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 七天科技博览, 科技
七天科技博览(3月22日)

七天科技博览(3月22日)

【本期导读】 中国疫苗开始招募受试者,不会慢于国外 科技部:干细胞已治疗64位新冠危重患者 化湿败毒颗粒获首个治疗新冠肺炎中药临床试验批件 中德解析新冠主要蛋白酶晶体结构,有助抑制剂研发 哺乳动物亚种在物种进化中至关重要 美“星链”计划第六批60颗卫星成功发射 中国疫苗开始招募受试者,不会慢于国外 3月17日下午,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分享了一个重要进展:“我国已有(疫苗)研发进展比较快的单位,向国家药监局滚动递交临床试验申请材料,并且已经开展临床试验方案论证、招募志愿者等相关工作。待国家药监局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审批后,开始临床试验。应该说,我国新冠疫苗研发进展目前总体上处于国际先进行列,不会慢于国外。” 以下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传出的关于国内疫苗研发的最新消息: 1)我国5大技术方向疫苗进展顺利 2)预计4月底完成流感病毒载体疫苗的临床前研究 3)极速研发下,多项措施确保疫苗安全。 4)已有8种疫苗进行有效性评价 5)支持全球合作研发疫苗 (科学网微信公号) 科技部:干细胞已治疗64位新冠危重患者 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17日表示,干细胞‍‍可以有效降低新冠病毒在患者体内引发的‍‍剧烈炎症反应,‍‍减少肺损伤,改善肺功能,‍‍对肺部进行保护和修复。‍‍在前期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应急科研攻关项目支持的‍‍王福生院士团队等‍‍均已入驻武汉,‍‍开展对危重型患者的临床研究与救治,‍‍已经治疗了64位危重病患者。‍‍结果显示,‍‍干细胞治疗安全‍‍有效,‍‍能够使‍‍重症、危重症患者呼吸困难迅速得到缓解,‍‍或者停止加重;‍‍在临床表现,呼吸功能,影像检查等方面均实现‍‍好转。‍‍(中国新闻网) 化湿败毒颗粒获首个治疗新冠肺炎中药临床试验批件 21日,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获悉,化湿败毒颗粒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这也是我国首个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临床批件。该药是由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为领队的首批国家援鄂抗疫中医医疗队(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制的。 “我们18号接到国家药监局通知,这是中医药对此次疫病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而创新所得。”黄璐琦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黄璐琦介绍,化湿败毒方,是国家首批中医医疗队在金银潭医院以及东西湖方舱医院的实际救治过程中,“边救治,边总结”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它能够抗击病毒,消除炎症,提高免疫力,在武汉新冠病人救治中所发挥了积极作用。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就是中医组方的特点。”黄璐琦说,化湿败毒方的两个特点第一是消灭病毒,第二是增强自身免疫力,能够同时完成这两个任务就是化湿败毒方的优势。(科技日报) 中德解析新冠主要蛋白酶晶体结构,有助抑制剂研发 自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疫情暴发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有效的病毒抑制剂。当地时间3月20日,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Crystal structure of SARS-CoV-2 main protease provides a basis for design of improved α-ketoamide inhibitors”的研究报告,科学家们用X射线以1.75埃分辨率解析了新冠病毒Mpro的晶体结构。新冠病毒中的主要蛋白酶(Mpro,又称为3CLpro)是一个重要的潜在药物靶标,对抑制病毒的复制至关重要。 此外,该研究探讨了一种α-酮酰胺抑制剂的作用。通过优化结构,研究人员将先导化合物开发成为SARS-CoV-2 Mpro的有效抑制剂。优化抑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显示出明显的肺向性,并且适用于通过吸入途径给药。由于尚无具有类似裂解特异性的人蛋白酶,该抑制剂不太可能具有毒性。在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肆虐的当下,该研究有利于推动相关抑制剂的设计,促进治疗方法的形成。(澎湃新闻) 一百多年后,达尔文进化论中的假设获证实 哺乳动物亚种在物种进化中至关重要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8日报道,查尔斯·达尔文逝世约140年后,其进化论的一个理论终获证实!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在18日出版的《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卷》上撰文称,哺乳动物亚种在进化中发挥的作用比此前认为的更重要。最新研究可帮助物种保护主义者预测应重点保护哪些物种,以阻止它们濒临灭绝或灭绝。 亚种是物种内由于拥有不同物理特性和繁殖范围的不同种群。比如,北方长颈鹿有三个亚种,红狐狸拥有45个亚种,而人类则没有亚种。 最新研究负责人、生物人类学博士生劳拉·范·荷尔斯泰因解释说:“在《物种起源》第三章中,达尔文说,拥有更多物种的动物谱系也应包含更多‘变种’。亚种是‘变种’的现代定义。我们的最新研究表明,亚种在物种的长期进化动态和未来进化中至关重要,而且它们一直如此,但达尔文在定义物种时怀疑这一点。” 荷尔斯泰因等人通过观察自然学家数百年来收集的数据,证实了达尔文的假设。她们的研究还证明,由于栖息地不同,以及自由迁徙能力存在差异,陆地哺乳动物、海洋哺乳动物和蝙蝠的进化方式也不同。此外,该研究还探讨了亚种是否可以被认为是物种形成的早期阶段,即新物种的形成。荷尔斯泰因说:“答案是肯定的。” 荷尔斯泰因表示,这项研究也向人类提出警告:人类对动物栖息地的影响不仅会影响它们的现在,也会影响它们未来的进化,动物保护主义者可借助这些信息确定需要保护的对象。荷尔斯泰因解释说:“进化模型可以利用这些发现预测人类活动(如伐木和砍伐森林)如何通过破坏物种的栖息地来影响它们未来的进化。动物亚种往往被忽略,但它们在长期的进化动态中起关键作用。”(科技日报) 美“星链”计划第六批60颗卫星成功发射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18日用一枚“猎鹰9”火箭将“星链”计划第六批60颗卫星送入太空,继续搭建全球卫星互联网,但火箭第一级未能按计划回收。 据该公司官网介绍,美国东部时间18日8时16分,搭载60颗卫星的“猎鹰9”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升空。发射约15分钟后,这批卫星被送至地球上空的一个椭圆形轨道,未来它们将借助自身搭载的推进器最终进入地球上空约550千米处的运行轨道。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计划2019年至2024年间在太空搭建由约1.2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从太空向地球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从去年5月起,前五批各60颗“星链”卫星被陆续送入太空。有关文件显示,该公司还计划增加3万颗卫星,使卫星总量达到约4.2万颗。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称,预计2020年“星链”可向美国和加拿大部分地区提供服务,2021年可为全球人口密集地区提供服务。不过,国际天文学界一直对数量庞大的卫星可能影响天文观测表示担忧。(新华网) (选编:洪田) ...
/ 七天科技博览, 科技
七天科技博览(3月15日)

七天科技博览(3月15日)

【本期导读】 温度、湿度、纬度对病毒传播的作用 研究显示儿童新冠肺炎诊治需重视粪口传播 中国学者回应新冠病毒演化争议 中国科大成功制备出34种单原子催化剂 是谁终结了“冰河时代”? 张景中:把数学变容易大有可为 温度、湿度、纬度对病毒传播的作用 温度、湿度、纬度,一些科研团队围绕新冠病毒传播的外部环境条件进行研究,并就疫情进展发出类似于“天气预报”的“警报”。而这对当前防疫乃至未来“预防”有何作用? 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人类病毒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近日发表预印版论文称,新冠肺炎疫情主要沿着狭窄的东西向分布,即在北纬30度至50度的“走廊”,中国湖北、韩国、日本、伊朗、意大利北部等疫情严重的地区均在其间。受疫情影响的城市与温湿度具有相关性,温度在5摄氏度至11摄氏度,湿度在47%至79%。这些地点还有共同点,“疫情暴发时间与年度温度周期的最低点重合,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温度相对稳定”。 该科研团队又使用天气模型,预测未来几周内最有可能出现新冠肺炎社区严重传播的高风险区,包括东北亚、中亚、东欧、中欧、不列颠群岛、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等。这份“走廊”地图最早绘制于2月下旬。截至记者发稿时,欧洲报告的确诊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已超过除中国以外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美国、英国的确诊病例数均已破千。 将新冠肺炎疫情与气候结合研究的还有来自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王茂团队。他们收集了1月20日至2月4日、429个城市和地区每日确诊人数与温度数据,发现气温与新冠病毒传播存在相关性:当平均气温上升到8.72摄氏度时,日累计确诊人数达到峰值。科研人员由此推测“可能存在最适合新冠病毒传播的温度区间”,认为随着日平均温度超出这一温度区间,疫情可能得到相应控制。这一结论也以预印版论文的形式发表。 对于这些尚未正式经过同行评议的研究,已有学者提出质疑。比如,没有考虑确诊人数的增加与输入性病例、感染人群基础的关系;又如,仅考虑确诊时气温,忽视了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再如,没有纳入年龄、性别等传播因素。 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研究所教授杨占秋对媒体分析相关研究时说,作为流行病学分析,样本量还是不足,特别是湖北以外其他省份病例较少,会有较大误差。他补充说,实验室研究发现呼吸道病毒的培养在34摄氏度左右时繁殖能力最强,但在自然环境中适宜传播的温度还不明确。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院长舒跃龙、清华大学全球健康与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等专家看来,气温的上升可能会对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的存活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素”。 以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为例。上海市气象局曾回顾了“非典”时期每日新增确诊数量与当日气象因素的关系,通过数据建模得出结论:SARS发病数量与发病前7天的环境温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SARS病例出现的最佳环境温度在16摄氏度至28摄氏度之间。还有研究表明,SARS病毒在低温(22摄氏度至25摄氏度)、低湿(相对湿度40%至50%)环境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各方普遍认为SARS病毒是在综合因素的作用下消失,既有温度、湿度、日照时间等自然因素,也基于病例通报透明公开、各国尽最大努力控制患病人员流动等切实举措。专家强调,眼下不能寄希望于“让天气消灭疫情”,特别是在防控取得成效的中国,切不可因气温回暖而放松警惕。 不过,继续摸清新冠病毒传播的“脾气”仍有其必要性。一方面,查明病毒在受污染的物体表面存活条件,有助于指导人们科学消毒,避免“过度防疫”;另一方面,一旦新冠病毒成为类似于流行性感冒的“常客”,这些研究或将用于指导防控,比如分析哪些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面临风险最大,应加强何种规模的控制措施,如何预测来年季节性表现等,继而帮助可能处于“疫区”的人们做好准备。 而对新冠病毒“天气预报”来说当务之急是提高精准度。研究者认为,应进一步整合“流行病学—人类系统模型”,结合气候和天气等变量及其时空变化,加入对人类互动场景的模拟,改进现有模型。还有科学家建议纳入病毒变异考量,“不排除病毒传播到其它动物,从而演化成一种新的人畜共患病,长期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可能”。舒跃龙说,应加强对动物中新冠病毒的监测。(中国新闻网) 研究显示儿童新冠肺炎诊治需重视粪口传播 中国一个团队13日在期刊《自然·医学》上发表研究说,很多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临床表现与成人患者有差异,而研究人员发现,对儿童患者来说病毒经粪口传播的可能性较高,从这个角度去诊断和治疗可能效果更佳。 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研究人员合作完成了这项研究。 据研究团队介绍,很多情况下儿童与成人相比,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临床表现反而不严重,往往没有成人患者们普遍出现的高烧、咳嗽和乏力等临床表现,许多儿童患者肺部X光片和实验室指标也无明显病变特征。 报告通讯作者、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教授张康接受新华社记者邮件采访时说:“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可能和儿童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比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更强有关;同时,儿童患者粪便中可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并且阳性显示时间和载量均高于呼吸道样本中的相关检测结果,因此粪口传播的可能性较高。” 研究团队表示,从这项研究来看,肛拭子比咽拭子能更准确地诊断儿童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并让医护人员更好地判断治疗效果。 另一位通讯作者、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教授龚四堂说,由于儿童和成年人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差异,在对这一疾病的预防上应该有所区别,对体弱的老年人群应该更多地关注。(新华网) 中国学者回应新冠病毒演化争议 近日,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上的论文《关于 SARS-CoV-2 的起源和持续进化》(On the origin and continuing evolution of SARS-CoV-2)得出结论称,新冠病毒已经演化出了更具攻击性且传播速度更快的类型。这一观点引发了国际同行的反对,格拉斯哥大学四名学者在 virological.org 网站上发文表示论文结论证据不足、分析方法存在问题,并且会误导公众产生恐慌情绪,要求作者撤稿。 目前该论文的作者们做出最新回应——在论文 PDF 版的文末更新了一个英中对照版本的补充性声明。内容如下: 在我们最近发表的文章(https://doi.org/10.1093/nsr/nwaa036)中,分析结果显示,103 个 SARS-CoV-2 病毒基因组存在两种不同的谱系;分别称之为 “L”和“S”谱系。我们用来定义L和S谱系的氨基酸位点位于 ORF8(开放阅读框8)基因,这个基因还没有发现具有任何已知的重要功能。基于“ L”谱系的频率高于谱系S的发现,我们将L谱系描述为“aggressive”(具有侵略性)。我们现在认识到,在本研究阐述的内容中,“侵略性”一词会具有误导性,应该用更精确的术语“更高的频率”代替。简而言之,尽管我们已经发现这两个谱系自然并存,但我们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支持关于 SARS-CoV-2 毒力或致病性的任何流行病学结论。因此,我们将在本文的印刷版本中进行更正,以避免产生误导。 本文的通讯作者之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陆剑研究员此前曾在 virological.org 网站直接回应格拉斯哥大学研究者的质疑,表示会通过期刊和对方进行深入讨论。不过这份最新声明尚未对其他学术性问题作出明确回应。 中国科大成功制备出34种单原子催化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化学物理系曾杰教授、周仕明副教授研究团队,发展出了一套利用电化学沉积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利用该方法研究人员成功制备出了34种单原子催化剂,覆盖了多种过渡金属和多种衬底。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单原子催化剂因为具有最大化的原子利用率和独特的电子结构,在水解、氧还原、二氧化碳加氢、甲烷转化等化学反应中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目前合成单原子催化剂的方法对单原子和衬底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还不能实现在任何衬底上制备任何的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因此,发展对衬底和金属无选择性的普适性单原子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在电化学三电极体系下进行电化学沉积,又探究了沉积条件对单原子形成的影响,发现当金属的负载量低于某一限度时,可以获得单原子;高于这一限度时则有金属团簇或颗粒形成,这一变化类似于液相中晶体生长中的成核过程。为了证明该方法的普适性,研究人员又在氢氧化钴、硫化钼、氧化锰、氮掺杂的碳等衬底上成功获得覆盖3d、4d、5d金属的单原子催化剂,并且对所制备的单原子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后发现,阴极和阳极沉积获得的同一单原子催化剂具有不同的电子结构,这为其在不同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实验结果表明,阴极沉积所得的一些催化剂在电催化析氢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同时,阳极沉积所得的一些催化剂在电催化析氧反应中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电化学测试表明,该系统仅需1.39 V的电势即可获得10 mA/cm2的全水解电流密度,突破了在碱性电解质中的最低电势记录。 该普适性方法不仅为单原子催化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为今后系统性研究催化剂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科技日报) 是谁终结了“冰河时代”? 猛犸象、剑齿虎、树懒、松鼠……冰河时代让无数动物离开家园寻找食物。虽然这只是动画片的情景,但“结伴一起去南方”,却也是第四纪冰期的写照。 第四纪(250万年前开始的地球历史时期)通常以一系列的冰期和间冰期为特征,这期间大陆规模冰盖反复消长,尤其是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冰冻潮汐。 在中更新世转变之前,第四纪全球冰期大约每4万年重复一次。然而,在中更新世转变期间,第四纪冰期的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并扩展到10万年的间期。尽管人们普遍同意, 4万年的周期是由地球轨道倾斜或倾角的周期性变化驱动的,但轨道推动力理论未能充分解释中更新世转变之后的冰川—间冰周期为何会延长。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当地轴的倾斜度接近最高值时,过去100万年的冰河时代就结束了。相关论文3月13日刊登于《科学》。 这项由博士生Petra Bajo及其同事进行的研究还表明,这些冰期终结时的夏季能量水平控制着冰原崩塌所需的时间,而更高的能量水平则会导致冰原迅速崩塌。 该研究为最近11次冰川消退提供了一个新的高分辨率记录,并揭示了倾角和日射在测量地球冰期—间冰期循环中的持续影响。“地球轨道的倾斜是整个第四纪(跨越中更新世转变及之后)的冰川—间冰期周期的主要驱动因子。”Bajo说。 冷热交替 循环往复 寒冷—温暖—寒冷……地球的历史似乎总是在冰期和间冰期之间来回切换。 事实上,地球默认的气候似乎温暖宜人。在过去的10亿年里,非冰期占了3/4。然而,其间的6次冰河时代使地球变冷,其中两次严重到足以把地球变成一个冰雪覆盖大部分表面的雪球。 而在冰期之间,更长、更强烈的夏季,融化了北半球的大冰原,推动地球气候进入温暖的间冰期,就像人们在过去11000年经历的那样。但人们一直不清楚,什么原因导致了持续数千万年的冰期结束。 在很大程度上,地球的气候是由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所驱动的,二氧化碳会留住热量,使地球变暖。尽管自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燃烧已经将二氧化碳水平推高到了300万年未见的高度,但在地球历史上,二氧化碳水平甚至更高,并与温暖时期相吻合。 “地球本身有长期固碳的能力,我们知道这些过程使地球的气候保持平衡,但确定是什么原因导致非冰川气候和冰川气候在百万年的时间尺度上发生变化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未参与上述研究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球和行星科学系助理教授Nicholas Swanson-Hysell说。 板块撞一撞 寒冷就到来 地球温暖宜人的气候偶尔会被寒潮打断,寒潮使两极被冰雪覆盖,为何地球会进入冰河时代?之前研究发现,关键的触发点可能是热带大陆板块与火山岛弧碰撞时形成的山脉,比如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岛。 2019年4月,Swanson-Hysell团队及合作者,使用地理学模型“重建”了过去5亿年中地质板块的变动情况,发现这期间所有3次冰河期都出现在大陆板块和火山岛弧在热带地区相撞事件之后。 火山岛弧指大洋中成弧形分布并有火山活动的群岛。这种撞击形成的蛇绿岩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封存在岩石中,从而给地球降温。 当这类撞击慢慢停止,就不再有新的蛇绿岩裸露到地表。如果新生成的蛇绿岩不是处于温暖潮湿的热带,其“固碳”效率也会降低。而火山爆发等事件继续释放二氧化碳,地球温度又重新上升。相关论文刊登于《科学》。 不幸的是,对地球的未来来说,消耗二氧化碳的地质过程是缓慢的,而且无法与当前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燃烧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相抗衡。Swanson-Hysell说,在数千年时间尺度内,地球有可能恢复自然的碳平衡,但对现代文明来说,这是过于漫长的等待。 那么,冰河时代又为何来了又去? 自19世纪中期以来,科学家一直怀疑,地球轨道的几何形状的变化是导致冰河时代结束的原因,但人们不确定的哪个轨道特性最重要。 地球弯弯腰 冰河说拜拜 在过去的100万年中,地球轨道在整个中更新世过渡期及之后的小幅变化,是否触发和终止了全球性的冰川活动?Bajo等人计划通过确定冰河时代结束的时间,进一步解开冰河时代为什么会结束的一些谜团。 评估地球冰河期周期理论的一个主要挑战是无法确定海洋深处沉积记录的年代。于是,研究小组将来自意大利石笋的数据与来自葡萄牙海岸的海洋沉积物的信息结合起来。利用最新的放射性年代测定技术,研究小组确定了两个分别发生在96万年前和87.5万年前的冰河时代终止的年代。这些年代表明,这两次终止的开始与地球倾斜角度的增加更为一致。 “剑桥大学和葡萄牙研究所的同事对北大西洋冰盖崩塌情况做了详细记录。”论文通讯作者、副教授Russell Drysdale告诉《中国科学报》,“我们可以在石笋生长层中发现与海洋沉积物中记录的变化相同的变化。这使我们能够将石笋的年龄信息应用到海洋沉积物记录中,而这个时期的海洋沉积物记录是无法确定日期的。” Bajo和同事还将研究扩展至过去100万年的11次成冰—消冰事件。结果证明,中更新世转变之后的前两次消冰事件被两个倾角周期隔开。研究人员还表示,在北半球冰盖所在的地区,气温升高会导致夏季变暖,导致冰层融化。 Drysdale说:“当北半球夏季冰盖上的能量接近峰值时,这两次冰期都进入了结束阶段。将这些发现与之前发表的更晚期的终结数据进行比较,就会发现这种模式在过去100万年反复出现。” 研究人员仍在试图了解这些周期发生的频率,以及人们多久可以“等到”另一个周期的到来。他们还计划进一步研究更新世中期,那时冰期周期的平均长度突然增加一倍。(中国科学报) 张景中:把数学变容易大有可为 数学重要,但难学。改善数学教育是世纪性世界大课题。 30年前,我在一本书里提出了“教育数学”的想法。所谓教育数学,就是为教育改造数学,把数学变得更容易。要让概念更平易,推理更简捷,方法更有力。 40多年前,我在新疆一个农场中学教数学时,有几件事情启发了我,让我认识到数学能够变得更容易。1977年的一道高考题,我用小学里的面积计算方法做出来了。1978年的一道奥数题,我又是用基于小学知识的面积方法找到了一个不到两行的证明。10多年后,我才明白,这其实是发现了一种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新方法。 三角难懂,我用菱形面积定义正弦,接着通过面积计算轻松获得了正弦定理和正弦和角公式。对此,初二学生说容易懂,记得牢,有趣。 40年后,我才知道,数学教育大师弗赖登塔尔曾提出,能否提前两年先学正弦。我找到了三角学在小学数学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实现了他的设想。 1979年,我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整理了这些心得,写了《平面几何新路》等读物。不久,我又结合讲微积分的体会,在1989年出版了《从数学教育到教育数学》一书,提出了“教育数学”的观点,举出了一批把数学变容易的实例,涉及几何、三角和微积分。 “教育数学”的主张赢得了广泛赞同。200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专家们在多届委员会年会上就教育数学进行了深入交流。 数学究竟能不能变容易,还是要由教学实践来检验。为了为教学实践做更多准备,提供可操作的内容,2006年,我在《数学教学》和《数学通报》撰文,提出了“重建三角,全局皆活”的主张;2009年,我写了《一线串通的初等数学》,作为科学出版社《走进教育数学》丛书中的一册出版。 经过30年的发酵,重建三角的思路,终于开始渗入课堂。 从相关学术刊物和学位论文,我们可以捕捉到有关教学实验的信息:对教育数学,学生教师均表示欢迎,认为新的概念方法别具一格,简捷易懂,易于接受。 宁波教育学院的崔雪芳教授曾组织在初一教正弦的实验课,得出的结论是: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对后续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期待,学习的动力被进一步激发;在三角、几何、代数间搭建了一个互相联系的思维通道,后续学习的思维空间得到整体的拓展。 从2012年到2015年,在广州市科协项目支持下,广州市海珠实验中学青年教师张东方,对两个班105名学生,做了初中全程的“重建三角”教学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中考数学成绩优秀率达到100%,而对比班级为67%。 成功的实验引起了关注。有些师范学院把教育数学列入教学内容,组织相关教学实验;农村山区的实验学校,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进步也很快;不少老师自发地投入教学实践,组织课外活动,编写校本教材,推广教育数学的新思想和新方法。三十年磨一剑,把数学变容易在初中里开始成为现实。 解析几何、向量能不能变容易?微积分呢? 莱布尼茨问过,点如何相加?我们提出的“点几何”给出了最为浅显的回答,由此对上千个几何问题给出了简单清楚的恒等式解答。这解答立刻能转化为向量、复数或坐标的表达方式。这将把解析几何、复数、向量的学习变得更容易。 历史上不少大家如拉格朗日,曾致力于建立不用极限的容易理解的微积分,都未成功。后人普遍认为此路不通。《普林斯顿微积分读本》干脆宣称,如果没有极限概念,微积分将不复存在。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时,我曾致力把微积分变容易,虽小有所获,终因进展艰难而停顿。在林群学长这方面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启发激励下,近20年,我重拾此方向的研究。最近,我们发现,从一些很平常的想法出发,即使没有微积分,也能够系统而简捷地解决通常认为微积分才能解决的许多问题。沿此思路,可以在引入极限之前严谨地建立微积分了。 著名英国数学家阿蒂亚认为,为了知识的传承,必须不断努力把它们简化和统一。他希望,“过去曾经使成年人困惑的问题,在以后的年代里,连孩子们都能容易地理解。” 把数学变容易,任重道远,但大有可为。 (文章转载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 (选编: 洪田) ...
/ 七天科技博览, 科技
七天科技博览(3月8日)

七天科技博览(3月8日)

【本期导读】 《柳叶刀》社论:中国抗疫经验值得各国学习 世卫组织梳理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的7个区别 世卫组织:无证据显示新冠病毒会在夏季消失 走出至暗时刻 中国科大成功实现500公里地基量子密钥分发 巨型冰川消退露出新的南极岛屿 《柳叶刀》社论:中国抗疫经验值得各国学习 新华社伦敦3月7日电 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6日发表社论说,有证据表明,中国政府通过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巨大公共卫生投入,已成功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中国的抗疫经验值得各国学习。 文章说,根据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的报告,中国在应对这次疫情中采取了强有力的公共卫生措施,可能因此成功避免了出现大量的感染和死亡病例。 文章说,在这份联合专家考察组的报告中,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各国都要启动最高级别的国家应急处置方案,以确保政府、全社会共同参与,遏制病毒传播。 《柳叶刀》社论还说,很多国家政府都已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发布了相关指南,但仅发布这些建议并不够,各国亟需迅速通过研讨会、在线教学、智能手机互动等方式,对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进行指导。此外,应及时提供各种仪器装备,比如个人防护用具、呼吸机和检测试剂等,同时加强医疗物资的供应链管理等。(新华网) 世卫组织梳理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的7个区别 新华社日内瓦3月6日电(记者沈忠浩)世界卫生组织6日晚发布的每日疫情报告说,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虽然都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但两者存在以下区别: 首先,传播速度不同。新冠肺炎传播速度慢于流感,但中位潜伏期更长。 第二,患者传播病毒的时间不同。流感病毒传播主要发生在患者开始出现症状后的3至5天里,也可能在症状出现前就能传播。与之相比,虽然有些新冠肺炎病例可在症状出现前24至48小时传播病毒,但目前来看这不是主要的。 第三,传染力不同。根据对基本传染数的评估,新冠肺炎传染力强于流感,1名患者约可传染2至2.5人。不过,对两种病毒传染力的评估与具体环境和时间有关。 第四,重症比例不同。迄今数据表明,80%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为轻症或无症状,15%为严重感染,5%为极严重感染。严重和极严重感染比例高于流感。 第五,易感人群有一定区别。流感的主要风险群体包括儿童、孕妇、老年人、患有其他慢性疾病者和免疫系统存在问题者等。对于新冠肺炎,目前研究表明老年人和患有其他疾病者面临较高的严重感染风险。 第六,病亡率不同。虽然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确定新冠肺炎的病亡率,但目前数据表明,新冠肺炎病亡率大概在3%至4%,而季节性流感病亡率通常远低于0.1%。 医疗干预措施不同。已有可用于流感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但目前尚无获得许可的新冠肺炎疫苗或治疗药物。世卫组织说,目前许多治疗药物正在中国进行临床试验,20多种疫苗正在研发中。(新华网) 世卫组织:无证据显示新冠病毒会在夏季消失 新华社日内瓦3月6日电(记者沈忠浩)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6日在日内瓦表示,尚无证据显示新冠病毒会在夏季自行消失,当前各国应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瑞安当天在例行记者会上说:“我们尚不清楚新冠病毒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如何活动和表现。” 他强调,必须假设新冠病毒在夏天仍具有传播能力。为此,各国必须抓紧行动,而不能指望新冠病毒会像流感病毒一样在夏天自行消失。瑞安还说,疾病可能出现在地球上的任何角落。他呼吁各国切勿相互责备,而应尽全力抗击疫情,挽救生命。(新华网) 走出至暗时刻 全国新增确诊降到两位数、连续24天治愈出院超千人、湖北除武汉外新增确诊连续第二天清零——抗击新冠肺炎,中国正在走出“至暗时刻”。3月7日下午,以“走出至暗时刻”为主题的首届新冠肺炎多学科论坛在线直播。论坛集结了钟南山、张文宏、曾光等一线抗疫权威专家,就国内外疫情形势、疾病诊断治疗、复工复产、何时摘口罩等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 ● 张文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 不怕病人漏进来 中国已经到了很重要的一个阶段:许多地方都没有新病例发现,如果经过2个潜伏期没有新的病例出现,再过2周,也就是1个月后,就是极端安全了。我们只要保持医院常态的对病人的监测,哪怕有病人漏进来,我们也能在第一时间控制住。 控制得好,口罩会慢慢摘下来 事实上在中国,我们还真是了不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这么多人可以有口罩戴。现在美国和新加坡都在讨论戴口罩的必要性。全美这么大,你碰到一个病例的概率跟飞机失事概率差不多。所以美国一直在强调洗手,而不是戴口罩。 中国早期强调戴口罩,是病例多的时候,有更多几率接触到其他感染者,现在这个概率已经降到很低水平了。如果之后我们和周边国家控制得都很好,日子过着过着,口罩会慢慢摘下来。如果我们控制得好,外国控制得不好,外国人不戴,反而是我们自己戴,这就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了。 新冠肺炎绝不只是一个肺炎 新冠肺炎,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肺炎。根据我们在上海对300多例病人的治疗,特别是针对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我们集结了多学科团队,比如感染团队、呼吸团队、ECMO团队等,还有些重症病人突然出现心脏问题,需要心血管团队,很多病人时间久了会出现血栓形成,因此也有肺栓塞团队。上海在写治疗方案的时候,特别提到多学科救治是治疗的核心和救治成功的保障。 ● 曾光(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 从全世界来看,走出至暗时刻还需要一段时间 应该说,中国已经走出了至暗时刻,因为我们的确出现了很好的趋势。目前除湖北之外,其他省市区新冠肺炎的病例已经很少了。而湖北省除了武汉之外,其他的地级市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也都非常少了。我预计在3月底,武汉能赶上全国的步伐。 但如果站在全世界的角度来看,走出至暗时刻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新冠肺炎的疫情在有些国家刚刚出现。我现在关注几个主要指标,其中一个就是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武汉以外的地区都是1天,武汉以前是12天、15天,现在减少到7天,从人等床位到出现了床位等人的现象。我预计3月,武汉的日新增确诊能从2位数降到1位数,赶上全国的步伐。从2000多降到100多我们用了一个月时间——我现在还是很有信心的。 美国希望这个病朝流感方向发展 最近这段时间,世界各地疫情有扩散趋势。包括美国在内,各国都在试图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疾控中心,在世界公共卫生系统中长期处于领导地位,他们有许多经验丰富的杰出专家。但问题在于,美国社会有自己的特征,中国能做的很多措施,美国是做不到的。 美国为什么不建议老百姓戴口罩?美国现在的办法是:如果有一个口罩就给病人戴,有两个口罩就给医生戴,有3个口罩再给照顾病人的人戴。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如果控制不住这个病的流行,别让恐怖先流行起来,我理解这是一种策略。他们希望这个病朝流感方向发展,希望可以少花钱多办事。我理解他们的苦衷,也清楚他们的水平。 当然美国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不像我们人群密集,独栋大房子,有菜地有花园,要传染邻居就不容易了。 ● 金冬雁(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 需要小心超级传播者 现在看肯定是有的。日本钻石公主号船上的传播,很可能是超级传播者导致的。香港也有几个大的聚集性感染案例,韩国新天地教会也有。超级传播者的传播力会比较高,病毒载量比较大,其本身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超级传播者是小概率的,但一旦出现,会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可能,我们需要小心。 ● 刘铁榜(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 心理状态不佳,可适当撤出一线 在方舱医院、隔离病房,一定要有精神心理专家加入医疗队,便于精神心理专家对所有队员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监测、处理、提醒。让易感者撤下“战线”,这非常重要,这不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一个专业问题。 ●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已开发出新检测方法,可区分新冠病毒和流感 新冠病毒与流感的鉴别也很重要。为此,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叫做恒温扩增芯片。这是一种特殊的方法,仅需和缓冲液一起完全破碎然后上样,因此可以同步对多个患者进行检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区分新冠病毒和A、B型流感以及现存的其他病毒。(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科大成功实现500公里地基量子密钥分发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张强、陈腾云等与清华大学王向斌、马雄峰合作,突破远距离独立激光相位干涉技术,分别实现了500公里量级真实环境光纤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和相位匹配量子密钥分发。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于近期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并被选为“编辑推荐”文章)和《自然—光子学》上。 在量子密钥分发的长距离实际应用中,信道损耗是最严重的限制因素。现有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采用双光子复合事件作为有效探测事件,使其安全成码率随信道衰减线性下降,在无量子中继的情形下,安全成码率受线性界限的约束,而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利用单光子干涉作为有效探测事件,使安全成码率随信道衰减的平方根线性下降,甚至可以在无中继的情形下轻松突破量子秘钥分发成码率线性界限。 然而,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实施的技术要求相当苛刻,因为它要求两个远程独立激光器的单光子级干涉,同时需要通过单光子探测结果实现长距离光纤链路相对相位快速漂移的精准估计。此外,双场量子密钥分发需要同时满足高计数率、高效率及超低暗计数的单光子探测器。在相关的这两项研究中,结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研制的高计数率低噪声单光子探测器,潘建伟实验小组与合作团队最终在实验室内将量子秘钥分发的安全成码距离推至500公里以上。 上述研究成果成功创造了地基量子密钥分发最远距离新的世界纪录,在超过500公里的光纤成码率打破了传统无中继量子秘钥分发所限定的成码率极限,即超过了理想的探测装置(探测器效率为100%)下的无中继量子秘钥分发成码极限。如果将系统重复频率升级至京沪干线等远距离量子通信网络中采用的1GHz,在300公里处成码率可达5kbps,这将大量减少骨干光纤量子通信网络中的可信中继数量,大幅提升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的安全性。(中国科学报) 巨型冰川消退露出新的南极岛屿 2月早些时候,在南极洲海岸附近进行的一次科学考察发现了一个没有出现在地图上的岛屿。这一发现表明,由于气候变化,南极洲的变化速度有多快。 “我想我看到了岩石,”当考察船Nathaniel B.Palmer经过南极洲松岛湾时,船上的一名工作人员喊道。在查阅了海图之后,船员们意识到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岛屿。船上的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去看这片岩石覆盖的冰层,并提出可能的名字,这引起了一阵骚动。不过,得克萨斯州休斯顿大学的海洋地质学家Julia Wellner表示,喧嚣很快就被这一发现的科学意义所取代。 Wellner是Thwaites冰川近海研究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之一,该项目是研究南极西部大型冰川稳定性的国际合作项目的一部分。到目前为止,由于天气恶劣,探险队无法从裸露的海岸线采集样本,但Wellner表示,对该岛屿进行调查是科学团队的首要任务之一。 尽管这座岛屿大得足以被卫星观测到,但它的冰盖帮助它逃过了之前的探测。由于很少有船能航行到如此之南,Wellner团队可能是第一个关注它的人。研究人员还不知道它已经超过了海平面多长时间,但很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使这片土地暴露了出来。 得克萨斯州A&M大学的冰川地质学家LindsayProthro解释说,随着南极洲西部冰川的消退,它们释放了对地壳的压力,使地壳得以反弹和上升。从新发现的岛屿上采集的样本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确定大陆抬升的速度有多快,这将会改善他们对附近冰川变化的建模方式。 夏洛茨维尔市弗吉尼亚大学的冰川地质学家Lauren Simkins说,快速的反弹可能会增加对剩余冰盖的压力,导致其更快地破裂。但是,上升的大陆架也可能固定冰川,增加冰川的稳定性,减缓其向海洋移动的速度。Simkins说,这座岛屿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现实研究案例。 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冰川学项目负责人Paul Cutler表示,随着冰盖消退,新岛屿的出现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过去几年里,加拿大北极地区和格陵兰岛出现了新的岛屿。Cutler说,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可以将地球上一个研究尚不足的地区的地质历史拼凑起来。 由于Palmer号考察船要到3月25日才能返回港口,所以一个多月后才会有初步研究结果。但冰川学家对这一发现为他们的领域带来的可能性感到兴奋。Simkins说:“这座小岛可能蕴藏着很多线索。”(中国科学报) (选编:洪田) ...
/ 七天科技博览, 科技
七天科技博览(2020年3月1日)

七天科技博览(2020年3月1日)

【本期导读】 我国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预防疫情引发的三大扭曲心态 华南海鲜市场可能只是二次传播 科技抗“疫”,中国北斗显担当 我国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为了全面禁止和惩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行为,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维护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有效防范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24日下午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决定明确规定,凡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禁止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必须严格禁止。全面禁止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全面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 决定规定了严厉惩治非法食用、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对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在现行法律规定基础上加重处罚。对本决定增加的非法食用和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野生动物的行为,参照适用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关于同类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进行处罚。 对于鸽、兔等人工养殖、利用时间长、技术成熟,人民群众已广泛接受的人工饲养的动物,决定规定,列入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动物,属于家畜家禽,适用畜牧法的规定。 决定还规定,因科研、药用、展示等特殊情况,需要对野生动物进行非食用性利用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严格审批和检疫检验。国务院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制定、完善野生动物非食用性利用的审批和检疫检验等规定,并严格执行。 决定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健全执法管理体制,明确执法责任主体,落实执法管理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加大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严格查处违反本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对违法经营场所和违法经营者,依法予以取缔或者查封、关闭。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依据本决定和有关法律,制定、调整相关名录和配套规定。(新华网 2月24日) 预防疫情引发的三大扭曲心态 “疫情期间,民众的典型心态包括恐慌心态、麻木心态以及特殊的‘组织污名’心态。”中国科学院大学社会与组织行为研究中心主任、温州模式发展研究院院长时勘教授通过网络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指出,在麻木心态当中,要特别关注并警惕疫情重灾区出现“台风眼效应”,防止疫情反弹。 时勘教授2003年就率团队承担关于SARS对民众风险认知心理的调研项目,2008年又对汶川地震心理疏导方法展开研究,在危机突发事件心理应对方面积累有丰富经验。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暴发后,他立即领导组建抗击疫情课题组,对湖北、广东、北京、重庆、浙江等26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逾1.75万人展开应对疫情的心理调查,并将调查研究结果与2003年进行对比。 他介绍说,在疫情初期,突发的新冠病毒给民众带来极大恐慌。调查发现,与自身关系密切的信息对民众的风险认知影响巨大,一旦所在单位或附近住宅区有人患病,个体则会感到自身受到更大的威胁,从而产生担忧、害怕、焦虑甚至恐慌等情绪。另外,一些负面疫情信息,如发病人数、死亡人数等更容易引起个体的高风险知觉,从而导致非理性恐慌。 此次调查与2003年相比,结果发现,民众总体心理承受程度要好一些,但“愈后对身体的影响”和“有无传染性”等因素仍然是导致民众恐慌的关键问题。 在麻木心态方面,时勘课题组在当年SARS研究中,就发现民众的风险知觉中存在着“台风眼效应”——即处于SARS严重疫情中心地区的民众,由于反复受到负面信息的刺激,在面对灾难时逐渐会表现出麻木、习以为常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主导下,就容易导致松懈行为,甚至导致一些地区出现疫情反弹。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在新冠病毒猖獗的武汉市及湖北省其他地市和疫情较重的浙江温州等地区,也出现“台风眼效应”的类似表现。 这种麻木心态还包括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民众会出现盲目乐观、盲目悲观等两种心态。盲目乐观是指当民众看到疑似人数、确诊人数、死亡人数在下降,治愈人数在快速增加时,就容易产生盲目乐观的心态,从而放松已有的警惕,以为病毒很快就会被消灭,很多人甚至心存侥幸、放松警惕,急不可待地想走出家门;另一种情况是盲目悲观,特别是治愈的民众,莫明其妙思考“愈后有无传染性”等问题,担心“愈后对身体的影响”以及是否会留下“后遗症”等。 关于“组织污名”心态,时勘称,“污名”(stigma)一词最早为古希腊人所采用,起源于因身体憎恶、特征缺陷导致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往往专门指向于特定群体,如指向麻风病人、精神病人、吸毒人群或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情况。此次调查发现,针对新冠肺炎发病地区的人们,在其他地区民众中,就会有这种“组织污名”带来的特殊的心态。由于疫情起源于湖北武汉,在一些地区,人们只要谈及“湖北人”“武汉人”就会色变,从而导致拒绝接待滞留本地区的武汉或湖北籍人员的情况。这是疫情时期民众出现的特殊心理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针对疫情期间民众的三大典型心态,时勘教授结合其课题组近20年来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多项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策略: 一是加强新冠肺炎防范的知识和方法的普及,提升民众的科学素养。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是情绪产生和心态形成的基础,针对目前由于疫情快速蔓延造成的过度焦虑、恐慌情况,需要对疫情的产生、传播途径和防控方法等进行科学的普及教育,政府、社区和咨询机构要从认知线索的宣传方面消除人们的恐惧心理,从而克服他们的恐慌心态。 二是关注“台风眼效应”导致的心态变化,防止疫情反弹。针对目前湖北武汉及周边城市和近期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要及时、针对性向老百姓讲述“台风眼效应”的道理,使民众懂得身居危机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可能出现的习以为常的麻木心理,不要给疫情反弹以可趁之机。此外,在高度警惕、防范疫情重灾区“台风眼效应”的同时,对远离湖北的新疆、西藏等地,由于疫情报道相对较少,当地民众了解疫情信息有限,也会出现因信息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情绪紧张甚至恐慌的情况,因此,需要加大对边远地区疫情知识的科普力度。 三是加强民众对新冠病毒的长久性认识,培养成熟的应对心态。每次疫情都有一个从发生、发展到衰退消亡的过程,这次疫情可能更加复杂和特殊,到目前为止,对新冠病毒的病因还没有充分的认识,特别是有效的药物也还没有研制成功,对于疫情尚未达到真正控制的程度,因此,绝不可放松警惕、半途而废,需要做好长期防控的准备。在疫情知识科普上,要通过全社会的广泛宣传,从根本上消除民众的不确定感,使社会情绪更趋于稳定,这才能使广大民众对取得抗击疫情胜利的情绪更寄予期望。 四是努力克服“组织污名”的偏见,推动全社会做好对疫区民众的人文关怀。针对“组织污名”问题,虽然有关方面已采取措施来杜绝对于“湖北人”“武汉人”的社会排斥现象,但调查结果发现,这一问题还相当严重。因此,各地各级政府须认真对待,彻底消除“组织污名”心态,“要让民众明白,我们共同的敌人是新冠肺炎病毒,而不是来自重点疫区的人员”。 时勘强调,中国全社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全面消除疫情引发的不良心态,帮助和推动中国这场战“疫”尽快取得胜利。(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2月18日) 华南海鲜市场可能只是二次传播 日前,被誉为世界最知名“病毒猎手”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感染与免疫中心主任、传染病学专家利普金教授(Walter Ian Lipkin),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接受了知名主持人杨澜的专访,解答了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问题。 以下为本次专访的文字实录: 钟南山专注而敏锐 我被指派了特定任务 早在2003年,利普金教授应邀来到北京协助中国抗击SARS(非典),并将携带的1万个检测试剂盒赠与了中国,他与钟南山院士也因此结识并成为朋友。今年1月28日,利普金教授再次应邀来到中国,与政府高级官员和专家一起探讨疫情。由于时间紧迫,他和老朋友钟南山院士只能在机场短暂会面。 杨澜(以下简称Y):(在机场)你发现他(钟南山)是什么样的心态?你们之间有什么交流? Lipkin(以下简称L):我从2003年就认识了钟南山,还有一张当时我们坐在一起的照片。将近20年后,又有一张我们在机场的照片。很明显,我们都有所改变,但我们的友谊依旧,我们在智力方面也都还保持着(那时的水平)。 钟南山是一个非常专注和敏锐的人,即使已到84岁高龄。他的英语很流利,这让我和他的交流变得非常容易。 Y:他对这次疫情的形势是如何评估的?你们一起经历过非典,这次的情况有多严重? L:他很现实,也很务实。我们讨论了可能用于治疗重症病例的各种方法,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血浆疗法。 他非常严格地在寻求方法以得出准确的诊断,(这些诊断)是能够指导具体实践的。其中一件事就是能够在环境中准确地找到病毒的位置,进而能够搜索环境,并找出病毒在物体表面能存活多长时间,比如地铁扶手,栏杆,门把手等,这些是我们需要知道的事情。如果病毒不是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你就能找到一个缓解的方法来降低传播风险。 我们还在努力。应该说,他(钟南山)还在努力,以确定一个人在多长时间内具有传染性、在什么时候具有传染性、谁最具有传染性,以及病毒是否还存在多样的变异性,防止更多的人处于传播疾病的高风险中。 还有,为什么暴露在同样的环境中,有些人患上了严重疾病,而其他人根本没有任何症状?我和他讨论了所有这些方面以及一些不足,当然还有其它问题。 Y:在您被隔离期间,你们有没有联系过?(2月初,利普金教授从中国返回美国后,进行了14天的自我隔离。在这期间,他的工作地点转移到了自己家的地下室。) L:没有。你要知道,我是被指派了特定任务的,而我还没有完成。当我完成了答应他要去做的事后,我会再和他联系。他现在非常忙,除了要设法处理疫情之外,还要与世卫组织、政府官员和其他人进行沟通,所以我不想增加他的负担。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是人造的 华南海鲜市场可能是二次传播 Y:如何描述你的任务? L:我的使命是做我们最擅长、且几十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试图找到一些线索,获得“病毒情报”,如病毒从何处来,它是如何引起疾病的等等。 Y:那么,你对这种病毒的推理是什么? L:如果你想知道病毒从何而来,就要看它的基因序列,看看它与其他已知病毒有多相似。这种病毒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武汉病毒研究所发现的一种病毒最为相似,就其与该蝙蝠病毒的同一性百分比而言,可能是一种蝙蝠病毒。 这种病毒在基因结构的重要区域存在差异,表明在它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传播之前,已经适应了人类或类似于人类的物种,并被允许以这种方式移动。因此,我们认为这种病毒存在于蝙蝠体内,可能与动物接触,可能在野生动物市场,也可能是被感染的人类。 病毒在不断生长过程中适应了其他物种。当它变得能够导致人类传播时,传播链中的下一个环节就发生了,它完成了从蝙蝠到人类的跳跃。现在它是一种人类病毒,不是蝙蝠病毒。 我和我的同事们认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种病毒是在武汉病毒研究所里制造的,或者是偶然释放的,我们认为它产生于自然界。 Y:您的意思是,当我们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发现这种病毒时,它就已经适应人类了。 L:很可能这种病毒已经在武汉甚至湖北地区传播了,与海鲜市场的联系并不那么直接,也许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内发生的是二次传播,很可能这种病毒在早些时候就已经开始扩散了。 新冠病毒有可能与人类共存 但还是在可掌控范围内 Y:您认为(疫情)未来走向如何?有人说,也许经历了人与人之间的几轮传播,病毒毒力正在降低。因此,它将成为另一种威胁性更小的季节性流感,这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吗? L:很难知道病毒首次出现时会发生什么,它和人类一样是有生活方式的。但我认为,如果没有某种疫苗,它很可能会像流感一样,每年都与我们在一起。 Y:这种病毒会不会随着温度上升而慢慢消亡,或者它是不是具有季节性? L: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可能。由于室内的环境比较封闭,人与人之间的呼吸比较靠近,而且空气相对污浊,病毒可以依附的漂浮物也比较多。随着温度的升高,人们开始减少呆在室内的时间,减少了交叉传播的机会,病毒的传播距离也不会太远,那么我们将看到传染性的下降。 但在一些地区的传播率下降时,另一些地区的传播率可能就会上升。就像我们有流感季节一样,它可能会反复出现。 Y:所以下一个冬天它可能会再回来? L:可以想象,它可能会再次回来。 我强烈支持疫苗投资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一种方式。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这是一种很难研制疫苗的病毒,因为它看起来并非那么不稳定,还是在我们可以掌控范围之内的。艾滋病毒的差异巨大,研制其疫苗就很艰难,流感每年都有显著的变化,但此病毒似乎比这两个都更稳定。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能够研制出疫苗,虽然这不是一件能很快完成的事情,因为我们必须做安全测试。 Y:我知道这很难预测,但你能告诉我(研制疫苗的)时间跨度是多少?两个月还是三个月? L:传统上对于疫苗的研发,不以“月”计,而是以“年”。问题是我们能不能缩短这个时间?我认为我们可以,但这取决于许多因素。 不幸的是,现在有太多人同时试图研制疫苗,我们可能浪费了很多资源。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选择一些,并对它们进行大量投资,我想这会是将要发生的事情。 敏感度更高的检测试剂将在武汉和北京开展测试工作 作为遗传学方法应对传染性疾病的先驱和病毒猎手,利普金教授曾发现和鉴定了800多个与人类、野生动物或家养动物疾病相关的病毒。二月初的中国之行,也让他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了疫情的发展与防治现状。从中国返回后,利普金教授带领着团队迅速投入了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的研制中。 Y:我们知道有很多人已经被隔离了,也出现了一些假阴性的情况。而您一直在致力于开发一种比现有测试手段敏感度更高的诊断测试方法。 L:假阴性这个词用的很准确。所以,现在问题是,你能不能找到想出一个更准确、更敏感、更特定的测试方法。要知道,在疾病问世时的第一个测试方法往往不是最终的测试方法。 这也是我们被要求做的一件事,另一件事我们正在尝试。我们将尝试利用转移这个序列和捕获技术,这样做的好处是会让测试更敏感、更便宜,而且处理时间更短。最终,有那么一个测试方法能让我们能够追踪到病毒是如何进化或者不进化的,进而变得更容易引起疾病或者更容易传播,这些就是我的任务。 Y:最初的核酸测试,准确率相对较低。那么,您如何评价您正在开发的这种新测试的准确性呢? L:我希望它会更好,我也认为它会更好,但它的效果还需要等我们在病人身上展开测试后才能知道。 我们的测试工作将在广州和北京展开,我们会用现有核酸和新型核酸对人们进行测试,并公平比较两者,数据会告诉我们事实,然后我们会追踪这些人。所以,现在我不想猜测,而是想看看结果如何。 Y:但我看得出,您对提高准确性很有信心 L:我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否则我也不会去做这件事。 疫情是对全球前所未有的挑战 病毒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风险 Y:通过SARS和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这样的流行病,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它们基本也算是冠状病毒,但为什么这种(新冠病毒)传播的速度和规模会让人感到如此惊讶。为什么会如此? L:这种病毒的传染性似乎高得多,无疑比MERS更具严重传染性。MERS是一种从蝙蝠传播到骆驼,再传播到人类的病毒。 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案例是非常少的。SARS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但并不像这个病毒这么容易。这真的是人类前所未有的一个挑战,这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从艾滋病毒开始,我们遭遇了有SARS、NIPHA(尼帕病毒)和MERS,还有这种新冠病毒、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等。所有这些新出现的传染病基本上都来自野生动物,进入人体适应人类,然后变得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因此,这些都是我们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做些什么来防止这种情况反复发生,比如关闭野生动物市场。今天,我听说了(中国)已作出了关闭野生动物市场的决定,这太棒了,正是现在迫切需要的。 我们需要做的另一件事是共享数据。并不存在像纽约病毒或武汉病毒这样的东西,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我们需要团结起来,全球共同应对。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绕过一些知识产权和主权问题,以及贪念,还有所有其他阻碍信息正常传播的因素,而这些信息是控制病毒威胁整个世界所必需的。 Y:现在全球疫情的形势都非常严峻。除了中国,意大利、韩国、日本、伊朗等国已经有不少确诊和死亡病例,美国这边也有。 L:正如你所看到的,这些国家正试图采用与中国相同的方法(应对),但这非常困难。这也是我和钟南山谈论这个话题的原因之一。 就像我说的,我可以帮助你,提供给你一个工具,让你至少可以判断哪些人是有危险的,哪些人没有。所以我们现在正努力地在做这件事,利用这些工具来获得一些线索,并能有所帮助。 Y:世卫组织总干事说过,应对这场全球危机的窗口实际上正在关闭。比尔·盖茨也曾说过,未来,流行病是比核武器更大的威胁。那么,人类在与这个无形敌人的战斗中该怎么做? L:实际上,我第一次听人说病毒是地球上最后一种敌人这个概念,是已故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书亚·莱德伯格。他使用了我们所说的“病毒”这一特定短语,这是地球上人类面临的最大风险。 另一件我们可以肯定的事情是,随着我们逐渐攻克了这一特定问题时,威胁还会继续,而且这种流行病将有更多。我们必须结成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加强对这些(流行病)的遏制。 因此《国际卫生条例》在2005年出台,上面提到每一个国家必须有能力在他们自己的境内来诊断疾病,超过180个国家签署了这个协议。但至于透明地分享这些信息,目前显然还没到那一步。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基础设施,使其能够发现这种感染并逐渐控制它的特征。但世界上还有许多发展中国家不具备存在这种基础设施。因此,我和世界各地的同事们正在努力做的一件事就是建立这个项目,一个全球传染病流行病学网络,为他们提供基因测序和发展诊断工具,以及试剂盒所需的基础设施。所有信息都将发布到一个基于云的中央数据库,每个人都可以访问它,获得想要参考的信息。然后,每个人都可以去帮助解决问题,遏制它,在这些小火花变成大火之前就发现它们。 Y:因此,我们还需要建立一个更有效的全球合作机制,以应对全球挑战。 L:我认为,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 Y:排外情绪是一种传染病的副产品,比如这次新冠病毒疫情的暴发,当人们感到恐惧时,会引发非理性甚至是伤害性的行为,比如对来自某个地区或某个国家的人进行污名化。你对此有何评论? Y:是这样的,但这不是什么新鲜事。 我的意思是,这是人类的天性,因为人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挑战,而这恰恰是真正需要人们去做的,这很遗憾。 来自疫区的人需要被隔离是应该的,但这与你是白人还是中国人,亚洲人还是非洲人无关。病毒无国界,所有人感染了都一样,仇外心理是不恰当的,因为它在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真正办法之前设置了障碍。(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3月1日) 科技抗“疫”,中国北斗显担当 2020年开局,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考验。在阻击疫情的特殊战争中,大国重器精锐尽出,创新技术各显神通。中国北斗快速响应、全面融入防控疫情的主战场,担当起科技抗“疫”的跨界先锋。 疫情分布在哪个时空点,防控就必须找到、进入、控制这个点。中国北斗作为我国独立自主建设的时空基准和定位导航服务重大空间基础设施,提供高精度点对点的时空服务,既是它的基本功能,更是它的“绝技”。 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十万火急、分秒必争。高精度定点定位是基准,快速精确测量是基础。大年三十晚上,北斗人奔赴火神山医院工地,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火速驰援。千寻星矩SR3终端投入使用,确保工地大部分放线测量一次完成,即使在环境复杂的场地,如树林、建筑群中,也能实现高精度定位、精确标绘,为两座医院迅速施工争取了宝贵时间。 精准掌握患病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可靠地掌握、定位、封控好传染源,是决胜疫情防控的关键。北斗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结合形成的“北斗+”信息产品,可以对感染者的行动轨迹进行精确定位并向社会公开发布,为大城市特别是基层社区做好防控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江苏利用北斗加强巡防管控,建立社区、网格、楼栋的疫情防控体系,做到责任到人、联系到户,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全覆盖、无死角,为社区居民筑牢了健康防线。 阻断疫情传播,必须尽可能减少人际直接接触。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无人设备无疑是耀眼的“特种兵”。截至2月10日,我国重点抗疫防疫区域内集结了上百架无人机,根据需求快速精准投送应急物资。2月12日上午,首架基于北斗高精度的“疫情区应急作业”无人机降落武汉金银潭医院,将急需的医疗和防疫物资精准送到一线医护人员手中。当日,北斗无人机共运输紧急医疗物资近20架次。 “打仗打后勤”,各地援助的医疗、生活物资,借助北斗,能够以最佳线路快速安全地运抵最需要的疫区和人民手中。抗“疫”期间,交通运输部通过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入网的北斗车载终端,向600余万入网车辆持续推送疫情信息、防疫物资运输信息、道路运输服务信息等,推荐疫情期间经验线路,提供14天行车轨迹查询服务;为行业主管部门提供途经疫区的车辆信息,为疫区重点营运车辆调配和应急物资运输提供数据服务保障。中国邮政为邮政干线物资运输车辆装载了5000台北斗终端,利用车辆定位信息,进行实时监管和调配,确保防疫物资及时送达。基于北斗的京东物流智能配送机器人,将各地送达的医疗物资快速送往医院隔离区,搭建起武汉医院与配送站点之间的“物资生命线”,抗疫防疫一线的紧缺物资,在北斗的引导下,一路绿灯、精准送达。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也是北斗全球组网收官之年。根据北斗全球组网计划安排,今年3月和5月将组织最后两次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发射。北斗工程全线正在严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有序复工、确保北斗系统稳定运行,发射任务按时推进。 北斗运控系统与测控系统也按期开工,圆满完成地面各项工作。基于全国2600个北斗地基增强站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力保障7×24高稳定性运维服务,服务可用性高达99.99%,全面保障北斗高精度防疫工作。(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2月26日) (选编:洪田) ...
/ 科技
1600px-153_-_Glacier_Perito_Moreno_-_Grotte_glaciaire_-_Janvier_2010.jpg

冰川内部发现28种全新的古老病毒:全球变暖或释放它们 – 警告!

近日,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科学家发表研究文章称,他们从世界屋脊上冰川的冰块样本中发现古老病毒存在的证据,其中28组病毒是全新的。由于冰块样本在钻取、搬运和运输时没有特殊程序来避免污染,为了保证研究结果不被影响,研究人员用了一系列方法。 资料图 首先研究人员在-5摄氏度的房间内,从圆柱形冰块样本周围刮去了0.5cm厚的外层冰块,并且用酒精和水清洗了两次,然后利用相同的无菌样本测试了这种去污效果,发现确实有效。 随后研究人员使用微生物技术记录了冰块样本中残留的遗传信息,在其中发现了33种不同病毒的遗传信息,其中28种是全新的。 同时有着大量不同细菌伴随着病毒出现,这意味着病毒感染了几个大量的微生物群。 这项研究表明,全球变暖正在导致世界各地的冰川缩小,有可能释放出被冰封了数万乃至数十万年的微生物和病毒。 此前在2015年,法国科学家就曾在西伯利亚冻土中复活了一种3万年前的巨型病毒,发现复活后的病毒仍然能感染单细胞的阿米巴原虫。 ...
/ 专题, 科技
因疫情取消的活动表明在疾病爆发期间基于证据的决定是罕见的

因疫情取消的活动表明在疾病爆发期间基于证据的决定是罕见的

据外媒The Verge报道,随着新冠病毒疫情爆发,科技巨头、政府和个人都在做出决定,他们希望这些决定可以减少传播新冠病毒的风险-但并非所有这些艰难的呼吁都完全基于最新的健康信息。导致人们制定为期两周的旅行限制,囤积口罩或取消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因素要复杂得多,并且其所依据的是科学家所不知道的和他们所知道的一样。 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反应不仅仅由公共卫生证据或公共卫生专家的建议引起。“这还取决于其他哪些社会和文化影响力,”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人类进化与社会变革学院研究全球健康的Megan Jehn表示。“这取决于不同选择的框架或结构。最重要的是,人们没有根据经验数据做出决定。”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冠状病毒爆发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是在这一点上,该病毒似乎在除中国(绝大多数病例)以外的任何国家中没有广泛传播。世界卫生组织不建议任何团体取消在中国境外的聚会或会议。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在新闻发布会上继续重申不建议民众戴口罩。但是美国美国各地口罩也已脱销。 人们在疾病爆发期间根据自己认为疾病构成的风险来做出选择。问题在于,风险的显示方式与面临的实际风险之间通常存在显著差异。感知到的风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威胁的大小,针对威胁收集的信息类型以及其他人采取的行动类型。 新冠病毒构成的威胁仍然未知,这使它看起来比实际的情况更可怕。卡内基梅隆大学社会与决策科学教授Gretchen Chapman说道:“这种未知的风险使其看起来更具风险。试想一下,有两种疾病的死亡率都达到了3%,但是一种疾病的死亡率模棱两可并可能改变,而另一种确实可以肯定。这种模棱两可的似乎更可怕。” 纽约大学全球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David Abramson说道,现在疾病爆发后信息的传播方式与互联网出现前的传播方式不同,人们寻找和相信疾病信息的方式与以往不同。他表示,关于这种病毒的误导,煽动性或虚假信息容易被获取,就像社交媒体上涌现的数十种阴谋论一样。这也改变了人们对新冠病毒风险的看法。 Abramson表示,然而,关键信息之一就是人们看到同龄人和周围的人正在做什么。他说道:“它通常是您将要做的事情的预测指标。如果你走在街上,而一半的人戴着口罩,你会想,'我应该做同样的事情吗?'” 当公司、组织和政府权衡其对疾病暴发的应对措施时,他们对风险的看法也受到政治和经济学的影响。决策小组会考虑行为的影响,发生不好的情况时要承担的责任以及可能对其声誉造成的影响。他们还考虑到了外部压力:例如,LG和索尼等多家知名公司在活动正式取消之前就退出了世界移动大会。 Chapman说道,与公共卫生建议的分量相比,这些因素对决策过程的相对贡献取决于每种情况的具体情况。她表示:“也许平均而言,它使人们在采取行动方面更具激进性。” Abramson说道,如果世界移动大会按计划进行,如果采取了预防措施,恐怕不会使与会者的健康受到更大的威胁-它将在西班牙举行,而西班牙的疫情并不严重。Abramson认为:“他们在保持谨慎,同时可能反应过度。” 反应过度导致了基于公认的公共卫生实践的决定。将人们彼此隔离并取消群众聚会可以帮助防止疾病的传播。Chapman说道:“根据疾病的蔓延程度,可能很容易过度应用这些措施。” 如果一个团体认为这是有害的,则可能出于其他原因而采取与公共卫生建议不符的继续行动,例如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反对的持续旅行限制。Jehn说道:“他们可能出于其他原因而这样做,例如控制恐慌,并且可能将保持客户、参与者或公民的冷静作为一个更为重要的目标。” 她说道,人们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的风险与他们实际面临的风险之间的差距将一直存在,直到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实际风险是什么,以及他们如何更好地进行交流。“而且我们仍然真的不知道那将如何发生。” ...
/ 七天科技博览, 科技
七天科技博览(2020年2月16日)

七天科技博览(2020年2月16日)

【本期导读】 国家卫健委:武汉重症占确诊病例比例下降至21.6% 科技部:部分针对重症患者的产品和技术取得了良好疗效 首个以中医治疗为主的方舱医院启用 解读钟南山团队新冠病毒论文 血浆治疗大热,还需要了解这些背景知识 穿山甲是新冠病毒中间宿主? 农业农村部:沙漠蝗对我国危害几率很小 人类首次发现稳定周期快速射电暴 中国团队在量子中继与网络技术上实现新突破 新微型电机可将药物引入特定单细胞 国家卫健委:武汉重症占确诊病例比例下降至21.6% 中新社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 李亚南)在16日召开的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会上表示,武汉重症占确诊病例的比例波动下降至2月15日的21.6%。 据知,截至2月15日24时,武汉、湖北、全国重症病例占确诊病例的比例均明显下降,其中武汉重症占确诊病例的比例由1月28日的最高点32.4%波动下降至2月15日的21.6%;湖北其他地市重症占确诊病例的比例由1月27日的最高点18.4%下降至2月15日的11.1%;全国其他省份重症占确诊病例的比例由1月27日的最高点15.9%下降至2月15日的7.2%。 米锋表示,以上变化说明全国各地的疫情防控效果已经显现,特别是随着全国对口医疗支援力量的加强,湖北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落实本地区防控措施,扎实做好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无法明确排除新冠肺炎可能的发热患者和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这些人的分类集中管理,使大量轻症病例得到及时救治,减少了转为重症的可能,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最新官方数据,截至2月15日24时,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有确诊病例57416例,其中重症病例1127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419例,累计死亡病例1665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8500例,现有疑似病例8228例。(完) 科技部:部分针对重症患者的产品和技术取得了良好疗效 央视网消息:2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药物研发和科研攻关最新进展情况。发布会上,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表示,科研攻关组组织了针对重症治疗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研究,从目前来看部分产品和技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张新民表示,针对重症患者的有效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一个关键途径。科研攻关组组织了针对重症治疗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研究,从目前来看部分产品和技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一是采集治愈患者恢复期血浆,用于重症患者治疗。处于恢复期患者的血浆中存在大量的保护性抗体,可以用于对重症患者的治疗。截至目前,在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等多家医院共对11位重症患者进行了治疗,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各项检测指标全面向好,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第二个方面是开展干细胞技术在重症救治方面的临床研究。干细胞治疗能够抑制免疫系统过度激活,通过改善微环境促进内源性修复,可抑制肺部急性炎症进展,缓解呼吸窘迫症状。经过严格的临床前安全性、有效性评价,以及严格的质量检定,干细胞产品在遵照当前干细胞临床应用规范和药品临床试验规定的前提下对若干重症患者进行了治疗,也初步显示安全有效。 张新民称,下一步将积极支持科学家的研究,以期尽快取得阶段性进展,为临床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央视网) 首个以中医治疗为主的方舱医院启用 2月14日,武汉市江夏区大花山方舱医院正式投入使用。这座医院由武汉江夏区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改建而成,现有5个病区,约400张床位,将采用中西医结合、以中医为主的方式治疗病患。当晚,该医院迎来首批50名患者入住。 目前,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率领的来自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五省市三甲医院的209人医疗团队已进驻该方舱医院,与江夏区中医院现有医生进行混编,对入住的患者展开救治。这些专家涵盖中医、呼吸重症医学、影像、检验、护理等专业,将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前一段时间的治疗经验表明,中药对于新冠肺炎轻症病人的治疗有疗效。”张伯礼介绍。 江夏方舱医院的中医团队将使用中医药,配合按摩、灸法等方法进行治疗,开展中医中药对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临床研究。在对轻症病人进行治疗的同时,江夏方舱医院将甄别出重症病人并迅速送到定点医院进行救治。记者在该方舱医院看到,病区已经配备了电热开水器、微波炉等;每个病床均配备了电热毯、电源插座和生活垃圾桶。(人民日报) 解读钟南山团队新冠病毒论文 2月9日,一篇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新型冠状病毒临床研究论文出现在医学预印本网站medRxiv。这篇论文的作者涉及30个国内一医院及研究机构,通讯作者为钟南山院士。论文分析了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552家医院的1099个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潜伏期、诊断情况、治疗方式等要素。需要指出的是,这篇论文尚未经过同行评议正式发表,但这项大规模回顾性研究为我们第一时间理解2019-nCoV的诸多特征提供了重要依据。以下为论文的重要信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平均潜伏期为3天,个别案例的最长潜伏期可能达到24天。 尽管87.9%的患者在住院期间伴随发热症状,但在就诊时出现发热症状的患者仅占43.9% 在62份患者的粪便样本中,有4人的核酸检测为阳性,再次提示粪口传播的可能性。 进行肺部CT检测时,76.4%的患者显现出异常。对于被遗漏的患者,可通过临床症状结合核酸试剂盒进行诊断。 潜伏期与诊断 根据这项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潜伏期的中位数为3.0天,而不久前一项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对425名患者进行分析后指出,2019-nCoV的潜伏期中位数为5.2天。这项更大规模的最新研究,让我们对2019-nCoV的潜伏特征有了进一步认识。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最新研究中的潜伏期范围:患者最快在受感染当天就出现症状,最晚则要经过24天的潜伏期。尽管这样的超长潜伏期只是个例,但仍然提醒我们重视新冠病毒的潜伏能力。 论文作者提出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虽然高达87.9%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都出现了发热症状,但若将发热作为诊断或监管的标准,则将遗漏大量病患:在就诊时就发热的患者仅有43.9%。而此前的SARS及MERS患者就诊时,几乎都伴随发热症状。因此,症状的隐蔽性也给新冠病毒的早期发现提出了难题。 目前,核酸试剂盒检测仍为新冠病毒感染诊断的标准手段,而肺部CT检测也被列入湖北省的临床诊断标准。对于检测手段的争议,这篇论文也给出了相应的数据。论文指出,入院时,76.4%患者的肺部CT出现异常,其中最普遍的分别为肺部磨玻璃样阴影(50.0%)和肺部双侧斑样阴影(46.0%)。而23.9%的非重症患者和5.2%的重症患者在CT图像中未显现出异常,对于这部分患者,可以通过临床症状结合核酸试剂盒进行诊断。 临床症状 临床上,发热和咳嗽是最普遍的症状,分别有87.9%和67.7%的患者出现这两种症状。而消化系统的症状,如腹泻(3.7%)和呕吐(5.0%)则较为罕见。因此作者指出,新冠病毒与SARS的临床症状存在相似之处:发热和咳嗽是主要症状,但不同于SARS、MERS与流感,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较少出现消化系统症状。此前的报道也指出,尽管新冠病毒与SARS均通过ACE2受体进入细胞,但两者的感染方式存在差异:新冠病毒仅导致上呼吸道感染。而SARS病毒却主要感染人体的下呼吸道。研究人员猜测,这是因为有其他的受体或辅助受体参与病毒的感染过程。 住院期间,79.1%的患者出现肺炎症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休克分别在3.37%和1.00%的患者身上出现。 在细胞层面,分别有82.1%和36.2%的患者出现淋巴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而33.7%的患者中观察到白细胞减少。此外,绝大多数患者体内的C-反应蛋白(机体受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蛋白)显著增加。 治疗手段 在对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治疗中,静脉注射抗生素、氧气治疗、奥司他韦与机械通气是目前使用最为频繁的几种疗法,使用比例分别为57.5%、38.0%、35.8%与6.1%。 另外,18.6%的患者接受了全身性糖皮质类固醇治疗。重症患者中,该比例更是达到44.5%。但也有研究者指出,糖皮质类固醇在此前的MERS等疾病的治疗中,未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因此对该疗法的有效性提出质疑。此外,在1099名患者中,有5例重症患者采用了体外人工肺膜(ECOM)。 在1099名患者中,有55名患者(5%)进入ICU治疗,15人(1.36%)不幸去世。随着更多数据的补充,新冠病毒致死率的数据还将得到更新。据作者介绍,在这项研究的1099名患者之外,研究者正在收集更大规模的临床数据。其中,广东省的死亡率很低,作者认为,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可能是广东省死亡率较低的重要原因。 传染方式 在飞沫传播与接触传播之外,研究人员也在试图明确,新冠病毒是否存在其他传播方式。此前,报道美国首位新冠病毒感染者治疗过程的论文指出,由于在患者粪便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为阳性,因此新冠病毒存在粪口传播的可能性。而这项最新研究,为粪口传播的可能性再次提供了佐证。在检测的62份样本中,有4人的粪便中2019-nCoV核酸检测为阳性。另外,有4名患者的直肠拭子核酸检测呈阳性。此外,在一例出现消化系统溃疡的患者的食道糜烂处,检测出病毒。 综合这些因素,论文作者认为,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的致死率低于SARS与MERS,但传播更加迅速,尤其是感染初期症状可能不明显,这些因素都向疫情的控制提出了挑战。此外,目前不能排除“超级传播者”存在的可能性。作者呼吁,将关注的重点投向疾病早期阶段的诊断与治疗。(环球科学) 血浆治疗大热,还需要了解这些背景知识 恢复期血浆治疗是将从已康复患者身上采集富含抗体的血液,经过处理后,输注给其他患者的治疗方法,属于被动免疫治疗的一种。抗体作为体内免疫细胞产生的蛋白质,能特异性地识别并帮助机体清除病原体。在病原体被清除后,抗体还会在人体内存在一定时间。因此,理论上,从康复者的血液里获得这些抗体,再注射给重型、危重型患者,就有可能帮助患者战胜病毒。 新冠特免血浆制品就是由康复者捐献的含高效价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的血浆,经过病毒灭活处理,并对抗新冠病毒中和抗体、多重病原微生物检测后制备而成,用于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治疗。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订版)》中提到“有条件时可采用恢复期血浆治疗”。 恢复期血浆治疗要注意什么? 相对于药物和疫苗,制备恢复期血浆较复杂,它需要收集康复者的血液,筛查病原体,保证血液中没有新型冠状病毒后,再给病人输注。而成分复杂的血浆,输入人体存在一定风险,如过敏的发生,如HIV、疟疾等窗口期病原体的传播,以及若干尚存不确定性的问题。并且不同捐赠者血液中的抗体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标准化较为困难。因此恢复期血浆从采集、制备、贮存到检验、应用的全部过程必须应用质量保证体系,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参与人员必须经严格培训的,血浆捐献者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价确保身体情况恢复良好,捐献血浆不会对其身体造成损伤,并自愿捐献血浆,且需保证血浆的可追踪性。 恢复期血浆治疗的历史 早在十九世纪末,就有研究者发现其对于治疗白喉和破伤风有效,其在二十世纪上半叶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麻疹、腮腺炎、肺炎、休克、严重创伤及其他重症感染。虽然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发展使其被逐渐淘汰,但“恢复期血浆治疗”依旧在关键时刻发挥过功效。在人类抗击SARS、H1N1、H5N1与埃博拉中,都出现过血浆治疗的身影。 一名研究者对 32 项有关恢复期血浆治疗 SARS 或流感的研究进行系统分析后发现:恢复期血浆治疗 SARS 能降低死亡率,并且越早接受治疗效果越好。另有研究表明,恢复期血浆治疗可能降低重症甲型流感及 SARS 病毒感染患者病死率。 《中华医学杂志》2003年6月曾发表论文《北京地区首批SARS病人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诊治》,通讯作者为解放军第302医院王福生院士。该课题获得全军非典型肺炎防治重大科技紧急研究计划资助。在这篇论文中介绍了对北京1例74岁老龄SARS患者使用恢复期血浆治疗的情况。据悉,这一病人除了综合治疗措施以外,还在发病的第17天一次性给予50毫升恢复期血浆治疗,后这一患者在第21天康复出院。初步结果显示,此例高龄患者病程明显缩短,血浆治疗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论文同时指出,由于血浆治疗需要有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需要确定恢复期的病人符合献血的要求,采出的血浆要进行有关病原学检测(如HIV、HBV、HCV等病毒)严格把关,然后才能给SARS病人回输。由此可见,血浆治疗的适应证应该十分严格,只能对于那些病情进展快、高龄或伴有合并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论文同时提出,SARS恢复期血浆治疗是否很快降低病人体内的病毒载量、在多大程度上减轻或改善病人的肺脏病理变化,这两个问题还需要研究。 2006年一篇涉及了1703名患者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在H5N1中,恢复期血浆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及时和广泛可用的治疗方法,应在临床试验中进行研究。在H1N1的治疗中,2011年一项研究表明使用恢复期血浆治疗可降低患者呼吸道病毒载量、减少血清中细胞因子反应和病死率。 2015年一篇纳入32个有关恢复期血浆治疗SARS及流感的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同样提示恢复期血浆可能降低病死率并且是安全的。 但恢复期血浆治疗并不是灵丹妙药,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根据具体疾病具体分析。2016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接受500毫升恢复期血浆治疗并未改善埃博拉病毒感染患者的生存率,但其效果可能受到血浆抗体滴度较低的影响,含有较高滴度抗体的血浆治疗是否有效仍有待研究。2019年发表在《柳叶刀—呼吸病学》的一项随机双盲3期临床研究显示,高滴度抗流感免疫血浆相比非免疫血浆(滴度≤1:10)在治疗重症流感时无显著获益。(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穿山甲是新冠病毒中间宿主? 在2月15日召开的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表示,此前华南农业大学团队的研究提出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之一,科技部正组织有关科研团队进行论证,一旦取得新的进展将及时公布。 病毒溯源对揭示新冠病毒来源及其进化规律、消除疫情源头和防止疫情扩散非常重要。吴远彬称,科技部部署了新冠病毒溯源和传播路径研究,该项目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开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检测了585份华南海鲜市场及武汉多家生鲜市场环境标本及动物标本,其中33份新冠病毒阳性,31份来自经营野生动物的西区,数据提示此次疫情可能与野生动物交易有关。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的团队检测了4800余份近年来收集的猪、禽、犬、猫等动物样品,均为阴性。 “这样的结果可以初步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家禽家畜。这之前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通过对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的比对,也显示出蝙蝠最有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天然宿主。”吴远彬说。 在病毒溯源之余,疫苗和药物研发也被提上了议程。动物试验是药物进行临床前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科技部整体部署下,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机构开展相关工作。 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表示,目前为止针对冠状病毒的动物模型最有效的依然可能是灵长类动物,比如猕猴。在前期动物模型的造模和动物评价上,在灵长类动物里已经看到和人相似的症状,包括病毒载量的变化、肺部CT影像的检验。这批模型已经通过验证,即将投入到药物的筛选和功能评价上。同时在其他类型动物的开发上,多家研究机构依然在努力,希望能够快速地拿出对冠状病毒有效的、能够从事药物和治疗手段研发的动物模型。(中新网) 农业农村部:沙漠蝗对我国危害几率很小 当前,一些国家正遭遇历史罕见的蝗虫灾害。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消息,考虑到我国边境地区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沙漠蝗的迁飞习性,沙漠蝗危害我国的几率很小。 据了解,沙漠蝗是非洲、亚洲热带荒漠地区的河谷、绿洲上的重大农业害虫,飞行能力强、食量大,可聚集形成巨大蝗群。受雨量充沛和季风时间长等因素影响,当前东非、西亚及南亚一些国家正遭遇历史罕见的蝗灾。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历史上发生的飞蝗与沙漠蝗有相似的迁飞习性,但属于不同的生物种。专家分析认为,我国史料中尚未发生沙漠蝗危害记载,但专家推测在云南、西藏自治区的聂拉木有沙漠蝗的分布。40摄氏度左右是沙漠蝗蝗蝻和成虫迁移活动的条件,相对湿度需要达到60%至70%。沙漠蝗猖獗发生的最大扩散区为缅甸、尼泊尔和印度。 这位负责人说,春季发生区的蝗群迁飞方向为印度—尼泊尔—缅甸—我国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考虑到我国边境地区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阻隔,蝗虫很难越过高海拔的寒冷地区。由于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边境与尼泊尔和缅甸沙漠蝗发生区毗邻,不排除有少量蝗虫随季风迁入我国的可能,但造成危害的几率很小。 据悉,近年来,我国蝗虫监测预警和防治能力不断提升,防治技术属于世界领先水平,防蝗药械储备比较充足,国内蝗虫大面积暴发风险很低,危害可防可控。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密切跟踪境外蝗灾动态,并安排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加强边境地区的蝗虫监测,严防境外沙漠蝗迁入危害,全面做好境内外蝗虫防控应对准备。(新华社) 人类首次发现稳定周期快速射电暴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今日美国》网11日消息称,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具有稳定周期的快速射电暴(FRB),这是唯一已知的此类快速射电暴,以16天为周期循环出现,对该快速射电暴的发现和解释一旦确认,或将会带来革命性影响。 快速射电暴从近十年前第一次被发现以来,就一直令天文学家困惑不解。该现象是持续时间数毫秒、来自银河系外的射电脉冲,其物理起源未知,但能量极大。尽管付出了很多努力,科学家也一直在发展相关理论,但迄今并不知道快速射电暴的来源。有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它们可能是两颗恒星碰撞时产生的噪音,而一些天文爱好者更乐意相信这是来自外星人的信息——可能由高等地外文明的技术“外泄”造成。 此次,一个加拿大天文学家团队首次观测到了周期性的快速射电暴。其在最初4天内,每小时出现一次,随后12天不再出现,之后再开始,以此为循环。独特的周期性显示,此次快速射电暴可能来自于围绕其他星体运动的某个天体,或是被周期性的星风阻挡的某个神秘信号源。 目前,研究人员追踪到其源头位于约5亿光年外的一个漩涡星系中,但其精确源头尚不明确。他们希望通过更多研究去定位其确切来源。相关研究论文已收录于arXiv预印本网站。 在该发现之前,人类已知的绝大多数快速射电暴都是不可重复的,仅知道一个可重复的FRB121102也不是周期性的。米尔纳与已故科学家霍金成立的“突破聆听”项目组,2017年就曾报告利用绿岸望远镜观察到15次快速射电暴FRB121102,然而并无规律可言。关于快速射电暴的起源、本质和周围环境的特征,也尚无任何定论。(科技日报) 中国团队在量子中继与网络技术上实现新突破 中国研究团队12日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新论文介绍,他们成功在两个由50公里长光纤连接的量子存储器间实现量子纠缠,为构建基于量子中继的量子网络奠定了基础。 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展。团队表示,学术界广泛采用的量子通信网络发展路线是通过基于卫星的自由空间信道实现广域覆盖,同时利用光纤网络实现城域及城际地面覆盖。然而光子在光纤上的节点间传输时,受限于光纤的固有衰减,目前最远的点对点地面安全通信距离仅为百公里量级。 研究负责人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潘建伟教授告诉新华社记者:“要拓展量子通信的距离,一个方法是将点对点传输改为分段传输,并采用量子中继技术进行级联,即将整个通信线路分几段,每段损耗都较小,再通过量子中继器将这几段连接起来,这使得构建全量子网络成为可能。” 然而,受限于光与原子纠缠亮度低等技术瓶颈,此前最远光纤量子中继仅为公里量级。为实现远距离量子存储器间的连接,团队克服了多项技术挑战。例如,他们自主研发了周期极化铌酸锂波导,通过非线性差频过程,将存储器的光波长由近红外转换至通信波段,经过50公里的光纤仅衰减至百分之一以上,效率相比之前提升了16个数量级。 实验中,研究团队结合多项新技术,成功在两个由50公里长光纤连接的量子存储器间实现双节点的量子纠缠。这一距离足以用于连接两座城市。 潘建伟说:“作为原理性验证,这个实验中的两个量子存储器是在同一实验室内,通过50公里长的光纤盘连接;下一步要在空间真正分离的系统中开展研究,推动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新华网) 新微型电机可将药物引入特定单细胞 以色列理工学院日前宣布,机械工程院吉拉德·约西凡教授率领的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自行微型机器(self-propelling micromachine),能直接将药物、DNA和化学物质通过电穿孔技术导入特定的单细胞内。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期的《科学进展》杂志上。 微型机器也被称为“活性颗粒”或“微型电机”,有望成为分析单细胞的纳米级工具,它们既可用作基于单细胞的疾病诊断手段,又可用作测试细胞疗法的平台。 电穿孔(Electroporation)是一种微生物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向细胞施加电场从而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以便将药物、DNA或化学物质导入细胞。通常,电穿孔技术用于将DNA导入细菌细胞内。目前该技术的局限性是使用时每次均作用于多个细胞,而非针对单个特定细胞。 此次,约西凡和两名博士后研究生设计的自行微型机器打破了电穿孔技术当前的局限性,首次证明了外部电场能不可思议地捕获和运送单细胞细菌,并能有选择地对捕获的细菌细胞实施电穿孔技术。也就是说,他们实现了将药物等导入选出的特定单细胞细菌内的操作。 以前的微型电机相对笨重且不易操作,新的微型电机则具有多功能性,能对多个目标细胞实施并行微创电穿孔,便携高效,能够免除复杂性和预先设计等问题。 据悉,约西凡团队开发的方法具有通用性,适用于广范围的细胞类型和微型电机设计,以及细菌和金属介质Janus粒子(双面神粒子,此粒子一半是电导体,另一半是绝缘体)。在针对单细胞细菌的微型电机成功开发后,约西凡下一步准备将他们的研究扩展到哺乳动物细胞。(科技日报) (选编:洪田) ...
/ 七天科技博览, 科技
七天科技博览(2020年2月2日)

七天科技博览(2020年2月2日)

【本期导读】 中国政府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 澳大利亚林火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影响 病毒在不同物体表面能存活多久 防疫期间,生活中的随身小物件你会消毒吗? 压力导致“一夜白头”的机制 警惕疫情引发的“替代性创伤” 新加坡教授王林发专访:舆论很疯狂! 市场监管总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林草局 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 2020年第4号 为严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断可能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决定,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全国疫情解除期间,禁止野生动物交易活动。 一、各地饲养繁育野生动物场所实施隔离,严禁野生动物对外扩散和转运贩卖。 二、各地农(集)贸市场、超市、餐饮单位、电商平台等经营场所,严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 三、社会各界发现违法违规交易野生动物的,可通过 12315 热线或平台举报。 四、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检查,发现有违反本公告规定的,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对经营者、经营场所分别予以停业整顿、查封,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 五、消费者要充分认识食用野生动物的健康风险,远离“野味”,健康饮食。 市场监管总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林草局 2020年1月26日 澳大利亚林火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影响 2019年7月以来,高温天气和干旱导致澳大利亚多地林火肆虐。截至目前,林火灾害已致28人死亡,2600多栋民居被毁,过火面积超过1000万公顷。持续数月的森林大火对当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更是造成了巨大影响。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悉尼蓝山地区,占地103万公顷,这里有包括“活化石”植物瓦勒迈松在内的大量珍稀濒危物种。悉尼大学环境科学讲师阿伦·格林维尔日前表示,蓝山八成区域已经被林火烧毁。据格林维尔计算,自去年10月以来,蓝山地区植被已被累计烧毁83.7万公顷。他表示,林火沿着新南威尔士州大部分海岸线肆虐,许多地方的野生动物被夹在火焰与海水之间,难以找到庇护之处。 悉尼大学生态学家克里斯·迪克曼教授估算,2019年9月以来,林火已造成超过10亿只野生动物丧生,其中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等。迪克曼在计算时使用了高度保守的估计,且他的计算不包括蝙蝠、青蛙、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野生动物的真实死亡数字,只有等林火完全扑灭后才能展开实地评估。但不少专家认为,在林火中丧生的野生动物数量远超10亿。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森林生态学教授戴维·林登迈尔表示,野生动物面临的威胁不仅仅是火海,“它们必须应对火灾前的高温期、火灾本身、火灾后栖息地和食物的减少,以及其他动物的入侵。” 迪克曼告诉新华社记者,林火可能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我们估计有20到100个物种已经受到威胁,其中包括脊椎动物和植物,它们的全部或大部分栖息地都受到火灾影响。” 澳大利亚国宝考拉是受灾最严重的动物之一。考拉行动迟缓,只吃桉树叶,而含油量高的桉树极其易燃。新南威尔士州中北部海岸是该州考拉的主要栖息地,分布着1.5万至2.8万只考拉。澳大利亚环境部长苏珊·利表示,当地30%的考拉在持续的林火中丧生。而在南澳大利亚州的袋鼠岛上,林火烧焦了超过20万公顷、近半个岛屿的面积,大约3万只考拉死亡。 迪克曼表示,媒体中经常出现令人痛心的关于考拉的报道,但还有很多不那么引人注目的小型动物在林火中死伤惨重,“从百分比来看,在林火中丧生的野生动物中有77%是爬行动物,像小蜥蜴、壁虎等。” 维多利亚州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部长莉莉·丹布罗西奥表示,本次的林火规模空前,正在对当地的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产生毁灭性影响。 《悉尼先驱晨报》从维多利亚州政府获取的关于“林火紧急状态”的生物多样性应对方案草案副本显示,该州70%的温带雨林遭到林火袭击。在该州被列为濒危物种的澳洲巨型穴居蛙,大约三分之二的栖息地被烧毁,被列为近危物种的澳棕短鼻袋狸则丧失了近四分之一的栖息地。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已经宣布,将投入5000万澳元(1澳元约合4.7元人民币)帮助澳大利亚的动植物恢复,减轻大火造成的损失。其中一半资金用作紧急干预基金;另一半用于支持野生动物救援,以及动物园和自然资源管理组织等开展实地活动。 苏珊·利表示,帮助受伤的野生动物康复、控制野生捕食者、对受影响的区域进行测绘以及利用未烧毁的区域来保护动物将是联邦政府的首要任务。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和昆士兰州政府也纷纷宣布将为野生动物收容所和看护者紧急拨款,以支持受林火影响的野生动物救援等工作。 迪克曼表示,去年所见的极端高温和干燥条件很可能再次出现,此类火灾还可能重演。那么,如何确保濒危动物可以继续存活下来? 迪克曼说:“我们目前正在努力寻找答案,但最明显的是,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工具,以寻找未被烧毁的栖息地。”“随后我们应该进入这些地区,并优先进入已知存在濒危物种的区域,如果有残存的物种,尤其是濒危物种,我们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确保它们能够生存下去。” 他表示,从长远来看,科学界必须认真对待生物多样性问题。澳大利亚的生物多样性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在下降,特别是哺乳动物灭绝率在世界上居于前列。这类林火事件很可能加速某些物种的灭绝进程。(新华网) 病毒在不同物体表面能存活多久 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勤洗手、勤消毒很重要。那么,一般来讲,日常生活物品中哪些是适合病毒存活的“温床”?病毒又能在这些物体表面存活多久? 英国国民保健制度(NHS)网站介绍,病毒离开人体后的存活时间取决于其所依附物体的表面情况,以及温度、湿度等环境状况。总体来看,病毒在非渗透性(防水)表面存活时间更长,比如不锈钢或塑料表面;病毒在纤维织物或纸巾等渗透性表面存活时间相对较短。不同种类病毒存活时间也有差异,一些病毒可以在室内物体表面存活超过7天,不过其致病能力会在24小时内显著下降。所以,电梯按键和门把手等硬质物体,是需要加倍小心的病毒载体。 2014年由英国、法国、美国、中国等多国科学家发表在《美国感染控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研究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4种常见物体表面的存活期限。研究者针对家庭中的木头、不锈钢、塑料和织物表面进行了多点取样分析。结果显示,木质表面是这种病毒的最佳“温床”,病毒可持续48小时保持感染能力;病毒在不锈钢和塑料表面的存活时间一般为24小时左右;依附于织物表面的病毒存活时间最短,病毒活性在8小时内会迅速下降为零。 2016年发表在美国《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学》杂志上的另一篇论文更细致地研究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H1N1流感病毒在不锈钢表面的存活情况。研究显示,流感病毒在不锈钢表面最长竟可存活7天并依然具备传染能力。该研究证明了流感病毒在非渗透性表面的“超长待机时间”。 英国国民保健制度网站还说,流感病毒可以飞沫形式在空气中存活数小时,低温会增加其存活能力。不过,流感病毒在手上存活时间很短,大约5分钟手上的病毒数量就会降到很低水平。 科研人员说,在流感季等流行性病毒疫情肆虐时,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和对常用物品表面定期消毒,对于减缓病毒传播十分重要。研究显示,使用一定浓度的漂白剂、醋、洗洁精清理物品表面,均可以有效降低流感病毒活性。(新华网) 防疫期间,生活中的随身小物件你会消毒吗? 当前,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已成为人们必备的常识,我们会记得用84消毒液等消毒剂对家里的桌椅、门把手、地面等进行擦拭。但生活中的一些随身小物件您是不是就忽视了他们的存呢?注意以下这些东西也需要消毒哦: 1.手机等电子产品 取下保护套,用医用酒精棉签轻轻擦拭手机的键盘、屏幕以及其他部分,就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消毒杀菌效果。哦!别忘了保护套也需要清洁,注意!不要把手机和钱包、钱币、钥匙等放在一起相互污染。 2.钥匙 钥匙可谓是人类最亲密的“伴侣”,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但它也是各类病毒、细菌生存繁衍的“风水宝地”,钥匙可以每日用药皂在洗手时一同清洗,或与其他需要消毒的物品一道放入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所以我们回到家及时洗手,钥匙也一样。 3、钞票 钞票本身就不需要消毒了,但是尽量不要散在口袋里或者桌面上,平时放进钱包里,摸过钞票的手要清洗干净,尽可能多用手机支付。需要经常接触钞票的人员,在饭前、入厕前后应用肥皂、流水洗净双手;没有洗手之前最好不要用手揉眼睛、掏鼻孔、摸脸等;更不要在接触钞票时用手抓食品吃;以减少钞票的污染与传播疾病。同时,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4.鼠标、键盘 现在憋在家里要疯掉的人们很多选择用电脑上网,键盘和鼠标是最容易隐藏病毒的地方,所以要定期进行消毒。先将键盘和鼠标表面用软布擦洗干净,再蘸上75%的酒精进行消毒处理,最后用干布将键盘表面擦干。一定注意布不能太湿,以防止水珠进入键盘内部。有人说键盘的缝隙很难擦拭到,这边疾控君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大家可准备一张卡片和一片消毒湿纸巾,用湿纸巾把卡片包住,然后就可以十分方便地擦拭键盘缝隙啦,最后视其温度用吹风机吹干或自然风干即可。 5、衣物和手提包 外出衣物应经常换洗,保持清洁,对毛巾、衣物、被罩等可把84消毒液按1:100倍的比例用水稀释(含有效氯500mg/L)浸泡衣物30分钟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注意:含氯消毒剂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手提包可在每次回家后用75%的酒精进行喷洒、擦拭,然后悬挂晾干。(人民网) 压力导致“一夜白头”的机制 很久以来,“一夜白头”的传说都把压力与白发联系在一起。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发现,压力会对毛囊中负责色素再生的干细胞造成永久性损耗,最终导致色素枯竭,毛发变白。 毛囊中的一些干细胞是色素细胞的“储备库”。当毛发新生时,干细胞转变成色素细胞,为毛发着色。 研究人员发现,负责身体做出“战斗或逃跑”反应的交感神经系统,能够深入到皮肤上的每个毛囊。在压力刺激下,交感神经释放一种名为“去甲肾上腺素”的物质,被周边负责色素再生的干细胞吸收。去甲肾上腺素会导致这些干细胞被过度激活,都转变成色素细胞,过度消耗“库存”。仅仅数天后,所有的色素再生干细胞被消耗殆尽,最终导致毛发变白。而且这一破坏是永久性的。 急性应激,尤其是“战斗或逃跑”反应,之前一直被认为有益于动物的生存。研究人员表示,这本来是一种保护性进化反应,但这项研究发现了它的负面影响——会对干细胞造成永久性的损耗。 研究人员说,通过这项研究,知道了神经元能够控制干细胞及其功能,并能解释它们在细胞与分子层面是如何相互作用将压力与头发变白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发现有助于阐明压力对身体不同器官和组织的更广泛影响,并为未来旨在改变或阻止压力产生的破坏性影响的新研究指明方向。 研究报告日前刊登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新华网) 警惕疫情引发的“替代性创伤” “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来势汹汹,我国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疾病可防可控。但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需要战胜的除了身体的疾病,更要打赢心理之战。 面对24小时不停滚动的疫情新闻,人们的情绪会不自觉被带入焦虑中。北师大心理学部1月27日上午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后,许多咨询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情绪困扰,以及精神上的痛苦、焦虑和恐惧。 这种因为目击大量残忍、破坏性场景之后,损害程度超过其中部分人群的心理和情绪的耐受极限,间接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在心理学上被McCann和Pearlman(1990)称为“替代性创伤”(VT)。 现下,因为看到其他人遭受疾病的威胁,因而产生共情,好像自己也正在遭受这样的情形或者类似的创伤,都属于这类心理问题。 食欲不振、疲乏无力、难以入睡、容易惊醒、做噩梦等情形,以及容易发火、容易受惊吓、易分心,或者感到莫名的恐惧、绝望、对现实感到麻木等情绪,或者在交往中容易与人产生冲突,如果出现这些状况,或许你已经出现了替代性创伤。 有些人甚至因为心理问题而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心悸流泪,头痛恶心,在崩溃的边缘来回拉扯……特别是看到一线的医生和护士如此艰难与辛苦,却在跨年夜只能啃饼干,更觉得充满罪恶感。 这些异常现象,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会导致人们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精神崩溃。 分析其原因,因为人类具有移情能力,让人产生“身临其境”“身临其事”的莫名感受。例如,婴儿在看到别的婴儿哭泣时就会表现出关注、伤心、痛苦等不愉快情绪反应。一个远在北京或广州的观众,多次看到武汉肺炎患者的痛苦、恐惧,也会产生相应的移情反应,时间久了,就会形成所谓的替代性创伤。 近年来,灾难性事件备受关注,尤其是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灾难性事件极易引起全民围观。因而大众(特别是奔赴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消防官兵、志愿者以及共情能力较强的普通大众)在协助当事人恢复创伤的同时,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有数据显示,当个体在遭遇灾难性事件时,整个心理系统都有可能出现程度不同的创伤,个体越接近灾难现场,受到创伤的危险性也就越大。 此外,非理性信念也是一个重要致因。非理性信念是指关于某人、某事或某物的不正确、不恰当的看法。这些看法常常让人产生不应有的压力体验。具有替代性创伤体验的人,头脑中可能有一些不恰当的认识:“这次疫情很严重,医生都无法幸免,普通人更无法幸免了” “无论怎么做都很容易感染” “没有可以治疗这种肺炎的药物,感染了就不可治愈”这类不恰当的认识很容易催生人的莫名压力和苦恼。 作为“非患者”,人们应该如何面对肺炎疫情中的替代性创伤呢? (一)认知调整 1.正视负面情绪 可以针对上述症状进行自我诊断或评估。在排除生理性原因或器质性病变的前提下,如果有上述症状,你有可能出现了替代性创伤。面对这种情绪不需要焦虑,因为适当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有助于提高对疫情的警惕。而且,负面信息容易引起负面情绪,要正视,不要忽视。 2.梳理和改变非理性信念 如果发现情绪过载,自己难以走出,不妨拿出一张白纸,静下心来,梳理一下头脑中的非理性信念,并试着改变,接受新的理性的信念。例如,“这次疫情很严重,医生都无法幸免,普通人更无法幸免了。”可以改为:“这次疫情很严重,一些医生防护不当有可能无法幸免,但如果正确防护,普通人也不会被感染。” “没有可以治疗这种肺炎的药物,感染了就不可治愈。”可以改为:“虽然有死亡病例,但很多患者已被治愈,这种肺炎是可以治疗的。”也可以过滤不必要的信息,例如只关注官方消息,不信谣不传谣,避免徒增焦虑。 3.增强自信,正常作息 相信国家的处理措施,每天对自己说几遍:“我已经做好预防,不会被感染。”“疫情没有我想象的那么严重。”更要相信国家和政府一定能够高效组织,集中力量,积极应对这场疫情。 放下手机,尽量关注当下的生活,现实生活中的琐碎也会带给人真实的感受,摆脱负面新闻带来的焦虑。 4.适当娱乐 适度的娱乐活动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更多的正面情绪。同时,也要将负面情绪发泄出去。 (二)行为调整 1.动起来。每天给自己留出一定的运动和休闲时间,即使在室内运动也应如此。让自己从对有关信息的过分关注中走出来。 2.回到现实中来,让生活恢复正常。为自己安排一个工作或生活计划表,将注意力转移到每天需要做的事情上来。 3.加强人际互动,多与家人或身边亲友聊天,倾诉一下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或者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4. 加强预防,给自己充足的安全感。配合政府号召,根据专家意见积极预防,尽量少出门,出门戴口罩。(中国科学报微信公众号) 新加坡教授王林发专访:舆论很疯狂! 北京时间1月31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确认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同时,世卫组织高度评价了中国疫情控制。但在国内,随着“甩锅”大戏不断上演,各种质疑和争论之声此起彼伏。同样在1月31日,新加坡宣布成功复制出2019-nCoV,成为继中国和澳大利亚之后,第三个取得这项成果的国家。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是曾参与中国SARS研究的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教授、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王林发。 “国内的舆论很疯狂。”1月31日,表示自己“极度忙碌”的王林发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指出,传染病暴发时,政府部门应立刻组织起一支“应急国家队”,而非完全依赖中国疾控中心(CDC)。 《中国科学报》: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此次疫情控制给予高度评价,但国内出现一些质疑声。你对此次疫情应对如何评价? 王林发:同SARS相比,这次的疫情应对显然更好。尤其是在确认有“人传人”之后,应对措施很及时,信息公开程度也很高。但是1月21日是个分水岭,在此之前的表现是有问题的。 虽然现在的舆论很疯狂,但我认为中国科学家在这次疫情中表现很好,另外最早的发现工作是临床医生做出来的,这么有意义的贡献不应该被忽视。 《中国科学报》:疫情控制和这期间的科研工作、论文发表是否存在矛盾? 王林发:科研有一点“竞赛”很正常,其他国家也是如此。我认为这次最大的教训应该是加强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而不是完全依赖CDC,因为中国大部分科学家都在CDC体系之外。例如,我是研究蝙蝠和蝙蝠病毒的,我同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有长期深入的合作,在我看来,他们是蝙蝠病毒的世界顶级研究机构,但同样也不在CDC体系中。传染病暴发时,政府部门应该立刻组织起一支“应急国家队”,这样其他机构可以和CDC平等地参与、协作。如果掌控得好,疫情的应对和研究应该相互促进,这样在疫情应对过程中的科研才是积极、有意义的。同时我非常不赞成对任何科学家个人的人身攻击,这完全是在帮倒忙。我想强调这是一个国家应急体制的问题,不是个人的问题或责任。 《中国科学报》:新加坡也出现了新冠病毒疫情,现在情况如何? 王林发:新加坡的第一例新型肺炎确诊病例发生在1周前,因此,成功复制新型肺炎毒株是新加坡为应对不断演变的疫情迈出的关键一步。我们的研究是同中央医院、新加坡保健集团下属医疗中心、国家传染病中心(NCID)和卫生部紧密合作,从受感染病人的临床样本中复制出2019-nCoV。我们的合作从一开始就很透明,并已有不小收益。 《中国科学报》:2004年实验室泄露事件之后,SARS病毒研究全面停滞,你如何评价?SARS之后,中国建立起监测信息直报系统,重点监测各类传染病,此次却似乎没有发挥作用? 王林发:确实,2003~2004年,有3家实验室发生了SARS病毒泄露,造成了一定危害。但是,总体来说,我认为从此之后就禁止SARS病毒的研究有些反应过度。但是,中国SARS之后建立起来的监控报告系统还是很有用的,比如它在禽流感暴发中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次疫情中我认为也发挥了作用。这次的主要问题在于,在当时有限的信息下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行动。 《中国科学报》:你对蝙蝠有深入、持续的研究,在SARS疫情中也参与了相关工作,你认为此次病毒是否来源于蝙蝠? 王林发:跟17年前相比,中国的科研实力大大提升,所以这次我没有被邀请参与中国新冠病毒的研究。但我个人认为,这次的新冠病毒极有可能还是来源于蝙蝠。现在只有耐心等待结果。 2005年,我与武汉病毒所研究员石正丽等人合作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主要结论是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蝙蝠SARS样病毒与人SARS病毒基因组序列同源性达92%。但是,直到8年以后,石正丽团队才在云南一个蝙蝠洞的菊头蝠粪便里分离出一株类似于SARS病毒的活病毒,与已知的SARS病毒具有高度同源性,这项研究清晰地揭示了SARS病毒的来源。 这次也类似,石正丽团队现在已经找到一种一致性高达96%的蝙蝠基因序列。我想告诉所有人,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普通大众,请耐心等待,科学家最终一定能证实它的来源,我认为极有可能还是蝙蝠。 事实上,蝙蝠和病毒有很好的共生关系,这种关系已经存在几百万年了,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且,我们最近的研究证实,蝙蝠是一种神奇的群居哺乳动物,人类可以从它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我有一项新加坡政府资助的研究,课题取名为“向蝙蝠学习:从基因组学、病毒控制到抗癌”。蝙蝠本身并没有错,它们同病毒和谐健康共处,是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改变了环境,导致越来越多的动物病毒感染到人类。(中国科学报微信公众号) (选编:洪田) ...
/ 七天科技博览, 科技
七天科技博览(2020年1月25日)

七天科技博览(2020年1月25日)

【本期导读】 新型肺炎疫情最新通报(1月25日) 来自武汉人员应居家医学观察14天 中国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新型冠状病毒论文 新型肺炎传播速率很可能不亚于SARS,消毒至关重要 新型肺炎已出现无武汉旅行史确诊病例 北京又一名新型肺炎患者痊愈出院 中科院药物所和上科大发现药或可治新型肺炎 抗艾滋药物对新型肺炎有效?疫苗何时到来? 多名院士联名呼吁:杜绝野生动物非法食用和交易 院士专家提案:尽快修法禁食野生动物! 新型肺炎疫情最新通报 人民网北京1月26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消息,2020年1月25日0-24时,29个省(区、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688例,新增重症病例87例,新增死亡病例15例(湖北省13例、上海市1例、河南省1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1例,新增疑似病例1309例。 截至1月25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收到30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975例,现有重症病例324例。累计死亡病例5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49例。现有疑似病例2684例。 目前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3431人,当日解除医学观察325人,现有21556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香港特别行政区5例,澳门特别行政区2例,台湾地区3例。 另外,累计收到国外通报确诊病例:泰国4例,日本2例,韩国2例,美国2例,越南2例,新加坡3例,马来西亚3例,尼泊尔1例,法国3例,澳大利亚1例 应对新型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来自武汉人员应居家医学观察14天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25日晚发布《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通知》,要求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来自武汉的人员应到社区卫生机构登记并居家医学观察14天。 这份通知日前由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发布。此前,国家卫健委牵头建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成员单位共32个部门。 通知要求,充分发挥社区动员能力,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群防群控,稳防稳控,有效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控制疾病传播。 具体来看,县(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组织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院感防控、个人防护等内容的培训,提高防控和诊疗能力。发布公告,对辖区内来自武汉的人员进行警示,要求到社区卫生机构登记并实行居家医学观察14天。 医疗机构加强预检分诊工作,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流行病学史,引导患者至专门的发热呼吸道门诊就诊。为就诊病人提供一次性口罩等防护用品,减少通过医院传播机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转诊至定点医院诊治收治,加强院内感染防控工作。 通知还要求,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社区要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体系,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责任到人、联系到户,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切实落实、不留死角。鼓励社区居民参与防控活动。 以社区为网格,加强人员健康监测,摸排人员往来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精准管理来自武汉的人员,确保追踪到位,实施医学观察。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新华网) 中国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新型冠状病毒论文 北京时间25日凌晨,国际知名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中国团队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研究论文称,通过对武汉新型肺炎患者的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乙型冠状病毒属病毒,它成为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科中的第七个成员。由中国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和国家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资助,对该病毒的加强监控和进一步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最新发表论文的研究团队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衔来自北京地坛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湖北疾控中心、中国科学院生物安全大科学中心、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等机构科研人员共同组成,论文通讯作者为高福、武桂珍和谭文杰。 2019年12月和2020年1月,研究团队在武汉住院患者中发现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该病毒存在的证据包括在3名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用全基因组测序、直接PCR和培养方法均鉴定出此病毒。这种可能由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被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完整的基因组已提交给全球流感序列数据库(GISAID)网站。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2019-nCoV属于乙型冠状病毒属;乙型冠状病毒属包括在人、蝙蝠和其他野生动物中发现的冠状病毒(SARS冠状病毒、蝙蝠类SARS冠状病毒等)。 基于研究中得到的3条完整基因组,研究团队设计出几个针对2019-nCoV基因组的ORF1ab、N和E区域的特异和敏感的检测,可以检测出临床样本中的病毒RNA。引物集和标准操作程序已与世界卫生组织共享,用于在全球和中国监测和检测2019-nCoV感染。 研究团队在论文中表示,他们的分析提供了武汉爆发2019-nCoV的证据,还需提供有关2019-nCoV引起武汉疫情的其他证据,包括在患者的肺组织中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到2019-nCoV抗原,从同一患者两个时间点的血清标本中检测出可证实血清转化的抗病毒IgM和IgG抗体,以及来自动物(猴子)实验的致病性证据。至关重要的是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确定感染的传播方式、繁殖间隔期和感染的临床症状谱,从而为制定预防、控制和制止2019-nCoV传播的战略提供指导。 研究团队提醒说,冠状病毒是一种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广泛存在于人类、哺乳动物和鸟类宿主,可以导致呼吸道、肠道、肝脏和神经系统疾病。基于冠状病毒的高流行率和广泛分布,其基因组的巨大遗传多样性和频繁重组,以及人-动物间接触活动的增加,加之频繁的跨物种感染和偶尔的动物传人事件,新的冠状病毒可能会周期性地出现在人类面前。(中国新闻网) 新型肺炎传播速率很可能不亚于SARS,消毒至关重要 1月24日,提出“只有大隔离、大消毒,才能遏制武汉肺炎”这一观点的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研究员陈继明联系《中国科学报》提出,根据最新数据,新型冠状病毒比我们原先认识的要更危险,家庭消毒和公共场所消毒对于这次疫情的防控至关重要。以下为陈继明撰写的文章: 过去24小时内国内外发布的数据提示,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比我们原先认识要更危险。 第一,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在人群中具有较高的传播能力。 世卫组织1月23日晚发布的评估报告,指出平均每个新型冠状病毒病例感染了1.4到2.5个病例,这说明了我们在1月20日之前的措施没有遏制该病毒在人群中扩散蔓延的态势。 另外,2003年SARS从首个病例发病到发现第500个确诊病例,用了110多天,而这次不到50天,说明这次疫情在人群中的传播速率很可能不亚于SARS。 考虑到现在检测能力已经显著提升,我们也不能说这次疫情传播速率大于SARS的传播速率。 第二,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对人类具有相当高的致病性。 1月23日,Eurosurveillance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依据1月10日到21日已经治愈出院的人数和死亡的人数,这次疫情的病死率95%置信区间为3.9%至32%,均值为14%。 世卫组织1月23日发布的评估报告指出,在确诊病例中,重症病例占到25%。国家卫健委1月24日通报,截止到1月23日24时,内地已经确诊830例,已经治愈出院34例,已经死亡25例,重症177例,按照这三个数据计算的病死率更高,而重症率约为21%。另外,从1月23日国家卫健委公布的17个死亡病例看,80%以上的死者年龄都不低于65岁,同时患有其他疾病。(需要说明的是,病死率等于死亡数除以治愈出院人数与死亡人数之和,正在治疗的病例由于结局未定,所以不纳入计算。这个数值还在变化之中。上述计算没有考虑到那些没有住院的轻症病例。) 虽然目前看,这个病毒对儿童侵袭力弱,但是这个病毒是容易变异的,目前不能断定这个病毒以后对儿童侵袭力不会上升。 第三,确诊病例在快速上升。 截止到1月24日,中国一共报告了835个确诊病例(包括港澳台地区),而这些病例超过60%是在1月20号以后确诊的。由于这个病毒对人类来说是新的,人们普遍对它没有预存的特异性免疫力,所以都容易感染。正因为这个原因,如果这个病毒在人间定殖下来,有可能引发人间大流行,其后变成人类的一种常在的重要传染病。 冠状病毒在猪群中引起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在猫群中引起猫传染性腹膜炎,在鸡群中引起传染性支气管炎。这些冠状病毒病都是对应动物的主要传染病,感染力和致病性都比较强,并且用疫苗和药物都很难控制。不仅如此,这些冠状病毒变异较快,部分变异株能够显著改变其流行特征。2010年,猪流行性腹泻冠状病毒一个变异株在中国、日本、东南亚、美国等地的猪群中大流行,导致大量的猪发病死亡,其中美国约有700万头猪死亡。 这些家养动物的冠状病毒对人都不致病,与这次疫情毫无关系,确实毫无关系,但是它们能够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冠状病毒的致病能力。 综合上述新的认识,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少出行,少聚会,勤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只有每个人都重视自我防护,我们才能尽早消灭这个疫病。 在这个寒冷季节,病毒在外界能够存活较长时间,所以家庭消毒和公共场所消毒,对于这次疫情的防控,非常重要。(科学网) 新型肺炎已出现无武汉旅行史确诊病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进入第23天,官方再次更新诊疗方案。1月23日,国家卫健委公布新修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方案显示,目前无华南市场暴露史病例在增加,并出现了聚集性病例和无武汉旅行史的确诊病例。 记者注意到,与第二版诊疗方案相比,新方案新增表述“出现无武汉旅行史的确诊病例”。第三版方案提到,截至目前搜集到的病例,显示无华南市场暴露史病例在增加,并出现了聚集性病例和无武汉旅行史的确诊病例,而且在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来自于武汉的无明确市场暴露史的确诊病例。(新京报) 北京又一名新型肺炎患者痊愈出院 经北京市专家组会诊,北京1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男患者于1月25日痊愈出院。据悉,该男士现居于北京市大兴区。1月8日从湖北返回后出现发热,头痛,乏力,咳嗽等症状,随后转入北京地坛医院隔离治疗。按程序经疾控中心检测发现新型冠状病毒阳性,经专家组会诊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入院后给予中药治疗及对症治疗,症状好转,体温正常,连续监测呼吸道分泌物病毒核酸阴性,符合国家制定的出院标准,今日出院。北京市已累计出院2人。(央视新闻微博) 中科院药物所和上科大发现药或可治新型肺炎 由蒋华良院士和饶子和院士领衔、20余个课题组参与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抗2019-nCoV病毒感染联合应急攻关团队,利用前期抗SARS药物研究积累的经验,开展抗2019-nCoV药物研究。 饶子和/杨海涛团队快速表达了2019-nCoV水解酶(Mpro)并获得了高分辨率晶体结构,在此基础上,联合小组综合利用虚拟筛选和酶学测试相结合的策略,重点针对已上市药物以及自建的“高成药性化合物数据库”和“药用植物来源化合物成分数据库”进行了药物筛选,迅速发现了30种可能对2019-nCoV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活性天然产物和中药(详见附表),建议在2019-nCoV感染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予以考虑和关注。 研究团队后续将继续深入开展针对性的抗2019-nCoV活性测试,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更加直接的指导。 候选药物包括蛋白酶抑制剂茚地那韦(Indinavir)、沙奎那韦(Saquinavir)、洛匹那韦(Lopinavir)、卡非佐米(Carfilzomib)、利托那韦(ritonavir)等12种抗HIV药物,2种抗呼吸道合胞病毒药物,1种抗人巨噬病毒药物,1种抗精神分裂症药物,1种免疫抑制剂以及2种其他类药物。发现含有“二苯乙烯”结构的孟鲁司特以及植物药活性成分虎杖苷和脱氧土大黄苷与Mpro结合较好,可能对病毒有抑制作用;在前期抗SARS研究及计算机模拟基础上发现老药肉桂硫胺、环孢菌素A可能对2019-nCoV有效,其中肉桂硫胺是上世纪70年代用于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对冠状病毒3CL水解酶具有抑制作用,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可以阻止病毒的核衣壳蛋白与人的环孢亲和素A相互结合,已有研究表明联用干扰素和环孢菌素A能显著抑制冠状病毒在人类支气管和肺部复制及造成的组织损伤。他们研究还发现,虎杖、山豆根等中药材中可能含有抗2019-nCoV有效成分。 应急攻关团队已经完成了肉桂硫胺等公斤级合成工艺,制剂工作正在进行;环孢菌素A的胶囊制剂制备工艺也已经完成;其它部分药物的合成工艺探索也已完成。联合团队表示欢迎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与他们合作,共同抗击2019-nCoV。(中国科学报) 抗艾滋药物对新型肺炎有效?疫苗何时到来? 相关专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虽然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但研究刚开始,离研制出抗体、疫苗等尚有很大距离。同时,有受访专家呼吁,强烈建议采取国家行动,研发针对重大烈性传染病的药物。即使这次未来得及用,也可以作为技术储备。 1月21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新型肺炎暂无特效药。不过,事情在23日有了转机。当天,被确诊感染新型肺炎的北大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在微博上表示,“一种抗艾滋病药物对我很有效!”这种药物名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是一种病毒蛋白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然而,王广发也强调,目前还不清楚对其他病患是否有效,需要后续观察。 23日,美国卫生官员和科研人员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观点文章称,自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出现以来,医学界对冠状病毒的研究及技术进步可大幅缩短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开发的时间,新型冠状病毒的候选疫苗有望在3个月后展开人体临床试验。 与此同时,据德国中文网24日报道:德国吕贝克大学教授Rolf Hilgenfeld正在乘飞机飞往中国。在他的行李中,可能携带有冠状病毒抑制剂。随后,病毒学专家、北京化工大学教授童贻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抑制剂在国外应该没有获得临床上市许可。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是不是有效,要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经过相关的程序,证明安全有效才会大规模应用于临床。无论如何,这似乎为新型肺炎的特效药治疗带来了一丝曙光。 《中国科学报》:特效药研制有何进展?SARS战役中留下的经验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科研是否有帮助? 匿名专家:有很大帮助,我们已经根据过去的大量积累,加班加点做出了病毒抑制剂,正在进行相关检测。不然这么短的时间肯定拿不出来,因为药物研发需要很长周期。不过,针对SARS的抑制剂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是否有用目前还不确定,希望管用。 张天宇:最快速、直接的方法是在动物感染模型上直接使用现有的抗病毒药物等进行快速验证,当然也包括中药。比如SARS期间,我国学者就发现抗HIV药物可能对SARS病毒有一定效果。可惜到目前为止,我国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最新研究中,国家并没有公开研发针对冠状病毒的特效药物。强烈建议采取国家行动,研发重大烈性传染病的药物。即使这次未来得及用,也可以作为技术储备。 《中国科学报》:目前已有几家美国公司开始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研发,您认为什么时候能用上疫苗? 匿名专家:我们也在开展相关研究,但研究刚开始,离研制出抗体、疫苗等还有很大距离。现在对病毒的流行规律、免疫保护机制、易感性都不清楚,研制出来之后还需要三期临床试验,我认为一年之内不太可能有疫苗。 当然,每次疫情的情况都不一样,总有新的科学问题出现,所以现在预测还为时尚早。但是,当年控制SARS疫情发展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特效疫苗,完全靠增强全民意识、加强领导,最后依靠切断传播途径做得好完全控制住了。这次也可以借鉴。 《中国科学报》:通过此次疫情回看SARS研究,您认为有哪些教训? 张天宇:我国之所以没有冠状病毒特效药,我认为有几个原因:第一,SARS病毒消失以后,为了防止病毒泄露,直接使用病毒的项目几乎全部被停掉。拿不到病毒,药物研发无法进行动物实验验证。第二,没有了病人,企业也无动力。另外,某些人可能心存侥幸,以为冠状病毒不会再来,就像天花消失一样。 陆家海:国际上一直对冠状病毒进行着持续的研究。我们国家缺乏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期科研跟踪,科技部门也没建立起长期研究的机制,实际上应该减少应急性的项目,加大对新型传染病研究的持续投入,不要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匿名专家:最大的教训就是研究没有继续下去,科研环节没有进入传染病防控体系中,丧失了先机。 相关资助项目: 1月21日,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组织召开“新型冠状病毒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组第一次会议”,对第一批应急项目进行咨询论证。会上成立以钟南山院士为组长、14位专家组成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 国家层面将迅速启动应急科技攻关项目,着重在病毒溯源、传播途径、动物模型建立、感染与致病机理、快速免疫学检测方法、基因组变异与进化、重症病人优化治疗方案、应急保护抗体研发、快速疫苗研发、中医药防治等10个方面进行部署。 1月2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溯源、致病及防治的基础研究”专项项目指南》(下称《指南》),宣布启动新型肺炎研究专项项目。5个方向分别为: 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功能、感染关键靶点及作用机制,以及不同冠状病毒差异性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溯源、变异与进化,以及新技术与“科赫假说”的再认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人群易感性及疾病流行规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机制,以及重症救治和医院感染防控的基础研究; 冠状病毒应急疫苗和通用疫苗的基础研究。(科学网) 多名院士联名呼吁:杜绝野生动物非法食用和交易 此次原发于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是继2003年的SARS之后的新一轮公共卫生危机。来自国家疾控部门和专业研究者的初步信息都表明,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和SARS一样指向了野生动物贸易市场。 事实上,科学研究表明,近些年来世界各地出现的新发传染病,例如亨德拉、尼帕病毒,H7N9禽流感、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等,都和动物有关。统计发现有超过70%的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这些病毒本来存在于自然界,野生动物宿主并不一定致病致死,但由于人类食用野生动物,或者侵蚀野生动物栖息地,使得这些病毒与人类的接触面大幅增加,给病毒从野生动物向人类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危及公共卫生安全。加之交通的便利和人口的流动,使得流行病爆发的几率大大增加。 可见,控制甚至杜绝野生动物的食用和相关贸易,已经不仅仅是生态保护的需要,而且对公共健康的风险控制意义重大。鉴于此,我们呼吁野生动物主管及执法部门,以及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发挥更大的作用,从源头管理野生动物非法贸易,全面杜绝对野生动物的非法食用。 我们的建议如下: 1.尽快在全国范围内由各地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和疾病检疫部门联合执法,严格检查目前市场上贸易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状况,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以及餐馆的非法经营,并将有关信息公开发布,形成公众和社会压力。 2.从长远来看,有必要把野生动物贸易和消费所带来的风险上升为公共安全议题来看待和管理,由人大和政府主管部门建立更加健全的法规和管理机制,同时向全社会和消费者进行健康安全和生态保护意识教育。具体如下: a)由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建立审核和监管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生产经营许可单位运行情况的长效机制,凡是有非法行为的一律予以取缔,特别是那些名为驯养繁殖,实为非法收购和猎捕野生动物进行贸易的,要严加惩处。应以此次事件为契机,整顿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生产经营行业的乱象,全面清理不规范、不合法的生产经营活动,严禁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与珍稀濒危动物的利用。对主管部门批准的合法经营许可内容应做到信息公开,随时接受公众的监督。 b)由全国人大紧急修订《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公共健康安全的内容纳入到野生动物利用的条款中。根据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在禁止和限制食用野生动物方面,没有直接规定。而目前由林业部门对驯养繁殖野生动物审批许可的程序和管理存在漏洞,经常有名为保护、驯养或者养殖,实为非法收购、贩卖和食用野生动物的情况,为野生动物的贸易和食用埋下隐患。应尽快修改完善相关立法并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明确野生动物经营相关的市场监督的执法部门及其职责,加大野生动物非法利用的处罚力度,把非法消费也同样纳入到管理和处罚范围。 c)在全社会倡导改变以往“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为了利用”的狭隘观念,加强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公众宣传力度,深入浅出地解读人类生存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关系,以及保护自然保护与公共安全风险以及每个人的关联,让如今已成为奢侈而非必需品的野生动物食用陋习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习惯,使野生动物保护深入人心,成为社会主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中。 d)值2020在昆明召开第15届生物多样性缔约国大会之际,在媒体应强调对野生动物原生种群和栖息地的保护,政府应大力支持在野外的研究工作。 我们郑重呼吁:杜绝野生动物非法贸易和食用,从源头控制重大公共健康风险。希望政府主管部门和学者以及社会公众共同努力,将此次危机及时有效地转化为保护生态和公共安全的行动! 院士专家提案:尽快修法禁食野生动物! 导读 武汉肺炎疫情的源头,指向野生动物非法交易、食用。然而,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等4位专家梳理发现,在现有法律框架下,交易、运输、制售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在获得登记注册并获得批准之后,是合规合法的。 这种表面上的合法活动,往往让这些野生动物成为疾病宿主,构成“动物—动物—人—人”传播疾病的重要根源。 为此,4位专家联名提出了《关于尽快修改完善立法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政协提案,呼吁从立法和执法上着力,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彻底改变不文明生活方式。 以下为《建议》全文。 关于尽快修改完善立法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建议 李景虹、杨芳、黄宇平、王建平 一、尽快修改完善相关立法并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急迫性 2020年新年伊始,湖北省武汉市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国家卫健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国家级卫生部门组成的专家组深入武汉专题调查研究之后,在1月22日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明确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为野生动物”。 回顾2003年SARS疫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最早发生在广东的11个病例多数与野生动物有接触的历史,包括野生动物的运输者、交易人员、餐馆的厨师、服务员,同期在广东野生动物市场上的果子狸体内分离和检测到了SARS病毒。 类似疫情发生的教训证明,从每一个公民到国家各个职能部门,都不能置身度外,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遭到严重威胁,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秩序被严重打乱,直接工作在抗疫情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甚至付出了健康和生命的沉重代价。这次因国人食用野生动物造成大规模新型病毒疫情暴发,也给我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极为恶劣的不良影响。 根据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虽然我国2017年出台了《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但是,通读这一法一条例,可以看出:相关立法的侧重点在于保护“珍贵、濒危、有益的和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而对水生以及假借保护、驯养或者养殖,而非法食用或者贩卖野生动物的情况时有发生,据此,在现有法律框架下,交易、运输、制售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在获得登记注册并获得批准之后,是合规合法的。这种表面上的合法活动,往往让这些野生动物成为疾病宿主,构成“动物—动物—人—人”传播疾病的重要根源。为此,郑重建议:尽快修改完善相关立法并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 二、尽快修改完善相关立法并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理由 1. SARS教训。 应该承认,2003年抗击SARS,给国家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和整个社会留下了应对疫情的宝贵经验。但是今年由于同样的原因再次引发类似疫情,值得深刻反思。为此,我们呼吁国家尽快研究立法或者修订相关法则以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包括禁止交易、运输、制售和食用野生动物。 2.立法漏洞。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在禁止和限制食用野生动物方面,没有直接规定,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在野生动物以及家养畜禽肇致“动物—动物—人—人”疾病传播可能时,担负的预防、处置和配合义务,规定不清楚。需要通过相关法律的修改完善,进行弥补。 3.我国《民法总则》(未来的《民法典》)第1条、第9条分别规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绿色原则”等,还有十九届四中全国强调“国家治理”以及高质量发展等,立即着手修改完善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正当其时。 三、尽快修改完善相关立法并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具体建议 1.建议尽快组织各方面专家论证研究全面禁止交易、运输、制售和食用野生动物的可行性,抓紧研究“出台以保护人类为出发点的相关法律或者修订相关法则以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可行性。为便于“令行禁止”,以及贯彻“急用先立”原则,可有相关部委先出台“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管理办法”,与汶川大地震应急时制定《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2008年6月4日通过)做法相适应。 ...
/ 七天科技博览, 科技
七天科技博览(1月18日)

七天科技博览(1月18日)

【本期导读】 脑科学时代正在走来 银杏如何可以活千年? 塑化剂如何影响生殖功能? 如何打赢冬季心脏保卫战? 开展“人类屏幕组计划” 生活中的小窍门儿 2019年,海洋温度创历史新高 全球海洋氧气含量正迅速下降 脑科学时代正在走来 心随所想。天津大学医学部的白色小楼中,墙上的大屏幕显示着“欢迎来到医学部,你们是今天上午第五拨参观者。”佩戴着电极帽的志愿者静默无声,墙上的字是他的心声。这段文字同样可以发送给千里之外的接受者。 随心所动。在手臂上贴上几个电极片,心里默念“出拳”,手臂不自觉地真的打出一拳。这项技术成为瘫痪病人的福音。 新年伊始,在天津大学医学部,一场“黑科技”展悄然举行。这种“黑科技”捕捉人脑发出的脑电信息,经过解读、处理,转变为控制机器的信号。这个展览就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生-机智能交互与生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样机展示会。 瘫痪者的福音 5年前,当自己的左腿在意念的控制下终于“踢”出去的时候,77岁的脑中风患者郑桂荣惊喜地发现,自己“瘫”了8个月的腿,竟然又“听使唤”了:“心思一动,腿就可以开始抬起来了。” 在天津医院康复科的治疗室里,47岁的患者王杨佩戴好脑-机接口设备后,根据电脑提示,进行手腕功能康复训练。经过3个多月的治疗,他已经能自行进行腕关节旋转、踝关节背曲等。 全球首款脑机接口专用芯片“脑语者”研发团队领导者、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明东介绍:“大脑是宇宙中最复杂的系统之一,不但有极为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还有千变万化的动态信息。每说一句话,大脑里都可能有上亿个神经细胞在不断发放电脉冲。一台高速运转的电脑正在将大脑的信号接收下来、解读出来。利用脑-机接口技术实现的医疗康复,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 2014年天津大学研制成功首台适用于全肢体中风康复的人工神经机器人系统——“神工一号”。融合了运动想象脑-机接口技术和物理训练康复疗法,该系统在中风患者体外仿生构筑了一条人工神经通路,经过模拟解码患者的运动康复意念信息,进而驱动多级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产生对应动作。随着“神工二号”、“神工三号”相继研发成功,目前,“神工”已经在天津、山东多地三甲医院进行临床试验,为数千名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手段。 意念的交流 2016年,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中,两位航天员完成了一项颇具科幻色彩的前瞻性实验:人类历史上首次太空脑—机交互,实现了静默的交流。这套实验系统研制正是由明东团队与中国航天员中心合作完成。 这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进行脑-机交互技术空间适应性测试。该系统通过大量地基实验深入揭示失重、噪声、情绪等对脑电影响,实现了高识别度、高稳定性、适于空间环境的脑-机接口自适应分类技术;建立了针对航天特征的实验策略和训练方法,大幅提高系统识别正确率,为有效开展天地差异对比建立稳定基线。人机融合将是未来航天医学与人因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脑-机接口为航天员等特殊人群提供肢体约束环境下的“第三只手”和神经功能层面融合的自适应自动化人机协作,帮助他们完成更多更复杂的工作任务。该系统的建立和成功测试将为未来深入开展先进交互技术在轨适应性研究和技术应用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新一代医学与人因保障系统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从军事航天到生活娱乐,脑-机接口技术应用前景广阔。脑科学时代正在走来。(科技日报) 银杏如何可以活千年? 与自然界中旺盛生长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某些树木相比,动物的长寿不算什么。但人们此前对树木,例如银杏的长寿机制却一直不清楚。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中外科学家团队截止目前最为全面的树木长寿机制研究成果。他们选用银杏树干维管形成层为主要研究材料,综合运用细胞学、生理学、多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揭示了银杏古树长寿的内在机制。 论文作者、扬州大学教授王莉告诉《中国科学报》,树木生长主要来源于顶端分生组织和侧向维管形成层的分裂分化,但树木生长到一定年龄以后就不再升高,因而无法反映年龄的变化。树木主干维管形成层每年都能分裂分化出新的韧皮部和木质部,维系着树体的生长,是研究古树长寿机制的理想材料。 该研究通过年轮测定技术结合DBHs的分析,确定了34株银杏树的真实树龄,其树龄分布在15年—1353年,并将其中不同树龄的树木分为三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与成年树相比,古树组(193年-667年)形成层细胞层数变少,新产生的年轮宽度变窄,生长素(IAA) 含量下降,脱落酸(ABA)含量上升,细胞分裂分化相关基因表达下降,表明古树中维管组织生长变缓。然而古树树干的横截面积增加量(BAI)仍处于高水平,显示银杏古树形成层干细胞仍具有较强的持续不断的分裂能力。 该研究进一步测定了古树叶片光合指标、种子繁殖能力、衰老相关的标记基因、miRNA及靶基因、自噬基因等,均未发现有显著变化。此外,研究人员还在银杏叶片衰老过程以及更多年龄段的其他银杏植株中,进行了相关基因的验证。这些形态、生理和分子水平上的结果揭示,银杏古树在整体上仍处在健康的成年状态,依旧保持“青春活力”,尚未进入衰老阶段。“银杏古树维管形成层细胞的持续分裂能力,在避免衰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王莉说。 论文作者、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金星介绍,树木最终大多因为环境胁迫或病害而导致衰老和死亡。为了了解树木是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容易受到这种压力的影响,他们检查了与病原体抗性和保护性物质产生有关的基因。结果,他们在银杏古树维管形成层细胞中鉴定到62个FLS2、EFR的成员和457个R基因,尤其是R基因的数量远远多于其他物种。此外,木质素单体、类黄酮和芪类化合物代谢通路的基因数量和表达在古树组中也没有下降。 论文作者、美国北得克萨斯大学丹顿分校教授Richard Dixon说,这是一种“惊人的”能力,可以帮助银杏健康生长数千年。银杏古树可能通过持续合成木质素等物质,增加树干的密度和强度,以支撑不断增粗的树体,同时通过大量R基因的持续表达,以及积累具有特殊保护功能的代谢物来提高树体抗性,抵抗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从而大大延长了树体的寿命。 综上所述,科学家认为,银杏古树长寿并非某单一的长寿基因调控,而是生长与衰老过程中多个因素综合平衡的结果。该研究成果对揭示树木在个体水平上的生长与衰老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中国科学报) 塑化剂如何影响生殖功能? 美国研究人员9日在《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一种常用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会在线虫生殖过程中引起过多的DNA断裂,并干扰修复系统的运作,从而导致卵子形成和胚胎早期发育的缺陷。这一新机制的发现对于理解DEHP对人类生殖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DEHP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塑化剂,每年全球总产量高达400万吨,人们会通过玩具,服装、食品包装、医疗器械、个人护理用品等各种产品接触到它。有大量研究表明,暴露于DEHP会导致男女各种生育问题,但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无法确认该化学物质是如何发挥其有害作用的。 此次,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纽约州卫生署的研究人员对DEHP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生殖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DEHP会在线虫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造成过多的双链DNA断裂,并干扰修复系统的运作,使这些断裂无法得到适当的修复,最终会影响染色体形态,导致卵子中染色体数目不正确,胚胎存活能力下降。 分析显示,这些线虫仅处于低水平的DEHP暴露和代谢(与普通人群尿液样本中检测到的DEHP水平相当)就会受到影响。这表明,即使是少量的DEHP也能破坏细胞的减数分裂。 秀丽隐杆线虫是研究人类遗传学和生物学的常见模式生物,其模型很有借鉴意义。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新研究提供了有关环境中DEHP水平如何损害动物生殖系统的新见解,对于进一步理解DEHP是如何影响人类生殖健康的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研究也提醒人们,要重视DEHP污染问题,必须要减少DEHP的使用或寻找更安全的替代品,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人体暴露于这种化学物质的风险。(科技日报) 如何打赢冬季心脏保卫战? 我国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7亿人,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并呈现上升趋势。目前高血压已成为我国心血管病的头号危险因素,并上升为全球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冬季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在气温骤降的时节,心血管科急诊室、病房里总是人满为患。而天气温度变化对高血压病人的影响常常被低估。 “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对外界温度的变化很敏感,所以冠心病在冬季高发。”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孙宏涛表示,寒冷会刺激冠状动脉,致其易痉挛收缩,若冠状动脉原有严重狭窄,则并发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就增大。此外,寒冷会令人体的外周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上升,心脏负荷增大,增加了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值得注意的是,冬季北方地区昼夜温差大、室内外温差大,还有很多北方老人有去南方进行“候鸟式”迁徙避寒的习惯。孙宏涛说,由于人体温度调节系统处理突发情况能力有限,突发温度变异会带来人体相应变化,例如血胆固醇、心率和血小板黏度均增加,则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因此一日内较大的温度变化可以导致心脏病发作。 “高血压患者在冬季要尤其注意定期服用降压药,避免血压波动,增加心肌耗氧量,导致心绞痛的发生。”孙宏涛建议,在气温骤降及季节更替时,高血压患者务必要加强血压的自我监测,密切关注血压值,警惕因外界温度变化所致的血压急剧变化。如果发生血压值急剧升高,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避免随意用药酿成危险。 此外,针对准备在冬季由寒冷地区到温暖地区居住、休闲旅游的中老年人,孙宏涛建议,应该在出发前全面接受体格检查,有心脑血管闭塞或重度狭窄者应遵从医生的指导。(新华社) 开展“人类屏幕组计划” 在英国《自然》杂志15日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数名科学家建议开展“人类屏幕组计划”,因为关于数字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我们所了解到的信息可能是不全面、不相关或被误解的。文中写道,针对数字生活的详细记录展开大规模分析,比单纯计算屏幕时间能带来更多见解。 过去10年里,有成千上万分析媒体影响的研究,其中绝大部分是根据“智能手类,分析人们在这些技术或平台上所花费的时间。但是此次,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百伦·里弗斯在内的多位科学家指出,目前人们可能接触到的内容范畴宽泛性、消费模式碎片化、信息食粮异质性、体验交互性以及设备移动机”“社交媒体”和“娱乐媒体”等几大化的程度均过高,不适合使用这种简化的归纳。此外,人们很容易少报或多报自己在某个媒体平台上所花费的时间,误差一般可达每天数小时。 为此,科学家呼吁协作开展“人类屏幕组计划”,对人们在屏幕上浏览的内容和各种操作以及浏览和操作发生的先后顺序展开分析。 评论作者解释道,现有技术“让研究人员可以非常详尽地记录人们的数字生活”。得益于数据共享标准的不断更新和其他领域不断积累的经验和工具——比如基因组学,在满足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等各种预期和法规要求下,进行数据收集正变得越来越容易。 评论文章指出,其他“组学”项目多年来已吸纳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考虑到现在人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屏幕前度过的,将这种策略用于研究媒体或能产生相同的价值。” 此次的评论文章,并非作为研究论文而发表,但属于与科学研究及其衍生物相关的具有话题性、权威性的社论。(科技日报) 生活中的小窍门儿 手机要远离电磁炉 冬天在家涮火锅,电磁炉是必需品。但很多人对电磁炉的使用安全不注意,手机等电子产品随手放在旁边,殊不知这其中潜藏着巨大风险。 电磁炉是利用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原理制成的,它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当磁场内的磁感线通过铁质锅的底部时,即产生无数小涡流,使锅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加热锅内的食物。手机放到电磁炉上后,电磁炉感知到手机里含有磁铁(一般是扬声器或者听筒),便会自动开启,使手机在瞬间高温下燃烧爆炸。也就是说,无论电磁炉是否开机,只要通电状态下,手机置于上面便会发生危险。 充电宝最好竖起来用 北京市通州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处宣传科参谋祁兴龙:充电宝是集储电、升压、充电管理于一体的便携式设备,以化学电池为主要构件。如果使用不当或产品保护机制设计不合理,可能引发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是潜藏在身边的安全隐患。 使用充电宝应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前把手机说明书、充电宝说明书和充电器对比看一看,核对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电流是否一致,避免手机过量、过载充电;2.注意充电宝的温度或形状,如果发生变形或充电时温度比平时热许多,有焦糊气味飘出,立即停止使用;3.在通风、散热好的地方充电,不要放在书包、衣服兜或被子里,充电时将充电宝竖起来,利于多面散热;4.充电宝很多都是多电芯拼接而成,故避免磕碰、高温、进水;5.充满电后及时拔掉插头;6.着火时应将其丢进水桶,水能进入设备内部,除了浇灭火焰,还能快速降温,避免复燃。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消费者首先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充电宝,做到源头保障。 天然气火焰变黄很危险 中华科普学会副主委董晓秋:正常情况下,燃气灶的火焰颜色一般是清澈的淡蓝色。如果火焰呈现出黄色等其他颜色,就要警惕了,很有可能是燃气灶出现了以下故障: 1、风门位置调节不佳。燃烧时,燃气与空气混合均匀,火焰就会呈蓝色,此时少烟、火力大;如燃气没有与空气中的氧充分混合,燃烧不完全,热流量低,火焰就会呈黄色,烟也比较大。抬起燃气灶即可看到,下面有一个“小拨片”,用来控制内外两个风门。左右拨动风片,增加进风口面积,调节至蓝色火焰即可。 2、风门通道被堵塞。引射管内有积碳、铁锈、蜘蛛网等脏物,也会影响引射能力而产生黄火。此时应把引射器内的脏物清除干净,黄火即可排除。 3、喷嘴孔径过大。喷嘴孔径大小根据使用气源不同有所区别。孔径过大时,燃气的流量超过额定流量,就会产生黄火;当氧气严重不足时,还会产生黑烟。此种情况,只需更换适用该气源的喷嘴即可。 儿童安全座椅 选购看三点 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商务中心区工商所:为了保证乘车安全,越来越多的家长为儿童配备了安全座椅,其中进口品牌颇受青睐。面对纷繁复杂的进口品牌,如何选购品质过硬、安全可靠的儿童座椅产品,提醒家长选购时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看中文标识和使用说明书。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合格的儿童安全座椅产品应该有完整的中文标识和说明书,应包括制造商名称或标志、制造年份、警告标识等内容,同时须在产品上标注CCC标识。说明书中应详细告知适用车型、安装方式、注意事项等。 关注外观、关键零部件和乘坐舒适度。家长检查儿童安全座椅是否存在潜在危险,应关注安全带卡扣等关键零部件,可以进行徒手卡扣插拔试验,尽量不要选择太紧或者太松的卡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此外,应关注座椅主体是否有锋利割手的尖端锐边,是否存在夹手危险等。同时,不要选择颜色鲜艳、有刺鼻气味的布套,以免甲醛等有害物质超标。 查看入境检验检疫证明。正规渠道进口的儿童安全座椅经过层层筛选和检测,合格后会得到一张属于自己的“合格证”,也就是《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有了合格证,各类儿童安全座椅便可以上架销售,消费者也就可以放心购买了。(人民健康网) 2019年,海洋温度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2019年,海洋温度比1981-2010年间的最高平均温度高0.075摄氏度,成为有记录以来海洋温度最高的一年。 海洋吸收了90%温室气体带来的额外热量,因此海洋温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全球变暖程度。近期,发表在《大气物理科学前沿》的研究通过对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大量数据的分析,获取了近几十年来海洋温度的变化情况。数据显示,2019年,海洋温度比1981-2010年间的最高平均温度高0.075摄氏度,成为有记录以来海洋温度最高的一年。研究显示,如果碳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持续,海洋仍然会吸收其产生的约90%的热量。不过一旦停止变暖,这些能量将沉入海底被固定下来。(环球科学) 全球海洋氧气含量正迅速下降 在1960-2010年间,全球海洋中的氧气含量下降了大约2%;此外,目前全球范围内海洋氧气含量不足的地点有700处,而1960年只有45处。 在正在马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一份报告指出,全球海洋中的氧气含量正在迅速下降。这份报告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在报告中,来自17个国家的67位科学家共同指出,在1960-2010年间,全球海洋中的氧气含量下降了大约2%;此外,目前全球范围内海洋氧气含量不足的地点有700处,而1960年只有45处。气候变化是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随着海水温度上升,海水能容纳氧气的能力下降。海水氧气的减少,不仅造成大量海洋动物死亡,也影响着全球的氮、磷循环。(环球科学) (选编: 洪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