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部与外交部有什么不一样?

有着“中国共产党的外交部”之称的中联部和中国外交部,都是中国的外事工作执行机构,也都从事对外工作,两者有什么不一样?中联部具体 承担哪些任务?中新社“问答二十大”栏目邀请权威专家,共同为您解答。

中共中央党校是中国“最牛”大学吗?

在中国,有一个专门培养党员干部的学校叫做中共中央党校,有人称它是中国“最牛”大学。什么人可以上中共中央党校?跟一般的大学比,他们学习的课程有什么不同呢?中新社“问答二十大”栏目邀请权威专家,共同为您解答。

中共党内这个会为什么拒绝“一团和气”?

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有这样一个会议,拒绝“一团和气”,不论职务高低,都要围坐一堂“批评与自我批评”,这就是民主生活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如此重视民主生活会?这个会通常怎么开?中新社“问答二十大”栏目邀请权威专家,共同为您解答。

每个中共党员交纳的党费一样多吗?

中国共产党党章在第一条开宗明义将“按期交纳党费”作为入党申请的条件之一。中共党员为何要交党费?每个党员交纳的党费是一样多吗?上交的党费如何使用?中新社“问答二十大”栏目邀请权威专家,共同为您解答。

中共党代会闭幕时为何要奏《国际歌》?

2017年,中共十九大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胜利闭幕。为什么要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党代会闭幕时奏(唱)《国际歌》呢?这一做法是从何时开始的?中新社“问答二十大”栏目邀请权威专家,共同为您解答。

中共各级组织“一把手”为什么叫书记?

“书记”是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主要负责人的称谓,也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政治语汇之一。但你知道,中共各级组织“一把手”为什么叫书记吗?这一称呼有何历史渊源?中新社“问答二十大”栏目邀请权威专家,共同为您解答。

中国共产党党员之间为什么互称同志?

一声“同志”,是中共党员彼此之间的称呼,让人感到既熟悉又亲切。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多次强调党内要互称同志。中共什么时候开始使用这一称呼的?党员之间为什么会互称同志?中新社“问答二十大”栏目邀请权威专家,共同为您解答。

习近平致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的贺信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习近平致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的贺信 值此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之际,我向中新社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的祝贺! 70年来,中新社坚持爱国主义的报道方针,坚持为侨服务,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中新社以建社70周年为新的起点,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加快融合发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报道亲和力和实效性,积极联系海外华文媒体,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推动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 2022年9月23日

一家通讯社的坚守与蝶变——写在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之际

北京东城区北新桥三条,胡同东头一座曾以种植海棠树而闻名的小院,被人们称为“海棠院”。 1952年9月14日,海棠树挂果的金秋时节,从五湖四海而来的一批媒体人在这里集结。战火硝烟中曾担任新华社社长的廖承志宣布,新中国的另一家通讯社“从47个开始”。 17天后,10月1日,数十家海外华文报纸通过广播收到中国新闻社的第一篇新闻稿《首都纪念国庆节举行隆重阅兵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国庆节典礼,本日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阅兵式极为隆重。 ……” 中国新闻社就此诞生了。 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logo 寄往海外的“家书” 沿着70年的时间坐标回望,中新社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被赋予搭建中国与世界沟通桥梁的使命。 新中国成立初期,12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情系故土,时刻关注着中华大地上正在发生的历史巨变。然而,新生的共和国遭受西方的孤立和封锁,海外侨胞难以获得来自祖国的准确信息。朝鲜战争爆发后,新中国在国际舆论中的处境更为艰难,大量歪曲事实的报道和恶意捏造的谣言在海外华文报纸上流传,离间侨胞与祖国的感情。 在复杂严峻的国际舆论环境下,中新社应运而生。 1952年9月30日,《人民日报》刊登中新社第一届理事会名单,并预告中新社从10月1日起播发广播纪录新闻。 1952年5月,中央有关部门开始筹建一个专门面向海外华侨的新闻机构。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刘少奇的意见,这个破茧而出的通讯社被定名为:中国新闻社。不久后,关于成立中国新闻社相关问题的报告经中宣部部长习仲勋呈送到了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案头,周恩来审定后报毛泽东主席同意。 “中国新闻社的任务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建立这个社呢?”1952年9月14日,在中国新闻社机构成立大会上,时任中侨委副主任委员廖承志在讲话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我们要建设新中国,争取国际友人的支持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华侨工作应该是争取国际友人的一个环节,这是不能违反的原则。这项工作,首先是组成华侨爱国统一战线,团结华侨大多数。因此,中国新闻社的任务是重大的。 当时,参加中新社筹备工作的,共有47人。因此,这篇讲话就被命名为《从47个开始》。 从47个开始,中新社栉风沐雨70载,到今天拥有包括境内外52个分社2000余人的采集网络,拥有24小时不间断发稿的全球三地信息发布系统,拥有文字通稿、图片、特稿、视频、网络、报刊、供版、新媒体、电影、智库论坛等产品和平台,已成为中国对外传播领域的一支主力军。 1959年,中新社全体人员在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办公楼前合影。 从一株小苗长成一棵大树,中新社在70年光阴中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为侨服务、以侨为桥,用电台、用航邮、用传真、用卫星专线、用互联网,向一代又一代海外侨胞发出一封封“家书”。 中新社成立伊始,就带有浓厚的“侨”字色彩。除了曾在解放区的新闻工作者、在国统区的进步新闻工作者外,这里还聚集了一批具有独特背景的新闻专业人士——有的是海外华文报刊的主笔,有的是社论撰稿人,有的曾是港报资深编辑,有的还在始创于1938年、与中新社有着极深渊源的国际新闻社(国新社)工作过。 他们既熟悉海外华侨的心态,又具丰富的华文报刊从业经验,对外发表了一大批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作品。一家传媒机构调集如此众多的海外报人,这在中国传媒发展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 中新社第一届理事会群星璀璨,包括胡愈之、王芸生、徐铸成、彭子冈、陈翰笙等名家。第一任社长金仲华,是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曾主编过国新社的英文稿刊《远东通讯》,被宋庆龄视为“最信任的人”,被巴金誉为极具人格魅力的“吸铁石”,被爱泼斯坦称为“知识渊博的国际主义者”。 一经问世就尽显风华。中新社的报道,宽阔的国际视野是亮色,绵柔的亲和力是特色,深厚的中华文化是底色。 1957年,中新社关于戏曲演员范瑞娟的专稿《我的丈夫,我的蜜月》,内容生动,被海外报刊广泛刊用。在国内报纸上转载引起讨论后,毛泽东主席为该文的题材定调。此后,中新社专稿体现的对外报道特色更为鲜明,为海外读者喜闻乐见。 1974年,蔺安稳回老家陕西临潼探亲期间,得知秦始皇陵附近出土了陶俑。他采写了署名“中国新闻社记者”的《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这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第一次见诸于文字报道,“世界第八大奇迹”由此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2014年11月14日,纪念秦俑发现40年的“秦俑梦——讲述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展览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展。 凭借特色鲜明的报道,中新社很快赢得广大侨胞和海外媒体客户的欢迎和信赖。上世纪60年代,陈毅元帅作为外长出访东南亚时,看到当地华文报纸登载中新社播发的很多消息,高兴地说:不到海外就不知道中新社的影响。 新闻战线的“奇兵” 历史之路蜿蜒行进至1978年,饱经风霜的神州大地又一次迎来变革时刻。经历了岁月曲折的中新社,也迎来了再出发的历史机遇。中国新闻社恢复建制,开始二次创业。 老一代创业者重新归队,各方优秀人才慕名而至,充满朝气的新人陆续加入,重新起航的中新社逐步发展成为以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与之有关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综合性通讯社,被誉为“新闻战线的奇兵”。      1982年9月,廖承志为中新社题词“中新社是我国新闻战线的奇兵”。 这一时期,中新社提出“恢复传统、办出特色”的报道方针,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报道风格,一直影响到现在。 中新社复建当年,派出记者报道在曼谷举行的亚运会,以“亚运短波”为栏目发出200余篇电讯通稿,深受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华文媒体欢迎。香港《文汇报》在刊出“亚运短波”时发表“编者按”称,“中新社日前从曼谷发回亚运会的花絮,笔调轻松,内容丰富,冲破过去不敢闯的界限。” 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中新社逐渐探索出一套有鲜明特色的话语和叙事体系,形成了在新闻界独树一帜的“中新体”。 从获得全国好新闻奖的《陈香梅来到廖公家》《盛年早逝风范存》等传诵一时的名篇佳作,到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十九大十九问”等反响强烈的系列报道,几代中新社人不断为“中新体”注入新的活力。 在中新社的采编手册上,“中新体”写作风格被概括为五个字:实、宽、短、快、活。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新体”对新闻界产生很大影响。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的创办者孙玉胜在《十年》一书中回忆,节目筹备时,时任央视台长杨伟光明确要求,节目语言要变为“中新体”。 中新社从诞生之日起,就以服务侨胞、沟通世界为使命,努力促进民心相通,70年来在不断探索中深刻认识到,要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首先要突破刻板语态,尊重传播规律,革新话语方式。 如今,中新社的业务范围、产品形态、传播渠道等,都远超当年创业前辈们的设想,但中新社的精神品质是一以贯之的。几代中新社人薪火相传形塑出的“中新风格”,经过岁月打磨被归纳为16字形象表述:“官话民说、中话西说、长话短说、空话不说”。 书写历史的“底稿” 新闻是历史的底稿。70年来,中新社在时代浪潮中从不缺位,在家国大事上从不失声。一代又一代中新社人笔耕不辍,见证历史,记录历史,也创造历史。 海峡两岸的潮起潮落,一直是中新社关注的重要议题。在两岸新闻交流中,中新社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1987年,岛内“戒严令”尚未解除,台湾《自立晚报》破天荒派出两名记者李永得、徐璐绕道到祖国大陆采访,打破1949年以来两岸新闻交流的“禁区”。负责接待这次采访的是中国新闻社。 在北京首都机场,机舱门一打开,迎接两名记者的时任中新社港澳台部主任陈佐洱,握着他们的手脱口而出:“欢迎,欢迎。等你们38年了!”这句话迅速登上港澳台多家报纸的头版。 4年后,新华社和中新社各派一名记者同赴台湾采访,这是1949年以来大陆记者第一次踏上宝岛土地。 上世纪80年代末,中新社与台湾艺人凌峰合作拍摄的系列纪录片《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两岸重启文化交流的开山之作,至今仍被两岸观众津津乐道。 中新社记者笔下的港澳报道浓墨重彩,记录下 “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许多历史印记。 1982年,中新社的一篇报道提到“港人治港”,是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1984年,中新社记者采写的稿件中,第一次使用了“马照跑,舞照跳,股票照炒”的形象表述,这一说法从此流传开来。 上世纪80年代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CEPA签署、完善选举制度等,中新社在这些历史时刻都是重要的记录者。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而华侨华人素有办报的传统。从1815年于马六甲创刊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算起,海外华文媒体已走过200多年历史,延绵不断。 中新社始终把遍布世界的华文媒体作为好朋友、好伙伴,并致力于建设全球华文媒体的“精神家园”。 2001年9月,中新社主办的首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南京开幕。论坛开幕前夕,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发生,许多航班停飞或缓飞,一些华文媒体的代表历经艰难险阻前来参会。为了与论坛“见上一面”,美国《世界日报》(旧金山版)时任总编辑陈裕如转机多次、用时两天赶到南京,而此时论坛已进行到闭幕式环节。当他拖着行李箱、满头大汗出现在会场,全体代表起立鼓掌。 如今,这个论坛已经持续了十届。 2001年9月16日,首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江苏南京开幕。 … Read more

蒙特利尔中华文化节第二阶段活动-琴棋书画品茶花圆满落幕

图片

2022年9月23日,蒙特利尔中华文化节第二阶段活动-琴棋书画品茶花文化周在参展艺术家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   下午2点,各参展艺术家们来到满地可华人服务中心,他们彼此交流,彼此欣赏作品,彼此合影留念,是那样的不舍。应画家王再林邀请,蒙特利尔著名画家江云也来到书画展厅和艺术家交流,合影留念。       青年书法家荣爽吉泼墨书写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应景当天的秋分节气。作品一气呵成,笔锋飘逸,洒脱,出自年轻女书法家之手,令人感叹后生可畏,巾帼不让须眉!;书法家张廷华应艺术家和现场朋友要求书写了“鸟语花香”“天道酬勤”“艺海无涯”等书法作品,妙笔生花,让人爱不释手。蒙城旗袍会的美女们为艺术家和观众朋友们献上甘甜醇厚的小青柑普洱茶,茶香四溢;手风琴演奏家姜彬即兴拉起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茉莉花,我的祖国”等,现场的艺术家和观众一起高歌,场面十分热闹;义工朋友们也趁机拿起自己制作的灯笼让书法家们给他们书写上了他们喜欢的文字。一时间,歌声,琴声,欢笑声响彻了展厅,这种场面真是久违了! 手风琴演凑家家姜彬现场助兴表演   组委会向义工赠送灯笼 下午3:30,艺术家们围在了蒙特利尔中华文化节-琴棋书画品茶花文化周组委会主席黄显淑身边。黄主席首先感谢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馆对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蒙特利尔中华文化节组委会搭建的平台,感谢各位艺术家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让本次的棋琴书画,博古茗茶,中国传统文化鉴赏周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她同时感谢琴棋书画品茶花文化周组委会成员的辛勤付出,义工朋友的无私奉献。之后,参加书画展和中国古董艺术品展示的10位艺术家分别道出自己的心声,他们非常感谢组委会为他们搭建的展示艺术作品的平台,给他们机会和其他艺术家们相识,相交,相互学习交流。让他们在疫情后第一次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组委会副主席,加拿大中国古董艺术品收藏基金会会长张强说,这次的中国传统文化展示非常成功,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他希望明年吸收更多的艺术家参展,共同传播中华文化;油画家王安东坦言是黄显淑主席的人格魅力把艺术家们聚集在一起,大家非常开心;画家王再林和翁小端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画展,收获颇丰。青年书法家荣爽吉的真情表白让油画家王瑶琼潸然泪下。她想起了疫情的孤独与无奈,同时感受到大家在一起的开心快乐。;油画家陈玫说,中华文化早已扎根在我们心里,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我们都会为之而骄傲和自豪!蒙特利尔中华文化节共同主席郭俊说,为了筹划中华文化节,组委会付出了许多辛劳,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天看到各位艺术家都对活动非常满意他也非常欣慰。他说,他和黄显淑主席一起摸爬滚打了许多年,都对传播中华文化情有独钟。他会一直坚持下去,办好自己创办的几个大型文化活动,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贡献。 组委会主席黄显淑和艺术家们一起交流 最后,组委会主席黄显淑向到场的10位参展艺术家颁发了荣誉证书。国画家吕孟申,邱建中,谭超鸿和李平因故未能出席闭幕活动。到此,蒙特利尔中华文化节第二阶段活动-琴棋书画品茶花文化周活动圆满落幕。大家依依不舍,期待明年继续,共同把下一届中华文化节办得更好,更精彩。 颁发荣誉证书给油画家王安东 颁发荣誉证书给青年书法家荣爽吉 颁发荣誉证书给画家王再林 颁发荣誉证书给中国古董艺术品收藏家张强 颁发荣誉证书给书法家张廷华 颁发荣誉证书给画家周黎华 颁发荣誉证书给油画家王瑶琼 颁发荣誉证书给油画家林洁 颁发荣誉证书给油画家翁小端 颁发荣誉证书给油画家陈玫 油画家王安东现场画像 撤展 摄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金融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摄影家协会理事李文波先生          郭俊 摄像:张伟 The End 艺术家|参演单位 书法 – 荣爽吉,谭超鸿,张廷华,李平 国画 – 吕孟申,邱建中,周黎华,王再林 油画 – 王安东,林洁,王瑶琼,陈玫,翁小端 中国古董文化展示-张强 民乐 – 蒙特利尔孔子学校民乐团 中加少儿艺术团 围棋/象棋 – 谢振元/沈益 茶道展示 – 蒙城旗袍会   蒙特利尔中华文化节组委会成员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