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科技博览(2020年2月2日)

【本期导读】

  1. 中国政府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
  2. 澳大利亚林火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影响
  3. 病毒在不同物体表面能存活多久
  4. 防疫期间,生活中的随身小物件你会消毒吗?
  5. 压力导致“一夜白头”的机制
  6. 警惕疫情引发的“替代性创伤”
  7. 新加坡教授王林发专访:舆论很疯狂!

 

 

市场监管总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林草局

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

2020年第4号

为严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断可能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决定,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全国疫情解除期间,禁止野生动物交易活动。

一、各地饲养繁育野生动物场所实施隔离,严禁野生动物对外扩散和转运贩卖。

二、各地农(集)贸市场、超市、餐饮单位、电商平台等经营场所,严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

三、社会各界发现违法违规交易野生动物的,可通过 12315 热线或平台举报。

四、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检查,发现有违反本公告规定的,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对经营者、经营场所分别予以停业整顿、查封,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

五、消费者要充分认识食用野生动物的健康风险,远离“野味”,健康饮食。

市场监管总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林草局

2020年1月26日

 

澳大利亚林火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影响

2019年7月以来,高温天气和干旱导致澳大利亚多地林火肆虐。截至目前,林火灾害已致28人死亡,2600多栋民居被毁,过火面积超过1000万公顷。持续数月的森林大火对当地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更是造成了巨大影响。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悉尼蓝山地区,占地103万公顷,这里有包括“活化石”植物瓦勒迈松在内的大量珍稀濒危物种。悉尼大学环境科学讲师阿伦·格林维尔日前表示,蓝山八成区域已经被林火烧毁。据格林维尔计算,自去年10月以来,蓝山地区植被已被累计烧毁83.7万公顷。他表示,林火沿着新南威尔士州大部分海岸线肆虐,许多地方的野生动物被夹在火焰与海水之间,难以找到庇护之处。

悉尼大学生态学家克里斯·迪克曼教授估算,2019年9月以来,林火已造成超过10亿只野生动物丧生,其中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等。迪克曼在计算时使用了高度保守的估计,且他的计算不包括蝙蝠、青蛙、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野生动物的真实死亡数字,只有等林火完全扑灭后才能展开实地评估。但不少专家认为,在林火中丧生的野生动物数量远超10亿。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森林生态学教授戴维·林登迈尔表示,野生动物面临的威胁不仅仅是火海,“它们必须应对火灾前的高温期、火灾本身、火灾后栖息地和食物的减少,以及其他动物的入侵。”

迪克曼告诉新华社记者,林火可能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我们估计有20到100个物种已经受到威胁,其中包括脊椎动物和植物,它们的全部或大部分栖息地都受到火灾影响。”

澳大利亚国宝考拉是受灾最严重的动物之一。考拉行动迟缓,只吃桉树叶,而含油量高的桉树极其易燃。新南威尔士州中北部海岸是该州考拉的主要栖息地,分布着1.5万至2.8万只考拉。澳大利亚环境部长苏珊·利表示,当地30%的考拉在持续的林火中丧生。而在南澳大利亚州的袋鼠岛上,林火烧焦了超过20万公顷、近半个岛屿的面积,大约3万只考拉死亡。

迪克曼表示,媒体中经常出现令人痛心的关于考拉的报道,但还有很多不那么引人注目的小型动物在林火中死伤惨重,“从百分比来看,在林火中丧生的野生动物中有77%是爬行动物,像小蜥蜴、壁虎等。”

维多利亚州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部长莉莉·丹布罗西奥表示,本次的林火规模空前,正在对当地的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产生毁灭性影响。

《悉尼先驱晨报》从维多利亚州政府获取的关于“林火紧急状态”的生物多样性应对方案草案副本显示,该州70%的温带雨林遭到林火袭击。在该州被列为濒危物种的澳洲巨型穴居蛙,大约三分之二的栖息地被烧毁,被列为近危物种的澳棕短鼻袋狸则丧失了近四分之一的栖息地。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已经宣布,将投入5000万澳元(1澳元约合4.7元人民币)帮助澳大利亚的动植物恢复,减轻大火造成的损失。其中一半资金用作紧急干预基金;另一半用于支持野生动物救援,以及动物园和自然资源管理组织等开展实地活动。

苏珊·利表示,帮助受伤的野生动物康复、控制野生捕食者、对受影响的区域进行测绘以及利用未烧毁的区域来保护动物将是联邦政府的首要任务。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和昆士兰州政府也纷纷宣布将为野生动物收容所和看护者紧急拨款,以支持受林火影响的野生动物救援等工作。

迪克曼表示,去年所见的极端高温和干燥条件很可能再次出现,此类火灾还可能重演。那么,如何确保濒危动物可以继续存活下来?

迪克曼说:“我们目前正在努力寻找答案,但最明显的是,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工具,以寻找未被烧毁的栖息地。”“随后我们应该进入这些地区,并优先进入已知存在濒危物种的区域,如果有残存的物种,尤其是濒危物种,我们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确保它们能够生存下去。”

他表示,从长远来看,科学界必须认真对待生物多样性问题。澳大利亚的生物多样性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在下降,特别是哺乳动物灭绝率在世界上居于前列。这类林火事件很可能加速某些物种的灭绝进程。(新华网)

 

病毒在不同物体表面能存活多久

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勤洗手、勤消毒很重要。那么,一般来讲,日常生活物品中哪些是适合病毒存活的“温床”?病毒又能在这些物体表面存活多久?

英国国民保健制度(NHS)网站介绍,病毒离开人体后的存活时间取决于其所依附物体的表面情况,以及温度、湿度等环境状况。总体来看,病毒在非渗透性(防水)表面存活时间更长,比如不锈钢或塑料表面;病毒在纤维织物或纸巾等渗透性表面存活时间相对较短。不同种类病毒存活时间也有差异,一些病毒可以在室内物体表面存活超过7天,不过其致病能力会在24小时内显著下降。所以,电梯按键和门把手等硬质物体,是需要加倍小心的病毒载体。

2014年由英国、法国、美国、中国等多国科学家发表在《美国感染控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研究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4种常见物体表面的存活期限。研究者针对家庭中的木头、不锈钢、塑料和织物表面进行了多点取样分析。结果显示,木质表面是这种病毒的最佳“温床”,病毒可持续48小时保持感染能力;病毒在不锈钢和塑料表面的存活时间一般为24小时左右;依附于织物表面的病毒存活时间最短,病毒活性在8小时内会迅速下降为零。

2016年发表在美国《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学》杂志上的另一篇论文更细致地研究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H1N1流感病毒在不锈钢表面的存活情况。研究显示,流感病毒在不锈钢表面最长竟可存活7天并依然具备传染能力。该研究证明了流感病毒在非渗透性表面的“超长待机时间”。

英国国民保健制度网站还说,流感病毒可以飞沫形式在空气中存活数小时,低温会增加其存活能力。不过,流感病毒在手上存活时间很短,大约5分钟手上的病毒数量就会降到很低水平。

科研人员说,在流感季等流行性病毒疫情肆虐时,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和对常用物品表面定期消毒,对于减缓病毒传播十分重要。研究显示,使用一定浓度的漂白剂、醋、洗洁精清理物品表面,均可以有效降低流感病毒活性。(新华网)

 

防疫期间,生活中的随身小物件你会消毒吗?

当前,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已成为人们必备的常识,我们会记得用84消毒液等消毒剂对家里的桌椅、门把手、地面等进行擦拭。但生活中的一些随身小物件您是不是就忽视了他们的存呢?注意以下这些东西也需要消毒哦:

1.手机等电子产品

取下保护套,用医用酒精棉签轻轻擦拭手机的键盘、屏幕以及其他部分,就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消毒杀菌效果。哦!别忘了保护套也需要清洁,注意!不要把手机和钱包、钱币、钥匙等放在一起相互污染。

2.钥匙

钥匙可谓是人类最亲密的“伴侣”,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但它也是各类病毒、细菌生存繁衍的“风水宝地”,钥匙可以每日用药皂在洗手时一同清洗,或与其他需要消毒的物品一道放入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所以我们回到家及时洗手,钥匙也一样。

3、钞票

钞票本身就不需要消毒了,但是尽量不要散在口袋里或者桌面上,平时放进钱包里,摸过钞票的手要清洗干净,尽可能多用手机支付。需要经常接触钞票的人员,在饭前、入厕前后应用肥皂、流水洗净双手;没有洗手之前最好不要用手揉眼睛、掏鼻孔、摸脸等;更不要在接触钞票时用手抓食品吃;以减少钞票的污染与传播疾病。同时,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4.鼠标、键盘

现在憋在家里要疯掉的人们很多选择用电脑上网,键盘和鼠标是最容易隐藏病毒的地方,所以要定期进行消毒。先将键盘和鼠标表面用软布擦洗干净,再蘸上75%的酒精进行消毒处理,最后用干布将键盘表面擦干。一定注意布不能太湿,以防止水珠进入键盘内部。有人说键盘的缝隙很难擦拭到,这边疾控君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大家可准备一张卡片和一片消毒湿纸巾,用湿纸巾把卡片包住,然后就可以十分方便地擦拭键盘缝隙啦,最后视其温度用吹风机吹干或自然风干即可。

5、衣物和手提包

外出衣物应经常换洗,保持清洁,对毛巾、衣物、被罩等可把84消毒液按1:100倍的比例用水稀释(含有效氯500mg/L)浸泡衣物30分钟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注意:含氯消毒剂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手提包可在每次回家后用75%的酒精进行喷洒、擦拭,然后悬挂晾干。(人民网)

 

压力导致“一夜白头”的机制

很久以来,“一夜白头”的传说都把压力与白发联系在一起。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发现,压力会对毛囊中负责色素再生的干细胞造成永久性损耗,最终导致色素枯竭,毛发变白。

毛囊中的一些干细胞是色素细胞的“储备库”。当毛发新生时,干细胞转变成色素细胞,为毛发着色。

研究人员发现,负责身体做出“战斗或逃跑”反应的交感神经系统,能够深入到皮肤上的每个毛囊。在压力刺激下,交感神经释放一种名为“去甲肾上腺素”的物质,被周边负责色素再生的干细胞吸收。去甲肾上腺素会导致这些干细胞被过度激活,都转变成色素细胞,过度消耗“库存”。仅仅数天后,所有的色素再生干细胞被消耗殆尽,最终导致毛发变白。而且这一破坏是永久性的。

急性应激,尤其是“战斗或逃跑”反应,之前一直被认为有益于动物的生存。研究人员表示,这本来是一种保护性进化反应,但这项研究发现了它的负面影响——会对干细胞造成永久性的损耗。

研究人员说,通过这项研究,知道了神经元能够控制干细胞及其功能,并能解释它们在细胞与分子层面是如何相互作用将压力与头发变白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发现有助于阐明压力对身体不同器官和组织的更广泛影响,并为未来旨在改变或阻止压力产生的破坏性影响的新研究指明方向。

研究报告日前刊登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新华网)

 

警惕疫情引发的“替代性创伤”

“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来势汹汹,我国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疾病可防可控。但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需要战胜的除了身体的疾病,更要打赢心理之战。

面对24小时不停滚动的疫情新闻,人们的情绪会不自觉被带入焦虑中。北师大心理学部1月27日上午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后,许多咨询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情绪困扰,以及精神上的痛苦、焦虑和恐惧。

这种因为目击大量残忍、破坏性场景之后,损害程度超过其中部分人群的心理和情绪的耐受极限,间接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在心理学上被McCann和Pearlman(1990)称为“替代性创伤”(VT)。

现下,因为看到其他人遭受疾病的威胁,因而产生共情,好像自己也正在遭受这样的情形或者类似的创伤,都属于这类心理问题。

食欲不振、疲乏无力、难以入睡、容易惊醒、做噩梦等情形,以及容易发火、容易受惊吓、易分心,或者感到莫名的恐惧、绝望、对现实感到麻木等情绪,或者在交往中容易与人产生冲突,如果出现这些状况,或许你已经出现了替代性创伤。

有些人甚至因为心理问题而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心悸流泪,头痛恶心,在崩溃的边缘来回拉扯……特别是看到一线的医生和护士如此艰难与辛苦,却在跨年夜只能啃饼干,更觉得充满罪恶感。

这些异常现象,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会导致人们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精神崩溃。

分析其原因,因为人类具有移情能力,让人产生“身临其境”“身临其事”的莫名感受。例如,婴儿在看到别的婴儿哭泣时就会表现出关注、伤心、痛苦等不愉快情绪反应。一个远在北京或广州的观众,多次看到武汉肺炎患者的痛苦、恐惧,也会产生相应的移情反应,时间久了,就会形成所谓的替代性创伤。

近年来,灾难性事件备受关注,尤其是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灾难性事件极易引起全民围观。因而大众(特别是奔赴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消防官兵、志愿者以及共情能力较强的普通大众)在协助当事人恢复创伤的同时,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有数据显示,当个体在遭遇灾难性事件时,整个心理系统都有可能出现程度不同的创伤,个体越接近灾难现场,受到创伤的危险性也就越大。

此外,非理性信念也是一个重要致因。非理性信念是指关于某人、某事或某物的不正确、不恰当的看法。这些看法常常让人产生不应有的压力体验。具有替代性创伤体验的人,头脑中可能有一些不恰当的认识:“这次疫情很严重,医生都无法幸免,普通人更无法幸免了” “无论怎么做都很容易感染” “没有可以治疗这种肺炎的药物,感染了就不可治愈”这类不恰当的认识很容易催生人的莫名压力和苦恼。

作为“非患者”,人们应该如何面对肺炎疫情中的替代性创伤呢?

(一)认知调整

1.正视负面情绪

可以针对上述症状进行自我诊断或评估。在排除生理性原因或器质性病变的前提下,如果有上述症状,你有可能出现了替代性创伤。面对这种情绪不需要焦虑,因为适当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有助于提高对疫情的警惕。而且,负面信息容易引起负面情绪,要正视,不要忽视。

2.梳理和改变非理性信念

如果发现情绪过载,自己难以走出,不妨拿出一张白纸,静下心来,梳理一下头脑中的非理性信念,并试着改变,接受新的理性的信念。例如,“这次疫情很严重,医生都无法幸免,普通人更无法幸免了。”可以改为:“这次疫情很严重,一些医生防护不当有可能无法幸免,但如果正确防护,普通人也不会被感染。” “没有可以治疗这种肺炎的药物,感染了就不可治愈。”可以改为:“虽然有死亡病例,但很多患者已被治愈,这种肺炎是可以治疗的。”也可以过滤不必要的信息,例如只关注官方消息,不信谣不传谣,避免徒增焦虑。

3.增强自信,正常作息

相信国家的处理措施,每天对自己说几遍:“我已经做好预防,不会被感染。”“疫情没有我想象的那么严重。”更要相信国家和政府一定能够高效组织,集中力量,积极应对这场疫情。

放下手机,尽量关注当下的生活,现实生活中的琐碎也会带给人真实的感受,摆脱负面新闻带来的焦虑。

4.适当娱乐

适度的娱乐活动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更多的正面情绪。同时,也要将负面情绪发泄出去。

(二)行为调整

1.动起来。每天给自己留出一定的运动和休闲时间,即使在室内运动也应如此。让自己从对有关信息的过分关注中走出来。

2.回到现实中来,让生活恢复正常。为自己安排一个工作或生活计划表,将注意力转移到每天需要做的事情上来。

3.加强人际互动,多与家人或身边亲友聊天,倾诉一下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或者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4. 加强预防,给自己充足的安全感。配合政府号召,根据专家意见积极预防,尽量少出门,出门戴口罩。(中国科学报微信公众号)

 

新加坡教授王林发专访:舆论很疯狂!

北京时间1月31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确认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同时,世卫组织高度评价了中国疫情控制。但在国内,随着“甩锅”大戏不断上演,各种质疑和争论之声此起彼伏。同样在1月31日,新加坡宣布成功复制出2019-nCoV,成为继中国和澳大利亚之后,第三个取得这项成果的国家。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是曾参与中国SARS研究的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教授、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王林发。

“国内的舆论很疯狂。”1月31日,表示自己“极度忙碌”的王林发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指出,传染病暴发时,政府部门应立刻组织起一支“应急国家队”,而非完全依赖中国疾控中心(CDC)。

 

《中国科学报》: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此次疫情控制给予高度评价,但国内出现一些质疑声。你对此次疫情应对如何评价?

王林发:同SARS相比,这次的疫情应对显然更好。尤其是在确认有“人传人”之后,应对措施很及时,信息公开程度也很高。但是1月21日是个分水岭,在此之前的表现是有问题的。

虽然现在的舆论很疯狂,但我认为中国科学家在这次疫情中表现很好,另外最早的发现工作是临床医生做出来的,这么有意义的贡献不应该被忽视。

 

《中国科学报》:疫情控制和这期间的科研工作、论文发表是否存在矛盾?

王林发:科研有一点“竞赛”很正常,其他国家也是如此。我认为这次最大的教训应该是加强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而不是完全依赖CDC,因为中国大部分科学家都在CDC体系之外。例如,我是研究蝙蝠和蝙蝠病毒的,我同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有长期深入的合作,在我看来,他们是蝙蝠病毒的世界顶级研究机构,但同样也不在CDC体系中。传染病暴发时,政府部门应该立刻组织起一支“应急国家队”,这样其他机构可以和CDC平等地参与、协作。如果掌控得好,疫情的应对和研究应该相互促进,这样在疫情应对过程中的科研才是积极、有意义的。同时我非常不赞成对任何科学家个人的人身攻击,这完全是在帮倒忙。我想强调这是一个国家应急体制的问题,不是个人的问题或责任。

 

《中国科学报》:新加坡也出现了新冠病毒疫情,现在情况如何?

王林发:新加坡的第一例新型肺炎确诊病例发生在1周前,因此,成功复制新型肺炎毒株是新加坡为应对不断演变的疫情迈出的关键一步。我们的研究是同中央医院、新加坡保健集团下属医疗中心、国家传染病中心(NCID)和卫生部紧密合作,从受感染病人的临床样本中复制出2019-nCoV。我们的合作从一开始就很透明,并已有不小收益。

 

《中国科学报》:2004年实验室泄露事件之后,SARS病毒研究全面停滞,你如何评价?SARS之后,中国建立起监测信息直报系统,重点监测各类传染病,此次却似乎没有发挥作用?

王林发:确实,2003~2004年,有3家实验室发生了SARS病毒泄露,造成了一定危害。但是,总体来说,我认为从此之后就禁止SARS病毒的研究有些反应过度。但是,中国SARS之后建立起来的监控报告系统还是很有用的,比如它在禽流感暴发中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次疫情中我认为也发挥了作用。这次的主要问题在于,在当时有限的信息下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行动。

 

《中国科学报》:你对蝙蝠有深入、持续的研究,在SARS疫情中也参与了相关工作,你认为此次病毒是否来源于蝙蝠?

王林发:跟17年前相比,中国的科研实力大大提升,所以这次我没有被邀请参与中国新冠病毒的研究。但我个人认为,这次的新冠病毒极有可能还是来源于蝙蝠。现在只有耐心等待结果。

2005年,我与武汉病毒所研究员石正丽等人合作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主要结论是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蝙蝠SARS样病毒与人SARS病毒基因组序列同源性达92%。但是,直到8年以后,石正丽团队才在云南一个蝙蝠洞的菊头蝠粪便里分离出一株类似于SARS病毒的活病毒,与已知的SARS病毒具有高度同源性,这项研究清晰地揭示了SARS病毒的来源。

这次也类似,石正丽团队现在已经找到一种一致性高达96%的蝙蝠基因序列。我想告诉所有人,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普通大众,请耐心等待,科学家最终一定能证实它的来源,我认为极有可能还是蝙蝠。

事实上,蝙蝠和病毒有很好的共生关系,这种关系已经存在几百万年了,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且,我们最近的研究证实,蝙蝠是一种神奇的群居哺乳动物,人类可以从它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我有一项新加坡政府资助的研究,课题取名为“向蝙蝠学习:从基因组学、病毒控制到抗癌”。蝙蝠本身并没有错,它们同病毒和谐健康共处,是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改变了环境,导致越来越多的动物病毒感染到人类。(中国科学报微信公众号)

(选编:洪田)