行推到了一边。 他委屈极了,我怎么就不能哭?我怎么就不配哭?我没有过好日子的权利,难道连哭的权利也没有吗?他想到这里,鼻子一酸,眼泪就情不自禁地泄了出来,这些年那些委屈的事情、伤心的事情一下就全涌了上来,于是,他索性就站在哭吧的门外“哇”的一声像小孩子一样号啕大哭起来…… 刚哭了两声,他就被治安警察制止了,还强行带到了派出所。那股郁闷气憋在喉头,上不来,下不去,卡得他眼看就要窒息了,警察却二话没说,先开出了一张500元的罚款单,还因为他在公共场所大哭,影响社会治安,拘留了五天。   【杨柳依依】 秋雨迎冬 杨邹雨薇  今年天气确实有点反常,一是桂花迟了整整一个月才开,而且刚开放就落英纷纷、遍地金黄,仿佛未曾长大的孩子不幸夭折,令人顿生几许怜悯;二是霜降之后,似乎还感觉不到寒意,即便是阴雨天,气温还是比较高。 人在长沙,原本念想着麓山红枫,约两三好友去爱晚亭附近尽情欣赏的,哪知道最近几天,居然秋雨绵绵,而且丝毫没有停歇的样子。立冬在即,看来,秋雨迎冬已成定局,结伴去岳麓山都成了一种奢望。好在自己所住的楼层比较高,此刻还可以隔江眺望,用心眼来感受雨中的暮秋之美。 每日照例上下班,撑着雨伞是有诸多不便。不过,晚上,躺在沙发上跟六百里之外永州乡下的爷爷奶奶通话,二位老人家用的是老年手机,无法视频,平时想要见他们,除非父母回去。父母每周双休日回乡下老家,这是雷打不动的事情。有时候,父亲还在上班日回去,就是多花半小时坐车,再步行一公里而已。不过,这次爷爷居然有个创新,他叫我等一下,说让我听听音乐。我以为是他们看到的电视剧插曲,哪知道一种滴答声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原来是下雨时屋檐的水滴声。这让我心里一震:家里原来的三层楼房被拆迁后,由于在村里申请宅基地受阻,二老又不肯进城,父亲和叔叔只好买了一点附近企业的出让地,把二老临时安排在瓦房里,仿佛一夜回到了四十年前。父亲为此经常自责,说没想到爷爷奶奶奋斗一辈子,建了几座房子,没想到晚年依然住在漏雨的瓦房里。 爷爷在电话里说:今天从早到晚,一直在下雨,现在比白天的雨还要大,你听到声音了吗?我说:听到了,好美的声音,跟音乐一样。话一落音,我差点失声痛哭:可怜的老人! 生命中有很多无奈,失去的东西不会再来。尽管父亲跟叔叔想尽了办法,就是无法实现建一栋楼来安顿二老的愿望。主管部门说那是工业用地,不能建房,一句话就把二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堵死了。好在二老想得开,特别是奶奶,常说:就当还是生活在八十年代初。那情景跟彭总当年受命出兵朝鲜表态时说的那样:出兵朝鲜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 父亲常跟我说:人生就在俯仰间。是的,我等小小百姓,平时对生活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求家人平平安安。可是,意外还是无处不在。前几天,就在我们老家新开业的一个商业中心旁边,一个父亲带着两个三到五岁的儿子散步时,三岁的小孩不幸跌落到没有盖子的涵洞里,父亲跳进去救孩子,哪知道那个涵洞里水流湍急,最后夺取了那对父子的性命。看见网络上的消息,我心里一震:一个家庭,就这样完了! 所以,在这秋雨绵绵、冬季即将来临之际,我独自凭栏,隔着玻璃远眺。我看见玻璃上有一股细流像在冲洗一样流下,窗外的一些灯光,映在玻璃上朦朦胧胧的,仿佛人世间的一些人和事。也许在某个时候,平时十分清晰的人和物,在我们眼里突然变得模糊起来。 这并不奇怪。就算生活变得像一场迎接冬季的秋雨,无论寒与热,无论远与近,我们都需要坦然面对、开心一笑。   【诸子一家】 … Read more

七天文汇园(11月12日)

恍惚的周末 索菲 打开朋友圈,信息如海啸 EDG电竞获全球总冠军 年轻人彻夜狂欢 中国老大爷误以为台湾回归了 神舟十三号 走出中国首位出仓女航天员 蒙特利尔市选 民调新旧市长势均力敌 一个新的城邦会从天而降吗? 像新加坡、圣马力诺、摩纳哥和梵蒂冈 天气渐冷,茉莉、栀子花、常青藤、吊兰 该移入室内温暖处了 冬,以时光倒流一小时宣告降临 正在做秋梦的人,可否把梦重做一次? 2021.11.7   秋天 苏凤 秋天,是把院子的木头 搬进屋子里 秋天不老,我却老了 木头不少,岁月听到 我蹒跚的脚步 秋风起,林子叹息 黄叶抱住毕生的憧憬 落下,脉络分明 遗憾时光不再 木柴的香气将尾随 一场雪   日落(4) 陆蔚青 北方狐认为中文是一种绝妙而神秘的语言,因为语言,他想到种族,他认为中国人是十分有趣的,有着其它民族所不了解的幽默。但对于许多事情,他从一个葡萄牙人的角度,着实是难以理解。 比如说吧,那时候刘翔的小店已经开了年余,终于捋顺了与公司和顾客的关系,想到小武这一年多疏于管理,也疏于陪伴,郁欢想周日请一个人帮忙,于是李娟就来到刘翔的小店。自从李娟来到小店,北方狐就开始了他的爱情,他每周日都来找李娟,两个人在小店里谈天说地。刘翔开始并不知道,一直到有一天北方狐来找刘翔,问中国女人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允许他触摸身体?北方狐那神情颇受伤害,刘翔听了沉默不语,内心却有些气愤,对李娟也有不满。后来李娟的室友张洪立来,说李娟的婚姻正在危机中。李娟的丈夫是阿拉伯人,在移民中心认识的,很快坠入爱河,并不知道这个白面黑发的年轻人还有两个妻子。阿拉伯人是茶壶婚姻,可以有四个妻子,但李娟是中国人,新中国妇女,她不想成为四个杯子中的一个。 张洪立听到李娟在夜里哭,打电话都会说你走开,让我自己待着。 与其这样不如离婚,等什么呢。张洪立撇撇嘴。 张洪立口中这样说,自己却不离婚。张洪立本来在北京银行工作,来读MBA。他太太却不来,在国内做生意。有一天从北部来了一个女同学,还特地带到小店给郁欢认识。那女同学长得人高马大,比张洪立高出一头。中午做的油焖面,特地给郁欢送了一碗,让郁欢很感动,张洪立说烧水壶坏了,喝不上热水,郁欢就把她的水壶送给他,说自己有两把。女同学住了一晚就走了,走的时候来跟郁欢告别,郁欢一直把他们送出门外。女同学走了,郁欢心里莫名难受起来,好像走的是一个再也看不见的人。那时郁欢正在听宗萨仁波切讲因缘。要把每一次见面看成最后一面。郁欢想,自从来到加拿大,见过的人,有些还来往过,一起欢聚过,如今都各奔东西了,说不见就不见了,人生真是如萍似水。离乡的人,只要离开家乡,漂到哪里都是漂萍了。 周日李娟来,先是笑,笑够了,把嘴一撇,说那天吃完饭大家还闲聊,到要睡了,我还以为他们两个有一个睡在客厅,没想到两个人都进了卧房,门就关上,再没开过。郁欢也笑,不知为什么,脑子里却想起北方狐。都是孤男寡女,张洪立和李娟住在一个公寓里,每天面对着,就是弄不到一起,这也是缘分吧。   心若无尘    岁月生香      吕孟申  一个人来到人世间从第一声啼哭,就预示着生命历程的开始,漫漫人生路必然伴随着眼泪、痛苦、欢乐和笑声的交错中前行。 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的烙印,独特的生命气息,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脆弱的,那些能够扭转乾坤,干一番天翻地覆大事的人绝不是无缘无故平地一声雷,天上掉下馅饼砸到头上,靠偶然侥幸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到底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仍是一场没有解的答题。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值得思考和面对的,天使和魔鬼的角色转变有时只在 一瞬间,关键在于自己心灵如何主宰。 人最轻松的时候,一是出生时,二是死亡时,出生时赤条条而来;死亡时,又赤条条而去。而生命的意义即在于它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因你的存在而使他人活得更美好,为亲人,为社会付出自己的光和热。如果人活一辈子,只图自己的享乐,不管他人死活,不忠不孝不仁不义,那样的人生与禽兽何异? “人盼幸福,树盼春。” 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 生命是多姿多彩的,他对每个人都是 平等的,关键是看你如何把握,如何选择。选择用乐观和微笑面对生活,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会感到生活的温暖,即使在漆黑的午夜也会看到希望的曙光。 人生如茶,苦甜参半。没有开始的苦,就没有后来的甜。苦苦甜甜就像一部交响曲,汇成我们起伏跌宕的一生。拒绝“苦”就等于关上了“甜”的门,须知,攀登得越高,走过的荆棘就越多。既如此,与其忧伤地接受,不如快乐地迎接。两种姿态,两种人生,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 经历过磨难,才能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不至于惊慌失措。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也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步入辉煌。 … Read more

七天博大文化视野(11月5日)

【文化杂谈】 说说德日进的一些概念及其当代意义(7) 步虚 德日进不仅是一个严谨求实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同时也是一个独具生命哲学情怀和理念的人类学家。作为地质学家,德日进把地球的各个地层看作一个活的巨大有机体。作为古生物学家,他证明物种进化不仅仅是零散片断的,而且还是同步并列的。在人类学方面,他把人类进化的条件、动力、方式和目的问题作为自己始终关注的焦点。在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和人类学三个方面,德日进看到了同一个运动,它把地质圈、生物圈和智慧圈连贯在一起。 身为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德日进,同时还是一位有着坚定信仰的神学家。德日进的信仰无疑是对他心目中作为至高存在和至高境界的天主和天国的信仰,而归根结底,正如他自己所强调,这种信仰是一种“对人的信仰”(foi en l’homme)。德日进一生的全部努力,在于展开一种“人类生成”研究(une anthropogénèse),或者说建构一种作为生命科学延伸的人的科学。 这种信仰和这种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告诉我们,生命的出现乃至人类的生成不是偶然的事件,而是必然发生的。宇宙中生命的可能性无处不在,只要条件成熟,生命便会破土而出。而生命的发展遵循两个规律: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化, 组织活动越来越内在化。人类出现之前的生物发展是辐散性的,而人类在不断增长的复杂性中辐合于自身,内卷于自身,内化为自身,人类发展的前景是一个自卷着的世界(un Monde qui s’enroule),一个汇聚辐合着的世界(un Monde qui converge),像枚郁金香一样,朝内心发展,朝深处发展。人类代表着目前生命的最高阶段。随着人类的发生及发展,宇宙生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进化的重心和导向越来越离不开内在的“思想物质”即心智的发展,离不开内在的有意识的思维和反思能力的发展。 德日进用“人的现象”( le phénomène humain)一词指称宇宙中出现的有意识的思维和反思的能力这件大事。德日进认为,如果科学足够真诚和坦然,那么它就不能忽略宇宙中人的现象(即思维和反思)这个基本事实,它必须以实在论的态度将思想物质的存在及思维和反思能力的出现看作是与物质的最初凝结、与生命的第一次出现,同样真实而精彩的自然事实。在这个意义上,人的现象该与其他自然现象一样,都是科学描述、分析和研究的对象。(2021-10-24)   【诗文春天】 日本超市里的抢购风 谭文春 爱贪便宜是人的天性。即使在国民素质普遍被认为很高的日本,贪便宜的事件,时时上演!去日本旅游,见过日本人争抢打折商品的情形,只有两个字来形容——疯狂! 日本的便利店或者超市很多,基本上步行二十分钟就开设有一家,满足附近居民的日常购物需求。对于长期居住附近的日本人,他们有确切又牢靠的购物经验,知道附近的便利店或者超市几点钟开始打折商品。便利店或者超市里的食品,都有一个赏味期限和一个贩卖期限。了解一下,赏味期限是指食品保持最佳口感的期限;贩卖期限指的是食品可安全食用的期限。拿牛奶来举例,一盒牛奶的贩卖期限是本月10号,那么它的赏味期限是本月6号,超市要在本月5号这天给牛奶打一个8折。如果没有卖完,到了本月6号晚上,会再给它打一个5折。如果到本月10号晚上关店的时候,这个5折的牛奶还没卖出去,第2天就会进行废弃了。但是,这个是理论上的事情,真实情况究竟怎么样?我负责任地告诉所有人:牛奶绝不可能被废弃!因为牛奶是日本人日常必备的饮食之一,便利店和超市里新鲜牛奶的销量相当大。 我们是自由游,有一天下午六点的时候,去附近的超市购物,目睹了日本人抢购打折商品的盛况。日本超市有专门的打折人员,下午六点正值打折的时间,我看见导购推着一个车子进入超市,那个时候,我感觉到超市里面的四面八方的眼睛,都在盯着那名导购。超市打折人员的行进路线是固定的,先打什么商品,再打什么商品,依次而为。我发觉最受欢迎的打折商品就是牛奶,当导购走到牛奶的冷藏柜前面,我都体会到导购的紧张,因为那些抢货的日本人会呼啦一声围拢过来,让我想起一个成语——蜂拥而至! 据我观察,导游打折的程序是这样的,她把那些需要打折的牛奶,全部从货架上取下来,转移到身边的小车子上面,然后再一个一个地往上面贴半价的标签。在导购贴标签的时候,她周围的那些日本人就在旁边喊开了:“给我!给我!给我!”同时一支支手臂长长的伸展过来。但导购不可能谁喊就给谁,这样的话肯定会被投诉。我听见导购耐心地说:“请你们等一下。”导购做法很程序化,拿起一盒牛奶,贴完打折标签,再把它放回到小车子上,再让他们自取。很夸张的情形是,只要导购的标签一贴上去,手上的牛奶立马就被一只快手抓走,根本不知道是谁抢走的。更有那不讲理的,他们不只是从导购手上抢,也有从其他客户手上抢,只要没付钱,谁抢到手就是谁的,而且被抢者也搞不清是被谁抢了,那一刻真是个乱啊!我甚至看见有一个大概70多岁的老奶奶,尽管她挤在最前面,靠打折车最近,依然不能抢到牛奶,导购心生怜悯,看不下去了,就在贴完一个标签的时候,看似随意却是有意地往她手边一送,可是当她的手刚刚摸到了那盒牛奶,立马有旁边另外一个男客人从她手上把牛奶拽过去了,看得我又好笑又好气,心里充满了鄙视。都说日本人素质高,其实不见得,为了占到打折的便宜,连上了年纪的老太婆都抢,只能证明其素质低下! 据旅居日本的友人说,除了半价牛奶是抢手,超市里每周三早上的特价鸡蛋也是特别的受欢迎。正常的鸡蛋价格是一盒10个200日元,特价的时候一盒只要89日元,便宜一半。虽然特价鸡蛋的个头是比普通的要小,但也是10个。经常是开店不出10秒钟,这些抢便宜货的日本人,不仅限于老爷爷、老奶奶,还有壮年的主妇们,就立马杀到特价牛奶前面,风卷残云,一扫而空。经常听到他们说这样的话:“哎呀,只要这个鸡蛋入了框,我才可以安心的买其他的东西。”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们,无论哪个国家都有,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一样,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努力让自己付出较少的代价,而获得最大化的利益。买便宜,其实是底层老百姓的生活技巧;抢购便宜货,是底层老百姓的生活风景。   【鱼翔浅底】 话说柳宗元系列二 (十三)别搞错了岳父 洋中鱼 一向谨慎的柳宗元也有粗枝大叶的时候,为亡妻杨氏写祭文时一不留神,居然让后来研究他的学者们产生了一个疑问:难道柳宗元的岳父有误? 柳宗元在贞元十五年(799年)写的《亡妻弘农杨氏志》一文中说:“亡妻弘农杨氏,讳某。高祖皇司勋郎中讳某,司勋生殿中侍御史讳某。殿中生醴泉县尉讳某。醴泉生今礼部郎中凝。代济仁孝,号为德门。郎中娶于陇西李氏,生夫人”。不知是当时柳宗元没有仔细校对,还是后来刘禹锡帮他整理文集时抄录之误,这里“醴泉生今礼部郎中凝”的“凝”字惹出了不少麻烦,有些柳学研究者断章取义,认为柳宗元的岳父不是杨凭,而是杨凭的弟弟杨凝。比如,周凤章先生在《文学遗产》1993年第1期上发表的《柳宗元事迹的一点辨证》,就是持这种观点。 事实上果真如此吗? 中国柳宗元研究会前会长吴文治老先生对此进行了强有力的批驳,他指出,周凤章之说根本不能成立,并简单列举了几点理由: 宋代韩醇诂训本《柳集》所载《亡妻弘农杨氏志》正文便是“醴泉生今礼部郎中凭”,不作“凝”。此后,凡有作“凝”的《柳集》,如音辨本、世彩堂本以及其它一些带注文的版本,几乎全部在这句正文下有条注文,明确注明:“‘凝’当作‘凭’。凭尝为礼部郎中。今作‘凝’,非是”。何焯批校《王荆石先生批评柳文》,亦谓“‘凝’当作‘凭’”。章士钊先生在《柳文指要》里还列举了七条考证材料,来证明柳《志》中的“今礼部郎中凝”之“凝”字,乃“凭”字之误植,应见厘正。 柳《志》称其岳父为礼部郎中,考《新唐书》卷一六零《杨凝传》及有关史传,均未见凝尝为礼部郎中。而《旧唐书》卷一四六《杨凭传》,则明言杨凭曾为“礼部、兵部郎中”。 柳宗元在《祭杨凭詹事文》中自称“子婿”,“昭祭于丈人之灵”;而在为杨凝所作《故兵部郎中杨君墓碣》中则称“宗元以姻旧获爱”。若宗元为婿,不应仅承姻旧,且柳在前文中对凭尊之为“公”,而后文对凝则以“君”称之。两文对照,柳宗元对凭、对凝的情亲之谊亦显有不同。 我查对了《旧唐书》、《新唐书》等资料,认同吴会长之说。看来,学术研究要严肃认真,不能盲目追求标新立异,否则,将别人的岳父搞错了不是好玩的。指凭为凝,凭冠凝戴,倘若柳宗元泉下有知,可能也会被气得跳起来。   【风雅月梅居】 温暖的烤馍 侯兴锋 在我上初中那会儿,学校实行上早自习。 那时候,学校里没有食堂,学生得起早赶来上自习,一堂课结束后还要赶回去吃早饭。 我家距离学校较远一些,为了能保证早读时间,就和另外两位同学商定住校。所以每天下午放学后,我便要匆匆忙忙回家吃晚饭,再急急慌慌地赶到学校住宿。 这是一座偏僻的乡村学校,建在一片荒地上。每当夜幕降临时,这里便陷入了无边的黑暗中,只能听见虫声的唧唧,只能嗅到泥土的芬芳,只能遥望天空的星星和月亮。我坐在昏黄的灯下,常常被一种莫名的孤寂包围着,也常常无助地烦躁着,挣扎着。多么想歇一歇,放弃这段苦行僧似的煎熬呀,然而我不能。因为我又想起了人生的命运,自己的梦想,还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爹娘…… 深冬的一天,下午放学后,开始刮起了西北寒风,我回到家草草喝了点稀饭便又跑到学校。而住在另外两个屋的同学还没来,只有一家人的灯亮着。这家人是学校唯一一户住校的教职工,教我们英语课的文老师,他们一家正在氤氲着热气的餐桌旁吃着晚饭。我和他们打了招呼,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北风更紧了,吹打得窗户啪啪响。一点稀饭的热量在我体内早已荡然无存,冷气从双脚直嗖嗖地往上窜,肚腹干瘪得几乎前胸贴后背了。这时候,如果能有一碗热腾腾的饭,哪怕是一块干硬的馍馍该多好啊! 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徒劳,幻想!我只好站起身,蹦跳着,挥舞着,揉搓着,以此来暖和躯体,再摸一摸捂在被窝里的一玻璃瓶开水也早已冰凉冰凉。 雪花终于飘了下来,天似乎更冷了。 我在灯下哆嗦着,坚持着。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