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机票回国没问题,南航A380带您归故里

如何买到自己称心的平价机票是每一位急切归国的华人同胞现在最关心的话题。中国南方航空目前应本地旅客的需要,特别推出了扫码邀约购票的温馨服务,为每位旅客量身定制具体行程,做真正的一站式直通车服务。若您有出行需要,只需扫下图二维码,填写相关信息,24小时之内南航的工作人员将会与您联系,一对一管家服务,暖心又省心! 南航邀约购票二维码 目前南航在加拿大地区前往中国的CZ330航班由空中巴士A380执飞,每周三与每周五的午间时分从温哥华启程,直飞广州。从加拿大内陆地区出发的旅客可以购买加拿大国内航班到温哥华中转南航CZ330。南航目前也推出了针对多伦多旅客的优惠活动,多伦多至温哥华的内陆段客票只需多支付100加元即可,行李从多伦多直挂广州,省去您旅途中的一切烦恼。有需要的旅客可在南航官网、南航APP、南航微信小程序购买,也可随时联系南航温哥华营业部604-638-8866或发Email至[email protected]垂询。 Airbus A380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宽体客机,拥有双层客舱,载客量为506人,飞行距离可达15000公里,是名副其实的空中巨无霸。 南航A380作为世界航空业的旗舰机型,分上下两层,客舱设备全部运用最先进的科技,让每位乘客的旅途舒适安详: 1)新鲜空气,3分钟更换一次:四台高性能换气设备取代了传统的双出风口,更高效的空气过滤系统,使舱内空气每三分钟便能更换一次,令您无论在飞行途中或长途旅行之后都能神清气爽。 2)最低噪音,安享静谧 :南航A380发动机特有的“无接缝进气道”设计,令发动机的噪音降到最低,其机舱内的噪音水平是所有飞机中最低的。 3)情景灯光,随心变换:用餐时、睡眠时、醒来时,根据不同时间或心情,您可以随意变换情景灯光,在客舱内创造独特的气氛和环境。 4)海量影音,视听盛宴:松下全数字式机载娱乐系统提供全舱音视频点播服务,提供超过600小时、容量高达1000G、1200个以上栏目节目。 5)180个舷窗,更多风景:南航A380双层180个舷窗设计,让您拥有更多的阳光,享受更宽广更美丽的风景。 6)无障碍关怀设计:为方便行动障碍人士使用,南航A380特别安置了可调节座椅、可转换厕所等设施。 专属私密空中厢阁,让您体验非凡之旅 旅途中的海量影音,让您尽享视听盛宴 长期以来,南航认真履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得到各界广泛认可,先后被授予多种荣誉和奖项。长期以来,南航认真履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通过真情服务和人文关怀,追求空地服务标准化、人性化和南航特色化,致力满足并超越顾客的期望通过真情服务和人文关怀,追求空地服务标准化、人性化和南航特色化,南航致力满足并超越顾客的期望。。长期以来,南航认真履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得到各界广泛认可,先后被授予多种荣誉和奖项。长期以来,南航认真履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得到各界广泛认可,先后被授予多种荣誉和奖项。在新冠疫情的困难时期,南航在加拿大践行公司使命,时刻将公众的需要放在首位,多次免费运输防疫物资,全力保障每一位南航旅客出行安全顺利,成为中加两国友好交流交往的桥梁与纽带。  

“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伊春主题营 加拿大站开营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64d3d8f744fb5772ed1f692780653ad.png

由中国侨联主办,黑龙江省侨联、伊春市侨联承办,加拿大魁北克黑龙江同乡会、加拿大博实国际教育集团协办的“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伊春主题营 加拿大营于8月13日正式开营! 参加开营仪式的有,黑龙江省侨联,伊春市侨联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媒体记者,加拿大魁北克省黑龙江同乡会、黑龙江商会,新碧集团,博实国际教育的领导和老师,还有大力支持和积极报名参加的各位家长和同学。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海外华裔青少年无法去中国参加夏令营,为帮助广大海外华裔青少年在疫情期间继续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华文化,并获取抗疫知识,中国侨联,黑龙江省侨联、伊春市侨联特别举办了“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线上夏令营。 夏令营为期15天,其中故事主要由“凯叔讲故事” 提供,内容涵盖说文解字、姓氏起源、成语寓言、名著名人、 人文地理、风景名胜、历史溯源、防疫知识等。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寓教于乐,极具趣味性与知识性。 开营仪式上,大家观看了《中国林都 绿色伊春》城市宣传片,美丽的伊春让大家流连忘返。 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刘奇部长通过微信链接致辞,承办单位伊春市侨联党组书记刘强通过视频致辞,黑龙江同乡会会长李书增、新碧集团博实国际教育校长李博实也在开营仪式上致辞。营员代表Lisa lu,、胡蝶、胡歌、徐宸翰、刘西蒙、罗丽娜、陆雯婕、陆文昊 、王艺辰小朋友在开营式上做了自我介绍。 此次夏令营为全球同步进行,除加拿大外,新西兰、日本和德国的华人团体和教育机构营站也同日举办了开营仪式。 乡情满满,其乐融融。感谢中国侨联,黑龙江省侨联,伊春市侨联和大家的大力支持,期待大家共同度过有趣,有意义,学有所获的15天。  

“你好,我是聋人快递员,请开门。”全国首个聋人快递团队在上海无声打拼明天 | 新凡人歌

作者 | 孙云 视频摄制 | 周慧婕 张剑 编辑 | 包雍尔   气温35℃,太阳烤在身上火辣辣的。昨天下午3时许,27岁的快递小哥许升良骑在轮胎加粗的电动自行车上,稳稳地行驶到水电路1130弄门口,向门卫师傅点头打了一个招呼,师傅知道他听不见声音,热情地招了招手。许升良把车停在14号楼下面,掏出手机,对着防盗门的对讲机播放了一句同事事先帮他录好的语音:“你好,我是聋人快递员,请开门。”门开了,他一路奔上6楼,把跟在后面的记者甩得远远的,而这,已经是他昨天下午第5次爬上6楼送件。满身大汗地奔下楼,他跨上电动自行车,几大瓶水放在车篮里都顾不上喝,他用手语说:“客户等快递都很着急,我们聋人送件沟通不方便,尽量快点送到客户手里”…… 从平面设计转行到快递,许升良的工位变了,用汗水创造美好生活的追求没变。孙云 摄  这个曾经坐办公室的平面设计师,在待业一年多后,与其他39名聋人兄弟一样,有了新的身份——全国首个聋人快递团队的一名聋人快递员。“辛苦,但值得”,刚刚晋升为组长的许升良用手语说,他会一直干下去,“这是一个肯拼就有回报的工作,我喜欢这个公平的环境。” 门卫师傅知道许升良是聋人很关照他。 朴素梦想从慈善超市启航 团队发起人顾忠是东方卫视手语新闻主持人,因为父母是聋人,他从小就会打原汁原味的“上海话”手语,也因为这个原因,在做手语翻译的同时,他创办了心工坊社工师事务所,做过不少助残公益项目。 今年初,心工坊承接江湾镇街道慈善超市运营项目,不巧的是,刚启动就遇到疫情,顾客锐减,而与此同时,网络购物需求旺盛,物流力量十分缺乏。这时,他想到了利用自己的手语特长,招募就业困难的聋人来做上门配送。 聋人快递员在分拣快递。张剑 摄 他在朋友圈里发布的“吾声快递”招募启事在聋人圈里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来了30多个聋人。跨省市运输恢复后,还有些人互相介绍从外地慕名而来,前前后后总共来过上百个聋人。其中,不少人吃不了苦走了,最短的只干了一天,但是,也有40人熬过了最吃力的第一个月,一直干到现在。 最初,这些聋人为慈善超市配送商品,后来,顾忠又找到附近的圆通、中通、顺丰等快递站点,把聋人输送到人手紧缺的快递站里,与健全人一起送快递。就拿许升良所在的凉城路圆通站点来说,60个快递小哥中,聋人已经有了9个。工作中,他们同工同酬,不分你我,唯一的区别就是遇到难以打电话沟通导致无法及时派件的客户时,聋人们会把包裹集中送回慈善超市,由担任电话客服的超市同事帮助他们电话联系客户,再重新上门派件。 聋人快递员会佩戴说明吊牌,并在按门铃时播放录音说明身份。孙云 摄 现在,穿着“吾声快递 聋哑人配送”醒目红马甲的快递员已有40人,分布在虹口和普陀的四个快递站。快递市场需求很大,许多人找到顾忠主动提出要请聋人小哥去帮忙,他充满信心地说:“现在我们的快递员日均派件约200件,像许升良这样的组长有五险一金、基本工资,还有计件工资,8月净收入能有7000元,比过去做平面设计师高一倍。到双十一时,‘吾声’预计可达300名聋人规模,其中,有不少会是来自云南、宁夏等上海对口帮扶地区的贫困聋人。”   克服困难用汗水创造美好生活 受制于身体原因,聋人受教育和找工作都不容易,即使是大学生,往往也会遭遇不少困难。所以,除了2016年从徐汇区开放大学平面设计专业专科毕业的许升良,在“吾声”,还有好几个聋人大学生。 站点工作场景。孙云 摄 送快递是个辛苦活,第一天就把没干过体力活的许升良累瘫了。最让他痛苦的是,他负责的片区几乎都是老公房,每天要送两三百件包裹,一天至少有几十次要爬上5楼、6楼。所以,尽管都是骑电动自行车点对点送上门,每天手机计步器上显示的步数仍有两万多。干了一个星期,许升良适应了高强度的体力消耗,可前不久又碰上了台风。那几天特别苦,雨篷被大风吹走了,许升良的眼镜片上全是水,偏偏快递还特别多,每晚都要送到八九时,他还因为淋雨发了一次烧。 对聋人来说,送快递还常受委屈。凉城路站点负责人说,这9个聋人最初几乎人人吃过投诉罚过钱,最普遍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按门铃却听不见声音,导致按的时间太长,被业主或邻居投诉“扰民”。甚至还有人欺负他们不能说话,故意投诉没收到快递或没放在指定位置,即使他们当面去“对质”,仍然咬死不承认,直到手语翻译表示要报警调查,才悻悻承认自己冤枉了聋人小哥。 站点工作场景。孙云 摄 不过,大多数市民知道他们是聋人后,都会特别感动。水电路1130弄的门卫师傅就说,他们知道聋人沟通不便,有时候会帮聋人把无法当场派发的快递在事后送到居民家中。还有些客户则会主动给他们递水递茶,时间久了,也习惯了和他们通过短信沟通快递时间和投放地址。聋人们渐渐获得了信任,揽件的业务量也不断上升,还有客户相信他们,几千元的代收货款业务也愿意交给他们经手。 有了这些善意,小哥们也觉得更容易坚持下去。 他们“告诉”记者,干快递学会了很多东西:以前,不少人不知道怎么找门牌号码的单双号,外地小哥还不知道“弄”是什么意思,现在,他们走街串巷不在话下;起初,他们送货常走冤枉路,送件量只有熟手的1/3-1/2,电动自行车的电却消耗得比熟手快两三倍,“实在想不通是怎么回事”,现在,他们也能把快递理得井井有条了…… 快递员在分拣快递。张剑 摄 更重要的是,送快递是一个只要肯吃苦就会有收获的岗位,而这种平等的工作环境正是聋人们所渴望得到的,也正因此,他们更加珍惜这个用汗水创造美好生活的机会。

华人TV活动邀请函(温哥华)(20200815期)

  时间:2020年8月15日(本周六)美西下午14:00–16:30(美东时间:17:00–19:30,北京时间:5:00–7:30,伦敦时间:22:00-24:30) 地点:国际中医养生大会理事会列治文会所、北美科发出版集团中国图书之家 地址:118 11951 Hammersmith Way. Richmond,BC, V7A 5H9 联合主办单位: 中加健康文化交流促进会、国际中医养生大会理事会、华人TV 支持单位: 加拿大安徽同乡总会、西温亚裔协会 同期ZOOM视频会议联办(Meeting ID:4645657758): 加拿大安徽国际总商会 (AICCC, Anhui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of Canada) (多伦多) 加拿大七天传媒(蒙特利尔) 加拿大安徽之家 (AHC, Anhui Home of Canada)(多伦多) 视频会议报名:Judy Fu(傅桔) 电邮:[email protected] 手机:647-521-8989  座机:647-930-3296 微信号: torca323 线下活动订座电话及微信号:778-987-3260(微信号:13910272918) 因疫情因素,除少量邀约嘉宾外,只对社会开放10个座位,订座从速。活动现场不接受未订座者空降。 本期线下活动主题: 1.俄罗斯古迹探幽访古(主讲:郭五一) 2.寻访民国名人北美遗迹 (主讲:桑宜川) 主讲嘉宾 郭五一,1951年5月1日随军生于四川雅安,祖籍山西。上过山下过乡,当过工人参过军,接受了迟来的大学教育,最后从机关下海经商。退休移民温哥华养老之后,老郭游历过七十余个国家,有300余万字游记作品问世。这些作品并不是一本本单纯的游记,除了大气、壮丽的风光摄影,其生动感人的文字中,也蕴涵着深刻切实的人生哲理,足以启人思考、长人智慧。老郭,这位潇洒的行者,摆脱了名利场的纷纷扰扰,于真山真水的恒定与平静中寻求心灵的宁静,镜头记录下无尽的风光,笔端流溢出深邃的思索。 桑宜川,加拿大华裔学者,加拿大枫叶出版社社长。原四川师范大学外语系七七级毕业,曾在四川大学外语学院教书多年,后赴澳大利亚留学。移民加拿大后,以治学为生,研究兴趣广泛,现为加拿大多家华文报刊专栏作家。近年来与国内数所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常回国讲课,并受聘为客座教授。 线上学术嘉宾 苏炜,旅美作家、文学批评家、学者。1977年入读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赴美留学,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文学硕士,并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中心担任研究助理。上世纪90年代访学于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现为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高级讲师、东亚系中文部负责人。 丁子江,美国加州州立科技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国际东西方研究学会创会会长,英文哲学期刊《东西方思想杂志》(Journal of East-West Though, 简称JET)主编,中文《东西方研究学刊》主编,《东西方思想家系列》丛书主编(九州出版社),《新比较学派文库》联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东亚人文》年刊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出版10余部中英文著作,发表约200篇各类论文和译文,做过60余场学术报告,荣获过10余次各种写作奖项。曾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美国普渡大学、印第安纳大学、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等。 … Read more

苏州一把手亲任“首席招才官”端出家底“礼遇人才”

120428880_zsite

  2020年(第十二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暨首届“苏州科学家日”活动启幕。大会组委会供图 中新网苏州7月10日电 (周建琳)“苏州愿以一座城的名义,给各路英才献上最‘高’的礼遇;以一座城的家底,给各路英才开辟最‘广’的天地;以一座城的未来,给各路英才点燃最‘亮’的人生。”10日,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化身“首席招才官”,向全球英才发出邀约。 7月10日,2020年(第十二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暨首届“苏州科学家日”活动正式启幕,1720名国内高端人才携带1822个项目“抢滩”苏州;同时,60余名两院院士及海外院士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活动,其中40名院士前来苏州参加各地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持续不断的转型升级发展史,就是一部“人才红利”演绎史。目前,近300万人才生产生活在苏州,26.98万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在苏州。40多年来,以广大人才的参与、支撑和引领,造就了苏州的科技昌明、百业兴旺,成为“中国最强地级市”。 而苏州决策层头脑异常清醒:对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创新资源高度集聚的城市,苏州的创新吸引力还不够强;与南京、武汉等高教科研资源丰富的城市相比,苏州高校资源偏少,培育本土高端人才和科研人才的能力远远不足,满足不了苏州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苏州没有理由不去补齐这样的短板。于是,12年前,苏州就开始举全市之力开办“国际精英创业周活动”。如今,这一活动已成为苏州招才引智的“金字招牌”,已累计有5773个项目落户苏州,引进、培养国家级重大人才占该市总量一半以上,入选独角兽培育企业占到该市近四成,成为苏州集聚高端人才的主渠道、主阵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苏州倾力打造的产业地标——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历届创业周引进落户的项目达853个,占落户项目总数的14.8%,其中亚盛药业还成为了创业周落户企业“上市第一股”。亚盛医药董事长兼CEO杨大俊说:“我们从苏州走向世界。” 今天的苏州,正面临“弯道超车”“换道超车”的重大机遇。“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自贸区等国家战略在这里汇聚叠加,迫切需要各领域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的加盟加入。 蓝绍敏表示,苏州将用三年左右时间引进1万名高端急需人才,并将引进一批具有重大影响、重大突破的战略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卓越管理者等一流人才(团队),给予“一事一议”“上不封顶”的特殊支持。 开幕式上,苏州发布了“人才创新合作专享图”,主打生态牌、服务人才圈,主要包括“享空间”“享平台”“享服务”三部分,汇总创新创业空间、技术创新平台、人才服务生态方面超2000个重点点位信息,助力各界人才一图掌握苏州最强创新生态资源。 同时重磅发布的还有苏州人才新政4.0版。一系列具有全链式、国际范的重磅政策,展示苏州人才政策持续对标升级新成果,以人才国际化引领产业高端化发展。开幕式上还启动2020科技攻关“干将铸剑榜”,鼓励创新主体张榜核心需求,实行“揭榜挂帅”机制。 人才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也应该是美好生活的享受者。苏州到底有好多?蓝绍敏在致辞结束时,引用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重游苏州时那句著名的感叹:“我不知道天堂是什么样子,如果天堂有苏州十分之一的美丽,那就很好了。” (来源:中国新闻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ResiliArt坚韧艺术”中国首场直播 暨全球首场线下对话于北京凤凰中心顺利举办

图片包含 建筑, 窗户, 前, 男人 描述已自动生成

7月6日下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和凤凰卫视联合主办的“ResiliArt坚韧艺术”中国首场直播暨全球首场线下对话在北京凤凰国际传媒中心举行。此次活动邀请到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电影导演唐季礼、媒体人洪晃、听说障碍舞蹈家邰丽华、钢琴演奏家陈萨等来自文博、影视、音乐、演艺等各领域的中国文艺工作者,揭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影响下的文化创意产业现状,讨论后疫情时代恢复文创事业的方法和策略,并且就艺术家们如何在疫情中保持艺术韧性进行深入探讨,探索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 对话现场图片 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已经影响了整个世界,致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在此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ResiliArt坚韧艺术”全球运动,已在五十多个国家举办了超过八十场线上对话活动。对话在文化艺术领域专业人士和艺术家之间开展,旨在促使人们认识到疫情对艺术产生的深远影响,并期望融合全球力量支持各国艺术家和文化产业发展,帮助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战胜危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欧敏行在致辞中指出,新冠肺炎的爆发使全球文创产业遭受沉重打击。尽管如此,文艺界专业人士仍在积极提出应对方案,艺术仍然是具有韧性的。在危机时刻,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艺术。艺术和文化为人们带来希望、幸福和精神上的鼓励,这正是为什么教科文组织呼吁全球文艺工作者加入“坚韧艺术”活动的原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欧敏行女士发表致辞 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太平绅士在致辞中谈到,疫情当前我们对人类命运有更多的思考,也从中看到了文化面对灾难的坚韧力量。随着人们的生活渐入正轨,在疫情大流行之后文创产业面临怎样的挑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作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华语媒体集团,凤凰卫视始终以开放融合的姿态迎接每一次挑战,期望在疫情后用文化复苏精神,以艺术演绎重生。 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先生发表致辞 当前的健康危机对创意产业产生巨大影响,极大削弱了艺术家和文化专业人士的职业、社会及经济地位。此次疫情大流行也揭示了文化创意产业先前存在的不稳定性。针对现状,许多艺术家和文化专业人士已经准备了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化方式支持项目进展,并开拓与观众沟通的线上渠道。这场前所未有的紧急事件也证明了文化在增加社会复原力和凝聚力中的核心作用。 本次对话中,各行业领头人就所属行业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网络生态环境与艺术领域的碰撞、以及对未来产业发展的希望等方面进行讨论。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听说障碍舞蹈家邰丽华表示,特殊群体在疫情面前更加需要帮助。她举例称,疫情期间人人都戴上口罩,而对于依赖读唇语的听说障碍人群来说,口罩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格外困难。针对疫情期间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调整,邰丽华表示艺术团第一次尝试了通过互联网进行演出,同时艺术家们也得以静下心来进行艺术创作。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听说障碍舞蹈家邰丽华女士发言 电影导演唐季礼表示,电影业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电影行业从业者的生活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尽管电影业拥有线上传播的选择,但电影院创造了一个全身投入的环境,是家人朋友共享视听盛宴的场所,这是线上所不能替代的。疫情期间是电影人沉下心来创作好作品的时机,而艺术的坚韧性也在于艺术家愿意为它无私地奉献,全身心地投入。 电影导演唐季礼先生发言 面对各类文艺活动的取消和计划更改,文艺从业人员的工作被迫卷入由疫情引发的蝴蝶效应之中。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指出,疫情对文博系统的影响巨大,常规的文化展览、活动和交流活动被大量取消。好在多年来数字化技术、互联网技术有了丰富的积累,如今人们居家也能够通过云讲座、云展览等形式享受文博行业的成果。疫情促进了文博行业对数字化转型的思考。数字化博物馆是未来的趋势,通过网络平台和创新科技,文化更能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先生发言 钢琴演奏家陈萨认为,表演艺术家要做好疫情将变成新常态的心理准备。由于表演艺术的特殊性,艺术家们需要时间来摸索如何做出质量更高的线上艺术。艺术家对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的变化是最为敏感的,在疾病和苦难之时,艺术从来不会缺席。艺术创作者可以将一切经历视为滋养自己的土壤,让它丰富自己,启发自己。 钢琴演奏家陈萨女士发言 媒体人洪晃目前居住在北京昌平下苑村,这里聚集了众多画家、诗人、教授、评论家、收藏家。艺术家们的入驻使村落的整体文化发生巨大变化,村民们也开始对音乐、绘画等产生兴趣。疫情期间,下苑村变成了全民艺术创作的村庄。洪晃认为,艺术最伟大之处正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快乐和力量,这样的精神内核会让艺术家们在困难中坚持创作。 媒体人洪晃女士发言 新冠肺炎的爆发对文化创意产业造成的重大破坏显而易见,文艺行业需要增强产业韧性和可持续性,并发挥文化共性与创造之力。凤凰卫视作为全球极具影响力的华语媒体集团,跨越时空、地理、政治界限,融合两岸三地和全球华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全球战略合作伙伴携手,充分发挥全媒体产业优势,在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为世界人民提供帮助,支持全球文创产业攻克时艰,并助力后疫情时代文化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雲上築交會落幕,總交易額約11.74億元

本屆“雲上築交會”參展企業共2001家,其中國內參展企業1568家,國外參展企業433家,主要涉及日本、法國、澳大利亞、埃及、意大利等28個國家和地區;展會共有參展商品20,080件,其中國內商品14,056件,國外商品6,024件。活動期間共有2762家採購企業報名參加“雲上築交會”,其中國內採購企業1876家,國外採購企業886家,涉及亞、歐、非、北美、南美、大洋等6大洲52個國家及地區。 展會活動期間,大宗貿易類商品瀏覽量超過百萬次,線上直播的訪問量為244.2萬人次。據不完全統計,展會總交易額約11.74億元,線上交易額約1.23億元;為配合展中銷售翹動消費力增長,在南明、雲巖、白雲、經開4個區共投放消費券37,184張,據統計消費券產生的乘數效應為3.77倍。

七天科技博览(7月5日)

【本期导读】 世卫组织停止羟氯喹、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分支试验 世卫组织:新冠病毒D614G变异可能加强病毒传播性 基因治疗又遇挫折 微塑料污染正在全球循环 全球电子垃圾5年增长21% 高分多模卫星成功发射 日本超级计算机“富岳”获世界第一   世卫组织停止羟氯喹、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分支试验 新华社日内瓦7月4日电(记者刘曲)世界卫生组织4日宣布停止其“团结试验”项目中羟氯喹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两个分支的试验,理由是这些分支试验中的新冠住院患者病亡率几乎或完全没有下降。 世卫组织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试验结果显示,与标准护理分支相比,羟氯喹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分支几乎或完全没有降低新冠住院患者的病亡率。结合试验结果以及本周召开的第二次新冠全球科研论坛对有关证据的评估,该组织最终决定停止这两个分支的试验。 世卫组织强调,这一决定仅适用于针对新冠住院患者的“团结试验”,并不影响其他对非住院患者使用羟氯喹或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研究评估,或作为新冠暴露前或暴露后预防的评估。 世卫组织表示,虽然这两个分支的试验结果都未明确显示患者病亡率上升,但在“团结试验”的附加项目——由法国主导的“发现试验”中,临床实验室结果中仍出现一些相关的“安全信号”。 “团结试验”项目由世卫组织于3月启动,旨在通过对比多种新冠疗法为住院患者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团结试验”项目目前已招募到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500名患者参与。(新华网)   世卫组织:新冠病毒D614G变异可能加强病毒传播性 当地时间7月3日,世卫组织召开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表示,实验室研究发现,新冠病毒D614G变异可能导致病毒加速复制,意味着可能加强其传播性。但实验室结果同病毒在实际传播中发生的变化间,还有很大区别,科学家已对该变异进行监测。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表示,其实二月份就已发现D614G变异,欧洲等地发现的早期病毒基因序列中就已出现该变异,有研究显示29%的新冠病毒样本都出现了该变异,但目前并无证据显示其会导致更严重的病情。(央视网)   基因治疗又遇挫折 两名患有罕见神经肌肉疾病的儿童在接受高剂量基因疗法的临床试验后死亡。该疗法原本打算在今年提交治疗方案,期望年底获得FDA批准,但是现在该计划被叫停。(环球科学)   微塑料污染正在全球循环 发表在《科学》上的一篇论文显示,在美国西部偏远的荒野地区和国家公园,每年都会落下大约1000吨或更多的塑料粉尘。多达1/4的微小塑料碎片可能来自附近城市的风暴,而其余的则源自更远的地方。这项研究首次梳理了微塑料的地理起源,进一步证明了此类污染在世界范围内是普遍存在的。 “我们创造了一些不会消失的东西。”犹他州立大学生物地球化学家、该论文主要作者Janice Brahney说,“现在它正在全球流通。” (节选自《中国科学报》)   全球电子垃圾5年增长21% 7月2日,联合国多个机构联合发布《2020年全球电子垃圾监测》。数据显示,全球2019年产生了创纪录的5360万吨电子垃圾,在短短5年内增长了21%。 这份新报告还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子垃圾将达到7400万吨,在16年内几乎翻了一番。电子垃圾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家庭垃圾流,这主要是由相关设备较高的消耗率、较短的生命周期和很少进行维修造成的。 2019年,只有17.4%的电子垃圾被回收。这意味着金、银、铜、铂和其他价值高的可回收材料(保守估计价值为570亿美元)大多被丢弃或焚烧,而不是被收集处理和再利用。 报告还指出,亚洲2019年产生的电子垃圾最多,约2490万吨,其次是美洲(1310万吨)和欧洲(1200万吨),非洲和大洋洲分别产生290万吨和70万吨。去年的电子垃圾重量远远超过了所有欧洲成年人的体重之和。 自2014年以来,通过了国家电子垃圾政策或法规的国家从61个增加到78个。虽然这是一个积极趋势,但远未达到国际电信联盟设定的目标,即将制定电子废物法规的国家比例提高到50%。 该报告由全球电子废物统计伙伴关系(GESP)牵头,世界卫生组织和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等参与完成。GESP由联合国大学、国际电信联盟和国际固体废物协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成。 电子垃圾会危害健康、破坏环境,它含有有毒添加剂或汞等有害物质,可能损害人的大脑及神经系统。 “这些结果表明,人类没有充分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迫切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确保电气和电子设备的全球生产、消费和处置更明智和可持续。”联合国大学校长、联合国副秘书长David M.Malone说。(中国科学报)   高分多模卫星成功发射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胡喆)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0年7月3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该卫星是具备亚米级分辨率的民用光学遥感卫星,可实现多种成像模式切换,其在轨应用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遥感卫星技术水平,满足相关行业用户部门对高精度遥感影像数据的需求。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西柏坡号”青少年科普卫星。 高分多模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分辨率最高的光学遥感卫星,2018年立项,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PPP)建设实施。 卫星采用了国家航天局组织研发的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运行于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配置了高分辨率相机、大气同步校正仪等业务载荷以及激光通信终端试验载荷。在轨运行期间,高分多模卫星将验证敏捷机动控制、敏捷成像、图像处理等多项技术,并实现图像在轨云判、特定区域目标提取等功能。 后续,高分多模卫星将广泛应用于测绘、农业、环保、林业等多个行业的几十种业务,进一步满足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开发利用、地质勘查以及应急减灾、农业调查、住建监测、林业保护等领域的高精度数据需求。 国家航天局负责工程组织实施和管理,自然资源部等用户部门负责应用系统建设与应用;卫星系统研制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负责,运载火箭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生产;发射场及测控系统组织实施由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负责;中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中心负责地面系统建设与运行。(新华网)   日本超级计算机“富岳”获世界第一 科技日报东京6月23日电 (记者陈超)经过多年策划,日本超级计算机“富岳”终于拿到了世界第一的成绩。23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九州大学、Fixstars公司、富士通同时公布,在超级计算机的国际性能排名“Graph500”中,“富岳”以每秒41.5万万亿次的运算速度超过美国“顶峰”每秒14.8万万亿次的速度排名世界第一,同时在模拟计算方法、人工智能学习性能、大数据处理性能项目也拿到了第一名。 测试结果,使用“富岳”的一部分即92160个节点(约占全体的58%),对由约1.1万亿个顶点和17.6万亿个分枝构成的超大规模图表计算,平均0.25秒解决了广度优先搜索问题。Graph500的分数是70980GTEPS。2019年6月“京”的测定结果是31302GTEPS,实现了2倍以上的性能提高。 “富岳”是日本超算“京”的后续机型,以解决社会和科学诸多难题,领导世界发明新成果为目的,目标在电力性能、计算性能、用户便利性、创造划时代成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综合能力方面实现世界最高水平的超级计算机。“富岳”投资1300亿日元,使用富士通研发的15万个高性能CPU,计划2021年正式建成。今年4月开始,“富岳”已开始投入新冠病毒药物研发,在2000多种既有药物中甄选治疗药物。 在超算领域,中美两国计划在一两年内投入每秒运算速度100万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在中美超算竞争中现在又加入了日本。在今年末的排名中,“富岳”还有一次登顶的机会。由于日本资金投入不足,今后更多精力或放在充分发挥“富岳”潜力,产生科学成果上。(科技日报)   (选编:洪田) … Read more

7国外国政府官员在华大唱起了中文歌曲《朋友》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6月21日下午,来自不同国家的20多位外国政府官员代表在“云端”合唱中文歌曲《朋友》,表达了彼此的依依不舍和深厚友谊。 这是在华侨大学第十五期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云”结业典礼上的感人一幕。 当天,来自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老挝、柬埔寨、沙特、阿曼等7个国家的警察系统、国防部、总理府、移民局等政府部门的109名官员完成为期一年的学习,顺利结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结业典礼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校的1名学员现场参加典礼,在各国的108名学员则通过直播线上参加。   “云”结业典礼现场 师生在云端挥手道别 泰国泰中文化经济协会副会长尼空·威亚叻帕尼,印尼共和国检察院总检察长布哈努顶,老挝总理府党与人事司司长孔山·赛亚山,菲律宾警察总署人事厅厅长阿马多尔·巴莱拉·科穆兹,华侨大学董事、泰国华文教师公会主席罗宗正通过“云端”致辞,他们对中国政府应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以及对世界的贡献表示赞赏,特别感谢华侨大学为各国政府官员提供学习汉语以及了解真实中国的难得机会,为促进国与国间的交流与合作作出积极贡献。 各外方代表“云端”致辞 华侨大学校长徐西鹏在致辞中感谢各国政府有关部门对中文学习班的鼎力支持,对学员们顺利结业表示祝贺。他指出,在当前抗击疫情的严峻时刻,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希望各位学员回国后,“发挥熟练掌握中国语言、熟悉中国事务的优势,积极传播中华文化,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多向所在国人民介绍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徐西鹏并为学员代表颁发结业证书。 校长徐西鹏向毕业学员代表颁发结业证书 (其中1位为在华大读研的往期学员) 据了解,一年来,华侨大学为外国政府官员们开设了汉语听力、口语、阅读等课程,疫情期间改为线上教学,坚持“停课不停学”。此外,还开设了中国传统音乐、舞蹈、武术、绘画、民间手工艺等各类文化课程和讲座,并组织赴福建晋江企业、云南警官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等地开展交流和社会考察,让学员们亲身感受中国文化、了解现代中国的发展面貌。 “虽然在华大时光很短暂,但她教会我很多:科学的精神、团结的力量、担当的勇气、友谊的延续。”典礼现场视频连线学员代表、泰国警察刘文远,他特别感谢疫情期间老师们还坚持为大家上网课。他说,来中国后,听到最多的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前并不了解它的意思,但是经过这场战‘疫’,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及世界人民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重要性。” 去年10月,诗琳通公主荣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刘文远有幸到北京受到公主的接见。“学习中文不是最终的目的,以文为桥,做两国友谊的桥梁才是我们的责任。”他表示,今后将继续努力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像诗琳通公主一样努力在文化、教育等各领域推动泰中友好合作。 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是华侨大学立足自身使命和优势,打造的一个中华文化传播平台和对外交流合作品牌。创办15年来,已先后为泰国、老挝、菲律宾、柬埔寨等12国培养了1045名汉语人才,为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厚植“一带一路”建设民意根基发挥了表率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 往期学员郑啸天现已升任泰国空军上校;张博文现任泰国国会上议院秘书办公室对外联络官,承担了泰国旅游部“救助中国游客的泰国志愿者汉语基础会话”培训工作;谢秀英现任泰国农业部高级科学员,已翻译了7个有关食品安全的中国国家标准,曾作为泰中两国领导人交流互访时的翻译人员等,他们已成为中泰两国友好往来的使者。当天,他们也在“云端”表达对学弟学妹顺利结业的祝贺以及对华侨大学培养的感激之情,并为母校60岁生日献上祝福。 华侨大学副校长曾路主持结业典礼。典礼上,华侨大学还播放了为学员们精心制作的电子相册以及《致知力行·继往开来》主题视频,通过影像资料回首学员们在华大学习的点点滴滴,表达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收官之星”成功发射 “小北天团”早已“网”住我们的生活

北京时间6月23日9时43分,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 10时10分,星箭分离成功。 10时12分,卫星太阳帆板展开。 10时17分,宣布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北斗卫星发射成功。 这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收官之星”,即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待“收官之星”入网后,北斗卫星导航将全面完成系统建设,迈入全球服务新时代。 全球瞩目“收官星” 在祖国腹地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有一座“春天栖息的小城”,名叫西昌。自古,此地的月亮总是格外的皎洁,故得“月城”之美名。而今,她还是世界闻名的航天城。海拔高、纬度低、晴天多,坐落于群山环抱的峡谷底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发射能力最强、次数最多、密度最高的航天发射中心,今年已满“50岁”,170多颗卫星相继在此点火升空。“小北”(北斗导航卫星)们的太空之旅,也悉数从这里启程。 作为全球组网的“收官之星”,“小北-55”无疑自带热搜级流量,并踏准“在线新经济”的节拍,首次向公众直播了自个儿的发射全过程。来自各地的抗疫和扶贫的一线代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观看平台见证了此次意义非凡的发射,也体现了“人民托起北斗,北斗服务人民”。 这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原定于6月16日上午发射,因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临射前测试过程中发现产品技术问题而推迟。昨晚,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发布消息,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任务相关技术问题已经排除,任务重新启动,于6月23日择机发射。执行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功能、性能满足任务要求,常规推进剂加注顺利完成。 生活何处无北斗 人们说“小北”天团是超豪华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俱乐部的第四个会员,前三个会员分别是美国的GPS、欧洲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启建于20世纪后期,历时20年,“小北”天团终于全体“入列”,实现向中国提供服务——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向全球提供服务的三步走“成团”战略。 常有老百姓问,啥时候能用北斗导航?事实上,我国新入网的智能手机中,70%以上都已“标配”提供北斗服务。《2020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19年底,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销量已突破1亿片,含智能手机在内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已超过7亿台/套,北斗应用正在诸多领域迈向“标配化”发展的新阶段。 官方“使用说明书”上写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交通出行、物流运输、农业生产、环境保护、防灾减灾、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事实上,称“小北”为“天团”,还真不是自带粉丝滤镜。你知道它们有多超能吗? 抗疫期间,北斗导航卫星为建设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提供精确标绘,人员追踪、物流配送、道路与车辆管理都有北斗卫星的默默付出…… 今年春耕时,“小北天团”又将目光凝望田野大地。在四川广汉,搭载北斗终端设备的自动导航插秧机,没有驾驶员,只需有人把秧苗放到插秧盘上,便能在田里快速而又整齐地“插秧折返跑”,1小时最多能完成7亩田的插秧作业;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基于北斗系统的无人驾驶播种机,能实现每千米播种作业偏差不超过2厘米,每天可完成100亩的播种工作量…… 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多年使用的“北斗巡护终端”是这片绿水青山的“忠诚卫士”。 对渔民而言,北斗系统是守护神。“小北”的短报文功能超级实用,危急时刻不仅能及时求救,还能确认SOS有没有发送成功,这是唯有中国的北斗才有的本事。 图说:火箭凝望卫星入轨 吸引全球目光的珠穆朗玛登峰测极,也有“小北”天团的功劳。15年前,也用到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为珠峰测高,但主要靠GPS;这一回,咱北斗的数据最有发言权。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朋友圈”还在继续扩大。国产北斗基础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基于北斗的土地确权、精准农业、智慧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地得到成功应用。 你说,生活何处无北斗呢? “上海元素”亮太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凝聚了众多优秀的国产原创科技成果。其中,多项来自上海。比如,卫星上的多台不同类型的太阳敏感器,由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在星箭分离后司职卫星入轨阶段的姿态捕获;卫星单机、关键元器件和星上核心载荷国产化的一项重要“代表作”,是原子钟的升级换代和无缝切换——从北斗二号的铷原子钟到北斗三号的高性能氢原子钟,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是承研单位,1000万年才误差1秒。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有12颗“小北”的“娘家”就在上海——卫星由位于张江的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从2011年起,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经历超常规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克服重重困难、攻克无数难题,先后完成了12颗北斗导航卫星的研制和发射,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北斗系统的“收官”不等于“收摊”,有退役便有新入列,有迭代还有新建设,“小北天团”未来还将拥有更多新伙伴。以中科院北斗导航研制团队为例,今年不仅要管好用好已经在轨的北斗卫星,让卫星用户感到好用爱用;还要马不停蹄地潜心研制两颗备份星,也为北斗导航系统的迭代做好准备。2035年,我国将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没错! 新民晚报记者 董纯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