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鸡”的前世今生

桌子上的食物 描述已自动生成

孙瑞祥Jack Sun 不曾想,“孙氏虎头鸡”这个名字近来在加拿大多伦多叫响了。这不,2022年3月5日,本人受邀在加拿大中国笔会举办的“虎文化及中华美食”主题讲座上,讲述了我的“漂洋过海‘虎头鸡’”的故事。能在加中笔会组织的“大文化系列大讲堂”的首场活动上展示我的“虎头鸡”,感到非常荣幸。这次云端讲座通过“看看App”平台现场直播,海内外两千余人走进直播间围观,纷纷留言点赞。 “孙氏虎头鸡”这个话题还要从去年说起。2021年秋,加拿大老师傅协会举办“首届多伦多家庭美食达人大赛”,各路美食达人纷纷亮出绝活。我是一位厨艺爱好者,有如此一展身手的大好机会岂能错过。我先是提交了“盘龙鳝”“葱烧海参”两道菜品,受到了主办方的关注和好评,最终获邀参加现场决赛。我想,作为决赛作品不仅仅要看厨艺,还要有特色有内涵有故事,突出文化意蕴,于是,想到了我家乡的“非遗”美食虎头鸡。 非常幸运的是,我现场炖制的虎头鸡获得了大赛唯一一等奖,既有证书还有奖品,令我喜出望外。评委们对我的作品给予了充分肯定,鼓励有加。归纳评委的评语:这个味道是我七十年来第一次吃到的,香味醇厚,文化底蕴深厚,有故事,又吃美食又长见识又学传统文化。无论是味道、文化、营养、外貌都是很全面的一道菜。味道搭配非常好,汤汁也非常鲜,鸡肉也很嫩,营养俱全,非常非常的棒。 加拿大众多新闻媒体都报道了这一比赛消息。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包括华人头条多伦多通讯社、加拿大华文融媒体新闻网、加拿大美洲电视台、加中资讯网、北美好生活网等,一时间,“孙氏虎头鸡”走出国门声名远播。北美好生活网在报道这一消息时用了这样的标题:“新移民喜获一等奖”,应该说是非常贴切的。我们夫妇前两年从国内高校退休后定居加拿大多伦多,是地地道道的新移民。 闻听我在海外获奖喜讯,我的祖籍地山东媒体“大众网”和我的出生地天津媒体“津云”也都做了报道,还发表了对我的专访。今年春节,“大众网·海报新闻”为我开设了一个栏目“我的海外中国年”,还特别加了开栏编者按:“农历春节将至,随着年味渐浓,举国上下一片祥和的氛围,一些定居海外的国人也都在异国他乡以自己的方式庆祝着这个传统佳节。大众网·海报新闻特别邀请定居加拿大多伦多的山东老乡孙瑞祥为特约记者,记录报道他在海外过春节的所见所闻所感,一起感受异国他乡不一样的年味。”在春节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我连续发表了八篇文章,虎头鸡自然是一个重要话题。 虎头鸡到底是何等美食,能够引起如此关注,容我慢慢道来。虎头鸡属于鲁菜私房菜式,传承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鲁式虎头鸡于明代起源于山东广饶县大码头镇东部,于清代在现山东寿光市王高镇地区得到改良,至清末民初开始广泛外传。标准定名为“松鸡”(煲炖式松鸡),俗称“虎头鸡”,谐音“糊涂鸡”。今山东周边、京津、苏北、东北辽宁等受鲁菜影响的地区都有改良菜式。 说到虎头鸡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位大将军远征到此,热情好客的大码头人宰鸡待客。由于大将军不吃清炖鸡,而当时又无其他菜肴,有一位村民急中生智,把鸡块和上面粉用油炸,再放入水中煲炖。将军试吃感觉入口松软,鲜美无比,大加赞赏,便问其菜名。因鸡块油炸后外形不规则像是老虎头,厨师便随口说叫虎头鸡,内里也有赞颂大将军虎虎生威之意。将军听后很是高兴,便把这一独特的做法带入了济南府,由此名声大噪,成为好客山东逢年过节招待宾朋的一道硬菜。 据史料记载,北洋军阀时期天津举办过一次四方食艺大赛,寿光人王景顺以王高虎头鸡菜式一举夺魁,获得政府嘉奖。当时的《大公报》记者对王景顺进行了专访,《北洋画报》也刊登了菜品照片,名噪一时。斗转星移,虎头鸡经受了味蕾和时间的考验。2002年,山东省鲁菜协会进行标准认定,正式将虎头鸡列为鲁菜菜式,2006年,虎头鸡入选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家祖籍山东省博兴县,与广饶县是近邻。祖上近水楼台,得到了虎头鸡制作方法的真传。我的父母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大人来到了天津定居,美味虎头鸡自然相伴而来。在我们大家族的春节菜谱里,虎头鸡是传统保留节目,从我记事起就知道奶奶和妈妈每年春节必做这道菜,传承至今。 其实,虎头鸡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先是把收拾干净的整鸡剁成核桃般大小的块儿,加底料腌制30分钟,然后裹上面粉再沾满全蛋液,放到热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捞出。锅中加清水和调料再倒入炸好的鸡块,小火慢炖40来分钟出锅。鸡块形似虎头,不散不粘,汤汁浓郁,骨肉有嚼头,盛到大碗中热气腾腾端上餐桌,香味扑鼻。再配上一碗米饭,连汤带饭趁热吃下,那叫一个绝。 如今,虎头鸡早已不算什么珍馐佳肴,年轻一代在美食上有了更多选择。就是在虎头鸡的故乡,熟悉这道美食的年轻人也是越来越少,更何况是在异国他乡。其实,对我而言比赛的名次并不重要,我更看重的是参与其中的特别意义。虎头鸡是我儿时的美好记忆,我在万里之遥多伦多,重现的是妈妈的味道,是一种伴我终生的中国味觉符号。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厚重,博大精深,亟需挖掘、保护和传承。家乡的非遗美食虎头鸡走出国门能够有我助力,实在是荣幸之至。正如新闻报道所言:“美食达人孙瑞祥先生是大学教授,祖籍山东,从小就对虎头鸡记忆深刻,制作方法得到了母亲的真传。他退休后移居加拿大多伦多,积极助力中国传统美食文化走出国门”。 令我特别高兴的是,我推介的非遗美食虎头鸡正在加拿大产生积极反响。今年春节期间,一位我当时并不认识的作者玮仁先生,他在“加拿大星星生活”(2022年2月27日)上发表文章,标题是:年夜饭讨个好彩头 虎年学做“虎头鸡”。文章写到: 年前拿到了加拿大高校文学社为今年的春晚而编辑出版的文集《龙腾虎跃 春回大地》,其中有一篇题为“漂洋过海‘虎头鸡’”的文章吸引了我。虎头鸡是此文作者孙瑞祥老师童年时家里过年必做的一道美食,当他退休后来到多伦多,凭借早年的记忆,也在这里为家人做虎头鸡,也成为过年时必做的一道菜。虎头鸡看上去不太复杂,而且今年又是虎年,其意义更加不一般。于是,虎头鸡立即上了我家今年年夜饭的菜单。 经与我家的美食家小女儿商讨,我们决定用最简单的葱、姜、盐、糖、料酒和生抽腌鸡肉,并采用孙老师文中介绍的先裹面粉,再蘸全蛋液,炸过之后焖炖的方法。我们每个人都品尝过后,对虎头鸡赞不绝口。第二天,我们用剩下的虎头鸡的汤炖大白菜,再加上剩的几块虎头鸡,味道仍然很赞。小女儿说她上班的同事闻到香味,都投来羡慕的眼光。 小女儿特意用我新买回来的大花碗装做好的虎头鸡,还把虎年年历上的“富贵虎”图立在后面做背景拍照留念。感谢孙瑞祥老师把虎头鸡的做法漂洋过海带到多伦多,还写成文章与大家分享。让我们虎年的年夜饭有了新的美味,并以成功喜悦的心情开启新的一年。 读罢全文,令我心生感慨。非遗虎头鸡之于远在异国他乡的我们而言意义到底何在?回想2021年春节,那是我们夫妇在多伦多度过的第二个春节。腊月三十那天,全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我亲手制作了这道虎头鸡。女儿在加拿大生活了15年,虽然我们夫妇几乎每年暑假都过来团聚,但毕竟很匆忙,没有时间制作这道菜。女婿出生在台湾,从小生活在加拿大,更是不知虎头鸡为何物。对于此时此刻的我们全家而言,虎头鸡与其说是一种口腹美味,不如说是一段温馨回忆。炖制的是历史,品尝的是故事,感受的是亲情,展示的是文化。 2021年10月,我们老两口喜得小外孙牛牛。那天我获奖后特别兴奋,抱起牛牛站到灶台前合影留念,牛牛很是配合。我有一个愿望,等他长大后,我要把虎头鸡的制作方法传授给他,让中国的非遗美食文化在北美传承发扬,让“孙氏虎头鸡”在加拿大后继有人。 孙瑞祥Jack Sun:教授、博士,1978年就读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原任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经济消息报天津记者站站长、天津日报特约记者。退休后定居加拿大多伦多,担任华人头条多伦多通讯社首席记者、多伦多华裔媒体工作者协会(TCMPA)荣誉顾问、加拿大高校文学社社员、加拿大中国摄影学会会员、加拿大中国笔会会员。  

百戏之祖·青春寻梦 ——关于昆曲守正创新的一点思考

See the source image

百戏之祖·青春寻梦 ——关于昆曲守正创新的一点思考 金典 昆曲起源于元末明初的昆山地区,由宋元南戏中的“昆山腔”演变而来,距今 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昆曲艺术曲词典雅、表演细腻、行腔婉转,以其高度程式 化的表演、极具文学价值的剧本、和独特的“曲牌体”和“水磨腔”而闻名。作为中国戏剧的最高典范和集大成者,许多地方剧种都受过昆曲某种程度的哺育和滋养, 所以昆曲也被成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图:昆曲《牡丹亭》杜丽娘剧照) 昆曲的历史发展相比其他戏曲更为起伏曲折。昆曲的雏形为元末顾坚改进的 “昆山腔”,随后,明嘉靖年间的魏良辅又对其进行改革,以其“轻柔而婉折”“流利悠远”之优点,凌于梆子腔、皮黄腔、高腔之上,位于四大声腔之首。昆山人梁辰鱼继往开来,创作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随着文人士大夫的相继参 与,昆曲在明末清初之际进入了全盛时期,成为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 剧种,留下了《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传世佳作。清乾隆年间,出现了 “花部”诸腔与昆曲分庭抗礼之势。 与昆曲所在的“雅部”相比,花部的京腔、秦腔、梆子等地方戏曲更通俗易懂,更受大众喜爱。于是在这场“花雅之争”中昆曲逐渐失去了其独尊地位。到了民国时期,昆曲的生存状态更是岌岌可危,“四大坐城班”接连解散。1921 年在苏州创立的“昆剧传习所”及培养出的四十多位 “传”字辈艺人,为昆曲保存了最后一线希望。 (图:昆曲《十五贯》演出剧照) 新中国成立后,昆曲的命运渐渐出现转机。浙江、江苏、北京、上海等地先后创建了昆剧院团。1956 年浙江昆剧团演出的《十五贯》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大力赏识,被称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2001 年昆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昆曲步入了全面复苏时期。 进入新时代,昆曲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遭遇不少困难与挑战。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轰动一时后,昆曲仿佛昙花一现般又陷入了寂寂无声的处境。而造成昆曲一直温而不火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从昆曲表演人员来看,昆曲相关演职人员相对较少,专业水平不高,昆曲编剧人才缺失;从创新方面看,当前好的作品少,有的创新过头,偏离了昆曲核心;从观众以及市场角度看,昆曲的门槛较高,观众较少,市场宣传力度不够。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做起: (图:青春版《牡丹亭》宣传海报) 加强人才培养 昆曲表演的专业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艺术功底不强。例 如汤显祖的《邯郸梦》其实里面跟道家结合的东西很多,如果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根本演不出来。能否理解一个作品,能否传承好一个作品是和演员的文化艺术功底以及艺术表现能力直接挂钩的。演员不能光学习戏曲戏剧的理论知识,也需要加强文化修养。二是演员表演技艺有待提高。苏州大学王宁教授认为,虽然政府对昆曲的大力扶持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昆曲演员的生存状态,让他们不用担心温饱问题,但这种保护也间接地阻碍了演员努力提高技艺去争取市场。例如文献中记载的一些昆曲武生的特殊动作,十分博人眼球,可惜现在没有几人能做到。如果撤去了政府这层“保护伞”,昆曲演员能否靠本事吃饭,凭借自身的表演技艺吸引观众, 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图:昆曲名家蔡正仁为《长生殿》演出谢幕) 要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加强昆曲人才培养。首先,昆曲演员要通过博览群书、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等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既要向内请教专家学者戏曲理论知识,也要向外广泛接触更多艺术形式。这里的艺术形式不仅包括其他戏剧和舞台艺术,也包括国画、书法、古琴等传统文化。经过沉浸式学习后,演员才能将原本程式化动作演绎的更有风度。其次,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图:昆曲《玉簪记》《琴挑》一折剧照) 加强作品培优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与当下热点话题相结合,各个昆剧团每年都在推出新作 品,如抗疫题材的《眷江城》《峥嵘》,建党百年献礼《江姐》《自有后来人》等。 一时间现代戏、新编戏层出不穷,甚至达到了与传统剧目分庭抗礼的地步。然而,这些新作品中一部分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推崇,但有一些因为过于地追求创新、改革,反而失去了昆曲本身的传统特色,变成了有昆曲韵味的话剧、歌剧了。昆曲作为中国戏曲的集大成者,代表的不仅是表演,还包含了文学、音乐、服饰、舞台等一系列传统文化瑰宝。 因此,哪些部分创新、如何创新成为了众昆曲院团共同面对的难题。 (图:疫情主题新编昆曲《眷江城》剧照) 为了创作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则要秉承“守正创新”的原则,即要保留昆曲 最核心的部分保留,其他部分则大胆创新。昆曲创新要掌握好一个“度”;声腔、曲律、程式技法都约束在昆曲的规范之下,连一出戏里有多少唱段,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只有在保持昆曲的主体基础上进行延伸,才能够做到历久弥新。在保留这三个昆曲基本元素外,舞台布景、服饰造型、剧本故事都是可以创新的。例如,戏曲的服装多是高饱和度的大红大绿,台上也布置得琳琅满目。在青春版《牡丹亭》中演员的服装颜色加入了灰调,舞台布景用的是中国山水画,给人一种高级、通透、和谐的感觉。 (图:青春版《牡丹亭》中的服饰) 加强市场培育 昆曲于 2001 年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获得了政府和群众的热切关注,了解并喜爱昆曲的人数日益增多,走进剧场的观众也逐渐年轻化,但与京剧、粤剧以及其他流行文化相比,依然存在着门槛相对较高,观众相对较少的问题。人们对昆曲深层次的了解依然流于浅薄。因此,让昆曲植入观众的脑海,需要一个过程。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图:“昆曲进校园”活动照片) 有针对性地加强昆曲宣传。将目标瞄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文化水平较高的学生群体,多组织昆曲进校园活动,由演员和学者向公众普及昆曲鉴赏知识,增加接触了解昆曲的机会。 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宣传,让观众不仅可以通过昆剧院公众号了解到最新的演出资讯,还能通过网络平台直播观看昆曲演出。 与当代流行文化相结合,通过“梦幻联动”一步步“出圈”。结合综艺、影视、流行音乐、动漫、游戏、文创等当下年轻人喜爱的娱乐方式,为百年昆曲融入时尚元素。 (图:新编昆曲《浮生六记》剧照) 综上所述,作为 2001 年第一个全票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昆曲,距今已有近 600 年的历史,是中华文化宝贵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流行文化的冲击,如何在保住传统精髓的同时追上时代的步伐,不仅是昆曲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所有传统文化所面临的问题。  

晒晒我家“年夜饭”

桌子上的盘子里摆着许多食物 描述已自动生成

孙瑞祥Jack Sun 因女儿定居多伦多,我从2010年开始,差不多每年放暑假都来多伦多小住。2019年底我们夫妇第一次冬季来这里,想看看多伦多的雪景,过个和女儿女婿的团圆年。不料疫情来袭,交通受阻,原有计划被打乱,我们在多伦多一连过了三个春节。既来之则安之,那就亲身感受一下在多伦多过年的滋味吧。 三年三顿“年夜饭”,不思量自难忘。2020年1月24日除夕,是我们一家四口第一次团聚在多伦多吃年夜饭。我们决定到居家附近的一家粤式中餐馆,品尝那里的年夜饭味道,我们还邀请了女儿的一位闺蜜一道过年。当时多伦多疫情乍起还不严重,政府尚未出台任何禁令。当晚餐厅爆棚,华人聚在一起欢声笑语年味浓郁,时至今日如此热闹景象未有再现。 那天我们点了一个“五福临门”套餐,包括五道热菜一道甜品,自带红酒,共计税后消费478.22加元。菜品色香味尚佳,就是鱼肉过盛蔬菜不足,剩菜不少悉数打包,不可浪费。菜品详见图片,您瞧,卖相还不错吧。 2021年夜饭,我们是在家里享用的,那时多伦多处于第二次“封城”状态,禁止餐厅堂食。我们叫了几样熟食外卖,其余“硬菜”由我亲自掌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炖制了“虎头鸡”,这是一道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传统名菜。我的祖籍在山东博兴,那是我儿时的美味佳肴。我的女婿是台湾人,从小定居加拿大,不知虎头鸡为何物。那天我们边吃边给他讲述虎头鸡的来龙去脉,既品尝了美食又增长了见识。 顺便一提,2021年底,我凭借这道虎头鸡,获得加拿大老师傅协会举办的“首届多伦多家庭美食达人大赛”全场唯一一等奖,加拿大十多家华文媒体都做了报道。第二个年夜饭菜品详见图片。 今年春节的年夜饭意义特别,我们喜得外孙牛牛,刚刚100多天。家里添丁进口理应庆贺,年夜饭必须讲究。女儿心疼我做饭太累,早早从网上比较了几家餐厅推出的菜谱,选定了一款208加元(税前)的套餐,取名为“潜龙伏虎”。菜品包括:乳猪件(配海蜇)、红烧花胶蟹肉翅、蠔皇原只鲍鱼扒花胶(4只)、红酒牛排骨、金蒜银丝蒸开边龙虾(1只1.5磅)、葱油蒸青斑鱼、细苗白饭。我再加上几个配菜摆满一桌,算是齐活了。 我们是天津人,年夜饭必不可少的是饺子,全家人在一起包了猪肉三鲜韭菜饺子。今年没有包“津味素”,那是天津的独有吃食,配料过多,因为要照看小宝宝实在忙不过来。热气腾腾的水饺端上桌,再佐以我年前用天津独流老醋腌制的腊八蒜,湛清碧绿,沁人肺腑。抱着小外孙过大年,一个字:美。 疫情之下,我们的三年三顿年夜饭实在不同寻常,难以忘怀。多伦多被戏称为“开封府”,因为疫情先后五次“封城”。封了又开开了又封人们习以为常,日常生活照旧,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当地政府年前宣布多伦多第五次封城到1月31日解封,恰恰选在了除夕当天。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好消息。 实话实说,无论年夜饭如何丰盛,海外的年味儿毕竟比不上故乡。不过古语说得好,此心安处是吾乡。孩子在哪儿,哪儿就是家。过年是什么,其实过的就是亲情和团聚;年味儿是什么,能够全家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包顿饺子吃,这就是年味儿,那浓浓的乡愁就包裹在薄皮大馅的饺子里了。 孙瑞祥Jack Sun:教授、博士,原任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经济消息报天津记者站站长、天津日报特约记者。定居加拿大多伦多,担任华人头条多伦多通讯社首席记者、多伦多华裔媒体工作者协会(TCMPA)荣誉顾问。

南京软博会76个项目签约 总投资达462亿元

12月30日,2021云上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简称“软博会”)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举行。本届软博会最终达成洽谈签约项目76项,总投资额达462亿元。其中12个具有代表性的重大项目举行了云上签约仪式,累计总投资额达187亿元。 2021云上南京软博会以“软件定义 点燃数字引擎”为主题,自12月26日开幕以来,共举办1场技术大会、1场项目签约仪式以及12场高层次专题会议论坛和交易对接活动。南京市工业软件产业链企业交流对接会、全球开源技术大会、2021“星光江苏”数字经济新品发布会、江苏·宁夏数字经济合作线上推进会等一批云端展示、论坛、交易、人才招聘系列活动,集中展示了国家、江苏省、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成果和一批优秀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为软件产业搭建了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平台。 云上展会吸引了超过1500家企业参展,国产智能防疫一体化平台、艺术品交易区块链、双碳智慧园区解决方案、FMS(柔性制造)系统等一系列创新前沿软件信息产品在展会上亮相,让观众足不出户就享受软件科技“盛宴”,同时,也通过举办云对接、云会议以及新品展览、论坛研讨、洽谈交易、人才招聘等系列活动,架起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与用户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桥梁。 作为首个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中国软件名城”,南京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已经指明。 在2021云上南京软博会开幕前夕,南京正式出台了《南京市推进软件名城提质升级 打造万亿级产业行动计划》,为首个万亿元级产业画好“建设图”。 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七届的软博会成为南京市软件产业创新和对外开放的一张靓丽名片,为打造南京数字经济新高地,碰撞新思维、新火花,展现新技术、新产品提供了良好平台。未来,南京将进一步聚创新之能,乘开放之势,让南京软博会的品牌不断闪耀。(完)  

周末Laval没公交车可乘

STL 总线。

因为工资、公交路线和时间表没有谈拢,代表Laval公交公司STL (Société de transport de Laval)的公交司机工会决定在周末两天罢工,时间从12月18日凌晨4点到12月20日凌晨4点。工会表示自己提出的报价是公平的,与其他同类机构具有可比性,抱怨公交公司在通货膨胀率如此高的情况提高的那点工资只会让员工更穷;而STL则表示,受新冠病毒疫情的严重打击,整个城市的公交使用人数大幅下降,收入也相应下降,无法给出更好的福利。劳资双方的争执已经持续了一年多,这次罢工授权是去年1月份就定下的,当时99%的工会成员都投了赞成票。

吉狄马加:或许诗人天生就是环境和自然的保护者

图为吉狄马加在青海湖诗歌节上致辞。 李隽 摄   中新网青海海北8月5日电 (李隽)“近些年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别的国家也都相继出版了一些有关生态诗歌的诗集,诗人从这个星球不同的地方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他们将个人经验、地方经验与诗人如何承担保卫这个世界的神圣责任联系在了一起。”4日,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诗人吉狄马加在青海省参加2021年青海湖诗歌节时说。 “诗人通过他们的眼睛、心灵和想象所能抵达的地方,把人类所面临的灾难、困境和暴力都最真实的告诉了我们,或许诗人天生就是环境、生态和自然的保护者,因为诗人的存在,伟大的自然和生命将会千百次的复活并成为不朽,因为在我们的词语中,太阳、群山、森林、草原、河流以及灿烂的群星、转瞬即逝的微光、孩子干净的眼睛、任何一种乐器为爱情被拨弹后的叹息都会在新的语言的空间和维度里长久地存在下去。”他说。 吉狄马加表示,人类与这个世界上的万物在道德地位上应该是平等的,不应该以人类只为其自身利益的思想准则和行为方式,来无度的挥霍现有的自然资源并挤压别的动物生存的空间,特别是面对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所产生的对环境的破坏,人类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不同的植物和动物都是这个大自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直到今天,我们看到在草原和山里人家,院子里仍然堆着层层叠叠的牛粪燃料,用于取暖编织衣物的牛羊毛都取自于他们养殖的牛羊,喝的牛奶吃的青稞以及各种肉类,都在一个循环的相互依存的体系中。我们应该从这些善待自然和生命的伟大传统以及生活方式中,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吉狄马加说。 “推动生态诗歌的写作,更需要我们结合诗人的写作实践来构建一种生态诗学,其实在这方面许多中外诗人都进行过有益的尝试。”据介绍,英国诗人塔德·休斯是一位环境主义者和生态诗人,他的作品《栖息的鹰》《思想之狐》《美洲豹》《乌鸦最后的抵抗》更深刻地反映了人、生态与动物之间的隐秘关系。去世不久的美国自然作家、生态诗人巴里·洛佩兹,更是以他所擅长的自然和动物故事感动过无数的人。 “我相信他永远不会真的死亡,正如他说过的一句话,‘我觉得自己被动物世界接受了。’我不会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他的灵魂一定会以另一种生命形态与他热爱的自然和动物厮守在一起。”吉狄马加动情地说。

中外诗人齐聚青海湖畔 以诗会友致敬自然

图为国外诗人在活动现场。 李隽 摄   中新网青海海北8月4日电 (李隽)2021年青海湖诗歌节4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开幕,来自国内外的80余位诗人齐聚青海湖畔,以诗会友共同探讨自然、环境、生态与人类心灵在诗歌中的创造和重构,并以诗歌的形式向伟大的河流和群山致敬。 青海湖诗歌节创办于2007年,至今已累计近16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中外诗人参加。 法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诗人高明当日说:“此前七届青海湖诗歌节的成功举办在世界诗歌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它创造了诗人之间相聚的机会,为诗人们创造了美好、信任、友谊的氛围,让我们在青海大自然的各种面貌中体会到诗歌带给我们的力量,让诗人们通过诗歌语言来表达和发现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图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诗人吉狄马加致辞。 李隽 摄 “青海在中国生态和环境方面所处的地位是极为显著的,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就发源于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向青海致敬就是向伟大的河流致敬,向绵延不绝的群山和冰川致敬,向这片土地上的万物和生灵致敬。”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诗人吉狄马加说。 俄罗斯诗人安娜·加宁表示,居住在城市虽然很舒适,但是她很愿意接近自然。因为人类可以在自然中找到人生当中的爱和感情,也可以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感觉。 图为法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诗人高明发言。 李隽 摄 中国诗人、翻译家、《世界文学》主编高兴说:“几乎所有作家都会面对和书写自然主题。而对于自然,不同的作家又会表现出不同的姿态:热爱,敬畏,亲近,探寻,质疑,发掘……正是这种种不同的姿态孕育了无限丰富的自然文学。” 其间,2021青海湖诗歌节1573金藏羚羊诗歌奖揭晓,西班牙诗人路易斯·加西亚·蒙特罗获此殊荣。

昭化古城:行走在天府旅游名县的路上

七天讯“昭化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在这里能感受古朴、温馨与人情,我会向海外华人介绍、推广美丽的昭化,让他们回来看看国内的大好河山。”17日,国际日报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执行社长张春梅在游览广元昭化古城时表示。 昭化,古称葭萌,史称“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昭化古城坐落于此,距今已有4000余年历史和2244年连续建县史,是中国最早推行郡县制管理的县治地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较好的一座古代县城城邑和保存最好的唯一一座三国古城。 如今,厚重的历史文化促使昭化作为剑门蜀道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昭化区围绕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天府旅游名县建设,形成多元化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昭化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334.6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2.9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2021年一季度累计接待游客197.5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83亿元。 在昭化旅游地图中,昭化古城无疑是最璀璨的明珠之一。古驿道、古关隘、古城墙、古庙宇、古居民、古墓祠、古井、古桥、古树……在昭化古城,这些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迹得到完整保留,踏上古城里的石板路,一种时空交错纵横感扑面而来。历史上,昭化古城以城为关,北枕秦陇,西凭剑阁,南通阆巴,金牛古道穿城而过,是古时北上长安、南下成都的必经之地,也是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作为军事重地和交通要塞,历史上昭化发生过多场重要战争,尤其在三国时期,张飞挑灯战马超,马超降归刘备,黄忠、严颜勇退曹兵,姜维兵困牛头山等皆发生于此,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很重要的时期,很多人对三国历史耳熟能详。这次到昭化,能身临其境地回忆三国历史,这种感觉很有冲击力。”迪拜新闻网副总编辑杨志红表示。 据介绍,昭化目前正在争创四川“天府旅游名县”,昭化区位交通优越,位于成都、西安、兰州、重庆四市几何空间中心;人文历史厚重,其剑门蜀道遗址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旅游资源富集,除昭化古城,还有四川考古发现的最大先秦遗址西周古城遗址、嘉陵江水洄澜等可开发人文自然旅游资源4770处;自然生态优良,森林覆盖率57%以上,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60天以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条件突出,当地紫云猕猴桃、昭化韭黄、王家贡米等“昭化造”农特产品享誉国内外。  

广元市朝天区生态康养旅游发展:不负绿水青山 方得金山银山

“栈道之都,养生天堂。”这既是来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游客的感叹,也是本地民众的心声,更是朝天区重视康养旅游发展的结晶。 近年来,朝天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以全域旅游为统领、生态康养为特色,推动生态、文化、康养、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走出了一条绿色崛起的康庄大道。 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 初夏的朝天,繁花吐蕊、绿意葱茏,纷至沓来的游客无疑是这绿水青山中最为动人的色彩。 据统计,“五一”小长假期间,朝天区共接待游客41.9万人次,其中乡村旅游 16.5万人次,走进乡村,住特色民宿、逛乡村市集、尝地道“土”货、享农耕乐趣,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假日出游的首选。 “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整个人轻松又惬意!”五一小长假期间,来自西安的张女士带着家人来到朝天,行走在李家镇永乐村地龙坝农旅结合示范点、两河口镇“花千谷·田园综合体”以及沙河镇“岭上荷塘”等众多乡村旅游打卡地,他们寻找到了在城市久违的幸福与快乐。 “美丽乡村正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民宿、民俗、民风、民景都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力,乡村旅游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近年来,朝天区大力发展田园式、体验式乡村旅游,激活群众多元收益。 截至目前,朝天区已建成9个特色休闲农业观光园区、52个精品旅游村落和3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培育乡村酒店、农家乐、客栈276家,带动社会就业达3.1万多人,受益人数超10万,促进旅游地区农民人均增收3000余元。 康养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近日,走进大型国际生态康养度假区项目——曾家山荣乐养生谷项目建设工地,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曾家山荣乐养生谷作为省级重点文旅项目,由重庆坤伍集团计划投资70亿建设,规划范围面积约500公顷。据荣乐养生谷项目部行政副总经理杨从杰介绍:“项目分三期建设,建成后康养度假、观光游览、文化体验、运动休闲一应俱全,将成为游客在曾家山康养度假的重要据点。 为培育一批引领性重大项目,不断提升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朝天区编制实施了《曾家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规划》,开发吊滩河生态休闲景区;建设曾家场镇—毛坝—两河口镇黄柏村—荣乐旅游风景廊道;打造山地越野体育运动公园、汽车营地、主题村落等休闲体验度假业态…… 在项目带动下,朝天区点、线、面结合,加大旅游综合设施配套,不断提升承载力。以景区带动为龙头,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个;依托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建成精品旅游线路5条;建成西成客专朝天站,开通旅游直通车,全区旅游景区、景点实现互联互通,成功创建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区、四川省旅游度假区。 文旅业态培育成效明显 “春赏花、夏避暑、秋赏叶、冬戏雪”,唱响全域旅游“四季歌”,朝天区形成了单一旅游产品向全民、全域、全时旅游发展的新格局。 2020年8月,曾家山成立生态康养旅游联盟,167家成员单位,涵盖乡村酒店、农家乐、旅游地产等多个涉旅行业抱团发展,共同打造生态康养、休闲度假、精品美食等旅游产品,不断提升曾家山生态康养旅游品质,促进康养旅游不断发展。 现在的朝天区,文旅业态培育实现从少到多、从优到特的大提升:曾家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按照规划硬件建设和服务配套正在加快推进;中子铺细石器遗址成功创建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正加快建设;大蜀道文化走廊的明月峡、龙门阁景区基础配套和业态培育大提升成效明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朝天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朝天区将紧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历史机遇,以大融合为路径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产业,将曾家山创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国南方滑雪场集群核心区;将朝天区创建成中国长寿之乡和全国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打造秦岭南麓康养游重要品牌,成为全国知名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鄢怀林、苗志勇)  

海外华文媒体点赞“养生朝天”: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

“探访栈道之都 聚焦养生朝天”,5月15日至16日,“2021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广元朝天行”活动在四川省广元市朝天举行,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21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用脚步丈量美丽的朝天大地,切身感受并见证近年来朝天区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 夜晚的曾家山汉王老街,流光溢彩。听知客贤话、赏麻柳刺绣、观平溪傩戏……15日晚,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行走仿古“天街”,实地体验当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以及充满活力的食、游、购、娱、体、展、演一体的多元消费市场。“夜景特别迷人、民俗文化演艺非常精彩,来了就不想走了!”一边拍照留影、一边在朋友圈广而告之,印尼《国际日报》董事长特别助理、执行社长张春梅说,晚上回去连夜就发稿,要让海外的朋友都知道四川有个美丽的曾家山。 微风、鸟鸣、青草香,16日清晨的林家坝山庄,草坪上的草尖上还挂着些露珠,阳光洒进森林,雾气升腾,如梦如幻。据了解,林家坝山庄是曾家山鸳鸯池国有林场内的两大森林康养核心区之一,山庄森林覆盖率98.68%,海拔1600米,夏季平均气温19.9℃,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环境清幽静谧,是夏季避暑的绝佳胜地。而像这样的林区,在曾家山鸳鸯池国有林场,一共有2.135万亩。 “阳光灿烂,天空远阔,原野碧绿。”漫步草坪、穿梭丛林,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纷纷为曾家山得天独厚的生态康养旅游资源所折服。《关西华文时报》副总编辑蒙令华感叹不已:“作为一个常年在日本大阪生活的华文媒体人,像发展这么好、体量这么大的生态康养旅游产业,我还真没见过,而且它又离广元市区这么近,是广元人名副其实的‘后花园’,广元人实在是太幸福了!” 塔架林立、机器轰鸣、车辆穿梭,移步曾家荣乐养生谷、曾家山·原乡、曾家山滑雪场国际度假区等一系列重点文旅项目集群,到处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一组数据可窥见朝天区文旅融合的迈进步伐:据统计,2021年仅“五一”期间,朝天区就接待游客41.9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 8063.16 万元,同比增长486.46%,文旅经济实现新的飞跃。 “曾家山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康养项目建设有力,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生活幸福感非常高。”意大利侨网总编辑王卫平表示,将通过他们的平台,把朝天区发展生态康养旅游的新理念,以及保护利用生态资源和改善自然环境为群众谋福祉的创新做法,宣传并推广出去,让更多的朋友、更多的海外友人,能够了解祖国、了解四川、了解朝天曾家山。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穿行于集“先秦古栈道、金牛驿道、嘉陵江水道、纤夫道、宝成铁道、108国道、原108国道、西成高铁、京昆高速、航空道”古今十道于一峡的明月峡景区,巧夺天工的栈道和壁立千仞的胜景深深吸引着大家。中非新闻社亚洲采编部主任林璐说:“我从小就读过李白的《蜀道难》,也读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直憧憬着能实地感受一下蜀道有多难,今天来到明月峡走了古栈道,感觉非常震撼,但更多的是自豪:高速、高铁、航空等现代立体交通的飞速发展,已让‘蜀道难’真正成为了历史!” 如何凭借优越的资源禀赋,擦亮“栈道之都 养生朝天”文化旅游品牌?近年来,朝天区紧紧抓住天府旅游名县创建重大机遇,充分挖掘大蜀道文化和大生态康养两大核心竞争力资源,紧扣中子细石器文化挖掘、古蜀道文化提升和曾家山农旅文融合示范区建设文旅经济“三大引爆点”,大力发展文旅项目,培育文旅新业态,做大文旅市场,优化完善公共配套服务,建成4个国家4A级、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9个特色休闲农业观光园区、52个精品旅游村落和3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促进旅游地区群众年人均增收超过3000元。 “朝天阁上话朝天。”行程的最后,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登临朝天阁,俯瞰朝天城区新貌,了解朝天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历史朝天、诗意朝天、民俗朝天、大道朝天给各位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纷纷表示:将利用好新闻媒介,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美丽中国声音,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展示和推介新时期的中国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